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7 16:23:1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新生兒的喂養及護理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資料與方法
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42例機械通氣的患兒,均給予鼻飼喂養。其中男28例,女14例,足月兒12例,出生體重2500g 6例。
原發疾病:新生兒肺透明膜病27例,胎糞吸入8例,新生兒重癥肺炎7例。
臨床表現:42例患兒入院時均有面色紫紺、呼吸急促、不安。急查血氣分析有Ⅱ型呼吸衰竭,其中15例反復呼吸暫停。
方法:42例患兒均經口氣管插管后采用機械通氣,依據病情不同選用不同的通氣方式及呼吸參數。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插入鼻飼管,確定鼻飼管在胃內后即可進行鼻飼喂養,奶液的溫度為38~40℃,同時給予外周靜脈補液與對癥治療。每日早晨8:00喂養前稱體重1次。
結果
42例患兒機械通氣時間為24小時~10天,住院期間體重均有增長,日平均增長5―50g,無小腸結腸炎等并發癥的發生。
討論
正確掌握機械通氣中鼻飼喂養的適應癥及喂養方法:這對于機械通氣的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至關重要。極低體重兒可根據病情推遲鼻飼時間,以防止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病情嚴重胃腸功能差者,鼻飼奶量不能滿足,可給予靜脈營養,以保證機體足夠的熱量和水分。對于病情允許且胃腸功能良好的患兒,在機械通氣的同時給予留置胃管鼻飼喂養。早期采用微量鼻飼喂養,可以提高胃腸激素的分泌,促進胃腸動力摸式的成熟,減少膽汁淤積并盡快適應胃腸道營養。
攝入量的計算和喂養間隔時間:開始鼻飼的奶量因體重不同而異,體重2000g者10ml/次,喂奶切忌過速,以免發生胃食管反流誤吸。鼻飼奶時間隔的時間為:體重
本研究中的340例產婦均為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產婦。將這些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有160例產婦,其平均年齡為(27.4±2.4)歲,其中有67例經陰道分娩的產婦,有93例經剖宮產分娩的產婦,其住院天數為(5.5±2.3)天,其新生兒的體重為(3.4±1.2)g,其新生兒的胎齡為(40.1±1.3)周。觀察組有180例產婦,其平均年齡為(27.5±2.6)歲,其中有74例經陰道分娩的產婦,有106例經剖宮產分娩的產婦,其住院天數為(5.8±2.6)天,其新生兒的體重為(3.3±1.5)g,其新生兒的胎齡為(40.3±1.5)周。兩組產婦的年齡、分娩方式、產后住院天數等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為對照組產婦的新生兒采用母嬰分離的方式進行常規護理,由護理人員對其新生兒進行體溫、呼吸監測、更換尿布、測量體重、洗澡、臀部護理及喂養等操作,不要求產婦或其家屬參與對新生兒的護理。為觀察組產婦的新生兒采取母嬰同室的形式進行護理,將其與新生兒安排在同一病房,在為其新生兒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求產婦或其家屬共同完成所有的護理操作,以提高產婦護理新生兒的能力。護理人員應通過發放資料、現場講解等方法對產婦及其家屬講解護理新生兒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并促使產婦盡早開奶,以提高其新生兒的母乳喂養率。在產婦為其新生兒更換尿布、進行沐浴、臍部護理及臀部護理時,護士從旁進行指導,糾正其錯誤的做法。若產婦發生乳汁分泌不足、扁平等情況,護理人員應為其進行關于母乳喂養的健康教育,并列舉一些為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獲得理想效果的案例,讓其認識到為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增強其進行母乳喂養的信心。若產婦出現緊張、不安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幫助其更快地完成母親角色的轉換。在產婦及其家屬對新生兒進行護理期間,應囑其密切觀察新生兒的體溫、呼吸及體重的變化,以免發生意外情況。
1.3評價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兩組產婦護理新生兒的能力、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及對母親角色的適應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分析兩組產婦發生緊張情緒的程度,將其緊張情緒分為“不緊張”、“輕度緊張”及“重度緊張”。將兩組產婦對母親角色的適應性分為“適應”和“不適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對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對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以(例,%)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與對照組產婦相比,觀察組產婦發生緊張情緒的程度較低,護理新生兒的能力、對母親角色的適應性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較高,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1.1 對象 2008年1月1日―2011年1月1日分娩的產婦195人,新生兒194人。
1.2 方法 婦幼保健醫師于產后出院后3天、7天、14天、28天,進行家庭訪視,了解產婦乳腺、宮底、會陰傷口、惡露、乳汁、精神狀態和新生兒體溫、臍部、黃疸的發生與消退時間,胎便排出情況、母乳喂養、新生兒疾病的發生、頭顱血腫的消失情況。
1.2.1訪視人員:由責任心強,有良好職業道德及溝通能力的婦幼保健醫生、兒科醫生擔任。
。
1.2.2訪視內容:(1)評估家庭環境:居室通風情況、家庭育兒觀念、產婦的飲食起居、家庭對產婦的心理支持、有無不良習俗及衛生習慣。(2)體格檢查:產婦子宮復舊情況、惡露、傷口愈合情況、腫脹及皸裂情況等;新生兒體溫、皮膚黏膜、臍部、眼、耳、口腔、大小便以及生長發育等。(3)評估母乳喂養的情況。(4)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必要的健康指導。
