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3 14:53:1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非遺傳承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C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2-268-01
地方文化館是地方文化集中地,是各級人民政府為地方人民群眾設立的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面對廣大人民群眾,是我國堅持社會主義路線不可或缺的文化組織機構,也是我國基層文化機構。地方文化館是當地推動基層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依托,也是非物質文化遺傳保護工作推進的重要動力。其在非物質文化遺傳保護與傳承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伊始,保護機構尚未健全成熟之時,地方文化館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擔了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大量工作。地方文化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與當地民間藝術保護工作相結合,依據自身優勢,為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地方文化館具有地域優勢
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來源于一定的區域,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呈現了截然不同的的特點,與當地的生活環境、文化氛圍、宗教氛圍息息相關。地域的文化習俗特點也對非物質文化遺傳產生一定影響。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地域息息相關,如果離開區域,如同將植物拔離土壤,不供給其養分、水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去賴以發展的環境,則不能保證其能夠獲得充足的保護與真正的傳承。地方文化館具有優越的地域性。地方文化館的建立與當地文化環境緊密相連。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地方文化館比其他的地區文化機構更了解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傳的特點,更了解如何運行保護模式,開展相關的傳承工作。我們可以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地方文化館也是緊密相連的。
二、地方文化館具有文化優勢
與其他文化遺產不同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是“非物質”性。在成品未成形之前,它往往被作為一種知識,一種技能存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持有者的思想中。只有持有者通過不同方式,將文化遺產制作、復述出來時,人們才能真正感覺到它的存在,真正感覺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所以與物質文化遺產相比,此類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具有更大的難度。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主要針對有形的物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包括對物質的保護,還包括對思想、知識、技能等“無形物質”的保護。為了更大化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文化館可以實時特別保護,通過自己文化影響優勢,找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通過一定的鼓勵手段來鼓勵他們不斷進取,傳授自身的知識或技能,擴大影響范圍。比如說以前常見的糖畫。在過去舊時代中,擁有一個糖畫是小孩子非常驕傲的事情,寧愿把它放到融化的時候,也不舍得將其吃掉。可是隨著社會物質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物質條件提出更高的要求,認為糖畫屬于街頭作品,不干凈。由于受到人們的冷落,糖畫一度進入瀕臨絕境。諸如此類的情況是非常多。地方文化館利于其文化優勢,更易于發現此類情況,尋找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能力范圍內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鼓勵其將非物質文化遺傳傳承下去。
三、地方文化館具有群眾基礎優勢
生活在共同區域的人類,經過長期的共同生活,自然而然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群眾文化。為了整合群眾文化,同時提高當地居民的文化素養,地方文化館應運而生。地方文化館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地方文化館主要是面對當地居民群眾開放的,同時也就具有一定的群眾影響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具有明顯的民族性與地域性,與地反文化館緊密相連。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不夠深入,不能形成正確的保護意識與傳承理念。地方文化館可以利用自身的群眾基礎優勢,廣泛地宣傳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營造良好的保護與傳承氛圍。群眾人多力量大,利于幫助地方文化館推動相關保護工作。地方文化館的宣傳工作還有可能吸引部分年輕人加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活動中,注入新鮮生命力。通過群眾的口口相傳,借助群眾的傳播力量,做好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
四、地方文化館具有獨特優勢
每個民族群體、地方區域的發展都與周圍環境息息相關,顯示了自己獨特地與大自然相處的智慧與思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具有必然性與合理性。不同區域都有自己流傳下來的獨特文化。這種獨特文化也可以通過地方文化館呈現給不同地區的人看。地方文化館包含了當地獨特的對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看法,閃爍著當地人的智慧。這是其他地區文化無法取代的。通過地方文化館推動當地非物質文化遺傳保護與傳承工作更為自然而然,而且還會強化區域特點,并且在傳承中不斷完善、充實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形成具有鮮明風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五、總結
少數民族曲藝是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大瑰寶,不僅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而且具有彌足珍貴的歷史價值,其保護和傳承對于維護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2006~2015年間,我國對少數民族曲藝的保護做出了一些努力,建立了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體系,出版了大量的學術研究成果,舉辦了多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活動。然而,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如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少數民族類曲藝項目偏少且集中于部分少數民族、傳承人面臨年齡老化后繼無人且男女比例差別大、演藝團體匱乏、觀眾群體少等。在今后少數民族曲藝的發展中,應該進一步加強對曲藝項目的挖掘、申報與管理,出臺措施提高傳承人的文化自覺,合理利用生產性保護及數字化保護,促進少數民族曲藝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
少數民族曲藝;非遺名錄;傳承人
曲藝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類別之一。曲藝是中華民族民間說唱藝術的總稱,是一種以“說唱”為表現形式來敘述故事的表演藝術形式。我國是擁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55個少數民族同樣也創造了屬于其民族的獨特曲藝藝術形式。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豐富和完善我國的曲藝藝術寶庫具有重要意義。
一、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曲藝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少數民族曲藝承載了少數民族的獨特藝術魅力,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不僅豐富了我國的曲藝藝術素材,而且記載了我國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藝術文化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因此,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曲藝藝術,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及現實意義。
(一)少數民族曲藝具有獨特的藝術文化價值
曲藝,又稱“說唱”藝術,是我國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大瑰寶。曲藝主要依靠“說唱”這種形式來敘述故事,簡練而生動,為人們喜聞樂見。少數民族曲藝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的民族性,最鮮明的藝術特征也在于它的民族性。少數民族曲藝主要流布于少數民族地區并且采用民族語言(方言)或多種語言(方言)來“說唱”故事,這也是與漢族曲藝藝術最主要的區別。有些少數民族曲藝曲目在語言上體現了鮮明的交融性,即在說唱表演中融匯了漢語及民族語或方言。比如以滿族為主創造的“子弟書”便有采用滿語、漢語交叉表演的歷史。現今,在漢蒙雜居地區仍有“烏力格爾”蒙古族藝人可以同時夾雜漢語進行表演。在塑造說唱故事的主人公上,對于同樣一個英雄人物在不同民族都打上了各個民族的鮮明文化烙印,體現了各民族曲藝文化的相互貫通與交流。比如武松這一人物形象是漢族曲種中的鮮明形象,然而這一人物形象不僅在藏族的《格薩爾王傳》說唱故事中有所反映,而且在蒙古族的“烏力格爾”說唱故事中也有體現。
(二)少數民族曲藝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少數民族曲藝的另一重要文化價值在于它的歷史研究價值。曲藝主要依靠藝人的口頭說唱來傳承,少數民族曲藝同樣也是依靠口頭說唱這種形式來傳承。少數民族曲藝的這種傳承方式使其保留了較多的曲藝藝術的原始形態,也為少數民族曲藝的歷史演變提供了可資觀照的范本,因此少數民族曲藝也被稱作研究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比如被稱為少數民族三大英雄史詩的《格薩爾王傳》、《江格爾》、《瑪納斯》,即通過藏族(“嶺仲”)、蒙古族(“陶力”)及柯爾克孜族(“柯爾克孜達斯坦”)這三個少數民族曲藝藝人的不同說唱形式傳承下來,成為記載少數民族歷史的重要形式。各少數民族的歷史記憶通過少數民族曲藝藝人的加工創造得以長久地保留下來,填補了沒有文獻記載時期的歷史空白,成為研究少數民族曲藝史及少數民族發展史的重要歷史參照范本。
二、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名錄保護與傳承人傳承現狀
