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建議匯總十篇

時間:2024-01-03 16:49:5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城市規劃建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城市規劃建議

篇(1)

中圖分類號:TU984.2文獻標識碼:A

1 城市規劃的定義和意義

城市規劃又叫都市計劃或都市規劃,是指對城市的空間和實體發展進行的預先考慮。其對象偏重于城市的物質形態部分,涉及城市中產業的區域布局、建筑物的區域布局、道路及運輸設施的設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城市規劃是一項政策性、科學性、區域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它要預見并合理地確定城市的發展方向、規模和布局,作好環境預測和評價,協調各方面在發展中的關系,統籌安排各項建設,使整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2 中小城市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城市設施超前建設與城市產業滯后發展嚴重脫節。城市作為一個永續發展的地域空間,是經濟、文化、生態、人口等因素的綜合產物,其中人是主體,環境是條件,經濟是支柱。一部分中小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沒有將三者有機統一起來。中小城市的經濟實力基礎本來就比較薄弱,加上目前這些城市的國有企業經營普遍不景氣,鄉鎮企業呈現下滑態勢,更加大了產業發展的滯后程度。因而在城市化實踐中,過分地關注城市基礎設施“不過時”問題,熱衷于建設現代化大都市和向城市建設的高標準看齊,對城市產業發展關注不足,對如何打造城市特色產業缺少辦法,對城市建設拉動產業的時限性視而不見,城市建設與城市產業發展嚴重脫節,未能形成產業支撐城市的良性格局。

城市發展戰略目標與城市資源比較優勢相互錯位。當前中小城市制定自己的發展戰略時存在的一個通病,是城市發展目標定位與城市區位資源優勢存在偏差。有的城市在戰略制定過程中存在信息不夠充分,計劃不夠科學,目標不夠實際,使城市發展偏離正確方向,或者錯過良好發展時機,或者造成效率低下,發展緩慢;有的城市在制定戰略時,考慮的范圍狹窄,城市建設互相模仿,盲目跟風,千城一面,沒有城市自己的發展特色;有的城市在制定戰略時,過分依靠長官意志,決策不民主,往往根據主要決策者的喜好偏重發展一些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一批不符合實際、不尊重科學規律、不講求長遠利益的“形象工程”,使城市走向新的產業雷同和結構雷同,而整體發展水平卻相對滯后;有的城市在制定戰略時,急功近利,忽視城市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和自然的協調關系,或因盲目鋪大攤子造成大量土地長期閑置,或對生態環境問題重視不夠,掠奪性開發利用資源,以污染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以至城市人居環境臟亂差,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軟弱,城市形象缺少魅力,城市發展走了彎路。

3 對中小城市發展的建議

發掘城市資源優勢,做強特色主導產業。做大做強中小城市,首先離不開產業的發展,而發展城市產業,關鍵是發掘城市現實和潛在的資源優勢,構筑以地區專業化為基礎的特色產業鏈條,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業優勢。各個中小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政治地位、經濟基礎、人文環境、歷史發展各具特色。城市在分析判斷自身優勢時,既要分析城市資源的存在狀況及其利用程度,也要對資源的市場供求稀缺狀況和發展趨向做出正確判斷;既要注意自然資源特點,又要看清自己在人才、技術、市場方面的優勢,從國際國內和區域的市場分工中選擇和確立本城市的主導產業。

抓好規劃設計工作,推進城市品牌營銷。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龍頭”,做好城市規劃設計的前提是找準城市定位,從多角度、多方位、多思路分析研究城市的歷史、現狀、發展優勢及其制約條件,確定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遠景目標。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時,一方面要注重對本地文化內涵與民俗風情的發掘,解決城市發展中的一般化、趨同化問題,另一方面要堅持高標準、大手筆,確保規劃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形成地方特色突出、現代氣息濃厚的城市風格。為保證規劃設計方案的實施,必須堅持“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的原則,嚴格依照法定程序、規劃和時限審批建設項目,增強規劃的全局性、統一性和法定性,發揮規劃對城市化發展的科學引導和綜合調控作用。創立城市形象還要積極做好城市營銷推廣工作,應通過有效的市場細分,瞄準城市營銷目標,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智力進行廣告公關宣傳,并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常抓不懈,使城市品牌形成巨大的商業價值和保持持久的生命周期。

規范政府城市管理,完善城市經營機制。但是,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并不等于放棄市場調節手段,相反是將市場手段貫穿于政府的城市全程管理,更加積極有效地發揮市場調節作用。

4 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規劃思想

在規劃中沒有看到體現或突出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就業密度這樣的關鍵指標。人生活在城市,兩大方面無非就是居住和就業。而城市的存在與發展的根本原因,就是整合的勞動力市場以及勞動力市場所表現出來的規模遞增規律。如果城市規劃不考慮或欠考慮勞動力資源的空間配置,將影響勞動力聚集效應的充分發揮,而且會造成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源和資本資源的浪費或低效,進一步將影響城市的競爭力。很明顯,高度的就業和居住社區的微觀平衡這種空間分布模式是造成很多城市交通擁擠的主要原因,這種土地使用的高度混合在空間上重復創造了城市空間結構的所謂細胞結構。城市規劃需要做的是如何有效地將高就業密度的商務區與就業認可(無論住哪里)有機地聯系起來。而此前提是要清晰的指出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就業密度(現狀和未來)。更進一步,我們加大了交通設施的建設,比如地鐵輕軌、城市快速干道,但是否考量平衡和混合的交通走廊模式以減少人均機動車出行量及提高交通的有效性?比如某交通干道出行方向的分布是75:25,即早晨有75%的交通量往市中心走,25%的往郊外走,下午則相反,這樣即使增加了交通設施但一樣導致單向的交通擁擠。

4 結語

研究城市的未來發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項資源、安排城市各項工程建設的綜合部署。在中國,城市規劃通常包括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要建設好城市,必須有一個統一的、科學的城市規劃,并嚴格按照規劃來進行建設。當前,我們面對先進城市咄咄逼人的發展態勢,面對全市廣大人民群眾渴盼擁有一個優美、清新、舒適人居環境的強烈愿望,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合、滲透到城市規劃當中,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努力推動我市城市規劃工作邁入一個新境界。

參考文獻

篇(2)

Abstract; City planning construction decides the city residents' quality of life,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ity,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s reasonable layout, ecological balance, whether can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it can solve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resources of high concentration of contradiction and so on, are changed to our country city process the successful important index. 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d our country current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hoping to China's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a contribution to the cause.

Keywords: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layout; ecotype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城市規劃建設的含義

城市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本身代表的是一個區域,一個民族文化,將各行各業集中起來,不可避免的,作為社會活動主體的人會被集中起來從事經濟,政治,金融,貿易,服務等行業。

城市規劃建設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含義,即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所謂城市規劃是指根據城市的地理環境,人文條件,經濟發展狀況等客觀條件制定適宜城市整體發展的計劃,從而協調城市各方面發展,并進一步對城市的空間布局、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等進行綜合部署和統籌安排的一項具有戰略性和綜合性工作。所謂城市建設是指政府主體根據規劃的內容,有計劃地實現能源、交通、通訊、信息網絡、園林綠化以及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建設,是將城市規劃的相關部署切實實現的過程,一個成功的城市建設要求在建設的過程中實現人工與自然完善結合,追求科學與美感的有機統一,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共贏。

我國城市規劃建設存在問題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規劃建設也日益成為政績的象征,引起城市規劃建設重改變而非效果,存在盲目追求速度,缺少統籌兼顧的所謂“城市大變樣”現象,出現了很多城市陷入盲目無序的城市改造中。