1.2.4方法 對居住在我團的產婦上門訪視,居住在團外的電話訪視。
2 結果2.1 3次訪視中存在的產婦產褥期健康問題
2.2 3次訪視中存在的新生兒健康問題
2.3 3次訪視中新生兒喂養情況2.4 新生兒滿月增磅情況 訪視員在第3次訪視時測量新生兒體重,分析滿月增磅值,評估新生兒生長發育情況。195例新生兒的滿月增磅值144.94 g±293.95 g,其中≥ 600 g有189人,占96.9% ,≤ 600 g有5人,占2.56%需納入高危兒童進行專案管理。
3 護理體會
通過訪視體會到,初產婦存在喂養方法知識欠缺,產后角色的不適應造成產后沮喪、產后抑郁;新生兒護理不當造成母乳喂養失敗、膿皰瘡、臀紅、體重不增等。通過科學認真的分析指導給產婦家庭以支持幫助,達到母嬰健康安全。
3.1 加強心理指導,減低產婦心理疾病的發生:
產婦在產褥期對各種社會因素、生理、心理的易感性提高,由于承擔新的社會角色、育兒的疲勞,身體應激及內分泌環境的改變,發生身心障礙增多,因此訪視時應傾聽產婦訴說心理問題,解除不良社會、心理因素,對于有不良個性的產婦,減少或避免精神刺激,減輕生活中的應激壓力,協助產婦適應母親角色,指導產婦與嬰兒的接觸,為嬰兒提供照顧,培養產婦的自信心;對于有焦慮癥狀、手術產及存在抑郁高危因素的產婦,應讓家屬給予足夠的照顧,改善家庭關系和生活環境。
3.2 加強母乳喂養宣教,提高母乳喂養率:
母乳喂養是保障嬰兒健康成長的基礎,產婦在住院期間,母乳喂養率達98%以上,出院后下降,主要是大多數產婦對母乳認識不足,懷疑自己的乳汁暫時不足,放棄母乳喂養。因此訪視醫生應向產婦及家人宣傳母乳喂養可促進母嬰健康,因為①母乳的營養成分較完備,各種成分的配合比較適當,達到嬰兒的需要,尤其對6個月以內的嬰兒更為適合。② 母乳的成分能隨著發育的需要相應地發生變化。產后1-2天內發泌的乳汁叫初乳,色黃質稀,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固體在成分,還有輕瀉作用,用利于新生兒排出胎糞。③同時吸吮刺激可促進子宮收縮,防止產后出血。④、母乳含有多量抗體。新生兒能從母乳中獲得免疫體,嬰兒在6個月內很少得麻疹、小兒麻痹、腮腺炎等傳染病。曾觀察到母乳喂養的新生兒以胃腸道、呼吸道和耳部的感染抵抗力比喂牛奶的要強些。⑤母乳喂養時的母子聯系可促進嬰兒的心理健康發育。⑥母乳喂養可降低母親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險性。同時訪視醫師還要親手教會產婦母乳喂養的方法。對于有皸裂的母親使用保護具進行喂養,提高母乳喂養率。
3.3 新生兒合理喂養、保暖,加強護理及預防感染: 保證充足的乳汁供給,按需哺乳促進新生兒體重增長,保持室內溫度在24―28℃,定時通風,保持皮膚清潔,臍帶干燥。促進胎便的排出,大小便后臀部及時護理,一般在出生后3―4天新生兒會出現黃疸,7天左右達高峰,14天左右逐漸消失,對于持續不退、手腳心黃染的新生兒在排除母乳性黃疸后應及時就診。改變傳統的包裹嬰兒方法,不挑破所謂的馬牙,有膿皰瘡的患兒及時就診。
新生兒在分娩后會有體溫降低的現象出現,并且對于母乳的喂養也會有不成功現象的出現,因此這個時候新生兒的護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曾有調查研究發現,對于新生兒進行早期母嬰皮膚的接觸能夠有效防止新生兒出現低體溫的現象,同時可以提高首次進行母乳喂養的成功率,然而對于母嬰皮膚的接觸應控制在較為合理的時間內[1]。本文通過對母嬰進行早期皮膚接觸對于新生兒的體溫以及首次母乳喂養成功率產生的影響進行探討,以促進母嬰早期皮膚接觸可以科學合理的在臨床得以推廣和應用,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婦產科進行分娩的孕婦中隨機抽取92例,孕婦均產下單胎兒。將產婦以及新生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類。產婦的平均年齡為29.6歲,其中獲得大專及以上學歷的產婦有61例。約有82%的產婦曾經參加過過于母乳喂養活動的訓練,并且是非常支持用母乳進行喂養的。產婦的平均產次為1.4次,平均孕次為1.9次。將兩組中產婦一般資料里所有的指標進行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新生兒中,85%的新生兒沒有出現宮內窘迫的現象,73%的新生兒在出生之前沒有出現胎膜早破的現象。新生兒的平均胎齡是278.6天,平均體重是3371.6克,平均體溫為35.4℃。將所有新生兒的體征進行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于對照組中新生兒的護理 對新生兒實行常規性的護理。在其出生之后對呼吸道進行清理工作,斷臍帶并進行消毒和包扎。把新生兒放于輻射臺,溫度為28℃—30℃,使用溫水輕輕洗掉新生兒身上的血跡,并且用嬰兒的潤膚油擦掉胎脂,為新生兒注入維生素k1[2],并且按腳印,測量體重與身高,最后用嬰兒的毯子將嬰兒包裹好,將其放于嬰兒車里。
1.2.2 對觀察組中的新生兒進行護理 對于觀察組的新生兒,則除了常規護理之外,還要增加一些干預性的措施,這些措施要在產婦同意的基礎上進行的。在產婦分娩之前要幫助產婦將內衣脫掉,在分娩之后產婦要以較為舒適輕松的仰臥姿勢將上衣解開。而新生兒經常規護理之后要,以俯臥的姿勢放于產婦敞開的胸前,將室內的溫度調成28℃左右。將新生兒的頭放于產婦的中間,臉則偏向于一側。新生兒的后背要覆蓋著嬰兒的毯子,與此同時,引導著產婦使用一只手將嬰兒的臀部托住,另一只手則要放在嬰兒的后背上以保護其安全。產婦與新生兒進行皮膚接觸的時間大約要持續一小時。在進行接觸的過程中,要多鼓勵產婦同新生兒進行一定的交流,包括對嬰兒輕聲的說話,呼喚新生兒的名字,撫摸以及親吻新生兒的頭部。后背等等。
1.3 療效標準
1.3.1 對新生兒的體溫進行觀察 對兩組新生兒在不同的時間段里的腋窩體溫進行測量和記錄。
1.3.2 對新生兒進行喂養的情況進行觀察 對新生兒首次進行母乳喂養的具體狀況進行評估,這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個為護士或者產婦將新生兒包起來進行喂奶的時候新生兒的狀態怎么樣;第二個為新生兒接觸到產房的時候具體表現怎么樣;第三個是新生兒對于母乳進行吮吸的情況;第四個為新生兒對進行含接的具體姿勢與方法如何。進行評估時,每一項的最高分數為三分,最低分數為零分,總分若是大于八分則表示母乳進行喂養的情況為成功。
1.3.3 對嬰兒開始進行母乳喂養的時間以及整個吮吸持續的時間進行觀察和記錄。
1.4 統計學分析 對于本文所得的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檢驗,以P
2.結果
由表3得知,觀察組中首次進行母乳喂養的成功率是94.44%,明顯優于對照組中的55.00%,兩組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由此次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在對新生兒的護理過程中增加母嬰早期皮膚接觸的環節可以有效的提升新生兒的體溫,優化母乳喂養的情況,提升首次母乳喂養的成功率,值得在臨床中大力的推廣。
