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3 16:49:5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推動農業技術創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S-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27
在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狀態下,農業經濟的社會地位已經越來越弱,這就要求農業必須積極吸收先進的技術,不斷地創新發展,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潮流發展,才能在市場經濟中占據有利的地位,才能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農業技術創新投入不足
多年來,我國的農業技術發展十分快速,但是國家的技術創新投入明顯不足,使得農業技術創新始終緩慢發展,處于滯后在狀態。在我國農業的技術創新投入中,政府的財政支持遠遠低于其他產業,投資強度與非農業的差距十分明顯,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業技術的創新發展,使得農業發展受到阻礙。
1.2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不完善
農業技術的推廣效果對農業技術創新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而農業推廣體系的不完善就會阻礙農業技術創新的發展。在歷史因素、社會因素等的綜合影響下,農業技術創新的推廣體系不斷地變化,從政府主導模式轉向市場化模式。而且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變,直接影響了農業技術創新推廣體系,造就了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急劇減少,農業技術推廣投入嚴重不足等不良問題的產生,進而阻礙了農業的整體發展。
1.3 農業技術創新型人才匱乏
由于資金投入和政策等問題,農業技術工作人員的收入越來越低,已經無法滿足工作人員的需求,導致大量優秀的農業技術人員開始另謀生路,從事商業工作。農業技術創新需要專業的技術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國農業技術創新型人才的建設中依舊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為,高級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體系不完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不健全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對技術創新能力的培養形成不良影響。
1.4 農業技術創新投資結構不合理
農業技術創新屬于應用研究,政府的資金投入主要分配在開發研究和應用研究中,但是基礎研究的經費卻明顯不足,這樣不合理的資金投入分配,給農業技術創新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為基礎研究是科研的潛力,減少基礎研究的投入將會使農業技術創新失去堅實的后盾,進而阻礙農業技術創新的發展。
2 完善農業技術創新的有效對策
2.1 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想要改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不完善問題,必須要加強農業技術供需之間的緊密聯系,建設健全的農業技術中介體系,為農業技術推廣提供有利的幫助。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政府可以加強建設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在農業院校設立專門的技術轉移機構,促使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順利開展,實現農業技術創新的不斷更新發展。
2.2 合理優化布局科研機構
面對科研機構不合理這一問題,政府應該鼓勵進行分工合作,加強科研機構之間的聯系,尤其是農業高等院校、農業企業、農業科研組織等,積極推動科研組織機構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促進,才能進一步提高農業技術創新工作的整體水平,從而才能實現農業技術的創新發展。
2.3 吸收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農業技術人才是實現技術創新的關鍵,因此政府必須加強對農業技術創新人才的培養。對于在職人員定期進行培養,制定完善的人才政策,推動人才積極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為農業技術創新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在此基礎上,農業企業還應該吸收一些新人,富有創新能力的農業技術專業人才,只有這樣,農業技術創新才能不斷地進步發展。
2.4 加大農業技術創新的投入
與農業相關的企事業從事農業技術創新所需要的資金,都應該綜合到生產成本中,政府積極加大投入,合理分配,才能為農業發展奠定良好的資金基礎。政府還可以嘗試鼓勵企業個人進行農業技術創新投資,以此為農業技術創新吸收更多的資金,才能激發農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推動農業技術創新的快速進步和發展。
3 結 語
0.前言
一直以來,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過程中都存在諸多問題亟待完善,下文就來分析下產生的原因,并結合具體的情況采取對策促進農業高新技術產生話,加強農業知識傳播與技術推廣,增加農民收入。
1.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所面臨的問題
1.1當前我國農業科研綜合實力弱,整合能力不足
首先,學科結構與專業設置不夠合理,而且交叉頗為嚴重,盡管多次調整,體系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在專業與機構設置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除了種植業學科多、其他學科少的問題外;傳還存在統學科多、新興學科少;產中領域研究學科多、產前、產后領域學科少等問題。
其次,農業科研機構與隊伍大但不強,科研方向、任務調整斗毆無法滿足新階段年農業發展的需求,最典型的就是解決實際問題水平較差。例如農業科研成果產生量與成果轉化率不成正比,除了開發與推廣上的問題外,科技成果的應用水平差也增加了轉化難度的提高。
再次,農業科技項目還存在著常規技術研究多,但很少涉獵高新與實用技術,引進技術多單消化難度大,影響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發展進程。
最后是農業技術整合能力不足,最典型的就是農業科技團隊幾個身不強,尤其是立體研究分散,低水平重復較多,缺乏一直結構合理且高效精干的科研隊伍。另外就是農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夠,發展規模小、效益差,經營管理不夠規范問題也頗為突出。
1.2農業技術創新資金不夠,手段落后
這是制約技術創新的主要因素,在農業技術上尤為明顯。首先是我國農業科研資金不足,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總產值的比值約為千分之二,僅是發達國家的百分之十。同時農業科技成果推廣費用不足,經費來源過于單一,而且不夠穩定,影響推廣的效率。一些地方政府對年農業技術推廣的財政支出水平低,而且呈下降趨勢,尤其是推廣體系中人均技術總經費與推廣費在下降。另外,農業科技單位負擔過重,離退休人員過多,而且負擔重,單位投入的成本過高,資源利用效率交叉,增加很多人力、財力的負擔。最后是農業科技手段頗為落后,同時由于財政投入少,很多農業科研單位的設備都無法滿足研究的需求,而且圖書資料少、信息手段不足,大面積試驗基地少。最后是農業科技創新手段落后,多數科研院所僅具有應用常規技術能力,缺乏使用高新技術的設備與能力,影響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構建。
1.3科技創新機制不夠靈活,體制不完善
從總體發展情況來看,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制仍未完全建立起來,具體來說就是科研力量部門所有制十分突出,導致機構部研究的效率較差,而且頗為浪費。第二就是在農業系統內部與科研成果脫節,導致技術創新過程不夠暢通。很多科研成果沒有被轉換為現實生產力。三是農業技術創新資源的分配不合理,確定項目與技術推廣間仍然由政府集中決策與行政推動的做法,大部分農業科研項目結題后期成果都被束之高閣。四是激勵機制不夠健全,農業技術的創新動力不足,很多公益性項目與經營性項目互相交叉,管理難度較大,影響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構建步伐。
1.4人力資源不足,人才不穩定
人是發展的根本,而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構建也必須要依賴人來完成,當前我國在農業技術發展上存在人才不足,而且不穩定,導致各科研單位爭搶人才現象,而且很多人才外流,影響到整個體系的發展。
1.5資源配置結構不夠合理
所謂的資源就是指人、財、物,而我國農業發展仍然主要集中在傳統的種植業上,在水產、畜牧上發展力量不夠;而大多數科研項目也集中在產中環節,產前與產后的投入則十分不足,限制我國農業科研水平的發展,這種問題是目前制約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發展最主要的問題。
2.構建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思考與建議
2.1發展的思路與目標
在發展中要堅持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目的,按照市場發展規律與農業科技發展的特征,調整優化鏟射科技體系結構,合理優化人才配置,服三年弄,轉換機制,建立層次分明,結構合理與資源優
