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的基本流程匯總十篇

時間:2023-12-29 14:39: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電子支付的基本流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電子支付的基本流程

篇(1)

一、引言

電子支付系統中主要有TLS/WTLS和SET兩種協議。前者的主要缺點在于安全性不高,但是基于前者構建的電子支付系統實現簡單,身份驗證時間短,消費者端和電子商店端的負擔都不大。而SET協議為了保證系統最大的安全性,在工作流程的每一步都需要進行證書交換、身份驗證和報文傳輸過程中的加密算法的協商,這無疑降低了系統的效率。為此,本文在以上兩種協議的基礎上提出并設計了一種改進的電子支付流程協議STPP。

二、STPP及支付流程

STPP是為銀行卡支付系統設計的一種新的支付流程協議。STPP是基于SET和TLS協議提出的,STPP的基本框架與SET協議類似,不同的是用STL/WTLS協議中的握手機制來實現消費者和商店之間,消費者和支付網關之間的身份認證。利用SET協議的優點來保證STPP的安全性,用TLS/WTLS來避免SET協議的弱點。從SET協議中,借用以下做法:使用雙簽名來保證數據的完整性;使用商店在每次交易時產生的交易ID號機制;消費者、商店與支付網關之間的端到端的證書交換。從TLS/WTLS協議中,借用以下做法:安全參數的協商機制;經過協商消費者和商店獲得證書的機制。STPP的支付流程分為證書交換、購買請求、支付驗證和處理階段等三個階段。

1.證書交換階段

根據STPP可知,在消費者向電子商店下定單之前,需要通過TLS/WTLS協議中的握手協議來交換雙方的證書,驗證雙方的身份,還會協商保證隨后通信安全的加密算法、密鑰等。首先消費者向電子商店發送請求,這個過程稱為消費者向電子商店打招呼,將消費者能使用或支持的加密算法等參數告訴電子商店。

電子商店收到消費者的握手請求后,也向消費者打招呼,電子商店將自己從消費者發送過來的加密算法等參數列表中選擇能支持的幾種告訴消費者,并且將電子商店和支付網關的證書也一起發送給消費者。隨后,消費者驗證電子商店和支付網關的身份,驗證通過后,向電子商店發送確認信息,通知電子商店身份己經通過驗證,并且還通過報文將消費者的證書發送給電子商店。最后,電子商店驗證消費者的身份,通過驗證后,向消費者發送確認信息。至此,證書交換過程完成。

2.購買請求階段

購買請求階段使用證書交換階段所協商的加密算法等參數來保證消費者的訂單信息和電子商店的支付信息。

在這階段,消費者將挑選好的貨物信息使用支付網關的公鑰加密發送給電子商店。發送的內容是:{(OI)’+[(PI)’+card No.] PpubK}。其中(OI)’=(OI)Ks+MD2(PI)+雙簽名(Ks為會話密鑰,Ks是證書交換階段消費者和商店協商出來的),(PI)’=PI+MD1(OI)+雙簽名,購買請求階段雙簽名的形式:{{MD3[MD 1(OI)+MD2(PI)]}BprivateK},BprivateK指的是消費者的私鑰。

3.支付驗證和處理階段

支付驗證和處理階段主要處理支付網關和電子商店之間的事務。當電子商店向支付網關發送驗證消費者賬號的請求后,支付網關從金融機構獲得消費者賬號有效后,除了通知電子商店消費者賬號有效之外,還要將本次交易的詳細內容發送給消費者,交易的細節可從支付網關的數據庫中獲得。消費者可以查證交易的細節,根據查證的結果還可以決定是否取消交易,對于這點,只需要消費者向支付網關和電子商店發送取消交易的信息即可。

三、STPP支付協議的Kailar邏輯證明

1.Kailar邏輯簡介

Kailar邏輯是一種形式化邏輯證明方法。它的基本概念是可追溯性,即協議中源到目標的“動作”(即發送一組數據)可以向第三方“證明”。與BAN邏輯不同的是,它不是研究協議中的“信任”(Believe)關系,而是研究“可證明”(CanProve)的關系。“證明”又分兩種“強證明”(A CanProve x,即A可以證明x)和“弱證明” (A CanProve x to B,即A可以向B證明x,這里B為某個特定的對象或主機)。

Kailar邏輯的記號、語義和語法參見文獻。幾個基本的推理規則:K1:(A CanProve x;A CanProve y)|=A CanProve(x∧y);K2:(A CanProve x;x=>y) |=A CanProve y;K3:((S(表示一組前提);C CanProve y)=>(A CanProve x)) |= ((S;C CanProve y to B)=>(A CanProve x to B));K4:((S;C IsTrustedon y)=>(A CanProve x)) |=((S;C IsTrustedon by B)=>(A CanProve x to B));K5:(A Receives(m SignedWith K-1);x in m;A CanProve (K Authenticates B))=(A CanProve(B Says x));K6:(A CanProve(B Says x);A CanProve(B IsTrustedon x) |= (A CanProve x)。

2.STPP協議的安全性分析

(1)STPP協議的過程描述

(2)安全性分析

①協議目標

由于STPP協議是電子支付協議,其目標只完成電子支付,不涉及服務的兌現,因而可表述為:C CanProve(RD,H(TD))(即M收到了付款);M CanProve(RD,H(TD)) (即A履行了付款)。

②協議的形式化

1)M Receives TD SignedWith Kc-1;2)B Receives TD SignedWith Km-1;B Receives TD SignedWith Kc-1;3)M Receives (RD,H(TD)) SignedWith Kb-1;4)C Receives (RD,H(TD)) SignedWith Kb-1。

③初始假設

P1:C,M CanProve(Kb Authenticates B);P2:C,B CanProve(Km Authenticates M);P3:M,B CanProve (Kc Authenticates C);P4:C,M CanProve(B IsTrustedon(RD,H(TD)))。另外,當B可以證明C和M都驗證過TD時,它可以將C的款項按要求轉入M的賬戶并開出發票,從而完成支付。

④協議分析

在以上的初始假設下,我們做出以下推導:由1)和P3及K5得:M CanProve(C Says TD);由2)和P2、P3及K5得:B CanProve (M Says TD),B CanProve (C Says TD);這樣B就可以實施轉賬并開出發票。由3)和P1及K5得:M CanProve (B Says(RD,H(TD));再由P4、K6即得:M CanProve(RD,H(TD));

由4)和P1及K5得:M CanProve(B Says(RD,H(TD)));再由P4、K6即得:C CanProve(RD,H(TD))。這樣我們就從Kailar邏輯的角度“證明”了STPP電子支付協議是安全的,即STPP可以達到預定的電子支付目標。

篇(2)

一、概述

1、中國銀聯電子支付模式分析

中國銀聯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ChinaPay)是中國銀聯控股的銀行卡專業化服務公司,擁有面向全國的統一支付平臺,主要從事以互聯網等新興渠道為基礎的網上支付、企業B2B賬戶支付、電話支付、網上跨行轉賬、網上基金交易、企業公對私資金代付、自助終端支付等銀行卡網上支付及增值業務,是中國銀聯旗下的網絡方面軍,擁有中國銀聯的統一支付網關,其專業產品OneLinkPay解決了網上銀行卡的支付問題。中國銀聯電子支付的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中國銀聯電子支付的流程

由上圖可知,中國銀聯電子支付基本流程包括以下方面。

(1)消費者瀏覽商戶網站,選購商品,進入收銀臺。

(2)網上商戶根據購物車內容,生成付款單,并調用ChinaPay支付網關商戶端接口插件對付款單進行數字簽名。

(3)網上商戶將付款單和商戶對該付款單的數字簽名一起交消費者確認。

(4)一旦消費者確認支付,則該付款單和商戶對該付款單的數字簽名將自動轉發至ChinaPay支付網關。

(5)支付網關驗證該付款單的商戶身份及數據一致性,生成支付頁面顯示給消費者,同時在消費者瀏覽器與支付網關之間建立SSL連接。

(6)消費者填寫銀行卡卡號、密碼和有效期(適合信用卡),通過支付頁面將支付信息加密后提交支付網關。

(7)支付網關驗證交易數據后,按照銀行卡交換中心的要求組裝消費交易,并通過硬件加密機加密后提交銀行卡網絡中心。

(8)銀行卡交換中心根據支付銀行卡信息將交易請求路由到消費者發卡銀行,銀行系統進行交易處理后將交易結果返回到銀行卡交換中心。

(9)銀行卡交換中心將支付結果回傳到ChinaPay支付網關。

(10)支付網關驗證交易應答,并進行數字簽名后,發送給商戶,同時向消費者顯示支付結果。

(11)商戶接收交易應答報文,并根據交易狀態碼進行后續處理。

2、中國銀聯電子支付參與主體的兩層委托關系簡析

通過中國銀聯電子支付平臺流程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基于中國銀聯電子支付平臺的研究參與主體有:買方、賣方、各商業銀行和中國銀聯。

對于各商業銀行而言,在接受買賣方跨行電子支付業務后,往往要委托中國銀聯來完成電子支付業務。這樣在電子支付服務的運作過程中,往往存在兩層委托關系。第一層委托關系,即買賣客戶(委托方)和各商業銀行(方);第二層委托關系,即各商業銀行(委托方)和中國銀聯(方),如圖2所示。

圖2 參與主體的兩層委托關系圖

中國銀聯電子支付模式包括一種組織之間的兩層委托關系,主要靠相互之間的信任。這種模式下的委托關系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參與主體成員之間是一種組織間的競爭與合作共存關系。由于客戶、各商業銀行和中國銀聯是不同的利益主體,其關于合約的談判過程是一個博弈過程,一方面要保持個體理性,達到個體收益最優;另一方面要體現出集體理性,反映出集體利益最大化。因此,各參與者之間既要競爭又要合作。

(2)信息是完全和信息對稱并存。中國銀聯電子支付是由買賣方財務系統、電子商務系統、銀行系統等深度融合形成的電子支付模式,它能迅速準確地監控和追蹤電子支付的各個交易環節。因此,在中國銀聯電子支付環境下,信息是完全的、對稱的,參與主體之間的行為是公開透明的,不存在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不公平競爭的情況。

(3)存在多階段的重復博弈。在第一層委托關系中,各合作伙伴強調長期穩定的伙伴關系,商業銀行的短期行為必然為自己帶來信譽損失,長期的利益遠遠大于短期的收益。在第二層委托關系中,各商業銀行與中國銀聯進行博弈。如果中國銀聯采取短期利己行為,各商業銀行必然會采取其他方式來進行電子支付業務,例如建立各自的網銀支付網關進行電子支付。

本文根據中國銀聯電子支付模式的特點,運用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中的委托模型研究中國銀聯電子支付模式下,買賣方客戶、各商業銀行和中國銀聯的兩層委托關系。

二、買賣客戶方和各商業銀行的委托關系

1、模型基本假設

買方賣方客戶是委托人,各商業銀行為人,且有多個人。在多人的環境中,一般會存在著人之間的競爭。客戶可以對比不同人的服務質量來選擇銀行,這會在兩個方面產生影響:一是客戶的激勵成本下降,二是作為商業銀行會選擇較大的努力程度。

三、各商業銀行和中國銀聯的委托關系

1、基本模型假設

2、最優合約模型

中國銀聯是目前國內僅有的支持跨行電子支付服務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需要通過設計合約來激勵人。中國銀聯根據委托人設計的合約再進行選擇,這是一個兩階段的動態博弈。人選擇最大化自己的確定性等價收入,其激勵約束( IC)意味著a= k?茁r/b。商業銀行的問題是選擇(?琢,?茁)解下列最優化:

四、總結

本文分析了中國銀聯電子支付模式下,買賣方客戶、各商業銀行和中國銀聯的兩層委托關系的特點,通過建立合適的委托模型來分析各主要參與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理清中國銀聯模式中主要參與者的矛盾利益博弈關系;通過設計最優合約模型為各方參與者提供適當的委托合約機制。為當今電子支付資源的統籌、參與者業務活動的協同以及整個電子支付環境的和諧發展提供必要的理論指導和借鑒。在第一層委托關系中,客戶要對各商業銀行進行監督和管理,各商業銀行需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形成良性循環;在第二層委托關系中,各商業銀行要與中國銀聯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及時溝通和協商,以求雙贏效果。

【參考文獻】

[1] 銀聯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銀聯電子支付平臺方案省略/newportal/net/pay_online_flow.jsp[DB/OL].2008-08-05.