【摘 要】目的:分析反饋式健康宣教在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 年6 月-2014 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 例母嬰同室產后產婦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給予反饋式健康宣教,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宣教,對比分析兩組產婦健康宣教效果。結果:觀察組產婦新生兒護理良好率、母乳喂養良好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護理滿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反饋式健康宣教在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 反饋式健康宣教;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
反饋式健康宣教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產婦新生兒護理能力、母乳喂養能力,促進其產后恢復。為了研究反饋式健康宣教在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我院選取收治的110 例母嬰同室產后產婦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反饋式健康宣教與常規健康宣教,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 年6 月-2014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母嬰同室產后產婦110 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5 例。觀察組最大年齡38 歲, 最小年齡22 歲, 平均(27.5±2.8)歲;自然分娩38 例,剖宮產17 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5 例,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者20 例,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30 例。對照組最大年齡37 歲,最小年齡22 歲,平均(27.8±2.6)歲;自然分娩35 例,剖宮產20 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4 例,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者22例,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29 例。兩組研究對象均無合并急慢性疾病、妊娠合并癥、母嬰喂養禁忌癥;且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產婦年齡、分娩方式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根據統計學分析,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比較價值。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宣教,主要包括口頭宣教產后恢復注意事項、新生兒常規護理、母乳喂養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內容。觀察組給予反饋式健康宣教,具體內容如下:
(1)產婦產后恢復。詳細向產婦講解緩解產后疼痛的方措施、自行排尿的重要性、促排尿方法、下床活動注意事項等,并教導產婦如何自我檢查產后惡露排出情況。
(2)新生兒護理知識。護理人員親自示范并同時指導產婦實施更換嬰兒服、更換尿布以及臍帶消毒、撫觸等四項新生兒常規護理內容;并教導產婦如何正確觀察新生兒面色、黃疸情況、溢奶情況、排便及肚臍變化情況。
(3)母乳喂養方面。積極向產婦講解母乳喂養的好處;并教導產婦哺乳喂養的正確方法、產后乳房護理等內容。
(4)出院后健康宣教。叮囑產婦產后恢復注意事項,保證居住環境溫濕度適宜、飲食均衡;判斷產褥期體溫、惡露異常現象,加強會陰清潔。
1.3 觀察指標[1]
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新生兒護理情況、母乳喂養情況及護理滿意度。
(1)新生兒護理情況。產婦能夠獨立完成上述至少三項新生兒常規護理,并掌握判斷新生兒情況的方法,可視為良好;
不滿足上述指標者,可視為一般。
(2)產婦能夠獨立哺乳,且未出現破潰、漲奶,或出現輕度漲奶、破潰,可視為良好;有嚴重漲奶現象出現,可視為一般。
(3)護理滿意度。采用兩端為0mm與100mm 的游離標尺進行測量。0 表示不滿意,100 表示非常滿意。滿分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觀察數據選用spss19.0 統計軟件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 )表示,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 檢驗,P<0.05 為差異,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新生兒護理情況、母乳喂養情況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護理優良率為92.7%
(51/55 例),母乳喂養優良率為94.5%(52/55例);對照組新生兒護理優良率為72.7%
