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專業匯總十篇

時間:2024-01-02 10:19: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態農業專業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生態農業專業

篇(1)

=、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是農業院校調整辦學方向和提高教學競爭力的需要。

首先,農業院校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須在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充分利用農業院校的基礎優勢,尋找符合當今社會潮流,具有時代特色的辦學方向。我國農業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軌的過度時期,農業領域正孕育著一場新的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的變革,資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正日益多元化,農業資源的概念有了新的內涵,它同人的生態定向、生態環境、旅游景觀等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就使農業資源開發向更高產業層次轉化成為可能,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能夠將農業資源和農業經濟的傳統辦學優勢,轉化為培養農業轉型的多學科交叉的復合型人才的優勢,這是農業轉型的需要,也是農業院校辦學思路轉型的需要,是農業院校的生存發展壯大的根本出路所在。其次,高職高專培養的重點在于具有實踐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這與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的產業經營屬性、實踐操作屬性基本一致。經與省內外的一些旅游部門和生態農業園區等企事業單位溝通和了解,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專業人才廣受歡迎,已形成生態旅游人才短缺與旅游業整體進步之間的矛盾,生態旅游人才的培養成為今后一定時期旅游業提高競爭力的戰略措施,預示著當前和今后一定時期生態旅游和旅游農業部門將出現人才緊缺的局面,該專業的設置是其他任何專業不可替代的。再次,河南省不僅有著豐富的歷史人文旅游資源,而且擁有極其豐富的自然生態旅游資源,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已成為河南省旅游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近幾年大力開發山地生態旅游資源和大中城市郊區生態觀光農業的實踐已充分顯示出這一旅游事業在河南省的廣闊生命力。“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的開辦,將占居國內在農業旅游、生態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先進行列,有力地促進我省旅游產業、高新農業和高等教育事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能夠保持該專業教育的入學和就業的人才供求兩旺。

傳統農業專科教育面臨市場就業和生源質量的巨大壓力,這與幾十年一貫制傳統專業設置和教學模式有很大關系,利用現有優勢將傳統長線專業改造成為當今社會經濟新興的熱門專業,必將形成農業院校人才供求兩旺的良好局面,高等專科教育尤其是農林高職高專才能辦出活力和動力。河南省生態旅游資源極為豐富,到====年初河南省共有國家級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家,開發景點景區===多處,國家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處,星級旅游飯店===多家,各類旅行社近===家。近幾年開發力度逐漸加大,對生態旅游人才需求容量巨大,與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人才需求對口的企事業單位和部門包括:各類生態農業實驗場、觀賞動植物園區、各類自然風景名勝區、生態休閑旅游度假中心、旅游接待和市場開發企業、城市園林生產經營單位、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等。目前,這類與生態農業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相關的單位和部門人才奇缺,難以適應自然資源進行旅游綜合開發和保護的需要。上述企事業單位和部門多數屬于新興行業或朝陽產業,一般認為,社會越發展,人類對自然生態的認識水平越高,回歸自然、與大自然保持和諧共處的愿望越強烈。抗擊非典的教訓增強了人們對生命和健康的認識和追求,生態健康旅游將成為旅游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該專業的設置較好地適應了這一旅游業的發展動態。

二、開辦“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的可行性

=、生態農業與旅游專業與高等農林院校學科性質相對口,同農林高教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篇(2)

2加強中專生態農業教學的策略

中專院校是職業院校之一,其辦學宗旨和教學目的是培養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技術型人才,因此加強生態農業教學成為了中專院校教學的當務之急,只有提高教學效果,才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才能推動我國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正在不斷提升,提升生活品質,發展生態農業與當前的社會主流趨勢相吻合,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此筆者對如何加強中專生態農業教學的策略進行了具體的闡述,力圖為社會輸出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生態農業技術人員。2.1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傳統的化學農業為農業發展帶來了很多的經濟效益,節省了很多勞動時間,帶來的危害是潛在的,長期化的。生態農業的優勢不言而喻,但其在經濟效益的獲取上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這就導致很多農民和學生對此有偏見。因此,中專生態農業教學的開展首先要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及對農業的偏見,讓農民在發展生態農業中既看到價值也收到效益,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實現農產品的綠色化發展[1]。從目前農業的發展態勢來看,生態農業必然會成為未來幾年內我國農業的大方向,并且我國的很多農業技術已經在世界農業中實現了高科技的發展。當前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培養一批高素質、高質量的生態農業技術人才,利用好我國已經研發的農業高新技術,促進生態農業的健康持續化發展。2.2創新學校的辦學模式。首先,中專院校生態農業教學要結合當地和各地區的市場需求,實現多元化的新型的辦學模式,形成學歷教育、技能培訓、職業培養等一系列的教學體系,促進學生出校后更好的適應專業的需求。其次,開展學生返鄉創業培養的辦學機制。鼓勵青年學生畢業之后帶著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返鄉帶領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發家致富,同時學校為他們提供再教育和培訓服務。再次,開展農業、中職、高職聯合辦學的模式,為學生提供再學習的機會,調動各方優秀的學習資源,讓致力于生態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的青年有可學習的機會。最后,實行“農林牧副漁”結合的辦學模式。重點發展生態農業,將農業與其他行業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和人才培養。如:增加農產品加工專業、農業旅游專業、旅游管理專業、酒店服務專業等。通過跨專業課程的開設與學習,能夠使專業人才向通用人才發展,培養出更多與生態農業發展相適應的綜合性人才。2.3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當今社會的競爭簡單來說就是人才的競爭,中專生態農業教學力圖培養高質量的農業技術人才,所以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轉變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注重實踐教學的應用,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實踐、主動實踐的機會,將理論與實踐真正的融合起來,同時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敢于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2]。中專生態農業教學以技術人才培養為主,所以教師要明確生態農業以后的發展方向,在課堂上不斷引進和倡導新理念、新技術,并引導學生逐漸接受這些新思想,增加課堂互動和動手操作環節,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得到真正的鍛煉,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更好的適應生態農業的發展需求。2.4拓寬中專就業渠道。就業問題是中專院校發展的關鍵,學校在為社會輸出人才的同時也應該解決本學校生源的就業問題。因此,中專院校要加強與企業和經濟組織之間的聯系,共同開發課程,建設實訓基地等,將學校與企業的利益結合起來,根據企業和市場的實際需求去調整專業和教學策略,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另外,校企聯合辦學的方式能夠為學校老師提供調研和學習的機會,豐富教學的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從而更好的為學生提供教學指導。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農村建設和生態農業發展之時,中專院校應該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生態農業教學研究,培養符合社會和市場需要的生態農業技術人才,不斷創新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優秀的技能性人才,繼而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作者:馮海昌 單位:河南省太康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篇(3)

一、該縣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該縣地處浙江中東部,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降水量1390mm,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區縣,境內植被保護良好,物種資源豐富,生態優勢得天獨厚。全縣土地總面積14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2.9萬畝。現有農村人口47.5萬人,農戶數15.9萬戶。2008年實現農村增加值7.7億元,農民人均收入6907元。近年來,該縣農業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呈現了以下3方面的特點:

(一)主導產業發展迅猛,特色優勢不斷顯現

近年來,該縣的茶葉、高山蔬菜、水果、筍竹、生豬、淡水養殖、中藥材等七大主導產業發展迅猛,2008年七大主導產業產值8.7億元,占農業生產總值75%以上,其中:茶葉8萬畝、產值1.3億元;楊梅、蜜梨、蜜桔等為主的水果產量5.9萬噸,產值1.5億元;生豬存欄量17.2萬頭、產值3億元;中藥材1.9萬畝、產值1.6億元。最近幾年茶葉、高山蔬菜、中藥材等種植效益都比較好,畝產值可達7000-8000元,甚至上萬元,農業的特色優勢不斷顯現。

(二)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品牌建設不斷加快

農業經營主體的不斷發展,龍頭帶動作用日益增強,帶動效果日益突顯,全縣已擁有農業龍頭企業56家(其中省級4家,市級21家),建有各類農產品專業市場6個,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212家(其中省級5家、市級46家)。同時,品牌建設也不斷加快,以從事農業生產、營銷、中介等各類組織為主體,積極申報創建品牌,“石梁”牌、“天臺山”牌等獲浙江省著名品牌稱號,全縣形成了糧油、蔬菜等農副產品統一打“石梁牌”,茶葉、水果等林特產品統一打“天臺山牌”,使得這兩個品牌成為全縣最有影響力的農業品牌。農業標準化建設也同步跟進,已制訂或修改高山蔬菜、茶葉、水果、畜禽產品等四大系列27個農產品的地方標準,全縣18.1萬畝的20個農業產品規模化基地通過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7個農產品通過有機食品認證,5個農產品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天臺山烏藥和白鶴、三州等8個鄉鎮茶區的龍井茶劃入國家原產地域保護。

