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設計概念匯總十篇

時間:2024-01-02 10:19: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公共空間設計概念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公共空間設計概念

篇(1)

隨著社會的轉變,公共建筑室內空間的設計也在發生著轉變。社會形態的轉變以及人們需求的變化,使得公共建筑內部空間的使用功能和設計方向也發生著改變。這種轉變主要是受到社會各個時期人們信仰以及社會風氣的影響。例如在我國古代,公共建筑室內空間的設計概念以神為主旨,設計多崇尚富麗堂皇,室內梁柱多采用龍圖騰雕筑。而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設計發展到今日,室內空間的設計更加全面化和系統化,不僅使得公共建筑的各項功能更加的完善,而且還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設計更加的人性化。

1 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設計的概念

公共建筑室內空間的設計主要針對的就是空間這一概念,設計者要對公共建筑的空間進行設計,這個空間也就是現代公共建筑中人們活動的區域。這個空間是人們所共有的,也可以說是所有人公用這一空間。在公共建筑中,室內空間的設計都比較具有公眾性質,也就是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是人們可以進行共享的區域。在現代意義上,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商場、體育館、游泳館、圖書館以及飛機場、客運站等,對這些公共建筑的室內空間進行設計,通常最需要考慮到的就是人的因素,因為這些公共建筑主要的功能就是為人民提供滿意的服務,所以其主要要設有的空間為:門廳、休息區、觀眾廳等等,以滿足人們的休息和活動要求。公共建筑的室內空間可以為社會各個階層、社會各個年齡段和不同種族的人進行服務,其在設計上相比普通建筑來說有著更高的要求。但是無論如何,公共建筑的室內空間是人們進行行為活動的主要場所,其在設計上要采用各種手段和方式,來盡量滿足個各種人群的活動需要,以提高公共建筑的使用率。

2 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設計的內容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以及人們需求的日益嚴格和細分,公共建筑在進行室內設計時,所要考慮的因素也要相應增加,除了要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外,還要處理好人際交往以及人和環境之間的關系。而想要充分M足以上需求,就要在設計時,以為人服務的理念為基本設計原則,完善公共建筑室內空間的使用功能,提高公共建筑的經濟效益,保障公共建筑的舒適美觀,豐富公共建筑的環境氛圍。公共建筑在進行室內空間的設計時會涉及到材料、設別以及各項施工要求等方面的內容,從這就可以看出來,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設計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但是其多需要的設計理念卻十分的明顯和單一,即設計要具有人性化,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現代意義上的公共建筑室內設計是在結合各個方面的因素之后,對公共建筑實施綜合性的設計,無論是在視覺上還是在功能上,都需要對其進行完善,使得公共建筑的室內空間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視覺享受,還能夠為人們提供優質的服務。在公共建筑的室內設計中,需要考慮到環境氛圍的因素,要對室內的采光效果以及暖通系統進行嚴密的設計,保障室內空間擁有足夠的照明度、適宜的溫度和良好的空氣流通性,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休息和活動環境。

2.1 光的設計

公共建筑室內空間相比于普通建筑來說,其面積相對較大,對光線的要求也相對較大。為了能夠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在對室內空間進行設計時,要注意增強室內空間的采光度,多設計一些美觀實用的窗戶,使得自然光線能夠大量的投射入室內,為人們提供一個光亮的環境。之所以要增加采光度,除了要提高建筑空間的亮度之外,還能夠利用光線改變室內空間的結構,使得空間呈現出立體效果,在色彩上給人以美的享受。而在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設計中,影響采光設計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照度、氣候、景觀、室外環境等,另外不僅要考慮直射光,而且還有漫射光和地面的反射光。

2.2 材質的選用

公共建筑室內界的飾面材料,應同時具有使用功能和人們的心理感受兩方面要求。除了考慮室內的視覺效果以外,還應注意人通過觸摸而產生的心理感受和美感,應根據空間的不同需求來綜合考慮。伴隨著工業文明的迅速發展,人們已厭倦了鋼筋混凝土的生活空間,人們對公共建筑室內界面材質要求逐漸把目光移向大自然,“回歸大自然”成為室內設計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很多天然材料開始受到設計師和大眾的寵愛。

3 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設計應注重的問題

3.1 從二維平面空間向立體空間轉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及生活層次的提高,人們已不滿足既有的空間模式,追求空間環境的變化與形式新潁,人的視覺要求從單一平面走向了多元立體化空間。截取、積聚、組合、疊加、抽減等空間組織手法在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設計中被更多的使用,綜合變化多樣的室內交通流線設計,營造出豐富的空間序列,使人們在視覺和空間心理感受新奇與變化,充分滿足了人與人交流、互動、共享空間的心理要求。

3.2 用科技要素使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設計更貼近民眾

在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設計中注意科學性的原則,使功能日趨合理,以滿足民眾對環境及其設施的需求,使設計更能滿足人體工程學、環境心理學等行為科學的需求,除了為人們創造連續的、可以使人感受到歷史變化和生活場景變化的文化背景之外,還需要能較好的滿足公共空間使用功能上的要求。

4 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設計發展的新趨勢

4.1 綠色概念與可持續發展

“綠色”概念可以理解或轉義為環境共生,生態與環境保護,可持續性發展等概念。它涉及的內容包括:生態與環境的保護,功能與使用的耐久性,自然能源的再開發,資源的有效利用與再生,環境的健康、安全、方便、舒適,生命周期的整體考慮。

4.2 生態景觀與建筑節能

我國要實現生態節能高科技的應用,設計專業的深化與整合是前提。目前生態節能建筑發展有兩大發展趨勢:一是調動一切技術構造手段達到低能耗,減少污染,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目標;二是在深入研究室內熱功環境和人體工程學的基礎上,研究人體對環境生理、心理的反映,創造健康舒適而高效的室內環境。

結束語

我國的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設計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突飛猛進的大好形勢下,為適應城鄉公共建筑大規模興建的需要,已經進入創新設計階段,從近幾年建成的裝飾工程及各類設計展覽、評獎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總結過去,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展望未來,設計師們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李斌.淺議室內空間設計[J].中國科技信息,2005(12).

[2]李希.現代室內空間設計理念淺談[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3).

