時間:2022-04-10 20:03:0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文化節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299-01
科學技術和生產力是文化的基礎,決定文化的不同模式,決定文化的“先進”與“落后”,“強勢”與“弱勢”,“主流”與“支流”。
在今天的中國,科學技術和生產力呈現著多元并存的狀況,用我國著名經濟學家熊映梧的話講,現時中國生產力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三元結構并存的特殊格局”――即以手工為主的農業生產力、以機器為主的工業生產力和以信息技術為主的高科技現代生產力并存。
這樣的生產力結構,決定了中國的人口結構、職業結構不能不是“農民――工人――高技術知識分子尤其是電子信息人員”不平衡的分布狀態。其特殊性在于這種人員比例的正金字塔結構。這反映了中國社會整體上文明程度不高,工業化、信息化水平低下的現實。
中國的現代化運動,正是致力于使中國的生產力結構、人口結構、職業結構的向上演進,以追趕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
由相對落后的文化基礎所決定,我國當代文化的基本格局是:農業文化、工業文化、信息文化并存,且大量人口寄生于農業文化、工業文化中。這無疑影響到中國文化的整體質量和世界形象,影響到國內文化的和諧和向世界的傳播,影響到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文化價值的創造。
因此,當代中國在文化發展上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實現文化結構的提升,在提升中實現文化大國向文化強國的轉化。
然而,綜觀歷史,無論世界文化實現由農業文化向工業文化,工業文化向信息文化的轉化,還是中國文化實現由農業文化向工業文化,工業文化向信息文化的轉化,其間都充滿著復雜激烈的沖突與斗爭,充滿著不適與調整。
就世界文化轉化與提升來講,近代以來的發達國家與落后國家之間就上演了一幕幕沖突與調適的活劇。
以中國、印度和英國等西方國家的文化關系而論。幾千年來,中、印的農業文明與文化高于英國等西方國家,直到十七、十八世紀中國依然處于農業文明與文化的盛世,以至于老大帝國“只知有秦、不知有漢”,在文化上,清朝廷把儒學提高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尤其用力提倡程朱理學。清廷一方面引導知識分子只鉆研儒家經典,科舉、考試要以朱子的注釋為準則,“言不和朱子,率鳴鼓而攻之”;另一方面采取高壓政策,施行文字獄。而這時的英國和歐洲,工業化和工業文明、文化正在勃發并沖擊世界,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并提升著世界的文明與文化。在這種新的時局面前,“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1/3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在這場決斗中,陳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義,而最現代的社會的代表卻是為了獲得賤買貴賣的特權――這真是一種任何詩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種奇異的對聯式悲歌。”㈠200多年來,中、歐之間不斷上演著這種文明與文化的對決,甚至一直持續到今天;而在國內,各種文化見解與思潮粉墨登場,不斷影響著中國人的文化選擇與文化現代化的進程。
印度也是如此,其古代有燦爛而影響力巨大的文化,到了近代,由于科技經濟落后整體國力衰弱,文化影響力一落千丈,直到被英國殖民統治幾百年。馬克思在論述文明(文化)關系時指出:“相繼征服過印度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達旦人和莫臥爾人,不久就被當地居民同化了。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一條永恒的歷史規律。不列顛人是第一批文明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文明就影響不了他們。”㈡
今天,世界不同層次文化之間的沖突仍在進行。一些美國的國際戰略家甚至提出以先進文化為手段控制他國的“文化帝國主義”設想。因為,在他們看來“文化帝國主義的政策是最微妙的。如果它曾單獨取得過成功的話,這也是最成功的帝國主義政策。它的目的不是征服領土和控制經濟生活,而是征服人們的心靈,以此作為改變兩國之間權力關系的手段。人們能夠設想,如果A國的文化,特別是它的政治意識形態連同一切具體的帝國主義目標能夠征服B國所有決策人物的心靈,那么,A國就將贏得比軍事征服和經濟控制更徹底的勝利,并在比軍事征服者和經濟主宰更穩定的基礎上,奠定它的優越地位。A國將無需為達到目的而威脅對方或使用軍事力量,或者施加它的經濟壓力;因為A國能夠使B國屈從于自己的意志的目的,通過自身的優越文化和更具吸引力的政治哲學的勸導和引誘,實現它的政治和經濟目標。文化帝國主義如果能夠達到如此完全的勝利,將使其它帝國主義的方法成為多余。”㈢
在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之間,文明與文化有沖突、有斗爭、有調適、有提升。在一個國家內部,不同發展水平的部分與區域、不同發展層次之間,文明與文化同樣存在著沖突、斗爭、調適與提升的關系。
應該看到,一種文明、一種文化,既已形成就有頑強的存在力量,農業文明文化如此,工業文明文化也如此。君不見,人類文明的進步歷史上,無論在學者中、還是在社會民眾中,總是出現復古、回歸主義者。在近代以來中國工業化現代化的過程中,復古、回歸的文化思潮常常不絕于耳,像辜鴻銘一類、像新儒家一類,對古老文明文化的熱愛雖不乏真知灼見,然復古、回歸的傾向也昭然若揭。
至于民眾,其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一方面根植于一定的生產方式,一方面則受“文化人”中復古、回歸傳布之影響,常常滯后于新文化的發展。觀察廣大農村的農民文化生活、諸多城市市民的工業文化生活,會看到這種現象的明顯顯示。
不獨中國,西方先行工業化國家,在其文化更替過程中,同樣充滿著沖突與斗爭,文化復古、回歸主義者也不鮮見,典型如西方宗教革命與文藝復興時期,新舊價值觀與生活方式之間的沖突與斗爭;工業化行進過程中的消極浪漫主義者、盧梭之流。面對著歐洲進行中的工業化、文明更替、文化提升,盧梭指出,野蠻人是高貴的,并不一定文明人才是高貴的;自然狀態是美好的,并不一定只有文明的生活才是美好的;文明社會充滿了虛偽和狡詐,而野蠻人的生活里沒有這些東西,它是自然的,是淳樸的,因此,我們要“返于自然”。
不獨工業化過程,信息化過程中也充滿著文明文化的沖突與提升中的不適。
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在描述信息化過程中人們的不適時指出,“今天社會基本準則的突然變化,個人作用、地位差異和權力體系的模糊不清,文化的中斷,而首先是巨大思想體系和工業現實觀的破產,已經粉碎了大多數人對世界形象的看法。結果,多數人今天在觀察他們周圍世界時,只看到一片混亂。他們深感個人的無能為力和生活的空虛乏味。”㈣
但不管人們愿意與否,文明的腳步不會停止,文化的提升不會中斷,如果要想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上生存、發展,只有緊跟現代化的步伐,快步趕上,舍此別無他途。
參考文獻:
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16.
推動世界茶貿易。中國茶向世界的傳播,推動了世界茶貿易的發展。茶葉貿易的發展與飲茶風俗的傳播關系極大。長期以來,中國茶主要在周邊國家和地區傳播,雖然茶葉貿易隨之興起,但貿易數量仍然有限。只有當飲茶風俗傳入歐洲,并隨西方殖民擴張傳播到世界各地后,茶葉被納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體系,茶葉貿易勃然興起,世界茶貿易數量才不斷被刷新。19世紀40年代前,中國幾乎提供了世界茶葉貿易的全部貨源。據筆者推算,16世紀的中國茶葉出口總量微不足道,17世紀約在21010擔以上(1050.5噸),18世紀增至8889241擔以上(444462.5噸),19世紀40年代,達1500萬擔左右(75萬噸)。如果加上每年2.5萬~5萬擔的帆船運茶出口量,則總數更多。從16世紀40年代至19世紀40年代前的約300年間,中國出口茶葉總計2396萬擔(約119.8萬噸),1840年約為40萬擔(2萬噸)。此后,世界茶葉市場上出現少量日本綠茶、印度紅茶,且數量不斷增多,但中國茶葉出口量也不斷增加,1886年達到巔峰的13.4萬噸。這一時期,中國茶葉90%以上銷往歐洲。20世紀40年代后,由于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世界茶葉生產、出口、消費均有所下降。戰后,許多發展中國家茶葉產量迅速增加,但世界茶葉貿易額同樣增加迅速。世界茶葉出口貿易由19世紀70年代的12萬噸增加到2010年的178.37萬噸,顯示了這一貿易產品的巨大活力。
刺激世界茶生產。中國茶向世界的傳播,刺激了世界茶的生產。隨著茶的傳播,茶樹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茶國家和地區逐漸增多,茶葉生產得到穩步發展。筆者曾估計,中國茶作為世界茶葉唯一產地時的1832~1837年,年均茶園面積為34.73萬公頃,茶葉產量13.03萬噸,單產374.9公斤/公頃。由此可知,中國茶向世界傳播對茶葉生產的巨大刺激作用。以1832~1837年茶園面積、茶葉產量和單產為基數,1934年這三項數據分別增長了2.59倍、2.93倍和1.13倍,1990年這三項指標則進一步增至7.2倍、19.3倍和2.68倍。從1934年到1990年,世界植茶面積增長1.78倍,茶葉產量提高5.6倍,茶葉單產增加1.36倍。進入21世紀,世界茶葉產量持續增長,每年均超過300萬噸,2010年躍至408.7萬噸,2012年增至452.80萬噸。茶葉生產的驚人發展由此可見一斑。
