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的曲藝傳承匯總十篇

時間:2023-12-01 18:04:0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非遺傳承的曲藝傳承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非遺傳承的曲藝傳承

篇(1)

[基金項目] 廣東省教育廳課題(2010tjk106)

[作者簡介] 莊思婷,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管理學院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本科生,廣東 廣州,510665;張紅賢,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開發與管理,廣東 廣州,510665

[中圖分類號] G1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23(2013)06-0077-0003

一、引 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演形式、知識和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保護問題一直受到普遍重視,其中以實地展覽、表演和體驗為表現形式的傳統開發性保護模式的探討一直受到較多關注[1][2][3]。然而,在現實環境中,由于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土地利用限制等原因,各種開發模式如主題園區、工業生態園等耗資較大,其可持續發展不容易維持,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方式難以有效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開發應運而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開發就是運用數字圖像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互聯網等技術的綜合運用,將文化遺產進行整理、歸類,并通過數字化技術進行記錄、編輯、管理和在線,人們能夠在不動用文化遺產的情況下,通過網絡和計算機清晰地、全方位地參觀和感受文物,能夠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超越國際與文化,感受到與觀看實物極相近的感官體驗[4]。當前僅有少數學者關注利用數字化技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開發與傳承。張微認為,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沖破各種文化類型相對封閉的自然狀態,進而推動人類文化成果在全球的廣泛傳播[5];鄭強提出數字化可以為文化遺產旅游的發展與創新提供更大的空間,激發旅游業的良性發展[6]。但這些相關研究仍停留于理論的論述,較少對具體類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數字化開發模式進行深入研究。本文以潮劇為例,分析對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數字化開發的意義,進一步提出潮劇數字化開發的具體模式,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開發提供有效借鑒。

二、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開發的意義

數字化技術指的是運用0和1兩位數字編碼,通過電子計算機、光纜、通信衛星等設備,來表達、傳輸和處理所有信息的技術,一般包括數字編碼、數字壓縮、數字傳輸、數字調制與解調等技術。由于國際互聯網技術及電腦技術的飛速進步,數字化熱潮不斷加溫,數字化已逐漸成為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經濟開發的重要環節,數字化管理亦成為時代潮流。

(一)數字化開發有利于擴大影響力,增加受眾

傳統的潮劇主要以文化交流團的形式出訪境內外演出,通過政府或民間組織的形式進行戲劇表演和文化傳播,信息傳播主要依靠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影響力有限。如今,互聯網已經把全球打造成了“地球村”,運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借助互聯網平臺開發數字化產品,比如建立官方網站、打造網上數字博物館和進行遠程視頻等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潮劇在短時間內通過數字化平臺迅速打開海內外的知名度,擴大潮劇的影響力,增加受眾,并能讓潮劇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被接受,有助于擺脫潮劇市場緊縮的困境。調查顯示,60%的被調查者表示接受數字化開發的方式,認為數字化開發有利于擴大潮劇的影響力。

(二)數字化開發更好地節約成本和人力資源

對開發商來說,建設戲曲展演場地、博物館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體場館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實施過程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且實體場地需要較多的人員管理和維護,但是建立數字博物館只需要一支專業的技術隊伍。為傳承戲曲而設計的表演節目,每表演一次,即需支付一定的人力資源成本,多次表演,即多次支付,重復利用成本較高。相比之下,由于數字化產品的再生產成本非常低,數字化影視產品可以批量生產并投入市場,這種運作方式在節約人力資源成本方面有明顯優勢。

對受眾而言,傳統表演往往需要親自前往劇院觀看,但在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自身空余時間和劇院表演時間安排往往有沖突,減少了觀看潮劇的機會。但用戶卻可以在家中自由選擇數字化產品觀看,這不僅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且大大方便了市場。

(三)數字化有利于潮劇規范化管理

傳統的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管理方式是依靠人力進行手工登記造冊和分類管理,主要通過手工登記、整合、分析、編入獨立檔案袋這個管理流程進行的,管理方式比較低效。相比之下,運用計算機進行數字化處理可以通過對潮劇的每個劇目、道具、演員、表演時間和地點的各種數據進行及時采集和數字化分析處理,使大批量的數字影像文件通過計算機自動實現按件智能集叢,通過影像文件上載實現著錄條目與檔案影像原文的自動對應。計算機還可以有效提高運算準確率和工作效率,如果市場需求產生變動,也可在線即時修改網絡數據和條件限定。因此,潮劇的數字化開發有利于潮劇的規范化管理。

三、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開發模式——以潮劇為例

潮劇又稱“潮州戲”,是潮汕地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在傳承、組織、音樂存在形式和劇目保留上具有獨特、完整的形態,具有較高的文化研究和學術研究價值,2006年5月潮劇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由于其表演方式落后、過分依賴人口相傳,當前正面臨失傳的局面。傳統潮劇博物館、劇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護潮劇的作用,但是由于場地建設對空間有較高要求,而且形式單一又偏向于靜態,難以提升人們對潮劇的興趣,不利于潮劇的保護和傳承,利用數字化技術,采用多種數字化開發模式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

(一)建設數字化潮劇博物館

虛擬博物館能夠以數字化形式展示藏品并將文物的最佳狀態記錄下來,網上游客可以在任意時間欣賞文物的原樣。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網絡技術構筑虛擬博物館打破了實體博物館的局限性,大大擴展了博物館的延伸空間。數字化博物館不僅對潮劇歷史文物本身起到全面保護作用,避免了因為空氣、水分等外在環境原因和參觀者等人為原因對文物造成的破壞,又迎合了參觀者的個性需求,參觀者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網絡平臺對潮劇進行了解,突破了個人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因此,建設數字化潮劇博物館是信息時代下潮劇開發的一種便捷、有效的嘗試。

另外,數字化潮劇博物館內的展品可以是平面的、三維的、四維的,配合聲樂模擬和動態實景模擬,甚至可以提供在線人機對話等咨詢問答服務。這種依靠數字化手段實現的“手推車”式參觀可以為參觀者帶來全新的感官體驗,如同當前盛行的在線實景模擬游戲一樣,帶給參與者身臨其境的感受。不同的是潮劇數字化博物館不僅真實,而且具有科普性和社會性。這個舉措可以在普遍接受網絡信息的青少年群體中引起較大反響,對青少年認同與接受潮劇起到促進作用,可自然而然地引起年輕一代對潮劇的關注,有利于潮劇的傳承。

