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7 10:31:3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環境藝術設計的空間設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環境藝術設計是為滿足人類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建造適合于人的生存,有益于人的活動,并具有一定藝術氛圍或藝術意境的物質空間的現代整體藝術設計學科。研究建筑內部空間組合與分隔及家具、陳設諸要素的造型藝術,稱之為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而研究建筑外部空間限定與組織及建筑、綠化、小品諸要素的造型藝術,稱之為景觀環境藝術設計,或室外環境藝術設計。由此可以認定,提供人們生活使用的環境空間,與限定環境空間的環境實體要素,以及環境空間與環境實體的營造法則,即成為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研究的根本和核心課題。就環境而言,空間與實體是構成它的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兩個方面。而就環境藝術設計目的來論,其造型活動的核心,則主要是創造能夠包容人的“內空體”空間環境。所以空間是設計的主體,人是設計的主角。
意大利著名建筑理論家布魯諾·賽維(BRUNO ZEVI)曾說過:“掌握空間與知道如何去觀察空間,是了解建筑的鑰匙。”我們將這一論斷推廣到整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領域也是正確的。因而,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應該從環境空間的認識與掌握開始,教學指導思想中必須重視和強調空間意識的培養。
然而,環境藝術設計是多門類造型藝術并存的、新興的關系藝術。它將傳統的建筑、園林、雕塑、壁畫、廣告等各門類藝術,多層次、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創造整體空間藝術氛圍與意境。環境藝術“空間”的含義與表現形式,已經遠遠超出了任何一門傳統造型藝術,或者稱為空間藝術的概念,比以往任何一門造型藝術的空間都更為復雜、更難被人們所理解。在目前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實踐中,仍然比較多地存在著“重實體、輕空間”,片面地重視環境實體表象,而輕視環境空間功能和環境空間藝術意境的思想意識。這種片面、落后的錯誤思想意識,誤導了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方向及評價標準,嚴重影響和阻礙著教學的健康發展。因此,強化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空間意識,正確認識環境藝術的空間特征,已經成為一個勢在必行、不容忽視的研究課題。
一、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藝術設計空間
人們每時每刻都生活于環境空間之中,也知道空間指的是什么含義。但是,若從教學的角度來探究環境藝術設計空間,又會感到它的概念是那樣復雜與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空間”本身的非直觀性造成的。環境實體部分,因其具有直觀性,很容易被人關注、認識和熟悉。相反,環境空間部分,看不見、摸不著,容易被人忽視,相對顯得陌生。二是因為人們對造型藝術空間的知識了解和認識的局限性造成的。通常來講,學生認識造型藝術的空間知識,大多從繪畫、攝影的二維平面空間開始;之后是雕塑的三維實體(占有性)空間;最后到建筑、園林的四維(內空體)空間。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在這個認識過程中,越復雜的“空間”概念,越需要專業知識的支撐和理性思維的參與方能把握。未經過相關專業知識訓練的人很難認識和掌握復雜的四維,甚至是具有“多維特征”的環境藝術設計空間。
人們通過視覺和觸覺就能夠直接感覺環境實體。可是,環境空間印象的獲得,如果僅僅依靠某些感官是無法完成的,它是建立在形狀、大小、方位、距離等一般知覺之上的高一級的綜合知覺。要想全面認識和把握環境空間的特征,通常還要調動人的一些理解能力。因此人們對實體的感覺和認識要先于空間,易于空間,而對環境空間的感覺和認識則后于實體。
傳統高等藝術教育中的造型藝術,如繪畫、雕塑和工藝美術等,是通過視覺和觸覺,就能夠直接欣賞到實體審美對象。它們運用的空間特征比較單純,而且作用也次于實體藝術形象,人們多習慣于對實體形態的審美關注。新興的環境藝術設計學科,主流誕生于傳統造型藝術院校,是高等藝術教育中傳統工藝美術設計形態向現代藝術設計形態轉型期的新專業學科。其辦學方法還處在探索和完善階段,當新的教學體系尚未確立之前,舊的造型藝術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必然還會占有極大的優勢。目前還有些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依賴于工藝美術現成的教學體系和評價標準,甚至還會使用繪畫和雕塑的審美標準來評價環境藝術設計的好壞,習慣于傳統造型藝術的空間意識,而對環境藝術獨特而重要的空間本質特點,則認識不清或重視不夠。實踐中往往把直觀的環境實體形態,如地面、墻壁、天花板等圍合空間的界面或空間的“外殼”,以及雕塑、壁畫、植物、水體等環境小品和公共設施,作為指導教學和評價教學的主要對象。反而將提供人使用的環境空間場所,棄之于腦后,忽視它的存在。將環境藝術設計教與學的焦點,過分地集中于空間界面的造型裝飾或環境藝術品的創造上。淡化了空間功能的探尋及空間整體藝術意境的學術研究,教學空間意識滯后于教學實踐。造成用表面化的“裝飾裝修設計”,代替深層次“空間藝術設計”的一些不良教學弊端。
現行小學、中學美術課程,以及藝術設計類高考的備考科目中,均沒有針對四維造型藝術空間知識的學習內容。一般人對造型藝術空間的了解,僅僅涉及繪畫、手工美術或雕塑小品等二維、三維造型的基本概念。如何欣賞建筑與園林藝術?解讀建筑、園林和城市環境的空間美學價值的知識十分欠缺。然而,進一步探究環境藝術空間特征時,我們發現它比傳統意義的造型藝術,如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筑的空間概念復雜得多,也并非是各門類造型藝術空間簡單的累積之和,它的特征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表達準確的,它是現代整體藝術設計的新型空間概念,因而令人感覺陌生與難懂。
二、建筑空間與環境藝術空間
在藝術辭典或美學書籍中,繪畫、雕塑、攝影、建筑和工藝美術統稱為“造型藝術” 或“空間藝術”。誠然各門類的造型藝術均離不開“空間”的特征,并且都會在環境藝術之中呈現出來。但是,它們各自的“空間”概念卻不盡相同。
繪畫的“空間”是平面二維的,盡管畫面所表現的內容可能是三維,甚至四維的空間。但人與畫面為靜態相對,僅憑視覺觀賞。雕塑的“空間”是立體三維占有性空間,是以三維實體占據空間,本身并不能產生空間,人只能從外部環繞欣賞它,雕塑形體與觀眾分離,人在形體外面以視覺或觸覺感受它。工藝美術的“空間”與繪畫、雕塑的基本相同,主要是平面二維和立體三維的。
建筑藝術是人造環境的“主體”或“骨架”部分,它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最密切。建筑的空間比其他造型藝術復雜得多,它屬于三維限定性空間,并具有四維的特性,人是在“內空體”中通過運動覺和視覺把握對象。布魯諾·賽維(BRUNO ZEVI)曾經為我們生動地描述了建筑空間的特征,他說:“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進入其中并在行進中來感受它的效果。”“建筑的特征——使它與所有其他藝術區別開來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種將人包圍在內的三度空間‘語匯’。”應該講這種空間特性,不僅僅是建筑藝術的特性,也正是整個環境藝術的特性。其實,除了建筑設計以外,室內設計、展示設計、園林設計和城鎮規劃設計等,與環境空間相關聯的造型藝術設計,無一不使用這種空間“語匯”。從個體的室內、庭園、廣場、道路等場所,到龐雜的城鎮都市群體形態,無一不是能夠包圍人和物的“內空體”空間。布魯諾·賽維進一步的論述更加肯定了整個環境藝術設計具有的這種空間特性,他說:“如果說建筑物內部的空間是由六個面所圍成(地板、天棚和四面墻),這并不意味著由五面而不是六面圍成的空場,如(無蓋的)庭院或公共廣場——就不能同樣有效地數作空間了”,“……所有城市的空間只要視線被遮擋,不管用的是石砌墻還是成行的樹木或護岸,都呈現了我們在建筑空間中所感到的同樣特征”。日本著名建筑師盧原義信在《外部空間設計》中,也指出建筑外部環境空間是由地面和豎向界面兩個要素構成的,比起建筑室內少了一個頂面要素。建筑是人類用自己的力量獲取空間的藝術創造,自然成為最能讓人了解和認識到空間的造型藝術。我們運用這一學科知識,推而廣之,就能認清環境藝術設計的主要空間特征。
從環境藝術整體來看,單純憑借建筑模式還不能完整地解讀這門構成因素和表現形態極其復雜的現代藝術設計的空間“語匯”。盧原義信曾說過:“由建筑師所設想的這一外部空間概念,與造園師考慮的外部空間,也許稍稍有些不同”,“……即把整個用地看作一幢建筑,有屋頂的部分作為室內,沒有屋頂的部分作為外部空間考慮。所以,外部空間與單純的庭院或開敞空間自然不同。”這就是說,建筑所研究的空間,還不能完全等同于環境藝術探討的空間。鄧慶堯在其著作《環境藝術設計》中指出:“環境藝術是多學科互助的系統藝術,環境藝術是多門類并存的關系藝術。”由此可知,環境藝術設計的空間構成之復雜多樣、表現形態之豐富多彩是任何一門傳統造型藝術都不能企及的。它是以建筑藝術空間為“主體”,再綜合其他造型藝術的空間特征,整合形成的新空間體系。