二、豐富人類文化禮儀
中國茶向世界的傳播過程,不僅是飲茶風俗的傳播、茶葉知識的輸入、茶葉貿易的開展及茶產業的興起,更重要的是禮儀文化的傳播。與中華文化一道遠播海外的茶文化,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相結合,日益生根發芽,逐漸形成各具特色的飲茶禮儀、飲茶文化。在新產生的茶文化中,東方茶文化最具典型的是朝鮮茶禮、日本茶道,西方茶文化最為典型的是荷蘭茶會、英國下午茶。這幾種最為典型的茶文化是中國茶文化、茶風俗傳入這些國家的產物。朝鮮茶禮。隨著中國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流入朝鮮,茶隨之傳入該地,并加以傳播。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唐太宗時期茶傳入朝鮮。據朝鮮正史《三國史記》載,新羅善德女王(632~646年在位)時,留學僧人從中國帶回茶籽種植。《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十)興德王三年(828年)十二月條載:“入唐回使大廉帶回了茶種,種植于地理山上。在此之前,善德王之時茶已有之,但是自興德王時代興盛起來。”朝鮮李朝文獻《東國通鑒》說“:新羅興德王時,遣唐大使金氏,蒙唐文宗帝(827~840年)賞賜茶籽,公元828年種于金羅山的異山。”這是茶的再次傳入,表明飲茶已有一定程度的普及。新羅時代已全面輸入中國茶文化,飲茶由上層社會、僧侶、文人向民間傳播、發展。這一時期新羅國內開始植茶、制茶,茶文化進入興盛時期,茶禮形成。日本茶道。日本奈良時代,“文化的引進,并不僅僅限于制度、技術等,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也被熱心地學來了。其中之一,即飲茶之習慣也被熱心地學來了。”
[2]以最澄、空海、永忠為代表的學問僧在學習、傳播佛教的同時,還帶回了中國的茶籽、茶餅、茶具。從弘仁飲茶中對陸羽亦步亦趨的模仿及弘仁茶詩與中國茶詩的相似表達,可以推測《茶經》一書及唐代飲茶詩文也由以此三人為代表的學問僧帶到了日本。以嵯峨天皇為首的日本上流社會對新傳入的飲茶文化懷有極大熱情,尤其是嵯峨天皇不僅多次參加茶會,還在皇宮中開辟茶園,下令在近畿地區植茶。飲茶文化在日本迅速發展,形成一股“弘仁茶風”,為13世紀后南浦繅明、村田珠光、千利休等人在日本傳播茶道打下了基礎。荷蘭茶會。歐洲茶會,以荷蘭為最。中國茶傳入歐洲時,價格高昂,非普通人所能飲用,只有貴族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要人才能享用。荷蘭輸入中國茶葉的同時,中國茶壺、茶杯也一起被輸入,使之能夠同時使用。1637年前后,有些富商的妻子開始以茶待客,于是茶葉輸入量稍微增加。1666年,茶價有所下降,但每磅售價200~250弗洛林(相當于80~100美元),茶葉仍然只能為富人所享用。此后,輸入量再次增加,價格下降,飲茶略有普及,這個時間是1666年至1680年。富有的家庭辟有專門茶室,普通市民則在啤酒店飲茶。飲茶俱樂部的形成,推動了一般婦女的飲茶熱。茶會是一件十分鄭重其事的事,飲茶客人多在下午2時光臨,主人鄭重接待,禮貌周全。女主人取出各種茶葉,放入配有銀制濾器的小瓷壺中。女主人請每位客人選好自己的茶,然后放入小杯中。需要加其他飲料的客人,女主人則以小紅壺浸泡番紅花,用較大的杯盛放較少的茶遞給客人,讓其自行配飲。飲茶時,要咂吸有聲,表示女主人的茶味美好。大家足靠火爐,一邊喝茶,一邊吃著糖果餅干,一邊交談。飲茶結束后,再喝白蘭地酒,吃葡萄干、糖等食品。茶會風靡一時,成為荷蘭婦人重要的社交方式,這一著名活動豐富了她們的日常生活內容。飲茶習俗對荷蘭人社會生活產生了許多潛移默化積極影響:政府通過社區免費聚餐,加強與民眾的互動與溝通;生意興隆的茶館,豐富了近代荷蘭的城市服務業,促進了人們之間的彼此聯系;追求飲茶,刺激了人們對茶器收集及茶亭興建的熱情。
[3]英國下午茶。歐洲茶會,以英國為次。英國飲茶晚于荷蘭,但發展勢頭迅猛,至18世紀已形成午后茶。1763年,在哈羅門諸貴婦輪流供給午后茶與咖啡。此后,鑒于人們早餐食用豐富,中餐與晚餐間距時間太長,晚餐后則在會客室飲茶的情況,第七世裴德福公爵夫人安娜推出了17時進茶、餅干的項目,午后茶遂成為時興禮儀。這種禮儀一經產生,風靡一時。同時,飲茶習慣迅速普及全國各階層,英國遂成為世界最大茶葉消費國,人均年茶葉消費量最多時竟然達到10磅。飲茶方法的講究,為其他國家所不及。泡茶是一種藝術,全國男女老幼都懂得怎樣泡制一杯合口的好茶。[4]
自從《流星花園》捧紅了四個長相出眾的男生,電視圈中便掀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美色改革,美男開始取代美女得到越來越多的觀眾的賞識,大眾媒介正著力打造一個新的男色舞臺。在這股潮流中,星空衛視閃亮登場的電視男人秀節目《美人關》首當其沖,自2002年開播以來,憑借新穎的創意與定位,獨特的內容與包裝,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其他媒體也紛紛開始了這類節目的制作。對于電視男人秀這一新節目類型人們褒貶不一,或批評電視走向庸俗化,或贊揚它創造了嶄新的性別視角。但無論如何,電視男人秀的紅火,至少為電視熒屏增添了一道新的亮點,更為電視學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研究對象。筆者以為,一種新電視節目類型的出現,與其背后隱藏的社會文化是分不開的;電視男人秀的出現與火暴同樣具有深厚的社會與文化成因,本文選取了三種不同的視角——儀式、性別與狂歡——以《美人關》為例對這類電視節目進行一種文化解讀。
儀式:隱藏的意義共享體系
作為一檔周播電視娛樂節目,《美人關》每周六晚隆重登場,其男主持人周野芒帶領著十位美女助理主持,向臺下起首翹盼的三百名女性觀眾逐一介紹本期的闖關選手。筆者在仔細跟蹤考察了《美人關》一段時間后,發現其節目的內容按流程基本可以細分為六個環節,即自我介紹+童年照片、情趣問答、才藝表演、真情表白、展露身體以及最后的冠軍加冕;另外環節與環節之間存在著淘汰程序——把落選者推入水池。整檔節目對男人的評判標準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衡量。相貌和身材當然首當其沖,即使偶有個別身材走型、其貌不揚的人混入參賽選手中,無論他的童年照片多么可愛,自我介紹多么尊重女性,臺下的女觀眾依然會毫不猶豫地第一個淘汰他。其次,為了增加電視節目的觀賞性,才藝表演顯然是必要的。選手們紛紛拿出渾身解數一顯身手。再次是選手對異性的理解能力。十位女助理主持會設想各種針對兩性差別的話題來向選手發問,讓選手們回答,比如會問“如果你的女友是女強人,你會有壓力嗎?”考查的是選手的情商。最后是展示選手的體魄和膽魄。男選手們一個個上身,展現強健的肌肉,甚至還要與危險動物來個親密接觸。總之,相貌好、能體恤女性、有膽魄、才藝俱佳的選手,才能贏得美人的喝彩,從容不迫地通過“美人關”,避免被推下水池的厄運。由于每期節目都是固定的參賽人數,固定的淘汰環節,固定的節目表演,甚至連主持人的串詞也高度程式化,這樣整檔節目完全成了一種儀式,變換的只是參賽選手的面孔和表演罷了。
在人類學的研究中,人類學家常用“儀式”這個詞來表示“受規則支配的象征性活動,它使參加者注意他們認為有特殊意義的思想和感情對象”。[1]簡言之,儀式即是有規律的象征性活動。它出現在媒介上就成了媒介儀式,即重復通過同一個模式輸出內容,以達到使眾多受眾共同參與活動的目的。像《美人關》這樣程式化的媒介產品可謂是現代社會中的一種儀式。《美人關》的錄制現場就是儀式舉行的場所,儀式的參與者是現場觀眾與電視觀眾,儀式的內容則是選美男。不同的是,這種儀式憑借電視這種大眾媒介作為傳播手段而影響空前。
人類社會中的儀式經歷了從宗教儀式到生命儀式再到世俗儀式的過程,就如同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從神、英雄到人的過程一樣:宗教儀式是對神靈的祭祀,生命儀式強調審美境界,而世俗儀式往往是宣泄某種情感的娛樂活動。[2]媒介儀式則兼具了這三種功能模式。首先,《美人關》作為一檔娛樂節目,當然是社會的一種世俗產物,一般受眾的觀看目的絕非出于對男女平等意識的高度認同,而是出于觀賞男性表演的愉悅性。然而,探討節目類型產生的根源以及受眾的觀看心理,不難發現節目的主旨是對原始美的回歸,是重新發掘美的另一面——即對男性的審美。節目對男性“力”的英雄氣概的展示,正是源于對生命的崇拜。而這種審美情趣的上升,可以最后歸結為現代人心中的拜物情結,因為男色在當今社會大行其道,儼然成為了某些事物的宰制體。
《美人關》的主創人員看到了女性地位在當今社會的崛起以及性別觀念在人們頭腦中的轉變,意識到今天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追問,在這個社會中真正的好男人、最能得到女性賞識的男人是什么樣的人?與以往相比,身份地位的差別在今天看來已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男人的可觀賞性似乎被女人推到了前臺,至少F4之流的走紅就說明了這一點。于是,相貌堂堂、風度翩翩、對女性討巧賣乖的男性就成了今天對好男人的新定義。這種抽象的價值標準,通過《美人關》主創人員對節目的設置,表現為具象的評比環節。在那里,相貌普通的男人被《美人關》排斥,長相的差別成了對人評價的重要維度;此外,才藝、體魄、膽魄等也構成了男人的評選標準,通過它們來構建一個差別體系;最后,節目中的女評委們把最為認同的“好男人”推上了領獎臺。每一個環節事實上節目都在設置一個議題,每一次淘汰都是觀眾參與議題討論的結果。媒體通過這種議題設置,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這種對男性評判的新價值觀念,并通過周復一周、期復一期的反復播出,不斷加以突出強調,最終讓受眾共享這種意義。《美人關》的節目現場就是這樣一個包含著價值評判體系的信息場,而這個“封閉的場信息通過電波的傳送而獲得了開闔性”,“使能夠接受到這個媒體信息的范圍內的受眾,無一例外地都處于儀式現場的信息圈內”。[3]人們在媒介儀式的參與過程中不僅體驗到一種共同的情感,而且還培養出共享的價值觀。
