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1 15:52:2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淺談中西方教育差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社會的競爭,知識和智能的較量已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狀態和做人的比拼。中西方教育存在諸多的差異,產生這些差異的根源在于教育目的的差異。而教育目的的差異又是源于中西方傳統哲學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不同。從這些差異中,我們可以找出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觀念和做法。
一、中西方學校教育觀念的差異
由于中西方文化傳統和文化傳承方式的不同,因此中西方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也著有很大的差異:
(一)教育宗旨的差異
中國傳統的教育是與政治緊密相連的,所謂“文以載道”、“文章者,經國之大業也”是其最好的解釋。中國古代的教育即是通過培養國家所需要的官吏既而來為政治服務的。教育的宗旨就是培養國家需要的人才。西方教育則與中國大相徑庭,它們的教育自成體系,與政治的關系比較松散,其培養人才的宗旨在于掌握、使用科技技能。
(二)教育體制的差異
傳統的中國教育是一種地地道道的應試教育,強調“分數”,考試是唯一的評價標準,所培養的學生缺乏想象力,缺乏主見和創造,這是應試教育的最大弊端。西方的教育體制則是傾向于能力教育。其特點是重視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及思考問題的習慣和方法,從而為進入一個重視創造性思想的社會做好準備。
(三)教育理念上的差異
首先是知識觀差異。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比較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重視倫理、講究道德、遵循共同準則是中國教育的特點。而西方文化教育則強調個人價值、尊重學生個性,更注重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和改造社會的能力。其次是教學方法的差異。中國的教育注重對知識的傳授,在教學方法上重視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死記硬背。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和獨立探究的能力。而西方在教學方法上則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思考、獨立探究和動手能力,注重學生獨立意識和創造性的培養。第三是師生關系差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在師生關系方面,歷來是注重“尊師敬長”,教師的權威地位在每位學生的心中深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絕對的主導作用,學生只是聽命、服從于老師。而西方教育則強調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的平等,如果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主導”地位,那么學生則占“主體”地位,在這里教師沒有絕對的權威,只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管理者,學生的主體性受到尊重。
(四)教育內容上的差異
傅斯年認為,由于中國與西方的社會結構(性質)不同,所以形成了中、西方教育內容上的不同。中國是一個政治型的國家,其教育內容首先是為政權、為政治服務的。這就形成了中國的教育重視人文學科而輕視科學技術的傳統。而歐美等西方國家以工商立國,加之它們的實用主義哲學和抽象思辨的民族思維方式,它們的教育內容也就以科學技術和實用技能為主。
二、通過以上中西方差異的分析引發出的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建議
通過比較、分析中西方教育觀念存在的差異,對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可以提供一些參考性的建議:
首先是對西方教育思想加以“揚長棄短”
中西方教育思想淵源上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明顯的差異。19世紀末我國自開始學習西方教育制度以來,已經反反復復對西方的不同國家、不同教育思想進行學習和借鑒,以用來解決我國教育存在的問題。然而,在引進和學習國外教育經驗時,常有“水土不服”的現象發生。在其他國家行之有效的辦法,我們國家移植過來后或許會變得面目全非、以致效果甚微或無效,究其原因在于中西方兩種文明的教育思想在根源上即存在差異。因此,這在學習西方的教育理論時給了我們啟示,我們在移植時必須要考慮它在中國這塊土壤基礎上的生長環境,我們既不能被中國國情束縛思維,也不能比葫蘆畫瓢、盲目引進西方教育思想,而是要在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和教育背景的基礎上對西方的教育理論加以“揚長棄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正是我們以史為鑒的目的。
其次是中西方兩種教育觀念的優化結合
縱觀中西方教育觀念的種種差異,我們應該更清醒的認識一下我國的傳統教育,與西方國家的教育相比,我們的教育確實存在著諸多不如意的地方。反之而言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們的教育也同樣存在許多弊端。而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也不難看出兩者的反差是何等的巨大,現在我國獨生子女所占比例已經相當大,隨著時間的推移,獨生子女將在兒童中占絕大多數。獨生子女的長處是情感及教育占優勢、智能與體格發育較好、知識面廣等;同樣也有任性、自私、孤僻、高傲、不合群、依賴性強、獨立生活能力差等短處。而做家長的也往往對他們存在著過分注意、過分顧慮、過高期望、過于關懷等心理的和行為的特點。鑒于獨生子女及其家長的這些特點,我覺得更有必要借鑒以上西方教育的積極方面并根據中國的國情加以取舍,找出一條適合我國實際、具有時代特征、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最優教育方案,這樣中國的未來才具有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1思維方式的異同
中國人喜歡站在生命的更高處思考問題,跳出現實,重視對生命的思考,在對人和人之間,人和自然界之間,人的精神和肉體之間的關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邏輯思維或者理性思維;中國人屬于抽象思維或者感性思維。而西方人更注重于從物質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證問題的本源。
1.2對待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的異同
中國人更看重集體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國家利益,主張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往往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國家利益聯系在一起,富于愛國和獻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視個體利益,追求人權,崇尚自由,認為如果連個體利益都無法保障,更談何集體利益。正是這樣的思想認識,最終推動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發展。
1.3科學觀的異同
中國人更相信先人的經驗和權威,相信古人甚至超過相信今人,迷信權威,缺乏創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視實踐和理論,富于探險精神,倡導理性思維。通過正規的學院式教育對科學成果進行普及和推廣,極大的促進了科學的發展,也最終建立了完整的科學體系。
2. 中西方教育方式差異的表現
2.1教育理念的差異
中國歷來重視傳統的教育,古代就運用科舉考試制度,通過考試選拔官員,考生需要閱讀背誦大量的復習資料,掌握理解大量的知識,教師總是要求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金榜題名。今天的中國教育,仍然沒有走出應試教育的枷鎖。我們都是按照家長的要求來規定孩子的教育,沒有注重孩子的內心需求,家長們總會說:“為了你們的明天,今天的你們要付出一些代價?!睂W校的老師實行“題海戰術”,一遍一遍地講,不厭其煩。中國學校的課外活動有限,認為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大量機械重復的作業和練習,大量枯燥無味靠死記硬背得來的知識,忽視了每個學生的個人特點和興趣愛好,也完全忽視了每門課程自身的特色。在這種教育體制的長期熏陶下,學生會不會找到學習中的樂趣,而完全當成是一種任務在完成。中國在教育體制中以知識目標為基礎,強調于知識掌握的系統性和規范性,把“社會定向”作為價值基礎的核心,以讓學生升入名牌學校、成為名人為最主要的目標。在教育中突出強調學生成績,對道德、習慣、協作等品質缺少評價辦法,學習好的學生“一俊遮百丑”。教師以找缺點為主要評價方法,其最常用的話就是是“你不行,你還需努力”。
西方的教育以權威的“實用主義”理論為指導,強調的是實用人才的培養,以主流的社會認可、職業發展成就,作為教育的目標。西方文化尊重孩子的個性,教育在千方百計考慮如何適合孩子的個性發展。在外國的一些學校,他們很多課都可以自由選擇,家庭作業不會很多,他們認為:孩子現在就是需要玩的。學生每天不僅僅是學習文化課的基礎知識,學校更注重安排大量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和社會實踐等項目,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學校的老師還會帶孩子們做一些社區服務,為將來更好的融入社會打下基礎。西方的教育把“個人定向”作為價值基礎的核心,強調“適合就是最好的”。西方的教育重點是培養個性的教育,以挖掘人的優點為主要目的,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把愛國、奉獻、協助等方面表現作為學生重要的表現加以評價,而文化知識的得分知識之是占綜合評價的一部分。教師對學生用的最多的話就是“你是最好的”。
2.2課程設置的差異