[2] 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篇(3)

高等職業教育中《電子商務支付與結算》課程一般是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類課程,其開設目的是適應信息時代對電子商務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求,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學方法一般采取項目教學法,以工作任務為出發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采取理論實踐結合教學模式,充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可以說該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諸多課程的一門綜合反映學科,所有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均開設了該課程,影響非常廣泛。

故而該類教材的編寫必須緊密結合該課程的教學特點,其編寫應當遵循“以能力為本位,以操作為基礎,以職業實踐為主線的專業課程體系”思路,依據實際任務操作流程的需要、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職業能力形成的規律,按照“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教育相結合”的設計要求確定編寫的知識、技能等內容,充分體現實踐課程的特色與設計思想,以實踐為驅動,探索教、學、做的互相結合。

現有的《電子商務支付與結算》類的一個共同特點在于教材實踐任務指導方面涉及的東西極其有限,內容大多以文字性理論陳述為主且部分討論深度過高,這對于理論素養相對較差的高職類學生來說是不適宜的。高職類《電子商務支付與結算》教材的編寫內容應當體現先進性、實用性,典型案例的選取科學,具有可操作性,圍繞高等職業教育特點,理論內容以必要、夠用為度,突出實踐實訓。教材呈現方式圖文并茂,文字表述規范、正確、科學,教材理論與實踐具有前瞻性與實用性,并確保與本科類教材有所區別。

《電子商務支付與結算》教材編寫內容結構體系上來說應當包括以下學習單元板塊,包括:電子商務支付與結算概述、電子支付工具、第三方支付、網上銀行、移動支付與微支付、網上證券保險、電子支付安全技術與認證、電子商務支付與結算的安全和法律保障,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單元電子商務支付與結算概述。討論內容包括:1、電子商務與網絡經濟。(1)了解電子商務;(2)電子商務與金融業的天然適應性;(3)網絡經濟與網絡金融。2、電子商務支付與結算基礎。(1)傳統支付結算方式;(2)電子商務支付與結算;(3)現代化支付系統概述。3、電子商務支付與結算發展現狀與趨勢。(1)中國電子支付結算發展現狀與趨勢;(2)國外電子支付結算發展現狀與趨勢。

第二單元電子支付工具。討論內容包括:1、支付工具的演變發展。(1)實物支付;(2)信用支付;(3)電子支付。2、電子貨幣。(1)電子貨幣的含義、屬性和特點;(2)電子貨幣的種類、職能;(3)電子貨幣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3、信用卡。(1)信用卡的定義、分類、特點;(2)信用卡的功能和使用。4、電子錢包。(1)電子錢包基礎;(2)電子錢包的使用。5、電子支票。(1)電子紙票的定義、特點;(2)電子紙票的優勢和不足。

第三單元第三方支付。討論內容包括: 1、第三方支付基礎;(1)第三方支付的含義、產生和基本原理;(2)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和面臨的問題。 2、支付寶。(1)支付寶的基本情況;(2)支付寶的功能和特點;(3)其他第三方支付平臺。

第四單元網上銀行。討論內容包括:1、電子銀行基礎。(1)電子銀行的含義、特點和發展;(2)電子銀行產生和發展。2、網上銀行概述。(1)網上銀行的概念、產生和特征;(2)網上銀行的種類、功能和發展;(3)網上銀行與傳統銀行的關系。3、網上銀行的申請和使用。(1)網上銀行的申請流程;(2)網上銀行的具體應用;(3)網上銀行安全工具。4、網上銀行的風險與管理。(1)網上銀行的風險類及其識別;(2)網上銀行的風險管理。

第五單元移動支付與微支付。討論內容包括:1、移動支付。(1)移動支付的含義、特點和基本要素;(2)移動支付的應用和發展趨勢。2、微支付。(1)微支付的含義、特點;(2)微支付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第六單元網上證券保險。討論內容包括: 1、網上證券。(1)網上證券含義、特點;(2)網上證券優勢與存在問題;(3)網上證券的交易模式與發展趨勢。2、網上理財。(1)個人理財基礎;(2)網上理財的含義、特點和方式。3、網上保險。(1)網上保險含義、特點;(2)網上保險的優劣勢;(3)網上保險的產品和流程。

第七單元電子支付安全技術與認證。討論內容包括: 1、信息加密技術。(1)信息安全與加密技術概述;(2)主要加密技術;(3)網絡通信安全措施。 2、網絡安全協議。(1)SSL協議;(2)SET協議;(3)PKI協議。3、數字簽名和數字證書。(1)數字簽名的含義、原理和作用;(2)數字證書的含義、作用、存放和使用。 4、CA認證中心。(1)CA中心概述;(2)CA中心的功能和組成框架。

篇(4)

2010年1月,原鐵道部決定建設鐵路運輸業電子支付系統。同年9月,系統總體方案和安全技術方案通過專家評審,標志著中國鐵路電子支付系統建設全面啟動。2011年1月15日,客運POS/TVM銀行卡支付業務在北京、鄭州等八個鐵路局256個車站的746個窗口和4臺TVM上線運行。同年12月,互聯網售票實現全覆蓋。2012年8月,快運貨物班列的預付款電子支付業務成功試點,2013年12月,手機WAP支付試點運行。在客票電子支付系統安全穩定運行4年多的經驗和基礎之上,中國鐵路總公司進一步要求于2015年5月20日起,在全路各貨運辦理站開通試運行貨運POS機刷卡支付業務,使貨主免于在車站和銀行之間奔波。至此,電子支付系統覆蓋了鐵路運輸行業的客運、貨運兩大板塊。

一、鐵路電子支付的含義

鐵路電子支付是指鐵路客戶通過電子支付設備的終端發出指令,實現向鐵路運輸企業支付資金的行為。鐵路電子支付包括站點POS終端支付、自動售票機TVM支付、移動支付、互聯網支付及其他電子支付。

二、鐵路售票電子支付的業務流程

鐵路客戶申請支付,制票系統得到指令后提交信息給電子支付平臺,電子支付平臺傳送信息至銀行,銀行與電子支付終端發出的指令進行比對確認,將操作結果提交電子支付平臺,支付平臺將支付結果返回給制票系統,制票系統得到確認后為鐵路客戶制票。

三、鐵路運輸企業電子支付的優勢

(一)操作簡單,結算快捷,降低資金風險。

克服了現金、支票作為主要支付手段存在的弊端,不用找兌清點,降低了結算人的風險,使資金的流通變得方便快捷,即時到賬。

(二)功能強大,滿足各種管理需求。

鐵路電子支付系統一目了然的管理界面,在體系結構上采用多級權限體制,運營平臺的各級管理人員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業務類型和人員進行授權。其九大功能(線上線下支付退款、線上付款現下退款、跨地域跨商戶退款、錯誤自動沖正、偏差及時處理、日中兩兩對賬、資金價差結算、實時在線監控、數據統計分析)集中了電子支付業務的所有大數據,并及時進行后臺分析,方便鐵路企業的賬務管理。

(三)提升服務質量,強化行業優勢。

過去,貨主辦理貨運繳費要在車站和銀行間往返多趟,有的業務會因此產生滯納金。投訴較多、服務質量受到影響。如今,鐵路電子支付是以信息化建設為依托、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金融服務,真正實現了“便利出行,溫馨出行”,取得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收獲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同時,電子支付采取摘要校驗、分級加密、硬件加密、數據簽名等多種安全措施,實現了不同地域不同渠道的異地退改簽,互聯網退票后在窗口退改簽,運輸變更到達支付等多業務接入和大并發量交易處理,提升了鐵路在行業競爭中的優勢。

(四)提高服務效率,節約運營成本。

通過實施鐵路電子支付可為客戶提供不間斷的票務信息服務,提升了鐵路系統的服務質量,提高了運營效率,節約了運營成本,減人增效,為鐵路的再發展、再建設積聚能量。

四、鐵路電子支付的會計處理

(一)一般業務的賬務處理

車站每日結賬后,會將“POS結算總計單”與售票系統“卡交易明細表”的金額進行核對,并將核對后的金額在“運輸進款收支報告”中“已匯繳上級單位進款-本站POS機收款”項目列示,收入管理部門據以入賬。借:內部往來-已繳運輸收入-已結算POS機售票售票進款-已結算平臺貨運POS機進款貸:運輸進款結算

(二)偏差業務的賬務處理

電子支付偏差是指應收票款(或運雜費)與電子支付平臺的實收款之間的差額。當POS結算總計單金額大于售票系統卡交易明細金額時,產生多繳款;當POS結算總計單金額小于售票系統卡交易明細金額時,產生的是少繳款。發生的電子支付少繳款在運輸進款收支報告的支方列示,“發生POS機售票少繳款”項目,后由旅客或責任人以現金補繳,其賬務處理如下:發生時:借:其他應收款—電子支付少繳款貸:內部往來—應繳運輸收入補繳時:借:現金貸:其他應收款-電子支付少繳款對于多繳款,由于票款已經通過電子平臺上繳鐵路總公司收入賬戶,所以,它的處理還有一個核對和退回的過程。對于偏差的處理流程也不斷簡化:過去是總公司電子支付平臺將匯集的偏差信息發到各營業車站,由車站根據POS交易憑條審核確認偏差是否可退,然后將確認的信息返回總公司電子支付平臺。審核工作需總公司支付平臺、路局、車站三級核對,工作量大、時間長,引發旅客大量投訴。2012年后,改由總公司電子支付平臺統一將匯總的偏差信息實現了“后臺比對”,把比對結果直接提交給銀行辦理退款,簡化了業務流程,縮短了退款周期。賬務處理如下:例.旅客張某購票刷POS機95元,由于操作問題,刷卡信息未傳到制票系統,制票失敗。張某只能再次刷卡,這種情況下,兩筆進款對應一張客票,產生一筆電子支付多繳款。借:其他應付款(已繳電子支付多繳款)95貸:其他應付款(電子支付多繳款)95由此可見,電子支付多繳款在發生時就直接辦理退款轉銷了。

