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防范財務風險匯總十篇

時間:2023-12-29 14:50: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企業如何防范財務風險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企業如何防范財務風險

篇(1)

1、企業財務面臨的主要風險

風險,源于事物的不確定性,是一個事項將發生并給目標實現帶來負面影響的可能性。進入二十一世紀,多樣化和多變性的環境使企業的經營管理經歷實質性的變革,由于技術的快速創新及由此導致的制度創新、經濟全球化、管理信息化、經營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現代企業所面臨的商業環境和市場競爭不確定性越來越大,一方面變化周期縮短,商業環境和市場競爭的變化速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另一方面商業環境和市場競爭變化越來越徹底,企業明天的生存與發展環境可能與今天的幾乎沒有任何必然的聯系,現代企業處于高風險的經營環境之中,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環境面臨更大的風險。風險已成為影響企業目標實現的重要因素,管理、防范與控制風險變得越來越重要。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存在的目的在于對威脅其目標實現的風險進行防范與控制。

對一個持續經營的企業而言,常見的企業風險包括:一是戰略風險,即不恰當的行動綱領和發展規劃導致的風險;二是決策風險,即決策失誤導致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風險;三是經營風險,即不適宜的經營手段導致的風險;四是財務風險,即失去融資能力或遭致無法承受的債務而導致的風險;五是信息風險,即不相關、不真實信息報告導致的風險;六是環境與法律風險,即環境驟變和政策不明朗導致的風險;七是災害風險,即由于戰爭、自然災害等人為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風險等。

正是因為風險的存在,風險防范與控制才成為必要。風險防范與控制對企業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不僅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目標,而且應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要素和軸心工作。

2、財務風險的成因

2.1 自然因素的影響。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往往對經濟活動產生影響。有些運動變化規則與不規則性,季節變化產生商品銷售的“淡季”和“旺季”,自然災害對企業運營的破壞性影響,最終都要反映到企業的財務成果上來。

2.2 社會因素的影響。企業生存的社會環境的不斷發展變化,都有可能使企業的財務風險加大。

2.3 市場因素的影響。市場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市場的高度變化都可能導致企業的財務風險增強。

2.4 內部因素的影響。在企業內部,為了適應市場的要求和加快企業的發展,現代企業的財務活動日益復雜多樣化和企業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會給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帶來風險。

3、財務風險的特征

3.1 客觀性。財務風險的客觀性取決于形成財務風險來源的客觀性。產生和誘發財務風險的原因主要源于社會經濟背景、市場環境和競爭對手的不確定性,企業經營活動及其資金運動規律的復雜性,市場經濟參與主體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局限性。對財務風險的認識只有通過無數次觀察、比較、分析和積累總結,才能發現和揭示財務風險的內在運行規律。

3.2 不確定性。財務活動本身具有連續性和復雜性,而作為財務活動的主體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又有局限性,由此必然導致各種可能性和不確定性。一是財務風險內涵的肯定性和外延的偶然性;二是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難以計算性;三財務風險后果的潛在性。

3.3 相對性。財務風險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以隨著一定條件發生轉化,或者加強或者削弱。財務風險與收益在一定條件下會互相轉化。

3.4 收益性。風險不同于危險,風險同時還孕育著收益的可能。收益與風險的配比性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3.5 復雜性。財務風險的成因是復雜的;有經營者與經營者以外原因;有可預測與不可預測的原因;有自然原與社會原因;有直接與間接原因等。

4  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企業可以規避的財務風險只是面臨財務風險中的較小部分,對企業整體財務風險水平影響不大。風險減輕是風險發生后的補救措施,風險一旦發生,損失就不可避免,任何補救措施只能起到消極的減損作用,且一直成本較高。同樣,風險融資也是事后管理,風險管理成本較高。風險防范主要有以下辦法:

4.1 財務風險轉移。①控制性風險轉移:轉移會引起風險及損失活動,即將可能遭受損失的財務及有關活動轉移出去。這種隨所有權轉移而實現的轉嫁屬于風險控制型轉移,是轉移風險的一種主要形式。通過風險的轉移和流動,來改善資產的質量,進而達到良性循環的目的。②保險轉移。保險轉移,即將標的物面臨的財務損失轉嫁給保險人承擔。保險轉移是經濟單位或個人,以繳納保險為條件,將自己可能遭受的風險成本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全部或部分成本的方法.由于保險轉移是以保險費為條件的,因此轉移之前就發生了風險處理成本,所以,考慮保險轉移時,應充分考慮保險轉移的成本問題。

4.2 財務風險降低。風險降低法是通過付出一定的成本來減少損失出現的可能性。如資金回收風險中的結算資金回收風險;預付、出借資金回收風險;對外擔保風險。為了確保快速收回應收賬款;維持公司利潤和銷售的最大化;維持和客戶的關系;提高公司的形象,應收賬款能否順利收回以及收回的金額和時間,依賴于企業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標準、信用期間和現金折扣政策。

4.3 財務風險緩沖。企業遵循謹慎性原則,建立風險基金,為風險較大的長期負債建立償還基金,提取一定比例的準備金,如壞賬準備金、存貨跌價準備金、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金、長期投資減值準備金等來降低和緩沖財務風險。

4.4建立健全風險防范與控制的組織程序

(1)制定明確的企業目標,確立風險防范控制的機制。企業在經營中必須制定戰略目標、經營目標、報告目標和合規目標,只有確立了清晰的目標,才能指導、引導和激勵企業上下朝著明確的方向前進。目前許多企業實際上沒有中長期的戰略目標,有的甚至沒有年度的經營計劃,如同“盲人摸象”般地從事經營管理活動,這必然潛藏了嚴重的風險。確立目標后,公司上下就會適時用目標衡量實踐活動,及時糾偏補正。

(2)建立和完善企業規章制度是建立企業風險防范與控制的重要內容。如果企業沒有制度,無章可循,就會導致少數人隨意操縱局面,使企業面臨風險。加強風險管理就是要加強制度的建設,加強重大投資項目風險預警和防范等一系列的風險管理制度,強調以制度防范 為基礎,形成規范的企業法律風險防范環境。

(3)全員負責風險防范與控制。企業的風險防范與控制不是幾個人、幾個部門的工作,而是全員的任務,因此可以說,人人都是風險控制的主體,每個部門、每個崗位都是風險防范與控制的主體。

(4)企業的高層領導是風險防范與控制的主要領導主體,在風險防范與控制中負有主要領導責任。高層領導行使風險防范與控制決策權。特別是應加強對管理層權力制衡的內控制度建設。對管理層權力制衡的內控制度建設是風險防范的基礎,也是最難實施的,畢竟企業管理層在建設內控制度時,首先要約束的恰恰是自己。從調查統計來看,企業發生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歸咎于管理層內控約束機制的缺失。負責企業經營決策的高層領導們權力過大,又缺乏有效監督,當個人績效目標與公司及股東目標發生沖突時,他們往往會選擇前者,給企業發展帶來隱患。因此,對管理層進行權力制衡不但必要而且勢在必行。

(5)風險控制落實到具體人。風險控制工作還要依靠經理層及下屬部門以及員工去執行,因此,企業要通過制度安排等將風險控制任務,明確落實到具體人。

(6)完善制訂重大決策的內控流程。完善制訂重大決策的內控流程是企業風險防范與控制的關鍵。建立起面向企業管理層的內控制衡制度后,必須設計相關的關鍵控制流程與之配套。

(7)強化對各關鍵環節的風險控制。在制度和流程優化之后,不管哪個關鍵控制點的風險量化發生偏差,都將導致最后的決策發生偏移。所以,有必要強化對各關鍵環節的風險防范與控制。

5、結束語

總之,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并且對企業的盈虧與否、經營狀況如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完全消除風險及其影響是不現實的。這種客觀存在決定了我們在投資過程中只能盡量充分的而不能完全的認識和避免;財務風險貫穿與企業的財務系統,并體現在各種財務關系上,而財務系統受許多不確定因素淡淡的影響,由于各種因素的作用和條件限制,財務風險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連續性、經濟效益的穩定性和企業生存的安全性,最終威脅企業的收益。目前,我國企業對財務風險評價并沒有高度重視,防范意識較差,所以如何控制和防范財務風險就顯得尤為必要。

篇(2)

        一、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種類 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報風險、收益分配、擔保風險、現金流量風險、連帶責任風險、外匯風險。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及過程

        財務的風險來源于經營的風險,伴隨著企業的一切活動。企業投資是從現金轉化資產再轉化到現金收益,企業投資者準備了資本金,投入到企業經營中,變成為資產投資,及原輔材料,加工費用,管理費用等等,而后產生了產成品,產品銷售實現就變成為現金,增值部分就是利潤了。這就形成了:現金—資產—現金(增值)的循環。