配置的技術創新體系,將自主研究與技術引進相結合,高新技術與床柜技術相結合,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結合,資源高效利用與保護結合的體系,為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發展提供保證。
2.2創新體系建設的重點
從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要想創建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必須要確定以下幾項重點工作,首先是加大對自主研發創新平臺的研究,利用市場與政府的調控政策,調整現有的科研機構,形成農業科研體系,推動農業的快速發展。其次是要加大對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體系的創新,要以建設高新產業群作為突破口,帶動我國農業科研工作的發展,加大推廣力度,促進生物技術與加工技術的發展,實現技術產業化,創造經濟效益,推進農業科技產業化的進程,推動農業高新技術的發展。再次是農業知識傳播與技術推廣體系的構建,建立高效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形成完整的人才使用機制,流動機制與競爭機制。為我國農業科研機構的發展奠定人才保障。
2.3農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建議
首先,制定農業技術產業發展的策略。
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與科技產業政府是互相影響的,聯系十分密切。所以,我國農業產業發展必須要從我國國情出發,制定強大政策導向,推動我國農業技術的發展,同時政策要以產品創新與產品市場創新為中心,對那些技術含量多、市場潛力大且附加值高的產業要加大扶植力度,推動產業化的發展進程,推動農業產業發展,推動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
其次,強化農業技術體制創新的建設力度。
農業科技體系的建立要從農業科技運行機制與體制的改革為前提,突破傳統農業體制管理的局限性,根據發展的情況深化農業體制改革,優化配置,建立新的運行機制,改變傳統管理模式,實現人員與機構的優化配置,建立新的運行機制,發揮每個農業崗位的作用,踧踖農業技術體制創新的發展速度。
再次,提高創新人才的綜合素質。
從目前我國農業的發展的現狀來看,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創新人才短缺,因此,國家要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業創新人才的培養,提高人才綜合素質,通過科研工作等培養造就高水平的學術人才,建立人力資本合理使用和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機制,建立激勵機制,發揮人力資本的優勢。
最后,增加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
主要是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增加政府的投入,實行多渠道并存的農業科技創新投入機制,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時發揮市場與社會需求對農業科技進步與導向的推動作用,鼓勵企業與社會資本投入,加快成果產業化,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機制,促進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對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發展有了全面的認識,對此,除了要不斷的完善機構設置及人才配置外,還必須要加強人員素質的建設,從多個角度推動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發展,促進我國農業建設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2科研機構主導型農業技術創新模式的形成及特點
科研機構主導型農業技術創新模式是指以農業科研所及高等院校設置的農業研發機構為創新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和中介組織為主要技術推廣主體,以傳遞知識性技術為其主要目標,集創新理念、研發活動、成果轉化、批量生產到市場推廣為一體,并以農民為最終受體的新型農業技術創新模式。產學研合作形式是構成這一體系的重要基礎。科研機構是該模式的創新主導者和組織管理者,而政府完全放開權力,只提供政策性資金支持,科研機構可以直接領導和委派高等院校等機構完成任務。科研機構主導型首先采集信息,通過農村實地調研了解農戶在技術方面的需求,然后進行創新研發,將農業技術研究成果與信息傳播到農村,供農民學習采納。因此,政府是該類農業技術創新模式的經濟支撐和政策支持,而科研機構則是其知識技術發源地和科研成果入海口[8]。科研機構主導型農業技術創新模式最大的特點是科研機構具有特殊的社會地位,它既充當了農業技術發明主體,又充當了農業技術首次商業化使用主體的角色,在農業技術創新過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這種特殊地位使這種模式在農業技術創新方面具有其他模式無法比擬的優勢:在科研機構中,農業科研人員既是農業教育人員又可能是農業推廣人員,因此農業教育、科研和技術擴散等功能在這種類型的農業技術創新模式中能夠達到很好的結合,有利于產學研一體化和技術成果的轉化。此外,在企業主導的產學研合作過程中,經常出現核心技術不能突破的問題,而科研機構具備突破這種核心技術的能力,能及時給予技術支持[9]。在農戶主導的農業技術創新模式中,農民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市場信息敏感度,導致科研機構和高校大量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閣,投向無門,而科研機構擁有發達的信息體系和優秀的專業人員,能及時向市場推出新技術。正是由于科研機構特殊的社會地位和身份,所以科研機構與公司、企業的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是農戶主導型農業技術創新模式和市場企業主導型農業技術創新模式有效結合的中間模式,更具實用性和有效性。同時,科研機構主導型農業技術創新模式具有較強的自組織性,容易實現信息流、物質流、技術流三者的協調統一,該模式的主體為科研機構,多翼指企業、高等院校、政府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如中介組織、金融機構等)為參與者,雙驅指外部市場機制的驅動力和內部競爭與協同機制的驅動,因此,這一科研機構主導型農業技術創新模式又可總結為“一體多翼雙驅自組織”創新模式。
3科研機構主導型農業技術創新模式的運行分析
農業技術創新系統不僅是開放系統,而且是非平衡態的非線性相互作用系統,農業技術創新系統與外部環境以及系統內部各主體之間都存在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創造出農業技術相應成果,從而形成農業技術創新系統中的漲落,這種漲落主宰著農業技術創新系統的發展方向和模式,這就必須用到自組織理論。自組織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開始建立并發展起來的一種復雜的系統理論。它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復雜的生命系統、社會系統的形成和發展機制問題,即在沒有外部力量強行驅使的情況下,內部各要素是如何協調運作,自動地由無序走向有序,由低級有序走向高級有序的。因此下文應用自組織理論思想研究農業技術創新系統的演化問題,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分析科研機構主導型農業技術創新鏈模式的運行[11]。
3.1內部驅動運行機制
3.1.1以內部主體要素之間的競爭與協同行動為內部驅動力
該模式的主體部分是科研機構,它是農業技術創新的主要承擔者,而技術創新所需的資金、信息等各要素主要來源于政府部門、農業技術需求主體和交易市場。因此一項創新活動的完成離不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各要素的分工與合作。首先,從事農業技術創新系統的不同活動對應著不同的主體要素,以及從事相同活動的不同主體要素之間,都存在競爭。根據不同主體在知識儲備、實踐經驗及身心狀況等方面的差異,這些競爭既可以表現在儀器、工具、設備等物質手段上,也可以表現在工藝、方法、流程等知識手段上。正是這些競爭使農業技術創新系統內部充滿活力,不停留于現狀,不斷創新與完善。其次,在市場經濟風向標和政府政策的指引下,農業技術創新系統各主體要素為了長久的生存與發展,不斷調整自己的工作任務,相互合作,以實現共同的農業技術相關產物。正是這些內在要素的整體協存共變性使農業技術創新系統內部不斷重組與進化。總之,農業技術創新系統運行的根本動力來自于這些內部主體要素之間的競爭與協同行動,體現了農業技術創新系統演化的自組織本質。
3.1.2以科研機構為主體參與農業技術創新整個過程
從創新理論上講,科研機構是農業技術創新的主體,主要負責實現農業技術需求主體(特別是農戶)與涉農企業及市場的對接,在農業生產者日常農業生產中使用的農業技術基礎上創新研究,使之成為可以產業化的農業技術成果。其原因是科研機構擁有一大批專業從事農業技術創新的科研團隊,同時既有農業技術創新的愿望,又有農業技術創新的條件。科研機構不但積極參與農業技術創新,同時利用專業人才、充足資金、先進設備等開展自主創新,致力于通過農業技術創新帶動農業生產。目前,大多數的農業科研機構功能已不僅僅停留在農業技術的試驗、示范上,而是更多的轉向農業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從創新實踐來看,當農業技術需求被科研機構認識到后,科研機構就會根據農業技術需求產出相應的農業技術相關成果,并據此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這將在創新研發環節的不同主體之間形成漲落。漲落創新給系統提供了選擇對象,一旦系統選擇了某種漲落,該環節的漲落會得到其他環節的響應,這種響應使得這一漲落不斷放大,引起的巨漲落就會影響系統的演化。科研機構將最終主宰整個農業技術創新系統的演化方向和模式,充分體現科研機構主導創新鏈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同時,科研機構及相關聯的各環節還充當信息傳遞的主要載體,既負責下游部門與上游部門的信息輸送,又與產業鏈外部進行信息交流,使需求信息、技術信息和市場信息在這一自組織系統內暢行無礙。
