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傳承非遺文化匯總十篇

時間:2023-12-23 16:22: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青少年傳承非遺文化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青少年傳承非遺文化

篇(1)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75-0137-02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媒體融合由初級階段逐漸向深化階段發展,通過資源整合或重組,傳統媒體進行組織融合和機構創新;對用戶深耕垂直細分,跨界與服務成為熱門;采用公眾號、電商、App等模式_拓多元經營途徑;通過上市掛牌與收購,進行多途徑資本融合,由此可見,媒體的融合發展方興未艾。根據《科學之友》近幾年的融媒體探索路徑來看,我認為,期刊與新媒體不是單向選擇,而是復合型協同發展。下面詳細論述《科學之友》的具體做法。

1 融合,找準自己的定位

媒體是一種特殊的服務機構,讀者對政策科技、信息、知識需要全方位了解。細分內容與受眾貼得越近,才越能滿足受眾的不同需求。期刊若要辦得成功,首先要要找準定位。我們知道,互聯網是無邊界的,但服務是有邊界的,為特定的區域、特定的人群提供服務才能形成影響力,進而凸現品牌價值。所以說融合之徑,也必須明確定位。若想一做就圈住所有受眾,幾無可能;或者想什么地方都占個地盤,過去傳統媒體做不到,現在,即使功能強大的新興媒體,同樣做不到。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尚勇強調科協2015年的重點工作:一是以“互聯網思維”抓好科普信息化實施方案落實,在資源共享協作中推動科普工作;二是以《公民科學素質讀本》精準推送為抓手,加快提升公眾科學素質水平;三是精心組織青少年創新創意大賽、科普日等各項活動。

《科學之友》半月刊內容編撰,以中科協重點工作為辦刊指導方針,針對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社區居民、中小學生等不同人群需求,開展《科學之友》半月刊內容采寫和編輯工作。

上半月刊科普版,編輯理念是:讓精讀科普成為習慣!以大眾視點看科技,從普及角度講科學;領略非遺魅力,傳承非遺文化;還原創新過程,傳遞創新能量;設有綠色養吧、舌尖食話……科學是永恒的陽光,撒播你腳下的每一寸熱土,讓生活從此與眾不同。下半月刊青少年版,編輯理念是:選擇一本優秀的科普雜志,就是選擇一位優秀的朋友。有青少年朋友關注的科技事件、科學話題;有最別具一格的文字、最個性鮮明的表達;有自然傳奇、有天文異象,還有生命密碼;有同齡人的科學實驗,也有生活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科學小常識。在未知領域,我們努力探索;在已知領域,我們重新發現。為青少年打開一扇科普知識的窗口,打下熱愛科學和鉆研科學的堅實基礎。

2 融合,打造自己的特色

2.1 跨界合作,實行資源共享共贏

2015年1月7日,全國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全面落實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大文化宣傳的力度和創新的速度。

紙媒有語言豐富、圖片多彩、直觀展示以及長久保存的特點,用其來體現“非遺”文化整體形象,努力挖掘“非遺”文化資源的現代經濟價值,展示山西最全、最多、最異彩紛呈的“非遺”文化大餐,使受眾對山西“非遺”文化的直觀感受和深刻體會,這是守護和傳承“非遺”較為恰當的一種手段,進而提升山西的文化形象和影響力。《科學之友》作為一本科普雜志,首要責任是普及科普知識,傳承傳統文化精髓。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目前在我國面臨著嚴峻形勢,特別是一些以口口相傳為依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無人承傳的局面,所以正在迅速損毀、消逝和流失。通過實地調查一些項目,山西省也是如此,因此,大力宣傳非遺項目也是我們科普雜志義無返顧的責任,我們有宣傳平臺和編輯力量,而山西省文化廳非遺處掌握非遺的傳承項目和傳承人詳況,因此我們采取跨界合作方式,以《科學之友》為紙媒平臺,以“兩微一端”為網絡輻射,結合非遺項目的特點,策劃了“守護遺產傳承文明”的宣傳合作方案。

2.2 盡力宣傳,守護遺產傳承文明

《科學之友》傾力打造的特色閱讀內容為“傳承”板塊。關注非遺,助力傳承。本板塊每期精選一個“非遺”項目,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宣傳,展示“非遺”魅力,領略“非遺”技藝,分享非遺文化,使華夏文明永續流傳。2014年經過與山西省文化廳非遺促進會多次聯系、溝通,達成了共同保護非遺、傳承文明的戰略合作協議,并將《科學之友》作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會刊。目的是為各非遺單位及非遺傳承人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宣傳及銷售平臺,并讓更多的人走近和了解非遺文化,使非遺文化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傳承。這個板塊是《科學之友》的突出亮點和特色,截至目前已經采訪宣傳了省內外50多個非遺項目。

3 融合,探索科技傳播新路徑

3.1 強化編輯能力,精編公民科學素質讀本

《科學之友》要依照“十三五”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目標,針對中小學生、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社區居民等不同人群需求,開展編輯工作。一要堅持和強化自己的辦刊特色,把深奧的科學知識轉化成深入淺出的故事講給讀者,使公眾面對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時代,能科學理性地處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件。二要注重激發青少年的科學熱情,培養他們熱愛科學的興趣。雜志要使不同的人群開卷有益,各取所需,各有所得。三要重視內容創新、傳播方式創新、經營和管理手段創新,促進紙媒和數字媒體的結合,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強化精準推送能力,提高讀本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3.2 重視數字化轉型,搶占移動新陣地

在融合的大趨勢下,《科學之友》依據數字化轉型考核標準,即戰略與組織、資源與實力、標志性產品、市場表現四大條塊中一條條細分的內容,來制定《科學之友》具體的發展目標和工作計劃,一項項落實到位,一條條責任到人,具體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切切實實把數字化、電子出版、數據庫存等工作基礎夯實,打造出標志性數字產品,有效把紙媒和新興媒體融合起來,搶占移動新陣地。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開展2014年傳統出版單位轉型示范工作的通知 》精神,山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為進一步加快傳統出版業向數字出版升級轉型步伐,促進數字出版產業快速發展,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傳統出版單位轉型示范工作的評比工作。采用業務考核和專家評議相結合的辦法,在全省近200家期刊社中評選出了4家刊社為首批數字轉型示范單位,科學之友雜志社脫穎而出,位列其中。