2.1重速度輕規劃

為了盡快地完成規劃指標,部分城市選擇大大縮短規劃時間,降低了城市規劃應有的協調規控作用。對于城市規劃建設而言,由于占地面積廣,涉及利益沖突較復雜,人口程度密集,不能一味的追求速度,而應當在規劃之前充分調研,具體了解城市的地理環境,人員成分,行業分布等等,這一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需要耐心統籌的工作,只是簡單地看看和了解,是不可能完成一個適宜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規劃設計的。

2.2不易于城市生活

一個成功的城市規劃建設應當是布局合理,實現社會利益、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的統一發展的,但是現在部分城市的規劃建設缺乏系統性,基礎設施的設置沒有進行合理規劃,對于城市污水的處理,緊急避險設備的建設,基礎綠化的布置以及道路交通協調都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致使市民在城市生活中遭遇很多不遍,而且對于城市的環境質量而言,容易遭到遭到污染和破壞,在上下班高峰期極易造成交通堵塞,這都是城市規劃不合理帶來的后果。

2.3忽視對文化遺產保護。

文化遺產是一個城市文化的體現,是歷史的見證,具有很大的歷史價值,但是在現代城市建設過程中,追求高樓大廈,追求道路寬闊,以舊城改造名義對很多文化遺產進行了拆除改建。以北京城市改建為例,很多名人的故居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例如林徽因故居,魯迅原址等等,被打著開發和改造的名義強行的拆除了,不利于我國文化遺產的保護;

2.4忽略城鄉體制協調

很多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將建設中心放在城市中心,圍繞市中心“攤大餅”,致使市中心的吸附力或“向心力”過程過大,無論是綠化還是其他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一旦脫離市中心,特別是城郊邊沿地帶,就是顯出較大差別,這種形式的城市規劃忽視城郊部分的建設管理,造成城鄉規劃體制分割脫節。

2.5無特色的單一化。

城市規劃建設本身應當突出城市的特色,體現城市的文化,但是現在很多城市的建筑風格極為類似,很多城市都將高樓大廈作為城市現代化的象征,而不充分考慮城市突出特色,致使很多基礎的設施,例如廣場,公路,公園等等出現千城一面的現象。

我國城市規劃建設的幾點建議

3.1合理規劃城市整體布局

我國城市規劃建設多采用“單中心”規劃模式,將會帶來市中心人口密集,導致環境惡化,資源分配不均,人口密集程度大等弊端,因此建議,城市在進行城市總體規劃時采用“多中心”的方案,即確定城市是由多個城區組成,相互之前具有獨立地位,但是分工協作,共同構成城市和諧的整體。具體而言,可采用“田”字城、“申”字城、子母城、棋盤城等建筑設計構想,以“田”字城為例,將市中心規劃為十字大街,形成四通八達的商業中心,街道兩側為商業大廈,行政單位、服務性機構以及居民小區等不具污染性的建筑,可以充分利用豎向空間,在建筑物之后可以規劃為公園,綠地,休閑場所,從而保證了市中心本身的綠化面積。在交叉的兩條大街延伸路上,分設若干環城街道,街道形成圍合,內部相互連通,從而能夠便利交通,減少一條道路堵住,整個交通癱瘓的現象。道路與道路之間的空地可以建構為公園,烈士陵園,大型游樂場等綠化面積較大的公共場所,從而可以對道路上車輛造成的空氣污染起到一定凈化吸收的作用。

3.2維護便捷的交通條件

四通八達的交通干道相當于城市的脈搏,向城市輸送動力和資源,因此在城市規劃過程中交通道路的便捷和安全性是關系到城市真正現代化的關鍵。首先對于道路布局,應以市中心為中心呈整體放射狀,環形或者井字型設計,便于交通的四通八道。其次,道路寬度應當因地制宜,和周圍相關環境相配套,既要便捷交通,也要合理用地,盲目擴道也不利于城市整體規劃。最后,在交通指示路標,專用車道,限行標準等設置要明顯合理,這樣才能各行其道,便于城市交通出行。

3.3設置優良的公共設施

一個城市的公共設施關系到居民生活的便利、質量和安全,一個好的城市規劃中,優良的公共設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舒適的公共場所,可以給居民美的享受,成為放松城市壓力和人與人溝通與交流的重要場所,因此,公共場所的親民性應當放在第一位,貼近居民區,商務區,便于市民的休閑交流。其次是公共設施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因為公共設施具有普遍性,關系到大多數人的利益,故而要更具安全性。以城市的排水系統為例,如果城市排水系統設置不好,遭遇大雨或者暴雨就有可能造成人們的出行不便,甚至威脅生命財產的安全,排水系統的設置要以城市以往降水量的最高數為標準,就高不就低。

3.4構建生態化城市

構建生態化城市是指要以因地制宜,重綠化,少污染,實現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進行城市規劃建設。實現城市與自然資源的和諧發展,主要是因地制宜,構建水城或者山城,突出地方地理環境的特色。重視可循環利用產業的開發,城市的發展方向決定了城市的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生態化城市就是要充分開發可循環產業的開發,地下水循化系統,可回收垃圾再利用等產業,都有利于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綠化工作要做切實放到城市規劃建設的重要位置。在我國園林規劃一向是比較薄弱的環節,因此,建議在之后的城市規劃建設工作中要將綠化工作做到合理有效,切實還城市一個碧水藍天,而不是單純的追求“人均綠化率”。

3.5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

一個城市的靈魂不在于它的當下而是它的歷史底蘊。在我國有很多文明古城,沉淀了我們傳統的美德和文化,因此在城市規劃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這些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將城市的文化之美展現給每一位異鄉客,而不是撕碎給大家看。這可能面臨到新舊城區的沖突,這就要求在規劃時注重兩者的銜接,或者呼應或者對比,從而更能突出地方特色。

參考文獻

篇(3)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大,各地政府等相關部門對于城市規劃也越來越看重。但是在規劃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難。比如規劃所需費用太高,或者規劃的內容很多都是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因此,在城市規劃的道路上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谝陨蠁栴},本文從城市規劃的內涵出發,分析了我國城市規劃的現狀,并對促進城市規劃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什么是城市規劃

城市規劃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學科,其中包含了多種科學體系的知識。城市規劃的主要目的還是對城市的各方面布局進行完善優化。對于各項工程建筑、水利施工等實施有效合理的部署。對于城市未來的發展制定方向,以促進城市能夠進入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循環當中。但是城市規劃在時間方面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它只能針對某一段時間之內城市的各種規劃部署,因為隨著時間的改變城市也在不斷的發展,因此規劃內容也要跟隨者發生改變。城市規劃在城市的建設、管理以及運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城市規劃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有利于解決在城市在發展中出現的矛盾以及不協調的現象。在規劃的過程中一定要有科學合理的原則作為依據。如果不科學,在某一點上就可能引發人與規劃之間的矛盾,從而引發更深的利益問題,阻礙城市的發展。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還具有較強的社會性,經常會引發建筑藝術與工程技術之間的矛盾。城市規劃中也具有較高的政治性,因為,所有的政策實施還是要靠各級政府起宏觀調控作用的。有的人認為,城市規劃并不能劃分在科學中,而是將其當成一種政策或是工作上的認識,近而忽略了城市規劃過程中所包含的多學科的交叉性質。

二、我國在城市規劃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我國加快城市建設步伐的同時,許許多多的問題浮現出來,而為了使這些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就要將它們一一找出來,并且進行仔細的分析,達到應有的目的。目前,在我國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存在的誤區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不按照相關的規范進行,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不能將規劃內容與實際情況還有相關規范結合在一起。致使在規劃的過程中頻頻出現修改的現象。

