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歷史學科的展望匯總十篇

時間:2023-12-24 16:28: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對歷史學科的展望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對歷史學科的展望

篇(1)

學生觀指教師對學生總的看法??茖W的學生觀要求教師用全面的、辯證的、發展的觀點看待和評價學生。由于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科能力和個性品質的不同,學生之間存在差別是必然的。教師首先應認識到這些差別的造成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原因;同時應堅信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學生都有學好歷史的基礎和潛能。從這個角度看,學生是否能成為有用之才,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于教師能否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對那些歷史學習中的所謂“差生”,教師要更耐心,更體貼,通過生動講述、細致分析、耐心引導和熱情鼓勵喚起他們的求知欲,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熱情。當然,面向全體絕不是“一刀切”,不是對全體學生統一要求。恰恰相反,教師應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到教學評價都分層次地區別對待,使每個學生的智能都得到充分開發,使學生的學科能力得到更快提高。

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學校、社會、家庭環境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是人在學習實踐中逐步培養的。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學科安排教學活動時應思考的首要問題。首先,歷史教師必須樹立“學生是課堂主人”的觀念。在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來開展,把學生的學真正作為教學活動的重心。其次,歷史教師要善于運用生動的語言、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具,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歷史知識由死變活,由靜態變為動態,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歷史場景,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感受、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布陣設疑,創設問題情境,并具有調控講課節奏和課堂氣氛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培養歷史學科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篇(2)

在如今喧囂、浮華、排場以及復雜的社會關系等現實生活中,仍然能保持一種澄澈朗照的精神狀態,“不為積習所蔽,不為時尚所惑”(現代詞作家喬羽)境界的人少之又少?,F代人的文化需求不同于以往。同濟大學教授張閎認為,現代人需要的,實際上既不是學術,也不是知識,甚至不是娛樂。他們只是出于對強大“偶像”的習慣性的“精神依賴”,只想把自己交付出去。他們既懶得自己覓食,甚至連動嘴咀嚼一下都懶得去做,只想躺在知識的搖籃里張著嘴等待喂養。

因《品三國》而紅極了的易中天所扮演的,正是一個“精神保姆”的角色。他將那些艱澀堅硬的學術“饅頭”咀嚼了一遍,拌上了他的璣珠般的唾沫,變成了松軟滑膩的面團,易于吞咽和吸收,然后反芻出來,喂養那些被哺養慣了的年輕一代讀書人。這種靠被偶像咀嚼過的精神食糧維持其精神價值的“粉絲”們,喜歡品嘗的正是這種口味,喜好“嗟來之食”。殊不知,跨越時空,拋棄了當時的社會、文化、體制、宗教、習俗等等去評價某人某事,有利于得出標新立異、驚世駭俗的觀點,卻背離歷史甚遠,不利于得出客觀、公正、正確的結論。歷史之所以是歷史,是經過漫長的時間檢驗,多年積淀而成,必然有一定的權威性和相對穩定性,不允許隨意的增減、替換,保持歷史的原汁原味,不是能夠僅僅依據某種文化現象(偶像傳播)就可以造就或否定的。

篇(3)

中學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的意義:

一、 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在以往的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已經習慣了消極的、被動的接受歷史教師對于歷史知識的灌輸,學生總處于次要地位,即便如今大力倡導“在歷史教學中學生才是主體,教師處于次要地位,教師主導歷史教學的進行”這一理念,但在實際歷史教學中,對于這一理念的貫徹仍然顯得任重而道遠。素質教育搞的轟轟烈烈,而應試教育搞的扎扎實實?;谶@樣一個尷尬的局面,必須加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在歷史教育中體現出更多的人文關懷,要讓學生主動去學習,主動提高學習效率,改進學習方法,加快學習方式的轉型。而面對歷史這一學科,學生不僅喜歡教材上故事一樣的歷史教學內容,更偏愛于自己去探究和鉆研屬于自己的歷史知識和方法,自主地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激發了他們的創新精神,發揮出了他們的創造性。

二、 提升了歷史教師的綜合素養

研究性學習的引入豐富了中學歷史教師的教學模式,促進了歷史教師對于自身歷史教學情況的反思,提升了歷史教師的綜合素養。這種學習方式的運用首先需要歷史教師通曉歷史教育、教學等相關理論,熟知這種學習方式,并考慮如何將其運用于學生的實際歷史學習中去。其次,需要歷史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交往,這種交往是真誠的,是出自內心的,不帶有強制性和壓迫性,使學生感到民主、自由的溝通才是理想的溝通效果。教師在這樣的氣氛中,將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理論傳授給學生,然后再反復對學生加以指導和練習,直到學生熟練掌握并能將其付諸于實際的歷史知識的學習中。這樣,在整個過程中,歷史教師起到了較為關鍵的作用,歷史教師不但豐富了自身的學科專業素質、教育教學素質和心理素質,而且在傳授給學生學習理論的過程中,實現了與學生平等的溝通與交流,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去學習歷史知識,為學生找到了一條捷徑,可謂一舉兩得。而這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升了歷史教師的綜合素養,使其能夠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三、 加速了歷史課程與教學的改革

2011年,《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頒布與實施說明了當前中學歷史課程與教學中存在著諸多矛盾與問題,客觀上顯示了歷史課程與教學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而研究性學習理論恰恰符合了這一教育潮流。中學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試圖從學生自身出發,促進學生自主地探究與思考人類的歷史發展進程,培養學生對于歷史的認知能力、歷史學習方法的捕獲手段以及如何表達對于歷史的看法等基本素養。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歷史教師與學生互相合作,教學互補,一起進行方案選題、方案設計、方案實施以及實施效果等過程。這個過程給了歷史教師更多的選擇,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案,同時又給了學生更多的學習方法,更多的自利,真正做到了一切以發展學生和關愛學生的身心為主,遵循了教育規律。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了全面的教育,充實了教師,改變了學生,真正地加速了中學歷史課程與教學的改革步伐,使中學歷史學科向著正確的發展方向大踏步前進。