(三)農業項目建設步伐加快,工商資本投入農業力度加大

在當前產業大轉移的歷史性時期,項目農業實施和工商資本投入拓寬了對農業的投入渠道,推進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動了農業結構新調整,從而在整體上加速了該縣現化農業產業化進程。2008年該縣向上申報50個農業項目,43個項目批準立項,涉及上撥項目資金1191萬元。近三年來,該縣以工商資本投資效益農業為主的農業招商引資項目共37個,協議引資3.2億元,實到內資1.3億元,外資120萬美元。

二、加快農業經濟轉型升級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原因分析

(一)高山蔬菜產業

全縣山地蔬菜受5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可耕種面積和蔬菜輪作制度所局限,山地蔬菜現有發展規模難以突破;老產區病蟲害加重,農藥施用量相對加大,難以達到“優質、高效、安全”和穩產高產的要求等諸多因素,致使該縣山地蔬菜產業面臨嚴峻考驗。

(二)畜牧產業

全縣畜牧業正由規模小、散戶多、品種落后向畜牧業規模化、專業化、規范化方向過渡時期,亟需政府支持與引導。另外,“天臺小狗牛”和“天臺黑雞”現有存欄量較小,遺傳資源瀕臨滅絕,亟需保護和利用。

(三)中藥材產業

2006年,該縣中藥材產值和種植面積分別位居省第4、第5位,被列入全省中藥材綜合十強縣,2007年,被省政府認定為“浙江省中藥材產業強縣”,白術、鐵皮石斛、烏藥等該縣三大名特中藥材享譽省內外,文化底蘊深厚,發展前景廣闊,但中藥材作為全縣農業的一大主導產業,起步相對較晚,缺乏常年性政策支持,無法實現突破性發展。

該縣高山蔬菜、畜牧業、中藥材等三大主導產業的發展狀況,一方面表明農業經營體系和機制尚不夠完善,農業產業要發展壯大,產業要具有競爭力,與工業經濟一樣,必須有完整的產業配套體系,要有強的產業配套支持,近年來,山地蔬菜屢屢出現高產低價現象,中藥材、生豬產業缺乏專業市場,諸多問題說明該縣主導產業的產業體系不完整,產業配套的支撐還很薄弱。另一方面也表明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發展的內在動力和能力均顯不足。在多年的政府主導的模式下,產業的經營主體顯得能力不足,加上又非常分散,農業產業發展處于既盲目又缺乏動力的狀態;作為從事現代農業的經營主體,其風險承擔能力、競爭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還很不夠,無法發揮主體作用,導致其主體地位不能保證。

三、當前天臺發展現代農業的總體目標

圍繞“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要求,按照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和諧的總要求,依托經濟、科技、信息、人才優勢和農業資源、產業優勢,優化、整合農業區域資源,綜合開發農業經濟、生態、生活、社會功能,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高科技設施農業、綠色生態農業、休閑觀光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加強農業市場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創新體制機制,再創特色優勢,統籌城鄉發展,基本實現農業技術的全面升級、農業結構的現代轉型和農業制度的現代變遷,把農業建設成為空間布局合理、功能多元表達、產業優化發展、農業技術先進、裝備設施完美、市場體制完善、經濟效益顯著、生態環境安全,具有明顯區域特色的、與天臺發展成長為國家級生態縣相協調的現代農業。

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對策與建議

(一)加快改善農業發展條件,形成農業轉型升級的增長點

1、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強化涉農企業內部管理,加大力度推行食品行業QS、質量管理體系等認證,實施綠色農業戰略,推進無公害基地、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傾力發展綠色安全食品,增強頗具優勢的市場競爭力。整合工商、質監、農業等部門資源,定編定崗,專人負責,建立農產品檢測中心,設立規范、標準、專業的檢驗室,配置可對農、畜、水產品的藥物殘留檢測設備和疫病鑒定設備,對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食品添加劑、激素、重金屬元素、動物的疫病、飼料添加劑及其在動物體內的殘留獸藥、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土壤、肥料、水質等進行定量、定性分析,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實現“從田頭到市場”全程質量控制。

2、大力推進設施農業建設。設施農業建設是改造傳統農業、發展效益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加強對農業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資金投入,逐步完善水、電、路、林、渠等農業基礎設施的,加強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設施和先進管理經驗的應用推廣,出臺相應政策,鼓勵大戶建設連片新建棚架式或大棚覆蓋防蟲網設施;鼓勵新建固定噴滴灌設施、固定泵站、固定管路;鼓勵新建茶葉、水果、蔬菜、水產、畜禽產品冷藏保鮮庫,從而促進農業的依標生產、品牌銷售和產業化經營,從根本上提高單位面積種植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3、推進循環農業發展。準確把握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核心內容,不僅要把排泄物治理當作生態畜牧業,而且要把畜禽養殖場建設與周邊農作物的消納、排泄物綜合利用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推廣典型模式來推動畜牧業與環境生態的協調發展。既克服該縣畜牧養殖業自身生態結構和傳統養殖方式固有缺陷的問題,又有效解決由于受到土地和環境等因素制約而致使畜牧業發展空間不斷受擠壓的問題。因此,轉變生產方式、發展生態畜牧業是全縣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和實現途徑。

(二)創新科技服務體系,增強農業轉型升級的支撐點

1、加強農業科技自主創新。注重原始創新,整合各方科研力量,建立重大攻關項目,加快研發與該縣農業七大主導產業相適應的適用技術和技術模式,重點拓展到產前和產后領域。實施“農業借腦創新”工程,大力培育科技創新企業,引導龍頭企業建立科研機構,并與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加大科研開發力度,完善產學研結合機制,建立健全“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基地”的科技創新推廣模式,即時研究解決該縣主導產業發展中的技術問題,切實提高產品品質和產業檔次,提升農業增值空間。

2、提升農技干部業務素質。全力建設一個由首席農技推廣專家、農技指導員、責任農技員和社會化農技推廣人員組成的高效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每年安排一定數額的農技推廣專項資金,保障“首席農技推廣專家”課題研發經費供給,并對取得顯著成效的課題組將實行獎勵,支持首席農技推廣專家開展課題研發,既為農技指導員、科技示范戶和廣大農民提供相關技術信息,承擔相關技術咨詢和培訓工作,又根據農業生產的源頭性需求,研究提出相應行業或專業領域的產業發展等方案,帶頭開展技術試驗、示范。

3、加強農業科技普及推廣。創新農業科技服務方式,完善農技110系統,加快構建多元化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探索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和應用制度,實行技術指導員包戶負責制的績效評價制度,同時充分發揮黨員遠程教育系統和農民信箱的作用,將農業技術網絡延伸到村組,形成科技指導到戶、良種良法到田、技術要領到人的“三到”格局。實施農業重點技術推廣普及工程,著重推廣高山蔬菜無公害生產、白術優質高產規范化生產、生態養豬等重點技術推廣普及,增強重點技術和重點工程的示范作用。

(三)加快優化農業經營機制,把握農業轉型升級的基本點

1、扶持地方優勢特色產業。天臺黑雞、小狗牛、香魚、小種蕃薯、白術、烏藥是獨特的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是拓展效益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出臺政策,扶持黑雞等特色產業種質資源的保護和開發,鼓勵白術品種選育研究、良種提純復壯和認定工作以及白術飲片加工方面的技術開發和研究;支持烏藥生物學基礎性研究和天然種源選優研究。建立生豬風險預警機制,鼓勵生豬市場價格低迷時飼養生豬的積極性,穩定生豬儲備生產,建立生豬生產預警機制。當豬糧比價低于5.5∶1時,啟動生豬生產應急預案,對具有一定規模(能繁母豬30頭以上)的自繁自育養豬場給予每頭能繁母豬一定的財政補貼。

2、探索創新土地流轉方式。加快探索創新土地流轉方式,著力破解現行土地制度和現狀制約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實現農業經濟轉型升級的瓶頸,按照深化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使用權的原則,推進土地股份合作改革,常年性拋荒耕地應先行納入流轉范圍,引導農民采取轉包、轉讓、互換、租賃、入股等多種形式,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加快構建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培育土地流轉市場,引導和推動土地更多的向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等主體流轉,為加快農業經營企業化、生產集約化、產品標準化步伐創造條件。

3、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培育面向市場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和農產品營銷大戶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切實抓好“135”工程,即培育100家農業龍頭企業、30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00種養或營銷大戶,不斷壯大隊伍。深入實施“龍頭帶動戰略”,扶持壯大天皇公司等龍頭帶動型企業,鼓勵發展烏藥公司等成長型企業,精心培育浙大佳能康公司等技術創新型企業,建立健全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推行訂單生產,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等經營模式解決龍頭企業實力不足、帶動作用較弱的問題。

(四)加快轉變涉農資金利用方式,構建農業轉型升級的動力點

涉農資金利用方式的不同影響了各種資金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通過加快轉變涉農資金利用方式,運用科學、合理、有效的手段,切實增強農業效益,不斷構建農業轉型升級的動力點。

