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藥劑動力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3-12-24 16:28: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物藥劑動力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生物藥劑動力學

篇(1)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3)04?0082?03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藥學專業課程,由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兩個相對獨立的學科組成,其涉及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在新藥設計、制劑開發、藥品質量評價和臨床合理用藥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為今后從事藥學及臨床藥學的科研和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該課程在整個藥學本科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這門課程理論知識抽象,還有難懂的數學公式推導,相對比較枯燥乏味,很多學生在剛接觸這門課程時產生畏難和抵觸情緒。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第一堂課能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好的第一堂課能讓學生充分認識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增加學生學好這門課的決心。因此,上好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第一次課至關重要。筆者從事這門課程的教學多年,就如何講好第一堂課,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

教師在第一堂課給學生留下的印象直接影響學生對老師及其所教學科的心理趨向,并最終影響教學效果[1]。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他們心理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要想給學生留下好的印象,老師應該下功夫做好功課。首先要求任課老師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也應該有豐富的專業實踐經驗。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這門課程盡管內容抽象,但卻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其所有的理論都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而反過來又對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只有在藥劑學、藥物動力學科研一線工作的老師,才可能真正地精通課程的所有內容,做到對每一個知識點了如指掌,并且能夠跟蹤學科前沿,獲取大量科研案例。這樣,在課堂上才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當然,一名優秀的老師不僅要精通本學科的知識,還要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不但要了解教學方面的內容,還要了解教學以外的事情。不僅如此,老師端莊的儀態、得體的衣著和幽默風趣的言談能創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在學生當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專業任課老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精心準備PPT課件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它可以將文字、圖片、色彩、聲音等有機結合起來,從而通過調動學生感覺器官來使其接受課堂信息[2]。PPT課件還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生動、重點突出等優點。制作精美的PPT課件能在上課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學生不曾接觸的知識點,亦可以通過圖片展示,來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我們可以收集到很多有用的素材。比如下載各種給藥途徑的制劑的圖片,如片劑、各種注射劑、透皮貼劑、噴霧劑、滴鼻劑、栓劑、舌下片等,還可以下載到研究藥物吸收的各種模型及其本課程所要涉及的各種分析檢測儀器設備的圖片。借助于這些圖片,學生能更好地了解本課程所要學習的內容,從而能激起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

三、深入淺出介紹課程內容,培養學生專業興趣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資料的興趣。”因此,在做好以上兩點的基礎上,教師最重要的還是要幫助學生解決課程上面的疑惑。對于一門全新的課程,學生最關心的還是為什么學、學什么和怎么學這門課。

1. 讓學生弄清為什么學

首先要讓學生知道這門課程是干什么的。老師可以以這門課程的發展歷史為切入點進行講解。這里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哪些因素會影響到藥物在人體內的療效呢?”然后通過實例引導學生自己找到影響藥物療效的三大因素:第一,藥物化學結構;第二,劑型因素;第三,生理因素。通過多選題的形式讓學生選擇哪些因素屬于劑型因素,哪些因素屬于生理因素,從而加深學生的認識和了解。藥物化學結構對藥物療效的影響屬藥物化學的范疇,在前期的課程中學生已經學過,不屬于生物藥劑學研究的內容。然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定義:生物藥劑學為人體藥劑學,主要研究已知藥理作用的藥物及制劑在人體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定性地描述藥物的劑型因素、機體的生理因素與藥物療效之間的關系。生物藥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我們正確評價制劑質量,設計合理的劑型及處方工藝及臨床合理用藥提供科學依據,最終使藥物發揮最佳的治療作用。如左旋多巴胺與維生素B6不能同時服用,維生素B2要飯后服用等就是通過生物藥劑學研究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的實例。而藥物動力學主要是研究體內藥物的劑量或濃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通過建立體內藥物劑量或者濃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式,可以定量地描述藥物在體內的ADME過程。通過藥物動力學的研究我們可以求算藥物的生物半衰期,藥物的清除率,穩態血藥濃度等等,可以制定臨床給藥方案,開展治療藥物監測工作; 利用藥物動力學參數進行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是評價藥物制劑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新藥研究的重要內容。藥物動力學性質是非常重要的新藥篩選的指標。據文獻調查,在中止開發的藥物中,40%是由于不合適的藥代動力學性質造成的,而對于抗感染藥物,不合適的藥代動力學性質幾乎是中止開發的唯一因素[3]。總而言之,學習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可為今后從事新藥的研究開發、藥物劑型的設計、藥物制劑的質量控制及臨床合理用藥等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2. 讓學生弄清學什么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藥學專業課程,教師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貫徹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和實用型藥學專業人才的理念。應使培養的學生除了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應有一定的創新能力、自學能力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能夠達到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的目標。

首先, 搞清楚影響藥物體內療效的因素,并能利用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劑型設計及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生物藥劑學主要分5個章節分別講授口服藥物的吸收、非口服藥物的吸收、藥物的分布、藥物的代謝和藥物的排泄。作為本科生學習的重點是搞清楚藥物的劑型因素和機體的生理因素是如何影響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的。在掌握了這些影響因素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如何利用這些影響因素來提高藥物的療效。比如對于一些難溶性藥物,影響其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的關鍵是溶出速率,所以根據影響溶出速率的公式很容易找到增加難溶性藥物口服吸收的方法。

其次,找到人體內藥物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指導臨床給藥方案的確定,并利用藥物動力學參數評價藥物的療效和制劑的質量。藥物動力學的重點是利用單室模型如何建立不同給藥途徑的藥物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式,以及相關藥物動力學參數的求算方法。進一步搞清楚重復給藥藥物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式以及相關參數的求算。在此基礎上,學習如何應用藥物動力學原理和藥動學參數制定臨床藥物的給藥方案,包括通過治療藥物檢測來實施個體化的給藥方案,并利用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來評價藥物制劑質量。熟悉藥物動力學在新藥研究中的應用。

再次,實驗課教學是理論課教學的重要補充,包括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其中驗證性實驗有在體小腸吸收實驗、血管內及血管外給藥的藥物動力學研究及尿藥法測定片劑的生物利用度等經典實驗內容。設計性實驗由學生自行查閱文獻擬定實驗方案,由教師審核確定方案可行后,學生即可在實驗室獨立完成實驗。綜合性實驗是將制劑的設計、質量標準的制定到動物體內生物等效性評價串聯起來,讓學生初步了解新藥研制的過程。通過實驗課的學習,一方面能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 讓學生弄清怎樣學

其一,回顧已學知識,預習未學知識。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一門交叉和綜合性的學科,涉及藥劑學、生理學、藥理學、數學、生物化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等多門學科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首先需要復習相關學科的某些知識。如藥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都涉及到跨膜轉運,因此在學習這些內容之前,需要先復習一下細胞膜的結構和跨膜轉運機制等。在學習藥物動力學時,涉及到微分、積分和拉氏變換等高等數學里面的知識,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應該提前復習。同時也要做好課后復習,要學會對已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提綱挈領,勾勒出知識的框架結構。另外每次上新課之前,學生應該提前做好預習,這樣可以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初步認識,上課時就能帶著問題去聽課,從而增加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避免盲目被動的狀態。

其二,要理論聯系實際。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涉及的內容不僅具有很強的理論和抽象性,同時又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為了能夠消化所學知識,做到運用自如,就必須多找實例去練習。如在臨床用藥方面左旋多巴會引起惡心、嘔吐等副作用,而維生素B6可以抑制這些副作用,但是兩種藥物確不能合用。又如安眠藥苯巴比妥中毒時可以服用碳酸氫鈉和甘露醇來解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制劑設計和臨床用藥的實例,找到它們的理論依據,這樣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已學的知識。在學習藥物動力學章節時,因為涉及到很多數學公式,學生更應該多做習題,通過計算演練,可以更好地掌握各藥物動力學參數之間的相互關系。除此以外,學生要充分利用實驗課的學習,在實際操作中去培養自己的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通過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在醫院臨床藥學科室的學習,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藥物治療濃度監測、抗生素的給藥方案設計、特殊患者的給藥方案調整以及不良反應監測等方面的知識。同時學生還可以參與到老師的科研課題研究中,通過實實在在的操作來更深刻地認識本課程所學知識。

其三,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跟老師互動。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的統一,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4]。聽講是學習的中心環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學生在課堂上要專心聽講,認真思考問題,積極參與互動,不僅要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自己不懂的也應該多問。因為大學課堂每一次教學內容比較多,為了方便復習和記憶,學生在課堂上應該手腦并用,在動腦的同時還要動手,做好課堂筆記。記筆記要抓住重點,分清主次。

總之,作為藥學本科生的專業課程,我們應立足于藥學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讓學生在第一堂課的學習當中充分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對藥學生以后從事藥學工作的實用性,讓學生對這門課程有一個全面清晰的認識,激發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學好這門課程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 王梅,朱曉林.教師如何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J].基礎教育研究,2010(7):50.

