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啟發式教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4-01-03 16:49:5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孔子啟發式教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孔子啟發式教學

篇(1)

一、啟發教學要選擇最佳施教期

所謂“憤、悱”,鄭玄解釋為“心憤憤,口悱悱”,當學生呈現這種“憤、悱”的心理狀態時,正是他在積極思維過程之中,學生有強烈的學習動機,這時急需老師指導,這種指導就叫做“啟”,叫做“發”?!皢ⅰ焙汀鞍l”相對成文,是同義復合詞,都是老師的動作。反映在教學過程中,當然可以成為師生的雙邊活動。孔子認為不造成“憤、悱”的心理狀態,就不能進行教學;只有“憤而后啟”、“悱而后發”,才是選擇教學的最佳時期,才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是孔子在實際教學中重視學生學習需要的表現。

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抓住契機進行提示、點撥??鬃痈嬖V我們,在學生躍躍欲試的時候,處于“憤、悱”境地的時候,老師去提示、去點撥。現代教育學認為,要學習取得成果,關鍵之處就在于開啟學生思維的門扉。思維門扉的開啟,關鍵是在學生主觀上認為有必要的時候。那么,找到了最佳施教期,就直接告訴學生所不知道的知識,行嗎?不,老師要把某些話說在關鍵處。第一,要做到“道而弗牽”,善啟善發。“道而弗牽”出自《禮記?學記》,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指點誘導,使學生自覺學習,不要讓他們被動地跟著走。做到老師循循善誘在前,學生孜孜求索于后,形成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為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和發揚他們的主動進取精神開路。要做到導而弗牽,善誘善啟,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老師一定要抓住問題的關鍵,循循善誘,步步深入,啟之有序。這樣學生的思維就可隨著老師的啟發緊張思考,步步進發,悟出真知,得到求知的快樂。第二,要做到“開而弗達”、搭橋鋪路。“開而弗達”出自《禮記?學說》。意即老師的教學,要啟發學生思考,給予指點引導,但不能告之現成的答案?!伴_”即開啟、激發,就是要激發學生思維,放手讓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開拓學生智力發展的廣闊天地。關鍵的一條是在學生思維的關鍵處、疑難處、轉折處、朦朧處進行有效點撥,指明思路發展的方向,或解決思維的疑難,引導思維由此及彼地發展或旁敲側擊在廣闊的天地馳騁,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做法,稱之為“搭橋鋪路”,即給學生思維的發展“開辟道路”。要培養學生的發明創造能力,我們就必須借鑒孔子關于何時啟發怎樣提示、點撥的做法。老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用提示點撥啟迪提問,引起學生的警覺,調動他們思考的積極性;要善于引導學生把握事物的內在聯系及發展變化過程中的關系,誘發學生想象。

二、“啟發”教學的核心是思維上開竅

思維是發展智力的核心。在教學中怎樣使思維開竅,就要研究“憤則啟”、“悱則發”的思維規律。朱熹注:“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開其意是思維,達其辭是語言,思維和語言是互為表里的。只有想得通,才能說得清;有用自己的語言確切地表達出來,才是真正弄清問題。表達既訓練語言,又訓練思維??鬃影褜W生的思維活動作為啟發式教學的核心內容,是對教學理論的重大貢獻。

三、“舉一反三”是最終目的

篇(2)

在國際漢語教學中會遇到一些詞匯跟語法結構的形式和意義并非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而往往呈非離散狀態分布。比如表達不確定語義的詞語、結構和句式,從確定到極端不確定之間分布著大量程度高低不一的表達形式,這些表達手段意義和形式相對應,構成了現代漢語不確定語義范疇(為了敘述方便,以下簡稱為不確定范疇)。這些詞語和結構的教學往往是難點,尤其是孔子學院的學員大多數是成年人,比較“理性”,靠機械操練或語言習得方式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鬃訉W院在過去幾年飛速發展,目前已到了注重品牌建設的內涵式發展階段,而教學質量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只有大力提高教學質量,把孔子學院樹立成當地的漢語教學權威,才能叫響孔子學院的品牌。本文以法國蒙彼利埃孔子學院在處理該難題上的連續統模式所帶來的良好教學效果為例,希望對其他國際漢語教學有所啟示。

一、連續統的概念

連續統(continuum)概念來自于數學,又稱為“連續體”或“連綿體”,后來在語言學中得到廣泛運用。呂叔湘這樣描述:“我們在對有些對象分類時,并不總能做到二分,二分僅能得到兩個端點,兩個離散的點,卻忽視了很多中介(中間)狀態, 或者說過度狀態?!偲饋砜?,(這些對象)可以形成一個連續的分類,即連續統。”[1] 屈承熙將continuum翻譯為“連綿性”,指出“(這些類似的)個體之間,存在一種漸次重疊,連綿漸進的關系,這種關系,我們稱之為‘連綿性’。這些個體,形成的一個群體,我們稱之為‘連綿體’。”[2]除此以外,還有幾位語言學學者曾使用過該術語,如袁毓林[3]、沈家煊[4]。邢欣在探討語篇銜接語的特征時對連續統做了較為明確的說明,指出銜接語的“連續統特征是指銜接語虛化的過程中出現的非離散性特征,是由于語義不斷虛化形成語法化轉變的過程。從語義角度看,語義虛化形成了一個語義連續統?!盵5]這種現象在中西方語言思維中對比存在差異,西方語言和思維習慣強調二元對立,中式思維更傾向于綜合型,[6]語言表達上連續統的分布更普遍。但無論如何,非離散分布在客觀現實中是普遍存在的。

