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9 11:19:0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生態文明建構背景下,新農村建設面臨的主要困境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農村在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新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發展面臨著諸多的困境與挑戰。
(一)農民自身生態觀念與生態意識淡薄、生態責任弱化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是農民,由于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尚處于建設的初級階段,各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評價、教育宣傳和培養機制尚不完備,致使大多數農民對生態文明雖有所了解,但在認識上比較狹隘和片面,對生態環境的價值認識不深、環保意識不強,生態責任缺失,常常從自身現實利益出發,把環境保護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立起來,只顧眼前、不顧長遠、急功近利、竭澤而漁。如在農業生產中過分地依賴化肥、農藥等化學產品,以消耗大量的能源為代價實現農業增產,對大自然進行掠奪式索取和經營等。進而對生態文明建設只停留在家中“庭院干凈”等表面現象上,致使一些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惡化。
此外,多數農民缺乏對自身的正確定位,意識不到自身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把自己在生態文明型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地位推給政府,認為生態文明型新農村建設是政的事。從而導致生態文明建設主體普遍性的缺失。
(二)農村基層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的缺位
首先,傳統的發展觀和政績觀根深蒂固,基層政府片面追求經濟增長,GDP至上。其次,基層政府對農村生態環境整治資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夠。最后,基層政府對生態保護的教育、宣傳力度不夠。相較于城市對生態保護的宣傳、教育力度,農村的環保宣傳、教育幾乎是空白的。
(三)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有待完善
目前,農村地區的環境監測體系普遍不完善,甚至根本沒有,農村生態環境的評估、監管缺少環保科技支撐體系。直接導致對畜禽飼養污染、鄉鎮工業污染和城市一些工業污染源向農村地區轉移控制不力。環保科研和實際應用不能緊密結合,科技成果利用效率不高,對農村環保適用技術的創新和推廣力度不夠,現代科技對農村生態建設的支撐作用沒有充分顯現。
三、應對生態文明背景下新農村建設困境的對策簡析
(一)轉變農民價值觀,確立生態文明新理念
加強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轉變觀念要先行。作為生態文明構建中最直接的社會行動者,廣大農民是否關注并參與生態文明的構建,其生態文明觀是關鍵。要通過加大宣傳和教育,使廣大的農村人口樹立“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生態文明新觀念,這是生態文明背景下新農村建設的前提。同時,要使其知曉自身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社會角色、承擔的社會責任、享有的社會權利,真正認識和了解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使農民樹立憂患意識和生態危機意識。要引導廣大農民認識到實現生態文明不僅關系到自身生存,更關系到其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展,從而激發農民保護自然環境的責任心,增強生態環境保護行為的自我約束力,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觀。
(二)強化基層政府職能,加強宣傳力度
首先,基層政府要擺脫傳統政績觀念的束縛,不能把經濟效益作為評判一切的標準。要從改變農業生產方式入手,推進農村的生態經濟,是改造農村落后生產方式、改善農村生活方式的根本。尤其是,要利用好產業轉移的機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人文經濟等新型生態經濟形式,對于處理好農村建設中的人、社會、自然之間的關系,提高生態的效能,促進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基層政府要以生態文明理念為指導發展鄉鎮企業,,合理安排鄉鎮企業布局,綜合考慮農村產業結構現狀和環境資源承載能力,不能以犧牲環境、破壞資源為代價追求一時的經濟增長,走循環經濟之路。
其次,政府要加大農村生態建設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基層政府需要根據十有關精神研究,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體和個人多渠道融資機制,保證穩定有效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投入。農村地區生態環境脆弱而復雜,各區域的生態環境狀況相差甚遠,有很多宏觀與微觀的生態環境問題需要進行探討與研究。基層政府要按照環境保護科技發展規律,結合農村地區現實情況,深入分析其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理清發展思路,凝練重大環保科技發展課題,為項目實施找準切入點,合理配置環保科技資源,重點部署農村環保科技工作,不斷提高環保科技含量,加大環保科技的政策扶持力度。
(三)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完善相關政策
1 現代林業發展的內涵和屬性
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認識的不斷加深,林業建設逐漸成為改善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現代林業在實踐和探索中不斷發展成熟,并積極促進自然生態環境質量的提升。通常來說,現代林業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對生態的建設,提高對森林資源各種功能和作用的利用效率,引導社會群眾廣泛加入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的建設中,并在先進科學技術的有效支持之下,在和諧社會中建設“和諧林業”,以期更好地滿足人類生活的各類需求。
現代林業具有多種層面的重要屬性,除了作為國家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現代林業還能發揮自身巨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文化功能,承載著文化的內涵。在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過程中,現代林業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態文明的建設中,現代林業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場經濟不斷成熟發展的背景下,現代林業的發展也從木材生產供應為主,逐漸轉向以生態建設為主,并在新的歷史時期,不斷發展林業的多種重要功能[1]。
2 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歷史任務,為了不斷克服歷史發展改造過程中產生的負面效應,并合理改善人與自然之間的各種關系,生態文明建設勢在必行。林業發展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承擔著重要的生態任務,并逐漸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通過發揮植樹造林、保護濕地等功能,極大促進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在維護生態安全方面,現代林業的發展能夠極大程度上促進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的建設。在我國西部干旱地區,林業建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林業的發展在緩解森林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生態危機方面更是不可替代。在新的歷史時期,林業的建設發展逐漸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領頭羊”,不斷創造出價值豐富的生態文明成果,推動著生態文明的良好建設[2]。
作為國家重要的公益事業和重要的基礎產業,現代林業的發展不斷煥發出新的動力。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生態文明建設對林業發展建設提出了新的歷史要求,同樣也為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現代先進的林業技術科技,林業發展中植樹造林的質量和效益將得到不斷地提升,西部干旱地區的林業生產力也將不斷提高,為當地環境、社會、經濟帶來巨大的效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并提高西部地區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
