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食物浪費的建議匯總十篇

時間:2024-01-06 16:31:2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減少食物浪費的建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減少食物浪費的建議

篇(1)

黨的十明確提出構建節約型社會的總體要求,而大學生群體作為社會規范和良好行為的積極塑造者和推動力量,其糧食浪費行為備受社會關注。湖北是全國教育大省,全省有超過100所大學,在校大學生人數居于全國前列。本文將以湖北省大學生食堂為例,深入研究大學生食堂糧食浪費的基本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和建議。

一、湖北大學生食堂浪費的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食堂糧食浪費的數量驚人

在“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政協副主席鄭楚光,痛陳糧食浪費現象,他以武漢某高校大學生食堂浪費為例,該校數個大學生食堂倒掉的飯菜總量為學生買飯菜總量的28.3%(鄭楚光,2011)。一個學生每次進餐浪費二兩食物,按照其中一兩大米和一兩肉類、一斤糧食可轉換半斤豬肉計算,目前武漢在校學生超過100多萬,武漢高校一次進餐浪費的糧食總量約15萬斤,以每天兩餐計算,那么每一天武漢高校所有食堂浪費總量高達30多萬斤。

(二)大學生食堂糧食浪費的種類多

據作者對武漢某高校食堂飯菜回收處15天的調查顯示,飯菜回收處每餐能裝滿2個桶,每桶殘食約50斤,學生食堂浪費不僅總量大,浪費種類多。其中米飯的浪費比例最大,高達41.5%,其次是泔水24%,剩菜21%,饅頭13.5%。

二、大學食堂糧食浪費情況的主要問題分析

目前針對大學生食堂糧食浪費現象問題,大多從學校食堂飯菜質量不高、學生的飲食消費習慣不良等方面進行分析(段若晨、王鵬,2011)。本文則主要從大學生節糧知識和節約意識、食堂餐具與就餐方式差異、食物價格與學生食堂浪費數量關系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調查和分析。

(一)大學生節糧知識欠缺和節約意識淡薄

據作者隨機對武漢38名大學生相關節糧知識和節糧意識的問卷調查,結論顯示大學生普遍存在節糧知識比較欠缺,對待糧食浪費行為的意識和態度淡薄。調查中約40%的學生對世界糧食日,光盤行動和全國愛糧節糧周等活動都不了解,65%的學生對我國糧食在各個環節的浪費現狀一無所知,25%的學生不了解節約糧食的技巧和知識。

(二)食堂餐具與就餐方式差異造成明顯浪費

調查發現,很多食堂就餐的餐具是托盤和長筷子,餐具雖很平常,卻給就餐者帶來了諸多不便,因為筷子很難把托盤剩下的飯菜挑起來,食物浪費就很難避免(樊琦等,2015)。通過對自助餐和常規窗口(食堂人員幫助取食)兩種就餐方式進行了調查,自助餐(自己取食)浪費比例都是1/4以下,“基本沒有”浪費的學生人數比例是60%,而常規窗口(食堂人員幫助取食)只有45%;浪費比例“1%-1/4”、“1/4-一半”的學生人數比例分別為40%、15%。常規窗口(食堂人員幫助取食)米飯的數量和菜品樣式都比較固定,可選擇性小,很少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浪費的數量和比例。

(三)食物價格與學生食堂浪費數量存在明顯負相關

調查發現食物價格和浪費數量之間存在明顯關系。調查發現主食(米飯或饅頭)價格偏低,有65%的學生存在著主食浪費,只有35%的人“基本沒有浪費”;肉類的價格偏高,浪費相對來說少一點,但也有一半的人存在浪費現象。供求關系受價格影響,當菜品價格較高,可獲得性小,“基本沒有”浪費的學生人數比例有55%,“一半以上”浪費的只有5%,相對于價格低時“基本沒有”、“一半以上”浪費分別要高20%,低5%。

三、減少大學食堂糧食浪費的措施和建議

根據對湖北省大學生食堂浪費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為進一步構建預防和減少大學生食堂糧食損失浪費長效治理機制,本文提出以下幾點措施和建議。

(一)設立科學的獎懲制度鼓勵大學生節約就餐

學校應把節約美德與三好學生、助學金、獎學金結合起來,優先考慮節糧愛糧的學生,鋪張浪費的學生不具備評獎助學金資格,引起學生對節約資源、節約糧食的重視,通過優秀學生帶動其他學生和社會其他領域節糧減損,這樣既減少了糧食浪費,也達到了保護自然資源;實行“光盤換水果”,對于飯菜吃完沒浪費的同學,食堂可以獎勵水果,比如蘋果、香蕉、橙子、西瓜等;食堂管理人員和學生可以組成小分隊,負責監督學生就餐期間秩序,發現浪費米飯、饅頭等情況及時制止,發現亂丟亂扔食物進行批評教育,比如在世界糧食日讓他們參與24小時饑餓體驗活動,以此來激發節約糧食的熱情。

