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3 16:22: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對網絡與新媒體的認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我國在處于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時期,網絡媒體已經滲透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網絡媒體所獨具的開放性、便捷性、自主性等多方面的優勢特性也使得成為了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追捧的對象。但是大量的信息傳播也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很多現實性的挑戰。
一、網絡媒體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網絡媒體的概念和特點。
何為網絡媒體,簡單來說就是網絡新聞媒體,但是它的側重點依然為媒體,與傳統新聞媒體不同,網絡新聞媒體實現了互聯網信息的有效傳統,擴大了信息的傳播范圍,網絡是網絡媒體得以發展的基礎所在。而網絡媒體與其他媒體相比有著極為突出的特點,其具體表現為更新速度更快,傳播主體更為多元,路徑更加廣泛,交互性,互動性更強,內容更為全面豐富。
(二)網絡媒體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網絡媒體有著傳統媒體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其開放性更強,設計領域更廣,互動性與參與性更高。這就使得網絡媒體受到了越來越多大學生的喜愛,網絡與移動媒體的普及為網絡媒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而網絡的優勢特點也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構建了有益平臺。
(三)網絡媒體能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一方面,網絡媒體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能夠調動學生的多感官進行學習,借助動畫、圖像、音頻等將原本抽象生澀的知識具體化,生活化,并將一些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通過不同的形式展現出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校效果。另一方面,從網絡媒體中教師能夠獲取多元的教學內容,傳統教育模式下,信息的來源大多是書籍、報刊、時事政治中了解,刻板單調的教學內容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但是在網絡媒體引入后,教師就能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而學生也能利用課余時間搜索有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量教育資源。
二、高校輔導員利用網絡媒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輔導員對網絡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的可操作性認識不強。
很多輔導員還對網絡媒體的存在著錯誤偏見,在進行實際操作時,因為缺少相關的經驗和系統網絡知識的培訓,對網絡媒體中的功能與作用還沒有系統的掌握,缺少對網絡媒體平臺的管理和運用。這就使得輔導員很難深刻的認識到網絡對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可操作性的正確認識。
(二)輔導員自身對網絡前沿思想意識不足。
一些年齡較大的輔導員很難適應網絡媒體時代的新變化,很多的傳統觀念沒有得到更新與概念,網絡前沿思想意識不足。這就使得他們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認為新生的網絡媒體將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在教學時這一部分教師也有可能極為排斥網絡媒體的運用。
(三)效果不佳達不到預期目標。
利用網絡媒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沒有取得良好的實效達成預期的目標,一方面是因為教師沒有充分的發揮網絡媒體的優勢作用,在使用形式上也較為單一,只是簡單地將網絡媒體作為信息公布的場所,缺少對網絡媒體系統的管理與運用;另一方面,很多輔導員還沒有與學生建立起良好融洽的關系,導致了很多學生與輔導員之間還存在著誤會與不理解,學生很難將自己的心聲與輔導員進行分享。
三、完善高校輔導員利用網絡媒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輔導員要強化工作的意識。
輔導員要正確認識到網絡媒體對于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強化工作認識,以網絡媒體為導向,利用微博、微信、QQ實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行為方向,對于一些不符合當代大學生的理念和行為進行及時糾正,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二)輔導員提升自身的能力。
為了盡快適應網絡媒體帶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新變化,輔導員要盡快提升自己的能力與水平。不僅要自主的加深對網絡媒體的了解還需要系統的參加有關網絡媒體操作的培訓,提高自身使用設備,維護平臺的能力,在此基礎上,輔導員可以在在校園中成立以學生為主體,以輔導員為指導的校園網絡媒體建設和工作小組,對網絡媒體進行日常的維護,對一些不良信息進行過濾和刪除。
(三)輔導員要正確的引導學生。
責任意識,判斷能力是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中的核心所在,作為輔導員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地引導。一方面輔導員要提升大學生的上網責任意識。在網絡媒體的虛擬空間中,學生缺少現實倫理約束與社會輿論的監督,很容易發生行為思想準則的偏差,要加強對其的引導;另一方面,輔導員要對學生的價值判斷意識進行培養和提升。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國的教育理念也在發生著重大的轉變,且更加注重德育的發展。大學生作為國家的重要人才,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夠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增強其明辨是非能力也能強有力的推動社會發展。在新的時期要發揮網絡媒體對于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作用,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作者:邢爽 單位:通化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提要]網絡走向社會已有11年的歷程,對網絡的概念進行歷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歷史階段的特點,抽象網絡的本質,即網絡對于人類的文化社會意義。由此出發,形成一個理解網絡與傳播、與傳統媒體以及網絡的自身發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筆者認為網絡的本質就是“虛擬世界”,而不是“傳播介質”。 [關鍵詞] 網絡 第四媒體/媒介 網絡媒體 第二媒介時代 “作為虛擬世界的網絡” Abstract:Internet has a history of eleven years since it is served for the common people in China. We should study the conceptions describing the “Internet” in a historic view,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rases reflected by those conception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nd the Internet’s cultural and social meaning toward the human being. Then we can develop a new fra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growth of itself. My opinion is that network is actually the virtual world, not the communicative media. Key word:network; the fourth media;network media;the second media era;network as a virtual world
網絡是什么?十多年中有過許多回答。今天重提這個問題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實并非已經清晰。首先聲明,我不是從工程技術的角度來探討網絡的本質,而是追問網絡的文化社會意義所在。似乎可以說,本文探索的是網絡對于“人”或“人類社會”來說是什么。網絡無疑已經對當今社會產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響,它向前延伸的每個新進展,都使網絡在遠離起點的時候越來越需要人們反思它的社會本質。 一、網絡概念的變遷和網絡發展以及與此對應的人們認識的豐富和深化 網絡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時間的順序,出現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說網絡是“第五媒體”,是排在包括雜志在內的傳統媒體之后的。有的說網絡是“第四媒體”,是排在不包括雜志在內、在新聞傳播意義上的傳統媒體之后的。有的說網絡,只提“網絡媒體”,而回避了“網絡作為一個整體是什么”的問題。還有的說,網絡實際上是“信息平臺、虛擬空間和商業平臺”。有的說網絡開辟了“第二媒介時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問“網絡是什么”,而只是用經驗和直覺來從傳統的框架來觀察網絡新媒體,如博客、維客、流媒體、網絡電視等等。 這些概念的變遷真實地表現了我國學者、研究者和業界對網絡認識的軌跡。從泛泛地談網絡是什么到具體地談論網絡的形態——“網絡媒體”、“新媒介”;從既成的大眾傳播媒體的框架“內部”來理解網絡到從更大框架——與傳統社會、傳統媒介時代對立的大視角——來理解網絡;從具體的媒介形態的遞進和演化上升到能夠意識到媒介代際的更迭;從試圖研究網絡的本質到暫時放棄本質等待網絡自身發展成熟后解答。這個軌跡明顯地體現出人們對網絡研究的深入,也從側面折射著網絡自身的成長。 二、網絡的本質在爭議和反復中漸漸顯露 如今網絡已走過童年期,童年期的網絡遠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輪廓,人們只能根據有限的、暫時的現象近于臆測網絡的本質。今天的網絡展現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現為:網絡發展從早期的直線上升到現在的平穩上升,無論是網絡用戶,還是網絡的技術的原創推出,都展現了同樣的趨勢。網絡用戶告別了此前的瘋狂的增長,而原創性的技術也放緩了研發的腳步了。“三個月一年”的“互聯網年”節奏[1] 和“光纖定律”[2]已經成為一個沉入歷史的輝煌記憶。這些現象都證明這個網絡的本質已經漸漸浮出水面。我們知道每個新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成熟期,也就是形態和屬性基本“定型”的時期,甚至是“類型化”的時期。這就是我們追問網絡本質的根據,這是一個網絡相對定型可以理解的時期。 不懂得歷史,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是誰。同樣,不知道網絡在歷史上出現的概念和理解,我們也無法直接推斷網絡的本質,從源流開始梳理,我們不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質,而且能夠更準確地把握不同時期的網絡研究,懂得它的價值和意義,明了它的缺點和局限。下面對歷史的角度對網絡的概念進行梳理: (一)把網絡看成是“媒體形態的一種”的階段 “網絡是什么”的問題最早是用“網絡與媒體的關系”的方式提出來的。這是因為媒體尤其是大眾傳播媒體關系到人類“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們最渴望理解的是,網絡對于當今時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眾媒體有何種影響的問題。