(二)開發多種類型的數字化潮劇影視及多媒體產品

影視產品的具體形態包括電視臺播映、音像制品、網絡播映和在線服務、印刷品、廣告、拍攝基地等。目前潮劇已經嘗試將傳統戲劇中的人物設計成卡通動漫形象制作成音像產品,增強潮劇的趣味性和時代感,以獲取更多市場的認可;同時,提供免費在互聯網上下載和在線觀看等功能,擴大受眾范圍。這些舉措都為潮劇的數字化開發起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除此之外,由于數字媒體的聲像特色易于引起關注,因此可以在公共活動區域,如公園、車站、廣場等人群密度較大的區域對潮劇進行專項數字媒體宣傳,通過數字技術軟件打造出潮劇美輪美奐的舞臺劇燈光效果,給受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引導人們主動去關注潮劇。另一方面,采用數字化技術可以對逐步淡出人們視線的傳統舞臺劇進行創新,利用LED屏幕等數字化設備,將舞臺背景和劇中人物舞臺表演融為一體,利用現代聲、光、電等高科技表現手段,使虛幻空間與實景故事形成一體,某些場景還可通過3D眼鏡觀看,使觀眾產生置身“立體影院”的感覺。這種創新數字舞臺劇可以優化原有潮劇的畫面和音效,與時代和潮流同步,有助于使傳統舞臺劇得到重生,吸引大批年輕人重新走進劇院。

(三)深化“潮劇大觀園”品牌官方網站建設

目前,由廣東潮劇院主辦組建的“潮劇大觀園”網站已投入運營。該網站主要有潮劇演員介紹、經典潮劇劇目介紹、潮劇研究、潮劇歷史、潮劇評論等欄目。除了潮劇評論這一欄目普通用戶可以參與外,該網站其他欄目基本上處于潮劇知識普及的一種靜態狀態,這種參與度很低的情況難以激起用戶對潮劇的關注熱情。因此,建議深化該網站,增加一般用戶可以參與和互動的欄目,提高用戶對潮劇的關注度和熱情,增加潮劇受眾的數量。例如可以考慮增建“大家唱潮劇”平臺或個人微博平臺,凡是熱愛、喜歡唱的用戶都可以將自己唱的潮劇的任何曲目和段子上傳到該平臺上,與所有用戶共享。與此同時,增加“公眾評論”或“公眾交流”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對上傳曲目進行評價、反饋、交流,這樣戲迷們雖不在同一地點,但卻可以實時交流,這種有助于自我實現的公眾參與活動無疑增加了他們對潮劇的熱情,潮劇也就自然而然的傳承下去。

此外,潮劇網絡平臺還可考慮與相關產業相結合。如隨著潮劇境外演出逐步增多,出訪范圍逐步擴大,可借機打造“潮劇之旅”文化旅游品牌,及時更新“潮劇之旅”最新線路的動態,“潮劇之旅”境內外演出的視頻,完善網站內容和在線服務建設,為公眾認識潮劇及傳承提供一個便捷有效的渠道。

(四)潮劇走進多媒體數字教學

為方便年輕一代關注、認識潮劇,促進不同年齡段的年輕人學習、傳承潮劇,可以由政府或協會牽頭,打造潮劇多媒體數字教學平臺。目前的學校教育中真正實現數字化網絡教學的情形并不多,尤其是戲曲藝術類的課程。然而數字化教學方式因其學習時間自由靈活、節約學習成本的優勢很受廣大群眾歡迎和認可。在開發過程中,可打造統一的潮劇數字網絡教學平臺,“從娃娃抓起”,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群體,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設計不同程度的教學內容。如針對幼兒園階段的群體,可以結合兒童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和心理特點將一些知名影視節目改編成潮劇動漫或潮劇童話劇,讓娃娃們從小耳濡目染,有意識地進行人物模仿和故事學習。而針對接受義務教育的中小學生,可與各地教育部門合作,打造與其年齡特點相適應的數字學習平臺,并將其列入中小學的音樂、社會或特色文化選修課中,普及青少年學生對潮劇的認識。而對中青年群體,則可將數字教學平臺設計成通俗易懂、實用性較強的內容。

四、結 語

對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數字化開發無論在擴大影響力、節約成本、規范管理等方面均具有傳統方式無可比擬的優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傳統保護和傳承模式的推進。在開發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市場群體,采用多種模式相結合,從不同的角度增進受眾對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了解、學習和傳唱,從而促進戲曲的傳承。此外,政府應該在政策上加以引導,并積極宣傳引入投資,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開發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張春梅.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模式探討——以承德市為例[J].江蘇商論.2009,(5).

[2]雷蓉,胡北明.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模式分類研究[J].商業研究,2012,(7).

[3]朱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模式與績效評價——以張家界“土家風情園”為例[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篇(2)

一、移民地區是否遺存有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在具有移民特質的地區是否遺存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問題上,大部分參與保護的工作人員還持有疑惑、判斷不經意和無從下手的問題。未能盡快挖掘、整理或普查本地區的全部項目,尚不能引起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關注。這在某種程度上,使當地政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上未引起高度重視或資金投入較少,從而使當地的保護工作面臨艱難開展的局面。

包頭市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地區,歷經了三次移民大潮逐漸建成為我國西部一個較大的城市。移民最早且形成規模,奠定基礎的是明末清初的晉陜移民“走西口”。中原漢民族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和經商理念,草原游牧民族以博大的胸懷包容接納了他們,蒙漢兩族人民長期友好共處,兩族的文化也長期相互交流、滲透與融會。形成了全新的、典型的民族和諧,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嶄新的文化形態“西口文化”。第一次移民距今已有二、三百年,晉陜移民在這里生長繁衍已是第三、四代。移來的是農耕民族,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理念。三次移民潮為包頭從全國各地帶來了當地的文化元素。與當地文化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多元的移民文化――西口文化。從這個角度來審視包頭所蘊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應是相當豐厚。

不可否認,移民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著邊緣化、外來化、多元化和保留不完整等等客觀因素,在保護工作的實際操作中確實產生了一定的難點。但我們不該從這些表面現象,就可以否定或忽視移民地區所蘊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在不經過科學的判斷和理論學習,會將我們祖先創造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遺失。伴隨著移民地區現代化、城市化、市場化進程的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存的文化生態環境將急劇改變,資源流失狀況必將嚴重,一些傳統技藝將會面臨滅絕。再者移民后代由于缺少濃厚的民族民間文化生活根基以及國外文化的滲透,很容易對祖先創造的精神財富淡忘和產生不屑。這也是移民地區理應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關鍵的一點。

二、移民地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應注重的幾個問題

經過對保護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工作中的感悟,筆者認為移民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應注重以下幾個問題:

(一)認真做好以田野調查為理論基礎的研究工作

對于保護者來說,認真做好研究是至關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由于移民地區具有其獨特的人文歷史背景,判斷一個項目是否具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性還要經過科學的甄別,這就需要我們下大力氣去逐項的采集,然后進行細致研究。如果沒有經過認真的以田野調查為理論基礎的研究工作,一些具有價值的項目就無法被獲知。在移民地區的傳承保護中我們不能做出“拾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憾事。