(二)利用經濟杠桿作用引導大學生養成節約糧食

在滿足部分低收入學生群體消費得同時,通過價格杠桿和市場化手段促進高收入學生減少浪費。經濟水平決定了學生的飲食消費,當學生的飲食開支存在較大差別時,學校供應的飯菜價格和品種比較固定時,既不利于解決貧困學生的吃飯問題,也不利于經濟較好的學生減少浪費。所以食堂可以差別化提高飯菜質量和價格,提供一部分物美廉價的飯菜,保證貧困學生的吃飯問題,同時增加高檔菜的數量,豐富飯菜品種和質量,來滿足經濟較好的學生需求。這樣既可以滿足不同消費需求,又可以促使同學們養成節約糧食的意識和習慣,減少食物浪費。

(三)大力推行大學生自助打飯刷卡服務

食堂工作人員幫助取食,飯菜份量固定且可選擇性小,就餐時先拿餐具盛飯菜,再在電子稱上稱量算價,最后刷飯卡支付。學生按自己的需求來選取食物,吃多少選多少,符合營養搭配,又方便又實惠,小份菜也能刷,沒有最低消費,而且自助打飯刷卡,食堂可以根據飯菜的受歡迎程度來迎合學生需求,提供高質量、多品種的飯菜,滿足不同飲食開支的學生的個性化要求,有助于節約食物,減少浪費。推行自助打飯刷卡,還可以減少食堂工作人員的工作量,節約成本和開支,也可以避免因飯菜價格不能隨份量調整造成的食物浪費。

(作者單位:武漢輕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篇(2)

1、隔夜菜最好不要食用,它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如果食用了可能會造成胃腸道以及消化系統的不適癥狀。比如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等癥狀的。隔夜菜營養已經流失。而且口感也不好。所以建議不要吃隔夜菜。

2、建議:每天最好食用新鮮的飯菜,還可以多食含有蛋白質的食物。

3、建議你還可以再做菜時要量少多樣化,從而減少食物的浪費。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對于2016年的這次修訂,國家衛計委疾控局監察專員常繼樂表示,近年來,我國居民健康狀況和營養水平得到不斷改善,人均預期壽命逐年增長,修訂很有必要,2015年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雖然我國居民膳食能量供給充足,體格發育與營養狀況總體改善,但居民膳食結構仍存在不合理現象,豆類、奶類消費量依然偏低,脂肪攝入量過多,部分地區營養不良的問題依然存在,超重肥胖問題凸顯,與膳食營養相關的慢性病對我國居民健康的威脅日益嚴重,總體來看,近十年來,我國居民的膳食營養結構及疾病譜都發生了新的較大變化。

統計顯示,我國成年人營養不良率達6%,兒童生長發育遲緩率約3.2%,兒童青少年的消瘦率為9%,以貧血為例,6~11歲期間的兒童貧血率為5%,孕產婦貧血率達到17.2%,60歲以上的老年人貧血率為12.6%,一方面是營養不良;另一方面則是肥胖和體重超標,6~17歲青少年的體重超標率達9.6%,肥胖達6.4%;18歲以上成人體重超標率達30.1%,肥胖率達11.9%,這些肥胖、體重超重等因素又導致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2015年公布的數字顯示,中國成人18歲以上高血壓發病率達25.2%,糖尿病發病率達9.7%。

常繼樂表示,俗語稱“病從口入”,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與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為更加切合當前我國居民營養狀況和健康需要,2014年,國家衛計委委托中國營養學會再次啟動指南修訂工作,修訂過程中,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中指出的我國居民面臨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雙重挑戰的情況,結合中華民族飲食習慣以及不同地區食物可及性等多方面因素,并參考其他國家膳食指南制定的科學依據和研究成果,對部分食物日攝入量進行調整,從而提出符合我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和基本需求的膳食指導建議。

新圖形更通俗易懂

新指南的重點可以概括為“633”,即有6條核心信息、3大部分和3個特點。

新指南針對2歲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條核心推薦: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3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針對一般人群的指南;第二部分是針對特定人群的指南;第三部分是平衡膳食實踐的指南。

3個特點:一是圖文并茂,營養要從小抓起、從娃娃抓起,所以新指南選擇了中國的“計算機”――算盤,來作為營養從小孩抓起的宣傳圖形;二是通俗易懂;三是貼近百姓的生活,新指南最大的亮點莫過于首次推出的中國居民膳食寶塔(2016)、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餐盤(2016)和中國兒童平衡膳食算盤(2016)3個可視化圖形。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表示,這3個圖形各有針對,且互為補充,中國居民膳食寶塔,是膳食指南的主要圖形,也體現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思想,膳食分為五大類,所以每一層表示每一類的食物,而數值的大小表示了食物推薦攝入量的多少,各種各樣的食物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實現平衡膳食。平衡膳食餐盤則是一個人一餐大致的食物組成和結構比例,簡潔直觀,它沒有強調食物的推薦量,強調的是一個構成。膳食算盤主要是適合兒童使用的,這個圖形可以勾畫出兒童對于分量的認識,哪種食物分量多,哪種食物分量少,便于他們理解和記憶。