研究者首先把網絡看成是媒體形態的一種,把網絡看成是傳統社會中大眾傳播系統中的一個媒介形態。這種理解很顯然無法容納網絡中表現出來的如此之多的異質的、非大眾傳媒的特點和屬性。把不同的東西混淆到一起,顯然是牽強而缺乏說服力的。這個思路無法真正解決網絡的定位問題,更無法達到對網絡本質的思考。 作為“媒體形態的一種”,先后出現了“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體考察,從時間序列上說,網絡不是“第五媒體”,更不是“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這點已有公認;從承載內容的性質和符號載體上說,網絡也不是“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點有些復雜,我想從“媒介的特質”和“傳播的意義”兩個角度來說明。 首先從“媒介的特質”的角度考察。我們知道,信息的載體是符號,符號傳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質。新聞意義上的大眾媒體,包括報紙、廣播、電視三大媒體。他們的最大特質是各自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報紙主要靠文字;廣播主要靠音響;電視靠以影像、聲響為主,文字為輔。獨特的符號系統,是識別三大傳統媒體的基本依據。而網絡的符號仍然是文字、聲音和影像,只是綜合利用,并沒有創造出新的傳播符號。 然后,從“傳播的意義”的角度做考察。傳播的內容是新聞、神話傳說還是歷史知識也是媒體定位的標志。“三大媒體”都是在“新聞的意義”上談的。所謂在新聞的意義上,是指他們都以新聞為本位,為重要任務。而網絡顯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態組成,如“網絡媒體”、電子公告、實時聊天、電子郵件等等。他們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旨趣,從總體上網絡傳播是“大雜燴”,并沒有形成對新聞的重點強調。 以上分析看出,把網絡從“媒體”或“媒介”的角度,進行傳統或習慣意義上的排名歸隊,無論是“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當的。 (二)把網絡的討論分解到“網絡具體形態——網絡媒體”的討論的階段 網絡與媒體關系探討的突破,就是把“網絡媒體”的概念從宏觀抽象的網絡的大概念中抽取出來,而從網絡的一個形態組成來考察,單兵直入的討論獲得了成果。 “網絡媒體”的提法,就是在這個認識背景下升溫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體”的概念,“網絡媒體”成為人們討論網絡時的主要探討對象。[3]“網絡媒體”的界定有很多困難。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網絡傳統新聞網站媒體和商業網站媒體,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們具有某些大眾傳播媒體特征,具有“準大眾傳播媒體”的特性,因為龐大的網民規模支持著網頁的瀏覽率。 當然“按照傳播學的定義,一種媒介使用人數達到全國人口的1/5,即可被稱之為大眾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著龐大的受眾群,也不能斷言它已經成為大眾傳媒;但是根據互連網的發展趨勢,我們可以肯定“網絡媒體”成為大眾傳媒是未來的必然。這個階段的探討進入了網絡的具體形態組成,討論因為具體化而更為集中,對象的特性也更為清晰,“網絡媒體”概念的出現表明人們對網絡的認識開始深化。 “網絡媒體”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問:網絡作為整體不是媒體,但網絡的組成部分“網絡媒體”是媒體;我們可以暫時擱置是“第幾媒體”的爭論,至少從“網絡媒體”概念中,我們長期感覺到的網絡具有的“大眾傳播”的性質終于落到了實處,而不必忍受這樣的困惑:一方面強烈感覺網絡的大眾傳播媒體的屬性和特點,一方面卻清楚地察覺到網絡與傳統大眾傳播媒體的巨大差異。這兩個感覺形成了一個在傳統認識框架里解決不了的悖論。“網絡媒體”概念破解了這個難題。 “網絡媒體”回應了此前我們關于網絡是“第幾媒體”,是不是媒體的討論;同時網絡與“網絡媒體”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網絡是什么”的復雜和困難。 (三)“網絡媒體”不過是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延伸” 進一步的追問是,“‘網絡媒體’究竟是什么樣的媒體”?具體化這個追問,我們需要搞清楚“網絡媒體”有哪些特點和意義。它與傳統媒體有怎樣的不同?是本質意義上的不同還是表面的差異?前面擱置的問題再次提出,它與傳統的三大媒體是什么關系?網絡媒體是一個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還是一個和睦友好的鄰居?是一個熟悉的同類還是一個陌生的異類? 從媒介符號來說,傳統媒體各有自己獨特的符號語言系統;而網絡媒體沒有。“網絡媒體”的新聞載體仍然是傳統媒體的符號語言系統,包括文字、聲音和影像。從這個意義上說,“網絡媒體”似乎并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異類,而是一個似曾相識的鄰居。“網絡媒體”并不具有本質意義的特殊性,更多地是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模仿”和重新組合。 從內容上說,無論是網絡傳統新聞媒體網站,還是商業網站的新聞傳播,都是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的“延伸”。新聞網站從內容到形式,極大程度地依賴著傳統媒體的資源。商業網站在主要意義上也只是傳統媒體新聞的重新組合,而非本質意義上的顛覆或反叛。 所以,把“網絡媒體”理解為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發展延伸”,是一種合理的邏輯。網絡媒體是延伸,而不是創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闖入;是文明的變遷,而不是文明的斷裂或者重生。
(四)把網絡看成是“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的階段 這個階段,人們看到了網絡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復雜的性質。正像“網絡媒體”概念的提出一樣,“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這個表述同樣表達了人們分門別類研究的努力。既然整體的認識很難達到,我們不如分別表述這個復雜的對象。“網絡媒體”概念是對網絡組成形態的個別研究,而“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的提法則是對網絡功能的總體上的分類研究,前者是微觀的,后者是宏觀的。這些認識終于深化和豐富了人們對網絡的理解。而不是簡單地、機械地為網絡做一個定義。 同時,“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這個表述的意義還在于,超越了“媒體”的說法。這個提法能夠從更宏觀的層面認識網絡的社會本質,為未來更準確地理解網絡提供了一個臺階。但是,我們不能停留在一個分類的視角,如果網絡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們仍然需要一個更本質的概括。 (五)網絡就是虛擬世界 具體的、分類的角度看問題解決了許多基礎性的問題,那么我們來從宏觀的角度考慮問題。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相互映照,那么“網絡媒體”的母體網絡呢?網絡的對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網絡的對照物和聯系,我們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網絡是什么”的答案。這個思路接近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質是什么”的思路,馬克思如此定義:“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系”。[5] 經由關系、聯系來解釋本質,是一個合理的路徑。由此知道,“網絡是什么”,當然也可以從網絡與對照物和網絡的全部聯系中,認識網絡的位置、特點和作用,那么“網絡是什么”的問題也就得到一條清晰的出路。 “網絡是什么”的長期爭論展現了研究對象自身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其復雜表現為網絡上形態眾多,作用和影響各異;其多變性表現為網絡上原創技術出現周期很短,網絡組成部分新成員不斷增加,新功能不斷開發,原有的形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這里出現了問題:我們長期從“網絡和媒體”的角度來試圖認識網絡的本質。結果證明不成功。我們在探討“網絡是不是媒體,是第幾媒體”的時候,長期糾纏不清,認識混亂。我們把“網絡是不是媒體”這個問題拋開,跳出這個狹隘的怪圈,直接討論網絡對于人意味著什么? 用信息流的觀點來看待網絡可能更能接近網絡的本質。信息總是從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復雜流動,也可稱為精神交往,成為信息時代的非常重要的內容。美國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就是一個推動信息流動的計劃。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為乘客;那么網絡上的形態組成,如“網絡媒體”、電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車;網絡就是道路。三者的關系就是“乘客、汽車和道路”的關系。同樣,我們觀察另一個系統,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種形態的傳統媒體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車,比如報紙、廣播、電視等;現實世界可比喻為道路。那么我們面前有兩條道路,道路奔跑著形態不同的汽車,汽車里坐著乘客。 這個比喻的意義在于,把網絡和現實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相對存在,互相作用和影響。那么,網絡能夠承擔這樣大的比喻么?網絡有資格成長為足以與現實相對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從歷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擬態環境”的概念,日本學者藤竹曉提出“信息環境的環境化”的概念,[6]這些概念都傳達出這樣的含義:在一個走向信息社會的時代里,大眾傳播媒體營造的信息空間,已經構成了一個區別于現實環境的“第二環境”,也即“信息環境”、“擬態環境”,盡管當時這個環境還沒有足夠完整、真實和獨立。而在今天,這個“信息環境”、“擬態環境”在網絡的催生下已經相當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學鑾使用的“網絡社會”[7],開辟了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時代”[8],發展出一個張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 那么我們將面對著劉建明提出的“雙重存在”的“社會”(即領土意義上的國家社會和超級信息和觀念全球化的社會)。[10] 我們深知,網絡在傳播技術方面的優勢遠勝傳統大眾媒體,它對“信息環境”、“擬態環境”的構成起到更為巨大的作用。社會演變的信息化,信息傳遞的網絡化,這兩個趨勢就決定了未來的時代是一個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對立而存在。既相互滲透,又相互聯結和影響。 如果從世界的角度來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車”的比喻,可以置換為比喻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顯然存在著兩種“大地和房子”,現實大地上建造著現實中的傳統媒體形態;虛擬大地上建造著虛擬中的網絡媒體形態。在本質上,虛擬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現實大地的一個變形的折射;同樣在本質上,網絡媒體形態不是“創新”的產物,而是傳統媒體形態在虛擬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這個比喻超過了傳播的意義,而是建造了一個“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說,傳播畢竟強調的是信息的流動和疏離個體的連接;那么“世界”的概念顯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駐留和傳播,固守和變遷,穩定的秩序與流動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筆者的觀點水到渠成,“作為虛擬世界的網絡”超過了“作為傳播媒介的網絡”,更充分而且有說服力地解決目前網絡理論解釋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糾纏,也是我們對網絡本質認識發展的新階段。 [參考書目]: [1] 方興東:《“網絡社會化”新時代的來臨》,參見陳衛星主編:《網絡新聞和社會發展》,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001 [2]閔大洪:《網絡傳播研究亟待加強》,載《新聞與傳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閔大洪:《網絡媒體定義與中國網絡媒體生態環境》,參見鄧炘炘 李興國主編:《網絡傳播與新聞媒體》,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001 [4]杜駿飛:《網絡新聞學》,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01 [5]《精神交往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播觀》,陳力丹,第1版,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7]彭蘭:《網絡傳播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8] [美]馬克·波斯特 著 范靜嘩 譯:《第二媒介時代》,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9]張允若:《關于網絡傳播的一些理論思考》,載《國際新聞界》2002年第1期 [10]劉建明:《現代新聞理論》,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網絡媒體是一種具有強大融合功能的傳播媒介,在當今大眾傳媒中,網絡媒體可以通過鏈接、復制、轉載等功能,整合其他所有大眾傳媒的信息。同時網絡具有傳播的快捷性、信息的豐富性、表達的新穎性、空間的虛擬性、參與的互動性等特點,對大學生產生著深刻且廣泛的影響,網絡在大學生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大學生生活的又一個重要領域和空間。青年大學生求知欲望強烈,對各種信息需求旺盛,對網絡信息趨之若鶩。可以說當今的大學生使用網絡、參與網絡互動,進行網絡生活已經成為他們重要的生活方式。通過網絡大學生們可以獲得豐富的知識,有利于激發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的視野。但同時也應當看到,網絡信息的來源是復雜的,其內容參差不齊,其中的不良信息、不良價值觀念肆意泛濫,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不良的網絡信息、虛擬自由的網絡環境也影響著大學生對法律觀的認知。
一、網絡新聞對大學生的法律認知產生了重要影響
當前,很多涉及法律內容的文章在網絡中傳播,大學生們從中獲得了對法律相關的知識,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對法律的基本認識,但這種認知往往是感性的,不能使大學生形成完整的法律知識體系。同時,網絡負面新聞的存在,對大學生的法律認知和法律觀念的形成,產生了負面影響。大學生的法律認知是大學生群體在法律觀念、法律制度、守法態度上的心理體驗和評價。法律認知包括心理的認知、觀念的認知和守法態度的認知,這個認知是一個由淺層認知到深層認知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深化的過程。當前,網絡負面新聞對大學生的法律認知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網絡負面新聞影響大學生遵守法律觀念的形成。從司法部門的有關數據統計來看,當前大學生群體中的大多數人法律觀念較強,他們自覺遵守法律,在自己的生活、社會交往中,能夠規范自己的行為,并在心理上認同公民守法在社會穩定中的重要意義。但是,也有部分學生的守法觀念處在自覺認識的邊緣,他們之所以守法,是害怕被法律懲戒,而不認同作為社會個體應當守法。大學生守法觀念的形成,不僅受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影響,還受到周圍社會個體因違法而遭受懲戒產生的警示作用的影響。同時,當前網絡新聞中傳播的法律事件,也對大學生的守法意識的形成發生了正面或負面影響。網絡新聞中不恰當的犯罪情節描述,犯罪分子逃脫的報道,犯罪分子面對司法機關嚴厲打擊后的“坦然自若”的報道,使得部分大學生對違法犯罪產生了僥幸心理,甚至有的大學生從中學會了犯罪的一些手段和方式,顯然網絡負面新聞無疑催化了部分大學生違法犯罪欲望,對他們遵紀守法觀念的形成,產生了非常嚴重的消極作用。
2.網絡負面新聞的影響,使得大學生對法律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產生了懷疑。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尊嚴,視法律為至高無上的權威,應是法制社會的基本認識。當前,網絡媒體通過新聞事件的報道,使大學生們看到了依靠法律權威,正確維護合法權益的正能量,看到了法律的懲惡揚善,認識到了法律在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正義中的重要作用。大多數大學生認為,法律對社會各方面生活發揮著重要的穩壓器的作用,它是平衡社會關系和利益,調節社會矛盾和沖突的利器,在社會穩定發展中擔負著重要的責任。但是,當前,負面新聞的報道也使得法律的權威受到了挑戰,一些權大于法的新聞報道和媒體表現出的無奈,使得大學生對法律的尊嚴認識、地位認識大打折扣,一些大學生認為,在當今社會,權力可以極大地干擾法律的正常運行,社會關系可以瓦解法律在維護社會公平中起到的作用,由此導致一些大學生不自主地在受到法律侵害時,不是尋求法律的幫助,而是尋求社會關系的幫助。因此,網絡負面新聞使大學生對法律權威的認識產生了沖擊,對法律的尊嚴和地位產生了懷疑。
3.網絡負面新聞的影響,使得大學生的民主平等觀念受到了沖擊。作為現代法治社會精髓的民主與平等觀念,當代大學生大多數持肯定和認可態度,他們認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在不斷地完善發展,它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制度。但是,也應當看到,由于受網絡負面新聞不全面報道的影響,且大學生法治觀念尚處于不完善時期,認知能力相對較弱,使大學生的法治平等觀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些大學生甚至認為資產階級的民主才是完全的民主,對當前我國的民主法治制度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悲觀消極情緒。
4.網絡負面新聞的影響使得大學生對權利與義務的關系認識發生失衡。權利與義務是法律內涵的核心,權利與義務是一種相互依存的對等關系,世界上不存在無任何權利的義務,也不存在無任何義務的權利,權利與義務是相互的,只有權利與義務達到統一,相互依存,權利與義務才能符合法治理念,才是正確的法治觀念。但是,當前網絡負面新聞的宣傳,使大學生對權利與義務的認識發生失衡。網絡媒體中報道的諸如個別領導干部,不履行相應義務的新聞,普通老百姓只見履行義務而不見權利的新聞,使得部分大學生將這些社會個案現象誤認為是社會的普遍現象,這導致了大學生對權利與義務關系的認識的偏差與失衡。
5.網絡負面新聞的影響使得當代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動搖對司法公正的信心。公眾對司法公正的信心,既是對當今社會司法機關的信任,也是信任法律,遵守法律規范的基礎。但是由于網絡媒體負面新聞的報道,使得大學生對當前司法機關是否能夠公正執法、是否能夠公正審理、是否能夠判決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機,甚至有的大學生不相信司法機關能夠按規定履行司法程序,不相信司法機關能夠不徇私情、一視同仁地執行法律。
二、網絡負面新聞對大學生法律認知影響的原因分析
針對網絡負面新聞對大學生法律認知的影響,筆者認為應當進行必要的分析與反思,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規避網絡的負面影響,才能有針對性地實施對大學生的法律教育策略,促進大學生法治觀念的增強與法律素養的提升。
當前大學生正處于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他們在思想道德、價值觀念、理想信念、意識形態等方面還沒有完全定型,對事物的分析和判斷還不完整、不全面,因而難免對網絡中的負面新聞缺乏正確的判斷、理性的思考,其法律認知出現偏差和失衡也在情理之中。同時,網絡對求知欲望強烈的大學生來說,更是具有較強的誘惑力,其中的負面新聞也往往帶有很強的誘惑性、感染性,對大學生的影響非常深刻,負面新聞所倡導和宣傳的不規范、不完善的法律理念,對大學生產生誤導作用不可低估。因此,在當前網絡媒體環境下,其中的負面新聞、負面信息必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律認知上的影響。
在此網絡媒體背景的影響下,大學生法律認知素養的提高,法治觀念的增強,高等院校應責無旁貸地擔負起相應的責任。尤其在網絡媒體環境下,如果高校不重視網絡的作用,對網絡媒體的負面影響不予以認真對待,就會使當代大學生缺乏應有的指導,對法律的認知只能處于放任、自發狀態,必然制約大學生法律觀念的形成。同時,我國高校當前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存在滯后現象,大學生的法律知識主要來源于書本,他們缺乏對法律知識的豐富素材,法律觀念是不穩固的,一旦網絡中出現涉及法律方面的負面新聞,就很容易對大學生的法制觀念產生沖擊。
三、應對網絡負面新聞對大學生法律認知影響的策略
網絡負面新聞對大學生法律認知的影響是現實存在的,針對這種問題,必須采用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推進大學生法律認知水平的提高。
1.加強新聞立法,遏制負面新聞的產生與發展。當前,國家應不斷完善新聞立法,規范新聞媒體及其從業人員的行為,加強對新聞行業相關的法律規制。同時,也要加大對傳媒市場的執法檢查力度,加強新聞行為的監督、規范,針對檢查監督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制止、打擊。要發揮新聞行業自律協會的作用,出臺和完善新聞機構從業行為標準,增強新聞傳媒機構的新聞自律意識,加強新聞行業的自律建設。
2.加強對大學生的媒體素養教育,提高其科學應對媒體的能力。面對來源復雜的網絡海量信息,大學生應明辨是非,科學分析其中的“真善美”與“ 假惡丑”,應具有從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中去偽存真的能力,理性對待各種信息的干擾。媒體素養是當代公民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在大眾傳媒,尤其是網絡媒體的環境下,大學生應當具備較強的信息抗干擾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這就要求高校要通過不同形式的教育,加強對大學生應對媒體、認識媒體、辨別媒體和駕馭媒體的能力,使他們免受負面新聞的不良影響。
3.強化大學生的法律認知教育。當前在學校法制教育中,存在著重視法律知識掌握,而輕視法律認知的問題,存在著重視感性認識教育,缺乏大學生對法律理性認識的傾向。針對這種情況,應豐富大學生法律觀念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特別是選擇具有典型性、權威性和趣味性的網絡信息,來開拓大學生的法律知識視野,通過案例教學、典型法律案件分析,提高大學生應對法律事件的能力,使大學生法律認知的水平得到提升。
4.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推進法律文化的宣傳。校園網絡不同于大眾互聯網絡,它具有典型的育人功能和特征,高校應重視培育網絡育人文化,發展網絡育人文化,傳播網絡育人文化。針對網絡對大學生法律認知的負面影響,應當加強校園網中的法律文化的宣傳,結合大學生實際進行法律知識傳播,開展網絡法律活動,宣傳法律文化知識。應從營造法律育人氛圍,增強對大學生的吸引力等方面,加強對校園法律文化的宣傳,通過網絡法律文化影響和教育,使大學生法律素養得到提高。
總之,面對網絡新聞對大學生法律認知產生的不良影響,必須在正視問題存在的基礎上,弄清原因,有的放矢地開展大學生法律認知教育。在注重發揮學校作用的同時,應當積極發動社會各界的力量,尤其作為新聞媒體,要積極改善傳媒環境,推進網絡健康文化的建設,促進大學生法律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題組.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概況及特點——大學生法律意識狀況調查報告[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2(S1).