三、環境藝術的真實空間美
筆者認為,要探究環境藝術設計的空間規律與特征,尋覓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對這門新興設計藝術的審美特征——獨特的時空美,進行深入的解讀與研究,并區別它與其他傳統造型藝術之間的異同。環境藝術使用的是豐富復雜的空間與時間綜合“語匯”,創造的是真實立體的空間形象。縱使環境空間由各種實體物質要素限定構成,可是誘惑視覺的形、色和材質等,并不是環境藝術審美的主要對象。反之立體真實的空間藝術形象,才是其他造型藝術不具備或無法比擬的藝術特征,真實空間美是環境藝術與其他造型藝術最大的區別。
1.環境藝術的真實空間性
工藝美術、繪畫和雕塑等造型藝術的審美形象,主要表現在實體形態方面。不可否認,繪畫和攝影等造型藝術,為了追求作品的逼真性或感染力,也努力地描繪和表現空間,寫實繪畫中應用的透視技法,即根據人眼觀物的規律,精準地描畫真實空間;攝影更能絲毫不差地記錄或還原一瞬間的空間形象。但是,不管一幅畫,畫得多逼真;一張照片,拍攝得再生動,它們終歸還是一個只能看,而不能走進去的虛擬空間。現代科技制作的電腦三維動畫,或環型全景電影,能讓人眼感覺到畫面的縱深層次或環視四周景象,迷惑人的視聽,產生空間幻覺。但仍然是針對人的某些感覺方面制作的“虛像”,終究無法把人帶進真實的環境空間中,去感覺冷暖干濕,嗅聞芳香氣息,觸摸軟硬粗細的真實存在。
建筑是最能讓人聯想到空間的造型藝術,是人類用自己的力量獲取空間的藝術創造。建筑物包含眾多的室內空間,建筑群體組合又限定出豐富的室外空間。可是它的整體氣勢、總體形象特征更多地是從外部獲得的、給人帶來類似雕塑體積造型的審美特征。
總而言之,只有環境藝術突出地表現了空間性審美特征。要欣賞環境藝術作品的基本條件是人必須進入其內部空間,邊走邊看,并將所有景象通過聯想組合起來,才能獲得完整的藝術形象與審美感受。試想一下,若僅僅憑借靜止的、平面的照片或圖畫,就想欣賞和感悟到北京故宮、蘇州園林、巴黎圣母院、威尼斯圣馬可廣場等藝術環境的豐富多變、生機勃勃的景致,及整體空間氣勢與空間意境,無疑是不現實的,只會落得個紙上談兵或盲人摸象的結果。再如,旅游到了麗江古城外,或者杭州西湖邊,而未能進入其內部游賞。就根本無法感悟到納西人家小橋流水、天人和諧的空間意境;也欣賞不到“天堂”般綺麗多姿的西子湖風景美,留下的只有無限遺憾。唯有當觀賞者親臨三度空間之中,調動眼、耳、鼻、口乃至全身感官,去接收周圍各種審美信息,并經過綜合聯想與理解,方能實現對環境藝術全面的認識和評價。
這種基于立體真實空間的特殊審美體驗方式,是認識和評價環境藝術特征的重要基礎,也是指導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基本原則。但是,由于受到種種因素的制約,教學中出現了對真實空間美藝術特征的認識不足,很多人往往把虛擬的設計表現效果,作為構思、設計、評價的最主要對象,其重視程度超過了對真實環境空間的注意。專業建立初期不少師生過分熱衷于手繪效果圖表現的競技,之后又沉醉于電腦的虛擬視覺世界的再現。更有甚者,幾乎把環境藝術設計課演變成了效果圖技法訓練課,或者裝飾藝術創作課來上,用評價繪畫或雕塑作品的標準來評價環境藝術設計。正如多年前布魯諾·賽維批評錯誤的建筑評論時所言:“評論家們把評價繪畫的方法擴大運用到整個造型藝術領域,這就把一切都縮減到僅有圖面上的價值。”“這不僅是評論方法上的錯誤,也是由于缺乏一種哲學見解而引起的概念錯誤。”
2.環境藝術的時空綜合性
現代物理的科研成果顛覆了千百年來人類對空間的狹隘理解,愛因斯坦之后空間與時間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越來越為人們重視。由龐雜的真實物體組成,通過連續觀賞審美的環境藝術系列空間,必須以運動為基礎才能實現。這種獨特的運動觀賞方式,給它的空間藝術結構中融入了時間的因素。以空間美創作研究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在討論空間審美時,時間也就成為新的課題。波蘭閔可夫斯基曾經提出“四維空時連續系統”的概念,這一理論認為空間除長、寬、高三維之外,還必須加上時間這一維決定因素。這正是環境藝術區別于其他造型藝術的時空綜合的“四維空間”特殊性。
眾所周知,通常藝術專業的分類方法之一是以空間和時間作為標準。音樂、舞蹈、戲劇和電影為動態的時間藝術類型;而繪畫、雕塑、工藝美術,甚至建筑藝術,則為靜態的空間藝術類型。實際上建筑藝術和園林藝術并非單純的靜態空間藝術,在三維之外均離不開時間這一維決定因素,具有強烈的四維空間特征。以建筑和園林為母體拓展開來的環境藝術設計學科,與生俱來帶有空間與時間的綜合性藝術特征。它不同于一般繪畫、雕塑和工藝美術造型。而是呈現出復雜的、多層次的空間結構,要感悟和審美,觀賞者必須沿著一定的路線“邊走邊看”。因此,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既要以造型藝術為基礎,學習繪畫、雕塑和工藝美術等表現空間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園林營造空間的方法。同時,還要借鑒和吸收音樂、舞蹈等表演藝術駕馭時間的知識技能。
音樂形象是在聲音的運動中形成的,是活躍的、發展的、流動的形象。在流動的時間中音符、樂句都不停變換,形成幾乎不重復的音響,正是這些不斷變化的音響組合成了美妙動聽的音樂形象。環境藝術形象雖然是固定的,但它必須沿著一定次序排列、延伸、連續和展開。室內外環境藝術,在構思、設計、欣賞時,同樣講究前奏、過渡、和尾聲各不相同而又連續的計劃安排。研究流動的時間、運用連續的時間,成為音樂教學與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十分相似的共同規律。
3.環境藝術空間的固定性
環境藝術設計創作必須具備真實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個不能移動的空間,受制于周邊眾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也是它區別于其他造型藝術美的一個鮮明特征。它不像大多數繪畫、雕塑和工藝美術作品那樣,可以隨意搬運到不同的地點展出。中國瓷器和秦兵馬俑可以不遠萬里漂洋過海到歐洲巡回展出;中國人也可以在北京、上海,甚至更多的城市,看到來自法國盧浮宮、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館藏繪畫和雕塑原作。但是不論是誰、身居何處,要欣賞故宮、頤和園等中國皇宮及皇家園林,或者參觀法國凡爾賽宮、羅馬斗獸場和威尼斯水城,都必須通過旅行前往目的地,才能實現審美目標。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一棟建筑、一條街道、一個廣場或一座公園,都根植于特定的空間之中,并與周圍環境保持著各種聯系,這就是環境藝術空間審美的固定性特征。
妥善處理好設計作品與周圍大環境的關系,是關乎成敗的設計原則。大環境是設計作品的背景條件,它能烘托設計作品。設計作品是大環境的精華部分,又提升大環境的審美質量。若兩者關系失調,效果就適得其反。故宮、天安門廣場的恢宏氣勢,出自于京城廣闊平原上的中軸線整體布局;圣馬可廣場優雅的藝術氛圍,得益于威尼斯水城和亞德里亞海的映襯;大理白族四合院坐西向東,是為了順應蒼山在西、洱海在東的地形地貌特征。成功的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就好似從當地“長出來”的,凸現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創造出引人入勝的“唯一性”景觀風貌。旅游的魅力充分顯示了環境藝術空間審美的固定性特征,并以此成為永恒吸引游人的“法寶”。
環境藝術空間的固定性特征,帶給教學的研究課題是環境整體設計意識與環境個性設計風格。當前還有些設計教學實踐中因為忽視這一空間藝術特征,導致師生無視本土文化傳統和地方環境特色研究,盲目追捧流行環境“舶來品”,過分宣揚“洋”材料和“洋”工藝。仿效抄襲,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脫離本地環境,違背周圍條件,孤立炫耀自我的作業。然而,稍稍考察一下實際,就會知道對于固定不動的環境藝術來講,沒有本地個性特征的環境形象,必然喪失吸引力。丑陋的環境作品因為固定不動,強迫人們觀看,危害遠遠超過普通造型藝術劣質品。實踐證明,整體意識是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基本原則,個性表現風格是藝術創造的生命之源。
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當前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必須針對其專業要求,全面深入地認識它獨特的藝術特征,加強空間意識的教育培養。師生務必突破傳統造型藝術的空間概念和習慣,從傳統造型藝術“感性”的虛擬空間感悟,轉變為現代整體藝術設計“理性”的真實空間思索。以建筑和園林為“母體”,廣泛吸納各門造型藝術的空間知識,將立體真實空間意識注入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以造型藝術為主體,學習繪畫、雕塑和工藝美術等表現空間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園林營造空間的方法;同時,還要借鑒和吸收音樂、舞蹈等表演藝術駕馭時間的知識技能,處理好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時空綜合屬性。重視環境藝術空間審美的固定性特征,扎根于現實生活背景,充分挖掘和應用本土歷史、地理、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鼓勵凸現鮮明地域環境特色和創造“唯一性”景觀風格的原創精神,杜絕抄襲,避免概念。拓展參觀考察、寫生勘測等實踐性教學手段,努力結合現實項目展開教學實踐。樹立全面、正確的空間意識,摒棄片面、錯誤的空間概念。