1、加強農業招商引資,搭建引資平臺,創新招商方式,承接非農產業轉型,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發展規模生態高效農業,改變農業資金投入渠道狹窄局面,形成多元化投入機制。

2、利用國家“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和對欠發達地區傾斜的原則,用足、用活、用好國家財政支農惠農政策,爭取更多的高效規模農業開發、農村環境整治、生態補償機制等系列涉農獎補政策,凝聚涉農建設資金合力。

3、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增加農業發展基金額度,改變過去基金安排方式,有產業重點、年度側重的安排農業發展基金,提高公共財政的引導作用和使用效率,最大額度的發揮政策導向效應。

4、加大金融支農力度,擴大對農業授信貸款面,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簡化貸款手續,大力發展小額信貸,允許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規范和引導民間借貸健康發展。

5、堅持政府推動、農戶自愿、市場運作的原則,在今年開展的能繁母豬、油菜、水稻等7個參保農險品種的基礎上,繼續加大政策性農業保險推進力度,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篇(4)

近年來,東營市根據高效生態農業發展要求,按照“高品位、高檔次、高科技、大規模”的要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規劃建設了一批高水平的農業加工園區、農業物流園區和農民創業園區。2006年至今,市財政籌集資金3億元,重點扶持了以利津、墾利為核心的30萬畝現代漁業示范區,以廣北、黃河兩個國營農場為核心的140萬畝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以“一區十園六帶”為主要內容的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和沿黃觀光農業示范區。到目前,全市已建成現代農業示范園區65個,其中,以休閑觀光、蔬菜種植為主的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42個、現代畜牧業示范區13個、現代漁業示范區3個,農業集聚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以現代漁業為例,東營市墾利縣以30萬畝現代漁業示范區建設為平臺,集中突破,突出發展黃河口大閘蟹產業,規模化大幅提高,到2010年,建成無公害水產養殖基地14處,面積達到22.5萬畝,有機食品養殖基地2處,面積3萬畝,占全縣水產養殖總面積的62.5%。

二、著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動農業由注重第一產業向一二三產業一體化發展轉變

“十一五”期間,東營市緊緊圍繞“黃藍”兩大國家戰略,按照做強一產、做大二產、做活三產的原則,在穩定糧棉生產的基礎上,重點培植了畜牧、漁業、林果、蔬菜、花卉和休閑觀光農業六大主導產業,建立了三產帶動、二產轉化、一產支撐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形成了糧棉油加工、畜禽水產加工、果蔬食品加工三大產業集群。為推動產業轉變,市財政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鼓勵農民建設冬棗小型保鮮庫的意見》、《關于加快花卉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海參產業發展的扶持意見》、《關于扶持黃河口大閘蟹產業發展的意見》等財政扶持政策,每年重點扶持10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經過連續幾年的扶持,效果十分明顯。目前,全市名優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74萬畝,其中黃河口大閘蟹、海參養殖面積分別達到65萬畝、10萬畝。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建成標準化畜牧養殖小區1300個。休閑觀光農業完成投資1.9億元,經營主體達到33個,經營面積10.76萬畝,帶動農戶1.84萬戶,實現年營業收入5.2億元,利潤1.39億元。以城郊農業為例,我市東營區每年預算安排資金5000萬元,經過連續幾年的扶持,建成了一批集觀光賞景、休閑娛樂、農事體驗、特色餐飲等功能于一體的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截至目前,東營區已建成休閑觀光農業項目14家,占地1.96萬畝,吸納農村勞動力4140多人,帶動農戶4400戶,累計接待游客27.46萬人次,實現旅游等相關收入4473萬元。

三、著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推動農產品由低端向高端高質高效轉變

2006年以來,東營市財政累計投入資金900多萬元,積極引導龍頭企業創建農產品品牌,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爭創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農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等國家級品牌,組織黃河口名優農產品推介、展銷活動,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名牌產品的企業按規定給予獎勵。目前,全市已有290個農產品、157萬畝生產基地通過“三品”認證,中國、山東名牌農產品達20個;農產品注冊商標285件,其中馳名、著名商標16件。2006年以來,市財政投入資金1000萬元,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建立了高標準的市級農產品質量綜合檢測中心和5處縣級檢測中心和30多家企業(市場)檢測室,形成了以市級質檢中心為龍頭,以縣區質檢站為骨干,以鄉鎮和各生產經營單位檢測點為基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為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著力強化農業技術支撐,推動農業由主要依靠傳統生產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轉變

為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全面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東營市實施了五項科技興農工程,進一步拓寬了農民培訓渠道。2006年以來,市財政共安排資金760萬元,圍繞建設基層農技部門科技培訓陣地,開展鄉鎮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工程,有21個鄉鎮建起鄉鎮農業科技信息服務大廳,實現了農業科技信息定時和實時查詢,農民科技需求得到根本改善;圍繞農業主導產業,實施十項農業實用技術入戶示范工程,重點推廣日光溫室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等十項農業實用技術,實現農業主導產業的技術升級;2006年以來,市財政投入560萬元,圍繞農業優勢主導產業,實施千村萬戶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重點對農業科技示范戶、專業戶、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技術人員進行集中培訓,累計培訓農民100多萬人次,共選拔1300名農民技術骨干赴高校培訓;圍繞全市優勢主導產業,實施市縣鄉村四級農業優勢產業技術隊伍建設工程,建設農民培訓骨干師資隊伍,為大規模培訓農民創造條件。

五、著力培育新型市場主體,推動農業由分散經營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

2006年以來,東營市財政通過貼息5400萬元,爭取省財政貼息2059萬元,扶持了100多家企業的230多個新上擴建項目,培植起了萬得福、馳中、華譽、半球面粉、海星等一批規模大、市場競爭力強、輻射帶動面廣的農業龍頭企業集團。通過實施“531工程”,扶優、扶大、扶強農業龍頭企業,目前全市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508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31家。僅2010年,全市引進、新上、擴建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項目46個、完成投資21億元,今年又新上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項目87個,計劃總投資70億元。龍頭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不斷增強。2010年,全市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銷售收入達到350億元、實現利潤24.7億元、上繳稅金7.6億元,年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67家。龍頭企業通過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直接帶動基地農戶24萬戶,占全市農戶總數的75%,戶均增收1500元;直接提供就業崗位7萬個,年人均工資1.8萬元。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不斷提高其輻射帶動能力,有效地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帶動更多的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產業鏈經營。目前,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492家,資產總額10.36億元。合作社擁有注冊商標23個,使用農產品質量認證59個、無公害產品產地認定5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農戶18.24萬戶,占農戶總數的57%。

六、著力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推動農業實現經濟生態一體化轉變

篇(5)

一、天臺的農業發展現狀及潛力分析

近年來,天臺立足自身特色,按照市場化、產業化的要求,以效益農業為主線,不斷深化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切實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各個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發展:農業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特色優勢產業優勢穩步壯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取得新績效;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取得新突破;農產品品牌影響力不斷提高。充分利用天臺區域、生態和資源等特色優勢,深度挖掘農業文化內涵,做足農業特色文章,加快農業轉型升級發展,是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天臺農業發展潛力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首先,生態資源優越,“三品”農產品發展潛力大。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環保意識的增強,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無公害、有機、綠色農產品的消費更趨熱衷。豐厚的利潤與龐大的市場,為有機食品生產展現出美好的前景。天臺是省級生態縣,山林覆蓋面廣,生態環境良好,這為生產高效生態的“三品”農產品提供了資源條件,塑造了差異競爭的優勢。

其次,地域特色鮮明,主導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天臺地域特點具備優越自然資源,孕育了富有特色的農業產業,特別是天臺山區具有優越的氣候條件和種質資源,使得一些產品特色十分突出,近年來,畜牧業、中藥材、山地蔬菜產業比重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這些產業比較效益高,對農民增收貢獻大。可見,在平原地區可利用土地不斷減少的情況下,天臺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的發展空間、開發潛力主要在山區。

再次,文化底蘊深厚,休閑觀光農業發展前途光明。從文化層面提升對農業的認識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理念,深入挖掘具有天臺特色的農業文化以及與之緊密相連的飲食文化的豐富內涵,以農業文化和飲食文化作為拓展農業功能、拓展農業市場的先導,既可大大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又可促進農民就地創業就業。

最后,農業生產水平偏低,農業發展后發優勢明顯。目前,天臺農業與臺州南邊縣市相比較發展水平較低,主要表現在土地等資源利用水平較低,產業結構調整水平較低,農機化應用水平較低。發展水平的差異,也是該縣農業發展潛力之所在。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欠發達地區發展,出臺了一系列加快發展的扶持政策,在人才、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這是欠發達地區發展的一大機遇。通過認真分析發達地區的發展歷程,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挖掘優勢,揚長避短,天臺農業完全可以少走彎路,實現跨越式發展。

二、當前制約天臺現代農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瓶頸

(一)土地經營規模小

天臺總體上人均耕地少,而且土地平整度差,地塊小,規模分散,直接影響了農機作業和土地流轉,使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難以組織,也導致了眾多小規模兼業農戶難以與龍頭企業結成穩固的利益共同體,下“訂單”難,兌現更難。

