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5 14:33:3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含義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過程論
有人認為,農業現代化是一個世界性的大趨勢,農業現代化的過程就是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也有人認為,農業現代化是傳統農業過渡到現代產業的多層面演進過程。
(二)技術論
有人指出,所謂農業現代化。簡單地說,就是農業科學化、機械化和社會化。有人闡釋為,現代農業是采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生產手段和裝備進行生產,運用現代科學的理念及方法進行經營和管理的農業是生產率和社會化程度較高的農業。
(三)生產方式論
有人認定,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綜合體現。也有同志認為。農業現代化即指發達的現代農業或現代農業的更高層次。從宏觀要義上講,農業現代化就是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力與現代化的農業生產關系的總和。
(四)綜合論
有人指出。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內涵要實現六個方面的現代化:農民生活消費現代化,農業經濟結構現代化,農業基礎設施現代化,農業科學技術現代化。農業經營管理現代化,農業資源環境現代化。有人認定,拓展后的農業現代化內涵,包含業產業現代化、農業環境現代化和農業主體現代化三大塊。也有人認為。農業現代化主要是把農業作為一個地域的產業部門整體的并體現高效益的現代化;是一種具有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綜合意義的現代化。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課題組提出,農業現代化不僅僅是一個現代生產要索引人或技術進步的過程,同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要素優化配置的過程或制度創新的過程。
二、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歷程
中國50年來農業的發展,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四個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1949年-1958年)為農業蓬勃發展的階段。
第二階段(1958年-1966年1為曲折發展階段。
第三階段(1967年-1977年1為農業長期停滯徘徊階段。
第四階段(1978年至今1農業快速發展階段。
三、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障礙因素分析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盡管改革開放20多年來,農村和農業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農民收入穩步增長,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由于受各種條件的制約,無論在發展規模、發展速度、勞動生產率,還是在經濟效益、貢獻率等方面,都存在相當大的差距,農業現代化的道路艱巨而漫長。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礙了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個層面的因素。
(一)農村體制仍未完全打破,不利于農業現代化的順利進行
1.城鄉二元結構的阻礙,是制約農業現代化的制度性因素。
2,農村土地產權關系的制約,是制約農業現代化的體制性因素。
(二)農業生產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阻礙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1.生產手段落后。
2.勞動對象破壞嚴重。
3.農村勞動力素質較低。
4.農業科技基礎薄弱。
(三)農業市場化程度低、經濟結構不合理與農業現代化要求偏差較大
1.農業市場化程度低。
2.農業生產規模化程度低。
3.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
四、關于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的戰略對策
(一)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原理
對于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基本原則的確定,專家們的看法日趨理性。有人認為,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必須堅持三大原則:一是把握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方向。二是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三是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有人還強調了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的慎重原則。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7-0043-02
農民這一概念,不是一個永恒不變的概念。它的內涵隨著歷史、文化和制度的變遷不斷深化發展,在每一個時代背景下,都有著特定的含義。中國農民內涵沿著原始“農民”、個體農民、身份農民和職業農民的路徑,逐步邁向居村農民市民化進程。
一、農民概念中的職業屬性是自然的、分工的結果
在原始社會,由于工具落后和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更多地是向自然索取,從事采集野果和狩獵的活動。隨著對自然的認識,對養殖動物技術的提高,人們逐漸掌握了種植業和養殖業的規律,于是人們開始定居下來,專門從事農牧業活動。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大的分工。這次大的分工對于人類生存、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的進步具有十分深遠的有歷史意義。相應地,原始的流動的“狩獵人”開始向定居的“農民”轉化,農民階級逐漸形成。在《現代漢語辭海》中,農民是“長時期參加農業生產的勞動者”。在《經濟大辭典》中將農民定義為“農民是個人或集體部分占有生產資料,從事農業勞動為主的人。”這些定義都是側重農民是一個職業的定義,就像工人從事工業生產因而成為工人那樣,農民因為從事農業生產因而才成為農民,從職業定義上看,農民和工人沒有本質的區別,更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馬克思指出:“自耕農的自由所有權,對小生產來說,在這種生產方式中,耕者不管是一個自由的土地所有者,還是一個隸屬農民,總是獨立地作為孤立的勞動者,同他的家人一起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土地的所有權是這種生產方式充分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里,土地的所有權是個人獨立發展的基礎。它也是農業本身發展的一個必要的過渡階段。”[1]此時的農民階級又是封閉的、落后的。“每一個農戶差不多是自給自足的,都是直接生產自己的大部分消費品,因而他們取得的生活資料多半是靠與自然交換,而不是靠與社會交往。我們這里所說的小農,是指小塊土地的所有者或租佃者―尤其是所有者,這塊土地通常既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所能耕種的限度,也不小于足以養活他的家口的限度。因此,這個小農,也如小手工業一樣,是在握有自己的勞動資料這點上不同于現代無產者的一種工人,是一種屬于過去的生產方式的殘余。”[2] 在上述農民內涵中,農民的概念是限于職業屬性的,是指從事農業生產的社會成員。
二、農民概念中的身份屬性是人為的、強加的后果
