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5 11:34: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保護自然的方式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0.概況
東方紅林業局施業區總面積為421676公頃,其中:林地面積為391188公頃,非林地面積為30488公頃,分別占總面積的92.77%、7.23%;重點生態公益林面積為136165公頃,一般生態公益林面積為132267公頃,商品林面積為108890公頃,未區劃面積為44354公頃,分別占總面積的32.29%、31.37%、25.82%、10.52%。
林地面積中:有林地面積為345622公頃,未成林造林地面積為1127公頃,苗圃地面積為110公頃,宜林地面積為43421公頃,輔助生產林地面積為881公頃,分別占林地面積的88.35%、0.29%、0.03%、11.10%、0.23%(疏林地面積為10公頃,無立木林地面積為17公頃,占不上組成)。
非林地面積中:農地面積為16986公頃,沼澤面積為9308公頃,水地面積為1474公頃,其它面積為2720公頃,分別占非林地面積的55.71%、30.53%、4.84%、8.92%。
1.濕地功能區區劃
東方紅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東方紅林業局大塔山林場,完達山東緣,烏蘇里江中游西岸,地理座標為東經133°34′18″―133°56′30″;北緯46°12′00″―46°28′17″,區劃面積為46618公頃,占高保護價值森林面積的63.77東方紅林業局濕地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河漫灘沼澤、階地沼澤等為主要類型的復合濕地生態系統,因此,以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生物多樣性為主要目的綜合性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保護的重點是天然淡水沼澤濕地和國家級重點保護動植物種及棲息地。主要保護對象包括:
(1)三江平原與東部山地過渡地帶河漫灘沼澤、階地沼澤濕地及森林生態系統。
(2)以東北虎、中華秋沙鴨、紅松等為代表的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
(3)東北亞和西伯利亞水禽遷徒通道和棲息地。
(4)烏蘇里江流域中游水源涵養林及保護地。
保護區劃分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
各功能區區劃面積
核心區是東方紅濕地自然保護區的沼澤濕地自然景觀集中分布和典型代表區域,也是野生動物分布的集中地帶,為絕對保護區域。核心區位于大塔山林場62、63林班,面積為20038公頃。該區域保持著原始的自然生態景觀,處于保護區邊緣,東臨河岸灌叢沼澤及島狀疏林地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北到獨木河,南至小木河以北,西以林場界和小木河與緩沖區分開。區內屬于重沼澤及輕沼澤濕地,為季節性積水或常年性積水地區,以小葉樟苔草沼澤、毛果苔草沼澤和蘆葦沼澤為主的植被類型。該地區地勢低洼,海拔高75-83米之間,保護區的3條河流貫穿整個核心區,形成大片水面和大、小泡沼澤,水生生物及魚類資源豐富。
緩沖區位于核心區的兩側,可防止核心區受到外界活動的影響和破壞,由于東方紅濕地自然保護區東部以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為界,沒有人為生產活動干擾,因此緩沖區只包圍核心區的西半部分。沿核心區西以自然地理條件劃界,西北以獨木河為界,西南部以稀疏島狀林地和小木河為界。平均海拔高于核心區,該區面積15621公頃。緩沖區內具有河流、泡沼、濕地沼澤、草甸和疏林灌叢等多種生境,是各種鳥類及水生物棲息活動地,特別是處于沼澤林緣地帶是鳥類棲息和獸類分布較為集中的區域。
實驗區位于緩沖區的,包括除核心區和緩沖區之外的所有濕地、荒地和林地。實驗區可以作為保護區有收益的各項生產活動實驗基地,發展本地區特有的生物資源,開展種養殖業示范試驗,建立人們所需要的人工生態系統,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實驗區面積10959公頃,其中森林沼澤濕地面積占52%。實驗區具有各種復雜的生境類型,有利開展多學科的科學實驗和研究。
根據保護區的資源現狀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同時為兼顧濕地、森林研究的要求,將實驗區劃分為生態旅游區和多種經營區。全方位開展科學研究、生態旅游、珍稀動物養殖試驗、珍貴稀有樹種的培養及多種經營等項目。
2.濕地類型
根據國家林業局頒布的《全國濕地資源調查與監測技術規程》濕地分類系統,東方紅濕地自然保護區的濕地類型主要包括河流濕地、泛洪平原濕地、湖泊濕地、草本沼澤濕地、森林濕地和灌叢沼澤濕地6種濕地類型。濕地面積達28653公頃,其中以泛洪平原濕地、草本沼澤濕地為主,占東方紅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的70以上。
3.濕地自然保護區資源
3.1植物資源
濕地自然保護區內物種豐富,生物多樣性程度高,是生物多樣性豐富地區之一,植物區系組成較為豐富,可劃分為5個植被型,6個植被亞型,18個群系組,30個群系,共有植物849種。
東方紅林業局濕地自然保護區內重點保護植物:胡桃楸、水曲柳、黃檗、紫椴、刺五加、黃芪、野大豆、蓮、平貝母、浮葉慈姑、貂藻、烏蘇里狐尾藻、紅松。省(部)級保護植物:蒙古櫟、刺葉小、北馬兜鈴、水葡萄子、翅衛矛、色木槭、軟棗獼猴桃、暴馬丁香、東北龍膽、桔梗。
3.2動物資源
生境的多樣性必然導致物種的多樣性,該保護區代表性動物有馬鹿、野豬、花尾榛雞、太平鳥、中國林蛙等。
中圖分類號:X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江蘇地區水網密集、湖泊眾多,濕地自然保護區分布較廣,國省干線公路穿越濕地自然保護區現象較普遍,本文以S331寶應至金湖段為基礎,提出干線公路穿越濕地自然保護區的研究思路及辦法,供類似項目參考。
S331寶應至金湖段改擴建工程串聯了寶應縣城、金湖縣城及射陽湖鎮等多個城鎮經濟節點,其升級改建對完善區域干線公路網絡格局,提升整體通行能力,拓展沿海開發腹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老路途徑寶應縣城,城鎮化嚴重,且路線繞行較遠,其改線方案需穿越濕地自然保護區,穿越寶應運西自然保護區長約5km,穿越金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長約2.9km。
2. 濕地自然保護區介紹
(1)寶應運西濕地自然保護區
2000年經揚州市政府批準寶應運西自然保護區升級為揚州市市級自然保護區。全區土地面積276.99平方公里,折合415491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8.88%。區內陸地213622畝,占全區總面積51.40%,水域灘地201873畝,占全區總面積48.60%。
核心區范圍以寶應湖隔堤為基線,向湖整體推進1060米至南北主航道,向陸地上延伸50米至排河,北至劉堡渡口,南至宏圖河,形成水陸兩塊,連成一體。陸上灘地225畝,湖泊4767畝,合計4992畝。自然保護區沒有劃定緩沖區范圍,核心區外全部為實驗區。
寶應運西自然保護區主導生態功能為生物多樣性及濕地生態系統保護。
(2)金湖濕地自然保護區
2003年10月14日金湖縣成立金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經約5年時間的建設,2008年6月13日經淮安市政府批準建立淮安市級金湖縣濕地自然保護區。
金湖縣濕地保護區核心區域定在雞鳴蕩東則,約20平方公里,西邊離西大堤大約2100米,東西長4000米,南離渡假村1000米,南北長5200米,其余為實驗區。
金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主導生態功能為生物多樣性及濕地生態系統保護。
(3)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類別
項目區域為里下河地區,屬江淮平原的一部分,地勢低洼。歷史上里下河地區原是黃海的一個淺水海灣,是由長期的泥砂淤積和海浪沖擊而成的碟型低洼的天然沼澤濕地。
評價區內人為開發歷史悠久,沿線陸生生態主要為人工干預的農業生態環境。工程永久占用土地主要為耕地、林地、建設用地、河塘、魚塘和灘地,分別占永久占用土地面積的18.3%、38.5%、0.3%、31.4%、0.3%和11.2%。
蕨類植物物種不夠豐富,僅有3科3屬6種,所含種類最多的科為木賊科。水生、濕生植物相當豐富,優勢種有蘆葦、菰、蓮、李氏禾、水蓼、喜旱蓮子草、n菜、菱、馬來眼子菜、金魚藻、聚草、菹草、黑藻、苦草、水鱉等。
野生陸生動物主要是兩棲類動物、爬行類和嚙齒類動物為主,尚未發現本區域有其他的大型野生動物。其他陸生動物以農村居民散養的牛、羊、豬、雞、鴨為主。
留鳥是區域最穩定的鳥類組成成分,沿線地區留鳥資源有烏鴉、喜鵲、強腳樹鶯、野雞、野鴨等。屬于國家重點保護的有褐翅鴉鵑和大雁等。
優勢藻類為小球藻、弓形藻、色球藻、舟形藻和纖維藻;評價區內浮游動物生物量平均為1.2445毫克/升。
(4)濕地自然保護區功能劃分及保護原則
a)功能分區
濕地自然生態保護區(核心區)等生物多樣性富集區為禁止開發區,其余區域為限制開發區。
b)保護措施
禁止開發區內禁止一切與保護無關的活動。限制開發區內,禁止開墾和排放濕地水資源、破壞野生動物的重要繁殖區及棲息地;禁止擅自采沙、取土、放牧、燒荒、砍伐林木、采集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禁止非法獵捕受保護的野生動物;禁止向濕地內排放未達標污水、傾倒可能危害水體和水生生物的化學物品或固體廢棄物。
3. 路線布設的基本原則
圖3-1 路線與自然保護區的關系
(1)核心區
項目區域寶應湖國家濕地公園、寶應運西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金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禁止一切與保護無關的活動,原則上路線必須避讓。
(2)實驗區
項目區域內寶應運西自然保護區實驗區、金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實驗區限制進行有污染的相關活動,原則上采取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可以穿越,但應盡量減少跨越湖泊橋梁規模并縮短穿越實驗區里程長度。
表3-1 路線穿越自然保護區的長度
4. 采取的措施
(1)路線布設
a)選擇湖泊、河流較窄處穿越,盡量降低橋梁施工和后期運營攪動水體和河床底泥帶來的干擾,減少對魚類的驅趕效應;
b)選擇距離鳥類棲息地較遠位置通過,降低公路運營期間對棲息鳥類種類和數量的影響;
c)選擇有相似的較大面積陸地通過,使這些鳥類、魚類可重新選擇棲息環境,不對其產生較大的影響;
d)通過線形設計和綠化措施,保持工程與周圍環境協調,道路與周圍景觀完美結合。
(2)防護設計
采用植物生態防護方案,優先選擇保護區的植物防護,很好地融入自然,達到道路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3) 橋梁排水設計
橋梁排水設計采用“直接收集+直接入湖”方案:直排式泄水管入口高出橋面3cm,每隔10m一道,內徑10cm,收集式泄水管入口與橋面平齊,內徑5cm,每10m一道,并與直排式泄水管間隔布置;收集后的橋面水,經橋頭土路肩下埋設的PE管,導入雨污水處理系統處理。
(4)施工管理
a)選擇低噪聲的施工設備和工藝,降低噪聲源;橋墩采用圍堰施工,使懸浮物將盡快沉淀,降低對水生生物的影響
b)配備足夠的灑水車、擋風板、篷布等,減小施工期間對環境的污染
c)自然保護區內不設置任何的取土場、棄土場、其他的堆放場所及大型的臨時施工設施。
5.結論
331省道改擴建工程穿越運西濕地自然保護區和金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項目組在預可行性研究之前落實穿越保護區的環評專項,并在報告中認真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有效地消除或緩解工程建設和運營對保護區造成的不利影響,最終順利地通過省發改委審查。