篇(2)

中圖分類號:B834文獻標識碼: A

一、城市公共空間

城市公共空間的狹義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間。 它包括街道、廣場、居住區戶外場地、公園、體育場地等。 而其廣義概念則可以擴大到公共設施用地的空間,例如城市中心區、商業區、濱水區、城市綠地等。小城市公共空間從本質上來說與大中型城市公共空間實質相同,不同的是,小城市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

二、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重點

1、城市公共空間環境建設

不管是怎樣的公共空間設計,環境都應是干凈整齊的,人們身處于這類空間環境中,能感受到輕松愉悅。具體而言,維系公共空間內的環境衛生,不只是清潔人員的責任,而應是整體社會成員的責任,需要每位城市居民自覺地遵守公共秩序。事實上,在我國現代化的城市建設中,由于工作人員沒有切實落實城市環境管理以及維護工作,從而使得公共空間的環境建設退化嚴重。對此,建設人員應積極加強環境管理,健全環境意識,促進空間建設的有序發展。

公共空間的魅力具體表現在良好的人文景觀設計上,給人們帶來視覺享受,就公用空間中的美好景觀切實體現在:公共空間以其獨有的宏偉景觀,在陶冶人們情操的同時,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美的享受,從而創建出美好的人文景觀建設。簡而言之,優秀的公共空間設計應擁有自身個性的環境設置,從而給人以輕快愉悅之感。

2、城市公共空間設施建設

在公共空間中,人們活動時間以及行為機制都是不穩定的,然而它卻是一個人流量相當集中的地理區域,其間的設施都是可為人們活動提供便利的基礎設備,因此,不管是商品經營者還是商品消費者,建立健全的基礎設施配置都是極具現實意義的。

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時,配置相應的休息設施非常重要,是為人們提供短暫休息點的必要設施。在前期成功的公共空間設計案例中,都會在指定區域內設置相應的休息設備,在環境優美的地區安裝長椅、板凳等。同時將其長椅、板凳的配置融入整體景觀建設中,使其成為一體化景觀建設中的一部分。

有人說,城市公用空間建設即現代城市生活中的“家居建設”,而如何使這一城市家居建設更科學、更富有人性化,相關建設人員可以具體參照國外先進建設案例。例如:公共空間中的健身器材設計,應切實符合普通大眾的生活需求;公園中擺放的長椅,最好選用沒有棱角的板凳等,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小孩、老人因為磕碰受到傷害;景觀池塘的設計,應盡量將水深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從而有效規避小孩因為玩水而造成意外事故的發生。

伴隨著城市居民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人們可以用來休息和娛樂的時間隨之減少,因此在這緊湊的生活節奏中便利的交通設施則顯得尤其重要。所以,方便的交通設施是進行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重點內容。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人流、車流相對集中的區域,應具體做到讓人流與車流分開運作,這也是實現公共空間設計的關鍵內容。

3、城市公共空間文化氛圍建設

在公共空間文化發展潮流中,通過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種具有藝術美感的空間領域。因此,在進行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時,規劃人員應深入發掘具有城市文化內涵的理念,結合傳統的文化觀念,將其作為整體城市形象的濃縮版本。在現代繁忙的城市生活中,為人們提供放松休息的場所,從而創造出具有現實意義的城市空間。

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理念中,重點內容是為人們提供娛樂、休息的場所,讓人們意識到自己是公共區域內的主人,同時在公共空間建筑設計中逐步融入城市風俗建設理念,深入剖析城市中的文化背景,將其灌輸到系統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展現出濃厚的地域特色。在此基礎上,建設人員應著重創造具有文化內涵的人文景觀,變無形文化為具體的景觀建設,創造出能代表城市面貌的作品,為人們提供能讓身心休息的場所,讓人們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能夠擁有一個小憩的場所。

三、公共空間設計的多維度思索

1、形態維度―――開放性

從宏觀上講,開放性是空間具有不斷適應性的重要途徑,城市公共空間的發展演變在本質上是具有動態性的。微觀上看,空間的開放性與閉合性是相對的概念,是創造公共和私密空間必須控制和把握的設計尺度。在城市系統的框架體系下,諸如大型政治、生活、商業廣場、大型交通樞紐、大型社區公園都需要具備完全的開放性,以保證人的各種活動所需空間,主是處理好空間邊界和出入口的設置等要素。從空間控制上,強調整體與局部、周邊建筑的協調和變化有致等問題。

2、視覺維度―――藝術性

藝術性的特征主要是人對于客觀環境的審美需求,這對于提高公眾素質,烘托環境景觀品質都是極其重要的。藝術的表達往往可以激發人們內心的期望和感觸,使公共空間環境更具有紀念性和標志性。同時,公共藝術的作用就是通過藝術品的有機整合,提高整體環境的藝術與文化層次,營造內蘊歷史文脈的藝術與文化氛圍,滿足現代人對精神和物質文明享受的更高需求。

公共藝術不是一種藝術形式,也不是一種統一的流派或風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間的藝術能夠在當代文化的意義上與社會公眾發生關系的一種思想方式,是體現公共空間民主、開放、交流、共享的一種精神和態度。公共藝術不再專注于創造具象物體,而是要創造人與整體環境的關系,公共藝術所追求和要解決的不是美化城市、美化環境的問題,而是社會效益,是對社會公眾的溝通與關懷。

3、功能維度―――復合性

城市空間的復合化。一個空間單元同時具備建筑個體空間和城市公共空間的雙重性質和雙重歸屬,是目前城市空間復合化發展的趨勢。不同歸屬的建筑空間單元分別與城市公共空間相連,在各自保持其相對獨立性的同時,又構成了彼此延續相通的關系。在功能上加強了建筑與城市之間的直接聯系,提升了空間的使用效益,打破了內外界限的概念,發揮了城市空間的潛力,具有相應的靈活性和可變性,是城市有限空間結構的優化。

公共空間的功能屬性在歷史的延續中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是人們會面的場所;是人們交易的場所;是連接不同城市空間的場所;也是承載交通功能的場所。隨著人類的社會活動逐漸趨于復雜,在功能上要求公共空間設計提供更多的選擇,使設計的結果滿足不同空間發展方向的可變性?,F在公共空間設計往往是復合功能綜合體,是城市空間的活動多樣性的集中區域。就目前的情況看,公共空間的功能維度體現在交易活動、交通和人們生活與健康等三個方面。

結束語

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已然成為現代城市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對此,在進行城市公共建設時,相關人員應切實把握空間設計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在明晰公共空間建設效能的同時,深入探析城市化建設發展潮流,針對空間建設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從整體上研討設計模式,從而促進城市空間建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方惠文.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分析[J].江西建材,2014,03:22.

篇(3)

空間設計是三維度立面的設計,包括建筑設計、室內空間設計、展示設計、景觀設計等多個設計領域,空間設計強調不同空間之間的組合設計包括空間的大小、形態、色彩、肌理等。空間設計對象具有三度空間的屬性,不同于平面設計思維,具有空間感知特性。因此空間設計思維和設計方法的建立勢在必行。如果觀念陳舊,意念狹窄,其作品必將毫無生氣。相反,立意明確,思路開闊,則會事半功倍。

一、空間設計與思維

設計離不開創造性思維,設計思維的核心是創造性,它貫穿于整個設計活動的始終。創造的意義在于突破已有事物的約束,以獨創性、新穎性的嶄新觀念或形式體現人類主動地改造客觀世界、開拓新的價值體系和生活方式的有目的的活動。

設計思維,泛指在設計過程中建立在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基礎之上的各種思維形式,包括立意、想法、靈感、創意、重大技術決策、指導思想和價值觀念等。