(三)退款業務的賬務處理

電子支付退款一般發生在客運旅客身上,客戶使用互聯網或POS機支付成功后,需辦理退票退款,此情況原則上要求按照原支付渠道辦理退款。1.正常退款的處理電子支付退款原則上以原渠道退還,即支付現金的以現金方式退款,刷卡方式支付的仍退還到原支付銀行卡內。售票員在客票系統里為旅客辦理退票,同時,POS機打出“退款受理憑條”,表明該退款信息同時發送支付平臺。這樣,客票系統里售票信息和電子支付平臺卡交易信息達到同步,比對一致,賬務無需處理。2.非常規退現的賬務處理電子支付非正常退現即退票時沒有以原渠道退還,多指以電子支付方式購票,但在退款時以現金方式退還。這種情況當日結賬時,會發現電子支付交易出現多繳款而現金交易出現少繳款,電子支付平臺在隨后接收到售票系統傳送的退票信息時,將會按照退款受理將票款返還到旅客支付卡上,此時,退票旅客會同時收到兩筆退款,造成鐵路運輸收入的流失。遇此類情況,營業車站應將退票交易信息及時上報路局,同時,在運輸進款收支報告的收方列報發生POS機售票多繳款,支方列報發生少繳款,以減少收入的流失,賬務處理如下:借:運輸進款結算貸:其他應付款-電子支付多繳款借:其他應收款—少繳款貸:運輸進款結算

五、對客貨運電子支付發展的建議

(一)建立明細臺賬,動態管理設備。

站段和路局收入部門要分車站、分銀行的設立客貨運POS機明細臺賬,對電子支付設備的安裝、撤銷、變更以及窗口號(代售點窗口)予以動態記錄,保證電子支付設備與窗口一一對應,確保其身份的唯一性。

(二)總結經驗做法,做好人員培訓。

路局收入部門主管科室可以將幾年來客貨電子支付好的做法和經驗加以總結,組織站段以及車站收入相關人員的定期培訓,確保操作者能夠熟練掌握POS、TVM機等各種電子支付設備的使用和管理方法,嚴格操作規范,落實崗位責任,防止運輸收入進款的非正常流失。

(三)加強部門配合,不斷完善系統。

目前,客運的電子支付業務基本運行平穩,對各種突況的處理經驗已比較豐富。貨運電子支付的運營還亟待磨合和調試,貨運電子支付試運行剛一年有余,與過去路局自有的貨運POS支付系統同時并行,營業車站轉換工作習慣,上手新系統還需時日。貨運POS系統的測試完善還有賴于營業車站、貨運部門、收入部門、簽約銀行、信息部門多方的密切配合。關注客貨運電子支付的動態運行,各負其責,加強部門單位間溝通協作,使支付系統運轉的效率和安全性不斷完善,這是我們堅持不懈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中國鐵路總公司鐵路電子支付管理試行辦法鐵財[2011]6號.

[2]中國鐵路總公司鐵路電子支付運輸收入管理試行辦法[2011]7號.

篇(5)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電子商務成為商業貿易領域中一種先進的交易方式,而電子商務中最主要的內容電子商務支付也以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手段挑戰傳統的支付方式。因此,了解電子商務支付的基礎知識和重要知識點,將其更好地應用到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是很多“現代人”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這就需要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原有專業基礎上,對這些日新月異的電子商務支付方式進行探索和研究,并掌握支付的實際操作。目前在職業學校開設有《電子商務支付與安全》課程的學校比較少,在市面上出售的關于該課程的教材比較少,并且這些教材基本都是以理論為主,很少有支付的實際操作,所以有必要開發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適合目前電子商務支付發展,理論和實操相結合的《電子商務支付與安全》課程。

一、課程設計思路

本課程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依據國家勞動技能考核標準與“電子商務專業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表”中的“電子商務支付”工作領域設置。課程目標定位是以學生未來就業崗位電子支付技能為宗旨,立足于電子商務支付過程的掌握,對課程內容的選擇標準做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了以學科知識為主線的傳統課程模式,轉變為以程序性知識為主線的任務引領型課程模式,緊緊圍繞電子支付技術能力的要求,針對職業崗位的需要,整合項目模塊,序化教學任務,突出對網上銀行結算、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電話支付、自助銀行支付、網上金融的學習,使學生在完成具體項目過程中建構理論知識,并發展其職業能力。

二、人才培養目標

1.專業培養目標

電子商務專業培養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繼續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礎知識、電子商務職業崗位群必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和一定的創業能力,身心健康,能通過互聯網環境從事多種形式的網絡營銷活動、客戶服務、商城運營、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維護等工作,能夠為商務網站進行信息采集與信息更新,能夠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自主創業及從事相關商務類操作應用型人才。

2.課程性質

本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網上銀行結算、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電話支付、自助銀行支付、網上金融及安全保障的能力。本課程在中職第三學期開設,是一門提升學生電子商務支付能力的專業課程。其先導課程為《電子商務基礎》、《網頁設計》、《網站內容編輯》,后續課程為頂崗實習。

3.課程目標

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性質和課程設計思路,通過共建共享學校和校企合作調研,確定掌握電子商務支付與安全技術是從事網絡營銷和商城運營等活動必須具備的能力,《電子商務支付與安全》培養的專業核心能力就是掌握電子商務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了解在支付過程中產生的安全問題和解決支付安全的技術保障。同時細化為了培養該核心能力本課程需要提供的各項能力目標。

三、課程內容整體設計

1.以項目形式設計課程整體框架

本課程采用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以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為主線,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職業教育的特點。同時本課程以電子商務支付流程為主線,重構了課程的教學體系,重組了課程的教學內容,把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溶入到項目的制作之中,實現了教中學,教中做,教學做合一,較好地解決了學以致用,學好善用的問題。共設計電子商務支付的基本工作流程、網上銀行支付、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電話支付、自助銀行支付、網上金融七個項目涵蓋電子商務支付領域大部分支付內容。

每個項目的設計思路是“(在一個電子支付系統中)電子商務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支付過程中產生的安全問題――支付安全技術保障”,重點陳述各種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以程序性知識為主,并輔之以陳述性知識,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保障學生掌握電子商務支付的基本技能。

2.以任務驅動為基本形式設計具體內容

根據電子商務工作崗位的任職要求,參照電子商務師、助理電子商務師等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依據企業實際支付工作崗位和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學習情境,再設計項目任務,將基礎知識、支付技能及相關網店知識融入到項目任務中,完成基于工作任務的系統化課程內容開發。將設計的七個項目以任務驅動為基本形式進行分解,每個項目分解成3~7個任務,在教學活動中以7個綜合項目為導向,以分解出的教學任務為驅動,組織教學,具體設計如下:

項目一:電子商務支付的基本工作流程,具體包括四個學習任務:電子商務支付、電子商務支付系統、電子商務支付的基本工作流程、電子商務支付過程的安全問題。擬實現的教學目標:掌握支付的基本概念以及支付過程;理解電子商務支付的概念;認知電子商務支付系統的概念和形成過程;了解電子支付系統具備的功能和基本構成;掌握各項基本構成在電子商務支付系統作用;了解電子商務支付的類型;掌握電子商務支付的基本流程;了解當前電子商務支付面臨的安全問題、安全威脅;掌握電子商務支付安全的標準;了解保障電子商務支付安全的多種技術。

項目二:網上銀行支付,具體包括七個學習任務:網上銀行支付系統、個人網上銀行支付、個人網上銀行支付安全、中國農業銀行個人網上銀行、企業網上銀行支付、企業網上銀行支付的安全、中國農業銀行企業網上銀行。擬實現的教學目標:了解網上銀行支付系統的基本構成、業務功能,以及系統分類;掌握個人網上銀行的功能、申請和使用流程;了解個人網上銀行存在的安全問題、安全保障技術;掌握中國農業銀行個人網上銀行的功能、申請和使用流程;認識和掌握企業網上銀行支付的功能、申請步驟以及支付流程;了解企業網上銀行存在的安全問題以及技術保障;掌握中國農業銀行企業網上銀行的功能、申請步驟以及支付流程。

項目三:第三方支付,具體包括六個學習任務:第三方支付系統、支付網關模式第三方支付、賬戶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銀聯電子賬戶、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支付寶支付。擬實現的教學目標:了解第三方支付系統的基本構成;掌握第三方支付系統的功能;掌握第三方支付系統的分類;第三方支付系統的支付交易流程;第三方支付系統的安全問題;掌握支付寶的功能、申請、支付流程及支付安全。

項目四:移動支付,具體包括六個學習任務:移動支付系統、移動支付遠距離支付、移動支付近距離支付技術、移動支付的安全、招商銀行手機銀行支付、微信支付、手機錢包。擬實現的教學目標:了解移動支付的基本概念;掌握移動支付系統的的功能、分類和四種移動支付運營系統;了解移動支付中遠距離支付和近距離支付技術;認知移動支付的安全問題及技術保障;掌握招商銀行手機銀行的申請和支付操作;掌握微信支付和手機錢包的支付流程和安全。

項目五:電話支付,具體包括四個學習任務:銀行電話支付系統、銀行電話支付的流程、銀行電話支付的安全、中國工商銀行電話支付的基本流程。擬實現的教學目標:了解電話支付系統的基本構成、功能、分類;掌握電話支付系統的支付流程;了解電話支付系統的安全保障。了解中國工商銀行電話支付的基本流程。

項目六:自助銀行支付系統,具體包括四個學習任務:自助銀行支付系統、ATM系統的交易、POS系統的交易、指紋銀行。擬實現的教學目標:了解自助銀行支付系統的基本構成、功能、分類;掌握ATM系統、POS系統交易流程、安全問題、安全技術;掌握外掛式指紋銀行、內嵌式指紋銀行流程、安全技術保障。

項目七:網上金融,具體包括二個學習任務:網上證弧⑼上保險。擬實現的教學目標:掌握網上證券與網上保險概念,了解功能;掌握網上證券與網上保險組成;了解網上證券與網上保險存在的安全問題、安全保障技術;了解網上證券與網上保險的流程;掌握網上證券與網上保險的實例操作過程。

3.以能力訓練為核心設計實訓項目

為鞏固和加強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結合職業學校學生的學情和社會發展需求,將教育教學資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提煉電子商務支付實訓中技能的一些共性之處,從實訓項目選取的原則與策略、實習實訓項目框架的設計和項目教學法等方面進行了摸索,開發適合學生的訓練項目。具體包括網上支付的基本流程、電子商務支付的概念、網上銀行支付新手上路、企業網上銀行的支付流程、使用支付寶余額進行網上支付、使用快錢完成網上支付、網上注冊手機銀行、興業銀行手機銀行的申請辦法和服務功能、撥打四家銀行電話銀行、操練網站下單方式的電話銀行支付、用銀行卡到商場進行POS刷卡購物、ATM機存款取款操作、申銀萬國網上證券新手體驗、平安網上保險體驗等十四個實訓項目。