其次,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對與古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還沒有提高上來。許多城市在規劃過程中破壞了重要的古老文化遺產,在人文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對于城市文化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再者,對生態的任意破壞。環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不能因為現代化的發展而去破壞生態的平衡,這也不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方針。因此,只有在保證環境的前提下,才能合理的進行城市規劃。這樣一來,在改變了城市面貌的同時,給環境、經濟、文化的發展也帶來了巨大好處。只追求發展速度而忽略了生態是不能將發展持續下去的。

最后,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只注重發展規劃的速度,而忽略了規劃質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形象工程。工程前期發展的特別快,然而到了后期就不斷出現問題,不僅影響工程進度,到最后可能致使工程質量不過關,達不到使用要求。還有就是不能將城市規劃與未來城市的發展結合在一起。給后期建設帶來巨大的麻煩。

三、加強城市規劃中科學性的重要意義

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提高其科學性對于城市的規劃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可以為規劃提供合理的建議和科學的依據,完善工程建設,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加強城市規劃所具有的科學性,有利于將城市發展中所取得的利益最大化的呈現出來,完善城市之中的文化中心或者是經濟中心的合理配置,提高城市的中心特色。

第三,科學有效的城市規劃對于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有著重要作用。

第四,科學發展是我國發展的重要前提,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其次,城市規劃必須要有科學性作為指導方針,才能促使城市快速發展。

第五,科學的城市規劃其中必定含有較強的法律性質,這樣可以約束在規劃過程中出現的冒進違規現行,提高工程質量。

四、科學性城市規劃需要遵循的原則

首先,要遵循的便是可持續發展原則。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多,還有各種資源快速的開發利用,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已經十分明顯了,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問題已經不斷的涌現出來,各種矛盾以及不協調正不斷加深,我們只有嚴格的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將各種問題和矛盾有效的解決。其次,要堅持以人為本。城市規劃建設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讓人更好的生活,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人才是一切生產生活的主題,堅持以人為本,對于加強城市管理,對于城市的發展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再者,要遵循和諧發展的原則。在城市的規劃過程中,應該時刻的注意人與社會、與經濟、與環境幾者之間的和諧發展關系。特別是生態環境,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基礎,因此在發展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盡量不改動或只是小改動生態環境,使城市規劃與環境和諧相處,促進城市發展。

五、科學進行城市建設的思考

首先,在意識和觀念上必須得到突破,以科學發展作為堅實的基礎,以發展社會經濟作為要意。

其次,對規劃者的綜合素質要有嚴格的要求,不斷提高規劃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政治素質。發揚民主精神,能夠聽取社會各界提出的意見,并作出有效的總結和利用。

最后,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敢于總結經驗,大膽創新。為科學性規劃提出寶貴意見,在規劃過程中要嚴格的按照章程進行工作,加強規劃過程中法制管理,出現違規行為必須處罰,糾正其錯誤,保質保量的完成規劃工作。

六、總結

本文就城市的規劃問題做了一些簡要的探討,從城市規劃的實際狀況出發,突出科學性在城市規劃中的重要性,指出我國現階段在城市規劃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合理的意見,希望對城市建設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篇(4)

城市是由復雜的物質及精神要素的發展又促進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而得出的結果。城市規劃的目的是城市資源的合理配置,是城市空間的優化處理,其目的是為城市的合理、健康的發展,為城市綜合效益的增長,為城市運轉效率的提高,也就是為促進及發展先進的生產力服務。

一、城市規劃對城市發展的作用

城市規劃是城市為實現一定目標而預先安排的行動步驟并不斷付諸實現的過程,是指導城市發展建設的指導性文件,是城市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

   (一) 城市規劃對城市的發展建設具有未來發展的導向性

按照前述規劃定義,城市規劃是預測未來,并通過行動改變和適應未來,達到一定目標的連續不斷的過程,城市規劃的未來導向性意味著:(1)未來目標的制定,任何規劃都是以目標作為未來趨向的;(2)規劃的內容和過程始終是為未來指明方向的,并引導未來規劃行為來實現規劃所確定的目標。

   (二)城市規劃引導著城市的發展方向

城市總體規劃通過分析城市的自然資源、水文、地質、環境容量、區位優勢以及與周邊城鎮的關系等條件,研究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指導方針、戰略目標,確定城市的發展方向,包括城市用地發展方向和產業發展方向。

   (三)城市規劃塑造出城市的整體形象

   在城市規劃中,除了要考慮道路交通、能源通訊、科教文衛體等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外,還要規劃城市的人文環境,研究城市整體形象的塑造問題。塑造嶄新的、具有地方特色和個性的現代化城市形象,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增強市民熱愛家鄉、建設家園的凝聚力,擴大城市知名度,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等均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規劃對環境的影響及對策  

當前,在我國,由于人口的持續增長和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城市化問題也日顯嚴峻,同時,我們還不得不面對嚴重的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尋找既能保持經濟增長又能不使生態環境嚴重惡化的途徑,是刻不容緩的。

   (一)合理確定城市的戰略目標和建設步驟

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發展手段,是在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中必須采取的有效方法。對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選擇和目標順序應與城市的基礎條件和發展階段相適應。在制定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中,我們首先要對該城市的戰略地位、城市規模、建設前景和發展趨勢有準確的分析和研判,只有定位準確,認識到位,才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符合實際而又能付諸實施的城市發展藍圖。

   (二)提高對城市規劃的嚴肅性

城市規劃設計和管理人員,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擺脫計劃經濟形成的城市規劃觀念、理論、方法的框束,更新舊觀念,探索新思路,選擇新起點,提高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預見性,為城市的發展制定科學合理的依據。

   (三)注意研究城市的結構形態和布局的合理性

要根據城市的發展戰略和建設規模,合理確定城市的結構形態,按功能效用的不同,做到分區明確,功能合理,機理協調,同時城市的結構形態和布局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使之有發展的余地。

三、城市規劃面臨的問題及今后的發展方向

城市規劃是城市社會總體價值觀的體現與反映。因此,城市規劃要從社會發展和演變的角度來確定其作用和構成,并有效和有序引導城市建設和發展,推動城市社會前進。在規劃中應時刻關注世界城市發展的經驗與教訓,結合本國國情,強化地區性特點,做出與之相適應的規劃調整。鑒于以上的論述,以下問題需加以研究:

   (一)城市規劃中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高速增長的階段,因此在城市規劃中必須處理好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二者之間的關系,我們不能只謀求經濟盡可能高速增長,而不顧生態環境保護,要實現經濟增長和生態環境之間的相互協調,必須解剖在城市這個統一體內經濟增長方面所包括的各要素和生態環境方面的各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并在此基礎上,對這個統一體即城市系統進行調控,最終實現整個城市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持續發展。

   (二)地區中城市人口和土地問題

人口持續增長,耕地逐年減少,人均消費不斷提高是三個不可逆轉的國情。目前又正處于兩個轉變之中,就農業本身,保護耕地,核定播種面積,這要求城什用地的擴大要嚴格執行保護耕地的措施。

   (三)不斷提高城市規劃和管理者的素質,是建設好有社會主義特色城市的關鍵

我國城鎮建設的速度很快,城鎮面貌的變化也很大,但怎樣使城市的物質和精神文明都提高到一個新的檔次,其關鍵在管理者、規劃者的素質和全民現代城市意識的提高。城市景觀的破壞,城市的無序建設,城市綠地的被侵占,城市中過多的建高層,對歷史文化古建筑、古跡的人為破壞等,片面追求所謂的"業績",追求"第一"片面強調"經濟效益"而忽視整體,只看眼前而忽視將來。

四、結語

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先期工作,它的成功與否,對城市未來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 。廣大的城市規劃工作者應從我國目前的實際出發,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當前存在的城市問題,制訂出一套合理的、切實可行的城市規劃方案,這是城市發展中亟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參考文獻:

黃光宇、張繼剛  我國城市管治研究與思考.城市規劃,2000(9).

