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維帶來的好處匯總十篇

時間:2023-12-26 10:32: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創新思維帶來的好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創新思維帶來的好處

篇(1)

Abstract: So-called innovation thinking is the thinking method of promoting people producing fresh and unique thinking, which is the basic foe innovating.

Key Words: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ng, teach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

心理學家認為,創新能力的有無和大小,主要受到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新方法策略三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創新思維是創新能力的核心。所謂創新思維,是指那種能促使人們產生新穎、獨特想法的思維方式,這是各種創新活動所必需的。在科學教學中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人們積極主動地進行創新思維活動的內部動力和前提條件。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教學中通常可以這樣做:

1、用科學家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2、實行教學民主,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利于開展創新活動的環境。

3、努力發現,謹慎保護學生創新的火花。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和能力都很有限,但思維沒有那么多定勢,常常會出現一些成人難以預料的問題,表現出他們的創新意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從乍聽起來近乎荒謬、乍看起來幾乎毫無道理的學生言行中,努力發現那可貴的創新的火花,并把它點撥得更明亮。

二、通過創造性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科學教學中有利于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活動很多。例如:

1、研討活動。在觀察、試驗之后,一般都要組織學生進行研討,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種教學活動如果組織得好,學生的思維會很活躍,形成一種互相比賽,看誰的發言有更好的場面。這樣,學生為了發表一種更為新穎的意見,就必須開動腦筋,運用創新思維,去尋求某種新答案,因而會表現出某種創造性。

2、設計實驗活動。在科學教學中,經常要指導學生設計一些實驗來驗證某種假設,這也是一種很適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活動,看誰的實驗設計得最合理、最新穎、最巧妙。這樣就會促使學生運用創新思維,想方設法去尋求各種新異的方案,因而會表現某種創造性。例如有個學生在學習“熱脹冷縮”一課時,在乒乓球受熱膨脹的啟發下,設計出了用塑料袋進行氣體熱脹冷縮的實驗方法:先把塑料瓶捏癟并把蓋子擰緊,然后將這個小瓶放進熱水里,小瓶便鼓起來,然后,再將這個小瓶放進冷水里,小瓶又癟了。這個實驗既有科學性又有創造性,是學生自己創新思維的成果。

3、課內外的科技創造活動。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顯示學生創新思維才能很有效的教學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別出心裁,把新穎獨特作為追求的目標。這樣,學生就有可能運用創新思維,制作出一些非同一班的、具有創造性的科技作品 .

三、教給學生一些創新思維的方法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還必須結合實際,教給學生一些創新思維的方法,例如發散思維、直覺思維、逆向思維、側向思維等方法。

發散思維又稱求異思維,是指在解決某種問題的時候要沿著多種方向去 思考,不局限于固定的格式,因而有可能提出非同一般的、具有創造性的見解或方法。這是一種基本的、十分有效的創新思維方法。例如學生在設計實驗和參加“小制作”“小發明”等科技活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動手之前盡可能多設想一些方案,然后從中再篩選出一個最佳的方案,不要想到一種方案就馬上動手制作,因為最先想到的方案常常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因而常常不是新穎獨特的。為了使學生掌握這種思維方法,有時還可以針對某個問題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比一比在相同的時間內誰想出來的方案最多、最獨特。

直覺思維是一種不經過嚴密的邏輯分析,在沒有明顯的意識情況下突然出現某種念頭或作出某種判斷的思維形式。對于直覺的判斷,不要強迫學生馬上就很好地論述理由,更不能指責,哪怕是錯誤的或非常離奇的都沒關系,否則就會壓制學生直覺思維的發展,使他們只能按常規的、固定的方式考慮問題。正確的做法是:當學生憑直覺做出判斷后,引導他們按邏輯思維進一步進行分析,或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

篇(2)

創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并善于將創造能力化為創造性成果和產品的人才.盡管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個學科或一門課程的教學所能完成的,但大量的中外教育實踐充分證明,數學教育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中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優勢和作用.

一、激發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指推崇創新、追求創新,以創新為榮的觀念。教師的觀念決定著教育改革的方向,要學生有創新,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新時代的教師應堅持以合乎時代趨向的新觀念、新思想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教師要改變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育原則,把自主學習融入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以創新為方向的教學原則,才可以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教師要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正視自己的主導地位,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的活動。人在情緒低落時的思維水平只有情緒高漲時的二分之一。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中學生的創新意識主要是指一種善于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真理的心理取向。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學生體會數學帶來的成功機會和快樂,感覺創新的興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對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有必要的。中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數學創新觀念的關鍵時期。中學生正處于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身心發展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最重要時期。因此教師應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創設良好的教育條件,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好奇心是學生與生俱來的天性,是思維的源泉,創新的動力,鼓勵學生“打破沙鍋問到底”精神,鼓勵學生敢于創新,勇于創新聯系生活實際,拓展探究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調動各種積極因素,促進學生數學創新觀念的形成。