在西方語匯中,涉及農民的詞匯還有一個詞是peasant。劉文紀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該詞來源于古法語,是由古拉丁語pagus派生,意思是“異教徒、未開化者、墮落者”,帶有強烈的貶義,是對卑賤者的貶稱。在古英語中peasant可作動詞用,意思是“附庸、奴役”,而作名詞時還兼有“流氓、壞蛋”的意思。因而peasant是代表一種低下的身份。因為當時卑賤者大多種田,這個詞就與農業有了聯系。不僅英、法、拉丁語如此,俄語、波蘭語等歐洲語言中農民的詞匯也有類似的特點。與此相對應的另外一個英語詞匯是Farmer,是一個職業的概念,指的是經營農場和農業的人。這個概念與漁民、工匠、商人等職業并列。秦暉主張參照“工商業者”、“手工業者”、“自由職業者”之類的稱呼,把Farmer譯作“農業者”。從語言上考證,Farmer以Farm(耕種土地)為詞根,強調的是職業的含義,農民作為人類分工的結果,首先是體現它的職業屬性。長期以來,中國農民是身份農民而不是職業農民。1958年1月《戶口管理條例》實施后,農民與農村戶口緊密相連,固定為戶口意義上的農民,為農民緊緊貼上了身份上的標簽。農民與“貧窮”、“落后”、“弱勢”劃等號,成為“二等公民”。
三、由身份農民回歸到職業農民是發展現代農業的理性選擇
中圖分類號:F30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1-0050-03
一、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城鎮化的內涵與特征
(一)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內涵與特征
農業現代化是指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過程和手段。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受不同生產力水平的主要影響,農業現代化有著不同的科學內涵。現代農業的主要特征是科學化、集約化、商品化和市場化。與之對應的是,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生產技術、生產裝備和手段現代化與農業經濟結構和經營管理現代化的綜合體現,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綜合性發展的概念。農業現代化強調的是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和轉化,所以它的特征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農業生產設施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科學化、農業經營方式產業化、農業服務社會化、農業生產績效高優化、農業生態環境現代化、農業勞動者知識化、農村生活現代化等。
(二)農村城鎮化的基本內涵與特征
從人口、社會、經濟等不同的角度,關于農村城鎮化的定義各有不同。筆者認為,農村城鎮化主要是從主體角度來分析和評價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農村地域轉化為城鎮地域,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農村價值觀念轉化為城鎮價值觀念,農村生活方式轉化為城鎮生活方式的過程和程度。農村城鎮化的特征主要體現為:一是時間特征,農村城鎮化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綜合過程,表現為過程和階段的統一,以漸進、漸變為主;二是空間特征,表現為城鎮結合,以鎮為主;三是就業特征,表現為亦工亦農,以非農就業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現為亦村亦城,以城鎮生活觀念和方式為主。
二、徐州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城鎮化的狀況及關系
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徐州農業發展的目標和基本方向,也是決定和影響徐州農村城鎮化的前提和基礎。通過歷史統計數據查詢和分析,得出徐州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城鎮化的發展關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隨著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和提高,農業機耕面積、機播面積、農業電氣化和農業機械總動力在逐年增加,導致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占農業人口的比例逐年減少,從而促使農業人口也在逐年減少,但由此帶來的第一產業產值在逐年增加。這些都為徐州農村城鎮化發展提供必需的物質、經濟和人力資源基礎。
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生產效率也是影響農村城鎮化的重要因素。在中國,“人多地少”的矛盾尤其突出,徐州地區亦是如此。要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關鍵在于提高人均耕地面積。由于總耕地面積基本不變甚至變小,就只有通過大量減少農業人口來得以實現,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民增收和城鎮化發展。
通過歷史數據分析,得出徐州農村城鎮化率與第一產業水平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以非農業人口比重法統計出的徐州農村城鎮化率Y從1990年的17%上升到2005年的34%,遞增比較平緩,每年遞增不到1.0個百分點,比較符合城鎮化發展的科學規律。同時也可以看出,第一產業占GDP的比率雖然呈遞減狀態,但不等于第一產業對城鎮化的影響是負向的。第一產業占GDP的比率呈遞減趨勢,只能反映第一產業在經濟上對城鎮化的支撐作用確實在減小,取而代之的是第二、第三產業對城鎮化發展的貢獻增長。
三、徐州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城鎮化的相關性分析
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都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不可少的路徑和方式。兩者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必然聯系,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和相互發展。首先,農業現代化是城鎮化發展的基本動力。推進農村城鎮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農業現代化的影響和制約,必須要考慮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狀況,兩者的聯系是農村城鎮化過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各種聯系的基礎。其次,農村城鎮化又是農業現代化的加速器,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條件依托。
(一)農業現代化對農村城鎮化的作用
1.農業現代化為農村城鎮化提供大量的農業產品。農業現代化提供的產品既有食物產品,也有原料產品。不管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如何變化,人們對農業的依賴程度始終是100%,農村城鎮化對農業發展的依賴程度同樣是100%,沒有農業發展作為基礎,農村城鎮化只能化為空談。
2.農業現代化為農村城鎮化提供更加充足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源是農村城鎮化建設和發展的首要因素。城鎮人口、農村勞動力人口均呈逐年上升而農村就業人口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反映出農村剩余勞動力呈逐年上升勢態。城鎮人口的增長,一方面來源于自身的自然增長,另一方面主要來源于農村人口的轉移,即部分農業勞動力轉移到了城鎮。以2005年為例,徐州地區總人口為925.31萬,比1990年上升了近15%;農村勞動力人口為348萬,比1990年上升了9%;而農村就業人口為182.63萬,比1990年下降了約27%,與此相對應,農村剩余勞動力從1990年的22%上升到了2005年的48%,上升了26%。由此可以看出,農村勞動力就業人口的減少與剩余勞動力的增加是高度吻合的。農業現代化水平越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就越高,需要的農業勞動生產力就越少,能夠釋放出的農業勞動力也就越多。徐州城鎮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規模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和城鎮所致。但是,受多種綜因素的綜合影響,目前徐州城鎮勞動力供大于求,導致農業在勞動力要素上對城鎮化的制約作用表現得不是很突出。