陳友華、趙民  城市規劃概論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186-189.

篇(5)

一、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隨著延安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展,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外來經商務工人員不斷聚集,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建設和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現代化中型城市特征日益明顯。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交通擁擠、公共設施及市政基礎設施的滯后、違法建設蔓延等“城市通病”也隨之而來,城市的整體形象受到了極大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城市規劃缺乏前瞻性?,F行城市總體規劃雖已開始使用2008版,由于缺乏前瞻性,尚未充分考慮人口增加帶來基礎設施配套、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城市功能配置不盡合理,規劃的引領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中疏、南調、西控、北拓、東備”的空間發展策略實施效果不佳,隨意變化太多,功能分布不夠明顯,水、電、氣、暖等市政公用設施的選址與城市發展不同步,公共設施布局不盡合理,倉儲用地的分布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二)“四規”銜接不夠?!八囊帯笔侵赋鞘锌傮w規劃、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差異有四個方面。一是控制體系的差異。土地利用規劃的指標是自上而下的,需經省級以上有關部門審定。二是編制主體的差異。兩規分別由國土部門和城建部門委托不同的規劃單位進行編制。三是編制時間上的差異。兩規編制時間、工作職責、基礎要求、內容表述等不盡相同,造成兩個規劃在用地規模、布局等諸多方面不相一致。四是編制依據上的差異。土地利用規劃主要根據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編制,而城市總體規劃主要根據一個城市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對城市土地所作出的空間布局安排,城市規劃用地指標要遠大于土地利用規劃的城市用地指標。

(三)城市建設缺乏特色。任何一個城市從形成到發展都有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伴隨這一過程必將給后人留下文化遺跡(產)并逐漸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蘊。作為世界矚目的革命圣地,延安土窯洞和寶塔倍受海內外華夏兒女的青睞,應當在城市建設中突顯特色,彰顯個性,體現延安與眾不同的一面。而目前延安城市建設特色不夠明顯,各類建筑過于簡單,沒有一個像樣的標志性建筑,城市小品幾乎沒有,公共活動場所少的可憐,突出的高層建筑也過于胖大,缺乏個性,山體居民的建筑雜亂無章,居住環境苦不堪言,沒有很好地傳承歷史文化,正確處理和把握城市節點和建筑細部。

二、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針對當前延安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為理順城市規劃管理體制,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緊密結合實際,認真編制和實施城市總體規劃。2008版城市總體規劃雖然尚未正式公布批準實施,但總體框架思路符合延安實際,符合城市發展的需要。建議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明確城市發展思路和目標,努力實現中小城市向大中城市的轉變。繼續堅持“中疏、南調、西控、北拓、東備”的城市發展戰略,限制老城區的高層建筑,盡快實施新城區及周邊項目。分區開發智能化建筑、生態建筑小區和低碳建筑小區。注重分區規劃編制工作,嚴格按區域劃分功能區,根據各個功能區按部就班,逐一落實,舞活規劃“龍頭”。

(二)“兩規合一,四規銜接”,最大程度地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核心成果集中在全市城鄉建設用地“一張圖”(1:20000數字版)工程及其“三條控制線”(基本農田保護控制線、城市建設用地范圍控制線、分區區塊范圍控制線)。要將“兩規”編制緊密結合起來,在“兩規”管理上各取所長,相得益彰,力爭形成“以規劃引導土地、以土地保障規劃”的新格局。要通過指標管理和分塊方式,引導各類建設用地向規劃建設范圍集中,使得城市規劃成為真正引導城市建設發展的行動綱領。要著力構建“四規銜接”協調機制,以項目統籌平臺和城市規劃部門的空間統籌平臺為龍頭,以土地、環保等規劃為支撐,以城管、交通、文教體衛、水電氣等市政、園林多個部門專項規劃為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規劃委員會協調溝通及監督 “四規銜接”,消除規劃之間的沖突,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的“政策合力”,使規劃戰略真正落到實處。

(三)統籌城市規劃,彰顯城市個性。在城市的規劃建設中,將城市的空間布局、歷史文化和時代氣息有機結合,將文化資源的挖掘和現代建筑合理配置,彰顯城市特色,真正建造出一棟棟經的起時間和歷史考驗、傳承歷史文化的特色建筑。注重現代建筑風格與傳統建筑風格的有機結合,分區設計建筑的色彩,精心打造城市夜景。

篇(6)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the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blueprint, is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basic basis. The urban construction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normal you must have a reasonable of urban planning. The following the author discusses work experience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uts forward several personal opinions.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Urban construction; Question views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城市規劃新理念

1.1 堅持科學的發展觀

城市規劃要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切實把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落實到城市規劃的編制和實施中來。城市規劃必須考慮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和生態環境條件相適應,并為城市留下未來發展的余地。順應自然資源的約束,堅持 “ 緊湊型 ”、“節約型”的城市規劃建設方針,不能盲目追求將城市規模做大。應科學合理地引導開發利用土地,強調保護耕地,以新型工業化來推動城鎮化。城市規劃除要考慮區域、城鄉、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五個統籌”原則外,還必須綜合考慮全局與局部、新區與舊城、近期與遠期、需要與可能、共性與個性、歷史與現代、地上與地下等各種關系,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不能主觀臆斷、生搬硬套,必須審時度勢、統籌兼顧、綜合考慮、科學決策,促進各項事業協調發展。要拓展規劃的視野,面向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用戰略思維和世界眼光來研究規劃問題,為城市長遠發展提供決策依據;要重視規劃方法的創新,綜合運用定性、定量、定位、定景和定施的綜合集成方法,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適應性。

1.2 堅持以人為本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就是“以人為本”。要把滿足人的合理需求、人的自由流動、人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規劃的重要內容,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城市規劃要尊重“前人”;關愛“今人”;善待“后人”,更多地體現對人、自然和歷史文化的尊重。要保護好“前人”為每座城市創造并留下來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繼承和發揚城市固有的特色;要重視居住區規劃,充分體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求,把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城市環境質量、創造適宜創業發展和適宜居住生活的城市作為規劃目標。社區和諧、鄰里和諧、人與人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要強調步行尺度、有界鄰里、健康衛生社區、游憩休閑空間、舒適安全環境和快樂無憂生活;要提倡“為人民服務”,貼近百姓生活,體現人文關懷。既要想著“小”的,給學校和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活動空間;也要惦記“老”的,切實關心老年人的文化體育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1.3城鄉一體化規劃建設

建設和諧社會,必須注重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城市是區域的核心,是區域的增長極,而區域是城市的載體、支撐和擴散的腹地。順應城市區域化和區域城市化趨勢,在規劃的視野上,要打破就城市論城市、就局部論局部、就現狀論現狀的局面,向以城市―區域系統觀和動態時空統一觀統籌城市區域化和區域城市化的有序調控方向轉變;要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要求,以“發展小城鎮,建設中心村”為重點,加強村鎮規劃和小城鎮規劃的編制和實施指導工作,建立工農結合、城鄉一體、區域協調、統一完善的城鄉規劃體系。調控產業和城鎮發展,協調城市之間、城鄉之間的各種關系,重新聚集并整合各類經濟要素,增強區域整體功能和綜合競爭力,促進區域城鎮化發展進程。