四、 突出了歷史教育的本能屬性

從歷史教育來看,古希臘人曾將歷史教育分為三種類型:第一,敘述過去;第二,為理解現在而追述過去;第三,為了展望未來而探索過去。[2]實際上,歷史教育的本能屬性概括起來說就是總結過去、把握現在來和追逐未來,而這也正是中學歷史學科的本能屬性。中學歷史是對學生進行的一次完整的為期六年的系統的歷史教育,中學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正是鼓勵學生在長時期的觀察和模仿的基礎上,通過對歷史知識的學習,總結經驗教訓,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服務于現在而準備于未來。當然最主要的實現形式是在師生互動的基礎上,學生以課題(或問題、專題)為主,進行自主學習。歷史知識的包羅萬象決定了課題的豐富性,需要學生從大千世界中去探究真實的歷史,承前啟后,開拓創新。尤其是多媒體教學的盛行和網絡資源巨大的信息量,給了中學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較多的選擇余地。因此,研究性學習突出了歷史教育的本能屬性。

當前,中學歷史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而毫無疑問,無論怎樣,“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歷史教學”的宗旨都不會改變。中學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正是遵循了學生的“主體性”原則而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對于歷史教育本身、歷史教師和學生以及歷史的課程與教學改革都大有裨益,最終實現了對學生知、行、意、行等多方面的培養和鍛煉,使學生的身心發展有了較強的理論基礎和實踐保障。

注釋:

篇(4)

3.史學理論研究30年吳英

4.論良史工文田居儉

5.歷史是文化——歷史研究的人類學轉向徐浩

6.論康德的普遍史理念金壽鐵

7.農業轉型概念的雙重化王立新

8.從暴徒到英雄——構建激進參政者的公共記憶王赳

9.澳大利亞民族認同的演進王宇博

10.馬克思歷史哲學中的時間問題雋鴻飛

11.加拿大新史學家布賴恩·帕爾默王立端

12.進步主義、移民殖民主義與杰斐遜派對美國資本主義的批判丹尼爾·蓋多,張旭鵬

13.日美及港澳臺地區近五十年對中國慈善事業史的研究曾桂林,王衛平

14.中國環境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陳新立

15.談構建中國世界史學科體系陳曉律,于文杰

16.騎士制與觀察歷史的角度史學理論研究 倪世光

17.英雄人物傳記寫作中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劉克輝

18.中國古代災害與對策史研究的新起點——讀《中國古代災害史研究》靳欣

19.《新全球史》與杰里·本特利的全球史觀魏鳳蓮

20."'封建'社會名實問題與馬列主義封建觀"研討會綜述朱昌榮

21.第14屆全國史學理論研討會綜述韓宇,李莉

1.新歷史使命呼喚歷史科學大發展張宏毅

2.大力推進史學理論研究的創新張廣智

3.以史學理論建設推動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李紅巖

4.繼往開來,推陳出新,促進歷史學的繁榮與發展張文濤

5.歷史科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于沛,YuPei

6.論晚清時人對古代王朝觀的反思與批判史文,ShiWen

7.談劉家和先生的歷史比較研究思想王大慶,WangDaqing

8.試論中國少數民族史學東人達,DongRenda

9.羅杰·夏蒂埃的新文化史研究周兵,ZhouBing

10.加拿大的第一次城市改革及其評價李巍,LiWei

11.試論伊麗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朱青海,ZhuQinghai

12.歷史學與國情教育肖宏發,XiaoHongfa

13.2007年外國史學理論學科發展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史學理論重點學科,TheKeyDisciplineofForeignHistoricalTheoryinCASS

14.資本主義道路,還是西歐資本主義生產起源的道路?——馬克思將其"'歷史必然性'限于西歐各國"的是什么?李學智,LiXuezhi

15.答李學智的"資本主義道路,還是資本主義生產起源的道路?"龐卓恒,PangZhuoheng

16.加州學派的中國經濟史研究述評瞿商,QuShang

17."全球視野下的史學:區域性與國際性"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黨為

18.情感、體驗與全球化的歷史學是否可能?——記"今日歷史學:個人的思考"國際學術研討會何力

19.冷戰后世界歷史寫作的新趨勢——格奧爾格·伊格爾斯在南京大學講學賀五一

20.繁華都市里的百年孤獨——評G.R.G.霍奇斯的《出租車:紐約市出租車司機社會史》王旭,WangXu

21.一部彰顯學術個性的歷史學著作——讀李振宏的《歷史與思想》黃敏蘭,HuangMinlan

22.《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前沿報告》(2007年卷)出版史新

1.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和歷史意義陳之驊HtTp://

2.談談十月革命的前提和列寧的貢獻沈永興

3.十月革命是俄國特定歷史條件下惟一正確的選擇趙士國

4.十月革命對中國社會發展進程的影響欒景河

5.文明的觀念和教化:中國與歐洲何平,HePing

6.男權重構與歐洲獵巫運動期間女性所遭受的迫害徐善偉,XuShanwei

7.神話、傳說與歷史何順果,陳繼靜,HeShunguo,ChenJijing

8.中產階級與近代英國城市郊區擴展陸偉芳,LuWeifang

9.文化、權力與世界歷史——兼評埃里克·沃爾夫《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張旭鵬,ZhangXupeng

10.漢代政治社會化的途徑和形式劉太祥,LiuTaixiang

11.論袁宏的歷史辯證法龐天佑,PangTianyou

12.試論史景遷的著史風格馬金生,MaJinsheng

13.恩格斯的歷史認識論——兼論唯物史觀是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知識論的統一李杰,LiJie

14.史學理論研究 對唯物史觀幾個基本概念的再認識吳英,WuYing

15.20世紀中國歷史氣候研究述論周書燦,ZhouShucan

16.對近年來國外雅典民主制研究的思考魏鳳蓮,郭小凌,WeiFenglian,GuoXiaoling

17.全球城市史視域中的中國城市史研究——讀喬爾·科特金《全球城市史》引發的思考毛曦,MaoXi

18."近代文化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紀要鄭坤芳

1.戰爭、國際關系體系與人類文明的發展徐藍

2.文明交流的限度王燕平

3.關于東亞近世"華夷觀"的非對稱畸變韓東育

4.傳統文化與中俄的現代化徐天新

5.拜占庭文化與巴爾干火藥桶——"伯利斯迷惑"研究陳志強

6.門巴族色目村"魔女"文化的歷史人類學解讀呂昭義,紅梅,LüZhaoyi,HongMei

7.近代福建鼠疫的傳播與社會影響楊齊福,楊明新,YangQifu,YangMingxin

8.儒家生態意識特征論略陳業新,ChenYexin

9.移民史研究中的跨國主義理論潮龍起,ChaoLongqi

10.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對全球史理論與方法的探索董欣潔,DongXinjie