大眾媒介是一種意義共享體系,雖然各種立場和觀點在這里匯總融合,但是它總是特定利益的代表,或者是特定意義的表達平臺。《美人關》不僅體現了當今社會對男性的一種新評判標準,它同時也展示了一種新價值觀念,它對男色的強調就如以往我們對男人社會身份的強調一樣。媒介儀式正是傳播這種價值觀念與意義的中介,受眾處于媒介所構造的環境中,被媒介所傳播的意義所包圍,其價值取向自然因為耳濡目染而逐漸被同化。由此可見,大眾媒介傳播的不僅僅是內容,其本質是在構建意義。
性別:想象中的女性革命
“英雄難過美人關”,該節目的名字明確地提示我們性別是節目定位的起點,而且很明顯,女性處于優勢地位。一直以來,男女性別的碰撞與沖突就是一對不可回避的矛盾。在父權制社會中,婦女處于屈從地位,屬于男人討論評點的對象。在媒介所塑造的形象中,婦女或者缺席,或者被按照性的吸引力或家庭勞動中的性別角色來加以表現。女性主義學者塔奇曼把這種現象形象地稱為“對婦女象征性的殲滅”。[4]而《美人關》似乎打破了這種傳統。節目中仍然存在著對立的兩大性別陣營,但陣營的位置卻被調換了。以往對女人品頭論足的男人成了被注視者,他們的外貌成為女人們被評點的對象,而以往媒介所著力表現的男性的職業化、效率和理性,都被拋諸腦后。女人們坐上了評判席,扮演起具有支配作用的、主動的和權威的角色,并在數量上大大超過了男性,再次強化了男性作為“被看者”的身份。可以說,男人秀節目即是把傳統選美節目中的性別角色來個大轉換。從形式上看,這類節目的創意走的是反常思路,通過標新立異來吸引觀眾的眼球,企望破除大眾媒介對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塑造一個男女平等的展臺。毫無疑問,這是對傳統性別陳規的沖破和顛覆。從節目內容來看,設立四個感性的評判標準來選擇男人,的確與以往表現男性的節目的角度大不相同。男人在這里展示的不再是過人的頭腦、優越的物質條件和理性的思維,而是女人眼中所謂的“男性美”,節目也由此成為告別維納斯之后的男人秀。而男選手們面對美女的刁難,回答的對不對并不重要,但選手們在回答主持人的提問時,表現出來的對女的敏感和理解,將會為其贏得臺下的支持。在2003年11月1日播出的《美人關》中,編導似乎有意刁難其中二號選手,為他安排了一位年齡相差很大的中年女性作為他示愛的“夢中情人”,但這位沉著的選手并沒有因場面的尷尬而失態,他微笑著表示滿意,并落落大方地對這位“夢中情人”唱起了情歌。他的風度贏得臺下所有女觀眾的傾倒,實至名歸地成為了這期的冠軍。
在考查過這檔節目的文本與結構要素之后,我們再從意義層面上對它們進行另一種透視。從表面上看,在父權制社會的大眾媒體中,《美人關》對男女地位的顛覆的確具有深遠的意義,至少它開辟了一個新的天地,引導了娛樂方式的又一次變革。但是冷靜地反思這類節目,可能會得出另一種截然相反的結論:節目開啟的恐怕是又一個潘多拉的魔盒——在其所倡導的性別革命與男女平等的背后,隱藏著的卻是傳統性別角色意識中的陳規陋習。
從節目形式上看,女人是在選男人,是主動者。但是,仔細回味節目設置的各個環節,又無處不在散發著男權思想的信息,這正如一位西方學者所指出,“媒介并非簡單迂回地用老一套的角色來表現婦女,而是有一種遠為基本得多的角色,來幫助確定和塑造女性與男性的基本意義”。[5]比如,節目中設置了在觀眾席中為選手選擇夢中情人的環節,女性在此時仍舊被描繪成接受異性求愛的對象。選手大膽地向未知的對象表白,而燈光所投射的一剎那,女性再次成為被關注的焦點與被選擇的對象。這些女性在某種程度上只不過是在充當男人的擇偶道具。因為從選手們描述夢中情人的話語中,我們很容易聽到外貌對于女性的重要。在11月15日播出的節目中,三位選手是如此描述他們各自的“情人”的:“短發”,“小個子”,“眼睛放出鉆石的光芒”,“身材好”,“”,諸如此類。而對于女性的性格、愛好、興趣、志向等等根本沒有談及。在女助理主持與男選手的對話中,我們可以再次驗證類似不平等的性別陳規。在有一期《美人關》中,一位女助理主持向一位男選手提出了“你約會的女朋友為你買單,你會在意嗎”的問題。這位選手很坦誠地回答道,他會在意,會覺得沒有面子,并說明自己和異性約會時都會主動要求買單。從現場看,這種回答顯然贏得了大多數女觀眾的贊同,最后這位具有“紳士風度”的選手成為了這期節目的冠軍。又如,男選手要闖過“美人關”,成為本期節目的冠軍之前,有一場決定性的角逐是當眾撥開衣裳,展示強健的胸肌或是矯健的身姿。這種力量與膽量的展示無疑是炫耀男人所能帶來的安全感,他們有保護女人的能力;而這一點恰巧是對男性強大地位的尊崇和對女性柔弱地位的維護。男性仍然處于絕對優勢,而女性依舊要附屬于男性。除此之外,美女主持的出現反而吸引了大批男觀眾的眼球,節目中似乎又隱含著對女性的再次審視,而美女又無可挽回地恢復到了“被看者”的身份,網民在《美人關》的論壇里大呼“都看十大美女助理主持!”這似乎成了對節目最大的反諷。[6]大眾媒介在娛樂中不露痕跡地又一次重申且強化了性別角色的差異和性別不平等的傳統,讓受眾在狂歡的過程中被一些由來已久的性別陳規潛移默化。
[page_break]
事實上,在任何一個社會中,除了性別以外,還有階級和種族等因素也會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個女人的社會身份不僅僅是女性,她還隸屬于某個階級與某個民族,并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經驗。電視男人秀節目想探索的當然是性別上的變革,但它恰恰又在不自覺中維護了男權社會的傳統,這也注定了這種探索是不徹底的與不成功的,它決不可能帶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女性革命。作為最受歡迎的大眾媒介,電視確實對受眾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但從目前來看,它對提高女性地位的影響遠沒有人們所期待的那么大,甚至它經常有意無意地扮演著維護男權傳統的角色。
女性主義者繆爾曾經論證說:“男性視點的流行,完全是因為男人們控制了那一工業。”同樣,男性對媒介工業的控制,必然導致大眾文化中男性視點的流行。《美人關》這類節目的意識形態沒有也不可能徹底脫離傳統觀念中婦女從屬地位的窠臼,它們所謂的革命宣言也不過是大眾媒體在現實語境中創造烏托邦的一種嘗試,是通過媒介儀式實現的一次女性狂歡,是一種想象中的女性革命。
狂歡:無法勝利的烏托邦
俄羅斯學者巴赫金曾經將拉伯雷的小說創作與西歐中世紀的狂歡文化聯系起來進行考察,進而對中世紀的民間狂歡節文化作了深入研究。此后,狂歡現象一直受到分析家的重視。作為原型的狂歡節具有大眾文化的鮮明特征,它是在公眾廣場上舉行的節日宴會,充滿了笑罵嘲諷,追求著感官愉悅的滿足。到了現代社會,傳統的狂歡節已不多見,但大眾媒介卻能借助現代科技手段來重構狂歡,《美人關》等參與型電視節目就是一種表現。
參與型電視節目最大的特點是龐大的現場觀眾群。綜藝類、益智類等各種娛樂性節目在現場都設置了寬闊的觀眾席,甚至為了突出熱鬧的場面,把舞臺延伸到了觀眾席中,或讓觀眾進入舞臺兩側的席位,這樣可以構建一種強烈的互動。這種技術安排在本質上迎合了構建狂歡的需要,因為在狂歡中,所有人都不是作為觀眾觀看,而是積極的參加者,要參與到狂歡中。[7]拿《美人關》來說,這種互動與參與體現在節目的各個環節中,比如讓觀眾現場對選手提問,從現場觀眾中抽選選手的夢中情人,有意經常切入女性尖叫歡呼的畫面和音效,其狂歡特色也因此借助現代傳播手段得到充分的展現。
另一方面,巴赫金也指出,狂歡節作為文化轉型期離心與向心力沖突的宣泄口和語言雜多現象的特殊表征,起了一個聯結、溝通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鴻溝的樞紐作用。[8]換句話說,狂歡代表著大眾文化對精英文化的一種顛覆與反叛。《美人關》毫無疑問體現了這一特質。對于傳統精英文化來說,女性才是審美的對象,女性的觀賞價值是男權社會的一種產物。如今,對男色的推崇卻成了流行文化中的熱點,這顯然與長期占主宰地位的男性視點格格不入,而要想顛覆這種把女性作為被觀看對象的傳統,要想反叛由來已久的對女性的道德約束,就需要用狂歡來完成。只有在狂歡的表象下,人們才能夠接受對性別秩序的顛覆,對男尊女卑的神圣體系的消解。于是,英雄自古救美人的神話在這里完全破滅,英雄不再是滿腔豪情地成就霸業,而是成了在美人面前搔首弄姿的“小丑”,男性的神圣色彩被無情地一筆抹殺。
此外,《美人關》的狂歡顯而易見建立在一種身體的展示上,在節目中,男性健美的身體同樣具有了觀賞性,它可以象美女那樣成為“被看”的對象。一般說來,在現代社會中男性美可以分為兩派,一為陰柔之美,如日本偶像;另一為陽剛之美,如史泰龍。《美人關》所推崇的男性美更多是二者兼具,選手們既要有俊美的面孔,也要有健美的體形。這種完美的身體除了說明健康的生活態度外,還能博得女性的好感,激發女性的欲望。有學者早已指出:“在如今這個消費文化盛行的年代,身體愈發要得到最大限度的觀賞性和享樂性。”[9]當然,作為挑戰與反叛傳統性別觀念的一檔電視節目,《美人關》的身體展示也同樣具有文化屬性,比如在巴赫金看來,這種對肉體感官欲望的大膽追求并不具有鄙俗、低級、下流和的特點,而是積極向上、富有生機的,表現了文化轉型時期的文化離心力的強大而健康的主導力量。[10]事實上,身體在歷史上從未如此明顯地進入了對男性的評判體系,也從未如此明目張膽地成為女性審視的對象。男性身體這種符號借助于狂歡的平臺成為打造新價值觀的一種工具。
如果說狂歡節為民眾提供了一個情感宣泄的渠道,一個顛覆傳統、放縱自身的機會,那么我們同樣不能忘記,一年中民眾也只有一個狂歡節。巴赫金早已指出,狂歡節是一種全民性的、大眾性的生活常態“倒置”:在節日之外,體制化的“嚴肅”的生活是常態的生活;而在節日之內,非體制化的、快樂的(這些在平時被視為非常態的)生活,才暫時被允許當作“常態”的生活。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狂歡表現的其實是與真實生活對立的一面,是脫離體制、脫離常規的非常態。它塑造的是一個虛擬的小生態環境,申張的是常態下被視為異端的價值取向。拿《美人關》來說,女性在這里找到了情感宣泄的突破口,她們可以大膽正視男性的身體,直白表露對男性的愛慕,一些平時被認為是出格的行為在這里被當作是正常的、合理的。這是一個女性狂歡的時刻,如果沒有狂歡,就缺少了沖破傳統規范的力量,就缺少了顛覆與反叛的勇氣,那么節目就又會回復到往常死氣沉沉的性別陳規中。然而,這類電視節目至多也就反映了女性在男權社會的壓迫下潛意識中的一種需求,她們對男性美的歡呼也無非是一種精神上的無意識釋放。正如人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狂歡節中,狂歡節后會生活會依然如舊,電視節目所張揚的顛覆性的性別觀念也無非是吸引觀眾眼球的一種手段,節目之外的真實生活中女性想要擺脫從屬地位的路依然漫長,我們歡呼的其實是一個無法勝利的烏托邦。