        這個循環就是企業經營的過程,企業要維持運轉就必須保持這個循環良性的不斷的運轉,這個經營的循環就有了保障財務風險的幾大要求,第一安全,只有安全的,連續的才能保證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不能突然中斷資金的運作鏈。如短期內現金循環不順,就需要補充現金,這個循環才能完成。第二增值,循環要有增值就是要有增值效應也就是利潤,也體現企業的經營的目的。第三順暢,循環要順暢,不能在存貨和應收賬款上,停留過多資金,從而造成下一步企業活動沒有必要的資金,循環不暢。第四速度,經營循環速度要快捷,加快企業的加工物流和變現,提高資金的周轉率。第五現金,一切經營活動要圍繞實現現金利潤,如有的企業有賬面利潤,但無現金分配,都不可稱之為收益獲得。這個循環中任何一個要求不能滿足都會產生財務風險。現金—資產—現金(增值)的循環的過程是在企業的經營、籌資和投資的三大活動中產生的,同時這三大活動的逐步形成的過程也是財務風險逐步加大的過程。

        企業在初創時期,關鍵是經營活動,這個時候財務風險來源于經營活動的變化能力,并維持下一輪的經營循環,這個時期最困難是市場的經營與開拓。在企業經營穩定之后,就需要企業有籌資的能力,以支持企業迅速做大,而僅僅依賴企業贏利來積累再發展,資金是難以支撐企業發展的速度,這個時候企業要有融資的渠道和融資的能力來支撐企業的發展,這個時期,企業的高發展帶來高銷售增長,高現金需求,高負債及有可能帶來的管理效率的流失,和利潤率的下降,企業的財務的風險就加大了,財務支撐能力足夠就可支撐企業做強,做大。而一旦業務成熟,企業成長受限,利潤增長緩慢,而現金流充沛,這個時候,企業就進入了新的階段——投資活動,尋找新的增長點,以培養新的主營業務。而進入第三階段,企業就要在經營活動,籌資活動,投資活動進行的平衡。

        二、中小企業如何從三大活動防范財務風險

        企業的經營活動,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企業的發展過程時三大活動,逐步形成的過程,也構成了企業財務風險逐步加大的過程,因此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也要從這三大生產活動著手。

        (一)、籌資活動的財務風險防范

        中小企業在籌資活動過程中要按照現資理念,建立科學的籌資決策程序。在籌資決策時,應按照企業的固定資產比例,財務杠桿系數、行業屬性等因素,合理確定企業的負債比率和籌資利息。

        第一、中小企業在籌資過程中要堅持風險小利潤大的原則,把風險和利潤綜合考慮,籌資也要量力而行,要把握好籌資機會掌握好取舍標準選擇恰當的籌資方式。

        第二、中小企業籌資過程中加強利率、匯率風險管理,利率是影響財務成本的重要因素,借款利率越高財務風險越大,因此要選擇和利用合適的利率和匯率。

        第三、通過發行債券來優化資本結構也可以降低籌資風險和成本,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相結合。對短期或臨時性資產采用短期負債的方式,長期或永久性資產采用長期負債的方式。

        第四、中小企業的資信程度不高,籌資難一直是困擾其發展的問題,所以中小企業更要注重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塑造投資者信心,爭取更多的外來投資,降低籌資成本。

        第五、中小企業也應建立償債基金,增強企業自保和抵制財務風險的能力。

        第六、中小企業要合理調度資金,維護資產的流動性。

        第七、注重籌資杠桿,適度舉債優化資金結構,并根據企業的經營風險選擇合適的財務杠桿。

        第八、中小企業可以利用套期保值法,其原理是使用一種貨幣的現金流人與該種貨幣的現金流出在時間和數量上相對應相匹配。當一個現有交易導致未來有一筆外幣資金流出時,我們可以在現在運用一個在未來只有一筆外幣現金流人的方式來對它進行套期保值。如買人一筆等額的同期的同一幣種的遠期外匯,如果現有交易或經營活動導致未來有多次外幣現金流人或流出,則可采用多期遠期外匯套期保值。在財務活動過程中,有些風險是能夠在計劃階段進行預測控制的,可以將實際狀況與計劃狀況相比較,分析控制效果。有些風險是突發未能預測到的,應查看風險的來源及性質,測算損失,力求找出最優方法來控制或削弱風險。

        第九、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融資已成為中小企業的熱門話題,很多企業熱衷于此。然而,中小企業切莫草率做出融資的決定,因為融資則意味著需要成本,融資成本既有資金的利息成本,還有可能是昂貴的融資費用和不確定的風險成本。因此,只有經過深入分析,確信利用籌集的資金所預期的總收益要大于融資的總成本時,才有必要考慮如何融資。這是企業進行融資決策的首要前提。企業融資規模要量力而行,由于企業融資需要付出成本,因此企業在籌集資金時,首先要確定企業的融資規模。籌資過多,或者可能造成資金閑置浪費,增加融資成本;或者可能導致企業負債過多,使其無法承受,償還困難,增加經營風險。而如果企業籌資不足,則又會影響企業投融資計劃及其它業務的正常開展。因此,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之初,要根據企業對資金的需要、企業自身的實際條件以及融資的難易程度和成本情況,量力而行來確定企業合理的融資規模。

        (二)投資活動中的風險分析和防范

        迄今為止,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有關政策還不十分完善,相關的扶持政策還處于起步階段,與國營大型企業相比在融資等許多優惠政策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所以,中小企業在事前做好項目的投資分析工作,客觀的分析投資項目的盈利能力,在充分考慮未來不確定性的前提下按照謹慎原則確定投資貼現率,合理預估投資建成后的現金流入,并使之與期初的投入作比較,進行投資決策。切勿按照長官意志,先確定投資的回報數額和年限,再回過來倒推各年的現金流入,自欺欺人。在投資決策環節要遵守嚴格的審批制度:所有投資活動都必須有詳細的計劃書,計劃編制人員應與專案審批人員分離。建立具體的呈報和審批手續,確定通過投資方案的管理層級別,使活動一開始就處于控制之下,并且要堅持融資總收益大于融資總成本的原則。

        第一、注重前景分析。目前部分中小企業所在行業和產品結構屬于“夕陽產業”,加上市場組織程度和行業組織程度的低下,融資能力普遍偏低,企業總體上缺乏長遠的競爭能力,所以投資前必須重視分析和評估其準備投資的產業及投資的產品市場前景,充分分析市場供給與需求的關系。

        第二、重視資金測算工作。項目投資前要對所投資項目的支出情況,特別是起初開辦費用、融資渠道和金額、生產過程的現金流量以及市場開拓費用等進行仔細的測算,防止盲目投資和投資經營過程中資金斷鏈造成的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指由于舉債給企業收益帶來不確定性。企業舉債經營會對企業自有資金的盈利能力造成影響,由于負債要支付利息,債務人對企業的資產有優先的權利,萬一公司經營不善,或有其他不利因素,則公司資不抵債,破產倒閉的危險就會加大。但是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債務,可以大大地提高企業的收益,當企業經營好利潤高時,高負債會帶來企業的高速增長。許多民營企業正是取得了債務人的支持,抓住了好的投資機會,占領了有利市場,一步步地發展壯大起來。

        第三、做好投資項目的分析決策。中小企業投資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對投資項目,無論是采用自我發展型投資,還是外向兼并等投資,都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科學地進行投資決策和經濟評價。中小企業必須在項目的收益、可承擔風險和投資風險之間進行合理的平衡,在可以承受的風險范圍內選擇最優的方案。

        (三)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風險防范

        第一、現金流量預算控制。企業財務管理首先應該關注現金流量,而不是會計利潤。中小企業應該通過現金流量預算管理來做好現金流量控制。現金流量預算的編制采用“以收定支,與成本費用匹配”的原則,采用零基預算的編制方法,按收付實現制來反映現金流入流出。經過企業上下反復匯總、平衡、最終形成年度現金流量預算。同時,根據年度現金流量預算制定出分時段的動態現金流量預算,對日常現金流量進行動態控制。

        第二、應收賬款控制。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中小企業不得不部分甚至全部以信用形式進行業務交易。應收賬款控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評價客戶資信程度,制定相應信用政策。中小企業必須根據客戶的資信程度來制定給予客戶的信用標準;通常從信用品質、償還能力、資本、抵押品、經濟狀況五個方面來評價客戶的資信程度。中小企業可以根據對客戶資信程度的分析數據對客戶進行排隊分析,選擇資信程度好的客戶,而拒絕那些資信程度差的客戶。

        2、加強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確定收款率和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中小企業可以依據賬齡分析,結合銷售合同,確立收款率和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保證應收賬款的安全性。

        第三、實物資產控制。實物資產控制是為保證企業實物資產安全完整而采取的財務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1、限制接近。嚴格控制對實物資產及實物資產相關的文件的接觸,如現金、銀行存款、有價證券和存貨等,除出納人員和倉庫保管員外,其他人員限制接觸,以保證資產的安全。

        2、及時入賬。經濟業務發生以后,必須立即入賬,特別是現金,銀行存款,要做到日清月結,防止挪用,保證資金的安全和得到合理使用。

        3、永續盤存制。對于財產物資都必須采用永續盤存的方法,隨時反映其收、發、存情況。

        4、建立會計檔案保管制度,便于業務復查。

        第四、成本控制。中小企業從原材料的采購到產品的最終售出,都要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同時通過改善生產產品的工藝來降低成本。

