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的發展史匯總十篇

時間:2023-12-20 11:34:1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地理學的發展史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地理學的發展史

篇(1)

一、地學及地學教育的發展歷程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地學的性質、內涵及服務功能等都發生了變化,其主要的發展歷程如下:

第一,遙感技術、信息技術及各種各樣實時分析技術、觀測技術等的發展促使地學進入到新的地球系統科學階段,它覆蓋全球、穿越圈層,從描述局部現象發展到探索行星的范圍機理,擁有較強的系統性、全球性。

第二,社會快速發展導致環境日益惡化,自然災害的后果越來越嚴重,促使地學從面向資源發展為面向保護環境、防災減災,地學的服務領域得到拓展。

第三,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地學的社會功能越來越大。目前,地學已經從以往固體地球科學發展到跟大氣、海洋三足鼎立的局面。人類終于在進入21世紀前夕,從一味要征服自然的狂妄中清醒過來,清晰認識到只有對自己生存的環境有一個充分的理解,并找尋跟自然和諧相處的途徑,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這已發展成為當今地學的研究對象。因此,今天的地學,一方面,是人類生存及社會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地學的作用涉及到工業、采掘業、農業、建設規劃、軍事、旅游等各個方面,大大拓寬了地學的施展領域。

地學的發展及變化要求地學教育必須進行改革。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地學教育的對象主要是高等教育,近20年來,我國高校針對地學教育不斷增強師資、調整方向、更新設備、拓寬領域,取得較大進展,部分地學專業已發展成學生報考及就業的熱點,如地質學等。然而,還有一些地學專業需求脫節、生源惡化,導致部分國家需要人才的領域面臨斷層危險。正確找尋地學教育未來的發展道路,對我國地學及教育界來說是當務之急。

二、我國地學教育存在的重大缺陷

首先,我國地學教育的側重點都在高等教育上,高等教育中的地學教育日漸完善,幾乎忽略了中小學基礎地學教育,只在義務教育中開設初中《地理圖冊》及小學《社會科學》學科,且這些學科對我國中小學基礎教育來說只是輔助課,教師及學生甚至普遍認為地理、社會等課時都是休息、玩耍的時間,這是我國基礎地學教育存在的重大缺陷之一。

其次,世界是統一的,我們在認識世界知識時應是綜合的。人文科學跟自然科學原本是渾然一體的,直到近代,人們為了方便分析、研究,才把自然跟人文分隔開。雖然學科分割是必然,但世界的關聯性、統一性并不能分割,如我們無法在現實生活中找尋一個單純的地學問題,它都是跟政治、經濟及文化等密切相關的。這種觀念映射到地學教育中,導致學生學到的是破碎花的地學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的地球科學圖景也是被割裂的。但我國以往的地學教育大多只完成分析任務,而將整合任務忽略,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相當欠缺對地學知識的綜合能力,這是我國地學教育的另一大缺陷。

再次,我國地學教育的教師及學生在理解自己所教、所學的地學學科時是相當淺薄的,在學科價值及意義方面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所以我國地學教育不僅缺乏對具體地學學科知識的認識,還缺乏對地學學科內涵、科學思想及精神的整體把握。毋庸置疑,這是我們認識知識的失誤及膚淺造成的,缺乏先進的地學教育觀念及高水平的文化素養,這是我國地學教育的又一大缺陷。

三、我國地學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及途徑

第一,加強普及中小學基礎地學教育。我國地學教育應充分認識到中小學基礎地學教育的重要性及意義,及時把中小學基礎教育作為地學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開展不同深度、不同層次的地學文化素質教育,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地學初等教育體系,致力于從娃娃抓起,讓地球科學意識、環境意識、資源意識、減災防災意識等進一步深入人心。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小學課堂教育應加強實踐探索的成分,將地學的現代概念正確地反映給學生。同時,我們應積極為中小學教師提供充足的條件去參加地學教育的實踐活動、進修活動等,通過他們來進一步帶動學生,廣泛地傳布基礎地學知識,培養學生學習地學的興趣。另外,我國中小學基礎教育階段應將地理、社會科學等科目納入考試行列,在一定程度上強制教師及學生認真對待地學教育,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及學習活動中重視地學知識,并通過學習奠定地學知識基礎,為以后系統地、深入地學習地學知識提供條件。

第二,進一步利用地質科普網加強開展地質科普活動。首先,地質科普網(中國地質科學院科普網站簡稱,下同)成立籌備以來發展迅速,在線上籌備的過程中就已經開始在線下進行各種科普活動及推廣,我們邀請了院士、主管科研的院長,作為強大的技術顧問團隊,同時邀請大批中青年科研骨干參與到科普活動中去,先后到北京市北京市重點學校開展科普教學活動,取得良好的反響。廣大師生及家長強力希望多開展此類活動,通過簡單明了的方式學習了解以前見不到、聽不著的地質科普知識,使之能運用科學的知識來解釋身邊的地質疑問。其次,地質科普網為了讓受眾能及時的和專家溝通,開通了在線答疑專題,專家會在固定的時間及時回答大眾提出的和地質相關的問題。

第三,我國地學教育應重視對人文精神的融合、滲透。育人是地學教育的根本任務,而要想培養一大批人格健全的、具備科學素養及人文精神的復合型人才,就不能只學習地學知識,還要了解世界的豐富多彩,了解人,了解人類社會,了解人與地學的關系,并學會綜合運用自己所學的地學知識。因此,我國未來的地學教育需要新的地學思想、地學觀念,需要以人類整體的地球系統學科為基礎進行,直接參與國際地學教育的競爭。從我國良好的地學基礎及強勁的發展速度來看,我們完全有能力通過未來若干年的努力把一些單位、學校建設成國際級優秀地學人才的直接培養基地。