參考文獻:
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首次寫入黨的政治報告,并作為我們黨的行動綱領,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新發展。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新形態。它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生態文明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建設生態文明、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過程是人類不斷認識自然、適應自然的過程,也是人類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改善與自然的關系和完善自然的過程。
人與自然的關系反映著人類文明與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結果。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依賴于自然,同時,文明的進步也影響著自然的結構、功能與演化。在原始社會,由于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人與自然的關系更多地表現為人對自然的敬畏和被動服從。到了農業文明時期,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生產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類開始不安于自然的庇護和統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時試圖改造和改變自然,而這種改造和改變往往伴隨著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和破壞性。工業文明的出現,使社會生產力有了質的飛躍,人類利用自然的能力極大地提高。這時,人類對自然的理念也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由“利用”變為了“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據了統治地位。笛卡爾就認為,借助科學“我們就可以使自己成為自然的主人和統治者”。但是,令人嘆惜的是,由于盲目自大,人類對自然的征服和統治變成了對自然的掠奪和破壞,對自然資源無節制地大規模消耗,帶來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終造成自然資源迅速枯竭和生態環境日趨惡化,能源危機、環境污染、水資源短缺、氣候變暖、荒漠化、動植物物種大量滅絕……災難性惡果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人與自然和諧也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挑戰。據統計,占世界人口26%的發達國家,不僅消耗著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資源,而且還利用其在資源消耗方面的優勢,對本國自然資源實行保護,對發展中國家的自然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從而加劇了資源的短缺和生態的破壞。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對自身與自然關系的反思和認識迅速升溫。1972年,聯合國發表了《人類環境宣言》,鄭重聲明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的同時,也承擔著維護自然的義務。90年代以后,以《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綱領性文件的問世,標志著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
人類是大自然中的一員,人類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發展于自然,人與自然本是一個須臾不可分離的有機整體,與自然和諧相處、和諧發展是人類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整體是基,共處是形,和諧是本。破壞自然就是損害人類自己,保護自然就是呵護人類自己,改善自然就是發展人類自己。當今世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諧發展的關鍵,是要端正人的思維、校正人的認識、調整人的發展行為。人與自然關系發展演變到今天,自然界已經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太多傷害。如果只是一味地坐等自然界的自行修復而不是給自然界恢復的機會,就難以從根本上重新建立人與自然之間新的平衡與和諧。因此,人類不僅要嚴格地保護自然,盡快地恢復自然,更重要、更急迫的是要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運用自然規律科學地修復自然,在更高的層次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進程中,保護自然是基礎,恢復自然是目標,改善自然是關鍵。
二、建設生態文明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在工業化的進程中,我國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近年來,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環境形勢依然嚴峻,長期積累的環境問題尚未解決,新的環境問題又不斷產生,一些地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已經集中出現,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給人民生活和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直接危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未來十幾年,工業化、城市化還將加劇,如果一般性地在政策上做些小的調整,或在原有的政策框架內“加大力度”,很難徹底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必須通過發展方式、消費方式的根本性調整,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強度,努力實現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力爭以最小的資源和環境代價,支撐和實現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在工業化的進程中,我國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提高我國經濟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措施。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稀缺性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無論出于全球環境保護的需要,還是一些發達國家出于貿易保護的需要,生態化設計、循環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等已成為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可以預見,誰在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產品設計、技術創新方面占據優勢,誰就在新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了制高點。我國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將深刻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推進工農業生產、生活消費等向著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方向發展。通過將保護環境的任務滲透到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全過程,將保護環境的要求體現在價格、財稅、金融、貿易政策中,推動技術創新沿著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循環經濟的方向邁進,使我國的工業化真正走上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歷史進程。
在工業化的進程中,我國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將為全球環境保護作出積極貢獻。發達國家在工業化的進程中,走過了一條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世紀的100年中,美國累計消費了大約350億噸的石油、73億噸的鋼、2億噸鋁、100億噸的水泥,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對全球環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我們建設生態文明,就是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從根本上摒棄發達國家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模式,為全球環境保護作出積極貢獻。
三、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切實解決好四個問題
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必須清醒地看 到,我國的生態形勢也十分嚴峻,我們的經濟增長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較高、生態環境破壞較大的基礎之上的。無論是維系人們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還是支撐經濟持續增長的能源和礦產資源都相對短缺,據權威統計資料表明:我國人均礦物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淡水資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資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這一矛盾在今后一個時期將會更加突出。所以,我們不能繼續走大量消耗資源能源的傳統工業化道路,而必須重新審視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切實解決好四個問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1、建立全民生態文明觀。生態文明最關鍵的觀點就是人和自然不是對立的雙方,是和諧相處的統一體。因此,建立全新的生態文明觀念,不僅科學家要高度重視,而且政治家、企業家及全體公民都要高度重視,站在自然之子的角度,人類應當約束自己,擺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關注自然的存在價值。在改造自然的同時要把自身的活動限制在保證自然界生態系統穩定平衡的限度之內,加快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二是從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三是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協調發展。