(40/55 例),母乳喂養優良率為69.1%(38/55例)。觀察組新生兒護理優良率、母乳喂養優良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5.1±2.9)分,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70.2±3.3)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建立母嬰同室病房對于產后產婦具有積極作用,不僅能夠促進新生兒與母親的交流,也有助于幫助產婦盡快轉變角色,接受母親這一新身份;同時還有利于整個家庭盡快適應新生兒的到來。但對于產褥期產婦來說,其生理與社會角色發生了巨大改變,并且由于缺乏產后衛生保健知識以及新生兒喂養知識,因此易導致產婦出現嚴重心理問題,影響產后恢復[2]。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觀察組新生兒護理優良率、母乳喂養優良率均比對照組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給予母嬰同室產婦產后反饋式健康宣教,可顯著改善其相關健康知識掌握水平,提高其新生兒護理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促進產婦社會角色的轉變,有利于產后產婦恢復。并且實施反饋式健康宣教還可有效提高產婦護理滿意度,有利于醫院整體護理水平提升,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將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人住我院產科分娩的342例產婦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171例,年齡21一37歲,平均年齡(27.5士2.5)歲,孕周37一41周;對照組171例,年齡20~39歲,平均年齡(28.5士2.5)歲,孕周36~41周;所以產婦均為初產婦,無妊娠合并癥及其他精神或軀體疾病;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產次、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較沒有明顯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1.2護理方法
1.2.1傳統護理模式:包括每日對新生兒進行沐浴、臍帶消毒、新生兒撫觸等;并集中對產婦進行哺乳及新生兒護理知識宣教;將新生兒帶到治療室預防接種。
1.2.2母嬰床旁護理模式:產婦人住母嬰同室病房,在產床旁邊設新生兒床,便于產婦隨時哺乳和觀察新生兒;保持室溫在22一24e,相對濕度50%一60%,在病房內為新生兒沐浴、臍部護理、撫觸時,將室溫調高至26~28e;對產婦進行一對一的哺乳及新生兒護理知識教育,并現場操作示范,講解內容包括新生兒哺乳方式及次數,新生兒沐浴、臍部護理、撫觸護理的注意事項,新生兒預防接種,產婦護理方法、產后營養及產褥期常見疾病的處理等,并詳細介紹新生兒的保暖方法、輔食添加、吐奶打隔護理、晚間哭鬧的護理。對產婦進行強化訓練,直至其基本掌握。
1.3觀察指標
護理滿意度。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所有產婦進行調查,包括服務態度、服務質量、知識宣講等方面,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º母乳喂養率。根據新生兒是否吮吸母乳來判斷,分為母乳喂養和奶粉喂養。»新生兒護理技能的掌握情況。包括新生兒沐浴、臍部護理、臀部護理、撫觸護理等的掌握情況,分為掌握,部分掌握,不掌握。
1.4統計學分析
所有臨床資料輸人計算機,采用SPSS17.O統計分析軟件包。計量資料屬正態分布的采用(貢士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呱2檢驗,尸<位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125例,較滿意39例,不滿意7例,滿意率為95.9%;對照組滿意117例,較滿意犯例,不滿意22例,滿意率為87.1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產婦母乳喂養率比較
觀察組母乳喂養158例,占924%;對照組母乳喂養144例,占84.2%;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兩組產婦新生兒護理技能的掌握情況比較
觀察組掌握139例,部分掌握22例,不掌握10例,掌握率94.巧%;對照組掌握1巧例,部分掌握31例,不掌握25例,掌握率85.3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3.1母嬰床旁護理模式是產科護理的一種新型模式
符合廣大產婦及新生兒的生理心理需求,是回歸自然的家庭溫馨護理,優勢明顯。母嬰床旁護理可提高護理滿意度。母嬰床旁護理將被動護理為主動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全面了解產婦及新生兒的各項情況,增強以人為本的觀念,實施優質服務;將傳統的母嬰分開護理模式變為母嬰床旁護理,減少了護患溝通的隔閡,使護理更具連貫性,使產婦可以直接感受到護理人員對母嬰的重視和愛護,體現人性化服務特點,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和依賴,融洽了護患關系。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9%,對照組為87.1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º實施母嬰床旁護理可提高醫療護理安全。母嬰床旁護理,減少了因新生兒帶離護理的差錯事故,從而減少了醫患糾紛,保證了醫療護理的安全。»母嬰床旁護理提高了母乳喂養率。母嬰床旁護理由護理人員一對一進行喂養知識及方法的培訓,使產婦能夠更快學會和適應母乳喂養,提高了母乳喂養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母乳喂養率為924%,對照組為842%,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母嬰床旁護理有利于產婦掌握健康教育知識和新生兒護理技能。母嬰床旁護理不僅重視知識的宣教,還強調各項護理技能的掌握,通過一對一當面的講解及演示,將所需物品和過程清晰地呈現在產婦面前,并親自示范,便于護患間交流,及時解決疑問,強化產婦的理論基礎,合理進行產褥期的衛生保健。床旁護理通過分階段、有計劃的健康教育,避免產婦一次性宣教太多而無法接受,從而提升宣教效果。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掌握率94.巧%,對照組為85.3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中圖分類號】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322―01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血清膽紅素濃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膚、鞏膜及黏膜等黃染的癥狀,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部分病理性黃疸可致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產生膽紅素腦病。