篇(2)

[中圖分類號] G420[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4(b)-0162-02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藥劑學的分支學科,是藥學、藥物制劑等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由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兩部分組成,其中,生物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過程,闡明藥物的劑型因素、機體生物因素和藥物療效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而藥物動力學是應用動力學的原理與數學處理方法, 定量描述藥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機體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的動態變化規律的科學[1-2]。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課程分為理論課與實驗課兩部分,其實驗課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藥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基本理論,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由于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涉及藥物分析、藥理學等多學科知識,實驗操作復雜、影響因素多,學生對諸如給藥、取樣、樣品處理等方面的知識較為生疏,不能熟練應用,實驗結果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實驗效果不理想。為扭轉這一現象,我院從教材編寫、教學方法、實驗內容、分組模式等方面對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進行改革,并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1 實驗教學改革內容

1.1 編寫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材

我校自2003年起在藥學、藥物制劑、制藥工程、藥學專升本等專業開設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課程,理論課采用人民衛生出版社《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材,而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內容大多散在藥劑學實驗教材中,內容凌亂、不系統,缺乏專門的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材,因此,編寫適應我院實際情況的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材成為當務之急。我院組織學科教師,一方面借鑒開設該門課程較早、課程體系較完善的院校如沈陽藥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的實驗教材,另一方面結合我院實際教學情況如實驗課學時安排、實驗條件等,確定了涵蓋血藥法、尿藥法,血管外、血管內等給藥形式,選定磺胺甲基異惡唑的小腸吸收、愈創木酚甘油醚血管外給藥的藥物動力學研究、對乙酰氨基酚、氨茶堿靜脈注射給藥的藥物動力學研究、尿藥法測定片劑的生物利用度等經典試驗項目。經過帶教老師嚴格的預實驗,確定實驗方法。考慮到學生對動物實驗技能的欠缺,我院將常用給藥方法如大鼠、家兔的靜脈注射、灌胃等操作要點、取樣技巧、血漿、血清分離等內容圖文并茂收入其中,教材強調實驗操作中的細節和注意事項,文字簡練、 易懂, 重點突出。我院所編寫的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材,以內容豐富,信息量充足,聯系問題廣泛,經多年使用廣受學生好評,并得到同行認可。

1.2 改革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課授課方式

傳統實驗課授課一般分為兩個階段,首先由實驗課代課教師講解實驗中的相關問題、注意事項、實驗分組等內容,該階段多采用板書講解結合課堂提問方式;其次為實驗操作環節。在這種授課模式下,學生對所做實驗內容一知半解,甚至對每步操作均需 “按圖索驥”,對所需實驗設備及操作知之甚少,對出現的問題更是不知所措,很難達到預期的實驗目的。針對這種情況,經學科教師討論分析,并借鑒其他實驗課教學經驗,我院對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課教學方式進行了改革。首先,我院將課前預習、查閱資料、課堂討論等形式引入實驗課教學,在此階段教師引導學生對實驗原理、注意事項、數據處理方法等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對實驗課內容的認識。采用啟發式教學,將臨床治療藥物監測、給藥方案設計等內容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院將個體差異大、安全指數低的氨茶堿、苯妥英鈉等藥物臨床使用原則介紹給同學,讓學生把抽象的藥物動力學參數與臨床用藥相銜接,對藥物動力學研究目的有更深刻的認識,能夠更加認真地學習該門課程[3]。其次,我院將圖片(期刊雜志、預實驗及相關書籍)、文字制成多媒體課件,詳細講解動物處理、給藥、取樣、儀器準備等操作,重點突出操作中的關鍵步驟,加深了學生對實驗目的、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實驗成功率[4]。實踐證明,新的授課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達到了學習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1.3 科學選定實驗內容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重點講授由尿藥數據、血藥數據獲取藥物動力學參數,給藥途徑包括靜脈注射、靜脈滴注、血管外給藥等,考慮到我院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課學時較少(一般為10-20個學時),結合我院分析測試儀器狀況,最終選定氨茶堿靜脈注射給藥的藥物動力學研究、愈創木酚甘油醚血管外給藥的藥物動力學研究、尿藥法測定片劑的生物利用度等試驗項目。

1.4 改革實驗分組模式

傳統實驗課多采用分組實驗,一般為兩人一組,考慮到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操作的復雜性,我院改為將學生結成8-10人小組進行實驗。每組由組長組織小組成員列出所需實驗器材、梳理整個實驗操作、強化關鍵步驟,并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共同完成實驗。該模式應用在氨茶堿血藥濃度測定與藥物動力學的研究及愈創木酚甘油醚體內藥物動力學研究等試驗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不僅使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運用,同時強化了其分工協作、團隊意識,為學生將來工作或學習打下基礎。

1.5 改革實驗數據處理方法

目前,計算機軟件已廣泛應用于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數據處理,改革原有的數據處理模式成為必然。首先,將Microsoft Excel 2003軟件應用于藥物動力學數據統計運算,代替以往學生采用計算器計算,通過教師演示、指導學生應用,過渡到學生熟練掌握并進行數據處理。其次,藥動學計算軟件已廣泛應用于新藥開發研制、藥動學分析及臨床藥動學計算,藥學類本科畢業生尤其是藥物制劑專業的學生迫切需要學習該類軟件的使用[5-6]。我院將藥動學計算軟件介紹給學生,通過例題演示該軟件的使用方法,然后讓學生實際應用,輸入濃度――時間數據,判斷房室模型,求藥物動力學參數,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6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課教學效果

自從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學改革以來, 學生實驗操作水平明顯提高,參加實驗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上升,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理論課的積極性,學生對教師每章節布置的課外作業不再抵觸,對計算不再恐懼,能夠認真完成并提出不同的解題思路,特別是與臨床藥學相關的“給藥方案設計”、“治療藥物監測”、“特殊人員給藥方案設計”等章節的學習,學生學習方向明確,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培養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學改革體會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院在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學中進行了改革實踐。編寫實驗教材、收錄相關研究內容,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教材內容豐富, 信息量充足,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得到學生好評;改革實驗課授課方式,將課前預習、查閱資料、課堂討論及多媒體教學引入實驗課教學,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學生結成8~10人小組進行實驗,強化了學生分工協作、團隊意識;將藥動學計算軟件應用于藥物動力學數據統計運算,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院開設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課以來,雖取得了一點成績,但仍存在不足,今后仍需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巖,周毅生,崔升淼,等.中藥學專業開設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2(4):25-26.

[2]李見春,吳華璞.談《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體會[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13):137-138.

[3]劉德勝,代現平,陳向明,等.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0,12(7):700-702.

篇(3)

【中圖分類號】G640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藥學類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之一,由生物藥劑學和藥物動力學兩門學科組成。其中生物藥劑學通過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過程,闡明藥物的劑型因素、機體生物因素和藥物療效之間的相互關系;而藥物動力學則是應用動力學的原理與數學處理方法,定量描述藥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機體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的動態變化規律。它的研究原理與方法在新藥設計、新劑型新制劑開發、藥物質量評價、提高醫療治療水平和藥品管理等方面應用廣泛。

近幾年,在《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和實踐過程中,發現學生在分析問題、試驗操作和數據處理等方面的能力稍顯不足。為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水平,我們進行了相應的教學改革,以下就我教研室在該課程的教學改革方面淺談幾點體會。

1、優化教法

1.1適當應用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即“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是一個注重理解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其實施方法為:提出問題收集資料小組討論總結匯報。這種教學方法通過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自主學習的能力,克服了傳統教學法的弊端,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和技能,是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在講授口服藥物的吸收時,以1968年澳大利亞發生的暴發性“苯妥英鈉膠囊中毒事件”為原型設計問題。先介紹事件的過程,并由此引出以下問題:患者服用苯妥英鈉膠囊后,怎么會出現上述癥狀?苯妥英鈉膠囊產生毒性反應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因素會影響口服藥物的吸收?為什么臨床常常出現同種藥物不同藥效?這些問題的提出,可使學生帶著疑問思考,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更易產生興趣。在講授藥物代謝內容時,以多巴胺為例將PBL教學法引入課堂。這種教學法,問題是PBL教學法的核心,如何精心設計問題是運用PBL教學法的關鍵。問題的選擇必須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應該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并與日常生活相關。同時,所舉案例應具有典型性、啟發性、真實性。

1.2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

單一的教學手段用于教學往往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難以提高甚至產生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1.2.1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主要借助于文字、圖像、圖形、動畫、聲音等傳輸手段進行教學。比如我們在講授藥物在體內的轉運過程、腎臟的生理結構等知識點時,應用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圖片、動畫等將抽象復雜的理論概念直觀形象地表現出來,使得教學內容更為充實具體、生動形象,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2.2板書教學。多媒體雖然有諸多優勢,也是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但對于這門課程,在藥物動力學部分由不少公式的推導與應用,采用板書的形式對公式進行推導更為直觀,并結合相關例題進行講授,以加強學生對公式的理解和實際運用能力。

2、注重實踐環節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驗課是培養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重要教學環節,注重加強實踐教學是培養實用型人才教育的重點。在現有實踐教學中,教學儀器和實驗動物往往不能滿足課程的需求,使得實驗教學模式比較單調,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缺少綜合性、探索性的實驗,為此本教研室在實際工作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2.1轉變實驗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學生上實驗課往往按照老師給的實驗講義進行操作,很少去思考問題的原因,同時存在對實驗現象觀察不自信,態度不端正等問題。

2.1.1驗證性實驗。主要是經典的基本實驗方法和操作技能。針對上述現象,我們對于驗證性實驗采用啟發式教學,教師先根據實驗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熟悉實驗原理和步驟。實驗課開始時,由教師進行提問,促使學生在實驗前認真預習,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2.1.2綜合性實驗。在實驗教學中應分層次教學,既要有基本實驗的訓練,也要適當開展綜合性實驗,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對于綜合性的實驗需要學生查閱相關文獻,在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根據老師的指導進行實驗活動。同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在整個實驗環節中學會規范實驗操作、科學記錄實驗數據、正確處理實驗結果,最后規范的完成實驗報告的書寫。