(二)著力挖掘少數民族項目

包頭市除有大型工業化城市屬性外,同時也有著廣闊的農村牧區,這些地區都蘊藏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寶藏。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包頭市申報的梅日更召信俗和哈布圖?哈撒兒祭祀,就具有很高的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研究價值。工作中有的同志認為其他內蒙地區的項目比我們豐厚或有著重復,沒有必要在去收集。我認為不同地區有不同地區的人文環境,他們所產生的文化內涵也會不盡相同。如果不去收集就有可能把當地獨具的少數民族文化遺產遺失。

(三)細致梳理當地的民族民間文化

移民地區大都是由于不同歷史時期和各種原因,從全國各地遷來的居民,他們帶來了各地種類繁多地藝術門類和風俗習慣,然后在當地生根發芽。包頭地區由移民文化衍生出的“西口文化”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例如“二人臺”就是在這種氛圍下滋生成長,形成了它濃郁的藝術風格。所以,我們要對這部分文化形態進行細致的梳理,找到其在當地演變的脈絡,經過對比從中提煉出細微之處,采用現代手段將它們保存供后人研究和繼承。

(四)做好傳承人的保護

保護民族民間文化是全民族的大事,是每一個當代中國人應當自覺的責任。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傳承人的保護,移民地區在這點上更應該引起重視。工作中我發現一部分傳承人還面臨經濟來源不穩定及社會地位較低,這直接影響到他們去進行再傳承的熱情。如果對他們的關懷不夠,保護工作就成了一句空話。盡快地搶救和記錄、整理那些精湛的技藝、展示他們的藝術創作,通過資助資金和努力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在政策方面出臺辦法,讓全社會尤其是青年一代真實地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保護工作迫切的任務。

(五)充分調動社會力量

各行業專家學者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吸收他們參與到工作中來。利用他們收集或采寫到的文獻資料,為保護工作提供基礎性的理論依據,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另一方面,培養和鼓勵有志于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社會人士,特別是大中院校學生。通過業務技能培訓,使他們能夠成為保護的骨干力量。

篇(3)

② 國家旅游局宣傳司,中國旅游學院旅游科學研究所.中國旅游大全(西南冊)[M].中國青年出版社,1990.

③ 古代百戲之一.系一人手持或頭頂長竿,另有數人緣竿而上,進行表演.

④ 四川渠縣漢闕是我國現存手地面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仿木結構建筑遺存.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6處7尊,渠縣被譽為“漢闕之鄉”.

⑤ 徐肇瓊.天津皇會考[M].

⑥ 王建緯.彩亭藝術源流探討[A]//天府新論[J].2000(2).

⑦ 李同宗.三匯民間彩亭藝術[J].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9).

篇(4)

冀東地區歷史文化悠久,音樂戲曲文化底蘊深厚,民間藝術形式也非常的豐富多彩。冀東音樂戲曲文化是河北省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冀東地區深厚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結晶,是我國音樂戲曲文化的精髓。然而,隨著現代文明社會的不斷發展,異域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沖擊日益加深,傳統的音樂戲曲形式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受眾也越來越少,使得這種傳統音樂戲曲藝術的傳承延續面臨嚴重的危機。冀東音樂戲曲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性發展是延續冀東民俗文化、豐富冀東民間藝術形式的必然要求。加強冀東音樂戲曲非遺傳承基地的建設是增強冀東音樂戲曲文化活力與傳承發展動力的重要途徑。

一、冀東音樂戲曲的發展歷程與現狀分析

冀東音樂戲曲形式多樣,由來已久。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冀東音樂戲曲藝術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也與冀東地區人民的社會生活和生產活動息息相關,飽含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語言風格,彰顯出了冀東地區鮮明的地方特色和特有的風土人情。經過了千百年口口相傳的延續發展,冀東音樂戲曲的內容、曲調、風格以及題材等日益豐富,其分布和流傳的范圍也日益廣泛。冀東音樂戲曲藝術的起源目前已無法準確地進行考證,綜合分析冀東地區的社會發展歷史,可知早在約四萬年前的原始社會,冀東平原上就已經有了人類居住并進行生產勞作的痕跡。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收錄冀東地區的一些民歌作品。音樂戲曲作品的出現和發展則主要是伴隨著音樂戲曲藝術的完善,逐漸演變成為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時至今日,冀東音樂戲曲藝術已經包括冀東民歌、唐劇、評劇、皮影和樂亭大鼓等多種藝術形式。其中,評劇、皮影、樂亭大鼓更被譽為“冀東三支花”,是冀東音樂戲曲的典型代表。吹歌是流行于冀東地區的傳統吹打樂,歷史較為悠久,其演奏曲目多來源于傳統民歌和戲曲。冀東吹歌主要盛行于唐山和撫寧地區,具有甜美的音色,演奏時兩只嗩吶交替配合,再輔以鼓、鈸等打擊樂器,音樂格調清新剛健,音色高亢明亮,在民間具有極高的聲譽和極為廣泛的群眾基礎。此外,冀東大秧歌也是冀東地區廣為流傳的一種極具群眾性的民間藝術。冀東地區的大秧歌主要分布于昌黎、盧龍、撫寧、樂亭和灤縣等地區,是冀東地區極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其中以昌黎地區的秧歌最為有名,從形式到內容都具有鮮明的個性,表現形式靈活,內容豐富,凸顯了鮮明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冀東地區自古就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境內各種音樂戲曲文化資源較為豐富且表現形式多樣,凸顯了較強的地域性和整體分布不均的本土特色。冀東地區豐富的民間藝術形式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了較為成熟和健全的文化體系,彰顯了冀東地域文化的鮮明特征。從音樂風格上來說,冀東音樂戲曲融合了多種音樂戲曲的藝術精髓和內核,將音樂戲曲藝術與冀東地域文化特色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冀東音樂戲曲風格,可見其是集鄉土性、集體性于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隨著學術研究的逐步深入和音樂戲曲文化理論的不斷完善,目前有關冀東音樂戲曲藝術的理論研究主要包括對音樂戲曲藝術的發展歷史、藝術特點以及傳承保護措施等各方面的研究。在當下新媒體時代,音樂戲曲非遺傳承與發展、音樂戲曲社會學等領域的研究較多,涉及非遺、產業化、文化生態等時代概念的時新性研究逐漸涌現。