1.4 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體現經濟的規劃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特別是城市土地有償使用以及土地市場的形成,城市建設投資主體和渠道趨向多元化,城市規劃不應再是一成不變的藍圖,而是一個不斷研究和解決城市發展中存在問題的滾動的調控過程。在規劃目的上,要從單純的貫徹國民經濟計劃向著為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提供優化組合的空間載體系統轉變。不斷推進規劃工作向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服務方式轉變,向集約化、精細化管理方向轉變。城市規劃要體現市場經濟規律,為經濟發展服務。要重視供需分析,尋求資源供給與發展需求的平衡關系,在城市現有產業特點、地域資源優勢基礎上,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做好空間用地布局規劃,為發展城市經濟搭建載體。要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強化投入產出分析測算。規劃要考慮成本,要有彈性和適應性,體現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1.5 做好綠化規劃

體現綠色生態觀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追求城市的生態價值、健康價值、人類與環境間的協調和交流價值和環境公正價值。要妥善處理好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關系,處理好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關系,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堅持走資源節約型的城鎮化發展道路。保護城市的綠帶和藍帶,充分考慮沿江、沿河、沿路的生態綠色廊道建設,充分考慮老城區綠地的營造和新區大規模綠地的拓展,建設環境良好型綠色生態社區。綜合有效地利用資源,避免資源過度開發,特別是要保護好基本農田、水源地、自然景觀、歷史人文景觀等資源,確保開發建設活動不超出環境容量,不對環境、文化資產和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1.6 堅持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體現社會與文化的規劃

城市作為人類居住的集中地,其發展不僅僅是經濟的振興,也是社會的全面進步。城市規劃不能只研究技術,應該更多地研究社會結構和人的全面發展。體現在規劃的內容上,要從以城市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物質性布局規劃,向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的立體、動態、整體性規劃轉變。城市規劃要充分考慮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的加快發展和科技進步和創新需求;要重視交通、水利、電力、環保等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加快公共衛生及防災體系設施的規劃建設。城市規劃應面向大眾,服務大眾,能夠為弱勢群體提供醫療、教育、就業、休閑等方面的保障。

2城市的規劃經營

2.1搞好規劃領導工作,充分發揮城市規劃師的主導作用

城市領導主要是領導規劃工作的進行,保證規劃的物力、人力、財力上。關于如何規劃,城市領導可以提出原則性建議,需要說明建議是供城市規劃師參考的,不要定死如何規劃,以免影響規劃師的研究、論證,造成錯誤。為了做出合理的高水平的規劃,城市領導應該樂意這樣做。因為,城市規劃畢盡是為城市領導管理服務的,只有好的城市規劃才能有利于城市領導在城市建設中取得好的管理成績;規劃畢盡是一門科學,需要專門研究才能掌握、需要專業人員――城市規劃師才能操作。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城市規劃師是城市規劃的第一生產力,在城市規劃中應起決定作用。規劃應主要由他們通過研究、論證后做出,應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城市規劃師應認真考慮領導者提出的建議,積極采納合理的建議。對不夠適應具體情況的建議,要做耐心、細致的說服工作。城市規劃師要講真理。只有這樣才能做出合理的高水平的規劃。

2.2規劃與管理銜接

規劃最終通過管理實現。我國由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由行政管理逐步走向法制管理,不斷出現新的經濟開發形式,需要新的管理方式。因此,首先,規劃的內容、深度、形式、程序等都必須與管理相適應,與管理銜接,必須方便管理。其次,管理也應根據規劃的固有特點做適當的調整,與規劃的特點相適應,二者相互銜接。只有這樣,才有利于規劃實施,規劃才是好的規劃,管理才是好的管理,才有利于城市建設,城市建設才能出成績。要做到這一點,城市規劃師與城市管理者要多交流,城市規劃師多了解管理,管理者多了解城市規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和諧規劃。和諧規劃追求以人為本、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要求規劃發揮平衡利益、調和社會關系的作用,要求加強規劃之間的綜合和協調。通過和諧規劃來擴大和保障城市公共利益,提高城市福利水平,促進社會各階層的融合。通過和諧規劃,促進規劃之間的協調和有機結合,包括硬資源規劃與軟資源規劃、城市資源規劃與區域資源規劃、近期資源規劃與遠期資源規劃的有機結合,實現空間規劃和內容規劃的和諧、城市規劃對各類專向規劃的統籌與協調。通過和諧規劃,堅持城市發展的生產、生活、生態相統一,為城市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2.3充分發揮城市規劃首位公共政策的作用

完善政府的公共政策體系,關鍵是要重視和建立主干性政策,明確首位公共政策。目前,我國許多城市普遍存在主干性政策缺乏、首位公共政策不明顯等問題。規劃既是城市公共利益的守護者,又是城市發展的引導者,隨著城市發展,規劃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設中的綜合協調功能越來越強,應該充分發揮其主干性政策作用。而資源調控綜合性強,涉及多方利益,需要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協調統一,規劃又應該成為所有資源調控政策中的首位公共政策。發揮規劃在資源調控體系中的首位公共政策作用,就是要發揮規劃的先導、主導和統籌配置作用,就是要充分發揮規劃這一軟資源在各類資源配置中的主觀能動作用,因為科學的規劃是最大的城市資源,規劃的失誤是最大的資源浪費。發揮規劃的首位公共政策的作用,關鍵是要建立起統一的調控管理平臺,切實發揮規劃的主導作用。

3城市規劃調控體系分析

規劃目標與實施結果存在錯位的表現及原因:

(1)土地開發強度的隱性提高。在土地開發建設的過程中,一些法律、法規界定模糊的方面,由于管理控制手段不力,容易導致對土地開發強度控制的失效;

(2)環境惡化。主要是對公眾共享環境或景觀資源(如綠化空間、城市天際線等)的侵蝕或破壞等,造成居住環境的惡化;

(3)公眾利益受損。市政設施建設滯后、服務配套設施不全、公共空間不足等損害公眾利益。

篇(7)

1. 目前縣級城市規劃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城市規劃執法體系尚未建立健全

目前我國城市規劃行政執法的相關法律法規主要內容包括城市規劃行政執法機關有對城市規劃建設審批監督、審批后的監督檢查及對未經規劃部門批準的違法建設行為依法查處的權利。但是,現行的法律法規規定政府執法部門除公安機關外沒有對人的強制執行權,造成了執法主體管理的職能被弱化,監督力度不足,對違法建設行為難以有效制止,影響城市規劃的總體布局。此外,盡管有一些縣級城市解決了城市規劃管理權限統一的問題,但是對于規劃建設中各項資源的投入卻十分有限,使得城市規劃執法明顯滯后于城市規劃的發展。

1.2城市規劃管理缺乏有效的決策機制

當前城市規劃部門既是規劃編制與審批單位,又是規劃決策與執行機構,致使管理部門的自由裁量權過大,同時對于城市規劃管理職能的劃分不清楚使得政府和規劃之間缺乏充分的交流。政府對于城市規劃的宣傳力度不到位,居民對政府城市規劃政策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使得規劃部門和居民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增加了規劃管理工作的復雜性。此外,部分城市在城市規劃編制時不能和城市規劃管理和建設的需求相適應,導致在完成城市總體規劃審批程序后難以利用現有資源及時組織編制分區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從而難以形成全面的城市規劃編制體系。

1.3文物古跡保護力度不夠

我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遺存的文物古跡眾多。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部分縣級城市政府及規劃部門不能充分意識到文物古跡的文化和藝術價值,缺乏對文物古跡進行有效的保護和修繕,盲目的追求城市現代化的進程,甚至有的城市對一些文物古跡進行拆除,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損失。在城市發展和文物古跡保護方面,政府和城市規劃部門應該進行合理的規劃,避免城市的發展對文物古跡的破壞。