參考文獻:
[1](意)布魯諾·賽維著,張似贊譯.建筑空間論.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環境藝術”是一個大的范疇,綜合性很強,是指環境藝術工程的空間規劃,藝術構想方案的綜合計劃,其中包括了環境與設施計劃、空間與裝飾計劃、造型與構造計劃、材料與色彩計劃、采光與布光計劃、使用功能與審美功能的計劃等,其表現手法也是多種多樣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應從環境空間的認識與掌握開始,教學指導思想中必須重視和強調空間意識的培養。
一、創建真實的環境藝術空間
繪畫、雕塑、攝影、影視等藝術為了追求作品的逼真性或感染力,通過透視和不同的表現技巧,描繪了視覺的空間。環境空間是可以讓人接觸的造型空間,是人類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基于環境藝術中空間的真實性,環境藝術中的空間應該貼切使用者的主觀因素,符合當地的客觀因素,按照一定的條件建立空間造型。但是,由于受到教學上種種因素的制約,學生在空間表現上往往抱有幻想,不切實際。在很多專業成績的評定上,只注重效果圖的表現,視覺上的美感,從而忽視了空間的真實性。有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讓學生無限制的遐想,強調概念的空間設計,脫離了現實,設計出的空間,只可遠觀,而不能實際運用,讓學生逐步產生了誤解,只要是美的,造型感強的空間就是優秀的環境空間設計。
二、環境藝術的綜合性
環境藝術設計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是二戰后在歐美逐漸受到重視的,它是二十世紀工業與商品經濟高度發展中,科學、經濟和藝術結合的產物。它一步到位地把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作為有機的整體統一起來。環境藝術是為實現人類生存居住環境的藝術化、科學化服務的以造型藝術為主導、以科學技術為互動力的系統整合藝術。所以,以空間美創作研究為主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在討論空間審美時,還要考慮到空間的綜合性,包括了空間的設施計劃、空間的裝飾計劃、空間的構造計劃、空間的材料與色彩計劃、空間的采光與布光計劃,以及空間使用功能與審美功能的計劃等。
三、環境藝術空間的穩定性
環境藝術設計創作必須具備真實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個不能移動的空間,受制于周邊眾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也是它區別于其他造型藝術美的一個鮮明特征。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一棟建筑、一條街道、一個廣場或一座公園,都根植于特定的空間之中,并與周圍環境保持著各種聯系,這就是環境藝術空間審美的穩定性特征。妥善處理好設計作品與周圍大環境的關系,是關乎成敗的設計原則。大環境是設計作品的背景條件,它能烘托設計作品。設計作品是大環境的精華部分,又提升大環境的審美質量。若兩者關系失調,效果就適得其反。
環境藝術空間的穩定性特征,帶給教學的研究課題是環境整體設計意識與環境個性設計風格。當前還有些設計教學實踐中因為忽視這一空間藝術特征,導致師生無視本土文化傳統和地方環境特色研究,盲目追捧流行環境“舶來品”,過分宣揚“洋”材料和“洋”工藝。仿效抄襲,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脫離本地環境,違背周圍條件,孤立炫耀自我的作業。然而,稍稍考察一下實際,就會知道對于固定不動的環境藝術來講,沒有本地個性特征的環境形象,必然喪失吸引力。丑陋的環境作品因為固定不動,強迫人們觀看,危害遠遠超過普通造型藝術劣質品。實踐證明,整體意識是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基本原則,個性表現風格是藝術創造的生命之源。
四、結語
二十一世紀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結合的整體空間。內部和外部空間之間相互交流,相互轉換,相互融合,已經成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師追求的目標。所以在當前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必須針對其專業要求,全面深入地認識它獨特的藝術特征,加強空間意識的教育培養。師生務必突破傳統造型藝術的空間概念和習慣,從傳統造型藝術“感性”的虛擬空間感悟,轉變為現代整體藝術設計“理性”的真實空間思索。以建筑和園林為“母體”,廣泛吸納各門造型藝術的空間知識,將立體真實空間意識注入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以造型藝術為主體,樹立全面、正確的空間意識,摒棄片面、錯誤的空間概念。要求在培養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時候,要重點培養具有空間想象力,思維清晰,具有創新意識和較強的溝通能力,動手能力強,富有團隊協作精神。具有較系統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良好的環境整體意識和綜合的審美素質,掌握系統設計的方法與技能,具有創造性思維和綜合表達的能力。對傳統、現代風格的設計典型融會貫通,掌握室內空間造型、界面裝修設計、陳設藝術設計的基本方法。
參考文獻
[1](意)布魯諾?賽維.《建筑空間論》.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中圖分類號:TU-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05-0051-01
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開始越來越多的關注精神享受。無一例外,環境藝術設計也不可避免地要向情感化和人性化的方面改變,而這其中空間體驗就顯得格外重要。對于環境藝術設計者來說,將空間體驗融入到設計的理念和創意中,可以幫助設計者以更加熱愛環境和生活的態度去進行創作,從而展現出其人性化的一面。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空間體驗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日趨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空間體驗的含義及特征為切入點,強調了空間體驗與環境藝術設計的密切關系,最后結合作者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出空間體驗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重要性。本文希望能夠呼吁更多的設計者們重視空間體驗,努力創造出和諧平安的空間。
一、空間體驗的含義及特征
空間是設計界一直都在討論的經典話題,人們長久以來所追求的就是空間的和諧和個性化,即使是一間小小的房間,通過不同的設計也會產生出不同的體驗。因此,空間體驗指的就是設計者對于室內外環境的整體把握和認真感悟,這不僅僅是對材料、結構或是功能的體驗,更重要的是了解建筑物與其場所、環境的相互關系,這就要求設計者們必要身心投入,用心完成。一般來說,空間體驗主要有四個特征。第一是親身性。顧名思義這就要求體驗著必須親自參與,調動自身所有的感官身臨其境地去完成這項活動,從而獲得最直接最真實的感受。第二是主觀能動性。對同一空間不同人會有不同的體驗,它強調的是個性和獨特性,別人是無法替代的。因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學識閱歷等的不同,空間體驗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第三是綜合性。空間體驗要求人們全身心的去體驗,因此它是集合了視覺、觸覺、聽覺等的綜合體驗。第四是延展性。空間體驗是在有限的時空內完成,但是這個有限的體會帶給人們是無限的想象。因此,空間體驗因其重要的特性,使其成為環境藝術設計中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
二、空間體驗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
1.空間體驗是環境藝術設計的基礎。對于設計師而言,想要創造出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閱歷做基礎的,沒有一個作品是可以通過閉門造車而設計出來,離開了現實的作品無異于空中閣樓。所以,設計師們只有通過不斷地空間體驗,去學習優秀的作品和積累時間素材,這樣才能做到厚積薄發,設計出滿意的作品。同時,空間體驗還可以擺脫單純想象的桎梏,使得設計理念有理可依有據可循,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2.空間體驗使設計更加情感化和人性化。現如今,“以人為本”的觀點使得環境藝術設計一定要人性化,這就要求設計師們一定要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和感受。所以,通過空間體驗,設計師們可以獲得真是的感受,從而易地而處的探索和認識人們的內心世界與真實想法,了解人們對周圍環境事物的感知和期許,積累素材,激發創作靈感。從而創造優秀的作品,更好的為人們服務。