二、培養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就是對常規思路的揚棄,對某一事物的獨創的見解,其思維過程具有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等特征。心理學家研究發現,9-22歲的學生正處于創新思維的培養期,初中生正好處于這一關鍵年齡段,作為數學教師要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數學教學中盡可能努力使用實物、實例、實驗、教具、掛圖、幻燈、投影、多媒體等手段,使學生獲得較多的表象,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拓展學生想象的空間,重視幾何圖、體的組合、訓練,使用簡潔明了的數學符號,培養學生的數學想象力。創造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必須有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師生情感融洽,學生敢想、敢問、敢說,才會誘發創新思維,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努力促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能解決問題。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科學的發明創造往往是從質疑開始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將“雙基”與創新思維的能力培養有機地結合。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探索、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及時捕捉和誘發學生學習出現的靈感,對學生別出心裁的想法、違反常規的解答、標新立異的構思,及時給予肯定,并用交換角度、類比形式等方法誘導學生的數學直覺和靈感,促使學生能直接越過邏輯推理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改編一些課本中的常規性題目,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等形式打破模式化,體現數學邏輯的分析、綜合、歸納、推理的內容,激勵學生動手、動腦,勤思、善思,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于實踐、善于發現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數學開放題的教學過程也是學生探索和創造的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提高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主要是指學生能夠創造性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和已有的經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是個人創新素質的綜合體現,既包括創造性思維,也包括創新技能,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等因素。創新能力是一個學生數學素質,數學能力的集中體現。現代創造理論表明,以創造思維為核心的創新技能不是靠傳授而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來的,它往往是創造者經過心理的“烘熱期”和“腦風暴”后的“頓悟”。因而,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技能必須依靠潛移默化的熏陶方法,教學中要注意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給學生提供參與教學的機會,給他們搭建表現自我能力的平臺,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在親自參與教學活動并一步步獲得成功的過程中,去體驗、去總結,讓學生在不斷經歷的學習過程中,感悟到創新思維的技巧。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引導學生對事物的未來大膽進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標為導向,激勵學生改組、遷移、綜合運用掌握的知識,尋找各種將幻想目標化為現實的途徑,從而增進創新技能。

總之,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數學教師必須全面貫徹創新教育的精神實質,進行不懈的探索,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教育。

篇(3)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開發創造力,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是我們時代的要求,而作為教師,更肩負著光榮的使命,即培養全面發展且有創新意識的人才。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 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我們的接班人更應具有創新思維,創新意識。

過去,我們的教育是傳統的,我們一直遵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古訓。從孔子到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這種千古不變的真理下調教出來的。縱觀我國這幾十年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世界級的大科學家、大發明家,我們國家有幾個?為什么我們以前有引以自豪的四大發明,而現在科學技術遠遠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難道是中國人的智慧不夠嗎?不,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的教育環境不好,重視了學生的知識傳授,卻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形成了惡性循環,我們就不難找到答案了。

創造性思維一般是指開拓人類知識新領域的思維活動,在思維領域追求“獨到”和“超越”,在前人和常人的基礎上有新的見解、新的發現、新的突破。創新思維通過有創見的思維活動,不僅能夠揭示事物的本質,而且在此基礎上還能提供新的、具有社會價值的產物,它是智力高度發展、高度活躍的創新思維。

當前全國上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它摒棄了傳統的教育模式,重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作為教師,應該看到學生的成績只能代表學習的一個方面,一個組成部分,不能再以分數給學生下結論。盡管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還不夠完善,但我們在觀念上應更新過來。在教學實踐中自覺地培養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其實在實際教學中任何學科都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而語文學科又是一門基礎學科,在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更是重中之重。

一、 教學中要做到鼓勵激情,目標適中

語文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只有在良好的學習氣氛中,才能因勢利導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適當的目標,又能恰到好處地調動學生的激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學小學語文第九冊的《小站》時就根據“小站的設備簡陋”這一內容,請同學們想象一下“五年以后的小站又將是什么情景?”這時同學們的思維一下子就活躍起來,有的大膽幻想,有的是根據自己見過的火車站來設想,這時我就表揚了他們的敢于創新,讓他們逐個到前面來說,同學們都踴躍參加。接著我又提出:“現在小站的設備先進了,我們的工作態度又將如何?”同學們有了前面的學習氣氛,話匣子就一下子打開了,然后我總結了他們的發言:一種是以前的小站,但熱情的服務卻給旅客們帶來了溫暖的春意;另一種是設備先進了卻不與旅客見面,不再動手修假山、造噴泉了。最后請同學們根據教師的提示討論一下這兩種做法的優劣。這樣通過教師的啟發,許多同學見解獨特,富有創意。

二、 重視思維的過程

篇(4)