3.2外部驅動運行機制
3.2.1以科研機構為主導驅動農業技術創新
從農業技術創新的誘因看,農業技術創新主要是由市場因素、技術因素以及市場與技術的混合因素所驅動的。科研機構主導型農業技術創新模式以科研機構為主體能夠及時掌握市場的技術需求情況,同時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發明,在技術推動與市場拉動的綜合因素驅動下,農業技術才得以不斷地創新。針對市場導向的變化,對該模型的具體運行過程加以描述。即現有的農業技術已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現代化農業生產,農業技術需求主體迫切需要新的農業技術滿足生產活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過調研獲取這一信息,根據市場需求,制定研發計劃,并將市場信號傳達給政府部門,獲得政府的資金和政策扶持,隨后投入研發新技術。在此過程中,市場導向的變化就是該系統運行的外部驅動力,而一項農業技術創新相應成果作為創新過程的隨機漲落能否被應用于農業生產過程,就需要市場的檢驗。科研機構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資源優勢,組織專業人員在市場進行推廣和試驗新技術成果。
3.2.2以科研機構為主導推動農業技術擴散
農業技術擴散是指從農業新技術、新發明從創新源頭開始向周圍傳播,被廣大農戶和涉農企業采納并使用的過程[12]。農業科研機構通過建立以政府、企業及農民合作組織為紐帶的多渠道技術傳遞途徑,保證將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最終傳遞給農戶,從而使農業新技術、新發明在較大范圍內得以應用。創新的技術成果一般以知識產權的方式出現,例如農業氣象信息、農田水利與土壤改良技術、農業經營管理方法等非物質形態,有時則以物化的形式出現,例如高端農業機械用具、轉基因種子、新型化肥和農藥等物質形態。在傳播和擴散新技術的過程中,技術既可以以獨立的非物質形態傳播,也可以與物質載體結合起來一起傳遞。那么,科研機構將依據研發技術的表現形態進行技術流傳遞。科研機構應農戶所需,研發出新品種、農藥及肥料等生產資料時,技術流以物化的形式出現并與信息流相結合,捆綁式地推廣[13]。
3.2.3以科研機構為主導促進農業技術應用
農業科研機構不單是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基地,也是一個較好的推廣展示平臺,通過科研項目合作、實驗示范園區建立、技術人員培訓、直接教學等途徑,轉化到農業生產,最終將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得以實踐運用,成為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的樣板。農業科研機構將引導農民種植農業新品種、采用農業新技術,從而推動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當科研機構向市場普及推廣某種高產有效的新耕作技術時,技術流則以獨立的非物質形態出現。即科研機構將該技術以知識產權的方式輸出到涉農企業,涉農企業進一步將這一創新技術與農業生產資料相結合,投入生產、加工,推廣到市場,市場實現技術擴散的角色,進而農業技術需求主體從市場獲取所需,市場機制將供需信息反饋給科研機構,至此完成了創新鏈條第一輪的運作。接著開始新一輪創新,最終會形成一波接一波的創新浪潮。
[中圖分類號]F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4)4-0115-02
1 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概述
為提高我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有關部門都大力開展了產學研合作。但總體來說,短期項目的合作較多,戰略層面的合作較少,許多企業對外技術依存度較高,依賴資本擴張和資源過度消耗實現增長的情況較多,產學研結合機制也尚未從根本上實現突破,合作形式比較松散,缺乏穩定的合作機制和持續有效的內在動力。近年來,一些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總結產學研結合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建立了一種新的合作關系,即成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由政府引導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組織機構,以企業的發展需要和各方的共同利益為基礎,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契約為保障,以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為目標,而形成的共同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技術創新合作組織。
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為解決企業技術創新問題,政府利用市場機制而促成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攻關組織,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共同進行技術開發,制定技術標準,進行技術推廣。企業是市場主體,直接參與市場競爭,是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的主體,但只有當企業也是技術研發和創新的主體時,才能真正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問題。國內外實踐證明,這種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產學研合作創新機制是提升我國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2 推進唐山市農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由“生存型”轉向了“健康型”,消費者對未來農業發展及農產品的要求不單體現在數量上,而更多地體現在質量與品種的優選上,需要更多的衛生、營養、無污染的農產品。同時,為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2003年我國就提出未來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將是綠色農業,在保持農業高產、高效、低耗的同時,產出無毒、無害、無污染的綠色農產品。因此,當前形勢的發展對農產品的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業生產技術要求有更高的突破,需要在優良品種選育、綠色循環生產等“綠色技術”上實現農業技術的創新。
相對于工業企業來說,唐山市的農業企業比較少而且規模都很小,上市企業就更少,受人員與資金的限制,作為農業技術的主要需求者對技術創新的參與有限,農業技術創新還主要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主。然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往往是“自己有什么就推廣什么”,而農業企業是“政府給什么項目就做什么項目”,農民則是“什么賺錢就種什么”,這就導致供求雙方不能通過市場機制完成技術交易,造成了產學研的脫節,大量農業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閣,停留在科技創新階段,無法實現農業科學技術的產業化,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就影響到了農業企業的發展和整個農業的競爭力。
構建和發展農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能夠打破界限,有效整合農業生產經營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間的資源、信息和服務,通過建立協同創新機制,聯合突破重大共性技術,并快速實現創新成果的產業化,推動產學研、農科教的緊密結合,是解決農業科技與產業發展脫節問題的重要舉措。
唐山市首先在農業領域開始了建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步伐。2010年9月,唐山市遷西縣板栗研發中心、河北省板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聯合17家板栗生產基地、相關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成立了河北省板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總體來說,唐山市農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建設才剛剛起步,尚未形成規模,為提高唐山市農業的整體競爭力,其他農業領域的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的步伐還有待加快。
3 推進唐山市農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的對策建議
3.1 加強政府職能部門的引導和支持
農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構建是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工作,不但涉及與農業生產經營單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還涉及農業、科技、教育、工商、財政、稅務、金融等多個政府職能部門,政府行為對聯盟的組建和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其中,各級科技部門負責全面的指導和協調工作,負責制定聯盟成立的程序和管理辦法,并圍繞農業重大技術創新需求,溝通協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的聯系,做好組織推動聯盟構建的日常工作。其他政府職能部門也應當強化自身職能,積極有效地引導和支持聯盟的建設,營造有利于聯盟發展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