3.農業現代化可以為農村城鎮化提供必需的土地和資金。首先,土地是最基本的生產要素,是農村城鎮化的重要依托。城鎮建設所占用的土地,大都來自農業用地,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犧牲了農業用地來謀求城鎮的建設和發展。因為多數城鎮都建在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之處,而這些地方往往是農業的最好用地。徐州地區土地總面積11 258平方公里,1990年城市面積為184.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6%;到了2005年城市面積增長到了1 16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0.3%,這都是以犧牲農業用地為代價的。其次,農業發展以多種形式和渠道為城鎮化提供資金。農業向現代化發展,帶來的變化是農業勞動生產力水平提高,農民收入、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觀念有了比較大的變化,他們除了必要的農業消費,更多的資金用在建房、購房、教育、興辦產業、到城鎮謀發展等多種渠道上。根據中國的實情,國家還難以對農村城鎮化建設投入大量的資金。要推進城鎮化發展的步伐,靠的主要還是農民,農民是農村城鎮化的投資主體,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主體。
(二)農村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作用
1.農村城鎮化可以吸納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帶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受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科技投入能力低、農民對農業科技缺乏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和偏低,徐州地區情況亦是如此。其中,農民收入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而農民收入主要取決于農業勞動生產效率、人均土地使用面積、農業生產力水平、農民總收入和農業總人口等方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農村勞動力過多導致農業勞動生產效率偏低,農業人口過多導致人均收入偏低。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加快農村城鎮化的建設步伐,穩步地大量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減少農業人口數量,從而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技術的變遷,帶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2.農村城鎮化能夠擴大農產品市場空間,促進農業的商品化和市場化。徐州是農業大市,其農業現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市場化。要依靠市場來引導農業生產,促進農業發展。從美國農業發展的經驗看,市場化始終是主流,而企業化是其主要形式。農業是個特殊產業,政府應該干預市場失靈,而不應該干預農戶。政府應加強正確的市場導向,通過農村城鎮化為農業帶來更多的農產品市場信息,從而從多渠道多層面來引導農業生產。另外,農村城鎮化的推進會帶來城鎮人口的增加,促進與農業相關產業的擴張,會大大增強對農產品的需求,為農產品貿易提供寬廣的平臺和空間。
3.農村城鎮化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農業生產結構的高級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根本任務就是對農業生產方式的改進,而生產方式的調整,必然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村從單一的農業經濟,向農村工業、農村第三產業等綜合性經濟轉化,農業致富的渠道也從單一的農業,轉向以農為本、以工促農、以商富農。推進農村城鎮化,可以從更多渠道籌集農業資本,解決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出路,同時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了農民致富的步伐。農業結構的調整會給農業生產釋放出更大的空間,促使農業生產結構向高級化方向發展,即收入彈性大的農產品在農業中所占的份額不斷增大。農貿市場、城鎮居民對農產品高追求,能夠為農業生產提供市場導向,吸引農民生產、銷售收入彈性大的高檔、高品質產品,促進農民增收。
4.農村城鎮化能夠拉動農業經營向規模化發展,為推進農業現代化打牢基礎。以高技術、高效率為特征的現代農業生產,要求農業經營必須走向規模化,要達到一定的規模才能更好地應用高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如果不改變農村以戶為單位進行的小規模生產方式,農村經濟是很難出現規模經濟效應的,因為小規模經濟無法有效地讓農民增收。通過農村城鎮化,將目前徐州近一半的剩余勞動力盡可能多地“釋放”出來,拓寬他們的就業方式和渠道,從而釋放出更多的土地等農村資源,為農業的集約生產創造條件,從而拉動農業經營向規模化發展。比如,銅山縣三堡鎮勝陽村,以木材加工產業為龍頭,通過整合產業結構,建設鄉村循環經濟,工業反哺農業,從政策上引導農民多方位就業創業,擴大農民增收渠道,從而成為徐州乃至蘇北地區經濟實力強、農民生活富裕、農村城鎮化推進步伐快的典型新村。
參考文獻:
[1]馮海發.農村城鎮化發展探索[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2]秦潤新.農村城鎮化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
[中圖分類號]F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1)03-0068-03
進入21世紀以來,由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等構成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在農業生產領域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為快速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目標,農業信息化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力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使其與農業產業化相結合,以信息化帶動現代化與產業化,有助于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
一、農業信息化的含義
1.農業信息化的定義
目前比較通用的定義是指通過數據庫、多媒體等現代計算機技術將農業生活活動中的各類信息收集整理后,傳遞給廣大農民以大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與經濟決策水平的過程。
2.農業信息化的內涵
內涵主要包含5個領域:農民生活消費化、農業市場流通信息化、農業科學技術信息化、農業經營管理信息化、農業資源環境信息化。
3.農業信息化的要素
這些要素分別是:信息資源、信息網絡建設、信息技術應用、信息產業發展、信息化人才、信息化發展政策共6個方面。其中,農業信息網絡是農業信息化的硬件基礎,農業信息資源是農業信息化的核心內容,農業信息技術應用是農業信息化的技術保證,農業信息人才是農業信息化的人力資源保障。
二、我國農業信息化的發展情況
1.當前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近10多年,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速度很快,農業信息網絡已經形成了相當程度的規模,其數量已達2200多個,大部分省、市及鄉鎮建立了農業信息中心、農業專家系統等等。另外我國農村都已經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和電話,部分鄉鎮實現了寬帶連接,這為廣大農民及時獲取農業生產信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2.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仍面臨不少問題,以下是其中最主要的幾個:
(1)相關政策與制度的缺失
盡管目前我國農業信息化的建設與發展速度十分迅速,但在政策與制度方面則相對缺失。這主要表現為政府缺乏對農業信息服務組織的補貼、支持和有效監管,對農業信息市場沒有相關的監管法律等等。這樣就會導致大量的農業信息產品難以推廣應用進而使信息市場競爭混亂。
(2)農業信息質量較低
目前國內大多數農業信息網站上的信息特點是:生產信息多,市場信息少;宏觀信息多,微觀信息少;滯后信息多,預測信息少。這就導致了許多農產品脫離了實際,無法為農業服務。
(3)相關人才缺乏,發展動力不足
要真正對農業信息化有精通的掌握,必須對農業專業和信息化技術都有深刻的了解。但是目前大多數院校對農業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很不夠,致使其成為一個冷門專業。至于社會的重視程度更低,相關的培訓機制嚴重缺乏。這樣對我國農業信息網絡和農業資源數據庫的建立是十分不利的。
(4)農業基層人員信息化意識淡薄
盡管農業信息化已經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的接受與支持,但仍舊缺少足夠的重視。絕大多數都不愿放棄幾千年形成的農業生產經驗和農業生產方法,對于新事物、新方法比較排斥。由于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教育普及程度不夠,因而大多數農民文化素質較低,缺少有效利用信息的知識和能力。在信息技術時代,無法更好更快地利用農業信息將會遭到淘汰。
3.相關問題的應對措施
針對上述的主要問題,應采取以下應對措施:
(1)加強農業信息化政策與制度的建設
有關部門必須做到:加大對相關企業的扶持以提高其積極性;完善相應信息網站的建設并相關標準對其進行規范;明確法律規范,確保各類農業信息準確可靠。
(2)提高農業信息的質量
實現這一點要做到:大力挖掘信息的潛在價值,實現數據庫中信息的多樣化以更好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努力做到信息與信息技術的標準化以實現信息共享和系統兼容。
(3)加大對農業信息化專門人才的培養
各高校和培訓機構要做到:要大力提高對農業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并對其進行扶持;要對所培養的人才提供相應的就業機會,使其有充分發揮所學知識的平臺;對人才的培養要做到因地制宜,與當地的農業生產現狀相適應。
(4)提高相關人員的信息化意識
有關部門要做到:充分利用網絡、報紙等大眾傳媒;大力加強對相關人員的信息化知識再培訓,提高他們的信息化意識;要重視大學生村官,對他們要予以重用。
三、農業信息化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農業信息化對解決農業生產方面的難題和對新技術新產品的傳播推廣具有很大的優勢,對農業現代化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1.農業信息化的重要意義及重要作用
(1)農業信息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備因素
處于市場經濟環境中的農業生產要將市場需求作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的熱點與發展趨勢來生產農產品必須有準確可靠的信息作為保障。農業信息化對農業生產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科研成果實行全面的農業生產管理,獲取并傳播農業科技的相關知識信息,加快改造傳統農業以提高農業生產率等等。農業信息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2)農業信息化是實現現代農業生產規模化的關鍵途徑
達到這個目標很重要:首先,它可以提高單位農產品的質量;其次,它可以改善單位農產品的品質;再次,它可以緩解農民的勞動強度;最后,它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對環境的污染。
農業信息技術的大量運用使農業資源和生產要素等方面的應用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將人力、物力等進行統一的配置,并將節儉、約束、高效作為價值取向以求實現降低成本、高效管理的目標。現代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將會是一種提高資源利用率與持續發展能力方向的增長。
(3)農業信息化可以促進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現代化
農業信息化的一個重要內容便是農業經營信息化,它能夠加強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并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水平。
(4)農業信息化可以促進農業產業形成
農業產業化與農業現代化緊密相關,而農業信息化可以為有關部門提高宏觀管理模式的效率,并實現農業產業化管理方式的轉變。農業生產經營者則可以擴展農業產業化空間,打破束縛,建立靈活多樣的農業經營實體。
(5)農業信息化可以促進農產品市場流通效率
網絡、信息等技術可以將分散在全國甚至全球的農產品及其部門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大系統展示在人們面前。目前,我國農業部也正在建立類似的系統以提高我國農產品的流通效率。
四、農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手段
農業信息化的建設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手段:
1.大力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
農業信息化的建設過程同時伴隨著農業通過工業化發展的過程,同時也是信息化時代農業的發展過程。要實現這些發展,就必須大力推動農村社會生產力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能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為農業信息化奠定物質基礎。農業信息化的建設需要的是新勞動對象、勞動資料以及高素質勞動力,而它們的主要來源便是農村社會生產力。
2.提高網站信息質量
信息的傳輸應用離不開硬件設備。而要實現信息商品的使用價值就必須進行信息商品的交換,信息市場則是實現信息商品交換的平臺。但是目前我國的信息商品市場都集中在城市,廣大農村則是空白地帶。因此,各級農業信息網站要大力提升其所含有的農業生產信息質量,努力做到信息共享,突出本地的農業生產特點。
五、農業信息化對建設新農村的意義
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有利于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并可以促使廣大農民調整生產結構、打造農業生產信息溝通平臺、推動城鄉經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為農民提供準確、及時的農業生產信息是農業信息化人員的主要職責。
1.農業信息化可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農村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關鍵點,農業信息化是統籌城鄉發展的結合點。加大農業信息化的建設力度有利于推動農業生產發展、消除城鄉間信息利用的差別、促進農村市場的開拓等等。而網絡技術可以實現城鄉間信息傳遞、交換的平等關系并縮短城鄉間發展的差距。這能使廣大農民能夠享受到社會文明成果進而推進農村小康社會建設。
2.農業信息化可促進農民與市場的有機連接
生產管理水平的落后嚴重影響了廣大農民增收。廣大農民一般習慣由有關部門統一計劃安排進行耕種養殖,因而缺乏及時的市場信息導向,由此導致了農產品銷售難等問題。而農業信息化能為農民提供及時的信息,使他們可以因地制宜地進行耕種養殖,從而大大提高了生產管理水平,推動了農業生產發展。
3.農業信息化可改變農民消費觀念
農業信息化可以使廣大農民了解到國內外關于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的最新動態,從而擴展了他們的視野,并豐富了他們的文化娛樂生活。這有利于促使廣大農民重視精神文化生活。
六、結語