(一)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名錄保護現狀
2006~2015年間,國務院分別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公布了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課題組認定少數民族曲藝項目主要依據:一是以少數民族名稱命名的曲藝項目,如達斡爾族烏欽、傣族章哈等;二是曲藝項目中未提及民族而所屬民族明確的曲藝項目,如烏力格爾、好來寶等;三是為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共有的綜合性曲藝項目,如新疆曲子,為漢、回、錫伯等民族所共有,也視為少數民族曲藝項目。根據本課題的認定方法,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中少數民族曲藝項目共計21項,其中正式名錄中17項,擴展名錄中1項。
1.國家級曲藝類非遺項目數量整體呈下降趨勢
從已公布的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擴展名錄中可以看出,我國少數民族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整體呈下降趨勢。
2.各少數民族非遺項目數量分配相對均勻
在已公布的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擴展名錄中,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項目在各主要少數民族中分布相對均勻。
3.非遺項目分布省份集中在民族地區
在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擴展名錄中,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項目所在省份多為民族地區。
(二)少數民族曲藝傳承人傳承現狀
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傳承者,而少數民族曲藝傳承人則是少數民族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傳習者和承載者。2006~2015年間,目前共有24位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傳承人。
1.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傳承人數量及所占比重呈下降趨勢
根據文化部已公示的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統計結果顯示,少數民族曲藝類傳承人在經歷了從無到有后,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見表2)同時,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傳承人所占當前批次曲藝類非遺傳承人的比重也呈現出先升后降的趨勢。
2.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傳承人老齡化且性別差距較大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傳承人大部分年齡偏大。總體來看,在四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傳承人1920后共計2人,1930后共計7人,1940后共計7人,1950后共計4人,1960后共計4人。且在這四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第二批少數民族曲藝非遺傳承人中,男性占絕大多數,而在第三批和第四批中,女性占多數,并且呈現上升趨勢。
3.少數民族傳承人傳承的并非都是少數民族非遺項目
一般來說,漢族傳承人傳承漢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少數民族傳承人傳承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然而,這種情況也并非絕對。在數據統計中顯示,有4位少數民族傳承人對應的傳承項目為相聲、北京評書、四川揚琴,而這三個非遺項目為漢族曲藝項目,這樣就出現了傳承人所屬民族與少數民族曲藝項目不對應的特殊情況。
三、少數民族曲藝在傳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006年至2015年以來,我國少數民族曲藝在傳承中不斷地繁榮發展,取得了諸多成就。如四級曲藝類非遺名錄體系建立、各類曲藝類學術研究成果豐富、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活動開展、曲藝院校及專業逐漸建立,這些曲藝保護及傳承工作都促進了少數民族曲藝的繁榮發展等。少數民族曲藝的保護及傳承工作盡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傳承與發展中仍然面臨著一些困境和問題亟需解決,而探尋出合理傳承與保護少數民族曲藝文化發展的路徑成了本課題研究的關鍵點。
1.名錄中少數民族曲藝項目少、分布民族不均
目前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評選及認定是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一種重要方式。據統計,在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擴展名錄中,少數民族曲藝項目僅占21項。綜合看來,少數民族曲藝項目在十大項目分類中所占的整體比重較小,在當批次曲藝項目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較小。而且,每批次的項目數量呈現整體下降的趨勢,擴展項目只有第一批擴展名錄中有曲藝項目。在民族的分布上,全國55個少數民族只有蒙古族、達斡爾族、赫哲族、鄂倫春族、傣族、哈薩克族、布依族、土家族、苗族、朝鮮族等12個少數民族有國家級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造成問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探究:一是其他少數民族根本就沒有更多的曲藝項目;二是其他少數民族也存在著不少比較有特色的曲藝項目,但當地人缺乏保護及開發意識而未申報;三是當地政府及人們重視項目的申報,而沒有重視項目申報的方式方法最終導致申報失敗。這三種原因中,第一種原因存在的可能性較小,另外兩種原因存在的可能性較大。
2.傳承人老齡化嚴重、男女比例差別大
根據項目組統計的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名單(表2)結果顯示,在這24位少數民族曲藝傳承人中,1920年、1930年以后出生的老年人占多數,中年人只有7人,青年人則沒有。顯然,少數民族曲藝非遺項目傳承人正面臨老齡化嚴重、后繼乏人的困境,嚴重制約了少數民族曲藝項目的傳承和發揚。就傳承人性別來看,每一批次中男女性別比差別都比較大。這種結果可能受到了跟某些地區或民族“傳男不傳女、傳女不外嫁”的傳統觀念的約束。
3.演藝團體匱乏制約曲藝的創新傳承
目前,國內曲藝演藝團體并不少,如合肥演藝公司曲藝團、無錫市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曲藝團、自貢市歌舞曲藝演藝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曲藝分公司、濟南明湖居演藝有限公司等等,然而專門的少數民族曲藝演藝團體卻很少。內蒙古民族曲藝團是少數民族曲藝團的重要代表,主要表演蒙古族特色曲藝項目,為邊疆地區、國內其他地區乃至國際上演繹了淳樸的民族風情,然而像這樣的團體目前還比較少。少數民族曲藝項目屬于表演性非常強的項目,而演藝團(公司)的匱乏嚴重制約著少數民族曲藝在本地區乃至全國的創新傳承。
4.觀眾群體少制約曲藝演出市場的擴展
當代社會,娛樂方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觀眾大多選擇去看電視、看電影、看演唱會、玩游戲、K歌等方式來緩解壓力,而很少有觀眾能靜下心來去演藝場館觀看曲藝節目演出。就是在民族地區,人們更多的選擇是接觸現代化的一些娛樂方式而不是去觀看少數民族曲藝的表演。快餐式的娛樂方式比起傳統曲藝表演對當代人們有著更多的吸引力。再者,少數民族曲藝多數是使用民族語言或方言來演唱,城市中的年輕人更是難以理解,這也影響了少數民族曲藝的演出市場。
四、促進少數民族曲藝繁榮發展的主要路徑
1.各地區及民族應加強對非遺項目的申報與管理
如前所述,少數民族曲藝項目數量在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所占的比重較小,曲藝項目在55個少數民族中分布不均。因此,少數民族聚居的各地區、各民族應該對本民族曲藝類非遺項目的申報引起高度的重視。首先,增強對優秀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項目的保護意識。其次,積極向縣、市、省、國家申報本民族本地區的優秀曲藝項目。在申報名錄項目的同時,不管是單個項目申報還是多項目“捆綁”申報,都要注意保存少數民族曲藝項目的文化生態完整性,不能出現為求申報而破壞其完整性的情況。最后,加強對入選非遺名錄項目的管理。對于那些已經入圍非遺名錄的曲藝項目,相關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曲藝項目保護、傳承的監督與管理,切實保障曲藝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2.提高傳承人的文化自覺并積極培養傳習生
以前少數民族曲藝的傳承方式大多為家傳或師傳,學得一技之長作為謀生的手段。而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謀生之路多樣,很多得到家傳或師傳的傳習人不愿意繼續從事曲藝表演而另尋出路,更不愿意繼續往下一代傳授。為了能使優秀的少數民族曲藝項目繼續發揚光大,相關部門或單位應該做好傳承者的思想工作,使之意識到曲藝傳承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文化自覺。其一,各級政府部門定期組織少數民族曲藝傳承人的研修培訓。在培訓過程中,不僅要講授少數民族曲藝文化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文化自覺,而且還應傳授現代教育思想,打破傳承人的男女性別偏見。其二,各相關院校積極與傳承人配合,積極培養傳習生。目前,已有部分高等院校開設了曲藝專業,也有一些中小學將曲藝引進了課堂,這樣能更好地培養新一代的傳習生,使年青一代更好的將少數民族曲藝傳承下去。
3.加強對少數民族曲藝的生產性保護
所謂少數民族曲藝生產性保護,即在保持少數民族曲藝非遺的整體性、原生性、傳承性的前提下,通過借助生產、銷售等手段從而將曲藝文化資源轉化為曲藝文化產品的一種保護方式。文化部部長也提倡“深化生產性保護”,認為生產性保護符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規律①①。曲藝本身是一種“說唱”藝術,表演性很強,加之少數民族曲藝帶有的民族風情、民族特色,少數民族曲藝走向演藝市場對于少數民族曲藝文化的傳承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少數民族曲藝文化資源在轉化為文化產品,走向演藝市場的同時,一定要注重保持少數民族曲藝本身的原真性與整體性,注重傳統曲藝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有機結合,不能一味地為了追求市場效益而使之“變味”。
關鍵詞:非遺;學校教育;傳承;實現途徑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工作雖然在各方面的關注和行動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不可否認在現代化發展、城鎮化建設等強勢背景下,由于其地域性、民族性、傳統性等特點及現代化文明對其生存空間的排擠和擠壓,使其越來越邊緣化、碎片化,更由于其載體的“活態性”不得不面對“人走藝絕”的威脅。現階段非遺傳承主要依靠以傳承人為主的傳習活動和無意識的集體傳承為主,前者以族內血源傳承和族外師徒傳承為主;而后者則是在非遺生長生存的地域空間中廣大民眾潛意識的傳承。除此之外,政府、研究者、旅游產業等也都從不同角度承擔著傳承的責任,從理論層面上來看其傳承途徑并不算少,但是隨著這項工作的不斷推進,人們越發清晰地認識到如果缺少了學校教育參與其中,那么非遺發展因現有傳承對象的局限而漸入困境。