11.試論近代歐洲民族主義及其史學的浪漫主義淵源——以德國為討論中心王利紅,WangLihong

12.美國"新左派"史學衰落原因及其遺產探析徐良,XuLiang

13.試析中世紀晚期歐洲的伯格音運動李建軍,LiJianJun

14.人的依賴、獨立與自由發展:發展史觀解讀何愛國,HeAiguo

15.二戰后德國史學的發展脈絡與特點景德祥,JingDexiang

16.法國的鄉村史研究熊芳芳,XiongFangfang

17.西歐生產奴隸的消亡史學理論研究 畢道村,BiDaocun

18.全球化時代的文明交往——讀《松榆齋百記:人類文明交往散論》張倩紅,ZhangQianhong

19.醫治俄國社會弊病的良方何在?——讀趙士國《歷史的選擇,選擇的歷史:近代晚期俄國革命與改革研究》孫成木,SunChengmu

20.文化史學與臺灣世界史學科體系——讀臺灣的三本世界史教科書王宇博,WangYubo

21.拜占庭文明的特征及對世界文化的影響——卡爾波夫教授吉林大學講學綜述張廣翔,劉玉寶

1.20世紀美國史學的幾個問題王加豐

2.法國新史學中的史學——評《法國當代史:身份與變化》沈堅

3.原民主德國的史學孫立新

4.霍布斯鮑姆與史學理論創新梁民愫

5.意大利史學片述陳新

6.史學在日本的傳播和發展張經緯

7."封建"名實析義——評馮天瑜《"封建"考論》李根蟠,LiGenpan

8.歷史的"硬性"與解釋的"彈性"——兼論安克斯密特與扎戈林的爭論張耕華,ZhangGenghua

9.世界歷史觀念下的"普世史"與《史記》的史學觀王成軍,WangChengjun

10.亞歷山大史料的五種傳統陳恒,ChenHeng

11.王船山的史學思想蕭平漢,XiaoPinghan

12.20世紀三四十年代斯賓格勒"文化形態史觀"在中國的傳播李長林,LiChanglin

13.論唯物史觀研究的微觀維度及其當代意義郭艷君,GuoYanjun

14.2006年外國史學理論學科發展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史學理論重點學科,TheKeyDisciplineofForeignHistoryTheoryofCASS

15.中國近代史分期與基本線索論戰述評梁景和,LiangJinghe

16.一致性和多樣性——拉美現代化模式研究中的兩種視角韓琦,HanQi

17.史學理論研究 朱本源先生史學思想初探秦華,QinHua

18.為了尋求真諦——讀本源先生《歷史學理論·方法論發凡》張廣智,ZhangGuangzhi

篇(5)

中圖分類號:G62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4-0175-01

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故國。因此,史學是中國文化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傳統的卓立于世界學術之林的一門學問。展望新時期的新史學,是取得了很大成就的。隨著當代現代化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思維模式的更新,這些都將為歷史研究的推進提供空前便捷的手段和空前廣闊的學術空間。

但是,與此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歷史學與考古學的關系問題在學術界歷來是大家爭論的焦點,爭論的核心主要集中在“歷史學與考古學的地位誰重誰輕;二者應不應該保持各自獨立性,互不統屬”等諸多問題上。這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歷史研究的進程,筆者認為有必要對此問題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長期以來,人們有這么一個慣性,即在談論某兩者關系問題的時候總喜歡在經過一番煞有其是的論證后,最后一定要得出兩者之間必定有一方是主要因素,是統領者;而另一方則是次要因素,是從屬者的結論。好像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弄清事物的本來面目,才有利于事物進一步的發展。其實不然,筆者認為,這樣往往會導致認識的“一元化”,反而使人們看不到事物真實的本質所在。更多的事實表明:事物的發展往往不是由某一個“必然”所決定的,相反則多是由眾多的“偶然”綜合在一起構成所謂的“必然”結果的。事物的發展變化更多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單一的。近一個世紀前,德國量子物理學家普朗克曾講過這樣一段值得深思的話:知識是一個完整的鏈條,人們由于自己的無知,由于自己認識能力的局限,所以將知識這一完整的鏈條人為地割裂了。正因為如此,才有了物理學、化學、數學、文學、史學、哲學等等。他預言,隨著科學的進步,隨著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不斷提高,被人為割裂的知識的鏈條一定會重新連接在一起。這在歷史研究方面更是如此。歷史事件的發生、發展更是多方面的,要想弄清楚一個歷史事件的真實情況,并非易事,更不能簡單的用某一個“必然”來解釋。因此,要想還歷史一個客觀的真實面目,是不能單單依靠某一個學科就可了事的。顯然,歷史研究所需的各個學科,同是屬于一定的歷史范疇,同是歷史的產物,它要存在下去,要不斷獲得新的生命力,就一定要適應社會歷史的發展。

著名歷史學家張光直先生認為:“考古學與歷史學不能打成兩截。那種考古歸考古,歷史歸歷史,搞考古的不懂歷史,搞歷史的不懂考古的現象,是一種不應有的奇怪現象,說明了認識觀的落后”。他將這個問題提到“認識觀”的高度是很深刻的??脊艑W所研究的是歷史的物化表現,而歷史學研究的是對歷史的文字記錄,應該說二者的根本區別不在于研究對象的本體,而只是研究對象的不同表現形態。兩個學科間因為研究對象表現形態的差異造成的方法與技術層面的差別,只能決定學科各自教學方式與訓練方式的區別,不應該成為學科間相互結合的障礙。如果僅僅因為這種差異,形成學科間的封閉,就恰如張光直先生所言,是非常落后的認識觀。在提倡多學科交叉進行學術研究的今天,歷史科學的這兩個分支學科間的不正常狀態實在有必要加速改善。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歷史學也好考古學也罷,二者的發展是相輔相成,互不可分割的。歷史的真實正是通過它們二者的相互印證而得到證實的。早在二十年代,王國維先生就已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在自己的《古史新證》中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證據法”:“研究中國古史,為最糾紛之問題。上古之事,轉說與史實混而不分。史實之中,固不免有所緣飾,與傳說無異;而傳說之中,亦往往有史實為之素地。兩者不易區別,此世界各地所同也。……至于近世,乃知孔安國本《尚書》之偽,《紀年》之不可信;而疑古之過,乃堯、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懷疑之態度及批評之精神不無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嘗未充分之處理也。吾輩生于今日,幸于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未實錄,即百家不雅馴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此二重證據法,惟在今日始得為之。雖古書之未得證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證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斷言也?!?/p>