3.2 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協議
聯盟成員共同簽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是各方利益分配、風險承擔、知識產權歸屬的重要依據,是保證聯盟成功運行的關鍵。聯盟協議的制定應盡量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聯盟協議首先應規定聯盟的目標、成員任務、運行機制以及制定與聯盟運行相關的項目管理辦法、財務管理辦法等文件。聯盟協議的重點則在于要對合作創新的投入、知識產權的歸屬和產業化收益等問題的分配進行說明,對技術研發失敗、技術泄密、市場變化等風險的控制、承擔進行約定。同時,還要提高聯盟成員欺詐和背叛行為的懲罰力度,以使技術創新者的利益在技術轉讓過程中不受侵害。此外,針對聯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對協議進行補充,從制度環境上為聯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3.3 構建溝通交流平臺
研發機構與農業生產經營單位之間農業科技的合作創新涉及投融資、技術研發、中期試驗、成果轉化、營銷管理等多個階段,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原因,聯盟成員間容易產生爭議、摩擦,影響其技術創新的效率,切實加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農業生產經營單位之間的有效溝通,構建溝通交流平臺,是聯盟穩定發展的基石。首先,建立聯盟信息交流平臺,通過制定情報互通、技術交流、人員交流等制度,加強聯盟各方知識與經驗的交流共享。其次,建立聯盟合作學習平臺,通過正式學習形式如講座、報告和非正式學習形式如座談、研討等,加速聯盟成員間創新知識的流動速度,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盡快產業化。此外,聯盟還需建立沖突協調、爭端處理制度,以妥善處理聯盟成員間的摩擦,增強彼此的信任,最終實現技術創新聯盟各方的多贏局面。
3.4 鼓勵金融機構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支持和金融服務
科技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營造有利于聯盟發展的經濟環境,如引導資本市場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促進科技和金融的結合,拓寬融資渠道,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對聯盟成員技術創新的金融支持。具體來說,可對農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項目給予優先或低息貸款,鼓勵各大商業銀行充分運用融資租賃、買方信貸、賣方信貸等金融工具支持參與聯盟的運行,并增強金融政策的針對性,鼓勵各大商業銀行開發推廣知識產權和股權質押貸款等金融產品,對聯盟企業給予上市融資的優惠政策,加快培育和完善科技保險市場,積極開發適合農業科技創新的保險產品,以轉移聯盟技術創新的風險。
3.5 完善財政資助、稅收減免等政策
政府財政稅收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財政性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把有限的R&D資金向農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傾斜,完善有關農業技術創新的財政資助、稅收減免等政策。如給予新成立的聯盟一定的財政資金支持或獎勵,加大對農業重點領域中的關鍵性技術和共性技術聯合研發的補貼力度,并制定專項引導資金,支持聯盟組建農業技術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對積極參與農業技術創新聯盟的企業獲得的創新收入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實行稅前扣除或稅收抵免、稅收優惠的結轉或追溯、加速折舊、提取技術準備金等。
3.6 建立監督考核機制
農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內部要建立起監督考核機制,構建科學、全面的自我評價指標體系,就農業技術創新成果、成員貢獻、成員間技術信息的交流、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協議的執行情況等,進行評估和反饋,以激勵和約束聯盟成員的技術創新行為,自覺維護聯盟協議,并使聯盟能夠針對合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改善聯盟的管理。
為確保農業技術創新方向適應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確保政府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益,科技部門也要組織或委托相關機構對聯盟的運行、管理進行監督考核。圍繞聯盟的發展目標和當前農業的技術需求,制定評估方案,并對農業技術成果的創新性、技術水平、應用性、產業化前景,以及經費的使用進行重點考核。農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效益比較顯著的,要給予獎勵;而考核未達到標準的要及時進行整改,整改后仍未達到標準的要取消聯盟資格,并不再享有相關優惠政策。
中圖分類號:F3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2)01-0038-06
引言
技術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是促進未來我國農業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從目前的現狀看,農業技術創新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并已成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降低資源消耗的農業內涵式增長的關鍵。
從全國范圍來看,西部地區是我國經濟欠發達、技術創新能力較差的地區。這主要是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硬件條件落后、人口科技文化素質偏低、自然和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等因素共同決定的。在這樣的狀況下要發展農業,國家除了在政策、財政資金投入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以外,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也極為重要。同時,西部地區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現實狀況表明,技術創新對西部地區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持續支撐能力有限是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為了進一步促進西部地區農業經濟的增長和農村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使技術創新在農業和農村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就需要不斷完善農業技術創新體系和提高農業技術創新能力。所以,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將對現有的西部地區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創新能力進行量化評估,分析影響其農業技術創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和關鍵障礙,以期不斷完善西部農業技術創新體系和提高農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西部現代農業的發展。
我國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研究進展較大。有很多學者建立了多層次的評價指標體系。如,唐炎釗運用模糊數學方法提出了區域科技創新能力的模糊綜合評估模型,并用此模型和層次分析法對廣東省科技創新能力進行了綜合評估分析。沈菊華采用層次分析法(AHP)對江蘇省連云港市13年的科技創新能力進行了縱向的比較分析,得出近5年連云港市的科技創新能力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并用因子分析法對江蘇省的13個地級市2002年的科技創新能力進行了橫向比較分析,得出連云港市的科技創新能力在江蘇省內的13個地級市中排在第9位,處于相對較弱的水平。南京、蘇州、無錫3市的科技創新能力得分較高,分別居于前3位,淮安是科技創新能力最差的市。殷曉莉和王里克采用網絡層次分析方法(ANP)分析和評價了我國大陸各省市的科技創新能力,彌補了層次分析法在處理無結構和半結構決策問題的不足。Ⅲ范德成和周豪采用因子分析法對上海,北京等9個省市的技術創新能力進行了定量評價和分析,結果表明,北京、上海、廣東的區域創新能力是最強的。張克英和刁愛華采用灰色系統理論、客觀賦權和聚類分析綜合運用的評價方法對科技基礎、科技投入、科技產出、科技促進發展等方面進行了分層逐級評價。朱玉春和黃增健運用多元統計學中的主成份分析和聚類分析的方法,分別對中國31個省份的農業科技創新能力進行了評價與比較。研究表明:中國大部分地區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欠佳,而且區域差別較大;經濟發展水平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存在較強的內在關系。朱玉春、付輝輝和黃欽海以專利授予量代表技術創新能力,采用廣義熵指數(GEM)、基尼系數(GINI)和變異系數(CV)測量分析了1996-2005年間中國8大地域以及各個省份之間技術創新能力水平的差異,并運用Box-Cox模型對不同區域的技術創新能力差異進行比較分析。