二、冀東音樂戲曲文化傳承中的問題

隨著全球經濟和文化的一體化,多元異質文化的大量涌入和相互碰撞,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冀東音樂戲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面臨嚴峻的形勢。滿載傳統民族記憶和極具地方特色的古老音樂戲曲文化,在與先進的時代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過程中,逐漸顯現出市場低迷、觀眾群體斷層以及藝術人才匱乏等傳承瓶頸和發展危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生活方式、生活節奏的改變以及農村地區娛樂方式的多樣化,傳統的民間音樂戲曲藝術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些頗具造詣的民間藝人相繼離世,而年輕一代的藝人又尚未成熟,難以獨樹一幟,使得很多傳統的民間音樂戲曲作品出現了斷代危機。冀東地區傳統音樂戲曲的傳承陷入困境。第一,文化的多元化沖擊和城鎮化的推進,加速了傳統民間文化的萎縮。隨著我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農村地區的人口數量大幅減少,很多年輕人開始涌入城鎮,使得地方音樂戲曲在農村地區的推廣缺乏后備力量,僅靠留守的老人、兒童、婦女等很明顯難以挑起傳承和演出民間藝術的重擔,最終導致很多民間傳統音樂戲曲藝術團體因人才供給不足而解散。隨著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和異質文化的沖擊,年輕人在接受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思想以后,逐漸形成了新的娛樂文化觀,對傳統的民間音樂戲曲文化和鄉土藝術逐漸失去了熱情和興趣,傳統音樂戲曲藝術的觀眾群體出現了斷代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冀東音樂戲曲在民間的傳播和推廣。相比之下,電影院、KTV、游戲廳等娛樂場所對于年輕人的吸引力更大。第二,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本土文化自信心不足,導致傳統音樂戲曲文化的受眾群體不斷流失。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大勢已經無法逆轉,隨之而來的是文化全球化,外來文化的沖擊融合,使得西方發達國家的傳統藝術在國內獲得了較高的認可,甚至被奉為標準。這對很多國內人的藝術觀念和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尤其很多年輕人逐漸認為只有西方的藝術形式才是“進步”的、“流行”的、“時尚”的。另一方面,國內在一些傳統藝術形式的宣傳推廣工作上存在缺失,未能形成對當前年輕一代文化觀、藝術觀的正確引導,導致他們將西方文化視為圭臬,并以西方文化的審美標準來衡量中國的傳統文化,甚至一味地貶低本土文化。這最終使得冀東地區傳統民間音樂戲曲藝術的市場越來越小,觀眾也越來越少。第三,從體制層面來看,我國傳統藝術的體制也是制約冀東音樂戲曲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音樂戲曲是融合語言、動作等多種藝術表演形式的綜合性藝術。這種綜合性的特點能夠滿足不同受眾群體對于藝術不同方面的審美需求。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觀眾能體驗到音樂戲曲藝術所蘊含的民情風俗和地域特色。冀東音樂戲曲豐富的藝術元素以及多樣化的表演風格使得這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得以代代相傳。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有一些體制特征的束縛,比如傳統戲曲藝術獨特的程式思維和行當表演,正是制約戲曲藝術持久傳承的因素所在。在現代文化的影響下,年輕人很難接受傳統的戲曲程式,無法把握傳統戲曲的審美理念。民間草臺班子式的演出往往缺乏穩定性,而專業劇團又面臨生存困難的窘境,都導致地方戲曲藝術的發展受到制約。

三、冀東音樂戲曲非遺傳承基地建設的現實路徑

冀東音樂戲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其中,音樂戲曲傳承基地的建設是不可或缺的內容,同時也是增強冀東音樂戲曲文化活力與傳承發展動力的重要途徑。綜合當前冀東音樂戲曲文化的發展現狀以及在傳承發展中的問題來看,音樂戲曲這類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消亡的速度遠大于保護工作開展的速度。因此,冀東音樂戲曲非遺的傳承和保護工作已經迫在眉睫。冀東音樂戲曲非遺傳承基地的建設應遵循“頂層設計、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分步實施、合力共舉”的工作原則,從完善政策與制度引導、強化人才供給、加強部門間協同聯動與深化音樂戲曲非遺研究等多個方面全面推進。一是進一步完善非遺文化的政策引導和制度建設工作。冀東音樂戲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發展,需要建立在有效的組織和政策保障的前提下,有效的組織和政策保障能夠為冀東音樂戲曲非遺傳承基地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音樂戲曲非遺的傳承,尤其是在農村地區的推廣,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的引導和宣傳,通過音樂戲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建設,為音樂戲曲的全面推廣和保護性創新發展提供有力的平臺。二是不斷強化音樂戲曲專業人才的培養和挖掘,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供給。音樂戲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創新發展,工作環節多,業務性較強,對于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業務能力要求都比較高。針對冀東地區音樂戲曲藝術專業人才匱乏、傳承斷代的現實問題,應集中組織對各村、鎮、鄉各級文化站站長、業務骨干的業務培訓工作,不斷提升各層級非遺保護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三是不斷加強冀東地區各部門之間的聯動協同,形成合力,打造有效的非遺保護工作鏈條。為了能夠有效地保護和傳承冀東音樂戲曲非物質文化遺產,各層級主管政府機構必須密切配合,各司其職,相互銜接,為冀東音樂戲曲藝術的保護和傳承奠定牢固的基礎,保證音樂戲曲保護工作的連續性以及人員的穩定性和業務熟練性,提升冀東音樂戲曲藝術的傳承和保護效果。四是持續深化冀東音樂戲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論研究,不斷提升音樂戲曲非遺品位,積極探究冀東地區音樂戲曲非遺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歷史研究價值。通過科學論證,充分利用文字創作、錄音、攝影等現代媒體形式和技術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音樂戲曲非遺文化的資料庫、數據庫,打造全方位的音樂戲曲非遺文化網絡服務平臺,有效推進冀東音樂戲曲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

篇(5)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校教育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4-0001-02

江西自古以來物產富饒、人文薈萃,素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譽,故唐代詩人王勃一到江西省會南昌就慨然歌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也正是這良好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得江西成為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的地方,據筆者統計,從2006年至今,國家公布了三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江西就有35項。應當來說,作為一個革命老區,能在國家非遺名錄上有如此品類繁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榜上有名,是一大盛事,它說明老區人民對傳統的熱忱,同時也意味著使命。因為正如王文章先生所說:申報只是形式,科學的搶救與保護才是目的[1]。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農耕文化為土壤的,其傳承之路多由爺爺傳父親,父親再傳兒子,代代相續,以求連綿不絕。可是我的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狹隘的生存空間使得更多的年輕人把目光轉向外面的世界,又有多少人關注那曾經如祖傳秘訣般的非遺呢?很多優秀的傳統正在一點一點地消失。正因為如此,引起了地方及中央政府的關注。在十上,就把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當作一項重要國策提上了議程。中央文化部門也把目光轉向了學校,2008年,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就說:“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課堂、進教材、進校園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舉措,也是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成功經驗。”[2]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江西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此,筆者進入江西一些中小學及相關高校進行了走訪與調研,總結出了他們在“非遺進校園”活動中取得的成就,希望它對廣大學者與非遺保護的決策者有所幫助。