我們中華民族不僅有數千年的文明史,而且有著延綿不斷記載歷史的優良傳統。千百年來,我們對于中國古代的了解,正是通過那些傳世的文獻典籍而獲得的??墒?中國古代尤其是先秦時期的有關歷史文獻,由于年代久遠,或是語之不祥或是神怪傳說混雜太多,甚至有些根本就沒有任何文字記載。面對此種困境,如果沒有考古學的補充,歷史學家們也只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鬃泳驮l出這樣的感慨:“夏禮,吾能言之,杞之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碑斎?有詳實的文獻資料,也并非就意味著萬事大吉。歷史注重的是求實。因此,有了詳實的文獻進一步就是要“去偽證實”。這一過程除了用多本權威史料對照印證是否記載一致外,利用地下挖掘出的實物來證明更是具有說服力。不少古文獻和古代典籍中記載的史實,經地下發現的新材料的印證,或被確證其原貌,或被拂除其塵封,或被解讀其真諦??脊虐l掘和研究的大量已有成果,足以證明地下發現之材料確可印證地上傳世之文獻,如甲骨卜辭、銅器銘文、其中就有不少能印證古文獻的材料。例如司馬遷的《史記》中的《殷本紀》記載了商朝諸王的世系和名號。王國維老先生通過研究甲骨文證實了商朝先公先王的世系正如《史記》中《殷本紀》的記載從而得出了“《史記》所據之《世本》全是實錄”的結論。再例如近年來,戰國秦漢時期簡帛的大量出土,也為學術史研究提供了許多前所未見的地下材料,進一步推動著歷史學的研究與發展。但是如果因此便著重考古而看輕歷史學,也是愚不可取的。因為考古挖掘出的東西雖說是客觀的存在但那些(下轉177頁)(上接175頁)畢竟只是一些無意識的無生命的遺物或遺跡,如果只是從物質上來看,就把其中所蘊藏的文化價值大部分喪失了。格林?丹尼爾曾經講過:“考古學首先是一種工藝技術,那么從事調查、發掘、保護、收藏的實踐者都是有技藝的工藝師。其次,考古學又是一門科學研究,在這門科學中已運用了各種科學分支中的手段方法。但是,工藝技巧和科學技術如果沒有歷史闡釋和寫作藝術的專業也無法完成考古學的研究?!?顯然,考古發掘的成果必須經過相關歷史文獻的印證,也只有經過這樣科學的研究,才能賦予死的東西以鮮活的生命,讓這些長眠于地下的沉悶的物體開口說話,才能顯示出其真正的歷史價值。不然,青銅器再是經過考古研究也只能說明它是某個歷史時期的青銅器皿,除此之外,再無什么可考的了。

總之,從歷史研究的角度考慮,考古學與歷史學必須相互結合,相互補充。二者之間并不一定存在一方歸屬于另一方的關系。歷史學主要是通過文獻資料來研究人類社會歷史的;而考古學從本質上說是通過研究歷史上人類所創造的文化遺存來揭示當時人類的社會行為,研究古代社會的。這樣,無論是從研究對象上還是從最終的研究目的上來看,歷史學與考古學都是一致的,二者并無矛盾沖突。如果一定要找出二者的不同之處的話,也只是在研究歷史的憑借手段方面有所差異。但是,如果要想從理論上界定歷史學與考古學的關系,其二者研究的手段和方式是不足為憑的。研究手段和方式的高低是不能作為評價二者地位高低的決定因素的。歷史學需要通過考古學得到印證與檢驗,而歷史考古學則要以歷史文獻記載為確定課題與研究途徑的重要參考,在上升到研究層面時也需要歷史學的詮釋。中國歷史研究的發展和創新需要歷史學與考古學的共同努力,我們更應該客觀的看待二者的關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應該為了追求所謂的獨立地位而刻意的把這一問題絕對化。

參考文獻

[1]朱孝遠.歷史的意蘊[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頁。

[2]張光直.未定稿[M].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1988年第4期。

[3]楊伯峻.論語譯注[M]. 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26頁。

篇(6)

今年是江蘇普通類高考自主命題的第三個年頭,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考改革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就歷史學科而言,借用一位專家的話說:“它考出了學生的自信,考出了歷史學科的地位,考出了歷史教師的尊嚴”。應該說這是我們廣大一線教師所希望看到的,也是國家、社會對歷史學科重視、創新的結果。隨著07年高考的塵埃落定,08年高考作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成果展示的開篇之年,我想,一定會給我們更多驚喜。回顧07展望08,有益于我們進一步理解和把握新課程的理念.也有益于我們下一步的歷史教學。

下面我就07年的江蘇歷史試卷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到之處敬請指正。

1 就歷史學科而言,重點史實的把握,仍是學好歷史學科的第一要義

新課程改革下的歷史教學提出的三維目標的達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準確掌握重要歷史知識,永遠是歷史學科的主要目標,是絕大部分高中教師不爭 的共識. 這說明在我們的歷史復習中,一定要以主要的歷史知識為核心,通過分析其產生的背景,和發展變化的原因,概括其產生和發展的變化與表現,歸納其產生和發展變化影響等方式,形成歷史知識結構,一次提高學生分析歷史事務的原因的能力,就這一點而言,說讓新課程改革下的理念有所異議,但我們應堅決摒棄親自始終能力的現象,當然我這么說,并不是為傳統教學的方式辯護,而是從歷史學科的特點出發。不重視重要歷史事實的把握,也絕非是一位合格歷史教師所為,縱觀07年歷史高考試卷,很多學生考完的第一感覺就是總體難度不大,考察的內容都是復習中的重點,沒有出現偏題怪題難題,平時備考的重點內容,都基本涉及.從題型來說客觀題考得較細,切入點小,難度不大,都屬于基礎知識。主觀題比較活,體現了一定的能力意義,注重了與新課程的銜接。劉道大體分別考了,王安石變法,黨的,極易后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國際聯盟和聯合國,儒家思想的演變和發展,中日關系,大國崛起,這些問題及時教材重點,也是當前社會熱點問題,所然說今年的歷史高考題,創設了許多新情景,出現了許多新材料和圖片,但只要基礎知識扎實的同學都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并且舊歷史學科而言歷史知識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能力培養因素,和情感 態度 價值觀的提升因素。