第四,在未來,我國地學教育的高度應提升。當今社會正面臨資源、人口、環境、災害等各方面的挑戰,直接威脅著人類社會未來的生存條件及進步。

四、結語

科學不僅豐富,還在持續發生著變化。較其他文化而言,地球科學文化還沒有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應致力于發展中小學地學教育事業,努力將普通的地球科學知識轉變成先進的地學思想、方法及價值,促使地學成為一個大學科,為提高公眾的地學文化素質服務。

參考文獻:

篇(2)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5-292-01

2001年,教育部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我國進入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廣大地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成為了挑戰。地理教師要適應新課程的發展要求,就需要不斷的實現自我發展。

心理學認為:動機是驅使人們活動的一種動因或力量,其中包括個人的意圖、愿望、心理沖動,企圖達到的目標等。動機又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指人們對活動本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外部動機指人們由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每個人都具有不同層次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如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說等)。當人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個體就會處于焦慮狀態,為了滿足需要而產生的驅動力就是動機。教師的需要,包括生存、認知、情感、道德等現實需要,以及超越自我的潛在需要如;獲得學生、家長、同事的認可等,這些,都會成為教師發展的內部和外部動機,促使教師積極地尋求自我發展。

地理教師肩負著幫助學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學科相關的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方法和技術,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重要任務。地理教師和其他教師一起,肩負著促進學生在知識和能力等各方面獲得全面發展的重任。因此,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所具有的思想素質和道德責任感是促進地理教師尋求自我發展的內部動機。當他們感受到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自己的辛勤勞動得到回報時那種喜悅和快樂,更是促進地理教師尋求自我發展的外部動因。這兩種動因將會持久地、穩定地對地理教師發揮作用。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來說明怎樣來增強地理教師自我發展的驅動力。

一、內部動機――增強思想素質和道德責任感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與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息息相關。教師具有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通過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知識獲取和能力發展,并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的責任。家長把子女送進學校,在很大的程度上把自己的后代能否在其畢業后獲得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學校和教師的身上。整個社會都不允許教師對學生的成長不負責任。

作為地理教師,一定要認真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根據《規范》要求不斷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增強自己的思想素質和道德責任性。轉變思想觀念,把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到自己工作目標的第一位,“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做一位真正的服務型教師。因此,地理教師一定要從地理學科的角度,中國的基本國情以及本地鄉土地理出發,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創設地理情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樹立自身各方面能夠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進而樹立改善生態環境的意識,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地理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遙感以及數字地球的廣泛應用,都為地理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因此,地理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思想,利用先進技術來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使學生獲取最新地理知識和發展最新地理學科方面的能力。

二、外部動機――增加地理自身的成就感

對于地理教師來說,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莫過于看到自己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表現出具有豐富的地理知識和較強的地理能力,以及學生在升學考試中獲得好成績進入理想的學校。

地理學科是兼有文、理性質的綜合性學科,學生的地理知識、地理能力和地理素養常常表現為一種個人的綜合素質,而目前應試性的教育評價制度難以較為準確地對之進行評價。中考不考地理,高考也只有很少部分學生選考地理,因此地理學科對于學生升學的貢獻也顯得并不那么重要,地理學科在中學仍然處于“副科”的劣勢地位。所以,增強地理教師成就感的關鍵在于改革教育評價制度。

教育評價制度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起著決定性的導向作用,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地理學習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在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變化。具體表現在:1、注重評價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和過程;2、注重評價學生對科學方法掌握狀況和必須具備的探索性操作能力;3、注重評價學生對地理概念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4、注重評價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所形成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5、注重評價形式的多樣化和針對性。顯然,這跟過去只局限于對學生的地理學習成績和在地理課上的行為表現兩個方面的評價來說,已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通過地理學習評價的改革,給學生一個更科學、更客觀、更有利于滿足其身心發展和社會需求的多方面發展體系,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而且是學生在學習地理中真正實現了自身的全面發展,使地理教師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和回報,增強了地理教師的成就感,使地理教師真正能夠實現快樂教育。

地理新課程的實施,對于中學地理教師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地理新課程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也為地理教師自我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地理教師不僅要增強思想素質和道德責任感,一切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力爭做一名新時代真正為學生服務型的教師。

篇(3)

中圖分類號:K928.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目前,我國大多數水廠仍采用常規水處理工藝,即混凝、沉淀、過濾、消毒等。此工藝只能去除極少部分的溶解性有機物。為了進一步去除殘存在水中的污染物,常采用物理化學方法進行處理。本文系統綜述了水處理中常用的物理化學技術,并探討了物理化學方法在水處理中的發展趨勢。

一、水處理中的物理化學方法

(一)吸附法

吸附是指利用多孔性固體吸附廢水中某種或幾種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某種污染物,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的方法。吸附法設備簡單、操作簡便,是目前最常用的去除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方法。已研究與應用的吸附劑包括活性炭、吸附樹脂和硅藻土、海泡石、高嶺土等粘土礦物和各種廢料。

活性炭對BOD、COD、色度和絕大多數有機物有突出的去除能力。同時,活性炭吸附還具有處理程度高、應用范圍廣、適應性強、可重復使用等優點。但活性炭再生能耗大,且再生后其吸附能力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是水處理中軟化和除鹽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污水處理中,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金屬離子。離子交換的實質是不溶性離子化合物(離子交換劑)上的交換離子與溶液中其他同性離子的交換反應,通常是一種可逆反應。其過程:

1、陽離子交換過程:R-A++B+=R-B++A-

2、陰離子交換過程:R+C-+D-=R+D-+C-

式中,R表示樹脂本體;A、C表示樹枝上可被交換的離子;B、D表示溶液中交換離子。

在廢水處理中,離子交換的優點為:去除效率高,設備較簡單,操作容易控制。目前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是:應用范圍受到離子交換劑品種、產量、成本的限制,對廢水的預處理要求較高,離子交換劑再生及再生液的處理,也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三)氣浮法