在當今農業信息化時代,農業信息化對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意義重大,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經途徑。要加大對農業信息技術的研究和相關人才的培養,并使之與農業信息服務業結合起來,以提高農業信息在農業領域的利用率,并以此來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路芳,農業信息化在傳統農業轉型中的作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0
[2]李雅茹,農業信息化在農業現代化中的作用[J],陜西農業科學,2010
(一)農業產業化的含義及實質
農業產業化概念在1993年剛提出的時候,被賦予了三種含義:一是作為一種發展戰略。1992年,黨的十四大作出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于是,如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農業便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熱點;二是作為一種改革思路,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脫節問題;三是作為政府轉變職能,發揮市場組織者作用的一種范式,以達到政府培育市場,市場引導生產,生產適應市場的目的。
目錄
一、農業產業化要求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
(一)農業產業化的含義及實質
(二)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意義
(三 )農業產業化的傳統組織形式
(四)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在發展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的作用
(一)我國合作經濟組織的現狀
(二)合作經濟組織在發展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的作用
三、農業產業化與合作經濟組織結合的方式
(一)兩者結合的可行性
(二)兩者結合的紐帶及利益分配方式
(三)農業產業化與合作經濟組織結合的具體模式
1.1 農業技術推廣的含義
農業技術推廣的含義就是指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示范和指導等形式,將農業技術普及到農業生產的過程當中。農業技術推廣適用于很多方面,例如農、林、牧、漁等行業。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包括提高種植產量、合理使用肥料、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等,除此之外還包括農副產品的加工和運輸。由此可見農業技術的使用范疇還是很廣泛的,通過對農業科技技術的推廣,使得農村經濟以較快的速度進行著發展。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人們也逐漸對能源的使用加以重視,同時也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因此新型的農業環境保護、農業能源合理使用等技術都得到充分的發揮。為了更好、更快地實現農業技術推廣,各級政府與基層管理人員都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1.2 農技推廣的重要性
農技推廣對于農業、農村地區以及農民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積極的農業技術對于農業的長遠發展有著較大的推動作用。而我國政府也逐漸意識到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并以積極的政策進行鼓勵。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村經濟的水平,并且加快農業行業的發展,同時也是為了給農民創造更多的財富,加快農業技術的推廣意義深刻。但是目前我國農業經濟中農技推廣還存在著較大的不足,針對這些問題與不足,提出合理化的解決措施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做好農村經濟中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才能夠保證農村農業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同時也可以幫助農民實現小康的目標。
2 農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外農業技術在推廣的過程中也是屢屢受挫,這主要是因為其還存在著一些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問題。為了尋求解決農技推廣問題的措施,本文針對農業技術推廣進行了探討,對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農業技術推廣人才、農業技術推廣投入和基礎設施以及農民文化水平等方面的不足給予了科學的分析,希望從中找出問題的關鍵,從而提出合理化的解決措施。
2.1 農技推廣體系不夠健全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現代化的農村社會,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更是支撐著農業經濟繼續前進。但是由于政府未能充分認識到農技推廣對于農業經濟的重要性,因此農村經濟中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一直未能得到健全。當前我縣、鎮農技推廣機構30個,基本涵蓋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林業、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再加上技術部門與生產部門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導致很多科研結果都付之一炬,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應用。很多先進的科研成果由于缺乏完善和嚴謹的推廣體系,而不得不被擱置。農民缺少好的技術,農村資源得不到很好地開發,農民也無法獲得真正的效益,這就阻滯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2.2 農技推廣人才較稀缺
除了以上敘述的幾點原因以外,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稀缺成為限制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這主要是由于許多高素質人員選擇了待遇好、環境好的職位,而避開了技術推廣人員這一行業。例如:我縣核定編制數為260人,但實際在編在崗只有194人,受現行人才招聘機制限制,缺編名額短期內難以得到較大補充,導致農技推廣部門長期缺編。而且科技人才年齡結構老化,呈現學歷高、職稱高、年齡高的態勢,后備力量不足,難以形成梯隊,呈現“頭重腳輕”現象。
2.3 投資較少、基礎設施差
資金的投入對于農業技術的推廣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很多基礎設施的配備都還欠缺。但是現實情況確實不盡人意。由于資金的缺乏,很多農村地區沒有能力配備先進的設備,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可以進行科研和開發,自然而然農業技術推廣受到限制。除此之外現代化信息設備的購買,由于沒有足夠的資金而被擱置,農村技術推廣的熱情嚴重受到挫敗。
2.4 農民文化水平較低
農民文化水平較低也是導致農業技術推廣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是因為很多農村地區的人民思想不夠進步,總是安于現狀并且習慣于傳統的“男耕女織”的生活,對農業技術的興趣不是很大,這就嚴重阻礙了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進行。
3 農業技術推廣的建議
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村地區經濟水平的發展,加快農業技術的推廣尤為重要。本文針對以上提出的幾點問題給出了合理化的解決措施,首先各級政府和基礎工作人員要充分重視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其次農機推廣的宣傳也是十分重要的,有關部門應做好對農業技術基礎理論的推廣;然后資金的投入也是十分關鍵,盡管將基礎設施配備齊全;最后提高農民科學文化水平也是需要解決的重要難題。