楊月欣表示,要執行好平衡膳食,量化是關鍵。“為了制定指南,我們組成了一個分量技術工作小組,兩年工作中稱量了很多食物,甚至用各種不同的手勢去拿蘋果、橘子和蔬菜,希望用常見手勢和工具給大家一個直觀的概念,通過衡量食物的量,知道這一把菜是多少,半碗飯是多少,一個饅頭是多少,這樣說到250~400克的谷物、200~350克水果的推薦量時,大家就能知道一個橘子、兩個獼猴桃是否滿足需要,幫助大家逐漸把量化融于行為,平衡膳食目標就容易達到了,美國的膳食指南用十年來推行量化,美國居民現在都知道這個分量的概念,我們也希望通過不懈努力,讓老百姓真正了解分量的概念,學會定量估計。”

新變化更貼近生活

參與修訂指南的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冠生表示,與舊版相比,新指南有5個顯著變化。

變化一:四降一升,上調水攝入量

新指南上調了水的日均建議攝入量,對水果、動物性食品還有大豆、鹽的攝入量略有下調,其中,成年人日均建議飲水量從1200毫升(6杯)上調到1500~1700毫升,相當于7~8杯水新鮮水果的日均建議攝入量從“200~400克”改為“200~350克”,鹽從“6克”改為“小于或等于6克”。

馬冠生解釋,在修訂2007版《指南》時,沒有居民日均飲水量的具體數據作為參考。而新指南則參考了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人群飲水量的第一手數據,擬定的標準更加科學。

變化二:食物多樣性有了量化標準

新指南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這是一個新的點。”馬冠生說,“在上一版的《指南》中,只提到食物多樣性,但是沒有具體的量化標準。”他同時建議:做飯時應注意“多樣少量”,選擇小分量的食物,增加食物的種類;巧搭配,在膳食中注意粗細結合、有葷有素。

變化三:“健康體重”概念提到前列

新指南“核心建議”的第二條是“吃動平衡、健康體重”,而在上一版中,這一點僅排在第六條,為什么會將其位置提前呢?馬冠生表示,因為近些年我國居民的超重肥胖率在不斷增加,肥胖本身就是一種疾病,也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險因素,為了減少和控制慢性病,控制好體重非常關鍵。

變化四:“控糖”二字寫入“核心建議”

與舊版相比,新指南在“核心建議”中加了“控糖”二字。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篇(4)

3、嚴厲制止餐飲服務人員對顧客的誘導點餐行為,不斷規范服務人員的行為準則。

4、號召餐飲單位推出“小份菜”“半例菜”的上餐模式,推進光盤行動的開展。

篇(5)

使用冰箱時最好減少開門次數,且動作要快。如果每次開門1秒鐘,將增加碳排放2.68克。每天開10次門,每次15秒,一天碳排放402克。每天少開5次冰箱門,一個家庭每天減排201克。有統計顯示,僅在上海一地,只是隨手將超市中的冰柜門關上這樣的小動作,一年就可減排4.5萬噸二氧化碳。

2.洗澡水溫低一度

研究表明,熱水器洗澡水溫每降低一度,每人每次淋浴可相應減排二氧化碳35克。淋浴每10分鐘約耗費40升水,而盆浴則需要180~270升水。按照每個人洗澡約20分鐘算,可節水170升,相應減排二氧化碳8.1千克。淋浴時最好用大噴頭的花灑,或換一個可以調節水流大小及水柱形狀的噴頭,這樣在洗澡時可以隨時控制流量,達到節水目的。

3.洗衣服多攢多泡

先將臟衣物浸泡20分鐘左右,再放入洗衣機內,可以減少洗滌時間。洗衣粉的出泡多少與洗凈能力無必然聯系,優質低泡洗衣粉有極高的去污能力,且十分容易漂洗。如果是半自動洗衣機,在浸泡、洗滌、漂洗時,要將淺色衣物與深色衣物分開,按從淺到深的順序進行。這樣不僅可避免深色衣物染花淺色衣物,還可根據臟污的程度選擇洗滌時間,有利節電。

飲食低碳

1.少吃肉,減碳排

全國每人少吃1斤豬肉,一年減排91.1萬噸。以牛肉為例,不同的飼料、放牧與否、包裝方法、運輸工具及里程,都直接影響衍生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肉類生產碳排放量占全球溫室氣體總量近1/5,比汽車和飛機的碳排總和還高,其中又以牛肉的碳排量最高,生產1千克可食用牛肉所需的飼料,比生產同等分量的豬肉高四倍。而生產1千克雞肉需2~3千克糧食,而4~6千克糧食才能轉化為1千克豬肉,所以吃雞肉對環境造成的壓力遠小于吃豬肉。

《全民節能減排手冊》中指出,每人每年少浪費0.5千克豬肉,可節能約0.28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0.7千克,全國每年可節約35.3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91.1萬噸。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少吃肉同樣重要。動物食品中的脂肪和蛋白質過量,會招來高血脂、高血壓等許多“富貴病”,同時增加多種癌癥的風險。此外,動物食品多會被多重污染,大魚大肉的飲食會給人體帶來更多污染物質。