綜上所述,作為一個意義傳播體系,電視中各種符號的運用都是出于表義的需要。在我們所考察的《美人關》節目中,狂歡是為了顛覆性別陳規而構建,而性別陳規的顛覆又依賴于媒介儀式的運用。儀式、性別、狂歡,說到底只不過是編導手中的三種工具,通過它們來組合各種視覺與聽覺符號,并運用這一系列符號來完成向觀眾灌輸價值觀念與意義的任務。這樣,《美人關》在文化意義上完全可以被解讀為通過媒介儀式而實現的一次性別狂歡。
注釋:
[1]保羅·康納頓,《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9頁。
[2]胡志毅,《神話與儀式:戲劇的原型闡釋》,學林出版社,2001年,第13—31頁。
[3]王進、韓青、段曉超,《媒介儀式與奧運延伸》,《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3年第12期。
[4]斯特里納蒂,《通俗文化理論導論》,商務印書館,2001年,第200頁。
[5]同上,第213頁。
[6]參見《美人關》論壇。
[7]北岡誠司,《巴赫金——對話與狂歡》,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7頁。
我國的大部分雜志期刊缺乏的是精英文化視角,往往不能從提升文化精神的高度探討套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以不流俗、不媚俗、堅持“可以呼喚出人的崇高感情、激發人的創造性”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做有影響力的雜志,這種操守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中已經變得兩難。那種僅僅迎合于人的情感泛濫、麻醉人的智力而獲得“成功”的雜志比比皆是。而對消費文化的處理應有的合理吸收和處理,也變為一味的盲目迎合、推崇甚至倡導。是提升還是迎合?成了我國雜志期刊文化定位的難題。
二、非現實而又勝似現實的生活世界
從內容層面講,雜志的影響力源自于它營造的時代價值和生活方式是否代表了社會的發展;它所書寫的生活與生存、價值與觀念、趣味與審美、情感與故事具有什么文化屬性;對現代社會的特征如何體現。作為較有影響力的綜合文化類雜志在內容層面體現了現代社會的三大特征:流行文化特征、商業特征、消費特征。
人們對于雜志的消費主要是文化的消費。這里的文化是廣義的文化,包括了社會的思想、觀念、科學、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等內容。而綜合文化類期刊傳播的更多的是流行文化。比如其中的時尚休閑類雜志,它的內容充斥了連篇累牘的流行文化,好萊塢的“影視文化”、邁克爾?杰克遜的“音樂文化”、夏奈爾的“服飾文化”。它們營造出來的熱點人物、top排行榜、各式明星,以及圍繞這些生活生存的價值觀念、審美品味、情感故事無時不在影響著時代價值和人們的生活方式。
中國社會結構正在經歷單一向多元化的轉變,人們的需求正在向多元化與個性化方向發展,綜合文化類雜志正好順應了這種需求。《三聯生活雜志周刊》響亮的提出了辦刊口號“一本雜志和他倡導的生活”。《城市畫報》的辦刊定位是“體現知性而有品味的都市生活”。此類辦刊宗旨反映了我國正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型時期的特色:過去的生活范式正在被質疑,應該倡導一種新的觀念和新的生活方式來代替。不可否認,綜合文化類雜志提供關于生活的有用信息、提供文化享受、提供娛樂,但最關鍵的還在于創造了另一種生活,這種生活是現實沒有達到但又似乎唾手可及的,在這種非現實而又勝于現實的生活中,有一種強有力的改造力量,對現代人的意識、行為、語言、觀念、價值、生活發揮、生活觀念產生著重要影響。經過綜合文化雜志提倡引導的流行文化現象,完全體現了這種虛擬現實世界的內涵,它們很快變為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現實,成為現代人思考、行為、生活的規范準則和價值參考。就像新聞出版署報刊司助理巡視員張澤青所說:“雜志對生活的影響甚至已經進入了法治建設的層面,前一陣關于江蘇省取消男女混住禁令的討論,其起源就在于前兩年雜志做的兩性合租的話題。”從綜合文化類雜志的內容,比如《吃出愛情》、《不需要男人負責》、《秋季彩狀新色圖鑒》、《減肥食品的NG和OK》等,不難看出綜合文化雜志熱衷的是傳播流行文化。①
其次,大眾媒體的生存狀況決定了雜志文化的商業性。僅僅依靠雜志的銷售是無法實現盈利和發展壯大的,雜志的生存與其他大眾媒介一樣必須依靠廣告。任何一種雜志,最醒目最引人注意的版面無不是品牌廣告,而且時尚休閑類雜志的廣告比重占全刊13%以上,最高達到26%。②讀者在接受雜志傾心打造的各種新觀念、新主張時,對各種品牌廣告營造的消費文化氛圍不可能無動于衷,尤其時許多廣告都是國際大公司的廣告,往往站在國際、全球的視野背景上進行討論宣傳,在精美、華麗、宜人的圖片和極富誘惑性的廣告語言中,新鮮事物、新穎生活、全新理念與流行資訊、流行意識相配合一一傳到受眾,而且更具影響力。
最后雜志還傳達了消費文化的特征。以《時尚》雜志為例,在發刊詞中它表示,它將是時代的風尚,努力反映生活方式給人們的觀念帶來的沖擊,側重體現消費文化的傳播……是消費領域足以折射人的全方位的關照。它表達了一種歷史合目的性發展的深切愿望,不僅從一個方面表達了對改革開放、對“計劃”向市場轉變的具體支持,同時也以文化的方式在實踐層面相應了走向市場的雄心壯志。③應該說《時尚》確實踐約了當年的承諾。并且在另一方面,又實現了它引領消費和時代風尚的初衷。它與當前方興未艾的商業主義意識形態不謀而合,與主流意識的不期而遇使得時尚休閑雜志獲得了合法性。法國思想家鮑德里亞認為,現代社會是消費社會,大量生產的同時又大量消費,物品的使用性價值已經超過了物品的交換性價值,生產不再是由物品的交換性來引導,而是由使用性的消費所獲得的利潤來引導,消費性已經毀滅了交換性,社會成了消費社會,人的奮斗是為了物的消費,某種夸飾性的生活形成了社會的規則,這種夸飾性的消費完全越過了個人的生活需要,成為某種時尚,引導人無限的追求。④時尚休閑類雜志所體現的就是一種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即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實際的需要,而是在滿足被制造和刺激出來的欲望,引領大眾不斷地追求它們倡導的時尚生活,追求個性,追求與眾不同。眾多的時尚休閑雜志的內容中,其資訊性,指導性、實用性、操作性和服務性越來越強,不斷地制造流行語和流行話題,配合刊登的各種品牌產品的信息,打造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一種生活理念,一種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而又神似日常生活的情景,從而在社會與讀者中形成一種新的符號、新的意義、新的消費文化。
三、虛擬世界中欲望的滿足
從當代雜志文化的特征,可以這樣認為,現代雜志的內容訴求已經不僅僅是編輯的藝術,不僅僅是擁有獨有的視角、獨特的審美就能觀察和表達世界,而是編輯、廣告、發行等相關專業人員,與社會和市場進行碰撞和調和、妥協與反抗的藝術,甚至可以說是編輯與市場合謀的藝術。
因此,對雜志傳播的文化,大眾的接受方式已經異于對傳統文藝傳達的文化的接受方式。對傳統文學藝術的接受是一種審美的方式,它的關鍵在于對世界的總體關照、對人心靈領域的透析、對精神境界的提升,是一種由距離感而獲得的美感。人們對雜志文化的關注,主要卻是對自身欲望的關注。從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在當前信息過于豐富的時代和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人們看雜志的目的主要在于獲得休閑娛樂的滿足。⑤具體可這樣說,對文學藝術的欣賞是“反映”式的,欣賞對象是通過過濾的現實的結晶,是與現實世界保持一定距離的,有相對完整而統一結構的世界;而對雜志文化的接受是“反應”式的,接受的對象是現實的延伸,這種內容不再是現實的提煉結晶,而是真實的現實世界在虛擬空間中的展示,讀者可以憑借幻想躋身其中來獲得享受。
例如,綜合文化類雜志的成功,是因為走情感路線定位而獲得大量讀者群的,無論是大人物的瑣事,還是小人物的不平凡,都是俘獲讀者忠誠的妙方。對此類文章的閱讀,無疑起到一種情感補償性的作用,因為作品表現的生活與讀者現實中的生活同質同構的,讀者在閱讀之時,完全是一種同步的心理,他們關注的是自身的情感是否在同質同構的虛擬世界中得以實現,或者自身被刺激出來的欲望能否在虛擬場景中得到滿足。后一點在時尚休閑雜志中表現的尤為突出,即使不能擁有雜志所傳達的生活觀念與方式,不能占有雜志刊登的名牌消費品,但是通過閱讀,可以體會身臨其境的感受,可以在幻想中經歷自助歐洲旅游的最佳路線,了解名牌給自己帶來的身份地位的滿足。此類雜志文化的接受是一種直接刺激性的滿足,不再是通過觀照客體來拓展個人經驗過程的求知,不再是通過觀照客體,獲得知識和修正內心即成認識圖示的,人們不再抽身其外,與之保持適當距離,獲得審美的享受,而是列身其中,通過對雜志傳播的文化反復消費,將隱抑的欲望釋放出來,獲得當下的強烈刺激與一種替代式的滿足。
注釋
《論時尚雜志暢銷的時代特征》,紅塵著,《新聞界》,2005年第1期。
《中產階級的文化符號:<時尚>雜志解讀》,孟繁華,河北學刊,2004年7月,第4期。
參見《消費社會》,鮑德里亞(法國),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
《期刊與它引導的生活》,孫聚成、張澤青,《中國出版》(京),2005.2.24-31。
插畫設計具有從屬性,對所插附的文章或者廣告有解釋的作用。所以插畫的設計需要表達出明確的主題,并且能把主題準確地、簡單地表達出來。對想要表達的主題要圍繞“是什么”,需要設計的插畫內容和內涵是什么。“怎么做”,怎么表現這些內容和內涵,用什么樣的形式表現,以致達到信息傳達的作用,畫面還要具有一定的美感,才能體現出插畫的自身價值和附加價值。文字的表達能力是圖畫永遠無法代替的。而圖畫大多時候也很難把明確的主題表現出來,所以在圖形里加入文字進行設計,并對文字的筆畫做相應的調整,使之與圖形完美地融合,這樣能幫助受眾理解插畫與文章,這種設計方法更令人感動。作品中的文字成為“表現思想的工具”。文字加入圖形中并不是對圖形作品進行說明和理解釋,而是對作品的含義進行一些提示。