綜合各個學者的觀點,我們可以把連續統簡單定義為:一組具有某種共同特點的個體形成的呈現連續漸進關系的集合體。

二、不確定范疇的成員分布連續統分析

(一)不確定范疇的分類。本文研究的不確定范疇的連續統分析可從宏觀和微觀切入。宏觀著重從范疇的成員劃分以及形式上顯性分布為切入點,微觀著重從內部成員的語義分析入手。魏長華以英語為例,將不確定語義分為以下四類:數量、頻率、概率和程度型不確定。[7]漢語中的不確定表達方式也存在類似的劃分,但我們發現從語義上看還有一類無法包含在上述幾類中。如:

(1)我擔心他上次考試沒有通過。

上次考試有沒有通過,與真實世界相對應,這在語言學范疇內是真值語義的概念術語,它們涉及對一個命題的真值判斷,被稱為“事實”、“非事實”。能得到肯定驗證的命題被認為是“事實”,而不能得到驗證的事實就是“非事實”。[8] 由此可見,這一類結構與我們上述的幾類都不同。我們依據語義,將不確定范疇分為五類:數量不確定、程度不確定、頻率不確定、概率不確定和事實不確定。

(二)成員分布構成的連續統。美國羅施學者提出的原型范疇理論基本觀點是:范疇成員之間享有部分共同屬性,形成家族相似性;一個范疇的成員之間的地位不是平等的;范疇的邊界是模糊的。[9]自從原型范疇理論提出以來,其合理性得到了廣泛認同,在語言學領域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

不確定范疇也是一種原型范疇,不確定范疇是以最具代表性的成員――典型不確定為基本參照點建立起來的。不確定可以是由客觀事物本身的模糊狀態導致人客觀上不能認識清楚,也可能因人的認識水平主觀局限性產生,也可能是純粹的主觀上有意而為之。因此,典型的不確定應涵蓋以上三個因素,需從客觀現實、人的主觀認知程度和主觀態度幾個方面來界定其家族相似性特征,它們分別是:[+模糊] 、[ ―熟知]、[―把握]。例如:

(2)科學家預計海底生物的數量和陸地上一樣多。

該例具備了全部的家族相似性特征:[+模糊] 、[ ―熟知]、[―把握]。首先,關于海底生物是否和陸地一樣多這個命題本身是模糊的,永遠沒有確切的答案,因此符合[+模糊]的家族相似性特征;其次,對海底和陸地的認識有限,談不上熟知;第三,科學家只是“預計”,態度不明朗,因此符合第三個特征:[―把握]。由此看來,這是一個典型的不確定成員。對比以下例子:

(3)我猜想您是位醫生吧。

例(3)具備兩個特征:[ ―熟知]、 [―把握]。 對方職業是否是醫生,說話人沒有把握,但是稍加打聽和確認,就會搞清楚,所以客觀現實非模糊。因此,例(2)具備最多的家族相似性特征,是典型成員,例(3)次之。根據各個成員距離原型的遠近,也即家族相似性特征的多少,可將不確定范疇內部成員劃分為典型成員和非典型成員。由于不確定范疇成員眾多,加之劃類的復雜性,對各個成員的劃分,存在距離原型最遠的非典型成員到原型的非離散分布狀態,構成一個連續統。

三、形式上由顯性到隱性構成的連續統

從形式上看,不確定范疇有明顯不確定標記的,也有需要經過推導才能推斷出不確定語義的,前者我們稱為顯性不確定,后者稱為隱性不確定。顯性的如包含不確定含義的動詞“不清楚”,助動詞“可能”及語氣助詞“吧”、“嗎”等,或含有“希望”、“但愿”或 “如果……那么……”等的構式中。對比以下例子:

(4)A: 你什么時候能把去泰國的日程定下來?

B: 嗯,三天之后我給你答復。

這里,B說“三天之后我給你答復”表達的是目前由于各種原因無法確定日程,因此需要再考慮考慮才能給出答復。該例沒有顯性的標記,是靠推理得知說話人態度是不確定的。

由此看來,顯性不確定和隱性不確定之間的成員不是界限分明的,而是呈連續統狀態分布,如下所示:

不確定、不清楚、可能、嗎,希望、祝愿、或者……或者……,三天之后給你答復

顯性不確定………………………………………………隱性不確定

從左到右,表達不確定的標記獨立性越來越弱。換言之,最左邊的詞語可以望文生義,聽話人很容易就可以知道這是表達不確定的含義;中間的次之,需要出現在構式中,或者需要經過一定的推理,因為有的也可能表達確定的含義,比如“如果我是你,我就去”這其實表達的是確定的含義;最右邊的單獨看,不能表達不確定的含義,只有結合上下文才能推知。

四、不確定范疇的微觀連續統分析

不確定范疇內部成員眾多,表達手段多樣,在內部語義關系上同樣存在連續統分布。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僅分析數量不確定的連續統分布,其他小類不確定的連續統分析與此類類似。

表達不確定數量含義時,存在著不確定程度的高低問題。有的結構顯得非常不明確,數量很模糊,有的趨近于精確,還有一類處于中間狀態,因此各種表達手段構成一個連續統。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把表示范圍大小的一類詞語,也劃歸為數量類。如:所有的人,都知道, 幾乎所有的同學,絕大多數國家,極個別不自覺的人等。這類詞語從范圍上來說,從全部包含的確定類詞語,到幾乎包含的詞語如“極個別”,構成了一個連續統分布。如圖所示,從少到多的連續統分布:

少…………………………………………………………………多

對于傳統意義上的數詞,第一類一般是數量詞的虛指用法,是一種修辭功能。彭文釗總結了數量結構的5大修辭功能:概括功能、渲染功能、幽默功能、模糊功能和烘托功能。[10]例如:

(5)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顯然,詩人不是說白發真有三千丈長,而是說愁長;因為憂愁生白發,所以白發像有三千丈長一般。這樣寫,既準確地表達了詩人內在感受的真實性,又巧妙地賦予詩歌外在形象以更大的感染力。修辭功能的數量詞用法特殊,表達的意思最不確定,是一種虛指用法。