關鍵詞:網絡媒體 國家形象營銷 傳播 作用
key word:Network media National vivid marketing Dissemination Function
作者簡介:武麗麗,女,1981年11月15出生。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不斷推進,國家形象前所未有地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國家形象已經成為每個國家軟實力競爭的主要組成部分。國家形象的好壞不但影響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外交,而且對這個國家中各個企業以及個人在國際商場上的形象具有重大影響。能否正確認識國家形象并充分運用國家形象的功能來實現國家形象的重大價值,對外傳播良好的國家形象,是中國在發展中面臨的重大問題,意義深遠而廣泛。
在信息化時代,網絡是重要的傳播手段,它具有很多其他傳播媒體所不具有的優勢,如全時性、快捷性、交互性、大容量、便利性、無國界疆域性,網絡媒體可以克服傳統媒體的許多傳送障礙,直接面向異域受眾跨國傳播,大大提高了信息的速度,拓展了信息傳播的廣度、深度;此外,網絡媒體可以建立外文版本,跨越語言障礙進行直接傳播,網絡媒體是一條向國外傳播我國國家形象的有效途徑。
一、我國國家形象網絡傳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國家形象定位不夠
在當今社會,國家形象雖然已廣為宣傳,但其要素比較復雜,這樣就導致了某些網絡媒體對國家形象的理解與定位不夠明確,主要表現有以下幾方面:首先,由于歷史的影響,在網絡媒體的宣傳中進車會政治先行,以偏概全的現象;第二,由于受我國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網絡媒體往往對當今社會的某些負面、敏感問題報道不能進入如實報道,對社會中的突發性危機事件“視而不見”,導致其對整個國家的正面形象與負面形象報道嚴重失衡。第三,網絡媒體對我國國家的歷史形象與現實形象報道存在失衡的現象。現在網絡上存在大量的關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報道,雖然儒學、中餐等對國外受眾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很大作用,但是,網絡媒體在報道中也應該積極為中國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從而能夠更好的應對來自各個方面不利因素的挑戰。
2、 我國國家形象網絡傳播內容貧乏
我國的網絡媒體在思想、政治、國際關系、意識形態等重要領域的開拓性報道涉獵較少,大多數報道還只是停留在照抄照搬政府文件、領導講話或傳統媒體中大塊文章的水平上。
3、 網絡媒體公信力不足
跟傳統媒體相比,網絡媒體因為存在管理的難度、技術控制的難度、編輯力量薄弱等方面的缺陷,從而導致其公信力受到一定程度的質疑。
二、有效發揮網絡媒體在我國國家形象傳播中作用的途徑
1、 準確定位中國形象,明確網絡媒體傳播內容
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的今天,網絡媒體報道時應對國家形象做出正確的定位,首先網絡媒體應通過向國外受眾傳播真實、全面的信息,塑造“和平崛起、和諧中國、發展中的負責任大國”的國家形象,消除國際社會對我國的誤解,從而有效反擊“中國”。其次,網絡媒體應該更明確地向國外受眾宣傳中國的戰略意圖,使他們認識到中國一直以來都堅持要做世界秩序的建設者與維護者,中國一直以來走的是一條內涵式發展道路,目的是為未來尋求公平、平等的發展機會,實現國際關系的民主化,從而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
2、 網絡媒體在對中國國家形象進行傳播時應以政府為主導,倡導多元參與
隨著網絡媒體對中國國家形象傳播的不斷發展,傳播主體也正向多元化趨勢發展。這樣,每個傳播主體為了爭取自身的利益必然會產生沖突。如何有效避免多元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使其化干戈為玉帛,從而有效發揮網絡媒體在我國國家形象傳播中的作用,關鍵就是要明確政府在國家形象網絡傳播中的角色定位,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引導多元主體形成合作博弈模式,促進多元主體積極參與,互相配合的網絡媒體國家形象傳播的立體框架。
3、塑造網絡媒體自身形象,提高網絡媒體的公信力
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媒體要像獲得自己的受眾,在傳媒市場上取得一定的成功,在國際社會樹立自身的良好形象,關鍵就是要提高其在受眾心目中的公信力。首先,網絡媒體在傳播我國國家形象時應盡量淡化重點新聞網站的官方色彩;其次,網絡媒體作為一種公共宣傳媒介,應重新認識和確立自己的社會責任,比如輿論引導責任,信息傳播責任,培養教育責任等。
參考文獻:
【1】趙啟正,中國網絡新聞事業發展現狀和趨勢,新聞戰線,2000,02,12
【2】劉繼南,何輝等, 中國形象,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5
關鍵詞 傳統媒體 新興媒體 融合發展
面對發展迅猛的新興媒體,如何正確看待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之間的溝壑,以及怎樣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已經成了每一個媒體人亟待解決的難題。各地級市傳統媒體的歷史發展淵源和新興媒體的發展形態不盡相同,但大致的方向還是一致的,都是不斷吸取傳統媒體的精華去其糟粕,并結合各種新興媒體技術不斷探索。本文結合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意義,淺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原則要求。
一、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意義
1、媒體融合發展是鞏固思想文化陣地的必然選擇
目前,網絡文化和數據技術正處于迅猛發展階段,在給我國國民帶來科技技術享受的同時也給我國媒體格局帶來了重大變革,新興輿論能力日益增強。特別是我國青少年一代,由于網絡技術發達以及信息傳播迅速化,網絡成了青少年主要信息獲取渠道,而傳統的廣播電視傳播、報紙傳播等媒體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兼顧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的時候,也一同發展新型的網絡傳播方式,積極開拓媒體發展領域的新方向,將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延伸至網絡空間,是我國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鞏固我國文化思想陣地的必然選擇。
2、媒體融合發展是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戰略舉措
當前,我國的網絡輿論形態日益復雜,網上各種力量交織,各種雜音和噪音不絕于耳。然而,這些負面的聲音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開始腐朽我國的年輕一代。比如,郭美美事件,通過網絡渠道傳播了錯誤的價值觀及金錢觀,導致一批青少年陷入了主張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錯誤深淵中,作為社會輿論引導的媒體人就應該在此予以堅決反擊。互聯網已經成為了輿論斗爭的主戰場,只有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努力向新興傳播領域拓展,用主流聲音引領網絡輿論,才能更好地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執政安全,最終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建設。
二、融合發展的原則要求
1、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要始終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保持團結穩定的媒體氛圍,將正確輿論導向貫徹到媒體融合發展的各個發展環節當中去,并從各個流程、渠道、技術方面把好輿論導向的關口。注重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管理的融合貫通,堅持發展與管理水平相協調,做到效果好、管得住,確保媒體融合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推進。堅持以確保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安全為前提,有效抵御和防范敵對勢力滲透,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2、堅持創新發展
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在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的指導下,不斷強化媒體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媒體掌握互聯網輿論方向的能力,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觀念在媒體行業中的落實,并不斷改善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在管理方式上,要結合時代的變遷進行相應的創新,創新新聞傳播業態,建設新型新聞采編流程,拓寬新聞傳播渠道,探索媒體融合發展模式,使媒體發展活力得到充分激發,新聞生產力得到積極釋放。
3、堅持一體化發展
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當中,要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的有效整合,將各種媒介資源以及生產要素最大限度發揮出來,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人才隊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體化的組織結構,傳播體系和管理體制,使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并行并重,緊密協同、此長彼長,通過科學融合更好地發揮主流媒體作用。
三、媒體人在融合發展中應注意的問題
受到新媒體的沖擊以及各種因素的限制,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央電視臺集體降薪30%的相關報道不絕于耳,可見傳統媒體的發展空間正在逐漸縮小。一些地市級媒體人力資源、設備、資金等方面嚴重匱乏,這些因素使得地市級媒體發展更加艱難,只能通過周邊新聞,以及一些貼近民眾生活的新鮮有趣的事來博取公眾眼球,這種發展不是長久之計。而電視自辦節目播出量少,絕大部分節目都是靠電視劇填充,這也是制約地市級媒體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使地市級媒體得到更好地發展,應充分利用新興媒體的優勢,并進行融合。在傳統媒體中,引入新興媒介對其進行宣傳,在電視節目制作中,引進高科技技術,并建立平臺終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高素質媒體人,對地市級媒體進行包裝,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發揮自己所在地的優勢,采取有效的措施對信息進行管理和保護,宣揚和傳播正確的價值觀,這樣才能長久可持續發展,也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不被淘汰。