2.圖文結合的形式,使插畫更具創新性
著名的作家莫泊桑在《漂亮朋友》里曾經寫過這樣的一段話“我感到,死神正在和我在一起,因此常想伸過手去,將他一把推開。天地雖大,但到處都有他的身影。我到處都可以看到他的蹤跡。路上被扎死的螞蟻,樹上飄落的黃葉,朋友胡須中出現的一兩根白毛,一看到這些,我的心就會像刀割一樣,因為它是死神肆虐的見證。”設計與人、螞蟻、樹葉一樣同樣具有生命,如果我們不進行創新,設計出具有創新、進步的設計,等同死亡。所以插畫設計要表現出獨特的創意,具有創新性,插畫家就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偉大的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藝術形象力比知識更重要”,這說明了想象力在插畫設計中是相當重要的。只運用圖形設計的插畫太過于常見,現在插畫的表現形式越來越多,這跟插畫家擁有神奇的想象力息息相關。如果插畫家們嘗試運用文字與圖形結合,并把圖形和文字之間的關系高度整合,緊緊圍繞主題而設計。這種創作方法比傳統的形式更獨特,具有創新性。設計就是要不斷地創新才稱得上設計,如果一直保持原來的設計風格和用陳舊的表現形式,那就無法稱為設計,插畫設計亦是如此。近年來在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中,大多運用攝影圖片表現廣告創意和產品的形象,攝影能夠直觀呈現物體的形象,而插畫設計相對與攝影來說有著絕然不同的效果。插畫的形式相對來說更有幽默性、裝飾性、創新性、趣味性等,而且有些運用圖文結合的插畫表現形式制作廣告和產品包裝設計等,并能在眾多廣告和產品包裝設計中脫穎而出,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因為這夠特別、夠創新。可想而知,我們在設計插畫是必須要有創新性。
3.圖文結合的形式.使插畫更具趣味性
具有趣味的圖形總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引發人們去思考。圖文結合的插畫相對常見的純圖形插畫更具趣味性,它的形式、畫面效果都有情趣。如果文字的筆畫沒有任何的變化,通常顯得呆板和嚴肅,反之,文字的筆畫富有變化甚至延伸出圖形或者圖形代替文字的某些筆畫,使圖文插畫顯得有美感、新奇感等,同時具有趣味性就非常容易吸引受眾關注,對于商業插畫的宣能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房屋”兩個字,我們在繪畫的時候,把“房”字的“方”部分設計成房子的門口和屋梁,把“屋”字的“尸”部分設計成傳統瓦房的屋頂,畫面的趣味感就瞬間展現了出來。又如插畫主題是想表達一個跳舞的形象,可以運用適合的文字編排成一個正在舞蹈的人,或者用一個“舞”字進行變化設計,把“舞”字的最后一個筆畫與正在舞蹈的腳的圖形結合設計,同時對文字筆畫的形態反復修改,使之與舞蹈的形象完美結合,看設計出來的“舞”字即能看出是一個“舞”,同時也明顯看出是一個正在翩翩起舞的人。該畫面簡單易懂,形式又具有趣味性,富有趣味性的畫面最容易讓人產生情感共鳴,這種巧妙的設計無論是少年、中年、老年人看到這樣的插畫都會瞬間喜歡上這種感覺。
二、常見的幾種圖文結合成插畫的表現形式
文字和圖形結合在一起,經過設計組成一幅插畫,可以形成獨特的視覺效果,這就是文字成圖的表現形式。圖文結合設計時,需要考慮文字和圖形的內涵是否一致或有關聯,插畫家要根據設計主題用圖文結合的形式設計插畫,使文字的內涵與最終的插畫效果達到高度統一。表現形式有將文字設計成圖形;將文字外形延伸出圖形;將圖形融于筆畫里;運用文字代替圖形的局部。
1.將文字設計成圖形
將文字設計成圖形時,我們通常都會把文字當做圖形,因為它是圖形組成的一部分,但受眾在看文字的時候,通常也會根據文字含義去理解或者想象出一些畫面。比如,“打籃球”這幾個文字,受眾直接理解或者想象出一個正在打籃球的動態或者打籃球的場面。如果把“打籃球”幾個字重復排列,編排成一個正在打籃球的形態或者打籃球的場面,最終插畫的畫面呈現出生動活潑、有娛樂效果和動感的感覺來。另外也可以把文字的筆畫設計成圖形,比如,云朵兩個字完全設計成云,插畫的最終看到的既是“云朵”兩個字,同時也是一朵云的形象,這種表現形式為畫面增加創新性和趣味感。
2.將圖形融于筆畫里用圖形
填充在文字的筆畫里面,同時需要保留文字的屬性和功能,可以不改變文字的外形和結構,而是把圖形填充到文字的筆畫里。設計這類的插畫,文字通常運用一些筆畫較粗的字體,或者把字體纖細的文字筆畫調寬,文字筆畫較粗才能看出現充在筆畫里面的圖形效果,如果文字筆畫很細,圖形顯現的效果就不明顯。表現這樣的插畫,有時為了畫面顯得更加靈活,圖形也并不完全填充在筆畫里,有一部分圖形伸到筆畫的外面。這種表現形式讓畫面顯得更加活潑生動,文字因為有了圖形的裝飾顯得更有生氣,圖形因為有了文字的外形和文字的含義顯得更有層次感。
3.文字外形延伸出圖形
文字的筆畫向外延伸出圖形,也可以說成圖形融于文字的某個筆畫里,同時圖形向外伸展。這樣的形式,我們通常看到的圖形都把它當成是文字的某一筆畫,因為這種形式一般保留文字的功能,稍微改變文字的外形和結構,用文字的一個或者兩個筆畫向外延伸出與主題統一的圖形,就如“葉子”兩個字,可以在這兩個字中的一些筆畫延伸出葉子的形狀,使畫面既保留有文字的識別功能,葉子圖形的裝飾同時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性。
4.文字代替圖形局部
文字與圖形結合的插畫設計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就是把文字融于圖形中,代替圖形的其中一部分。比如在畫一個留著爆炸頭發形的人物,用“頭發很爆炸,超有個性”等與圖形相呼應的文字編排成爆炸頭的形象代替頭發。一般這樣的圖文插畫中文字變形比較大,這種變化是單個文字或所有文字的字體變形,因為文字要適合圖形的變化進行某些部位的調整。除此之外,文字還需要根據圖形的形態而變化,如果圖形很流暢動感,文字的變形也必須設計出流暢動感的形態。圖形如果是靜態的,文字也要跟隨圖形而設計出安靜的感覺。
我國最早的太陽歷以及《國禮·春官》明確記敘了“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的天文歷的最基本常數。
農耕社會以后,人們發現日、月、年構成了歷法的三要素。2000多年前甚至更早,我們的祖先就已形成了24節氣。24節氣綜合了天文學和氣象學等方面的知識,編排了“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農事歌謠。其中清明被排在歌謠的第五位。也是農歷歷法中的第五個節氣。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
由于24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我們的祖先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中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就是說,春分后十五日的時候,北斗星指向乙方(卯方,即正東方)。東方是生氣方,天地起運,萬物始生。清明者,清風和煦,陽光明媚也。此時,天氣轉暖,大地回春,萬物復蘇,一片生機盎然。作為以花信為標志的花信風,清明的花期為“一侯桐花,二侯麥花,三侯柳花”,也表明了清明節氣的花期和時期。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親近自然,愛護生命,珍惜人生美好生活。
每年的4月上旬前后,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此時,天氣轉暖,大地回春,萬物復蘇,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也是人們蠢蠢欲動的時令,人們窩居了一個漫長的冬季,此時正是適于到戶外進行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人們出外踏青,親近自然,享受春陽的沐浴,感受人生美好的生活。所以古人早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開展一系列戶外活動,如踏青、郊游、戴柳、插柳,射柳、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拔河、植樹、放風箏等。
三、感恩“天、地、君、親、師”,緬懷先祖故人,傳承孝親文化。
清明,作為天地運化的氣節,又包含著濃郁的傳統文化中“知恩圖報”的人文精神。清明節,是一年中的良辰美景,也是一年的開始,象征著生機和希望。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唯我獨尊的。我們每個人,都受惠于“天、地、君(國)、親、師”的恩情和化育。所謂“天有覆蓋之恩,地有承運之恩,君(國家)有水土之恩,父母有養育之恩,師長有教化之恩”,我們的身體受之于父母,我們的靈魂,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財富、我們的康泰、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子女、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美好的生活......無不蒙受著天地、國家、祖先、雙親和師長們的化育、遺德、福蔭和代代血脈傳承的恩情。因為有了“五恩”的恩愛延續,才擁有現在的一切。“知恩投報”是人格中最基本的組成因素。在這一年中最美麗的春季時令,對他們的感恩和緬懷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人性彰顯。于是中國的孝親精神就在清明節前后體現得格外突出。所謂“誰言春草心,報得三春暉”。清明時節,除了天、地、神祗、祖宗的祭祀外,人們還紛紛走到先人們長眠的墳前,除雜草,培新土,燒紙錢,設供品,行祭儀,盡緬懷、悼念、感恩之情......就這樣,清明節自然地演繹成了我國人民傳統的祭祀的節日,成了最重要的祭天、祭地、祭祖、掃墓和傳承孝文化的時日。