青年一代是文化傳承發展創新的未來,在呼吁喚起“文化覺醒”、倡導“文化自覺”等背景下,關注本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尤其是關注隨著傳承人逝世就面臨消亡的非遺就顯得非常緊迫。國家政府、社會組織、教育系統也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宣言》等文件的出臺,都在不斷在強調教育系統參與非遺傳承保護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系統從中央美院率先在國內成立非遺保護中心之后,各高校也緊隨其后成立各類非遺研究中心,培養相關方向的本碩博人才也陸續得以實施。而基礎教育階段則有針對性地開展了非遺進校園、進課堂的措施,如福建南音進課堂、云南省的非遺傳承人進校園、川劇進課堂等,而教育部重點課題“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研究”研討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舉行更廣泛地推進了其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傳承工作……。但是即便有如此之多的舉措仍不能與我國非遺發展的速度相一致,不斷探索學校教育在非遺傳承中實現的途徑,以得到更多青年群體的認可和關注,繼而喚起他們的民族文化傳承意識,使教育系統成為非遺傳承保護的重要基地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非遺傳承在基礎教育中的實現途徑
1.傳承民族語言
民族語言是一個民族傳承思想、交流文化、記憶歷史的主要途徑,尤其是少數民族,語言是他們記錄歷史文化發展的唯一載體。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向農村、偏遠山區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孩子接受“外來”文化影響,有的脫離原有的生長環境,能熟練掌握民族語言的青少年隊伍在逐漸縮小。如果沒有了民族語言的延續,那么民族生存的土壤就沒有了,那么他們民族文化發展的血脈也將不復存之。日本著名文化學者岸根卓郎在《文明論—文明興衰的法則》一書中也說到:“放棄母語,是通向文明毀滅的捷徑”。因此,在基礎教育階段推廣、使用本地區的民族語言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夠喚起學生的民族意識,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民族定位。
2.傳承民族藝術
民間音樂、民間美術、民間技藝等民間藝術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內隱與外顯,它在民眾的生活中起著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精神紐帶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推進和演變,青年一代對這些經過歷史沉淀的民間文化態度越來越淡漠。這些民間藝術是民族記憶延續的載體,是民族歷史的記錄,是維系族群發展的核心動力。以貴州安順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為例,該縣首批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銅鼓十二調,其傳承也面臨著在青少年一代出現斷層的危險。將其盡快地收集、整理,編訂相應的教材融入當地基礎教育,并以其為非遺教育的切入點進而挖掘其他的民間藝術,將布依族服飾、民歌、舞蹈、戲劇、器樂、蠟染、織錦等內容走進基礎教育學校,使當地學生更加熟知自己的民族文化,建立起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找到他們應有的民族歸屬感。
3.參與民族節慶
每個民族和地區都有不同性質的節慶活動,如布依族的六月六,苗族的三月三等,它們展示了各族人民獨特的生活方式,蘊含著五彩斑斕的文化底蘊。鼓勵學生、帶領學生參與到地區和民族特有的節慶活動中,真實地融入民族生活,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因素,發揮民族節慶的教育傳承功能,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他們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學生建立對民族語言、民族藝術正確的價值觀,教會他們民族語言,帶領他們走進、了解、理解非遺,進而傳承非遺,使我國非遺發展的鏈條有效地在基礎教育中得到延續。
二、非遺傳承在高校中的實現途徑
“一個民族文化的創造力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因傳承發展基礎上的,其實現的主體應當是青年群體的參與,把文化遺產引入大學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1]在高校開展非遺教育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開設相關專業與課程,培養專門人才
“社會呼吁青年群體,尤其是高校學子關注社會公共空間的非物質文化傳統,關注本土文化的傳承創造與發展。”[2]地方高校將培養專業非遺人才納入學科建設規劃之中開設相關專業,不僅可以為地域性非遺保護提供人才,還可以凸顯學校的辦學特色。另外要為非遺傳承事業培養廣泛的后盾人才,形成全社會的非遺保護意識,開設非遺相關的公選課、素質拓展課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開拓地域研究視角,豐富校本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衡量一所高校綜合能力的標準之一,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現在國家已經出臺相關政策要求建立國家、省、校三級精品課程體系。在這樣的背景下各高校應該以此為契機積極開展地方性、民族性課程(群)的開發,以地方非遺項目為依托,彰顯民族地域性為特征,將非遺課程(群)納入課程建設之中,既開拓了地域文化研究視角,又深化了課程發展的民族特質。
3.建設非遺資源庫,深入挖掘非遺項目
除了現有課程資源外,大量的非遺資源還沒有得到有效的關注和開發,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深入非遺成長的一線采風、調研,也可以帶領學生走進非遺文化的生存環境中展開調查實踐活動,獲得一手資料豐富課程教學的資源。而且還可以以當地傳承人為依托,聘請他們到高校開展學術講座、實踐教學等等,使非遺教學資源生成的途徑多樣化。這樣在不斷深挖非遺項目的基礎上,地域非遺資源庫也得以豐富和充實,為非遺傳承發展提供資料支持。
4.創設非遺研究平臺,開展學術交流
高校不僅要傳播、傳承非遺文化還要擔當創新非遺文化的任務,高校有著優秀的學術研究人才群體,借學術力量的支點研究、宣傳、推廣非遺,使更多的人關注非遺、研究非遺;召開相關的學術研討活動,拓展非遺的研究視角;走入社區開展非遺講座,強化民眾對其的認識;建立相應的研究機構深入研究、開發、創新非遺。
非遺的“活態性”決定了它會隨著傳承人的離世而消失,而通過學校教育途徑傳承非遺則能從很大程度上保障非遺的持續性發展。普通學校和高校各司其職,努力從多途徑、多角度傳承非遺,將其傳播到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心中。只有獲得青少年的支持非遺的傳承、傳播才會有永續發展的動力和支持。(作者單位:安順學院藝術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90
1 研究背景
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元素,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學者對非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開發、非遺保護、教育傳承、非遺產業化、非遺旅游等方面,其中非遺保護和傳承是研究的熱點問題。通過教育手段實現非遺認知與傳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核心內容,而高等教育是傳統文化傳播和繼承的重要載體,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主體,有責任弘揚、保護和傳承非遺。在此背景下,凸顯出大學生非遺教育傳承的研究價值[1]。
高校在大學生遺產教育傳承中占有科技文化、人力資源、學術科研和群體調度等優勢,高校教育傳承可以保障非遺良好生存、提升非遺保護研究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提升大學生人文素質,為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提供堅實保障(白鑫剛,2009、王守義,2010)。目前,高校非遺教育傳承研究已經受到大力關注,學者對教育現狀、教育模式、教育體系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本研究提供研究視角和理論參考,但對于非遺教育的實證研究還有待深入,為本研究留下空間。
2 問卷設計及調研過程
大學生依托高校獨特的資源優勢成為高等教育的主體,所以是非遺教育保護和傳承的主力軍。本研究以沈陽市高校為研究對象,根據各高校教育水平及院校性質,選取沈陽師范大學、沈陽工程學院和遼寧大學三所高校,涵蓋文科、工科院校,專業涉及經濟、教育、管理、計算機等專業領域,專業覆蓋范圍較廣,提升研究數據的客觀性、全面性和普及性。
大學生非物質文化遺產認知調查問卷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被試者的人口統計特征,包括性別、專業和成長環境;第二部分是非遺認知狀況;第三部分是非遺保護意識;第四部分是非遺傳承教育的態度和參與意愿。考慮到不同屬性的大學生認知差異,問卷以非遺的實例設問,如民間故事喜好程度、傳統節日命運關注度;面對神話傳說消失的態度、校園推廣民間文化重要性、參與非遺志愿者意愿、“二人轉”選修課選修、親手制作陶器藝術品、校園皮影戲觀看意愿等問題進行調查。
本研究量表采用里克特五級量表,其中1分非常不贊同,2分不贊同,3分一般,4分贊同,5分非常贊同[2]。所得數據用SPSS13.0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和卡方檢驗,卡方檢驗是用于檢驗兩個名義變量間是否存在聯系的統計分析方法,其中P值表示檢驗的顯著程度,P值越小,顯著程度越高,本次卡方檢驗設定顯著程度為0.05。
問卷發放采用的是目的性隨機抽樣調查法,按專業隨機發放調查問卷250份,收回214份,回收率為85.6%,其中有效問卷200份,有效率為93.5%。樣本中女生人數為88;男生人數為112,分別占43%和56%,來自于城市的學生82人;鄉村和小鎮的學生分別為74、42人;專業分布情況:旅游管理36人;經濟學34人;工業設計20人;機械制造自動化38人;市場營銷16人;計算機40人;空中乘務14人,文理科類專業各100人,各占50%,人數比例符合文理實際分布。本研究在廣泛查閱資料的基礎上,利用SPSS13.0對問卷所獲數據進行處理,以期提高研究結果的信度和效度。
3 大學生非物質文化遺產認知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3.1 大學生非物質文化遺產認知特征
3.1.1 整體認知水平較低,非遺認知差異較大
在200份有效問卷中,對非遺概念聽說過的同學有162位,占總人數81%,但對非遺概念有134位同學認知模糊,占總人數67%,整體認知水平較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對非遺認知為3.5,是所有專業中意愿最高的群體。經濟學、工業設計、市場營銷、計算機這四個專業學生的認知明顯低于均值3,可以看出大學生非遺認知水平整體較低,且各專業大學生認知差異較大。
3.1.2 整體關注度較低,非遺保護意識淡薄
在非遺的關注度方面,傳統節日的關注度選項中經常關注和始終關注的同學只占18%和5%,多數同學只是偶爾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從不關注的比率甚至高于始終關注,整體看來大學生對非遺的關注度偏低。問卷第三部分對非遺保護意識進行調查,在面對神話傳說等非遺消失時,只有91位同學認為應當保護,占45.5%;在非遺存在價值方面,有172人認為很有價值,占62%,48人認為價值非常大,占24%,可以看出大學生對非遺保護責任感不強,保護意識淡薄。