第二類不確定數量詞數目眾多,用來表述不確切的數量含義,表達形式各種各樣,可以是成語,也可以是一個數量短語。比如:

(6)導演是一位40歲左右的男人,黑黑的臉,像所有的導演一樣,下巴留著胡子。

(7)那時我比姚明球打得好。他已經很高,差不多兩米了,但打球并不很好。

當然,還有一些數量短語表達的是精確的數字概念,這在語義上是確定的,如:

(8)一年有365天。

以上的數量結構表達的不確定含義構成一個連續統,如下所示:

不確定……………………………………………………………確定

觀察以上連續統,我們發現,從左到右,數量結構表達的數量意義越來越確定。同時,也伴隨著說話人主觀性的減弱。最左邊,說話人的主觀性最強,數量結構表達的數量意義很微弱,更多的是一種修辭功能,帶著說話人的主觀情感。最右邊,更加客觀,純粹表示數量意義,不再含有說話人的主觀性。

五、結語和對國際漢語教學的啟示

本文運用連續統的研究手段,對孔子學院漢語教學中的難點之一不確定范疇做出宏觀和微觀的連續統分析。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通過連續統分析,將這些表達結構做成PPT形象地展示出來,輔之一定的練習,能夠直觀地告訴學生這些詞語和結構表達的不確定程度高低。形式上顯性的連續統分布展示,也能讓學生真正理解看似確定的非確定表達,從而迅速提高他們對這一類詞語和結構表達的準確性。這種教學方法,具有“高效、解釋”型特點。

孔子學院的學員大多是有一定閱歷的成年人,他們非全日制學校的學生,所以在孔院學習的課時很短。以法國蒙彼利埃為例,90%學員是參加工作或退休的成年人,他們往往更注重對知識的理解,加之周課時只有2學時,單純的機械訓練或沉浸式語言習得既不現實也無法解開學員心中的疑惑。這些現實情況決定了必須采用和傳統的對外漢語教學不同的教學方法。[11]本文介紹的法國蒙彼利??鬃訉W院在針對不確定詞匯的“高效、解釋”型教學模式,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是一種有益的嘗試,這一教學思想和模式,同樣也適用于其他類似的教學機構借鑒。當然這種解釋型教學需要教師對這一表達現象有較透徹的研究,這就要求漢語教師不僅教學能力強,還要搞好漢語本體研究??鬃訉W院作為我國當前和今后重點建設的漢語國際推廣機構,擔負著在海外傳播漢語的重任。孔子學院的可持續發展,除了需要國家政策的推動,還靠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過硬的教學質量,在其他因素同等的條件下,只有教學效果好,學生滿意,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學生前來學習,從而實現廣泛傳播漢語和中華文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呂叔湘.漢語語法論文集[M].科學出版社, 1999.

[2]屈承熙.漢語認知功能語法[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5.

[3]袁毓林.詞類范疇的家族相似性[J].中國社會科學,1995(1).

[4]沈家煊.不對稱和標記論[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5]邢欣.視角轉換與語篇銜接語[J].修辭學習,2007(1).

[6]李宏亮.英漢語言、思維的共性和個性考辯[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5).

[7]魏長華.人類自然語言的不確定性及其處理原則[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2).

[8]王曉凌.論非現實語義范疇[D].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12-13.

篇(3)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06.031

Abstract With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traditional automatic control teaching methods need continuous innovation. The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teaching method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In this paper, we start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application of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in automatic control teaching, give the teaching purpose and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scheme. This teaching method in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has obtained the preliminary effect of teaching in Hubei Business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Key words machine vision; pattern recognition; automatic control; teaching method

視覺識別技術是通過計算機強大的運算能力對圖像進行適當處理,提取所需信息的一門技術,一個完整的視覺識別系統中能夠自動的采集圖片或者視頻信息并進行預處理,包括復原、去噪、加強等手段,然后對經過預處理的信息進行選擇或變換,提取最能反映分類本質的特征,最后對特征進行分類并根據判別規則對信息進行處理。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和時代背景要求下,高等院校的教學更加強調實踐和創新能力,智能控制技術已經深入到了自動控制教學的方方面面,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智能機器人項目比如基于單片機智能循跡避障小車、機器人足球、四軸飛行器等,都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動手實踐參與度增高,能將控制理論與實踐結合,加深理論知識理解。

1 機器視覺技術在自動控制教學中的應用背景研究

視覺是人類的主要感官,是人腦理解環境的重要信息來源,機器視覺技術作為一門利用計算機輔助來替代視覺工作的技術就是讓機器“長出眼睛”,能夠對周圍事物產生視覺,感知環境的變化。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在近年來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興趣,自動化控制系統與視覺識別技術的融合能夠很好地改善系統的自動化水平,讓機器更智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但是目前在單片機實踐課程中學生在進行智能機器人的學習和制作時,并未應用到圖像處理技術,而是通過傳感器來獲取外界信息。例如最常見的循跡避障小車,它的“視覺”是通過小車車身攜帶的紅外傳感器來檢測地面上的黑色軌跡,通過紅外接收裝置來判斷小車是否循跡或是偏離車道,從而對小車的行駛軌跡進行控制,利用紅外傳感器來實現小車的循跡避障功能原理簡單易懂,方便實現且成本低廉,但是紅外傳感器對于外界環境要求極高,任何光線的變化都可能導致傳感器無法正常工作,后期的調試工作任務繁重,系統魯棒性差,無法滿足復雜多變的環境要求。

機器視覺與模式識別是信息工程類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該課程涉及多門基礎學科,是一門多領域的綜合性學科,高校通常在計算機信息類專業開設該課程,在自動化控制類專業中開設該門課程的高校較少。在長期的自動控制類教學過程中,偶爾的提及該技術,學生都表現出了強烈的學習欲望,因此,筆者認為在自動化控制教學中有必要結合模式識別理論來加深學生的直觀感受,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