3.3 以紙媒為依托,充分發揮“兩微一端”作用

隨著融媒體發展,新舊媒體的融合涉及5個領域:內容、渠道、平臺、經營和管理,前3個為業務要素,后2個為機制和架構要素。具體到《科學之友》,要按照上述5個要素來重新布局和經營。經營和管理組織機構設好后,必須把以“內容為王、發行為主”的舊思路轉向以“品牌為導向、用戶至上”的互聯網思維。我們要精心研究和探索如何把內容和渠道延伸到數字平臺上,更加明確刊物的鮮明特色,以紙媒為基礎,打造了一批“科普+服務微信”的公眾平臺矩陣,具體有:“傳承文明”“科學之友品質生活”“科學之友發現世界”“科學之友悅讀”“最創意也是醉了”等微平臺,通過不斷摸索,逐步經營好并擴大其影響。打造好《科學之友》App這個平臺,通過增加雜志的附加功能(比如通過讀刊掃二維碼,可免費參觀科技館、展覽館或生態農業莊園),來達到開拓新的用戶渠道和吸引新的讀者群體的目的。推選多媒體、多終端融合,線上、線下互動,通過一系列“多媒體矩陣+流量+產品”摸索出一條媒體融合之路,創造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4 以科普日為活動契機,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創意、閱讀大賽

《科學之友》下半月刊是一本面向小學高年級及初中生的科普讀物,宗旨是向青少年普及科學知識,增強科學素養,培養其創新精神,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雜志內容全都圍繞科學的內核,始終保持科普的底色。聯手山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開設專版積極宣傳報道“第30屆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第15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山西賽區)聯賽”等活動。青少年是科技隊伍中的新生力量,有無限的創意和創新能力。所以要開展開放性、包容性的大賽活動,調動他們的創新激情,激勵他們的奇思妙想,使各種創新的思想火花競相迸發,使大賽成為把創新理想變為未來現實的舞臺。倡議在全省選擇100所重點學校建立青少年科技實踐輔導站,培養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借科普日契機大力開展課外閱讀大賽等活動。

4 融合,有機遇也有挑戰

任何新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出版行業轉企改制后,如何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完善健全媒體融合發展的考核評價激勵機制,也成了制約發展的關鍵一環。首先,項目落實是機制建設的重要抓手。要推動媒體融合,要有創新項目來支撐。若沒有項目沒有創新,所謂的融合就是“空中樓閣”。要精心組織實施具有廣泛傳播力的新媒體項目。其次,用人機制要著力轉變,建立起人才管理體系,優化人才結構,要加大經I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等。現有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采編管理以及收入分配體系,要花大力氣改革。探索媒體融合發展條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辦法,形成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再次要創新采編流程,通過采編、傳播流程改造,建立全天候、全流程、一體化的新媒體采編體系,實現不同媒介間的交融和媒體通道的靈活多樣,把及時、參與、互動等可以體驗的媒介產品提供給受眾。

參考文獻

篇(2)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傳統和表述、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其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再現。它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并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過程來說,人的傳承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小學生是保護、繼承和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群體,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延續者。利用學校音樂教育的獨特優勢,有意識地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和課外藝術實踐活動中增加相應的內容,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小學生中得到傳承,具有積極而又重要的意義。

音樂課程的價值體現之一是文化傳承價值。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因此,《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和《高中音樂課程標準》都將弘揚民族音樂作為音樂課的基本理念之一,讓學生通過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感受華夏民族音樂傳播所產生的強大凝聚力,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懷。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習,學生熟悉并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學生通過了解本地區優秀的音樂文化,不僅能激發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又能讓學生傳承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和民族精神,進而開拓其藝術視野,培育多元文化意識。因此,重視本民族和地區音樂文化傳承是音樂教育發展的趨勢。學校音樂教育是民間音樂傳播和傳承的主要途徑,我們應該抓住音樂課堂的有效時間,讓學生能夠更多地了解和接受民族音樂文化,培養他們的民族音樂修養和愛國主義情感。

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加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有以下作用:

1增強青少年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保護發揚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的創造始終與燦爛的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緊密聯系在一起,是根植于民族的積淀、 保存并發展起來的。因此, 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濃濃中華情, 感染和浸潤了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也激勵和鼓舞了青少年學生為保護和發揚民族文化,實現中華文化在世界地位復興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推動音樂課堂教學改革。

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校園,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既豐富了音樂課堂教學的內容,同時也推動了音樂課堂教學改革。學生對于教科書上的民族音樂內容比較熟悉,在很多場合也經常聽到。但是極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舞蹈、曲藝、民間音樂等那些鮮活的、本地區特有的音樂文化形式,讓學生更具體、更深入地接觸到本土、本民族的音樂文化,增加了音樂課對學生的吸引力,也使得課堂更加活躍,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和創造空間,讓他們充分施展探索、超越的創新特質,發展完善自我。

3激發學生熱愛本土、本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情。

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中小學校園,使學生通過了解、學習、參與、實踐、交流、創編、表演等課內、課外的一系列音樂實踐活動,激發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和充分關注,在課堂內外形成濃郁的學習氛圍。同學們在一起揣摩唱腔韻味,設計表演動作,討論出場順序,交流個人作品,共同分享合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非遺文化讓他們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民族曲藝使他們有了共同的愛好,既提升了學生的民族意識,也生發出強烈的民族認同感。

4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

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能夠得到有力的促進和提升。

在給學生介紹非遺文化之前,老師必須詳細了解有關內容的起源、發展、流派、傳承人等相關知識,并且將學到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語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帶給學生,多層次、多手段地加以呈現,并通過課后反思、集體研討等方式,及時交流總結,努力修正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也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得到了提高。通過非遺文化的教學,使教師的教學方法從單一走向多元,教學手段從陳舊走向現代,教學形式從封閉走向開放,課堂從以教師為中心走向以學生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走向以能力為中心,以傳授為中心走向以實踐為中心,出現了更具生機、更具魅力的音樂課堂。學生真正在充滿生機的音樂課堂中盡情地抒感,表現音樂美,享受音樂美,創造音樂美,提高綜合素質,塑造完美人格。

篇(3)

隨著社會進步,人們對非遺有了新的價值觀,漸漸地有更多人自覺關注、宣傳、保護非遺。從校內校外分析,如:校外非遺文化有了法律法規的保障、建立了非遺研究中心、推薦非遺傳承人等;校內舉辦非遺文藝演出、非遺宣傳日活動、非遺講座、非遺展覽等,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非遺文化逐漸凸顯了它的地位。藍印花布是非遺文化形式之一,它是一項由刻版―上漿―印染―刮漿等一系列過程組成的手工技藝,藍印花布的教學實施需要學生通過反復直接經驗的探索,有計劃、分階段、分層次地學習才能掌握技術;此外它也是一種精神內涵,在實踐中磨練學生的意志,培養學生的人格,宣揚名族文化,進技于道是它的最高境界。