在實訓設計中突出體現項目的實用性和可實施性,還要注重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以及學生職業關鍵能力的培養。比如:撥打四家銀行電話銀行,實訓內容是到柜臺辦理(以工商銀行為例)銀行卡,然后撥打95588申請開通電話銀行,了解中國工商銀行電話銀行為您提供哪些服務,同時登錄中國工商銀行網站,了解中國工商銀行電話銀行的功能、流程、安全措施。通過這些實訓學生學會了解電話銀行進行的功能和支付流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

4.以培養職業能力設計教學方法

在課程教學中,打破傳統學科課程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任務驅動為核心的項目課程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以“電子商務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支付過程中產生的安全問題――支付安全技術保障”這個過程組織和安排教學內容,通過把學習過程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工作任務,設計出一個個任務教學方案,讓學生在完成具體支付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學會和掌握相關理論知識以及相關操作技能。達到理論知識指導實踐操作,技能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同時,通過熟練的實踐操作又反過來促進學生對支付理論更深層次理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

根據課程的特點,將情境模擬、角色扮演、案例教學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融入到教學工程中,改變傳統教學中的被動學習以及課堂氣氛沉悶的局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比如在項目二網上銀行支付的課程教學中,將學習情境模擬為網上支付環境,以角色扮演法組織教學,將學生進行分組,各組同學分別扮演銀行角色、商家角色、買家角色,通過商家和買家分別到銀行平臺辦理注冊銀行、開通網上銀行、利用網上銀行支付等業務,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網上銀行支付的工作流程和安全保障,同時培養學生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并且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比如在項目四移動支付項目中,以案例教學法引入目前在微信支付中存在安全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了解在微信支付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掌握防范這些安全隱患的方法,達到學以致用的作用。

5.以過程考核為主設計評價方式

改革傳統考核模式,對學生的能力訓練過程進行精心設計,在課程考核中將技能考核與綜合素質考核相結合,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將教師測評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融入企業參與評價,形成多元評價方式;將過程評價和總結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分為課堂評價和平時項目訓練評價兩部分,其中課程評價主要通過每一次課的考勤和課堂提問、師生互動進行考察,以此培養和考核學生的時間觀念和溝通能力;平時實訓項目以現場練習、角色扮演、情景模擬、項目實訓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綜合性考核方式,督促學生身體力行;總結評價包括知識考核和實操考核,考核注重綜合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在課程結束時通過期末考核的方式進行,其中過程考核成績占70%,總結評價考核成績占30%。

四、課程實施的配套條件

1.實訓條件

根據課程的教學特點,學生要掌握支付的流程,必須要進行網上購物并支付,為保住教學的順利實施,實訓環境上必須是能提供上網的多媒體計算機實訓室,并且配套有虛擬仿真實訓平臺進行實訓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借助虛擬仿真實訓平臺,學生可以進行模擬購物和支付流程的操作,加強學生的模擬操作能力;同時通過網上銀行的申請,登錄淘寶網等購物網站,進行網上銀行、支付寶實際支付操作能力的培養,加深對電子商務交易方式、支付方式理論知識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生對實際支付能力的培養。

2.師資條件

由于《電子商務支付與安全》課程是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科目,是一個將支付領域的知識進行分析和實際支付操作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具備支付的相關理論知識,并且能將理論知識很好的融入到實訓當中的能力。因此,對擔任該門課程的師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具有雙師素質,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又具備一定的對電子商務支付與安全的分析能力和實際支付操作的能力。

五、結束語

《電子商務支付與安全》是一門實用性和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必須充分依據專業培養目標,對課程的整體能力訓練項目進行設計,細化任務單元能力訓練項目,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和教師為主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實現教學和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張超,孫颯.對于改革《電子商務結算與支付》課程教學的思考.學理論,2012(23):243-244.

[2]楊琦峰,沈鑫,宋平.論《電子支付與網絡金融》精品課程建設――基于研究型教學模式[J].當代經濟,2012(07):102-106.

篇(6)

中圖分類號:F5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2-0176-02

2007年,我國接待入境過夜旅游人數達5 472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達419億美元,成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國內旅游達16.1億人次;出境旅游達4 095萬人次,居亞洲第一位,旅游業總收入達到1 540億美元。有關專家預測,到2015年,中國入境過夜旅游人數可達1億人次,國內旅游達28億人次,出境旅游約1億人次,游客總量約30億人次。旅游業增加值可達2 820億美元,占服務業增加值的11%、國內生產總值的4.8%。基于對中國旅游業的預期,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預測,201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國、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國。旅游電子商務作為旅游業和信息化相結合的模式之一,也得到了飛速發展。

一、我國旅游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概述

1.1 旅游電子商務

廣義的電子商務一般是指使用各種電子工具從事商務或活動。這些工具包括從初級的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傳真到計算機、計算機網絡,到NII(國家信息基礎結構-信息高速公路)、GII(全球信息基礎結構)和Internet等現代系統;而商務活動是從泛商品(實物與非實物,商品與非商品化的生產要素等等)的需求活動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費除去典型的生產過程后的所有活動。旅游電子商務旅游實際上是旅游經營在網上詢價、報價、預訂、支付、配送(服務)等等一系列商務活動的過程。

旅游業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性產業,這一特點決定了信息技術與旅游業之間的深層次互動關系,作為兩者結合產物的旅游電子商務已經并將繼續顯現出充分的活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旅游電子商務市場競爭格局基本呈現四大陣營:攜程作為第一陣營依然處于領先者地位;芒果網以強大的旅游資源整合優勢、資金優勢、品牌優勢以及國資委支持的優勢,作為強大的挑戰者進入市場,已經形成僅次于攜程網的市場地位,與e龍和傲游網等為市場的第二陣營;以旅游搜索引擎為創新運作模式的“去哪兒”比較搜索網站仍處于盈利模式的探索期,位于第三陣營;訂房為主或是訂票為主的旅游預訂網站,以差異化產品為特點存在于旅游預訂市場,作為市場第四陣營,處于補缺者地位。

2007年,我國旅游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到22.5億元人民幣,較2006年增長65.4%。預計2008年受奧運因素強有力推動,中國與更多國家之家旅游市場開放因素的推動,以及中國本地商旅、私人旅行市場發展影響,該市場規模將達38.4億元,增長率達70.7%。然而,目前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還是比較緩慢的。以2007年為例,旅游電子商務營收只占旅游業總營收的0.2%左右,而在歐美發達國家,這個數字往往在30%以上。

自我國旅游電子商務兩大巨頭攜程和e龍分別于2003年和2004年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后,我國旅游電子商務市場的巨大潛在市場受到了國際和國內資本的關注。從2005年開始,在國際、國內大量資金支持下,各類旅游電子商務服務商紛紛通過新設或者收購的方式創立,爭奪我國旅游電子商務服務市場,迅速填補了我國旅游電子商務服務的空白細分市場,加速提高了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服務水平。我國旅游電子商務正在迅速發展中。

1.2 電子支付

電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是指以電子計算機及其網絡為手段,將負載有特定信息的電子數據取代傳統的支付工具用于資金流轉,并具有實時支付效力的一種支付方式。信用卡、借記卡、手機、網上銀行、支付寶等都屬于電子支付的范疇。2007年我國電子支付市場全年交易額實現了100%的增長,突破1 000億元大關,并預計2008年仍將保持100%以上的增長。到2007年末,使用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電子支付平臺“支付寶”的用戶已經超過6 000萬,日交易總額超過2.7億元,日交易筆數超過130萬筆。中國移動也開始試水電子支付,用戶網上購物使用移動的小額支付平臺,在購物后直接扣除用戶手機話費。與此同時,網上銀行也開始成為電子支付的重要方式之一,個人網銀2007年的交易額增幅高達284.6%,成為電子支付中最為搶眼的一支力量。目前,幾乎所有的銀行都開設了網上銀行業務,幫助用戶通過互聯網購物及繳費,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整個購買流程。

從技術角度上看,電子支付包括“在線支付”和“離線支付”兩種方式。信用卡、借記卡、網上銀行支付等等支付方式由于需要實時與銀行通信,所以被稱為“在線支付”;而手機支付、校園中廣泛使用的一卡通以及公交卡等等,因為采用預存款方式,并不需要與銀行賬號相連,因此稱為“離線支付”。我們在旅游電子商務中應用的往往是在線支付方式。

二、電子支付在旅游電子商務中的應用現狀

國際旅游組織(WTO)的一份藍皮書《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提到:旅游和電子商務是天生的伙伴。在過去幾年的相關文獻中,有些研究者也認為旅游電子商務不涉及到其他電子商務類型中較為頭痛的物流配送問題,并且對于支付、信用等重要方面的需求也沒有零售業電子商務活動那么高。在傳統旅游業中,支付方式往往是通過前臺支付來完成的,剛剛開始起步的旅游電子商務自然也往往采用這種方式。

然而,2006年10月26日年電子客票全面推行后,旅游消費者的消費方式和消費觀念開始微妙轉變,促使旅游電子商務企業也開始積極考慮應對方案。在旅游電子商務中,電子支付的需求是不斷擴大的。隨著電子客票的推行,越來越多的旅客會從“電話訂票,送票付款”的傳統方式,過渡到“網上支付,實時出票”的全數字化方式。在酒店預訂方面,盡管旅游者大多在前臺付款,而在旅游高峰期,多數酒店都要求旅游者有信用卡擔保或付預訂金,由此產生了電子支付的需求。與此同時,全國廣泛推行的“交通一卡通”以及某些旅游景點推出的基于信息化技術的卡式門票或者數字門票,以及電子支付方式的多樣化以及迅速普及,也對旅游電子商務活動中對電子支付的需求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目前,我國較大的旅游電子商務網站攜程和e龍,目前,只接受信用卡支付或擔保。但是信用卡在我國并不普及。究其原因,可能是這些網站定位于較高端的商務旅游者,同時,傳統支付方式的替代性較強,對電子支付的依賴程度不大。時下,網站用戶使用電子支付的比例不高。不久前e龍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沒有在線支付經歷的會員達到74%,其中35%拒絕嘗試這種新的支付手段。而占絕大多數的中小型旅游電子商務企業,往往不提供電子支付方式。

除此之外,在支付額度方面,機票、旅游產品涉及的金額普遍較高。按照2005年10月30日央行出臺的《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規定,除非采用數字證書或電子簽名,網上支付單筆不超過1 000元,每日累積不超過5 000元。這就意味著一張售價在1 000元以上的機票至少要支付兩次才能成功,高于5 000元的國際機票則難以在網上支付。