2.多粗糧,免加工

五谷為養,多吃粗糧。我國的傳統膳食結構就是以植物食物為主,養生之道也要求人們“五谷為養,五菜為充”,要節制飲食,清淡為主。按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天進食250~400克谷類、薯類及雜豆,就是既安全又營養的選擇。

這個建議也與低碳飲食不謀而合。一畝耕地用來種植大豆,可獲得60千克蛋白質,滿足一個人85天的蛋白質需要;如果用來種糧食配成飼料養豬后再食用豬肉,僅能產蛋白質12千克,滿足一個人17天的需要。因此,用全谷替代一部分精米白面,會大大減少自然環境的負擔。而且,粗糧未經精細加工,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是精米白面的3~5倍,對預防糖尿病、高血脂更有好處。

3.少精細,減能耗

多選完整食物,少選加工食物。完整食物,即少加工、少人工添加物、無化學肥料、無農藥的天然形態的食物,例如吃一個蘋果,而不是一杯蘋果汁;吃一個馬鈴薯,而不是一包薯片。攝取完整無害的食物,可直接獲取大量的營養成分,又減少了加工、包裝和儲藏過程中的巨大能耗,不僅收獲健康,還能低碳環保。

精細加工意味著更多的食品添加劑,這些物質的碳排放量遠遠高于天然食物。以氫化植物油為例,它可以讓食物酥脆又耐久放,現在市場上出售的炸雞、炸薯條、鹽酥雞、油條、經油炸處理的方便面食品或烘焙小西點、餅干、派、甜甜圈等,都經常使用這種油脂。這類食品經過油炸或酥化后,改變了食物本身的色、香、味,更加容易引起人們的食欲,成為飯店、餐廳,甚至家庭餐桌上的常備菜。但是,油炸過程不僅可能產生毒性物質,氫化植物油本身就有害健康。

少買瓶裝水、袋泡茶和各色飲料。生產一瓶550毫升的瓶裝水,可產生44克二氧化碳的排放。生產相同質量的瓶裝飲用水、桶裝飲用水及普通白開水的能耗比為1500∶500∶1。

辦公低碳

紙張對樹木的浪費也很驚人,每噸用于造紙的木漿會消耗20棵大樹,而一棵樹一天能吸收16公斤的二氧化碳。

在眾多被浪費的紙張中,辦公用紙絕對“名列前茅”,其中用于打印、復印的紙張浪費又占多數。因此,建議企業加強對員工的約束。個人在使用打印機時,最好減小頁邊距和行間距,并縮小字號;盡可能正、反兩面使用,甚至可以節約一半用紙;盡量用薄些的打印紙。有關數據顯示,一張厚紙的耗材是一張薄紙的2~3倍;字體能不加粗、不用黑體的就盡量別用,也能節省不少油墨或鉛粉;打印前要校對文字,不要因為幾個錯字而浪費整張紙;建立廢紙回收箱。此外,企業還可選用再生紙。再生紙是以廢紙為主要原料,減少了對林木資源的消耗。經過技術加工的再生紙,不會影響使用質量。

交通低碳

中國一向被稱為“自行車王國”,但如今選擇自行車出行的人越來越少了。相反,在歐洲著名的“風車之都”荷蘭,自行車卻越來越受歡迎。

由于自行車無污染且節約能源,所以荷蘭政府一直將其視為推廣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個重要工具。為鼓勵市民多使用自行車,荷蘭政府在每個城市都興建自行車專用道,僅阿姆斯特丹市區的自行車專用通道就達到1萬公里。政府還提出“5公里內都騎車”的口號,并允許將自行車帶上地鐵和火車。

“自行車是最低碳和健康的交通工具,幾年來我一直在倡導騎車出行。”國際保護聯盟環境與經濟社會政策委員會執委委員、北京“無車日”倡導者李波說,荷蘭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例如建設足夠的自行車道、停車點等。由于我國城市比較大,路程遠,因此建議人們近距離路途選擇騎車,遠距離旅途則可以選擇汽車與公交地鐵并用的方式。“如果有1/3的人用自行車替代汽車出行,那么每年將節省汽油消耗約1280萬噸,相當于一家超大型石化公司全年的汽油產量。”

旅行低碳

提起出行,一定少不了外出旅游、出差。離開生活的城市,到另外一個地方,不僅涉及交通,而且關系到住宿、餐飲,其中就包含了不少“低碳學問”。那么,外出旅行如何做到低碳?專家給出了以下一些建議:

1.別天天換床單

選擇住宿時,多考慮小規模酒店或青年旅館,雖然它們僅提供最基本的設施,但意味著能夠消耗更少的能源。一次性洗浴用品、每天的床單換洗與房間的清潔都會造成污染,增加碳排放量。因此,最好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品,如果連續住宿幾天,可以要求不更換床單被罩和毛巾。離開房間的時候主動關掉燈和空調等電器。