3 加強綠色生態空間與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策略建議
3.1 宣傳生態安全知識,引導社會形成生態文明理念
首先,從文化意識的層面引導社會廣大群眾的生態文明意識,通過對生態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普及以及生態優先政績觀而體現,在社會各階層中樹立生態文明的觀念。這種方式能夠在國家政策方面體現出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從而良好引導群眾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并進一步重視林業生態文明的建設,形成綠色生態空間。
3.2 加強林業生態文明建設重點的實踐和探索
林業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戰場,在我國西部干旱地區,林業建設對于改善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和荒漠生態系統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建設林業生態文明的過程中,應當統籌規劃,突出建設的重點,并積極進行實踐和探索,加強林業資源保護,促進林業建設的綠色發展,維護林業生存空間,加強物種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積極推進林業生態文明和綠色生態空間的建設。
3.3 加強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激勵機制建設
在促進林業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應當重視相關激勵機制的建設,并規范實施細則。林業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應調動中央和地方的工作積極性,發揮政府和市場機制的力量,加強對于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投資和鼓勵。并在此基礎上,明確各級政府的責任分工,制定出相應的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經營方案以及林業生態建設的實施規范和細則。通過國家政府層面的有效資金支持和各省級政府的高效實施,以及對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經濟“無形之手”的良好協調,才能最大程度上獲取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支持和保障,在多種層面上推動我國林業生態文明的建設和綠色生態空間的形成。
當前生態問題日益突顯,已經成為急須解決的重要問題,生態文明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要方向。在黨的十,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明確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生態文明是重大的社會發展趨勢,教育要順應并推動這一趨勢。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其生態文明觀直接影響了國家未來的生態文明,大學生的生態意識培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強化生態危機的生活感官
在生態學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多地引進學生身邊的案例,對案例逐一深度分析并予以情景再現,讓學生成為危機中的“主人公”,讓學生對生態危機有更深刻的體驗與帶入感,對生態危機意識有更強的生活感官。讓學生通過生態學的課程學習,切實感受到生態學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實實在在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態學老師可以巧妙地設置課程內容來強化大學生的生態危機意識,并利用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來強化學生的認識。
二、分析生態危機的背后機理
在生態學課程教學中,在通過案例強化學生對生態危機的生活感官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學科角度和理性思維去分析和掌握生態危機發生與防治的背后機理。學生只有對生態危機有了科學認知,才能形成科學的生態意識,才能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去看待生態危機的發生,從科學的角度去構建合理的生態運行機制,從而思考生態危機防治的具體措施。生態學課程老師通過分析生態危機背后的機理,來讓學生從理性上對生態危機有深層次的認知,進而通過生態學課程的理論來幫助其形成生態意識。
三、注重生態行為的日常
“落地”在生態學課程教學中,生態學課程老師應更加注重將學生所形成的生態學意識轉為日常行為。強化大學生生態意識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大學生能夠做到知行合一,尤其是在生活中能夠將生態意識有效地轉化為自身的行為習慣,將其內化為一種生態素質。如不亂丟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注意節約用水、垃圾分類等,都是生活中隨處可以踐行生態文明的載體與路徑,我們可以做的、可以結合的還有很多。在大學生生態意識的培育路徑中,要注重將所學知識予以“落地”,要更多地注重學生日常生活習慣的養成,進一步提升生態理念,把生態意識運用到生活、社會的各個領域。
四、加強生態意識的立體宣傳
生態危機已經到了無法躲避的階段,但是學生對生態危機的理解普遍不深刻。學校在日常教學中要加強對生態危機的立體宣傳,將生態文明意識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可以舉辦系列講座、知識競答、辯論、社會實踐等主題活動,作為課程教學之外的重要補充,使學生生態意識在潛移默化中產生疊加效應,深化對生態意識的認知與落實。
五、整合各方資源合力
近年來,由于我國城市建設速度越來越快,以及工業發展取得空前進步,對我國生態環境水土保持造成一定影響,使得我國生態自然修復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不能達到理想效果,進而影響我國工業和城市建設的長遠發展。為此,我們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措施來將水土保持的重要理念推入落實到人們心中,進而做好生態文明建設,以加強我國經濟的長遠穩定發展。
1生態自然修復的基本意義
生態自然修復就是當某區域的生態環境在經過破壞或者退化后,進行自主恢復的過程,其主要作用就是實現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進而建立一個和諧文明的生態環境。通常情況下來說,生態修復是指相關部門采取各種生態工程技術等,針對生態環境中所出現的問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改善生態環境的破壞,其目的是對生態環境或生態系統進行重新調整、優化,使其與外部信息和能量進行相互融合,進而促進生態環境恢復到原始狀態。此外。隨著各國專業人士對生態環境的研究發現,生態環境修復主要是從生態恢復、生態重建、生態修復以及生態改良等方面來實現的,這幾方面雖然是針對不同問題來對生態環境進行改良的,但是其含義基本上是一樣的,都是圍繞著對生態環境的“恢復和發展”來進行的,使得已受到損壞的生態環境能夠進行系統的修復,并且達到持續利用和發展。
2采用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相關措施
2.1注重利用生態環境自我修復能力。在水土保持生態修復中,主要以自然恢復為主,即我們應該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遵循自然的循環規律等,使生態環境能夠實現最大程度上的自我修復。此外,相關人員還應該注意掌握生態環境中各種生物與生態因子之間的關系,以及自然界的演替規律、物種之間的競爭與存亡等問題,這些都屬于自然所擁有的基本屬性,我們只有盡可能將其掌握到位,并對其加以運用,才能使生態環境得到很好地恢復。2.2注重因地制宜式的生態修復。我國是一個土地面積非常遼闊的大國,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地區特征,并且不同的地區還有著不同的氣候、環境等,如降水量、森林面積等特征,這些因素對我國生態環境的自我恢復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響,并且各種地區生態環境的修復過程也是有許多的不同之處。因此,我們不能從單一地區生態環境成功恢復的案例來對其他方面進行控制和治理,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地區生態環境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針對不同的生態問題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而保證生態環境能夠最大程度上進行自我修復。2.3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修復工作。在我國很多偏遠的農村地區,存在著植被面積小、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但由于這些農村大多是地廣人稀、經濟不發達等一些偏遠地區,所以常常缺乏一些有效的治理,影響了我國生態文明的建設。因此,我們必須認真重視起來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尤其針對農村的水土流失問題,相關工作人員應積極對當地生態環境進行考察和研究,進而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因地制定一些生態移民或者生態修復方案,從而更加科學地治理、恢復和建設農村生態環境。此外,還要注意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格局進行科學嚴謹的劃分,建立系統的生態治理格局,以防止后期生態修復工作產生在在破壞現象,從而促進我國生態修復的長遠發展。