心理學家認為:人在心情舒暢的時候學習,工作,思路才會開闊;而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思路就會狹隘。在課堂上,學生只有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才會勇于舉手發言,發表自己觀點,才會勇于表現自我,標新立異。在音樂課上,最明顯的就是能大膽自信的唱,表演。通過設計游戲情境,營造活躍的氣氛,讓學生取長補短,達到優勢互補,使學生知道了,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帶來的好處。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自由、愉快的教學氛圍是促成交互的動力之一。教師在課堂中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氛圍,能給予學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滿足學生的社會接納、決策、親和等各種交往需要,使學生愉悅、積極地參與交互。

運用情感交流,教師應該通過語言、微笑、眼神、手勢等媒介與學生產生表情互動,相互感染。如:歌曲《可愛的羊群》是一首描寫遼闊、美麗的蒙古大草原的優美、抒情的歌曲。在演唱時,教師眉毛上揚,面帶微笑,臉部與眼神流露贊美、向往之情,向學生傳遞著對歌曲的感受。學生受到感染,有的舒展雙臂、有的身體輕輕搖動,臉上帶著喜悅的笑容,表達內心的體驗。

在音樂教學中,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在和諧氣氛中,相互感染、相互碰撞、相互激發,創造了良好的學習和探索的氣氛,不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又可以幫助一些學習困難的同學,起到互助的作用,通過音樂將彼此間的情感進行了充分而有效的交流,無形中形成了交流合作的良好氣氛。

2應將課堂教學和藝術實踐相結合

聲樂是一門表演性、實踐性很強的藝術。我們不能因為高師聲樂教學是培養中小學音樂教師,而忽視了藝術實踐的重要性。沒有藝術實踐的聲樂教學是不完整的教學。藝術實踐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完善,課堂教學是藝術實踐的前提和有力保證,二者互相補充,互相促進,這既是聲樂藝術自身的特點,也是基礎教育中音樂教學的自身特點。聲樂藝術的表現依靠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嫻熟的聲樂技巧作為基礎,而藝術實踐恰恰是聲樂課堂上理論與技巧的表現形式。在課堂上要針對舞臺表演方面,如氣質風度、語言、表情、形體等進行指導,并且運用各種多媒體手段讓學生觀摩學習。同時,把課堂延伸到課外,為他們提供廣闊的藝術實踐空間。利用課余時間鍛煉學生組織和編排節目的能力,使他們自主地進行創編和實踐,最大限度地發揮個性創造力、想象力,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編排曲目的內容與形式可以是豐富多樣的,如大合唱、小合唱、表演唱、音樂劇、歌伴舞、配樂詩朗誦等,使其多元化的教學能力有一個較快的提高。

3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指發明或發現一種新方式用以處理某種事物的思維過程。創新思維具有流暢性、獨創性、變通性、靈活性等品質。創新思維能保證學生順利解決新問題,并將知識進行廣泛遷移,它是整個創新活動智能結構的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核心。愛因斯坦說:"我如果沒有青少年時代的音樂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現在這些科學上的成就。"貝多芬說:"音樂不在譜上,而在譜子之外。"音樂形象的模糊性、多解性、演繹性、不確定性給人們提供了展開想象的巨大空間,對創新思維的培養具有獨到的優勢。音樂教育有利于人的右腦開發,這直接有利于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的培養,這正是創新能力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很多發明創造都跟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有很大關系。中小學音樂教育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設計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弘揚學生的主體地位,處理好求異思維與求同思維、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具體形象思維直覺思維與抽象思維之間的辯證關系,有效促進人的全腦平衡開發,積極培養創新思維品質。 例如在節奏教學中啟發學生自由想象,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音樂的多種節奏型,再進行節奏概念的歸納,并讓學生積極動腦,根據聯想,進行組合創造,培養創新思維能力。音樂創作教學與創新思維的培養具有密切的關系,特別是即興創作要求臨場發揮,靈活多變,利用已有的信息、技能,形成自己獨創的見解,能有效拓展思維的多向性,提高思維快捷反應的品質。音樂活動本身就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應有意識地創設各種音樂活動來激發、鼓勵、扶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融入到音樂的意境中去。

篇(5)

現如今無論是社會的關注、還是專業的技能,都對數字素養、創新思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需要通過數字素養的提升來培養創新思維的能力與水平,無論是從學校教育,還是自身思想上都要引起重視,這樣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還可以強化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數字素養能力及影響

(一)數字素養知識有所欠缺

所謂的數字素養,就是在數字環境下利用一定的信息技術手段和方法,能夠快速地發現并獲取信息、評價信息、整合信息、交流信息的綜合科學技能與文化素養[1],但目前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整體對數字素養的能力都有欠缺,比如收集、整理、分析、挖掘、對數據的探索能力都很弱。