一、從小抓起:“非遺”走進中小學

《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第五條第四款規定:“各級各類文化遺產保護機構要經常舉辦展示、論壇、講座等活動,使公眾更多地了解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教育部門要將優秀文化遺產內容和文化遺產保護知識納入教學計劃,編入教材,組織參觀學習活動,激發青少年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3]非遺走進中小學,將文化傳承與保護的種子從小就在學生的心里播下來,將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一方面,它可以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這顆種子一旦種下,總會有發芽的時候,只要我們稍加引導,就可以激發他們的熱情。比如:為慶祝我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2014年6月13日上午,由吉安市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局主辦,吉安市群眾藝術館承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系列宣傳活動在城南鳳凰小學拉開帷幕,此項目活動就有力的詮釋了“非遺保護與城鎮化同行”的重要內涵。如果說以上活動只是一種非遺的傳播與宣傳,那么江西另外一些學校則走得更前進一步,他們想方設法讓我們的后一代融入非遺,走進非遺,最終成為傳承非遺的火炬手。比如為了讓武寧縣的非遺走進校園,政府委托九江職業大學將其非遺項目――18首經典打鼓歌編入音樂教材,在全縣中小學試行,使得武寧的孩子打小就學習并傳承這一使武寧人驕傲的藝術文化傳統。更有意思的是,萍鄉市甚至讓家長扮成了傳播與傳承非遺的使者。2011年春節,萍鄉市上栗縣教育局給全縣所有的學校下達了一份具有特殊意義的“寒假作業”――“聽爺爺、奶奶講‘非遺’的故事”,讓爺爺奶奶利用寒假尤其是春節的機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去農村了解并學習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另外一個維度拓展了非遺傳播的途徑,使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伴隨家長,陪著孩子同行。此舉惠及全縣139所小學,共44612名學生。非遺進校園,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另一方面它又給學生播下了非遺傳承與保護的種子,一旦遇到肥沃的土壤,它就能生根發芽。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過去只是某個家族的祖傳秘方,或者是一種手藝活,其傳承模式是父傳子、師傳徒。但是在學校教育通行的今天,這種古老的傳承模式早已顯得不合時宜。非遺,不能成為一種秘方,或一個秘訣以一種農耕文化的模式家族式流傳,它們應當有更廣闊的傳承路徑,而學校傳承將會是非遺的不二選擇。“非遺進校園”口號正是在這種情境中提出來的[4]。當然,其操作方式因時、因地、因學校而異,比如可以利用課外活動展播“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微電影,在音樂課、美術課或體育課中安排相應非遺傳承人授課,或者在學生中舉辦“我心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有獎征文比賽,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等。通過舉辦一系列宣傳活動,可以極大地提高中小學生積極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從而真正做到“非遺傳承,人人有責”,推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再上新臺階。

“非遺進校園”的宗旨是提高廣大師生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覺性與主動性,營造人人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社會氛圍。因此,各地要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精心挑選有地方特色,并適合學校傳承的本土非物質文化供學生學習,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并適時傳承它。

二、內涵發展:非遺走進高校

現在基本上每個地級市都至少有一兩所高等院校,筆者以為它們也應當承擔起非物質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的重擔。因為地方高校是一個地區精英文化的聚居所,是地區文化的研究與傳播中心。它們有豐富的文獻資料與科研資源,更有眾多學富五車、熟稔地方文化的頂級學者,這些都是地方政府與民間組織所缺乏的。因此,應當鼓勵地方高校科研工作者參與到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去,依靠其深厚的文化教育和科研能力,推動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事業更上一層樓。當然,地方高校不僅有著豐厚的資料存蓄優勢、科研優勢,還有著民間所無法比擬的傳承優勢,那就是大學學子。一般認為,作為高雅學府的高校,傳授的應當是精英文化、前沿技術。但是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困境,地方高校也應當與時俱進,承擔起非遺傳承與保護的重任。民間傳統文化與精英文化并非格格不入的兩極,在地方高等院校,它們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在這方面,江西地方高校同樣也作了有益的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7年6月9日,九江學院與湖口縣人民政府舉行保護和傳承青陽腔戲曲藝術合作協議簽字暨“青陽腔戲曲藝術中心”成立和揭牌儀式。雙方本著互惠共贏的原則,充分利用九江學院的教學體系優勢、科研優勢和湖口縣青陽腔的地方資源優勢,把青陽腔這一傳統民間戲曲藝術引進校園、帶進課堂,使之成為九江學院音樂專業方向的一門專業必修課。這一舉措打開了地方高校與政府、民間共同傳承與保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的大門。其后,九江市先后有九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九江學院課程體系,非遺傳承人從民間走上高雅學府的講臺,面對莘莘學子傳授技藝。九江學院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和人才培養體系的優勢,與九江市的地方資源優勢相結合,走出了一條高校與地方“聯姻”,共同開發與保護非物質文化的新路徑。鑒于九江學院取得的成就,2011年3月,江西省職業藝術學院也建立了“南昌清音保護基地”,共同傳承和開發南昌清音這一戲曲藝術“國寶”,把南昌清音這一高雅民間戲曲藝術引進校園、引進課堂,使之成為藝術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并成立南昌清音特色班,面向全省招生,把南昌清音的代表性傳承人請進校園,對學員們定期進行培訓。

三、總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非遺傳承與發展的路很坎坷,也很漫長。過去人們認為源自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歸于民間,傳于民間。但是,當農耕文化正在慢慢被都市文化擠壓,非遺生活的土壤也被吞噬時,非遺的傳承也走向了困境。這時地方中小學及地方高校則應當承擔起傳承的重擔。因為它們既有傳承優勢,也有學術優勢,這是一條面向未來的傳承之路。

參考文獻:

[1]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3,(5).