基于“進技”原則的校園非遺傳承課外活動方式

為了宣傳藍印文化特色,我校二甲中學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曹曉峰藍印工作室,將傳統藍印花布的技術直接引入到我校展覽室,便于學生直觀了解這門技術的操作流程;且曹曉峰老師作為藍印傳承人帶領著我們深入到傳統藝人的生活,體驗藍印制作的不朽和藍印成品的魅力,切身體會藍印文化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需要藝術家的不斷努力實踐、探索、創新才能永保物質生命力,才能保障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永垂不朽。

學校藍印社團的開展進一步豐富了學生對于藍印文化的認知。為了擴大藍印的影響力,我校將藍印元素滲透于各個社團和各個活動中,如演講社團和音樂社團都有代表性的藍印服飾,美術社團有統一藍印畫本……在藝術節、元旦等節日,舉辦一些以藍印為主題的成品展示:如時裝T臺秀、變臉譜……除了本校舉辦的一系列活動外,上級領導也關注我校并在我校開展相關藝術教育活動,如2016年11月教研室相關領導在我校組織開展美術骨干教師培訓活動,通過互動學習傳承發揚藍印文化,將藍印文化的傳播深入到我們教師群體,切實體現由上至下對于非遺傳承的重視。

基于“進技”原則的校園非遺傳承課堂滲透方式

如果說課外側重于宣傳和展示,那么課內更多是實踐創新。非遺文化的傳播在課堂教學中因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必備的理論基礎上,逐步探索落入課堂實施,反復實踐,傳承創新,從量變到質變,實現技術和藝術的結合。對于初中低年級學生我們主要以藍印社團課為主,從部分學生調動整體學生,課程安排較簡單輕松,內容形式以扎染和針染為主,鼓勵學生學習創新,作品成果效果顯著。作品展示為了讓學生意識到對非遺文化的學習是一件有意思、有意義且彌足珍貴的事,我將開始的部分學生的作品展示在學校東門展示欄,并要求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寫上制作過程或有何創新之處,然后寫上自己的姓名班級,其他感興趣的同學憑此可一進步與以上同學交流學習;定期安排以上學生在學校活動課或課余時間在此做大家的咨詢小專家,也可現場提供材料學生做簡單教授,由于時間有限設置了限報名和名單登記預約政策……這些活動很大程度上調動了整體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性,我便適時將藍印課程穿插引入課堂,學生自愿學習藍印技術,配合程度高,課堂氛圍輕松有活力。初二學段藍印教學進入課本課堂,主要是讓學生體驗藍印印染制作的全過程,主動探索藍印制作的各個階段的盲點和創新點,記錄總結應用于備案。如在藍印刻版階段,播放一組藍印連續紋樣和剪紙連續紋樣,讓學生觀察兩者的異同,最后發現要想保證畫面的連續性必須確保物體間有連接點,那是否意味著兩者是一樣的原理呢?于是我將事先畫好刻好的兩組紋樣(一組藍印紋樣,一組剪紙紋樣)做了刮漿演示,學生發現剪紙紋樣因為物體間的連接點少,所以在刮漿的過程中會出現積漿和版紙翹邊的情況,整個過程結束學生掌握了刻版的原理,從而避免在接下來設計環節學生會忽略一些盲區。此外,我們還對藍印制作的每個階段的材料做了嘗試,在掌握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大膽嘗試創新,讓學生由衷體會藝術的快樂,通過努力獲得成就感,萌生對藝術的崇敬,對民族文化的熱愛。

非遺進校園的效果和意義

藍印文化的宣傳和藍印教學的探索驗證了非遺進校園有其存在的價值。

第一非遺文化融入美術教學,增添了課堂的文化氛圍,豐富了教學。在反復實踐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也得到顯著提升。

第二美術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進一步突破傳統教學的模式,在藝術創作中探索如何將非遺傳統文化用現代的形式進行展現,學生的創意靈感在課堂討論、手稿修改過程中不斷碰撞激發,從而達到技術與技藝的統一。

第三校園藍印作品的展示活動不僅是對非遺文化物質的宣揚,更是一種精神的弘P。通過物質載體,讓青少年學會欣賞它、尊敬它,進而通過實踐探索體會其精神內涵,磨煉學生的意志,影響學生的人格,弘揚民族文化。

【參考文獻】

[1] 王仕平. 淺談非遺進課堂的“三性”[J]. 群文天地,2011(2):87-88.

篇(4)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23-0245-01

從上世紀90 年代起,受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的沖擊,許多國家民族的傳統文化正在漸漸消逝,我國的文化生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幾千年來口傳身授的傳統民族民間活態文化面臨著急劇的流變和消失,許多傳統技藝也瀕臨消亡,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呈現出面臨消失或變遷、演化的現狀和趨勢。我國眾多擁有“非遺”的地區,傳承人也青黃不接,有的地區傳統技法更是受到了外國技法的改造和沖擊。由此可見樹立傳承和保護意識,使我國眾多具有悠久歷史的“非遺”文化在新時期得到繼承、創新與發展刻不容緩。

2011 年的《非遺法》的頒布更是體現了國家對其的重視程度。《非遺法》第三十四條明確指出學校應當按照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開展相關“非遺”教育。我國18 歲以下的少年超過了3 億,但他們對“非遺”文化的熱情并不十分高,娃娃們的視線一直被歐美、日韓流行文化長期占據。我國中小學“非遺”教育也不容樂觀,長期以來,有的省份、地區的中小學在培養問題上,過分強調應試教育,而忽略素質教育,呈現出某種“封閉性”。也有些省份、地區雖然重視“非遺”在中小學中的教育教學,但往往實行“批量一刀切”灌輸式的“非遺”教育,忽略了學生個體的階段性、差異化等特征。這些都造成了“非遺”傳承和保護工程中的少年參與嚴重不足的現狀,“非遺”教學也很難真正融入課堂,很難真正做到“無縫焊接”,“非遺”在初等教育中的不兼容成為了突出的問題。

為貫徹文化部“非遺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宗旨,傳播和弘揚非遺文化,2013年10月起,鞍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多次組織非遺傳承人來到沙河小學、舊堡小學、湖南小學、新陶小學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校園展示展演”系列活動。非遺傳人近距離教學生說評書、打快板、演皮影、練太極,傳授技藝,傳播非遺知識。讓這些過上現代化生活的青少年,對非遺項目不再感到陌生和疏離。

篇(5)

