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審計內容匯總十篇

時間:2023-12-29 14:50: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初級審計內容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初級審計內容

篇(1)

2008年始于美國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它不僅重創了國際金融系統,并且對各國的實體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何使得作為風險防范的“第三道防線”的內審部門能夠以此為契機更好地發揮“保駕護航”的作用是內部審計界共同關心的話題。本文試就金融危機后內部審計熱點問題做一探討。

一、金融危機對內部審計的影響

1.內部審計在金融危機中得以提升和轉型

金融危機之下,企業面臨著重重困難,各種風險迎面襲來。加強對風險的預測和識別、對風險的控制規避和關注成為企業投資經營的關鍵任務。生存與發展要求企業加強管理與控制,客觀上提高了內審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資料顯示,84%的受訪者認為金融危機使得企業主要領導提高了對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而內部審計作為公司風險管控的重要的一環,對其重視程度也相應地提高,從中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企業領導認識到內部審計在組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其次,2008年5月,財政部等五部委共同制定了被稱為中國的“薩班斯法案”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規范第十五條明確規定:企業應當加強內部審計工作,保證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工作的獨立性。內部審計機構應當結合內部審計監督,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內部審計機構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應當按照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程序進行報告,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權直接向董事會及其審計委員會、監事會報告。此規范的頒布,是中國內部審計發展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至此,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已被視為建立企業內部控制是否完善的必要評估條件之一。第三,隨著經濟及金融危機全球化的持續發展,企業所面臨的經營風險越來越大,風險控制成本也逐步增加,在風險管理審計方面,由于受制于企業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的滯后及風險管理審計與傳統內審在技術工具使用上的較大差別,特別是在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方面的共同影響,風險管理審計尚處在萌芽階段,普遍停留在理念層面,相關的風險管理內部審計業務至今沒見成功案例。在接受筆者調查的內部審計工作人員中,僅有很少人清楚風險管理審計的工作模式、工作流程、技術方法和工具。

2.內部控制審計的基礎日趨成熟,正在向縱深發展

內部控制審計在國內的發展時間不長,在整體公司治理不規范,基礎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情況下,其發展受到比較大的影響。但金融危機后,人們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逐步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有了顯著進步,并對內部審計提出更多的要求,內部控制審計的基礎日趨成熟,正在向縱深發展。到2009年,就有92%的企業表示會依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開展內控體系建設。上述結果表明,國內企業已經認識到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對內部審計提出更多的要求,內部控制審計的基礎日趨成熟,正在向縱深發展,

二、金融危機后內部審計發展趨勢

內部審計逐漸轉移自己的工作重點,從單純的查錯防弊,向促進提高單位風險管理水平轉變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內部審t1發展趨勢。為此,內部審計要擴大并調整自己的工作范圍,不局限于財務領域的審計,要向業務領域和管理領域擴展。擴展的內容有:

篇(2)

    人民檢察院收到公安機關的起訴意見書后,應當指定檢察人員審查案件是否屬于本院管轄,起訴意見書以及案卷材料是否齊備,案卷裝訂、移送是否符合有關規定和要求,訴訟文書,技術性鑒定材料是否單獨裝訂成卷,作為證據使用的實物是否隨案移送及移送的實物與物品清單是否相符,犯罪嫌疑人是否在案及采取強制措施的情況。經過審查,對具備受理條件的,填寫受理審查起訴登記表,對移送的起訴意見書及其他材料不符合有關規定和要求或者有遺漏的,應當要求公安機關按照要求制作后移送或者在3日內補送。

    對于犯罪嫌疑人在逃的,應當要求公安機關采取措施保證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另案移送審查起訴,對在案的犯罪嫌疑人的審查起訴應當照常進行。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部門受理本院偵查部門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應當按照上述程序辦理。人民檢察院受理同級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經審查認為屬于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時,應當寫出審查報告,連同案卷材料報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同時通知移送起訴的公安機關;認為屬于同級其他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時,應當寫出審查報告,連同案卷材料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報送共同的上級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同時通知移送審查起訴的公安機關。

    上級人民檢察院受理同級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認為屬于下級人民法院管轄時,可以直接交由下級人民檢察院審查,由下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同時通知移送審查起訴的公安機關。一人犯數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并案審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一罪屬于上級人民檢察院管轄的,全案由上級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二)審查起訴的內容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37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的時候,必須查明以下內容:

    1.犯罪事實、情節是臺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犯罪性質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正確。

    查明犯罪事實、情節,是正確定罪量刑的前提,查明證據是否確實、充分,是正確定罪量刑的依據和基礎。在查明犯罪事實和取得確實、充分證據的基礎上,應當對犯罪的性質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恰當進行鑒別。犯罪的性質與罪名互相聯系,密不可分,如果只認定了犯罪性質,而不認定具體的罪名,性質也難以定準。因為在同一性質的犯罪中,法律又規定了若干罪名。可見,審查犯罪性質與審查具體的罪名,應當同時進行。