設計思維是感知、知覺、記憶、體驗、意念等一系列心理活動的綜合體現,設計師的思維模式是多重性的,既有感性層面的非邏輯性,同時又具有理性層面的邏輯性思維。

空間設計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建筑空間為人類提供遮風避雨的場所;室內空間為人類精神需求提供舒適的居家空間;景觀設計為人類提供賞心悅目宜人的居住環境,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空間中進行,空間設計同時也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地域性和文化性是決定空間設計必不可少的因素,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造就了不同的審美觀念,審美觀念的形成又是由人的思維方式造成的,這種思維意識也是人區別與動物的基本屬性。人類有意識地創造不同的空間形式來滿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古埃及的金字塔是埃及人民靈魂不滅思想在建筑中的體現;新巴比倫王國的空中花園是國王對王后愛情的體現;古希臘的神廟是希臘人民對神崇拜的體現;中世紀時期的哥特式教堂是對上帝無限敬仰思想在建筑上的體現;在空間設計過程中,人的思維方式不同,必然會在空間設計過程有所體現。因此在空間設計過程中,設計師的不同思維模式和方向,包括空間認知度和感知度、環境因素(形、光、色、質等)、行為學和心理學等都對最終的設計結果起到決定性作用。

二、空間設計與設計概念

設計概念的提出是設計者在邏輯性和非邏輯性綜合作用下對設計提出的諸多設計思維總結。作為空間設計師,首先要求設計師通過前期調查得到理性資料,分析甲方的具體要求及方案意圖,綜合地域特征、文化特色等客觀因素加之設計師具備的空間設計思維方式并結合設計草圖提出一系列感性的設計概念。

1、 邏輯性與非邏輯性

空間設計具有強烈的目的性,要求設計出來的空間必須符合人的需求,包括物質方面的需求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時又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原始人居住的巢居、部落和現代人居住的集合住宅區不僅是物質和精神的需要,更是建筑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因此空間設計具有邏輯和非邏輯雙重屬性。

不同的功能需求要求有相對應的空間類型,古希臘的神廟祭祀需要高大寬敞的空間(石材梁柱體系),中世紀的宗教狂迷需要高直向上氣氛詭秘的哥特式教堂(尖券、飛扶壁)、現代工業生產需要大跨度明亮的廠房(框架結構)、各種博覽會需要更大跨度體空間滿足展覽的需求(桁架、網架結構)??臻g和技術是彼此聯系不可分割的,因此空間設計具有邏輯性的特點。這種邏輯性思維有具有兩種特性:構造體系和演算系統。構造系統需要設計者具備一定的邏輯性思維,對建筑體系有深入的學習和研究;演算系統要求設計者具有良好的理科基礎以便合理推算出合理的結構受力情況。這些空間設計的技術問題都離不開邏輯性思維。這些邏輯性思維方式體現在具體的空間設計過程中就能轉化為科學的指導方法,對設計進行技術支持,保證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那么是不是空間設計完全就是邏輯性思維呢?答案是否定的??臻g設計最終的實現雖然離不開邏輯性的思維方式,但是設計的過程也是非邏輯的過程。古希臘神廟離不開古典柱式;哥特式建筑離不開色彩斑斕的玫瑰窗;北京奧運水立方更離不開泡泡的異想天開;巴洛克、洛可可式的室內設計形式、中國古典園林的“一池三山”模式和日本園林的“枯山水”無不是設計師們非邏輯性思維的感情結晶體,每一個驚世駭俗的設計都離不開設計者的奇思妙想。非邏輯思維包括了形象思維、直覺思維和靈感思維等創造性思維方式。設計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自覺和靈感都能讓設計者打破常規、開拓思維,創造的目的在于以非邏輯性的思維方式想出新的方法、提出新的理念、做出新的設計??臻g設計活動的過程就是以創造性思維方式以三維空間形式形成設計構思提出設計概念并最終實施設計的過程。

2、 空間設計概念的形成

設計概念的提出關鍵在于理念思維的提出與運用??臻g設計概念的提出即要求設計者對方案做全面的調研準備也必須具備一定的空間認知能力;空間設計概念的提出分為感性和理性即邏輯與非邏輯,理性部分包括方案分析(地形地貌、人文環境、環境光照、空間功能分析等)、甲方即客戶分析(客戶職業、設計定位等)、市場調查(材料、配套設施、報價等)、資料收集(參考圖片、數據統計等);感性部分即設計概念的提出,在通過前面幾部分的深入分析之后,設計師需構思出整個項目大的思路和想法,而這些思路和想法又是源于自身的感性思維,進而可以遵循思維的一些常見模式――抽象、概括、歸納等將我們的想法進行篩選過濾找出其內在關系,進行設計定位,最終形成設計概論。

三、空間設計與設計方法

1、 空間設計方式與思維模式

設計離不開思維,設計概念的提出首先是想好的過程再是實施的過程。設計概念離不開設計師的思維模式,思維模式對設計方法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臻g設計的思維領域是四維空間,要求設計者必須對空間有深刻的理解。

中國偉大思想家老子有一段話“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 ”其意義在于強調具有使用價值的不是圍合空間的實體部分,而是空間本身即虛的部分。這段話明確指出“空間”的重要性??臻g的形成包括實體和虛體兩部分。實體即圍合空間的部分,指實實在在可以感受到的東西,例如建筑的外輪廓、室內的墻面、園林的樹籬、構筑物等等。虛體即我們所說的空間,由實際起作用的部分。

空間感作為空間設計的特征,可以擴展到城市、街道、廣場、里弄、公園等等,凡是經由人固定和限定的一個空的部分,即成為一個包圍起來的空間。建筑、室內、園林是實體和空間的統一構成,同時還具有同空間同樣重要的時間含義,我們通常說到“四維空間”,空間的三維空間即長、寬、高,或理解為空間坐標系的X、Y、Z軸。而四維空間是指空間中的時間性是指空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即人在空間領域中行進時隨時間的推移所得到的空間體驗不斷變化的過程。因此我們可稱空間設計為“四維空間”。

空間設計的方式主要包括圍合、覆蓋、突起、下層、架空、質地幾種方式,在三維空間的思維模式下設計出公共空間、半公共半私密空間、私密空間等不同的空間形式,從而產生出適合不同人群需要的空間類型。

2、 從經驗主義談空間設計方法

(1) 直覺設計法

設計的靈感總是出現在轉瞬即逝之間,靈感一旦出現就立即憑借直覺繪制涂鴉畫面更有利于好的創意的產生,這種方式不僅適用于空間設計,其他藝術設計類型也通用。作為一名空間設計者,如果平時喜歡涂鴉,同時具備一定的空間比例概念,那這種涂鴉式的方式就很適用,從涂鴉開始慢慢習慣空間設計,進而踏入空間設計領域。當然這種設計方法建立在設計者平時的經驗積累上,沒有一定的專業積累靈感也只是曇花一現,最終無法形成完整的形態。