從上述的研究可以看出,國內對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的研究,無論理論上還是實踐上仍處于一個較新的研究領域,處于起步階段。在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及其評價體系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和加強。
一、區域農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要對技術創新作出綜合評價,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構建科學、系統、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的選取應遵循統計學中指標選取的系統性、科學性、可比性、可行性和可持續性的一般原則,構建的指標要既能反映區域內政府在培育和促進創新活動開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又能評價市場機制在創新投入與產出方面的運作效果,同時還要兼顧地區發展潛力。本文在廣泛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統計數據的可獲得性,并遵循評價指標的選取原則,構建的指標如下:
(一)區域綜合經濟實力
該要素是決定區域技術創新能力的基礎,本文主要包括地區農業生產總值(農業GDP)X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X2、地方財政收入X3。
(二)技術創新人力資源指標
該要素反映影響區域技術創新能力的區域人力資源構成情況,主要包括從事科技活動人員X4、科學家和工程師X5、國有企事業單位農業技術人員X6、高等學校科技活動人員X7。
(三)科技投入指標
該要素反映區域科學技術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綜合實力以及對增強區域技術創新能力的程度,主要包括科技經費內部支出占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X8、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內部支出占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X9。
(四)科技產出指標
該要素反映區域技術資源轉化狀況,主要包括國家產業化計劃項目X10、專利申請受理數X11、專利授權數x一技術市場成交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和技術服務等有償技術交易額)X13。
二、評價方法和數據來源
(一)評價方法
采用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二)數據來源
本文所選用指標的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2009》、《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09》、《中國科技發展研究報告2009》和相關文獻資料等,采集了西部地區12個省份的數據。
三、西部區域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實證分析
本文首先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以消除量綱的影響,并計算其相關系數,從相關系數矩陣來看,變量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適合做因子分析。
從因子分析的處理結果來看,因子分析的變量共同度均較高(0.73以上)(見表1),表明變量中的大部分信息均被因子所提取,說明因子分析的結果是有效的。
(一)主因子的提取及含義的解釋
本文運用SPSSl7.0軟件,采用主成分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3個,總方差解釋率達到89.316%,具體結果見表2。另外,也可以從圖1中清楚的看到,明顯的拐點發生在第3個點上,所以提取前3個主因子。由于初始載荷陣中各主因子的含義不是很明確、結構不夠清晰,對變量實際意義的解釋不是很容易,因此,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旋轉法對因子載荷陣進行旋轉,得到因子旋轉載荷陣,具體結果見表3。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并未給出初始因子載荷陣。
由表3可見,在主因子F1中,影響程度較大的指標有:X1地區農業生產總值(農業GDP)、X3地方財政收入、X4從事科技活動人員、X5科學家和工程師、)(6國有企事業單位農業技術人員、X7高等學校科技活動人員、X11專利申請受理數、X12專利授權數8個指標,主要反映了地區經濟實力、技術創新人力資源和農業技術創新成果的多少,可將主因子F1概括為區域經濟發展、農業技術創新人力及產出綜合因子;在主因子F2中,影響程度較大的指標有xR科技經費內部支出占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X9RS&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內部支出占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X10國家產業化計劃項目、X13技術市場成交額4個指標,可將F2概括為科研投入及產出綜合因子;在主因子F3中,影響程度較大的指標有X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GDP),主要反映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可概括為區域經濟發展因子。
(二)主因子得分及排名
為了明確西部各省份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水平,本文對各主因子的得分進行排序,同時為了使評價結果簡單易懂,又以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占三個因子總方差貢獻率的比重作為權重進行加權匯總,得到主因子的綜合得分,并進行相應排名(見圖2),具體結果見表4。
由表4可以看出,西部區域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農業技術創新人力投入水平、科研投入水平等的不同,使得農業技術創新產出水平高低不等,從而導致西部地區各省市農業技術創新綜合能力呈現出不同水平。在表4和圖2中,從因子分析的綜合得分及排名來看,西部12省市中區域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得分普遍較低(除四川和陜西外),均小于0.35,說明西部農業技術創新能力急需進一步加強。西部12省市中,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綜合排名排在前列的省份依次是四川、陜西、重慶、內蒙古,其綜合得分均為正值;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綜合得分最高的是四川省,其綜合得分為1.499294,比其綜合得分排第二的陜西高0.686377,這個差距是相當驚人的,由此可見,西部區域農業技術創新能力各省份之間的差距很大。廣西、云南、甘肅、新疆4個省份的農業技術創新綜合能力處于西部12省市的中等水平,其得分在某個主因子上很高,而由于農業技術創新各方面發展的不均衡,導致綜合得分較低,但得分尚未有較大的差距。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綜合排名靠后的貴州、寧夏、青海、四省份的綜合得分較低,主要是由于技術創新人力物力投入較少,政府支持程度欠缺,自然條件惡劣等因素造成的,這四省的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綜合得分遠低于排名第一的四川,說明其農業技術創新能力非常低。就和寧夏相比,寧夏的農業技術創新能力得分比青海高0.26043,這個差距也很大,說明西部區域農業技術創新能力還相當薄弱,發展極其不平衡,各主因子的得分排名也證實了這一點。(三)聚類結果分析本文在對西部區域農業技術創新能力進行因子分析的基礎上,運用聚類分析中的K一均值聚類法把西部12省份聚為3類,在計算過程中采用Iterateand Classify法,分類結果見表5。
由表5可知,四川省和陜西省聚為第一類,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相對較強,內蒙古和新疆聚為第二類,廣西、云南、重慶、貴州、甘肅、寧夏、青海、8個省份聚為第三類。西部12省份中,四川省的經濟實力最強,農業財政投入較多,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相應也較強;陜西是經濟、文化、科技發展較好的省份,區位條件優越,經濟實力較強,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數處于全國前列,文化教育發達,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較好,農業發展良好,因此,陜西省的農業技術創新能力較強,與四川省歸為一類。但是兩省份也有較大的差異,不同之處主要在于陜西省的農業技術創新能力與四川省的差距較大,這可能與其經濟總體發展水平相關,如2008年四川省的國內生產總值比陜西省高了近一倍。第二類涉及內蒙古和新疆兩個省份,農業技術創新綜合能力處于一般水平。第三類涉及的省份較多,在12個省份中占據了8個(66.7%),這8個省份的農業技術創新能力均較弱,劃分為同一類的標準是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的相似性,這說明西部地區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整體水平還很低。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采用2008年的統計數據,運用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法,分別對西部12個省市的農業技術創新能力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表明:第一,西部除四川省和陜西省外的各省份的農業技術創新能力均欠佳。且區域差距很大;第二,西部區域農業技術創新能力呈現出不均衡的狀態,且差距較大;第三,西部區域農業技術創新能力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因此,西部地區要根據目前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的發展態勢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借助西部大開發戰略,增強區域經濟總體實力;優化經濟結構,發展特色產業;加強人力資本建設,加大科研經費投入,提高科研服務水平,以此不斷提升區域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水平。同時,依靠區域創新系統的后發優勢縮小區域差距,并借此全面提升西部地區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整體水平,有望趕上東中部地區的農業技術創新能力水平。