    2.有無遺漏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

    人民檢察院追訴犯罪應當客觀、全面,因此,在審查起訴時要注意審查有無遺漏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要查清案件的全部犯罪事實,就必須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全部罪行,對共同犯罪案件要查獲所有實施犯罪的人。例如,在審查盜竊、詐騙、走私案件時,要注意追查銷贓犯和包庇、窩藏犯,對于已構成窩贓、銷贓罪的,也應對窩贓、銷贓者一并提起公訴;在審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時,要注意審查有無教唆犯;審查個人犯罪案件時要注意發現團伙犯罪活動;審查團伙犯罪時更應注意審查有無漏訴其他犯罪成員。

    3.是否屬于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是人民檢察院的職責之一,因此,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案件時,必須查明犯罪嫌疑人有無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刑事訴訟法第15條對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作了明確的規定。

    4.有無附帶民事訴訟。

    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對于全面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保護國家、集體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時,首先要審查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是否給被害人造成了經濟損失;被害人是否提起了附帶民事訴訟。已提起的,要保護被害人的這項權利,沒有提起的,應主動告知被害人有權提起。其次,還要查明國家、集體財產是否因犯罪而遭受損失,如果造成了損失,人民檢察院可以在提起公訴時一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5.偵查活動是否合法。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過程,也是對偵查工作進行法律監督的過程。因此,人民檢察院對案件進行審查時,要注意審查偵查人員的偵查活動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法律手續是否完備,特別要查明在訊問犯罪嫌疑人和詢問證人的過程中是否有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情況。

    一旦發現偵查活動中有違反法律的行為時,應當及時提出糾正意見。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過程中,還應當注意審查以下內容:

篇(3)

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和配套規章制度頒布實施,要求金融機構建立健全反洗錢內部控制制度,其中包括重要一項,即開展反洗錢內部審計工作。在《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第十七條規定金融機構應報送稽核審計報告中與反洗錢有關的內容,《反洗錢非現場監管辦法(試行)》中提到金融機構應按年度報告內部審計情況。自此,金融機構的內部審計工作增加了一項新的內容——反洗錢內部審計。

雖按照法律法規,金融機構已按照相關要求開展反洗錢的內部審計工作,但是由于反洗錢工作本身是一項全新業務,對該工作的內部審計,也是內部審計部門的全新領域,金融機構更是在摸索中開展與完善。

一、金融機構反洗錢內部審計現狀

根據近幾年對金融機構的現場與非現場監管工作發現,目前金融機構的反洗錢內部審計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對其內部審計以合規為目標,即通過內部審計工作發現自身反洗錢內部控制制度的制訂與執行中是否存在違反法律法規的事實,并督促修正這些違規事實以達到合法合規,免受監管單位的處罰。

首先,在審計目標上以行為基本符合法律法規為目標。金融機構在實施對反洗錢工作的內部審計時,主要評價自身在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客戶身份識別和大額可疑交易報告在具體操作中是否執行,審計培訓是否開展等,以滿足本機構能達到反洗錢法律法規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各項經營活動。具體執行中,多以是與否來評價此項工作的開展狀況,未對各項義務履行的具體質量做深度審計。如在審計反洗錢組織機構時,多看本機構是否成立了反洗錢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每年是否按要求召開會議,而未對領導小組的組成結構、會議內容中布置的具體項目質量開展審計。對客戶身份識別工作執行情況的審計也多流于表面,多是審計在與客戶建立業務關系時客戶身份資料留存的完整程度,而不能根據各業務條線各金融產品多角度分析客戶身份識別工作執行的好壞。

其次,在審計范圍與流程上仍以傳統方式為主。近幾年,雖然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與金融業務不斷創新,建立業務關系的客戶數量逐年增加,但多數金融機構在選擇反洗錢內部審計范圍時,仍集中在傳統業務上,如銀行業金融機構多審計的是在客戶初次與其建立業務關系時的客戶身份識別問題,即賬戶管理的層面,而不能根據業務品種及潛在風險程度審計客戶身份識別工作的執行狀況。在審計流程上,該業務的內部審計仍采取事后審計的傳統模式,且多集中在對操作層面的內部審計,即員工在具體執行中存在的操作問題,流于表象。

再次,在審計作用上,基于金融機構反洗錢內部審計的目標與流程等設定現狀,內部審計發現的多集中于操作層面在制度執行中的問題,制度設計合理性等反洗錢工作執行的深層次問題難以發掘。因此,反洗錢內部審計多僅能達到讓本機構滿足被監管單位的最基本合規要求,不能為本機構決策層提供如何積極主動提升反洗錢水平的內部審計建議。

最后,在審計技術上多采用手工翻查為主。在金融機構的業務數據不斷實現電子化網絡化的形勢下,多數金融機構仍采取的是手工翻查賬本,無目標的選擇少量審計樣本的做法,使得反洗錢內部審計結果未必能代表金融機構的真實工作水平,工作效率低下且效果不顯著。

二、金融機構建立風險導向的反洗錢內部審計的現實原因

(一)監管當局“風險為本”監管思路的要求

當前,作為反洗錢監管部門的中國人民銀行在對金融機構實施監管時,采取了基于風險的監管措施,即實行差別化分類監管,對于風險較高的金融機構實施較為嚴格的監管措施,對于低風險的金融機構則可以簡化監管措施。這一思路的提出,就要求金融機構能結合自身業務充分認識到自身在反洗錢領域存在的風險,并將這類風險控制到最低水平。風險導向的反洗錢內部審計就能夠在實施時將風險意識貫穿其中始終,以幫助本機構識別并控制好內部洗錢風險。