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似乎有些跟不上電子支付的發展了。

三、旅游電子商務活動中發展電子支付方式的對策

游客的旅游過程一般包括旅游前決策過程、出行旅游過程、旅游后行為等三個主要過程。旅游前決策過程會經歷確認旅游需要、收集旅游信息、評價旅游方案、做出旅游決策等四個階段;出行旅游過程是散客旅游者從居住地出發進行旅游最后回到居住地的過程,這個過程涉及到旅游者吃、住、行、游、購、娛等基本旅游要素;旅游后行為是散客旅游者在旅游后體會到某種程度的滿意或不滿意,會尋求能證明旅游產品價值高(或低)的信息或采取的行動。對于旅游電子商務企業來說,旅游者進行支付的時機是旅游前決策過程之后、出行旅游過程之前,即是旅游者在旅游電子商務網站的幫助下做出了旅游決策之后及實際出發進行旅游活動之前。在這一時刻,“趁熱打鐵”式地提供電子支付接口,對商家與用戶都是有好處的。

基于目前旅游電子商務中電子支付的現狀,本文提出以下對策:

1.加速信用體系建設

旅游產品往往不能夠直觀地通過互聯網展示,因此旅游電子商務企業的信用問題就開始凸顯出來。因此,完善旅游電子商務企業信用查詢系統,建立中小企業基本信用制度,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等,通過構建旅游電子商務市場信用,促進電子支付發展。

2.采用多樣化的電子支付手段

網上銀行、銀行卡、信用卡、手機支付等等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技術,旅游電子商務企業應當與相關金融服務提供機構廣泛聯系,為旅游者提供多種選擇,促使旅游者選擇電子支付方式。

3.與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合作

大多數中小型旅游電子商務企業往往沒有足夠的資金及資源建立自己的電子支付平臺。而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很多較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例如,支付寶、貝寶、快錢、易網通等等。通過與這些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的合作,利用現有資源發展電子商務,未嘗不是一條可行之路。

4.適當采用離線支付方式

對于酒店、旅游景點景區來說,可以考慮適當采用這種技術。旅游者在開始旅游活動前先對門卡或者門票充值,在接下來的旅游活動中都可以使用這張卡票進行支付。這種便捷的支付方式對提高顧客忠誠度有一定幫助。

四、小結與展望

旅游電子商務活動中的電子支付的成功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信用體系的建立,即通過商家信用認證、信用憑證上傳、支付信用度累計和用戶監督(評價)相結合的辦法,盡可能確保商戶的誠信和信息的真實;二是引入誠信支付工具,確保用戶在享受到服務后再正式支付費用,進一步減少旅游者交易風險。這種模式建立后,旅游活動的吃、住、行、游、購、娛都將可以在此模式之上發展,從而讓旅游活動更加方便和安全。

參考文獻:

篇(7)

百家爭鳴亟待監管

7月下旬,在業界翹首期盼央行發放電子支付的牌照之際,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等單位主辦的“2006中國電子支付高層論壇”吸引了所有從事電子支付業務的銀行和公司關注。

首信易支付、云網、環訊IPS、騰訊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的爭相登臺、各家銀行負責人的集體亮相,一切都在暗示著:電子支付已經成為必爭之地。

“其實中國的電子商務剛剛起步,所以電子支付市場也沒有大家猜想的那樣成熟,但電子支付是一種趨勢。”一位參會的銀行代表這樣告訴記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理事長王國剛表示,由于人們對電子支付的了解不夠,電子支付在中國整個金融的發展過程中還不能有效地展開其功能。而實際上,作為金融方面的重要載體,電子支付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便利各類機構客戶和個人客戶的交易性。

在國內,較早經營電子支付的是兩家具有金融背景、熟悉銀行支付業務的公司,“北首信,南環訊”指的就是北京的首信易支付和上海的環訊IPS兩家公司。“早期的支付公司主要都是從事B2B業務,資金流都在銀行,所以問題不大。但是,現在各種支付平臺都有人做,線上線下、座機手機各種方式都有,是真是假讓人無從選擇。”北京某大學電子商務學院副教授在會場向記者表達了他的個人看法。

據有關數據顯示,信息產業部通過審查已經批準了19家電子商務認證機構,分布在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去年年底電子認證牌照達到260多萬張,預計今年年底會超過300萬張。而據粗略估計,目前我國提供網上第三方支付服務的機構已經超過50家。

針對支付寶、貝寶等國內50多家支付機構,社科院金融所不久前在《現代電子支付與中國經濟》報告中警示───此類機構從事資金吸儲并形成資金沉淀,如缺乏有效的流動性管理,則可能存在資金安全和支付的風險。社科院金融所還認為,第三方機構開立支付結算賬戶,先代收買家款項,然后付款給賣家,這實際上已突破了現有的諸多特許經營的限制,它們可能為非法轉移資金和套現提供便利,形成潛在的金融風險。

交通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蘭福民認為,規范、誠信和安全已經成為互聯網迅猛發展中電子支付的瓶頸,所以加大對支付行業的監管刻不容緩。

利弊均在難做取舍

《電子簽名法》和《電子支付指引》已經實施近一年,其中包括“電子支付交易品種可能存在的全部風險,包括該品種的操作風險、未采取的安全措施、無法采取安全措施的安全漏洞等”、“客戶使用電子支付交易品種可能產生的風險”、“爭議及差錯處理方式”等內容,都關系到銀行服務業服務風氣的整改。但是相關的條文還只是停留在紙面上,企業和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還沒有受到尊重。

那么,在享受電子支付特別是網上支付便捷性的同時,風險由誰承擔?用戶應該如何取舍呢?簡單看就是涉及電子支付的安全問題和銀行在支付過程扮演的角色問題。具體分析,焦點主要集中在支付安全的法律保障、風險責任的承擔、網上支付服務的規范、電子貨幣的合法性、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合法性等多個方面。

安全首先關聯的就是銀行賬戶的保密性。據中國工商銀行業務電子銀行部業務推廣處的周永林介紹,中國工商銀行最早是采用密碼登錄賬號的方式,但是對企業客戶從登錄開始就使用數字認證。2003年推出硬件數字證書U盾,今年8月10日還將推出一款新的安全產品“電子銀行口令卡”,用戶每次使用的時候就都是另外一個新的密碼。

“技術風險、聲譽風險和法律風險有可能造成網絡銀行的信用危機和金融危機。因此,對網上銀行應該有法律主體的確認,承不承認法律的主體是機構的主體和商業的主體,是不是應該作為銀行的主體監管,是迫切需要明確的問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業務創新與協調監管部主任李伏安認為,電子銀行發展的起始是無形的支付行為,網上支付是當前電子銀行發展的最大難題。

云網總裁朱子剛則表示,支付安全代表著國家金融的安全,在電子支付發展的初期需要政府的認可、行業的自律以及與其他行業的互動和帶動,最重要的消費者、企業或個人作為買方付款方的接受才是核心。朱子剛把安全分為四個層次,最基礎的層次是運營安全,包括組織結構、內部的管理、企業所代表的特征和利益體方面,支撐了運營安全的基礎。

“其實電子支付的安全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支付的安全保障,包括技術和體制;第二個是用戶對于電子支付的信心。”一位從事銀行電子支付系統研發的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誠信已成關鍵

提及電子商務的建設和電子支付環節的運作,避不開的大問題就是“誠信”,這似乎已經成為中國電子支付領域的永恒話題。總有一部分專家站出來指責社會缺乏誠信,致使電子商務在國內發展一直存在很大的障礙。但是這種誠信的對象長期以來都鎖定于普通用戶,難道只有普通用戶缺乏誠信嗎?

由于電子商務目前主要通過網絡完成,網上交易和支付就可能出現某一方不守信用的現象。值得慶幸的是,隨著技術的發展,支付平臺已經能夠盡量避免這方面的損失。但是越來越多的支付廠商加入電子支付的“游戲”,如果有誰作弊怎么辦?只有大家遵從一個規范,產業才能進行。在眾多行業涉足電子支付的時候,“支付平臺誠信也是關鍵”。

在管理制度上,包括商家的信用度、用戶的保存機制、日常的處理和業務流程的監管,圍繞前三項最重要的事情是底層和業務流程的監管。通過推出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保證交易的流程,在交易中如果有問題可以隨時有系統的告急。在內部有對所有信息的權限加密,防止內部、外部信息的破譯或者是泄露。

同時,交易一定離不開商家,對商家的信用度有一個完整的評級,確保商家的信譽好,也確保用戶能夠得到放心滿意的服務。因此,不斷地對商家和用戶進行評級,支付公司不僅是交易的中間體,也同時承擔信譽保證的責任,要對雙方交易的流程有一定的實時的監控。

“最大的安全隱患是一些看準了支付行當,但是又沒有強大實力公司的介入。他們可能對電子支付有種不安,不把它作為長期的業務進行經營,這樣對行業用戶和客戶會產生很大的危機。” 廣州易卡總經理閔銳認為,電子支付要長期運營,需要銀行對整個交易的資金進行流程的監控,并且讓銀行介入到信用控制中,通過各方面多層保護,來保障交易的安全性。

在國家相關部門尚未有效行動之前,行業自律也是保持第三方支付平臺信守規則的一種方式。于是,為了推動電子支付產業快速、規范地發展,此次參會企業討論了《中國電子支付行業自律倡議書》,呼吁相關各方攜起手來,加強自律,依法經營,提高行業信譽,改進服務質量,共同營造公平、規范的市場環境,將持續改善支付服務的方式與質量、安全運行、謹慎運營、客戶至上,作為基本原則。

同時為了確保用戶和商戶資金的安全,維護電子支付交易參與者的合法權益,防范支付風險,根據第三方支付服務機構的現狀,結合主要第三方支付服務機構的運行經驗,首信易支付、云網、騰訊財付通等企業發起單位發起了《第三方電子支付服務機構內部運營管理規范建議(草案)》。

長遠方向是融合

雖然電子支付在國內還存在很多問題,但不斷向前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所以關于電子支付的發展方向也成為與會嘉賓和電子商務人士積極討論的一個問題。

在各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適用于不同人群領域的支付平臺時,融合是談論較多的趨勢之一。究竟如何融合呢?可以預測的方向是,網上支付和移動支付的融合。這種跨媒介的合作,可以提高用戶覆蓋面,滿足更多種類的支付需求。另外,網上支付和卡機支付的合作是一種跨渠道的合作,能夠滿足線上、線下不同的購買需求,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子支付的要求。

當然電話支付在國內仍然具有巨大商機,特別是在小額支付方面。久通科技副總經理蘇海介紹,電話小額支付服務一經推出,即受到廣大互聯網、電子商務企業和網民的青睞,尤其在網站小額產品支付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同時,靈活的全網結算方式、利潤分配方式,也是其受到廣大互聯網、電子商務企業歡迎的主要原因。

作為擁有國內最大網絡社區資源的騰訊財付通總經理劉穎麒認為,互聯網將越來越普及,最后融入生活環境中。在此背景下,用戶在線消費和在線支付的需求越來越明確,基于企業和個人電子商務發展的契機已經出現。“我們期望打造‘一站式’在線支付的形式,以更好地發展在線電子支付。要對用戶的需求進行深度的研究和關注,對支付服務的體驗要不斷地有所改善,還應當建立一個開放、合作、共同發展的模式去推動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的發展。 ”