3.1 提高對農技推廣的重視程度
政府是農業技術的推廣過程中的主導力量,因此在這期間政府應給予農業技術推廣以充分的支持和鼓勵,不但穩固農業技術推廣的發展進程。同時為了擴大農業技術的推廣范圍,基層管理人員也應該充分提高責任感,同時也要樹立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只有充分重視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才能夠真正意義為農民謀福利。
3.2 加大對農技推廣的宣傳
加大對農業技術推廣的宣傳工作,要從方方面面進行著手。首先有關部門應印發專門的宣傳手冊供農民去學習,其次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應經常組織下鄉“手把手”教學工作。這樣一來就能夠提供給農民群眾更多學習的機會,也能夠幫助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更好地實施。最后媒體也應該對此類加以重視,多做宣傳從而幫助農民群眾認識到農技推廣的重要性。
3.3 加大資金的投入、做好基礎設施建設
資金的投入對于農業技術推廣來說是十分關鍵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因此政府要給予充分的重視。現代化的信息設備、先進的機器設備以及其他與之配套的設備,都應該進行生產和引進。同時政府也應該撥出一部門的資金,專門用于支持科研開發,從而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的積極性。
3.4 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到新常態,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不斷加大,而我國農村經濟也同樣面臨著諸多問題,表現在農產品價格起伏變化多端,鄉鎮企業已經喪失了往日光彩而步履艱難,農民無法找到適合于自身的致富途徑。為此,筆者覺得應當運用農民職業化來大力推動我國農村經濟取得可持續發展。
1 農民職業化的含義
所謂農民職業化,通常是指農業現代化需求的農民專業化分工以及職業化的發展。其規定性是農民職業化運用農業生產規模之擴張為基礎,以提升農民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和提升農業投資能力等前提。現代農業是極具吸引力的產業之一。各類農業要素供給者所能得到的報酬必然會在經濟發展之后隨之而增長。我國的農業生產方式以及農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價值理念和城市中的非農產業屬于同質。農民的職業并非完全是子承父業這一傳統的方式,而是由現代人通過相當長時間的積極努力而得到與占有的。農民理應和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平等的待遇,而且還應當在農產品價格、稅收以及補貼等相當多的內容上得到政府所給予的扶持。農民職業化之本質在于農民去中的身份轉變,也就是從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往職業化農民進行轉化之問題。以往,農民一般都致力于維持基本的生存,其身份迥然不同于城鎮居民。但是,在農民職業化之后,這一群體就能切實擺脫身份與地位之限制,更加游仞有余地進入到市場之中,從而盡可能地實現農業生產經營收入的最大化。
2 農民職業化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的突出作用
(一)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首要任務。通過實現農民職業化,能夠對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形成多個層面上的促進作用。首先是能夠加快我國先進農科技成果的進一步推廣和運用。我國農業科技的發展可以說是農業產業取得新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而要想取得農業科技的發展就迫切需要有較高素質的農民群體。當前我國農民在科技文化方面的素質偏低,以至于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大大低于西方國家。農民群體在職業化之后,往往就能具有較高的科技文化素質,這是我國農業科技成果進行推廣與運用的合適載體。其次是能夠促進我國農業的產業化運營。所謂農業產業化,主要是促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載體,而農民群眾素質之高下對我國農業的產業化程度具備了決定性意義。我國農業要想實現產業化運營,就需要農民群眾大力引進與推廣優質農產品品種,并使用高新技術來改造農業,從而提升我國農產品所具有的內在科技含量,這就要求廣大農民實現職業化,從而擁有比較高的風險管理意識、理財投資能力等。最后是能夠提升農業生產的未來發展能力。一旦農民成為一種標準的職業而不是某種固定的身份之后,就能夠激勵廣大農民致力于自身的農業知識以及技能儲備,進而保障我國農業的發展具備充足的動力。
(二)改善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我國農民一旦實現了職業化,對于其自身生活的貢獻度體現于以下四個方面:首先是能夠推動農業產業之分化以及農民群眾的專業化分工,這樣一來就能更好地提升我國農業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并且切實降低單位農產品的成本,進而提升農產品內在質量以及競爭實力。其次是要切實加大農村行業準入和資格認證機制建設之力度,全面提高農民群眾的專業技術能力,提升擇業、創業等方面的能力,促進農業領域中各類剩余勞動力之轉移,擴大農民群眾增加收入的機會。再次是能夠提高農民群眾受教育之機會,有效幫助農民改變陳舊觀念, 革除不良習慣, 提高農民的綜合素養, 從而有利于提升農民群體的經濟以及社會地位。最后是能夠吸引各類外部資源進入到農村之中,尤其是要爭取政府部分提升對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自然環境建設以及市場體系建設等的,通過切切實實地改進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為農民群眾的脫貧致富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強化農村地區的民主管理
當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已經全面實施村民自治制,這是促進農村地區民主管理的重大制度性保障。農民在職業化之后,農民群眾由于具備了相當高的素質,一般都能很好地實施自我管理與自我服務,能夠帶領農民更好地使用好民主選舉權以及被選舉權,從而選舉出或者通過選舉被選為深受農民群眾信賴,能夠為農民辦具體實事的村兩委干部,并且對村干部實施強有力的監督管理。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推進村干部更好地為民謀求福利,而且還能保障農民全面擁護村兩委干部的正確指導,以有利于營造出民主而和諧之氛圍,實現農村地區的民主管理以及民主政治。與此同時,因為農民在職業化之后具備了相當濃郁的市場參與能力,從而將農村基層民主創建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進行聯系起來,將現代市場經濟之中公平競爭理念引進到民主建設體系當中,切實提升農民群眾對于當地農村民主建設的積極參與責任感。
3 應用農民職業化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推進農村合作社建設
農民合作社主要是指以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為前提,由相同農產品經營者群體或農業生產經營提供者以及利用者群體,通過自愿結合和民主管理而形成的互經營組織。就理論而言,農民合作社對于保護農民群體的切身利益有極大的幫助,應當得到農民群體的大力響應。然而,筆者實際調查到的情況并不理想。主要是因為大量農民群眾依然習慣于傳統的自給自足式田園生活,對于進入農業合作社之中的意愿不夠強烈,這源自于千百年來我國農民一直延續下來的傳統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個體承包土地經營模式對于農民所造成的影響。可以說,廣大農民群眾盡管很想改變當前的貧窮面貌,但是卻無融入到現代社會之中的相應能力。筆者覺得,積極推進農村合作社建設是緩解農民貧困狀況的一條有效途徑。這就無法離開教育的指引。因此,可將伙伴教育理論運用到現代農民教育之中。立足教育,讓農民群眾意識到當今社會必須重視團隊的力量,農民群眾如果不團結一致運用團隊的力量參與到社會分工之中,也就難以脫貧致富。要建立健全長期的農民教育規劃,運用產業基地之建設來推動我國農業生產的規模化以及標準化發展。同時,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推進農民參與到農村合作化之中。筆者主張依靠各種植大戶來推動農村合作社實現規模化的生產,同時以大量的中小型家庭農場來推動我國農業產業的規模化、科學化經營管理。各農民教育機構應當和當地鄉鎮政府一起進行研究和分析推動農村合作社建設的策略,并且認真總結目前所取得的成功經驗。