3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措施
3.1加強和完善人們的生態保護理念。通常情況下,我國水土流失主要是受到人為和自然兩方面影響而產生的。自然因素一般不可避免,我們只能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但是人為方面卻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改變的,這對生態文明的建設是十分重要的。究其原因,近年來產生一系列的人為破壞問題主要是由于人們心中缺乏加強生態保護的意識,他們認識不到生態環境被破壞將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對其后果的嚴重性沒有深刻的認識,因此,常常在監督較為寬松的地區,由于各種利益等因素,而對生態環境造成大量的破壞,這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大力度對人們的思想觀念進行教育,以此來促進生態保護觀念深入落實到人們心中,讓人們懂得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能夠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自覺進行監督和管理,不做那些傷害環境、破壞環境的事情,進而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3.2加強先進科學技術的引用。為使得我國生態環境能夠得到更好地保護和恢復,我們除了采取相關措施來促進生態環境進行自我恢復外,還要注意引進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來促進我國生態文明的建設。由于近年來我國科技的發展非常迅猛,并且取得優異的成就,尤其是那些比較高端的科學技術,對我國生態環境的恢復將是十分重要的。相關研究人員在對水土流失的治理中,要注意將科研成果的真正價值體現出來,同時也要注意以生態環境建設的實際情況來采取相關的技術,進而保證生態環境建設能夠更加綠色化。此外,相關部門之間也要注意加強科學技術之間的相互交流,從而建立全面系統的水土保持監測體系,從而保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有效開展。
4結語
總之,加強水土保持生態自然修復和生態文明的建設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當前我國在生態修復與生態文明建設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阻礙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因此,我們需要根據當前實際情況,從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加強技術引進等各方面,來對生態環境進行治理,進而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作者:蘇江 寧何 單位:昆明龍慧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對教育對象和社會生活所能發揮的積極的有利的作用和或影響。[1]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功能,就是使人們形成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思想品德,從而推動和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人們生態文明建設的素質和能力,激發生態文明建設的興趣,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
一、 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是通過培養、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來實現的。黨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十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十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2]人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承擔者和實施者,也是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享用者,生態文明建設能否順利推進和完成,關鍵在于“生態人”的培養問題。這就要求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彰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價值,以培育更多的,能自覺承擔生態文明建設責任的“生態人”。
(一)樹立生態文明建設觀念與思想
只有讓生態文明建設的觀念深入人心,才能調動人們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人們的主人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和作用,就是培養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思想觀念和道德素質。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來傳播符合時展的思想和觀念,以此來系統地對教育對象施加影響,進而形成與社會發展方向相一致的思想觀念。生態文明建設雖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課題,但要使生態文明建設轉化人們內心的驅動力,與社會發展的需求相一致,還需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養人們的生態價值觀。從社會學角度而言,提高公民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了解自己的責任,可以歸結為價值上的導向。通過對人們進行生態知識的教育,引導人們加深對自身在整個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及與自然關系的認識,意識到當前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危機,從而使生態文明的價值觀念內化為人們穩定的心理結構,外化為一種現實的行為,進而維護生態平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人們克服“人類中心主義”的狹隘思想,教育人們在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決不能為了經濟利益而忽視自然的運行和發展規律,不能過度開發自然,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同時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必須考慮子孫后代的利益,做到人、自然、社會和諧共生,永續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人們從思想上認同是關鍵。因此,首先必須解決好人們的思想認識問題。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宣傳,讓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走出課堂、走出書本,走進社會,可以使生態文明建設知識實現大眾化,在各種場合、各種人群中間,廣泛地得到普及和推廣,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踐行科學發展觀、解決生態危機問題的有利武器,最終幫助人們形成生態道德意識和生態思想,弘揚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摒棄“人類中心主義”的負面影響,為生態文明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素養
一個人的生態文明建設素養只有表現在他為社會創造生態價值的能力時才能被社會認可;一個人的價值也可以在他為生態文明建設做貢獻的過程中得以體現。