        三、中小企業如何從管理上解決財務風險存在的問題

        中小企業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不僅要從各個生產環節著手,還有從根本上從體制上深挖,改變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一)轉變經營理念,樹立風險觀念 企業高層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培養和塑造正確的風險意識,對經營事項進行決策時,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對各種可行方案要認真進行分析評價,從中選擇最優的決策方案,切忌主觀臆斷,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防止因決策失誤而產生的財務風險。

        (二)提高管理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只有不斷地進行管理創新,淘汰過時的觀念和規章制度,從內部挖掘潛力,才能夠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財務風險,在競爭中發展壯大。

        (三)改變傳統模式,采用分權決策法

        第一、分權決策有利于提高中小企業決策的效率。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中小企業要快速反應市場的變化,必須發揮“小、快、靈”的自身優勢,必須充分依靠一線員工的知識和信息。若中小企業決策權逐步由管理層向知識型員工轉移,就會縮短決策過程和信息不對稱的時間,從而大大提高中小企業的決策效率和市場適應能力,從而化解了中小企業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

        第二、分權決策有利于糾正企業決策失誤。在分權決策的情況下,企業是按照金字塔的等級體系來運行的,將相關的職能和工作層層分解,相關人員在運行過程中在按照既定標準進行監督控制的同時,也根據市場和相關一線知識員工的反饋進行微調,這樣一來,一方面使中小企業的決策可能更貼近市場的實際情況,有利于糾正企業的決策失誤。另一方面又節約了中小企業的市場信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反饋等成本。

        (四)引入新的機制,實行財務風險預警  中小企業為了健全財務風險的控制還要引入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預警指標并設定預警值,并對其進行應用和實施,以使財務風險的控制更加有效和完善。

        四、構建和實施財務風險預警體系

        風險的預警評估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基礎,中小企業要想使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始終處于安全、可靠的運行狀態,從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就要構建財務風險的預警體系。它是根據企業經營和財務目標,分析資金流動運行規律,即時捕捉資金管理過程中的堵塞、浪費、過度滯留等影響財務收益的重大管理失誤和管理波動信號,并對企業的資金使用效果進行分析評價,及時發出警報,采取相應措施,建立免疫機制,不斷提高舉企業抵抗財務風險的能力!

篇(3)

金融企業成為了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國已由傳統的第二產業帶動向第三產業升級,在當前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中,金融行業成為了支撐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金融行業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包括來自其自身的、外部的不同風險,其中,對金融企業影響最為重要的就是其財務風險。金融企業在面臨著發展的機遇的挑戰的風險時,如何更好地提高風險防范和應對能力,增強自身的綜合實力,是需要金融企業不斷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金融企業財務風險的定義及產生的原因

金融企業財務風險指的是金融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的過程中,由于不可預測或難以預測的原因,導致其不能實現經營目標,可能無法按期支付負債融資所應負的利息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金融企業財務風險是貫穿于其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的,在進行生產經營目標的制定、實施的過程中都可能面臨著財務風險,如資金的籌集階段、投資階段等。造成金融企業財務風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工作人員風險意識不高

部分企業沒有意識到財務風險對金融企業造成的影響,對于金融企業的管理者來說,往往沒有及時更新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或對審核和復核不認真,缺乏嚴格的流程和程序,也可能是在進行決策時沒有綜合考慮財務風險的影響。或者人為財務風險與自身不無關,因由專門的風險管理人員負責。對于財務工作人員來說,僅僅完成自身的工作,沒有考慮到其自身工作是否與金融企業內控制度相協調、是否影響企業的整體財務管理。

(二)金融企業面臨著信用風險

金融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的過程中,離不開與其他企業的合作,因此可能面臨著信用風險。例如在進行借款給其他企業時,若對方不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可能造成金融企業資金鏈斷裂、資金回流出現困難等情況,進一步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

(三)市場波動造成財務風險

當前,市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影響金融企業發展的最為重要的外部環境因素。由于市場的波動可能會造成物價的變動、利率的變化及匯率的波動,進一步影響到金融企業股票、債券、期貨等的穩定性,使得金融企業難以獲得預期的利益。

二、金融企業財務風險防控現狀

(一)未能正確認識造成財務風險的原因

造成金融企業財務風險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其內部的管理不當、認識不足等,也包括外部的市場、政策等。當前,我國許多金融企業,尤其是中小型金融企業著重于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增加注冊資本,而忽視了其資產財務的管理,甚至有些公司對于自身的經營模式和目標都不明確,導致企業戰略制定缺乏長遠性,財務管理面臨著較大的風險。

(二)缺乏明確的財務風險防控目標

我國許多金融企業都沒有設立明確的財務風險防控目標,財務風險防控目標也未能和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很好地適應,也不能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及時進行調整。

如我國部分金融企業在制定財務風險防控目標時,沒有與資產組合風險管理等相結合,目標過于空泛,也沒有結合財務風險防控目標制定財務風險管理預測系統、財務風險管理控制系統。而部分金融企業將財務風險與其他風險隔離開來,使得財務風險防控目標與企業內部整體風險防控目標不一致,影響了財務風險的防控。

(三)財務風險防控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制度是企業進行管理的基礎,金融企業的財務風險防控制度不健全,影響了企業的整體管理。部分企業雖然建立了相應的財務風險防控制度,但沒有認識到財務風險防控制度與企業其他內部制度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應當將其割裂開來;部分企業在建立財務風險防控制度時,僅僅著眼于企業發展的其中一個或幾個環節,沒有將不同環節聯系起來,進行統一的管理。

由于缺乏健全的財務風險防控制度,金融企業也面臨著信息不透明、信息失真等情況,導致財務工作效率的降低和準確率的降低,造成企業其他部門工作量的增加。

(四)內部控制對財務風險防控重視力度不足

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進行自我管理的重要制度,更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制度。然而,許多金融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對財務風險防控并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部分金融企業財務開支較為混亂,還存在著浪費的現象,不同的費用名目眾多,造成了財務工作人員工作量的增加,影響了企業統一的內控系統。由于企業內控制度對財務風險防控沒有進行嚴格的規定,不同會計師核算出來的結果可能存在差異,不利于管理者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制定相應的決策。

三、提高金融企業財務風險防控能力的措施

(一)樹立正確的財務風險防控意識

對于造成金融企業外部財務風險的原因,金融企業應當有正確的認識,積極做好準備,應對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的財務風險防控制度;對于造成財務風險的內部原因,金融企業應當著重關注,并使內部因素最小化。

金融企業工作人員應當樹立正確的財務風險防控意識,對于管理者來說,積極把握國際金融市場及我國國內金融市場的變化,學習最新的財務風險防控理念與知識,及時更新自己的觀念。與此同時,金融企業應當對其工作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財務風險培訓,針對的對象不僅僅包括財務工作人員,還包括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提高企業全體工作人員對財務風險防控的重視度。可實行風險落責機,如哪個環節出現

(二)健全財務風險防控制度

財務風險防控制度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制度,而是與其他的風險防控制度相聯系、相結合的一個全面的風險防控制度。在財務風險防控制度中,應當將部分分散的信息、零散的信息結合起來,進行全面的追蹤與管理,最終進行整合,為管理者制定相應的企業制度提供有效的信息。

健全財務風險防控制度,首先需要明確金融企業的財務風險防控目標,制定相應的風險防控框架、風險防控政策及風險預警系統。此外,為了確保財務風險防控制度得到有力的執行,需要結合相應的內部監督部門進行,如企業的審計監督部門。

其次,改變傳統的財務風險防控模式,實行橫向與豎向將相結合的制度,提高財務風險防控的綜合力度和靈活性。金融企業的財務風險防控制度是一個貫穿于金融企業各個環節的有機制度,不僅在制定時考慮制度自身的綜合性,還需要考慮與其他風險防控制度的配合度,加強制度之間的配合,提高整體的效用。

(三)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在金融企業財務風險防控制度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是最為關鍵的一環,如何更好地對企業面臨的風險進行預測,并制定相應的制度,是金融企業必須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金融企業應當在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的情況基礎上,了解不同的風險預警模型,選擇最為適合的,將企業整體風險防控納入風險預警機制中,將財務風險防控預警機制作為重要的一部分。通過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對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合理化的檢驗和評估,并結合我國當前的法律、法規及時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將企業的損失降到最低。

(四)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財務風險防控能力

我國金融企業的財務風險防控制度在實施的過程中,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如問責機制不健全、績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審批過程繁瑣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使得財務風險防控制度發揮其應用的作用,金融企業應當完善其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內控來提高財務風險防控該制度的執行力。

探索運行模式和結構的改革,使企業治理結構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實現企業組織架構的更新與再造,簡化業務流程,通過不斷地探索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使得金融企業符合現代企業發展的要求,結合國際金融發展的趨勢,改變傳統的治理模式,全面提高企業的內控能力。