(二)金融機構健全反洗錢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監管當局要求金融機構建立健全反洗錢內部控制制度,就是要求金融機構在反洗錢領域搭建內部控制環境、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制定并實施各項控制措施、收集和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對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循環運作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風險導向的反洗錢內部審計工作將幫助金融機構有效梳理制度并完善,有效評估內部控制,并通過咨詢服務、建議、協調、流程設計與優化、培訓等使金融機構在各業務條線的反洗錢內部控制制度得到優化與完善。

(三)金融產品與服務不斷創新發展的形勢需求

伴隨著技術發展,金融機構不斷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客戶所能選擇的金融產品與支付方式已日益豐富。除了傳統存貸款業務外,理財、投資產品不斷創新,很多已突破傳統的行業限制,銀行與保險、銀行與證券等合作的產品也越來越多。在結算方式上,除了面對面業務外,增加了網上銀行、電話銀行、POS等方式。這些金融產品與服務在給客戶提供便捷同時,也增加了被客戶利用實施洗錢的風險。風險導向的反洗錢內部審計,將突破傳統的審計思維,有效識別不同產品與服務中洗錢風險程度高低,并根據評估出的風險幫助金融機構有效控制此類風險。

三、金融機構建立風險導向反洗錢內部審計的幾點建議

(一)突出重點,圍繞業務條線的洗錢風險開展內部審計

隨著全社會對反洗錢工作的重視,監管部門結合金融機構的業務環節等,對很多成熟案例進行了剖析。金融機構在開展反洗錢內部審計時,可通過這些經典案例剖析,分析本機構各業務條線在經營中存在的洗錢高風險點,從制度的制定決策層面到制度的操作層面對產生此類風險的因素進行排查,突出重點環節,在發現表面問題的同時,挖掘出隱藏在問題表象后的風險盲點。

(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建立全過程參與的反洗錢審計格局

轉變傳統的對反洗錢工作的事后監督與評價的思路,構建事前參與、事中監控的內部審計理念。風險導向的反洗錢內部審計應提倡兩條線并行作業,即大膽應用“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并大量采用戰略分析和系統分析等先進工具以及技術方法。具體來說,首先運用“自上而下”的思路,從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管理分析層面入手,逐步落實內部審計范圍和重點,確定相關審計目標和程序,然后通過實施審計程序“自下而上”地歸納和判斷各業務條線的具體風險并形成最終的審計意見。審計重點更加突出,將審計力量用在“刀刃”上,即反洗錢高風險領域,將大大提高審計效率。

(三)加強風險導向內部審計人員的培養,推廣計算機審計技術

風險導向的反洗錢內部審計對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提出了新挑戰,不僅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全面掌握反洗錢、金融、會計等知識,還要求其擁有豐富的職業經驗,以及對風險的敏銳性和判斷能力。因此要在業務培訓中增加有關洗錢風險評估和控制的相關內容,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除此之外,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還要對審計人員進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和技巧的訓練,只有本機構的管理層以及各業務條線部門保持良好的關系,才能使風險導向的反洗錢內部審計目標得以實現。

同時,隨著金融機構業務數據的不斷電子信息化和集中化管理,應建立基于反洗錢的審計信息數據庫,通過業務信息處理系統對海量信息進行采集、統計和分析,把握反洗錢審計的重點,為開展風險評估和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審計提供數據支持,提高審計的效率。

(四)健全組織內部控制機制,夯實風險導向的反洗錢內部審計的制度基礎

金融機構的反洗錢風險不僅涉及操作層面,也涉及到管理層面,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對易發生風險的問題,內部控制薄弱的地方,都要進行監督,對風險進行有效識別和控制。因此,應從建立健全組織內部控制機制著手,優化管理層框架,關注洗錢風險的評估,重視內部審計監督的薄弱環節。加強內部審計部門與反洗錢各業務條線部門的配合和溝通,為開展風險導向的反洗錢內部審計奠定基礎。努力構建“事前參與、事中監控、事后評價”的全過程反洗錢審計格局,建立一整套風險管理體系和風險評價體系,降低金融機構被犯罪分子利用洗錢的整體風險。

【參考文獻】

[1] 蘇寧.反洗錢法規實用手冊[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

篇(4)

中圖分類號:G356文獻標識碼: A

一.工作開展初期的檢測對象

根據沈陽市目前環衛工作的的實際情況,環衛設備檢測工作在開展初期的檢測對象主要為環衛車輛,包括掃路車、垃圾車、吸糞車、灑水車和真空吸污車這5種車型。

二.檢測對象的范圍

1.沈陽市新招標采購的掃路車、垃圾車、吸糞車、灑水車和真空吸污車。

2.沈陽市各區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所轄的環境衛生車隊所有的并正在運行的掃路車、垃圾車、吸糞車、灑水車和真空吸污車。