(二)學習時間不夠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社會上對數字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的整體課程設置與大數據結合不緊密,學校及教師均未給予對數字素養提升足夠的重視。

(三)創新思維能力有限

目前,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學生有很多的機會在網上學習,但大部分學生只是進行了簡單的瀏覽,并沒有深度的思考和創新,平時的學習也都以傳統課程為主,沒有深入探索和思考、沒有應用好數字素養帶來的好處和便捷。

二、數字素養提升對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趨勢

(一)對社會的趨勢

目前數字化發展日新月異,環境也日趨成熟,數字人才規模需求不斷變大,數字化范圍也越來越廣泛,漸漸地數字素養成為全民必備的生存發展的技能。

(二)對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的影響

數字素養涵蓋了圖像素養、創造素養、信息素養、社會情感素養,這些都是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必備的生活以及工作的基本技能,當掌握了這些技能,也就在自己的工作范圍內“游刃有余”。

(三)對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創造素養也是其中非常關鍵的能力,其實掌握創造素養就是掌握創造性“復制”的能力,通過整合各種資源,賦予新的意義,從而培養能進行合成的多維創新思考的能力。

三、應用數字素養提升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

(一)過程與應用

在工作過程中需要我們用數字素養技能來識別、評估、吸收和應用信息,使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能快速有效搜索到需要的信息,還可以評估和吸收來自各種來源的信息,可以高效準確完成工作任務。第一,識別的能力。在數字化工作的環境中,需要我們利用數字化的工具來完成工作,目前普通學生花在尋找信息上的時間長,準確率也不高,甚至很多學生沒有很好利用身邊的資源來學習和獲取信息,而是用在了無為的其他活動,比如學校內的電子圖書館、大數據下的互聯網、各種新興媒體軟件,更多是用這些平臺和軟件來休閑娛樂、瀏覽新聞、消磨時間、看視頻、打游戲等。第二,能力的評估。目前我們的學生同樣缺乏信息的鑒別能力,對這方面的認知往往不夠全面,缺少理性的判斷和批判性的思維,快速辨別信息的真偽,在快速、高效的現代化職場中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技能,尤其對于會計從業者更是至關重要。第三,吸收的能力。目前獲取資源和信息的渠道呈現多元化且種類繁多,但如何能準確利用這些信息,這就需要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在學習工作中不斷進行吸收,這樣才能盡量花費最少的時間,來獲取更多有益的內容,漸漸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第四,應用的能力。在當下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對會計學人才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再拘泥于傳統核算能力,而是需要具備數字素養以及數字技能應用的能力,在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整合、分析、歸納數字信息,因為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面臨的工作既需要掌握現代會計、財務、稅法、金融、財政、計算機理論和技術,又要具備一定的實踐工作經驗,所以在工作中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成長階段,在校期間努力學習;第二階段,工作中不斷探索,培養個人綜合素質的能力;第三階段,維持和學習階段,在保持現有的工作狀態下努力獲取新知識,所以綜上所述,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在工作學習中的應用和過程十分重要。

(二)創新與連接

雖然搜索和定位信息很重要,但在數字化的敏捷工作環境中,創造力一直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無論什么行業,創造出吸引人的內容,將其與受眾聯系起來并激發工作能力,對于會計學專業碩士專業學生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技能,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是技術和發展的源泉,具有創新思維就是有破除迷信、超越過往陳規、善于因時而異、善于因地制宜、知難而進、開拓創新的思維能力。同時也是突破既往有的經驗局限,打破常規,在前人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尋找超越的思想活動方法,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更是需要創新[2],但從目前來看會計專業碩士學生思想認知受傳統思想較深,傳統的會計課程以及專業技能已經滿足不了當前快速運轉的社會需求。因此,當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是全行業乃至全社會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必須具有創新思維、創造能力、創業精神,才能強國,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能夠推動整個行業和社會的進步發展,只有具備跟上時代步伐的創新管理理念,才能更好的應用會計學專業知識,加快成長的步伐。當保證了創新型會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就使自身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取得優勝的地位,而創新型會計工作又是創新思維的核心,并且需要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利用熟練地專業技能將其連接起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整體協調統一,一路前行。

(三)思考與學習

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素養的能力提升是適應經濟決策需求和強化經濟管理需求的必然需要,也是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第一,需要具有專業的延伸性思維、財務敏感度思維、創新性思維、政策的前瞻性思維以及法律思維來協助工作[3],這是現如今人才素質提升的前提基礎。通過對會計學專業碩士數字素養的提高與培養,可對不同環境變化的嗅覺和靈感更加敏銳與精準,可以深刻認識并正確把握發展趨勢,快速掌握事物發展的主動權,有效應對更趨復雜的經濟形勢以及社會問題和變化,以創新思維快速將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融入到工作當中,對工作的開展具有前瞻性、預判性,這樣可以更準確地開展工作,提高整體的服務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第二,要有持續的學習能力,這是提高職業技能的主要動力。數字素養的提升,可使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具有吸納與擴充知識的能力,適應當今快速發展的工作環境,使之擁有開闊的視野、創新前瞻的思維,同時可以緊跟知識與科學技術發展進程不斷的提高與強化自我,及時更新知識,提升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能力。在這個當今充滿競爭的社會,知識與信息在經濟活動中作用越來越重要,其更新速度也越來越快,如果跟不上步伐必然會被淘汰,數字素養的有效提升可使知識與信息的獲取更系統、全面、縱深,對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的未來發展必定具有重要作用。