3.1.3 非遺推廣態度積極,志愿者參與意愿不高
在校園推廣非遺教育態度上,認為有必要的占78%;,其中25%認為非常重要,53%認為很重要,可以看出大學生面對非遺的推廣持贊同態度,在是否愿意加入校園非遺志愿者方面,均值為2.85,一般而言,里克特量表1~5等級評分在1~2.4之間表示反對,2.5~3.4之間表示中立,3.5~5之間表示贊同,大學生對當非遺志愿者態度表示中立,參與意愿不高。
3.1.4 校園教育傳承態度積極,不同形式意愿差異較大
通過對大學生非遺傳承教育的態度和參與度進行描述性分析發現,大學生對文娛形式非遺教育參與意愿較為強烈,對開設選修遺產課程意愿低。在對親手制作陶器態度上,有84.5%的同學表示會參與,在校園表演皮影戲觀看意愿上,81%同學表示愿意觀看,;學校開設“二人轉”等非遺課程方面,59%同學態度消極,只有16位同學表示會選修,占8%,非遺課程的參與意愿方面很低。
3.2 大學生非遺認知差異影響因素分析
3.2.1 非遺認知狀況差異分析
大學生非遺認知整體水平較低,且認知差異較大,為找到差異產生原因,對大學生人口統計特征進行卡方檢驗。通過比較人口學統計背景與非遺認知的卡方檢驗顯示,性別(P1=0.940)、專業(P2=0.043)、成長環境(P3=0.641),所得P值中P1和P3大于0.05,P2小于0.05,即統計上認為,性別和成長環境在非遺認知差異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專業在非遺認知差異上存在顯著差異。在是否聽說過非遺選項中(滿分為2),旅游管理的M值最高,為1.59,機械制造自動化M值最低為1.11,所以專業的差異性對大學生非遺認知差異有較大影響,性別和成長環境對其無顯著影響。
3.2.2 非遺保護意識差異分析
通過數據分析可得大學生非遺保護意識淡薄,均值都位于2.5至3.4之間,態度較為中立。通過大學生屬性對其進行卡方檢驗可得性別(P1=0.030)、專業(P2=0.787)、成長環境(P3=0.033),所得P1、P3值均小于0.05,即統計上認為,不同性別和不同成長環境對大學生非遺保護意識上有顯著差異。
3.2.3 非遺傳承教育態度差異分析
調查發現,大學生對于在校園內推廣非遺文化的態度均值為4,卡方檢驗可得出性別(P1=0.090)、專業(P2=0.000)、成長環境(P3=0.002)。專業方面,其中只有旅游管理專業均值4.06、空中乘務3.79,對非遺傳承教育態度持贊同態度,其他專業均值都介于2.5至3.4之間,態度中立;在成長環境方面,來自農村、小鎮和城市的均值分別為4.03、2.86和4.05,只有來自城鎮的大學生態度中立,對非遺教育傳承態度相對較為消極。
3.2.4 非遺傳承參與意愿差異分析
在非遺傳承參與方面,通過對親手制作陶器態度進行檢驗,可得性別(P1=0.009)、專業(P2=0.755)、成長環境(P3=0.004),P1和P3的值小于0.05,統計上認為不同性別和不同成長環境的大學生在非遺傳承參與意愿上存在顯著差異。男生對親手制作陶器的意愿均值為4.21,女生為3.08,男生相對于女生參與意愿明顯強烈;來自鄉村和小鎮的大學生均值均在,3.5以上,城市背景下的大學生均值只有2.6,來自城市的大學生參與非遺傳承意愿有待提升。
4 研究建議
高等教育學校是大學生的聚集地,有著得天獨厚的教育優勢,面對大學生非遺保護意識淡薄,責任感和參與感有待加強的現狀,高校應營造良好氛圍和提供學習平臺,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引入學校教育。根據本研究的調查分析,針對高校提升學生非物質文化遺產認知、保護與傳承,提出以下建議。
4.1 建設非遺專業,構筑學科體系
目前,許多高校已經設立了民族文化教育和藝術相關專業,但非物質文化遺產尚未形成科學的學科體系,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各個高校可因地制宜地篩選特色及優勢專業,嘗試創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從較為成熟的學科建設經驗中汲取精華,實現向非遺學科化的過渡。
4.2 完善體系設置,豐富體系內容
學校是知識傳播的重要平臺之一,大學生是其直接受益者,在高校建立完整、科學、可行的非遺課程體系是加強非遺教育的必要方式,非遺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評價幾方面,由于非遺教育目前尚未學科化,結合本研究給出以下參考。
4.2.1 明確培養目標,優化課程設置
將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作為培養的基本目標之一,讓大學生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培養其保護和傳承意識與責任感,努力使大學生成為非遺的主要傳承人。學校應酌情增設非遺的相關課程,在不同專業設置選修課和必修課,客觀地使大學生參與到非遺的傳承和保護中去。例如華中師范大學在本科階段開設民俗學、民間文學等課程,西安交通大學把太極拳作為體育必修課,這就使得多數同學參與到非遺的傳承中去。本研究結果表明,多數同學隊開設“非遺”課程持無所謂、贊同和會選修的態度,反對開課的同學幾乎不存在,所以高校應發揮好課程設置的功能,通過學分獎勵等方法鼓勵學生選修“非遺”課程。
4.2.2 豐富課程內容,完善課程評價
非遺課程內容是高校非遺教育的重點,目前高校內非遺教育課程的內容多是根據院系專業特點而設,如語言文字、傳統文學藝術、傳統手工技藝等非遺教育內容,民族非遺教育多于民間非遺教育,一些優秀的民間非遺文化并未在高校得到宣傳和傳承。高校應根據院系特點酌情增加非遺教育內容,使專業和非遺教育有機結合,盡可能讓非遺文化滲透至所有專業。同時充分發揮課程評價作用,豐富課程評價方式,盡可能讓大學生參與到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中去,將非遺的實踐參與作為評價的主要參考依據,提升大學生參與非遺保護和傳承的意愿,實現大學生非遺傳承的主力軍作用。
4.3 推進非遺宣傳,成立專業社團
4.3.1 開展校園活動,普及專業知識
2008年6月14日,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暨河北省首屆民俗文化節在河北科技大學舉行,后河北省文化廳命名該校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基地”,為高校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提供借鑒和參考[3]。在校園內通過海報、展板、廣播、校報、有獎競答等方式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知識,提高大學生的認知度;同時在各種晚會和文娛活動中舉辦非遺相關的有獎比賽,如在晚會中有意識表演“昆曲”等非遺節目,在運動會中增設非遺相關的小游戲等,并可和校外實習基地、當地文化部門和民間文藝團體等進行合作交流,增強學生非遺的參與性,培養非遺傳承的專業人才。
4.3.2 成立非遺社團,招募學生志愿者
高校開設不同主題的社團可以有效豐富學生校園生活,實現學生在第二課堂的有效學習。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性別、專業和生長環境對非遺教育有較大影響,以文科專業為例,其非遺的認知度和關注度、參與意愿明顯高于理科專業的學生。組織音樂、舞蹈、戲劇、旅游、美術等專業背景的學生,成立校園民間藝術社團,委派專業老師進行指導,招募不同屬性大學生志愿者,提升大學生非遺教育的參與性。
4.4 鼓勵非遺科研,提供保障平臺
國內有少數院校在校園內設立了“非遺”保護中心、“非遺”工作坊等宣傳和保護驛站[4]。如河南師范大學的“非遺”保護協會、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的“非遺”工作坊、中央美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等,充分發揮高校非遺理論研習地和教師學者研究團隊優勢,成立非遺教育研究中心,必要時可以成立研究小組,重視非遺教育科研,加強非遺教育學術交流,著力研究探索非遺普及、保護和傳承的有效模式,為我國非遺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徐金龍.大學生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1):119-120.
[2]劉麗華,何軍.國內民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認知度實證研究――以沈陽市民的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認知為例[J].旅游論壇,2009,2(4):611-615.
[3]胡芳,謝鼎新.地方高校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途徑[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159-161.
惠州市是一座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14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資源種類繁多、形式多樣。截至目前,惠州市擁有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兩項(惠東漁歌、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省級非遺保護名錄21項、市級非遺保護名錄54項、縣區級非遺保護名錄95項。為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惠州市應該采取建檔保護在內的措施來保護和傳承這些千年歷史的活態遺存。
1惠州市非遺建檔保護的現狀
非遺建檔保護,就是將非遺的項目情況介紹、代表性傳承人的情況、展演的圖片音像、名錄項目申報資料等,收集制作成檔案,并根據檔案管理的要求進行保護。建檔保護是一項基礎性工作,“有多少藝術檔案(還必須是符合檔案質量的),就有多少藝術財富;有多少藝術檔案留給后人,就意味著有多少歷史藝術遺產傳給后人”。
1.1惠州市在非遺建檔保護中所做的工作
1.1.1在非遺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惠州市重視非遺的挖掘、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2005年國務院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后,惠州市的非遺保護工作也隨之展開。近幾年來,惠州市借助申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契機,根據各類非遺項目的特征及存續狀況,通過記憶性保護、搶救性保護、生產性保護等方式,對全市的非遺實行了分類保護和區域性整體保護,取得了明顯效果,初步建立起了功能較完善、布局較合理的非遺保護網絡。一是進一步建立健全了體制機構與法規制度。惠州市從市到各縣區、鄉鎮街道都成立了非遺保護中心,制訂了非遺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組建了專家委員會,成立了非遺研究所等。市文化行政部門牽頭制定了《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惠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評定管理暫行辦法》《惠州市文化遺產保護申報工作扶持辦法》等五個專門關于非遺的行政法規。二是在非遺保護傳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惠州市組織對全市非遺進行了普查與分類整理,制作出了全市非遺分布圖,并在全市推廣建設非遺的傳承示范基地和生產性示范基地。目前,惠州市有惠東漁歌、龍門舞火狗、小金口麒麟舞等三個省級非遺傳承示范基地;博羅百草油制作技藝生產基地等1個省級非遺生產性示范基地。此外,惠州市還通過給予傳承人補助、啟動“非遺學堂”項目、開展傳承人帶徒學藝活動等措施,培育非遺項目的繼承人。1.1.2在建檔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從檔案管理的角度看,非遺建檔保護工作分為收集、整理、保管、統計、鑒定、檢索、編研和利用八個環節。目前,惠州市在非遺建檔保護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第一,相關部門對老齡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技藝進行搶救性記錄,用筆記、錄音錄像、拍攝等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非遺資料;第二,相關部門將收集到的民俗、民歌、手工技藝等非遺資料進行了初步的規范整理,包括實物的、紙質的、照片的、錄音的、視頻的,基本上建立了文件級目錄數據庫,同時進行了重要檔案的異地異質備份。