三.檢測項目及方法

根據相關標準《真空吸污車性能試驗方法》(CJ/T90-1999)、《掃路車》(QC/T51-2006)、《垃圾車》(QC/T52-2000)、《吸糞車》(QC/T53-2006)、《灑水車》(QC/T54-2006)等的要求,對車輛的檢驗一般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檢驗項目包括外觀質量及主要技術結構參數檢查、行駛性能、安全與環保、專業性能和可靠性試驗等五個大項目,其中每個大項目又包括幾個小項目。建議檢測的項目只包括專業性能檢測項目中的所有項目及可靠性試驗中的有關項目,主要用來考察車輛的專業使用性能,其它檢測項目在出廠檢驗、型式檢驗或每年的車輛年檢時已檢驗,故不再檢驗。具體項目如下:

表1真空吸污車檢測項目

表2掃路車檢測項目

表3垃圾車檢測項目

表4吸糞車檢測項目

表5灑水車檢測項目

四.檢測時間及頻次

各車隊在購入新車后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測,另外對于還沒有報廢正在使用的車輛應每年檢測一次,時間為每年的4月至5月間。

五.未來檢測工作發展方向

篇(5)

關鍵詞 :高職;審計專業;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體系;重構

一、我國審計活動、審計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審計活動“源遠流長”。具有“獨立的經濟監督”特征的“國家(政府)審計”審計起源于西周時期,二十世紀初、中期,又從國外借鑒、引入“民間審計”和“內部審計”。我國當前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傳統審計”與“現代審計”并存。“政府審計”、“民間審計”與“內部審計”等審計形式共存。

審計專業教學是向社會輸送審計工作專業人才的主要渠道。自20 世紀80 年代初,隨著我國國家審計機關的設立、注冊會計師審計組織的恢復、內部審計機構的建立。各層次的審計教學的蓬勃發展,專業課程相繼設置,審計類專業通常開設“審計學、財務審計、內部審計、經濟效益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專項審計、審計案例及審計理論專題”等課程。會計類相關專業通常開設“審計學基礎、財務審計實務、審計案例”等課程。審計教學內容多有重疊、交叉。且不同層次審計教學課程體系幾乎相同。

我國現行的審計教學,從碩士研究生、大學本科、到職業教育的高職、中職各層次均有開設。但開設課程與教學內容大同小異。由于教學體系及教學內容的趨同性。不能滿足社會對不同層次“專業知識及職業能力”人才的需要。

從社會的審計實際工作角度看,需要不同層次,不同職業能力的人員。高職審計教學基本目標,是由審計工作需要及其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要求決定的。教學目標取決于人才培養目標。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應定位于培養“掌握一定的審計專業理論知識及基本操作技能,能在會計師事務所、內部審計機構從事初級審計工作或助理審計工作的人員”。教學內容應定位于“審計基礎知識”與“企業財務審計實務知識”與“審計實訓技能”等部分,不宜再過多過寬。可開設,“審計基礎”、“財務審計實務”、“審計實務”等課程。

“審計基礎”應包括:“認知審計種類、理解審計基礎理論、熟悉審計基本方法及工作流程”等教學內容。“財務審計實務”應包括“以企業財務報表審計為載體,主要的操作程序、操作內容、操作方法及常見錯避問題分析處理”等教學內容。“審計實訓”應包括“實務訓練,即以財務審計實務為主要內容的仿真性模擬訓練,全過程的實務作業,達到熟悉、掌握必備的審計實務技能的目的”。

各層次教學目標不清,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脫節,部分課程內容交叉重疊,加之有理論,無實踐的教學,使培養出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需要很長時間的適應期,難以適應現代社會對審計人才的需要。

二、重構審計課程體系及審計教學內容體系

(一)根據社會對審計人才的需求,重新定位審計教學目標

由于我國現階段傳統審計與現代審計并存。“政府審計”、“民間審計”與“內部審計”共存。因而,對審計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層次的。“政府審計”側重于“查錯糾弊”,“民間審計”側重于“經濟監督與經濟鑒證”,“內部審計”側重于“改善經營管理”。他們對審計專業人才有著不同的“能力”與“知識”方面的要求。

“美國會計教育委員會”對會計與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的要求表述為:①辨認目標、問題與機會的能力。②識別、匯總、計量、總結、分析、解釋那些對處理目標、問題與機會有用的財務審計與非財務數據的能力。③應用數據、作出判斷、估計風險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我國的審計教學的目標就是通過審計專業教學,向社會提供具有審計專業知識及專業能力的人才。借鑒美國的經驗,我國的審計教學目標可定位于培養具有“全面的審查能力、系統的分析能力、流暢的表達溝通能力”的審計專業人才。審計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應包括“法律法規知識;財務會計知識;審計實務知識;應用寫作知識”,除一般的職業能力與知識要求外,不同層次的審計教學目標應有所側重、有所區別。碩士研究生應培養審計理論及審計實務的研究型人才。教學內容除審計基礎、審計實務外,應側重于審計理論專題。本科應培養注冊會計師等審計中、高級應用型人才,教學內容應側重于中、高級審計實務。高職應培養審計初級應用型人才。教學內容應側重于初級審計實務技能與知識。