四、結論

通過提高會計學專業碩士學生數字素養能力,以期重塑專業技能,強化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多元化、多視角、多層次的創新思維模式,從傳統的會計學專業理念中走出來,成長為大數據、互聯網+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會計學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宇.提升數字素養,培養合格的數字公民[J].現代視聽,2021(04):84.

篇(6)

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中,除規定了具體的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規定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數學創新意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找到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教學中愈來愈顯得重要。這里筆者談談在多年的教學工作的一點粗淺看法。

一、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數學教學中,應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探索和發現,作出合理的猜想,把有關的信息納入自己的理解系統。因此,在課堂上,留給學生動手和動腦的時間以及思維的空間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我們在進行圓周角的概念教學時,可以先提出具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頂點在圓周上的角就是圓周角嗎?”鼓勵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展開討論,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一概念教學采用了“探索―發現―歸納―完善”的教學方法,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共同探索的教學思想,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大有好處。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發揮創造性,必須克服那些課堂上老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學生是觀眾、聽眾的舊地教學模式。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中,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體能集思廣益,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在班集體中,取長補短。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搞好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于隨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設計集體討論、查漏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

二、努力為學生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

學生的創新興趣是培養和發展創新能力的關鍵。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也是創新的重要動力。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給學生創造思維的環境和條件,使其有問題可想。在教學中,我們不要把問題的答案強加給學生,不給學生思考的機會。我們要給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動手進行操作,展開豐富的聯想,進行合理的猜測和推理,從而得出結論。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也是創新的重要動力。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動手操作,思考探究,引發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學生因興趣而學而思維,并提出新質疑,自覺的去解決,去創造。利用“學生渴求他們未知的、力所能及的問題”的心理,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興趣產生于思維,而思維又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在教學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問題,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問題高低適度,問題是學生想知道的,這樣問題會吸引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起認知沖突,引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

利用數學中圖形的美,培養學生的興趣。生活中大量的圖形有的是幾何圖形本身,有的是依據數學中的重要理論產生的,也有的是幾何圖形組合,它們具有很強的審美價值,在教學中宜充分利用圖形的線條美、色彩美,給學生最大的感知,充分體會數學圖形給生活帶來的美。在教學中盡量把生活實際中美的圖形聯系到課堂教學中,再把圖形運用到美術創作、生活空間的設計中,產生共鳴,使他們產生創造圖形美的欲望,驅使他們創新,維持長久的創新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利用數學中的歷史人物、典故、數學家的童年趣事、某個結論的產生等等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學生一般喜歡聽趣人趣事,教學中結合學習內容講述數學發展的歷史和歷史上數學家的故事,象數學理論所經歷的滄桑,數學家成長的事跡,數學家在科技進步中的貢獻,數學中某些結論的來歷,既可以了解數學的歷史,豐富知識,又可以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學習其中的創新精神。

篇(7)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發散思維的最佳時機。教學策略是以一定的教育思想為指導,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制定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調試、優化以使教學結果趨于最佳的系統決策與設計。那么,如何針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類型就教學策略的改善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我們可以通過實例分析來看一題多解的微妙之處。

小學數學應用題的類型大致可分為和倍問題、查倍問題、年齡問題、植樹問題、行路問題、行車問題、水流問題、盈虧問題、雞兔同籠、工程問題、水管問題、時鐘問題、連續數問題。各種類型的問題需要不同教學策略的導入才能恰到好處的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在行程問題中有這樣一個例子:甲船從東港到西港要行6小時,乙船從西港到東港要行4小時。現在兩船同時從東、西兩港出發,相向而行,結果在離中點18千米的地方相遇。相遇時甲船行了多少千米?常規思路一般是第一步先求出甲乙相遇的時間,第二步求相遇時甲乙各自行的路程,第三步求全程的路程,第四步求相遇時甲行了多少。以上是本題的常規思路,如果學生止筆于此不去探索新的解題思路,那么學生不僅失去了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也不利于數學的未來發展。遇到這種情形時,教師就要相應地調整教學策略,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靈活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自覺構建知識體系,回憶強化并鞏固學過的知識。此題還可以用“比”的思路來解答:根據甲乙各自行完全程所需的時間,可以求出在這段時間中甲乙所行路程的比,這樣就可以找出在相遇時乙比甲多行的千米數所對應的份數,進而求出每份的千米數,最后根據每一份的千米數和甲行的份數求出相遇時甲行的千米數。這就是所謂創新的解題思路,然而一題多解的精髓在于永遠不滿足于現有的解決方法,教學策略也遠非現有的一種。