1.2惠州市在非遺建檔保護中存在的不足
惠州市非遺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重申報、重開發、輕保護和輕管理的情況。同時,由于觀念、資金、部門配合等原因,惠州市在建檔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尤為不足。1.2.1專項經費、硬件設施及專業人才存在欠缺第一,惠州非遺建檔保護的資金投入不足,目前尚沒有專項經費;第二,惠州市非遺保護中心是非遺檔案的主要搜集和保管單位,但缺乏專業的檔案庫房與檔案設備;第三,惠州市沒有配備專門從事非遺檔案管理的人員。1.2.2尚未建立非遺檔案數據庫建立檔案數據庫是非遺保護與傳承的基礎性工作。惠州市非遺保護中心在2006年就建立了非遺數據庫,但已經出現了存儲空間不足、功能滯后的問題。同時,非遺數據庫里雖有大量資料,但沒有進行專業化的檔案分類管理,顯得較為雜亂。而許多鎮級的非遺保護中心在檔案資料的收集、存儲、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許多空白點。1.2.3基于檔案資源的非遺編研、宣傳不足惠州市非遺保護中心在非遺文獻資料的編輯出版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編輯出版了《惠東縣漁歌客家山歌業余學校教材》《客家山歌民間歌謠》《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廣東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惠州水北民謠(中國言實出版社2016年版)》《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內刊)》《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成果巡禮(2010年內刊)》《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圖(2012年內刊)》等著作和十余本普及性刊物。這些出版物內容翔實、圖文并茂,具有很強的教育和宣傳價值,但相比龐大的非遺資源,編研、宣傳仍不足。
2完善惠州市非遺建檔保護的舉措
2.1制定非遺建檔保護的實施細則
有法可依是非遺建檔保護取得真正實效的必要保障。目前惠州市在非遺檔案管理方面缺乏明確、詳細的法規制度和操作辦法。因此,惠州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非遺建檔保護的實施細則:第一,惠州市要盡快制定出關于惠州市非遺建檔保護的相關條例,并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與檔案部門牽頭,對非遺的建檔主體、建檔流程、知識產權歸屬、監督檢查和績效評估等工作作出部署;第二,在相關條例沒有出臺前,非遺保護中心應當和檔案部門密切合作,建構非遺檔案的業務標準規范,如接收辦法、征集辦法、鑒定標準、歸檔范圍、所有權的界定以及保管期限等,從而使當前較為迫切的非遺建檔保護工作具有明確、科學的操作性。
2.2建立非遺檔案的協同保護機制
非遺建檔保護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多部門協同合作才能做好。然而現有法規對非遺的協同保護、保存都是僅作出了原則性規定,而對于建檔主體和保管主體、具體的協同機制與程序,都缺乏明確規定。惠州市應該克服和避免部門間各自為戰、重復征集、檔案遺漏的現象,建立良好的共享系統與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體制與機制,并根據非遺檔案的收集、分類、保管和開發利用的現狀及規律,形成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以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為主管,以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檔案館為主導,各公共文化機構承擔傳播和展示功能的非遺建檔保護的協同工作體系。
2.3設立非遺建檔保護的專項資金
惠州市縣兩級已將非遺保護、保存經費列入財政預算,設立了保護專項資金,用于非遺的調查、傳承、傳播、瀕危項目搶救等保護、保存工作,如根據《惠州市文化遺產保護申報工作扶持辦法》,對成功申報省級和國家級非遺名錄、代表性傳承人以及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的都有資金扶持。在建檔保護方面,惠州市雖然也有經費資助,如2016年下撥16萬元更新非遺數據庫的專項經費,但沒有設立非遺建檔保護的專項資金。惠州市2016年GDP達3390億元,人均GDP達7.1萬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361.3億元,有著較雄厚的財政基礎。因此,惠州市應該設立非遺建檔保護的專項經費,并納入財政預算,撥給非遺保護中心統一管理和規劃使用,專門用于非遺普查資料的分類歸檔、口述檔案的采集整理、非遺瀕危項目的采集整理、非紙質檔案(如傳統技藝流程、儀式規程的圖片、音像、多媒體)的采集整理、庫房設備與檔案設備的購買和維護、非遺檔案資源的編研與宣傳等。
2.4建立惠州市非遺檔案數據庫
非遺檔案數據庫是利用數字技術對非遺檔案數據進行學術分類、信息化存儲、智能管理的軟件系統,建立檔案數據庫已經成為非遺保護工作的主要手段和必然趨勢。《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也明確規定:“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全面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情況,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及相關數據庫。”惠州市應該高標準地建立一個共享的、多功能的非遺檔案數據庫,實現非遺檔案資源的信息化,促進非遺檔案的統一管理及資源整合。非遺檔案數據庫里的檔案,應該包括非遺活動檔案、傳承人檔案、非遺保護檔案。這些檔案的分類與存儲,應該堅持系統有序原則,即對檔案進行系統科學的整理、分類、排列和編目,使之條理化,便于查找和利用。同時,惠州市應不斷提高非遺檔案數據庫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要設置有數據備份、數據恢復功能和數據訪問權限控制等功能,保證數據庫安全。
2.5加強非遺傳承人檔案的建設
非遺項目傳承人是非遺產生與生存的原本環境,傳承人的敘述和展示,體現了非遺的原貌。惠州市重視非遺傳承人的保護,如現在給予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每人每年6000元補助,但建檔保護有其獨特的重要性,應該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檔案,是針對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或傳承群體建立起來的、記錄和反映其社會文化活動、標識其民族(族群)文化特征的檔案集合。目前,惠州市關于傳承人檔案建設,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不足,如惠城區汝湖鎮的繩結藝術,相關部門調查發現傳承人基本沒有了,而文字、聲像資料也沒有保存。因此,為了不“人亡藝歇”,惠州市應該不斷加強傳承人檔案建設。非遺傳承人檔案的建設主要包括:文字檔案材料的收集、圖片聲像檔案、口述檔案等。在非遺傳承人檔案建設中,惠州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及時開展搶救性檔案記錄工作。因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老齡化問題較突出,惠州在世的各級代表性傳承人中超過60周歲的已達50%以上,所以惠州市要積極開展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并為其建檔,盡可能給后人留下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2.6推進非遺檔案的優化利用
首先,非遺檔案不應被束之高閣,而要優化利用,以為社會各界提供信息介紹、咨詢與利用服務,同時通過編研、宣傳等途徑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其次,非遺保護部門應該與檔案館、博物館、藝術館、民俗館等進行合作,深入挖掘非遺檔案信息資源,借助互聯網、報紙、雜志等傳播媒介,通過舉辦非遺展覽、非遺演示、專業培訓等形式,生動展示與積極宣傳非遺,使非遺作為活的文化靈魂滲透到社會環境中。再次,惠州非遺檔案管理部門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規定,將非遺檔案及相關數據信息向社會公開,便于公眾查閱,依法應當保密的除外。最后,惠州市非遺保護中心應該聯合檔案、文博部門以及高校、社會研究機構,大力開展資料整理、文獻編研以及書籍音像出版的工作,挖掘惠州非遺檔案資源的潛在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熱貢作為一個通用的地理名稱,其范圍被公認為指稱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同仁縣位于青海省東南部,是黃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東鄰甘肅省夏河縣,西連貴德縣,南接澤庫縣,北與循化、尖扎縣接壤,因此,熱貢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心地帶。長20多公里的隆務河谷是整個黃南州的農業區。隆務河貫穿阿米夏瓊山與阿米德合隆山之間的隆務峽谷奔騰注入黃河,形成中部河谷地區和東西部山區。境內山巒疊嶂,河谷相間,地貌多樣復雜,自然景觀奇特優美。同仁縣囊括了隆務河谷地帶的農業區、森林茂密的麥秀林場、蘭采藥水溫泉、風格迥異的雙朋西丹霞地貌、風光秀麗壯觀的坎布拉國家森林地質公園、鐘靈毓秀的曲庫乎、還有素有“天堂草原”美稱的牧區瓜什則鄉。每一年熱貢都以其獨特秀麗的自然景觀和瑰麗多姿的人文資源,吸引大量國內外游客前來休閑避暑。
1.2古老的歷史遺跡
自古以來熱貢就是游牧地區,早在后漢時期,這里已是刀箭之戰,兵連禍起。漢朝時期,同仁北部成為漢朝屯田之地。到唐中宗時,熱貢作為金城公主的湯沐邑,賜于吐蕃。至元明兩代,亦有中央屯軍的伸入,形成了以隆務寺為中心地帶的、青海最大的藏傳佛教、政教合一統治體系。因此,保留了隆務寺建筑群、年都乎古村落、保安軍屯古城堡、吳屯傳統民居大量古城古村寨、明清屯堡等古老的歷史遺跡。1994年,同仁縣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2007年,郭麻日古堡被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1.3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古以來熱貢就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心地帶,當地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創造、積淀、傳承下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態。包括聞名遐邇的熱貢藝術、民間娛神祭祀活動熱貢六月會、寺院宗教法會、佛教音樂、黃南藏戲、民間儺舞於菟、民族服飾、民族飲食、民間傳說、民間酒曲、拉伊傳唱、格薩爾傳唱、民間故事等,承載著那些被人們漸漸遺忘的歷史記憶和文化信息。熱貢藝術是15世紀藏傳佛教藝術在青海藏區扎根生長的一支,其藝術形態絢麗多樣。2009年,熱貢藝術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同時,熱貢藝術、熱貢六月會、黃南藏戲、土族“於菟”、刻板印刷,和日石刻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根據地方普查結果顯示,熱貢現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0人,省級非遺傳承人5人。
2熱貢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2.1處于初步發展階段