2.2指導學生處理數據、繪制圖表

藥物動力學部分經常需要進行大量而繁瑣的數據處理,目前常用的計算軟件有DAS、3P87/3P97、WinNolin等,可以進行線性和非線性藥物動力學模型的擬合與計算。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應用上述軟件處理自己的實驗數據,得到相關藥動學參數及各種圖表信息。這一方面縮短了理論和實踐的距離,加深了學生對藥動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對公式的運用,另一方面也能給學生今后的學習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改革考核方式

在教學改革中,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應從單一的筆試逐步轉變為多種形式。以往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是平時成績或期中考試占30%,期末考試占70%,這樣就容易存在學生為應付考試考前突擊背課本、背講義的現象,使得考試成績并不能完全反應學生的學習能力。

現在我們對學生多方位考察,將期末考試、實驗教學、實習報告、平時成績等進行綜合評定,提高實踐環節所占的比例,進而確定學生的最終成績,很大程度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學生在歷次PBL過程中以及在綜合性實驗中的相關表現,如主動性、積極性、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創新能力等進行適當的評分,并在總成績中占適當的比例,尤其是在這些過程中有突出表現、獨到見解的學生給與適當的加分鼓勵。

總之,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這門課程,本教研室嘗試著進行一些教學改革以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雖然取得了一點成績,但也認識到教學過程中的存在的不足,今后會不斷加深對教學方法、課程體系的探討,提高教學水平,培養高素質的藥學專業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篇(4)

[中圖分類號] R9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11(a)-0116-04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experiment system constructing and implementing

ZHANG Zhanrui FENG Suomin MA Yuantao ZHAO Ning

Pharmaceutic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School of Pharmacy of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Shaanxi Province, Xi'an 710021,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pharmacy specialties, the construction guideline of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was determined;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is system were drafted; a three-ti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consisting of verification experimen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and designing experiment were constructed; a new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bilities was built in this study.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udents' enthusiasm for studying was aroused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were improved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So the construction of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is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eaching.

[Key words]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mplement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藥學類專業本科生的主要專業課程之一,由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兩個相對獨立的學科組成。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具備合理設計藥物劑型、科學評價制劑質量、科學制訂給藥方案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為今后從事藥品研發、質量評價及指導臨床用藥打下良好的基礎[1]。為達這一目標,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理論和實踐并重,由于西安醫學院(以下簡稱“我院”)開設本課程時間較晚,所以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課程的開設尚處于摸索階段,在實驗教學方面相對比較薄弱,因此,有必要對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課程體系建設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主要立足于藥學類專業需求,探討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1 構建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體系的總體指導思想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屬于藥物臨床應用學科的范疇,具有綜合性強、應用性強、創新性強等特點。實驗教學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驗證、鞏固和擴展理論教學內容,還能訓練基本操作技能,培養良好的實驗作風。但如何利用有限的實驗課達到這一目標,是我們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學體系的建立與新時期藥學類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密切相關。由于我院藥學類學生的就業方向主要是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及一些醫療單位,故我院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把握了這一大方向的基礎上,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體系就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為具體目標,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優化實驗項目,精選實驗內容,加強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的建設,注重現代教學手段的研究和應用,強化教學內容及教學環節的設計,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進行高質量教材及配套實驗教材的建設[2-4]。

2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體系的結構和內容

針對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由兩門獨立的學科組成這一特點,確定實驗體系應涵蓋這兩個學科的內容,即生物藥劑學部分中有藥物的溶出度實驗、組織分布實驗、血漿蛋白結合率等內容,藥物動力學部分則開設了血藥法和尿藥法實驗求藥動學參數及相對生物利用度等內容。為逐步提高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結合本課程的特點,將實驗體系分為驗證性實驗教學、綜合性實驗教學和設計性實驗教學3個層次[5-8]。

2.1 實驗項目的設置原則

2.1.1 實驗項目應“新” 由于該實驗體系的建立仍在摸索階段,通過網絡以及與兄弟院校的聯系,根據確定的實驗內容方向和層次需求,初步確定一些實驗項目,合理設計實驗,并在實驗中融入新科學、新技術、新方法,來反映本學科的最新發展趨勢,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觸到本學科的前沿知識,并有機會及時地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精確的實驗研究,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

2.1.2 實驗內容應緊扣人才培養目標 圍繞我院辦學定位,堅持“為基層一線培養動手能力強的實用型技術人才”,適應人才市場對大學畢業生的要求,因此設定實驗內容時針對臨床需求和大家關注的藥品安全問題,加強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獨立觀察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2.1.3 實驗課應密切聯系理論課 實驗課內容應能很好地配合理論教學中的知識點,注重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并且使理論教學和學生的實踐操作做到協調統一,故實驗課的開設應充分注意到理論課的教學階段。首先開設驗證性實驗,緊密銜接理論教學,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要在相關教學內容結束后開出,使實驗課與理論課組成合理的教學體系,完成共同的培養目標。學生通過實驗課來鞏固所學知識,從而強化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抓住每個操作步驟用理論知識點來解釋每一步所做的原理,這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就不再是茫然,而是對于每一步每一過程都了然于心。

2.2 綜合、設計性實驗體系

綜合性實驗:為了使學生能將所學本課程的綜合知識及相關課程的知識貫穿起來,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將一些常規指標的測定及各種實驗手段組合在一起,組成綜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所完成的任務是可以在一個實驗中研究多個問題,或者利用多種實驗方法去解決一個問題。如復方阿司匹林片劑的處方設計、工藝篩選及質量控制,使學生初步了解新藥研發的過程,又將學過的藥劑學、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藥物分析等課程有機結合起來。

設計性實驗:以充分調動同學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目的,并將所學的藥學相關課程知識應用于實驗的設計,由教師提出實驗課題和研究項目,實驗室提供條件,學生通過查閱材料,設計實驗方案,擬定實驗過程,并對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寫出注意事項,最終完成從實驗設計到親自動手操作全過程,做出具有一定精度的測試結果,最后以小論文的形式寫出完整的實驗報告,科學地總結失敗和成功的經驗[2]。

3 新實驗體系的實施

3.1 配套教材與大綱的建設

由于在我院開設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的時間比較短,尚未建立系統的實驗體系,建立并實施該實驗體系需要依賴于一套好的實驗教材,因此,編寫一套高水平的實驗教材是實驗教學完善的基礎。在參考兄弟院校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材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教研室自行編寫了實驗教材。其中生物藥劑學中包含實驗3項,藥動學包含實驗3項,共6項實驗,實驗教材中將每一項實驗的給藥方法、實驗過程中的操作要點、取樣技巧等內容以圖表等多種方式詳盡羅列,圖文并茂使學生能結合理論內容很快理解這些實驗的目的及期望達到的目標。教研室所編寫的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材,內容豐富、信息量充足、內容詳實、聯系問題廣泛,經多年使用廣受學生好評,并得到同行認可。

除了一套好的實驗教材,與此相匹配的還有相應的實驗大綱,大綱明確每節實驗課的重點內容、實驗目標;重點內容是每節課的靈魂所在,既是教師要重點講述的內容也是學生需要重點消化理解的內容。實驗目標使學生更好地明確每節課的精髓及期望達到的目標,這樣授課教師在內容講述時都會將掌握、熟悉、了解的內容明確的指出,提示學生本節課的內容,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3.2 開放實驗室

為配合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順利進行,使其達到預期的實驗效果,我院大膽開放實驗室。于學期初根據教學安排制訂開放時間表,擬定開放實驗內容范圍,采取預約登記的進行方式,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入實驗室,實驗室開放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驗環境,推動了學生科學研究與教學研究思維的發展,同時也提高了實驗室的利用率。

3.3 實驗考核方法

根據我院課程要求,實驗教學學時在40學時以下的不單獨進行實踐考試,那么實驗考核的方式就是以實驗報告的方式體現的,其中實驗表現(30%)、實驗報告(70%),學生們往往是根據實驗講義內容、依照老師的講解一步步地做實驗,撰寫實驗報告后由老師批閱。但是存在的問題是,由于實驗設備有限所以在進行實驗分組時是8~10人一小組,再根據實驗內容分步驟完成,最后統一進行數據處理,那么存在的問題就是這8~10個人的實驗報告就是一樣的,這樣就難免出現一些學生偷懶,在實驗過程中持觀望態度不動手,最后照別人的實驗報告完成自己的實驗報告。改革后,如果僅憑實驗報告則無法客觀反映學生對實驗內容的掌握情況,針對這一情況本研究對實踐考核采用多指標綜合考核的方法,主要由考勤及操作(10%)、課堂提問(20%)、實驗結果與報告(70%)這三部分組成,其中課堂提問包含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新實驗預習情況,另一部分是上次實驗的總結與體會;實驗報告則要求除了數據處理及結論之外,應有類似論文的討論部分,這樣的考核方式不僅突出了實驗考核的重點,還可以全方位客觀評價學生的實踐表現和實踐技能,在考核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對實驗的積極性[9-12],對于該實驗體系的建立及執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4 新實驗體系的運行已取得初步成果