2 機器視覺技術的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的背景,對于高校的自動控制類課程,有必要將機器視覺加入到實踐教學中,讓學生接觸前沿科學技術,了解和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通過該技術更好地進行智能機器人的設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篇(4)

關鍵詞:

初中語文;啟發式;因人施教

《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啟發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不同于傳統課堂教學中的滿堂灌、說教式,在新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備受青睞,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就。本文主要分析了啟發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初中語文啟發式教學存在的誤區

啟發式教學是一種科學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具有“重在點撥、貴在引導及妙在開竅”精妙之效。但由于其教學實踐歷程較短,迄今尚未形成一套固定的教學模式,大部分老師在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時無章可循,容易走向教學誤區。(1)提問即啟發誤區。部分老師過于夸大提問的教學價值,錯誤地認為提問即啟發,以至于在課堂教學中滿堂設問、隨意提問等現象屢見不鮮。提問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問題質量不高,且點評答案環節的空缺,這樣的提問式啟發教學形同虛設,啟發成效甚微。(2)結果啟發式誤區。部分老師借助于問題啟發學生思考時,往往事先會對問題準備好一個標準答案,在學生思考、回答之際,會誘導學生向標準答案趨近,即使某些學生的回答具有新穎性、創新性,但老師也置若罔聞、視而不見。這種結果式啟發存在很大弊端,會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依賴,情節嚴重者,會造成老師不發問、學生毫無思路的局面。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啟發式教學的應用策略

1.豐富教學內容,實施啟發式教學

如何啟發學生思考,何時啟發,何處啟發?啟發式教學要想啟發得好,啟發得巧妙,讓學生產生撥云見霧、醍醐灌頂之效,使啟發式課堂充滿活力和生機,如若教師沒有深厚的文學功底、扎實的語言素養,想必是很難實現的。就拿七年級上冊的《論語八則》來說,這篇文章是大部分學生第一次接觸到論語、孔子,對孔子的認識只局限于教材注解:孔子為春秋時魯國陬邑人,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為了進一步了解孔夫子圣人,就需要老師啟發學生思考孔子的偉大之處,同時需要老師引進孔子儒家、仁者無敵等思想,向學生講解孔子開創私人講學的風氣,及其所研發的因人施教、循循善誘等學習方法,以此啟發學生認知孔子的“偉大”之處,激發學生課程學習的熱情。總之,啟發式教學要做到有問必有答、有疑必有啟,用豐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中來。

2.巧妙設疑,實施啟發式教學

提問是啟發式教學的有效手段,是教學活動的主線。有效提問、巧妙設疑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力,還能強化學生的思維運轉,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為了避免走入“提問即啟發”的教學誤區,在啟發式教學中提問要做到以下兩點:(1)要精心準備課堂提問,在易引發爭論和思考處設疑。爭論容易激發學生思考,爭論狀態下的學生思維最為活躍,因此,提問要能夠激發學生爭論,要引發出不同的聲音。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寓言故事,在“塞翁失馬,是福是禍”爭論處設疑,讓學生對“福禍”之說發表觀點,相互爭論,在思維碰撞的火花中,尋找語文學習的樂趣。(2)注重答案點評。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部分老師對于學生的答案不做過多的點評,有些老師甚至直接拿出標準答案,學生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答案點評環節的空缺造成了問題啟發沒有發揮最大的價值。因此,在學生回答完畢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答案給予中肯性的評價,讓學生明確在思考過程中的空缺點和正確方向,不斷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

3.因人施教,實施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強調尊重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開動腦筋,主動思考。學生作為獨立的教學個體,其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大相徑庭,存在客觀的差異。在啟發式教學過程中,如果沿襲傳統的“一刀切”“一風吹”的教學模式,不尊重學生個體間差異的客觀事實,這樣的啟發式教學只是滿足了部分學生的學習需要,是不能使每位學生得到應有的發展和進步的。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實施啟發式教學,一定要注重啟發教學的層次性,尊重學生由淺入深的認知規律,設計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啟發式問題。對于難度較低的問題可以讓思維反映較慢的學生回答,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性,增強學困生語文學習的信心;而難度較大的問題應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回答,激發學生的挑戰欲望,升華學生邏輯思維。啟發式教學要把握好簡單復雜和抽象具體的原則,要看清學生思維能力和認知結構參差不齊的客觀現實,讓每位學生在啟發式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所進步。

作者:潘文娟 單位: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明集中學

參考文獻:

[1]吳丹.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及實施策略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婁志軍.初中語文校本課程建構研究[D].蘇州大學,2009.

篇(5)

這幾年,我們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核心,繼承我國優良的教學傳統,運用現代啟發式教學原則,活用教材,優化教學法,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就孔子的教學法作一簡述。

一、孔子的啟發式教學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春秋時期魯國人)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也是世界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他首先是教育的實踐家,因此正是中國古代教學法的首創者和運用教學法的大師。

孔子所生活的時代正是奴隸社會日趨滅亡,封建社會日漸建成的激變時代。在教育方面,隨著封建的經濟與政治力量的增長,原由奴隸主統治階級壟斷的官學也日趨沒落,而私學迅速興起(即由“學在官府”至“天子失官,學在四夷”)。這就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社會各階層的人通過求學獲得參與社會變革才能的強烈需求。在這一場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革命中,孔子力樹“有教無類”的偉大思想,創立私學,并堅持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偉大精神,終生培育人才,收弟子三千,出賢人七十二,取得了中國古代教育史上最杰出的成就,成為萬世師表。

孔子及其弟子的重要活動和言論,由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成為《論語》一書(大約成于春秋戰國之際),全書共有二十篇,以孔子的言行為主,也夾雜有弟子的言行,是無系統的語錄和記事體裁。全書的記載內容有509條,其中有關教育的言行371條,而孔子本人及其弟子的教育言行實錄,也正是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最重要的材料。