在中國,課程設置的特點在于整齊統一化。學校有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的教學進度表,學校是哪天開學,哪天放假,都是從教育主管部門得到的具體指示和安排。教師的日常教學,是把自己所負責的那部分知識,完整無缺地裝進學生的大腦。評價教師水平的主要標準,是學生參加各種考試時的成績。這些成績會反饋給學校、家長,督促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把教科書上需要考試的知識更有效率地灌輸給學生。也正是這種現象而造成了許多學生厭學,一味枯燥的學習而沒有時間來進行放松的課外活動。
和中國完全不同,西方的中小學沒有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也沒有全國統一的教材。每個學校所開課程及課程難度是由學校及任課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確定。西方從基礎教育開始在課程設置上就顯得十分靈活,富有個性,達到的標準各不相同。從小學開始就實行選修和必修的課程,實行其學分制。必修課的難度不是很高,但鼓勵提高效率,例如,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可以到另一所初中去學習課程,這樣就節約出大量的時間來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或者在某一個學科上有更多的精力來深造。西方學校均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選修課的內容,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室、體育、音樂、美術等藝術場所,都為全天開放,這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
2.3教育方法和評價的差異
中國的教育方法為傳授式,以課堂為中心, 以課程為中心, 以考試為目的封閉式教學, 是一種“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教育的評價機制采用百分制,在基礎教育中以滿分為最好,這種評價機制顯得有些滯后。比如一個所有任課教師公認的好學生,平時成績再好,老師的評價再高,但只要在升學考試時發揮失常,那怕差一分,也不會被好的學校錄取。這種教育方法對學生來說,只要是升學考試需要的科目,各科都是重點,一科也不能少。對于升學考試中不需要考試的內容,則全部不是重點,可以不被了解。為了避免升學考試中可能出現的失誤,再優秀的學生,老師和家長平時也會要求他們努力努力再努力,勤奮勤奮更勤奮。只有把所有需要考試的教材背得滾瓜爛熟,只有對教材上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可能的得分點全部了如指掌。只有對考試中可能出現的大多數試題不用思考也能馬上寫出答案的學生,才不會在升學考試中出現失誤。
西方是以學生為中心, 以活動為中心, 以教師為主導, 因材施教, 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能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的氣氛,通過學生互動,師生互動,民主的討論來培養孩子的獨立、創新精神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據了解美國的高中開設“批判性思維課”,鼓勵學生有批判性的思維。老師布置的作業多是開放式的以個性論文為主,沒有機械的作業,修養的是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活動。此外,學校的老師還會帶孩子們做一些社區服務,為將來更好的融入社會打下基礎。西方國家一些家庭的孩子,從小就參與當家理財,學會一些推銷、與顧客溝通的能力等經營之道。實踐使他們深知錢來之不易,從而養成了精打細算、勤儉度日的習慣。英國一住在約克郡的兄弟倆,在其父職業的影響下,獨立地成立了洗車公司。哥倆干活認真,取費低廉。寧可多走路也去價格較低的商場買工具、車蠟、洗滌劑等,以降低成本,贏得顧客。
2.4家庭教育的差異
中國的家庭教育的方式為傳統的、封閉式的家庭教育,也帶有一些溺愛的教育,過度保護孩子。目的是著眼于孩子將來有出息、有個好職業,一生能在順境中度過。在中國父母的眼里,只有上好的大學才有好的未來,學歷越高本領就越大。就算是大學,也不是自由獨立的,做什么都是父母安排。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翅膀”下長大,總覺得只有這樣才是對孩子的人生負責。在這種教育方式的影響下,中國的兒童、少年乃至大學生,雖然學業上不亞于西方,但普遍表現獨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識,依賴性強,做事被動,膽怯;缺乏適應環境和應變能力,不懂得恰當交往的技巧,人際關系差,在外缺乏社會責任感。
中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對英語課程的任務里有這樣的描述: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事業,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生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梢娏私馐澜绾椭形鞣轿幕牟町悓τ谟⒄Z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發展交際能力。語言能力是交際能力的基礎,然而具備了語言能力并不意味著具備了交際能力。越來越多的人已達成共識,即交際能力應包括五個方面:四種技能(聽說讀寫)加社會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合適交際的能力)。
一、稱呼語
人教社JEFC教材Book3Lesson14 The man upstairs中,出現過“I’m sorry to trouble you,comrade.”的道歉語?!癱omrade”是社會主義國家所特有的稱呼,在英語國家稱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們和英語國家的人以comrade相稱,他們就會感到莫名其妙。
又如學生知道teacher的含義是“老師”,上課時的問候語往往是“Good morning,teacher!”也就相應地把“李老師”稱為Teacher Li。其實,英語中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漢語有尊師的傳統,“教師”已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成為一種對人的尊稱。由于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學生的簡單理解:李老師=Teacher Li英語國家的人聽起來感覺別扭。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
二、感謝和答謝
一般來說,我們中國人在家庭成員之間很少用“謝謝”。如果用了,聽起來會很怪,或相互關系上有了距離。而在英語國家“Thank you.” 幾乎用于一切場合,所有人之間,即使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飲料,準備一桌美餐,對方都會說一聲“Thank you.”。公共場合,不管別人幫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聲“Thank you.”。這是最起碼的禮節。(現在這種習慣正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接受。)
當別人問是否要吃點或喝點什么時(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們通常習慣于客氣一番,回答:“不用了”、“別麻煩了”等。按照英語國家的習慣,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辭,說聲“Yes,please.” 若不想要,只要說“No,thanks.”就行了。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和英語國家人的不同風格。
三、贊美及回答
在英語國家,贊美也常用來作為交談的引子。贊美的內容主要有個人的外貌、新買的東西、個人財物、個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現等。對別人的贊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Your skirt looks nice.B:Thank you.而我們對于別人的贊美往往謙虛地說:“沒有,沒有?!保澳睦?,哪里。”不敢喜形于色,以防被人說驕傲。
四、隱私
中國人初次見面問及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英語國家人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這些都涉及個人隱私。如在JEFC Book1Lesson 16中有這樣的對話:“How old are you, Mrs Read?”“Ah,it’s a secret!”為什么Mrs Read不肯說出自己的年齡呢?因為英語國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對方眼中顯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駐,對自己實際年齡秘而不宣,婦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國人表示關心的“你去哪兒?”(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語國家中就成為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監視別人的話語而不受歡迎。
五、打招呼
中國人日常打招呼習慣于問:“你吃飯了嗎?”(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語國家的人這樣說,他們認為你是想請他們吃飯。英語國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以及興趣愛好為話題。
六、介紹
人教社JEFC Book 1中“What’s your name?”出現的頻率相當高,但對于它在何種情況下使用卻鮮有解釋。實際上,英語國家的人在談話時一般先介紹自己的名字,如“I am…”對方自然會即刻說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寫表格、面談等場合需要問及姓名時,一般也只說“Your name,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們就會覺得有一種被審問的感覺。