21世紀初以來,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成果(論文)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2014年,僅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關鍵詞搜索到的文獻數量已達到了32894篇,這表明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這一領域,并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使“非遺”這一概念漸入人心。2003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其中,對“非遺”所下的定義為:“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個定義指出了“非遺”的范圍,產生方式以及作用。在學校中開展“非遺”教育,讓“非遺”在校園里生根發芽,培養更多關注“非遺”、熱愛“非遺”的師生,才是“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的真正內涵。

當前,全國很多學校都或多或少安排了各種形式的“非遺”活動,如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學校里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基地”,定期舉辦展示與體驗活動,成立以滿族傳統文化為主的各種學生社團,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教研室”,結合“非遺”進行科研立項,等等。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既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又充實了課堂,提高了教師的“非遺”素養,值得借鑒。怎樣明確在職業學校中推廣“非遺”文化,建設“非遺”校園的必要性?怎樣吸收已有的成功經驗,并且因地、因校制宜,與職業學校的實際相結合?怎樣才能充分利用“非遺”文化,做好推廣工作?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進一步思考。

第一,職業學校應當認識到推廣“非遺”文化的必要性。當前,青少年面對的是一個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時代,以手機、電腦為主要載體的網絡文化已經充斥了他們的生活,網絡呈現的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西方的強勢文化侵蝕著我國的青少您。對于“非遺”,青少年知之甚少,根據一份調查數據顯示,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有72%的學生不知道,對于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84%的學生不知道,這是一個很嚴峻的現實。

第二,依照法律規定,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將“非遺”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建設“非遺”校園。《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十四條:“學校應當按照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開展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如云南大理,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團體)及傳承人請進校園,為校園文化表演及傳授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這也是一條值得探索的道路。此外,探索“非遺傳承五個一模式”,即安排一個“非遺活動周”,鼓勵班主任舉行一場有關“非遺”的主題班會,出一期有關“非遺”的黑板報,并根據實際,給師生以“走出去”的機會,參觀一到兩個“非遺”基地,全方位地將“非遺”納入校園文化之中。

第三,探索建設“非遺”班級,或將“非遺”納入職業學校學業評價體系。職業學校以技術教育為長,塑造的是合格的勞動者,職校生的優勢在于出色的實踐能力,“非遺”中有很多手工技藝,如上述的揚州雕版印刷、漆器等,如能將這些內容納入到教學計劃之中,輔以相對應的“非遺”教材,賦予一定的學分,學生在“非遺”傳人的指導下,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書本上所學不到的體驗,激發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又能吸引更多的學生熱愛“非遺”,熱愛傳統文化。

以上的三點思考,目的在于建立“非遺”傳人與機構和學校、師生的合作機制,建立“非遺”進校園、進課堂,學生參觀與動手相結合的良性循環機制,建立“非遺”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的新型校園文化模式,多方合力,共同推進“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共同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非遺”素養,提高職校學生的文化認同感。

篇(6)

環境建設,浸潤“非遺”文化

良好的德育環境是學生養成優秀品質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傳承“非遺”文化的過程中,學校積極發動學生參與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組織學生參與校園服務和管理,讓全體學生共同參與“非遺”文化環境的建設,共同營造“非遺”傳承的教育氛圍。學校籌建了春江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館內以文字、圖片、影像、錄音、實物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了春江風貌、人文春江、春江人家、兒時玩趣、人生禮俗、傳統藝術、長江風情、春江故事等“非遺”項目主題,給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個了解春江、了解常州、了解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窗口。學校把引導學生學習、認識地方文化納入到教育內容之中,使春江地方文化成為學生們的必修課,使春江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利用。學生們在“非遺”的環境中充分體驗到“中國了不起,中國人了不起,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的自豪感,進而從小埋下了“仁、誠、勤、孝、善、禮”的“中國根”意識。春江“非遺館”的建立,讓“非遺”文化裝飾了我們的德育環境,綠化了學生的心靈,喚起了師生熱愛本土文化的意識,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進一步的傳承和發展。

課題研究,引領“非遺”文化

為了真正讓“非遺”文化引領學校德育工作,充分利用“春江非遺館”這一資源,我們申請了新北區“十二五”課題《開發地方“非遺”文化資源,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行動研究》。我們以課題研究為契機,著力形成“春江‘非遺’文化”系列校本課程,在課堂及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構建并傳承優秀的“春江‘非遺’文化”。例如,我們開設專門的課程,讓學生們都掌握一項“非遺”特色項目,如剪紙、常州唱春、打蓮響、蛋雕、黃梅戲、唱灘簧等。

為了將地方特色濃郁、學生喜聞樂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引入校園,我們舉辦了“非遺”課題研究成果的展覽以及專題晚會,進一步推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教育,提高了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此外,我們還在青少年學生中廣泛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教育,讓每一個春江小學的學子都“知遺、學遺、傳遺”,從而讓學校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沃土。

活動建設,弘揚“非遺”文化

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是塑造心靈、培養能力的最好途徑。在保證“非遺文化”課程化的同時,我們還開展了各種專題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非遺”文化的深厚底蘊,在體驗中傳承與弘揚“非遺”文化。

人人學“非遺”。為了讓“非遺”文化深入人心,我們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和校本課程,為學生講授“非遺”文化的歷史,讓每一個學生都學習“非遺”文化。同時,我們還開展了春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性學習活動,調動學校師生通力合作的積極性,為學校“非遺館”內的“非遺”物品設計了精美的標示牌,讓每一個走進“非遺館”的人都能一目了然地感知春江“非遺”文化的魅力。

篇(7)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981(2012)04-0144-04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全球化和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流失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后,全球掀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熱潮。我國以“兩大工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和“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為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與保護工作全面展開,各級政府和機構紛紛投入到保護行列中來。當前,國內外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的相關研究非常多,但將博弈論運用到其研究的相關文獻較少。牟維、李琦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的博弈探索》一文中以一個新的視角——將個人效用數字化,主張在制度設計的過程中利用博弈理論將個人意識與文化遺產的生存狀況結合在一起,解決其保護問題;王巨山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三方行為與博弈》中對政府、遺產保有者和社會職能機構的多方參與進行博弈;林鴻熙在《基于進化博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運用進化博弈論,研究管理者與使用者在長期演化過程中的策略趨勢,繼而提出相應對策建議等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的相關文獻中,諸多文章承認傳承人和政府的重要地位,物質文化遺產的體現性決定傳承人在其參與中的主導地位,其物質性和保護的實體性快,定了政府在保護中的領導地位。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不同于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其所保護的遺產是非實體存在,是具有活態性和無形性的文化傳統,是共同體、群體的一種生活方式;其載體則是社會化的個人。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政府、旅游企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者這三方都對應承擔著一定的責任和義務。以湖南湘西地區為例,探討基于博弈理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問題。