2 注重學生的發展的熱點問題的考點化

這次課程改革提出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應該說歷史課程從強調歷史教育的社會本位,轉向社會發展需要與個人發展的辯證統一,是建國以來,變化最大的一次。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的提出也是為了迎接新世紀挑戰的需要,是基礎教育的本質的體現,也是學生發展與社會發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價值體現上的統一,所然說今年的歷史高考題創新不足,但已經體現了新課程的轉變,注重于新課程的銜接。題目形式可謂豐富多彩,圖文并茂,從客觀提到主觀題以圖表,原始材料,表達歷史信息,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也是接見了廣東上海市卷的特點,注重對心情進行材料的運用,貼近生活貼近社會,體現了新課程的要求,更加注重考察考生 獲取和解讀信息,理解實體提供的圖文材料和考試要求??键c內容立足于歷史課程內容,而不僅僅局限于歷史教科書的內容,這是一個較好的“變”但以應有一個度的把握,其中圖表形式題,因圖片承載了大量歷史信息,因此,圖片選擇題在近幾年高考歷史實體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2007年江蘇高考有五題(2、4、6、12、21)。圖片新選擇題多以歷史文物、人物、地圖、漫畫的圖片為依托,綜合考察了學生判斷圖片,提取信息和歷史闡釋能力。而且對考生認識歷史發展特征和邏輯推理能力也有較高要求。如地圖型(4)、文物型(2)、漫畫型(21)都有設計。文字型選擇題2007年江蘇高考有6題(1、10、15、17、18、19)。它的特點是在提綱中引入歷史原始材料,創設新的問題、情境,思考題更富于歷史韻味,給考生潛在能力和素質的充分發揮提供了用武之地。同時,也更有利于檢驗教師教和學生學歷史的時效性,整天考試的信度和區分度,當然也就有利于引導歷史教學摒棄死記硬背的做法。其形式一般是題干為材料,備選項為對材料的判斷和解釋,這就要求考生必須具備從材料中最大限度獲取和解讀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只是遷移能力。

3 對08年高考歷史科目的幾點認識

3.1 課改與教改的關系定位。對于這個問題,在今年暑期舉辦的江蘇省骨干教師培訓會上,來自江蘇沛縣教育局教研室的劉洪才老師引用了聶幼犁老師的話為此作了最好的解釋。聶幼犁:“已經做的、正在做的、準備做的、等著做的和等著看的人都開始關心高考這一事實上的'末日審判',……高考在'先天'不足的情況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成了課程改革的焦點。因此高考必須提高以課程標準為準則的有效性與可靠性,必須最大限度地遵照課程標準的規定來命題和實施,使那些按照課程標準及其方向教學或學習的學校和學生得到較好的成績,使那些不按照課程標準及其方向進行教學或學習的學校和學生得不到好成績。因勢利導,借'迎考'之力,克'應考'之弊――考試的競爭就可能轉化為按課程標準教學或學習的競爭,課程標準才可能真正變成教師、學生內在的學習宗旨和標準?!?這段話明白無誤的告訴我們,高考應當成為課標忠實的“仆人”和有力的“杠桿”。從而起到保護和鞏固可該成果的作用,形成相輔相成的統一關系。課改與考該的關系應當是契合與互動。

3.2 變“教”教材為“用”教材。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提出:“學習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努力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注重探究學習,善于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边@就要求執教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教師必須十分關注學生的自主性發展,加強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歷史教科書為主要信息資源,結合其他有關的書籍、報刊、雜志,以及網絡的信息,指導學生自學,培養他們收集資料、甄別史料、分析解決為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正如黃牧航老師所說:“新舊高考最大的區別在于'課程觀'與'教材觀'的不同。舊高考強調的是教材觀,即依綱靠本,新高考強調的是課程觀,即動用各種課程資源來教學和命題?!边@里需要明確兩點:①學生要清楚教材只是最主要的學習資源,并不是唯一的資源,提高歷史學習的思維能力是最根本的。②教師實行課程最大最主要的資源,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篇(7)

關鍵詞:

高中歷史;對話教學;問題;應用方法

前言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歷史教育對于民族精神的形成與傳承極為重要。歷史學科,不僅是教育中的重要學科,也是考試的必考學科。學生的歷史學習質量,影響著個人歷史觀念的建立,也影響著其最終的學習成果與個人發展。對話教學模式具有先進性,將對話教學模式與高中歷史教學結合在一起,能夠推動高中歷史教學改革,更能促進高中學生歷史學習成效的提升。

一、對話教學在高中歷史課程中應用的不足

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對話教學模式已經被許多歷史教育工作者引入,并給歷史教學帶去了生機與活力。但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對話教學方法在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效率不足的問題,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歷史教學流于形式

在許多創新方法應用的初級階段,流于形式的問題廣泛存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對話教學方法,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很多教師都會提出問題,但課堂問題的深度不足,并無法引導學生進行思維運動,學生也很難針對教師的問題去討論。在膚淺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只能從教材中機械地尋找答案。在提問過程中,一些教師無法快速轉變自己的角色,依然將自己安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講究一言堂,讓對話教學流于形式。

(二)對話教學手段不足

教學手段的豐富,會吸引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激發課堂的活力。在對話教學方法的應用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利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活躍課堂。但在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沒有做到這一點。在課堂中,教師負責提出問題,要么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要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很少有教師能夠將不同的方法整合在一節課里,單一的教學方法影響了高中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也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最終質量。

(三)對話教學內容單一

對話教學的內容,關系著師生在課堂中的投入度。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對話,是對話教學法應用的妙招之一。但是,很多教師所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內容過于單一。粗糙與簡陋的多媒體課件,成為了課本文字的另一個載體。教學內容中缺少圖片與視頻資源,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活力。單調的課件不利于師生對話的開始,也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激發。

二、對話教學在高中歷史課程中應用方法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對話教學模式,對于歷史教學的影響十分深遠。開發合理的對話教學內容與方法,才能讓歷史課堂變成學習的樂園,具體的方法如下:

(一)教師積極轉變個人課堂身份

教師成功轉變個人角色,是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對話教學法的重要前提。教師不能轉變自己的身份,那么在課堂教學中,無論應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都會形同傳統教學模式。當代高中歷史教師要積極接受全新的教學理念,學會與學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進行交流與溝通,平等的對話是對話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環節。教師要在課堂中認真聆聽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對歷史問題的認識,從中發現不足與優勢,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對學生的不足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確個人歷史學習的方向,才能讓歷史學習內容為學生所消化。教師成功轉變自己的課堂身份,需要學校的校長重視新型教師的培養。利用教務會議,引導全校教師了解最新的教學思想,鼓勵教師成為新思想的使用者。更要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以此為動力激發高中歷史教師自主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明確個人成長的目標。

(二)豐富對話教學的應用方法

豐富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對話教學活動的效果更加明顯。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當加強對教學活動的設計力度,把握好歷史課堂教學的方向,盡最大可能去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用對話的形式豐富課堂活動選擇,將不同的活動組織在一起,才能讓高中歷史教學更有吸引力。比如在講解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先與學生聊一聊他們所了解的,用師生之間的互動去了解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情況,明確接下來的教學重點。在課本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小組學習,在小組內提出與解決問題,并將不能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開展組間討論。用合理的引導豐富學生課堂中的對話形式,才能讓學生成為歷史課堂的主體,積極去學習歷史知識。

(三)合理設計與利用歷史教學內容

在多媒體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今天,對多媒體課件的具體內容進行合理規劃,就成為了對話教學的重要環節。高效利用多媒體資源向學生展示歷史學科的魅力,推動對話教學模式的實施,才能讓高中歷史教學變得高效高質。比如在講解有關于偉大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一段紀錄片去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針對一段視頻去交流,發表自己對于的觀點。要改變課本內容過于枯燥、單一的現狀,教師可以結合圖片去提高教學內容的形象性,用圖片讓學生去猜測其所對應的事件,豐富師生對話的載體,讓學生有更多的熱情與教師主動交流。只有多媒體課件的內容變得全面且豐富,才能促進對話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認可并接受全新的教學方法,是高中歷史改革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好全新教學方法的引入工作,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科學習的魅力。將對話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歷史教學中,以此給學生創造更加開放與平等的學習環境,才能推動歷史教學目標的實現。

作者:孫曈 單位:衡水第十四中學

參考文獻:

[1]任再一.對話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方法研究[J].才智,2015,32:123.

[2]唐惠玲.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對話教學的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70.

篇(8)

1 堅持“史論結合”、“論從史出”。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使學生明白以下五點:一要認真識記歷史知識,這是形成歷史學科能力的基礎和載體。二要初步掌握和運用學科理論體系,即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或觀點,做到把歷史事件、人物放在特定歷史時期進行分析和評價,揭示其本質,闡述歷史發展的規律,即“論從史出”。三要有再現歷史的能力,能對歷史知識歸納、比較和概括。四要能獨立處理歷史信息,運用歷史理論徹底解決問題。五要具有歷史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堅持既反對空發議論,把歷史課教成政治課的做法,又要反對不負責任地讓學生記幾個人名、地名、事件名,摒棄“史論結合”的做法。初中和高中對歷史學科“史論結合”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理論部分可以放大,但不能講成理論課。而在初中教學中應以史實教學為主,引導學生注意總結歷史經驗、記住歷史教訓,努力培養其正確的歷史觀。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根據歷史自身發展的軌跡,抓住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和本質特征,發現其內在的發展規律。

2 引導學生構建歷史知識結構體系。

建立歷史知識結構體系是培養學生思維活動的重要手段及過程,其前提是學生深刻了解和把握歷史知識,以體現出駕馭知識的能力。因此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一讓學生從知曉史實開始做到“知其然”;二是理解,即“知其所以然”;三是總結概括,形成觀點。這樣教師就做到了把握史實、“史論結合”、“以史為鑒”,進而可以實施“高起點、大容量、深挖掘、精表達、重練習、講運用”的整體教學,以實現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目的。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形成,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應對考試,還能使他們一生受用無窮。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體現,也正是歷史教育的根本目的。

3 按照年代順序講述歷史。使學生在掌握史料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分析。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按照年代順序講述歷史,引導學生掌握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條件,在同一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內容之間,中外歷史之間,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搭好知識的橋梁,努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其在掌握史料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分析。這樣能使學生產生神奇感和興趣,必然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投入和探索,這就是成功的秘訣。

4 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篇(9)

中圖分類號:K0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18-0077-02

一、淺析比較史學

史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和重要領域之一就歷史的比較研究,它也是比較史學的基本特征和雛形。早在史學的萌芽階段,歷史的比較研究就開始出現,司馬遷曾在《史記》中指出,對歷史的研究如果想達到“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目的,應必須通過比較研究,“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近代著名思想家、史學家梁啟超則指出:“凡天下事比較然后見其真,無比較則非惟不能知己之所短,并不能知己之所長?!?/p>

在西方,隨著歷史研究的領域更加廣泛,理論體系更加完善,史學家們逐漸在對歷史的比較研究之中總結出了比較史學(Comparative History)這一獨立的學科領域。西方公認的比較史學之父,法國年鑒派史學家馬克·布洛赫在其1928 年發表的《論歐洲社會的歷史比較》一文中,提出了較系統的比較史學的理論。他認為:“比較就是在一個或數個不同的社會環境中選擇兩種或數種一眼就能看出它們之間的某些類似之處的現象,然后描繪出這些現象發展的曲線,提示它們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并在可能的范圍內對這些相似點和不同點做出解釋?!?/p>

使用了比較研究的方法并不等于就是比較史學,比較史學有整套相對完善的理論和方法體系。所以說,在理解比較史學概念的基礎上,我們還必須要掌握比較研究的類型、程序、原則等基本理論問題。比較史學遵循的最基本原則就是可比性原則,它是能否正確運用比較研究方法的關鍵??杀刃缘呐袛嗍腔趯ρ芯繉ο蟊举|的認識,而非表象的判斷。

二、比較史學在研究中的價值

比較史學對于進行科學的歷史研究很大意義,“由于這類比較方法能夠更好地對近似點進行嚴格的分類和論證,就有可能希望得到對事實做出假設少得多而精確程度卻高得多的結論?!?/p>