三、空間體驗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重要性
(一)空間體驗是環境藝術設計中一種必要的學習方法
對于環境藝術設計來說,僅僅靠翻閱書籍和圖片來學習是非常不夠,這些都是間接體驗,遠不如直接體驗來的淋漓盡致。因此,通過空間體驗人們的感覺更加直觀和生動,很容易將體驗的內容變化成自己的東西,使之印象深刻且記憶長久。再者,只有通過切身的體驗才能創造出具有現實意義的作品,而且體驗和積累的素材越多,人們才能不斷地進行自我更新和學習。此外,空間體驗還能夠鍛煉人們獨立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因為體驗了許多不同的東西,肯定會有與自身想法矛盾的地方,這個時候能夠促使人們積極主動的去思考問題,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不斷地成長。
(二)空間體驗是環境藝術設計中一種有效的設計途徑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空間體驗,可以幫助設計者們提高設計的效率和質量。首先,空間體驗可以營造空間結構關系。這不僅局限于對建筑物本身結構的體驗,而是要求設計者們將建筑物與人、環境看成一個整體,使整個環境藝術設計體現人性化的設計理念,使空間結構布局不再單一、重復,而是從生活體驗中創作出更具特色及觀賞價值的建筑設計。其次,空間體驗可以建立場所感,這是空間體驗的升華,設計師們根據自己對該地區歷史文化的理解,來體會出不同的意義。
四、結語
綜上所述,空間體驗有其自己獨有的特性,使得它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分量。尤其是在人們追求精神享受的現在,設計師們一定要重視和關注空間體驗,認真地感知和理解周圍的空間環境事物,努力將空間設計往情感化、人性化的道路上邁進,用可持續化發展的觀點來創造出和諧的空間,提高人們生活和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隨著現代化都市營造進程的加劇,文化內涵的審美旨趣深刻地影響著當代中國的社會生活。如何營造都市環境中的空間文化已成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亟待研究的課題。現代都市環境中的空間文化發展具有普遍性和多元性,其審美發展的維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環境藝術設計與空間文化營造、現代生活模式與生態環境的共融、空間文化的主題化趨勢日益明顯等。同時,空間文化的設計業已成為基于傳承底蘊和創新式思維的多元化定位,它以特有的空間設計、文脈和隱喻,實現了人自體與社會階層及生存空間三因素相互作用的都市環境生態系統。
一、環境藝術設計與空間文化營造
現代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我們追求的不僅是生產物質的滿足,還有空閑之余的精神享受。因此,就會產生在追求物質生存功能價值的同時追求精神價值的文化內涵。這兩者的關系是在矛盾中統一的。對于精神空間文化的營造,不同風情地域的人文生活都具有各自特點,就某一地方的標志性建筑就可以看出其設計的功能美感與形式美感的統一。環境藝術是人創造自身生存環境的一種主觀行為,這種主觀行為屬于有意識設計的范疇。
環境藝術的主角——建筑與空間會在人們心理情緒中產生某種反應,其中存在著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建筑形式美就表述了這種規律。建筑物是由各種構成要素如墻、門、窗、臺基、屋頂等組成的。這些構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狀、大小、色彩和質感,而形狀(及其大小)又可抽象為點、線、面、體(及其度量),建筑形式美法則就表述了這些點、線、面、體以及色彩和質感的普遍組合規律。
一座建筑物的美學效果與這些形式是密切相關的,但是相應的形勢卻是來自于空間文化的影響。在都市生活中,建筑本身就是地域空間文化的標志。
巴西利亞是巴西新首都,位于海拔1200米的兩河交匯之處。1956年政府決定遷都,并選定這個地點。1957年進行國際競賽,巴西建筑師科斯塔(Lucio Costa)的規劃中獎。他的規劃設計思想是國際現代建筑協會(CIAM)雅典的理論原則,但也追求一定的文化主題。他強調的巴西利亞是整個規劃構思是“模擬人體軀干”,并以此作為主軸,在這一主軸上布置政府機構建筑群,其中心則是著名的“三權廣場”;另一軸線上主要布置了城市居住區,呈弧形兩翼,兩條軸線交叉點是作為心臟的4層大平臺,這里是全城重要交通樞紐和公共中心。巴西利亞的平面象一架噴氣式飛機。在城市道路交通規劃上充分體現人車分離和高速化。城市環境和大片綠化、水面都凸顯巴西本土文化與殖民文化的融合。自然、社會和人的三大系統因素在這座新城展現出嶄新的面貌,現代環境藝術在這個案例中體現出都市空間文化的有意識創造。贊揚者們認為“巴西利亞是意志堅強的行動,城市規劃在這里得到了最高的意義”。
環境藝術設計注重生態文化的融合過程,更重視突出以人為本的文化心理需求。環境藝術設計需要對現代文化生活的質量和現狀的負責,通過設計來改變現狀,來融合人與自然的矛盾。由此可見,隨著人們對物質和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要求在物質享受的同時也要得到相應的精神文化享受,空間文化的設計將成為未來環境藝術設計的主題。
二、現代生活模式與生態環境的共融
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和信息革命的進展,環境藝術設計更多的受現代生活模式的影響。然而,現代工業生產也在強烈地干預著自然地生態環境,逼迫生態系統難以共存和循環。設計師在保證高科技文明繼續發展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結合本地的環境、氣候等條件,創造出更多體現生態文明特征和本土習俗的空間文化。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亮相的瑞士館,被一層神奇的紅色“幕帷”包裹,這層帷幕不僅可以自然降解,還會隨風發光。穿過帷幕,瑞士館的纜車還將帶著參觀者漸漸升到瑞士館的館頂,完成一次從瑞士城市到鄉村的美好旅行。乘坐纜車參觀游覽這種動靜結合的形式能讓人感受到城鄉之間的互動。參觀者不僅可以領略瑞士城市文明,還將在瑞士館頂欣賞到瑞士典型鄉村風光——海蒂故鄉的綠色歐蓍草和蒲公英。從空中俯瞰瑞士館,其輪廓是一個想象中的未來世界的輪廓。瑞士館總面積為4000平方米,充滿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設計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核心,充分展現了如何開創性地結合自然和高科技元素。它是一個開放的空間,最外部的幕帷主要由大豆纖維制成,既能發電,又能天然降解。展館設計強調了對比,設計人員運用中國的陰陽原理,將纜車作為游戲的元素納入到設計之中,帶著乘客從負荷沉重的城市升入館頂的令人賞心悅目的自然世界。記者了解到,纜車每小時能運載3500人,每輛纜車可乘坐4人。纜車設有遮雨蓬,在雨天也能正常運營。
環境藝術設計的功能美不在功能本身,它體現在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一中,體現在產品的功能和形式的統一中,因此,充分考慮到文化的交流、文化的傳承以及空間文化的營造,“在功能上達到了完備、完善、完美的要求,能適應和滿足人和社會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就是體現了功能美的產品” [1]。
三、空間文化的營造
現代文化空間的營造不僅僅是建筑形體、城市景觀和環境設置的內容,需要充分考慮都市文明與文化傳承問題。都市街道的名稱、由來是環境文化的一部分,居住者的社會定位和倫理觀也是空間文化的因素,物質生產和精神需求同樣是空間文化的內容。空間是建筑的主角,其形式與功能卻彰顯著創造意識和審美意識強烈的文化內涵,無論是私有空間還是公共空間,技術的歷史與思維的創造都將成為空間文化的屬性。
都市環境藝術的設計中,傳統文化與創新文化,一元化與多元化,各種地域文化和城鎮文化等觀念正在激烈地分化與融合。任何一個城市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應生的,具有個性的城市有利于增強人們的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城市需要人們不斷創新和設計。如上海這個集古老傳統與現代文明于一身的國際化大都市是一個開放的有個性城市,能夠融合多種地域文化,并能夠吸取外國先進文化,兼收并蓄,奮發向上。上海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城市,不論是中國文化,還是外國文化,上海都兼容并包。上海以海納百川的氣勢,開放創新的意識,生機勃勃地屹立于東海之濱。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不斷提升人們的日常生活質量,改善和優化人類生存的環境。最完美的環境空間應該既是功能性的,又是藝術性的。不僅能夠改善人們生存的物質空間,而且能夠改善人們的文化空間。正確處理建筑與其所處的城市空間的關系、環境觀念——尊重自然環境、歷史人文脈絡、人本觀念——人性化的空間尺度,是我們這個時代空間文化創造的主題。