(2) 草圖設計法

草圖和涂鴉有很大的區別,草圖的繪制不同于涂鴉,須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結合一定的理性思維進行思維的一種設計方法,通常我們稱之為泡泡圖設計法,利用泡泡圖就能比較分析,這種方式設計者必須有縮尺的概念,先將所要設計的空間大小依據性質進行縮尺概括,然后同性質或互補的空間,依據空間縮尺大小圈在一起,慢慢的形成平面草圖,這是一個由簡到繁,由大到小,由粗到細的過程,通過對空間的反復推敲比較,形成大概的空間分割布局,這種方法使用半透明的拷貝紙結合平面圖很好使用,是空間設計最基本的一種設計方法。

(3) 模型設計法

篇(4)

商業空間以及垂直維度

1.商業空間的理論

在現代社會中,商業空間主要是指商業綜合體,其不僅包含商業的基本職能,還包含著休閑、娛樂、文化、交通等公共職能。商業空間在布置上要依附于城市的公共空間。比如,把商業店鋪與中庭、廣場、花園等空間結合在一起。這種布置模式有利于商業空間的運營,使商業空間對人們的吸引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在現階段,商業空間的職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展,使商業空間具備越來越多的城市職能。商業空間具備多樣性和開放性等特征,是現代城市中的重要公共活動領域。

2.垂直維度的概念

在概念上,垂直維度代表空間體的垂直方向。維度一詞在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同的概念,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維的意思是幾何學和空間理論的基本概念,空間的每一個構成元素都叫做維。但是在本文中維度的含義只是空間的界定。在空間理論中,垂直維度和水平維度直接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進行商業空間的垂直維度設計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把垂直維度當做立體化發展中的一個絕對向量,而是應該把垂直維度理解成為與水平維度相對的一個空間維度。

3.垂直維度的人性化設計

垂直維度設計的人性化,就是指在進行垂直維度設計的時候要使垂直維度的設計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和發展需求。

人性化垂直維度空間設計的需要

目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性化的垂直維度設計將也變得更加的復雜。在人性化的垂直維度設計中,垂直維度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滿足人性化的需求,但是人性化的需求不是固定的因素,而是會隨著生活方式、經濟發展等方面的變化,不斷變化,人性化的垂直維度設計在發展中要不斷滿足變化的人性化需求。

人性化空間設計的理論

(1)人性化空間設計

人性化的空間設計主要有3個方面的特點。1.內容廣泛。在人性化的空間設計中要考慮到人在空間環境中的行為,人們之間的個性和共性,自然生態等多個方面的內容。2.歷時性變化。這種特點主要是指人們在不同的時代,在人性化的需求上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為了適應這個方面的特點,在空間設計中就要以人性化的某個方面的側重需求作為切入點,結合其他的因素進行空間設計。3.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在人性化的空間設計中,涉及到的知識不僅有建筑學,還有環境心理學、建筑心理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

2.商業空間設計

在進行商業空間設計的時候主要考慮的因素是消費者的因素。為了使商業空間設計更加科學合理,就要在設計的過程中對消費者的心理和消費者的行為進行研究。其中消費者的心理主要是指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消費動機、不同消費者的心理差異。消費者的行為主要是指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非消費行為。

3.基于人性化垂直維度的設計理論

基于人性化垂直維度的設計理論主要有4種,分別是空間活力營造理論、空間聯通和滲透理論、空間補償理論、尺度控制理論。

基于人性化的商業空間垂直空間設計

1.功能與業態組織

在人性化的商業空間垂直空間設計中商業空間的功能和業態組織在垂直維度的分布上都要呈現一定的規律。其中在功能的分布上,應該把零售的功能集中分布在中底層,把休閑服務類的功能集中分布在中高層,把商務辦公分布在人流較少的地方;在業態組織分布上,把主力店分布在不同的樓層,同時還可以把一些沒有關聯的業態組織組合在一起。

2.交通與視線聯通

商業空間使交通的匯集地點,在進行交通與視線聯通的時候,應該對室內外的東線的組織進行綜合的考慮,確保商業空間的交通樞紐的功能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3.空間補償

在人性化商業空間垂直維度設計中,其需要補償的空間主要是廣場、街道、公園三個空間。其用來補償的空間主要是底層空間、次級空間、地下空間。補償的方式一般是釋放底層空間、利用次級空間、地下看見補償。

4.尺度控制

在商業空間設計中涉及到的尺度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分別是環境尺度、近人尺度、建筑尺度、細部尺度。其中環境尺度的控制方式一般是統一環境尺度、設計天際線;建筑尺度的控制方式一般是對尺度進行科學的劃分;近人尺度的控制方式是建設設施豐富近人尺度空間;細部尺度的控制方式是對細部進行科學的設計。

篇(5)

(一)歸屬認知性

被安置對象在原村落空間里,有著歸屬感很強的公共空間,如村民健身小廣場、街道、祠堂、活動室等。當被安置到了城市化的安置社區里,社區公共空間的歸屬性不再明確,使他們失去了對這些場所的認知、認同和歸屬感。所以,在拆遷整體安置型社區里,以村落村民被整體安置的組團為區劃單元,設計帶有明顯的原村落特征和歸屬的公共空間,滿足他們集體活動活動、交往以及村落文化傳承的功能屬性。

(二)鄰里交往性

由于原村落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村民多以血緣、地緣聚落在一起,鄰里的親和性強,鄰里間的交往密切,并以各自房前屋后空間作為鄰里交往空間。在城市化的安置社區里,以往的鄰里關系受到摧殘,并少了這種鄰里性的交往空間。所以,在對安置型的社區進行景觀設計時,應充分利用單元樓的出入口及四周圍空間,為被安置村民設計一些小尺度的鄰里交往空間,以滿足他們喜歡鄰里交往的功能需求。

(三)文化傳承性

“故土難離”。被安置村民對自己以往的村落文化有著強烈的認知和認同。在城市化的安置社區里,村落文化的載體已不存在,新的社區文化又缺失。所以,在對安置型的社區進行景觀設計時,公共空間的設計,應賦以村落文化傳承的功能。比如把廣場空間與安置村民舉辦紅白喜事、露天唱戲、村落集體活動等功能需求結合起來,既滿足作為城市休閑廣場的日常休閑健身功能,又滿足村落文化的傳承功能。

(四)空間過渡性

被安置村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家園,從村落生活空間直接到了城市生活空間中來,環境的巨大變遷,使他們難以適從。所以,在這些安置型的社區里,設計一種過渡空間,即帶有以往村落空間的影子和村落文化基因的城市化景觀空間,讓他們在這樣的社區空間環境中,完成從心里到行為上向城市化空間環境的轉變,促進城市化進程中我國農村整體拆遷社區向城市社區轉型。

二、安置過渡空間設計———以長樂東苑為例

(一)項目簡介

長樂東苑是西安市未央區北客站集中安置項目的主要安置區?;匚挥谖靼脖笨驼緰|部,由DK1、DK2、DK3、DK5四個安置社區組成。其中安置一期的DK1、DK2社區已建成且安置村民已經入住,安置二期DK3、DK5社區正在建設中。