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疾病之一,國內報道在世界范圍內發病率40%~50%[1],本院2010-2012年10月,對108例新生兒黃疸進行家庭訪視,對其進行觀察、治療及護理,效果滿意,現匯報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108例新生兒黃疸,男68例,女40例,生理性黃疸 60例,病理性黃疸48例。均在第1周家庭訪視中發現嬰兒有黃疸,其家人均未發現,并向其家人講解黃疸的相關知識,注意觀察嬰兒的精神狀態,吃奶情況以及嬰兒黃疸顏色、部位等變化。第3周60例新生兒黃疸自行消退,確定為生理性黃疸,48例新生兒仍有黃疸,顏色加深,嬰兒一般情況良好,查血清膽紅素均超過 12 mg/dl,通過詢問病史、家族遺傳史以及觀察嬰兒一般情況,考慮黃疸與母乳喂養有關,向其家人建議停止母乳喂養 1周,改為人工喂養,3天后4例新生兒黃疸下降,3周后黃疸消退,確定為母乳性黃疸,1例新生兒仍然較重,再次與其家長溝通,發現家長未給予重視,沒有停止母乳喂養,認為小兒吃奶正常,沒有生病,同時害怕小兒營養不良,再三向其家長耐心地解釋,打消顧慮,取得配合,停止母乳喂養,改為人工喂養,并來我院檢測黃疸的指數仍然很高,開始配合光照療法及藥物退黃治療,8周后嬰兒黃疸消退,影響嬰兒正常預防接種。
2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分析
2.1新生兒生理特點
2.1.1膽紅素生成較多 由于新生兒紅細胞數目相對較多,且其壽命比成人短20~40天,破壞快,每日生成膽紅素約為成人2倍以上,旁路膽紅素來源多,產生膽紅素的潛力大。
2.1.2肝臟功能不完善 肝細胞內Y、Z蛋白含量低,對膽紅素攝取能力差,出生后5~15天可達到成人水平;肝細胞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形成結合膽紅素的功能不足。
2.1.3腸肝循環特殊性 初生嬰兒的腸道內細菌量少,不能將進入腸道的膽紅素還原成糞、尿膽原,加之新生兒腸道內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較高,能將結合膽紅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結合膽紅素,后者經腸壁吸收經門靜脈到達肝臟,加重肝臟負擔。
2.2母乳喂養引起的病理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即母乳喂養的嬰兒可發生母乳性黃疸,而且發生率較多,達到1%左右。其特點是非溶血性未結合膽紅素增高,常與生理性黃疸重疊且持續不退,嬰兒一般狀態良好,黃疸于4~12周后下降,停止母乳喂養后3天,如黃疸下降即可確定母乳性黃疸。
3 病情觀察
3.1精神狀態觀察 新生兒一般精神狀態良好,若出現嗜睡、反應差、擁抱反應減弱等,要注意防止膽紅素腦病的發生,嚴重可致嬰兒死亡。
3.2 皮膚、鞏膜色澤觀察 注意觀察皮膚、鞏膜色澤變化,根據患兒皮膚黃染的部位和范圍,估計血清膽紅素的近似值。若新生兒黃疸從鞏膜、頭面部,逐漸擴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顏色加深,說明黃疸逐漸加重,應引起臨床的高度重視。詳細掌握患兒的黃疸發展狀況,對于生后24h出現皮膚鞏膜黃染并發展迅速的患兒應高度重視,避免溶血癥及核黃疸的發生。
3.3喂養奶量觀察 生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不影響嬰兒的飲食,這一點也是嬰兒家長不重視的原因,認為小兒吃奶正常,身體沒有病,其實是家長缺乏黃疸的相關知識,應引起廣大嬰兒家長注意。若嬰兒出現拒乳、喂養困難、吮吸無力等,應予以重視,及時治療,防止核黃疸發生.
3.4糞便、尿液觀察 觀察嬰兒糞便、尿液顏色的變化情況。尿液顏色變化,反映黃疸輕重變化,新生兒溶血病引起的黃疸,尿液呈醬油色;糞便由淺黃轉為白色,應考慮膽道閉鎖引起的黃疸。所以,糞便、尿液觀察有助于查找病因及時診斷和治療。早吮吸、早開奶可建立正常的腸道菌群,刺激腸蠕動,以利于排便,減少肝腸循環[2]。
3.5生命體征觀察 觀察體溫、脈搏、呼吸及有無出血傾向,患兒哭聲、吮吸力、肌張力的變化,判斷有無感染以及有無核黃疸的發生。
4 新生兒黃疸的護理
4.1藍光療法護理 藍光照射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療效好且無嚴重副作用,得到廣泛使用,它能使血中間接膽紅素經光照后氧化分解成水溶性膽紅素,使之易于從膽汁及尿液中排出[3]。在護理過程中,首先評估患兒的黃疸程度,稱體重,檢測生命體征及觀察大便情況。光照療法用藍光照射治療時,嬰兒雙眼應用黑色眼罩保護,以免視網膜受損,除會陰、部位用尿布遮掩外,其余均,持續時間1~4天。光療時不顯性失水增加,應注意補充水分,注意保暖,防止發熱、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或遵醫囑給予補液和白蛋白治療,糾正酸中毒,防止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4.2 提早人工喂養暫停母乳喂養 提早人工喂養可刺激腸道蠕動,促進大便和膽紅素的排出。本文48例嬰兒均為母乳性黃疸,停止母乳喂養3~7天后,黃疸下降,認為此母乳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過高,使膽紅素在腸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黃疸。
4.3 健康宣教 講解黃疸病因及臨床表現,以了解病情的轉歸,取得家長的配合;既往有新生兒溶血癥流產或死胎的孕婦,應講解產前檢查及胎兒宮內治療的重要性,防止新生兒出生時溶血癥的發生。對膽紅素后遺癥者,應給予康復治療和護理的指導,母乳性黃疸的患兒,母乳喂養可暫停1~4天或改為隔次母乳喂養,黃疸消退后再恢復母乳喂養。 1例嬰兒家長未予重視,致使嬰兒8周后黃疸才消退,影響嬰兒預防接種,這應引起廣大家長及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紅細胞酶缺陷者,忌食蠶豆及其制品,患兒衣物保管時勿放樟腦丸,并注意藥物的選用,以免誘發溶血。
5 小結
通過總結108例新生兒黃疸的觀察與護理經驗,有助于在日后的護理工作盡快找出原因,及時開展治療,加強對廣大家長的健康宣教,防止膽紅素腦病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皮膚、鞏膜及黏膜黃染的臨床現象[1],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癥狀,尤其是出生后1周以內的新生兒,有50%~80%的新生兒都會出現黃疸,新生兒黃疸原因復雜,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嚴重者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核黃疸),預后很差,死亡率很高。