1、對媒體融合發展時代趨勢及要求的認識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階段,網絡和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一邊推動了媒體的高速發展,另一邊又給媒體行業帶來了挑戰。顯然,傳統的媒體傳播方式、管理方式、理念都已不適應這個時代,需對媒體行業有所改革,必須順應歷史潮流的發展,對整個媒體行業進行深刻、全面調整。據不完全統計,網絡廣告市場規模已經發展到與電視媒體廣告規模同等的地位。而報紙廣告因為受到網絡廣告市場的擠壓,同比下降了8.1%,有的報紙企業甚至面臨著倒閉危險。從這點來看,作為媒體人,不僅要認識到網絡媒體給我國所帶來的益處,也要認識到數據成為了所有行業的生產要素,技術是引領媒體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只有自身有這種深刻認識,才能使媒體在市場的優勝劣汰中存活下來。
2、深刻認識媒體融合發展的使命與責任
新聞媒體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也關系意識形態安全和我國政權安全。而新聞媒體人,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螺絲釘,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的守衛人,更應該充分認識到自我責任與使命。隨著新興媒體、自媒體迅速發展,媒體信息傳播方式更加多元化,新興網絡媒體已然成為社會輿論斗爭的主要戰場。據統計表明,目前我國思想理論領域發生的問題,70%都起源于網絡。由此可見,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不僅是媒體企業增強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必經之路,也是媒體人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提高自我綜合素質的必由之路。媒體人應該不斷鞏固壯大宣傳思想陣地,引導網上輿論導向,認識到自己肩負著維護國家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的重大戰略任務。
3、樹立媒體融合發展競爭挑戰意識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不是簡單的誰取代誰,也不是單純把傳統媒體通過改頭換面改成新媒體。它是全媒體融合,是運用新技術,把所有的信息資源融匯到一個內容管理和平臺,進行信息的集成,從而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從中央媒體看,大家都在大力推進與網絡、技術、終端等各方的深度合作,積極打造新的傳播平臺,推動正能量的內容在網絡空間有效放大。近兩年來,中央電視臺順應新媒體發展趨勢,借助傳統媒體的權威優勢,推出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形成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并行的發展格局。比如中央電視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用戶超過7000 萬,遍及近200 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網日均頁面訪問量達到3.8 億。在媒體融合發展中,媒體人要有凝聚革新圖存的改革共識。讓傳統媒體,特別是黨報黨刊及時、有效、全面地回應新興媒體發展趨勢,并將其提升到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的高度來認識。另一方面,積極探討主流媒體的發展戰略以及非主流媒體的管理方式,全力支持和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有效融合。其次,要深刻認識到新興媒體的到來,不僅是機遇,更是挑戰。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從而及時有效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給受眾、影響社會,最終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4、拓展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內容生產與信息服務
媒體融合時,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內容為王”的優勢,加大信息收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4G 等技術,加強內容與用戶數據庫建設,提高數據收集、存儲、管理、分析和運用。積極探索新興媒體發展模式,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用新技術打造新平臺,重點分析用戶特點,準確掌握用戶多樣化、個性化信息需求,有針對性地生產信息產品,提高用戶對新聞宣傳的關注度和參與度,以滿足老用戶、吸引新用戶、開發年輕有潛能的用戶。
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目前傳播時代的數字化和多媒體化發展,使網絡媒體成為了新興媒體,并不斷沖擊著我國的傳統媒體,使得我國媒體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因此,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進行有效融合,是推進我國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所以,作為一個合格的媒體人,應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遵循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發展的基本要求,不斷提高自我的思想認識,不斷推進我國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進程,以加快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參考文獻
①慎海雄,《媒體融合發展之路要走穩走快走好》[J]《. 中國記者》,2014(5)
②王暉,《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打造新型主流媒體》[J]《. 中國記者》,2014(6)
③劉奇葆,《在媒體融合發展之路上走穩、走快、走好》[J]《. 中國廣播》,2014(6)
暗示是指在無對抗條件下,用某種間接的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使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思想。暗示“是一種相當普遍地存在于社會生活中的社會心理現象。無論在人際關系溝通還是大眾溝通中都存在著人與人之間或直接或間接的相互暗示的現象,從而影響人際互動。”
接受暗示心理,是受眾不自覺地心甘情愿地接受新聞宣傳影響的一種受眾群體(當然也包括個體)心理。從實質上說,“接受暗示心理也是受眾自愿接受新聞導向的一種心理狀態。”
互聯網作為一個新興媒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而社會上的每一個自然人由于繁雜的網站以及網絡系統擁有了多種不同的網絡身份,因而擁有了更多的接收信息的渠道。在如此復雜的網絡情況下,受眾會由于信息傳播的重復性以及廣泛度等多方面原因而受到有關信息的暗示。
一、 當前網絡新聞的暗示性傳播的諸種表象
(一) 對主流媒體新聞的揣測性解讀
首先,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受眾對主流媒體的認識存在著一定的誤差。關于“主流媒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強勢媒體”、“弱勢媒體”、“大報”、“小報”、“高級媒體”、“大眾媒體”等等這些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從來就沒有做出規范性的甄別與界定。“大家久聽慣說,聞而不覺其非,言之猶以為是,最終導致概念的混亂和討論的混沌。”
其次,由于網絡的開放性以及互動性。對于主流媒體所的新聞信息,網絡受眾會根據自己的知識修養以及生活經驗對新聞信息進行討論。這樣的討論本身是更有益于增加受眾對新聞活動的參與度的。但由于受眾并不都經歷過新聞事件或擁有足夠的媒體素養,因此討論的信息會存在主觀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受眾在接受某個新聞時,不免由于傳播的暗示性會同時接受網民的主觀解讀,從而對主流媒體信息進行揣測性解讀。
(二) 對網絡流言的跟風性傳播
在互聯網上,受眾所接受信息的繁雜,使受眾沒有精力去確認每條信息的真實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網絡流言的產生。“流言傳播的廣度隨其相關人員的重要性乘以該主題證據的模糊性的變化而變化。”相關人員重要性固定的情況下,我們在互聯網上所接收到的信息由于其特性而得不到證實,模糊度必然增大,流傳的廣度必然增大。因此,網絡流言由于其自身的一些優勢,得以在網絡中生存。
(三)對網絡謠言的錯誤認識
郭慶光認為,謠言指的是“信源不明、無法得到確認的消息或言論,通常發生在社會環境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正規的傳播渠道不暢通或功能減弱的時期”。而網絡謠言則是在網絡這一特定環境下,網絡使用者以特定的方式傳播的網民感興趣的事件、人物或者問題的未經證實的闡述或詮釋。網絡謠言以其匿名性、及時性、全球性、數字化等特征,為謠言插上了一雙翅膀,使其傳播速度比以往快千倍百倍,范圍比以往廣千倍百倍,對社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二、造成網絡新聞暗示性傳播的心理動因
(一) 主流媒體公信力下降
公信力是新聞媒體最主要的競爭力。由于新媒體的出現,信息在網絡上更新變得極為迅速,受眾接觸到越來越多的信息,導致受眾對主流媒體的公信力產生懷疑。因較早之前的“紙包子”類假新聞、低俗新聞、有償新聞極大地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造成了媒體公信力的集體下降。而主流媒體在與網絡媒介進行融合時,又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
(二) 公眾的從眾心理
新聞受眾心理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心理。受眾是整個新聞傳播模式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受眾的心理決定著新聞的傳播效果。新聞受眾心理有其獨特的表現。
第一,新聞受眾心里的隨意性。“隨意”即憑自己的意思。新聞信息跟黨的文件的影響往往是潛在的,不易被人意識到的。所以從受眾選擇新聞有主動權的角度上看,受眾心理帶有隨意性,并不能受到人為的控制。
第二,新聞受眾心理的交融性。受眾的心理不是孤立存在的,作為社會成員的受眾、在接受媒介宣傳的同時,還常常會受到來自身邊的他人(如家人、朋友、同事等)對媒介信息的評價、態度、情感等方面的影響。
第三,新聞受眾的互動性。是指在新聞活動中,傳者與受眾以及受眾和受眾之間通過新聞媒介或人際交往表現出來的心理上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特性。
受眾心理的隨意性影響著受眾對信息的接收與抉擇,而受眾心理的交融性以及互動性影響著受眾對信息的判斷。這些因素都不是新聞媒體或者個人可以控制的。而這些特性使得網絡新聞的暗示性傳播在受眾身上成為可能。