(二)安置一期建成社區景觀空間設計的啟示

在對安置一期已建區的DK2社區調研中,通過對安置村民的走訪與社區景觀空間現狀的實際調查,發現其在景觀設計中,因為沒有考慮被安置村民在安置后的精神文化需求,導致了他們對社區景觀環境的不認可和綠化空間的破壞等問題。主要表現在:1.社區中心廣場使用功能的欠缺,導致安置村民舉辦村落文化活動場所的缺失,從而造成對其它綠化空間的嚴重破壞社區中心廣場位于社區中心,規劃面積487平方米。景觀布局以景墻半圍合廣場,廣場中央以四個直角形噴泉水池圍合,將廣場分為中心景觀區和活動區。經調查,廣場水景因為使用維護成本太高,自建成以來很少使用;同時由于廣場缺乏庇蔭、休閑等景觀設施,安置村民很少來這里活動,特別是廣場的水景設施占據了廣場的大部分空間,被安置村民平時需要舉辦的紅白喜事、唱戲以及其它集體活動,不能利用廣場空間,只好在社區中的休閑小廣場、路上,甚至占用綠地舉行,從而造成對社區綠地景觀的破壞。2.鄰里交往空間的缺失,影響了安置村民的鄰里交往調查中得知,社區安置以原自然村落為單位,被集中安置。所以,同樓、同單元的安置居民,都有著很近的血緣、地緣關系。在原村落里,鄰里間的日常交往,是他們一項重要的活動內容。而在DK2社區里,沒有為他們設計這樣小尺度的鄰里交往空間,導致了安置村民對社區景觀環境的不認同。

三、安置二期社區景觀設計實踐

在安置二期社區的景觀設計實踐中,充分借鑒了安置一期建成社區景觀設計中的經驗與不足,從分析研究拆遷整體安置人群的結構特征、文化精神需求出發,從安置社區景觀空間設計入手,提出了“安置過渡空間設計”的概念,并貫徹落實到安置社區的景觀設計中。其中DK5社區為安置二期中的安置社區之一。規劃面積41328平方米,其中建筑底面積14698平方米,綠地面積10846平方米。整體布局為建筑圍合的中心綠地式布局(見下圖)。社區景觀空間設計突出了“安置過渡空間設計”的理念,并設計了廣場型過渡空間和鄰里型過渡空間兩種類型的過渡空間模式。

(一)廣場型過渡空間模式設計

廣場型過渡空間模式是把社區中心廣場與安置村民村落文化活動的場所需求結合起來,并在總體布局時優先考慮其功能布局。設計將廣場功能定位為滿足社區居民休閑健身與村落文化活動場所兼顧的復合型社區公共空間和村落文化主題廣場。景觀布局上與以往社區休閑廣場的不同之處在于:①強化了廣場的集會功能。設計了傳統景墻式的露天舞臺,既作為休閑廣場的景觀視覺核心,又作為慶典活動的主持臺以及村民唱戲的戲臺等多項功能;②廣場整體布局采取“中空”的空間設計。以花架半圍合,營造廣場的休閑氛圍,廣場中央以“長樂未央”的地雕圖案形成廣場中心景觀;同時空曠的廣場空間又能滿足安置村民開展村落文化活動對大尺度空間的需求。

(二)鄰里型過渡空間模式設計

鄰里型過渡空間模式,是模擬安置村民以往村落里的鄰里交往空間模式而設計的一種安置過渡性空間。安置村民在以往的村落里,其鄰里交往空間多在各自的房前屋后空間里,有著閑來在一起曬太陽、吃飯、聊天等習慣。這種空間有著尺度小,歸屬感、家園感強的特點。為了能使安置村民重溫這樣的交往空間,在安置社區景觀空間布局時,充分利用每棟樓的單元出入口及四周空地,設計尺度小、親和性強、歸屬感強的鄰里型過渡型空間,以滿足同村落村民鄰里間的閑聊、休閑健身之需求。

篇(6)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1終端形象展示的意義和作用是體現品牌內涵,品牌內涵成為了終端展示設計的靈魂

品牌形象塑造整體工程包括產品形象、公共形象、服務形象、展示形象的塑造。產品形象包括:產品的功能訴求、產品價格、產品型錄、產品質量(指標);概念產品,熱銷產品;改善包裝等。公共形象包括:品牌的網站建設、軟文傳播、事件行銷、公共媒體形象、公益活動社會化形象的建設。服務形象包括:商品售前服務、導購禮儀、產品知識解答、公共關系、統一的服裝、售中服務、銷售渠道以及售后服務。展示形象包括:品牌旗艦店、重點店、專賣區、店中店、超市展示、總部展示及媒體展示形象。

現代企業的品牌形象塑造整體工程中,全面圍繞著這幾個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企I形象。終端形象展示是商品銷售環節中的最后階段,直接面對消費者。換言之,終端形象展示是品牌形象塑造整體工程中最直觀的一環,消費者正是通過品牌的終端形象去認識一個品牌。因此,通過終端展示設計來表現品牌內涵,最終提升企業形象,已經成為現代營銷的主體,品牌內涵成為終端展示設計的靈魂!

2展示設計中品牌視覺語言運用

品牌終端展示設計在平面設計體系中屬于VI(視覺識別系統)設計項目中的內容。因此,它在注重賣場空間的劃分、商品陳列功能的體現和實施施工技術的同時,還要兼顧平面視覺語言的應用,如文字、色彩和圖形符號等。文字、色彩和圖形符號的應用必須在企業品牌形象,即VI視覺系統下進行,便于實施統一的品牌戰略,形成統一的品牌形象。

2.1文字在品牌商業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品牌商業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文字指企業標準字(包括企業名稱標準字和品牌標準字)的設計應用。可應用于品牌標志、門面招牌、廣告招貼、形象墻、旗幟、導識系統、產品包裝、陳列道具等形象展示。企業標準字可直接將企業或品牌形象傳遞給受眾,是最準確的傳遞企業形象與品牌內容的方式。

文字在品牌商業展示空間設計中的設計原則:一是不可任意更改,標志文字色彩及字體必須按照企業名稱標準字和品牌標準字進行制作;二是需要準確傳達品牌信息,通過平面或者空間上的文字形象應用傳遞品牌信息;三是設計應具有視覺沖擊力,突出顯示品牌形象;四是文字的色彩、材質與整體環境協調統一。

2.2色彩在品牌商業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品牌商業展示空間設計中的色彩應用指運用企業的標準色和輔助色,達到品牌視覺形象展示的統一。色彩表達在展示設計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應用于招牌門面、形象墻、柜臺、展示架、商品包裝以及建筑結構中的墻面、柱面、地面,甚至是頂面等界面的色彩中。

色彩在品牌商業展示空間設計中的設計原則:一是要遵守企業品牌形象的統一性,企業的標準色和輔助色不可任意更改,在特定時間或區域需要進行變化時,必須保證主體色彩的統一;二是要能夠反映品牌市場定位,營造色彩氛圍;三是要考慮目標消費群體的喜好。