1.4土地利用規劃和環境保護問題

土地規劃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城市規劃管理總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由于我國城鎮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規劃的編制和實施普遍超前于土地利用規劃,并且土地利用規劃和城市規劃由于分屬不用的部門,造成了再實際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協調和銜接;其次,部分城市在規劃中對土地利用規劃不合理,城市商業區不斷占用公共區空間,使得城市綠化面積和公共活動區面積逐漸縮小,城市商業區人流和交通過分密集;最后,城市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包括廢氣及污水的大量排放,影響城市居民生活的質量。

2.縣級城市科學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幾點建議

2.1 建立城市規劃委員會

為了科學指導和規劃全縣經濟、社會和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應該建立城市規劃委員會,采取公平、公正和公開的決策原則,加強城市規劃指導、規范審批、強化監督實施、建立健全規劃管理體制,對縣城重大的規劃建設事項統一進行規劃管理。城市規劃委員會作為縣級政府重大規劃的決策性機構,在人員組成上應由縣城主要領導班子、相關職能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大中型企業代表以及部分市民組成。在規劃委員會下應設辦公室 ,作為常設辦事機構,與規劃部門合署辦公 ,處理規劃委員會 、專家咨詢委員會日常事務、行使執行、協調 、組織、監督的職能。通過建立督辦制度,及時將例會確定的事項,性質,進行責任分解 , 明確時間節點,進行跟蹤督辦,并將實施情況及時向規劃委員會報告。

2.2 推動城市規劃走向法制化、制度化

目前我國指導城市規劃的法律是《城鄉規劃法》,它對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協調城鄉空間布局、保護環境和歷史文物古跡、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國城市規劃的法律法規體系還很不完善,在城市規劃的各個方面及與其密切聯系的環境權、公共安全和衛生方面都有著很大的立法空間。同時,對于鄉、鎮及村莊的規劃也應有配套的法律法規,結合鄉鎮的發展規律和發展實際,加強鄉鎮規劃管理。

2.3 建立完善的城市規劃編制體系

為了給城市發展的各個階段及規劃實施的各個層面提供合理的法律依據和技術指導,政府及規劃主管部門應該充分重視城市規劃編制工作,健全完善城市規劃編制體系,提高城市規劃編制水平,以能夠有效管理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城市建設活動,為城市的科學合理規劃提供一個有效的依據。

2.4 積極引導公眾參與城市規劃

目前,我國城市規劃中市民參與的程度還較低,僅處于告知性參與。城市規劃不僅是規劃者或者政府部門的政務,公眾作為城市的主人,也有權利和義務參與到城市的規劃建設中,同時公眾也有智慧和能力為城市的建設發展出言獻策,政府應該加強公眾參與城市規劃建設的積極性和熱情,在城市重大規劃決策時可以采取利用規劃展覽的方式,廣泛征求咨詢公眾的意見,并聽取和采納其中合理性建設性的意見。

2.5 加強城市規劃工作的執法監督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合理科學的規劃,對于既定的規劃政策規劃執法部門應該切實執行,在規劃審批過程及行使權利時應加強監督,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辦事,避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現象發生。發揮各部門及部門之間的監督和制約,定期和不定期的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制止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城市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同時,應該加強城市規劃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參與城市規劃的熱情,積極維護城市形象,推動城市規劃的有效實施。

結論

城市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關系到規劃、建設、管理每個環節,規劃是指導,建設是手段,管理則是保障。為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合理利用土地,準確定位,科學規劃,推進城市開發發展,為市民營造一個舒適宜居的生態家園。

參考文獻:

[1]何青.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四川建材,2010,(1).

[2]肖國慶.對縣城建設與管理的思考.理論研究,2010,08.

[3]楊富堂.縣城的城市化意義及發展思路[J].許昌學院學報.2007,(6).

[4]石運峰,蔣濟同.關于城市規劃執法工作部分難點問題的對策與研究[J].城建檔案,2008,(3).

篇(8)

中圖分類號:U21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Based on the outline for planning and assessment,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years of experience in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initial research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 Shenyang, Shijiazhuang and Beijing , elaborates the main points of construction planning from five aspects: construction time, construction necess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planning , passenger flow and joint with other traffic means. Thus, conclusions and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ning, construction scale, construction necessity,construction time.

大容量城市軌道交通是解決我國大城市交通問題的有效手段。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化規模的擴大,“城市用地擴大,城市人口集聚,小汽車激增”,各大城市都選擇軌道交通來解決日益嚴重的城市交通問題。由于軌道交通是一項巨額投入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對城市的發展和建設影響重大,為規范軌道交通建設,國務院辦公廳了“81號文”,對軌道交通建設進行嚴格管理,明確指出所有擬建城市應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及城市交通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城市發展要求和財力情況,組織制定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且中咨公司編制了相應的建設規劃編制大綱和評估大綱。以編制大綱及評估大綱為依據,在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編制過程中,我們應重點關注如下五方面的問題:

一、軌道交通建設必要性問題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必要性,是回答為什么要修建城市軌道交通。很多城市對于軌道交通修建的必要性往往重視不夠,而中咨公司評估以及國家發改委批復時,對軌道交通修建的必要性都非常重視。

根據81號文,申報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首先必須滿足《通知》中提出的軌道交通建設門檻。如下表:

地鐵 輕軌

人口 ≥300萬人 ≥150萬人

國內生產總值 ≥1000億元 ≥600億元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100億元 ≥60億元

客流規模 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 單向高峰小時≥1萬人

除了在經濟發展,客流規模上支持軌道交通修建以外,由于城市軌道交通對于城市用地布局以及城市空間具有很強的塑造性,且軌道交通“大運量、集約化”的特點對于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具有很好的效果,并因此可帶來一系列對社會環境等積極影響。因此,從城市政府層面,需要從三個層面進行分析論證軌道交通建設的必要性。

1、符合與支持城市總體規劃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人民政府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實現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內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城市總體規劃對城市性質、規模、發展方向、布局結構、規劃標準、各項工程系統的規劃等重大問題均提出明確性的指導意見。因此,城市軌道交通的修建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尤其是現階段是我國各城市化的快速階段,城市用地規模及人口都在擴大;規模經濟的優勢使得各城市興建各種功能區,如CBD,總部基地等;軌道交通的修建應與城市發展方向一致,并與城市重大基礎設施相匹配。在某種意義上,軌道交通的修建,將促進城市各種功能區的發展和完善,并在新區建設中起到TOD功能,支持城市發展軸的形成。

符合與支持城市總體規劃的最形象的圖莫過于軌道交通線網與城市總規的疊加圖。如圖2-1為沈陽市近期軌道交通線網建設方案示意圖。

圖1 沈陽市城市用地與近期線網關系示意圖

2、滿足城市交通發展需求

在編制軌道交通建設必要性時,需要深刻認識城市交通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城市軌道交通在未來城市交通體系中的地位。

目前我國城市在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很多共性問題,例如,都出現了小汽車增長迅猛;隨經濟水平發展,城市早晚出行集中,早晚高峰2小時出行量約占全天出行總量的40%,而且出行范圍廣,隨城市規模擴大,城市土地經濟規律使得中心城用地更傾向于商業金融,將大量居民擠向城市邊緣組團。除了這些共性以外,由于各城市發展歷史,自然屬性等的不同,城市交通中也有不同的問題,在城市交通分析中需抓住這些城市的不同點,并分析軌道交通在應對自身不同特點時的作用和地位。

例如石家莊市的形成與鐵路樞紐緊密相關。石家莊市因鐵路而生,因鐵路而困,因鐵路而新,是典型的交通樞紐型城市。南北京廣線和東西石德、石太線在中心城區內十字交叉,形成十字型鐵路樞紐。京珠高速公路在二環路東側,現狀建成區南北向通過;石太高速公路在現狀城市區邊緣東西向通過。城市中心區被高速公路及其綠化帶和滹沱河明顯的分隔成三大塊:主城區、東部新城和正定新區。這種空間布局使得一方面,各區域由于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和經濟水平等因素的不同,交通需求不同;另一方面受這種格局的限制,過鐵路通道不足,交通遇到瓶頸。如圖2-2所示。