(二)推進農村股份合作制建設
依據一項統計,在我國農村群眾中,曾經接受過科技培訓的僅有20%左右,從來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農民達到了76.4%之多。所以說,我國大部分農民只具備了傳統意義上的農業種植經驗以及技能,因而對于農業新知識和新技術的理解力非常低下。可見,當前我國絕大部分農民可以歸入到體力型勞動者的行列之中,依然處于當代社會分工的最底層。由此,筆者建議通過實施股份合作制推進農民群體實施職業教育的進程,具體來說,就是要建立起以農民群眾的股份合作制為基礎的現代職教組織機構,這是股份經濟和合作經濟彼此結合之結果,其本質為職教集團的一種形式。筆者在調研之后覺得,面向農民群體的職業教育不僅要吸收相關的教育部門投入其中,同時也應當吸收社會上的相關力量共同投入其中,主要涵蓋了農村各級基層政府、農村合作社甚至一些農民自身均可參與到其中。立足于股份合作制建設,能夠很好地調動起相關各方參與其中的主觀能動性。
(三)推進培養農村急需人才的農民職業教育
依據筆者所進行的調研,當前我國農民最急需的可以說是農業方面的專業技術。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我國農村雖然在生產資料等現代農業科技推廣上得到了較好的體現,但是又存在著掌握現代農村生產技術、經營管理技能的專業人才十分稀缺。究其根源還是廣大農村地區缺少現代農民職業教育,以至于生存于此的農民群眾在運用現代農業技術上顯得能力不夠強。因為難以接受到相關內容的培訓,導致農民群眾極度缺少實施現代市場化運營之經驗,尤其是缺少現代農產品市場營銷的各種手段,對于本地區的特色農產品市場銷售更是缺乏鮮明特色,因為效果不夠理想。正是因為專業人才的欠缺,導致農民群眾的付出與收獲無法相符,多種殖反而有可能會賠得更慘。即便有了相當大的收獲,也會因為收購、倉儲等方面知識的匱乏而導致諸多損失。為此,筆者覺得在農民職業化教育過程中,應當抓住具體的專業服務方向來開展農民職業教育。要致力于實施產、學、研一體化創新,全面促進項目、人才以及基地的全面統籌發展。要依據現代農業科技對于實用型人才之所需,全面推進現代農民職業教育。要和當地高等院校進行全面務實的合作,積極引入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推進農民職教培訓的項目化建設。當地高等院校也應當切實承擔起實施農民職業化教育的相應責任,全面依托本校已有專業實施實用性知識與技能培訓。例如,高等院校電子商務類專業的大學生完全可以幫助當地的農業企業建設電商平臺,承擔當地農產品生產、物流以及銷售等各類工作。大學不僅要能走出去,而且還應當要請進來。各地基層農村鄉鎮政府完全可以組織干部職工到臨近高校開展理論性學習。要積極打造出一支視野十分開闊、敢于進行創新的現代農村干部,進而全力提升我國農民的職業化水平,以切實解決農業經濟人才數量不足等問題。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民職業化的形成并不是自然而然出現的過程。農業與別的產業同樣出現了從單一性農業生產往農業經營所出現的轉變,所以,培養農業經營者的方式也出現了新的改變,無法再依靠家庭內部的世代傳授。唯有掌握這一實際狀況,才能找準農民群眾們的需求,讓其真心實意地接受職業培訓,并且受益于職業培訓。
參考文獻:
[1]周增清.提升農民職業化水平 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J].農民科技培訓,2013(2).
知識目標:識記第三產業的含義和分類,理解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能力目標:培養學員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教學難點: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教學方法:教師講授與學員討論相結合。
二、教學過程
教員:三大產業指的是哪三大產業?
學員:第一產業:農業(農、林、牧、副、漁);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筑業;第三產業: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所有行業。
教員:工業、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教員: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①農業是人類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②農業是工業等其他物質生產部門與一切非物質生產部門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③農業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與進步的保障。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是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技術改造的物質基礎:①它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先進的技術裝備;②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能源和原材料;③為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種消費品;④工業是國家積累的主要來源;⑤工業是加強國防的重要條件。
導入新課:那么,什么是第三產業?它有哪些類型?它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如何?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狀況如何?發展第三產業有何意義?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所要講授的內容。
板書:第三產業的含義和類型:(1)第三產業的含義:憑借一定的物質技術設備,為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的各種行業的總稱。(2)第三產業的類型:判斷下列屬于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有哪些?①養雞專業戶;②教師;③律師;④建筑工人;⑤超市營業員;⑥國家公務員;⑦中國一汽工人;⑧出租車司機;⑨警察。
板書: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多媒體顯示:世界各國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及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隨后由學員討論做出結論:根據圖表分析: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以及在從業人員中的比重越大,這個國家的經濟也就越發達。由此看來,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通過第三產業體現出來。結論:第三產業的發展是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
討論: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內會不會發生根本改變
學員:不會。因為我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不可能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發生根本改變。
板書: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狀況。多媒體顯示:世界各國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及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中國第三產業的發展表現出什么經濟現象?說明什么?