2.3圖形在品牌商業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在品牌商業展示空間設計中圖形可以簡單地分為三類:抽象圖形、具象圖形和裝飾圖形。抽象圖形包括企業標志,是企業品牌視覺形象中最核心的內容。具象圖形包括吉祥物的圖形。裝飾圖形在空間設計中應用也很廣泛,其中包括對輔助圖形的延展等。

圖形在品牌商業展示空間中的設計原則:一是要遵守企業品牌形象統一性,標志圖形不可任意更改;二是兼顧空間及美學、消費心理等多維層面,根據環境和載體的變化,在圖形應用的載體、空間變化上考慮圖形的延展;三是考慮主題需要,在品牌視覺識別(VI)的基礎上,延伸應用進行多種排列組合變化。

總而言之在未來的空間品牌體驗中,品牌溝通將變得越來越復雜和多樣化,展示設計已經成為有關非物質信息傳播的環境設計。展示藝術空間環境的創造既是對空間的設計規劃,也是與受眾進行品牌溝通的過程。有效空間的變化與平面各要素組合后的視覺感受,能否起到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思想、概念的傳遞,與品牌內涵相吻合,與設計策略相一致,不斷驚喜和啟發他們的目標受眾,是我們在未來的空間品牌體驗中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高品.商業空間設計――品牌第四維[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篇(7)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在進行公共空間設計中,首先應該了解和色彩有著密切聯系的幾個問題:空間的方位,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線的作用下的色彩不同,冷暖感有差別,因此可以通過色彩來進行調整??臻g的大小、形式。色彩可以按不同空間的大小、形式來進一步強調或者消減??臻g陳設品的使用。不同的陳設品的使用,如:會議室、病房、娛樂場所等顯然在考慮色彩的要求、性格的體現、氣氛的形成各不相同。使用空間的用途,空間的使用用途不同,色彩使用的選擇上也有所不同。

在符合色彩的功能要求原則下,才可以充分發揮色彩在公共空間設計中遵循的規律。

一、色彩設計的整體統一的規律

在公共空間設計中,各種色彩相互作用與空間中,和諧與對比是最根本的關系,如何恰如其分地處理這種關系式創造室內空間的氣氛關鍵。色調一般可歸納為同類色調、鄰近色調、對比色調等,在使用時可根據環境的不同靈活運用。在公共空間設計時,首先要考慮空間的主色調,色彩的主色調在渲染室內氛圍中起主導作用。

(一)色彩的重復和呼應

將同一色彩用到關鍵的部位上去,就會使其成為控制整個公共空間的關鍵色。同時也能使色彩之間相互聯系,形成一個多樣統一的整體,色彩上取得彼此呼應的關系,才能取得視覺上的聯系和喚起視覺的運動。

(二)色彩的對比

色彩由于相互對比而得到加強,公共空間一旦有了對比色的存在,其它色彩退居次要地位,人們的視覺很快就集中在對比色上,通過對比,各色的色彩更加鮮明無論采取何種加強色彩的力量和方法,其目的就是為了達到公共空間的同一和協調,而非加強色彩的孤立。

二、公共設計中的色彩表現

(一)空間色彩的個性

公共空間設計藝術和其它藝術形式一樣百花齊放,它是科技和藝術的完美結合,優秀是設計必須別開生面具有獨到之處。公共空間的設計色彩的個性講究的醒目。如何創造色彩的個性是擺在現代設計師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公共空間色彩搭配

當人走到一個公共空間時,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色彩,在公共空間裝修中,色彩是嘴容易出效果的、最不可缺少的一個元素、色彩運用恰當、搭配合理的空間,比起單純用貴重材料堆砌的空間更讓人賞析悅目。千變萬化的色彩是經過組織和調整出來的。

三、公共空間色彩的基本要求

(一)色彩的協調問題

室內色彩的根本問題是配色問題,這是公共空間色彩效果優劣的關鍵,孤立地顏色無所謂美或者不美,就這個意義上說顏色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不恰當的顏色,而沒有不可用的顏色。色彩的協調的基本概念是由白光光譜的顏色,按其波長從紫和紅得排列,這些純色彼此協調,在純色中加進行等量的黑或白所區分出的顏色也是協調的,但不等量時就不協調。在色環上處于相對地位并形成一對補色的那些色相是協調的,將色環三等分,造成一種特別和諧的組合。色彩的近似協調和對比協調在公共空間色彩設計中都是需要的,近似協調固然能給人以統一和諧的平靜感覺。但對比協調在色彩之間的對立、沖突所構成的和諧和關系卻更能動人心魄,關鍵在于正確處理和運用色彩的統一與變化規律。和諧就是秩序。

(二)色彩構圖

色彩在公共空間構圖中常可以發揮特別的作用。色彩可以使人對某個物體引起注意,充分發揮室內色彩對空間的美化作用,正確處理協調和對比、統一與變化、主體與背景的關系。在進行室內色彩設計時,首先要定好空間色彩的主色調。色彩的主色調在室內氣氛中起主導、陪襯、烘托的作用。形成公共空間色彩的主色調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室內色彩的明度、色度、純度和對比度,其次要處理好統一與變化的關系,要求在統一的基礎上求變化,這樣,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為了取得統一又有變化的效果,大面積的色塊可適當提高色彩的明度和純度。此外,室內色彩設計要體現穩定感,常采用上輕下重的色系室內色彩的起伏變化,應形成一定的韻律和節奏感,注重色彩的規律性,否則就會使空間變得雜亂無章,成為敗筆。

色彩在公共空間設計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不僅僅是公共空間設計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更會使人對環境產生不同的審美感覺。由此可見,色彩是公共空間設計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篇(8)

對于公共空間環境,人們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高等院校在培養學生時,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更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許多院校不僅改革了課程設置,而且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但對于教學方法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尤其是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傳統的教學方法略顯呆板,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公共空間設計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在本科四年學習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課程內容豐富繁雜,主要包括:辦公空間設計、展示空間設計、娛樂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等。相關學科寬泛,涉及環境心理學、人體工程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領域。這就要求學生更好的對這門課程體系的理解和掌握,才能發現公共空間設計中的不足之處,即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針對發現的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和實際軟件操作擬出解決方案,因此,公共設計課程直接關系到學生解決實際案例中存在問題的能力,并且關系到后續課程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發揮。因此,在公共空間設計的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對學生思維模式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運用聯想方法培養學生藝術抽象思維能力

公共空間設計的教學應追求對設計創新的系統方法和思想的應用,從宏觀、整體和系統的角度去認識公共空間設計并進行創造,可以通過聯想、模擬等方法,讓學生打開思路,解決具體問題。

1. 相似與相反聯想

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相似聯想的方法,將設計靈感的來源從大自然中提取或從自己熟識的事物中提取出設計元素,從而將設計元素運用到公共空間設計的每一個細節中。如:設計一個現代綠色的小戶型居住空間,那么我們首先要著手于現代綠色,如何體現綠色設計,我們可以從大自然中提取樹或梯田的樣式,把樹干與樹枝的連接方式比作為公共空間的建筑構件,公共空間的錯層、功能性陳設物、裝飾性陳設品等則由梯田提取的元素進行造型,讓整體的公共空間充滿自然氣息,體現綠色空間。