七、節日
在實際的中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受應試教育及教學進度的影響,教師普遍較為注重對單詞和詞組的記憶,課文的講解及語法點的灌輸而忽視了對有關文化差異知識的講授。其實,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如果對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不了解,就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交流上的障礙甚至帶來對方的誤解。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有必要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的體現
1、
佛教在中國有著千年的歷史,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很大的影響。佛教認為生命是一個輪回(即前生、今生、來生),固漢語中用“三生有幸”來表達無比的榮幸。也因為佛教的緣故,和尚、尼姑在漢語中出現率極高,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等成語。而在西方國家,人們普遍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God)創造了人類,所以常說:“God bless me!”(上帝保佑?。癎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幫助自助的人)傳說耶穌是在星期五受難的,所以英語里有“Black Friday”(意為“災難的一天”),如果你不知道這個淵源,就不會明白”Black Friday”的含義。
2.答語和感謝
漢文化的“謙虛”根植于儒家“禮”的傳統思想,而西方文化強調個體與個人的價值,提倡“實事求是”與“自信”。因此在接受贊揚時,就有不同的表現。有個笑話能很好的體現這一點:在聚會中,Jack稱贊中國同事的妻子漂亮,這位同事的妻子謙虛地說:“哪里哪里”,但是Jack不明白這是中國人自謙的一種表達,就說“眼睛漂亮”,這就是文化差異所帶來的困惑。
3、打招呼
無論是聽相聲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中國人習慣也喜歡以“你吃了嗎?”作為一種日常的打招呼的方式,這樣的打招呼語幾乎不分時間和場所,讓人感到熟悉和親切。而如果你以這樣的方式和西方人打招呼,他們會誤以為你想請他吃飯。因為英語國家的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氣、健康、交通、體育以及興趣愛好為話題。所以和不同國家的人打招呼時,應當注意不同類型的話題和方式。
4、介紹
在英語課本中”What’s your name?”常被用來詢問對方的名字,在中國學生中這樣的詢問方式也較常見。而實際上,英語國家的人在談話時一般先介紹自己的名字,如“I am?”“My name is?”,這樣對方如果愿意的話會很自然地說出自己的姓名和相關信息。當在面試等特定的場合需要問及對方姓名時,常說“Your name,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倘若使用“What’s your name?”,會讓人覺得不禮貌。
5、個人隱私
由于生活環境及生活方式的不同,中國人初次見面時喜歡詢問對方年齡、婚姻、收入等問題以表示關心、拉近距離。而英語國家的人對此很反感,他們認為這些都涉及個人隱私。再如中國人表示關心他人去向時常用:“你去哪兒?”(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而這在英語國家中也被認為窺探別人隱私,是不恰當的談話內容。
6、稱謂
在中國,由于龐大的家庭及家族體系,在稱謂中有七大姑姨之多,但在英語中一個簡單的aunt就可以代表這一切。在漢語中,因不同的成員間的關系,在稱謂中有舅舅、叔叔、大伯、姑父等多種表達,在英語中一律叫uncle,似乎簡單了許多。但英語中對女性有著多種稱呼,如“Mrs”(用于已婚女性),“Miss”(未婚女性)等。
7、禮儀
拿餐桌禮儀舉個例吧:中國人待客時為表示熱情周到,通常會擺滿一桌佳肴,席間敬酒夾菜。而西方人往往覺得太過浪費,通常待客菜肴較為簡單,也不勸酒夾菜,一切都只是一句:Help yourself!讓人覺得較為隨意。
再如,在西方國家??煽吹侥惺繛榕块_門;扶女士下車;在馬路上,男士走外側,女士走內側,以給女士提供保護;女士進餐廳時,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男士要為女士拉開椅子,等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請她就坐。這就是英語課本中提到的“Lady first”的解釋。
二、有效減少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學習所產生的影響的措施
減少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語教學的影響,需要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在學習和使用英語的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學生清楚地意識到文化差異,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正確的使用英語。
1、鼓勵學生進行適當的課外閱讀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對語言的學習有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適當的課外閱讀。并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合理選材,通過閱讀學生對不同的文化會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在以后使用英語的過程中更能準確的選擇語言形式。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生活方式及價值觀的改變,派生出許多新的語言,而這些語言往往率先出現在一些較時尚的報紙、雜志、廣播中,如:walk on air(非常高興),cost an arm and leg(非常昂貴)等,因此鼓勵學生閱讀將成為一個有效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良好方式。
(2)多舉行介紹中西方文化的講座
除了在課堂上進行比較差異教學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經常在本校開設有關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講座,或以校本課程的形式進行補充來激發學生了解世界的熱情,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只注重語法和詞匯教學而不注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講授是不可取的,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是在真正學習一門語言,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不同文化的敏銳性和洞察力。當然這也對教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師必須要有較高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和英美文化素養,并盡量多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進行針對性的講解。
參考文獻:
[1]關士杰.跨文化交流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P57-59.
[2]林語堂.生活的藝術[M].北京:華藝出版社,2001.
[3]林語堂.林語堂名著全集(第26卷)[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4][德]胡塞爾.純粹現象學通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5]河上公.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華書局,1993.
[6]王一川.意義的瞬間生成[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8.
[7]劉再復.《紅樓夢》的哲學要點[EB/OL]. .
[3]任友群,鄭旭東,吳F瑜.深度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創新――《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2016)解讀[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5):3-9.
[4]楊現民,唐斯斯,李冀紅.發展教育大數據:內涵、價值和挑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1):50-61.
[5]余鵬,李艷,呂鵬.高等院校大數據挖掘與決策分析體系的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6,26(8):102-108.
[6]朱漢民.中國傳統文化導論[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
[7]歐陽劍波.中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碰撞的當代審視[J].青海社會科學,2011(6):17-21.
[8]楊玲.從網絡流行語看大眾文化特征[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9]郭志剛.社會統計分析方法:SPSS軟件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10]安興茹.我國詞頻分析法的方法論研究(I)――統計分析要素的界定、分類及問題[J].情報雜志,2016,35(2):75-80.
[11]程樹銘,呂亞萍.試論語義特征分析法[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 2015(3):25-30.
[12]張敏.數據挖掘技術及應用[J].信息技術,2010,34(8):167-169.