二、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運作模式的博弈分析

在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開發的博弈過程中主要包括三類參與主體:政府監管機構、繼承者和旅游企業。圖1描述了三類參與主體之間的關系鏈,其中X1、X2分別為政府監督機構和社會職能部門所獲得的非遺保護的信息,0

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文化,處在不斷變化和發展中,這其中存在政府和市場機會損失的問題,導致政府和旅游企業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都只是一種斷面信息,并且落后于真實進度,但是兩個部分的影響卻是非常大的。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收益既有顯性收益也有隱性收益,且隱性收益不能被貨幣化衡量,所以在保護過程中,保護既得收益決定了三方參與者的角色和策略選擇。

(一)旅游企業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與傳承人保護的博弈分析

旅游企業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中與傳承人之間存在博弈行為,這些旅游企業的合理開發與過度開發策略對非遺傳承人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當旅游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時,為了使投入的成本盡早收回會對傳承人采用一系列經濟誘惑,使之漸漸漠視對非遺的保護。

設A為開發湘西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企業,B為該非遺繼承人,在非遺旅游開發中,A有兩種選擇:合理開發與過度開發,即保護與不保護;B也有兩種選擇:保護與不保護。現做如下假設:(1)如果A和B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合理保護開發時,所得的收益分別是R1、R2;(2)如果都不保護時,所得到的收益分別為L1、L2。進行保護時,由于生存發展環境的改善使其利用空間縮小,束縛條件增多,這樣往往會使投資會大于短期內所得收益,所以R1

我們首先來看A的決策情況,假定B選擇傳承保護,那么A選擇合理開發時的收益為R1,過度開發的收益為L2,由于L1>R1,所以A的最優策略為過度開發;很明顯,當B選擇不保護時,A的最優策略仍然是過度開發。同理,無論A的選擇哪種決策情況,B的最優決策都是不保護(L2>R2),因此,(過度開發,不保護)就構成了博弈的一個納什均衡,(L1,L2)就成為相應的均衡收益,即形成了典型的“囚徒困境”。

(二)傳承人保護傳承與相關政府干預管理的博弈分析

政府作為具有強制力的公共性組織,其保護遺產流失都是通過政策制定和實施來完成,特別是外部低效益的非遺文化,市場失靈的幾率很大,這種市場失靈就給政府的管理和監督提供了機會和理由。所以,相關政府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者之間存在一個博弈。這種博弈屬于一種監督博弈模型。這個博弈的參與人包括政府和傳承人。政府的純戰略選擇是管理與不管理,傳承人的純戰略選擇是傳承保護與不傳承保護。

圖3概括了對應不同的純戰略組合的支付矩陣。這里,a為政府應得收益,b為支付政府收益后傳承人所得收益,c為管理成本,f為傳承人不合理保護而應繳的罰款。

假設c

(三)政府監督與旅游企業保護開發的博弈分析

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的旅游經營市場中的監督活動是政府管理部門與旅游企業之間利益相關的博弈。企業為了獲得最大利潤,在政府不監督的情況下,一般將在非遺文化保護問題上采取非合作博弈,即雙方之間并不趨于共商合作、共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個博弈當中,假設政府有兩種選擇:管理式監督和轉讓式監督;旅游企業也有兩種選擇:違規利用與保護性開發。假設政府選擇管理式監督的投資收益為G,選擇轉讓式監督的收益為z,在信息不對稱因素的影響下,由于政府不可能估測到何種模式的經營能夠確保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合理的保護與開發,再加上政府對旅游企業在獲得開發權之后是否會對非遺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的信息也同樣缺乏充分的了解。因此,我們就又可假設旅游企業違規開發所能帶來的外部成本為W(即包括自然破壞所產生的成本損失和人文因素導致的成本損失)。實踐中,如果在政府實行轉讓式監督之后企業合理保護開發,政府所得收益便為Z,否則為Z~W。為應對政府的行為選擇,旅游企業一般也會通過自己的行為選擇方式來處理自身對利益的安排:一是違規利用進而獲得較高收益D,二是合理保護開發而獲得合理經營收入H。由于博弈過程中,所有行為主體的策略選擇均是理性的,因而實踐中政府選擇轉讓式監督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便是轉讓式監督的所得一定大于管理式監督的所得(即Z>G),既然如此,我們假設Z>G,同理分析D>H,該博弈模型如下圖4。

實踐中,如果政府選擇管理式的監督解決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則博弈結束,政府能獲得收入G,而此時假設旅游企業無法進入該開發領域,所獲收益為0。不過當政府選擇轉讓式監督模式時,旅游企業開發商便會獲得自己的選擇機會:合理保護開發與違規利用;在此種情況下,如果合理保護開發則雙方都能獲得一定的收益,皆大歡喜;如果違規利用,則政府的損失為W,顯然,政府選擇轉讓式監督之后的收益大小取決于W。也就是說,如果Z-W>G,那么政府會選擇轉讓式監督,則在此種狀態下,因為D>H,旅游企業的最優選擇是違規利用。如果Z-W

三、基于博弈論的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對策

上述三方之間的相互博弈取得的最優策略,能夠幫助我們預見到各種行為可能導致的結果,以及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這些結論對我們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非遺保護與社會各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社會各界都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承擔一定的責任,如何調動各方的積極性,使得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規避保護中的風險,實現保護開發的切實條件,下面根據博弈分析,對傳承人、政府、旅游企業的行為提出幾點建議:

(一)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加強合理有效的管理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的活化石,被稱作人類記憶的背影,這些經歷了上千年滄桑記憶的寶貴文化,是確定文化特性、激發創造力和保護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寬容協調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它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合理的保護和開發是很關鍵的。因此,在進行湘西非遺開發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增強旅游企業、游客以及傳承人的非遺資源保護意識,進行其有效的開發和保護。

1 政府應制定適當的參與措施

文化的傳承離不開行政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的參與,對于一個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健康、有效的傳承,必須加強對當地行政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同時也需要通過政府來組織開展多途徑的保護開發教育,使當地居民能夠參與到湘西文化的建設中。例如,開展以宣傳湘西非遺保護為主題的文化活動,讓當地人更多的了解自身的文化,提高居民素質,增強文化信心。