(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弱

作坊式生產、初級產品加工占主導地位,缺乏大而強的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帶動,農業產業鏈較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附加值較低。農產品精加工少,導致相應的高端消費市場的占領份額也少。農業龍頭企業普遍存在“低(檔次低)、小(規模小)、散(經營主體分散)、弱(抗風險能力弱)”狀況,龍頭企業與農戶聯系不緊密,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不規范,利益共同體沒有形成,服務能力有限,難以帶領農民闖市場、組織農民擴大再生產。

(三)市場體系很不完善

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偏少,除高山蔬菜、茶葉有較規范的專業市場外,其他產業都還沒有相應的專業市場,新建的城區農產品綜合市場尚處于起步狀態,流通中介組織也不健全,市場開拓能力較弱,大宗農產品流通渠道不暢,農產品量增、價賤、賣難和結構性過剩現象依然存在。

(四)留守勞動力的素質不高

留在家中的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女性化,勞動力結構性素質下降,接受農業科技能力不強,直接影響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同時,對于采收季節性較強的茶葉、水果等產業,季節性勞動力短缺現象嚴重,對茶葉采收造成了很大影響,已經制約天臺云霧茶產業的進一步做大、做強。

(五)科技支撐較為薄弱

由于農業科技投入不足,加上原有基礎、體制、投入、人力資本等原因,農業科技應用水平依然不高,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面較小,具有自主產權的新品種更少。科技推廣服務體系不夠健全,縣級農業科技人員斷層嚴重,鄉鎮科技推廣服務后備力量短缺,村組科技推廣服務基礎不牢。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全面謀劃天臺農業轉型升級發展

(一)切實抓好糧食生產,確保農業平衡協調發展

1、完善糧食生產扶持政策。注重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逐步提高糧食保護收購價格保障種糧基本收益,繼續將小麥、早稻谷和晚秈谷列入訂單范圍。國有糧食收儲企業與種糧農戶按最低收購價簽訂“儲備訂單”,凡市場價低于最低收購價的,按最低收購價收購;高于最低收購價的,按市場價收購。

2、創新糧食生產經營機制。將糧食生產面積和產量等指標列入各級政府考核內容,嚴格執行耕地拋荒“黑名單”制度,加強耕地拋荒明查暗訪、開展通報、整改通知書等,減少拋荒面積,確保全縣糧食種植面積39.7萬畝、糧食總產11.9萬噸的糧食生產能力。

3、積極推進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出臺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政策,鼓勵土地集中連片流轉,支持有資金、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糧食生產。著力提升規模化生產、社會化服務水平,培育種糧大戶、糧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水稻代育、代耕、代種、代防、代收、代烘等服務,實現糧食增產與農民增收的有機統一。

4、重視糧食作物高產示范方建設。推廣超級稻種植,各鄉鎮水稻示范方實施面積不少于當地水稻播種面積的10%,其他糧油作物的示范方面積必須達到百畝以上。

(二)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壯大發展主導產業

1、牢固樹立項目帶動產業發展的理念。依照國家的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圍繞7大主導產業和新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引導不同的農業經營主體聯合包裝項目,引導不同的產業聯合包裝項目,引導不同的生產環節聯合包裝項目,并重點包裝好以小狗牛、信息化大聯動為內容的項目,全力爭取中央和省級扶持。

2、積極引導工商資本投資效益農業。抓住當前產業大轉移的歷史性機遇,探索和創新工業反哺農業、工商投資效益農業的新途徑、新方法,走產業招商與資源招商相結合的路子,特別注重健全完善產業與資源合作長效機制,實現長期合作、長期共贏,努力形成全縣農業新的增長點。

3、創新農業塊狀經濟發展。按照“一個產業、一個規劃、一套班子、一批配套政策”的思路,分產業制定發展規劃,建立工作協調和專家會商機制,整合扶持政策和項目資金,加大對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區的投入,總結推廣三州鄉的生態養殖等先進發展模式,推動主導產業健康發展。

4、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開展農產品生產標準化示范建設,加大綠色安全的標準化技術指導力度;完善質量監管網絡,全力實施《高山蔬菜質量檢測點建設》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初級農產品監管工作和農產品市場準入工程;加強農業執法,以全縣269家“小農資店”專項整治和規范為重點,加大對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源頭的整治;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全力防控重大動植物疫病,確保免疫密度和質量,提高突發重大動植物疫情應急處理能力,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

(三)挖掘農業文化新內涵,培育扶持新產業

1、發展創意農業。鼓勵和支持創意農業的發展,實施創意農業項目化管理,注重挖掘高效農業新的內涵,在農產品種植、加工、包裝、營銷、農業旅游開發等環節注入農業文化、農業文明的新元素,使其產生更高附加值,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2、挖掘產業新亮點。充分發揮特色產業優勢,加快建設一批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的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深度挖掘小種蕃薯、紫蒔藥、黑雞、小狗牛等地方特色資源,在石梁、龍溪、泳溪、三州、南屏建立3個小狗牛保護區,成立小狗牛產業協會,開拓牛肉和副產品深加工,研制小狗牛名品、名菜。

3、實施“萬元田”建設。編制全縣“萬元田”建設規劃,加強技術指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種子種苗的引導和研發力度,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重點加大節工省本等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引導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改造,促進農業產業化組織和經營機制創新,爭取制定、出臺鼓勵“萬元田”建設的政策措施,全面推進“萬元田”建設。

(四)創新農產品營銷方式,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

1、搭建農產品走出去宣傳平臺,借助臺州電視臺農產品宣傳專欄,常年性免費宣傳時令的特色農產品,組織參加國家、省、市級農博會、對接會,促進全縣農業品牌的進一步提升。逐步推進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協會在更大、更高的層次上進行聯合,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三位一體復合型組織模式,引導蒼山頂2600畝有機茶基地、2200畝三州鄉茶葉基地與上海蒂芙特茶葉市場相聯合,締結穩固的產銷合同關系,既為蒂芙特茶葉有限公司提品的原材料保障,更為茶葉產業拓展銷售空間,提升茶葉價格的話語權。

2、搭建綠色農產品進社區新平臺,設立常年性農產品展示廳,展示展銷時令的名優特農產品,邀請臺州市特色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聯合開展“綠色農產品進社區”活動,擴大綠色農產品進社區平臺的影響力。

3、搭建品牌整合平臺,引導制定開放式的品牌資源共享機制,通過利益帶動統一打同一品牌,供成員單位使用,成員單位可在集體品牌下,再加注成員單位的個別品牌,這樣既有統一的品牌標識,又不失個性化的特色農產品品牌。

(五)健全農業服務體系,提高科技支撐能力

1、全面開展責任農技人員提素質項目建設,實施首席專家課題研究負責制度,落實每位首席專家每年8萬元的科研保障經費,根據農業生產的源頭性需求,研究提出相應行業或專業領域產業發展方向和發展規劃等方案,帶頭開展技術試驗、示范,加速新科技推廣應用,科學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對本產業或專業的農技推廣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提升人員素質。

2、農技指導員在首席專家的指導下重點承擔面上的工作指導、咨詢培訓,開展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機具的試驗示范,聯系鄉鎮責任農技員、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和重點示范戶、種養殖大戶等。

3、鄉鎮責任農技員分片包村履行農技推廣“班主任”職責,做好責任區內的農技推廣服務,對科技示范戶和農戶開展技術指導,并且積極開展農業科技試驗和示范,加強鄉鎮農技陣地――農技快餐廳建設,配備電腦等設施,使鄉鎮責任農技員有加強自身學習培訓、為老百姓提供咨詢服務的陣地。

4、實施農村信息化大聯動工程,以面向農民的信息服務為中心,整合遠教平臺、農民信箱、農業在線、天臺氣象網等網絡資源,建立農業信息資源中心,設立農產品市場信息大型數據庫,暢通農村信息雙向流動渠道,為廣大企業、農戶廣泛接觸網上農業政策法規信息、農業科學技術信息、農業生產資料供應信息和農副產品流通信息提供便捷的平臺,提高農業外向度和開放水平,為農業發展創造更加寬闊的平臺。

5、全力培育職業農民,支持大學生畢業生、打工返鄉農民投資農業進行創業,著力培養新一代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職業農民。搭建創業服務平臺,使大學畢業生在選擇農業創業時能詳細了解政府出臺的有關優惠政策,了解當前當地農業產業發展的現狀,以便選擇自身最適宜的產業進行創業;進行技術服務與培訓,全力跟進科技增收能力、實用技術、市場經營能力等方面的服務與培訓,解決創業者經驗欠缺、能力不足、意識偏差等問題,提高創業成功率。

參考文獻:

篇(6)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3-0312-03

Abstract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s an ecological communit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estri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logy,social and economic.As Beijing-Tianjin-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guideline approved,it is a good opportunity to solve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achiev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ed on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gricultural landscape of Hebei Province accounts for more than 60% of the area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ebei Province is threaten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ng-term ext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It has crucial influence to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curity pattern,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entire region.The only strategy is to complete the remed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ies.The paper proposed some transform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osition and pattern,resources usage,production and business models,production technology,and relative policies,which were designed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 for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1 京津冀生態協同治理的主要目標和實現途徑

京津冀三地是一個地緣相接、山河相連、空氣相通的生態共同體。近年來,京津冀區域性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霧霾鎖城、水資源短缺、土壤面源污染等問題日趨凸顯。為了有效破解區域面臨的生態困局,三地應共同承擔生態治理責任,進行生態協同治理。在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指出,京津冀要在已經啟動的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的基礎上,完善防護林建設、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清潔能源使用等領域合作機制。通過一系列協同治理措施,旨在改善京津冀生態環境質量,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推動實現地區生態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然而,由于行政區劃的限制,京津冀生態協同治理的實現須不斷地探索區域多元主體生態協同治理發展路徑。要求中央政府加強頂層設計,設立跨省、跨部門的高級協調機構,打破行政區域限制,對區域生態治理進行宏觀規劃,并積極發揮協調組織和仲裁等作用。并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通過地方政府合理引導、資源配置市場化、三地聯防聯控、建立技術援助與調整機制、社會積極監督參與等一系列措施,確保生態協同治理的順利實施[1]。2015年12月2日,京津冀三地環保部門共同簽署的《京津冀區域環境保護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協議》明確了以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為重點,以聯合立法、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信息共享、協同治污、聯動執法、應急聯動、環評會商、聯合宣傳等10個方面為突破口,聯防聯控,共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

2 河北省農業生態在京津冀生態中的功能與定位

河北農業生態環境是京津冀的基礎生態。生態建設的空間載體涉及每一寸土地,無論是對全國還是京津冀地區而言,農用地是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調查顯示全省農用地面積為1 316.84萬hm2,占京津冀整個地區面積的6成以上。農用地作為京津冀生態空間中的基質,農業生態對整個地區的生態安全格局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尤其是農業對資源和生態的消耗極大,要做好區域資源恢復和生態治理,必須解決農業生態資源保護和農業生態修復。

農業生態系統,不僅具有糧食生產功能,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包括調節氣候和水文循環、水土保持、促進養分循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持土壤和水體質量、美學景觀服務、凈化環境等。例如,河北省農田對京津冀地區氣候調節和水循環起著重要作用,冬小麥的種植可以大大降低冬春季節沙塵天氣的發生頻率和發生強度等。農業生態在提供農產品的同時,傳承了維持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服務功能,農業生態環境的質量對地區生態環境具有顯著影響。由于河北省目前的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提升空間還很大,這也成為提升京津冀生態環境的潛力所在。

農業生態環境是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重要內容。京津冀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不斷提高生態承載力,農業是與自然最為緊密的生態產業,農業生態建設必然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領域。農業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是生態文明建設無法回避的,不徹底解決這些問題,生態文明建設無從談起[2]。同時,河北省作為國家糧食的主要供給地之一,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同時必須保障糧食安全。推進京津冀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必須要將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作為首要任務。

3 存在主要生態問題與出路

3.1 資源約束是農業發展的瓶頸

河北省是全國農業大省,是主要農業集中產區之一,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13年,河北省糧食總產量居全國第7位,棉花、蔬菜、油料和園林水果產量分列全國第4位、第2位、第8位和第4位。然而,河北省耕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森林資源等農業生態資源容量并不充裕,隨著生產強度的不斷增加,農業資源面臨的壓力日益加劇,已經成為制約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在眾多的制約因素中,耕地資源和水資源尤其突出。河北省人多地少,是耕地資源相對不足的省份。第二次土地調查顯示2009年河北省耕地面積656.14萬hm2,人均耕地面積由一調時(1996年)的1 066.67 m2減少到933.33 m2,低于全國人均耕地面積。而且耕地資源質量較差,中低產田占2/3,存在耕層變淺、容重增加、土壤養分效率降低等問題。此外,水資源是限制農業發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河北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05億m3,人均水資源量307 m3,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遠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500 m3“極度缺水”標準。河北省地表水資源量由20世紀60年代的304億m3減少到21世紀初的128億m3 [3],隨著人口數據的增加,人均水資源量更是逐年代地快速遞減(圖1)。由于水資源的限制,人們大量開采地下水來進行農業灌溉。自20世紀80年代起已累計超采水資源1 500億m3,面積達6.7萬km2,超采量和超采區面積均為全國的1/3。資源性缺水,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先天不足”直接影響河北省農業的發展。

3.2 農業生態環境惡化是農業發展面臨的障礙

河北省農業不僅面對資源的約束,同時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農業生產所面臨的環境壓力不斷增加。首先是農業生產依賴的農用土壤污染不斷加重,污染來源包括工業“三廢”污染、農藥、化肥和地膜等農用物資的不合理利用、污水灌溉等。2013年河北省農用化肥使用量(折純)為331.04萬t,農藥使用量為8.67萬t,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為6.8萬t,地膜覆蓋面積達111.97萬hm2。從2013年河北省不同地市耕地平均使用化肥、農藥的空間分布可以看出,除張家口外,其他市的平均化肥使用量都遠大于國外的225 kg/hm2的水平(圖2)。全省農藥利用率不足30%,氮、磷、鉀肥當季平均利用率分別為26%、15.7%和41.6%,遠低于發達國家農藥、化肥利用率60%以上的水平。地膜殘留系數為21%,回收率不足10%,每年地膜殘留量新增達1.24萬t[4]。大量的有害物質通過徑流、淋溶、吸附等進入土壤環境,破壞耕層結構,造成土壤板結、土壤污染。其次是水污染,過量的氮、磷等營養物質,農藥及其他有機或無機物進入河流、湖泊、水庫引起水體富營養化。目前,河北境內灤河、潮白薊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衛南運河及黑龍港運東等七大水系水質總體為中度污染。Ⅰ~Ⅲ類水質比例為46.06%,Ⅳ類水質比例為16.55%,Ⅴ類水質比例為5.04%,劣Ⅴ類水質比例高達32.37%,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總磷。水利廳公布的河北省水功能區水質狀況表明,2015年2月監測的19處農業用水區中,達到區劃水質目標的5處,占26%,未達標的14處,比例高達74%。同時,深埋在地下的地下水質量也不斷惡化。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在華北平原4384個淺層地下水樣本中,Ⅳ類水質占21%、Ⅴ類水質比例高達57%,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的污染指標有亞硝酸鹽、硝酸鹽和銨氮;而在1 679個深層地下水樣本中,Ⅳ類水質占23%、Ⅴ類水質比例高達51%,主要超標的污染物有亞硝酸鹽、鎘、六價鉻、鉛和汞等。另外,秸稈焚燒、過量施肥、牲畜污染等不同程度地造成大氣污染,不當的農業措施造成農業系統中水體-土壤-生物-大氣的立體交叉污染。

3.3 破除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困境的出路

資源環境問題是制約京津冀地區發展的主要短板,同樣也是河北省農業面臨的主要問題。目前的農業生產雖然暫時保障了糧食安全,但是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破環已觸碰地區生態環境的警戒線。因此,要實現京津冀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首先解決好農業生態和發展問題,在京津冀生態協同治理的框架下,必須將農業生態環境治理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放在重要位置,破除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困境,走出一條既能保障農業生態安全又要保障地區和國家糧食安全的新途徑。首先要做好農業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修復,恢復和重建良好的資源環境基礎。在京津冀生態協同治理框架下京津冀三地必須盡快找出解決農業造成的水、大氣、土壤污染的修復途徑。其次,更重要的是從根本上改變傳統多水多肥多藥的農業耕作方式,實現農業生產方式的綠色轉型。農業的綠色發展方式應最大限度地節約農業生產要素,提高資源利用率、土地出產率,破除耕地資源、水資源的“緊箍咒”,最大限度地減弱農業生產的資源環境消耗。農業綠色轉型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京津冀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機遇下,河北省農業發展面臨著市場、科技、產業、資金、人才等方面的諸多利好因素,應和京津攜手布局綠水青山的生態空間。

4 對策

4.1 明確河北省農業定位,謀好農業布局規劃及發展路徑

河北省要完成農業生態修復和農業綠色轉型首先要在京津冀生態格局與生態治理框架下做好頂層設計。將農業修復與京津冀規劃的山體修復、水治理、湖泊濕地保護、沿海整治修復等全方位、多層次的生態修復相結合。不同區域要根據自身生態現狀和農業資源稟賦合理規劃空間和設計發展路徑,具體來說,河北省在未來主要全力打造以“五個特色區”為主的現代農業發展總體格局。包括壩上農牧業模式、山區農業模式、都市和城郊農業模式、山前平原農業模式、沿海農業模式等。不同區域的農業生產模式要與各區域的生態基礎相適應,與生態治理相結合,從區域農業規劃上,宜林則林、宜牧則牧,最大程度地發揮不同區域的資源與生態優勢。最終實現河北省建成優質的北方糧油農作物主要供給地、京津冀優質果蔬供給地和京津冀休閑觀光農業和旅游農業區的多功能現代農業高地。