[13]齊英艷,李建國.當代西方思想文化對中國青年知識分子的影響[J].中國青年研究,2008(9):25-30.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 要:中西方廣告文化在外在表征上存在多種差異,中國廣告注重精確表達、動之以情、喜用傳統文化元素;西方廣告則表現為自主推理、寓教于樂、善于藝術化的表達。中西方在社會文化背景、社會經濟環境、公眾文化層次、廣告發展階段等方面的不同是其廣告文化差異形成的內在原因。把握中西方文化廣告的差異,并科學理解其成因是高效跨文化廣告傳播的需要。 關鍵詞:中西方廣告;廣告文化;跨文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F71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5)11-0136-03
任何廣告的目標消費者和交流對象都是社會人,受經濟、文化、受教育程度、風俗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社會群體對廣告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興趣點也不一樣。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品牌國際化趨勢的增強,廣告所面對的受眾范圍進一步擴大,這種背景下,對中西方廣告的對比研究越顯重要,認識中西方廣告差異及其產生的根源,不僅是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的需要,更是市場拓展、跨國傳播的要求。
一、中西方廣告差異的外在表現
(一)致敬傳統與面向未來
中國廣告創作者熱衷于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比如廣告中經常出現書法、水墨、剪紙、唐詩宋詞等,中國傳統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深厚的底蘊,獨特的魅力,成為當代中國廣告作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一方面,中華民族在歷史進程中不斷發展,創造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是其它大多數國家不可比擬的,中國廣告創作具備這樣的先天條件。同時,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帶給中國人強烈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而且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也越來越受到世界人民的關注和推崇,運用傳統文化元素對于提升品牌形象和獲得受眾認可大有幫助。
崇尚科學、勇于冒險、富于幻想和批判精神的民族個性決定西方廣告更傾向于面向未來的表現,科幻、UFO、外星人等常常會成為西方廣告信息傳播的載體,這在以青年人為受眾的產品上表現的尤為突出,這樣的廣告表現可以給受眾留下時尚、前衛、炫酷的形象。
(二)精準表達與自主推理
中國廣告大都會將廣告信息說白點透,不管是為了產品促銷還是基于品牌形象塑造,不管是采用說明證明形態還是選擇故事情節形態,總是會相對直白精準地向受眾表達信息。因此,即使發展到今天,文字仍然是我國廣告中最重要的部分,正是因為它有直接說明和準確傳情達意的作用。而西方則講究留白式的自主推理,很多廣告都不會直接點破內容,給受眾留下足夠的空間去體味想象。廣告中直接說明性的文字較少,甚至整支廣告沒有一句關于產品的文案,主要通過情節的設計、畫面鋪陳或意境的塑造,讓受眾自己去發現關聯,推導和感悟廣告信息,進行準確解碼。
西方某語言學校的廣告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小屋里的桌子上放著一個透明的玻璃缸,一條金魚在里面悠然自在地游著。突然,一只大貓破門而入,朝金魚走了過去。廣告音樂從舒緩變為緊張,魚缸里的金魚慌亂起來。正當貓準備撲向魚缸的時候,金魚發出了“汪汪”的狗叫聲,貓聞聲而逃。電視屏幕上呈現畫龍點睛的字幕:“學一門外語非常重要”。另一個則更加簡潔,一對情侶羞澀地坐在一起,女孩最終按耐不住轉身與男孩接吻,男孩卻在激吻中癱軟倒地,這一幕不僅嚇到了身邊的女孩,也驚到了電視前的觀眾,當最后的標板出現治療鼻塞的某產品時大家才恍然大悟。
(三)動之以情與寓教于樂
中國廣告凸顯了中國的內斂文化,重情、重義、關愛他人是廣告表現的重要元素。動之以情是中國廣告創作的重要切入點,從親情、愛情、友情到鄉情、同情等,針對特定的受眾,附加到匹配的產品中,總會產生屢試不爽的感召效果。
近年臺灣大眾銀行推出一系列情感微電影廣告,感人至深,引起了強烈共鳴。其中《母親的勇氣篇》講述的是63歲的母親蔡英妹,第一次出國,不會英文,沒人陪伴,一個人獨自飛行3天,3個國家,3萬2千公里,歷經波折去看望剛生產完的女兒的故事,讓人們為她的堅韌、勇敢和愛而折服。當類似的廣告陸續出現,一次又一次地沖擊受眾的情感和心靈時,人們開始堅信這是一家有情有義的銀行,而對于一家銀行而言,沒有比獲得用戶信賴更重要的事了。
相比于動之以情,西方廣告創作者更熱衷于寓教于樂,一貫崇尚自由開拓、喜歡標新立異的西方人不容易被感情牽絆,卻非常享受幽默帶來的愉悅。幽默風趣、詼諧逗笑,往往是西方廣告創意慣用的手法。在國際廣告大賽中,獲獎作品中大約三分之二包含有幽默詼諧的元素,有的甚至不惜調侃總統和上帝來傳播廣告信息。曾在戛納廣告節獲金獎的一則平面廣告借克林頓的緋聞推銷某種治頭痛的藥品:畫面為克林頓頭痛的表情,他的太陽穴鑲著萊溫斯基的照片,廣告語為“TYLENOL,特強效力,醫治特別頭痛的問題”。這種結合現實的幽默既有合理性又有趣味性,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含沙射影與針鋒相對
對比可以直接形象的體現自己的優勢和特點,這一手法經常被運用到廣告創意中,即使是主張和諧相處的中國,對比廣告也日益增多。但在中國市場,廣告中的對比更多是相對柔和的、間接的進行,含沙射影而非指名道姓是最主要的方式。在新蓋中蓋“一天一次,一次一片,方便又實惠”的廣告播放不久,競爭對手蓋天力通過各大媒體鄭重提示“一天三餐不能一次吃完,補鈣也是一樣,少量多次,才是科學補鈣”,廣告雖然沒有點名點姓,但是關注補鈣產品的消費者也會心知肚明。
西方市場中的競爭性廣告更加常見,在具體的表現上也更加直接、明快、奔放,他們更喜歡針鋒相對的直接攻擊。比如溫迪漢堡的廣告中,其代言人跑到麥當勞里購買了牛肉漢堡,連咬幾口都沒見牛肉,開始驚呼“牛肉在哪里”。百事可樂的廣告中,小男孩為了能拿到在雙層售貨機上部的百事可樂,不惜先購買兩瓶在下層的可口可樂來墊腳;奧迪的廣告簡單卻有震撼力,寶馬、奔馳、沃爾沃和阿爾法?羅密歐四個世界名車的圓形鑰匙扣組合成奧迪車標,傳達出它集阿爾法?羅密歐的時尚、寶馬的操控、奔馳的豪華和沃爾沃的安全于一體的信息。
(五)直接的性明示與藝術的性暗示
性以其獨有的神秘感和誘惑力,能輕松獲得受眾的注意力,廣告大師奧格威在多年的廣告實踐中,把“性”稱之為對視覺和思維最具沖擊力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廣告表現中吸引注意力的犀利武器。在注意力稀缺的年代,為了讓廣告信息脫穎而出,打性元素牌的中國廣告已屢見不鮮,大量與性有關、無關的產品都試圖以此途徑進入消費者眼簾,就像被約束多年的野性突然釋放,很多表現大膽又直接,諸如 “**腎寶,他好,我也好”“想知道清嘴的味道嗎?”等成為老百姓耳熟能詳的廣告詞。同時,中國大量的性表現手法廣告喜歡借力女色,廣告界甚至出現了“廣告無創意,美女來頂替”的現象[1],各種廣告中身體局部、動作誘惑等表現隨處可見,車展、樓展、商場“秀”等總把穿著性感、風姿百態的女性和展出的商品捆綁在一起。
西方社會在性的問題上相對于中國更加開放,但現在西方廣告人運用性元素進行廣告創作已經超越了直接的表現方式,為性而性的情形在西方廣告中并不多見,大部分作品謹慎而富有技巧,講究藝術、巧妙的性暗示運用。英國某安全套廣告,畫面是一只寬大的男式皮鞋和一只小巧的女式皮涼鞋69式倒扣在一起,沒有文字說明,只有該安全套的品牌名點綴在一側,十分簡潔,新穎,含蓄而不落“性教唆”的俗套,避免了對未成年人的不良影響,而目標受眾看后則心明意會。
二、中西方廣告差異的內在成因
(一)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
不同國家的廣告創作人員,其本身就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下成長和成熟,思想和行為無形之中受到固有文化和以往經驗的影響和限制,所以不同文化區域內廣告創意人員所創作的廣告在整體風格上會有較大的差別,而他們的廣告也往往會更適合本文化區域內公眾的接受習慣。