一、生活化的策略

生活化策略是指在應用題教學中注意應用題的內容要聯系生活實際,每部分的內容都盡可能地反映生活、生產中常見的數量關系和實際問題,使學生加深對數學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形成把數學應用于生活的意識和態度,如利息、保險、納稅等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創設一些“開放式問題情境”。曾經有個小品中就有這樣一例,在幼兒園的小孩智力大比拼中,其中一個幼兒的口算能力十分敏捷,原來他的父母是賣菜的,久而久之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下,他找零錢和計算價格的速度就十分快,在他眼里口算不再是枯燥的數學題目而是真實的生活,相比其他的幼兒他學起來能更加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和實用性,這對于數學的學習是有益的。我們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運用數學,所以教師在應用題目的設置中可以多加聯系生活,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解題帶來的樂趣和思考。這樣學生在生活中找解題的靈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新思路、新思維的產生有時候要離開書本,生活才是實踐的真知。

二、啟發式策略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學生在獨立解題的過程中往往會因困難而退縮,此時教師的任務不是告訴學生本題的正解是什么,而是引導他如何去尋找答案。即使是錯誤的也是學生獨立思考的結果,這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一種體驗。啟發式策略重在教師的導入,在學生解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嘗試引導學生進入正解的思路。

1.逐步引導法

在學生解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發揮提示的作用,對應用題進行逐句分析,找出已知條件并暗示條件設置的意圖,告訴學生如何充分運用已知推導未知。然而,為了不讓學生陷入陳規,教師應拋棄心中的解題思路,客觀地幫助學生分析題目,這樣學生才能有自己完整的思考結果。這就是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揮和運用。所謂創新是離開陳規尋找新穎的創意,優秀的教師不是教會學生如何答題,而是誘導學生自主答題。

2.鼓勵法

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偶爾遇到疑難問題會想中途放棄或者尋求教師的幫助,鼓勵法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為解決疑難題目做好精神上的準備。創新思維的培養同樣離不開精神鼓勵法,教師只有不斷地鼓勵和肯定才能使學生有足夠的自信和激情去探索更多的方法。

三、輻射策略

輻射即發散式,應用題的數量不在于多而在于一題多解。一題多解促使學生拋開固有思維的束縛,努力尋找更多的方法和解題思路不僅有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答題習慣,而且對于創新能力的開發有著獨特的作用。

四、逆向策略

逆向策略是學生從正反兩面來思考問題。逆向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發揮的重要條件,一般是從問題出發返回已知條件來解題。創造性的解題思維除了用巧妙的解題方法,也可以是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最復雜的問題。所以教師應常常引導學生盡可能地用最簡潔的方法解題,“學會偷懶”可謂是數學領域的黃金法則。

創新思維的培養和教學策略的優化并非是單純的相互促進的關系,如果我們單純地追求一題多解往往會適得其反。我們必須明白實施多種解題方法不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每種解題方法,而是通過這個活潑的開放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多角度地鍛煉思維,提高學生的各種思維品質,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8)

以前,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主宰了課堂。漸漸的,錄音機、投影儀在課堂嶄露頭角。如今多媒體在我校已經廣泛應用于日常課堂教學了,為此我確實高興了好一陣子,但是經過一年來的多媒體教學我感觸頗深了,不禁深思多媒體教學好還是壞?

誠然,多媒體教學確實帶來了很大好處。

一、營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是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教師要想在教學上獲得成功,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電教媒體的形象性、趣味性、新穎性則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了先決條件。教師只要根據教學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適時使用電教媒體,便可輕松自如駕馭課堂教學,把學生帶入課文描繪的情境中去,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導入新課之前或是進行拓展延伸時,我喜歡讓學生聽一些歌曲或是音樂,從而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教學《智取生辰綱》這篇小說時,我先讓學生聽《水滸》的主題曲,學生們一下子就被帶入了小說中創設的社會環境之中,再來學習小說,把握人物形象就比較容易了,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另外,在學生朗讀某些優美的散文和詩歌的時候,再配上恰當的音樂,就營造了濃厚的氛圍,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適當的時機展示和課文相關的圖片也能讓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比如在《黃河頌》一課中把黃河九曲連環,氣勢磅礴的動感畫面一出現,學生都禁不住發出了贊嘆,再隨著音樂朗讀體會作者對黃河的贊美就水到渠成了。