氣浮法是固液分離或液液分離的一種技術。它是通過某種方法產生大量的微氣泡,使其與廢水中密度接近于水的固體或液體污染物微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氣浮體,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進行固液或液液分離。氣浮法用于從廢水中去除比重小于水的懸浮物、油類和脂肪,并用于污泥的濃縮。

(四)膜分離法

膜分離法是利用隔膜使溶劑(通常是水)同溶質或微粒分離的方法。根據溶質或溶劑透過膜的推動力不同,膜分離法可分為3類:1、以電動勢為推動力的方法有:電滲析和電滲透;2、以濃度差為推動力的方法有:擴散滲析和自然滲透;3、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方法有:壓滲析和反滲透、超濾、微孔過濾。其中常用的是電滲析、反滲透和超濾。

(1)電滲析

電滲析電場中交替裝配陰離子和陽離子交換膜,在電場中形成一個個隔室,使溶液中的離子有選擇地分離或富集,這就是電滲析。電滲析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主要用于去除廢水中的鹽分。對非水溶性電解質的膠體物質和無機物等不能去除。對鐵、錳或高分子有機酸等物質,即使為離子狀態,但由于易沉積在膜上,造成膜性能的劣化,因此,需要進行預處理。

(2)反滲透和超濾

反滲透和超濾、如果在滲透實際裝置的膜兩側造成一個壓力差并使其大于滲透壓,就會發生溶劑倒流,使濃度較高的溶液進一步濃縮,這一現象就叫反滲透。如果膜只阻擋大分子,而大分子的滲透壓是不明顯的,這種情況叫做超濾。按粒徑選擇分離溶液中所含的微粒和大分子的膜分離操作為超濾;從溶液中分離溶劑的膜分離操作為反滲透,超濾和反滲透及反滲透及微過濾都是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

膜生物反應器(MBR)是將高效膜分離技術與污水生物處理工藝相結合而開發的新型系統。它以高效膜分離代替傳統生物處理中二沉池,以實現更好的處理效果。膜生物反應器是膜與生物結合的產物,可實現微生物發酵、動植物細胞培養和生物催化轉化等。通常在常溫和常壓下進行生化反應,可使產物或副產物從反應區連續分離出來,打破反應的平衡,大大提高反應轉化率,增加產率或處理能力,過程能耗低、效率高。與傳統的生化水處理相比,膜生物反應器具有以下主要特點:固液分離率高、污泥停留時間長、污泥產生量小、出水水質好、處理效率高、占地空間小、運行管理簡單、應用范圍廣。所以,膜分離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五)高級氧化技術

1、臭氧氧化

臭氧由于其在水中有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常用來進行殺菌消毒、除臭、除味、脫色等。近年來,由于氯氧化法用于給水、循環水處理和廢水處理中有可能產生三氯甲烷(THMs)等“三致”物質而受到限制,使臭氧在水處理中的作用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例如采用臭氧氧化法處理印染染料廢水就可以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

2、光催化氧化

光催化氧化是利用易于吸收光子能量的中間產物(常指催化劑)首先形成激發態,然后再誘導引發反應物分子的氧化過程。在大多數情況下,反應物分子不能直接受光激發,因此在某種程度下光催化氧化法是一種具有廣泛發展前途的新方法。以納米TiO2光催化為例,它可以用于廢水中有機、無機污染物的光催化分解,還可以使水中微生物細菌等分解成CO2和H2O,起到滅菌、除臭、防污自潔作用。

3、超聲空化氧化技術

超聲空化作用原理是當有一定功率的超聲波輻射水溶液時,水中的微小泡核在超聲負壓和正壓的作用下急速膨脹和壓縮、破裂和崩潰。由于該過程發生在納米級的范圍內,氣泡內的氣體受壓后急劇升溫。高溫將氣泡內的氣液界面的介質裂解產生強氧化性的自由基。超聲空化氧化技術常用于處理難以降解的有毒有機污染物對自然水域和地下水源的污染。

二、分析與評價

通過各種方法分析得知,每種物化方法都有其各自的優缺點,而且處理的對象也各不相同。通過以上的分析,膜分離技術與高級氧化技術應該是當今水處理技術發展的方向。但不同的水質、水量及處理標準的不同又要求各種技術的聯用作用。例如在飲用水的深度處理和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中,利用高級氧化法中TiO2/O3/UV的聯合應用,不但提高了對芳香族化合物的去除效率,而且也可以使飽和有機化合物得以降解。超聲/臭氧技術降解水中有毒有機物具有高效、低成本的特點,在超聲/臭氧體系中引入紫外輻照,可提高有機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在水處理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參考文獻:

[1]苑寶玲,王洪杰,水處理新技術原理與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2]張自杰主編,排水工程(第四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篇(4)

1.人文地理學的含義[1]

人文地理學是研究地表人文現象的分布、變化和發展的一門學科。人地關系是該學科的理論基礎和核心內容。它與自然地理學被并列為地理學的兩大支柱。人文地理學包括的分支學科有經濟、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會、文化、政治、軍事、民族、行為、感應地理學等等。

2.人文地理學的發展歷程

人文地理學發端于19世紀的德國地理學家李特爾和拉采爾,當時稱為人類地理學。由于他們過分強調"地對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環境決定論的泥坑。20世紀20年代,法國地理學家韋達 白蘭士及其學生白呂納提出"人地相關論"稱其學說為人文地理學。他們的觀點成為人文地理中"或然論"的理論基礎。本世紀20年代始,地理學注意的重點逐步轉向社會科學,離開了單純的地球科學,探討地理學新起點的各種學說競相爭鳴。各種學說的共同點都與環境決定論相對立,都拋棄了以往那種"自然為因,人生為果"的命題,從人本主義出發,探討人地關系。

3.當代人文地理學研究

3.1 研究的主要內容[2]