近年來熱貢文化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2012年5月8日新華網文章,青海黃南探索文化發展的“熱貢模式”提出“當前黃南州熱貢藝人達到9000余人,共有各類熱貢文化企業1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4家“,公司+農戶”模式的熱貢藝術品公司14家,同仁縣吾屯、郭麻日、年都乎等村幾乎“家家有畫室、人人是藝人”,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去年黃南州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約3600元,而熱貢藝人平均收入近2萬元,實現文化產業經營性收入近2.4億元,占全州GDP的5.48%。”
2.2傳承方式多元化
千百年來,熱貢藝術的傳承一直以寺院傳承為主,以家族傳承為輔,作為寺院僧人修行的方式以原生自然狀態生存、延續和演進。21世紀以來,熱貢藝術的傳承伴隨社會結構的變遷及外來文化的沖擊,自身也不斷發展、演變。熱貢藝術的傳承不再僅僅局限于寺院和家庭,學校、企業、作坊也紛紛承擔起了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功能。同時,轟轟烈烈的文化產業化發展由政府牽頭主導在熱貢大地上大力推進,成立熱貢藝術協會、熱貢藝術職業鑒定中心;頒布《熱貢唐卡》地方標準;舉辦唐卡藝術博覽會、唐卡藝術研討會;實施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級文化生態實驗保護區等項目;申報國家、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見,熱貢文化資源的挖掘、熱貢產業化的發展與政府的鼓勵扶持是分不開的。目前,寺院傳承、學校傳承、家族傳承、企業傳承、作坊傳承為熱貢文化傳承的等五種主要模式,傳承的主體、傳承方式、傳承場、傳承內容、傳承目的呈現多元共生態勢。每一種傳承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存在某些弊端。
2.3借助現代技術擴大對外宣傳
為了使更多的人認識唐卡、了解唐卡,中央電視臺及當地政府牽頭拍攝了一系列片子,試圖從不同的視角去解讀唐卡的保護與傳承《。熱貢唐卡——綻放在青藏高原的一朵藝術奇葩》《、唐卡藝術老樹新枝》《、馬頭明王堆繡珍珠唐卡》《、小撒印象——唐卡》、《熱貢傳奇》《、中國熱貢文化》《、青海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唐卡——傳承大師更登達吉》《、熱貢祈愿大法會》《、熱貢藝術》《、熱貢六月會》《、熱貢年俗》《、走進黃南》《、歡樂中國行——魅力同仁》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同時通過互聯網平臺的廣泛傳播功能,唐卡被更多的人了解認識。網絡上不計其數的唐卡圖片、音頻、視頻;以唐卡為主題的QQ群及論壇;數字博物館中的唐卡數字化展示;網站中唐卡的在線銷售與定制。黃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及文化部門為了大力宣傳熱貢文化,建立了新華社熱貢文化網、熱貢智源網、坎布拉旅游網等互聯網站,并將有關熱貢文化方面的圖片資料加載到新華網、信息中心等互聯網群,拓展了熱貢文化及熱貢地區的宣傳面,豐富了宣傳形式。
3發展熱貢文化產業的思考
3.1從民族文化自身的特點入手
不同的民族文化因其所處的獨特天地系統而具有自身獨特的特征。熱貢地區自然環境獨具特色,千百年來多種文化相互影響、融合、促進,形成了一種具有多元性、豐富性、全民性、宗教性和融合性的特有文化內涵和表現形式,在藏區的其它地域是不多見的。因此,熱貢文化產業發展必須突出其獨特性和民族性,結合獨特天地系統中的文化特質,在此基礎上理性選擇能夠帶給當地人利益,并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發展的產業化之路。
3.2堅持民族文化旅游的原真性
文化旅游的發展不僅涉及經濟增長,還關乎社會發展的問題。重視在文化旅游發展中體現本民族文化的價值追求,不僅可以真正地豐富文化旅游的創意,而且有助于多元文化參與的、共享文化共性并兼容文化差異性的文化建構的實現。美國人類學家MacCannell最先提出了原真性(Authenticity)概念。他認為旅游體驗是旅游者用來回應現代生活的方式,一種尋找生活真實性的體驗。根據是否符合當地的風俗和傳統作為標準,民族藝術品、民間儀式、民俗節慶、日常飲食、建筑民居、民族服飾等民族文化旅游產品經常被描繪成原真或非原真。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原真性意味著傳統文化和原生形態,真實感,真正的,或者唯一的。”
一、文化傳承與創新,大學是基地,教育要當先
文化是人類發展進化過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類生活的知識、能力、習慣的總稱。文化傳承就是指這兩種財富在上下兩代人之間的傳遞和承接過程。文化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考量標的,也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
人類對歷史文化的傳承,主要是靠教育來實現和完成的。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整個社會的責任與義務,學校是其中最關鍵的環節,因為文化在學校中具有最高質量的延續性。其中,大學通過傳承、交流、倡導文化,推動新思想、新文化,滿足人類的求知欲和精神需求,引導社會文明的價值選擇。大學的核心職能是育人,大學的文化傳承創新就體現在大學傳播、研究和創新文化的過程中。文化傳承創新,就是通過人才培養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大學的文化傳承使命隨著育人功能作用的同時而實現。
狹義的文化是烙印著民族特性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精神追求的產物。民族文化傳承是民族文化要素的傳承,包括語言、行為、器物和心理的傳承等。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民族意識的深層積累表現為心理傳承,形成民族認同感的代際延續。教育能夠實現民族文化要素傳承,特別是心理傳承。在家庭和社區的教育中,孩子通過對民族語言的學習和行為模仿,以及被強迫接受傳統的思想和行為,并繼承器物的識別與使用而促進民族文化的心理傳承。
某種程度上,教育是民族文化傳承的產物。教育向學生傳達民族文化的概念,使年輕一代獲得關于少數民族的人文、歷史知識,提高傳承保護民族文化的意識。我國一些少數民族的神話、歌謠中保存了有關天地萬物和人類起源的傳說,一些故事、詩歌記錄了少數民族的生活和精神文化。少數民族的歌舞、繪畫、服飾、雕塑、建筑等藝術也滲透著歷史和人文觀念,年輕人通過傳承民族文化,可使他們獲得樸素的哲學觀念,并得到美的享受和人文熏陶。
“文化的積淀是文化累積和傳播的結果。教育對文化的經久保存和傳播,直接導致了一個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積淀,形成了一種文化的基本內核。”教育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期間,教育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也經歷了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到大眾傳播的發展過程。從而民族文化的逐漸凝聚和積淀,形成了民族文化傳統。因此,教育通過對文化的傳遞與承接促進了文化傳統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積淀;在此過程中,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遺產的保護,生命是本質,原則要全面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文化表現形式,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具有知識性、技藝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項。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因其可見可感,而相對容易,并較早受到人類的關注,流傳至今的各種物質文化遺傳無疑都是世世代代的人們精心保護的結果。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更多的是人類習慣性的無意識作為,在新的物質沖擊下很容易被人們所淡忘。在追求經濟發展的當代,往往以利益為導向,忽視了文化遺產對于我們的中華文明傳承的重要性,這是極不可取的。
(一)文化遺產保護的本質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生動鮮活的,是有靈魂的。這個靈魂,就是創生并傳承它的那個民族長期凝聚成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體現為共同信仰和核心價值觀。正是這個靈魂,使它有吐故納新之功,從而有生命力。非物質文化作為民間文化,它的存在必須依靠社群民眾的實際參與。除此之外,還指它的變化。一切現存的非物質文化事項,都需要在與自然、現實的互動中,不斷生發、變異和創新。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其《保護公約》中明確指出:所謂“保護”,就是“指采取措施,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包括這種遺產各個方面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承傳(主要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和振興。”表現出真正的遠見卓識和對人類文化建設高度的負責精神。這才是當今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的固本求生之道。
(二)文化遺產保護的原則
為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根本目標――保持其“生命力”,有四項原則需要注意: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 立檔保護 SWOT分析 發展策略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為“非遺”)活動及非遺保護活動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以下簡稱為“非遺檔案”)作為非遺活動、非遺保護活動的原始記錄,對非遺的傳承與保護至關重要。非遺保護有兩類最重要的途徑――活態保護及固態保護,受制于環境變化、文化傳承等條件,前者往往難以實現,而固態保護是最具普遍適用價值、最具效率的長期保護方式。將非遺轉化為非遺檔案正是非遺固態保護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1]為此,非遺立檔保護工作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基于SWOT分析方法,對非遺立檔保護工作的優勢、劣勢,面臨的機遇與威脅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提出非遺立檔保護工作的發展策略,旨在為推進我國非遺保護工作提供參考。
SWOT分析是指綜合考慮組織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各種因素,進行系統評價,從而選擇最佳經營戰略的方法。S(Strengths)指組織的內部優勢,W(Weaknesses)指組織內部的劣勢,O(Opportunities)指組織外部環境的機遇,T(threats)指組織外部環境的威脅 [2] 。本文將非遺立檔保護工作看作一主體,運用系統分析的研究方法,將這一工作所存在的內部優勢與劣勢因素、外部環境潛在的機遇與威脅因素進行相互匹配,分析研究,探討最佳的戰略組合,制定符合這一工作未來發展要求的戰略規劃。
1.1 優勢分析
1.1.1 檔案載體的物質性使得非遺物質化,能更好地發揮價值