我科對2009年1~10月148例出現黃疸的患兒實施新生兒黃疸整體護理,分析黃疸的原因,制訂有效護理計劃,實施護理干預,加強健康宣傳和教育,除3例患兒因其他并發癥繼續治療外,余145例患兒均未發生核黃疸,2~3周治愈出院,現將其間整體護理體會及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48例出現黃疸的新生兒,其中,男88例,女60例,出生時體重≥2 500 g,Apar評分7~10分者142例,胎齡不足37周,體重
新生兒黃疸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有關:①肝功能發育未完善。②膽紅素生成多:新生兒每日生成約8.8 mg/kg,成人僅為3.8 mg/kg。③腸肝循環特點:因嬰兒的腸道內細菌量少,糞膽原、尿膽原不能有效被還原,且嬰兒腸腔內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較高,能將結合膽紅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結合膽紅素,后者又被腸吸收經門脈而達肝。
1.2護理
1.2.1入院評估
密切觀察病情:了解患兒的一般情況,如分娩方式、母嬰血型、體重、喂養、胎齡、保暖情況、體溫變化、大便及尿液顏色。根據患兒尿、便顏色變化,可判斷黃疸的輕重及變化,如尿液呈醬油色,提示為新生兒溶血病引起的黃疸;糞便由淺黃轉為白色,應考慮膽道閉鎖引起的黃疸。注意皮膚黏膜、鞏膜的顏色,若新生兒黃疸從鞏膜、頭面部,逐步擴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顏色加深,說明黃疸逐漸加重,應引起高度重視。根據患兒皮膚黃染的部位和范圍,估計血清膽紅素的近似值,評價進展情況。注意神經系統的表現,如患兒出現拒食嗜睡、反應低下,吸吮無力,擁抱反射減弱,肌張力減退等膽紅素腦病的早期表現,立即通知醫生,做好搶救準備。觀察大小便次數、量及性質,如存在胎糞延遲排出,應予灌腸處理,促進胎糞及膽紅素排出。
1.2.2護理計劃
以收集資料和護理問題為依據,制訂出適合新生兒黃疸的護理計劃,用于指導護理活動,由于患兒胎齡不同,出生時情況各異,所致患兒的病情輕重表現均不相同,護理計劃也均不相同。因新生兒黃疸期間常表現為吸吮無力、納差,故黃疸新生兒喂養應耐心,按需調整喂養方式如少量多次、間歇喂養等,保證奶量攝入。
1.2.3護理措施
1.2.3.1針對病因護理,預防核黃疸的發生。我院采用上海NJ-33經皮黃疸測量監測儀對148例出現黃疸的新生兒每日進行黃疸指數監測并每天及時反饋監測結果。部位取前額正中右眉弓上方0.5~1.0 cm處,緊貼皮膚垂直側。向其家人講解黃疸的有關知識,注意觀察嬰兒的精神狀態,吃奶情況以及嬰兒黃疸的顏色、部位等變化。每日應用經皮黃疸指數測定儀監測經皮黃疸指數,可粗略地估計血清膽紅素水平。血清膽紅素(mg/dl)=1.2×(經皮黃疸指數-12)。每2~3天檢測血膽紅素。觀察有無核黃疸表現,膽紅素腦病早期診斷主要是監測血清總膽紅素濃度,一旦發現膽紅素濃度超過257 μmol/L就該密切注意神經系統癥狀的出現。早期發現膽紅素的神經毒性,詢問病史,家族遺傳史以及觀察嬰兒一般情況,與家長溝通,警惕核黃疸的發生。
1.2.3.2實施補充水分、配合藍光照射療法。我院對148例黃疸新生兒實行藍光照光的治療護理[2],藍光照射療法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的簡單易行方法,同時也降低皮膚黃疸的可見度,所以照射期間血清膽紅素每日監測。藍光照射時不顯性失水增加,每例患兒液體補入量增加不低于25%,可通過輸液和口服葡萄糖來補充。注意保暖,光療時用黑色眼罩保護眼睛,避免強光對眼的損傷。除會陰、部用尿布外,余均;藍光燈管使用2 000 h后,能量減弱45%,每次照射記錄時間,超過2 000 h重新更換新燈管。
我院對148例黃疸新生兒的護理,采取的是間斷照射,即持續照射8~12 h后停12 h再照射。記錄起止時間,間斷照射療法同連續照射療效相同,但明顯減少光照療法的副作用,148例黃疸新生兒除有個別幾例出現輕微腹瀉和皮疹外,未再有其他不良反應。
1.2.3.3撫觸護理。為我院黃疸患兒的常規護理,撫觸護理促進新生兒健康發育[3],每日由我院護理人員采用標準撫觸法,對患兒皮膚進行科學、溫和的刺激,從患兒頭面部、胸部、再到腹部、四肢、背部進行有序撫觸,每個動作重復2~3次,每日上午下午各進行一次,撫觸有效時患兒神情放松,可進行10~15 min,如患兒煩躁、哭鬧則停止撫觸,等合適機會再撫觸。撫觸護理教會患兒母親和家屬,出院后可繼續進行。
1.2.3.4糾正酸中毒,促進膽紅素和白蛋白的結合,可給予白蛋白和酶誘導劑,以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4]。
1.2.3.5合理安排補液計劃。根據不同補液內容調節相應的速度,切忌快速輸入高滲性藥物,以免血-腦屏障暫時開放,使已與白蛋白聯結的膽紅素也進入腦組織引起核黃疸。
1.2.4黃疸新生兒健康教育
使家長了解孩子黃疸的情況和程度,取得家長的配合;輕度母乳性黃疸,可囑繼續母乳喂養,如吃母乳后仍出現黃疸,可改為隔次母乳喂養逐步過渡到正常母乳喂養。母乳喂養的新生兒25%~30%可發生母乳性黃疸,在繼續喂母乳的情況下黃疸在3~12周消退,除少數膽紅素>342 μmol/L可發生核黃疸外,一般不必停喂母乳。若黃疸嚴重,可考慮暫停母乳喂養,黃疸消退后恢復母乳喂養。若為紅細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蠶豆及其制品,患兒衣物保管時勿放樟腦球,并注意藥物的選用,以免誘發溶血。發生膽紅素腦病者,注意后遺癥的出現,給予康復治療和護理。
2結果
148例黃疸患兒均消退出院。
3討論
我院對148例黃疸新生兒進行整體護理,向家長宣傳預防新生兒黃疸的知識,生后及時喂養。部分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有發生膽紅素腦病的危害,預后效果不佳,盡管進行了治療也可有腦性癱瘓等后遺癥,對于宮內感染患兒,治療好轉后,出院后仍需長期隨訪觀察,多與患兒家屬溝通。對148例黃疸患兒實施整體護理,必須保證住院護理質量與出院后家庭護理質量。在重視患兒病情的同時,要關注母親的心情。全面考慮到父母、家庭、社會三方面因素對嬰兒健康成長的影響,注重人的社會性。因工作時交接班仔細、責任明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時,得以使新生兒常見的護理并發癥等明顯減少,148例黃疸患兒均消退出院。護理工作中所做的健康教育,對于患兒及家屬針對性、實用性強,深受家屬歡迎。出院后上門指導服務,充分體現了整體護理以健康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9.