4.1 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通過開放實驗室開展綜合、設計性實驗,提高了學生對實驗的主動性,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許多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于實驗方法和結論提出質疑并有所思考,對實驗中有些內容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經授課老師檢驗后,部分科學合理的建議已向實驗室提出并被采納,充實了實驗內容。同時設計性實驗是學生自己制訂實驗方案,在實驗過程中面對各種挑戰與挫折,允許學生實驗失敗,只是最后要求學生撰寫實驗心得體會分析失敗原因,通過這一過程提高了學生面對挫折的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10]。

4.2 改進傳統實驗,逐步開發新實驗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最初于2008年我院開設實驗課,實驗內容僅有3項,而且內容僅局限于生物藥劑學這部分內容,藥動學實驗部分一直是個空白,為使本課程的實驗更具有綜合性、系統性,本研究對傳統實驗項目進行綜合改進,在生物藥劑學部分增加藥物的蛋白結合率與競爭性研究一項,藥動學部分通過預增加實驗內容3項,隨著實驗內容的擴充,實驗儀器設備隨著更新換代,提高了實驗水平,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本研究還發現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4.3 對實驗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作為一門多學科交叉融合滲透產生的新學科,對從事這門課程教學的教師及實驗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課程教學教師及實驗教師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要有敏銳的觀察應變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和科研結合起來,將這一領域中新的發展趨勢納入教學內容中,這樣既保證學生接受了最基本的基礎理論又接觸到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前沿的發展動向。

5 新實驗體系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學體系的建立與實施,把握契機,整體規劃,體現了加強基礎、突出特色、緊密結合臨床的原則,使用了臨床上和藥學中經常使用的儀器和方法,整合了實驗室的資源,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3-13]。通過教學實踐,新實驗體系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有待于進一步解決和完善。如:①實驗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是根據預實驗內容編寫的,在學生實驗中發現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仍需要進一步改進。②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不太先進,目前藥動學計算軟件有3P87/3P97,本研究尚未在實驗過程中引入。③設計性實驗成績的評定標準還不夠具體,如何準確地把握設計性實驗的深廣度是教師在設定實驗題目時需要慎重考慮的一個問題。④設計性實驗具有模糊性、待定性及反常性等特點使實驗經費預算困難增加,而針對這一問題如何在開放實驗室的同時增加一部分經費投入。⑤由于實驗人次數劇增,儀器設備接待能力明顯不足。⑥多媒體軟件輔助實驗教學這一方面還比較欠缺。

[參考文獻]

[1] 王銳利,張淑秋,張麗鋒.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7,9(1):47-49.

[2] 成穎,劉道洲,劉苗.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課程標準的建立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10):755-757.

[3] 魯茜,印曉星,吳云明.臨床藥學專業藥物動力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4):262-264.

[4] 張青,徐群為,劉麗萍.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高生物藥劑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4):776-778.

[5] 賈永艷,李民,祝俠麗.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1):162-163.

[6] 趙永星.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中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J].中醫藥指南,2011,9(25):356-357.

[7] 何純蓮,趙冰清,黃浩.實施開放性實驗教學,創新實驗教學模式[J].藥學教育,2006,22(1):43-45.

[8] 宋英明,鄒維,孫吉鳳.《生物化學》綜合性實驗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19):179.

[9] 鞠愛霞,崔明宇,康宇紅,等.創新性藥物動力學實驗教學方法的體會[J].黑龍江醫藥,2012,25(3):430-431.

[10] 劉暢,韓翠艷,馬曉星.談《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2:161-163.

[11] 賴玲.生物藥劑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學的探討[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7,9(24):276-277.

篇(5)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8-0167-02

目前我國正處在改革與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由于網絡技術十分發達,作為現代大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未來的規劃都有自己的打算,加之現代社會商業氛圍很濃,經濟發展較快,也增加了當代大學生的浮躁心理,因此跟大一、大二相比,大三和大四他們已不再特別關注學習、考試分數的高低及在班級的排名,大部分學生已缺乏學習激情,他們更關注前途和就業問題,而我們的許多專業課程主要都集中在大三和大四,因此如何提高他們學習積極性成了我們專業課老師的頭等大事。我校的辦學理念是“計量立校、標準立人、質量立業”,在計量、質量、檢測、標準等方面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因此我校藥學教育應在“定量藥學”、“標準藥學”等方面有所體現,將數學模型理念與藥學、生物學相融合,共同促進我校藥學科的發展,同時也豐富、完善和延伸我校的“質量、標準”辦學理念和特色。因此,作為“定量藥學”和“計量藥學”核心課程的《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模式必須進行不斷改革與創新,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具有我校特色的藥學人才。《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藥學專業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課,國內外藥學類專業一門必修課,該門課程在我校已開設5年。本門課程主要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過程,闡明藥物的劑型因素、機體因素和藥物療效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同時利用動力學的原理與數學處理方法,定量描述藥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體內后體內作用過程的動態變化規律的科學,為新藥設計、藥物質量評價及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了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掌握本課程內容,將為進一步學習臨床藥代動力學及從事新劑型新制劑研發和臨床藥學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傳統藥學主要是經驗藥學,大多主要研究藥物的活性,偏向于定性研究。隨著社會的進步,藥學的發展最終要走向定量藥學,以更加精確、量化的方式來研究和創制新藥。作為藥學專業的一門骨干課程,《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則主要是利用現代生物學和數學模型手段來開展外源化合物在生物體內動態變化過程,對藥物在機體內的過程進行“量化”,以此來定量評價藥物的生物學活性及制定安全、有效的給藥方案。對于生物藥劑學和藥物動力學的教學改革和探索,目前國內外相關高校和專業均進行了探索。國內有高校教師對近3-5年的藥學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此門課程比較難學,且藥物動力學部分含有較多的高等數學公式,涉及公式推導、藥物動力學參數計算等內容,而這些內容又是大一所學內容,同時對于高等數學本身又是生物、醫藥類專業的薄弱環節,因此如何提高這部分內容的講解及讓學生迅速接受并將其應用于藥物動力學課程學習是藥物動力學部分的主要問題。因此為了對此門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有的高校采用優化教法、適當應用PBL教學法,同時采用EXCEL等軟件編輯了不同的藥物動力學參數處理程序,讓學生進行學習,收到很好效果。在國外的教學方面,北美和日本的藥學院非常重視調整和改革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的教學內容。根據筆者近5年來對該課程的教學和相關科研工作,在本門課程教學改革方面擬進行以下改革,以期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理論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改變傳統純粹的教師在上面說,學生在下面聽的說教形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探知能力,將其研究成果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具體可以采用如下兩種方式:首先,應用EXEL軟件、SPSS等處理軟件,編輯體內藥物分析中標準曲線、回收率以及精密度的計算公式,同時編輯根據血藥濃度——時間數據計算藥物動力學參數的公式,并在課堂相關章節進行模擬演示。其次,在一些重要章節理論教學過程中,采用Seminar學術討論會的模式,讓學生利用所學文獻檢索知識,自己查找國內外與本課程緊密相關的重要期刊文獻,分組討論,并寫出讀書報告,以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探索能力及寫作能力,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

2.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首先,基于校級開放實驗項目、校課外科技活動、新苗人才計劃以及學科競賽等課外實踐活動,將其中比較成熟的實驗項目編入實驗指導書中,同時與藥物“毒物代謝動力學”緊密結合,編撰出一部特色的、多課程聯合的實驗指導教程。其次,以“產學研項目”和“科研項目”為基礎,構建緊密的實習基地,構建“互惠互利”的長期機制。最后,積極與當地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藥師協會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等校外單位聯系,采取參觀、講座的形式,拓展學生的視野,明確學生將來就業方向。

3.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體、新藥開發案例、分組討論、激勵法、強化訓練等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關鍵是要解決制作高水平的多媒體課件、視頻網絡課件及真實的新藥篩選、安全性評價及相關“藥害”具體案例分析。

4.課程考核體系的改革。《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而且涉及到高等數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藥物化學、藥劑學等多學科,因此除了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加強改革外,在考核部分也應建立相應的配套體系,以此來評價教學效果。改變傳統的卷面成績+實驗成績+平時成績的考核模式,增加平時成績的權重,將學生制作的小軟件、綜述、實驗設計、讀書報告等內容均作為其平時成績的一部分,激勵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有機結合。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在我校藥學專業開設已滿5年,五年來在每一屆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均對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梳理和改進,并對相關課程改革進行了前期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據05-08屆藥學專業學生反饋信息的收集、整理,我校教師初步體會到了本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上的共性問題,準備針對這些共性問題提出改進措施,為以后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因此,在對該門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深入探索與思考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和思路,并努力將改革思路付諸實施,為我校藥學專業發展提供教學思路。

參考文獻:

[1]郭劍偉,王成軍,余梅.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的教學思考[J].大理學院學報,2006,5(6):81-83.

[2]李小娜,李唐棣,呂立勛.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改革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10,(3):25-26.

[3]李安良,吳艷芬.應用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417-490.

[4]林以寧,馬世平.日本6年制藥學教育的實習模式及特點[J].藥學教育,2008,24(4):60-62.