四、結束語

為了全面提高金融企業財務風險防控的能力,需要金融企業全體工作人員的不斷努力,在革新自己的觀念的前提下,逐步樹立起正確的金融財務風險防控意識。此外,通過有效的財務風險防控制度,對財務風險進行合理準確的預測,提高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并通過內控制度為企業財務風險防控制度的執行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確保財務風險防控制度能切實有效地發揮其作用,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實現企業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溫永新.論金融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J].商業文化,2014

篇(4)

財務風險的定義在新會計準則中是:財務風險指的是在企業的所有財務活動中,由于企業受到內外部環境和各種難以預計或難以把握的因素影響,在相應的時期內,企業的實際財務狀況與預期財務狀況出現了誤差,從而造成企業經濟受到損失。而對于房地產開發企業這一具體行業,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因為財務狀況出現異常而致使企業的房地產投資、資金報酬難以正常收回。從這些可以判定,財務風險對于房地產開發企業是影響較大的風險。對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加強防范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一、合理實施財務預算

房地產企業在開發經營周期過程依舊會出現很多問題,這主要是由于財務預算存在很多的不確定因素,這直接關系了發企業投資項目的成功與否,也能給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相當大的負面影響。房地產企業財務部門應該把項目預算和資本預算當成前提條件,合理具體的安排好企業資金的投資項目、收支比例、利潤獲取及資金調整。企業財務部門在對企業做好前期預算時應該積極考慮建設的可行性、消耗費用、工程投資、利益收入、借款工作等內容都應該有個詳細地計劃,并且根據資金使用標準執行財務預算,以保證項目開發投資決策過程能夠起到良好的市場效應,讓企業根據市場制定投資決策,避免出現資金失誤而造成資金損失。在對企業進行資金預算時,企業財務部門應該參照企業的整體運作情況,對資金的需求和使用詳細地規劃,建立一個完善的企業財務預算指標體系。在日常工作管理方面,可采取月度考核、季度審查、年度小結等各種方式結合起來,對企業財務使用做好檢查、考核工作,合理調整企業的經濟運轉,讓自己的財務職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實施資金流動性管理

房地產企業的開發項目通常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結束,由于開發周期長這一特點常常會給企業的資金使用帶來困難,容易造成資金鏈條的快速運轉,如果這一過稱中的環節資金運轉出現異常,必將阻礙了鏈條的運轉,甚至造成企業破產。這就需要企業對資金的管理給予足夠的重視,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有效的資金使用計劃,確保企業日常經營能夠符合資金狀況,實現資金的有效利用。房地產資金支出數額巨大,在財務收支必須要進行嚴格的估算與審查,對資金調度合理安排,以保證建設項目施工運營和營銷資金滿足具體需要。還要不斷加快支出資金的周轉,不斷優化庫存結構,盡可能把存貨資金的使用金額減小,讓企業在經濟方面的支付能力得到加強,促進企業信譽度不斷增加,給下次融資鋪設打下良好的基礎。對費用的支出嚴格控制,杜絕鋪張浪費和使用超支的現象,這樣才能確保資金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得到提高,使得企業資金的運用得到有效的管理。

三、實現資金結構的優化

房地產企業應該不斷完善自己的資金結構,對于負債經營適當控制,在充分估算企業的償債能力下,通過合法途徑籌集到能夠滿足企業發展的資金。在采用傳統方式籌集資金時可以按照融資渠道多樣式的原則,科學合理地分配外部多的儲備資金,在協調資本權益比率方面要保證比例的有效性,將資產負債率降至最小,對企業的資本使用合理規劃,這樣能夠避免企業在資金籌備方面面臨較大的壓力,大大降低了財務風險。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對預售房款、銀行回款等傳統的融資渠道加強管理,還要確保資金的回收能按時到位,這樣就能避免資金的浪費;企業還能夠利用股票集資、債券處理、合作運營等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資金儲備,讓企業的運營規模得到擴大。這樣能夠吸到很多投資者的與企業實現合作交流,不斷擴展投資者與企業合作的項目。這對于房地產公司的持續發展很有幫助,同時能夠不斷優化公司結構,對于降低財務風險的控制能夠發揮良好的效果。

四、增強處理風險的能力

從美國前兩年的經濟危機中我們能夠積累到很多應對危機的方式,這些都是值得中國企業深刻回味和反思。而從香港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時所用的策略方案。從市場行情分析,房地產市場的風險與不確定因素是十分復雜不定的,這些現實情況都是值得我們不斷借鑒參考的,我們對于應對風險的措施需要不斷思考、設計、應對、處理。例如:市場上多數房地產企業正在朝著規模化、集團化方向發展,而有的地區在成立房地產聯盟后企業主要還是為了能夠化解該區域的風險,防止出現財務危機,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企業需要針對市場行情進行詳細地分析,在風險出現之前做好防范措施,使得企業在度過風險時期的經濟損失降至最低,讓每筆資金都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考慮到每個企業經營的業務項目情況存在差異,其采取的措施也是截然不同的,這就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策略,這才是有效避免風險的最佳措施。

五、結語

總之,經濟利益時每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最終目的,房地產企業在采取措施追求經濟利潤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大的市場風險,這就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對這些問題能夠給予足夠的重視,并積極采取壓縮項目、壓縮人員、等措施來應對,可以預見,“財務風險”這一問題必然在一定的時間內被廣泛關注。

參考文獻:

篇(5)

2 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現狀

①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意識不高。在現代企業管理形式下,一些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于財務管理重視不足,而且也沒有全面、準確地認識到財務風險管理的本質,導致財務風險管理效果較差。②企業內部財務控制不健全。企業需要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健全和強有力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才能保證企業財務制度的有效運行。而當前,企業大多沒有建立內部財務控制機制,或者執行不嚴格,缺乏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從而產生財務風險。③企業的決策失誤易引發財務風險。企業領導層錯誤的財政決策,也是引起財務風險的一個重大原因。我國企業在財務決策問題上存在較大的主觀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依靠主觀經驗來經營企業的方法缺乏科學性,是一種盲目性的行為,會造成企業面臨財務風險的可能性更大。④缺乏科學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現在我國的大多數企業都沒有嚴格的財務風險預警制度。一是缺乏對財務風險信息的監測,不能及時整合企業財務信息,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將相關財務信息報告給企業決策層,導致存在潛在的問題和危機。二是缺乏對風險的評估和預控,沒有對可能引發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進行提前的防范,或者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危機或問題進行評估,從源頭上控制財務風險。

3 提高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具體措施

3.1 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企業管理者和財務管理人員是財務風險的主要應對主體,加之風險存在于財務管理的每個方面,所以作為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無論是一般的員工還是領導階層,都應當樹立強烈的風險防范意識。企業管理者和財務管理人員應當防患于未然,從思想上樹立風險意識,從行為上保持嚴謹作風,堅持謹慎細致原則。首先,財務管理人員應該有堅實的財務基礎知識,具備財務分析能力,并能及時發現財務風險,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其次,要有職業的敏感度,在任何時期都能及時的估計和發現潛在的財務風險。再次,要專業人員在平時的工作細節里,把財務風險意識滲透進去,讓企業的其他員工也培養出強烈的財務風險意識,為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3.2 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要求企業必須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組織機構。企業要想真正做到有效的企業財務管理,首先,應該加強內部控制,規范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經營方式,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使財務風險防范意識深入到每個員工心中。做好風險預警和監控管理,落實財務風險防范職責,加強對企業財務風險報表的分析,積極利用會計、律師、資產評估等專業的事務所來給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提供有利的建議。其次,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實現科學決策、科學管理,形成完整的決策機制、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其次,要建立監督控制機制,特別要加強授權批準、會計監督、預算管理和內部審計。再次,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作用,搞好內部控制的評審和風險估計。

3.3 提高企業管理者財務決策的科學性

財務決策是否準確對財務管理工作成功與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的失敗很容易導致財務風險的產生,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為有效防范財務風險,企業要充分考慮到影響財務風險的各種因素,運用定量分析法建立模型,在決策過程中使用科學的數據分析。在選擇可行性方案時,切不可主觀判斷。例如在企業投資決策過程中,要依據建立的模型準確計算各投資方案的回收期、凈現值及投資報酬率等指標,綜合評價計算結果,結合各種因素選擇最佳方案。嚴格按照科學程序作出決策可以把失誤降到最低,從而減少因決策失誤帶來的財務風險。

3.4 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財務風險預警的研究目的就是對現有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進行分析和探討,發現其中的不足,然后提出優化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建議,使得預警系統能夠更加科學、客觀的預測企業財務的發展方向。優秀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能夠幫助企業進行合理的投資、籌資,在企業將要出現財務危機時能夠事先告知企業管理人員,以便企業管理人員能夠意識到危機的存在,糾正錯誤,防患于未然,使企業財務處于安全的狀態。當企業出現不可逆轉的財務危機時,預警系統也能夠分析出企業產生財務危機的原因。