中西方文化因自然環境、歷史傳統、發展歷程等方面的不同決定了它們之間的巨大差異。比如,中國自古以來崇尚仁、義、禮、智、信和集體主義,“重群體、輕個體”的意識非常突出,多數廣告作品帶有明顯的“民族意識”“大家庭觀念”和“鄉土情結”等價值傾向。喜歡營造合家團聚、喜慶溫馨的場面,常常將個體的喜好與家人、朋友或集體的價值標準密切相連。非常可樂自豪的宣稱“中國人自己的可樂”;榮威W5激情的主張“你不必擁有一輛中國車,但必須擁有一顆中國心”;“勁酒雖好,可不要貪杯”的理由是“身體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麥斯威爾在中國市場的傳播也入鄉隨俗的變成了“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這些都無一不是群體意識的鮮明表現。
而西方社會更追求個人主義,注重人的個性,渴望表現自我,主張獨立而非依賴性[2]。深諳此道的西方廣告創作者很好地將這一特點反映在廣告文化中,強調自由的氛圍,更多的塑造個性、張揚自我、追求個人自由、凸顯個人價值,從而有效地迎合目標消費者的價值取向。如耐克的“Just do it”、銳步的“Fit you well”等品牌廣告都在詮釋著西方的個性價值觀。
再比如,“重和諧,持中道”是儒家的處世原則,也是我國民族的傳統心理?!墩撜Z?學而》中提到“禮之用,和為貴”,要達到“和”,需要每個人將實現社會平衡的要求作為調整個人言行的尺度,做到《論語?堯日》中所說的“允執其中”,這就是我們長期沉淀下來的“中庸”、“中和”的價值原則和人格標準。所以,與之對應的中國廣告作品也特別重視和諧美、強調統一感。我們也才會看到有為競爭對手進行“廣告宣傳”的廣告主,長沙的華銀旺和超市就曾在店門口掛出橫幅――“熱烈歡迎沃爾瑪入駐雨花亭商圈”,這種大氣、寬容、友善的形象得到公眾的一致認可,自然也成功地實現了品牌形象的提升。
西方在特定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鑄就了崇力好斗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廣告中常常會表現強烈的征服欲和好勇尚武的冒險精神。丹麥Borsen日報的廣告以“新經濟,新競爭規則”為訴求點,直接點出要在競爭中獲得成功,就必須閱讀Borsen日報。廣告用一組觸目驚心的圖畫演繹了“弱肉強食”的事實,比如羚羊將獵豹叼在口中,雄獅在羚羊的撕咬下悲慘地哀嚎[3]。這對于中國公眾來說可能過于直接和血腥,但卻能贏得西方受眾的共鳴和認同。
對社會文化環境的了解和把握對廣告創作非常重要。首先,廣告創作只有迎合社會文化環境和公眾文化背景才能避免因文化沖突,以及由此產生的負面傳播效果;其次,公眾文化背景影響他們對廣告信息的接收和解讀,迎合公眾文化背景才能實現廣告信息的順利傳播,與之進行有效的溝通;第三,把握公眾文化特征才能將文化有效延伸到產品中,成功打造品牌的核心競爭力,特別是在產品同質化趨強的背景下,文化內涵成為差異化營銷的關鍵。
(二)社會經濟環境的差異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不同的經濟環境影響著人們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觀念,馬斯洛需求層次的劃分也是以經濟條件作為主要參照因素。在不同經濟環境下和不同消費水平的消費者,對產品、品牌以及廣告的認識與需要有較大差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雖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從人均角度來看還有較大的距離。據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的2013~2014年全球72個國家(地區)月薪排行榜,中國大陸為656美元,僅為美國3263美元的五分之一?,F實中,很多產品的絕對價格,比如汽車、電子產品、汽油、肉類、服裝等在中西方國家的差別并不大,這就意味著西方發達國家各階層工作者所獲得的報酬與商品價格的比率要比中國高出數倍。比如,一個中等收入美國人的月薪可以買5臺iPhone 6,而在中國只能勉強買到一臺。
完全相同的一件商品,在擁有不同社會財富的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地位是不同的,對購買這種商品的動機和心態也有很大差異的。同樣是iPhone,在多數美國人眼中它只是個通訊工具,選擇時考慮的因素相對較少,而在不少中國消費者心目中卻還包含著財富、氣質和個性魅力這些概念在里面,這種情況在中小城市表現的尤為明顯,即使在自身收入不支持的情況下也會購買,所以才會出現賣腎買蘋果手機的極端事件。
廣告是商業行為,以是否有較好的營銷效果為評價標準,而效果的形成取決于能否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和心理。公眾所處的經濟環境不同意味著中西方廣告在策略、創意、媒體投放等方面必然會形成差異。
(三)公眾文化層次的差異
廣告要產生效果的首要前提是消費者看懂廣告,然后才能在自己的判斷下決定自己的購買趨向。如果消費者對廣告本身都無法理解,所謂廣告效果就成了天方夜譚。普通的廣告受眾不是企業主、不是廣告人,大部分情況下廣告對他們來說是可有可無的,他們對廣告的接受大多是無意識狀態,幾乎沒有普通大眾專門去鉆研廣告。所以,廣告信息要順暢的傳播,發送者不僅僅要考慮自身的編碼工作,而且還要考慮考慮接受者的解碼能力和水平。如果接受者的解碼出現障礙,信息的傳播就無法順暢進行[4]。
影響受眾接受能力和解碼能力最大的因素是受教育水平。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2011年人類發展報告》對“世界各國成年人的平均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年限”進行了統計分析。當中,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成年人平均接受正規教育均超過12年,相當于大學一年級水平。而我國僅為7.5年,相當于初中二年級水平。我國的相關數據也從不同側面說明了這一問題,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我國每十萬人口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為8930人,不到10%,文盲(15歲以上不識字的人)卻超過4000人。
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民眾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存在較大差距,而不同的文化層次就意味著不同的信息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這也意味著中西方的廣告創作必須考慮本國受眾的文化水平,以他們的接受與理解能力為創作基點,形成獨具特色的各自國家受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四)廣告發展階段不同
西方廣告在累積了200多年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后,已進入成熟期。而中國廣告業相對起步較晚,特別是二戰之后的三十多年,在這個全球工業與科技突飛猛進、西方廣告業大發展的黃金階段,中國廣告業卻幾乎是空白。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廣告業是從20世紀八十年代初才起步的,至今不過三十余年。中國廣告很多理論都在借鑒西方的成果,中國廣告實踐活動還處于摸索發展階段,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創作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和完善。起步上的落后,發展階段的不同也是中西方廣告差異的一個原因。
三、結 語
中西方廣告在外在表征上有多樣化的差異,對這種差異需要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中國的廣告受眾和廣告創作者處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人們的收入和消費與西方仍有較大差距,民眾的受教育程度有限,中國廣告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這些因素是客觀的,復雜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的,這決定了中西方廣告必然會存在差異,而且會長期存在,同時差異具有客觀性和合理性。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產品和品牌會走出本土走向國際市場,跨文化廣告傳播將成為中外品牌的常態。當中,必須考慮當地的文化和環境,考慮當地受眾的信息接受特點以及中西方廣告的差異,從而使廣告更好地實現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
參考文獻:
[1] 文艷霞,文艷瓊.性表現手法廣告的論文探討[J].今傳媒,2012(1).