篇(6)

一方面,身體需要的某些營養和保健成分,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C、鈣、鎂等元素,如果得不到足夠的供應,就會造成“隱性饑餓”。同時,人體預防慢性疾病和癌癥所必需的抗氧化成分和膳食纖維也要從食物中獲得。如果食物中缺乏這些成分,身體就會出現種種問題,比如抗感染能力下降、容易發生便秘、腸癌等多種癌癥的危險上升等。

另一方面,身體用不完的某些成分,比如過量的蛋白質,過多的鈉、磷和硫元素,都要經過腎臟的處理,然后排出體外。這些多余的營養成分,不僅不能對人體發揮健康作用,反而會給身體帶來沉重的負擔。還有食物中多余的脂肪,能輕易地變成身體中的肥肉,并帶來肥胖、血脂異常、脂肪肝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在餐廳里用餐的時候,人們常常都會處于這種“隱性浪費”的狀態。餐桌上葷多素少,大魚大肉、海鮮蝦蟹通常會占到八成,蛋白質和脂肪供大于求自不用說,“夠味”的調味品當中,所含的鈉必然會過量,烹調油也會嚴重過量。然而與此同時,蔬菜、豆類、粗糧、薯類比例過少,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也太少,鈣和鎂嚴重不足。這就難怪很多經常在餐廳就餐的人腹部脂肪高度發達,而身體卻仍然缺鈣,仍然缺乏維生素。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隱性浪費”呢?

首先,餐廳應提供更多的粗糧、薯類、蔬菜等有助預防慢性病的食品,以及少油烹調的菜品。點什么菜是消費者的選擇,而提供健康食物則是餐廳的責任。

其次,消費者在餐廳點熱菜的時候,可以遵守“1:1:1”的原則。也就是說,1份純葷菜,1份葷素搭配菜,1份純素菜。而在點涼菜的時候,建議做到兩素配一葷。這樣做雖然還不能達到理想的比例,但已經大大改善了食物結構,有利于減少動物性食品過量帶來的健康負擔。

篇(7)

自助餐陷阱:不吃白不吃,但吃了絕不會白吃

吃自助餐,很多人的心理是:不吃白不吃,不吃也浪費。但你要記住:一旦吃了,就絕不會白吃,吃下的食物熱量在體內或許會變成讓你尖叫的肥肉!所以你至少要做到:

以較少的食器減少食量自助餐都要求客人吃多少拿多少,不能浪費。手中的餐盤越大,你越有可能拿過多的食物,所以建議你選個小號餐盤,就可避免這種危機。你還可以限定自己只能拿兩三次,并且盤中食物必須有一半以上的新鮮蔬果。

保留盤中食物的呼吸空間取菜時,謹記讓食物在盤中保留空間,千萬別堆得滿滿的,似乎非得撈夠本才善罷干休――此舉至少可減低你熱量攝取的1/3以上。另外,一定要把食物放在盤子上,千萬不要隨手從桌上或是侍者的盤中拿東西來吃。唯有這么做,你才能知道剛剛吃過哪些東西,比方說好吃的串燒類,或是看起來份量不怎么多的薯條。

另外,吃過點心后,就別再去自助餐臺間晃,否則到時又禁不起誘惑。

“干杯”之前想一想

親人團聚,朋友久別重逢,熱熱鬧鬧,高高興興,最令人愉悅的莫過于喝杯小酒,或者放松地一醉方休。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喝酒對身材也是一大考驗。一些女性常常天真地說:“喝啤酒容易發胖,不過我喝的是威士忌和紅酒!”但是事實證明,如果喝下3杯威士忌,大約就有80cc的酒精,以每1克產生7卡的熱量計算,你就足足喝下了400大卡的熱量;再加上下酒的小菜,薯片、開心果、花生、瓜子等,你吃得一點都不少。

你絕對想不到,混合飲料往往都含高熱量。一杯奶狀混合飲料比如椰子奶昔、珍珠奶茶,都含有不少的卡路里;而藍色夏威夷、紅粉佳人之類的雞尾酒含有300卡(一杯香草冰淇淋也才270卡),所以小酌即可,可別像大熱天一口氣喝完一瓶礦泉水一樣大口喝酒,要記得這些卡路里是無形中攝取的,有時幾杯飲料的卡路里竟然相當于一大餐。其他的飲料,汽水和可樂每一大杯就有150卡,而減肥食物、蘇打水以及礦泉水則幾乎沒有卡路里。

小心選取飲料如果說非要來一杯,不如先喝一杯香檳,然后再來一杯礦泉水,或選一杯沒有摻糖的飲料,或者用烏龍茶代替酒。切記,果汁、碳酸飲料甚至是運動飲料,這些東西通常都含有高卡路里!