四、結語
都市環境藝術是空間文化的形態。都市環境藝術設計能夠為人們提供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各種基本需求條件,就能為人們的審美活動構筑廣闊的舞臺,從而在美的層面體現出城市設計美的目的性來;一個城市如果形象真實,具有獨特的感染力,在心理功能上就具有了認知的基礎。城市的藝術形象是城市形態美的外在表現,它是人們接受美和培養美的媒介,同時也是規劃師、設計師和建筑師思想情感的表現和表達。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作為一個新興專業,在國內藝術設計學科建設中,發展歷程較短,正處在蓬勃向上的成長期。我們應抓住這一時機,充分發揮院校的各自優勢,關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科體系建設,完善教學理念和指導思想,注重教學規律的探索與總結。
環境藝術設計涉及的范圍廣闊,專業結構上是由多種學科領域交叉構成的復合體,知識結構呈現多元化、綜合化的“大知識組團”,而且有領域擴大化的趨勢。對此各院校應結合本校資源結構特點,在環藝專業的內容設置上突出重點,抓中心領域的構成研究,或圍繞中心領域開辟新的專業知識增長點,避免大而全的做法。但也不能將環藝專業的發展建設依附于某個學科,因為環境藝術設計并不是哪個學科的分支。應注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自身建設的研究,保持專業良性發展的趨勢,共同努力,形成專業發展的合力,完善專業體系建設。在分析構成環境藝術設計中心要素時,應以視覺藝術要素為切入點,對涉及到藝術表現且與環境相關的領域和專業,進行重點研究,并對其內容進行必要的篩選整合,使之更有針對性和連貫性,而不能只是將相關學科專業的內容簡單相加。只有構成內容的合理配置,才能形成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建設的有機整體。目前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中心要素,至少包括建筑藝術、園林藝術、城市規劃、公共藝術等。對各中心要素內容的整合研究、學習,將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關鍵之一。
環境藝術設計的目的是對人們所處的生活空間環境進行有序地規劃與設計的過程,是使自然環境生態化、社會環境藝術化、人工環境和諧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環境藝術設計首先是對以人為中心的生活“大環境”的改善和創造。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當今人們的活動空間范圍日趨擴大,建筑的概念不只局限于建造的房屋,應包括人們生活和活動的場所,“因此正確地評價建筑應該是人類進行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和環境”。
意大利建筑理論家賽維指出:“建筑空間是我們生活的場地、生活的環境、生活的舞臺。”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目前兩個發展迅速的方向。前者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工作、休閑的物質要求和精神需求所進行的建筑內部空間設計;后者是對建筑外部空間環境的設計。因此,環藝專業的學生對建筑的認識不能停留在一個藝術的接受者和欣賞者的角度,應以空間的概念理解建筑,應從建筑設計的學習中,升華對建筑藝術的認識。
萬事開頭難,一個好的開始也就是成功的一半。 建筑設計的初始學習,自然十分關鍵。小住宅建筑設計(或稱別墅設計)是建筑專業學習建筑設計初始的課題。針對環藝專業的特點,將其內容作必要的調整,使之成為環藝專業認知建筑空間與設計原理的主要起點課程。
首先,通過對小住宅建筑歷史的回顧,以點帶面,可以使學生認識建筑藝術在社會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社會背景下的發展歷程,以及建筑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傳承性、多樣性和創造性。特別是要向大師學習,現代許多建筑大師都曾對小住宅(別墅)的設計情有獨鐘。感悟他們在小住宅設計中體現出來的設計理念和創新精神,可以從中解讀世界現代建筑思潮和流派的演變、發展、興盛與更迭的歷史軌跡。如,柯布西耶在薩伏伊別墅設計中體現了他倡導的現代建筑五原則,“建造出與以往的石砌結構形式的建筑徹底決裂的里程碑建筑”。(安滕忠雄語)同樣、密斯·凡·德·羅在其設計的圖根德哈特以及范斯沃斯等住宅中,也充分體現了設計者“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并將鋼和玻璃的組合提升到一種精神境界,對建筑細部的處理,更可以用完美來形容。“流水別墅”的設計在建筑史上留下了絕妙的一筆,賴特的“有機建筑論”更是具有深遠影響。如他所言:“我努力使住宅具有一種協調的感覺,一種結合的感覺,使它成為環境的一部分。”建筑史上將20世紀60年代以后出現的各種建筑思潮,稱為“后現代主義”時代。這其中的許多代表性人物也大多在小住宅設計中最先體現出各自對建筑空間建構、材料的表現性等建筑語言方面的探索與追求,也反映了在新的價值觀基礎上,設計者對建筑人性化的關注和對建筑的時代性與建筑表達的可能性等問題的思考。改革開放后的中國也留下了他們當中很多人的足跡,如設計CCTV新樓座的庫哈斯,中央美術學院新美術館的設計者磯崎新,自學成才的安滕忠雄,奧運會場“鳥巢”的設計者之一的德梅隆和多次來華講學的文圖里等,這使我們近距離、多方面體會名家的作品成為可能。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開設建筑設計課,也是根據學生的知識技能構成特點而設立的。目前環藝專業的學生以造型為專業基礎,對形式的感受力強,但對空間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平面中所形成的三維虛擬的立體空間上,并且在設計時常有重形式、輕功能的問題。因此,培養未來的專業設計人員應具有的素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需要有一個良好的開始。
一、課題內容的確定
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空間立體形態意識,并對建筑的功能與形式,建筑的尺度、材料與色彩,建筑與環境等建筑設計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有一個較完整的了解。同時,更需關注建筑與人文精神、與經濟技術、與所服務的對象的關系這些建筑設計中的本質問題。
二、課題的定義和特點
小住宅建筑涵蓋了別墅的定義,但小住宅不一定就是別墅。最大的不同在于別墅的用地有其特殊性,“往往指建在環境優美的地帶,供人居住和休憩的獨戶住宅”。而小住宅可以身處鬧市,環境條件并不一定優美,但它有別墅的特點,它不在于建筑面積的大小,也不是用富麗堂皇來衡量,而是講求獨具特色,追求便利、舒適和美觀。這種單獨設計、個體建造的小住宅建筑反映了服務對象的個性化特征、品位和理念。
三、教學的目的與方向
1.小住宅建筑設計是建筑設計的初始,通過學習了解掌握建筑設計的一般程序、基本原理和基本的方式、方法,對建筑的認識有質的飛躍。
2.一個好的小住宅設計應當解決好建筑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問題,充分利用自然景觀,因地制宜地將地域歷史文化傳統和審美趣味創造性地融入到建筑設計之中。
3.解決好建筑形式與功能的關系。以人為本合理細化功能組織,使空間布局自由流暢、富于變化,同時各空間元素具有內在的有機銜接,且比例、尺度人性化。
4.學習掌握建筑形態構成的一般原理,充分發揮藝術類學生對形式美感的獨特感應能力和藝術想象力與創造力,將生活的感受、知識的積累通過藝術的知覺提煉,濃縮為抽象化和空間化的形態構成。
5.通過學習小住宅建筑設計,使學生初步掌握建筑設計的語言與技巧,提高設計方案從概念至全面深化的能力。培養從平面草圖至立體模型表現的設計能力,以及規范運用制圖正確表述方案的能力,為日后環境藝術設計中正確處理好建筑與空間環境的關系創造良好的開端。
四、小住宅建筑設計的內容與主要步驟
一是由教師選定一個基地環境并設立功能任務書,如,在依山傍水之地設計建筑面積300平米左右的單層或多層小住宅建筑(別墅)。二是由學生自己選擇模擬客戶。根據要求選擇基地環境,參照任務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資料收集和調研活動,然后寫出調研報告,根據綜合分析的結果,對小住宅建筑的形式、功能、景觀、車流和人流等做出全面規劃,并選擇自己最為理想的構思創意方案,最終完成住宅的設計。
五、難點分析
1.在空間的認識問題上,應注重空間的功能性對人感知空間時的心理影響。“功能性”是多方面的,不能簡單理解為只滿足實用需求,應強調居住者在空間中的心理感應(由視覺引起),喚起人們在空間中的情感與聯想,所以設計時應始終關注實用與立意的結合,并將其作為創作的目標。要創造首先能感動你自己的有意義的空間與形態,并且能將功能有機地貫穿組織起來,使空間兼有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屬性。