篇(6)

[基金項目]:廣東藥學院校級教學改革一般項目(編號:GYJGYB201216)

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教學已從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既能提高專業知識與技能,又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是現代高等教育者亟需破解的一個難題。科學知識日新月異,只有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才能切實提高自身素質,滿足社會需要。我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目前高等學校的普遍做法是通過實踐教學及科研項目培訓。國家教育部已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養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并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高等教育須全面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要“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強化實踐教學環節”[1]。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我院中藥學、中藥制藥學等專業必修課程,同時也是一門綜合性課程,課程融合高等化學、分析化學、藥劑學、生理學等多學科知識,實踐性強。為達到中醫藥行業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目標,廣東藥學院制定的課程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生物藥劑學、藥物動力學的相關理論及概念,掌握藥物劑型設計和臨床給藥方案設計的能力及新藥研究的基本知識,并要求熟練進行藥物吸收、分布、代謝及排泄過程的相關實驗操作技能,培養良好的科研實驗作風。筆者結合多年來《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的教學實際,對教學過程中本科生創新能力的訓練與培養,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有效的嘗試。

1.加強課堂教學,活躍創新思維

課堂教學目前仍然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通過教師的講解、提問反饋和學生的聽講,實施教學計劃。課堂教學具有教學效率高、秩序好的優勢,但也存在以教定學、以教材為本、學法單一、評價單純的問題[2]。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形式,采用實物、圖片、動畫等工具,引入案例教學,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3]。如詳細介紹翻轉腸囊法用于預測藥物的吸收;微透析技術用于活體組織取樣;人工神經網絡建立藥物的體內外相關性等。在講授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通過介紹新技術和新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開拓科研視野。

學生們普遍反映藥物動力學難學難懂,我們采取回顧《高等數學》基本理論和利用教學軟件,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講解單室模型時,結合積分知識,讓學生自己推導血藥濃度曲線下面積(AUC),運用極值理論,推導血管外給藥達峰時(tmax)、達峰濃度(Cmax),結合excel軟件,進行殘數法計算藥動學參數的演示。

2.強化實驗教學,側重創新性思考

傳統的實驗教學以驗證性試驗為主,主要通過既定的實驗方法和內容驗證相關理論。這種模式目前仍然是實驗教學的主體,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及操作能力,但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缺乏對學生自主研究及創新能力的培養[4,5]。針對中藥學專業的教學實際,共開設3個實驗(共18學時),其中2個驗證性實驗,1個綜合性實驗。

2.1 以基本技能訓練為本

我院針對中藥學專業本科生培養方案,開設片劑溶出度測定及尿藥法測定生物利用度試驗。片劑溶出度測定實驗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溶出儀,進行累積溶出百分率-時間的數據處理,熟練運用威布爾分布等模型擬合,分析藥物的溶出模型及相關參數的計算;尿藥法測定生物利用度試驗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尿藥法測定藥動學參數,熟悉數據的處理。通過實驗教學,一方面教會學生正確使用相關分析檢測儀器設備,另一方面,培養學生處理數據的能力,正確使用excel和SPSS等軟件,進行模型擬合、參數求算等。

2.2 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抓手

我院在第七學期開設《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課程,已有高等數學、藥劑學、分析化學等學科理論和實踐基礎,為加強學科間知識的整合和滲透,給學生提供一個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訓練機會,我們開設撲熱息痛血管外給藥藥動學參數測定的綜合性實驗,將家兔給藥、血樣采集、血液樣品藥物濃度測定、殘數法計算雙指數方程參數等實驗操作項目整合,使學生初步了解新藥研究中藥動學研究流程,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尤其是實驗過程中,強調不能單純跟從實驗輔導教材或實驗指導,要多思考、多總結。

3.鼓勵參與科研訓練,提高科研能力

廣東省教育廳于2010年9月啟動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建設。本課程組老師主動聯系,指導品學兼優且對中醫藥科研具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選擇課題、查閱文獻、撰寫標書,鼓勵他們積極申報,并通過申報使學生們受到了科研前期工作的訓練。課題立項后,指導老師負責監督和指導科研小組研究計劃的落實,定期組織實驗研討,討論實驗進程中存在的問題,重點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課程組共有6項課題獲得立項資助。針對《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時數少(共54學時)、缺乏實踐機會的不足,我們主動聯系對這門課程有濃厚興趣或有志于考研的同學,利用暑假或寒假的學習閑暇時間,結合教師自己的科研課題,對他們進行較為系統的科研訓練。隨著同學們研究能力的提高,一些科研項目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學生已發表8篇科研論文,并在廣東省挑戰杯論文比賽中屢獲佳績。

4.加強畢業帶教管理,切實提升科研素質

畢業專題實習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環節,我院規范畢業實習管理,規定畢業實習階段,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獨立的課題,由老師進行單獨輔導。我院中藥學專業本科生在第七學期期中,即進入畢業實習階段。首先,本課程組教師結合課題研究情況,提出一個思路,學生通過全面檢閱文獻和實驗條件,設計初步的實驗方案,并開始預實驗。在第七學期期末前進行立題,并撰寫開題報告,由指導老師審閱實驗方案的可行性。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通過指導老師的指導、同學老師之間的交流和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第八學期首月,進行實習中期檢查,跟蹤實驗進展。最后,整理實驗資料,撰寫畢業論文。通過畢業專題的系統訓練,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系統培養科研創新能力和科學精神[6]。

通過“課堂-實驗室-實習地點”的科研訓練地點轉換,同學們的綜合科研素質、科研創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加強了對整個新藥研究過程的了解。2012年11月,我們在2009級中藥學專業2個班級、中藥學中藥制藥方向2個班級,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18份,實際收回212份,有效問卷212份。同學們普遍對教學中側重科研能力培養持肯定態度(占92.4%),希望教學過程結合授課教師科研心得(占64.6%),通過學習課程后,有78.8%感到動手能力得到提高,基本掌握新藥研究中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研究流程。總之,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養不能一蹴而就,我們將進一步結合廣東藥學院課程教學改革,在《生物藥劑學和藥物動力學》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切實加強中藥學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國教育報. 2010年7月30日.

[2]劉德勝,代現平,陳向明,等.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山東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0,12(7):700-702

[3]時軍,周毅生,沈雪梅,等.啟發式教學在中藥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2010,14(12):1524-1525

篇(7)

在日常體育課教學及運動訓練中,弓步壓腿是發展人體下肢柔韌素質最為常用的手段,它可以對韌帶尤其是股二頭肌起到明顯的拉伸和刺激作用,由于動作簡單易行,且拉伸刺激效果明顯,常被體育教師或教練員作為基礎內容或輔助訓練手段運用于課堂和訓練。在大多數人印象中,弓步壓腿的做法是如此簡單,又是如此常做,甚或是不含有任何技術含量的動作,是不值得一提或探究它的動作要領的,對它所蘊含的具體生物力學意義進行探析更是嗤之以鼻。所以,長此以往,我們所面對的弓步壓腿的做法,只要“前腿一弓后腿一蹬”,動作別太歪,壓腿拉拉韌帶就得了,很少有人關注弓步壓腿所蘊含的生物力學意義。

通過多年的教學、訓練及日常生活實踐觀察,發現弓步壓腿這一普普通通最為常見的發展韌帶柔韌性的鍛煉方法,在實踐運用中存在著普遍錯誤,不但會對練習者的訓練效果大打折扣,而且長期如此訓練的話,會對練習者膝關節造成傷害。現從弓步壓腿時膝關節和韌帶的受力角度著手,對其進行相關力學分析,以糾正我們長期以來犯的錯誤。

圖1是錯誤動作,也是我們常見的膝關節彎曲,拉伸韌帶的訓練方法。它的典型錯誤之一:以膝關節為軸,在下壓時大腿與小腿幾乎近似折疊,膝關節在承受大部分身體重量的情況下前后反復做一杵一收的壓或伸的動作,也就是說膝關節關節頭和關節窩在相應力量作用下,做不停的滾動摩擦,長此以往難免會對接觸面關節軟骨造成磨損性傷害。也就是說,這種壓法實是壓膝關節而不是壓韌帶。典型錯誤之二:降低了對韌帶的拉伸刺激效果,下壓時大腿與小腿折疊的角度越小,韌帶受力也就越小,甚至會出現幾乎拉伸不到韌帶而反過來拉伸股四頭肌的現象。如上兩種錯誤,想必多數人深有體會,這里不再累述,下面從膝關節和大腿韌帶受力角度介紹一下應該如何做。

圖2是正確動作,首先充分做前腿弓后腿蹬伸的弓步動作,要讓蹬伸腿充分后蹬伸,這樣可以避免促使向前杵動膝關節折疊大小腿。練習時,軀干姿勢可保持如圖1所示的立身中正、挺胸抬頭姿勢,也可如圖2所示的軀干稍前傾姿勢,關鍵要盡量保持膝關節處于穩定狀態。在整個壓腿過程中,下壓前或下壓后的收回期間,大小腿夾角大于等于90度;下壓后,大小腿夾角仍大于等于90度。也就是說,在整個練習過程中始終保持大小腿的夾角大于等于90度,這樣膝關節就不會出現明顯的伸展或前后杵動,最大限度的減小了關節頭在關節窩間的滾動或滑動摩擦。所以,如此做法優點之一,是在下壓過程中可使韌帶充分受力,能對韌帶起到更好的拉伸和刺激作用。優點之二,可以避免如上所述對膝關節關節面軟骨在受力狀態下造成的磨損。

篇(8)