二、創設釋疑解難的突破口

在常規教學中,教師通常是出示問題,學生作答,一問一答,方式刻板,若運用多媒體,改變教學方法可讓學生對同樣的問題產生新鮮感,多媒體的聲形色俱備,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豐富的視覺空間,使繁瑣的問題轉眼間變得圖文并茂、生動活潑。

比如《丑小鴨》復述故事情節學生可能說得不太完整不生動,如果配合幾幅相關情節的圖畫生動逼真地展示丑小鴨的遭遇,那學生復述起來就很形象了。

語文教學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盡管我有時講得口干舌燥,學生還是不知其所以然。在教學中,我有時利用電教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巧設突破口。例如《智取生辰綱》授課時,就可以播放視頻片段,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人物性格、主題思想、寫作手法等的理解和欣賞,有助于化抽象為具體,化古板為鮮活。

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有些文章對比鮮明,細節描寫很成功,教學這樣課文時,就可以通過幻燈片來突破難點。如在講《變色龍》時,依據奧楚蔑洛夫對待小狗的不同態度,設計了幾幅圖畫,運用特寫、夸張的寫法,重點突出他的動作、神態、表情,課堂中依據相關的情節放映。這樣奧楚蔑洛夫就丑態畢露,文章脈絡也顯得清晰,學生也興趣盎然,達到了教學這篇小說的理想效果。

三、激發學生思維,創設無限遐想的空間

課堂教學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展開豐富想象的機會,以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電教媒體進入課堂,使教學環境煥然一新。教學中,可以把教學時空還給學生,給學生提供創新思維的感情材料和空間,喚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創新意識,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積極地開展,產生創新的火花。例如詩的語言非常精煉概括,具有跳躍性,給人留有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教師就可以抓住這個契機,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的內容,充分領會詩的美感,并盡情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學習《在山的那邊》的時候,意境優美是詩歌一大特點,但是由于學生剛剛接觸新詩很難理解詩中的語言,眼界狹小,見識短淺,根本想象不出詩歌中間的意境,所以,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欣賞

幾幅大山的畫面,配以柔美的音樂,然后,再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用語言形容,學生說得就頭頭是道,饒有興趣。

四、增大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傳統教學的教學內容一般都限制于課本和教師積累的課外知識。學生的可讀量十分有限,但多媒體卻可以補足傳統教學的這一缺陷,它知識面廣,信息量大,能快而準呈現我們所需的信息或資料。比如展示作者資料、相關的拓展閱讀等。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讓我切身感受到了極大方便,它豐富了我的語文課堂,活躍了我的語文課堂。但是我有時也很困惑,因為它也給我帶來了很多的不便。

(一)拉遠了我和學生的距離

使用多媒體我有時就一味地傳授知識、提供大量信息忽略學生習慣的養成。再加上自己只顧忙著操作,很多時候就無暇顧及到與學生交流。這樣的話,既不能掌握學生的理解程度也不能照顧到學生感受,整個課堂很容易變成一個滿堂灌的教學。有的時候課件上有答案學生回答不準確,幾次下來就容易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他們只想著看所謂的參考答案了,而不是自己動腦思考了。

篇(9)

中國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實用性、文化性和審美性的統一。它由象形文字演變成兼表音義的意音文字,但總的體系仍屬表意文字。所以,漢字具有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于一體的特性。經過幾千年的衍變、發展、積淀,它萃取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精髓,慢慢變得系統、成熟并從中演變出書法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在寫字教學中,我們有必要去探究其深層的內涵,挖掘其深厚的積淀,并在此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享受寫字所帶來的的知識、文化、審美的快樂。

一、問題的提出

寫字的好處很多,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從一年級開始就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逐步培養學生的寫字能力。”郭沫若曾提出,練字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在母語教育的初期,漢字的實用性教育和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進入中學階段,學生對寫好漢字的意識卻慢慢淡化,時下的高中生、大學生字寫得規范得體的寥寥無幾。人們的意識中往往存在著一種謬論:現在已進入鍵盤時代,寫字的好壞已經不重要了,只要會寫就行。由此可見,許多人僅僅將漢字看成是實用的工具,而忽略了漢字本身所承載的文化素養。因此,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就必須要練好字。學校教育要責無旁貸得擔負起這一歷史使命,擴展寫字教學的意義,把漢字的文化性、審美性帶入學生的視界。

要挖掘漢字的文化性和審美性,必須要在寫字活動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是過程,獲取的知識、文化和在此過程中的審美體驗是結果。只有在寫字活動中引入思維而不把寫字看成是簡單的復制,才能在寫字的過程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審美體驗,寫字也才會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因此,寫字教學必須要讓學生活躍思維,深化認識。學生如果能在思維過程中真正理解漢字的內涵和意義,也就不容易寫錯字、別字,其規范性的目標也可以達成。特別是到了高中,學生的知識積累和思維的發展為在寫字活動中充分運用思維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二、在寫字活動中運用多種思維