三、應對網絡新聞暗示性傳播的策略
(一)大力維護主流媒體的傳播公信力
媒介的輿論引導是否有效,關鍵在于兩大要素,即媒介是否值得相信,受眾是否相信媒介。靠信任和責任交相作用的公信力是大眾媒介存在的基石。公信力決定媒體的影響力,也因此成為媒介引導輿論機制發揮作用的前提。要強化主流媒體公信力,就要做到:第一,樹立有序的傳播觀念;第二,培育和優化媒介素養;第三,加強法律和制度保障。傳統主流媒體是輿論引導的中流砥柱,強化傳統主流媒體的公信力是正確輿論引導的前提。
(二) 增加社會信息傳播的透明度
網絡日益成為假消息假新聞的集散地。要防止受眾受到網絡新聞的暗示性傳播的不良影響,就要增加社會信息的透明度。首先,需要政府的有力監管并建立相關的規定,政府的監管是網絡媒體發展的有力后盾。其次,媒體樹立正確的道德立場并在一定安全條件下公布信息。
(三)國家建立完整的監管機制
1.推動對網絡監督本身的認識深化。網絡輿論監督是民主化、公開、平等的推動力,政治民主化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其基本要求就是要政治上的民主、公開和平等,這是網絡監督的前提和目標。
2.強化對網絡監督的法律與約束。建立有利于網絡輿論監督的制度與途徑,促進社會成員的自我發展與社會規范化進程。
3. 形成輿論監督的合力,對網絡輿論實行立體化引導。在分散的網絡言論環境中建立若干凡有某種權威和信譽的言論中心;建立健全管理的干預體系,幫助網絡媒體視線自律;制定可操作性強的自律標準,加強網絡媒體的社會責任意識,平衡網絡媒體的社會責任與商業利益。
(四)受眾正確的認識信息
受眾是新聞傳播模式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信息傳播的整個環節中,受眾是其最終的受益者。在網絡傳播模式中,信息的碎片化、淺表化、情緒化的表達方式弱化思維,消減大眾深度思考能力。傳播內容缺乏傳統媒體具有的深度。而網絡是一個大舞臺,監管與檢測都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除去政府、新聞機構與新聞人所進行的努力,新聞受眾也要學會從正確的渠道獲取信息,并用唯物辯證的心態看待每一條信息,才能確保自己收獲正確的新聞。(作者單位: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參考文獻:
[1]劉京林.新聞心理學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2]方建移.大眾傳媒心理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3]蘇宏元.網絡傳播學導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1、我國的網絡媒體和國外相比,依然規模較小,實力較弱
我國網絡媒體雖然在世界網絡媒體發展之初就開始發展,經過10多年的高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傳媒業市場不發達、網絡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等因素的制約,我國網絡媒體依然規模較小,實力較弱。例如,網易、新浪、騰訊等是我國發展很好的幾家網絡媒體,其2006的營業規模分別是21.68億元人民幣、28億元人民幣和2.129億美元,我國綜合門戶網站2006年全年營收規模為101億元人民幣。而Google僅去年第四季度總營收就達32億美元,全球領先的在線交易平臺ebay公司2006年全年合并凈營業收入為60億美元,合并凈利潤達到11億美元。目前,ebay公司的PayPal注冊賬戶總數為1.33億,其2006年第四季度的總支付額為110億美元,是我國2006年C2C電子商務交易規模(216億元)的近4倍。ebay公司Skype業務2006年四季度的凈營業收入達6600萬美元,其注冊用戶數為1.71億人。而我國傳統媒體創辦的網絡媒體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更大,例如。華爾街日報的網絡版2006年的收入達到幾億美金,而我國很多傳統報業集團的網站的營業收入幾乎為零。
當然,國外的網絡媒體的規模是和國外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和整個傳媒業市場規模相適應的。因此,只要假以時日,在良好的政策導向下,中國網絡媒體業將隨著我國傳媒業市場的快速發展迎來自己的快速發展期,也必將做強做大。
2、網絡媒體尤其是傳統媒體創辦的網絡媒體尚未找到真正的商業模式
我國網絡媒體眾多,但是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的很少,即使現在已經相對成功的網絡媒體,其網絡廣告的收入比例仍然比較低,其主要收入來源和利潤來源仍然是網游、無線增值業務等其他非廣告業務。
網易的網游業務一直占其總收入的80%以上,盛大和九城的大致占90%以上,騰訊的網游也占20%以上。相對來說,新浪和搜狐的業務結構還相對合理,新浪2006年廣告營收為1.201億美元,非廣告營收為9280萬美元,廣告營收占總收入的近60%;搜狐2006年度總收入為1.34y億美元,其中廣告收入為9180萬美元,非廣告收入為4250萬美元,廣告收入占總收入的近70%。 從我國現有的網絡媒體的收入結構來看,我國絕大多數的網絡媒體還沒有找到適合其自身的商業模式和盈利途徑。
3、城鄉和東中西地區網絡基礎發展不平衡
發展相對均衡是媒體成功的重要條件,而我國目前的網絡基礎只有在一些中心城市相對較好,不僅存在城鄉差距,還存在區域差距。
首先,在城鄉差距方面。城鎮網民普及率為20.2%,農村網民普及率為3.1%,城鎮是農村的6.5倍;城鎮的網民普及率的增長速度也快于農槍城鎮網民的上網時間平均每周為18.0小時,農村為13.2小時,城鎮是農村的1.5倍左右。
其次,在區域差距方面。東部網民普及率為15.7%,而中部和西部都為7.4%,網站建設和域名數量的差距更大東部地區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間為17.4小時,中部地區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間為16.9小時,西部地區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間為15.1小時東部地區網民平均每月上網接人費用為91.6元,中部地區網民平均每月上網接入費用為72.5元,西部地區網民平均每月上網接入費用為74.9元。
4、中國傳媒業與網絡業市場秩序混亂
目前,中國傳媒業與網絡業市場秩序比較混亂,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缺乏權威的稽核機構,各網絡媒體的點擊量和瀏覽量雖然是公開的,但是沒有經過權威稽核機構的稽核,很難得到廣告主的信任;第二,各網絡媒體的廣告收入也不實,目前,很多統計機構統計的都是網絡媒體廣告收入的刊例價,由于各網絡媒體廣告收入的打折比例大為不同,各網絡企業的刊例價和實收價也相差懸殊,導致大家無法準確知道各網絡媒體的真實廣告收入;第三,存在著很多違規甚至違法的網絡企業,使人們對網絡企業的總體信任感大為降低,導致了網絡業魚目混珠,市場混亂。
5、隨著知識產權保護的加強,會對網絡媒體產生巨大負面影響
由于網絡媒體現在沒有采編權,其信息完全來源于傳統媒體,在網絡媒體的初期,很多信息基本上是廉價獲得的,也有人戲稱為“傳統媒體的草白養了網絡媒體的羊”。但是隨著網絡媒體的不斷發展壯大和傳統媒體的不斷覺醒,特別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網絡媒體從傳統媒體獲得信息資源的代價會越來越高,條件也會越來越苛刻,會給網絡媒體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6、國家對網絡媒體的管理方式不盡合理
目前,我國對網絡媒體的管理還是多頭管理的方式,而且管理的方法和內容也不盡合理,主要表現為:一是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機構;二是網絡媒體還沒有編權。沒有自己的記者。而很多網絡媒體就采取打球的方式來應對;三是對不同的網站給予不同的權利,導致大家不在同一個平臺上競爭。
7、網絡媒體的廣告效果還有待改進
網絡媒體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水平,改進辦網質量,大力提高廣告效果。但是目前,受眾和廣告主對網絡廣告的信任感還不強,網絡廣告的效果還有待改進和加強。
8、傳統媒體創辦的網絡媒體還存在諸多問題
隨著網絡業的快速發展,很多傳統媒體也紛紛采取各種方式進入網絡媒體,進行跨媒介擴張。但是由于對網絡媒體的認識不夠深刻,還存在諸多問題。
第一,進入網絡媒體的目的不夠明晰。現在很多傳統媒體在進入網絡媒體時,常常是無目的的行動。例如,傳統報業集團在進入網絡媒體時,常常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如“試水新媒體”、“報網互動”等,在提出的這些概念中,看不出真正目的是什么,如“試水新媒體”到底是為了獲取新媒體的運營經驗?是開拓新的事業空間?還是要找尋新的商業模式?都不能得到明確的回答。再如“報網互動”,從字面上看,是利用新媒體為傳統報紙服務的。該概念并沒有提供新的商業模式,也不符合新媒體的自身特點和對新媒體有需求的客戶的要求,如果這樣去進入新媒體必將落得個“片甲不留”的可悲下場。更為可笑的是,現在有很多報業集團所創辦的網站,常常以自己是報紙網站的前多少位來自居,如果自己清醒認識到這只是個概念的宣傳而已還可以,如果自
己真的相信了,那就是自己忽悠自己了。現在一些傳統媒體看到很多新媒體的商業模式很好,就要求復制該模式,自己也創辦相應的新媒體。殊不知“棒棒爺去開發高級軟件系統”又豈能做得好?一是和自己的核心能力不匹配二是這種商業模式不一定能擴大。如豆網在利基市場上是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但是這種商業模式很難放大。
第二,在進入網絡媒體時,不按照網絡媒體的特點和運作規律的要求來運營,而仍然采取傳統媒體的操作模式。現在傳統媒體在進入新事業時常常犯“照搬以往成功經驗”的毛病。例如,很多報紙的網站基本上是報紙的電子版,即使有的做得好點,在編上,也沒有按照網絡技術和網絡受眾的需求來做。現在,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在于受眾的需求不同、技術要求不同和資本需求量不同。
第三,在廣告、發行和管理上不適應網絡媒體的要求。網絡媒體有自身的運作規律,因此,傳媒媒體在進入網絡媒體時,一定要順應該規律,無論在采編、發行、廣告經營,還是管理上都要順應新事業的需要。例如,在傳統報業慣用的搞撒網式的廣告經營方式就不能照搬到網絡媒體、移動媒體和期刊上。
第四,傳統媒體自有資金有限。網絡媒體是需要大量資金的行業,由于傳統媒體的自我積累不足,自有資金能力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媒體就必須拓展資本通道,籌集到所需的大量資金。
第五,定位不準確。從廣告主與受眾的需求出發的基于市場化的定位是一個網絡媒體能夠成功的前提條件,但是我國目前的絕大多數傳統媒體興辦的網絡媒體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定位不準的問題。
9、國優秀的網絡媒體數量極少
目前,國內的網絡媒體數量眾多,但是比較有影響的網絡媒體為數寥寥,如新浪、騰訊、網易、搜狐、百度、Google等,屈指可數。
大力發展網絡媒體的對策建議
我國傳媒業市場規模巨大,而且正處于快速成長期,生在其中的網絡企業可以說有著巨大的發展機會,只要采取適當的政策,定能促進中國網絡業健康發展、做優做強做大。
1、成立網監會,促進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 網絡業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需要培育和培養,而成立網監會將有助于網絡媒體爭取更好的外部發展空間,同時也有利于整頓網絡業市場秩序,促進網絡企業的公平有序競爭,使網絡企業在競爭中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實力。