非遺具有非物質性,并且都有較長時間的歷史積淀,如傳統的手工技能、社會風俗、禮儀等,大都需要長期的時間積累并且沒有明顯的物質載體,大多依賴于人們的口耳相傳、言傳身教,極易流失,對其保護與傳承大為不利。而對非遺進行檔案化保護,可以使其有效地物質化,對于其長久傳承是大有裨益的。與此同時,對非遺進行檔案化保護,相當于為非遺提供了物質載體,使其“外物質化再現”,例如,若將某些傳統手工藝以檔案形式留存下來,學者在學習時便可有檔可查,有據可依,也可適當減輕非遺保護工作對某些傳承人的過度依賴。
1.1.2 檔案載體的多樣性使得非遺表現形式多樣化,能更好地被傳承保護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檔案的載體形式也日益多樣化――從一般的紙張到新型載體,檔案的載體形式不斷豐富完善。因此,對非遺進行檔案化保護,可以實現從文字到聲音、圖像、視頻的全方位多媒體化的呈現效果,使得非遺的表現形式多樣化,便于將其內涵形象而生動地表現出來,更容易吸引受眾的眼球,進而有效地促進其被保護傳承。
1.1.3 檔案的原始記錄性使得非遺更具真實性,使人們可以更放心地傳承沿襲
檔案是在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直接記錄著這些活動的歷史過程,因此,檔案是歷史的原始記錄,具有一定的真實性。與此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經過一定的歷史時期之后形成的,它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記錄著各個民族的特色文化、日常生活與生產習慣,也具有原始記錄性。”[3]但由于其大都存留于精神世界,依賴于人們的口耳相傳,代代沿襲,有時會被人們認為不可信。因此對非遺進行檔案化保護,借助檔案的物質載體將其客觀呈現,會強化其真實性。
1.2 劣勢分析
1.2.1 非遺立檔保護工作不完善,非遺檔案保管效果差強人意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非遺檔案廣泛分散在政府、文化事業單位和個人手中。不同的保管主體有著各自的保管優勢 [4] ,但各機構間缺乏協調管理,使得非遺立檔保護工作出現微觀求全而宏觀無序的局面,難以完整有序地展現非遺全貌。除非遺檔案保管分散外,非遺立檔保護及其檔案管理法規不健全,載體形式不統一,立檔保護各環節存有一些紕漏等因素也使得整個非遺檔案保管效果差強人意。
1.2.2 檔案載體耗費一定成本且生命有限,長久保存效益不樂觀
檔案載體都有各自不同的生命期限,即便需要長久保存的檔案資料也會隨著載體的日漸損壞而承擔著流失損毀的風險,而非遺資料大都是需要長久保存的珍貴信息,這便與檔案載體有限的生命力產生一定的矛盾。此外,非遺立檔保護工作中,除檔案載體本身具有一定成本外,對其定期的維護、專業保管人員的費用及占用大量庫房空間等因素都將耗費相當成本,長久保存效益并不是那么樂觀。
1.2.3 非遺立檔保護工作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非遺立檔保護工作的現代化轉變迫在眉睫,而這一轉變的關鍵在于工作人員專業水準的與時俱進、整體素質的大幅提高。目前,非遺立檔保護工作正面臨擅長傳統工作方式的人員漸次退休、新興專業復合型人才日漸上位的交替階段,對立檔保護專業人才需求相當迫切。因此,專業復合型人才的缺乏成為制約我國非遺立檔保護工作進一步發展完善的一大障礙,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1.3 機遇分析
1.3.1 國家政策實施帶來的新機遇
自2005年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明確要為非遺建檔以來,非遺立檔保護工作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大力支持,發展較為迅速。國家對非遺保護的重視為非遺立檔保護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目前,文化部門較多采用節目和影片等宣傳方式體現非遺的重要性,而這些宣傳影片或其中的某些資料都將成為重要的非遺檔案。如2010年10月16日至21日在濟南舉辦的首屆中國非遺博覽會上,借助于實物載體、聲像手段以及直接以檔案的形式展出多種非遺技藝,這些都將有力地促進非遺的立檔保護工作。此外,很多地方政府、組織等為促進當地非遺傳承,不僅大力投資支持非遺發展,而且積極舉辦一些非遺檔案資料的展覽、知識問答、比賽等活動,這對非遺宣傳及立檔保護工作也大有好處。
1.3.2 技發展帶來的新機遇
科學技術的發展給非遺立檔保護工作帶來的機遇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檔案載體日益多元化,從單一的文字、實物載體到圖像、聲音、視頻一體化的立體式載體,從靜態物質載體擴展到動態虛擬載體,非遺的呈現形式日益多樣化,宣傳效果更加令人滿意。另一方面,檔案保護技術進一步發展,檔案存儲能力進一步提升。檔案的電子化存儲成為可能,在“云存儲”背景下,檔案信息存儲空間將進一步拓展。與此同時,隨著檔案載體質量的提高和檔案保護技術的改進,檔案壽命將更加長久,保存時間將大大延長。
1.4威脅分析
1.4.1 社會公眾檔案意識薄弱,非遺立檔保護的人文土壤貧瘠
長期以來,社會公眾對檔案的價值與作用認識尚淺,檔案意識并不強烈,他們大都在需要查檔考據時才會想到檔案部門,這也是許多檔案館前面門可羅雀的一個重要原因。就目前而言,公眾對非遺立檔的了解和認知仍十分有限,許多地方人們對非遺立檔保護的認識尚不到位,經費十分緊缺,僅限于檔案部門的孤軍奮戰,還沒有整合和凝聚起社會力量,更沒有全社會的保護意識和自覺行為。
1.4.2 非遺傳承人檔案資料匱乏,受市場經濟沖擊嚴重
非遺立檔保護工作面臨的一個重大威脅是目前處于非遺立檔保護關鍵和核心地位、掌握非遺技藝的多為中老年人,隨時可能“人亡藝息,藝隨人走” [5] 。這些中老年傳承人大都檔案意識薄弱,往往將珍貴的非遺技藝貯存于自己腦中。與此同時,受市場經濟沖擊及“金錢至上”觀念的影響,非遺立檔保護工作的潛在價值難以被社會公眾所發現。大多數非遺從藝人員僅能勉強糊口,尚不足以養家,更談不上發財致富了。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目前鮮見年輕一代積極繼承沿襲非遺技藝了。再加上師徒傳承、口傳心授的獨特方式決定了非遺從藝授業期限較長,難于大規模迅速復制存檔,這些都將對非遺立檔保護工作形成重大威脅。
上文借助SWOT分析法就非遺立檔保護工作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通過其內部優勢與劣勢、外部機遇和威脅這4個方面進行探討,結合“依靠內部優勢,克服內部劣勢,利用外部機遇,回避外部威脅”的戰略制定原則,得到“非遺立檔保護的發展策略組合” :SO策略、ST策略、WO策略、WT策略,見表1。
2.1 SO策略
2.1.1 充分利用國家優惠政策,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
非遺立檔保護工作的發展,應該從思想認識入手,觀念是行動的先導,觀念之差乃成敗之差;觀念常新,則事業常新[6]。非遺立檔保護工作要想進一步發展,就要充分利用國家一系列優惠政策與措施,不遺余力地加深人們對非遺立檔保護工作的認識。例如,可以借助舉辦非遺檔案展覽的契機,讓人們見識到多種存在形式的非遺技藝,讓人們切實感受到非遺立檔的良好效果,進而加深他們對非遺立檔保護工作的認識。
2.1.2 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非遺立檔保護的現代化發展
要積極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促進非遺立檔保護工作的現代化:一方面,要保證非遺載體形式的現代化,實現非遺全方位、立體式、多媒體化的呈現,能迅速吸引到人們的眼球;另一方面,要保證非遺檔案的保存管理現代化,做到運用現代化的保管思想、保管方法、保管技術與設施實現非遺檔案的“延年益壽”。
2.2 ST策略
2.2.1 利用全媒體宣傳路徑,實現立體化宣傳效果
實踐證明,廣泛宣傳是增強社會公眾檔案意識的重要手段。為加深大家對檔案的認識,培育非遺立檔保護的人文土壤,相關工作人員要將非遺立檔保護的宣傳工作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來抓,不僅要對組織內部,更要面向社會,面向國外,加強相關交流與合作。在宣傳途徑上,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采用文字、圖像、音頻、視頻、實物等全媒體的宣傳方式,加強與電視臺、網絡媒體等的聯系,使非遺信息與檔案信息不時
“飛入尋常百姓家”。
2.2.2 加強非遺與市場的結合,培育、壯大傳承人隊伍
要改善非遺傳承人的經濟條件,不僅要加大對他們的補給力度,還要將他們的技藝與市場相結合,促進他們憑借技藝致富。可以邀請他們參加演出、參演紀錄片等,不僅可以促進非遺宣傳,而且可以使他們獲得相當收入。與此同時,各地宜結合本地實際,篩選代表性突出的非遺項目,舉辦少兒培訓班,在中小學以及大學中開設相應選修課程,為非遺傳承培養廣大后備軍。
2.3 WO策略
2.3.1 加強各級機構統籌規劃,保障非遺立檔工作協調劃一
為打破非遺立檔保護工作微觀求全而宏觀無序的局面,解決非遺檔案保管分散及存在的相關問題,各級政府機構、組織間加強協調與配合十分重要。要保障政府政令的上行下達,上級政府做好宏觀規劃,地方政府具體靈活執行,真正做到宏觀與微觀的靈活統一,協調有序。
保證設備器材與時俱進,實現非遺檔案長效保存
檔案部門要跟上時代步伐,保障相關設備器材的與時俱進。首先,要保障檔案載體的現代化,采用高質量的紙張、光盤等,切實保障其頑強的“生命力”。再者,要采用現代化的維護技術,建設現代化、數字化的庫房,提高檔案保管效果。此外,還要做到非遺檔案的專室、專人、專業管理,實現非遺檔案長效保存。
利用社會資金與現代化科技,培養壯大專業人才力量
要做好非遺立檔保護工作,需要政府及社會資金的大力資助,以保證相關部門有足夠的力量來運用現代化科技,引進、培養專業化立檔管檔人員,保障非遺檔案的質量與保管效果。一方面,要做好對工作人員的培訓與監督,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形成團隊內的良性競爭;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入計算機學科、材料學科等各學科專業人才,充實非遺立檔管檔隊伍,提升整個團隊的素質。
保護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不僅是涉及民族命運的重要問題,同時是建設全人類文化、使人類文化得以多樣性發展的基礎。區分消費文化和認同文化,對于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意義。吸納外來文化和繼承固有傳統,二者所形成的張力對創造新的文化起著重要作用。優秀的非物質文化具有鮮明的共享性特點,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才具有了世界意義。
一、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缺乏普遍的民族自覺
許多地方對非物質文化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責任感和使命感,非物質文化保護沒有擺到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沒有行之有效的規劃和措施,致使非物質文化不能得到積極保護,甚至遭到不適當開發,加劇了文化資源的破壞和毀滅。同時,全民保護非物質文化的意識不強,還沒有成為群眾的自覺行為。
2.非物質文化生態環境惡化
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非物質文化的生存屏障十分脆弱,文化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大批有歷史、科學和文化價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壞,依靠口頭和行為傳承的各種技藝、習俗、禮儀等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
3.非物質文化資源流失狀況極為嚴重
非物質文化資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傳于民間。最能體現少數民族文化特色的文物、工藝品和有代表性的民間文化實物,由于歲月的流逝和各種劫難,木來就傳世不多。近年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有關機構和個人,通過各種渠道私下收購、倒賣非物質文化珍品,使這些文化資源大量流失。雖然各級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以及相關單位做了大量保護工作,但由于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缺少懂行的專門人才、缺少強有力的管理手段、缺少經費的支撐,使得我國非物質文化資源的流失愈演愈烈。