第一、有利于通過對各種歷史現象的比較研究,察其異同,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

比較史學最主要的功用在于,通過比較考察,探求各種社會歷史現象發生、發展與消亡的共同之理,探求各種歷史現象發生與消亡的特殊規律,并進而探求整個歷史發展過程的普遍規律。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史實。差異性決定著歷史是豐富多彩的。但在具體研究中,我們往往把歷史進程中某種制度、某種思想、某種社會現象等局限于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片面地割裂了各種史實之間的客觀聯系,難以把握各種史實之間的同異關系。比較史學可以很好的揭示事物間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糾正歷史研究中的偏向。侯外廬學派認為,對于思想史的研究應當將思想史與社會史的研究相結合。這啟發了我們應當從中國思想和社會這兩個維度進行縱向比較,分析和比較不同歷史時期各種思想和制度方面的聯系及其特點,從而提煉出值得繼承的精華部分。

第二、有利于深化對歷史的研究。

陳國慶教授在《史學與科學》一文中指出,在學術研究中,或許有若干種不同的觀點, 但是, 研究者們最起碼在史實的判斷上不至于發生歧義。從另一個角度講, 歷史研究者不應當以單純的從事于史實的重建為滿足, 歷史研究不能停留在史料學的階段, 而應當在充分掌握史實的基礎上, 采用當代行為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力量與模式分析史料, 進一步解釋史實。例如, 將許多同時代或不同時代的史實進行縱向或橫向的比較研究, 以考察分析其異同和關聯, 從而對史實作部分或全部的歸納與檢討, 進而從更高層次上衡量該史實在整個歷史主流中所發生的意義, 將歷史、現實與未來聯系在一起。

當代中國史學大體是在影響下的史學體系, 但前蘇聯的一套史學研究體系, 也給中國當代史學的正常發展帶來過麻煩。通過中外近代史學的比較研究, 把中國近代史壇不時受西方諸種史學思潮撞擊情況及其引起這些撞擊的各種社會背景發掘出來, 可以引起青年人作更深入的扣心反思, 通過中外當代史學的比較研究, 把國門打開后, 西方史學方法的大量引進和對當代中國史學變革的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揭示出來。

第三、有利于開闊研究者的視野,拓寬歷史研究的新領域。

根據人們獲得知識的來源,亞里士多德將知識劃分為三類,即理論、實踐和鑒別的知識。而鑒別的知識是靠比較獲得的,比較的長處就在于能認識事物的特殊性和多樣性。比較史學的興起,正是因為它不僅可以推進對事物的深層次的認識,而且還可促使新思想觀點的產生,從而擴展研究的視野,甚至開辟新的研究領域。

杜維運認為,只研究中國史學,傾畢生之力寫成的中國史學史也只是地方史,不足以躋身世界史學之林。他 “居于世界漸幾于大同的今日,應胸襟廣闊,眼光遠大,以比較史學的觀點,闡述中國史學的出現,成立與發展,同時涉及世界其它地區出現的史學,比較其異同,衡量其得失。如此則中國史學的世界性出現,其價值將弘揚于世界?!?/p>

陳國慶教授在《中國近代史研究需要創新》第二部分——近代專門史研究需要拓寬和深化中指出“對經濟史的研究越深入, 人們感到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就越多。從目前的學術進展看, 有的學者從宏觀角度, 對中國工業化問題提出了新的認識; 有的學者從中外歷史比較的視野, 對近代中外經濟史進行比較研究?!边@啟發了我們,我們的視野不能僅僅局限于中國歷史的史事上,還應將其投放到更廣闊的領域中去,與世界歷史的背景相結合、比較,這樣往往可以獲得更多更有價值的結論。

三、比較史學的發展前景

筆者認為在當前的史學學科建設中應當大大提升比較史學的地位。目前根據教育部的學科設置目錄,歷史學學科門類下設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三個一級學科。但縱觀這三個一級學科下屬的二級學科,都沒有比較史學的位置。對此,筆者認為可以使用兩種方法解決:一是在中國史、世界史下分別設置中國比較史學、世界比較史學;二是參考經濟學的學科設置,將歷史學分為史學理論、中外通史研究與考古學三個一級學科,并在史學理論下設比較史學二級學科。筆者更傾向于第二種設置,比較史學本來就是世界范圍的比較,如果按第一種方案,中國比較史學的存在意義就會大打折扣,但比較史學的研究方法,本來就不僅僅是世界史研究中所必須的,中國史的研究也應當采納。但鑒于第一種學科設置不至于對剛剛調整完畢的學科設置再做大的變動,也可以供決策者參考。無論怎樣,我們都應當重視比較史學在歷史學研究中的重大價值。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篇(10)

一、研究現狀

近年來,以學生為中心的歷史教學模式的研究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從學生的歷史學習心理、認知和元認知心理學、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情分析。二是基于學情分析下的不同教學模式的探索,其中九十年代多是基于學生歷史學習心理和歷史思維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2001年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以活動探究為主的研究性學習成為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他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也越來越多,并逐步發展成熟。

(一)學情分析

第一,從學生的歷史學習心理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分析。馬越的《初一學生心理特征及歷史教學方法初探》,以初一學生的智力因素為依據,探究初一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維力的發展[1]。賈美華、張靜的《11―12歲兒童歷史學習學習心理的調查分析》,從兒童對學習歷史的態度、兒童的歷史認識、兒童對歷史教學方法的態度三個方面進行探究[2]。錢要武的《歷史新課程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分析與引導》,主要從教師如何積極引導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探究。

第二,從認知和元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分析。主要研究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學生的認知結構、學生的認知發展階段對歷史學習的影響。如張元、駱月絹的《十一歲學生歷史認知能力初探》,對十一歲學生所具有的歷史聯想能力、運用資料能力、歷史想象能力進行了初步探究[3]。白月橋的《知識的新觀念與學生的認知過程》,首先分析了知識的具體內涵,接著著重介紹了認知發展階段主要包括感性認知階段和理性認知階段[4]。趙亞夫、李建紅的《對中學歷史教育中學生成就動機狀況的初步研究》,從學生學習歷史的成就動機方向進行研究[5]。張小平的《淺析認知因素對高中歷史課學習的影響及對策》,主要從認知風格、認知結構、元認知能力等方面進行論述。劉軍的《高中生歷史課程認知狀況調查問卷分析,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歷史教科書、歷史教師的教學、歷史課的考試方式的評價和期望,對學習歷史課的價值和意義評價三個方面進行研究[6]。