新藥的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旨在闡明藥物在人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的動態變化規律。對藥物上述處置過程的研究,是全面認識人體與藥物間相互作用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臨床制定合理用藥方案的依據。生物等效性是指藥學等效制劑或可替換藥物在相同試驗條件下,服用相同劑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通常意義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以藥代動力學參數為終點指標,根據預先確定的等效標準和限度進行的比較研究。藥物的代謝物是指藥物進入機體后,部分藥物經過體內的生物轉化,經過I相(氧化、還原、水解)和II相(結合)代謝途徑,產生的化合物。本文對藥物代謝物在藥代動力學及生物等效性評價中需要考慮的一些問題進行綜述。

1 藥物的代謝產物在藥代動力學評價中的一般考慮

SFDA指出[1],根據非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結果,如果藥物主要以代謝方式消除,其代謝物可能具有明顯的藥理活性或毒性作用,或作為酶抑制劑而使藥物的作用時間延長或作用增強,或通過競爭血漿和組織的結合部位而影響藥物的處置過程,則代謝物的藥代動力學特征可能影響藥物的療效和毒性。對于具有上述特性的藥物,在進行母體藥物單次給藥、多次給藥的藥代動力學研究時,應考慮同時進行代謝物的藥代動力學研究。

FDA指出[2],一般情況下,對于僅在人體中出現的代謝產物,或人體中代謝物水平遠高于任何經過測試的動物種屬時,應考慮進行安全性評估。在人體中的代謝產物,如果其水平高于穩態時母體藥物系統暴露量的10%,則可引起安全性擔憂。

因此,在藥代動力學研究中:⑴如果代謝物影響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則需要檢測母體藥物和代謝物。⑵如果代謝物的活性不清楚,則如果代謝物水平高于穩態時母體藥物系統暴露量的10%時,則需要檢測母體藥物和代謝物;如果代謝物水平低于于穩態時母體藥物系統暴露量的10%時,一般只測定母體藥物。⑶母體藥物體液濃度很低,代謝物為體內的主要存在形式時,如果母體藥物可測到,應測定母體藥物和代謝物。⑷ 對于前體藥物,如果能測到母體藥物濃度,則應測定母體藥物和代謝物濃度;如果母體藥物濃度非常低,檢測非常困難,則測定代謝物。

2 藥物的代謝產物在生物等效性評價中的一般考慮

SFDA指出[3],某些藥物在體內迅速代謝無法測定生物樣品中原形藥物,也可采用測定生物樣品中主要代謝物濃度的方法,進行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試驗。

FDA指出[4],對于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建議只測量從該制劑中釋放的原型藥物,而不測量代謝產物。

這一建議的依據是原型藥物的濃度時間曲線對制劑表現的變化比代謝產物更加敏感,代謝產物更多地是反映了代謝產物的形成、分布和消除。下列情況屬于例外,⑴原型藥物濃度太低,不能在足夠長的時間內對血液、血漿或血清中的原型藥物進行可靠測定時,最好是測定代謝產物。⑵代謝產物可能在腸壁或經進入體循環之前的其他代謝形成。如果代謝產物對安全性和/或療效有一定的貢獻,建議代謝產物和原型藥物都要測定。如果代謝產物的相對活性低,對安全性和/或療效沒有什么意義,那么不一定需要測定代謝產物。 轉貼于

EMEA指出[5],可用代謝物數據來評價生物等效的情況僅限于以下情況:⑴ 生物基質中活性物質濃度太低以至于無法準確檢測,并導致顯著變異時。此時,申辦者應提供令人信服的證據說明母體化合物的檢測不可靠,才能使用代謝物數據。⑵ 當代謝物活性是體內活性物質總活性的主要部分并且其藥代動力學特征是非線性時。此時,先要評價代謝物的作用,如果代謝物活性是體內活性物質總活性的主要部分并且其藥代動力學特征是非線性的,就有必要同時檢測母體化合物和活性代謝物的血藥濃度并且對他們單獨評價。

前體藥物生物等效性試驗的問題[6],⑴ 測定前藥是首選:生物等效性是評價試驗制劑和參比制劑在藥物吸收速度和程度上的異同,而測定母體藥物是評價生物等效性的首選方法。因此對于前體藥物,雖然具有藥理活性的是代謝產物,但假如前體藥物從制劑中釋放并被完整吸收,同時其在體循環中的測定方法是可靠的,那么,最好的方法仍應當是以原型藥(即前藥)來評價兩藥的生物等效性。⑵ 同時測定前藥和代謝物:一般很少考慮同時測定原型藥和代謝物的水平用于評價生物等效性,但在有些情況下,如藥物本身是無活性的前體藥物,它在體內能快速轉化成有活性的代謝物,而療效和毒性主要與此代謝物有關。那么,代謝物的測定在生物等效性決策中也有重要參考價值,增加代謝物的生物等效性特征參數可以降低消費者替換使用藥物的風險。⑶測定代謝產物的考慮:有些情況下,一些藥物本身是無活性的前體藥物,由于某種原因,如前藥在生物基質中不穩定、快速代謝或分析方法學上有困難,無法測定生物樣品中原形藥物時;或者藥物活性代謝物與藥物療效和安全性密切相關時,一般認為可采用測定生物樣品中相應活性代謝物濃度的方法,進行生物等效性試驗。例如:頭孢呋辛酯是頭孢呋辛的口服前體藥物,服用后,迅速被胃腸道粘膜細胞中非特異性酯酶水解為活性成分頭孢呋辛而發揮藥理作用。服用后被快速代謝,體內很難測到前藥原型,所以等效性試驗中,只能測定血液中的代謝物頭孢呋辛作為替代檢測指標。類似的情況還有頭孢泊肟酯、頭孢妥侖匹酯、頭孢特侖新戊酯、鹽酸頭孢他美酯等。

因此,在生物等效性研究中:⑴ 如果代謝物影響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則需要檢測母體藥物和代謝物,但生物等效性評價時以母體藥物濃度作為主要判斷指標。 ⑵如果代謝物的活性不清楚,一般只測定母體藥物 ⑶ 母體藥物體液濃度很低,代謝物為體內的主要存在形式時,一般測定代謝物 ⑷ 對于前體藥物,如果母體藥物可以測定時,一般測定母體藥物;如果母體藥物濃度非常低,檢測非常困難,則測定代謝物。

總之,藥物代謝物在藥代動力學及生物等效性評價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會促進和完善對新藥藥代動力學和生物等效性的評價。

參 考 文 獻

[1] 化學藥物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2005年3月,藥品審評中心.

[2] 藥物代謝產物安全性試驗技術指導原則,2008年2月,美國FDA,藥審中心最后審核.

[3] 化學藥物制劑人體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2005年3月,藥品審評中心.

篇(9)

1.1降血脂和保護心血管的作用

蜂花粉含有豐富的人體代謝所需的各種重要營養成分。它們當中許多成分都參與脂質代謝及抗氧化過程,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和三酰甘油,促進膽酸排出,抗動脈粥樣硬化;蕓香苷對腦溢血和心血管有良好的保護作用;豐富的維生素和黃酮類化合物可增加毛細血管強度和通透性,防制心腦出血、高血壓和靜脈曲張等疾病的發生。

1.2改善造血功能及防止貧血的作用

蜂花粉能刺激骨髓造血,減輕輻射損傷程度,對骨髓造血組織有保護和促進修復的效果。據報道,黨參花粉具有抗化學物質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損傷、促進受損造血機能恢復和升高白細胞的作用。蜂花粉的這種能夠加速機體造血功能復原的特殊藥理生理作用,有益于腫瘤放療化療乃至其他原因造成的造血機能低下和貧血患者,以及受環境污染可能導致上述疾病者。

1.3抗缺氧的作用

許子俊(1991)采用常壓密閉缺氧、低壓艙減壓缺氧、血氣分析和肺腦組織病理檢查方法,證明蜂花粉能提高動物對缺氧的耐力,降低動物整體及組織細胞的耗氧量,提高動物在低氧環境條件下的成活率。表明蜂花粉對動物在低氧條件對下肺腦組織損傷有保護作用,提高動物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蜂花粉的抗缺氧與其降低組織細胞對氧的消耗、增加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提高載氧量與改善肺的通氣量有關。

1.4蜂花粉抗疲勞的作用

蜂花粉可延長小鼠游泳時間,提高小鼠的運動耐力,延緩疲勞的出現。還可提高小鼠游泳后肝糖原含量,增加能量物質的儲備,為機體提供更多的能量以達到抗疲勞的目的。蜂花粉可提高游泳小鼠血清乳酸脫氫酶活力,加速乳酸代謝,延緩疲勞的發生。血清尿素氮是機體對運動適應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機體血清尿素氮含量隨勞動及運動負荷的增加而增加,機體對負荷適應能力越差,血清尿素氮的增加就越明顯。蜂花粉可降低運動小鼠血清尿素氮的含量,增強機體對運動的適應能力,并加速疲勞的消除。

1.5抗衰老的作用

根據動物試驗,食用蜂花粉的老年鼠可明顯增加紅細胞中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的含量,中老年鼠食用蜂花粉后心肌自由基減少,而肝和肺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顯增加1倍,肺部尤其顯著,肌肉及大腦皮層的脂褐質(老年色素)也明顯減少。另外,蜂花粉也可使家蠅的自由基化學發光強度減少,SOD的活性顯著增強。