人文現象的分布、擴散和變化雖然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但是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經濟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學可以說是地理學中的一門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空間"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學的兩個核心論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文地理學在理論、方法以及研究內容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代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主要涉及空間、全球化、城市化、人口、遷移、文化、景觀、發展和地緣政治等,其內容主要包括:(1)社會經濟發展的全球化特征與地區差異之間的關系;(2)人類與其周圍生活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3)不同空間尺度,包括世界、國家、地區和城市的政治、經濟演化特征與趨勢;(4)與民族、種族、性別、年齡、階級等因素相連的社會特征及其對空間發展的影響。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盡管當代人文地理學的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但在現代社會發展中,人類的作用和科學技術的作用日趨明顯,使得地理學人文化的趨勢加強。人文地理學地位的提高,將可能使地理學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3]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們已經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識形態觀念學。尋求知識的社會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認識論。知識是如何獲得的?有關我們如何認識世界的假設(我們認識了些什么?我們是如何認識的?)(3)本體論。支持理論或觀念體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設(什么可以被認識)。(4)方法論。一套可以應用于進行調查研究某種現象的計劃和程序。人文地理學是研究社會、空間、地方和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論。

4.人文地理學的發展趨勢:

4.1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綜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綜合表現為以人地協調發展為目標,以區域為主要研究對象,實現資源、人口、環境、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這克服了以往拼盤式或形式綜合的缺點,體現了當今地理學走向統一的趨勢。

4.2 加強了對非物質生產領域的研究

加強對非物質生產領域的研究,并開拓了許多新的研究領域,如商業地理學、旅游地理學、文化地理學、行為地理學。其中旅游地理學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迄今為止,已在旅游資源分類與評價、旅游客源市場與游客行為、游客空間結構、旅游開發與規劃、旅游地形象設計與營銷、生態旅游與持續發展、旅游影響等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少數研究成果同國際水平相比已無明顯差異,如旅游地綜合個案研究、旅游資源分類和評價、旅游環境容量、國內旅游者行為規律、主題公園的研究等。

4.3 密切關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4]

如對農村工業化的研究。中國鄉鎮企業高速增長以及對農業發展的帶動,是世界各國工業化進程中的一種獨特現象。相關研究包括鄉鎮企業影響因素及環境,農村工業化差異,產業聯系與農村工業發展,外向型農村工業的省際差異分析等。其它新興領域還包括企業發展的地理學研究,農村鄉、村級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的研究、城市感應空間的研究等。

4.4 理論研究逐漸加強

中國地理學的理論建樹不多,人文地理學與自然地理學相比,理論研究又較為薄弱。中國與西方國家在社會制度、文化傳統、價值判斷、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具有滋生新理論的土壤,但我們的理論建設卻滯后了,這與重實踐輕理論的大氣候有關,也與人文地理學一開始就表現出與國土規劃相結合的特點有關。可喜的是,相當一部分學者在地理學的理論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 服務于決策和管理的應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學發展的支柱

地理學中人文地理學屬應用性較強的學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學的決策支持系統在我國主要集中在農業發展、工業資源的開發、重大項目的選址等領域,隨著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思想的興起,區域可持續發展調控與決策,區域產業結構和布局,區域經濟戰略和區域政策,城市和農村發展等成為人文地理學應研究的熱點。

4.6 研究技術的多樣化

地理學包括人文地理學都經歷了從個別地理知識的記載到地理現象歸納解釋,從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過程,從最初的多元統計與線性規劃的應用,到后來系統科學、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關系,社會發展因子相關分析等方面的應用,到今天GIS技術在城市規劃、區域發展、資源開發方面的大量應用,人文地理學研究技術手段的豐富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認為當代人文地理學也正在從經驗科學走向實驗科學,從宏觀進人微觀。

5. 結束語

中國現代的人文地理學理論與方法論是在后通過傳教士、外國學者和歸國留學生傳入中國的。在20世紀50年代以后,受前蘇聯自然科學體系的影響,人文地理學逐漸被經濟地理學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復興中國人文地理學。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間最廣闊的大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社會經濟也日新月異。與此同時,原有的社會制度、歷史遺存文化、社會結構形態等也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國家的發展。中國需要發展人文地理學,而且中國也具備了人文地理學發展的肥沃土壤。

參考文獻

[1] 王興中,劉永剛.人文地理學研究方法論的進展與"文化轉向"以來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3).

篇(5)

    中圖分類號:B82-06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10)11-0000-01

    在漫長的倫理學發展史上,規范倫理學一直占據著主導或統治地位,它是研究人們正確的道德行為規范或行為的應然性的理性反思活動,它試圖回答究竟什么東西使得一個行為或規則成為道德的行為或規則,它努力發現在各種道德行為和規則背后的根本的或者最高的原則,它企圖找出隱含在各種行為背后的共同的道德屬性。總之,規范倫理學試圖從理論上回答我們道德上究竟應當怎樣生活的問題。但當代西方倫理學家們大都對傳統的實踐倫理學家們的工作不以為然,認為他們的工作是建立在未加分析和未加澄清的概念之上的。

    當代倫理學家蓋伯特指出:“規范倫理學和應用倫理學缺乏對倫理學概念的和認識論的問題的探索。這些問題是人們在考究道德論辯和探索應用正當或不正當的規范理論的過程中提出來的。概念問題因道德術語和主張而生,認識論問題源于道德確證的可能和特性。”{1} 他還認為:“元倫理學可以界定為對于抽離了具體內容的道德規則,道德標準,道德評價之本性證明,合理性,真理的條件和性質的哲學研究。它將道德或道德原則作為其研究對象。”{2} 讓倫理學研究做出這種從“實質”到“形式”的轉向的第一人是G.E摩爾。

    1903年,G.E 摩爾(G.E.MOORE,1873—1958)《倫理學原理》一書的發表,是一件“具有劃時代里程碑意義的事件”{3} ,它“標志著20世紀倫理學革命的開端”{4} 。