2.藝術院校的學生思維活躍,初學建筑設計時,對潮流和時尚感覺敏銳,且有較好的形式感和表現力,欠缺的是通過理性思維和推理過程尋求解決問題答案的能力。設計初始,往往形成一個或多個構思,但只停留在對形式的直觀感受層面,缺少系統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有時只形成一個概念性方案但深入不進去,使最終的方案得不到升華。應當注意的是,設計方案的構思立意明確以后,各環節問題的處理沒有一個既定的程序模式,更不是一個問題完全解決之后再考慮下一個問題,因為畢竟方案設計不是加工標準件的過程,方案設計過程的各個環節是一個互動的、相互關聯的整體,應同時關注幾個環節和環節的各個方面。這期間的反復推敲,“一步一停、一步二晃”,都在所難免,應把握立意這條主線,統籌兼顧,綜合分析存在的問題,弄清問題的相互作用點,并進行整理歸納,在銜接中解決矛盾。
設計素質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兩個課題就能解決的問題,需要不斷的積累,并且有賴于教育者經常性的正確引導,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更加關注社會文明進步成果,打破專業界限,培養起廣泛的興趣與愛好。
參考文獻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作為一個新興專業,在國內藝術設計學科建設中,發展歷程較短,正處在蓬勃向上的成長期。我們應抓住這一時機,充分發揮院校的各自優勢,關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科體系建設,完善教學理念和指導思想,注重教學規律的探索與總結。
環境藝術設計涉及的范圍廣闊,專業結構上是由多種學科領域交叉構成的復合體,知識結構呈現多元化、綜合化的“大知識組團”,而且有領域擴大化的趨勢。對此各院校應結合本校資源結構特點,在環藝專業的內容設置上突出重點,抓中心領域的構成研究,或圍繞中心領域開辟新的專業知識增長點,避免大而全的做法。但也不能將環藝專業的發展建設依附于某個學科,因為環境藝術設計并不是哪個學科的分支。應注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自身建設的研究,保持專業良性發展的趨勢,共同努力,形成專業發展的合力,完善專業體系建設。在分析構成環境藝術設計中心要素時,應以視覺藝術要素為切入點,對涉及到藝術表現且與環境相關的領域和專業,進行重點研究,并對其內容進行必要的篩選整合,使之更有針對性和連貫性,而不能只是將相關學科專業的內容簡單相加。只有構成內容的合理配置,才能形成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建設的有機整體。目前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中心要素,至少包括建筑藝術、園林藝術、城市規劃、公共藝術等。對各中心要素內容的整合研究、學習,將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關鍵之一。
環境藝術設計的目的是對人們所處的生活空間環境進行有序地規劃與設計的過程,是使自然環境生態化、社會環境藝術化、人工環境和諧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環境藝術設計首先是對以人為中心的生活“大環境”的改善和創造。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當今人們的活動空間范圍日趨擴大,建筑的概念不只局限于建造的房屋,應包括人們生活和活動的場所,“因此正確地評價建筑應該是人類進行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和環境”。
意大利建筑理論家賽維指出:“建筑空間是我們生活的場地、生活的環境、生活的舞臺。”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目前兩個發展迅速的方向。前者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工作、休閑的物質要求和精神需求所進行的建筑內部空間設計;后者是對建筑外部空間環境的設計。因此,環藝專業的學生對建筑的認識不能停留在一個藝術的接受者和欣賞者的角度,應以空間的概念理解建筑,應從建筑設計的學習中,升華對建筑藝術的認識。
萬事開頭難,一個好的開始也就是成功的一半。 建筑設計的初始學習,自然十分關鍵。小住宅建筑設計(或稱別墅設計)是建筑專業學習建筑設計初始的課題。針對環藝專業的特點,將其內容作必要的調整,使之成為環藝專業認知建筑空間與設計原理的主要起點課程。
首先,通過對小住宅建筑歷史的回顧,以點帶面,可以使學生認識建筑藝術在社會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社會背景下的發展歷程,以及建筑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傳承性、多樣性和創造性。特別是要向大師學習,現代許多建筑大師都曾對小住宅(別墅)的設計情有獨鐘。感悟他們在小住宅設計中體現出來的設計理念和創新精神,可以從中解讀世界現代建筑思潮和流派的演變、發展、興盛與更迭的歷史軌跡。如,柯布西耶在薩伏伊別墅設計中體現了他倡導的現代建筑五原則,“建造出與以往的石砌結構形式的建筑徹底決裂的里程碑建筑”。(安滕忠雄語)同樣、密斯·凡·德·羅在其設計的圖根德哈特以及范斯沃斯等住宅中,也充分體現了設計者“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并將鋼和玻璃的組合提升到一種精神境界,對建筑細部的處理,更可以用完美來形容。“流水別墅”的設計在建筑史上留下了絕妙的一筆,賴特的“有機建筑論”更是具有深遠影響。如他所言:“我努力使住宅具有一種協調的感覺,一種結合的感覺,使它成為環境的一部分。”建筑史上將20世紀60年代以后出現的各種建筑思潮,稱為“后現代主義”時代。這其中的許多代表性人物也大多在小住宅設計中最先體現出各自對建筑空間建構、材料的表現性等建筑語言方面的探索與追求,也反映了在新的價值觀基礎上,設計者對建筑人性化的關注和對建筑的時代性與建筑表達的可能性等問題的思考。改革開放后的中國也留下了他們當中很多人的足跡,如設計CCTV新樓座的庫哈斯,中央美術學院新美術館的設計者磯崎新,自學成才的安滕忠雄,奧運會場“鳥巢”的設計者之一的德梅隆和多次來華講學的文圖里等,這使我們近距離、多方面體會名家的作品成為可能。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開設建筑設計課,也是根據學生的知識技能構成特點而設立的。目前環藝專業的學生以造型為專業基礎,對形式的感受力強,但對空間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平面中所形成的三維虛擬的立體空間上,并且在設計時常有重形式、輕功能的問題。因此,培養未來的專業設計人員應具有的素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需要有一個良好的開始。
一、課題內容的確定
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空間立體形態意識,并對建筑的功能與形式,建筑的尺度、材料與色彩,建筑與環境等建筑設計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有一個較完整的了解。同時,更需關注建筑與人文精神、與經濟技術、與所服務的對象的關系這些建筑設計中的本質問題。
二、課題的定義和特點
小住宅建筑涵蓋了別墅的定義,但小住宅不一定就是別墅。最大的不同在于別墅的用地有其特殊性,“往往指建在環境優美的地帶,供人居住和休憩的獨戶住宅”。而小住宅可以身處鬧市,環境條件并不一定優美,但它有別墅的特點,它不在于建筑面積的大小,也不是用富麗堂皇來衡量,而是講求獨具特色,追求便利、舒適和美觀。這種單獨設計、個體建造的小住宅建筑反映了服務對象的個性化特征、品位和理念。
三、教學的目的與方向
1.小住宅建筑設計是建筑設計的初始,通過學習了解掌握建筑設計的一般程序、基本原理和基本的方式、方法,對建筑的認識有質的飛躍。
2.一個好的小住宅設計應當解決好建筑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問題,充分利用自然景觀,因地制宜地將地域歷史文化傳統和審美趣味創造性地融入到建筑設計之中。
二、空間的解構與重構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建筑必須打散,才能構成。因為它不是天然產物,沒有一種現成的東西可以給它利用。各種物質經過打散后,它的性質和形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如何將這些零碎的東西構成一座理想的建筑,如何將物質功能轉化到精神功能?這就要求設計者把美學、心理學、藝術的形式法則等方面與打散構成結合起來。
對建筑師和室內設計師而言,為了各種各樣的功能而對空間進行組織是很關鍵的。當設計師面對要創造和界定一個圍起來的空間這樣的任務時,空間組織的概念有助于對已有的空間結構作出系統分析。
空間可分為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兩種形式。物理空間又稱為實空間,它依靠物質形態的長度、寬度、深度來表達,并與物質形態一樣客觀存在。心理空間又稱為虛空間,是指沒有明確邊界卻可以感受到的空間,它是由形態限定所致,其實質是實體向周圍的擴張,這種空間的擴張感主要來自于實體內力的運動,這種內力的運動并不是到形體表面就停止了,內里的運動變化會向形體表面散發,形成空間的張力,這種張力是無形的,是人知覺的反映,從而形成了視覺的延伸空間、想像空間等心理空間。對空間的理解,為解構與重構在環境空間中的運用提供了理論依據。一方面,我們可以針對目前很多老建筑由于時間的延續而變得不合時宜的情況,運用解構手法對老建筑的結構或功能進行更新,重構新的建筑空間,即對實體空間進行解構與重構。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結合材質、光等營造新的空間氛圍,即對心理空間進行解構與重構。