(二)根據審計教學目標,重構審計課程體系及審計教學內容體系

高職審計教學內容體系應以《財務審計實務》內容的構建為中心,向《審計基礎》追溯和向《審計實訓》延伸。《財務審計實務》內容應包括①初步審計活動:包括“認知審計流程、了解委托人的基本情況、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審計風險及評估、制審計計劃”等。②業務循環審計:包括“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購貨與付款循環審計、生產與費用循環審計、籌資與投資循環審計、貨幣資金審計”等。③審計業務完成階段工作:包括“審計報告編制前的工作、編制審計差異調整表、編制試算平衡表、取得管理當局聲明書和律師聲明書、進行總體性復合、審計總結、確定審計報告的意見類型、評價審計結果、發表審計意見”等。

《審計基礎》課程為“審計實務”的開展提供基礎知識、方法。內容包括:①審計概述:具體包含“審計的定義、審計的必要性;審計的產生和發展;審計的職能、作用、特征;審計對象;政府審計機關、民間審計組織、內部審計機構、審計人員及其條件;審計職業道德的涵義、職業道德規范”等。②審計目標與審計流程:具體包含“我國會計報表審計的總體目標、會計報表審計的具體目標、會計報表認定;審計的基本分類;審計流程、審計重要性、審計風險及評估、審計計劃編制、審計各階段的工作項目”等。③審計方法與審計抽樣:具體包含“審計一般方法和審計技術方法的區別、順查法與逆查法、錯賬查找的方法、審計技術方法及運用技巧。審計抽樣的涵義及種類;樣本的設計與選取;分析樣本誤差,推斷總體誤差,重估抽樣風險,形成審計結論”等。④審計準則與審計依據:具體包含“國家審計準則體系、獨立審計準則體系、內部審計準則體系、獨立審計的過程;審計依據的特點、種類”等。⑤審計證據與審計工作底稿:具體包含“審計證據的定義、作用、種類、特點,審計證據的收集,審計工作底稿的定義、種類、格式及編制”等。⑥審計報告與管理建議書:具體包含“審計報告的編制、管理建議書的編制”等。

《審計實訓》按《財務審計實務》的體系安排具體的實訓內容。

參考文獻:

[1]張貴平.審計課程教學目標定位與體系構架研究[J].中國審計網,2013/4/30.

篇(6)

審計專業技術資格分為初級(審計員、助理審計師)資格、中級(審計師)資格、高級(高級審計師)資格。

第三條審計人員的初級、中級審計專業技術資格,通過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并達到合格標準后獲得。

第四條審計人員的初級、中級審計專業技術資格的考試內容、報名條件等,按照審計署、人事部關于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五條國家及地方各級考試管理機構應當按照審計署、人事部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的關于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或通用)考務工作要求,組織好考務管理工作。

中央、國務院各部門及其所屬單位的審計人員按照屬地原則參加考試。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審計廳(局),應當積極配合考試管理機構做好工作。

第六條審計人員的高級審計專業技術資格,通過高級審計師評審委員會按照規定評審獲得。

高級審計師的申報條件、評審條件,按照人事部《關于印發<高級審計師資格評審條件(試行)>的通知》(人職發〔1995〕84號)辦理。

第七條國務院各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應當根據人事部《關于印發<企事業單位評聘專業技術職務若干問題暫行規定>的通知》(人職發〔1990〕4號)和《關于重新組建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要求,組建高級審計師評審委員會,承辦國務院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審計師評審工作。

第八條國務院各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審計機關在組建或充實、調整高級審計師評審委員會等項工作中,應當積極提出意見,并經人事部門批準。

第九條高級審計師評審委員會應當由具有較高學術技術水平、作風正派、辦事公道、群眾公認的專家組成,中青年專家一般應占三分之一。

高級審計師評審委員會的組成不得少于17人,設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1至2人,負責主持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工作。

評審委員會委員出現空缺時,應當及時增補,或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

第十條推薦申報高級審計師資格,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由單位人事(職改)部門根據年度或任期考核結果進行推薦,對推薦對象的學歷、資歷、外語水平、成果業績、著作(譯著)、論文等基本條件進行審核;

(二)被推薦人應提交兩名以上財經、審計專家的推薦意見,提交在中級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的業務報告,按要求填寫《專業技術人員考核登記表》和《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

(三)所在單位對被推薦人提交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等申報材料進行逐項審查,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對被推薦人的學歷、資歷、成果業績、實際水平進行綜合評價,提出推薦意見,并加蓋公章。

第十一條高級審計師評審委員會獨立行使評審權,按照下列程序進行評審:

(一)評審委員會的辦事機構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查、驗收,合格者送高級審計師評審委員會評審;

(二)評審委員會召開評審工作會議,出席會議的人數和有效評審結果的產生,應按《關于重新組建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有關事項的通知》(人職發〔1991〕8號)中的有關規定辦理;

(三)評審委員會委員對所負責評議的被評審人寫出評審意見,明確其是否具備高級審計師資格條件,評審意見應當措辭嚴謹、評價適當、內容具體、文字簡明;

(四)評審結果由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簽字(蓋章)、評審委員會蓋章(或按照人事〈職改〉部門有關規定完善評審手續)后,正式通知各推薦(委托)單位。