篇(6)

一、重慶市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有效舉措

(一)完成了重慶市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工作

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部署,重慶市自2005年開始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工作,并于2010年基本順利完成了初次普查任務。①根據普查情況的統計,重慶市納入到保護范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門類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美術、傳統戲劇、曲藝、傳統技藝等17個門類,共計4110項。其中傳統音樂類有841項,傳統舞蹈類287項,曲藝類122項,傳統戲劇類69項。普查工作的完成,使得包括政府文化部門、不同機構和單位的研究者、學校在內方方面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布、種類、項目概況等有了初步的了解。這對于包括傳統音樂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傳統音樂類的項目數量高居榜首,同時傳統舞蹈中所用的歌曲和樂曲、傳統戲劇(絕大部分屬于戲曲藝術形式)和傳統曲藝當中的音樂部分也均屬于傳統音樂的范疇。重慶市音樂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廣泛、數量眾多,普查工作的完成使得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有了基本的依據,為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民間傳承模式與社會傳承模式并舉

重慶市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既注重抓好民間傳承的模式,同時又探索有效的社會傳承模式,做到了民間傳承與社會傳承模式并舉。在這方面巴南區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舉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重慶市巴南區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像抓產業園區一樣抓民間特色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這和不少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長的速度的思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通過政府的正確引導和有效扶持,巴南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有聲有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巴南區于2003年出臺了《搶救巴南民間文化遺產的實施意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制度建設方面走在了前列。同時,建立起重慶市首個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自2004年以來,巴南區已先后投入了600萬元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首先,巴南區堅持民間傳承模式常抓不懈。民間傳承模式指的是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采用口傳心授的方式,將音樂技藝世代相傳。民間傳承模式有時采用家族式的傳播方式,有時采用師徒式的傳播方式。其傳承活動中施教的主體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家長或師傅),傳承活動受教的主體是家庭中的晚輩或者徒弟。傳承活動往往是在家庭中或特定的傳統音樂場所中完成的(不是在現代意義的學校中完成)。巴南區在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及工作完成之后,采取有效的資助扶持,鼓勵傳承人以傳統的民間傳承方式對傳統技藝進行傳習。其次,巴南區探索有效的社會傳承模式。社會傳承的模式是在傳統民間傳承模式的基礎上,在口傳心授方式的基礎上融入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由專家施教,建立一些樂隊、藝術團等組織進行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這種傳承方式往往會形成一些規模效應。巴南區近年來聘請了重慶市和巴南區的一些專家,對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對其教學進行了思考與提煉,組織職工和農民群眾參加,建立起一批樂隊、藝術團。

(三)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有效地引入到音樂教育體系中

西南大學的尹紅教授主持了2006年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音樂課程標準實施與民族特色音樂教學實驗研究”(課題批準號:DLA050175)。在該課題實施的過程中,確立了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在音樂教學中進行保護,在保護中結合音樂教學。②課題組對中小學校發出的口號是:唱起家鄉的歌、跳起家鄉的舞、奏起家鄉的樂。③2006年10月8日重慶子課題組在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開題,酉陽縣、秀山縣、石柱縣、黔江區的音樂教研員以及參與實驗教學的領導和教師參會。共有15所學校參與了與課題相關的實驗教學。在該課題的引領和影響下,重慶市中小學在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迄今為止,建設較好的傳承基地有酉陽縣可大鄉新溪小學———酉陽擺手舞傳承基地;酉陽縣四中———木葉吹奏傳承基地;秀山縣海洋鄉中心小學———秀山花燈傳承基地。另外還有兩所特色教學學校:秀山縣第一民族小學、秀山縣實驗中學———花燈特色教學學校。這些學校采用選修課程以及課外活動課程的形式展開專門的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活動。聘請當地市級或縣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擔任課程的教師,專門向學生傳授當地原生態的傳統音樂。教學形式靈活,有集體課、小組課,也有一對一的個別指導課,每周一至兩個課時。教師教學認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這些課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此類課程,將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引入到基礎音樂教育體系中,充分發揮了基礎教育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方面的作用。同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也注重加強當地傳統音樂的比重。專職音樂教師在課堂音樂教學中教唱傳統民間歌曲,傳授傳統民間樂器的演奏技術,加強傳統音樂欣賞方面的教學。有些學校還組織教師,成立傳統樂器演奏隊、合唱團等,借此形成傳承傳統音樂的氛圍,培養學生對傳統民間音樂的興趣。有些學校還利用課間操的時間,組織動員全校學生參加全校性的傳統民間歌舞集體表演。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實驗初級中學利用課間操時間,2800多名學生手拿折扇,集體跳起由花燈舞改編而來的花燈操。高校主要承擔起了對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任務,同時有些學校還注重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工作同課程建設相結合,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重慶文理學院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該中心對包括音樂類項目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大量的田野調查工作,積累了鮮活、豐厚的第一手資料,完成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簡明圖集的編撰,完成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帶的劃分及其與經濟狀況之間的關系梳理。該中心還注重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同校本課程的建設結合,開發了面向本科學生的公共選修課程《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2007年該課程被評選為重慶市級精品課程。長江師范學院注重發揮處于烏江流域的地緣優勢,對烏江流域豐富的民族民間音樂資源進行合理的研究、開發和利用,申請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烏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與保護”,成立了烏江流域民族民間音樂研究所,確立了以烏江流域民族民間音樂為辦學特色的目標,提出了合理開發、運用烏江流域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教學,加強特色課程建設的思路,④開發建設了《烏江流域民族民間音樂欣賞》校本課程,出版了特色課程教材《烏江流域民族民間音樂教程》。⑤長江師范學院的師生將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和教學有機的統一起來,師生注重運用田野工作的方式搜集有關傳統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一手資料。這些資料既是科研材料,也是教學資源。將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音樂教育體系,實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與音樂教育的互惠。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多了一塊寶貴而有效的陣地,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從教育內容方面對音樂教育的有益補充和豐富。

二、重慶市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策略

(一)存在問題

1.文化生態環境的變遷

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同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關系問題值得關注。大部分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其賴以生存的文化生態環境密切相關。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生態環境隨著經濟的發展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使得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面臨嚴峻的文化生態變遷的挑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力在不斷地提高,人們的生產方式也不斷地在發生著改變。工業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傳統的農耕生活方式不斷被機械化的工業方式所取代。傳統的村落和街區遭到嚴重破壞,傳統習俗和禮儀不斷萎縮,以口傳心授傳承的技藝也不斷衰落甚至消失。這也就意味著傳統音樂賴以生存的文化生態環境發生了改變,對于傳統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言,甚至可以說是惡化。音樂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上都是農耕社會的產物,它同傳統的農耕文化生態有著緊密的聯系。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市場經濟的影響,傳統音樂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沖擊。戲曲音樂、曲藝音樂、民間歌曲等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影響。

2.非遺傳承保護的意識有待提升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面臨著嚴峻的形勢。而人們非遺傳承保護的意識與形勢的嚴峻性不相稱。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一旦失傳,便不可再生。音樂技能保存在民間音樂家的頭腦中,只有這些民間藝術家將它們表演出來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感受到這些民間藝術的存在。音樂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延續,傳統上更多的是靠口傳心授的家庭代際傳承以及師徒相襲。由于年輕人在市場經濟大潮的影響下追求時尚,喜歡新的藝術形式,不愿意學習和掌握傳統藝術。由于缺失強烈的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的緊迫感,一部分音樂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式失去了舞臺和市場,生存空間逐漸減少,有些演唱和表演技藝已經失傳,甚至有些樂種趨向衰亡,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也日漸減少。普通公眾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認識不足,參與意識淡薄。有學者專門對此進行過調查,從調查數據來看,被訪對象大部分不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⑥由于沒有強烈的緊迫感,致使有些地方的一些音樂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沒有被充分的挖掘和保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重視申報輕視保護,重視開發輕視管理的現象。