因此,根據以上的分析,本文主要從農業科技人才與經費投入等方面提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
1.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西部地區的12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部分省份(如、寧夏、青海等)的科技人員較少,農業科技人員更少,并且農業科技人員學歷和年齡結構分布不合理,高學歷人才尤其缺乏,因此,要全面提升西部地區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整體水平,就必須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首先,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創造各種有利條件,積極實施創新人才國際化戰略,努力引進、培養和使用國內外高層次科技人才,并想法設法留住人才;其次,西部12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充分利用各地區高校的科研資源優勢,積極采取多種方式,努力培養高層次農業科技創新人才,不斷壯大農業科
技人才隊伍;最后,加強對現有農業科技人員,特別是基層農業科技人員的再教育以及培訓,不斷提高農業科技人員掌握與應用高新技術的能力。
2.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影響,一般而言,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越高,農業科技創新相對就越強。而西部地區的、青海、新疆、貴州、寧夏、云南等地農民教育水平偏低,因此,要提升西部地區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整體水平,提高這些地區農業技術創新能力,就必須著重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重點在于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力度,不斷增強農民攝取、吸收、消化和應用新技術的能力,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
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土地資源的短缺,全世界的主要國家都非常重視農業技術創新問題。我國由于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規劃、同時由于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大量的轉移,所以想要發展農村經濟、實現農業經濟的長遠發展就必須要進行環境友好型的農業技術創新。
1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的概念
環境友好型的農業技術創新就是在注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環境資源可持續利用基礎上進行農業技術創新,用高效的技術開發、研究、轉換等手段,進行資源的創新分配、創造更多的農業價值,增加農民的收入[1]。
2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與農業經濟增長的關系
2.1農業技術創新活動與農業經濟增長的關系
農業技術創新活動的前期,主要是進行農業技術的創新研究、比如:農業種子的發育研究、農業收割機械的研究、噴灑農藥化肥技術的研究、播種技術的研究、農業病蟲害的研究等。所以在這個時期農業技術創新可以說與農業的經濟增長沒有任何的關系。但是,隨著這些農業技術的創新活動運用到真正農業生產中的時候,將會極大的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比如:新的高產玉米種子的應用可以使玉米的產量得到增長。新型聯合收割機的使用可以極大的提高農業收割的效率、我們就以玉米的收割為例子,一個三口之家一天的手工玉米的收割數量僅有1000~1500kg,而大型的聯合收割機一天的效率是3個人手工玉米收割效率的10倍以上。而噴灑農藥化肥技術的革新可以達到的效果是使用更少的農藥化肥達到農作物不受病蟲害的侵擾,保證農作物的健康。所以說,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與農業經濟增長有著緊密的聯系。
2.2農業技術推廣水平與農業經濟增長的關系
在中國有許多的新型農業創新技術,由于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使得其對農業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收到了影響。比如:許多的農村地區因為過去信息的閉塞和缺乏農業生產的投資,對于許多的新技術不了解、即使對一些有所了解因為缺乏資金也無法馬上使用。現在,許多的農村地區都用上了增產增收的玉米種子,農業的產量獲得了較大的提高。但是,這些增產增收的玉米種子不是近幾年才研究出來的,而是早就研究出來了,由于種種的原因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所以直到現在才得到廣泛的應用。大型的聯合收割機也是如此,因為推廣工作的不到位和過去農民對農業投入力度小、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即便是現在,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使用聯合收割機進行農業產品收割的也非常有限,許多的農民依然使用傳統的手工方式進行玉米、花生、黃豆、高粱、小麥等農作物的收割[2]。
3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的策略
3.1國家要加大對于農業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
進行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必須要加強國家的扶持力度。無論是農業種子的技術研究、新興化肥農藥的噴灑技術,還是大型聯合收割機的推廣以及技術改進都必須要國家進行強有力的資金和技術扶持,否則是不可能完成的。
3.2兩者之間要進行有力的成果轉換
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的策略是注重成果之間的轉換。環境友好農業技術的創新可以極大的促進農業經濟的增產增收,反過來、農業經濟的增產增收效果也會促使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的工作更有效率的進行。比如:農業經濟增產增收后,許多的農民就有足夠的資金和很高的認識,購買新的增產增收的農業種子和先進的聯合收割機,這些行為都會促進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活動的深入開展。
3.3大量農業科技人員的投入
環境友好農業技術的創新離不開大量農業科技人員的投入。農業技術創新活動歸根到底是需要專業的人才來完成的。把各有所長的農業科技人員投入到具體的農業技術創新工作中,研究出適應我國農業特點的科技成果并應用到實際的農業生產中去,推動我國農業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4結論
在農業土地資源短缺、農村生態環境破壞日益嚴重的今天,進行環境友好農業技術的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種新型的農業發展方式不僅會促進農業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也為我國農業整體的改革創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李淑娟 單位: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朱里街道河灘社區
1農業技術創新概述