別讓酒精沖昏了頭腦“過多酒精會松懈你的意志力,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攝取更多熱量。”美國飲食控制協會的貝克博士如是說。然而,這并非表示你必須滴酒不沾,只要飲酒有節制,不喝得酩酊大醉,依然葆有淑女風范。自我控制的飲酒哲學是:每次應酬時,規定自己每一個半小時只能喝一杯酒,其余時間就以無糖氣泡礦泉水代替。

雙手不要空著想避免飲酒過量,最好的辦法就是――手中永遠拿一杯礦泉水之類的無糖飲料。如此既可以避免旁人勸酒,又不致兩手空空而顯得失禮。“一般而言,在宴會中若你手中已端著一杯飲料,旁人比較不會試圖向你勸酒。”《聰明飲食》一書的作者、同時也是專業營養師的JoyBauer如此表示。此外,再提供你一個小訣竅:將氣泡礦泉水加上檸檬片,看起來很像GinTonic(氈酒加湯力水),可以魚目混珠,讓你既不致受酒精摧殘,又不會因拒絕勸酒而顯得不禮貌。

有備而來,全身而退

開胃小吃隱含致胖危機貝克博士指出,餐前小點或雞尾酒會上的小食是很可怕的發胖陷阱。即使只吃幾片,都能使你增加幾千卡熱量。不要因為其他人都隨手拿東西吃,你便為了看起來有事做,也跟著一起吃。當然,開胃小菜真合你意的話,那么吃一點也無傷大雅。

記住,只能吃一點!

避免空腹狀態如果饑腸轆轆地去赴宴,恐怕會爆發肥胖危機。可能的情況是,你太餓了,到最后沒有辦法抗拒筵席上的任何食物。去年一項在蘇格蘭所做的研究顯示:受試者如果在聚會前一個半小時內先進食少許,就可避免在聚會時大吃大喝。

談話時隨手拿一杯礦泉水,否則手上會拿些不該吃的食物。千萬別在干果或是奶油爆米花、酥皮小點心旁邊和別人聊天,要不然你會不自覺地不斷伸手,尤其在聊天的過程中突然不知道要說什么的時候,最容易找東西吃了。

先平衡體內熱量為了拒絕宴席上美食的誘惑,在參加宴會約一小時前,可以先吃些小餐點,比如低脂、粗纖維、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食物,這樣能降低你的食欲。

更加理性而且未雨綢繆的做法是:如果預知不久后要參加一場宴會,事前一周就讓自己習慣清淡口味的低脂飲食:以沙拉作午餐,戒飲酒類,并拒絕午后甜點。如此逐漸使腸胃習慣少量、清淡的飲食狀態,當宴會來臨時自然就不會大啖高熱量美食了。

別帶著一個餓扁的胃赴宴首先,赴宴當天一定得正常吃三餐,如果你赴的是晚宴,午餐更要攝取足夠熱量,以免因午后饑餓難忍,在宴會中饑不擇食地放開狂嚼。美國營養協會的一個實驗顯示,受試者在赴宴前若饑餓難忍,將吃進較平常多兩倍的熱量。

讓健康食品先占領“陣地”赴宴時,最好先吃生菜沙拉或蔬菜,如此可因攝取大量纖維質而使胃部有飽脹感,就沒有太多胃口吃高脂食物了。此外,先喝湯再吃主食的飲食習慣對健康也有幫助,只是你必須注意湯款的選擇:建議棄高油分的濃湯而就清湯,攝取的熱量就會低許多。

以海鮮作為最佳選擇想要減少卡路里以及脂肪攝取量,同時又能滿足口腹之欲,那么,新鮮、低脂的海鮮最合適。

如果你參加的聚會沒有提供任何蔬菜類點心,也請以海鮮替代之,煙熏鮭魚、白灼蝦這些低脂食物不會令你發胖。

先喝湯,再吃飯節食最大的禁忌,就是大吃特吃那些好吃但是會讓你增胖的食物,比如單單一只炸雞翅就有120卡路里。所以,建議你先從生菜沙拉或是湯開始下手(注意!切勿選擇千島醬,它絕對高卡,喝湯則要先將湯上面的一層浮油撇掉),然后看到桌上滿坑滿谷的菜,你就不會像用餐之前那么餓。同時先吃點米飯、蔬菜或是土豆(只要不是用油炸、泥狀的方式烹煮),你就不會吃那么多肉和咖哩類食品。

細嚼慢咽無論是中、西式宴會,都是要狂歡的,快樂之下難免忘形,不知不覺就吃得過量。但要記住,并不是狂掃桌上的食物才是盡興,你要慢慢地咀嚼,享受每一口。要知道當胃開始消化你剛才猛吃的東西時,需要15分鐘之后你才會有感覺。營養師建議在每吃一口后,減少動刀叉或夾菜的次數,如此一來便可放緩咀嚼速度,對消化也比較好。

篇(8)

說實在的,小璐也覺得媽媽有點摳門。不過當她了解到了餐桌上的浪費有多嚴重之后,小璐堅決地站到了媽媽這邊。

相關鏈接:

食品浪費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數量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在全世界范圍內每年生產的所有食物當中,有13億噸食物被浪費或白白損失掉,這個數量占全世界每年生產的食物的1/3。

舌尖上到底有多浪費

在美國,人們購買的食物中有40%被扔進了垃圾桶

2010年,美國產生了3 400多萬噸食物垃圾。其中只有3%被回收利用,其余3 300萬噸都進入垃圾填埋場或焚燒爐。

在中國,每年最少倒掉了約2億人一年的口糧

在中國,消費者每年僅餐飲浪費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別達800萬噸和300萬噸,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500億千克,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10。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口糧。

在英國,人們為浪費掉的食物支付了多少錢?