4.非物質文化的繼承后繼乏人,一些傳統技藝面臨滅絕
許多非物質文化藝術屬獨門絕技,口傳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絕藝亡。目前,掌握一定傳統技藝的民間藝人為數不多,或年事己高,或生活困難,他們掌握的工藝技藝隨時都在消失,民間技藝的傳承后繼乏人。
二、開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幾點建議
1.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應樹立的意識
(1)樹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危機意識和安全意識。目前,我國非物質文化資源中相當一部分毀損嚴重,瀕臨消失。因此相關部門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宣傳,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各級政府要結合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將文化資源的保護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并對各地的非物質文化資源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普查、編目,從而有的放矢地依法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管理。
(2)樹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意識。要實現對非物質文化資源的有效保護,就必須實施非物質文化資源的保護性開發戰略,建立良好的非物質文化生態環境。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正確處理好搶救、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要及時搶救和保護損毀嚴重、瀕臨消失、不可再生的非物質文化資源,同時,要把保護與開發利用結合,在保護的同時,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3)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要徹底拋棄傳統的發展觀、文明觀中的糟粕,樹立起新的可持續發展觀和生態文明觀,既要防止對非物質文化盲目的、無序的、過度的甚至是破壞性的開發,又要防止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急功近利、竭澤而漁的做法,還要特別注意保護好非物質文化資源和非物質文化生態環境,著眼長遠,合理利用。
2.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隊伍建設
要加大培訓力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對各級各類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素質要求很高。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抓好業務骨干和工作隊伍的培訓工作。培訓要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文化部負責培訓到省級文化部門,省級文化部門培訓到市縣,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人才培訓體系。
3.加強宣傳教育,在社會營造良好的保護意識和氛圍
加強宣傳教育,是提高全民保護意識的有效措施。人民群眾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者、傳承者,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者。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倘若沒有人民群眾的參與,無論多么美好的藍圖,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員們的一廂情愿。所以,搶救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不只是某些部門、某些人的事,而是一個全社會共同參與,且常抓不懈的大事,這件大事應當成為全民的共識、全民的自覺行動。我們應通過新聞媒體,加強輿論宣傳,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使人人都懂得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明了為什么要保護,以及怎樣保護,從而讓“保護”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全社會形成愛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風氣,使每一位公民都能為中華民族擁有如此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而自豪,從而自覺地珍惜它。
同時,非遺保護要從小抓起。現在社會已經開展了“非遺進校園”活動,就是把學生作為非遺傳承的主體,不僅是臨時、短期地讓非遺走進校園展覽、展示、展演、做講座等,更在學校建立非遺傳承基地,由專職教師在學校進行持續性、常態化教學活動,把非遺項目植入校園生活,編寫出適合不同年級段學生的教材,并將它們與美術、音樂、體育、德育等課程以及鄉土文化有機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讓非遺之花在校園綻放。讓“非遺”進校園,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而且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非遺保護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改善。因此,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原則,以文化戰略的眼光來審視問題,從全局的、宏觀的、歷史的和人類文化發展的視角來思考和分析問題,我們所從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才會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參考文獻:
綿竹市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邊緣,盛產竹子,綿竹木版年畫因產于四川綿竹縣而得名。綿竹木版年畫技藝主要分布在綿竹市城區劍南鎮和北部的拱星鎮、清道鎮、新市鎮、孝德鎮等地。綿竹木版年畫作為人類文明的財富,對其保護和傳承問題值得探討。
近些年來,非遺的保護一直是學術界研討的熱點話題,不同領域學術專家都進行了相應的論證。然而,這些論證主要集中在宏觀的角度、非遺共性方面的討論。針對具體的年畫保護問題的思考及微觀層次的研究相對比較匱乏。結合非遺的文化內涵和特征,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保護的原則性問題。
一、整體性原則下的保護
文非物質化遺產是一種獨特的生態鏈條,針對整個鏈條的保護應該遵從整體性的原則。一般只是針對某一具體遺產事項而言,強調不能只顧及該事項本身,而必須保護其賴以生存的文化空間和生態環境。所謂整體性原則應該包含不同地域的同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必須加以保護,保持這一遺產形態的多元性。正如賀學君所說:“我們所要保護的,正是這樣一個文化整體。整體固然可以是眾多局部的有機整合,但任何局部(即便是最杰出的代表),都不可能完全代替整體。倘若忽略這一原則,在‘保護’實踐中,只重代表性事項,輕視乃至割棄其他相關事項,也會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如果不能從整體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關注并進行綜合保護,如果僅僅以個別‘代表作’的形式對已經認證的文化片段進行‘圈護’,那就可能在保護個別文化片段的同時,漠視,忽略,遺棄或者傷害更多未被‘圈護’的優秀文化遺產。”從文化可持續發展和多樣性的角度而言,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針對綿竹木版年畫的保護不是單方面保護年畫本身,更加把與年畫相關的內容一同保護起來,形成全方位的一種保護模式。木版年畫的價值在于其與當地人的生存具有密切的關聯性,即在人類生存境遇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生活功能,并非取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因此,年畫的載體板材需要保護,年畫的內容、表型形式需要保護,年畫的傳承人需要保護等,在整體性原則之下,形成“三位一體”的有效保護機制。
二、可持續發展原則的保護
20世紀60年代前后,工業排出的有害物質使環境污染由局部擴展到區域,以至嚴重的環境公害事件接連出現,震驚了全世界,許多國家不得不采取治理措施:1972年6月5-12日,在瑞典首都斯特格爾摩舉行了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了《人類環境宣言》。會議建議聯合國大會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同年,第27屆聯大通過了這項決議。“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環境狀況與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要求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這種觀點最初只是利用在環境和資源領域,后來被各個領域的學者引用,在旅游、文化、社會等領域都先后出現了以可持續發展為理論的研究。木版年畫作為人類創造的文化,代表了數代人的心血,這種文化傳統在后工業時代的背景沖擊之下顯得越來越無助,可能某一天當地人的年味淡了、傳統改變了,年畫的文化傳統可能也就付之東流。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社會各方必須采取行動,對年畫采取相應的保護。
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傳承和保護木版年畫較為有效的方式是建立一套適合于當今社會的“非遺傳承人”的機制。“非遺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核心力量,他們是在文化遺產傳承過程中直接參與制作、表演等文化活動,并愿意將自己的高超技藝或技能傳授給政府指定人群的自然人或相關群體。一套有效的傳承人機制必須通過政府和民間兩種力量的交叉組合。
通過大量的實踐已經證明,沒有政府的引導和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傳承人就很難得到有效保護。目前,綿竹木版年畫的國家級傳承人只有一人就是高齡的陳興才先生,在傳統技能的傳承和培養方面存在著不足。因此,政府可以建立綿竹木版年畫傳承人培訓基地,逐步建立一支專業工作隊伍,培養一支業務知識精湛,并且對綿竹木版年畫具有深厚感情和熱情的保護工作者。雖然在保護過程當中,政府的功能不可忽視,但是中國民間事由民間辦的優良傳統值得借鑒。有民間自發的形成年畫的相關協會、學會、技能傳統賽事、畫展等形式來延續傳統民間藝術的生命。在此期間并不是說政府和學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無足輕重,只能袖手旁觀,無所作為。相反,在當前信息化、全球化的猛烈沖擊下。經濟的一體化加劇了文化的一體化,作為弱勢群體的弱勢文化面臨著滅頂之災。如果沒有政府的扶持、學界呼吁和各界的參與,許多民間文化的傳承僅靠自己的力量實際上將難以為繼。在20世紀末全球化思潮及經濟大潮的強烈沖擊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處風雨飄搖的窘境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三、引導性開發原則下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