    摩爾的研究和分析指出,早先關于倫理學問題的著作中的大部分觀點是極其混亂的,原因在于他們沒有在理解倫理學問題之前就嘗試對倫理學問題作出回答。于是,對某一具體的說謊行為,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結論:有人認為這一說謊行為是善的,有人則不這么認為。所以,摩爾認為倫理學的核心問題就是:“善”的含義究竟是什么?如果我們能夠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就獲得了決定倫理學判斷真假的證據,就能解決倫理學中的爭論,判斷誰是誰非。

    《倫理學原理》中的核心部分是“未決問題論證”,摩爾試圖通過它來證明“善”是一種單純的,不可定義的,非自然的屬性。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摩爾的論述只涉及到“善”(好的)一詞的意義,并且認為“善”是不可定義的,但他并未強調我們不可能對那些實際好的東西進行描述。摩爾自己就認為“的快樂是善的”{5} 。但“的快樂”“快樂”并不就等于“善”的定義。

    摩爾的論證有諸多問題 ,{6}但對他的最直接的批評就是:有人提出了對“善”的定義。如情感主義,規定主義,準實在論等等。

    第一個提出完整理論反對摩爾對“善”的不可定義的說法的大概就是文學評論家的C.K奧格登和I.A理查茲。奧格登和理查茲寫道:“‘善’被認為是一個獨特的,不可分析的概念……(這個概念)是倫理學的主題,我們認為,‘善’的這一獨特的倫理用法是一種純情感的用法。{7} ”他們在1923年首次發表的《意義的意義》(the meaning of the meaning)這本著作中,基于他們對于語言的研究,認為用來表達我們思想的符號既可以表達詞的原義,又表達情感。他們認為,科學的表達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普通表達是象征地使用語言,以便傳達周圍事物的信息。在這種語言的使用里,有一參照符號即我們所涉及到實物。例如我說“長江大橋長X米”,那么我便是在進行某種表達,即在用符號來記錄或傳達一個參照符號,并且我使用的說明符號在理論方面應該是可以檢驗的。然而,在情感語言里,我們并不是在力圖傳達自己的主張,而僅僅是表達或試圖激起我們的情感和態度。這兩位作者認為,由于沒有注意到語言可能經常從情感上運用,而不是象征地運用,所以哲學家已經被引入歧途,他們嘗試去發現如“美”“善”這些詞所涉及的某些事物,而不是去發現明顯地符合這種準則的事物。所以,他們不再討論作為唯一的,模糊的,不可分析的,非自然的“善”一詞的含義。奧格登與理查茲認為,在具體運用方面,由于象征意義和情感意義通常是混在一塊兒的,因而區分兩者便顯得困難。但他們堅持區分兩者是一種趨勢,會便于更加清晰地使用和理解我們的語言。

    在從奧格登和理查茲到A.J艾耶爾期間的哲學家一直都在致力將這兩種區分——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細致化。如布雷斯維特(braithwhite),W.H.F巴恩斯。后者認為,一個社會中關于價值判斷的爭論產生于對同一問題持兩種不同觀點的矛盾。這種爭論不可能通過推理來解決,而只能通過改變對方的態度來解決。

    奧地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是20世紀“最負盛名的”,“最具創造力的”哲學家之一。其哲學思想可明顯劃分為兩個階段:前期以《邏輯哲學論》為標志,關注的主要是邏輯語言分析,后期以《哲學研究》為標志,提倡日常語言分析。{8} 維特根斯坦認為世界是“事實的總和”,是一切實際“事態”的存在。邏輯是描述原子實在的表現形式,事實的“邏輯圖畫”就是思想。而思想不過是有意義的語言或命題,語言與實在的關系是一種實在的邏輯描畫與實在的事實表現的關系。并且他認為,全部哲學就是一種“語言批判”,哲學的目的是使思想在邏輯上清晰,哲學不是理論而是活動。哲學工作主要是由解釋構成的。為了達到清晰和準確的目標,維特根斯坦提出了語言的功能和界限問題。他認為人類可說的東西即有意義的命題或表達是有界限的。{9}

    受維特根斯坦的影響,維也納學派即邏輯實證主義的主要代表,艾耶爾,史蒂文森,它們繼續發展了倫理學情感主義理論。按邏輯實證主義,一切有意義的命題,或者一切有可能證明或者證實的命題,要么是經驗的命題,要么是分析的命題。艾耶爾,邏輯實證主義的領軍人物,也是倫理學情感主義的代表人物,他試圖證明所有的知識都來自于經驗,即所有的綜合命題都是經驗命題,并且一個命題的意義,是其自身證明的方式。即陳述一個經驗命題意味著陳述用來確定命題正確與否的觀察。那么這個觀點所面臨的難題是:倫理學命題似乎是綜合命題,但倫理學話語經驗上有無法證實。倫理學判斷中“道德的”“善”或“錯誤的”之類的謂詞所斷定的屬性并不存在與對象之中,其意義也不包括在主詞的意義當中。那么如何解釋看似綜合命題的規范性的倫理學命題經經驗上無法證實呢?艾耶爾對倫理學話語考察后的結論是:倫理學命題根本就不是有事實意義的命題,倫理學語言的目的只是用來表達或者激起情感。摩爾認為倫理學的基本概念是單純的,不可還原的,非自然的屬性,艾耶爾也認為倫理學判斷里根本沒有有意義的概念。

    有許多對情感主義倫理學的批評,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批評并不關心對情感注意的修正,他們只是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上:如果情感注意理論被廣泛接受,那它將有損于社會,它會損害我們對文化的傳統道德原則的信心。“人們或許會認識到一種斷定所有的道德判斷僅是沒有意義的情感的表達的理論會加劇人們傳統文化價值觀點崩潰,但在此,正確評價任何哲學理論對(非哲學家)普通大眾的實踐影響是困難的。并且,在人類歷史上,大部分最具有創造力的進步都被許多危及人生存的社會傳統價值所拒斥。”{10} 無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什么,我想艾耶爾的意圖是正確的,即更清楚地表明什么倫理爭論的本質。