3.5 確定合理的融資策略,化解籌資風險

企業籌資分為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內部融資主要是指公司通過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所形成的資金來源和留用未分配利潤提供的資金。在綜合考慮資金成本、財務風險、信息傳遞等各種因素,企業應選擇以下投資順序來控制財務風險,使企業財務風險降到最低。首先,企業籌資應選擇內部融資,這種方式籌資難度小,風險小,保密性好,屬于企業自有資金,能為企業保留更多的借款能力,也體現了一個企業的資金能力和信譽水平,自有資金越充足,企業的財務基礎越穩固,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就越強。其次,如果企業從外部籌資,應首選發行一般公司債券,其次是發行股票,因為普通股票發行成本高于債務發行成本,外部籌資最后的選擇是向銀行借款,把還本付息的財務壓力降到最低程度。

3.6 建立健全企業崗位責任制

篇(6)

在企業快速成長的過程中,能否保持企業財務狀況穩定是企業生存和發展關鍵。隨著市場競爭的愈演愈烈,要求企業必須要有危機防范意識,并建立起科學的防范及化解企業財務風險的內控機制,以確保自身健康的發展。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基本含義

企業作為現代社會經濟主體之一,更是時刻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財務風險是便是其中之一。所謂財務風險就是指在企業各種財務活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一些難以預見或無法控制的因素影響,造成企業財務狀況不穩定,而使企業蒙受損失。一般來講,財務風險包括融資風險、投資風險、經營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

二、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

1.高負債率,帶來融資風險

融資風險指的是由于經濟環境和利率等因素的變化,由于企業籌集資金而給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的風險,尤其是企業本身籌資結構的不合理導致的風險。我國企業資金的來源分為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由于人們對于財務杠桿理論理解上的偏差,我國企業從資本結構來看,普遍存在著資產負債率較高的情況。據新華社報道,國資委研究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近日稱,目前半數以上央企平均資產負債率超過65%。此外,企業負債結構很不合理,長期負債較少,短期負債較多,一旦市場銷售出現問題,很容易產生支付危機。如果銀行方面對企業失去了信任,很可能會縮減對該企業再次放貸的規模或者抬高貸款的利息,這必然加大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帶來較高的融資風險。

2.決策不謹慎,導致投資風險

所謂投資風險指企業進行投資后,因市場需求變化而造成最終收益與預期收益偏離的風險。企業的投資分為對內投資與對外投資和直接投資與證券投資等形式。在制定投資的決策時,一些企業不夠謹慎,投資盲目,對投資風險的認識不足,從而導致企業投資損失巨大,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還有一些企業在投資決策過程中,決策所依據的經濟信息缺乏全面性、真實性加之投資決策者的決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他們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產生了重大偏差,從而造成投資決策失誤,導致巨大的投資風險。

3.資金收回慢,形成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指企業資產不能正常變現從而造成償付能力弱化的可能性。在現代社會,企業與企業之間存在著形式多樣的商業信用,賒銷就是其中的一種。賒銷是以信用為基礎的銷售,所以賒銷俗稱為信用銷售。一些企業為了擴大銷量,往往會采用賒銷方式銷售產品,以此來擴大市場占有率。一旦企業盲目賒銷,在信用銷售過程中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了解不夠,極易造成大量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乃至成為壞賬。資產長期被債務人用,必然導致企業流動資金的不足,無法進行再投資或歸還到期債務,嚴重影響到企業資產的流動性。除此以外,存貨是在企業中比重相對較大的一種流動資產。如果存貨超儲積壓,也會占用大量資金,一旦存貨變現渠道受阻,必然會加大企業的流動性風險。

4.供、產、銷等各個環節不確定性因素,造成經營性風險

經營風險是指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各個環節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導致企業資金運動的遲滯所產生得風險。經營風險主要包括采購風險、生產風險、銷售風險等。經營風險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企業持續虧損,業績下滑。造成經營性風險的原因很多,供、產、銷等多個環節的不確定性因素都可能帶來企業的經營風險。然而企業經營管理體制和理念的落后是其主要原因。一些虧損企業普遍存在經營管理水平不高的現象,不結合企業的實現情況,不進行科學的經營決策,這必將影響企業的財務結構,從而形成間接的財務風險。

5.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最終導致企業的高綜合財務風險

內部控制制度是指為了保護企業經濟資源的安全、完整,一個企業利用內部分工而產生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并予以制度化、系統化、規范化,使之成為一個體系。2008年6月由我國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和保監會聯合正式《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成為我國推動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一項重要舉措。然而,從這幾年實踐來看,情況卻不盡理想,許多企業大多沒有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即使有,內部控制制度往往難以有效地實施。特別是一些企業管理與監督合二為一,缺乏產生損失后的責任追究制度,難以進行有效的約束。更甚者一些企業對財經紀律置若罔聞,財務風險極易發生。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1.積極擴大籌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企業在籌資時,除了可以采用銀行貸款以外,還可以采取發行股票、發行債券、融資租賃等其他方式來籌集所需資本。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的大小來選擇對自身最有利的資本結構,在風險和利益之間尋求最佳配合。爭取實現融資成本最低,風險程度最小,投資收益最大的最佳資本結構。在比較好的市場環境中采取進取型策略,在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做了較充分的估計和準備的基礎之上,借入資金可以適當多一些;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中,籌資時應該謹慎行事,借入資金不可過多,等待有利時機調整資本結構,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財務風險。

2.謹慎決策,保證投資收益的實現

投資風險可以通過控制投資期限、控制投資品種的方式來控制。眾所周知,投資期限越長,投資風險就越大,因此企業應該盡量控制投資期限,選擇短期投資。在進行證券投資的時,可以選擇若干品種組成投資組合,通過投資組合中各品種風險的相互抵消來降低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也可以采用D系數的分析法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來分析風險程度,從而降低投資風險。如果D系數小于l,說明股票投資或投資組合的風險小于整個證券市場的平均風險水平,可將其確定為風險較小的投資對象。總之,應謹慎的制定投資決策,充分考慮影響投資收益的各種因素,盡量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采用定量計算及分析方法進行決策。

3.制定合理的策略,保持資產的流動性

眾所周知,現金、應收賬款、存貨等項目是企業的流動性較強的資產。因此應該確定最優的現金持有量、加快應收賬款的回收以及確定最佳的庫存量等。保持資產高度的流動性是企業減輕財務壓力、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保證。在保持資產的流動性的同時,企業必須合理安排好資金的使用。在安排資金使用上要考慮到各項貸款和借款的到期日、利息的支付日、應收賬款的期末余額以及存貨的庫存結構的各種影響因素。充分考慮到企業用款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實現資金合理使用,以避免資金使用不當、資產的流動性弱化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4.科學經營,積極防范經營風險

企業管理層應當針對重大的經營性風險因素的管控問題,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和行業特點,采取具體措施,科學

經營,積極的應對經營性風險。具體包括:做好年度采購預算及策略規劃;重視供應商的篩選和評級,慎重選擇供應商;嚴格審查訂貨合同,完善合同條款;與供應商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以降低質量、交貨期、價格、售后服務等方面的采購風險。企業在確定生產何種產品時,應先對市場做好調研,生產的產品要適銷對路,市場對產品的需求越穩定,企業未來的經營收益就越穩定,生產風險也就越小。此外,銷售價格是決定產品銷售收入多少的重要因素之一,銷售價格越穩定,銷售收入就越穩定,銷售風險也就越小。可見,企業只有形成科學經營管理體制和理念,積極防范供、產、銷等各個環節可能產生的風險,才能穩定未來的經營收益,從而達到降低經營風險的目的。

5.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健全內控機制

企業財務風險的高效管理得益于企業上下一心的全員參與。只有加強企業員工的防范財務風險意識,把風險管理的觀念和行動落實到每個人的身上,才能從根源上防范風險。此外,企業風險的管理必須有制度上的支撐,即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應包涵以下幾方面內容:

(1)建立風險管理制度。內控機制的核心是建立一套系統的、有效的管理機制,它包括業務運營管理機制和風險管理機制。尤其是后者的建立對防范財務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篇(7)

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了財務風險的成因和類型,才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防范化解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電力企業財務風險主要表現為:投資風險、資產風險、債權債務風險、財務收支風險、稅務風險等五個方面。

一、電力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及風險表現方式

(一)電力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1.管理源頭前移

電力企業目前的財務管理現狀表現為兩方面。一方面是總部管理,各基層單位實施。另一方面是業務集成,隨著電力企業ERP系統的上線,電力企業的各業務,例如電力營銷,工程投資,物資采購等,在業務環節已經通過ERP進行了業務處理,傳遞到財務環節為生成的集成憑證,財務所發揮的主要職能是審核,因此,造成了財務風險源頭前移。

2.財務管理的體制和機制有待完善

電力企業財務管理的體制主要是通過預算集中管理各項成本費用,但是現行的預算管理體制缺乏嚴密性,導致年底經常進行突擊性調整,由此造成各基層單位為完成預算進行業務的調整,造成了數據的不真實性,加大了財務風險。

3.財務管理人員審核把關不嚴

由于電力企業的特殊性,財務管理人員擔負的更多職能是審核把關,但是由于財務管理的體制和機制限制,財務人員往往只進行審核手續的把關,對業務領域的政策掌握不透,無法準確進行財務風險