2、建立法律和倫理保障。健全的生態法律制度不僅是生態文明的標志,而且是生態保護的最后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產物,它標示著文明進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剛性的制度約束人類的不文明行為,懲罰破壞文明的行為。從我國的情況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制定并實施以來,已有一定的立法、執法實踐。目前的當務之急是要嚴格落實環境責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責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對違法超標排污企業的處罰力度,嚴懲環境違法行為。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功能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要求確定不同地區的發展模式,引導各地合理選擇發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克服生態治理中的“地方保護主義”行為。加快建立健全生態法律制度體系,以制度規范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從而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積極建立生態倫理,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立一種普遍的道德自律,就是從每一個人做起,阻止自然進一步惡化的腳步,國際上發達國家必須承擔更大的責任,國內排污大戶必須承擔更大的責任,必須將環境污染和向自然索取限定在科學容忍的范圍內。
3、建立文明的生產方式。傳統的生產方式對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資源―產品―廢物―排放單向度的線性發展模式,通過把資源變成廢物來實現經濟的增長。這是一種“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的生產方式。而資源供給能力、環境自凈能力和自然承載能力卻是有限的,若不轉變傳統的生產方式,發展與環境的矛盾將會激化,生態危機將會加劇。(舉例:巫山煤礦)因此,生產方式必須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產品高產出、環境低污染”轉變,發展循環經濟,使原材料在生產鏈條中多次、反復、循環利用,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流動,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污染。
4、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態化的生活方式,生態化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內容是生態消費方式。所謂生態消費,又稱生態文明消費或綠色文明消費,是指以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為前提,在滿足人的基本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基礎上的適度的、綠色的、全面的、可持續的消費。積極倡導消費者的循環再利用,引領生態化的生產方式,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破壞。同時,強調每個人對環境保護貢獻力量,從小事做起,比如積極清除白色污染,外出旅游主動收集垃圾,不穿皮毛衣服,不吃野生動物。還要建立開發環境的補償機制,誰破壞,誰補償;誰污染,誰治理。這樣堅持下去,我們堅信人類生存的環境會一天天優化起來。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賦予環境保護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時代重任,是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的出發點和根本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和靈魂。
一、生態文明的實質是要擺正人與自然的關系
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首次寫入黨的政治報告,并作為我們黨的行動綱領,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新發展。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新形態。它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生態文明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建設生態文明、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過程是人類不斷認識自然、適應自然的過程,也是人類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改善與自然的關系和完善自然的過程。
人與自然的關系反映著人類文明與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結果。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依賴于自然,同時,文明的進步也影響著自然的結構、功能與演化。在原始社會,由于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人與自然的關系更多地表現為人對自然的敬畏和被動服從。到了農業文明時期,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生產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類開始不安于自然的庇護和統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時試圖改造和改變自然,而這種改造和改變往往伴隨著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和破壞性。工業文明的出現,使社會生產力有了質的飛躍,人類利用自然的能力極大地提高。這時,人類對自然的理念也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由“利用”變為了“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據了統治地位。笛卡爾就認為,借助科學“我們就可以使自己成為自然的主人和統治者”。但是,令人嘆惜的是,由于盲目自大,人類對自然的征服和統治變成了對自然的掠奪和破壞,對自然資源無節制地大規模消耗,帶來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終造成自然資源迅速枯竭和生態環境日趨惡化,能源危機、環境污染、水資源短缺、氣候變暖、荒漠化、動植物物種大量滅絕……災難性惡果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人與自然和諧也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挑戰。據統計,占世界人口26%的發達國家,不僅消耗著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資源,而且還利用其在資源消耗方面的優勢,對本國自然資源實行保護,對發展中國家的自然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從而加劇了資源的短缺和生態的破壞。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對自身與自然關系的反思和認識迅速升溫。1972年,聯合國發表了《人類環境宣言》,鄭重聲明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的同時,也承擔著維護自然的義務。90年代以后,以《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綱領性文件的問世,標志著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
人類是大自然中的一員,人類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發展于自然,人與自然本是一個須臾不可分離的有機整體,與自然和諧相處、和諧發展是人類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整體是基,共處是形,和諧是本。破壞自然就是損害人類自己,保護自然就是呵護人類自己,改善自然就是發展人類自己。當今世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諧發展的關鍵,是要端正人的思維、校正人的認識、調整人的發展行為。人與自然關系發展演變到今天,自然界已經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太多傷害。如果只是一味地坐等自然界的自行修復而不是給自然界恢復的機會,就難以從根本上重新建立人與自然之間新的平衡與和諧。因此,人類不僅要嚴格地保護自然, 盡快地恢復自然,更重要、更急迫的是要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運用自然規律科學地修復自然,在更高的層次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進程中,保護自然是基礎,恢復自然是目標,改善自然是關鍵。