    只是,艾耶爾的情感主義除了對之一些不“專業”的反駁之外,還面臨這樣一些問題:(1)怎么樣避免道德上的對錯完全依賴于大腦狀態的問題!如果道德上的正確與錯誤完全依賴于我們大腦的主觀狀態。因此,如果我們的情感變了,這是否意味著道德上的正確與錯誤也因此改變了。小時候我并不喜歡吃香菜,但我現在喜歡吃了。這是對香菜的情感的變化,以前不愛吃香菜葉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我以前覺得說謊(殺人)是正確的,但現在認為說謊(殺人)是不正確的,那么我一定會覺得以前的道德判斷是錯誤的,而不單單是一種情感的變化。(2)怎樣解決人們之間的道德分歧!持同一種價值觀的人們之間可以產生真實的道德分歧,但這種分歧只不過是事關事實問題的分歧,人們可以用論證解決他們之間的分歧,然而在采用不同價值觀的人們之間,當涉及到純價值問題時,只能求助于謾罵!“費雷格—吉奇”問題,界定道德情感的問題,等等。

篇(6)

中圖分類號:G63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6-0214-01

考試與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和教學管理的重要手段。《國務院辦公廳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文件中,強調建立促進教師和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注重發揮評價的診斷、激勵和發展,促進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能力的作用,實現老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1]。

1.何謂發展性評價

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評價學習的最終成果,而忽視學生的勤奮、努力程度,這是不公平。不能把評價變成威脅人的東西,任何時侯評價都不可變為貶低個性的手段。”

發展性教學評價以多元智能理論、成功智力理論和建構主義等理論為基礎,是形成的、多元的、互動的、發展的、動情的[1]。相比傳統的、單純的考試手段,學生發展性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評價要求更高,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它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從而實現全體學生的發展,以及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在傳統的地理教學中我們可能重結果多于重過程,缺少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的發掘,導致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的匱乏,同時有意無意壓縮了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而過于側重知識目標的落實,比如讓學生去重點背誦“標準答案”。

2.實施地理學科實施學生發展性評價的必要性

2.1 實施學生發展性評價是教學改革深化與實踐發展的客觀需要,是對現行評價制度的改革與完善。它是實施新課程、新課標的要求,教育改革的大勢所趨。地理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貫徹“對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和“生活中的地理”的新課標理念也需要進行有效的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關注教師在教學中是否能根據學生和本地實際狀況突破“文本”的規定性,真正要求我們做到因材施教,教學不只是教“文本”,更注重學生的“體驗”和“生成”[2]。

2.2 廣州市學業質量抽測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全市性中小學學生學業質量抽測包括水平性評價的抽測和發展性評價的抽檢兩種。一是考查學科學習目標到達度的抽測,由市統一命題,測試后要進行全面的質量分析,指出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二是屬于過程性的發展性評價專項抽檢,例如實驗操作、表現性評價、研究性學習檔案抽檢等[3]。學生學業質量監控不同于"統考",而是對學生學業質量的全面、科學的管理,更加關注重在過程的發展性評價。以促進學生學業發展為目的的發展性評價,則主要由學校負責實施,區和市負責指導和抽查。

3.如何結合我校學生實際實施學習發展性評價

初中地理應力圖建立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差異發展和主體發展為根本目的的學生評價理念和評價體系。通過實施學生學習性評價,實現三個目標:立足過程評價,全面關愛學生長;關注個體差異,激發學生內在動機,及時反饋信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4]。

3.1 樹立評價新理念:評價新理念如下:①評價目標多元化;②評價方式多樣化;③評價主體多元化;④結果與過程并重[3]。

3.2 目前存在問題

3.2.1 學生重視程度不夠,總體素質欠佳。地理學業水平測試中的學業考查成績包括三部分:紙筆測試成績、非紙筆成績、日常學業成績。以我校參加廣州市2011年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和實際考核情況為例,評卷方式為南沙區通過集中、流水作業方式網上閱卷統改。現選擇一個中等程度的班統計數據說明:該班人數50 人,難度統計:全卷簡答題難度0.57 ,綜合題三道,難度分別為0.60 ,0.55,0.58 。均稍低于試卷設計難度0.6。

3.2.2 班容量較大,教師難以兼顧全面。后進生面廣,個別學生持無所謂態度,參與程度較低。比如2011年學業水平測試中非紙筆成績30分,有個別學生得分居然還不到10分。全級參加考核學生708人,考核成績為D等、E等學生共計163人,占全級學生比重23.02%,高于南沙區比重14.8%。

3.2.3 教師的素質、觀念還需進一步提升,方法要進一步改進。要徹底改變原有的傳統教學觀念,讓教學過程成為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適合其個性發展需要的教育過程。教師不僅會教授課本上的內容和知識點,還要找到教學的生長點、學會設計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生成新的問題,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改變自己的教學思路,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3.3 實施發展性評價的措施。結合地理學科特點,突出過程性評價,逐步形成了評價內容多元化和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發展水平和基礎知識進行綜合評價[6]。加強地理教學課堂中教學三維目標的落實。

參考文獻

[1] 發展性教學評價。[EB/OL]..2012-03-19。

[2] 張素霞.地理教學中發展性課堂評價[J].才智,2009(30)。

[3] 本刊評論員.對廣州市實施學生學業質量監測問題的思考。[EB/OL].. 2012-03-19

篇(7)

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任務歷史地落到了青少年身上,如何更好地實施這一戰略目標,學校應進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高中階段的教育是基礎教育,承擔著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任務。在高中地理有限的課時內,我們不應只限于傳授給學生傳統的地理知識,而應該從學生的認識規律出發,培養學生現代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2 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重點