在《論語》中可以發現孔子一列首創和運用的著名的教學法,他開創了啟發式教學的先河。

啟發式教學法――即啟發教法,孔子對它的精辟論述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保ā妒龆罚┠纤沃祆湓谒摹墩撜Z集注》中對孔子的論述給予了這樣的注解:“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發其辭。”由此可知,“憤”與“悱”是屬于學生方面的,“啟”與“發”是屬于教師方面的,而孔子對這一方法的要求是:教師的啟與發式以學生的憤與悱為基礎而進行的(憤與悱又相互影響,即思維的活動與語言的活動互相激發),沒有學生的憤與悱,就不能有教師的啟與發,即憤而啟,悱而發。如果教師給學生舉出某方塊上的一個角落(解釋),學生不能由此類推得知其他的三個角(解釋),那么這說明學生沒受到啟發,就不必再啟發了。

由于孔子的啟發法針對的是學生在思維和語言兩方面活躍起來的智力的高漲狀態,并且及時抓住時機――立于這一狀態的頂峰之上,開通學生的思路和引順學生的思路,使學生的思維和語言活動如火得風助,收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并給予了學生全面、深刻的影響。所以,孔子的學生顏回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己?!保ā蹲雍薄罚┢渲小胺蜃友簧普T人”一語,就是顏回從學生的角度給予孔子的啟發法最精妙的對證。

孔子的啟發法是一種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智力發展的成功的教法。啟發式教學,無論怎么個形式,總是旨在運用最佳的信息輸入方式啟發學生,使其通過自己動腦、動手、動口獲取知識,練就技能,發展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斷地接受信息反饋,進行糾偏、指引,直至學生自我完成為止。這種教學目標行為,輸入方式固然重要,但如何對待信息反饋,則是能否達到預期目標的關鍵。對前者,所作的研究已不少,且有成效,但許多經驗之所以未能推廣,一些實驗忽又中斷,恐怕就與對后者的研究不足有著重要的關系。

二、現代啟發式教學法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

本人在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繼承了我國優良的教學傳統,運用現代啟發式教學原則活用教材,優化教學法,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1.興趣動力

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學習就能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愛學”到“會學”,再從“愛學”到“樂學”,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使其生動活潑地學習。

2.巧置懸念

啟發式教學的主旨是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加強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導,常用提問,而提問要有懸念。所謂“懸念”,就是指掛在學生思想上的問題,強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它是根據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精心設計的富有啟發價值的問題。

3.創設情境

它包括主客觀因素,是由對社會生活、自然環境進行提煉和加工而得的現實的、模擬的或想象的典型情境。啟發式教學要能夠充分利用情境的暗示和啟迪作用,讓學生有想象的廣闊空間。在《融入新集體》一課講到團結就是力量時,放“一個好漢,三個幫”“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動畫故事創設一種“團結就是力量”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耳聞目睹,感悟更深刻。這時教師精心點撥,以心造境,在學生想象中,達到情與境的和諧統一。情境創設激發了學生的內心情感,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啟發了學生的思路,從而達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4.環環相扣

課堂提問是一門教學藝術。問題不能孤立分割或支離破碎,提問不能零敲碎打或信手拈來,應當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把問題與問題焊接起來,形成啟發式的“教學鏈”,建構課堂提問系統工程。教師要循循善誘,循序漸進,一層一層地啟發,從而提高學生對思想品德知識的認識。

5.溫故知新

溫故知新是孔老夫子的優良教學傳統之一,也是現代啟發式教學的經驗總結?!肮省笔恰靶隆钡幕A,“新”是“故”的延伸。思想品德教材,每一課之間都有其內在的聯系,節與節之間也有著緊密聯系。啟發式教學要在新舊聯系中,運用舊知識來鞏固和加深新知識的理解。

6.遷移活用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各科教學都要指導學生把已經獲得的知識運用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因此,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而且要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學生學習知識目的在于應用。啟發式教學既要啟發學生學,又要啟發學生用,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總之,《論語》中孔子的啟發式教學加以現代實際形成了林林總總,方方面面?,F代啟發式教學有利于加強思想品德的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深入了解學生,因材施教,采用多種啟發式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思想品德的課堂效率,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鐘啟泉.課程與教學概論.1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02.

[2]劉強.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1.

[3]施良方.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1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08.

篇(6)

啟發式教學是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瑰寶,也是現代教學論的一個重要課題。自春秋時期孔子初創啟發式教學以來,我國歷代教育思想家都對其進行了繼承與發展。時至今日,啟發式教學思想仍然展示著強大的生命活力,并備受重視與倡導,漸趨發展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影響并指導著當今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小學語文是一門具有思想性和工具性的復雜學科,它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是一門基礎性教育學科。探索啟發式教學思想的歷史淵源與發展,吸取其精要,對于當前轉變教育觀念,改進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語文教學效果,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啟發式教學的現代意蘊解讀

啟發式教學的思想和實踐,最早出現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中國??鬃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這是“啟發”一詞最早的來源。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其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之高超至今難以有人能望其項背??鬃邮钦嬲?、當之無愧的“啟發式教學”創始人,他不僅是啟發式教學的首先倡導者,也是啟發式教學的積極實踐者。按宋代朱熹的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可見,“憤”就是學生對某一問題正在積極思考,并急于解決而又尚未弄懂時的矛盾心理狀態。這時,教師應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適時給予指導,以幫助學生開啟思路,這就是“啟”;“悱”則是學生對某一問題已有了一段時間的思考,但尚未考慮成熟,處于想說又難以表達的另一種矛盾心理狀態。這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明確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質屬性,然后用比較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是“發”??鬃拥膯l式教學雖然只有八個字,但它不僅生動地表現出孔子進行啟發式教學的完整過程,而且還深刻地揭示了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將會順序出現兩種矛盾的心理狀態,或者說兩種不同的思維矛盾,以及這兩種矛盾的正確處理方法。孔子主張由教師或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由學生自己去獨立思考,等學生處于“憤”的心理狀態,即遇到思維過程中的第一種矛盾而又無法解決時,教師才去點撥一下。然后又讓學生繼續認真思考,等到進入“悱”的心理狀態,即遇到思維過程中的第二種矛盾且無法解決時,教師再點撥一下,從而使學生豁然開朗??鬃拥摹安粦嵅粏ⅰ⒉汇话l”八個字是關于啟發式教學的高度概括,也是最科學、最天才的概括。