2 必須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屬地合理的承載力和容量

旅游業對湘西非遺資源的開發會導致旅游者的大量來訪,這不可避免地給非物質文化遺產歸屬地的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帶來的影響。我們從旅游企業與傳承人的博弈可以發現,企業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不會主動保護可貴的非遺資源的,這種情況勢必會導致旅游開發過度或者旅游活動量之大超過了目的地的承載能力,使之環境受到嚴重損害。因此,針對這些問題,政府可以建立適當合理的行政管理制度,對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傳承人、文化建檔、維護和跟蹤等內容以制度的形式規范起來,為排除規范中的非遺資源受到侵害和防止可能之侵害。首先,必須對傳承人和旅游企業制定合理的稅收制度,以最大承載力和容量為尺度進行等級劃分,過度越級的將繳納成倍的稅收,以此提高傳承人和旅游企業的保護意識,對非遺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其次,必須對損害額和侵犯行為所得利益進行預算,根據不同損害情況,借助法律手段對其進行利益所得中的30%-200%進行賠償,損害嚴重者將承擔法律責任,這在一定程度內也能避免承載力過度和容量過大的情況。

3 有計劃地進行標準的培訓和保護知識的宣傳

湘西相關政府需要建立系統的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行政人員的培訓體系,以及文化利用標準的培訓。定期進行實地考察,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生態環境變化態勢,再邀請知名專家進行保護方法的指導,組織學習國際、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新趨勢、新動向及成功的經驗與方法,以及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以此提高正確保護利用的能力。另外可以通過網絡授課的方式,對專業保護的知識進行宣傳和普及。

(二)提高傳承人傳承保護的積極性,增加其自豪感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進入衰亡的高峰期,同時,伴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全球化趨勢的加強,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保護和發展遇到很多新的問題。與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不同,絕大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靠口傳心授的方式代代相傳。這些掌握著傳統技藝的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延綿不絕的核心與紐帶,而現在許多領域,傳承人的確立本身已成為瓶頸,所以社會各界更應該高度重視對傳承人的認定和保護。

1 借助政府的力量給傳承人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的幫助

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幫助,能夠激起傳承人的傳承熱情,使他們能夠積極地把自己的技藝傳下去,增加其傳承的自豪感和榮譽感,營造積極熱烈的文化氛圍。同時這種社會的肯定對年輕一代也會存在一定的影響,創造新的節目,適應年輕人的口味,既保持傳統的演出方式又有新的內容,方便年青一代接受,增加社會關注度,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保護與開發。

2 適當將部分傳承文化納入課堂教育

傳承非遺文化對各中小學生也有一定的影響和作用,學生通常都具有強烈的愛國保護意識和好奇心,而且對于課堂老師言傳身教的知識非常重視也非常信任。我們可以將學校設為傳承的重要陣地,政府可以鼓勵學校開設民間文化課程,致力于非遺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宣傳和推廣。根據不同的發展狀況,選擇恰當的時期一步步將非遺文化引人到課堂教育中,利用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快速的學習能力,使之激起對傳承的熱情,并從中選擇重點培養對象,從而加速了文化的推廣,也達到了傳承的目的。

(三)加強政府監督力度,增強政企合作

根據政府與旅游企業的博弈分析,如果運用管理式監督的模式來經營湘西非遺資源,一般就更需通過傳承人的力量來促使對資源的保護和開發,但此行為在現實實踐中是無法真正實現的。所以,在實行轉讓式監督的背景下,由于只有確保旅游企業合理的保護開發,政府才有可能會獲得持續的收入,同時也不至于破壞到非遺資源。因此,為了引導旅游企業進行合理經營,也就必須借助于外部的力量來約束其具體的行為選擇:

1 明晰權責,設立獎勵制度

政府應明確規定旅游企業經營的責任和權限,并設立相關名譽與實物獎勵制度,提高旅游企業的積極性,切實保證湘西非遺資源達到保護與利用的雙贏局面。

2 規范懲罰制度

針對傳統意義上的懲罰性措施,主要包括拘留和罰款,需要制定統一的嚴格使用標準,堅決避免粗放型懲罰。對違規的人或單位所造成的損害進行定量檢測,以量化的形式標準化,再根據標準對其進行不同程度的懲罰,特別是對違規利用的旅游企業應加以重罰,以治理不規范的旅游市場,提高市場效率。

3 成立綜合執法部門

綜合執法部門可以幫助明晰權責,提高執法效率,當出現執法不嚴,監督不力時,無論是責任的承擔者,還是監督者都將失去效力,切實維護湘西非遺資源保護與開發的安全環境。

(四)旅游企業搭建“真實”文化舞臺,促進非遺保護性開發

從旅游企業與傳承人以及政府之間相互的博弈分析中,可以看出,旅游企業為了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通常都是過度的開發和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避免這種過度開發所導致的非遺產品消亡的嚴重后果,旅游企業應該審視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所能帶來的長期隱性效益,重新認識該效益在企業的發展和建設中的巨大促進作用,為了獲得更多更長期的經濟利潤,旅游企業勢必要使湘西非遺產品的利用可持續的進行下去,必須克服短期高額利潤的誘惑,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充分合理的開發好這項潛力十足的產品。

1 打造真實的文化旅游路線,娛樂性與教育性相統一

篇(8)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257-02

2006年,藍印花布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江蘇省南通市的吳元新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傳承與創新古老的中華文化是實現“中國夢”的題中應有之義。作為教育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增進學生對于“非遺”文明的認識和了解,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本課題試圖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通藍印花布為引子,將國家級非物質遺產文化及其中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與先進校園文化建設相聯系,讓“非遺”文化走進校園,讓青春勃發的生命獲得祖國深厚傳統文化的滋養。

一、活動實施背景分析

南通藍印花布是傳統的漢族民間工藝印染品,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藥斑布”、“澆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最初以藍草為染料印染而成,現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漿烤藍,采用全棉、全手工紡織、刻版、刮漿等多道印染工藝制成,主要用來制作日常的衣服、被面、蚊帳、枕套、包袱布等。藍印花布圖案樸素優美、吉祥如意,大多取材禽走獸、花草樹木與神話傳說,如:五福(蝙蝠)捧壽、吉慶有余(魚)、獅子滾繡球、鯉魚跳龍門等。

藍印花布是一種曾廣泛流行于江南民間的古老手工印花織物。她那樸拙幽雅的文化韻味,在我國民間藝術中堪稱獨樹一幟,千載之下依然散發著東方文化魅人的芳香。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逐漸遠離了人們的生活,年輕人對其更是感到十分陌生。

針對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學生對于國家級“非遺”藍印花布的認識現狀,筆者制作了300份調查問卷,通過網絡調查及實地調查兩種方式,面向全校學生進行了一次詳盡的調查。結果顯示,情況不容樂觀。有55%以上的學生沒有聽說過藍印花布或對藍印花布知之甚少,非常懂藍印花布的學生人數不到20%。