1.實體空間的解構與重構在對空間的解構中,首先要盡量保留建筑的結構,對結構進行裝飾和加工,而不是覆蓋;其次,受“解構主義”的影響,針對某些建筑結構簡單但空間開敞的空間形式,應該做一些有建筑體塊的造型,增強空間的體積感和量感;最后,在運用結構或“解構”進行建筑設計時,應結合室內裝飾設計統一考慮,形成兩者的一體化,而不是分體。對實體空間的解構與重構表現在對空間劃分的處理上,一般表現為下面三種情況:(1)垂直分層即根據功能需求采用內部垂直分層的處理手法,將高大的建筑空間劃分為高度適合使用要求的若干層空間,從而提高空間的使用效率,增加層次感。這種改造手法適用于原有內部空間較高(6米以上),結構堅固,支撐結構為巨型鋼架、拱、等允許改變其內部空間形象的建筑。改造設計應在滿足使用功能需求的基礎上,注重原建筑結構與新增結構構件之間的相互協調問題,同時保證新增結構構件應該不對原建筑的基礎和上部受力構件造成損害。這一方法在對大型已經廢棄的廠房等建筑空間進行功能改造時,是一種很有效的劃分空間的方式。(2)水平分隔在原有主體結構不做改動的前提下增加分隔墻體,使開敞的空間轉化為多個小型空間。在對空間的重構中完成環境空間功能的改變。如將空間開敞多層框架結構的倉庫或廠房更新為住宅等。(3)內環境重構內環境重構指的是改進、更新原有建筑內部環境使之符合現在的要求。如對倉庫改造工程中,在尊重原有建筑的前提下,通過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技術構造措施,創新性地解決建筑的簡陋現狀和營造現代化的辦公生態環境二者之間的矛盾。
以上三種情況通過對空間的劃分,完成了功能上的重構。
“解構”可以說是裝修設計界的一個能將文化、藝術以及實用功能完美結合的新概念。這種具有解構主義特征的設計理念和方法在國內正被逐漸接受,并嘗試著在實踐中加以運用,一些廠房的改造就呈現出明顯的解構風格。如北京的LOFT798工廠是近年來諸多國內的前衛畫家的聚集地,也是許多前衛思想的策源地。LOFT的原意是建筑中的閣樓,現在被借指將工廠廠房改造而成的藝術家的工作室。在改造的過程中保留原來廠房的結構和外觀,而在其內部的大空間中進行重新布局,解構、重置空間,使得原本單調統一的空間成為既是工作場所,也是生活空間的所在。由于傳統西方工業社會、工業文明的逐漸衰落,后工業文明的興起和對節約能源的共識,使得建筑師開始提倡對舊建筑的改造與利用,尤其是對于那些具有一定歷史意義并能繼續使用的建筑,通過空間的劃分,結合解構表現手法的運用,呈現出一種獨特的“LOFT”風格。
一、尺寸、尺度和尺度感
尺寸是關于量的精確表達,有明確的測量的對象,它只是表示尺度感上的物理數據。尺度有具體的尺寸界線,空間的大小顯而易見。但尺度又與真實的大小相區別,它并非真實尺寸的大小,而是指室內空間的整體或局部給人感覺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實大小之間的關系。尺度感是人們在室內空間中以自己的身體為參照,通過對建筑內部空間各形體的尺寸進行比較后所產生的感受。室內設計的尺度感,是來自墻面、頂棚、地面所形成的一個有限空間,它有具相對性,涉及到美學和人體工程學。體現一個設計空間或建筑物是過大還是過小,更多是人們面對空間作用下的心理,以及更多的訴求。
空間是室內設計的基礎,的設計往往建立在空間形態的基礎之上。能否營造一個合理、舒適的空間尺度,決定了該景觀設計方案的成敗。因此成功的室內設計作品應該根據其使用功能、建筑技術等因素,確立一個最合理的,符合人們生理與心理兩方面需要的尺度。
二、景觀設計課程教學中學生尺度觀念缺失的問題
筆者在實踐教學中發現,某些學生由于沒有建立良好的尺度感,學習中無法深入推進自己的設計思路。高職院校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在考入大學前基本都是藝術類考生,他們的優勢是具有一定的美術功底和審美修養,但其弱勢在于他們在專業學習中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認識較為感性。在設計方案中往往用感性的審美代替現實中的空間設計。由于尺度意識的缺失,學生設計出的方案經常存在好看而不合理的問題,甚至脫離了實際空間,成為紙上談兵,這成為學生學習景觀設計課程的“瓶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深刻認識到學生在專業學習上的弱點,系統地建立起空間組織中尺度設計的方法及理論,以提升設計者的尺度意識。將課程教學同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空間尺度感,才不會導致學生在景觀設計課程的學習中出現偏差。
三、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尺度感
設計師建立良好的尺度感有一個較為漫長的積累過程,不可速成。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尺度感對于專業的重要性,引起學生的重視。同時,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做有心人,隨時留意身邊的尺寸和尺度感。下面筆者將從如何在教學中引導和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尺度感的角度,來探討“尺度感”的概念。
(一)日常生活中感知室內空間尺度
把握空間尺度感首先要從感知空間入手,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培養尺度最好的訓練,要做到四多:多觀察、多畫、多測量、多實踐。多觀察,觀察的對象包括清水房、尺度感良好的樣板房設計、尺度感差的設計案例。多畫,是指養成按比例繪制草圖的習慣,如此,對比例的把握才不會脫離真實。畫圖的過程中對每一條線段代表的實際長度都做到心中有數,而不是單純地進行線條的拼湊和組合。做到這一點,至少在尺度感的把握上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多測量,是指在生活當中,多留意身邊的尺寸。例如隨身攜帶一把卷尺,用它量一下自己的家具、房間、樓梯的尺寸是多少,甚至是走到哪量到哪。當然也可以在自己身上找一個標尺作為參照,例如:自己手的中指和拇指張開的長度差不多20厘米,這個方法可以不用隨身帶卷尺便可測量,十分方便。多實踐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實踐中,融入到真實的空間中,深刻體會空間。再回到設計中完成具有實踐性的方案,培養良好的尺度觀念和設計意識。
(二)掌握并運用人體工程學理論
人們往往通過自身的尺寸為基本參照來體驗尺度感,而人體尺寸正是人體工程學研究的最基本的數據之一。要營造一個符合人的生理與心理兩方面需求的尺度,需要掌握并運用人體工程學的基礎理論。
首先,在設計的過程中以人體的靜態尺度為基礎。人體靜態尺度是建立在人體尺寸和比例的基礎上的,例如門洞的高度和寬度、踏步的高度和寬度、家具的尺。其次,在設計的過程中合理分配動態活動尺度。人在使用室內空間時需要在空間內走動或進行各項活動,這就牽涉到人的各種動態所需空間尺寸和尺度的分配。從而得出最小和最佳的空間尺寸和室內的行動路線圖,為設計者確定空間范圍提供有效的依據。例如人在工作時常用的姿勢為站姿、坐姿、跪姿、躺姿。根據四個常用的姿勢我們將人體作業域又分為水平作業域和垂直作業域。而水平作業域中又可以分為最大作業域和通常作業域;垂直作業域則決定了摸高和拉手。在室內空間設計中,人體動作域的應用也是十分廣泛的,它可以用于確定空間中各種工作臺面的大小、高低;各種貯存家具的放置及安裝位置;各種控制裝置的安裝位置等等。
(三)運用輔助手段直觀地建立尺度感
一直以來,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的一個技能就是空間攝影技能,在整個專業教學和應用的過程當中,都會運用到它。然而縱觀我國的各大高校,目前仍有部分學校沒有提高空間攝影技能重視度,經常出現對空間攝影技能培養不夠的現象。本文也通過對這個現狀進行分析,來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1環境藝術專業空間攝影技能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現狀
對于我國的環藝專業來說,學校對其培養的重點是手繪和電腦操作方面,而對于空間攝影技能來說,學校并沒有提高對它的重視度,甚至還有很多學校片面的認為空間攝影最大的作用就是拍拍素材,利用空間攝影也就是在我們需要的時候收集一些數據,認為它并沒有很大的實用價值。雖然我國的空間攝影技能教學已經開展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它仍然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環藝專業對空間攝影教學重視不夠,師資缺乏
近幾年來,環藝專業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在這樣一個大的環境背景下,不少學校不顧自身條件的限制,都增加了這樣一個專業。然而,由于其實驗室設備還不完善,教學儀器不足,在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管理的時候,經驗不足,這些因素都阻礙了環藝設計類空間攝影教育的發展。
1.2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空間攝影教學過于偏重技術型
在進行空間攝影課教學的時候,大多都偏重于技術性。很多教師的教學重點就是讓學生掌握一些空間攝影的基本技巧,很多時候,都把收集素材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這也使得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不夠。這樣的教學理念,也不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若是想要拍出好照片,除了技巧之外,還需要一些藝術家的品質,例如:思想、理解力、鑒賞力等。