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是以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為中心任務。它更加有效地符合人的學習認知規律,符合人的思維發展規律,提高人的素質,增加人力資源含量;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特征在于以人的持續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觀、資源觀及相應的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最終追求人的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承接了傳統教育的優勢和功能,更注重教育的社會功能的體現和完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的重點體現在:

2.1 學會認知,追求科學的精神。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社會的知識含量達到目前豐富的程度,并仍以爆炸的速度在迅速增加和發展,傳統的未成年期的教育已不再能滿足個體一生發展的需要,新的事物需要學習者在實踐中具有很強的自我學習的認知能力,而它絕不局限在未成年人的學習興趣,學會認知是個體發展必須的能力,是教育重點。對科學精神的追求,是完善認知的必須能力,也是教育的重點。對科學精神的追求,是完善已知能力的重要途徑,將對個體客觀認知世界產生積極的影響。

2.2 學會做事,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認知的目的還在于實現其掌握社會實踐的能力,學會做事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對個體實踐能力的要求。

2.3 學會和諧共處。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受教育者的持續發展觀。而持續發展觀的重要特征在于和諧共處。它既要受教育者學會人與人的和諧共處,又要學會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和諧共處,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2.4 學會生存。可持續發展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目標,但由于世界各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分配的不平衡將在很長的時期內存在,由此引起的競爭和壓力也將持續存在,學會生存對我國受教育者來說是必須的,也是長期的。

3 在地理教學中滲透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做法

3.1 開展多種形式的第二課堂教育。要想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意識,光靠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應讓學生走出課堂,去尋找更多的在課堂上學不到、看不到、聽不到的地理信息。筆者在第二課堂活動設計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時,讓學生思考,查找相關資料,進行討論,或辦地理小報,相互學習交流,直接參加到活動中,結合課堂所講授的內容,效果很好。

3.1 開展主題不同的講座,如《中國21世紀議程》《地球的一天》《中國沿海地區21世紀的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等等。

3.2 開展鄉土調查,尋求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3.3 提供實例,撰寫小論文,完善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思想。

3.4 組織學生收聽收視有關可持續發展的電視、廣播,了解世界發展的現狀,聯系本國、本地區實際情況讓學生分析得失成敗,從而使學生增加可持續發展的感性認識,也提高學生的應用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諸多活動中體驗“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在活動中增長了學生才干。

篇(8)

其次,要給教師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人的素質與才智不盡相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但又都有自身的長處。學校管理者應該人盡其才,揚其長,避其短,讓每個教師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與空間。讓每個教師都能有機會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的平臺應該建立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可以是主業中的公開課、研究課,以及教研沙龍中的主講者,或者是科研講座上的中心發言人;也可以是副業中的書法、歌詠、朗誦、演講、球技等活動的參與者與競技者。在這樣的平臺上,教師的專業可以在互學互助中得到延伸,特長可以在相互欣賞與交流中得到提高。我們經常說,優秀學生是夸出來的,其實,優秀的教師也常常是在贊譽中獲得信心,得到鼓勵的。另外,教師在展示自己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在向學生展示個人魅力,有魅力的教師,總是比有威信的教師更受學生的愛戴與歡迎。讓每一個教師都有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教師就能比翼齊飛。

二、探索教師發展的有效途徑

第一,要讓教師感受職業的樂趣。教師職業可以滿足個人的表現欲、支配欲、權威欲、成功欲,還能和學生交朋友,保持童心,教師在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同時也在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教師能把教書育人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來對待,那么他的精神境界就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于是他將自覺地把有無窮無盡智慧和力量貢獻給偉大的教育事業。

第二,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管理者要引領教師做好校本研修,即學校層面實施的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與解決實踐中的問題有機統一的活動。其特點是以校為本,問題來源于實踐,以問題為載體的研究活動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最有效途徑,踏踏實實搞好校本教研活動是每一位學校管理者應該高度重視的問題。

在研究中工作。研究是為了更科學、更有效地工作,教育工作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的工作必須在研究中進行,用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用人格和教育的藝術去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教育是一項帶有缺陷的藝術,怎樣使我們的工作少有缺陷,這就是需要我們研究的問題、解決的問題。

在反思中成長。教師成長的最好途徑是自己培養自己,即養成反思的習慣。反思是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批判性的思考。人若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只會使自己堅持已有的做法,不能改進;人若能看到自己的短處,便會使自己加速進步。教師若能在反思中發現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他應該能主動想辦法去克服它。

第三,把教師變成“學校人”。學校管理的最好方式是文化管理。管理者要用心經營學校文化,形成一種氛圍,讓每位教師融入其中。文化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氛圍,是引導人、激勵人、鼓舞人的一種動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奮進的一面旗幟。文化是一種非強制性的教育手段。學校文化是學校群體成員,在教育教學和管理實踐中逐漸積累,共同創造生成的價值觀、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是對全體師生的態度、思維及活動方式具有規范作用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我們是教育工作者,教師是摯愛,這種愛越無私,越是深厚;教育是思想,這種思想越是現實,越是智慧;教育是信仰,信仰越堅定,越有力;教育是追求,追求越執著,越有成果。教師若能在關注自己成長的同時,能主動關心學校的發展,那么這所學校就將大有希望了。

第四,努力激發教師的工作活力。如果教師工作能自始至終充滿活力,那他就能保持昂揚的斗志、旺盛的精力、敢于創新的魄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不斷完善自己,發展自己。反之,如果教師工作缺乏活力、缺乏主動性,那么整個學校工作就將死氣沉沉,更談不上發展了。

三、建立激勵教師發展的長效機制

學校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如何應用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工作,也是促進教師發展的一種無形力量。

1.情感激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三分管理七分情”。因此,管理者要注重情感投入,尊重教師人格,傾聽教師心聲,關心教師疾苦,端平“一碗水”,與廣大教師心心相印,同舟共濟,群策群力。工作中要注意以情動人、以誠感人、以信取人,最大限度地把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激發出來,挖掘他們的潛能,使他們積極工作,發揮他們的才能。