伴隨著全球化程度的加快和知識經濟的挑戰,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化。新課程主張“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毙抡n程強調教的本質就在于引導,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這正是啟發式教學的本質特點,它與啟發式教學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特點是相吻合的。可見,啟發式教學符合新課改的要求,適應時代的發展,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體現了素質教育的主體性、發展性和教學生學會學習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教育發展的一般規律,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啟發式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人格能力培養為目標,是宏觀和微觀有機結合的教學思想。這種教學思想是貫穿新課改的一條主線,是變革教學方式的關鍵,它無疑會達成我們所期望的教育目標,并將進一步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啟發式教學本身包含有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內容,因而它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要求改變以往在課堂教學中注入式的教學法,充分發揮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承認學生個別差異的基礎上,鼓勵個性的積極發展,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啟發式教學以激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起點,科學地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維,主動實踐,達到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目的。它既強調知識的傳授,又注重智力和能力的培養,既突出學生認知因素的發展,又強調學生態度、情感和個性等非認知因素的培養??梢?啟發式教學與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本身包含有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因素。同時,啟發式教學強調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活動的有機結合,特別強調教學要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發揮教學民主,尊重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適應當今社會對教育的需要和對教育人才的創造性能力的需要,使之符合素質教育所強調的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相統一的要求。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啟發式教學的本質內涵形成了這樣的觀點:所謂啟發式教學,就是指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遵循教學的客觀規律,以高超、精湛的教學藝術適時而巧妙地啟發、誘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幫助他們主動獲取知識,發展智能,陶冶個性,形成完美人格的過程。

二、新課程視角下小學語文啟發式教學的運用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經驗與學習興趣,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分依賴教材、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此外,范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問題教學法以及暗示教學法等新的教學方法在當前全世界范圍內廣泛應用。從本質上說,這些教學法都包含有啟發的要素,無不遵循啟發的原則,都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和發展學生的智力??梢?啟發式教學已經成為當前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并不斷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全面更新教育觀念,反對注入式教學。啟發式教學不是指某一種固定的教學格式,而是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指導思想。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提倡啟發式教學,反對注入式教學。注入式教學是指教師從主觀出發,片面夸大教師的主導作用,把小學生看成是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向學生灌注知識,無視學生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啟發式教學則是指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各種有效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引導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啟發式教學既承認學生是教育的對象,也承認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注入式教學只承認學生是教育的對象,而否定了學生在認識中的主體作用。啟發式教學認為教學不僅在于傳授知識,而且應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和更新知識、發現知識的能力;注入式教學認為教學就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與技能,強調智力、能力在知識獲取中自然得到提高。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不論采用何種教學方法,均要體現啟發式的指導思想。

2.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教師要善于培養小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課堂提問是啟發式教學的外在表現形式。實踐證明,通過提問可以使學生注意力集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自愿地探求知識,勤于思考問題。這樣,既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但多提問并不就是啟發式教學,提問式教學雖與啟發式教學有密切聯系,但并非等同。啟發式教學是把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未來適應能力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它的要旨是充分尊重學生,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的空間,提高學生獨立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啟發式教學不能以提問多少來衡量,而應當明確,只要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思維的教學方法,就應當屬于啟發范疇。相反,沒有深度廣度,不能引發學生積極思維的提問,則不是啟發式教學。遲春芳認為,提問要緊扣教材的重點,要把著眼點集中在教材的難點上,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巧妙創設提問的情境,力求新穎有趣,同時,提問的方式也要恰當。

3.注重啟發過程的發散性和層次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啟發的關鍵在于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的大腦始終處于積極思維狀態,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當啟發問題提出后,學生就可以針對這個問題順著自己的思路,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挖掘解決問題的創造潛能,使不同的學生都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探索途徑,并收獲不同的探索果實,從而享受到探索的樂趣。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思考的平臺,以及重組知識,解決新情況和實際問題的過程,要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的探索之中。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造成學生的“憤”、“悱”心理狀態,使他們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說出來而不能,然后引導他們去發現,去探索,使他們成為知識形成的參加者和發現者,使他們既認識新知識,又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4.要善于建設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是啟發式教學的重要條件。在教學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鼓勵學生向教師質疑問題,鼓勵學生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教學中,教師不可搞一言堂,而要充分相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放手讓他們圍繞問題去操作、去思考、去討論、去爭辯。對于學生的發言及觀點不能求全責備,否則就會壓抑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要善于引導學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學習、相互競爭,使課堂氣氛既緊張又和諧。這樣,啟發式教學才能取得完美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蔡燕,范民生.淺議啟發式教學的意義及其運用我國古代啟發式教學思想的現代教育價值[J].魯行經院學報,2002,(2):91-92.