二、建設生態文明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在工業化的進程中,我國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近年來,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環境形勢依然嚴峻,長期積累的環境問題尚未解決,新的環境問題又不斷產生,一些地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已經集中出現,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給人民生活和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直接危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未來十幾年,工業化、城市化還將加劇,如果一般性地在政策上做些小的調整,或在原有的政策框架內“加大力度”,很難徹底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必須通過發展方式、消費方式的根本性調整,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強度,努力實現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力爭以最小的資源和環境代價,支撐和實現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在工業化的進程中,我國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提高我國經濟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措施。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稀缺性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無論出于全球環境保護的需要,還是一些發達國家出于貿易保護的需要,生態化設計、循環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等已成為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可以預見,誰在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產品設計、技術創新方面占據優勢,誰就在新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了制高點。我國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將深刻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推進工農業生產、生活消費等向著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方向發展。通過將保護環境的任務滲透到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全過程,將保護環境的要求體現在價格、財稅、金融、貿易政策中,推動技術創新沿著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循環經濟的方向邁進,使我國的工業化真正走上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歷史進程。
在工業化的進程中,我國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將為全球環境保護作出積極貢獻。發達國家在工業化的進程中,走過了一條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世紀的100年中,美國累計消費了大約350億噸的石油、73億噸的鋼、2億噸鋁、100億噸的水泥,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對全球環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我們建設生態文明,就是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從根本上摒棄發達國家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模式,為全球環境保護作出積極貢獻。
三、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切實解決好四個問題
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的生態形勢也十分嚴峻,我們的經濟增長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較高、生態環境破壞較大的基礎之上的。無論是維系人們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還是支撐經濟持續增長的能源和礦產資源都相對短缺,據權威統計資料表明:我國人均礦物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淡水資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資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這一矛盾在今后一個時期將會更加突出。所以,我們不能繼續走大量消耗資源能源的傳統工業化道路,而必須重新審視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切實解決好四個問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1、建立全民生態文明觀。生態文明最關鍵的觀點就是人和自然不是對立的雙方,是和諧相處的統一體。因此,建立全新的生態文明觀念,不僅科學家要高度重視,而且政治家、企業家及全體公民都要高度重視,站在自然之子的角度,人類應當約束自己,擺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關注自然的存在價值。在改造自然的同時要把自身的活動限制在保證自然界生態系統穩定平衡的限度之內,加快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二是從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三是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協調發展。
正如馬克思所說:“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此外,“環境的改變”也即人“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改造無機界”。由此可見,人類的實踐就是文化創造,或者說是在一定文化意義指導下的實踐。
離開了文化創造就不是人的社會實踐。正是在這個視界上,我們可將的“文化”內涵精確地厘定為“創造和實現人的價值的對象化活動”。把“創造”同“人的價值”關聯起來,這在實際上確定了人在實踐中的主體地位,并為“文化”指示了一種“人為”而“為人”。
由此可見,人類實踐的“生產方式”是文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礎,而文化反過來指導人類實踐。當這種決定性的“生產方式”不普遍存在的時候,他所創造的文化也會被漸漸地忘。
人類作為這個地球上的特殊成員,為了生息和繁衍,不斷通過某種生產方式改造和更新大自然,同時也會形成一種自我意識,也就是固有的文化。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某種特定的生產方式決定人類對自然的依存度極高。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高度,人們的生產實踐受自然的約束甚微,但卻忽視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逐漸背離了人與自然的文明的合乎道德的關系。偉大的生態文學家梭羅就強烈反對憑借科學技術干擾自然和統治自然,不贊成以人為本地對待自然。他還強調,人類應當崇拜自然,這種在更高階梯上的自然崇拜,不僅能夠拯救自然,而且能夠拯救人類自己。直到人類和自然都面對生存危機的今天,人們開始認識到生態平衡,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人們在吃盡了毀滅大自然帶來的苦果后,充分認識到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我們自己。而今天,如何創造一種生產方式來承載和諧生態理念呢?以蒙古民族為代表的游牧民族所選擇的生產方式創造的生態文明理念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
二、蒙古游牧民族和諧生態理念的形成
蒙古民族曾經是典型的游牧民族,這個民族自形成以來就以游牧為主要生產方式,并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創造了輝煌的歷史。蒙古民族在長期經營游牧經濟的實踐中,充分掌握了草原生態系統的內在關系,更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習慣到生產經營活動,從倫理道德到法律條文,從家庭教育到處處都體現了草原文化的核心內涵――和諧生態意識,這與蒙古族的自然崇拜和是密不可分的。蒙古游牧民族擁有從宇宙看人類的生態觀,這種觀念,視天地人為一體,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作為自己的核心,把“自然神靈的生態崇拜”與“天地人的生態倫理”作為人的基本內涵和價值尺度,主張至誠尊敬大自然,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當作行為準則和價值尺度。這種體現在各個方面的和諧生態理念歸根到底是由游牧生產方式的存在決定的。一個民族的自然崇拜和、價值觀念都來自于社會生產實踐,是在實踐中創造的民族文化的一種體現。
游牧生產方式是迄今為止惟一以不破壞生態為前提的生產方式。它是一種簡單再生產,草場面積和載畜能力的有限性迫使養牧人在畜群規模和草場生態平衡之間做出選擇,采用限制牲畜數量的辦法求得游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游牧民族是較早的環境保護主義者,由其游牧的生產方式所決定。與自然生物融為一體,和諧共處,成為生物圈中不可替代的生物鏈環,不僅保持了古老的游牧文明,也保護了當時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作為生產組織的社會結合方式之一,游牧生產方式曾經是草原地區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它對促進草原畜牧業發展、保護生態發揮過重要作用。所以說,蒙古游牧民族幾千年古老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是草原文化生態和諧理念產生的決定因素。
游牧生產方式的顯著特征在于充分利用自然永續資源和環境來延續游牧人的生存技能。不斷地遷徙和流動對于易于破壞的高寒腐質土的草原地帶是唯一的生產適應方式。牧草資源和水資源是游牧文明產生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牧草的優劣和增減直接關系到游牧民族的興盛與衰亡。有了豐美的水草,才能養育肥壯的牲畜;有了肥壯的牛羊馬駝,才能確保游牧民族和游牧文明的存在和延續。水草和牲畜成為游牧民族的生命,它不僅是生產資源,也是游牧人的財富動產。因此,游牧民族很早就有了草原保護的習慣法、成文法和刑法。生態保護和環境安全意識是游牧民族民族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核心價值觀。自然保護意識植根于族群的深層意識當中,繼而又上升為游牧人的民族意識。除了長期與游牧人生存息息相關的環境保護與生產消費內在統一以外,游牧社會的統治者也會用法律、宗教、道德和倫理來約束人們的意識和行為。游牧作為一種生產方式,除了很好地適應干旱大風的草原氣候以外,對于脆弱的草原生態環境也不構成太大的壓力和破壞。游牧生產方式所這種和諧生態理念所蘊含的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特征,而這種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態理念在歷史上就是基于游牧生產方式而形成的。
三、游牧民族的和諧生態理念對當代的啟示
游牧生產方式曾經是草原地區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對促進草原畜牧業的發展、保護生態發揮過重要作用。然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在畜牧業中的應用,它逐漸失去了先進生產力的性能而成為中性生產力,與分工、協作一樣成為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基礎。由于受人口、草場面積、產權結構、經濟形態、社會組織、農耕等一系列苛刻條件的限制,傳統游牧業不可能再現。但現代生產方式依然可以利用游牧生產方式的合理內核來實現經濟社會的永續發展,以尋求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地區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發展的平衡與和諧