3.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經費不足

重慶市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在全市不同區域,而且形式多樣、項目數量眾多。其中的戲曲、民間歌舞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需要集體完成,同時也需要服裝道具,因而保護成本相對較高。同時,由于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大都是農民,同時年齡偏大,收入偏低,有的甚至沒有經濟收入。傳承人單靠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很難養家糊口。因此,在重慶市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面臨著經費不足的困難。

(二)重慶市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的改進策略

1.保護文化生態環境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生態環境的保護。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生態環境的變遷成為必然,但我們不應該任其變化而不采取任何舉措。有學者曾經提出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應該堅持整體性的原則。⑦值得我們在對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時加以借鑒。在保護過程中,我們應當不僅僅停留于對于單個的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上,還應當盡可能地保護形成這一個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文化生態環境。比如,一些勞動號子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賴以生存的生產環境和生產方式就是其文化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這種文化生態環境加以小范圍的保留。再如儺戲、擺手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演出場所,也應該是我們工作中注意保護的重點。還有一些與民間信仰相關的、音樂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的祭祀儀式,也應該注意加以引導和保護。可以在傳統文化特色較鮮明,傳統習俗和信仰保存較好的社區或村落開展一些傳統文化建設活動。

2.提升非遺傳承保護的意識

從總體上來看,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宣傳和引導還不夠深入和扎實。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面臨的局勢要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廣大群眾、非遺傳承人、研究者、各類學校及研究機構等提升非遺傳承保護的意識,群策群力、形成合力,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注重加強同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教育引導工作。各級各類政府文化部門可以開設針對不同對象的非遺學習班。街道辦事處、村委會可以針對普通群眾開展相關講座,印發相關宣傳資料。電視臺、廣播電臺也可以開設非文化遺產的相關欄目,學校可大力開設相關課程。通過切實可行的舉措,提高全社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3.多渠道保障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經費

篇(7)

一、博物館服務的發展進程

博物館是人類尊重歷史、珍視藝術和崇尚科學的產物,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最早服務于西方上流社會。20世紀80年代,隨著全球進入“博物館繁榮”時代,國際博物館領域確立了以“社會服務”為根本宗旨。從此,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開始拓展并趨于全面,除了征集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物質文化遺產,還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支持所在地經濟文化建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從博物館的發展趨勢來看,“以人為本”、“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的理念成為現代博物館實現場館設施和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據。英國的博物館將管理的根本目標定位為“讓民眾成為博物館的核心,讓博物館成為社會的核心。”更加明確了新時期博物館的服務宗旨。

我國的博物館作為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其使命就是“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不斷滿足廣大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在當前的社會發展背景下,博物館工作的性質和特征都在發生著新的變化,承載著向國民弘揚傳統文明的社會責任。

二、我國非遺博物館的發展與職責

“非物質文化遺產”(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概念最早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成為與“物質遺產”相對而稱的專業術語。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正式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進入了新的階段。

當前,社會各界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投以廣泛關注的目光,全國各地都在積極興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場所,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省市共建立民俗博物館179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424個,非遺保護設施建設被列入了國家“十二五”文化和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規劃。[1]

非遺博物館,除了具備傳統博物館的屬性外,還應保護傳承非遺傳統文化、利用專業優勢開展征集、展覽、研究非遺藏品的工作,并兼顧扶持非遺傳承人群體,在以“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的大前提下,為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優質的服務。

三、非遺博物館服務的內容及新趨勢

當前,中國文化的發展存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與文明發展的矛盾,對于博物館而言應積極保留大量的傳統文化,并發揚傳統文化所具備的現代性并向世界范圍傳播推廣。對于非遺博物館而言,如何讓社會關注非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非遺保護意識,使之不成為僅僅留在“紙上名錄”,如何讓“紙上的名錄”真正成為“鐫刻在人們心中的珍寶”仍然是擺在每一位博物館人面前的問題。[2]

2013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記憶+創造力=社會變革)”,“記憶”的主體是觀眾,博物館可以利用自身有利資源引導觀眾構建權威的、有條理的歷史思維能力,加深展品在觀眾腦海中的印象。“創造力”指的是新時期博物館應具備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新技術、創新的服務理念相結合的能力,從而策劃出符合現代民眾喜愛的展覽。

因此,新時期非遺博物館的服務就應兼顧“記憶”和“創造力”兩個方面,所謂“記憶”在非遺博物館的語境中指的是非遺館所占有的能給觀眾傳遞非遺歷史文化的資源,包括非遺展品、傳承人等。“創造力”是指利用非遺博物運用創新思維和創造力將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理念巧妙融匯,改變以往傳統的古板的說教展示形式,讓觀眾在游樂、觀賞中全方位了解非遺的文化內涵和傳統技藝,努力達到探索傳播、宣傳、傳承非遺的目的,從而讓非遺文明的種子真正植入觀眾的心中,并為非遺的傳承和發展引進新的思路和方法的能力。

新時期的非遺保護應著眼于傳統與現代的有效整合,因為兩者雖然看似矛盾,但并非不能共存,應以開放性的文化心態和全球化視野,以文化主體認同和更好地持續性活態傳承為原則并在服務理念和方式上有所創新。

四、提升非遺博物館服務能力的途徑

非遺博物館作楣益性社會文化教育機構,除了明確自身職能外,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力爭讓服務盡善盡美。

1、培養不同類型的服務人才

服務人才的培養首先是服務意識的養成,因此在招募博物館服務人才時就應將服務意識作為考核和培訓的前提。

非遺博物館應根據工作人員的專業特長和崗位的差別培養不同類型的人才,從而更好的為博物館服務。從實際情況來看,非遺博物館的服務人才分為四種類型,第一類是專業陳列研究人才,他們利用自身所學專業知識,將非遺的“權威記憶”保存并加以研究,將非遺財富通過書本、資料等形式傳播,服務民眾。第二類是展覽策劃型人才,也就是能將文中所提的“記憶”加以“創造力”的人才,這類人才除了具備資深的非遺知識外,還能將其用附有創造力并符合當代人審美的形式表現出來。第三類便是一線的服務人員,這是非遺博物館中最龐大的群體,包含宣教、志愿者、看館、安保人員,應在上崗前對各自的職責明確并進行專業的業務培訓,確保博物館服務安全、有效、優質,讓群眾滿意。第四類為社會團體和共建單位的工作人員,他們可以作為“特殊觀眾群”,他們除了給非遺博物館提供各方面資源的幫助,還可以從觀眾的視角對博物館的服務質量提升獻計獻策。