篇(7)

啟發一詞來源于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學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敝祆鋵Υ私忉屨f:“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后來,人們概括孔子的教學思想,也吸取朱熹的注釋,就稱為“啟發式”。從孔子的話和朱熹的解釋來看,“啟發”主要指教學的表現形式,強調教學的適度和巧妙性。對于這點,《學記》給予了更深刻的具體說明:“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币馑际?,引導而不是牽著學生鼻子走,鼓勵而不是壓抑學生,點撥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給學生。如今,啟發式的教學思想已經不再局限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具體情景狀態。現代素質教育對啟發式教學的要求是在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和思考上下工夫,“導”已成為現代啟發式教學思想的特點、策略和核心所在。但也存在導而牽的誤區,具體表現為:(1)老師扶著學生走路,不肯放手,只滿足課堂上就某一具體問題的師生對答方式,把學生的思想限制在老師思維框架內,客觀上限制了學生的求異思想和創造性。(2)不教學生學習方法,學生只能順其意,而未能繼其志。針對這種現象,我認為在數學教學時應采取思路教學,采取“大處導,小處啟”的策略,運用提綱一分析一綜合的方法訓練學生,把教材思路轉化為老師自己的思路,再引導學生形成有個人特色的新思路。

二、啟發式教學注重“啟”和“試”相結合

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出發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維,通過自己的活動達到生動活潑地發展。素質教育對啟發式教學賦予了更新的內涵:堅持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相結合,注重教師的啟發和學生的嘗試相結合。首先,嘗試可以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面對全體學生而言,“不求個個升學,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學者的意愿和現實的。不論是優生還是差生,都可以從嘗試中獲得成功,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為他們獲取新的成功準備良好的心理條件。其次,通過啟發、引導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手的嘗試,既培養了學生的智力,又使學生在親自嘗試中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引導學生自己去嘗試新知識、發現新問題。

三、啟發式教學應注重啟發點的“準”和“巧”

教師的啟發要點在要害處、撥在迷惑時,才能指給學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啟發式教學要真正達到啟迪思維、培養智能、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還必須注重啟發的優化。

一是要“準”,讓啟發啟在關鍵處,啟在新舊知識的連接處。小學數學知識有很強的系統性,許多新知識都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產生發展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加強運用知識面的指導。首先新課前的復習和新課的提問要精心設計、啟發點撥,把握問題的關鍵,真正起到啟發、點撥和遷移的作用。其次,要重視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和發展,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分化點的關鍵處,設置有層次、有坡度、有啟發性、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系列提問。讓學生獨立思考,積極練習求得新知識、掌握規律。

二是要“巧”,在學生有困難,學生茫然不知所措時,在中等生“跳起來摘果子”力度不夠時,在優等生渴求能創造性地發揮聰明才智時予以點撥,使其茅塞頓開。這樣,不但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而且能使學生積極思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和創造性。

四、正確處理好啟發式教學與講授式教學的關系

篇(8)

“啟發”一詞,來源于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學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朱熹對此解釋說:“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后來,人們概括孔子的教學思想,也吸取朱熹的注釋,就使稱為“啟發”或“啟發式”.從孔子的話和朱熹的解釋來看,“啟發”主為指教學的表現形式藝術,強調教學的適度性和巧妙性。對于這一點,《學記》給予了更深刻的具體說明:“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意思是,引導而不是牽著學生鼻子走,鼓勵而不是壓抑學生,點撥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給學生。

如今,啟發式的教學思想已不再局限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具體情景狀態,但也存在導而牽的誤區,具體表現為:

第一,教師扶著學生走路,不肯放手,只滿足課堂上就某一具體問題的師生對答方式,把學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師思維框架內,客觀上限制了學生的求異思想和創造性。

第二,不教點金之術,即不教學生學習方法,學生只能順其意,而未能繼其志。針對這種現象,我認為在數學教學時應采取思路教學,采取"大處導,小處啟"的策略,運用提綱契領――分析――綜合的方法訓練學生,把教材思路轉化為教師自己的思路,再引導學生形成有個人特色的新思路。

為了今后繼續學習乘數是多位數的乘法,我認為這樣設計教學比較合理:一、復習:筆算,67×8,167×28二、試算:167×128,讓學生自己動手計算,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不難算出正確答案。然后讓學生自己總結計算方法。這就在數學教學中體現了教學思路。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啟發式教學應注重“啟”和“試”相結合

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出發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維,通過自己的活動達到生動活潑的發展。這是因為"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學生的發展歸根結底必須依賴其自身的主觀努力。一切外在影響因素只有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引起學生強烈追求和主動進取時,才能發揮其對學生身心素質的巨大塑造力。

因此,素質教育對啟發式教學賦予了更新的內涵:堅持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相結合,注重教師的"啟發"和學生的"嘗試"相結合。首先,嘗試可以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面對全體學生而言,"不求個個升學,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學者的意愿和現實的。不論是優生還是差生,都可以從嘗試中獲得成功,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為他們獲取新的成功準備良好的心理條件。其次,通過啟發、引導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手的嘗試,既培養了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學生在親自嘗試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學”變為主動有趣的“樂學”,這就要求教師要盡可能增大學生學習的自由度,盡量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去嘗試新知識,發現新問題。

三、啟發式教學應注重啟發點的“準”和“巧”

醫生治病講求對癥下藥,教師的啟發當然要點在要害處,撥在迷惑時,才能指給學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啟發式教學要真正達到啟迪思維,培養智能,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還必須注重啟發點的優化。

一是要“準”,讓啟發啟在關鍵處,啟在新舊知識的聯接處。小學數學知識有很強的系統性,許多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產生發展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加強運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指導。首先新課前的復習和新課的提問要精心設計啟發點,把握問題的關鍵,真正起到啟發、點撥和遷移作用。其次,要重視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和發展,注意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分化點的關鍵處,設置有層次,有坡度,有啟發性、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系列提問。讓學生獨立思考,積極練習求得新知,掌握規律。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把新舊知識串在一起,形成知識的系統結構。

篇(9)

一是處理好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的關系。啟發式教學的特點在于啟迪學生智慧,但這并不排斥傳授知識,要辯證地處理好兩者的關系,使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即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啟迪學生智慧,在啟迪學生智慧的過程中又注意傳授知識。

二是處理好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關系。啟發式教學要求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啟發、誘導、激勵,同時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他們主動探索、積極思考、自覺實踐,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啟發式教學的優點在于打破了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的傳統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教和學生學這兩方面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適時合度,因材施教