1.6抗輻射的作用

蜂花粉具有良好的抗輻射損傷的功能,可提高外周血白細胞(PWBC)數和血清總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T-SOD),降低丙二醛(MDA)和過氧化值(POV)。蜂花粉的抗輻射機制是由于蜂花粉能提高機體的造血能力,提高體內SOD清除自由基的活力,降低體內血清過氧化脂質(LPO)水平。

1.7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蜂花粉能夠顯著增強幼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刀豆蛋白A(ConA)誘導的幼鼠脾淋巴細胞增殖反應;顯著增強幼鼠自然殺傷細胞活性;增加產生特異性綿羊紅細胞抗體的B淋巴細胞數。蜂花粉能夠提高幼鼠特異性及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具有免疫調節活性。能提高正常小鼠、豚鼠或大鼠一次免疫反應的抗體水平、延緩抗體的消失、增加脾與體質量的比例并有提高體液免疫的作用。

1.8抗前列腺增生和抗炎的作用

蜂花粉提取物可抑制和防制腺體增生,對治療前列腺功能紊亂效果良好,改善內分泌調節機能,并能顯示頡頏雄性激素而具有雌性激素藥理作用。花粉治療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在激素的受體水平上發揮類雌激素和抗雄激素的作用,抑制二氫酮的生物效應,使增生的腺體逆轉近似正常,并能調節膀胱尿道平滑肌的功能,尤其是蜂花粉中含有谷氨酸和脯氨酸等20多種氨基酸,可改善前列腺組織的血液循環,減輕水腫,緩解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尿道梗阻。

1.9蜂花粉護肝的作用

蜂花粉對肝細胞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它可以作用于受損傷的肝細胞,改善細胞膜系統的正常狀態,從而使肝細胞得到保護。蜂花粉對高脂飼料所致動物脂肪肝有明顯的預防作用;能防制肝炎,其豐富的營養成分為合成蛋白質和修復肝細胞損傷提供了極好的天然材料;能增強動物肝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這將有利于機體清除毒物、增強抵抗力從而防制肝炎。

2在動物醫學上的臨床應用前景

2.1對心血管的治療作用

王開發等(2002)用高脂高膽固醇飼料復制SD大鼠高脂血癥動物模型,給予玉米花粉黃酮類物質以觀察其降血脂作用。結果表明:玉米花粉黃酮類物質有降血脂作用。花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改善機體心血管系統疾病有良好效果,尤以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最為突出。曾志將等(2004)為了評價蜂花粉多糖降血脂效果,進行了動物試驗,結果表明:花粉多糖能顯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總膽固醇(TC)含量。

2.2對肝病的治療作用

國內外許多臨床經驗證明:蜂花粉在人類肝炎的治療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蜂花粉有很好的保護肝的作用,對肝細胞的線粒體和內質網的損傷也可能有一定修復作用。蜂花粉能大大改善肝功能,在治療動物肝疾患方面將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2.3對胃腸等消化系統疾病的作用

蜂花粉不僅能增加食欲,而且還能促進消化系統對食物的吸收利用,增強消化系統的功能。可調整腸道功能的紊亂,減輕由腸內危險的致病細菌和微生物恣意繁殖而形成的極其頑固的腹瀉、腸炎、結腸炎和大腸桿菌傳染病,而對機體無任何不良反應。所以,蜂花粉被稱為腸道警察,是腸道功能紊亂的良好調節劑,對消化道活動有促進作用,而對于腹瀉動物則具有明顯的止瀉療效。王允超等(2005)將槐花粉進行振動磨超微粉碎破壁混到蛋雞飼料中飼喂蛋雞,結果表明:破壁槐花粉對雛雞免疫器官的發育、腸道內環境和菌群的平衡也有一定的影響。

2.4對毛皮動物有護理作用

飼料中添加蜂花粉能使動物毛發光澤改善并加快新毛發的生長,還可以改善動物皮膚,使之細膩和光滑,提高以產皮毛為主的經濟動物的效益。王開發等(1998)對斷乳仔豬進行飼養試驗,復方花粉飼料添加劑添加量為1%~2%,能改善仔豬皮毛,使其光滑。林青等(1988)用玉米花粉和向日葵花粉喂養毛皮動物貉,證明花粉能提高貉的食欲和抵抗力,促進生長發育,達到提高毛皮質量的目的。

2.5對改善腦功能的應用

為增強表演動物的記憶力,蜂花粉也可作為飼料添加劑飼喂動物,改善腦功能,增加其記憶力。錢伯初等(1988)用一次性訓練避暗法被動回避性條件反應,觀察了蜂花粉對學習記憶功能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蜂花粉和丙酮提取物不僅能改善正常大鼠和小鼠的學習記憶功能,而且對東莨菪堿和二氧化碳刺激誘發或老年動物的學習記憶障礙亦呈現明顯的對抗作用。

2.6增強體力的應用

蜂花粉在競賽動物領域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已作為名貴賽馬的飼料添加劑。蜂花粉含有很多天然營養素,它既能迅速釋放必需的能量而又不致于過度增加消化系統負擔,并且還能夠滿足肌肉收縮過程中所必需的微量和常量元素、酶及對運動后能量的恢復。Cannuzzi(1994)用蜂花粉飼喂賽馬,結果表明:賽馬血紅素升高,對氧利用率提高,心率慢,運動平緩,對口號和信號反應敏捷,活力加強,緊張運動后不顯疲勞,容易恢復。

2.7調節內分泌和改善的應用

蜂花粉含有較多易于消化的活性酶,可調節內分泌,還含有較多的精氨酸和關系到細胞活化的核酸,可有助于改善。陳金娥等(1987)用蜂花粉治療7頭黑白花奶牛產后慢性疾病,治療結果表明:病牛食欲增加,陰道惡露排出量逐漸減少,日均產奶量比發病期有所增加。王志躍(2002)研究發現,日糧中添加1%和1.5%的蜂花粉均能顯著提高公雞的量、活力和密度。張玲等(2004)研究蜂花粉對人工采精中采不出的公雞的繁殖性能及內分泌機能的影響,結果表明:日糧中添加2%的蜂花粉,能顯著改善公雞的量、活力、密度和有效數,對畸形率影響不大。張嬋娟等(2004)對新揚州公雞進行試驗,研究蜂花粉對公雞體質量和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日糧中添加1%和l.5%的蜂花粉后,顯著提高公雞的量、活力和密度,顯著降低畸形率,而對的pH影響不明顯。王開發等(1998)對公豬進行飼喂試驗,結果表明:復方花粉飼料添加劑試驗組公豬產精量、密度和成活率均有顯著提高,受胎率提高更為明顯,試驗組比對照組受胎率提高40%,出仔豬數提高31%。張瑱(2004)以大豆異黃酮為陽性對照,試驗蜂花粉的雌激素樣作用。采用大鼠子宮稱質量法,分別測定試驗組和對照組大鼠給藥后的子宮質量。結果表明:蜂花粉劑量為0.33g/d時,大鼠子宮質量明顯增加,表現出顯著的雌激素樣作用。試驗結果表明:每天4.11g/kg的蜂花粉能夠體現雌激素樣作用。

2.8提高耐缺氧能力的應用

陳德芳(1992)用仿生破壁蜂花粉作蝦餌料添加劑,結果蝦的抗應激、抗缺氧、抗病力及成活力顯著提高。金聲等(1998)用破壁蜂花粉提取物添加于對蝦飼料中,結果提高了對蝦的抗病能力及抗缺氧作用,平均增產效果十分明顯。

2.9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抗腫瘤等應用

蜂花粉不僅能夠增加機體中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數量和功能,而且還能夠增強機體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的水平,增加機體的非特異免疫功能。因此,蜂花粉能夠大大加強機體的免疫防疫功能,在預防疾病方面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王玨等(2005)在羅曼褐殼蛋雞基礎日糧中添加1.5%的蜂花粉,試驗表明:可促進胸腺和腔上囊的早期發育,延緩中樞免疫器官的退化,增強外周免疫器官的功能,以促進胸腺和腔上囊的早期發育及延緩胸腺退化的作用最為顯著。張榮標等(2005)觀察油菜蜂花粉對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結果發現,油菜蜂花粉各劑量組對小鼠臟器/體質量比值均無影響,660mg/kg體質量劑量組能增強ConA誘導的脾淋巴細胞增殖能力,330和660mg/kg體質量劑量組均能明顯提高遲發型變態反應水平,促進抗體細胞的生成,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體水平,增強小鼠碳廓清能力,并能明顯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雞紅細胞的能力及增強小鼠自然殺傷細胞活力。

楊曉萍(2006)觀察油菜蜂花粉多糖(RPP)的抗腫瘤作用及對荷瘤小鼠組織形態的影響。結果顯示:RPP能明顯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抑瘤率可高達51.26%;與環磷酰胺(Cy)合用有一定協同作用,同時可緩解Cy對機體免疫器官的損害。組織形態學檢測結果表明:高劑量RPP抑瘤效果較Cy好,對荷瘤鼠肝、腎、脾和胸腺組織無明顯毒不良反應,且有一定保護作用。表明RPP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并可頡頏化療藥物對機體的損害。