1.3空間攝影教學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相脫離
空間攝影技能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個基本技能,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二者卻相互脫離,不能很好地聯系在一起。而且現在很多學校都是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教學流程不變,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在環境藝術專業教學中培養空間攝影技能的意義及目的
第一,學好了空間攝影,可以讓你對社會現實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同時,還可以陶冶情操,讓你的心靈處于一個平靜的狀態,提高審美。第二,根據空間攝影技能的主要特點,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來進行一個探索,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對空間攝影課程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自己所學的所有課程之間的聯系,在實際運用的時候,可以去探索一些新的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學生將來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3環境藝術專業中空間攝影技能培養的優勢與實施措施分析
首先,作為環藝設計專業的學生,他們有著非常獨特的專業優勢。總的來說,環境藝術設計和空間攝影都屬于視覺藝術,在賞析的時候,都是使用的形式美的法則。二者在相互配合的過程當中,也吸收了一些對方的優勢,二者相互借鑒、相互影響。本專業的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都經過了一些基礎性的訓練,所以他們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這些都是他們在實際運用時的優勢。空間攝影技能的不斷提高,也為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在教學期間,教師必須要強調將攝影教學與本專業特性相結合,一般來說,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有自己獨特的規律性,在學習的時候也要將他們區分開來。對于一些空間攝影作品來說,并不是要它全部屈從于環藝教學,它也要具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這兩者地位相同,各自具有不同的優勢,因此,在教學期間,也要妥善地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綜上,空間攝影技能與環藝設計專業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二者之間可以相互影響。目前,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去創新,在教學過程中也是一樣的,只有經過創新,并且很好地將二者結合起來,教學才更有價值。
4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培養一項空間攝影技能,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除了課堂的教學外,學生還應該積極地探索,通過自身的實踐找出一些學習的技巧,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筆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空間攝影一定會發展壯大,將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梅常青.新時期中國攝影藝術的科學發展觀[J].藝術科技,2014,(7):144-146,149.
【關鍵詞】書法藝術 建筑空間 文字轉換
一直以來,文字與建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美學大師宗白華認為:“我們幾乎可以從中國書法風格的變遷來劃分中國藝術史的時期,像西洋藝術史依據建筑風格的變遷來劃分一樣。”象形文字即圖畫文字,由象形文字發展而來的漢字有著圖案感和結構美。同時,漢字的個體性與篇幅的整體性,如同城市聚落中建筑個體與城市整體之間特性和共性的關系。對于漢字書法空間結構的研究,將有助于對建筑空間結構產生新的認知。
一、漢字書法空間與建筑空間的聯系
(一)文字與建筑空間的聯系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作為存在于空間的藝術,其物質形態的空間形象是可以被感知的。“間架”可以說是漢字與建筑空間的共通之處,也是連接它們之間最好的橋梁。這是有規律可循的。首先,從造字結構上看,各部首、筆畫、單字以左右、上下、包圍等樣式組合成字,如“木”和“詹”左右疊加即為“檐”。這與中國傳統建筑構建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梁、柱、檐、椽也可疊加壘砌成為房屋的各個部件。其次,對漢字進行研究可以發現,很多漢字都與建筑有很大的關聯,甚至有些漢字是從建筑結構演變而來的。如“穴”“柱”“梁”“檐”等。一般與建筑有關的漢字大多是“木”偏旁,如“椽”;或者寶蓋頭,如“室”。最后,從審美觀來看,建筑與文字都遵循對稱、疏密、和諧等構成形式。
(二)書法與建筑空間的聯系
在書法中,單個字的空間構成形式可以看成是一個“結”,整篇書法的構成形式可以看成是一個“章”。“結”和“章”共同形成了書法空間結構形式。書法中的“結”“章”在建筑中的表達就是建筑個體的空間構成與建筑群的空間構成關系。可見,書法與建筑在空間處理手法上有共通之處,書法中“結”“章”的處理決定書法作品的優劣,而建筑個體與建筑群之間空間構成的處理也決定著建筑的成敗。“結”與“章”遵循以下幾點原則:平衡對稱和多樣統一原則、對比照應原則、藝術的辯證關系這些原則貫穿于書法作品中,一個成功的建筑作品同樣也要遵循這些原則。
二、漢字書法藝術在建筑景觀設計空間中的表現
如果宏觀地把整幅書法作品比作城市或聚落,那么書法中“遠景”的存在,就如同從遠處觀看城市或聚落的整體“風景”。如果從建筑師的視點出發,對書法作品進行空間層面上的整體觀察,會發現書法作品中的文字相當于聚落中的房子,書法中文字之間的關系,就如同建筑中房子之間的關系。以的書法作品《卜算子•詠梅》(圖1)為例,其書法內容為:“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書法長卷本身就是在一個長方形空間內所進行的空間劃分。對這幅書法作品進行三維化處理,從“中景”的視點進入書法作品中,行走在由漢字書法所構成的“街道”中,可以觀察到形成“街道”的空間具有彼此穿插的特征。這就好像設計師利用不同視角和高度變化展現從空中鳥瞰到透視圖的過程,也是運用漫游的方式,從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對建筑景觀整體的觀察與書法家的創作有異曲同工之處。“近景”如同把書法作品中某個獨立的漢字抽離出來,對其內部空間進行觀察。這就仿佛進入到一個封閉的建筑空間中,真實地感受墻體在空間結構中的變化。從“遠景”到“近景”,視野也在不斷地縮小。
三、漢字書法藝術在建筑空間及道路規劃中的成功案例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整體結構是根據“王”字進行布局。前后院本來是不同的建筑群,經過長期的發展壯大,根據建筑布局和地勢差異巧妙地將兩個獨立的院落通過“王”字將道路連接起來。這種通過漢字進行道路規劃的方式,在我國城市道路規劃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由于王家大院的庭院風格延用了周朝前堂后寢式的布局方式,周朝是非常注重禮儀尊卑的朝代,從文化角度來看,它反應了家族之間和睦、禮讓、謙卑的高尚品格;從空間情感來看,大院本來是王氏家族的住所,道路又與漢字“王”結合,運用得非常巧妙。將“王”字融入到建筑空間中,使“王”字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漢字形式、或是一種裝飾、一條道路,而是很好地與地勢結合,解決了很多問題;同時“王”字作為巷道,便于行走、防火、采光、排水。這樣的設計使王家大院不僅是生活的家園,更是精神的家園。結語中國書法藝術與建筑空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通過對文字與建筑空間結構、書法與建筑空間結構的認識,找到它們的共通之處,有助于對建筑空間形態產生新的認知。這種認知可以被當代建筑設計師采用、繼承和創新,從而設計出有中國特色的建筑群和優秀的設計作品。只有汲取中國文化中的精髓,才能使中國設計有獨特的歷史性、時代性和創新性,這是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湯雅麗,李路葵.設計基礎之創意圖形[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