“移動支付模式可以和一種安全的技術相結合,例如生物技術和動態密碼身份認證,各自的結合滿足了用戶對安全的需求,向多元化的支付方向發展。”上海環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欒毓敏告訴記者說,其實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更加符合電子支付市場的壯大和成熟,因為目前中國的支付市場交給任何一家支付公司都不可能全部包攬。所以需要細分市場,對產品進行定位,要深入了解目標用戶的需求,進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自己的產品。

“現在最重要的是大家先把各自的產品做好,共同去贏取‘用戶的信任’,共同努力去營建整體的市場環境。”上海環迅欒毓敏的倡議也許正是廣大用戶所期望的一種態度,這樣國內的電子支付乃至電子商務才能走得更遠。

鏈接:國內主要支付模式

充值卡支付:其優勢是直接、實在,用戶用錢直接購買實物,用戶容易接受;但弊端是卡主要通過網吧或門市銷售,用戶群體有限,而且渠道建設周期長、成本高。

銀行/郵政匯款支付:其優勢是渠道成本幾乎為零,任何用戶均可采用;缺點是對最終用戶極其繁瑣、不便,且用戶不能立即使用,而商家對于核對匯款及用戶返回支付卡也需要人力支持。

網上銀行:其優勢是快捷、方便,費用實時劃扣,基本不存在壞賬風險,支付成本也較為低廉;但其最大問題是支付過程不能保證百分百安全,大多數銀行使用網絡支付需要用戶到柜臺辦理申請手續,因此用戶普及程度較低。

第三方支付:比如慧聰的“買賣通”、淘寶的“支付寶”。作為第三方支付平臺解決了銀行無法解決的信用問題,這種服務消除了買賣雙方的擔憂,是得到市場認可的安全模式。但基本只限于在其自己的網站上使用,沒有被推廣和普及。

電話支付:這是固定電話和小靈通用戶通過撥打當地聲訊支付熱線獲得電子賬號,然后憑電子賬號到相應網站購買其收費產品的支付方式。其特點是普及程度高、支付快捷方便、渠道建立快,非常適合互聯網小額產品的支付(每次支付一般在30元以下),但缺點是不適合大額產品支付。

觀點:第三方支付是否合格?

與2005年的“網上支付”主題略有不同,今年電子商務世界的大會把范圍擴大到了“電子支付”。這也許和國家近期可能頒布的電子支付牌照有關,因為2006年出現的一些電話支付公司也在積極爭取這塊第三方支付的通行證。但是,經歷了這些年的發展,國內的第三方支付是否已經合格了呢?

毋庸置疑,電子支付是電子商務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但是因為早期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在電子銀行方面的建設步伐相對遲緩,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崛起迅速填補了這一空白。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在整個電子商務,特別是B2C、C2C市場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央行決定把他們定位為金融增值業務服務商。市場初期的不規范,加上缺乏強有力的監控和管理,目前第三方支付平臺其實還存在著不少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他們獲取最終的電子支付牌照,也可能與廣大電子商務用戶的切身利益直接掛鉤。

首先,第三方支付平臺吸納和存儲了大量的過流資金,形成資金的沉淀甚至挪作它用。據相關調研機構估計,每天因資金過流而滯留于第三方平臺上的資金達到百萬元級別,全年可以累積數億賬戶資金。

因為目前國家未對此類資金強化管理,這些金額巨大的資金流可能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保留近一周時間(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平臺甚至更長)。作為資金的短暫管理者,是否能夠安全保管、是否會利用其他渠道“錢滾錢”?一旦處理不當,后果不堪設想。首信、云網、環訊等業內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負責人都向記者表示,他們不存在資金的滯留和挪用,但不排除其他公司會出現此類情況。

其次,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參與資金結算業務。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結算業務屬于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必須經過銀監會的批準才能參與。在不合法但無具體法律條文指定為非法的“灰色地帶”,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經逾越了界限,突破了國家賦予商業銀行的特許經營限制。

“某些支付平臺可能是和銀行一起合作的,所以銀行對于第三方支付公司涉足結算業務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據參會的一位金融專家稱,這種行為普通消費者很難監督,只能依賴國家監管部門出臺相應措施治理,或者支付平臺“潔身自好”。

第三,虛擬貨幣的混亂,影響了電子商務的有序進行,普通網站推廣的電子貨幣有待國家法律明確。在互聯網領域,虛擬貨幣已經有多家涉及小額交易的網站自己推出,包括聯眾、百度、騰訊等公司。在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上,這些虛擬貨幣已經被用戶普遍接受,甚至起到硬通貨的作用。

篇(8)

根據鐵路客票銷售和管理的相關要求,結合互聯網交易的特點,本文從服務旅客、業務管理和系統監控3個方面進行需求分析。

1.1服務旅客需求

(1)在線售票服務需求。包括對購票旅客進行實名購票管理,旅客可在12306網站在線辦理車票查詢、預訂、支付、退票、改簽以及訂單查詢業務,關鍵業務辦理成功后,鐵路提供通知和提醒服務,交易過程中確保用戶、車票和支付信息的安全。

(2)線下配套服務需求。包括旅客完成在線購票后,可在線下辦理互聯網購車票的退票、改簽、換票、檢票和驗票業務。

1.2業務管理需求

包括互聯網售票涉及的票額、預售期、售票時間、席別、票種、車次、車站、實名證件類型、網站開放時間、業務辦理時限、允許購票張數、售票收入統計、旅客投訴受理、異常用戶處理等業務。

1.3系統監控需求

包括對互聯網售票過程中涉及的軟硬件設備進行資源利用、負載等運行狀態的監控,以及對互聯網售票處理速度、購票旅客行為、訂單狀態等進行監控,確保系統安全、穩定、高效運行。

2鐵路互聯網售票系統總體方案設計

2.1系統邏輯結構

鐵路互聯網售票相關的系統包括客票系統、12306網站、互聯網售票業務處理平臺、鐵路電子支付平臺以及站車無線交互平臺5部分。同時建立綜合監控和安全保障平臺,對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基礎支撐。其中客票系統、電子支付平臺為正在運行的既有生產系統,對其網絡和硬件進行擴容,以應對互聯網售票業務帶來的新增負載;依托12306網站,構建互聯網售票業務處理平臺,對線上購票請求進行前端處理后,按業務流程進行接口和相關功能組件的流程編排,聯動客票系統和電子支付平臺,完成在線售票業務;借助現有線下售票網點的服務能力,對人工售票窗口、自助售檢票終端設備進行電子客票的適應性改造,提供線下配套服務,實現線上、線下的閉環服務鏈;依托站車無線交互平臺,實現互聯網售票信息在車載手持終端設備上的動態信息。

2.2系統功能設計

鐵路互聯網售票系統功能如圖2。圖2鐵路互聯網售票系統功能設計鐵路互聯網售票系統網站客票系統電子支付平臺站車交互平臺綜合監控平臺安全保障平臺用戶管理交易處理換票退票改簽支付退款對賬偏差處理電子票查驗系統監控業務監控交易安全網絡安全邊界安全研究與開發第21卷第4期鐵路計算機應用圖1鐵路互聯網售票系統邏輯結構12306網站鐵路電子支付平臺綜合監控平臺站車無線交互平臺互聯網售票業務處理平臺客票系統接入前置客票系統(鐵道部)客票系統(鐵路局)客票系統(車站)安全保障平臺。

2.3鐵路電子客票設計

通過互聯網在線購買的車票,將全部以電子客票形式存儲。電子客票是以電子形式存儲的,借助RFID等信息存儲技術,將電子票信息與身份證、手機號等信息進行關聯,依托多種售票渠道和支付手段,為旅客提供購票、支付、乘車、變更的全程電子化服務。按照其產生和使用過程分為正常車票、進站已檢、出站已檢、已退票、已改簽、已制票6個狀態。電子客票產生后處于正常車票狀態,在鐵路規定范圍內可辦理退票、改簽、進站檢票和打印普通車票業務;電子客票辦理退票、改簽、打印普通車票和出站檢票業務后其生命周期結束。(1)互聯網售票網站:網站的服務對象為購票旅客,主要包括用戶管理和交易處理兩類功能。用戶管理包括用戶注冊、資料修改、密碼管理、登錄管理、聯系人管理等功能;交易處理包括車票查詢、車票預定(含單程、往返和聯程)、支付處理、在線退票、在線改簽、訂單查詢、短信通知、郵件通知等功能。(2)客票系統配套:客票系統提供站外代售點、站內自助設備和人工窗口電子客票換票功能;在車站人工窗口提供網購電子客票的退票和改簽功能;在具備自動檢票閘機的車站,提供二代身份證直接刷閘進出站功能;在系統出現故障的情況下,在車站提供電子客票的應急換票、檢票功能;提供參數管理,實現對預售期、售票時間等業務數據的動態管理。(3)鐵路電子支付平臺配套:鐵路電子支付平臺提供網銀在線支付、在線退款、線下退款、偏差處理和日常對賬等功能,實現互聯網售票系統和銀行網銀系統的統一對接,同時預留與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接口功能。(4)站車無線交互平臺配套:站車無線交互平臺,提供向車載設備的實時推送電子客票信息,在列車手持移動終端提供電子客票查驗功能。(5)綜合監控平臺功能:通過系統監控功能,實現對互聯網售票相關的服務器、網絡、存儲、安全平臺、數據庫、中間件提供狀態監控功能,對故障設備或超載狀態提供聲音、圖像和短信多種報警手段;通過業務監控功能實現對網站登錄人數、售票張數、壓單情況、支付情況進行業務監控。(6)安全保障平臺:提供網站交易安全、客票系統交易安全、電子支付安全、系統間邊界安全及網絡安全保障功能。

2.4系統網絡設計

在滿足業務需求的基本設計原則下,充分考慮鐵路客戶服務中心、客票系統、鐵路電子支付平臺、站車無線交互平臺等系統網絡的安全連接問題。鐵路互聯網售票系統網絡由外部服務網、內部服務網、客票專網和站車無線網4部分構成。(1)外部服務網。互聯網售票系統對外提供服務的邊界設備部署在外部服務網中,根據服務器功能不同,分別屬于不同的虛擬子網(VLAN),對外通過專線與互聯網、短信營運商及銀行系統聯接,對內通過安全平臺與內部服務網聯接。(2)內部服務網。互聯網售票交易處理平臺部署在內部服務網中,通過安全保障平臺連接至外部服務網和客票網。(3)客票專網。客票專網采用分層拓撲結構連接鐵道部、鐵路局和車站,通過安全保障平臺對外連接至內部服務網、站車無線網。(4)站車無線網。通過具備單向數據流控制的安全防護措施,實現客票專網和移動運營商的互聯,借助移動運營商的無線網絡專用數據通道,實現電子客票數據向列車手持終端的單向推送。