防控。

(二)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方式

根據電力企業所開展的業務,筆者認為電力企業財務風險主要表現為:投資風險、資產風險、債權債務風險、財務收支風險、稅務風險等五個方面。

1.投資風險

電力企業投資風險主要是電網建設投資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電網建設投資項目主要有基建、技改、大修等,因此,在電網建設投資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主要表現為工程項目的計劃執行是否到位,概預算管理及竣工結算問題。

2.資產風險

電力企業資產風險主要表現為資金風險、資產處置風險。資金風險主要表現為大額資金使用的規范,是否按照會計法律法規進行使用,支付依據是否充分,資金賬戶管理使用的規范性,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中未達賬項真實性,特別是對于長期未達賬項等。資產處置風險主要表現為固定資產處置管理中存在的風險,處置的資產是否按照評估價上報,處置的收入是否及時入賬,盤虧的固定資產是否按規定權限報批,是否及時處理。

3.債權債務風險

電力企業債權債務風險主要表現為往來賬款存在的風險,重點表現為賬齡長、金額大或者掛賬科目特殊的往來賬款可回收風險,沖銷風險,一致性風險,以及收入掛往來款的稅務風險。

4.財務收支風險

電力企業的財務收支風險主要表現為電力企業的收入的真實完整性,支出的合理合規性。收入的真實完整性主要是指電力企業售電收入真實,并準確入賬。支出的合理合規性主要表現為電力企業成本費用資金量比較大,可能存在成本費用確認風險。

5.稅務風險

與電力企業相關的稅收主要有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主要稅種。因此,相關的稅務風險主要表現為增值稅和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繳納的真實性、完整性,個人所得稅計提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二、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主要由企業的內部環境和所處的外部環境兩方面決定,電力企業財務風險也受內外部環境兩方面

影響。

(一)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的外部成因

近十幾年來,電力體制改革不斷發展,打破了電力行業傳統的壟斷經營模式,使電力企業逐步走向市場化,《電力監管條例》等市場監管方案,使電力企業受到的監管更加嚴格。同時,電價改革的不斷推進,電力企業的收益受到嚴格管制,必然影響電力企業的財務風險。

另外,電力企業屬于典型的高危行業,電力設備受外力損害的現象較為普遍,諸如自然災害、人為破壞等會造成電力設施的損毀報廢。自然災害引發的電網癱瘓、大面積停電等事故也屢見不鮮。

(二)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的內部成因

引起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的內部環境因素主要包括:治理結構、融資活動、投資活動、電力營銷等。

1.公司治理結構因素。以國有獨資為主要形式的電力企業,目前我國有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兩大公司,兩個公司實施的管理模式均是總部和分部模式,并對職能權屬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劃分,就公司治理結構看,部分權力進行了集中,部分進行了下放,對集中和下放一旦把握不好,就會造成一定的財務風險。

2.融資活動因素。在當前體制下,電力企業的融資活動主要是針對農網等國債資金工程,由于國債資金項目的特殊性,因此電力企業的融資活動財務風險相對較小。在融資活動方面,存在財務風險大的是電力企業下屬的集體企業等,由于集體企業目前的公司模式是自負盈虧,因此,對于資金的需求更為強烈,受利率影響更大,存在財務風險。

3.投資活動因素。電力企業的投資活動受電力行業特殊性的影響,主要是電網建設投資,投資活動風險主要成因是投資活動涉及第三方,存在投資決算方面的風險。另外,由于受現場作業影響,還存在安全方面的風險。

4.電力營銷因素。由于電力產品的銷售模式是先用電后交錢的賒銷方式,因此電力營銷風險比一般企業更大、更復雜。存在陳欠電費清繳回收困難,必然給電力企業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財務風險。

三、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針對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內外部環境,以及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方式,筆者認為要防范電力企業財務風險,進行風險管控,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措施入手。

(一)健全財務預算控制體系

財務預算控制體系,是指總部或者上級單位制定預算,下級單位按照預算進行管理。完善的預算控制體系是實行全面預算管理,需要總部或上級單位制定預算時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預算指標,其核心職能就在于對企業的業務流、資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資源進行全面整合,通過對人財物的集約化運作,將資金流和業務流進行事前的規劃,并將其按照權責范圍落實到相應的責任人身上,從而實現三者的統一。

(二)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通過對預算各明細指標的控制,可以有效地監控經營管理,實施事前和事中的有效控制,通過對資金的重點控制,可以控制現金流量,防范資金風險,有效利用資金,實現資源整合,降低財務風險。

(三)建立溝通協調機制

電力企業財務風險很大程度上是業務部門操作導致的財務風險,因此建立業務財務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對于防范內部財務風險有重要意義,業務部門要根據所開展的不同業務,及時與財務部門溝通,以此來不斷規避源頭風險,進而規避財務風險。

(四)開展多渠道的信息控制

信息控制就是在電力企業中推進信息化建設,推進業務領域的信息化和財務管理信息化,使復雜的經營管理得以信息化、程序化控制,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財務風險。

(五)構建財務審核激勵機制

賬務處理由財務人員進行,只有財務人員對財務制度、稅收籌劃等方面有比較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的規避企業在稅收、財會政策方面的風險,因此需要構建財務審核激勵機制,提升財務人員處理業務的技能,防范財務風險。

(六)采用風險轉移方法

對電力設備因外力損害的現象,通過購買財產保險,繳納保費的方式,將自然風險通過保險這一有效手段化解,達到轉移風險,控制風險損失,減少因風險損失的發生而導致的財務困難,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四、結束語

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的應對是促進電力企業依法治企,保證電力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的一項重要的內容。通過對內外部環境的預測,采取各種防范措施,才能有效地規避各種財務風險,確保電力企業健康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方成鳳.電力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問題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8(S3):60-61.

篇(8)

國務院 2009年的《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指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關系我國民生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戰略任務。但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的中小企業生產經營變得越來越困難。根據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公司的統計,中國中小企業總數約在1000萬家左右,占全部注冊資本的99% 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總值占全部工業總量的60%,因此,中小企業成為拉動經濟的新的增長點。據艾瑞咨詢統計2007年中國中小企業的總數為3453萬家,經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國中小企業的總數降到3400萬家,說明我國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較弱。以新疆茥屯的一個塑料廠為例,該廠2008年的銷售收入由6800萬元降到3700萬元,下降了46%,由于歐美消費能力的萎縮和國內市場價格風險的相對不穩定,使得一些直接面向國際市場的中小企業的訂單銳減,導致現金流緊張,經營風險加大,因此,對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 中小企業財務分險概述

1.中小企業的界定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的界定,應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第一,不對外籌集資金。即不公開發行股票和債券。

第二,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即按照原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四部門聯合的《關于印發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經貿中小企[2003]143號)文確定的小型企業。劃分標準詳見表1。

2.財務風險的含義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特定的客觀情況下和特定的期間內,在企業經營運作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于或無法預料、控制的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經營條件等不確定因素的作用,使得企業資金運動的效益性降低和連續性中斷,進而使得企業的實際經營績效與預期的目標發生背離,從而對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盈利目標產生負面影響或不利結果的可能性。

3.財務風險的種類

第一,籌資風險。是指由于資金供需市場、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籌集資金給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是財務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籌資風險主要包括利率風險、再融資風險、財務杠桿風險、匯率風險等。

第二,投資風險。是指由于投資決策失誤和投資環境惡化所引起的企業投資的預期收益率的不確定性。投資風險主要包括利率風險、在投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等。

第三,經營風險。是指中小企業由于生產經營的產供銷各個環節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造成企業資金運動遲緩。經營風險主要包括采購風險、生產風險、存貨變現風險等。

第四,存貨管理風險。企業保持最優庫存量對于其進行正常生產來說非常重要。存貨太多會導致產品積壓,存貨太少有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風險較高。

二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

1.融資能力差

第一,現有金融體系問題不利于中小企業的融資。我國金融體系是以國有大企業為主要對象設計實施的。金融機構依然是國有銀行壟斷的局面,以國有經濟為導向的金融制度安排,使國有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在融資體制上不對稱。中小企業可以抵押的資產少,信用信息不透明,擔保難等不利于因素制約了從現有金融機構獲得貸款,企業發展關鍵環節需要資金,只能從民間借貸,付出加倍的代價,增加企業財務負擔,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第二,中小企業受規模市場的制約,借貸能力不高。中小企業自身管理現狀,約束了直接從銀行獲得貸款。中小企業管理基礎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環境,缺少自有資金,資產負債比例不協調,內部管理不規范,財務制度不健全,可抵押資產少,規模小,信息不透明,資信度不高,企業經營風險大,盈利模式不穩定,技術水平一般較低,難以適應多變的市場變化等現狀,增加了銀行貸款風險,制約了在銀行直接獲得貸款概率。

第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夠。目前我國缺少切實面向中小企業服務的機構,如中小企業擔保機構,中小企業評估機構,以及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現有的擔保機構為了企業自身的利益,擔保費用高,要求條件苛刻,很難滿足。現有的商業銀行由于資金、服務水平、項目限制,貸款手續等嚴格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