第一,培養生態道德素質。生態道德素質是“生態人”的基本特質,它是一個生態社會對人的德性要求的高度濃縮和期望,是社會利益和意志的體現。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需要法律、制度、政策的約束,更需要用道德規范來調節人們的日常行為。生態道德素質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人們應有的崇高道德素養的一個重要標志。只有提高人的生態道德素質,才能保證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才能形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的關系。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導人們對生態知識的學習,使外在的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和規范逐漸內化為人們自身的一種理想和信仰,促進生態道德素質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人們產生生態文明建設的主人翁感和自豪感,產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和自我陶冶的驅動力,不斷增加人們遵守生態道德規范的自覺性,形成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和思維習慣,同時,使人們能夠全面、準確地把握生態道德的知識,從而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的能力。
第二,培養生態消費習慣。當今社會,到處物欲橫流、充滿虛榮心的,很多人以我為中心,過度追求物質消費,肆意揮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人們改變這種不良的心態和習慣,樹立生態消費觀念,節約資源,保護自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塑造人們美的心靈,使人們的心理結構、道德境界得以完善和提升,引導人們養成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習慣,改變“人類中心主義”的傳統觀念,從而避免出現“靈魂異化”的現象,教育人們自覺處理好人、自然、社會的關系,達到人性提升和自我完善的目的,最終使人在生態消費習慣的培養與實踐中尋找到自我價值存在的意義,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暫時利益和長遠利益、當代利益和后代利益的關系。只有培養人們的生態消費習慣,才能使人們的消費方式以維持自然的生態平衡為準則。
第三,培養生態理性。生態理性是指人類在對待生態環境時,其推理方式和行為方式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來是理性的、明智的。在生態理性的支配下,人們可以平等、正確地評估經濟活動與生態環境的價值。在現代社會中,生態理性以其獨特的生態標準和生態原則的形式出現,開始引導并支配人們正確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導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理性評價經濟效益。生態理性告訴人們,發展經濟的同時,要充分考慮自然的承載力,保持生態平衡,牢固樹立人與自然相和諧共生、統一發展的觀念。生態理性不僅支配人們的生產方式,同時還支配人們的消費方式,可以促使消費者對消費品進行綠色評價、反饋綠色信息,刺激綠色生產。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生態理性,促進人們選擇綠色消費方式、消費綠色產品、養成綠色消費習慣,反過來又可以促進綠色對生產,最后形成良性循環。這對于生態文明建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二、激勵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勵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各種途徑、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發掘人的內在潛能,鼓勵受教育者向“生態人”的目標邁進。
激發精神動力。所謂激發精神動力,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運用多種手段,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起人們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情和興趣。人的活動的積極性主要來源于需要以及活動對象對個體需要的滿足程度,需要越強烈,活動對象對需要滿足的程度越高,人的積極性就越高。人的需要包括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相應地,激發精神動力就分為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大類。每個人都有追求物質利益的欲望和權利,那種忽視或輕視甚至否定物質利益,不注意發揮物質力量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巨大作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完全依靠物質的力量,主張“金錢萬能”,忽視或否定精神力量的作用的做法也是錯誤的。因而應該充分考慮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把物質激發與精神激發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激發人們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物質激勵靠經濟手段,而精神激勵,則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可以促進人們對自己主體作用提高認識,調動人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解和興趣,激發人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動機,充分發揮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和主人翁精神。片面夸大物質利益,忽視精神的作用;或是片面強調精神的能動性,忽視物質利益造成的不良后果不勝枚舉。無論物質激勵還是精神激勵,都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引導下才能實現。
營造生態文化氛圍。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宣傳,可以營造良好的生態文化氛圍。良好的生態文化氛圍可以激發人們生態文明建設的興趣,有利于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習慣,影響或教化人們的生態文明建設思想觀念,提高和保證人們生態環境保護的自覺性。良好的生態文化氛圍可以轉變人們的生產觀念、消費觀念、道德觀念、價值觀念等,最終投身到生態文明建設中去。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和教育,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意識, 激起人們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在全社會形成提倡節約、愛護生態環境的社會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形成打擊各種與生態文明建設相悖的甚至是違法犯罪行為的氛圍,使人們的思想意識、行為方式與人、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相適應。
三、保障功能
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客觀上需要有政策、法律和制度等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規范和制約,同時,也需要從思想上對人們進行引導,促使人們提高思想認識,從思想上或內心深處認可或者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即提供思想上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思想保障的根本途徑。
(一)喚醒人們對發展道路的反思。