2、建立獨立于政府機構的第三方的權威稽核機構
獨立于政府機構的第三方的權威稽核機構是傳媒業市場乃至網絡業市場正常運轉的關鍵,通過各網絡企業的點擊量、瀏覽量等與廣告收入。能夠給廣告主和受眾以很好的指示作用,而且還能避免網絡企業在廣告市場上的惡性競爭,進而促進網絡企業把精力花在自身實力的提高上,最終提高中國網絡業的整體質量。
3、整頓市場秩序,構建完善的網絡業市場
國家相關部門與機構要采取切實措施,大力整頓傳媒業與網絡業市場,取締那些違法違規的網絡業,規范網絡業市場,為真正優秀的網絡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空間。
4、網絡企業自身要不斷豐富盈利模式,尋找適合自身的商業模式
不同類型的網絡企業有不同的受眾、廣告主和特點,也有不同的盈利途徑和商業模式。目前,很多網絡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盈利途徑仍不明晰,因此,網絡企業必須繼續探索適合自身的商業模式。
5、大力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網絡媒體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基礎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2)05 — 0194 — 02
新媒體(New Media)是依托當今社會最新的數字傳輸技術、互聯網網絡技術、移動通訊技術等新技術向廣大媒介受眾提供信息技術服務,區別于傳統的報刊、電話、廣播、電影、電視等媒體的新型媒體。〔1〕
大學生社會化是大學生在高校特定的環境和高等教育特定的體系下內化社會規范,學習社會文化,在社會角色的期待下,以特定的行為模式,成長為專門人才,適應和改造社會生活的過程。〔2〕
隨著當今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新時期的大學生社會化進程受其影響和沖擊更直接、更充分。2011年9月,我們開展了以“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社會化”為主題的問卷調查。調查的對象為我校學生,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9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8%。
一、大學生新媒體使用狀況
如今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技術正以驚異的速度全面融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而當今大學生風華正茂,對新生事物敏感且富有探索的熱情,日益成為對大眾傳媒最為熟悉也最為依賴的年輕的高學歷群體。
(一)媒介接觸情況層面:互聯網與手機成為大學生使用最多的兩種媒介
調查中,我們發現在互聯網、報紙、雜志、手機、電視、廣播等深入我們日常生活的大眾媒介中,大學生使用最多的大眾媒介是互聯網( 比例高達98.73%)和手機(高達92.35%),這與以往學者的調查結果有所不同,手機取代了報紙(68.88%)排在第二位。隨著3G時代的來臨和手機信息交互功能的日益強大,我們可以預見手機將進一步拉大與報紙等傳統平面媒體之間的差距,緊跟互聯網,成為日常使用最多的兩種媒介。
(二)大學生對新媒體的參與度和依賴度:以互聯網為代表
本次問卷考察了大學生的網齡、上網時間長短和網絡使用頻率這三個維度來考察大學生的網絡參與度。結果顯示:在網齡維度方面,被調查學生中僅有3.8%的學生的網齡不到1年,而超過60%的被調查者的網齡在4年以上,這說明大學生普遍在中學的時候就已經接觸和使用了網絡;在上網頻率維度方面,調查結果顯示75%的學生不確定自己的上網頻率但上網間隔時間不長,而15.3%的大學生幾乎是天天上網,僅有7.9%的大學生一星期只有一次上網,主要集中在周末等休息時間。根據上面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上網已成為絕大多數大學生幾乎每天必做的事情。另外在上網時間維度方面,47.9%的學生平均每天上網1~2小時,而平均每天有3小時或3小時以上上網經歷的大學生比例也有44.9%,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網絡參與度高,每周花費在上網方面的時間還是適中的,對使用網絡能保持理性的頭腦。
對網絡依賴度的調查顯示:30.1%的學生上網的預計用時與實際用時基本不相同,8.9%的同學完全不相同;只有11%的同學認為自己完全不依賴網絡,89%的同學對網絡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賴,其中,“一般依賴”的學生占總體人數的45.9%;當不上網時,46.9%的大學生會覺得沒意思,甚至無心做其他的事情。從以上結果來看,大學生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網絡的依賴程度較高。
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
(一)新媒體對大學生個性社會化的影響
本調查主要通過個性化過程的性格行為、自我認知、人際交往這三個維度來考察。
1、性格行為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大學生綜合評判自己屬于中等性格,而綜合評判自己性格內向的比例為25%,僅有15.8%的學生明確判斷自己性格比較外向。自認為性格內向的大學生中有83.7%的同學經常上網,性格中等型大學生中有56.6%的同學經常上網,而外向型大學生中僅有11%的同學經常上網,這些數字表明,性格外向型大學生的上網頻率不是很高,而性格內向的大學生更傾向于上網。
2、自我認知
對“在網絡上我可以表現出更加真實的自我,且更加有利于我的個性發展”這個觀點,70.9%的學生表示認同,由此看出,大學生把網絡視為一個表現自我的平臺;在大學生的自我認識與網友對自己的認識的一致性程度方面,43.9%的學生覺得自己的自我認識與網友對自己的認識基本一致,僅有3.8%的學生認為兩者很一致,這說明在虛擬世界中,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沉浸在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之中。
3、人際交往
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虛擬世界日益成為大學生的精神家園。有學者調查顯示:有39%以上的學生認為,紛繁復雜的網絡虛擬世界使自己沉迷其中而脫離了實際生活,如果一個大學生不會上網,沒有QQ號碼,那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3〕。大學生的虛擬人際交往呈現三個特點:交流語言符號化、交往形式多樣化(電子郵件、QQ聊天、BBS、虛擬社區和娛樂游戲等)、交往程度的弱聯系性。
調查結果顯示,持有“上網并沒有減少與同學、朋友相處的時間和機會”的觀點的大學生占70.9%;持有“網上的人際交往與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差別不大”的觀點的大學生占49%;占56.1%的受調查者認為網絡對其產生了一些影響。由此可見,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的使用并沒有明顯地使大學生虛擬人際交往與現實人際相脫離,反而對其人際交往的正面影響多一些。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內化價值觀念的影響
大學生作為整個社會的高素質人群,其社會化進程應在一定的社會價值體系內完成,符合特定的社會規范。然而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其不僅帶來了經濟和技術上的革新,更因其獨特的影響力而導致了整個社會文化和價值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
調查結果顯示:持有“新媒體對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觀點思維有一定的影響”的觀點的大學生超過60%,但受影響程度輕重不一,大學生的價值觀顯現多元化的趨勢。由此可見,大學生普遍能夠認識到新媒體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自己的較直接的影響,但對其較為深層次的影響力的認識還不到位。長期以往,這種忽視非常有害,因為大學生很可能會因此在不知不覺中由于缺乏對新媒體的謹慎選擇和適當解讀而陷入其負面影響中。
(三)新媒體對大學生掌握生活技能、培養社會角色的影響
在大學生社會化的進程中,最基礎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掌握生活技能。新媒體因其信息容量大、時效短、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其對大學生掌握生活技能、培養社會角色兩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影響。
1、生活技能社會化
生活技能社會化是大學生作為一個個體在現代社會中生存和發展的必備要求。大學生的生活技能主要是通過大學階段的校園集體生活來獲得的。主要包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謀生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對在校大學生來說是最為基本的,例如:正確認識自我、合理安排個人生活、恰當處理人際關系等。謀生技能是判斷一個人能否有效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條件,對大學生來說,初步謀生技能的獲得主要是通過大學期間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社會實踐的實施來完成的。
調查結果顯示,新媒體對大學生的情緒體驗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對“你在沒有條件上網(或手機沒有帶在身邊)的情況下是否會覺得心情煩悶,患得患失,甚至無心做任何事情嗎?”這一問題的回答上,達到一半的大學生的回答是“偶爾”。當然60%的大學生仍堅持認為新媒體給其帶來的積極的情緒體驗居多,不過對此持相反的觀點有6.6%。36.2%的大學生認為“自己能夠對日常生活進行合理安排,但網絡的使用在多數時候會打破這種規律性”。大多數大學生認為網絡有助于拓展他們的朋友圈子,增進了友誼和親密關系。由此可見,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除了對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合理安排上稍有負面作用外,其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和知識獲得的影響還是積極的。
2、角色社會化
本文主要通過大學生在網絡中的身份認同、網絡角色和現實角色間的差距、價值實現度三個方面來反映大學生群體的“角色社會化”過程。
調查結果顯示:68.1%的學生認為在網絡中自己仍然是學生的身份,而在上網時不把自己當作學生來看待的大學生比例為17.9%。對“在網絡中你是否覺得自己應該肩負著一定的責任?”問題,61.2%的大學生不認為自己要有責任感。由此看出,大學生的角色認知尚不夠成熟,他們不認為自己因參與到網絡中角色就有所改變,仍然把角色定位于“學生”,對網絡角色的認識不夠清楚。
對“你認為在網絡中的自我是否和現實生活中的真我完全一致”這一問題的回答上,完全相同的學生比例為59.7%;34.9%的學生喜歡在網絡中角色多重互換。
對“大學生上網后的感受”問題,選擇增強了課本之外知識的學習興趣和與人交往的興趣的學生超過了80%、擔心迷戀網絡的學生只占7.9%。總體來說大學生認為其網絡角色的價值實現度還是令其滿意的,能從其網上行為中體驗到滿足感和成功的喜悅。
三、充分利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提高大學生社會化水平的對策