重視生態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大治理環境污染的力度,禁止各種掠奪和破壞自然的做法,堅決改變以破壞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采取堅決行動保護自然,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和諧。同時,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節約資源的觀念,培養節約資源的良好風尚,努力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構建資源節約型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社會。
(二)轉變發展觀念,發揚“生態文明”發展理念
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社會的中期加速階段,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就需要大力度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服務業和循環產業。要依靠科技手段,大力發展先進生產力,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和技術,推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可持續發展,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科技進步的重要作用,著力提高經濟效益,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有利于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
(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模式
促使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資源投入帶動向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帶動轉變。以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生態破壞為代價推進工業化,不僅資源難以支撐,工業化和經濟發展難以為繼,而且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妨礙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要通過培育循環經濟產業鏈,使循環經濟和循環產業成為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引擎和抓手,提升和優化工業發展結構和質量效益。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提升工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的效力。通過轉移和減少農牧民致富農牧民,放開土地、草牧場等生產要素價格,引入市場機制,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推進農牧業產業化進程,提升一產對經濟增長的帶動效益。
(四)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實現地區經濟永續發展
樹立社會發展資源環境觀,合理開發自然資源,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運用高科技手段研究自然發展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研究生態、環境可以承受的能源資源的最大開發量和開發速度及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開發方式,制定嚴格的資源和環境保護法規,以及人民健康安全和勞動保護法規并嚴格執法。建立資源開發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同步發展的治理模式,從開發地下資源或其他優勢產品獲取的利潤中提取一定金額投入水土保持和沙漠化的土地整治,并吸取當地群眾直接參予地下、地上的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整治工作。
在自然生態文明發展觀的框架下,對“發展”概念的理解需要實現一個從“無自然的人類發展”到“有自然的人類發展”的范式轉換。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強調自然界本身具有發展權。與以往從“人類中心主義”角度考慮發展問題不同,新的發展概念是一自然生存權作為重要前提的。這是說,不僅人類,而且自然界的其他要素――從生物的種到生態系統――也都是的不容否定的生存發展的權利。這一命題乍看起來似乎荒誕不及,但實際上保換了自然生態文明發展觀對人和自然關系的基本認識。事實上,如果只承認人的生存發展權而不承認自然的生存發展權,那么大多數破壞自然的行為都可以在保證人的生存的理由下正當化和合法化。傳統工業文明正是從這里引發了各種侵犯自然的惡果。導致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可持續性。第二是強調人類的發展必須考慮自然成本。自然生態文明觀指出,人類所得到的發展實際上包含了自然成本在內的發展而不是不計自然成本的發展。以往的發展概念趨向于單向地顯現人類征服自然所獲的的經濟利潤,卻掩蓋了在自然資源環境上的巨量成本和不可估計的虧損。工業文明的發展的許多結果己經表明,今天的自然成本的過度喪失在將來也許花費成倍的代價也難以補償。因此,在自然生態文明發展觀中,那種不計自然成本、以犧牲自然為代價的增長不再有理由被視為是真正意義上的發展。真正的發展只能屬于那種最頂限度地消耗自然成本并有效保持了自然持續性的人類社會發展。
但是值得辨析的是,強調人與自然的自然生態發展觀,不等于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放棄人的主觀能動性對自然的改造能力,去消極地順應自然。以舍棄人類社會根本發展為前提的自然發展同樣不是自然生態發展觀要求的。自然生態發展觀既是高于傳統工業文明的發展觀,又高于一切前工業文明的被動的適應自然‘物競天擇’的發展觀。我們不應從一個極端走入另一個極端,狹隘地只從環境資源保護角度來看環境資源問題。事實上,孤立地就環境而論環境,脫離了人類社會的自身需要,其發展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和主體資格基礎。自然生態文明觀主張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尋求環境資源保護的最佳途徑,將環境資源保護納入人類社會對自然改造的求得自然發展的氛圍中,而不是采用殺雞取蛋的方式簡單解決人和自然的矛盾。簡而言之,人類發展有賴于自然發展和維護自然的平衡是人類進一步發展的基礎,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兩者不偏廢才是積極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浙江社會科學1994年第1期申曙光等《生態文明――文明的未來》
河北地質學院學報18卷4期1995年謝軍安《人類持續發展的資源基礎》
一、威廉?萊斯“控制自然”思想的時代背景
(一)資本主義世界生態危機日益嚴重。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自然界發揮了不可磨滅的巨大作用,但隨著西方資本主義進入工業社會后,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人們想要征服自然的決心更加強烈。此后人類開始大規模開發自然、利用自然。資本家更是在利益的推動下,無節制地開采自然資源,污染生態環境,最終造成了對環境的破壞,從而加劇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發,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增強了對自然的控制能力,不斷開發利用自然,造成本國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為了獲取資源,謀取利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加大對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的資源的掠奪,并把一些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從而加速了全球性的生態危機,氣候變暖、土地荒漠化、酸雨等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人類開始了自我反思。(二)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方式的弊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兩極格局出現,蘇聯成為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東歐各國開始紛紛效仿蘇聯的社會模式,但是卻忽視了蘇聯模式的弊端。蘇聯模式是高度集權的政治經濟模式,把加快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第一位,以高速的經濟增長作為衡量社會進步的單一指標,實行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為了經濟的發展而不顧環境的好壞,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來片面發展經濟,大肆開采自然資源,污染生態環境。而受技術水平的限制,并不能使生態危機得以解決,從而使蘇聯發生了一系列嚴重的生態問題。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產與生活,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挑戰,人們逐漸開始關注生態問題,開始反思蘇聯模式的弊端。(三)全球性生態保護意識逐漸加強。20世紀60年代,生態危機在全球范圍內上演,隨著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人們開始將關注的焦點由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轉移到保護生態環境上來,生態問題成為人們共同關注的社會問題,人們迫切想要找到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1962年,雷切爾?卡遜在《寂靜的春天》一書中,通過大量的事實向人們說明了世界萬物之間的密切聯系,指出在人類破壞環境的同時,我們人類也會受到自然的威脅。因此,呼吁人們要愛護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西方發達國家舉行了一系列的環境保護運動,號召人們保護環境,此后,世界各國的人們紛紛加入其中,生態保護運動由此拉開序幕。