農業技術創新是在農業科技者、農民在農業生產的實踐過程中運用科學技術、生產經驗進行創造性的研究、發展新的技術的過程,是促進現代化農業生產、農村生活改善以及農民增值增收的一項農業活動,從農業技術創新的特點上看,農業技術創新具備以下特點:一是技術的相對優越性,既然是創新的農業科技技術,必然在技術上與傳統技術比較具有一定的優越性,這種優越性有多種表現形式,如改進農業生產技術,改進農業生產設備,改進農業生產的步驟、程序等多個方面,在優越性的結果方面,主要體現在降低勞動成本、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等方面,在農業生產實際過程中,農業技術創新能夠為農業、農村、農民帶來其中一項或者幾項的改進,就說明農業技術創新的成功,同時也證明了農業創新技術相對于傳統技術、通用技術的優越性。在農業技術創新的實踐中,重點應體現在相對于傳統技術的優越性方面,如果僅僅是改變原有的技術,使用另一種技術的農業技術創新,缺乏相對的優越性,則不能稱之為農業技術創新。二是利益的一致性,農業技術創新的內容、過程、結果應與農業、農村、農民的實際需求相一致,換言之,應符合農業、農村、農民的根本利益,使創新技術與農業、農村、農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這種一致性主要是農民認為創新的農業技術同現行的價值掛念、以往的農業生產經驗以及潛在采用者的需求、需要程度的吻合度,吻合程度越高則對于創新的農業技術的傳播與擴散越有利,更能夠為眾人所接受,這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與傳統的農業技術的吻合度與提醒的效率與質量之間的關系,中國最為傳統的農業大國,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幾千年形成的農業生產習慣、農業生產認知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改變,因此在農業創新技術方面應從現有的農業生產技術入手,從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的角度出發,確保農業創新技術與農業生產、農村生活、農民需求的利益保持相對的一致。三是創新活動的復雜性,農業技術創新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技術的復雜性,相對于傳統的相類似技術,在創新技術的研發、掌握、實施過程中,創新技術必然具有相對于傳統技術的復雜性,這種復雜性表現在認知的難易程度、掌握與應用的熟練程度以及研發的系統性復雜程度等多個方面。技術掌握的復雜性,對于新技術而言,由于知識程度的差異、認知程度的差異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的差異,導致對于農業創新技術的理解、掌握、使用、操作的不同,這直接體現在農業技術創新接受者對于農業創新技術認知的復雜性上,因此,在農業創新技術的擴散與傳播過程中應對創新技術的復雜性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才能夠真正的將農業技術擴散和傳播。四是創新活動的可試驗性,農業創新技術在生產和應用環節中具備了一定的可試驗性特征,在農業創新技術的傳播與擴散過程中,接受者從認識、理解、掌握到應用有一個系統的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簡單直接應用顯示是不可取的推廣方式,因此在實踐中多是采取試驗性推廣的方式,因此在農業創新技術中可試驗性是一個顯著的特點,通過試驗能夠使農業創新技術的受眾者較為直觀、直接的認識、了解和掌握新技術的特性、特點、優勢、效益等方面的知識和內容,從而利于農業創新技術的擴散和傳播。五是創新活動的可觀察性。農業創新技術的可觀察性是在農業創新技術的可操作性技術上的又一特性,通過農業創新技術在實際農業生產中的試驗性應用,從而直觀的讓農業創新技術受眾能夠看到新技術到來的優勢和機遇,從而激發農業創新技術的受眾者積極的學習創新技術、掌握創新技術,從而使農業創新技術更為廣泛的擴散和傳播到農業生產實踐中。
2農民對農業技術創新認知與應用的過程
農業創新技術歸根結底是要為農民認知和采用,在農業技術創新的傳播過程中,農民對于農業創新技術的認知和采用一般分為認識階段、興趣階段、評價階段、試用階段和應用等幾個階段。一是認識階段,對于農業創新技術,在傳播和擴散的過程中,首先應從農民對于農業創新技術的感性認識入手,使農民對于新技術的概況、性能、特點、優勢等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二是興趣階段,通過對于農業創新技術的感性認識,從新技術的優勢、創造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介紹,使農民對于新技術產生興趣,為進一步的傳播和擴散打下基礎,三是評價階段,對于新技術在感性認識、興趣培養階段后,應從技術的推廣者與技術的接受者兩個角度分別對新技術的優勢、特點等進行客觀評價,從而贏得農民的信任;四是試用階段,通過一定范圍內的試用使受眾能夠切身、真實的學習、體會、感受新技術帶來的好處、益處,從而真正從內心認可農業創新技術;五是應用階段,在前面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完成后,作為真正符合農業、農村和農民需要的農業創新技術將在實際生產中得以應用,從而為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改善農村生活質量,提高農民收入貢獻力量。
中圖分類號S-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14-0157-02
0 引言
近幾年朝陽市政府加強對農業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在科教興農的理念指引下,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十二五規劃實施期間。朝陽市的種植業的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的良種普及率達到85%以上,正在朝著綠色有機農業產業和高技術現代化的農業方向轉變。重點圍繞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進行農副產品的深加工技術、農業節能技術、農作物增收、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土保持技術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展。
1 當前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及障礙
1.1 技術推廣的配套體系建設不完善,普及遇到障礙
農業生產的特點是周期長,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近兩年國際農產品貿易的增多,使得各地出現了大量的有害生物,對農業生產帶來了很大影響。當前我們雖然在積極進行農業技術改進,但是由于農民對于新技術應用存在較多顧慮,對于未來風險的不確定性,尤其是配套的保險體系尚未建立,使得農民對于新型農業技術的應用缺乏有效動力。
1.2 農業技術發展的投入不足
由于社會環境和集體意識的影響,新一代的年輕人當中進入農業技術研究領域的人才越來越少,年輕人逐漸從土地當中脫離出來,需求都市化的生活,對于農業科技研究失去了興趣,另外國家在農業技術投入這方面仍然不足,導致基層農業技術研究人才的缺乏和設備的嚴重不足。
1.3 農業技術研究的推廣力度不足
在技術推廣過程中,農民最認可的仍然是那些能夠看得見實際效果的技術,很少有農民去冒險嘗試一些效果無法確定的技術,而當前農業技術的研究主要由政府和科研單位牽頭進行,農民沒有參與到科研實驗的過程中來,他們沒有體會新的技術成果對于農業生產帶來的好處,僅僅憑借宣傳推廣無法打動農民。
2 農業技術創新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2.1 農業技術的供需特點
當前在農業技術的供應方面,容易受到科研經費和推廣資源的投入影響,農業技術的主導者政府部門與科研單位與農民之間缺乏直接的利益聯系,因此農業技術的產出和推廣應用之間不存在必然性,農業技術的需求容易受到結果導向的影響,受到農作物生產周期及自身條件的影響,農民自身抵御風險能力差,一般會選擇低風險的方式來獲取技術,尤其是在當前單戶農民自主經營的情況下,給農業技術的廣泛普及帶來了較大障礙。
2.2 農業生產的整體利益偏低,農民缺乏技術引進動力
從當前農業經濟的發展來看,農產品的價格與國際市場相比普遍偏低,農民的收入不足,而勞動力價格和市場其他消費品價格偏高,導致農民的整體收益較低,他們傾向于維持現狀,而不愿意引進更高的技術。另外在一定的土地經營面積限制之下,農民在滿足自身需求的情況下,開始逐漸脫離農業生產而進入城市打工,導致農業生產的人才不足,農民缺乏農業生產的動力。
2.3 農民整體素質偏低,影響技術的引進和普及
農民的文化水平和技術運用能力客觀上影響著他們對農業技術的轉化率,制約著農民對農業技術的需求,當前我國農民的整體素質偏低,在農民當中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較高的人都選擇了脫離農業而進入城市當中,近幾年農民的青壯年勞動力資源向二三產業的專業,促進了城市化水平同時也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農民整體素質不高,他們對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農業生產的信息化水平缺乏重視,導致對農業技術需求不足。
3 農業技術創新策略
3.1 完善農民生產保險
以政府為主導,推動商業性的保險企業參與到農業市場當中來,開發與農業生產加工環節相關的保險業務,為農民的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提供巨大保障的同時,實現保險業務的農業方向拓展,可以積極借鑒國外的農業保險的成功經驗,采取政府推動和農民自主選擇相結合的保險運營模式,旨在鼓勵和倡導農民采用新技術,提升農業生產的整體技術水平。
3.2 促進土地的規模化經營
農業產業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土地使用權的流轉以及農業的規模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有利于農民更好的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來,在技術的引進和吸收轉化方面,具有較強的實力,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區域化和規模化的特色農業生產也將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3.3 政府部門繼續增加扶持力度
政府應當從增加農業技術科研投入和基礎推廣建設等方面,保障技術的產出和推廣,大力宣傳和培養農業科技人才,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用信息化的手段完善農業生產環節,讓農民真是的感受到農業技術的應用所能夠帶來的生產的便利以及生產效率的提升。
3.4 豐富農業技術推廣模式
當前農業技術推廣重點依賴于基層農技人員,未來應當拓展技術推廣渠道,例如采用樹立農業技術應用典型,通過樹立榜樣來影響廣大農戶的技術應用態度,通過大眾媒體以及政府宣傳等多種方式,增加農民對農業技術的接觸,當當前以農業技術指導為核心的技術推廣轉變成為農業生產及銷售全流程的服務,切實推動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及加工等各方面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黃季火昆,胡瑞法.農業科技投資體制:現狀與國際比較[J].管理世界,2000,3.
[2]黃季火昆,等.中國農業投資經濟[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7.