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憶引進與它具有相反特點的事物的感知和回憶。[1]學生在對公共空間設計時,更多的是采用“加法”,而現代公共空間設計更多的需要采用“減法”進行空間設計。如:對于空間的分隔,學生更多會想到運用隔斷墻或室內陳設品進行分隔,但有時也可以用一步不能夠跨過去的水池來進行空間分隔,水池可以位于地平面以下,而對于地平面以上的隔斷墻和公共陳設品來說,就是一種“加法”,在地平面以下所挖出來的水池就是一種“減法”。

2. 自由聯想

是頭腦中儲存的記憶,由于某種契機而使另外一些表象與之自然而然發生聯結的過程。[2]在公共空間設計構思的過程中,運用聯想的方法可以打開思路,由此學生運用模擬的方法,產生系列、新穎、獨特的造型,如由計算機想到游戲,從游戲想到兒童,由兒童想到未來,由未來想到未來建筑,由建筑延伸到公共空間。設計師小沙里寧的肯尼迪機場環球航空公司航站樓、伍重設計的悉尼歌劇院都是運用聯想的方法,創造具有多重含義的空間形象??虏嘉饕诶氏憬烫玫脑O計中,熟練的利用了混凝土的塑性、人們朝拜時的心理感受、地中海文化的詮釋賦予朗香教堂多重含義以及模糊性、不確定性。[2]這些含義的產生就是通過聯想獲得的,參觀者也是通過聯想獲得這方面信息的。另外,學生也可以通過聯想解決公共設計過程中的具體問題,更新設計方案。

二、運用模擬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思維

1. 形態模擬

形態模擬在公共空間設計中應用的例子很多,可以通過對事物外在形態的模擬,啟發學生靈感和開拓思路。自然界中的形概括起來可以分為有機形和幾何形。幾何形具有一定的數理規則,容易分類、整理和確定,像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橢圓形、球形等,這些圖形都可以用固定的數學公式反映出來,而且可以通過作圖畫出來,是一種非常理性的形;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還是有機形,有機形不具有數理規則性,不易界定,像自然界中的河流的曲線、花瓣的形狀、山脈的輪廓線等等。[2]在以往的家具、機械、公共空間設計中,幾何形用的較多,隨著人們對復雜形態的認識和計算機輔助繪圖的出現,有機形在設計中應用越來越廣泛。最早的人類居所――巢居,就是模仿自然界中的鳥巢形態創造出來的。古羅馬維特魯威在他的《建筑十書》中,記載了古希臘柱式的由來。通過測量一個男人的腳印,把它同他的身高作比較,希臘人發現他的身高是腳印長度的六倍,于是,就把珠子的高度同底部直徑之比定為六比一,這就是多立克柱式。由此看來,運用模擬的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找到創作靈感。除了對事物的形狀,還可以對事物的顏色、肌理等進行模擬,達到創新的效果。如地中海風格的公共空間,可以通過藍色和白色相結合展現海洋的意境,使人身處其中,感到人工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2. 功能模擬

借鑒其他事物的功能特點來豐富和發展系統,在公共設計中可以得到創造性的設計思路。如:日本仙臺運動館的穹頂設計,就是模仿生物的呼吸功能,采用透光性良好的膜材覆蓋,呈開閉式,可以隨時通風換氣,被設計者稱為“有呼吸功能的穹頂”。 [2]

三、經典方法的應用和分析能力的培養

設計的合理性來自于對設計物從內容到形式的一系列推導和追究,充滿了準備、確定和驗證的思維活動,在落實公共空間造型階段之前,學生要首先發現公共空間存在的問題,然后運用以上所提到的思維模式進行分析,提出設計元素并探討設計的可行性,最終得到可以實施的方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從一開始鼓勵學生和自己討論方案的時候,就盡量用一個個小透視圖來表達學生的設計意圖,到后來要求學生必須養成一邊講解自己的方案,一邊用徒手快速畫透視小稿的習慣。這樣,一來可以培養學生從整體空間來考慮方案這一正確設計方法,二來可以提高快速表現能力,在徒手快畫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更多想不到的問題,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由于以往教師布置給學生的設計作業多為假設題,而非真實場地,導致學生在設計之前,無法到設計現場感受需要設計的空間大小。這就使原本缺乏空間概念的學生們在做設計時,更難建立空間尺度概念,也就無法從空間上考慮方案。眾所周知,一流的設計師做的是空間,二流或三流的設計師才是做色彩和燈光。[3]當然,我們的學生才剛剛入門,要走的路還很長。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可以把一個整體空間分割成各個孤立的平面來考慮方案,而是一個空間設計方案最終成為一個個面的設計的拼湊。這同時也違背了方案設計應從整體出發,而非從局部入手考慮問題的設計原則。在學生剛入門的時候,就要一再強調從空間入手,考慮設計方案,這樣對他們以后專業的發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除此以外,可以經常給學生限定不同條件的課下練習,學生在最初階段,不能夠發現目前存在的問題,可以由教師進行要求限定,引導學生去主動想出問題,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問題,教師再引導學生從空間布局、空間組織、內外空間的練習、色彩與材質等方面進行方案的深入。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進行綜合分析、獨立思考以及多項設計表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今后能獨立承擔公共空間設計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周至禹.思維與設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篇(9)

二、人機工程學切入公共空間設計教學

19世紀80年代,英國工藝美術運動領導者威廉?莫里斯提出“設計來源于人民,服務于人民”,明確指出設計是為大眾服務的,設計的基礎是服務于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滲透人機工程學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設計的根本目的。

1.認識人機工程學

人機工程學研究人體各部分結構尺寸、人體機能特征參數,分析人的視覺、聽覺等感官機能等內容,將這些內容融入公共空間設計,能夠提升空間的實用性,使空間更好地服務于使用者。但是學生對于人機工程學相關知識了解較少,教師在課程初期通過課堂講授法為學生傳授相關理論知識是有必要的。教師將人機工程學相關理論知識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滲透,使學生初步認識人機工程學與設計的關系,在思想上轉變學生對于設計是“針對造型和顏色進行”的理解,讓學生認識到設計的目的在于功能。教師在課堂中講解人機工程學的相關理論,讓學生在公共空間設計中能夠運用人機工程學的相關理論,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本設計理念,使其設計不再盲目追求形式。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現階段普通高等院校的設計專業學生大多在入學前只有一些美術功底,并不具備設計基礎,面對設計因為知識匱乏而不知如何下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成為引導學生的主要力量。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觀察的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傳授知識點已經不再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學會自學成為一個主要的教學目的。教師要將學生分組,讓學生對所在城市的某些空間進行實地調研,走出教室、走進社會,通過自己的觀察分析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階段,教師需要為學生布置好調研的主要任務,讓學生通過測量、拍照、記錄數據,接觸設計、感受設計,使其能夠通過觀察認識到設計應服務于人,優秀的設計應以功能為主要目的。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總結的學習習慣。