2.現金數量偏少

這是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最普遍表現。中小企業一般把多余的現金投入短線經營活動,使得現金的持有量偏少;另外,應收賬款回收不利,也會導致企業現金流的不暢。中小企業產品易出現積壓,使得資產的變現能力差,現金流量不足,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

3.市場拓展日益困難

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都還是家族世襲企業,實行粗放型經營,沒有科學的經營決策于管理,所以權經營權統一,不利于形成有效地監督。缺乏創新,市場競爭力弱。

三 產生的原因分析

1.外部因素

主要是國家政策的變化和經濟環境不確定的影響。第一,國家經濟或金融政策的變化,都有可能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市場環境和融資形式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央行2010~2011年六次調整存款準備金利率,從年初的13.5% 提高到21.5%,使得中小企業面臨貸款利息高、成本費用上升、無力償還貸款本息的風險。第二,國家經濟環境的變化主要包括產業結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狀況、經濟周期波動、利率、通貨膨脹于就業、工資水平等。例如,通貨膨脹帶來物價上漲,必然導致資本市場的資本成本上升、行業原材料價格、工資水平提高,引起經營成本上升,財務狀況惡化。中小企業所處的產品性質特征、產品銷售的競爭程度、行業的景氣變化情況也會引起企業財務風險。

2.內部因素

第一,資本結構不合理導致企業財務風險。中小企業資產負債率過高,利息支付多,收益減少,導致償債能力弱,風險程度高。還有資金運動各個階段、各種形態的資金占全部資金的比例不合理等現象,加劇流動負債的償還風險。

第二,內部財務制度混亂導致企業財務風險。中小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較差,導致企業財務管理薄弱,資產管理不嚴。具體表現為資金使用缺乏計劃;對日常資金使用去除管理;存貨控制薄弱;應收賬款周轉效率低下;在生產過程中資源利用率低;產品質量 控制不健全;生產管理水平低下。

第三,缺乏風險管理意識導致企業財務風險。中小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薄弱,管理層缺乏風險意識,只追求經營利潤,投資時不考慮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不測算風險報酬,導致財務風險。沒有專門建立對財務活動進行風險管理的機構,無法對財務風險進行防范。

第四,內部控制、監督機制不健全導致財務風險。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管理部門的約束機制不到位,缺少必要的內部監控體系及制度,使得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產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證。

第五,投資決策失利造成財務風險。對企業來說,正確的產業選擇是生存發展的戰略起點。中小企業缺乏科學的投資決策機制,企業財務人員由于受到自身經驗和能力的局限,對市場的調查和預測不夠,不能進行精細的投資預算,加大了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另外,中小企業資金相對緊張,自有資金比例低,短期金融負債占總負債和銷售額的比例較高,長期投資比例十分低下。

四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應對措施

1.政府部門宏觀環境的扶持

政府應創建激勵中小企業發展的財務金融環境。加大信達支持力度、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各城市商業銀行要把中小企業作為主要支持對象;加快金融機構改革,鼓勵金融服務創新,尤其是改進商業銀行貸款審批程序以適應中小企業貸款要求;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資信評估制度,采取可行的中小企業財務信貸評估體系,提高審貸效率;建立健全信用擔保體系。通過上述途徑多方面為中小企業財務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人外部環境和激勵。此外,強化外部監督,是促進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規范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2.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資本結構

由于中小企業的信譽問題以及可以提供擔保的財產物資缺乏,造成融資困難,對此,中國小企業應當優化籌資渠道,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合理預測金需求量,確定合理的資金結構,選擇銀行借款、融資租賃、商業信用等合適的資籌方式,制定科學的融資策略減少籌資風險。例如,可以通過在我國中小企業板塊上市融資,向政府申請貸款補貼支持,降低融資成本。充分利用杠杠作用,多方面籌資,拓寬籌資渠道,分散籌資風險。

3.完善風險管理體制,強化內部控制

2004年,COSO美國發起人組織委員會將內部控制擴張到風險管理領域,在其研究報告《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中將內部控制的要素更細化,尤其重視風險,將風險評估細化為四個要素:目標制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反應。要求做到以下內容:

(1)建立職務分工制度,實行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對不相容崗位實行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做好崗位之間相互監督。如會計人員與出納人員分離,倉庫保管人員與會計記賬人員分離,審核與記賬人員分離等。

(2)建立健全會計系統控制。根據《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制定的適合本單位的會計制度,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建立嚴密的會計控制系統。重視企業流動資金的投放與管理,保持資產流動性;建立成本費用預算制度,實施成本費用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存貨管理、運營科學的發法加強存貨監控,盤活存貨資產;加強應收賬款動態管理,做好信用調查與評估工作,防范信用風險;保持財務資料的完整,健全會計核算體系。

(3)嚴格日常核對制度,實物控制。加強內部審計控制是對企業內部經營活動和管理制度等的一個監督,加強對企業的貨幣資金的控制、采購和付款控制、銷售與收款控制、對外投資控制、成本費用控制、固定資產存貨控制等。

4.建立有效的財務危機預警系統

財務預警是指通過運用財務分析的方法,利用財務報表及其他相關資料進行及時的信息處理,并通過這種信息化、數據化的管理及時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財務風險,分析引發財務風險的原因,揭示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潛在問題和薄弱環節,最后提供相應的對策建議,以幫助企業糾正經營過程中存在的錯誤和偏差,優化決策和資源配置,做好財務風險防范工作。

運用財務預警體系,首先,進行分析。企業相關信息經過篩選進入財務預警系統,對財務風險進行分析,確定本單位的財務風險指標和閥值。其次,進行財務預警處理,結合自身情況,利用現代處理技術方法,找到最佳解決方案。最后,

建立財務職責體系。要建立一個職能明確,責任清晰地職責體系,使財務風險管理深入人心。

五 結論

財務風險控制是企業管理永恒的話題,因此,研究中小企業如何加強財務風險控制,如何有效控制各類財務風險因素,進而提高中小企業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對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完善作用。中小企業在我國擴大內需,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增加財稅收入,增加就業,穩定社會,活躍市場等國民經濟活動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中小企業大面積經營困難,沿海地區因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幣匯率升值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了大批中小企業倒閉現象。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不利影響,國家及時制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財政政策由穩健調整為積極,貨幣政策則由從緊調整為寬松。央行也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護持力度,面對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小企業融資難瓶頸突破和解決,積極引導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自身也應加強內部資金科學管理,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措施,增強企業的經濟實力,以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

注釋

①是用于預測財務風險的一系列財務比例,可以有效判斷財務運行狀況

②通國財務指標判斷財務狀況的臨界點,指標高于臨界點啟動預警計劃

參考文獻

[1]辜勝阻.危機運對之策于經濟轉型之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邱勝利.內部控制與操作風險管理[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

[3]吳明.淺析中小企業成本控制[J].財會研究,2010(13)

[4]趙紅.中小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薄弱的成因及解決路徑[J].會計師,2010(8)

篇(9)

在市場經濟日趨完善的今天,施工企業每時每刻都面臨著來自市場的各種風險,施工企業的施工項目財務風險是指施工項目建設過程中,由于自身及外部各種因素的影響,使施工項目的財務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從而導致施工項目虧損,使企業蒙受經濟損失。

企業的財務風險多種多樣,不同的企業因自身不同,因而財務風險形成的具體原因也不盡相同。就施工企業來說,要想有效地控制和防范財務風險,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加控制和防范:

一、項目投標階段存在的財務風險及控制防范

目前建筑市場僧多粥少。由于建筑市場的不規范以及投標的激烈競爭,施工企業為了中標,往往把標價越壓越低。而建設單位由于資金等方面的原因,通常要求施工企業墊付大量資金,收取工程保證金等。承接到如此項目,管理稍一放松,則可能發生虧損,甚至出現項目承接到手就意味著要發生虧損,企業處在做不是不做也不是的兩難境地。

二、項目施工過程存在的財務風險及控制防范

不能制定先進經濟的施工方案,則可能造成施工工期延長、所需機具增加、施工質量下降,投入的成本費用相應增大。另外,項目實施過程中,如果不能全面控制成本,造成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浪費,管理費用增大,使整個項目成本超出預算,造成項目虧損。

三、項目竣工過程存在的財務風險及控制防范

施工項目竣工后,如不能及時辦理工程竣工驗收、編制工程竣工決算,即可能造成項目財務結算滯后,不能及時收回工程結算尾款,增加項目的資金負擔。同時,延長了工程保修時間,增加工程保修費用,從而使項目成本增大。

針對上述施工項目的三個階段,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防范,降低施工項目的財務風險:

(一)工程項目投標過程中

1.要充分了解工程項目資金情況及建設單位資信狀況,準確編制標書,合理計算標價降價幅度,使之控制在不能造成項目財務虧損的限度內。擯棄項目越多越好、不考慮風險的觀念。