圖2 石家莊市城市交通規劃圖

石家莊市修建軌道交通解決城市交問題尤其必要,不僅僅通過軌道交通線將因鐵路、河流等分隔的地塊有效銜接,而且由于在市區修建地下線,避免了道路下穿通道不足的缺陷。

3、是社會環境發展的要求

城市軌道交通的修建還是社會環境發展的要求。軌道交通因其占地少,無污染等突出優點,配合交通管理政策的使用,可有效減少小汽車的使用,可以節約能源,減少尾氣排放、降低交通噪音等突出明顯的優點。這一點也是大城市修建軌道交通的必要性所在。對社會環境發展要求一般要求采用客流預測分析,未來軌道交通承擔的客運量若不修建,將轉移到常規公交和小汽車,則將產生多少廢氣。

二、相關規劃對建設規劃編制的指導性作用

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編制的過程中,需要特別重視三個上位規劃,分別是《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綜合交通規劃》,以及《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其中《城市綜合交通規劃》以及《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均為專項規劃。除此之外,上位規劃還有各城市編制的近期建設規劃或十二五規劃,如圖3所示。

圖3 建設規劃與上位規劃邏輯框架圖

2009年由住建部頒發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編制標準》中提出“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的規劃范圍應與城市總體規劃的規劃范圍一致,城市規劃區應為規劃編制的重點”,“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年限應與城市總體規劃的年限一致,同時應對遠景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布局提出總體框架性方案”。其解釋條文中進一步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規定,城市總體規劃的規劃期限一般為20年,同時要求城市總體規劃應對城市更長遠的發展做出預測性安排。在規劃期限內,城市總體規劃提出的城市發展規模、空間布局、土地使用以及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是具有確定性和法定性的,以城市總體規劃為依據確定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方案是確定的。城市總體規劃對遠景年僅做出預測性安排,城市發展規模、空間布局、土地使用等具有不確定性。因此,遠景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布局具有較大的彈性和不確定性。因此,線網報告對遠景線網僅提出框架性方案?!盵5]

《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編制標準》的頒布實際上是更加強調了城市總體規劃在城市各項建設規劃中的總體性地位。(如圖4和圖5所示)這不僅對于線網的編制是一次重大調整,對建設規劃的編制也是一次重大的思路調整,使得建設規劃的編制有據可依,由于城市總體規劃一般經各城市上報,專家評審最后又住建部報國務院審批,具有法定效應,受《城鄉規劃法》保護,列入城市總規的內容一般都在規劃期限內實現,若有重大改動需重新上報國務院審批。但存在一些爭議由于軌道交通遠期年限為建成通車后的25年[6],或者說軌道交通車輛選型及編組的重要依據為使用期限內(往往是遠景年)最大高峰小時斷面的客流,這個年限又超出城市總體規劃的年限,因此,《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編制標準》只能對超出年限的部分提出“遠景框架性線網”,并以此作為客流預測的依據。

圖4 標準頒布前建設規劃編制思路

圖5 標準頒布后建設規劃編制思路

三、辯證看待客流預測在建設規劃中的作用

建設規劃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匡算近期建設規模,建設規模主要指在規劃期限內軌道交通的車輛選型和編組、線路起終點位置以及車站數目,初遠期的行車交路。其中車輛選型和編組,以及行車交路的制定都有賴于客流預測成果。建設規劃的客流預測可只做兩期客流預測,初期和遠景年的客流預測。其中初期客流預測成果用于計算初期的配屬車數,遠景年的客流預測成果,尤其是高峰小時斷面客流,決定系統的車輛選型和編組。

圖6 客流預測邏輯過程框圖

但事實上,自我國開展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并將客流預測作為軌道交通設計行車組織、車站等設計的依據以來,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廣州四號線建成之后很長時間客流不足,而北京在近兩年又出現了車廂爆滿,車站限流的情況??土黝A測不準確已經是軌道交通業內的普遍的規律。與國外相比較,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不準確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客觀和主觀因素造成:

(1)主觀原因:很多城市上馬軌道交通較為倉促,使得很多城市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現狀基礎交通數據充分的調查:如人均出行次數、交通阻抗與交通行為之間的關系等等;

(2)客觀原因:我國目前處于快速城市化階段,城市的發展短短五年可能就發生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相同任期內的市領導以及不同任期內的市領導都有可能根據形勢的變化提出總規的調整。城市總規的調整對于線網客流很多時候具有顛覆性影響。例如北京M5線規劃時,尚未出現天通苑規劃社區,但當M5線建成通車時,天通苑規劃社區已經開發建設完畢,其對客流最明顯的影響就是建成之后,北段線路客流在早高峰時段超載嚴重,中間站乘客難以進出車廂。

事實上,客流預測屬于“預測學”范疇,在預測過程中應強調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其中定性部分的預測可以采用“專家法”、“德爾菲法”等,定量部分才應該是采用交通模型進行定量計算的方法。由于影響客流的因素較多,除了人口、票價、經濟等因素外,出行習慣、年齡結構等都影響客流預測,很難進行定量的分析,因此,建議目前客流預測的方法體系進行調整,最好采用兩家單位不同展開的方式進行,并采用“交鋒法”,對兩家單位預測一致的進行采用,不一致的應進行互相辯論直到雙方意見趨于一致。例如圖7所示為港深機場聯絡線所作客流預測的對比表。

圖7 港深機場聯絡線客流預測對比表

五、建設規劃中實施方案的內容與深度

城市軌道交通修建可分為建設規劃、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四個階段。對于其他三個階段,目前國家行政主管部門都有相關的規定,例如對于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設部曾在2004年頒布的《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進行專門規定。但對于建設規劃中實施方案的內容與深度尚未有明確規定,各城市編制的內容和深淺也并不一致。

建設規劃中實施方案的內容與深度仍然要看建設規劃的目的。建設規劃的最終目的仍然是“定規模,匡投資”,如果實施方案的內容與深度起不到這個效果,則建設規劃將失去意義。另外,根據國家發改委規定,軌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時,投資估算不能超出。因此,從這個角度,建設規劃中實施方案的內容與深度應與工程預可行性研究的內容與深度一致。具體到軌道交通工程來說,應包含以下內容:

(1)線路:起終點穩定,線路走向及線路長度基本穩定,敷設方式基本確定;必要的聯絡線接口應明確;

(2)車站建筑:明確一般普通站的標準圖及建設規模;對于換乘站及交通樞紐,應有建議的方案,尤其是換乘方案分期實施時,應明確;

(3)結構及工法:對于工程應有大致的施工工法,且實施方法是可行的;

(4)行車運營與車輛:明確車輛選型和編組,初期和遠景的行車交路,并計算初期和遠景的配屬車數,其中初期配屬車數用于匡算投資,遠景配屬車數用來控制停車場及車輛段的用地規模;

(5)停車場及車輛段:應基本明確停車場或車輛段的布置形式,并基本劃分出初期和遠景修建的界線;

(6)機電設備系統:應基本明確所采用的通風空調型式,并決定是否需要屏蔽門系統,其余機電設備系統可按線路長度及車站數目進行匡算;