第三,從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發展對學生進行分析。趙恒烈的《論歷史思維和歷史思維能力》,趙恒烈、馮習澤的《培養創造性的歷史思維能力――多維歷史聯想》,葉小兵的《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歷史思維能力》,朱可的《高中歷史思維能力的構成和培養》,這幾篇文章都分別從歷史思維是什么,歷史思維的構成,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分析。馬衛東的《試論中學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和創新思維習慣的幾個問題,主要介紹了歷史思維中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基于學情分析下的教學模式探索

一方面,基于學生歷史學習心理和歷史思維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研究集中在20世紀90年代,多集中理論與經驗的介紹。如葉小兵的《培養和發展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教學實踐》,王雄的《培養與發展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教學模式研究》,提出了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觀念理解與應用”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方法的掌握與應用”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三種教學模式[7]。北京市“歷史學習心理與教學對策研究課題組”的《歷史課堂主體活動教學研究》,在研究學生歷史學習心理的基礎上,借鑒現代心理學、教學論研究成果,理論上提出了發現式、情境復現式、范例式、問題探究式、課堂討論式、角色扮演式、探索情感和解決矛盾式、資料研習式、分層自主學習式、合作學習式等多種教學模式,并詳細介紹了幾種教學實驗,分別是分層自主學習的教學實驗、資料研習教學實驗、角色扮演教學實驗、合作學習教學實驗、問題探究教學實驗[8]。

另一方面,經過十幾年的研究與發展,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歷史教學理論和模式的探索逐漸豐富和成熟。2001年中學新一輪歷史課程改革的展開,以及《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的頒布,為歷史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契機?!稑藴省访鞔_提出了要注重探究式學習,并提供了歷史課程活動探究課的8個案例。2001年6月教育部頒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探索的歷史教學模式具有了明確的方向性和一定的可行性。隨之,《歷史教學》和其他幾家很有影響力的教學雜志大量刊載了關于歷史研究性學習的理論性文章。據不完全統計,從2001年到2009年,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以歷史研究性學習為主題的論文有90多篇。這些文章從歷史研究性學習的概念,理論基礎,分類方式,學習目標,實施方式,評價方式等各個角度進行了研究。聶幼犁在《歷史教學》上連續三期發表《中學歷史課程研究性學習理論與目標綱要》,他把研究性學習分為分為兩類四種方式:1.問題式研究性學習包括課前設計的問題式研究性學習和即時調整的問題式研究性學習;2.主題式研究性學習包括“本”內主題式研究性學習和“本”外主題式研究性學習[9]。陸安的《利用檔案進行歷史研究性學習》和李冬梅的《基于網絡的歷史研究性學習初探》,擴展了研究性學習的領域。一些以具體課堂實例為依據的歷史研究性學習實踐研究,為歷史研究性學習的展開提供了實例。如聶幼犁的《從“唐朝社會生活剪影”看中學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和李茜的《以“是成功還是失敗”為例,看中學歷史研究性學習》等。

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他教學模式包括李靜的《歷史課堂辯論式學習初探》,周仕德的《歷史對話教學初探――從教育學視角探討歷史教學改革》,楊朝暉、盧陽的《中學歷史教學與自覺表象學習策略》,冷偉的《歷史學科中“自學自測自評”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李霞、孫傳超的《講臺≠舞臺――淺談情境體驗教學模式應注意的問題》等教學模式。

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以學生為中心的歷史教學模式在理論研究方面逐步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也有一些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教學模式的實效性和適用性。一般來講,教學模式都是大學專門研究課程與教學論的教授專家通過對國外先進教育理論的研究,把這些教育理論與歷史的學科特性相結合,憑借多年經驗而創造出來的。這種教學模式有理論上的合理性,但在實踐中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制約。真正通過一線老師多年實踐總結出來的教學模式很少,即使總結出了教學模式并在相關核心期刊上發表,在平常的歷史教學中,也未必經常使用他自己創造的教學模式,更不用說別的老師借鑒他的模式了。因為不同地方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對于少數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無論你說得天花亂墜,他們都不愿意學習,你說你的他干他的。這樣實施新的教學模式,教師計劃得很周密,結果都往往不盡如人意。另外,雖然新課改實施了有幾年的時間,也明確要求要改變課程評價方式,但是在實際中,高考定終身的現狀并沒有改變,教師是評價的唯一主體,課后習題和閉卷考試是唯一的評價方法,學生的好壞是以分數的高低評判的。這樣的教學評價最終導致的結果只能是學生在家長和社會的壓力下,消極被動地學習,死記硬背地學習。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仍會選擇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因為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提供給學生大量、系統的知識,使得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這些知識。那些新的教學模式只在公開課的時候用一下,并不能實現培養目標。

三、研究展望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歷史教學模式發展的總趨勢,隨著我國教育理論的不斷發展,教育理論與歷史學科將會更好地結合,適應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教學模式會越來越多。針對現有教學模式實用性和適用性的弊端,我們在教學模式的探索中可以選擇新的思路和方法。教授和專家擁有較豐厚的教育學和歷史學專業知識,對于新教學模式的開發,有很強的導向作用。一線教師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能夠準確地發現教學模式的優點和不足。教授提出新模式的初步設想,一線教師根據教學模式在學生中逐步進行階段性實驗,并把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反饋給教授,這樣經過多次的實驗總結,形成具有一定實用性的教學模式。另外,在新的教學模式探索過程中,不同地域的老師專家可進行定期的聽課、評課交流,根據自身所在地方條件的不同提出頗具可行性的改進意見,擴大教學模式的適用范圍。當然,在實際中,并沒有萬能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會隨著教師和學生水平的不同而發生變化,我們在歷史教學中應該積極吸收各種教學模式的精華,探索出適合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模式。

參考文獻:

[1]馬越.初一學生心理特征及歷史教學方法初探[J].歷史教學,1995(4).

[2]賈美華,張靜.11―12歲兒童歷史學習學習心理的調查分析[J].學科教育,1999(8).

[3]張元,駱月絹.十一歲學生歷史認知能力初探[J].歷史教學,1997(4).

[4]白月橋.知識的新觀念與學生的認知過程[J].歷史教學,1997(2).

[5]趙亞夫,李建紅.對中學歷史教育中學生成就動機狀況的初步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1).

[6]劉軍.高中生歷史課程認知狀況調查問卷分析[J].歷史教學,2002(12).

上一篇: 青少年傳承非遺文化 下一篇: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一区二区国产欧美日韩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永久免费 | 亚洲一级一在线观看 | 午夜老司机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天天视频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