壩上高原特色農牧區是生態環境脆弱區域,也是京津冀上游主要生態支撐區,在京津冀的生態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特殊的地理位置要求該區域在京津冀生態建設中協調好生態建設和農牧業發展的關系。以生態優先作為農牧業發展理念,做好退耕還林還草及退牧還草,大力開展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同時做好生態補償。農牧業要以優質、高效、特色、生態為特點,提供優質的農牧業供應。

山區農業是河北省的特色農業和優勢農業,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河北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亟須構建經濟、生態效益協同發展的新型綠色農業模式。首先,山區是京津冀生態功能保障的主體區,要做好山區農業發展是生態建設的必然要求;其次,山區的農業形式多樣性為山區農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擺脫山區落后的概念,擺脫山區低技術、低效益的傳統發展模式,揚長避短,重點發展具有河北山區特色的產品,例如發展干果、錯季蔬菜、雜糧、生態養殖、生態休閑、觀光采摘等山區特色農業;最后,將現代農業和旅游業、生態環境建設結合起來,形成農業經濟、農業生態和旅游生態結合的協調發展典范。

環京津都市和城郊農業模式要圍繞特大型城市消費市場特點,共同探索都市農業的多種實現形式。一方面,以城郊型、都市型、生態型農業為方向,以休閑、高端為定位,做強產業園區,構建高端食品生產、優質農產品交易、高端商務休閑、綠色有機農產品供應。另一方面,發展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在城市近郊或風景區附近開辟特色果園、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共同開發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等多種功能綠色農業。

山前平原高產農業區是河北省傳統的農業生產區,也是保障河北省和全國糧食安全的重要地區。解決以水資源為主的生態赤字問題是平原農業發展的重要前提。從種植制度、優化模式、節水、節肥等方面加快農業生態恢復,實現平原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和農業生產可持續是山前平原高產農業區的發展目標。要完成農業生態修復,并實現水、土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將河北平原農業建成全國現代農業高地,打造全國糧食的安全主產區。

沿海水產經濟帶沿海農業,應在鞏固小麥和玉米等傳統主要糧食作物及花生、棉花等主要經濟作物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發展特色種植業,如特色瓜菜、食用菌和特色雜糧等特色種植業、特色林果業和特色養殖業。

4.2 加快農業生態修復,轉變農業資源利用模式

在京津冀生態協同治理的框架下全力推進河北省農業生態修復工程。由于資源現狀壓力大,農業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農業生態修復面臨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的重重困難。解決農業資源與環境這兩方面的問題應以京津冀地區總體資源環境與生態系統為對象,在京津冀生態綜合治理框架下開展綜合恢復與保護行動。河北省應和京津一同采用區域綜合治理的模式,加快在推進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污染流域水環境治理、化肥和農藥殘留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地膜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的協作。加強生態修復的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不斷夯實農業發展的資源和環境基礎。

實現河北省農業的綠色轉型發展,要在解決農業生態修復的同時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的農業資源利用模式。以控制農業灌溉用水量、遏制土壤重金屬污染、實現化肥和農藥零增長,加強地膜、秸稈、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為目標,以實現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加大農業節水力度,推廣管道輸水、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節水技術,大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農業灌溉用水紅線管理,控制農業用水量。通過農業結構調整、限水灌溉、雨水/灰水利用、微咸水灌溉等緩解農業用水強度。建立科學施肥技術體系,推進精準施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機械化精量施肥及保護性耕作技術,推進水肥一體化、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等技術措施。推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進程,通過秸稈的“五料化”,即秸稈資源肥料化、飼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和燃料化,推進秸稈的循環利用。另外

開展農業資源休養生息等其他途徑確保資源環境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

4.3 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構建實現農業綠色轉型的長效機制

農業生態修復和農業生產方式的綠色轉型都離不開農業技術的支撐,科技創新是農業綠色轉型的內生動力,農業的綠色轉型必須構建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為河北省農業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良機。北京和天津具有高度密集的農業科技和人才基礎,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格局,把京津的科技、人才優勢變成河北省現代農業的重要支撐。不斷提高河北省農業生態科技含量,并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加快農業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重點推進生物技術、機械技術、農業信息化技術實現突破發展,建立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構建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在修復水、土等農業資源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

河北省要和京津一同實現農業生態修復中的科技創新和轉化,一是要加快以生物技術為核心的農業生態修復技術和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目前生態修復的一些領域,包括農田污染土壤修復、水土流失治理技術還不成熟。二是要采用新的灌溉措施、施肥技術、病蟲防控技術等實現向生態農業的轉變。并通過現代科技的管控,發展“智慧農業”。三是要不斷推進機械技術支撐的規模化生產,提高農業裝備技術。四是要加快農村信息化技術普及,使科技信息、市場信息等在農村及時有效傳播,實現農業生產、管理、農產品營銷信息化。

科技人才是農業發展的第一要素,農民是農業發展的第一主體。一方面要緊抓京津冀協同的發展機遇引進大批生態農業科研技術人員,同京津一同開辟農業科技創新之路;另一方面要引導農民提升他們的科技技能,提高勞動力的整體素質,培育現代農民。

4.4 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模式,開辟多元化農業綠色轉型途徑

河北省各地區要根據自身的資源生態稟賦、生態工程和技術裝備創新適合地區發展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充分發揮不同地區的多種優勢,促進多樣化發展。在保持農業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新型生產經營模式。通過土地流轉或股份合作等形式開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推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集體經營、龍頭企業和股份合作社等多元化農業生產經營局面。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的農業生產,不僅可以降低單位面積生產成本,同時也是高效生態農業的前提,有利于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各地區要因地制宜,構建有利于本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規模化種植、標準化加工、品牌化銷售的集約、高效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有力地助推傳統農業生產經營的轉型與升級。但是,無論哪種方式都應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的農業觀為依托進行農業生產和經營。

4.5 完善農業政策體系,助推河北省農業綠色轉型

扭轉政府政策導向,加快政府農業管理職能轉型,發揮市場的作用,從保障農產品供給的單一調控目標向提高土地生產率、資源利用率、農產品品質,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及維護農業資源的持續生產力的多目標轉變。多方位引導和幫扶農業生態修復和農業綠色轉型,引導全民關于農業綠色轉型發展的意識,尤其要注重激發農民的主觀能動性,強化有效的教育手段,促進農民思想觀念轉變提升。

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財政支持體系。一是設立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優質農產品和基地建設,健全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實施稅收優惠減免措施,對生態農業先進者給予獎勵等。二是財政政策向推進節約型技術和環保型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方面傾斜,在土壤污染治理、水環境治理、病蟲害綠色防治、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利用、秸稈資源化利用、農業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理等農業生態治理和農業清潔生產方面加大資金項目支持。政府建立和實行多種農業生態補償方式,幫助農民完成農業生態修復和農業的綠色轉型。三是重點扶持龍頭產品建設和品牌建設,設立專項資金幫扶特殊需求。同時鼓勵工商等社會資本介入農業綠色轉型發展中。

建立最嚴格的法律保護體系,依法治農。京津冀三地要建立以京津冀污染協同防治為支撐的農業生態環境管理體系和農業發展支持保護法治體系,細化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規定。規范農業生產經營者的行為,建立規范約束法治體系,通過強化農業環境監控程序機制,提高農業環境監管執法的保障力。切實加大監管力度,明確企業和各級政府的法定責任,開展聯動執法,加大違規行為處罰力度。完善耕地資源、水資源、土壤資源和生物資源等農業資源保護法治體系,加強對農田水利設施使用和保護。另外,還應構建農業資源環境信息公開制度,保障公眾對農業立法和執法的參與。引導農民增強學法守法用法意識,依法合理表達訴求,維護自身權益。

5 參考文獻

[1] 王雙.京津冀生態功能分異與協同的實現邏輯與路徑[J].生態經濟,2015,31(7):124-127.

[2] 朱立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3,28(2):232-238.

[3] 張俊芝,李濤.河北省水資源現狀及其特點分析[J].村委主任,2010(1):35-36.