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人們對人、自然、社會關系的正確認識,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道路和模式的深刻反思,從而為生態文明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人們深刻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系,明白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隸,也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伙伴,人必須與自然和諧發展,否則人類終將失去自己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讓人們意識到,當前因為經濟社會發展理念的錯誤造成的環境資源問題和生態危機,然后領悟到人類不能過度地向自然索取物質資源和破壞自然的生態平衡,要尊重自然的運行規律。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人們對科學技術進行反思: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使用得當它可以為人類造福,使用不當則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們對當代利益與后代利益進行反思,在解決當代人的利益的時候,還必須考慮后代人的利益,為后代人著想,為后代人的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做到代際之間永續發展。
(二)規范和調控生態文明建設行為
生態文明建設也必須在一定的規范調控下進行,這種規范除了法律制度和紀律約束即“剛性”約束之外,還有道德方面的約束即“柔性”約束,即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人們自覺地調控自己的行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任務就是使人遵循一定的社會道德規范,用以規范和調控自己的行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掌握和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種十分重要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向人們傳導生態文明建設規范,通過肯定、褒貶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規范的行為,否定、批評背離生態文明建設規范的行為,來實現對人的行為的約束和規范。它使人懂得怎樣正確處理人、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這不僅有利于人自身的發展,也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進行,有利于自然和社會的有序發展。
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人們樹立法制紀律觀念,法制紀律觀念是人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觀念,是保障社會有序的根本條件,也是保障生態文明建設順利推進的根本條件。健全的法制和嚴明的紀律,是保障全體人民為生態文明建設共同奮斗的堅強后盾。可以說,沒有完備的法制和嚴明的紀律做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就難以順利進行。而法制和紀律的制定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秩序的建立,都離不開具有法制觀念的人;只有使全體公民都具有高度的法制紀律觀念,具有遵紀守法的自覺性,社會才會安定有序,生態文明建設才能順利完成。可見,培養一代新人具有高度的法制紀律觀念,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和迫切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所在。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各種途徑,通過道德方面的約束,可以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法制、紀律意識,確立法律至上、依法治國的觀念。在此基礎上,引導人們正確認識民主和法制、權利和義務的辯證關系,樹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觀念、公民的權利和義務觀念,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依法辦事。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紀律和自由的辯證關系,引導人們堅決執行黨和國家的政策,嚴格遵守各項紀律,做到令行禁止,以維護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秩序,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
(三)化解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矛盾
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入了一個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也充滿著矛盾,而且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更加復雜、更加突出。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間內,妥善應對這些矛盾和挑戰,有效調節社會關系,整合各種資源,促進經濟、社會、環境資源的良性互動,是保證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保障生態文明建設順利推進的基本前提。生態文明建設己成為當今中國社會發展的戰略決策,用思想引導、政治優勢、法制規范、道德力量化解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的各種矛盾沖突,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明顯優勢。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化解很多矛盾,思想政治教育針對生態文明建設中出現的矛盾焦點,準確地摸清人們共同關注和議論的問題,通過對教育對象進行思想引導、感情交融、人際溝通等方法,運用道德力量及時疏導、化解矛盾,有效地使矛盾不至于轉化為沖突,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
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功能很多,遠不局限于上面的分析,而且功能發揮的方式、途徑多樣,需要我們在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不斷發掘其功能、運用其功能、體現其價值。
[參考文獻]
[1]陳萬柏,張耀燦主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7。
[2]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R]20121108。
[3]謝曉娟,孫承鵬論生態文明建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7)。
[4]劉 云,姚珍珍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J] 知識經濟,2010,(08)。
現行刑法在生態文明建設保障方面的不足
刑法在生態文明建設威懾作用,打擊犯罪,保護環境在現行的刑法中沒有全部做到。在我國第一次指定刑法時,由于當時經濟不發達,社會生產力低,生態破壞也沒有這么嚴重,沒有威脅到人居環境,所以環境保護的話題沒有被直接提及。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工業發展不斷壯大,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2002年《刑法修正案》中又增加了兩個生態犯罪的條款,并對原有的兩個環境犯罪條款進行了修改。總體來看,刑法對生態建設的保障仍然不全面,使得刑法在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功能不全。
立法理念的落后。刑法強調對人對自然絕對支配地位是刑法的立法理念蘊藏“人本主義”,思想的體現,但是它忽視了自然對人的反作用,人類對自然隨著社會的進步認識逐漸提高,這種思想逐步被淘汰。生態文明要求正視自然生態所應有的地位,和諧人居關系,愛護環境,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而在“人本主義”的指導下,可以看出刑法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功能被縮小,阻礙了生態文明的建設。
執法力度不夠。必然性因果關系原則和過錯責任原則是傳統刑法所主張的,但是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等具有隱蔽性、長期性等特點,這種因果關系涉及非常深奧的科學知識,所以難以確定行為結果之間的關系。很難真正懲罰危害環境者,我國的訴訟制度對環境訴訟并沒有系統的規定,理論上對環境公益訴訟等國外先進制度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這樣就決定刑法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執行力度不夠。
確立現代環境刑法的新理念
可持續發展理念。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將可持續發展原則體現在現代環境刑事立法中,應該嚴厲打擊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破壞生態環境等行為,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對存在威脅影響破壞環境的行為予以堅決制止。