每年有830萬噸的食物被英國家庭浪費掉。在英國人購買的所有食物當中,有30.8%的食物被扔掉。如節約其中的1%,就能為7 000萬人提供幫助。

在非洲,每年有40%的食物在運往市場的過程中腐爛

在非洲,有一部分糧食是在地里或者收割時被浪費掉的。野生的大老鼠、小老鼠和蝗蟲偷吃莊稼和儲存的糧食。許多牛奶和蔬菜在運輸的過程中就變質壞掉。嚴格地說,這些應該稱為損失,而不是浪費。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主席Kanayo Nwanze認為這樣的浪費可以減半。這些浪費占糧食總量的15%~40%。如果不浪費,這些糧食足以應對2050年增加的糧食需求。

發達國家消費者家中浪費掉的食物比例更高

盡管全世界所有地區在食物的生產過程中都會浪費很多食物,但是相比較來看,發達國家消費者家中浪費掉的食物比例更高。

舌尖上的浪費,比想象中嚴重

舌尖上的浪費,浪費的并不僅僅是食品,還有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資源。

25%的淡水在做無用功

在每年消耗的所有淡水當中,有25%是用來生產最終會被浪費的食物的。與此同時,在全世界范圍內卻有11億人無法得到安全的飲用水。

25%的淡水約等于600立方千米,比伊利湖(北美洲五大湖之一)的水量(455立方千米)還多。

2 400萬英畝的樹木被砍伐用來種植糧食

盡管全球的食物產量巨大,足夠為所有的人提供充足的食物,但是每年全球范圍內要砍伐掉2 400萬英畝的樹林以種植糧食。這個數字占每年森林總砍伐量的74%。 2 400萬英畝≈97 125平方千米,接近江蘇省土地面積(10.26萬平方千米)。

3億桶石油被浪費

每年全球要耗用3億桶石油來生產最終被浪費掉的食物。

如果我們不再浪費食物,那么減排的CO2相當于停開1/4的汽車。

有10億人營養不良

盡管全世界生產的糧食足以養活當前世界上2倍的人口,但全世界卻有10億人營養不良。全球平均每年因饑餓死亡的人數達1 000萬,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饑餓而死亡!如果我們每天的食物減少浪費5%,就可救活超過400萬的饑民!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

有一種公益叫光盤,

有一種習慣叫光盤!

――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子里的東西。

光盤行動

“光盤行動”,即指在飯店就餐時,點適量的飯菜,并倡議人們將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光盤”離開飯店。這一行動是由北京市一家民間公益組織推行的公益活動。“光盤行動”提出的背景是中國日益嚴重的“舌尖上的浪費”現象。

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

雖然你可能沒有辦法減少在生產過程中白白損失的食物,但是你肯定可以在家里減少食物的浪費。為了減少你和家人浪費掉的食物量,你可以嘗試一下下列做法:

外出點餐的時候,建議家人適量點餐,不夠再添加,避免一次性點太多而吃不掉。萬一點菜點多了,打包帶回家吧。這些食物也都是你已經付過費的。

在家里,精心制訂飲食計劃,不要過多儲存易腐爛食物。購買食物時注意查看保質期,并且根據實際需要的數量購買東西,避免沖動購物。

不要將只有審美瑕疵的水果和蔬菜扔掉。吃飯的時候不要挑食,均衡營養才健康。

把剩菜剩飯放進冰箱并及時吃掉,這樣就可以“再次利用”這些剩下的飯菜。如果你吃剩下的食物確已變壞,你可以用它來堆肥,這樣就可以避免將其送到垃圾填埋場。

經常打開冰箱或食品柜看看有沒有被自己忽視了的食品,以免想起來時,它已經過期或無法食用。

以下活動,你也可以嘗試一下:

體驗饑餓

2012年的世界糧食日里,國家糧食局首次向全國糧食干部職工發起倡議,倡導自愿參加24小時饑餓體驗活動,以更好地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當然不必每個人都去重新體驗饑餓,但我們的確要找回一種對于糧食的溫暖與敬意。

百元周

篇(9)