[2]王秀芹,王永秀,劉曉方.新生兒藍光照射治療96例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6A):638.
[3]朱步琴,徐敏.新生兒黃疸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12A):1758.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B
新生兒窒息是指胎兒在娩出母體后1min,只有心跳而沒有呼吸或有規律的呼吸尚未建立的缺氧狀態,可能致使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或顱內出血等,是新生兒出生24h后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1],是產科臨床中新生兒危象最常見的一種,可以引起新生兒智力發育遲緩甚至是腦癱,是新生兒傷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其發生率占4.7%-8.9%[3],所以新生兒一旦發生窒息就要及時復蘇搶救和精心護理。現將近兩年來我院產科出生的233例發生窒息的新生兒的復蘇和護理過程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近兩年來我院產科出生的發生窒息的40例新生兒全部符合《實用新生兒學》中窒息的診斷標準[4],其中男嬰18例,女嬰22例;胎齡≤36周(早產兒)的有9例,胎齡在36-42周(足月兒)之間的有23例,胎齡≥42周(過期產兒)的有8例;體重4000g的有7例。根據Apgar評分標準[5],輕度窒息(青紫窒息)評分為4-7分,有36例;重度窒息(蒼白窒息)評分為0-3分,有1例,其中合并缺血缺氧性腦病者有2例,顱內出血者1例。
2.復蘇和護理
2.1復蘇:產房的醫護人員往往最先看到新生兒發生窒息,因此充分的準備和準確的判斷是窒息新生兒復蘇的關鍵,產房護士在每次接生前都要做好復蘇的護理準備,以便新生一出生就可以立即進行復蘇搶救,復蘇過程中護理人員的默契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窒息新生兒5min內復蘇的成功率,減少窒息引發的一系列后遺癥。新生兒復蘇過程分為A、B、C、D、E五個程序:A為氣道通暢,包括清楚新生兒口、鼻、咽及氣道的分泌物,將頭盡量后仰;B為建立呼吸,彈新生兒足底用刺激促使其呼吸出現,用氧氣面罩給氧或人工呼吸給氧,重度窒息者應行氣管插管,密切觀察新生兒氧療效果并注意有無氧中毒癥狀;C為恢復循環,行胸外心臟按壓;D為藥物治療,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后遵醫囑及時正確的給予糾酸、擴容劑等藥物;E為評價,復蘇的有效指征包括新生兒自主心跳恢復可觸及心尖處的搏動和股動脈處搏動,恢復自主呼吸,面色轉好,無發紺表現,瞳孔縮小,恢復對光反射,出現角膜和睫毛反射。每一步的操作都要嚴格按照護理準則實施,動作要輕柔。
2.2臨床護理 (1)做好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新生兒復蘇后病情變化,并做好詳細的記錄,復蘇后的新生兒在最初的24h內隨時有再發生窒息的可能性,所以在新生兒復蘇后采用心電監護儀等儀器密切觀察新生兒各項生命體征,若有異常表現,立即通知醫生處理。(2)保暖 新生兒出生后的室內環境溫明顯低于母體內的溫度,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尚不完善,處于低于母體內溫度的環境中時因為寒冷而增加耗氧量以提高代謝來產熱,因此復蘇成功后的新生兒要立即放入暖箱或紅外開放式輻射臺保暖,并嚴格按照新生兒的日齡和體重來調節合適的溫度,密切觀察新生兒的體溫以及是否脫水,如果有脫水要及時調節液體輸入量。(3)繼續給氧 窒息復蘇后的新生兒任然需要繼續低流量給氧,護理人員要密切監護給氧的流量,待新生兒青紫色消失或者呼吸平穩后可停止給氧。(4)合理喂養 適當的延遲哺乳,因為新生兒的胃腸道對缺氧很敏感,缺氧可引發腸梗阻、胃腸道出血等一系列嚴重并發癥,另外,新生兒還可能因為相關神經受損,允吸和吞咽與呼吸不協調還可引起嘔吐。輕度窒息的新生兒宜24-48h后喂養,重度窒息者宜48-72h后喂養,根據不同新生兒各自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喂養時間和方式,包括吸奶嘴喂養法、滴管喂養法及胃管喂養法等,不可強迫喂養新生兒。(5)預防感染和并發癥 新生兒抵抗力較差,容易發生感染或一些并發癥,在實施護理措施時要嚴格的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防止醫源性感染,加強病房的消毒管理。新生兒皮膚細嫩,特別要注意保護眼部、臍部、臀部和外陰等部位的皮膚,進行護理工作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皮膚破損。新生兒的床單和衣物要勤換勤洗保持清潔干燥,每個新生兒洗浴時的用品一人一套避免交叉感染[6]。合并有顱內出血的新生兒可稍微抬高肩部,避免不必要的搬動新生兒頭部;合并有吸入性肺炎的新生兒要保持呼吸道通暢,糾正缺氧,還要定期翻身、拍背,霧化吸入和引流。(6)保持安靜 為保證新生兒有充分的休息時間,病房內要避免噪音和較強的光線,多種護理措施和治療措施集中完成,以免時常打擾新生兒休息而哭鬧不休,動作盡量輕柔。(7)健康教育 主要是針對新生兒家長的,耐心詳細地將病情、醫學知識以及預后解釋給新生兒家長,取得家長的信任和理解,減輕他們的恐懼心理,使他們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措施,特別要給予他們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經常向他們介紹專業科學的育兒知識,使他們能夠盡早的熟悉照顧新生兒的狀態[7]。
3.結果
新生兒出生:102人。男嬰:50 女嬰:52人
新生兒缺氧窒息:40人 。死胎:8人 我們醫院沒有心電監護儀,暖箱或紅外開放式輻射臺保暖,但在發生窒息的新生兒經過及時的復蘇搶救和有效的臨床護理措施有38例窒息的新生兒治愈。
4.討論
發生窒息的新生兒采取及時正確規范的復蘇搶救和加強復蘇后的護理措施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發生窒息新生兒的存活率。護理過程中應該認真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結合新生兒生理特點,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工作,所以窒息復蘇后新生兒的觀察和護理及其重要,對提高窒息新生兒的治愈率有很重要的作用。總之,醫護人員除了加強窒息新生兒的病情觀察和熟練掌握復蘇和復蘇后精心護理操作外,只有整體提高醫療和護理質量才可能提高窒息新生兒的存活率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和死亡率。
【參考文獻】
[1]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9.