二、“藍印花布進校園”活動思路與具體策略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時光醞釀的珍貴寶藏,是歷史的偉大賜予。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應成為新時期先進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藍印花布進校園”活動以“青春中國夢,風尚藍印花”為主題,從“藍印花布進課堂”、“藍印花布進社團”、“藍印花布進宿舍”、“藍印花布進節會”四個方面著手,讓以藍印花為代表的南通“非遺”文化走進大學生生活,成為校園的一道靚麗風景。

1.藍印花布進課堂

以南通科技職業學院人文系為主體,開展“藍印花布進課堂”活動。活動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課前準備

筆者在查閱大量關于藍印花布的文獻資料后,圍繞藍印花布的發展歷史、制作過程、傳人故事和未來展望四個方面,精心準備相關課件。并將講課內容分為“藍印花布的前世今生”、“揭開藍印花布背后的秘密”、“藍印花布,匠心傳奇”、“藍印花布的創新之路”四大專題。同時,搜集了大量關于藍印花布的生動鮮活的圖片與視頻,用于課堂展示。

(2)課堂組織

2016年6月,藍印花“非遺”公開課在航空3153班教室正式開講,聽課的除本班學生外,還有學校的一些老師與對藍印花布及非遺文化感興趣的同學。課堂上,筆者先通過PPT演示,將藍印花布雋永的東方美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同學們面前,然后通過“藍印花布的前世今生”、“揭開藍印花布背后的秘密”、“藍印花布,匠心傳奇”、“藍印花布的創新之路”四大專題,依次講解藍印花布的發展歷史、制作過程、傳人故事和未來展望。期間,穿插與學生的各種互動,尤其是“藍印花布的創新之路”部分,學生們參與非常踴躍,并且有許多同學開動大腦,積極思考,跳出常規套路,結合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提出了許多充滿建設性的想法,如采用VR虛擬現實工具表現藍印花布的文化內涵與東方韻味;建設網店、微店等銷售渠道推廣藍印花布產品;以及建立藍印花布的微信公眾號平臺,推廣藍印花布文化,等等。

(3)課后作業

公開課結束后,筆者以“如何更好地宣傳與推廣藍印花布”為題,為同學們留下了一道開放性的課后作業。同學們對此很感興趣,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與積極的嘗試。其中,王莉莉同學還主動聯合其宿舍的同學,開設了藍印花布的微店進行試水,并取得了一定的關注與良好的反響。

2.藍印花布進社團

社團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對廣大青年知識、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而參與學生社團活動,是廣大青年學生豐富校園生活,培養興趣愛好,擴大求知領域,豐富內心世界的重要方式。非遺文化進社團,能夠更多大學生能夠參與到藍印花布及其他非遺文化的保護中來,砥礪思想情操,提高綜合素養,并在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中播種激情和希望,收獲成功和喜悅。

“藍印花布進社團”的具體實施步驟主要體現在:在各大社團的日常活動中植入對于藍印花布相關知識的宣傳與推廣,如以藍印花布作為傳統文化研究協會的研究課題及活動獎品,在學校社團的活動宣傳欄中開設“品味藍印花布之美”專題等。其次,動員并協助學校某些大型社團開展與藍印花布相關的系列活動等。

此外,我們還在學校團委的領導下,發起成立藍印花“非遺文化繼承者工作室。各個院系對藍印花布及非遺文化感興趣的同學紛紛積極加入進來。并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開展了參觀“吳元新大師工作室”,舉辦“藍印花布藝術作品展”,受到校內外人士的高度稱贊。

3.藍印花布進宿舍

宿舍文化以宿舍成員共同的價值觀為核心,由涉及宿舍生活各方面的價值準則、群體意識、行為規范、公共行為和學習生活習慣等所組成,具有潛移默化的長期影響力。眾所周知,陽光健康、積極向上的宿舍文化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因此,“藍印花布進宿舍”是“藍印花布進校園”的重要一環。

一般而言,大學生宿舍文化大體可分為表層、中層與深層。表層宿舍文化即宿舍的內部設施、布局結構、衛生狀況等。中層宿舍文化即學生的學習、生活制度、道德行為規范及執行情況。深層宿舍文化則主要指宿舍成員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質、審美情趣等及其外化。這三個層次互為表里、相互影響、互為轉換,構成一個特殊而相對完整的文化體系。由此出發,我們在系團委的領導下,發起了藍印花宿舍裝飾大賽,竭力使國家級“非遺”藍印花布由表及里,潤物無聲,悄然進入同學們的日常生活,成為閃亮在學生們視線里的一道別樣風景。

同學們各出奇招,有的用藍印花布作為“壁紙”貼在墻上,有的用藍印花布設計窗簾,有的以藍印花布作為寢室錦旗,有的甚至用藍印花布制成了一床特別的床單,可謂花樣百出,精彩紛呈,也進一步增進了大家對于藍印花布這種古老的民族工藝的關注與了解。

篇(9)

參與人員:平陽第二中學各年級老師及

同學八十余人

特邀嘉賓:浙江省平陽縣文化館副館長

鄭金開

浙江省平陽木偶劇團副團長

莊家陳等

小時候,圍坐在天井旁聽奶奶講的神話傳說,廣播里咿咿呀呀的戲曲唱腔,路邊小攤上老爺爺做的各色糖人,過年時街上敲鑼打鼓的社戲表演……你知道嗎?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民族個性、審美習慣乃至情感內涵的代表。對它的保護,不僅是傳承人的責任,也不僅是政府的責任,而是全民的責任,青少年更是傳承和保護歷史文化的希望所在。目前大量“非遺”項目正面臨著后繼乏人甚至瀕于絕跡的困境。對此,我們中學生朋友可以做些什么呢?

保護,首先需要了解。讓我們走近非物質文化遺產,走近我們博大、綺麗而又星光燦爛的民族文化。

“校園藝人” 競登場

本次活動得到學校老師同學們的熱情響應和支持,在雁風文學社的牽頭下,幾位身懷才藝的老師同學登臺獻藝,表演了吹笛、武術、舞蹈、越劇等精彩的節目,這些都是歸屬于“非遺文化”范疇的民間表演藝術。老師同學們用自己的表演身體力行地宣傳了民族文化,正如蔡玲玲老師在演唱越劇《奉湯》片段前所說的:“雖然我的演唱并不專業,但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心、熱愛越劇藝術,保護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

木偶“舞獅” 博眾彩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浙江省現存的唯一一家專業木偶劇表演團體,平陽縣木偶劇團莊家陳團長等三位專業的木偶劇表演藝術家來到現場,為老師同學們獻上了精彩的木偶劇小品“舞獅”。生動形象、極富特色的表演博得了全場的陣陣喝彩。短短幾分鐘的節目令同學們意猶未盡,紛紛上臺要求試演,還有很多同學圍著幾位藝術家,詢問木偶劇的歷史由來和表演技巧等問題。

專家帶你走近“非遺”

怎樣準確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

鄭館長:這個概念是近幾年提出來的,大致包括表演、造型以及民風民俗三類。簡單地說,它是一種活態、無形的文化藝術產品。像老師和同學們表演的越劇、武術等都屬于表演藝術。它們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根基,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顯現。浙江平陽素有習武的傳統,相傳“抗倭”期間,18個南少林武僧來到平陽,每人傳授6套共108招拳法,在民間組織練習,以對陣殺敵,這就是“南拳”的由來。還有平陽北港地區的造型藝術“頭發吊燈”,最初和民間“求子”的習俗有關,制作工藝復雜,觀賞價值極高。還有一類就是民風民俗類。比如懷溪地區的“焰火節”,還有由古時候道教儀式演變而來的“翻九臺”等。

可以說,每一個非遺項目里,都打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深烙印。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前面臨著哪些困境?