篇(7)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1―0087―01

一、涉農專業類學生的特點分析

涉農專業類的學生既具備職業學校學生普遍存在的行為特征,同時又具有自身專業學習的獨特心態,具有明顯的二重性。一方面職業中學的學生,大多底子薄、基礎差,初中文化課基礎知識不扎實,在他們的學習生涯中,很少受到教師及家長的關注和表揚,心理封閉性強;同時,他們內心空虛、外表稱強,在自我發展、學習生活、求職擇業等方面比較盲目,因此組織紀律松散,屬于“雙差生”范圍。另一方面涉農專業類學生在學習方面還存在著“學農心態復雜”的現象。

(一)“學農心態復雜”的縱向分析。職業學校涉農專業類的學生大多來自于農村(過去),在學校接受的又是農業類專業知識教育(現在),畢業后大多又將回到農村(將來),這種縱向發展的結果,使學習農學類專業課的學生心態矛盾重重。首先表現為,理想與現實存在著反差。由于農業是一個綜合的開放系統,它生產的過程比較緩慢,效益的直接性不明顯,加上農業生產的環境條件艱苦,社會上農民地位低的觀念依然存在,學生從自己父母那里看到了勞動的艱辛和收入的不均衡等。另一方面舊知識體系與新技術力量存在著反差。職業學校采用通用的專業課教材更新速度慢,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已經不能適應當地農業科技快速發展的水平,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學農心態復雜”的橫向分析。面對紛繁復雜和飛速發展的社會文化、城市環境和同齡人的生活狀況,農學類專業的學生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目前,我國農村和城市無論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都存在很大差別,加之農業產品價位低、增幅小、環境差,而從事工業生產和第三產業報酬高、環境優越,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影響下,學生的價值觀、職業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動搖了學生學習農學類專業的信念。

(三)“心態復雜”的綜合分析。學生在成長、學習過程中,從電視、網絡和身邊的人和事中,耳聞目睹了農業科技項目成果,曾激起他們對農業類專業的樸素感情,但城鄉差別、農業生產的環境和社會地位,又使他們在個人與社會關系中定位時發生了傾斜;科教興國、科教興農戰略的推進,使學生看到了農業的希望和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輝煌,然而現實生活的困難和人們的社會觀念又使他們產生了自卑感與失落感。多種心理不平衡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動蕩性的學習農學類專業課態度,忽冷忽熱,飄浮不定。

二、對策探究

(一)在教學方法上案例引導,設計、規劃學生的專業目標,激勵和培養學農自信心。鼓勵他們設計自己的人生目標,做最好的自己。在農學類專業課的教育教學中,要通過互聯網、中央電視臺的農業頻道等媒體,宣傳國家的各項惠民政策、國內外農業設施發展的美好前景和成功案例,喚起他們對自己所學專業的信心,激發學習農學類專業技術的勇氣。

(二)在教學內容上深入淺出,補充、復習學生的缺位知識,提高和激發學農興趣。農學類專業課一般比較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強。在教學中要體現行動導向,重點講述作物栽培、動物養殖過程中“做什么、怎么做和達到什么標準”。

篇(8)

隨著生豬養殖行業的迅速發展,生豬養殖已逐漸形成規模,但是,規模化養殖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能源缺乏、疫病頻繁、環境污染等。

一 、運用生態技術,實現生態養殖,改善生態環境

據測算,一頭豬每天排放的污水相當于七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這些沒經過處理的廢水如果直接排放會污染土壤和地表水、地下水。養殖場還會產生大量惡臭氣體,嚴重影響了空氣質量。而且,養豬場產生了大量的糞便,成為污染周圍環境最大的兇手。更為重要的是,這些還會使得養豬場疫病頻繁,最大的特征是老病抬頭、外病傳入、病源混感,防治更加困難。由于飼養環境較差,病原污染嚴重,消毒不嚴格,致使養殖場大量使用抗生素,而這些抗生素又會對人們的健康帶來危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那就是生態養殖。生態養殖就是利用良好生態環境,運用生態技術措施,改善生態環境,按照特定的養殖模式,投放無公害飼料,目標是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態養殖的豬肉因其品質高、口感好而備受消費者歡迎,產品供不應求。于是一些生豬養殖企業開始著眼于未來,發展生態養殖。那么,生態養殖有哪些好處或者優勢呢?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能生產出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大家都喜歡吃土雞,哪怕價格貴也愿意掏腰包。我們經常看到打針、吃藥不見效、少兒早熟等現象,幾乎都和這些動物食品殘留在人體的激素有關。 時下,許多養殖戶為了降低成本,采用人工合成生長激素來喂養經濟動物,雖然達到了動物長得快、成本降低的目的,但所養殖出來的動物品質卻大幅度地降低,肉質疏松、粗糙、缺乏原有的甜香味。特別是靠人工合成激素養殖出來的動物,人類吃了后會殘留在人體里,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那么,怎樣不用或少用人工合成生長激素和抗生素等藥物呢?我認為,人工生產動物蛋白飼料如蠅蛆和蚯蚓等是切實可行的。眾所周知,蠅蛆和蚯蚓等體內含有極高的蛋白質,還含有極為豐富的動物所需要的各種天然的氨基酸和生長激素。而采用生態技術生產的動物食品是真正的綠色食品,前景將非常廣闊。

(二)養殖原料來源豐富人、畜、禽的糞便和一些有機垃圾就是最好最廉價的原料。通過生態養殖,不斷地循環利用這些原料,整個過程無廢物生產。

(三)能生產出大量供各類養殖利用的優質的活體蛋白養殖動物都離不開一些動物類的飼料,如魚粉、肉粉等等。如果把它們等按一定比例添加到動物的飼料中,經濟動物的生長就會加快,肉質也好。但是魚粉、肉粉價格較高,因此養殖的成本會增加。有什么辦法能生產一些廉價的東西來代替魚粉、肉粉呢?蠅蛆和蚯蚓就能完全代替,并且比魚粉和肉粉效果更好。豬、雞、鴨、牛、馬等的糞便能生產出大量的蠅蛆和蚯蚓。這就是農業生態技術中,物質能量多級利用及有機廢物轉化再生技術。

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生態養殖,完成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協調同步發展

農業生態技術是農業生態工程在生態農業建設中的具體應用,是從農業生態系統的資源和環境特點出發所采用的改善生態環境,調節系統能流,物流結構與途徑,以及協調系統組分間相互關系的綜合技術。它著重解決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和資源利用的持續性,各種農業生物之間的量比關系,功能關系和結合方式,以及將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生產有機結合,保證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提高系統生產力和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協調同步發展。

物質能量多級利用及有機廢棄物轉化再生技術是利用生態系統的食物鏈結構原理,采用食物鏈加環的辦法組建新食物鏈,使物質能量通過食物鏈中的不同生物得以多級轉化利用,從而形成無廢棄物的生產體系。

一般農作物產品中,人們可以直接利用的僅占20%-30%,其余人們不能直接利用部分,仍然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潛能,如將它們直接作燃料,則大部分被揮發掉,能量效率也不高,如用作畜禽飼料,則可提高轉化效率,提供動物產品。畜禽的糞便直接作肥料,利用率仍不高,如果在食物鏈中加入新的環節,使有機物質經過多級利用和轉化,則利用效率可大大提高。根據食物鏈環節的主要功能不同,分為直接生產環和功能加強環。

直接生產環的主要作用是生產農畜產品和提供生物能源,還進一步細分為副產品轉化生產環,廢棄物轉化生產環,生物能生產環。

功能加強環的生物主要用作其它生物的優質飼料,從而增強整個食物鏈的功能。食物鏈中增加生產動物蛋白的功能強化環,有利于解決動物性蛋白的短缺,如蚯蚓和蠅蛆都是雞食物鏈上的一個很好的功能強化環,100公斤蚯蚓相當于150公斤魚粉或180公斤大豆或750公斤稻谷的蛋白質含量。蠅蛆不僅生長快(從卵孵化到幼蟲長大僅4天時間),而且培養料來源廣,培養容易,成本低,2公斤干豬糞加10克紅糖可收獲鮮蛆哦0。5公斤。蠅蛆營養豐富,粗蛋白質59。39-65。43%,脂肪10。55-12。61%,鈣0。47-0。71%,磷1。71-2。52%氨基酸較完全稍優于豆餅,可與秘魯魚粉媲美。

物質能量多級利用及有機廢物轉化再生技術,目前多將農副產品利用,廢棄物轉化再生和生物能生產結合在一起,形成多種形式的食物鏈。

通過農業生態技術,物質能量多級利用及有機廢物轉化再生技術,提高經濟效率,改善生態環境,減少藥物使用,預防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實現生態養殖,完成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協調同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留芳等.農業生態學 西北農業大學教材 1991

篇(9)

整體上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基本依賴優越自然資源進行農業生產活動的國家。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社會生產,難以對自然環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農業生產和其他產業部門一樣,是粗放式生產。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產業的產業部門,同樣也面臨著增長方式的轉變。而且,從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以及其他產業部門的關系我們可以看到,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對于農業經濟增長方式和全社會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是內涵式的擴大再生產,能夠節約社會資源。緩解日益緊張的資源矛盾,支持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能夠優化農業資源的配置,分發揮農業生產要素的效能,穩步增加農作物的產量,使農業生產發展具有可持續性。