2.5業務流程設計

由于互聯網售票涉及業務較多,本文重點論述線上購票、退票和線下取票、檢票的業務流程設計,如圖3:求后,進行身份有效性檢查,同時考察系統運行負載,在系統具備處理能力的情況下,允許合法用戶成功登錄。(2)車票預訂:為完成車票預訂,旅客需要首先查詢可預訂的車次,當列車具備剩余席位時,旅客可選擇該車次,錄入實名制購票相關身份信息后提交訂單。客票系統根據旅客購票需求和車票庫存進行鎖定席位處理,席位號分配成功后產生待支付訂單。(3)在線支付:旅客針對待支付的訂單發出付款申請,電子支付平臺對付款交易進行處理后轉接到相應的網上銀行,旅客在銀行提供的網上銀行界面中錄入賬號、密碼信息,完成票款支付操作。(4)在線出票:旅客完成網銀支付后,相應的支付結果信息經由電子支付平臺處理后發送到客票系統中,客票系統核查支付結果正確后,在線生成電子客票,并以短信和郵件的方式通知給旅客。(5)在線退票:旅客在線購票成功后,如行程變化可在線辦理退票業務。首先由支付平動銀行系統將應退票款返還旅客,然后記錄相應的存根信息并釋放車票席位。(6)線下取票:旅客在線購票成功后,可選擇在代售點、車站窗口、自動售/取票機等線下終端完成電子客票換取普通紙質車票的業務。換票成功后電子客票生命周期立即結束,不可以在線辦理退票、改簽業務,以及電子客票檢票業務。(7)電子票檢票:旅客在線購票成功后,可在具備自動檢票閘機或手持檢票設備的車站辦理電子票聯機檢票業務,實現全過程的無紙化乘車。電子票的載體初期為二代身份證,未來可擴展到智能手機、實名儲值卡等信息載體。

3應用實踐

篇(9)

2011年6月,《浙江省電子商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正式頒布,該發展規劃首次以政府規劃文件的形式明確了電子商務在浙江省經濟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十二五”時期是浙江省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而在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發展和完善電子商務體系對于提高浙江經濟競爭力以及改善民生都尤為重要。本文擬從電子商務的模式分析出發,分析不同支付模式在電子商務中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力,進而為電子商務支付平臺尋求最佳選擇。

一 零售電商支付模式分析

面向零售的電子商務可以選擇的支付方式有多種,比較傳統的方式包括先款后貨和貨到付款等基本沒有脫離貨款交換的支付邏輯方式。但是在電子商務領域,基于其跨區域和不見面等特點,貨物和錢款在時間和空間上產生分離,使得買家和賣家都暴露在巨大的信用風險之中。這無疑限制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為解決信用風險的制約,電子商務企業通過引入快遞代收等方式加以改進,甚至建設自己旗下的物流品牌提供送貨和代收款服務,取得了一定效果。

與此同時,面向零售的電子商務企業還可以選擇基于現代電子支付網絡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典型的通過第三方支付平成的電子商務交易流程,如買家在電子商務商家選擇商品,完成購買;買家將貨款支付到第三方支付平臺后,第三方支付平臺將通知賣家發貨;賣家發貨,并向第三方支付平臺確認發貨;買家確認收到貨后,向第三方支付平臺確認收貨;第三方支付平臺將貨款支付給賣家。在整個流程中,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貨款的托管人,解決賣方在貨物發出后和貨款收到前的信用風險;同時,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提供買家一定的維權空間,為賣家提供了額外的信用保證。通過這一中介,買賣雙方均可減少對手方選擇的難度,能夠集中精力于買賣本身,從而加速市場的發展。

上述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電子商務只所以能夠實現,和現代化的電子支付網絡密不可分。整個流程中所使用的電子銀行體系,加密數據傳輸(如SSL,SET加密傳輸協議),CA電子認證體系等的開發、應用,都是在銀行電子支付網絡建設中逐步完善。對于買家而言,電子支付網絡給買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付款途徑,提高了電子商務的購買體驗。

目前第三方支付平臺中,用于結算的資金一般有三種來源:買家的備付金、借記卡支付與信用卡支付。本文就這三種手段進行分析,著重比較其中借記卡和信用卡兩種電子支付手段,并就未來立足于借記卡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建設作一構想。

二 不同國家的支付模式選擇

中國的電子支付事業源于1985年3月中國銀行珠行分行發行的第一張珠江信用卡,幾乎與我國的改革開放同步啟動。在此之前,20世紀60年代,信用卡在美國、加拿大、歐洲的發達國家萌芽并興起。到了70年代,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和地區也開始大力發展信用卡事業。

截止2011年第三季度,我國借記卡累計發卡量為25.38億張,信用卡累計發卡量為2.68億張。雖然發展迅速,然而從總體上看,中國的支付卡發展程度還是比較低的。借記卡仍然會在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占有絕大部分的份額。同時,根據報告顯示,我國的特約商戶數量約為287萬戶,遠未達到美國接近100%的商戶覆蓋率;銀行卡滲透率約為40%,也無法與發達國家比肩。

放眼全球,在支付卡體系的建設上,美國和歐洲兩個先行者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前者建立了以信用卡為核心的支付卡體系,而保守的“老歐洲”則更加倚重借記卡作為支付卡的媒介。

美國之所以會選擇信用卡,可以看作是其透支文化和支票文化的綜合。美國人長久以來使用支票的習慣使得美國人現金偏好低、喜歡透支,這恰好符合信用卡的自身特點。而大眾守信的良好品質加上完善的個人誠信評估體系,也為信用卡的推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美國的法律體系也強調對持卡人的保護。美國《誠信貸款法》規定:持卡人對未經授權的消費至多承擔50美元的責任。綜上,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民眾的消費習慣以及良好的個人誠信體系和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造就了美國輝煌的信用卡產業。

相比美國,歐洲發展信用卡的條件就要相對遜色。戰后的歐洲經濟萎靡,而民眾的消費習慣也較為保守,法律法規特別是個人誠信體系方面更是與美國相差甚遠。同時,由于歐洲的通訊網絡不及美國發達,因此以法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選擇了借記卡,并且率先開始采用IC技術以保證信息安全。2003年,法國支付卡交易額為1680億歐元,占法國全部卡片交易額的90%。橫向對比,2001年法國支付卡的交易額為1814億美元,美國為14337億美元,而兩國2002年的GDP分別是8220億美元和93600億美元,可見以借記卡為核心的法國支付卡系統和以信用卡為核心的美國支付卡體系發揮的功能相差無幾。

從上述事例可見,支付卡的選擇與一國的文化、經濟狀況密切相關,只要選擇得當,無論是以借記卡還是以信用卡為核心,都能夠在一國經濟生活中發揮功效。

三 立足借記卡發展我國支付卡事業

隨著金卡工程等支付網絡體系的逐步建立,支付卡的方便快捷、便于攜帶等特點得到發揮,因此在零售領域,由支付卡取代現金作為主要支付媒介將是必然趨勢。以下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探討也將從便捷性、經濟性和安全性三項因素著手。

1.便捷性

以備付金方式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結算,買家可以通過一次沖值完成多次結算,操作相對簡便。對于第三方支付平臺而言,每次結算時僅與買家發生聯系,實現也較為容易。相比之下,兩種電子支付手段在結算時,買家都要通過銀行的認證,向第三方支付平臺劃付,操作相對繁瑣。而第三方支付平臺在結算時與買家、銀行之間都要發生聯系,技術相對復雜。

在實體零售領域,電子支付手段受到收單網絡建設的限制,可接受借記卡或信用卡支付的“特約商戶”的數量限制著使用電子支付手段的便利程度,而在零售電子商務領域,第三方支付平臺往往能充當“特約商戶”的角色,大大解除了電子支付手段的使用限制,提高了電子支付手段的便利程度。在2010年出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中,規定“支付機構的實繳貨幣資本與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的比例不得低于10%”,將第三方支付平臺接受的備付金數量與資本金掛鉤,限制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無限擴張,在控制風險的同時也限制了備付金結算方式的發展。

因此對于買家而言,當備付金還是電子支付手段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結算時,其便利性基本相當;然而因為《辦法》對于備付金規模的限制,相信第三方支付平臺會偏好電子支付手段。

2.經濟性

備付金結算方式僅涉及買家和第三方支付平臺。對于買家而言,預存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資金無法獲得利息,是一種機會成本的損失。而對于第三方支付平臺而言,買家預存的沉淀資金,恰恰可以用來獲取利息收益。而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在目前的競爭環境下,發行的信用卡基本都是免年費且有寬松的免息期,因此銀行需要承擔免息期內的利息費用和信用風險。同時,我國信用卡持卡人依然沒有普遍形成透支消費的習慣,銀行尚不能如國外同業那樣從信用卡透支利息里取得豐厚的收入。相反,信用卡套現行為的存在更加加重了銀行在信用卡業務上的資金成本壓力,這就使得銀行對于商戶的手續費收入寄予厚望。而目前的借記卡則不同,它與儲蓄賬戶相關聯,有沉淀的短期資金可以為銀行產生效益,且不用承擔風險。因此對于同樣的盈利水平要求,銀行可以在手續費收入方面較信用卡有所松動。從2003年國美“罷刷”事件以及2008年前后支付寶與發卡銀行間的分歧都可以看出,對于商家而言支付方式的成本并不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小數目。因此筆者認為,如果立足信用卡來建設第三方支付平臺,參與者之一的銀行的利益需求較高,支付成本較高;而立足借記卡來建設第三方支付平臺,商家和銀行都有較大的利益分享空間,有利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長遠發展。

在考慮了支付手段的成本之后可以發現,雖然備付金、信用卡和借記卡支付模式在使用的便利性方面相差無幾,但是相比較而言電子支付手段的結算模式對買家較為公平,尤其是立足借記卡的結算模式成本較低,比較容易協調相關各個參與者的利益訴求,因此總體上借記卡的結算模式較有優勢。

3.安全性

2010年出臺的《辦法》中規定了“支付機構接受的客戶備付金不屬于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因此以備付金方式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結算、買家的結算資金由第三方支付平臺托管的做法保證了買家的資金安全。而銀行由于長期處于各種監管機構的嚴密監控下,其經營穩健性是監管的一大重心,資金安全基本無憂。

從技術的角度而言,買家的資金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通訊保密、身份認證等手段。目前第三方支付平臺一般采取用戶密碼配合動態密碼的方式來完成用戶身份認證,而銀行網銀則普遍采用了數字證書、USBkey形式的硬件認證設備。在通常情況下,銀行在內部控制等軟環境建設上,也要勝第三方支付平臺一籌。

然而基于電子支付手段的結算模式也有其安全性短板。一旦發生盜用銀行卡事件,國內持卡人需要承擔較高的風險。原因一是銀行通過格式合同維護和擴大自己的利益,比如信用卡協議中往往會有“24小時掛失免責條款”,即信用卡掛失之前及掛失次日24小時內所造成的損失仍由持卡人承擔;另一方面,《銀行卡業務管理條例》中欠缺對發卡行法律責任的規定,導致實務中只能適用《民法通則》第106條的過錯歸責原則,使銀行的損失僅限于其責任份額內的部分;再者,根據我國《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有關“抗辯切斷”的規定,持卡人和特約商戶基于買賣關系發生糾紛,不得作為拒絕支付所欠銀行款項的抗辯理由。總體看來,盡管目前的法律體系對持卡人在被盜用之后,并沒有特別的保護,但是電子支付系統本身的安全性比第三方支付平臺要出色,因此基于電子支付系統的結算方式更加安全。