三、交流使學生構建設計思維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習是系統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學校制訂培養方案,教師通過教學環節讓學生接觸設計案例進行學習。公共空間設計教學中的實踐調研環節,讓學生通過調研活動對公共空間形成初步認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構建合理的設計思維有利于設計方案的形成。教師在學生構建思維的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將學生在實踐調研中統計的數據和收集的設計資料進行匯總,并運用演示法將其展示給學生,學生小組間通過討論交流數據。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把握好學生發散思維的方向,將學生討論的結果匯總后進行講解分析,幫助學生構建公共空間設計思維。

篇(10)

該課程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建筑景觀專業的基礎必修課,于大二第一學期開設,是該專業學生初次接觸設計課程。課程主要目的是為了強化大一所學的專業制圖基礎,重點理解方案策劃與設計的整體流程,并能夠把建筑概念通過一定的手法表達出來,包括:手繪、電子虛擬模型、實體比例模型。

課程設置了私密個性化空間、半開放性過渡空間、開放性公共空間三種空間類型,以生活體驗來展開空間設計,在每個空間類型下設置多個小題目,讓學生們能夠有所選擇。多樣的選擇必然導致多樣的的結果,兩年五個教學班,從教學結果來看,有助于低年級同學對整體設計過程的理解,但每個小題目的的評判標準不一。經過教研組的討論,確定以“生活體驗”為核心,以人為本的建筑設計價值取向。

一、實踐教學的設計思想

實踐教學的設計思想主要是有五個方面:1、強調課題的靈活性,適應時代變化需求,用不同主題,概括不同建筑空間類型,并用不同的設計策略優化實際建筑空間。體現了建筑設計過程的靈活性、計劃性、整體性、前瞻性、藝術性等;2、強調學生的合作和洞察力,對作業分組的要求嚴格。模擬實際方案設計操作流程,理性地整理思路。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和負責的態度;3、強調課程的基礎性和銜接性,把大一所學的《制圖》、《透視學》等專業基礎課,運用到課程中來。同時也為后續的方案設計課程以及畢業設計做準備;如:《建筑綜合設計》。學生能整體把握設計的五個完整過程:“策劃-方案設計-方案表達-模型制作-方案修改與整理”;4、強調課程的適用性。該課程可面向所有與空間設計有關方向的學生。如:室內設計方向可選用住宅方向;建筑景觀方向可選用公共環境方向;其他有美術素養的同學,均可配合空間設計方向的同學,共同完成課程作業;5、強調課程學術交叉性,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如:策劃過程涉及到現場測量、管理學等方面;設計過程涉及到心理學等方面;方案文本的設計設計到平面設計與傳媒設計等方面。

二、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2、強調三維空間的自由組織,適應社會發展 進展中

三、教學內容組織方式與目的

組織方式 目的

選題:選用學生熟悉的建筑景觀空間場景,包括學校生活、學習、家庭住宅等。 從學生實際經驗出發,通過優缺點分析,整理空間設計的要點。

教學方式:通過不同的主題,針對不同的空間如:私密空間、個性化空間、過渡性空間、公共空間等,借用不同設計策略,指導學生完成整體設計。1-2人完成調查、設計、制作、匯報等過程。 提高學生的三維空間感;提高設計的整體邏輯思維;提高組織和合作的能力;提高學生制圖基本功能力;提高快速概念表達能力;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和現場表達能力等。

拓展方式:組織學生整理展覽文件,現場布置展覽并回收;組織學生參加相關競賽,調整方案設計文本。 用展覽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以及組織能力,同時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

四、教學條件

國內,以廣美為例,強調概念的表達以及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國外則以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為例,強調概念的推敲過程。本課程在本校開設時間較短,在教學過程也參考其他院校的教學方法和思想?;A教材則以拓展學生的視野為主,現階段采用的教材是:《建筑模型制作》.(英)尼克?鄧恩著,費騰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此外,借鑒歐洲頂尖建筑學院基礎實踐課程的教程,拓展學生思維。具體參考教程有:

1、《歐洲頂尖建筑學院基礎實踐教程.上下冊: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TH)建筑學院權威精品教程》.(德)馬克?安吉利爾(Mack Angelil).(德)德爾克?黑貝爾(Dirk Hebel)編著.2011年.

2、臺灣淡江大學參數化課程參考

3、《建筑空間教學實驗.1:觸摸邊際》.沈康.楊一丁.王鉻編著.2011.

五、作業解析

選用住宅設計和半公共空間設計中的兩個題目進行探討,其中“九宮格住宅建筑設計”方案前期分析較好,但深入設計效果一般。而“?!迸c“亭”景觀建筑優化設計”因選址位于學院范圍內,學生的興趣及發現問題能力較強,且能提出新穎的理念進行空間設計。

5.1 “九宮格住宅建筑設計”學生案例分析

以九宮格住宅建筑設計為例,學生以自己家庭為例,用9個3-5米的正方形格子組合(如圖),尋找平面布局的可能性,通過分析功能關系,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進行方案設計并制作模型。每個方格代表一個空間,經過組合后,挑選3個以上的組合方式,進行平面布置

該同學的方案是為一對中年夫妻還有他們的18歲大的兒子設計的,夫妻倆都是藝術類專業的教師,生活品味有比較濃的藝術氛圍。通過組合三種方格形式,繪制功能氣泡圖,尋找最合適的平面布局進行空間深化設計。該同學能夠清晰的理解住宅空間的功能組織關系,并且能夠進行相應的設計,但布局嘗試上略顯保守。

5.2 “?!迸c“亭”景觀建筑優化設計學生案例分析

在校園內尋找一個“可停留空間”進行“亭”的整體設計通過優缺點分析,提煉設計關鍵問題,并繪制優化設計方案。該同學的思路來源于深海的貝殼,選址為學院湖邊的休息涼亭廣場,該生認識到建筑和環境應該是整體統一的,它們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兩者很好的相互襯托,建筑才是完整的。(如下圖)該題的教學進展較為順利,選址時是校園中風景最好的地方,也是學生最樂意停留的地方。

6、結論

通過教學實踐,私密個性化空間、半開放性過渡空間兩種空間類型的教學相對適合低年級,而開放性公共空間的教學幾乎無進展。原因有三個方面:該課程既然是基礎類課程,因此尺度較小,學生相對容易把握;從生活體驗上來說,學生更傾向于自己熟悉的環境來進行改造設計,這對教學開展以及作業評分都有很大的幫助。從設計過程上來說,學生扮演了使用者、設計者、評價者三種身份。而開放性廣場空間更多是學生穿過的空間,盡管空間現狀問題較多,但要提出合理解決方案難度太大,因將此空間類型另作專題設置課程。

參考文獻

上一篇: 班級文化建設意義 下一篇: 雙減政策對家長的利與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看片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系列 |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亚洲激情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美特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