2.10抗衰老和延長壽命的應用

陳玨(1989)報道,用油菜蜂花粉浸過的桑葉飼喂家蠶,能使家蠶幼蟲和成蟲的壽命延長,在果蠅的基礎培養基中加入油菜花粉,能延長果蠅的平均壽命。給老年大鼠飼喂含葵花蜂花粉的飼料連續2個半月,能明顯減少大鼠心和肝組織過氧化脂質,并使血清、肝膽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降低。結果表明:蜂花粉有較好的抗衰老作用。賀澄日(1993)用玉米花粉飼喂家蠅試驗,結果表明:玉米花粉能減緩SOD的活性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和LPO和酯褐質隨年齡的增加而含量增加的速度。結果表明:玉米花粉有延緩衰老和延年益壽的作用。李文立等(2005)探討蜂王漿與蜂花粉復合劑對老齡大鼠肝氧化應激的影響,結果表明:蜂王漿與蜂花粉復合劑可通過減少機體肝細胞活性氧(ROS)生成,增加線粒體膜(MMP)穩定性,緩解老齡大鼠機體氧化應激狀態。

篇(10)

西替利嗪(cetirizine)是第一代抗組胺藥物羥嗪的活性羧酸衍生物,分子結構中的兩性離子特征使其無明顯的中樞抑制作用,臨床主要用于防治過敏性鼻炎、慢性特發性蕁麻疹、過敏性哮喘和特異性皮炎等疾病[1,2]。目前,有關鹽酸西替利嗪臨床藥代動力學資料,國外學者已進行了眾多的研究,涉及新生兒、幼兒、兒童、青年、老年及一些臨床病例等不同群體[3~7]。國內江蘇連云港制藥廠首先研制了鹽酸西替利嗪片,為了評價國產鹽酸西替利嗪片在健康人體內的藥代動力學和生物利用度,本研究建立了血漿中西替利嗪的反相離子對高效液相色譜(RP-IP-HPLC)測定新方法, 并對國產鹽酸西替利嗪片(CET)和進口鹽酸西替利嗪片(Zyrtec,仙特敏,ZYR)進行了藥代動力學和相對生物利用度研究,以三因素方差分析和雙單側t檢驗評價兩種制劑的生物等效性,為臨床應用提供實驗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儀器與試藥 Waters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 510泵,Waters 486紫外檢測器,Maxima 820色譜工作站。Rheodyne 7125型六通進樣閥,配以50 μl定量管。鹽酸西替利嗪標準對照品與CET片(規格10 mg/片,批號960520)均由江蘇連云港制藥廠提供;ZYR包衣片(規格10 mg/片,批號96A26/A)由比利時UCB公司生產。乙腈、磷酸、磷酸二氫鈉、枸櫞酸鈉、乙酸乙酯、三乙胺、十二烷基硫酸鈉(SDS)等實驗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水為重蒸餾水。

1.2 色譜分離條件 分析柱為Waters Nava-Pak C18(150 mm×3.9 mm ID,4 μm)色譜柱;流動相為乙腈∶磷酸二氫鈉(0.02 mol/L)∶三乙胺(50∶50∶0.15, pH 3.15),內含SDS 0.007 mol/L;流速 1.0 ml/min;檢測波長 229 nm;柱溫25℃。

1.3 血漿樣品預處理 精密吸取血漿樣品0.5 ml,置于10 ml具塞離心管中,加入pH 5.5枸櫞酸鈉緩沖液0.5 ml和乙酸乙酯5 ml,渦旋振蕩 2 min,3 500 r/min離心5 min。分取乙酸乙酯層4 ml,置于另一10 ml具塞離心管中,加1.7%磷酸溶液100 μl反提,3 500 r/min離心5 min后,吸取磷酸溶液50 μl進樣分析。

1.4 體內分析方法學評價 取健康人空白血漿共6份,精密添加鹽酸西替利嗪標準對照品一定量,配制成10.0,25.0,50.0,100.0,200.0,400.0 ng/ml的鹽酸西替利嗪標準血漿樣品系列。按血漿樣品預處理步驟和RP-HPLC測定方法進行操作,以測得的血漿中西替利嗪峰高(Y)為縱坐標,相應的濃度(c)為橫坐標,其回歸方程為:Y= 89.28 + 18.53 c, r=0.999 8(n=5)。以信噪比S/N>2計,血漿樣品中西替利嗪最低檢測濃度為2.5 ng/ml,最低檢測限為 0.5 ng。選擇25.0,100.0和400.0 ng/ml 低、中、高3種不同濃度的鹽酸西替利嗪標準血漿樣品以考察體內分析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結果鹽酸西替利嗪標準血漿樣品萃取回收率>70% ,方法回收率>95%;日內相對標準差(RSD)

1.5 研究對象與實驗設計 男性健康志愿者8名,平均年齡(22.88±0.83)歲, 平均體質量(68.19±4.96) kg。所有志愿者經肝腎功能、血尿常規及心電圖檢查均正常,且精神良好;受試前1個月內未服用任何藥物,禁忌煙酒。健康志愿者明了本試驗的目的與要求,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上報上海長海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備案。

采用隨機交叉試驗,將8名健康志愿者隨機分為兩組,受試前隔夜禁食12 h,次日早晨空腹分別口服10 mg CET片和10 mg ZYR片,200 ml溫開水送服。于服藥后0.25,0.5,0.75,1.0,2.0,4.0,6.0,10.0,16.0,24.0,36.0 h從其左 (右) 肘靜脈采血約 3 ml,血樣置于肝素抗凝管中,2 500 r/min離心5 min后分取血漿,置-20℃冰箱保存待測。兩次試驗的間隔周期為2周。

1.6 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 西替利嗪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值由梯形法計算,其中AUC0~36由體內血漿樣品中西替利嗪實測值計算,AUC36~∞根據消除相尾部 lnc-t直線斜率k值和36 h點西替利嗪血漿濃度計算。以ZYR片的AUC0~∞為參照,求算CET片的相對生物利用度。選擇NDST 5.0統計分析程序,對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cmax 和AUC0~∞進行三因素方差分析和雙單側t檢驗(顯著性水平α=0.05)。

2 結 果

2.1 色譜行為與典型譜圖 在本研究建立的血漿樣品色譜分離條件下,西替利嗪的保留時間約為5.3 min, 相應的理論塔板數每米約6 400。 圖1為空白血漿和實測血漿樣品的典型色譜分離譜圖,顯然西替利嗪與血漿中的內源性物質之間達到了良好的分離,其色譜峰位處沒有其他雜質的干擾。

圖1 血漿樣品中西替利嗪的RP-HPLC分離譜圖

Fig 1 RP-HPLC chromatograms after a single oral

dose of 10 mg 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tablet

A:Blank plasma;B:Volunteer plasma

2.2 人體藥代動力學 8名健康志愿者單劑量口服10 mg CET片和10 mg ZYR片后體內西替利嗪平均血藥濃度-時間曲線見圖2。結果顯示鹽酸西替利嗪在健康人體內的藥代動力學過程呈一級吸收的二房室開放模型,其中CET片和ZYR片的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見表1。

圖2 單劑量口服10 mg鹽酸西替利嗪片

后體內平均血藥濃度-時間曲線

Fig 2 Mean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after

a single oral dose of 10 mg 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tablet

: CET tablet;: ZYR tablet;(n=8)

表1 單劑量口服CET片與ZYR片后的藥代動力學參數

Tab 1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after a single

oral dose of CET tablet and ZYR tablet (n=8,±s)

Parameter

CET tablet

ZYR tablet

Ka (t/h-1)

4.18±3.10

5.26±3.58

K10 (t/h-1)

0.18±0.06

0.17±0.05

t1/2ka (t/h)

0.27±0.18

0.18±0.09

t1/2α (t/h)

1.10±1.10

1.00±1.09

t1/2β (t/h)

10.71±3.06

9.95±2.41

tmax (t/h)

0.72±0.09

0.72±0.09

cmax (ρB/ng*ml-1) 316.71±39.66 314.80±31.79

AUC0~∞

(A/ng*h*ml-1) 2 728.52±356.06  2 753.01±360.33

2.3 相對生物利用度與生物等效性評價 8名健康志愿者單劑量口服10 mg CET片和10 mg ZYR片后體內西替利嗪AUC0~∞及相對生物利用度比較結果列于表2,其中平均相對生物利用度為(99.50±8.89)%。應用新藥統計程序 NDST 5.0 對口服CET片和ZYR片后的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lncmax 和lnAUC0~∞進行三因素方差分析, 結果表明試驗制劑間及交叉周期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僅健康個體間存在差異;進一步進行雙單側t檢驗,結果判定CET片和ZYR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表2 單劑量口服CET片與ZYR片10 mg后的AUC

比較與相對生物利用度計算

Tab 2 AUC comparison and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after

a single oral dose of 10 mg CET tablet and ZYR tablet

No.

CET tablet

ZYR tablet

Relativebioavail

No.

Period AUC0~∞

Period AUC0~∞

-ability(%)

(A/ng*h*ml-1)

(A/ng*h*ml-1)

A

1

2 801.65

2

2 603.01

107.63

B

1

2 602.00

2

3 021.99

86.10

C

1

2 625.30

2

2 521.28

104.13

D

1

2 569.60

2

2 787.53

92.18

E

2

3 561.62

1

3 493.68

1 01.94

F

2

2 569.92

1

2 732.12

9 4.06

G

2

2 396.47

1

2 478.54

96.69

H

2

2 701.62

1

2 385.89

113.23

±

99.50

s

8.89

上一篇: 考古學研究 下一篇: 軟土工程性質的特征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午夜短视频福利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站 | 亚洲婷婷丁香五月综合图 | 中文字幕日本视频高清一区 | 中文字幕97在线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