[2]馬洛鳳,李 穎,王 埅,等116例新生兒窒息搶救與護理體會[J].實用 護理雜志,1997,13(6):314.
[3]左啟華.兒科學.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102.
[4]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實用新生兒學[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01..
新生兒血清中膽紅素代謝的效率僅占成年人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所以易造成新生兒血膽紅素增高,是新生兒時期最為常見的癥狀,特別是純母乳喂養情況下的足月新生兒,在出生后的7天內,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可能出現血膽紅素增高的現象。若血膽紅素增高的足月新生兒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引發新生兒黃疸或核黃疸,即為膽紅素腦病,會直接影響新生兒的生長發育,甚至對其生命造成危險。所以本組研究針對我院2012.06-2013.06期間接受治療的純母乳喂養的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現血膽紅素增高的56例患兒,展開了綜合性護理和常規護理的臨床效果比較,現方法效果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06-2013.06期間接受治療的純母乳喂養的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現血膽紅素增高的56例患兒,其中包括女性患者31例,男性患者25例。年齡均在5-30天之間,平均年齡(15.6±2.6)天。全部病例均是經純母乳喂養情況下的正常足月新生兒,入院時血象檢查結果和臨床癥狀均顯示患兒為血膽紅素增高的現象,將病理性肝臟、黃疸、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以及年齡大于30天的新生兒排除。全部患兒家屬已了解護理方案,并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理情況等一般基本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具有研究的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清潔患兒的皮膚,以防感染。及時清理患兒的排出物。采用保溫箱維持患兒體溫的恒定,每小時更換一次患兒,對患兒予以合理的喂養,若患兒吸吮無力,則采用滴管進行喂養,并保證對患兒水分的供給。
護理組:在常規組護理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主要包括游泳護理:在新生兒臍部處粘貼一枚防水護臍貼,并且通過專業的護理人員在嬰兒的游泳池里進行,注意保持室溫和水溫,每天2次,每次15分鐘。同時,對患兒給予撫摸護理。在室溫25攝氏度的環境下,對患兒予以輕柔的撫摸。根據從頭到腳,自前向后的順序進行。每12個小時進行1次,每次15分鐘。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體內血膽紅素的變化,并且對黃疸消退的時間、轉黃的時間以及胎便初排的時間做好詳細的記錄,將所得數據予以統計學比較分析。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5.0進行組間數據的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均數±、平均數(±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進行組間的比較檢驗,差異P
2結果
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護理組的胎便初排的時間、轉黃的時間以及黃疸消退的時間均明顯小于常規組,差異P
3討論
新生兒由于腸道正常菌群發育還未完善,不能對結合膽紅素予以還原,導致血膽紅素水平升高。而且新生兒還未形成成熟的血腦屏障,其通透性較大不能有效的阻止膽紅素的穿透,所以較高的膽紅素水平會導致新生兒發生膽紅素腦病,并且導致一系列的不良并發癥或后遺癥,會對患兒的生長和發育產生極大的損害,易使患兒家屬產生很大的心理和經濟的負擔。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對血膽紅素患兒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及早發現,及早給予合理的有效處理措施,促進患兒盡快排出胎便,穩定即減小血膽紅素的水平。
新生兒的皮膚比較敏感,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多種刺激。游泳時,借助池水溫度的傳導,加大患兒運動的能量消耗,從而刺激消化系統,對腸道內部大量的養分予以吸收,增強患兒吃奶的頻率,并且增加患兒吃奶量,有利于胃腸蠕動促進胎便排出。還能通過提前進食的時間,促使患兒建立腸道菌群,加速還原患兒腸道內部的膽紅素。而通過專業的護理人員對患兒的撫摸,對患兒的皮膚有序、科學的刺激,通過溫和的刺激方法經皮膚向中樞神經系統進行傳遞,有利于患兒積極的生理反應。同時,對患兒生理和情感發育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兒的睡眠質量及機體的免疫功能。
本組研究發現,對純母乳喂養情況下,正常足月新生兒血膽紅素增高后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撫摸和游泳等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明顯增快胎便排出和轉黃,使血膽紅素的水平顯著降低,緩解了黃疸等臨床癥狀和體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