生態正義理念。它要求作為國家上層建筑重要內容的法律生態化。立法生態化是法律生態化的重要標志,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及刑罰的法律,刑法生態化應當體現在以下方面:以生態本位的價值觀調整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將生態安全納入刑法保護領域,規定生態犯罪。
1、加強生態法治建設
首先,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朝著制度化方向發展。修訂《環境保護法》,對環境產權進行明確界定,成立專門負責環境保護工作的管理機構,消除生態治理過程存在的利己主義現象。其次,健全環境保護執法監管機制,將各級環境監管部門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經常性地組織專項執法活動,嚴格執法,加強對開發利用資源與破壞生態環境等問題的監督執法力度。在執法監督方面,一方面要加大對各級生態環境執法機構的監督力度,防止出現行政不作為、執法不規范等現象;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司法部門的監督,促使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能夠依法展開。
2、完善生態公共政策體系
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主動承擔起管理生態的職責。中央政府負責管理各地區的生態行政部門;各地方政府負責管理本地區的生態行政部門,并積極執行國家出臺的生態行政管理政策。為了充分發揮全國生態管理部門的職能,可以在中央政府設立直接負責全國生態管理工作的部門,負責協調全國各地的環境保護工作。按照相關制度規定,在一級政府內部成立生態行政聯合管理部門,通過會議展開研討,促進信息交流,監督各項生態管理法律政策的執行情況,維護國民經濟發展計劃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之間的協調性。
3、健全生態管理機制
針對環境資源保護主管部門,實行行政級別升級制度,形成該項工作部門垂直管理模式,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優化機構設置,推動環境資源保護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斷提高;制定相應政策,解決監測數據部門壟斷問題,實現數據信息共享,公開政府政務,制定科學決策;進一步改革現行環境管理體制,形成跨部門、跨行業的協調機制。
二、經濟層面的生態文明建設
1、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創新
我們要積極開發各種資源節約技術,并推廣意義重大的替代技術,探索出能夠推動產業鏈得以延長的相關科學技術,著力創新與發展零排放、回收處理、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以及綠色再制造等技術,努力突破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瓶頸,加快低排放、低耗能源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步伐,用先進、實用的高新科技,替代傳統落后的技術。在重點行業與領域以及工業園區,開展城市循環經濟試點工作,推動經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快速發展循環經濟。
2、構建生態化產業體系
生態產業是21世紀的主導產業。生態產業突破傳統一、二、三產業概念,通過產業細化分工和生產環節的優化,形成生態工業和生態服務業等新興產業業態,實現能源資源的多次利用和生態環境的最小最少破壞。生態產業是專門針對生態環境保護而開發的產業組合,產業的生態化發展是指在特定空間內形成不同的產業集群,以能源有機循環的原理為基礎,所形成的一種產業鏈式的生態循環模式,可以實現生態效益最大化,在合理利用能源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保護生態平衡。
三、文化層面的生態文明建設
1、樹立全民生態文明理念
要強化公眾生態思維模式。生態思維模式是建立在合理運用生態系統各種因素的交互關聯作用基礎上的,它能夠反映出各種生態現象和生態發展變化,能夠深入認識其中的客觀規律和相互影響關系,對人們認識和解決生態問題有著重要作用。在生態文明的構建過程中,應當以生態學思維方式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分析,并指導具體實踐活動,利用生態構架的整體性對事物的發展進行認識,解釋事物發展的動態關系和發展趨勢等,從而認識和解決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時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為可行的理論支持,從而形成更具指導性和全局意識的構架模式,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發展生態產業的必然趨勢。
2、強化全民生態文明價值觀
生態文明的核心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加強人與自然在發展中的相互依存與相互促進的作用。生態文化構建的核心理念是“互利共生”。自然界相對于人類之需要的價值是多樣的,正因為自然資源的價值是由多方面構成的,所以,在進行開發的時候,既要有資源的經濟價值尺度,又要有生態價值尺度;既要注重經濟效益,又不可忽視生態效益。另外,科學的生態文明價值觀承認自然價值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人的利益,還包括其他非人類的生命,人類與非人類生命共同依附于自然資源而生存發展,自然界所有存在形式都有繼續存在下去的權利。
3、增強全民綠色消費觀
在消費領域引入生態文明觀念,繼而構建起生態化消費模式:一是建立人本消費觀念,在保障消費者身心健康的同時,促進公眾消費活動和生活方式的良性轉變。二是樹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消費觀。例如綠色消費、低碳消費。三是倡導公平和諧的消費觀,在滿足公眾消費需要的同時更要注重生態環保體系的構建。
四、社會層面的生態文明建設
1、構建起生態監測的完整體系
在建立生態預警與監測網絡的同時,還要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大力支持生態應急工作,對生態系統的變化做出及時反應,對突發事件能夠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建立起生態保護應急機制和有效保護措施。
2、強化環境管理的體系構建
為了獲得最佳治理效果,應當與當地生態治理方式相結合。政府監管部門要做到責任落實到位,科學分工,構建協調的領導組織和管理體系。各管理部門要落實追責制度,防止出現部門之間的責任推諉,實現政府監管、地方監察、下屬單位聯合實施的治理鏈條。中央政府應當對生態治理起到整體統籌作用,地方監督工作要突出重點,各實施單位要落實責任認真執行。
城市作為經濟、社會、政治、文化、自然的綜合體,其在實際中具有復雜性及系統性的特點,為了保證這一復雜的綜合體可以正常的運轉下去,就必須要保證其在實際中可以對各個部分進行平衡,這樣才能保證城市持續、良好的發展。對于如何建設一個適宜且健康的社會環境,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自然與社會進行平衡,但是在實際中城市發展以經濟為先,因此自然環境的發展成為次要部分,在生態環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逐漸顯露出來的情況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也愈發突出,為此實際中必須要將社會、經濟、生態多方面效益進行綜合統一,實現十中“五位一體”的發展要求。
1 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及需要
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在建國初期經濟落后,為了保證人們的生活,工業成為我國支柱型產業,直到現在我國仍然以工業生產為主,在此種背景下,我國自然生態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使生態環境愈發惡劣,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城市文化產業的發展,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條件。為了更好的進行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必須要對其現狀進行深入了解,以此來探討如何在實際中開展相應的工作,城市現今生態特點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1 城市生態環境結構過于脆弱