1.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有待于完善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與農業知識創新體系、農業技術創新及其相關的機構和組織構成的網絡系統,主要包括農業企業、農業科研機構和大學。目前,農業科研機構與大學具有較強的農業技術開發能力,但是由于受內部傳統考核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響,其開發出來的技術往往難以形成有效的技術供給;而農業企業有很強的技術需求,但技術開發能力比較弱。
2.農業科技企業創新意識不強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企業大多數處于創業成長期,技術積累和經濟實力較弱,加之一些企業家的短期行為和技術外部性特點等因素的影響,農業科技企業普遍存在著技術創新意識不強的問題。
3.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風險管理力度不夠
技術創新是現代農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而技術創新是一項高風險活動,技術創新風險按階段劃分,可以分為決策階段風險、技術開發階段風險、生產階段風險和市場階段風險。面對這些風險,農業科技企業在技術研發組織體系及技術隊伍建設等方面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加之,政府對農業科技企業扶持不足,使農業科技企業難以應對技術創新風險。
4.農業科技企業創新能力不足
在西方發達國家,技術創新的主體是企業,而不是政府研究開發機構,因為前者的經費投入和經費使用均占絕對優勢。然而,在我國,企業沒有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一方面,從技術開發能力看,我國科技力量的2/3以上在企業之外,企業缺乏高水平的技術人才;另一方面,大中型企業設立專門技術開發機構的比例偏低,并且,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開發機構要么資金不落實,要么缺乏高水平的技術人才,要么沒有明確的技術開發方向,要么基礎條件薄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我國,技術創新的主體不是企業,而是企業外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
5.農業技術創新缺乏激勵
目前,我國企業技術創新水平不高,大多數企業的產品缺乏科技含量和競爭力。造成這種狀況除長期的計劃經濟的影響以外,缺乏有效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是一個重要原因。同時,技術創新的外部效應,技術創新周期和高風險等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企業技術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農業企業也面臨著同樣的處境,其結果是企業輕視技術的自主創新,競相引入成熟技術,雖擴大了生產能力,卻未形成技術創新能力[①]。
6.現有的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模式不適應企業技術創新發展的要求
創新人才是創新活動的主體。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研究輕開發的弊端,造成了其研發實踐能力較差,難以滿足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的需求。
二、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機制的優化
根據我國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的實際,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的有效運作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及配套政策的支持。
1.完善農業知識產權制度
①在法律普及方面。加強農業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和宣傳教育,建立一支適應國家農業創新體系建設需要的農業知識產權隊伍,增強全社會的農業知識產權意識。目前,農業知識產權審查、審判人才、律師人才奇缺,特別是農業知識產權法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將是困擾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一大難題。因此,應大力發展農業知識產權教育事業,大力培養農業知識產權專門人才,提高靈活運用農業知識產權戰略、策略的能力,促進農業科技工作更好開展、各學科更好發展。這是我國解決農業知識創新與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協同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同時要在全社會開展農業知識產權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重點結合典型案例宣傳我國現行的一系列農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
②在司法方面。加強農業知識產權的司法隊伍建設。根據農業知識產權案件的專業性、技術性特點,要盡快培養一批專業法官,設立專門審判機構和專業法官集中審理農業知識產權案件。另外,還應采取多種形式對案件所涉及的專業技術問題進行鑒定,其途徑包括聘請農業技術專家擔任陪審員、委托專家組進行技術鑒定和走訪有關農業技術專家等。
2.建立合理的市場結構
不同的市場結構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是不同的,促進技術創新的理想的市場結構是介于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間的“中間程度競爭”的市場結構。目前我國農業技術市場化程度較低,不利于農業技術創新。如我國的種子行業是國有種子公司壟斷的市場結構,種子法律法規對農業科研單位、農業科技企業經營種子做出很多限制。因此,應建立合理的市場結構,以激勵農業科技企業進行農業技術創新。
3.建立由政府引導,以企業和社會力量為基礎的技術創新投資機制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是農業科技的重要投資者,而在我國目前財力有限,不可能大幅度地增加農業技術創新的投入的情況下,應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力量共同投資的多渠道、多途徑的投入機制。由于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要盡快設立農業科技創新融資擔保基金,資金主要來自政府撥款、社會捐贈和定向募集等,啟動資金應以政府為主。同時,支持和引導高新技術項目從資本市場融資,推動農業高新技術的發展[②]。
4.建立和完善我國農業技術風險投資機制
①要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要制定和實施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的扶持政策,在稅收方面給予減稅或免稅。其次,建立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保障體系。為鼓勵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應對投資者在投資中的經濟風險予以保險,為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再次,要規范資本市場,發展和完善支撐條件。
②發展農業風險投資公司,建立多層次的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體系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建立社會、個人、企業多方參與,并同國際接軌的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運作模式,引導民間的大量游資投向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籌資渠道的多樣性。
5.加大農業共性技術開發的政府扶持力度
共性技術是指在很多領域內已經或未來可能被廣泛應用,其研發成果可共享并對整個產業(而非個別產品或企業)或多個產業及其企業產生深度影響的一類技術。[51]共性技術尤其是農業共性技術有很強的共用性、外部性、基礎性和關聯性。開發農業共性技術往往投資大,外部性強,所以,一般農業科技企業不愿意進行農業共性技術開發。因此,需要政府通過項目引導,協調組織大學、農業科研院所及有關農業科技企業進行農業共性技術開發,項目應重點支持能夠對農業經濟發展起重大作用,并顯著提高農業產業技術水平的技術領域。
6.消除條塊分割的科技管理體制,促進產學研一體化
要通過整合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科技力量,加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優化技術創新人才的資源配置。大力支持和鼓勵應用開發型科研院所進入企業或改制為企業,促進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其次,企業可以采用多種形式與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廣泛的技術創新項目合作;再次,加快創業中心、大學科技園區的建設和發展,重視科研中試基地、成果孵化基地的建設。此外,要改革農業高等教育體制,調整優化教學培養結構和方式,面向市場,加強培養農業科技創新所需的復合型人才。
發展綠色農業離不開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更不能缺少對社會資源潛力的開發利用,尤其是綠色農業科技創新的研究。為此,應根據我國綠色農業發展現狀,在確定綠色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及對創新動力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構建綠色農業科技創新模式,本文重點對綠色農業科技創新的主體與動力加以分析。
1 綠色農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分析
1.1 綠色農業科技創新的落腳點 農業技術創新決不是孤立的社會事件,作為一種特定的技術經濟過程,在本質上是特定時空范圍內的社會、自然、技術諸多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合理組合,它不僅離不開科學創新,也離不開組織創新,制度創新與管理創新,它們都是技術創新的環境條件與保障。而技術創新的落腳點又是市場創新。它們的相互作用于結合就成為就成為現實的有效率的創新體系。如果對創新體系進行深入分析,就不難發現,所謂創新體系是由人員、組織、環境三大要素組成。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人與人、人與組織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都要通過一定的人員和組織的集合來體現。技術創新作為一種經濟行為,雖然是單個經濟主體謀求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手段,但都離不開一定的經濟環境和組織結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術創新的主體一般應是市場的主體。毫無疑義,從理論上來講,綠色農業科技創新主體應是農戶與農業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創新源,是成果的供應者。實際上,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戶不僅經營規模小、收入彈性很低,“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生產規模小,科技水平低,只能從事簡單的模仿創新。大批量的分散的小生產農戶,客觀上制約了農業科技創新進程,更難以進行綠色農業科技創新,必須有一個組織化的過程,將分散經營的農戶結成創新網絡,科技創新才能順利實現。
1.2 綠色農業科技創新的多元主體形式 近幾年,農業產業化經營,公司化運作是主要農業生產組織形式,逐步成為農業技術創新主體。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政府對農戶和農業企業的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的壯大,農民的行業技術協會的成長,農業技術市場等中介組織的發育,民間教育培訓組織的完善,農戶與農業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也會得到加強。特別是當農業大型企業與配套性小企業出現協同創新,對綠色農業產的的發揮示范和導向作用時,我國綠色農業科技創新必然進入多元主體創新時期。
1.3 綠色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建設 這其中強調政府的作用,因為農業科技創新與其他領域科技創新有明顯的不同。但同時,政府要利用非市場機制,彌補市場失靈的缺陷,加強宏觀調控能力,加大創新資源的投入,推動多元創新職能結構的整合,保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
2 綠色農業科技創新的動力分析
構建綠色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除明確創新主體,還必須深入探討科技創新的力量拉動。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動力可以分為市場力量和非市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