(7)資源共享:在建設規劃階段應對建設期內乃至遠景網資源共享的方案予以描述,對于網絡中不穩定的因素應在建設規劃階段完全做出決策,不應留到工可階段。

五、重視軌道交通站點的銜接換乘

城市軌道交通的出行的便捷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如圖8所示。而軌道交通“另一顯著特點是黏附性,表現在城市軌道交通隊其他交通方式和設施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因此,城市軌道交通功能的發揮要有一體化的交通體系為支撐?!盵4]銜接系統規劃設計良好與否對客流吸引具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其中的步行系統,無論以何種交通銜接軌道交通車站,方便的步行系統都是乘坐軌道交通的“最后一棒”,而且乘坐軌道交通的乘客中,直接吸引的乘客大部分都步行至軌道交通站點,在重要車站或出入口較長的車站,可考慮設置助行步道,如香港等地的軌道交通,結合地塊開發設置多個出入口,減少步行距離,并設置助行步道提高服務標準。

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編制中也要求編制“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換乘”,但由于各城市對此重視不夠,交通接駁往往難以落地。目前國內做的比較好的城市,如寧波、北京等地,也只是在規劃階段控制落實好銜接設施的用地[8],但很少有城市能在前期階段將銜接換乘系統的投資落實這樣就導致各城市地鐵車站接駁換乘條件較差。

圖8 軌道交通出行銜接示意圖

結論與建議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的編制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都很強的研究工作。上述六個方面的問題是筆者根據在沈陽市及石家莊市建設規劃編制過程中切身體驗總結得出,并且做了大量研究及論述工作。只有將這六個方面的問題闡述清楚,建設規劃才能落到實處,也才能對后續的各項工作起到指導作用。

結合上述問題的探討和研究,筆者對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編制提出了以下四點建議,希望能對相關部門及建設規劃編制工作者有所啟示。

1. 制定統一的客流預測編制大綱和新的評估體系,要求至少兩家獨立單位一起參與客流預測,重點對客流預測的基礎數據進行審查。目前的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客流預測報告中,有的城市編制了初近遠三期客流預測報告,有的僅編制初期和遠期;有的不僅編制網絡的初遠期,還編制了各條線的初近遠三期客流,內容和深度也不一致。

2. 重視交通銜接系統,不僅僅落實接駁系統的用地,還應落實資金;應在上報建設規劃的附件“城市軌道交通用地控制”中包含交通銜接系統的用地控制,同時在建設規劃中落實銜接系統的投資;

3. 目前我國處于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加速建設階段,高鐵時代、地鐵時代來臨,航空機場也在全國進行重新布局。軌道交通在經過這些重要對外交通樞紐時,常常由于管理部門的分隔,導致軌道交通接入大型交通樞紐時序滯后,不能型成合理的綜合交通體系,導致樞紐的使用效率低,換乘不便。城市政府部門在編制建設規劃階段,有必要統籌考慮軌道交通與樞紐的結合,在建設規劃階段提前落實重要樞紐初步的規劃用地方案。

參考文獻

[] 周曉勤,做好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評估工作-評估工作的規范與思考,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04.1

[2] 吳爽,新一輪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申報應注意的問題,城市交通第5卷第3期,2007.05

[3] 魏運等,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問題與方法探討,都市快軌交通,第23卷第6期,2010.12

[4] 吳爽,中等規模城市的快軌交通建設規劃,都市快軌交通,第20卷第1期,2007.2

[5] 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編制標準,GB/T50546,2009

[6] 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2003,2003.5.30

[7] 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建質[2004]16號

[8]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建標104,2008

篇(9)

1、成立新樂市城市規劃委員會。顧問由市委書記擔任、主任由市長擔任、副主任由市四大班子分管城建的負責同志擔任、委員由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城市規劃委員會召開會議時,可通知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列席會議(委員會組成人員及列席委員會議的單位名單附后)。

城市規劃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審議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市區土地利用規劃;審批各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單獨編制的重點地段城市設計;審議城區及市級以上干道兩側各類建設(包括一產、二產、三產建設項目及農村住宅建設)項目的選址;市委、市政府授權的其它職責。

2、城市規劃委員會下設設計方案(效果)評審專業委員會。設計方案(效果)評審專業委員會主任由市政府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長擔任,常務副主任由市建設局局長擔任,委員由相關部門分管負責同志和技術人員組成(人員名單附后)。評審專業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市建設局局長擔任。

設計方案(效果)評審專業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較重要建設項目的建筑方案及平面布局設計的審查、城市規劃的管理和對違反城市規劃的城市建設項目的查處督辦工作。

二、依法加強城市規劃管理

1、嚴格建設審批程序。城市規劃區內的所有建設項目,首先由建設單位向市建設局申報選址意向,市建設局提出初審意見,由建設單位聘請正規設計院(所)按規劃要點提出2—3個設計方案,送設計方案(效果)報評審專業委員會進行審議,評審專業委員會提出初步意見后,報規劃委員會審查批準。審查批準后,市建設局負責進行公示一周,進一步征詢社會各屆意見,然后再按程序辦理審批、開工手續,進行建設。

2、嚴格“一書兩證”制度。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各項建設應服從規劃管理,按程序辦理“一書兩證”,即《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所有建設項目報建時,應附有準確反映擬建項目四至關系且比例適當的實測正規現狀圖、報批彩色平面圖及立面效果圖,圖紙必須標有圖名、圖號。

3、加強臨街建設的規劃管理。臨街建設應按城市規劃委員會批準的建筑風格、色彩進行建設。各臨街建筑必須符合各街道控制性詳細規劃中所規定的建筑紅線位置,并且應考慮門店招牌、廣告牌匾位置,做到建筑整體效果相協調。建筑物與道路(包括規劃道路)路緣石之間的區域不得修建化糞池等地下構筑物,主體竣工后,按標準完成對應人行道的鋪裝。

4、進一步彰顯城市風格。所有新建、擴建、改建的建筑物外立面必須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外墻裝飾材料主要以綠色、環保、美觀的新型建材為主。沿街兩側圍墻提倡使用綠籬,控制建設鐵藝欄桿,嚴禁建設實體圍墻。

5、嚴格規范控制性詳細規劃。嚴格執行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設風格、綠地面積、停車泊位、道路面積等控制性詳細規劃要求,不準違反規劃許可內容擅自改變建筑造型、色彩樣式,不準擅自縮小日照間距,不準擠占綠地建設車庫等附屬設施。行政事業單位嚴禁建設地上獨立車庫,辦公樓應建地下停車場,住宅小區必須設置露天停車位,鼓勵建設地下停車場,停車位比例不小于60%(停車位比例=總停車位/總戶數)。嚴禁在工業區、倉儲區內建設住宅樓等非生產性用房。

6、規范城市管線管理。新建的電力、電訊、廣播電視等各種管線,必須全部入地建設,已建的各種管線要逐步進行改造,禁止架設空間管線。各單位建筑物接入管線必須事先預埋,不得用明線;建筑物內部各種線路必須走暗管,不得有明線。重要的生命線工程設施及易發生災害的設施,應適當提高設防標準,各建筑物裝修不得破壞主體結構。

7、加強規劃審批后管理。嚴把工程放線、驗線和竣工驗收關,建設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必須由城市建設主管部門放線和驗線;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要及時申請規劃驗收。對未按規劃實施的工程項目,市建設局要責令其限期改正,并做出相應處罰。

8、加強城市規劃管理監察。要對城市規劃區域內的所有建設活動進行全方位監察,對違規、違法建設行為,及早發現、依法超前處理。

三、建立城市規劃管理的長效機制

篇(10)

Abstract: The urban planning is the overall image to dynamically resolve and coordination link betwee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onstruction and the buildings, take the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point of view to continue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look to the future of the city. Here, the paper analyzes high-rise buildings in urban planning,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ideas.Key words: architecture; urban planning;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29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上一篇: 關于借錢的法律知識 下一篇: 遙感技術在林業中的應用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三级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2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 | 尤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麻豆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