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濟水平雖然越來越高,但是相應的城市人口流動量也會增加,城市建設及城市污染問題也會隨之擴大。目前在城市中多數為硬質土地,適宜進行綠化種植的區域較少,并且城市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使熱島效應越來越明顯,再加上目前地下水位下降等問題造成城市生態結構十分脆弱,其生態環境所具備的自然凈化能力也隨之減弱,目前城市結構形態造成生態承載能力較弱,其在實際中主要表現為自然災害發生時城市生態環境過于脆弱而無法起到自然防護的作用。為此在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中必須要正視自然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并通過有效措施來恢復城市生態環境,保證社會與自然之間發展的平衡。
1.2 城市生態文明存在偏頗
目前在城市中物質文明的內容顯然要多于精神文明,而文化可以作為生態文明的一種體現,其內容更是存在著缺失的情況。我們當前存在著兩種偏頗傾向:一是對歷史文化保護不力,特別是在舊城改造中大拆大建、鏟故建新,造成對歷史文化的嚴重破壞,亦造成城市特色風貌的喪失。二是對文化產業的熱捧,文化產業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文化最主要的功能是公益性、精神性和內在性的力量魅力,不應一味追求它的市場化、產業化和經濟利益,城市文化發展是歷史文化沿襲和時代文化創新融合的文化生態形態的發展過程,我們不能顧此失彼、畸形對待,失衡發展。
2 目前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不足
2.1 思想認識不足
在城市發展初期,工業化大面積的實行再加上對自然環境的過度開采是造成生態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在現今生態文明發展中雖然多數人認同生態建設的內容,但是在實際中卻存在著實行效果較差的情況,歸根結底造成此種因素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對生態文明建設意識不足的情況所造成的。為此在進行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時需要轉變固有的思想認識,將自然視為關乎人們生存的重要因素,以此來改善長期積累下來的生態環境問題。
2.2 制度上的不足
雖然我國根據生態環境發展需要所頒布的相關政策法規較多,但是在實際中在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中仍然存有一定的缺陷,造成此種因素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機構及機制等部分存在不完善的情況,無法在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中起到有效監督、檢查、問責等效果,使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出現一些錯誤及紕漏,影其實際開展的效果。為此必須要對與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制度進行完善,以此來作為生態建設工作開展的基礎依據,使相關工作的進行更加科學、合理、可靠,促使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可以高效達成。
2.3 發展模式不足
由于我國發展模式限制造成許多產業都存在著管理粗放、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的情況,目前由于生產活動所造成的污染物已經超出了自然所具備的自凈能力,其最主要的體現就是水資源、大氣、土壤等污染問題的加重。而造成一切的因素離不開發展模式在其中的作用,為此在城市發展模式上必須要向著精細化、集約化、綠色化的方向發展,進而保證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開展更加順利。
2.4 行為規范不足
人作為生態環境中最主要的活動者,其行為規范可以說是影響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部分。雖然公眾對環境的認識的逐漸加強,但是在實際中多數人的行為仍然缺乏有效的規范,尤其是在一些偏遠地區,由于監督力度及管理力度的不足,許多群眾沒有足夠的生態意識及環保意識,造成生態資源受到破壞。為此必須要及制定全面的規范制度來對個人行為進行約束,以此來保證公眾可以形成正確的生態及環境意識,樹立正確的觀念,遵循應有的行為準則。
3 進行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實用措施
3.1 以科學作為指導思想
在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中最主要的就是需要是保證其工作進行的科學性,這樣才能使相關工作開展具有目的性及高效性,避免在生態建設中出現不必要的彎路。目前我國生態環境仍處于受到損壞的階段,因此在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中主要是以生態修復為主,但是在實際中必須要有科學、詳細的規劃,避免盲目的進行生態工程,否則會造成事倍功半的情況。并且在制定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劃時,需要將其作為城市發展的科學指導觀,進而保證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開展的合理性、科學性、可靠性。
3.2 充分利用城市規劃內容
城市規劃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對城市的性質、功能、規模等進行全面的統籌安排,以此來保證城市的發展方向可以滿足規劃要求,在城市規劃中需要對土地進行合理安排,其中就包括了建設用地及綠化用地的分配,因此在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中需要充分的發揮出城市規劃在實際中可以起到的作用,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促使城市資源可以得到合理使用,進而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的效率。
3.3 強化生態資源的保護
在城市中自然資源是人們生活中所需的必備元素,為此在實際的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中必須要注重對其自然資源進行保護,首先要給自然留下修復空間和恢復城市自然環境本色,對那些已經和正在對城市自然山水環境構成影響和威脅的城市,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或拆除違章建筑,或加強山體綠化,或疏清水系并加強濱水綠化等,發揮其生態功能。其次,營造城市的園林綠化網絡體系和美好環境,這就要求在大力保護現有山水、濕地和園林綠地的基礎上,大力進行城市綠化建設,提高城市的綠地覆蓋率。
3.4 節地節水節能和節約資源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們的基本國策。首先是城市土地,十分有限,寸土寸金,不能盲目圈占、寬大寬用、肆意浪費,更不能污染土地,給生態環境帶來隱患和危害。其次是水資源,水是城市形成和發展中最關鍵的生態環境要素,因此,合理用水、節約用水、循環用水必須給予高度重視,更不允許污染水源、水體、水系和供水設施。再是能源,城市供電、供氣、供熱是需要大量消耗煤、石油、天然氣、水等資源的,會給城市生態環境帶來污染和公害,因此合理利用能源、節約能源以及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及再生能源十分重要。
3.5 加城市社會生態文明建設
對于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而言,在重視城市自然生態文明的同時還需要重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社會的安居樂業、祥和穩定、健康發展,既是城市文明建設的象征又是城市自然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保證。也就是說,一座生態文明的城市,應是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和諧發展和實現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綜合統一有機發展的城市。
4 結束語
在黨的十中將生態文明建設歸為黨的重要執行綱要,這也決定了其將作為我國在發展中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生態文明建設在現今發展的過程中得到了人民的關注的同時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為此在實際中必須要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找出適用的方式來開展相應的工作。雖然生態文明建設在發展中不斷的完善,但是在是實際中其仍然處于初始階段,在此時期仍然需要不斷的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進行探索,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解決。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及實際開展措施需要以科學、全面的角度進行理解,從而使其可以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要,進而建立起一個自然、生態、文明、發展的新型社會,使其可以適應自然與社會規律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陸小成,馮剛.生態文明建設與城市綠色發展研究綜述[J].城市觀察,2015(3):185-192.