限制食鹽攝入量可改善原發性高血壓。三口之家每月用鹽不能超過250克,每人每天攝鹽量應小于5克(包括膳食中各種食物所含的鈉折合成食鹽)。膳食中約80%的鈉來自烹調或含鹽高的腌制品,因此限鹽首先要減少烹調用鹽及含鹽高的調料,少吃含鹽量高的食物如腌制品、動物內臟、貝類、菠菜等。加堿饅頭含鈉,吃250克加堿饅頭相當于增加2克鹽。許多食物自身就含鹽,別忽略了看不見的鹽。常見食物的含鹽量。一大勺醬油:2.8克,一大勺豆醬:2克,二兩榨菜:11.3克,兩片醬蘿卜:0.7克,一塊熏豆腐干:0.5克,一勺番茄醬:0.6克,二兩素什錦:5.1克,一個松花蛋:1克,一個咸雞蛋:2克,一袋方便面:5.4克,一片火腿腸:1克,二兩油餅:0.8克,一片配餐面包:0.8克。

高鹽食物吃起來不一定咸,單靠味覺分辨未必準確,很多食物同時有其他味道,比如甜味往往會蓋過咸味,長期攝取高鹽分也會令味覺靈敏度減低。

小油壺每周洗一次

大桶食用油買回家,很多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其分裝在小油壺里,既方便又衛生。可是,小油壺如果經常殘留少許剩油會加速新油氧化變質。專家建議,最好每周給小油壺做個“大掃除”。“油脂氧化不僅會使食用油的營養價值大打折扣,過度氧化還可能使食用者發生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國家糧食局油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蔣新正說,油瓶蓋一打開,其氧化過程就開始了,所以每次倒入小油壺里的油量不要太多,夠吃一周左右就可以了,這樣可以保證盡量吃到新鮮食用油。

要特別注意的是,新舊油不要混著吃,每次吃完小油壺里的油,也就是一周左右就應徹底清洗干凈,晾干后再倒入新油,否則油壺里剩下的那點油底子會成為一壺新油的氧化催化劑,加速其變質。

9條經典家庭消費經驗

文/趙明

我們總是渴望收入比支出高,而我們的支出在面對形形的物質誘惑時又總是在無規律和不穩定地增加。因此,周密安排自己的支出計劃和努力增加收入同樣重要。以下9條是精明主婦總結的經典消費經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電子類產品不要趕早買

電子類產品,以電腦為例,其更新換代速度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因此價格也降得最快。如果不是急需,隔一季度再買更劃算一些。手機、數碼相機等也最好不要買最新款。

2.買食品要有度

食品以盡量少次地吃完為度,且不可貪便宜或圖省事而大量購買。盡管“吃”是我們的基本需求,肯定要滿足,但滿足基本需求不是浪費的理由。

3.每日記賬

每日記賬會讓你及時準確了解每月詳細的支出情況,省去不必要的花費。錢這個東西,用的時候沒感覺,積少成多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4.及時處理不用的東西

比如舊家電,既然不會再用了,留著占地方,還不如賣錢。

5.別買太時髦的衣服

太時髦的衣服不流行了,就很難再穿了。像利用率很高的基本款衣服,比如黑色打底衫、白襯衫、黑色褲子,可以買質地好、貴一些的。

6.及時支取到期的存款或債券

定期存款到期,一定要及時支取,千萬別浪費了銀行利息。建議將家里不急著用的錢存定期或買國債。

7.注意學習

學習可能會讓你在通向財富的道路上多幾個選擇甚至是捷徑。建議多看理財類節目,多瀏覽著名理財師的博客。

8.盡量減少不良嗜好方面的開支

篇(10)

1、除夕吃年夜飯誤區一:只吃菜肴不吃糧,眼下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宴席上只吃菜、不吃飯,直到酒足菜飽之后,才想起來是不是要上主食的問題。然而,空腹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質而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僅對消化無益,其中的蛋白質還會被浪費,并產生廢物。從營養和健康角度來說,如果不喝酒,餐前不妨上一小碗米飯,或者一小碗粥。這樣既能減少蛋白質的浪費,還能減輕油膩食物傷胃的問題。

2、除夕吃年夜飯誤區二:海鮮滿桌不嫌多,一些食客特別喜歡河鮮海鮮類產品,總覺得只有吃這些才顯得宴席足夠高檔。其實,水產品盡管營養豐富,口味鮮美,卻也是污染的“重災區”。如果一桌當中海鮮和魚類菜肴比例過高,總攝入量必然較大,污染物質更有超標風險。這不僅會加重身體的解毒負擔,嚴重時甚至可能發生中毒。建議每餐的水產品控制在1~3個菜,食用量也要適當控制,每餐不超過200克為好。

3、除夕吃年夜飯誤區三:餐前先喝甜飲料,不知從何時開始,各種甜飲料成了客人落座之后必不可少的選擇。特別是兒童,不能飲酒,家長便會縱容他們喝可樂雪碧等飲料。然而,碳酸飲料不僅營養價值極低,還會妨礙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相比之下,純果汁、菜汁和鮮豆漿是不錯的選擇,純酸奶則對飲酒者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來源:文章屋網 )

上一篇: 電子信息工程的重要性 下一篇: 發展資本市場的意義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 亚洲午夜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k精品66 | 性开放国产精品按摩Av | 亚洲资源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你懂的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