清明節由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確切地說“寒食節”的日子是在冬至后的105天),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唐玄宗時,曾下詔欽定“寒食掃墓”為當時王公以下人員進行“五禮”中“吉禮”的必備內容之一。此后,國人就形成了在清明節前一天進行拜祖掃墓的活動習俗。“寒食”是清明時節的另一個習俗,即是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據悉,“寒食節”源于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奉君”的典故。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成了晉國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介子推不愿見他,早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于是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被燒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嘉興學院66輪滑社是一個年輕的社團,在學校的關注度還不是很高,技術方面更是需要更多的校外人員的支持。
二、活動目的
1、可以讓嘉興學院的學生感受到我們的輪滑熱情與氛圍,吸引更多對輪滑有興趣的同學加入我們。
2、與校外技術緊密聯系,提高自身的硬實力,為輪滑社的壯大做好準備。
3、讓我們的團隊在招新之際,通過這次的活動可以讓社員相互了解,使團隊合作更加高效。
三、活動主旨
感受輪滑魅力,享受飛翔的感覺。
四、活動時間
九月二十五日
五、活動地點
南湖區政府
六、活動主辦單位
嘉興學院社團管理中心
七、活動承辦單位
嘉興學院66輪滑社
八、活動贊助單位
九、活動對象
嘉興學院66輪滑社全體社員
十、活動內容流程
1、活動前期準備
秘書部通過飛信通知全體社員關于活動的時間地點等事宜,統計參與的社員。
技術部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保證活動過程的安全。
2、活動當天安排
宣傳部負責活動所到之處的宣傳。
組織部控制活動局面,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秘書部做好收尾工作。
3、活動流程
(1)全體工作人員提前到達學校門口,等待活動的社員。
(2)組織部負責清點人員,維持在車上的秩序。
南通素有“長壽之鄉”的美譽,其下屬的如皋、如東、啟東等地均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在如皋地區140多萬人口中,百歲老人高達200多人,其總數位居全國縣(市)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長壽之鄉”。南通獨特的人文與生態環境孕育了悠久的長壽養生飲食文化傳統,早在清代就出現了研究食療、食補的養生專家丁其譽,他在對家鄉長壽現象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寫出了著名的《壽世秘典》,從順應歲時、合理膳食、適常起居、中醫調理等方面對飲食養生進行專門的論述,影響深遠。如今南通已經出現一批優秀的長壽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如皋的長壽宴多次在國內外養生美食大賽中獲得金獎,“三香齋”白蒲茶干、“水明樓”黃酒、如皋蘿卜皮、如式香腸、肉松等長壽食品已經暢銷全國。
二、南通長壽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1.資源品級高,類型多樣
旅游產業的開發離不開優質的資源基礎,南通是世界上首個獲得“長壽之都”稱號的地區,因此可以說,南通的長壽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具有國際性的知名度,品級相當高,這是開發飲食旅游的天然優勢條件。同時,南通的長壽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種類也比較豐富,各地區特色各異。例如如皋出產蘿卜皮、白蒲茶干“、水明樓”黃酒等生態農業食品,如東、啟東以海鮮養生食品為特色,海安則以河豚養生飲食為其開發亮點,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差異。
2.交通便捷,可進入性好
可進入性是衡量一個地區旅游開發條件的重要相關因素,只有具備良好的交通網絡與設施,才能促進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世界上已知的一些長壽之鄉往往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或者是位于高寒地帶,或者是位于偏遠的山區,而南通是我國沿海地帶唯一的長壽之鄉,也是處于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長壽之鄉,這在國際上絕無僅有。經過多年的建設,南通已經成為長江三角洲北翼的重要節點城市,內外部交通四通八達,各旅游點之間可以實現快速便捷的聯動,這就為發展長壽飲食文化旅游提供了較好的基礎條件。
3.客源市場
廣闊充足的客源是旅游發展的必要條件,南通發展長壽飲食文化旅游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一方面,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壓力的增加以及生態環境的污染,人們比以往更加注重自身的身體健康,這一社會心態在旅游市場上表現為游客對長壽養生類產品比較青睞;另一方面,南通臨近以滬寧杭為代表的華東旅游黃金地帶,該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眾多,民眾出游率較高,南通的長壽飲食文化旅游既可以從上述地區吸引當地客源,也可以與這些地區的旅行社開展合作,將游覽滬寧杭的外省市游客吸引到南通來。
(二)劣勢分析
1.產品開發深度不夠
目前南通的長壽飲食產品開發還是以初級的現成食品為主,缺少深層次的挖掘開發。隨著旅游市場的日益成熟,游客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品嘗美味的食物,他們還注重于參與到食品的種植、采集、加工制作等層面,以滿足自身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除了單一的食品之外,還可以涵蓋美食節慶、廚藝比拼、特色餐廳、田園觀光、食俗食禮、美食文學作品欣賞等多個領域。調查顯示,南通的長壽飲食文化資源開發在豐富產品體系、延伸產業鏈條方面做得還不夠,獨具特色的明星產品、亮點產品還比較欠缺,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飲食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2.長壽旅游宣傳營銷體系不完善
南通地區旅游資源較為豐富,長壽之鄉只是眾多城市名片之中的一個,其宣傳力度遠遠不夠,游客往往會在眾多的旅游信息中忽略這一元素。此外,多年來南通的長壽旅游宣傳主推如皋,已有的旅游線路、長壽食品品牌也主要集中在如皋地區,如東、啟東等地的開發就較為滯后。現在南通全市成為“長壽之都”,需要進行統籌安排,在突出打造如皋長壽旅游精品的同時,還需要加快其他地區的旅游營銷,營造全面開花的良好效果。
3.飲食文化旅游專業人才缺乏
南通長壽飲食文化旅游的開展離不開專業人才隊伍的支持,主要包括規劃設計者、企業經營管理者和基層服務人員。實踐證明,游客對一個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服務接待人員的素質與態度決定的。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游客對南通飲食旅游經營服務人員在專業知識、業務素質等方面的表現還不太滿意。飲食旅游表面看來是重在品嘗美味,可實際競爭力卻在于獨特的文化內涵,而游客感知文化的魅力則是需要專業服務人員這座橋梁來實現的。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是南通發展長壽飲食文化旅游的當務之急。
(三)機遇分析
1.市場吸引力較大
首先,民以食為天,中華民族素有飲食養生、追求長壽的文化傳統,自古以來從帝王將相到黎民百姓都熱衷于研究食療養生之法,這就為南通長壽飲食文化旅游的開展奠定了廣泛的思想基礎。其次,當今社會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加快,亞健康問題日益凸顯,這促使各個年齡層次的國人都開始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過去是老年人偏愛長壽養生類旅游產品,現在這一年齡結構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越來越多的中年人甚至青年人都加入了這一隊伍,南通長壽飲食文化旅游的開展符合了這一社會潮流。最后,社會公眾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人們不但要追求吃好吃飽,更要追求綠色健康無污染,長壽食品已然成為市場的新寵兒。
2.政府部門的重視與支持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旅游產品的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能夠準確把握市場的脈搏,適時推出新的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南通的旅游產品傳統上集中于以狼山、濠河、博物館為代表的觀光旅游項目,產品結構比較單一,這是不利于旅游業的長期發展的。相關政府部門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問題,正大力推進南通新旅游產品的設計與推廣,出臺了相關的扶持獎勵政策,這就為長壽飲食文化旅游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與發展機遇。