第十二條高級審計師評審委員會應當堅持平等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科學的工作作風,遵守評審工作紀律。

第十三條目前尚不具備組建高級審計師評審委員會條件的國務院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審計師評審工作,可以委托具有相應評審權的地區、部門或單位的高級審計師評審委員會評審。高級審計師委托評審,須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各部、委人事(職改)部門出具的委托評審函,單位之間或個人委托評審無效。

篇(7)

二、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存在風險的原因

1.內部審計定位不準確,獨立性欠缺

目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定位存在兩種:服務主導、監督主導。依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應當從“監督主導”轉變為“服務主導”。但是政府對國企內部審計干預,極易使內部對其抵觸。由于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定位不準確,造成審計人員受到各方面利益的牽制,無法展開客觀的經濟評價與監管工作,從而獨立性較差,不能確保審計質量以及有效避開風險。

2.內部審計內容與對象的復雜化

國有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愈來愈復雜,重組和改制是國企發展的重要方向,從而內部審計的內容和對象逐漸復雜。審計對象復雜化必然增加內部審計的困難與風險。此外,內部審計的內容也發生巨大改變,不單單是傳統的財務審計,還包括經營風險審計、管理審計、投資審計等內容審計,從而審計難度增加的同時,風險也增大。

3.內部審計手段落后

由于內部審計在我國起步發展較晚,加之內審人員的計算機水平還在初級階段,因此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不高。許多內部審計人員還以傳統手工查賬的方式為主,與信息技術要求相差甚遠,并且我國的審計軟件還處在初級階段,尚未構建一整套完整、系統、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審計體系,但是,被審計單位的GRP或者ERP(管理信息系統)已經快速發展并普及,滯后的審計軟件更加難以順利準確展開內審,進而增加審計風險。此外,“抽樣審”方法和現實必然有差距,讓審計結果存在偏差。

三、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風險防范措施

1.構建和完善相關機制,保證內部審計的權威和獨立

一是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設立。把內部審計部門從其他管理部門獨立出來,直接受到企業最高領導層的管理,同時獨立展開審計,充當國企最高決策層的助手與參謀,并且經過學習和宣傳,提升最高決策層的企業經營管理意識,讓其充分理解和認識內部審計的作用和本質屬性,將內部審計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關鍵部分;二是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養。國企招聘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公正公開公平選拔人才,構建一支業務能力強、職業道德和技術技能過硬的人才隊伍,完善相關的考核體系;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提高綜合素養,完善其知識體系,改革人事制度。三是構建和認真執行內部審計的規避制度。結合人事特點,建立嚴格的規避制度,不僅能保護內部審計人員的合法權益,而且能增強審計評價的公正性。

2.強化內部審計的制度化信息化建設

國企應當重視內審制度化建設,規范業務工作流程,確保內審評價的公正性和準確性,減少人為錯誤;加強信息化系統的構建,配齊完善的電子辦公設備,并且強化內審人員的考核和培訓,充分利用網絡和現代審計方法應對日益發展的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改進對策,提高內審質量和效率,降低人為主觀錯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高內部審計的利用效率

審計報告是內審部門的勞動果實,總結審計項目的書面規范形式,經領導批準后應該送至被審計部門,被審計部門應當認真執行,國企高層應該充分尊重審計報告,不可姑息遷就,對企業存在的違紀違規的行為必須堅決查處,為內審部門營造一個良好的審計氛圍。

4.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的法律體系

篇(8)

二、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專業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選修課三個部分。中職階段的專業基礎課包括會計電算化基礎知識、出納實務(可以分別珠算、點鈔、小鍵盤以及票據業務等進行授課)、基礎會計、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專業核心課程包括:企業會計實務、成本計算與分析、企業財務管理、稅費計算等;專業選修課應包括財經英語、財經應用文、經濟法基礎知識以及審計基礎知識等。高職階段的專業基礎課包括經濟學基礎和財政金融基礎等;專業核心課程包括企業會計實務、成本計算與管理、財務管理實務、稅收籌劃、會計電算化軟件應用,專業選修課程包括:審計實務、財務報表分析、小企業會計實務、經濟法、EXCEL在會計中的應用、統計基礎等課程。