2.目標激勵。做任何事,沒有目標就會迷失方向。目標是人們要達到的預期結果。所以學校管理者要將大家所期待的未來愿景制定成近景目標、中景目標和遠景目標。目標的制定要讓教師參與,讓教師認識到自身在集體中的作用、價值。增強主人翁的責任感,朝著既定的目標次第前進、次第提高。

篇(9)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33-170-01

一、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可持續發展意識的目的分析

現今,我國的教育方式已經有傳統的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初中的地理教學中也充分發揮了思想、地理、實用、時代以及趣味性,體現其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作為當前人類發展的思想、戰略,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內涵對地理教學的變革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給素質教育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教學生樹立正確的可持續發展觀,包括樹立正確的資源關、人口關以及環境關。要明確人類的發展其實就是人口、環境、資源以及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這也是符合當代公民的基本條件。為此,我們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不斷滲透可持續發展教育,并以此作為素質教育的基礎。讓學生充分理解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思想、觀念。這也是教師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首要責任。

二、可持續發展教育

可持續發展中三大要素就是人口、資源環境,資源的分布決定著人口的分布、規模,人們不合理利用資源有造成了環境問題的原因。其中基礎是資源問題,核心是人口問題。

1、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了解資源分為再生資源和非再生資源兩大類,在地理教學中,讓學生有資源危機意識針對可再生資源合理利用。如水資源和土資源,但是在進行資源開發時引起一些污染或是開發過度的問題,我們必須加以注意,節約使用,同時開發一些新能源(太陽能、風能等)。

2、人口可持續發展

現今,全球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人口的問題,早在2012年底世界人口就已超過了63億。人口在不斷地增長,但是自然資源卻是有限的,這使得資源消耗過渡造成生態環境失去平衡。比如過度伐木、圍海造田等。這些情況都明確指出一個問題,只有真正的控制好人類自身的增長,才能夠更好的保護環境、資源得到長期利用。

3、環境可持續發展

人類主要在自然環境條件下才能得到生存和發展,同時人類必須給與自然環境尊重,并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如今,人們對自然環境恣意的開發、破壞生態平衡,甚至引起全球的問題,比如全球極端氣候、溫室效應等,又比如我國黃土高原的沙塵暴天氣、蒙古草原的荒漠化等,這些情況的發生都是因為我們過渡開采資源造成的,所以我們必須認真看待資源的保護、開發,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同時也要考慮長遠的發展。

4、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所謂可持續發展,即在滿足當代人需要的基礎上,不損害后代的利益,并保證符合其需要的能力發展。由此可以說明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是平等的,其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的平等。首先,當代人間的相互平等,包括國與國、人與人之間都應該享受同等的發展權利,互相尊重。其次,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的平等,我們在進行開發資源是也要考慮到子孫后代的利益,禁止過度開采傷害到后代們的生存和發展的權利。

三、如何實現初中地理教學中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培養

1、將可持續發展教育滲透在地理教學中

在地理教學中,我們如何讓學生系統的認識可持續性發展,作為教師要從客觀的角度系統的講解人地關系,以豐富的地理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機結合增加可信度,明確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只有學生真正做到這一點,有機結合地理知識和生活實際才能樹立真正的可持續發展觀。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分析教材中的可持續發展內容,將其滲透到地理教學中。與此同時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通過課堂教學強化孩子對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培養。

2、將可持續發展教育滲透到課外活動中

在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時,教師不可以單一的靠課堂上的教學,我們也可以結合開放式地理教學方法的課外活動,共同樹立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我們可以通過走出課堂以實際行動展開可持續發展教育。比如征文比賽、專題講座、辯論賽等加強學生的互動交流,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使命感。

3、將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培養滲透到日常生活中

通過可持續發展教育來改變學生在日常生活環境中的行為習慣就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目的。所以,對學生可持續發展一時的培養,不能只是針對于書本、課堂和學校,也要注重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滲透可持續發展教育。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可持續發展意識至關重要,這對學生的未來工作、發展的影響十分重大,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可持續發展教育也是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前提條件,所以,做好可持續發展教育工作,是初中地理老師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 馬銀霞.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新觀念的培養[J].文科教學探索,2007(12).

篇(10)

    地理教學要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21世紀議程作出自己的貢獻,教育學生理解、接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 思想,自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為實施21世紀議程作好準備。具體要求是:①正確理解滿足現在需要和滿足未 來幾代人需要的關系,樹立立足當代面向未來,為人民、為子孫后代造福的觀念。②正確理解根除貧困與滿足 廣大人民需要的關系,增強扶貧和人類平等發展的觀念,自覺支持建立富國支援窮國和發達地區支援不發達地 區的伙伴關系。③正確理解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樹立發展與環境互補和對環境負責的觀念,作自 覺的環境衛士。④了解21世紀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策略和行動,增強參與實施觀念和歷史使命感 ,自覺作好實施21世紀議程的知識、思想和參與能力的準備。

    二

    環境與發展的戰略思想變革,必然引起地理教學內容與方法的變革。因為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對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提出來許多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待地理事實,把發展環境與持續發展積極聯系 ,解決環境問題、有害性生產問題、貧困問題,調動全體人民(包括青少年)參與持續發展戰略和21世紀議程 ,都提高到戰略高度,作為策略和行動的重點,傳統的、現行的地理教學內容和方法,都是很不適應的,顯得 陳舊滯后。不認真對待,實行變革,就難以完成地理教學的歷史使命,甚至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轉變發展戰 略向持續發展過渡是一個長期過程,但教學是培養人的,有它的超前性,必須早開始變革,為實施可持續發展 戰略早作準備。當前地理教學變革要突出以下兩個方面:

上一篇: 體能訓練的誤區 下一篇: 國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性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精品人成在线电影 | 亚洲v日本v欧美v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国产AV |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香蕉成人人多人视频 | 制服丝袜亚洲中文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