(四)威脅分析
1.同類旅游產品的競爭
根據中國老年學會的評選認定,南通周邊還有太倉市、上海崇明、溧陽市等地入選中國長壽之鄉,長壽旅游在這些地區也正成為開發的熱點。因此,南通長壽飲食文化旅游的發展必然會與周邊城市產生一定程度的同質化競爭,這就需要在產品的開發中做到準確定位,突出特色,與兄弟城市形成錯位發展、合作共贏,避免陷入惡性競爭的怪圈。
2.食品安全質量保證
在長壽飲食文化旅游開發中,各類長壽食品的安全質量保證與保鮮技術是各供應商將面臨的較大挑戰。食品安全責任重于天,確保南通長壽食品的原汁原味、質量上乘,這直接關系到南通長壽旅游產業的興衰,更會影響到長壽之都的名聲。因此,在今后的開發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機制,在食品的原產地保護、加工工藝流程優化、檢驗檢測等環節加強管理,消除安全隱患。
三、南通長壽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思路
1.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
旅游開發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門進行科學的宏觀調控,在政策法規、環境保障、人才培養、資金保障等多個領域提供有力的支持。長壽飲食文化旅游資源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稀缺性資源,要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科學的開發,國內知名的巴馬長壽旅游區已經出現污染現象,這就需要南通的相關政府部門做好先期的整體性規劃,防治盲目性的過度開發,尤其要確保長壽食品的安全質量過關。此外,發展旅游還需要交通、住宿、餐飲、服務中心等諸多配套設施,這也需要政府部門進行統籌安排,以提高各景點的接待能力。2.拓展與豐富產品的類型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可以開發出的產品類型是豐富多樣的,南通要以長壽文化為核心,對現有資源進行深度開發,拓展和豐富產品的表現形式。除了已經比較成熟的長壽系列食品外,還可以在長壽養生文化主題餐廳建設、長壽飲食文化知識教育培訓、長壽文化食譜出版發行、長壽文化系列餐具開發、長壽食材培育基地參觀等方面進行延伸,形成較為完善的旅游產品體系,挖掘更多的消費價值。同時,各旅游目的地要結合當地的資源特色,從游客的感知角度出發,設計出文化性與體驗性并重的明星產品。
3.積極開展多樣化營銷活動
科學有效的營銷活動是促進旅游產品快速進入市場,吸引廣大游客的有力推手。南通的長壽飲食文化旅游宣傳既需要制作旅游宣傳片、編寫長壽美食旅游指南、聘請名人代言等傳統宣傳模式,更需要拓寬思路,在目前流行的新媒體中尋找突破口。比如:創建官方旅游微博,第一時間最新的旅游資訊,通過點贊、有獎評論等形式與游客展開互動交流;拍攝主題微電影,在主流視頻網站上線宣傳;在知名網絡雜志平臺刊登系列廣告,以此來提高南通長壽飲食文化旅游的知名度,贏得游客群體的青睞。
高職院校以優秀企業精神為核心,借鑒和吸納優秀企業精神文化,結合已有的文化資源、辦學傳統,形成了富有校企文化融合特色的辦學宗旨、學院精神、辦學理念、辦學指導思想、校訓、辦學定位等辦學文化理念。在這些文化理念的統領下,校風、校紀、校訓建設與企業精神培養和企業道德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院精神成為企業精神的延伸,實現了與企業和市場的有機銜接。在行業企業的共同參與下,根據行業企業相關崗位培養目標要求,設置專業和培訓項目,按企業要求組織教學活動,針對企業開展職工培訓和技術咨詢,有利于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2.有利于建立校企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校企合作對于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條件,是培養高職人才的有效途徑。在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條件下,校企合作不會自發地實現,構建高校、企業、學生、政府等校企合作主體的動力機制是推行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關鍵所在。運用經濟措施構建校企合作的利益誘導機制,通過建立法律法規構建對校企合作主體的約束機制,運用教育手段構建校企合作主體的合作價值觀影響機制。構建促進校企合作動力機制,既要靠經濟政策的指導和法律法規的約束力,也不能忽視合作價值觀的影響力。為此,就要運用教育手段培育企業和高校追求合作效益雙贏的理念,營造合作的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從而形成在合作價值觀影響下的促進校企合作的內在動力。學校與企業之間通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的融合架設學校與企業合作的橋梁,提升校企合作的層次。校企雙方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真誠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職業素質僅僅通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是無法形成的,職業實踐和企業文化的陶冶,是養成良好職業素質的不可缺少的途徑。而且不同的職業(行業)往往有明顯不同的職業素質要求,這種不同的素質要求需要有不同的文化來陶冶。要使高職學生在校學習時,就能感受這種職業(或行業)文化,初步形成較好的相應職業的職業素質,必須通過包含有一定職業文化內涵的校園文化來引導和規范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使學生逐步了解、習慣和自覺遵守相關職業的素質要求。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學生赴揚州強凌有限公司進行社會實踐、企業調研。學生首先是角色的轉換,由學員變為企業員工,由消費者變為生產者,由學理論變為實實在在的商品生產實踐。“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企業文化的熏陶,工人們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生產工藝、質量成本的嚴格管理,規章制度的約束,高效、快節奏的工作運轉,這些為學員們的思想提升提供了一個生動的課堂。
4.有利于創造性人才的培養。
不論是學校還是企業,在市場中的影響和作用,往往取決于其創新動力。因此,高校與企業作為創造性人才培養的主要環境,作用日益突出。校企文化建設的科學與否,直接決定著能否培育出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和科技。許多諸如交際、審美、創造等方面的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不能完全從傳統、正統的教育活動中獲得,必須通過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的長期熏陶才能逐漸得到。所以,高職生需要不失時機地參與到企業文化的活動中去,提升自我,更多地了解社會、了解企業。校企文化的互動,能使高職校院的學生真正明確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到底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
二、基于校企文化對接的高職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
1.探尋校企文化融合點,促進校企文化相互滲透。
校企合作中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是,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難以很好地融合,這成為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一個障礙。學校與企業的文化內涵、價值取向各有自己特殊的一面。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建立依賴校企深度融合,需要共同的文化理念、共同的價值取向。在校園文化中,物質文化是物質載體,制度文化是運行制導系統,精神文化是它的核心內容。而在企業文化中,企業的精神文化是以指導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各種行為規范、群體意識的價值觀念和以企業精神為核心的價值體系,決定著企業成員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它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校企文化的這種共同性,需要在實踐中予以優化組合,從高職生的實際特點出發,構建一個科學的校企文化體系,實現兩者的優化組合、融會貫通、相互促進,以實現各自的既定目標。高職院校與產業界定期進行戰略對話,校企共同組建董事會、專業指導委員會;企業兼職教師進校園、教室和專業教師進企業,進行人員文化交流;校企共同開發課程、教材,進行課程文化共建;建設能夠彰顯企業文化的工廠化實訓基地,車間型實訓室,進行環境共建等,都是高職院校建設特色校園文化的有效途徑。
2.積極開展校企文化的交流活動,搭建校企文化對接的平臺。