引導討論并做出結論:我國第三產業無論是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還是在從業人員中所占的比重,2013年與2010年相比較都有大幅度提高。
結論: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第三產業正以較快的速度發展。到2020年,我國第三產業無論是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還是在從業人員中所占的比重,遠遠低于發達國家,也低于中等收入國家,僅僅相當于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其中從業人員還低于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②我國的第三產業發展落后,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根據剛才的分析,可知: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因此要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必須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板書: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
(1)可以有效地推進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
多媒體顯示:第三產業是怎樣推動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
通過第三產業的發展,可以有效地為第一、第二產業提供交通運輸、郵電通信、科技信息、金融信貸、科技開發、人才培養等必不可少的服務,促進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推進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
美國的農業為什么這么發達?勞動生產率為什么這么高?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農業提供服務的部門多而且配套。如每個農產品都有一個產業協會,協會通過科技項目、市場調查和開發等手段提供商業機會,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2)擴大就業領域,增加就業人數,保證社會安定。
多媒體顯示:我國人口多,擁有13億人口。每年新增加的勞動力就有1300多萬,而農村閑置的還有約1.5億勞動力,加上還有許多職工不斷下崗,致使我國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如果這么多人沒有工作可做,生活困難,這樣就會帶來許多不穩定的因素。
第三產業在吸納勞動力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具有門類廣,行業多,勞動密集,知識密集,技術密集并存的特點。所以,第三產業發展了,就業門路拓寬了,就業壓力也就緩解了。據推測,我國第三產業的就業比例每提供一個百分點,就可以吸納150多萬人就業。
(3)可以顯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討論:第三產業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
教員:我們了解了三大產業,那么,三大產業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農業科技的應用有利于節約水資源、促進生態平衡、降低人力物力,是農民提高農業收入的有效措施與手段。推廣農業科技能夠促進農業科研成果實際應用效果發揮,是解決我國目前面臨農業問題的重要解決方式,是實現農民科技素質提升、農業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增加的基礎,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發展農業科技推廣新模式。農業推廣通過示范、宣傳、培訓等手段促進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實際應用,涉及農業生產全過程,輔助農民了解并熟練應用農業技術。我國現階段農業推廣將重點放在實用農業技術手段,農業技術推廣是農業推廣一部分,與農村推廣相區別,不僅要求提高農業生產力,也要求促進農業整體科技水平提高,提升農業科研成果實際應用能力,降低農業生產中的資源浪費、減少其對生態環境影響,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幫助。
二、農業科技推廣模式
1.貧困地區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小區域農業技術推廣戶
積極探索參與式的農技推廣路徑對貧困地區的農業科技推廣尤為重要,在堅持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注意發揮農民技術精英的角色與功能,通過“由點到面”的技術擴散效應,來帶動更多的農民采用新技術。小區域農業技術推廣戶是在以往“科技示范戶”的基礎上,選取部分進取心強,科技文化素質較高,經濟實力較為雄厚的農戶,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扶持下,造就一批小區域農業技術推廣戶,并把他們納入到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系統中,通過區域輻射和推廣作用,產生社會幅面擴散效應,引導和幫助農民應用新技術、新成果。
2.農業科技合作社
農業科技合作社是一種農業科研院所、農技推廣部門以科技成果和技術力量作為股份,在農民自愿基礎上,共同構建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這也是區別于其他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最顯著的不同點。從實踐上看,農村科技合作社有兩類典型組織模式,一類是綜合性科技合作社,這類合作社向農戶提供涉及多個產業領域的綜合性科技服務。另一類是產業型科技合作社,這類合作制是提供某一產業領域的科技服務。
3.農業科技園
農業科技園區,就是在農業科技力量比較雄厚、經濟相對發達的城郊農村,劃出一定區域,由政府、集體經濟組織、民營企業、農民或外商投資興建,以企業化方式進行運作,以農業科研,教育和技術推廣單位作為技術依托,集農業、林業、水利、農機、工程等為一體,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為主要目標,引進國內外高新技術,進行新技術、新品種、新設施試驗示范,形成農業高新技術的開發基地、中試基地、生產基地,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一種經營方式和發展模式。
4.以高校為依托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
大學主導型農業技術推廣模式是在政府支持和引導下,以大學為主導、按照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聯合各類農業科技推廣機構、涉農企業,開展新技術、新成果示范、推廣的新型推廣體制,是對現行農業推廣體制的必要補充和完善。
關鍵詞:土地流轉 社會轉型 集體經營
一、農村社會轉型的內涵和特征
(一)農村社會轉型的內涵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實際上開始了一個利用自身內部資源引導農村社會轉型的過程,其主導是農村的工業化和依附于工業化的欠發達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農村社會轉型是一個農村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根本性變化的過程。從發達國家農村社會轉型的經驗看,農村社會轉型是一個傳統、落后的農村向現代、進步農村的轉變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農民、農業、農村發生分化,農民、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目標得以實現。中國農村社會轉型的內涵是由一個農村剩余勞動力過多的,小農生產方式占主導的,以及與之相匹配的農村傳統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向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和現代農村社會的轉型過程。
以上是目前學術界對農村社會轉型的基本界定。而農村社會轉型中的“農村”不僅是“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觀和社會經濟條件的、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農業人口居住的地區”,還應包括作為該區域主體存在的農民。在上述基本義中,僅包含了轉型過程中和轉型后繼續留守在農村的“農民”,而將進城的“農民”剔除了。但是這部分人融入城市需要一個過程,沒有融入城市的這部分人是否會回到農村,這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農村社會轉型應是一個更為全面的概念,除其基本以外,還包括進城農民的市民化過程。因此農村社會轉型包括農村社會經濟結構和農民自身的轉型兩個方面,其中,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又可以從娜市化和生產方式變革兩個角度進行概括。
1.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社會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現代城市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著名經濟學家劉福垣在橄會保障主義宣都一書中指出,所謂城市就是有城的市,是相對固定的不散的市場,城市化就是化市為城的過程。市場是市場主體之間交換關系的總和,城市化就是把這些有質無形的交換關系在一定空間上固化為有形的市場,這就是化市為城。而由于盲目擴張,致使城市化過程中出現了城的無節制的建設、有城無市的情況,這就需要化城為市,發展市場,實現“城”與“市”的有機結合。因此,現實中的城市化往往伴隨著化市為城和化城為市兩個過程。
相應的,農村社會轉型也就有兩種路徑,一是集市周圍的農村地區進行重組,利用自身資金、交通等資源條件而實現的初次城市化,亦即俗稱的“就地城市化”;二是原農村居民通過遷徙進入現有城市,為城市帶來更多的勞動力和消費人口,從而促進城市的進一步發育。
2.生產方式的變革
農村社會轉型本質是生產方式的變革。其第一層含義是改變原有的小農生產方式,使農業生產由傳統的人力畜力生產走向機械化、工業化,并逐步實現規模化生產經營。另一層含義是實現農村地區的工業化、市場化。
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統一。機械化和工業化主要是生產力中生產資料的變革;而規模化經營則強調的是生產關系的變革,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從現有的生產方式中解放出來。因此,只有同時實現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工業化與規模化才能真正實現農村生產方式的變革,亦即農村社會轉型。
3.農民市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