(一)形象思維的運用

形象思維是用直觀形象和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雖然幾千年來歷經字體和結構上的諸般變化,卻始終與“象”為伴,隨著時展,又由象形演變為象意為主。因此,在寫漢字時如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就能發現漢字的象形之美。在此過程中所用的思維主要是形象思維。

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所以最美,是因為漢字的背后隱藏著一個美麗的世界。如果寫字的人能通過形象思維挖掘它的美麗,那么寫好字就不會成為一種負擔,而是一個享受美麗的過程。在寫字的過程中培養形象思維,有利于學生更專注于寫好字。

(二)抽象思維的運用

抽象思維是人們在認識活動中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現實進行間接的、概括的反映的過程。屬于理性認識階段。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兩個基本方式,它們只有和諧發展,互為補充,才能使人的創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人格得以發展和完善。漢字在造字之初,確是以象形為主,它注重于視,有利于形象思維的培養,而英語等拼音文字更注重于聽,有利于抽象思維的培養。漢字是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在發展過程中人們會發現漢字的形聲字中,出現了表意的意符和表聲的聲符。形聲字通過意符和音符的不同組合,構成了不同意義的字。這就需要學生在寫字時有意識地去思考并能運用已知信息去推理和判斷。

(三)創新思維的運用

寫字不能僅僅停留在端正、易讀的水平,而需要有更高的追求。要將字寫得美觀、有藝術性,作為自己個性的一種表達,就需要有創新思維。在思維活動中,各種心理因素都對思維結果有著深刻的影響,而創造性思維最明顯的表現,在于它突破常規,大膽探索事物內部的本質的聯系,以新奇、獨創和開拓為標志,創造出全新的思維成果。古代書家王羲之、懷素、張旭、柳公權、蘇軾、米芾的字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了他們的創造性。揚雄曰“書,心畫也”,意謂書法作品是書家心靈標記、感情流露及學識的直接反映。我們雖不能創造出書法大家那樣的境界,但是我們可以把它作為自我的心靈訴求的載體。因此,我們在寫字過程中,要在字中承載自己的感情,發揚自己的個性。如果在寫字時能調動創新思維,就能寫出自己的個性。

創新思維是創造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它是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創造性地結合。在寫字的過程中,人們在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靈感思維,結合自己的個性和體驗,就能有新的美麗呈現。

三、啟示

筆者認為只有在寫字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有機結合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才能讓學生真正喜歡上寫字。漢字承載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如果我們在寫字過程中享受著文化的熏染,并由自己獨特個性的表達,就會讓寫字活動成為生活的必須,也就達到了寫字教學的目標了。

篇(10)

思想政治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提高。雖然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各個初中學院加強了政治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學生的行為習慣、道德水準、思想觀念、理想、奉獻精神等還存在一定的偏差。

一、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的培養需要良好的創新環境作鋪墊,在創新環境下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求知欲、對新奇事物的追求欲等都會被激發出來,因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現、革新、進取精神。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創新的環境應該是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學習環境,并通過質疑、啟發、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到自己與學生的身份與地位,積極深入到學生中,耐心傾聽學生的想法,細心觀察學生的表現,將學習與創新的機會留給學生。其次,教師要合理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一方面,要肯定學生的思考、探索精神,不諷刺和打擊學生,另一方面,要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觀點,合理引導學生全面地分析問題與認識問題。

二、激發學生興趣,誘導學生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教育教學發揮實效性的前提,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一個生動的事例、一句幽默的話語、一個合理的比喻、一段耐人尋味的話、一個恰到好處的講解都可能會帶給學生想象的翅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投入到創新思維發展中去。此外,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積極誘導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創新。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尤為重要,可以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被激發出來。例如,在學習一國兩制的實施時,教師可以打破傳統重點知識一一提問的方式,從最新時事李登輝“兩國論”和的“一邊一國論”出發,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尋找解決的方法,這樣一來,學生能夠擁有自己的思維,也提高了自己的創新能力。

三、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思想政治課教學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合理地運用到實踐指導中去,達到真正的教學目標。但是,要想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特別是對于初中學生,他們具有開闊的視野,知識面也比較廣,這時教師不應該在課堂中做過分的理論分析,而應根據學生的認識需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聯系自身實際,在分析社會時事的基礎上提高認識,提高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改革開放知識的時候,為了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這一論斷,可以先從“改革開放30年”的錄像出發,讓學生感受改革開放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的巨大變化,當學生深受感動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談談建國50年的變化,從自己的家庭變化、生活環境、學校建設、村鎮建設、城市建設、社會面貌等談起,引導學生深刻認識改革開放的巨大魅力。這樣一來,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在遇到問題時就能夠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進行解決了。

上一篇: 煤礦安全建設規范 下一篇: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理论国产电影 |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丝袜 |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理论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