校園文化是一種使命文化,而企業文化則是一種責任文化。通過這兩種文化的交流,讓企業與學生之間都達到雙贏的效果。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碰撞、融合,也能使學校更好地為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培養適用人才。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與揚州強凌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文藝晚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文藝晚會使得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先進理念相互交融,讓兩種文化一脈相承,散發出自身的獨特魅力;其次,學生們通過與企業家“零距離”接觸,可以更加了解認識到企業要求、企業文化,明白作為準職業人應養成的道德素質和技術要求。
很長時間里,在媒體上,人們都習慣了用別人的口吻或者規定的口吻說話。特別是在廣播電視媒體中,人們很少聽到、見到那種接近大眾日常生活的真實、真切的對白。在談話節目問世之前,人們真實的思想觀點、見解主張及對生活的真切感受,很少有機會在媒介空間中得到交流和碰撞。“當表達的內容不具有真情實感和真實的語境時,語言,特別是口頭語言就會立刻失去魅力和吸引力。”①談話節目的現身,打破了以往那種教化式、虛擬式的節目表述語態,讓廣大觀眾拾獲了一種貼近自身生活的真實感。在談話節目中,主持人一改往日的正襟危坐、神情肅然,而變得自然、親切、落落大方,令人耳目一新。另外,從構成方式上看,談話節目是由主持人、嘉賓和觀眾共同完成的。嘉賓和現場觀眾是直接的參與者,他們身臨其境,感受真切。談話節目的話題多是能引起普遍共鳴的熱點話題,邀請的嘉賓也多是熱點人物、名人或專家。在由節目所搭建的相對私人化的公共空間中,他們用真實、生動、可信的話語,講述著自己的思想、見解及經歷,使觀眾看到真實的人,聽到真實的事,感受到真實的情。談話節目這種真人、真話、實情、實景的節目樣式的出現,無疑迎合了觀眾的心理期待與審美訴求。可見,談話節目“流行”的背后,實際上聯系著深層次的俗世生活基礎。
談話,是讓電視產生真實感的重要元素,而紀實性地對談話內容進行傳播則更讓談話節目具有其它節目所無法獲得的真切感。“因為只有紀實和談話才能使電視接近真實,而接近真實就是接近觀眾的心理和電視傳播的本質。”②以《實話實說》為例,節目所“搭建”的交談場域,給主持人和現場觀眾營造了一種輕松和諧、真實平等的談話氛圍。“通過它,可以展示不同層面的看法和個性觀點,讓觀眾知道別人在想什么,別人的看法是否印證了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意見是否正確等等。”③從談話節目中,觀眾真切地看到了真實的人和事,并能從節目中那些不同身份的人身上尋找與自己情感訴求相一致的契合點,從而融入話題的討論及對嘉賓和現場觀眾的發言進行思考。可以說,《實話實說》的熱播,某種意義上是社會轉型時代,媒介應對社會價值取向的轉變對自身話語方式進行合理調整的成功嘗試。因此,電視談話節目的問世,算得上是國內電視媒介突破傳統傳播理念向現代傳播理念演進的重要步調,順應了中國電視媒介調整話語方式的歷史要求。
二、人際交流與大眾傳播的巧妙結合
從某種意義上說,以“實話實說”為首的談話節目現身熒屏,為人際交流這種傳播形式找到了與一條大眾傳播實現有效對接的渠道。談話節目,一方面給電視這種大眾傳播媒介賦予了人際傳播的特質,另一方面則使談話這種人際傳播形式獲得了大眾傳播的效果。可以說,既葆有電視傳播的特性,又不失人際交流的個性化和親和力。在談話節目現場,主持人與嘉賓自然、本色的形象及隨和、真切的語言,令觀眾倍感親近。至此,電視也一改昔日對于受眾高高在上的話語“權貴”形象,而彰顯出平等傳播的媒介語態。電視再也不是“話語霸權”的產物,而成為平民百姓分享公共事務話語權的平臺。因為有了人際交流的個性化與親和力,電視告別了冰冷冷的無個性的符號傳播時代,使觀眾在收看節目時感覺自己面對的不再是冷漠的媒體,而是與自己相同的活生生的人,從而拉近了受眾與熒屏之間的心理距離。
作為將人際交流引入電視傳播的產物,談話節目的出現,實際上搭建起了一個私人化的公共話語平臺,適應了轉型社會中大眾相對寬松的思想交流、情感釋放欲求。“談話節目為廣大受眾提供了一個參與公眾生活、表達社會情緒的平等開放的思想空間和不拘一格的公眾論壇。”④借助談話節目所提拱的話語平臺,大眾可以實現信息分享、交流思想及獲得情感代償。同時,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生壓力也越來越大的現代開放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渴望通過安全、有效的渠道獲取信息、同他人交流思想及分享情感體驗。談話節目的出現,無疑適應了這一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談話節目滿足了大眾窺探和知曉他人想法與看法以及分享交流的需要。以往的電視節目,常常傾向于向受眾灌輸一元化的結論。這種傳播方式的專制性和排他性影響了觀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談話節目所提供的尊重個性的多元交流平臺,隱含著民主、平等、包容的傳播理念,能極大地調動觀眾參與的積極性。通過談話節目這個平臺,人們能夠在有限的時空中領略到許多不同層面、不同領域的社會內容,并分享討論公共事務、行使人文關懷的精神滿足。可以說,談話節目既富有人際交流的意趣,又不失大眾傳媒對社會公共領域的影響力。
三、以受眾為本位的對象性傳播
當前,大眾早已不再滿足媒體整日居高臨下的姿態,開始有了參與節目,進行交流和互動的需求;不再滿足于只做傳播過程中的被動接受者,而企盼在節目中找到一個能參與其間并能表達自我的位置。敏感于時代變革的電視媒體,積極適應這一變動,自覺將鏡頭轉向普通社會階層,嘗試讓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思想、普通人的情感通過節目平臺讓社會關注和知曉。這些無疑為電視談話節目的成長提供了有利契機。“電視談話節目是在電視‘平民化’的過程中誕生的。”⑤可以說,本質上立足于受眾本位的談話節目的發展,順應了大眾消費時代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
在眾多的電視節目中,談話節目可以說是頗具有對象性傳播特質的節目品種。對談話節目而言,任何空泛的談論及脫離了具體實際的形而上探討,都只會讓觀眾遠離了電視節目。因此,談話節目從現身之初,就體現出引領人們關注社會實際問題的可貴理念,針對分化為不同群體的節目受眾的需求,確立自身的定位及節目選題。
縱觀當下談話節目,總體上講,不外乎平民化談話節目與精英型談話節目兩大類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選擇平民化定位的談話節目,在價值取向上則主要向平民百姓傾斜,以普通平民愿看和喜愛為出發點,努力向他們的審美情趣和認同水平靠攏。如湖南衛視的《有話好說》,在內容的選擇上側重于百姓關心的情感糾紛、家長里短及平民視角中的國計民生;節目風格以平凡為美,注重原生態表現生活,從而贏得了普通百姓的青睞。而對于精英談話節目而言,前沿性話題,高文化品位和高知識含量,成為吸引觀眾的重要元素。如中央二套《對話》欄目,其知識型、前沿性、高品位的特質,就贏得了投資者、企業精英和業界專家等一批社會精英人士的喜愛。此外,隨著一批娛樂脫口秀節目的出現,談話節目在分眾化傳播的道路上也越顯成熟。正是這種基于受眾本位的對象性傳播,使得不同類型的談話節目牢牢鎖定了自己的目標受眾。
四、以主持人為“核心”的人本化的節目特質
相對于其它主持人型節目(尤其是娛樂節目)而言,談話節目充分體現了其以主持人為“核心”的人本化的節目特質。
電視談話節目的“看點”,除了通常大家都知曉的話題本身(熱門事件、熱門現象)有吸引力外,主持人的自身魅力及其對談話進程的富有個性化風格的把握,常常占據著主導地位。由于談話節目的特殊形態和即興交流的特殊要求,其主持人較之其它類型節目的主持人在節目中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對觀眾也具有更大的感召力和更深廣的影響力。談話節目很大程度上是人與人之間的思想交鋒,要產生閃光的思想亮點,需要主持人用富有個性魅力的語言積極引導,激發嘉賓對話題的熱情和興趣,并充分調動場內場外觀眾的情緒和思維。所以,主持人在節目現場所展現出的語言能力、個性魅力、學識修養是極其重要的表現元素。在談話節目中,主持人是憑借自己個性化的、本色而真誠的主持藝術,構筑起與嘉賓和觀眾平等交流、溝通的橋梁的。因此,那些與欄目定位相契合的思維敏捷,善談會談,富于獨特個性和成熟風格的主持人,始終是牢牢吸引觀眾目光的核心節目元素。
其次,嘉賓及現場觀眾的個性化的看法、想法及臨場表現也往往成為節目的重要“賣點”。談話節目原本就是側重表現人際交流的節目形態,對于收看節目的觀眾而言,人際交流場域中話題各方的即興對白和不可預知的臨場表現,顯然是有著較大的吸引力。
當然,談話節目,不僅僅是“談話”這一樣式。如今的不少談話節目,還常常發揮電視能突破時空限制的優勢,綜合運用外景采訪、背景資料、音樂音響、圖片動畫等豐富多彩的視聽元素。這些多樣化的表現元素,在以主持人為中心的場態化結構中被適時呈現出來。這使得談話節目節目的“可視性”得到了有力發掘,審美感和藝術性極大提升。另外,眼下的談話類節目除了以演播室的談話為主要內容外,還時常采用穿插熱線電話、手機短信等溝通方式,使整個節目互動性更強,內容也更豐富、充實,不僅僅“聽”起來精彩,“看”起來也更富有意趣。
誠然,伴隨著電視談話類節目在各地的競相涌現,當下的談話節目也日益顯露出諸多問題,給廣大觀眾造成了多、濫、劣、俗等不良觀感。特別是時下“跟風”辦節目所造成的數量泡沫,在給談話節目帶來表面繁榮的同時,稀釋了節目精品的存在,破壞了觀眾的收視印象和收視口味。因此,提升談話節目的品位,創新談話節目的亮點,打造更多叫好又叫座的品牌談話節目,顯得越來越重要和迫切。
注釋
①②孫玉勝:《十年:從改變電視的語態開始》,三聯書店,2003年版,第217頁,第214頁。
③宋民:《談話節目定位與錯位》,/tvguide/tvcomment/wtjj/dsrshss/10342.shtml
④吳郁:《主持人的語言藝術》,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