2.要把好合同簽訂關。施工合同中應明確工程款的支付、結算、違約索賠的時間及方法,明確發包方因承擔違約、賠償責任時違約、賠償金的計算方法或數額,同時,應將合同的各項通用條款、專用條款與特殊條款加以細化和明確,保護承包商自身利益,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3.在確定分包單位時,應根據總包合同的相應條件,向分包單位收取一定比例的工程保證金,并視工程情況要求分包單位墊資施工。保證金的返還、分包工程款的支付與建設單位工程款的支付同步,分解資金壓力,轉移財務風險。

(二)在項目施工過程中

1.首先要制定先進的、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以達到縮短工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的優化選擇是施工企業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之一,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為依據,結合施工項目規模、性質、復雜程度、施工現場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可同時制定幾個施工方案,相互比較,從中優選最合理、最經濟的一個。同時擬定經濟可行的技術組織措施計劃,列入施工組織設計之中。

2.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實行全面成本控制,按照所選定的施工方案,嚴格按照成本計劃實施和控制。對構成生產資料費用的材料、人工、機械施工現場管理費用分別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加以控制。

2.1降低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占整個工程成本的60%-70%,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關鍵。因此,必須對主要材料實行限額領用,根據施工預算嚴格控制,按理論用量加合理損耗的辦法與施工班組結算,節約給予獎勵,促使施工班組合理使用材料,避免損失浪費。健全收料制度,實行三級收料。材料進場,先由收料員清點數量,記錄簽字;然后由材料保管員清點數量,驗收登記;最后由施工人員清點并確認。發現數量不足或過剩時,由材料部門解決。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收發料中的數量短缺和徇私舞弊等行為的發生。合理組織安排材料的進出場,根據定額與施工進度編制材料計劃,確定合理的材料進出場時間,避免材料的毀損以及增加材料的二次搬運費用。

2.2降低人工及機械費用。改善勞動組織,減少窩工浪費,實行合理的獎勵制度;加強勞動紀律,壓縮非生產性用工與輔助用工,嚴格控制非生產人員的比例。正確選配和合理利用機械設備,盡量減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機械臺班量,通過全面施工組織、機械調配,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時加強現場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降低大修、經常性修理等各項費用的開支,并避免造成機械設備的閑置。加強租賃設備計劃的管理,充分利用社會閑置機械資源,從不同角度降低機械使用費用。

2.3降低施工管理費用。施工管理費中開支較大的是管理人員工資、差旅費與業務招待費。項目開始實施時,應根據施工預算及工期要求,制訂出費用開支計劃,對每一個費用項目逐一核定指標,并嚴格按照計劃執行。要精簡管理人員,嚴格出差審批手續。嚴格控制業務招待費用的支出,實行事前報告和事后審批制度,以達到降低管理費用開支的目的。

(三)在項目竣工后

1.要及時辦理竣工驗收,編制工程竣工決算,按照施工合同規定的時間辦理決算送審。對于設計變更部分或因業主原因導致的停工損失、場地狹窄而發生的材料倒運費等費用要及時進行現場簽證,追加合同價款辦理工程結算,確保取得足額結算收入,加速竣工工程款的收取。

2.在工程保修期內,項目經理部應根據實際工程量,合理預計可能發生的維修費用,并制定保修計劃,以此作為保修費用的控制依據。根據實際情況,項目部可委派專人或由就近施工的人員代管,盡量節約開支。

另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項目管理班子要不斷地增強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及時找出影響施工項目財務風險因素,收集相關數據,進一步估計和預測風險發生的概率及后果的價值大小,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才能降低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篇(10)

中圖分類號:F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6-0-01

物資采購是國有企業重要的運營工作之一。物資采購工作的有效開展,對國有企業的有序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實際的物資采購工作,會遇到一些風險。如何防范這些風險,成為了國有企業物資采購工作關注的焦點問題。

一、國有企業物資采購中的風險

1.國有企業物資采購中的內因型風險

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的內因型風險主要來自于企業內部的一些因素。首先,物資采購計劃風險。國有企業物資采購計劃的準確性受到市場供求變化影響,不科學或不合理的物資采購計劃,將會使得實際的采購工作無法有效地滿足企業的物資需求,從而造成采購中的計劃風險。物資采購合同風險。物資采購的合同風險主要表現在合同日常管理混亂、合同行為不當、合同條款模糊不清、違約責任約束簡化以及君子協定等方面。第三,物資驗收風險。物資驗收時常會發生物資質量不符合要求,物資數量沒有達到規定,物資品種規格不合標準等問題,如果驗收人員麻痹大意,就容易產生驗收風險。第四,物資存量風險。物資采購時沒有準確估計市場行情和企業內部需求,造成物資過多,形成積壓,或是物資不能及時滿足生產運營需求。

2.國有企業物資采購中的外因型風險

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的外因型風險主要來自于企業外部的一些因素。首先,價格風險。在報價或投標時,供應商操縱投標環境,相互串通,抬高價格,從而增加了國有企業物資采購成本。或是企業批量采購后,物資出現跌價而導致的采購價格風險。其次,質量風險。供應商提供的物資質量達不到規定標準,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運營。存在質量問題的原材料,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產品質量,降低了企業的產品競爭力和市場信譽。第三,合同欺詐風險。供應商設置合同陷阱,違反合同規定或無故中止合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二、物資采購風險防范策略

1.強化采購計劃管理

合理編制物資采購計劃,是防范國有企業物資采購風險的首要策略。國有企業物資采購計劃的制定依據是各部門上報的月度物資需求與年度物資需求。國有企業根據年度項目與資金計劃,在遵循準確性、及時性與預見性等原則的基礎上,合理地編制物資采購計劃。通常,物資采購計劃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采購物資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計量單位、預算價格以及時間要求等。國有企業物資采購工作,應當按月度或年度時間周期有序地編制物資需求計劃,并根據市場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如果出現一些急需物資需求,就應當靈活地編報物資采購追加計劃。國有企業中的任何部門或個人不可以擅自更改經過審核批準的物資采購計劃,對虛報物資采購計劃、涂改物資采購計劃、越權審批物資采購計劃,以及物資采購計劃部申報不及時或物資采購計劃申報不準確等造成損失的,必須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只有制定了合理的物資采購計劃,確保物資采購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才能夠從源頭上防范物資采購風險。

2.大力推行物資集中采購

國有企業在物資需求、物資采購、物資儲備、物資消耗定額等方面應當大力推行集中管理,切實發揮國有企業的整體優勢和規模效應,實現最優經濟批量采購,避免重復采購,降低物資采購資金的占用,避免出現物資供大于求或物資短缺等不良局面。國有企業實行物資集中采購,能夠全面、準確與及時地掌握內部各部門的物資需求、供應商、市場價格水平等情況,在物資采購中充分發揮競價優勢,實現以最低的成本獲得較高質量物資的目的,從而確保企業物資采購的高效運轉。為了推行物資集中采購,國有企業應當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機制,在企業內部實現物資需求、使用和存儲等信息資源的共享,以對物資采購進行全面的、統一管理。目前,部分國有企業采用了ERP信息管理系統,對物資采購進行集中管理,國有企業各個部門通過ERP信息管理系統將物資需求計劃傳遞到中心數據庫,再由企業有關部門進行集中處理,統一采購、統一訂貨、統一運輸,實現集中的物資的集中采購,提高了物資采購的效率。

3.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完善物資采購的相關機制,是確保企業物資采購活動的有序化、合理化開展,防范物資采購風險的內在要求。首先,建立規范化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確保企業內部控制能夠對物資采購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不但要易于操作與實踐,還要能夠控制企業物資采購的關鍵環節,使得企業物資采購能夠按照既定的物資采購計劃有序開展。其次,優化物資采購流程,加強物資采購成本和質量控制。加強物資采購成本和質量控制是國有企業管理工作的核心環節。物資采購成本與質量控制應當由專門的責任部門負責實施,確保各項監管工作落實到位,實現成本與質量管理的要求。第三,提升物資采購隊伍的整體素質。國有企業物資采購工作的有序開展,離不開有著較高知識與業務水平的人才隊伍。國有企業需要培養出一批具有較高素質的物資采購人員,有效推進企業物資采購工作。國有企業應當加強物資采購人員的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提高物資采購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與職業責任心,使物資采購人員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職責,使物資采購人員的個人發展目標和企業的發展目標保持一致,形成個人發展和企業壯大的良性互動局面。國有企業需要培養物資采購人員務實、嚴謹、勤懇的工作作風,大力推進企業物資采購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國有企業物資采購中主要面臨著計劃風險、合同風險、驗收風險、存量風險、價格風險以及質量風險等。國有企業物資采購部門需要充分各類風險,并采取相應的管理對策,對物資采購風險加以防范。

參考文獻:

[1]王炬香,溫艷,王磊.采購管理實務[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82-86.

上一篇: 高中歷史課程改革 下一篇: 安全生產責任和義務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欧洲亚洲美三区中文幕 | 亚洲AⅤ日韩久久久久久 | 五月婷婷婷综合色 | 日韩精品在线盗摄 | 一级做a的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