1.客觀條件
(1)英語課程標準將“學習文化知識和發展跨文化交際的意識與能力”寫入了“課程內容和目標”。與現行的教學大綱相比,這一顯著差異標志著我國外語教育及教學思想的重大轉軌。這是一個方向性的進步,是外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證。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
(2)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語言則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和體現形式。語言的交際時刻受到文化規則的制約。成功的交際除了良好的語言結構知識外,隱含在該語言結構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背景知識也不可忽略。
2.師生狀況
課題成員為高一年級學生共20人,他們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有要學好英語的愿望。指導教師多年從事英語教學和教研工作,有豐富的經驗和廣博的中西方文化知識,能為學生提供有關的資料和必要的指導。
基于“興趣性原則”“需要性原則”“可行性原則”和“科學性原則”并結合高一學生年齡特點、師生的基本狀況和研究性學習的特點,經課題小組全體成員論證后選定此題。
顯然,此課題的選擇基本上符合上述原則。
二、課題方案設計及實施
確定課題后,小組全體師生開始討論制訂活動方案。決定以“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為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并結合中學教材的內容討論確定了五個子課題:
1.對他人恭維與致謝的答語的差異
2.節日的差異
3.飲食習慣的差異
4.中西方姓名的差異
5.其他方面的差異
結合學校課時安排確定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活動階段。經過充分的討論,課題組一致認為方法可以多樣,關鍵要有助于課題。研究活動階段主要分為:
1.選題與準備(時間為兩個星期)
2.資料收集與整理(時間為六個星期)
3.研究與交流(時間為八個星期)
4.成果展示與總結評比(時間為三個星期)
在此基礎上,學生以自愿為原則分成五個課題小組,每個小組再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子課題。然后便開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學生借助多種渠道,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如圖書館、資料室、上網、親戚、朋友、老師等)來獲得他們所需要的信息。學生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學習。學習的空間由單一的校內延伸到了校外。這種“研究”不同于一般性的科學研究,而是更加注重“研究”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學習帶來的樂趣,使枯燥的語言在實踐的運用中活了起來。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感到英語作為一種工具是多么重要本文由收集整理,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了他們學好英語的愿望,明確了學好英語的動機,提高了英語學習的效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既是指導者又是參與者,并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主要責任。關注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成果呈現及其有益的價值
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成果主要以學生論文、體會或教師的論文、公開課等形式得以呈現。研究性學習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本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實施是順應教育改革的一次有益嘗試,它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它是一種主體式、體驗式、活動化的學習形式,符合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要求。
1.主體性
就是在教學中弘揚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整個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己設計研究課題,自己組織實施,自動完成研究任務形成結論并呈現成果。通
轉貼于
過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分類,小組討論,分享資料信息到最終形成自己的研究報告這一實踐活動,學生學著去將理論運用于實踐中,并從中享受學習語言的樂趣。由于此課題和現實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連,它使語言學習在實踐中活了起來?;顒又袑W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忱大大高漲,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體驗式
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使他們的學習空間從課堂延伸到了社會。在研究的過程中接觸到了許多真實的、靈活的語言,得到了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如,有些學生為了收集資料上網給外國朋友發英文e—mail,有的和外國朋友做筆友,有的和外籍教師交談,有的查看歷史、地理書籍,了解、對比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所有這些都可以說是學習體驗。
在人類語言中,色彩詞語表現出的獨特魅力,令人刮目相看。在漢語和英語中,表示各種不同顏色或色彩的詞都很豐富。我們不僅要注重觀察它們本身的基本意義,更要留心它們含義深廣的象征意義,因為色彩的象征意義在不同民族語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點,有些特點甚至構成了人們對經過引伸、轉義以后色彩的崇尚和禁忌。
在繪畫中色彩表現中中國人是線性思維,而西方人是三維的空間思維,這也造成了兩個東西方世界的繪畫藝術各自的特點。東方的繪畫表現更抽象一點是用線來表現主觀的感受,而西方則極力的模仿現實。這也決定了油畫和中國的國畫色彩的差別,西方的油畫色彩是依附在三維空間的,中國的國畫色彩更主觀,有東方獨特的審美觀,而并非只是臨摹現實世界,色彩代表了中西方畫家個人的審美趣味。
在歐洲,自達·芬奇開始,就形成了一種傳統的寫實主義畫法,藝術家通過研究光線表現形式的方式,通過發展并運用直線透視法來獲得景深幻覺的規則通過研究人體解剖,藝術家給他們的作品注入了一種全新的現實主義感。他們的藝術作品弘揚了“人文主義”,在繪畫的總體色彩風格上,姿勢華麗、典雅、宏偉、和諧,寫實技術嫻熟,形成了我們稱之為“古典主義”的畫風色彩。區別與古典畫風色彩的印象派畫家們,用光與色描繪自然和抒發自己的感情,他們擅長表現陽光和色彩。他們對瞬息萬變的光色變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現,畫家運用分色技術,將色彩合理組合,使畫面變得明快絢麗。印象派畫家不再弘揚傳統的畫法,他們的作品則替我們詮釋了色彩的功用形。在色彩的表現里,印象派畫家完美地表現了一種抒情風格,他們很好地運用了繪畫色彩語言,給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在西方繪畫造型過程中,主要使用形體與色彩語言,即便沒有線的使用,其造型行為不會受到重大影響,其繪畫形態的構架依然能成立。無論何類畫派的藝術家,他們都是借助其獨特的色彩語言形式來完成作品的情感體現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繪畫色彩語言的不同運用,則產生出不同風格的繪畫作品。
在中國,中國畫崇尚文、意、趣,而這一切都是通過筆墨技巧來體現出來的。在這里,筆墨本身不是“具象”的,相對具體塑造的藝術形象來說,它是形式的因素,但卻有著引起形象的聯想和意趣的感受的功能。正如藍色和紅色能引起冷暖的視覺感受一樣,在宣紙上粗糙的干筆能引起樹干及老人似的蒼老的視覺感受;水分飽滿、行筆流暢的筆跡能引起春天般滋潤的視覺感受;徐緩的用筆能引起持重含蓄的聯想;流利靈活用筆能引起灑脫歡暢的聯想;快速而多變的用筆引起蛇龍飛舞的聯想。實際上何止這許多,臨池潑墨,變化萬千,風雪晴雨,因人而異。中國筆墨這種形式因素,是畫家的獨特風格在藝術技巧方面的主要表現。通過構思構圖,合理運用筆墨虛實,水韻,墨色和運筆而產生的肌理形成有個性的繪畫語言。虛實處理,仍然是當代畫家構成新的屬于自己藝術語言的要素。虛實的表現,就是畫者靈氣的表現,是對畫理的悟性。中國畫家歷來認為畫必須有筆墨,無筆墨就不能與畫。并且筆墨技巧還要與表現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產生好的作品。這種代代沿襲的藝術法則即所謂傳統,已成為中國所獨有的繪畫色彩語言。