啟發式教學要講最佳火候,尋找最佳突破口??鬃拥摹安粦嵅粏?,不悱不發”,就是要求學生在達到“憤悱”狀態,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時,才是對學生進行“開其意,達其辭”的最佳火候。實踐證明,教師準確地把握好時機進行啟發,有利于在思維的最佳突破口拔響學生心靈的樂曲,啟迪學生智慧的火花。同時,教師為啟發學生而提出的問題,難易要適中,恰到好處地引發學生積極思維,“跳一跳,摘桃子”,使學生的思維提高到“最近發展區”的水平。

啟發式教學要想真正取得實效,還必須了解學生實際,做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啟而有發,問而有答。了解實際包括: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身心發展規律、已有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等。

三、創設情境,激感

創設問題情境是搞好啟發式教學的有效手段。在教學活動中,創設誘發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情境,可使學生受到情境的熏陶和感染,促使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里暢快地遨游。

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動力,是智力發展的翅膀。積極的情感是人的認識活動的內驅力,能夠催人奮進。在教學活動中,不僅有師生追求真理的同頻共振,而且有師生情緒生活的情感共鳴,兩者水融,共同起作用,只有這樣,教學活動才能生動活潑、饒有興味,才能取得成功。創設問題情境要求教師必須在以下幾方面下工夫:

一是創設憤悱情境,引發學生思維。教學不是單純地授與現成知識,也不應滿足于簡單地解決一些問題,而應給學生提出具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問題,使他們不能單靠已有知識和習慣就可解決,而要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當學生躍躍欲試、處于憤悱境地時,教師才去啟發、點撥、誘導。

二是創設激奮情境,喚起學生激情。激情是強烈的、激進而短促的情緒狀態。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激奮的情境,喚起學生亢畝的激情,就會把繁重的學習任務當作一種樂趣,產生巨大的內驅力。

三是創設懸念情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追求知識、探索直理的源泉。而創懸念情境,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引起強烈的求知欲。為此,教師應認真研究教材,在最佳處設置懸念。

四、設置疑問,激活思維

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做到激疑導思,必須學生“設疑”

篇(10)

在我國孔子最早提出了啟發式的教學思想??鬃又鲝垺安粦嵅粏ⅲ汇话l”?!皯崱笔菍W生發憤學習,積極思考,想搞明白還沒有搞通的心理狀態。這時正需要老師去引導他們把問題搞通,這叫“啟”;“悱”是經過思考想要表達而又表達不出來的困難境地。這時正需要老師去指導把事情表達出來,這叫作“發”??鬃诱J為若不造成一種“憤”、“悱”的心理狀態,就不能進行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著眼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具有獲得知識、技能的強烈要求和獨立發表自己見解的迫切愿望,從而能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發展智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在數學教學中正確運用啟發式教學,對學生學習數學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首先引課的導入要奇,以“奇”誘發學生的興趣

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快樂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比绻處熌芡ㄟ^導課創設一種有趣的新奇的思維意境,從而刺激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無疑會產生良好的效果。例如:老師在講解《日歷中的方程》一節時,引課說:“你們看著手中的日歷圖片,然后再日歷中找豎排的三個連續的日期并且把這個日期的和告訴我,我就可以立刻說出你找得這三個日期分別是什么!”老師的問題一出來,學生爭先恐后地讓老師猜,老師說出了正確的日期,于是激發更多的同學讓老師算。這時老師引出“你們想知道老師是怎么算的嗎?”學生“想!”老師:“那么,我們今天學了日歷中的方程后,你們就知道我怎么算的了?!边@樣學生必會以極大的興趣和極高的欲望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教學中應注意經常使用的啟發式語言

讓我們換位思考,學生會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呢?他們想提出的是這樣的一些問題:“這是為什么?”“那是怎么一種情況?”“我想應該是這樣的”“怎么說呢?”“下一步該怎么辦?”等等。我們以此為模型來幫助深思而又迷惑不解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吧!“你發現了什么?”“你聯想到了什么?”“你怎樣想的? ”“你認為怎樣?”“你得到了怎樣的結論?”“你還有什么問題嗎?”“如果增加一個條件你看如何?”等。以此來鼓勵、啟發、促使學生思維更加深入。

三、教學中要讓學生自己動手,揭開“面紗”

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分析“引入”中的問題,由學生自己內心的體驗與創造來建立起自己的理解力,并在各自理解的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的數學天地。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培養了學生善于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中應多“設問啟發,領會新知”

針對新知識的發生形成過程,教師設計一系列相互聯系、漸次加深的問題,構成“問題系列”,將每一個問題順次呈現給學生,通過學生各種心理活動的積極參與,特別是思維活動的深入開展,主動獲得每個問題的解答,從而引導學生的認識活動逐步加深,不斷以已有的知識同化新知識,完成從已知狀態到目標狀態的轉化。

五、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綜合,展示思維過程”

學生的結論有正確的,有不完整的,甚至錯誤的,或者并沒有什么結果。教師從中提出典型的不完善的或錯誤的例子要求學生回答如何想的,為什么這么想。將學生分散的思維正確引導理順,從而逐步引導得出正確結果,借此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使學生感受到嚴格的教學方法和嚴密的數學思維,逐步地形成建構知識的能力。同時使成功的學生受到鼓舞,使未成功的學生從中醒悟,找出差距,這樣更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的發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

六、結論

總之,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啟發式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據數學教學的教育特點,應當大力提倡教師將啟發式教學思想應用于數學素質中。廣大數學教師在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中,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對啟發式的內涵、啟發式的基本要求和關鍵等進行深入的理論探索,掌握啟發式的內部規律,以便更好地指導數學教學的實踐。

參考文獻:

上一篇: 社會教育的作用 下一篇: 關于借錢的法律知識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 | 亚洲一区国产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中文有码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 永久久精品一级AV高清免费看 | 午夜福利免费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