因此,無論從推廣、使用支付卡的角度來看,還是從消費者、銀行的利益的角度來看,借記卡都占有優勢。

篇(10)

隨著“互聯網+”深入發展,電子支付的新模式層出不窮,其應用的普遍性已逐步超過了傳統的現金支付。醫院為方便患者,積極適應新業態,大力推進自助繳費模式。然在實際應用中,由于相應配套管理措施及財務監管未能及時跟進,勢必產生一定的風險。在保障醫院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適應醫療費用結算方式變革,為患者提供多樣、便捷的結算方式選擇,是亟待研究開展的一項重要管理工作。本文以某市三級甲等綜合醫院S醫院為例,通過介紹該院電子支付集成對賬平臺的構思與建設,探索如何在推進智慧財務建設的同時做好醫院財務監管工作,以供參考。

一、集成對賬平臺建設的必要性

(一)電子支付的應用現狀

電子支付是指使用人通過電子終端,直接或間接向支付服務商發出支付指令,實現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的行為。當前醫院常用的電子支付結算方式有銀聯、支付寶、微信;支付渠道有收費窗口、診間掃碼、自助機、手機App等。所有渠道均支持微信、支付寶交易,窗口和自助機可持銀行卡交易。患者使用電子支付的繳費流程為:收費窗口繳費,患者使用銀行卡刷卡支付,或使用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平臺的二維碼掃碼支付;診間掃碼繳費,醫生通過工作站開出醫療服務項目,實時生成支付二維碼,患者掃碼完成結算支付;自助機繳費,患者通過就診卡、患者ID號等進入費用結算界面,使用銀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二維碼掃碼完成支付;手機App繳費,進入醫院就診頁面,綁定個人身份信息,實時獲取就診費用信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成支付。患者繳費成功后,系統會生成繳費憑據,視醫院信息化支持程度,可通過自助機打印“繳費憑證”,或手機中生成的繳費信息到對應診療科室進行診療。自助繳費的廣泛應用,大大緩解了窗口結算壓力,減輕患者就醫“三長一短”的狀況。

(二)支付模式的管理風險

對于醫院收費、賬務等系統而言,支付方式的增加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接入均會涉及業務模型或流程的變化。從門診業務流程的再造,到信息技術的升級,再到財務內控管理的完善,都需要醫院做出相應的調整。任何流程設計的不合理或管理缺失都將會產生一定的風險。1.產生的財務風險與傳統的現金支付和銀聯刷卡支付模式相比,電子支付的多樣性增加了財務對賬的復雜程度,增加了對賬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使用傳統的手工對賬方式效率低下且準確度不高,對賬過程監管難。如對賬工作責任落實不到位,出現重復刷卡、重復退費、單邊賬等問題就不能及時發現。同時,多種的支付方式與渠道分散于不同系統,導致數據統計繁瑣,影響財務分析與決策支持。2.產生的信息風險現代網絡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推動了電子支付的廣泛應用,在為生活和工作提供便捷的同時,還存在事先無法預估的各種風險。如網絡故障、系統出錯、網速不暢等,因此產生“單邊賬”、重復收費、重復退費等問題,從而對患者醫療費用結算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產生影響。3.產生的金融風險通過第三方平臺支付的資金在未提現結算時,資金沉淀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賬戶中。就目前資金管理現狀來看,如果用戶未能及時提取資金,或未做到有效監管,第三方支付機構有可能將這部分資金用作其他投資,從而產生資金管理的安全隱患;若支付機構經營不善導致破產,那用戶資金如何得到賠償也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另外,患者退費過程也可能產生信用卡套現的金融風險。

(三)建設集成對賬平臺的目的

為防范和控制風險,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推進資金對賬平臺建設,確保醫院資金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實現HIS與醫院財務支付體系的無縫對接,將交易、對賬、退費在系統的支撐下形成有效的閉環管理。

二、集成平臺的建設思路

電子支付集成對賬平臺需要實時監控醫院內外資金流向情況,按約定的對賬規則和時間,通過數據比對自動進行統一對賬,并將單邊賬(一般為銀行系統已入賬或第三方平臺已入賬但醫院HIS未入賬)的比對結果通過系統比對功能以異常數據的形式自動顯示出來。同時,還要實現平臺退費管理、異常處理等業務功能,包括對賬的時間要求、對賬人員的權限設置,尤其是對賬后差錯的處理流程及預警機制等,并能夠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為財務管理提供決策支持,從而全面實現建設目標。(見圖1)

(一)建立三方對賬機制

三方對賬的實質就是對業務與財務的數據進行稽核。三方包括: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收入數據、各第三方支付平臺繳費數據、銀行賬戶收付款明細賬。要達成三方對賬平衡,需要滿足醫院、支付平臺和銀行的三個系統數據一致,即醫院銀行收款、HIS業務收入、平臺業務收入與平臺銀行收款四個維度的數據相等。

(二)數據核對差異分析

通常情況下三方對賬會出現一定的差異,需要對異常的數據追根溯源。在正常交易的單筆業務中,HIS繳費訂單號應與銀行交易流水號匹配、HIS繳費訂單金額應與銀行收退款金額匹配、HIS繳費時點應與銀行交易日期匹配。以上三項若均匹配,則交易正常不存在數據差異;若有至少一項不能匹配,則會導致醫院HIS與支付平臺之間產生資金差異,即為異常交易。需要查明差異原因,系統按規則進行處理,系統規則以外的問題應及時查明原因,在對賬系統中進行核銷,并進行相關業務處理。

(三)完善患者退費流程

患者退費遵循原路返回的原則。對不同情形的退費制定標準操作流程,加強業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控制。建立并完善第三方支付退款業務的審核管理制度,實行退款操作與審核職責相互分離,退款通道必須由醫院授權,并遵守原渠道退回的規定,即由銀行卡支付退費應退回原支付銀行卡,支付寶、微信支付退回原支付渠道,以避免套現。

三、集成對賬平臺的構建和應用

電子支付集成對賬平臺采取分層業務架構設計,將應用層、功能層、平臺層和數據層進行邏輯分層設計和部署,并采取統一的信息數據標準和信息安全標準進行整體規范設計和實施要求。(見圖2)

(一)做好平臺建設需求分析

根據財務內部控制管理要求綜合考慮對賬范圍,并根據今后醫院支付業務拓展等因素影響,考慮系統后期開發及維護的便捷性、易擴展性,全面做好系統總體需求分析和功能設計。

(二)完善平臺數據接入方案

以綜合支付管理為核心,形成從患者繳費到資金最終結算的閉環管理。完成醫院、患者、第三方支付平臺、銀行、醫保等業務關聯方的交互處理,實現各種支付方式接入、資金的清結算、稽核對賬等功能,從醫院HIS系統、第三方支付公司、銀行業務系統獲取的對賬數據,通過軟件數據接口形式導入綜合對賬平臺。可根據不同的交易渠道、業務類別、結算方式、交易狀態等不同對賬方式進行篩選,分別生成對賬文件。

(三)生成對賬分析設置預警

系統能對整合匯總后的各種渠道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自動生成相應的統計報表,同時也能夠對不同的支付方式、交易渠道進行統計處理。并能按照預設的預警參數對系統未比對通過的情況進行自動預警。如把HIS系統無交易記錄而第三方支付公司及銀行方面均有交易記錄的數據用紅色標記出來,并在綜合對賬管理平臺上設置相應的退費操作,把需退費給患者的交易予以退費處理,并能查看退費信息。

(四)根據管理需求設置權限

對平臺各業務模塊信息、各級對賬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的工作權限分級設置,同時對患者信息、對賬數據進行必要的維護管理。平臺采集醫院所有支付信息形成對賬庫,不開放數據修改權限。

(五)實現資金流閉環管理

為保證支付交易的準確性,防范交易資金的安全風險,資金賬戶歸屬醫院,其他機構或個人無法使用。患者支付資金,直接從患者賬戶實時轉入醫院第三方支付平臺商戶。向患者退還資金,由第三方支付平臺商戶退至患者支付賬戶,可通過人工審核管控退款風險。醫院與第三方支付平臺之間按照約定的T+1結算周期,進行資金結算并劃轉至醫院銀行賬戶。

(六)重視系統信息安全管理

平臺管理的支付業務數據涉及患者隱私及醫院資金往來信息,系統應用、數據信息和網絡的安全至關重要。在系統建設之初,就應將數據安全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納入整體設計,有效實施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通過采取內外網隔離技術、用戶身份驗證、數據簽名和敏感數據加密等切實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斷提高信息系統安全性,全方位保障集成對賬平臺的安全平穩運行。

四、應用效果

S醫院集成對賬平臺項目于2020年6月啟動,至2020年11月系統建設基本完成。現有五個一級功能模塊,包括訂單管理、報表管理、賬務管理、電子對賬管理、退費管理等47個二級功能模塊,滿足每天近萬筆業務的處理(見圖3)。為了保障項目能順利上線運行,該院成立了由信息資源部、財務部及系統供應商組成的項目組,每周召開項目例會,推動項目的建設進程。集成對賬平臺的上線顯著提高了財務對賬工作的效率和資金的安全性。一是通過把對賬職責強制性地設計在流程中,解決了手工對賬模式下,對賬人員角色分工不清,對賬工作責任落實不到位問題。二是利用系統自動比對功能,重點關注交易異常的比對信息,大大提高了財務對賬的效率,解決對賬不及時、對賬過程監管難的問題。三是對賬平臺的數據報表統計分析模塊,解決后期財務分析、數據統計繁瑣問題。四是實施退費款項原路退回,提高了退費效率,保障了退費過程的真實準確,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

五、結語

電子支付集成對賬平臺的建設,不只是安裝運行一套應用軟件,而是要探索如何在推進智慧財務建設的同時做好醫院財務監管,涉及財務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和操作規范等核心內容的重新梳理和完善。電子支付的新業態與新商業模式將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不斷涌現,支付手段的不斷創新必然會產生新的支付風險,需要常抓不懈地做好數據檢查與監督,提高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與綜合素質,不斷優化改進制度、流程,加強醫院的網絡安全建設,盡可能將風險控制和業務效率保持在一個合理平衡的范圍內。

參考文獻:

[1]鄭欣之.多種支付模式下醫院財務內控管理設計[J].中國衛生經濟,2018,37(02):83-84.

[2]郝同祺.信息化時代下醫院支付管理方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總會計師,2019(07):72-73.

[3]張海濃,張友棠.第三方支付運營風險管控研究[J].財會月刊,2018(23):56-62.

[4]高婧揚,李芳.公立醫院智慧財務發展的研究與探索[J].會計之友,2021(02):128-132.

[5]許冠吾.第三方平臺支付智能對賬開發與實踐[J].中國總會計師,2018(12):108-109.

[6]丁濤,丁小春,周作林,等.醫院多介質多渠道支付流程改造措施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20,37(11):66-68.

上一篇: 高分子材料職業規劃 下一篇: 食品衛生學調查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在线视频国产99 | 亚洲系列一区A久久 | 亚洲精品无播放在线播放 |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