鄭館長:由于傳承方式的局限性,受現代文化、現代生活方式的沖擊,“非遺”文化已經離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遠,有一些甚至只剩下館藏文物,令人扼腕嘆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個長遠的系統工程,由于它是依賴人本身而存在的,要想使其永遠處在活態的傳承中,關鍵是要保護傳承人,但“非遺”傳承人的現狀堪憂。現有的傳承人大多年事已高,一旦他們去世,就意味著該項文化的失傳,因此,“非遺”文化的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篇(10)

一、頂層巧設計,讓傳統文化落地有形

對傳統文化的熟悉、了解需要有文化氛圍的營造,熟悉、了解的過程可以有不同途徑去實現。可真正的技能掌握、思想滲透還需要更多的專業指導和操練。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學校一向重視課程建設,以完備的課程體系統領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2016年,學校進行了第二輪課改,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學校課程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由一百多門課程組成的“全?視?界”課程體系,“全”意味著注重過程,全面、全程、全員地關注每個孩子的成長;“視”指豐富視野,多門類知識與經驗的貫通。學校把本土化的視野與國際化視野進行交融,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平臺;“界”是追求境界,追求一種更高的學習、生活、文化、精神的境界。孩子會有主動獲取智慧的自覺和不斷完善自己的執著,而學校會為此創造條件。在課程目標上更加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讓課程成為學生體驗高尚道德生活和豐富人生閱歷的載體。在課程實施方式上,更加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參與對話。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情緒和情感體驗。完備的課程框架為培養“中國風,國際范”的長江學子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我們認為,國際交流不是索取而是彼此分享。只有充分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才可能進行有效的國際交流,才可能有成功的國際理解教育。在課程分支“國際理解課程群”中(見圖1),我們將傳統文化作為學校頂層設計寫入其中。

二、“非遺”進校園,讓傳統文化活色生香

為了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學校在2015年8月特別引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木版水印。學校與十竹齋合作,在學校武林府校部專門開辟四百多平方米的場地,成立“杭州長江實驗小學十竹齋木版水印體驗館”。在體驗館中,長江學子們能和偉人、藝術、文化、傳統親密接觸,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畢N、十竹齋創始人胡正言、民國文化名人、張愛玲、魯迅等在體驗館中紛紛呈現。在十竹齋體驗館里,學生可去了解杭州同鄉畢N對印刷術的貢獻;去了解胡正言創立的版、拱花等多色套印技法,正是這些技法將版畫印刷術中最復雜、最精美的木版水印技藝推向極致;去了解張愛玲的名作《金鎖記》開頭所描繪的朵云軒信箋,以及上海朵云軒、杭州十竹齋和北京榮寶齋的歷史源流;去了解魯迅、鄭振鐸在上世紀30年代刻印的十竹齋箋譜。在這里,學生們可以看到被譽為“中國印刷術活化石”的木版水印字畫,淋漓盡致地感受文化傳統的無窮魅力。

同時,體驗館作為杭州下城區青少年素質教育體驗點,向社會開放,更大限度實現體驗館傳承、體驗的功能。此外,來自美國、新加坡、巴西、南非、英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的來賓到體驗館參觀體驗、交流學習,為學校的國際理解教育奠定堅實基礎;許嘉璐、王文章、沈鵬、馮驥才等一百多位社會文化名人也紛紛到校,為長江學子感受傳統文化帶來便利。

三、活動成系列,讓傳統文化植根心靈

所謂“傳統”,縱向曰“傳”,是指時間上的歷時性、延續性,是指那些過去有的、現在仍然在起作用的東西,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活的東西;橫向曰“統”,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空間的拓展,二是指權威性。文化傳承絕非易事,我校通過少先隊員尋訪非遺文化等活動,營造文化氛圍,創造孩子們與傳統文化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一)尋訪身邊的傳統文化

為讓全體長江學子更好地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學校從2014年開始,由大隊部組織開展“尋訪一種文化,喚醒一個夢想”的雛鷹爭章主題活動。活動以雛鷹爭章為載體,引領少先隊員“采擷、尋訪、學做、沉浸”杭州地區的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親近祖國傳統瑰寶,以傳統文化為載體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全校共有23個中隊、103個小隊,其中完成尋訪任務的小隊有85個,涉及杭州市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38項,項目包括金石篆刻、浙派古琴、張小泉剪刀、木版水印、土布織造、橋西文化、小熱昏等各個級別和種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主題少先隊活動課35節。

尋訪活動中,十竹齋小隊、小浪花小隊的活動手冊分別獲得杭州市少先隊“尋訪身邊的傳統文化”主題活動二等獎、三等獎。學校大隊部獲得優秀組織獎。大隊部工作案例“尋訪一種文化,喚醒一個夢想――杭州長江實驗小學少先隊‘非遺文化章’主題爭章活動”在杭州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案例評比中獲優秀案例。結合爭章活動,學校修訂完成了《十竹齋木版水印技藝》《小巷三尋土布紡織技藝》等少先隊活動課校本教材。

(二)手札傳情迎峰會

學校在G20峰會到來之際,利用新春假期,開展了“手札寄情話丙申,翰墨飄香迎峰會”活動,學生用紅八行信箋,以手札的形式,或者訴說成長和生活的喜怒哀樂,傳遞家人、朋友之間的親情、友情,或者為迎接G20峰會,表達作為杭州小主人對來自世界各國朋友的熱情,以文明志愿者的行動迎接峰會召開。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市長張鴻銘紛紛回信,表揚長江學子的主人翁意識。

上一篇: 對網絡與新媒體的認識 下一篇: 對歷史學科的展望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中文免费 | 正在播放麻豆专区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污网站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