從以上對調查結果的分析來看,新媒體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因此我們要因勢利導,趨利避害,使新媒體真正成為大學生的“良師益友”,促進大學生提高社會化水平。
(一)國家層面:加強網絡立法,改進監控機制,規范網絡行為
目前,在我國青年大學生還沒有完全成熟,遠沒有達到高度的自律,通過國家對網絡進行立法無疑是削弱其負面影響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我們應對網絡運行的全過程進行規范和立法,例如:網絡的注冊、運行、監控、使用等環節,健全網絡制度體系。其次,要注重網絡監控技術的升級和完善,構筑信息防護墻,以加強網絡監督。再次要教育大學生遵守相關規定和法律,自覺抵制違法信息侵入,規范其網絡行為。
(二)主體層面:對大學生進行媒介素養教育,最終實現理性自覺
大學生既是新媒體的使用者,又是信息的者和接受者,對其應加強媒介素養教育,提高其媒介素養水平。首先,高校作為大學生培養的主體,要充分利用自身學科及科研優勢,將科學教育與媒介素養教育相結合,構筑獨具其學科特色的媒介素養教育體系。其次,大學生個體要充分發揮能動作用,自覺提高選擇和使用媒介的自我教育意識,將自我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從而提高教育的成效。因為自我教育就是一種完完全全的主動教育,可以使教育的過程達到高度的個性化,這對大學生提高媒介素養水平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三)社會層面:打造家庭、學校、社會立體式的健康的新媒體環境
在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中,家庭、學校、社會在其中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起著不同的作用。在預防和消弱新媒體對大學生社會化的負面影響時,三方更應該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齊抓共管,打造立體式的健康的新媒體環境。
家長要主動學習網絡知識,了解網絡,平時要和孩子多作平等交流,主動了解其上網情況,用成年人的經驗幫助孩子離開網上垃圾。學校應建設和創新新時期高校的大學精神,主動營造媒介素養教育的良好氛圍。因為大學校園作為傳播科學知識和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有著較為豐富的富有特色的媒介資源,例如校園廣播、電視、報紙、刊物、計算機網絡等。這些校園媒體因其信息量大、作用面廣、出現頻率高,可以作為大學生接觸媒介和實踐活動的陣地和平臺,有利于高校形成全方位的媒介教育環境。全社會要深化大眾傳媒的責任意識,打造優良的社會新媒體環境,并積極參與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用積極健康的新媒體信息促進大學生社會化。
〔參 考 文 獻〕
可以看出,網絡編輯的工作職責和傳統媒體編輯基本相仿,但一直以來網絡編輯卻被認為是一種低水平要求的工作,不能與傳統媒體的編輯工作相提并論。眾多的網絡編輯也在日復一日單調的工作中試圖擺脫“網絡搬運工”這一標簽。究其原因,不能不說在很大程度是由于網絡媒體以犧牲質量來換取它所標榜的海量信息的。因此,需要將處理海量信息處理工作通過技術手段交給機器完成。在全天候滾動更新的網站上,既要保證迅速處理海量的、幾乎是全媒體的信息,又要保證辦網質量,依靠僅具備普通操作技能的網絡編輯顯然不可能,網絡編輯還要成為――網絡媒體意義上復合型人才。
網絡媒體意義上復合型人才
傳統媒體所要求的復合型人才一般是指既懂新聞業務又懂經營者,而對于網絡媒體來說,復合型人才有著不完全一致的內涵。較高的政治素質、豐厚的知識貯備和過硬的新聞素養是任何編輯所必須具有的基本功,但僅具備這些這還不足以成為一名合格的網絡編輯。網絡媒體的特點決定了網絡編輯還需要具備:
敏銳的新聞觸覺和理性思維能力。網絡媒體快速和海量的特點要求編輯必須把最新的新聞以最快速度發到網上,但這些傳統媒體的產品對網站來說還是缺乏組織的初級產品,它們來自不同媒體和渠道,相互之間主次關系并不明確,要從這些龐雜的信息中迅速判斷其新聞價值,需要編輯具有敏銳的新聞觸覺,對媒體自身的定位要有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這樣才能保證適合網站需要的新聞被以適合方式被呈現出來。
嫻熟的新聞綜合操作能力。網絡編輯在對新聞素材進行再加工,以適當的形式推給網民并吸引網友參與到新聞的討論中以放大新聞的正向效應,這實際上就是網站的原創活動,這種原創包括圍繞新聞事件設立專題、開展媒體聯動、網絡調查、網友動等對新聞產品進行推介,它需要編輯具有嫻熟的網絡新聞操作能力和網絡社交能力。網站的頁面內容在不斷的更新,每一次更新就是一次新聞策劃。一個成功的新聞策劃,事前都經過精心謀劃。網絡編輯對網絡新聞傳播的特點和規律的駕馭能力決定著網站內容的成敗。
較高的采編設備和計算機操作技能。傳統媒體分工較細,文字美工和技術人員并不交叉,網絡媒體的編輯往往身兼數職;傳統媒體在報紙定版和節目制作完成時編輯的工作就算告一段落了,而網絡媒體到此只能算完成一半,這是由于網絡媒體是依托于互聯網、依賴于一定的技術界面。網絡編輯不僅需要熟悉各種采訪設備和音視頻采集處理設備,還需要掌握相關素材的處理和網頁制作能力,需要通過技術系統對新聞頁面、跟貼等進行跟蹤管理,不斷延伸新聞產品的壽命,發揮出網絡媒體的本來優勢。
更高的道德意識和責任感。網絡媒體需要處理的信息量遠遠超過傳統媒體,編輯工作中“蘿卜快了不洗泥”的現象在每家網站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另一方面,網絡媒體的受眾和影響力在日漸擴大,內容上的任何偏差和失誤都可能被十倍百倍地放大。因此網絡編輯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必須具有更加強烈的道德心和責任心,對經手的每一條消息負責。樹立起精品意識,對每一條稿件都要反問一下它是在宣揚什么,它能體現我們的哪些主張?這樣才不失于一個有責任的網絡媒體風范。
作為一個優秀的網絡編輯,不僅要充當好傳統媒體編輯的“把關人”角色,更要當好網絡輿論的引導者。
從把關人到引導者
網絡媒體的出現沖破了長期以來媒體間的介質壁壘和機構割據,純粹的單向傳播模式今天即使在傳統中也非常少見了,媒體正利用各種方式與自己的受眾展開互動,以穩定自己的影響力。但是傳統媒體無論采取何種方式與受眾進行雙向交流,編輯仍然是處于傳播鏈上的一個中心環節,受眾反饋依然是要通過編輯的把關才得以繼續傳播,傳統媒體編輯的工作內容和方式在變化,但基本定位依然是我們熟悉的“把關人”角色。
網絡媒體開啟了全新傳播平臺,它在某種程度上已不被看作是一個由某個組織辦給某些人看的媒體,而是一個能為受眾提供相互間信息交流的平臺。網絡編輯在這里雖然還充當著“把關人”,對信息進行過濾,但一方面實時的互動信息也影響著編輯對新聞的選擇,另一方面受眾互動的內容還在不斷補充著新聞信息、傳播網民個人觀點,起著與新聞信息本身可能并不一致的傳播效果。
1.通過新興的網絡媒體技術,傳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幫助學生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實現全面發展隨著網絡技術的日漸深入,網絡媒體不斷出現各種新的媒體形式,如博客、微博,微信、博客等。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在當前新媒體背景下,面臨著嚴峻的發展挑戰,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例如中學生的求知欲望強烈、好奇心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等,因而中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一些不良信息,如果我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及時推出新的策略,他們就會逐漸偏離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方向。
根據權威人士預測,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的發展壯大中會逐漸衰退,甚至退出歷史的舞臺新媒體發展,勢必要表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新媒體會在較短時間內代替傳統媒體。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一定會經歷相互補充的過程,但新媒體會逐漸超越傳統媒體,因為新事物的發展必定建立在舊書基礎之上。首先是對舊事物的創新。盡管舊事物會被迅速的發展勢頭所掩蓋,也有可能會表現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單舊事物如果能恰當利用自身優勢,并積極吸取新事物的過人之處,也會把握住良好的發展機遇,例如人民日報這一傳統媒體創辦的人民網,新華社也推出了新華網,并與手機媒體合作,創辦了各式各樣的手機報。
鑒于上述各種網絡新媒體的出現,對于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我們以為,新媒體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絕對不能繼續生搬硬套傳統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必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如果與網絡文化結合起來,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首先確定活動主題,然后要求學生利用網絡媒體以及海量的網絡信息資源,開展一系列課堂教學活動。活動中的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利用自己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論以及所查閱的資料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學生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自己的政治觀點以直觀的形式呈現在其他同學面前。這種獨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同時也能督促學生深入思考政治思想問題,并在思考中逐漸成長起來。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適應時代特征,主動提升自身網絡操作技能,強化網絡方法,創新方法與手段,讓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凸顯時代特征。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樹立平等的觀念。在網絡平臺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與受教者的界限更加模糊,教育資源也不再獨享,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基于這一現狀來轉變教學方式,建立平等的教育觀念,與受教者展開自由積極的溝通,讓廣大的受教者都能夠平等的受教育。
其次,要樹立虛實結合的觀念。網絡都是虛擬的,同時也是現實世界的產物。中學政治老師在開展實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不僅要關注網絡的虛擬性,同時還應該清楚地認識網絡的虛擬性也是現實社會的產物。現實社會中的思想行為等都真實地反映在網絡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虛實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