繪畫語言是通過色彩、線條、光色或組成一件作品所有的其他因素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出來的。繪畫語言是有機的形式體現,它是構成繪畫藝術中多種可視因素的總結構。在符合它自身規律的前提下,用什么樣的方法表達、怎樣表達和表達什么都是值得探索和嘗試的,沒必要用既有的定式或種類來界定,繪畫是人類藝術追求的其中一種方式,那它自身就有其獨特的語言和表達技巧,單就繪畫而言不同的表現題材和不同的工具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規律、表現語言和表現方式,只要是符合繪畫本體的藝術規律的任何題材、任何表現語言、任何表達方式,只要對人類的精神文明起到積極向上的推動作用,只要符合人類追求的審美理想,任何繪畫語言方式都應該探索,都應該允許存在和發揚,從這個意義上講,藝術家個人的角度、個人的偏執和偏見、個人的獨特的風格面貌都是最可貴的。
中國繪畫尚意,而西方繪畫尚形;中國畫重表現、重情感,西方繪畫則重再現、重理性;中國繪畫以線條作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繪畫則主要是由光和色來表現物象;中國繪畫不受空間和時間的局限,西方繪畫則嚴格遵守空間和時間的界限。總之,西方繪畫注重再現與寫實,同中國繪畫注重表現與寫意,形成鮮明差異。
觀照繪畫中的情態與語言形態,中西藝術家們總是在尋求繪畫觀念和語言上進行著轉型,不斷地揚棄著自己繪畫語言上那些不純凈的和停留在生活表面上的東西,從而在繪畫語言、繪畫圖式、繪畫動機等方面都出現了新的形態。完善和形成有個性的繪畫色彩語言成為藝術家們的孜孜以求,不停地探索繪畫形象與象征符號的關系等問題?,F代藝術的演變和發展不僅在多層次上探討了藝術的本質問題,同時也極大地豐富和創造了人類的視覺形象色彩語言,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觀察世界的審美方式。
繪畫語言的構成除視覺因素的形、光、色外,在另一層面上看繪畫語言也是一種精神產物,繪畫本身也傳達了一種觀念,繪畫語言不應只是僅僅停留在技巧和形式的探索之中,它是將技巧、知識、直覺和感情與材料融合為一體而形成的。
中西藝術家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題材范圍、不同的表現工具、不同的表現語言和表現方式不斷地豐富人類的藝術追求,那人類的繪畫藝術必將是燦爛輝煌的。
參考文獻: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化進程逐漸加快,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我們應該了解,在文化背景相同的范圍內,人們共處時很少產生交往溝通上的障礙;但若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另一種文化背景的人時,往往會出現誤解或發生沖突,影響到交往與溝通并造成不應有的損失。本文擬從中西方交往溝通的差異方面進行比較,以使我們了解哪些方面我國和西方國家有較大的差異,差異的主要方面是什么,便于我們知己知彼,才能避免中西方交往溝通過程中的誤解和障礙,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西方交往溝通中的差異是各種各樣的,經過我們研究分析,發現其中有幾個方面如卷入度、行為方式、自我表現和人格特質等方面的差異最為顯著,下面進行分別闡述與分析。
一、心理卷入度差異
交往溝通中的“卷入度”即人際交往溝通過程中的心理卷入度,是指人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響的程度。心理卷入程度過高是指個人在心理上與對方信息的關聯程度過高。例如,在人際交往中,有人會過分地關心對方的事情,朋友遇到困難了,他比朋友還憂心忡忡;朋友辦事出現失誤,他比朋友還內疚和自責等;心理卷入程度過低則相反。在中西方交往溝通的心理表現中,明顯存在著中國人卷入度偏高而西方人卷入度偏低的差異。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際交往,由于受這種文化傳統的影響,中國人熱情好客,在人際交往中飽含熱情,似乎沒有什么可保留的,對于了解對方有關年齡、職業、收入、婚姻狀況、子女等問題,覺得都理所當然。而在西方國家中,特別重視對方的隱私權。個人穩私主要包括如年齡、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觀念如支持或反對何種黨派、個人行為動向如去什么地方、與誰交往等,凡是涉及到個人隱私的都不能直接過問。西方人一般不愿意干涉別人的私生活和個人隱私,當然也不愿意被別人干涉。
比如,中國人會直接詢問別人所買物品的價格。因為在中國人看來,物品的貴賤只是表示該物品的質量。而在西方人眼里,如果你直接詢問別人所購物品的價格,就可能是探問對方的經濟條件,因此,這也是西方人的隱私,屬于不宜直接詢問的問題。如果你想了解該物品的價格,只能委婉地夸耀、贊賞該物品,而這樣的情況下西方人一般也只告訴你該物品的貴或賤,不會告訴你準確價格。再如,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時喜歡問一句“上哪兒去”,這是招呼的一種形式。而在美國,你如果問朋友上哪兒去,則可能會使對方尷尬,因為這也屬于對方的隱私,是你不該過問的。
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可以分為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公共距離四種。中國人的空間距離相對較近亦即人際心理卷入度高。我們在大街上經??梢钥吹絻蓚€中國少男或少女挽臂親昵而行,而在西方則很少見到。西方人覺得中國人過于親近,而中國人又會覺得西方人過于冷淡、傲慢,過分疏遠,是不友好的表現。如果中國人發現交際對方的衣服上有根線頭,他會很自然地幫助對方摘掉;而在西方人眼里,這是不禮貌之舉。中國人看到朋友穿了件非常漂亮的衣服,會上前摸一摸,詢問價錢或質地;而西方人則不會這樣做,他們更多的是羨慕,并直接贊美。
上述實例都是中西方文化觀念差異所致。東方人非常重情重義,西方人則崇尚個人獨立。西方人在空間距離上也很在意。即使在公共場所,大家都十分自覺地為對方留出一定私人空間。比如,排隊的時候他們總是習慣和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中國人在此類情況下習慣于人挨人、人擠人,視為正常[1]。
了解了這種差異,我們在與西方人交往溝通過程中,要注意心理卷入度不要過高,以免引起誤解而造成溝通的障礙。
二、行為方式差異
交往溝通中行為方式(包括思維方式)的差異包括很多方面,下面從幾個典型方面來進行闡述分析。
在溝通的方式上,西方人喜歡開門見山;中國人習慣委婉迂回。“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斷是西方理論家思考問題的基本方法。由此引發的“線性推理”的觀念,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中國人大多不采取直線形的方法,而是采用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線,人際交往中這種傳統方式導致的做事風格或處事方式,至今未嘗有根本改變。
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人傾向直接提出他的觀點,甚至用辯論的方式來交流。在會議結束后雙方不影響相互情誼??墒窃跂|方社會特別是在中國,傾向于間接婉轉及話中帶話、旁敲側擊的方式溝通。另外,在雙向溝通中,形體語言、表情動作是最重要的訊息。若是在溝通中表情嚴肅,溝通的氛圍讓別人感覺是在被訓斥、責備,則更易引起對方的抗拒。
西方人好偏激性思維,一種思維、觀點,總是先全盤否定前人的,提出自己“全新的”,一鳴驚人,在爭論中再逐漸糾正自己的偏激之處,最后被人們接受,成為流行的新理論新觀點,存在主義、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派等等,莫不如此。他們在創立理論的過程中(特別是初期),往往好走極端且有意言過其實,尤其喜好只“擊”一點不及其余。待理論建立起來后,再來進行修正。如是有新精神分析學派,新行為主義,如此等等,反正不新不“偏”的東西是沒有市場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凡事必弄個是非曲直,絕不含糊。在國際關系中也如此,經常使用偏激語言或偏激行動[2](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可為典型事例)。