社會發展表明,粗放式社會生產消耗了大量的資源,環境的壓力大,全球因為資源短缺所引發的矛盾日趨尖銳,缺乏可持續性,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未來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我國的農業的生態環境保護,是對現有的農業環境資源的保護。這里的保護應該是廣義的,不光是一般意義上的功能性維護,而是包括農業生態系統的保護和優化。有效利用科技和管理多種手段,在節能降耗的前提下,使其能夠充分發揮效能,保證農業生產活動穩步發展。具體實施功能可以從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廣度和深度兩方面探討:

從廣度上看,不再是盲目的擴大生產規模,無限制地增加農業生產資源的投入;或者違背環境規律,改變、限制農業生態環境的一些功能。而是考慮環境的承載力,避免以往粗放式農業生產擴張而過度消耗資源。歷史上,一些地區出現過開山毀林種植水稻,也有的地方填湖造田;從后來發生的自然災害人們終于看出,這樣片面地以增加糧食產量為目的的農業擴大再生產的經營理念,最終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從深度上看,加大對農業生態環境的研究,提出針對我國農業發展的科技和管理方法。發掘農業生態系統的潛能,提高資源的效能。從根本上拋棄“靠天收”、“望天田”的把農業看成是純粹依賴自然的傳統農業思想。

從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現實情況看,改革開放以后,農村社會由于一系列的轉型,村民變成了市場的利益主體,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同樣受到市場利益機制的決定。普遍存在的趨利動機使保護的主體模糊。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主體為追逐利益甚至損壞環境也不意外。從技術應用的角度來看,生態環境保護有自身的一系列技術要求,從而在技術層面上增加了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難度,使這一工作還處在低水平上。人們不難發現,一些對農業生產形成災害的原因,是生態資源的效能未能得到發揮。水庫年久失修,在雨季不能正常蓄水,抗旱能力大大減弱;農田中間的道路比較原始,影響生產效率的提高。

可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方面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恰恰是這些問題的存在使保護的廣度和深度的轉換成為可能。保護的廣度和深度的轉換實際上是主體經營理念的轉換,主體是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承擔者,沒有主體經營理念的轉換所有的活動將會落空。主體經營理念可能轉換的理由是:

第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主體的利益動機會使自己盡量減少支出,降低成本,獲取最大的效益。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能滿足主體的利益要求,這是其經營理念轉換的內在動力。第二、國家作為宏觀利益主體,能夠充分發揮調控的職能,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制約主體行為,這是主體經營理念轉換的外在壓力。第三、農村環境保護理念的轉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體現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能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這是這是主體轉化經營理念的群眾基礎。

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可以增加內需,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農業的穩定發展,又推動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使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變成現實。

1.增加生產資料的需求。面對我國出口逐步減少,投資需求受控,擴大內需已經成為國人的共識,也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實現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就需要有鋼鐵,水泥一類的工業生產資料,這無疑會擴大市場需求,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其拉動產業的效果主要表現在:對工業產品的需求巨大。這是因為農村環保工作進展緩慢,諸多方面的建設還存在空白;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的多樣性而產生的市場需求大;農村人口多,農村社區占絕對的比重。不少人認為,農村的發展主要是水、電、路的問題,這種把城市建設的經驗完全帶入農村的思想,沒看到農村建設特殊性的觀點顯然欠妥。

2.對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實行以后,農業生產效率提高,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時間縮短,剩余的時間外出打工。這對于增加農民收入,緩解經濟發達地區勞動力緊張的矛盾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大量農民離鄉也引發了不少的社會矛盾。雖然農村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為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實施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可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明顯落后于城市經濟的發展,一些貧困的農村更差。在明確農村環保主體的前提下,應該有效地利用周邊剩余的勞動力,逐步完成一些基礎性的工作,使農民增加收入和基礎建設趨向統一。

3.在社會實踐中推動科技的發展。我國農業生產資源豐富多樣,科學治理自然環境必然會遇到多方面的難題,實踐的需要為科技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是在科技和經濟落后的農村,更需要采用新的技術手段,以縮小日益擴大的城鄉差別;另一方面,現代科技回到社會實踐中,是科技發展的內在要求。

顯然,上述諸方面存在巨大的反作用:特別是糧食產量的增加,穩定了經濟發展;優化產業部門之間的比例關系,保證經濟發展的協調性,農民收入的增加,既進一步增加市場的有效需求,緩解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又提高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縮小城多差別;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又推動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發展,社會呈現可持續發展的態勢。

三、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社會主義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現,反過來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缺少的方面。

實行后,農村經濟迅速發展,農民收入也有較大的提高。但是,也同時帶來了一些問題。農業生產力發展滯后,農業生產力和社會的發展不協調;部分農民收入不高,農村貧困人口多,在貧困人口中所占比例大;一般農村社區建設缺乏科學的規劃,農民任意建房,有的建筑物妨礙交通,有的建筑物不利水利設施的建設;住房建設不集中,既占用了寶貴的農田,又影響農村社區的形象。這些存在的問題,有悖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發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實施,將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精神文明滯后的狀況。

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來說,社會發展最終都要體現生產力的進步。生產力是包括農業生產力在內的生產力系統的協調,而不是片面地發展其中的一個方面。從這個角度來講,通過發展社會協調的生產力來實現國強民富,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夢想。體現時代要求的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將充分體現中國社會生產力根本性的躍遷。這一偉大成就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現的,無疑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

能夠獲得人民的廣泛支持,從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對未來社會的發展起到巨大的反作用。農村貧困人口的減少,意味著全國的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將會從根本上改變貧窮的國情,結束貧窮的歷史。這無疑會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愛國熱情,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從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規劃和建設農業社區,無疑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社區散居的混亂局面,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極大地提高農村社區的形象,使農村社區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要求。

從深層次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將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人們傳統的視角是重視外在的,這對于制度建設是積極的。但是,合理的制度只是社會發展的一個方面,而不是社會發展的全部要求。特別是在制度基本明確后,社會發展的主要來自于人的貢獻,否則,無論多么美好的制度將受到人的惰性的挑戰。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環境,要比社會援助滿足生活需要更有價值。人們從注重制度的東西轉向關注客觀事物內在的聯系,這無疑是傳統思維方式的革命,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涵。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深入發展,必定注入新的活力。

篇(10)

1基于微信平臺的設施專業基礎生物化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    

將微信公眾平臺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相結合用于基礎生物化學教學,筆者選取 2015級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共61人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基礎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具體實施情況如下。

1.1創建微信公眾號,搭建學習平臺任課教師首先申請一個用于此次教學改革實踐的微信公眾賬號,名稱為“農大基礎生物化學”,利用公眾號推送學習任務,并將教師制作的課程學習資源按教學進度上傳至微信公眾號上,包括教學大綱、教學課件、同步練習題、案例講解、精彩視頻等,并定期更新資源庫,供學生使用。同時創建了“生物化學”微信班級群,打造一個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并可以隨時與教師互動互享的網絡平臺。

1. 2課前準備階段教師根據教學口標設計單元學習任務,通過收集整理學習資源并設計制作微課。根據基礎生物化學教學口標,將課程分為兩大部分,即靜態生物化學和動態生物化學。其中靜態生物化學包括糖、脂、蛋白質、核酸、生物大分子復合物和酶;動態生物化學包括生物氧化、糖類代謝、脂類代謝、蛋白質代謝、核酸代謝和物質代謝的聯系與調控。對每個單元的教學任務進行分解,并設計任務單,包括教學口標、教學重l從難l從、教學課件、預習任務單、同步練習題等。教師根據教學案例錄制10 min內教學視頻,將關鍵知識ii講解到位,并且設置一定的互動環節,增加視頻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在上課前通過微信平臺相關學習和視頻資料,讓學生預習。教師同時利用微信平臺推送主題博文、實時新聞、科學研究成果、前沿資訊等,用于拓展學生視野。

1. 3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學生通過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后,在課前自己選擇時間和地l從,根據教師的預習任務單自主安排學習計劃。通過觀看相關學習主題的課件和視頻結合教材,對難以掌握和理解的知識點進行反復觀看,并將疑難從記錄下來;通過完成相關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點;通過微信群聊進行交流討論,將問題及時反饋給教師,并可進行實時在線交流。

1. 4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預習情況,對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講解,并對重l從和難l從部分進行課上討論。學生在課前根據預習任務單要求已經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對新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課堂上可以選擇性聽課,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將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活動轉變為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包括分組討論、探究問題、完成練習、學習成果交流等方式。通過師生的交流討論,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任課教師將個性化指導和集體性輔導2個方面相結合。

1. 5課后總結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以課后強調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思考的方式取代了傳統教學在課后給學生布置大量作業用于課堂知識l從的鞏固學習。學生通過微信群在線跟任課教師或者同學進行互動交流討論,也可以通過微信聊天功能與教師進行一對一交流。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結果反饋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糾正,并對教學結果進行總結,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以期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2基于微信平臺的設施專業基礎生物化學翻轉課堂教學效果    

上一篇: 電力運維市場現狀 下一篇: 氣候變化的因素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久久夜夜一本婷婷 | 中文乱码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 日本免费人成网视频免费看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免费人成在线视频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