二、威廉?萊斯“控制自然”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生態危機的根源是“控制自然”。萊斯從意識形態批判的角度出發,將控制自然理解為一種觀念,并且指出控制自然的觀念是最終導致生態危機的根源。萊斯在研究生態問題時,認為當前社會存在兩種對于生態問題的錯誤認識,一種是受工業技術革新和市場機制的影響,把生態問題看成一種經濟問題,將生態環境看作一種商品,人們可以任意對其進行購買。萊斯認為,這種觀念最終會導致人們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而人類將承擔由于生態環境惡化而帶來的嚴重后果。第二種不正確的觀念是認為科學技術是生態危機的根源。萊斯指出,很多人認為當前的生態危機是由科學技術的出現所導致的,這種觀念只看到了科學技術對人類造成的負面影響,卻沒有看到科學技術對于社會發展進步所起到的巨大的推動作用。真正造成生態危機根源不是單純的科學技術的出現,而是根植于人類心中的追求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科學技術只是人類用于自然和社會的工具。萊斯指出,隨著控制自然觀念的發展,這一觀念逐漸成為一種社會意識,而資本主義社會是這一社會意識存在的第一種社會制度,在資本主義社會,統治階級通過控制自然觀念達到對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中人的控制,最終導致人們因社會控制而扭曲,人們喪失了自由,淪為了奴隸[1]。(二)控制自然的實質是控制人。在深入探索與分析之后,萊斯指出,控制自然與控制人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并指出控制自然的實質就在于對人的控制。萊斯認為,科學技術是將人與自然聯結起來的中介和紐帶,人類通過科學技術對自然進行改造。在對自然進行改造的過程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控制自然的能力在不斷加強,同時對人的掌控力也在加強。他指出,科技不僅是一種控制自然的工具,更是一種控制人的工具,在我們使用科技控制自然,想要獲得更大的利益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已經被科技所掌控。在利益的驅動下,我們不得不改變我們的行為康月/威廉?萊斯“控制自然”思想探究方式,科技在帶給我們更多利益的同時也使我們處于它的控制之下。此外,萊斯認為,控制自然的過程實際上是由個人或社會集團完全支配現有資源,并且排斥其他個人和社會集團利益的過程,控制自然資源成為人與人之間斗爭的關鍵所在,控制自然的背后實際上隱藏著人與人的關系。我們所說的實現人對自然的征服與控制,實際上只是單個人或社會集團為了自身利益來控制自然,他們占有著絕大部分的自然資源,并通過占有的社會資源實現對另一部分人的操縱和控制,因此,控制自然的實質是實現對人的控制[2]。(三)科學技術已成為控制人的工具。萊斯指出,控制自然的實質在于控制人,科學技術作為控制自然的工具現已成為統治人的工具。首先,萊斯指出,科學技術不是生態危機的根源,人們想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欲望才是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源,科學技術只是人們用以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種工具而已,科學技術本身并不是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源。科學和技術的進步使得人們的生產效率提高,更好地滿足了人類自身的需求,緩和了社會矛盾,促進了社會的發展,這也讓人們錯誤地認為科學技術就是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源。萊斯認為,將科學技術看成生態危機的根源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生態危機是在控制自然觀念下不合理使用科學技術所造成的后果,只有正確地認識科學技術,合理使用科學技術才能真正解決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問題。隨后,萊斯指出,科學技術不僅是控制自然的手段更是控制人的手段,人們通過科學技術的手段實現對自然的控制,進而實現對人的控制。為了滿足自身的物質需求,人們利用科技控制自然,獲取自然資源,并對自然資源進行分配,從而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也改變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斷加強,同時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所受到的剝削和壓迫也在不斷加重。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人們非理性地運用科學技術,以實現控制自然進而實現對人的控制的社會目標,最終導致科學技術的合理性的毀滅[3]。(四)以倫理和道德的進步來解決自然危機。探索解決自然危機的出路是萊斯控制自然思想的重要內容,萊斯把解決自然危機的出路歸結于倫理和道德的進步,提出了解放自然的觀念,并指出解放自然實質上就是人性的解放。萊斯認為,正是由于人類對于自然的大量掠奪和非理性對待,最終才導致生態危機的出現,這是人的倫理道德的缺失所導致的,是人非理性對待自然的必然結果。他指出:“控制自然的任務應當理解為把人的欲望的非理性和破壞性置于控制之下,這種努力的成功將是自然的解放——即人性的解放:人類在和平中自由享受它的豐富智慧的成果。”[1]萊斯強調,要想解放自然就要重新解釋控制自然的觀念,他指出,控制自然的主旨不在于科學技術的進步,而在于倫理道德的進步。他認為倫理道德的進步是科技進步的基礎,因此,要停止把科學技術的進步作為控制自然的主導力量。此外,萊斯認為,要獲得自然的解放必須對社會制度進行改造。要建立起一種人們廣泛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并且鼓勵人們具有批判能力的新型社會制度,使得控制自然不再被看作是少數人的工作,而是社會公民普遍地樹立起了環境保護的責任心,合理地使用科學技術,從而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4]。
三、威廉?萊斯“控制自然”思想對我國當今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一)樹立全民生態環保意識。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但隨之而來的生態環境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生態環境保護刻不容緩。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究其原因是由于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缺失所導致的,公民生態環保意識的缺失是當前產生生態問題的思想根源。因此,只有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提升全民的生態環保意識,才能走出生態危機的困境。首先,我們要樹立正確的生態觀,正確認識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注重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自然界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因此,我們要尊重自然規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平衡,努力建成生態環境良好,人們生活幸福的社會主義國家。其次,要重視生態保護意識教育,培養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這就要求在全社會范圍內開展多樣化的環境保護教育活動,宣傳環境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生態文化氛圍,增強人們的生態保護責任感,使得人人都成為保護生態環境的踐行者,實現生態保護的全民化。(二)加強科學技術的合理應用。萊斯主張,科學技術不是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源,科學技術只是人們用以改造自然的手段和工具而已。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當人們正確的使用科學技術時,它能夠提高人們的生產效率,促進社會的向前發展,但如果人們將科學技術不合理地應用于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時,就會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從而招致自然的報復。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的科技觀,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優勢作用,促進社會的進步。首先,我們要合理使用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和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要構建良好的生態保護機制,及時解決在運用科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保證生態環境免遭破壞,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其次,我們要加快科技創新,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解決生態危機問題中的關鍵作用。一方面,我們要提高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增強國家的綜合實力,為科技創新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和保障。另一方面,我們要改革科技創新相關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科技創新相關政策措施,建立科技創新鼓勵機制,不斷提高科研水平,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促進我國科研事業的快速發展。(三)加快生態保護制度建設。當前生態問題日益嚴重,生態保護迫在眉睫,因此,國家要加快生態保護相關制度建設,推動國家生態建設發展。首先,國家要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制定有關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法律的手段約束人們的行為,在環境治理過程中,對于社會上出現的嚴重破壞環境、浪費自然資源等行為絕不姑息,嚴厲懲治;同時,面對在環境保護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國家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切實解決環境問題,促進生態平衡發展。此外,國家還要加強相關執法監督體系建設,建立政府、公眾、媒體等多渠道的監督體系,同時,還要強化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使其切實履行好環境保護的相關職責,積極投身于生態保護的建設之中。最后,我們要積極開展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合作,學習其他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先進理念和舉措,積極應對環境問題,提高生態保護水平。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我國的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它的完成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環境保護貢獻一分力量,共同守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參考文獻】
[1]威廉?萊斯,著.岳長齡、李建華,譯.自然的控制[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
[2]王雨辰.論生態學的生態價值觀[J].北京大學學報,2009(09).