1現代林業發展的內涵和屬性
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認識的不斷加深,林業建設逐漸成為改善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現代林業在實踐和探索中不斷發展成熟,并積極促進自然生態環境質量的提升。通常來說,現代林業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對生態的建設,提高對森林資源各種功能和作用的利用效率,引導社會群眾廣泛加入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的建設中,并在先進科學技術的有效支持之下,在和諧社會中建設“和諧林業”,以期更好地滿足人類生活的各類需求。現代林業具有多種層面的重要屬性,除了作為國家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現代林業還能發揮自身巨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文化功能,承載著文化的內涵。在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過程中,現代林業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態文明的建設中,現代林業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場經濟不斷成熟發展的背景下,現代林業的發展也從木材生產供應為主,逐漸轉向以生態建設為主,并在新的歷史時期,不斷發展林業的多種重要功能。
2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歷史任務,為了不斷克服歷史發展改造過程中產生的負面效應,并合理改善人與自然之間的各種關系,生態文明建設勢在必行。林業發展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承擔著重要的生態任務,并逐漸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通過發揮植樹造林、保護濕地等功能,極大促進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在維護生態安全方面,現代林業的發展能夠極大程度上促進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的建設。在我國西部干旱地區,林業建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林業的發展在緩解森林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生態危機方面更是不可替代。在新的歷史時期,林業的建設發展逐漸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領頭羊”,不斷創造出價值豐富的生態文明成果,推動著生態文明的良好建設。作為國家重要的公益事業和重要的基礎產業,現代林業的發展不斷煥發出新的動力。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生態文明建設對林業發展建設提出了新的歷史要求,同樣也為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現代先進的林業技術科技,林業發展中植樹造林的質量和效益將得到不斷地提升,西部干旱地區的林業生產力也將不斷提高,為當地環境、社會、經濟帶來巨大的效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并提高西部地區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
3加強綠色生態空間與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策略建議
3.1宣傳生態安全知識,引導社會形成生態文明理念
首先,從文化意識的層面引導社會廣大群眾的生態文明意識,通過對生態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普及以及生態優先政績觀而體現,在社會各階層中樹立生態文明的觀念。這種方式能夠在國家政策方面體現出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從而良好引導群眾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并進一步重視林業生態文明的建設,形成綠色生態空間。
3.2加強林業生態文明建設重點的實踐和探索
林業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戰場,在我國西部干旱地區,林業建設對于改善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和荒漠生態系統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建設林業生態文明的過程中,應當統籌規劃,突出建設的重點,并積極進行實踐和探索,加強林業資源保護,促進林業建設的綠色發展,維護林業生存空間,加強物種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積極推進林業生態文明和綠色生態空間的建設。
3.3加強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激勵機制建設
在促進林業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應當重視相關激勵機制的建設,并規范實施細則。林業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應調動中央和地方的工作積極性,發揮政府和市場機制的力量,加強對于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投資和鼓勵。并在此基礎上,明確各級政府的責任分工,制定出相應的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經營方案以及林業生態建設的實施規范和細則。通過國家政府層面的有效資金支持和各省級政府的高效實施,以及對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經濟“無形之手”的良好協調,才能最大程度上獲取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支持和保障,在多種層面上推動我國林業生態文明的建設和綠色生態空間的形成。
參考文獻
【分類號】:X321
近年來,北京空氣污染導致的霧霾天氣,大連油管泄露導致的近海污染,哈藥集團制藥總廠長期違規排污……我們愿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中么?當然不愿意,這就需要我們去改善這些環境。所以建設“生態文明”勢在必行。
一、 生態文明的內涵
生態文明是指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按照事物內在發展規律所形成的一種和諧共生的關系。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到了工業社會以后,人類的生產生活極大地干擾了自然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人類的消費需求越來越高,原來我們有個手表、自行車就很不錯了,接著我們又有了電冰箱、電視機,現在是手機、汽車、機器人等等。我們看當這些東西成為廢棄物的時候,自然界的江河、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分解不了的,這就形成了污染,導致自然生態循環鏈的斷裂。現在,我們希望把原來自然生態的完美循環過程重新建立起來,這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生態文明建設。
雖然近些年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提高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落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利用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人類在利用自然的同時試圖改造和改變自然,而這種改造和改變往往伴隨著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和破壞性。
(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不健全。制度缺失和體制機制不合理是導致中國資源浪費和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我國現有的自然資源法中,對自然資源開發中的生態環境保護缺乏具體規定, 致使有些法律條款操作性不佳。
(三)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監管不力。近年來,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投入力度還是力度不夠,而且環保系統的腐敗案越來越多。所以環保建設資金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礎上,還要加大監管力度。
(四)我國生態環境存在惡化現象。
我國的城鎮,空氣污染、噪聲擾民、水體污染、垃圾圍城、熱島效應等生態環境問題突出。我國的農村,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及農用薄膜的施用量逐年增加,嚴重污染了農村生態環境。
(五)政府職能作用發揮不夠。由于考核體制機制的不完善、不健全、不科學,直接導致政府職能嚴重向經濟增長集中,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社會建設、生態建設,以及經濟發展中社會要素、生態要素的利用和維護。
三、 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直接關系到人類生存安全,成為當今世人矚目的焦點之一。如何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呢?我認為:
(一) 樹立節約資源觀,轉變生產理念。
我國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匱乏。所以我國能源的發展趨勢是不可再生資源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的趨勢,因此未來的生態文明,就要把傳統的資源耗竭型的產業,變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的新的生態產業,那我們怎樣去實現這種轉型呢?就是工廠不僅要生產產品,更重要是生產服務,來節省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量。
(二)加大宣傳力度,激發全民環保。深入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和環境法規,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大幅度提高社會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力度。與此同時,大力培育全民的生態道德意識, 使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轉化為自覺行動。進一步營造人人關心生態建設、人人參與生態建設的社會氛圍。
(三)通過立法約束人們的行為,保障生態建設的有序落實
完善環境政策法規、制度,能夠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的硬約束條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堅決打擊各種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另外,各地環保部門的人事和財政,也都應該由環保總局統一管理,徹底消滅其中的利益得失及權力抗衡,這樣有關的執法者才可能秉公執法,認真地執行其社會責任。
(四)發展現代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是節約資源的重要途徑。現代的循環經濟,包括從源頭預防污染物產生,從消費降低廢物排放,從處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個方面。這就要求改變傳統工業生產中的“高投入、低產出、高消耗、高污染”,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努力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的先進技術,同時要充分利用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力量形成一種制度,規定生產者對其產品在被最終消費后繼續承擔相關環境責任,消費者對廢棄產品及包裝按規定進行分類并承擔把它們送到相關回收處的義務。這樣就能在生產和消費的各個環節上,充分發揮政府、行業協會、生產者及消費者的不同作用,形成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整體合力。這樣才能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黨的十提出的“全面促進資源節約”的目標。
(五)增加對生態環境的投入,加大環保資金的監管力度。
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環保投資就達到GDP的2%,英國2.4%,日本2.9%,而中國到 “十一五”期末投入比例才達到1.5%,中國生態、環境投入總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資率低和投資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態治理、環境保護目標難以實現。應當全方位增加對生態治理和環境保護的投資。在加大對生態環境投入的同時,還要加強環保項目資金監管力度,形成環保專項資金的事前監督,事后跟蹤長效管理機制,保證環保資金專款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