三、課程內容體系的構建

中職階段與高職階段的會計專業課程,總體來說,在課程的設計上,中職應側重于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高職側重于更深入的知識、技能以及理論的理解和掌握;中職更多的要求掌握該如何做的問題,高職則要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做的問題。具體到需要進行銜接的課程及其內容,主要是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程上,其中又以專業核心課程的銜接最為重要。在以上的課程體系中,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稅收實務、會計電算化等課程需要解決銜接與配合的問題。下面分別論述:財務會計,不同的院校可能名稱不同,如企業財務會計、會計實務、初級或中級財務會計等,其實就是財務會計的內容。結合中高職培養目標的不同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中職掌握的內容應不超過初級會計資格考試所需范圍就可以,高職掌握的內容不超過中級會計資格考試所需的要求即可。中職階段掌握的內容可以滿足小微企業進行基本會計核算和編制報表的需要;高職階段的內容除對中職的內容加以深入以外,最主要的區別是涉及到金融資產業務的核算、投資性房地產業務的處理、減值準備業務的處理、長期負債業務的處理、所得稅業務的處理等,以及現金流量表的編制等,還涉及到會計方法的選擇和對會計準則的更深層次的把握和理解,就是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能在更高的層次上更好地對會計進行把握,以滿足中小企業進行會計管理的需要,上升到管理層面。成本會計,中職的內容應該掌握在制造成本法下的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的掌握;高職階段除了要掌握制造成本法以外,還應該掌握成本差異分析、作業成本法、變動成本法等,從中職的成本核算層面上升到成本管理、控制和決策的層面。財務管理,中職階段的內容側重進行基本的計算和簡單的分析;高職階段除了計算的指標更多以外,還要體現指標之間系統性和分析的全面性。稅收實務,中職側重進行納稅計算,能處理企業日常發生的相對簡單的涉稅事項;而高職則更多從稅收籌劃的角度進行稅務管理,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盡量為企業節稅。會計電算化,中職要求對個別會計軟件進行基本操作就可以;高職則要學會幾種主要會計軟件的操作,同時還要學會利用軟件進行會計管理,即時提供管理所需的各種信息。

四、實訓體系的構建

中職實訓體系中最主要的是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出納實務相關技能實訓,二是會計核算基礎技能的實訓。為培養學生出納實務技能,所需要的實訓包括:點鈔、小鍵盤輸入、珠算、票據業務、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登記等相關方面技能,而會計基礎核算技能最核心的是要掌握基礎會計賬務處理程序的全過程,也就是能完成從憑證取得或填制開始到會計報表編制完成的全過程業務處理,既包括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等不同賬務處理程序的熟練掌握,也包括手工處理環境和計算機處理環境下的賬務處理程序的熟練掌握,目的是讓學生能全面掌握會計賬務處理的程序和方法,以使其畢業后能獨立應對小微企業會計工作的全過程。高職實訓體系則是在中職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進行相應崗位工作所需的會計綜合業務處理技能、成本計算與管理技能、財務管理與決策的技能以及稅收籌劃的技能。會計綜合業務處理技能要能完成相對復雜的會計處理業務和報表編制,實踐中很多高職院校都設計了分崗位會計實訓,就是在會計綜合實訓中,分設出納、會計核算、成本計算、財務主管等不同崗位,分別由不同的學生完成相應的工作,并能熟練地運用財務軟件(如用友財務軟件、金蝶財務軟件)進行操作;成本計算與管理實訓在進行成本計算的基礎上,側重把相關的成本數據指標運用到企業管理中去,為管理提供各種所需要的成本信息,如變動成本法在財務決策中的應用、成本的控制與分析技能等;財務管理實訓則要求在完成指標計算的同時,能對指標進行分析并將其運用到企業管理中去;稅收籌劃實訓則是從籌劃的角度對企業所需交納的各項稅費進行綜合規劃與管理,做到企業在合法的前提下晚交稅或少交稅,為企業創造好的節稅效益。另外,作為一名高職會計專業的學生,對審計知識和技能應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應該掌握我國的審計組織體系構成,不同審計組織的審計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以及審計與會計的區別與聯系等。

篇(9)

無論是在完成正常審計任務,還是在接受特殊時期應急審計任務,審計工作都有其工作的重點和所要完成的審計目標。同時,由于審計工作政策性較強、涉及面廣,且每項審計工作重點都與黨和國家制定的政策息息機關。因此,采編信息特別是應急階段中的信息采編必須掌握好各階段的工作重點,念好“政策經”,及時挖掘政策性信息,隨時做好應急任務下信息采編的準備,幫助領導及時了解、掌握重大政策出臺后的運作效果及其帶來的社會效應,以便更好地從實際出發,實施正確的有效的決策,從而使審計信息成果利用的最大化。首先,要注意把握全局,突出重點。只有立足中心、圍繞重點,站高看遠,從全局性的高度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采集和處理的信息才更容易貼近領導的所思所想。如抗震救災物資審計、各類捐助物資的審計,以及退牧還草、牧民定居工程等涉及民生的審計,內容不僅要含蓋各級領導對審計監督各階段的批示、審計發現的問題、審計建議、被審計單位整改落實等情況。同時,還要重點采編與全局有關、與重點工作有關、與領導決策有關的政策性內容,切實為當地政府上級審計機關和被審計單位跟蹤服務,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其次,要注意綜合提煉,開發信息精品。即通過對零散的、初級的信息進行歸納、綜合、分析和提煉,開發出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的政策性的精品信息,以引起領導的重視,并采取相應措施,對政策加以修正、完善。