在與人相處時,我們總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為別人著想。這表現在待客和做客上,盡責的客人總是盡量不去麻煩主人,不讓主人破費,因而對于主人的招待總是要禮貌地加以謝絕。比如,主人問客人想喝點什么,客人一般會說“我不渴”或“不用麻煩了”;主人在餐桌上為客人斟酒,客人總要加以推辭,說“夠了,夠了”。而事實上,客人并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氣而已。所以,稱職的主人不會直接問客人想要什么,而是主動揣摩客人的需求,并積極地給予滿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總是不停地給客人勸酒勸菜。所以,中國人的待客和做客場面往往氣氛熱烈:一方不停地勸,另一方則不停地推辭。
而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無需客套。當客人上門了,主人會直截了當地問對方“想喝點什么”;如果客人想喝點什么,可以直接反問對方“你有什么飲料”,并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飲料;如果客人確實不想喝,客人會說“謝謝!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會問客人還要不要再來點,如果客人說夠了,主人一般不會再向客人勸吃請喝。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都喜歡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提一些友好的建議和勸告,以示關心和愛護。但中西方人在提勸告和建議的方式上卻有很大區別。中國人向朋友提建議和勸告的時候,往往都非常直接,常用“應該”、“不應該”,“要”、“不要”這些帶有命令口氣的詞。比如,“天氣很冷,要多穿點衣服,別感冒了”;“路上很滑,走路要小心”等。西方人在向親朋好友提勸告和建議的時候,措詞非常婉轉,比如,“今天天氣很冷,我要是你的話,我會加件毛衣”;“你最好還是把胡子刮了吧”。一般來說,雙方關系越接近,說話的語氣越直接。但即使是最親密的人之間,也不會使用像我們那樣的命令語氣。否則,會被認為不夠尊重自己獨立的人格。
最耐人尋味的是,最近西方的研究顯示,長期旅居東方的西方人和移居西方的東方人,在心理實驗中的表現都介于中西方之間,并沒有顯示西方人或東方人的行為特征。這預示著,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在人文思想上或許會出現新氣象[3]。
三、自我表現差異
西方人崇拜個人奮斗,尤其為個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以及在獲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的是,中國文化則提倡謙虛謹慎,不主張炫耀個人榮譽,無論任何時候謙虛都是一種美德。
一般來說,中國人大多反對或蔑視王婆賣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國式的自我謙虛或自我否定卻常常使西方人大為不滿。這在中國人看來當然是一種謙虛的說法,而在西方人看來,不僅否定了自己,還否定了贊揚者的鑒賞力。可見,這種中國式的謙虛在西方資本主義的競爭市場是行不通的。
我們一直視謙虛為美德。不論是對于自己的能力還是成績,總是喜歡自謙。如果不這樣可能會被指責為“不謙虛”、“狂妄自大”。比如,中國學者在作演講前,通常會說:“我學問不深,準備也不充分,請各位多指教”;在宴會上,好客的主人面對滿桌子的菜卻說:“沒有什么菜,請隨便吃”;當上司委以重任,通常會謙虛地說:“我恐怕難以勝任?!?/p>
而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沒有自謙的習慣。他們認為,一個人要得到別人的承認,首先必須自我肯定。所以,他們對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績總是實事求是地加以評價。宴請的時候,主人會詳盡地向客人介紹所點菜的特色,并希望客人喜歡;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時候,他們會感謝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
我們和西方人在對待贊美的態度上大不相同。別人贊美的時候,盡管內心十分喜悅,但表面上總是表現得不敢茍同,對別人的贊美予以禮貌的否定,以示謙虛:“還不行”,“馬馬虎虎吧”,“那能與你相比啊”,“過獎了”等。而西方人對待贊美的態度可謂是“喜形于色”,總是用“thank you”來應對別人的贊美。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識和獨立意識很強,主要表現在:自己為自己負責。在當今競爭異常激烈的社會,每個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質量都取決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個人都必須自我奮斗,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習慣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不過問他人的事情。正由于以上兩點,主動幫助別人或接受別人幫助在西方往往就成為令人難堪的事。因為接受幫助只能證明自己無能,而主動幫助別人會被認為是干涉別人私事。
中國人的行為準則是“我對他人,對社會是否有用”,個人的價值是在奉獻中體現出來的。中國文化推崇一種高尚的情操——無私奉獻的利他主義。在中國,主動關心別人,給人以無微不至的體貼是一種美德,因此,中國人不論別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動關心,而這在西方則會被視為“多管閑事”。
四、人格特征的差異
中西方的人格差異在兒童期就有顯著差異。西方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愿和個性。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親友,都沒有特權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選擇,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心理。而中國家長受封建社會意識的長期影響,認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是“不懂事”、“無責任感”的,家長對孩子負有全面的責任,所以自然就以孩子的“主人”自居,而且大都要求孩子順從、聽話,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極大地束縛了孩子的自主意識和自我發展。
從人格發展方面來說,中國的文化傳統和教育體系使中國人更內向、抱負水平較低、依賴性強、篤信權威、求同、保守等不足,但相對地比較能吃、任勞任怨、忍受能力強等優點;西方人明顯地更加外向,抱負高,從小注重雄心壯志的培養,具有較好的獨立性、主體性、創造性、求新求異性,但責任感略差,忍受力較差。中國由于生產力低下,老人們靠人撫養,故衍生了長輩的絕對權威觀念,子孫們絕對服從長輩。中國文化上的這種“長上文化”嚴重阻礙后代人獨立、健康的發展,挫傷青年人的蓬勃銳氣。
從做人做事風格來說,在古代中國,無論做人做事都帶有表演性質。中國人發明“做人”一詞一向很絕妙。它意味著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做出來的,而且是做出來給人看的。中國人生活得比較封閉,人際交往圈子小,所以非常注重選擇交往對象的品質,總想和人品好的人交朋友,故有時顯得很孤僻。從人格方面來講現代社會的中國人與古代差別并不太大。西方人做人做事都比較直接(國際關系除外),內外基本一致,生活態度開放,交往圈子大,不拘小節。
西方人辦事有計劃性,時間觀念強。他們認為。工作時間就應該拼命干,休閑時也應盡情瀟灑。與中國文化不同的是,美國人在休閑時從不談工作。在工作中,經理與下級保持一定的等級距離,對下級的工作過錯極為認真與嚴肅。但在休息時,下班后或一起在酒吧、高爾夫球場時,上級和下級之間毫無等級距離,關系融洽,熱情友好,經理也會虛心地向下級討教經驗。這說明西方文化有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之分。在私人空間里,無人可以入侵。在公共空間里,每一成員應受公共空間區域的限制。但如果再中外合資企業中,中方經理如沒有認識到美國的這種文化。而是以中國的文化來對待美國的文化,就會產生沖突[4]。
綜上所述,中西方交往溝通中的差異在合資企業中屢見不鮮。這種非管理因素常常造成誤解和關系惡化,甚至導致商務活動和決策的失敗,嚴重影響合資企業的發展和利潤的回報。即使美國這樣一個文化包容性很強的國家,據《華爾街雜志》估計,每年因為跨文化溝通的失誤而造成的損失也高達幾十億美元。文化差異與沖突已成為國際商務溝通和文化交流的絆腳石,值得我們大家深入思考,多方面進行研究比較,才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之中,使中國更好更快地發展和強大[5]。
參考文獻:
[1] 敖登. 淺談中西方文化差異[j]. 前沿, 2005年第10期
[2] 鄭曉輝. 論中西方文化背景與思維方式的差異[j]. 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 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