千萬年來,大自然無償地哺育著人類
但它也是有血有肉的
在它的血肉被不斷地榨取后
它也需要愛護,需要休養生息
農本自然
當你欣賞著盤子里的風景,是否會思考生命的本質?當你邁步在樓宇之間,又是否隱隱懷念自然的空氣和蕩漾的綠草?人本是自然之物,他的故鄉在遙遠的非洲草原。鋼筋水泥的出現,在人類全部的歷史長河中短暫得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你的骨子里會透出那種對綠色的向往和渴望。這樣的你,一定不會愿意榨干地球母親的血液。然而,這血液確實在一點點流失,土地荒漠化、板結、寸草不生,這一切正在發生。
農業本是自然之道,但是因為我們的貪婪才造成土地的破壞,也造成我們攝入過多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毒素。我們確實需要一種更永續的方式與自然相處,為了能永遠得到大地母親的滋養,我們需要一種更合乎自然規律地獲取食物的方式。在此,我們把這種方式稱為“生態農業”。
自然有它既定的運轉程序,一年四季,播種有時,收獲有時;世間萬物,出生有時,消亡有時。我們只有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尊重自然的發展規律,才能與自然和平相處。而“生態農業”,就是是建立在人與自然的平等關系之上,它拒絕使用人為制造的化學品去污染和榨取土地,而更多地應用自然界中原本存在的相生相克的規律。
化肥、農藥、規模化種植,這些看似標志著現代與科技的名詞,正在一點一點地榨干大地最后的養分。作物的減產、害蟲的爆發讓我們不斷地加大這些現代化學品的劑量,直到有一天,這一切孽緣回到我們自己頭上。當我們開始懷念中國近5000多年的農耕文化時,我們才意識到也許生態農業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
生態農業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人與土地之間的關系。尊重自然,順從自然規律,包容昆蟲、鳥類、蛙類等生物來共同分享這個世界。自然對土地萬物都是公平的,中國延續千年的農耕文化正是因為符合自然的理念,才將這片孕育千萬華夏子孫的土地保存至今。雖然在商業橫行的這個時代,人們開始以工業產品的均一化標準來要求農產品,使得統一施用化肥農藥激素的農業生產成為一種潮流。我們仍不應當忘記,健康美味的農產品不是靠一味榨取就能獲得的,和自然保護一樣,只有細心地正確地維護,才能確保土地的健康,也只有健康的生態系統,才能讓我們的種族和文明傳承下去。
屬于世界的生態農業
有幸在南非各保護區周轉工作三年,讓我有機會與歷史最悠久的森林和草原親密接觸。在我們所拜訪的南非圣?露西亞國際重要保護濕地,周圍的社區居民一直以來依靠農業和畜牧業生存著。為了防止不適宜的農耕給濕地造成破壞,保護區除了雇傭當地居民在保護區工作,解決一部分農民的生活問題以外,還劃撥了一定的土地,指導他們以正確的方式種植農作物。他們所采用的方式就是我們在國內常說的生態農業,具體的方式包括使用有機堆肥,進行間作和輪作等。當地從事農業勞動的多半是黑人婦女,她們不需要很高的教育水平就能學習這些農業方法。事實上,這些方法絕大多數都是傳統農業所普遍采用的,代代相傳的,保護區所需要做的就是向他們說明為什么要選擇這種方式,并不時地讓村民體會到這種種植方式的可持續性以及給他們所帶來的環境以及經濟上的回報。
雖然村民可能并不真正理解他們所做的農業實踐的意義,但這些傳統經驗在學習自然保護的我們看來,卻蘊含著豐富的智慧。
——間作和輪作允許不同的作物在土地上生長,使一個菜園就和原始森林一樣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動植物。生物之間相互作用,能消滅一些敵對物種,同時也相互幫助“好朋友”更好地生長。當昆蟲來到這樣一個菜園的時候,生態多樣性會讓它們無從選擇,到處都有可吃的東西,但其中任何一種它們的主要食物都沒有多到能讓它們瘋狂大爆發的程度,而且四處還都潛伏著它們的天敵。雖然沒有殺蟲劑來阻止它們取食人們的勞動成果,但誰也不敢太猖狂。如此,作物的產量雖不能與規模化農業相比,卻以健康的方式確保了產量的穩定性以及可持續性。
——有機堆肥保護的是土壤的微生態。我們說“生態”的時候經常聯想到蟲吃草、鳥吃蟲之類的食物鏈,殊不知我們的眼睛看不到的微生物和在地下默默工作的分解者才是生態系統最重要的一環。沒有受過污染和農藥傷害的土壤,原本就具有健康正常的菌落系統,將腐熟的菜葉、禽畜糞堆肥后澆上去,這些有機堆肥在蚯蚓及其他各級分解者的作用下很快分解,被作物再次利用,其中有益菌在代謝過程中形成的產物還能幫助植物抵擋病蟲害。有機堆肥與看似簡單便捷的化肥截然不同。化肥雖然能快速地給土地補充氮磷鉀,卻不能補充土地中的微量元素,也不能阻止土地中碳的流失,結果只能造成土地越來越貧瘠,越來越不健康,微生態也就隨之破壞。一旦發生板結、微生態崩潰,這樣的土地就失去了生命力,此時作物的生長只能進一步依賴于農藥和化肥,用量越來越大,陷入惡性循環,直到營養耗盡,這塊土地就算真正地毀滅了。有機堆肥就像是有生命的能量集合體,徹底讓大地活過來。
在自然環境問題愈發嚴峻的今天,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也就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建立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的要求。少年強,則國強,一個人的發展是從幼兒教育開始的,幼兒教育對兒童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設綠色的教育環境,使幼兒在一個充滿自然氣息、富有生機的環境中進行學習,使幼兒更加熱愛自然,使人與自然、動植物的和諧相處從幼兒開始。幼兒能夠積極主動地擁抱自然,發自內心地保護自然,也使幼兒的學習充滿活力,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幼兒從小與自然相融合,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并且主動地加以保護,才能夠使綠色教育達到理想的效果。
一、生態啟蒙教育與綠色教育的內涵
生態啟蒙教育的科學理論指導是科學發展觀,需要教育以人為核心,完善學生的學習結構,將生態文明中的關鍵要素與幼兒教學相融合,將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科學發展觀融入幼兒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讓幼兒在潛意識中建立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的理念,努力將幼兒培養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同時又樂于維護自然和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人。綠色教育一詞于20世紀90年代興起,是一種現實生存教育,同樣是一種適應社會的教育,致力于人的終生可持續發展,綠色代表了生命,代表了自然,也代表了未來。綠色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有著很大的聯系,要求人在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實現人類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使得每個人自覺地熱愛和保護環境,也是一種環境教育。
二、以生態啟蒙教育為載體為幼兒創設綠色教育環境的發展
(一)啟蒙教育生活化
幼兒學習能力強,也有模仿的天性,在這一階段的教育過程之中,要遵循幼兒的天性進行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幼兒學習能力強,但是這種學習是不拘泥于課堂的,在很多情況下,幼兒在生活中的學習更多,這也就要求將生態啟蒙教育融入幼兒的生活中去,例如,在給幼兒講故事的時候可以挑選那些歌頌大自然的美好的內容,使幼兒對大自然呈現一種向往的態度,讓幼兒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他們才能更加自主地保護環境。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橢幼兒發現大自然的美,例如,組織學生集體看晚霞、看日出,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且適時教育,讓幼兒明白如果不對環境加以保護,這種大自然的美麗將會消失。教育不僅僅在課堂上,這種生活中的教育能夠讓幼兒更加熱愛自然,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更能讓幼兒理解,同時也自然地完成了生態啟蒙教育。
(二)融入自然的課程設計
在傳統的教學之中,幼兒長期坐在教室里,他們很難真切地感受自然,也就無法與自然相融合。在教育活動中,我們應當適當增加幼兒與大自然相接觸的機會,讓幼兒在自然的游戲過程中觀察、體驗、探索……例如,在美術活動中,帶領幼兒集體外出寫生,讓幼兒身臨其境,描繪自然的美好,增加幼兒與自然接觸的機會,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幼兒自然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從而熱愛自然。還可以隨著季節的變化組織幼兒進行郊游,讓幼兒在大自然中進行嬉戲,其目的都是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時又對幼兒進行保護自然的教育,這樣是事半功倍的。但是在這些活動開展的時候,教師必須要注重幼兒的人身安全問題,必須對幼兒進行保護,遠離危險的環境,讓幼兒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之中感受自然、接受教育,并且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這對于幼兒的長久發展是極為有益的,也有利于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一舉兩得。
(三)創建綠色教育環境