二、主攻難點,下好“及時雨”。

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就必須跟上國家政策和領導的思想脈搏,急領導所急,幫領導所需,解領導所難,下好“及時雨”。首先,要講求時效性。時間往往決定了一條信息的價值。從信息的收集、篩選到整理、編報各環節都要突出一個“快”字,做到信息捕捉快速,信息加工迅速,信息傳遞高速,使領導早知情,早決策,早解決,從而發揮信息的時間效應。如牧民定居、退牧還草等民生工程,進行效益跟蹤審計時,在工程的初始階段就要注意搜集相關信息和資料,工程建設到哪一階段,跟蹤審計到哪一階段,都要及反映出來,為上級領導和部門在短時間內制定方案,提供基礎和保障。其次,要注重超前性。就是要從大量初級信息中發現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力求做到新事物早發現,新情況早了解,新經驗早總結,按照規律,從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中推斷,向縱深挖掘,預測發展變化的趨勢,從而有針對性的提出對策,主動為領導決策做好超前服務,以利于未雨綢繆,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三、捕捉焦點,打出“特色牌”。

篇(10)

一、目前審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普遍陳舊且不適合中職教學

審計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很多會計專業都開設這門課程,中職學校應該考慮中職學生的培養目標配備合適的教材。根據教育部頒發的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指導方案,要求審計教學應以培養高素質中初級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強化審計知識的應用性,針對性和技能的可操作性來體現我國中職職業教育的特點要求。但是現在很多學校普遍采用的是審計學教材,這些教材的理論性較強,重理論,輕實踐,且教學內容普遍陳舊,既沒有結合新的審計準則,也無法體現風險導向,主要內容還是制度基礎審計那老一套,不利于于學生學習。

2、中職生源素質普遍較低,學習動機缺失,有厭學心理

中職學生大多來自中考的落榜生,是基礎教育中經常被忽視的弱勢群體,初中的成績都比較差,進入中職以后無法擺脫自卑心理,自信心難以樹立。大部分學生由于學習基礎較差且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在學習上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缺乏動力,學不好,不想學,甚至發展到厭學、輟學。而審計又是一門綜合性和結束性課程,具有一定的難度,如何使學生更快、更輕松、更好地學好這門課程,培養出有一技之長的初級技術人才是中職學校必須解決的問題。

3、專業教師普遍缺乏實踐經驗

中職的教師大部分是從高校畢業就直接到中職學校任教,理論知識比較扎實,但是大部分老師沒有親自參與審計的經驗,或是這方面的經驗非常不足,動手能力不強。如果審計老師沒有相關的經驗,不熟悉審計的操作流程和實際運作,在教學中只能停留在理論階段,很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講課的時候也是照本宣科,紙上談兵,側重抽象理論的講解,缺少案例的分析和操作,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

二、提高中職審計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

1、選用合適的教材,編制內容豐富的審計案例教學資源

首先選用的教材必須通俗易懂,言簡意賅,才有利于學生掌握,不至于厭學。其次,選用的教材要應用性強,理論和實操搭配合理,這樣有利于讓學生在理解理論的基礎上培養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中職這種應用型學校,會計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初中級技術人才,所以要選擇偏重實務的教材。最后,專業老師也可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自己編制審計教學案例資料和校本教材。專業老師應該選擇性地收集審計案例,特別是國內或國外一些重大典型的審計案例進行加工,再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的專家進行研究和討論,編制成有中職特色的校本教材。

2、采用案例教學法,多種教學方法靈活運用

案例教學法是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一種,是一種啟發式、互動式、探討式的教學方式,能通過一些具體的案例將枯燥艱澀的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筆者在審計案例教學方面做了很多積極探索。

(1)課前精心準備教學案例

案例的選擇應該是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專業老師要在課前廣泛收集、整理和設計適合學生的案例,這些案例取得的來源可以是國內外發生的熱門審計案例,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從企業取得,也可以由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事務所提供。審計的教學中主要分為三大模塊,基本審計理論模塊,分類審計模塊和綜合審計模塊。在講解分類審計模塊時多采用小型引導性案例,最后綜合審計模塊應采用大型綜合案例。在選用案例的時候國內案例和國外案例應該相結合,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整理改編,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案例的感性認識。

(2)課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

審計案例教學應該以學生討論為主,老師引導為輔。上課前老師要把教學案例的背景資料和注意事項詳細地解釋清楚,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在實施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是個人模式,即獨立思考并得出審計結論,也可以是小組模式,3―5個同學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一個案例。這樣的教學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模式,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創造了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的新型教學模式,極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結束之前教師要及時進行歸納總結,闡明案例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指出學生分析和處理過程中的優缺點,讓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還可布置課外作業,要求學生查找相關案例,留待下節課討論。

(3)加強師資培訓,提高審計教師的實踐能力

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不斷學習新的專業理論知識,積極參加各種專業培訓和學術研討,主動參加審計師考試,真正做到“雙師型”。同時,學校應該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相關的企業進行社會實踐,包括到合作的審計師實務所進行短期的實踐,積累實踐工作經驗,也可聘請優秀的審計師到校擔任教師或開設講座等,以彌補校內教師的不足。

審計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搞好審計教學,就必須采用合適的審計教材,收集豐富的審計教學案例,并深入采用案例教學法,同時要加強專業教師的師資培訓,促進專業教師的理論知識的不斷學習和實踐能力的不斷提高。做好這幾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實現審計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上一篇: 安全生產責任和義務 下一篇: 造價管理基礎知識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视频网站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亚洲日韩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 亚洲网站自偷自拍另类 | 天天精品资源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aⅴ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