在現今的教學之中,雖然幼兒的學習環境很好,但是與自然的接觸并不大,我們應當增加幼兒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而開展校園外的活動的機會是有限的,并不能經常開展,所以要為幼兒創造一個綠色的教育環境。簡單地說,可以讓幼兒自行照顧班級中的盆栽植物,使幼兒萌發保護植物的意識,而且能夠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讓幼兒自己養一個喜歡的盆栽,教師進行適當的幫助,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寓教于樂,從對自己盆栽的保護發展到對自然的保護之中。還要增加校園的綠化,讓幼兒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有機會接觸更多的植物,讓幼兒了解人類自身是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鼓勵幼兒從不踐踏草坪這種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保護環境,讓幼兒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為保護環境出力,使幼兒產生成就感,也就使得幼兒更加愿意積極主動地保護環境。
幼兒是一個人發展的開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將綠色教育與啟蒙教育相結合,讓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習慣,有利于個人自身的長久性發展,也有利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讓幼兒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熱愛環境、保護環境,擁有對環境的責任感,爭當環保小衛士,為我國的環境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中國土地上,像這樣未被人類染指又植被豐富的荒原已越來越少,然而在整個世界范圍內,已逐漸開始認知到這些荒原的價值。這也是各國國家森林和國家公園的由來,目的就是為了給予這些荒原以自由,讓它們自由地生長和循環,確保它們不受到人類的利用和干涉。荒原正是這樣一種奇異的地亢這里有似乎永恒的時間,有生命最為原初的動力,在這里人類唯一能做的就是反省自己的文化參照系。在今天的世界文明中,一種觀點開始贏得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同:就是檢驗一種文化是否完美,不是看它能否把所有的自然用來消費,而是看它能否明智地保護這些荒原的價值。只有懂得欣賞這種作為生命之源的荒原,才是一種真正完美的文化。
應當說,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曾經有這種超越性的智慧,儒家所說的“天人合一”和道家所說的“道法自然”,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把自然生態的平衡,作為人類追求的終極價值。所以《易》說“天地之大德日生”,《中庸》說“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關注的都是大自然萬物本身具有的生命價值。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自然秩序的演進不僅被看成是一種永恒的生命創造過程,也意味著在創造一種共同的生命價值。所有生命本于一源,生于同棍如同一個大家庭的不同成員,所以人們會像愛護自己生命一樣尊重天地萬物。這種“天人合一”的文化不只是一種理性認知,更是一種關于生命的情感體驗。只有當人類能從情感上領悟和熱愛自然時,才能真正理解“萬物一體”是一種對自然的感恩情懷。
雖然近年來大陸也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口號,但更多地還是著眼于生產與生活方式的轉變,對自然采取的仍是一種實用主義態度。即使提出保護自然,也是從保護人類自身的角度出發的。只有面對香格里拉這片充滿原始野性的荒原時,你才能真正明白,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文化和思維方式的轉變。也就是說要把大自然的生命價值看作人類的最高價值,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對大自然的知識、審美和倫理教育,而是要從生命的本源來認知自然。理解到生命的本質,必須首先依賴大自然存在的生命系統。那種把人類與自然分裂成兩個對立的領域,只承認自己的生命價值,而把其他的自然物看作人類可以隨意征服的客體的文化和思維方式,顯然在當下已行不通,也很難帶來中國人在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
自然環境是人類和生物界賴以生存和活動的場所。人類在不斷認識、利用自然環境的過程中,得以繁衍生息。但同時,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也達到了驚人的程度。環境污染。生態惡化,資源枯竭、人炸、、物種快速的滅絕等,這一切都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拯救自然。拯救環境、拯救人類。已成為全球迫在眉睫的、無法回避的重要問題。因此,人類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重新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就把保護環境定位一項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進入21世紀后,保護自然環境與持續發展已成為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必然選擇,所以保護環境及時國策也是國情教育、素質教育。
一、 親近自然的概念
“親近自然”也就是接近自然,與自然親和之意。親近自然教育是老師通過課堂教學,幼兒實踐活動,家園合力教育等方式,培養幼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從而建立起人與自然親和的關系,產生良好的行為的教育活動。
二、 “親近自然” 的家庭教育目標與方式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但是家長不一定都是學教育的,因此幼兒園必須對家長的教育目標和教育方式給與必要的指導。
(一)親近自然的家庭教育目標:
根據幼兒智能發育和幼兒求知求解餓實際情況,可按幼兒園環境教育的具體安排,要求家長協助幼兒園完成和鞏固環境教育的培養目標。也可根據不同幼兒家庭實際情況多點發散,有所創新。
(二)親近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
1、建議或鼓勵家長利用晚餐后散步、雙休日郊游和節假日旅游等機會,帶孩子出去走走,親近大自然,領略大自然的美麗風光,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2、帶孩子走進大自然,感受四季給大自然的花草、樹木所帶來的各種變化,欣賞著五彩繽紛的世界。在秋季去看看飄落的形狀不一、顏色各異的樹葉,家長可引發出孩子的動手欲望,指導孩子用落葉剪貼形態各異、姿態萬千的人物、動物等,了解大自然的景物千變萬化,感受大千世界的無限情趣。
3、正確對待身邊發現的環境問題,積極參與愛護自然環境的活動,愿為保護自然環境出一份力。
(三、)指導家長“親近自然”教育的方法:
1、幼兒教師根據幼兒園環境教育的進展和需求,不定期地召開家園會或利用網絡資源,把幼兒園近期對幼兒環境教育的內容和進展情況告訴家長,讓家長了解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清楚孩子在家生活期間家長如何配合幼兒園的環境教育。組織家長一起討論各種可行的活動方案,指導家長如何參與、引導幼兒親近自然、體驗自然(而不是單純到自然環境中走一走)。使家長在配合教育時,事前有計劃,行動有目標,事后有效果。即使在平時的生活細節中,也能隨時給幼兒有益的指導。培養幼兒正確的環境意識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需要家園配合,隨時隨地和持之以恒。
2、實踐的指導這是親近自然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只有親身體驗自然,才能從自然中吸取智慧和靈感,才能產生關愛自然的信念。家長帶孩子親近自然,感受自然,這遠比課堂上教給他們關于自然的知識要重要得多。
幼兒園對家長的要求是家長不必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全知全會,但必須充分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孩子探知自然奧秘的積極性,并且與孩子一起討論那些貌似幼稚的環境問題,也許在尋根究底的探討求知過程中,還能讓大人們的知識面得到提高。
3、在親近自然活動中,孩子不僅能獲得相當豐富的自然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在感受自然中積累知識經驗。家長在帶孩子出游時,要有意識地收集一些標本和資料,以形成孩子的“知識點”。家長在和孩子一起整理資料時,能引發孩子新的“求知欲望”,又會生成幼兒感興趣的新的環境教育命題。
三、 指導家長“親近自然”教育的步驟:
在指導家長配合幼兒園“親自然”教育中,我們將目標分為以下3個層次:親近自然教育,了解自然教育,保護自然教育。
(一)首先親近大自然是環境教育的第一步。環境教育過程中須注重體驗式教學,不僅要在課堂上重視體驗式教學,同時還應讓幼兒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去親身感受環境的重要性,了解現實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策。幼兒園多為課堂教學,即使有帶孩子去室外觀察活動,也很難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活動。而家長帶孩子親近自然是一對一,甚至是二對一、三對一的教育,這種教育方式比較靈活、隨意,受教育者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教育關注度”,教育效果當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了解自然并不是要熟記很多樹、鳥和昆蟲的名字。家長幫助孩子了解自然,應該是幫助孩子了解自然運作的法則,比如四季的運轉、昆蟲的生態習性以及自然界里事物之間的聯系。最重要的是人與動物、植物和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性、讓孩子了解自然萬物內在的規律和互相依存的道理,和諧共存和可持續發展是環境教育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