2、完善場館硬件設施

非遺博物館應當合理支配政府財政投入,努力改進陳列展覽的設施,從而提升陳列展覽水平。還應完善觀眾服務設施,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如設立咨詢臺、寄存處、游客服務中心等,考慮到某些游覽區的路線復雜,可印制中英文對照的導覽圖,除了介紹博物館的概況外,還將博物館景點和公共設施標注其中。為了讓觀眾更全面了解非遺,可在非遺館區內建立非遺傳習教室和傳承人工作室,為傳承人的技藝展示和觀眾的觀賞、傳習提供良好的場所。

3、滿足觀眾參觀要求

非遺博物館服務的對象來自不同社會階層,了解和掌握他們的參觀訴求和目的,有助于非遺博物館針對不同的參觀人群采用差異化的宣傳和服務方式。如非遺博物館可在各項展覽展示活動中,可以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開展非遺展覽、互動活動,如為未成年人開辦主題夏令營,以及各項非遺培訓。從理論到實踐操作,通過一套完整的流程學習非遺文化。而對于老年群體,非遺博物館可針對他們喜愛傳統曲藝的特點安排免費的京劇、黃梅戲、昆曲、白話欣賞等活動,讓他們在欣賞非遺曲藝的同時,重乩夏暇┑納活和文化。根據外國友人對中國文化的好奇和喜愛的特點,安排民俗體驗和技藝參觀活動,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多的感受傳統地域風俗。

除了將觀眾吸引進博物館,還應積極將傳承人和非遺技藝請出去。讓“非遺”走進社區、學校以及公共文化場所,拉近博物館與觀眾的距離,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愛本土非遺文化。

4、提高“非遺”傳承人待遇

非遺博物館的服務主體除了觀眾,還有非遺傳承人群體。如何讓他們不為了生存被迫轉行安守祖輩傳下的“手工遺產”是保護非遺的關鍵問題。非遺博物館應利用作為公眾平臺的優勢,幫助非遺傳承人改善生存環境,讓他們不再為生計擔憂,將傳統技藝更好的展現給喜愛它的觀眾。

考慮到非遺傳承人文化水平有限,非遺博物館應利用自身優勢資源,積極幫助非遺傳承人整理技藝資料,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專項保護經費,并整合媒體、高校等各種平臺和社會力量幫助代表性非遺傳承人開展收徒傳藝等活動,同時,利用自身作為旅游景點的優勢,幫助代表性傳承人參與商業及社會活動,活動所得均歸傳承人所有,盡量幫助代表性傳承人解決經費困難,讓非遺傳承人安心傳藝,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5、拓展與觀眾的互動方式

非遺博物館官方網站的開通、官方微博、微信平臺的建立無疑是非遺的一個新型窗口。將非遺博物館的公開展覽活動信息及時在網絡平臺上,讓民眾參與、監督非遺博物館的各項活動、并為非遺博物館的服務提升獻計獻策,對非遺館的發展起到公眾監督和積極推動的作用。

但同時我們應冷靜看待這些新興的媒體互動方式,因為它對博物館的發展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它可以更廣泛的參與到博物館展覽的宣傳、活動之中,拓展博物館的服務層面,擴大博物館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弊”在于在言論自由的社會,來自不同社會層面的觀眾對于博物館有不同的見解和看法,這就要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尤其是網站的維護人員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和換位思考的處理問題的能力,面對質疑及時誠懇解答,消除群眾心中的困惑,將某些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動力,并維護好博物館的社會形象。

6、征詢建議提升服務質量

非遺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應重視對觀眾的調查研究,及時了解觀眾需求。在調研工作中,應將主動權交給觀眾,讓他們對服務質量、展覽滿意度進行打分,這樣既可以促進非遺博物館用優質的展覽和服務吸引觀眾,又可以保留和擴展博物館參觀群體,實現與社會公眾的交互式融合。

五、結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無論是審美情趣還是評價標準都與過去相比有很大變化。因此,對于博物館而言,必須準確把握精神文化生活和社會民眾的期待,才是贏得觀眾贊譽的不二法則。

對于非遺博物館而言,“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就是努力使非遺博物館與觀眾、非遺傳承人之間相處和諧,讓非遺文化同百姓的精神需求相協調,讓新時期博物館事業同社會進步相統一。非遺博物館“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的提出,以及“記憶”與“創造力”結合的服務方式,為非遺博物館服務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而又明確的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貼近百姓的優質服務必將引導觀眾對非遺文化的認知和喜愛,從而對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深遠而又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李龍.中國文物報.2012-6-11.

篇(8)

(二)山東大鼓的現狀與傳承2006年山東大鼓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謝大玉的弟子左玉華成為山東大鼓的繼承人,至此,山東大鼓才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近年來國家推行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在經濟上,給與財政支持。在政策上,倡導地域文化進校園,發展特色教育,在教育行業甚至整個社會形成了一股重視和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潮。2010年至2012年,山東省藝術研究所先后與藝術單位合作,通過大鼓進高校,研究所與劇團相結合等多種途徑,確立了濟南市曲藝團、濟南藝校、山東管理學院等機構成為山東大鼓的傳承基地,通過人才培養和演出實踐,總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規律,探索研究相應的傳承模式和途徑。高等學校是傳承文化和知識的重要樞紐,因此在傳承地域文化這方面既是它的責任,也是它的義務,而且高校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完善的教學設施,專業的科研教師隊伍,嚴謹的教育教學體系,寬泛的傳承對象等是高校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堅實有力的客觀條件。

二、山東大鼓在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中的發展探索

在高校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山東大鼓作為教學資源融入到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建設中是非常切實可行的方法。通過培養大量高素質的欣賞者、熱愛者、接班人和傳承人,來提高整個社會的關注程度,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性發展。我們分別從教材、課程、教學科研,校園文化等方面進行探討。

(一)加強教學材料建設中國很多民間音樂都沒有正規的曲譜,只是依靠師傅口傳心授的方式,經過若干年的累積,才能出徒。山東大鼓亦是如此。很多曲目已經失傳,而流傳下來的少數曲目或是音響資料或是個人傳唱,曲調旋律模糊不清,根本不具備大眾傳唱學習的基本要求。山東藝術研究所王力主任根據自己多年從事民樂演奏的經驗以及對于民間音樂的深入了解,對山東大鼓進行了曲目的搜集和整理。現存曲目大略統計下來有200多首,有《草船借箭》《古城會》《寶玉探病》《西廂記》《包公案》《昭君出塞》等經典的段子。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完全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整理分類曲目,由易到難,按照專業課程和公共知識的兩個方向來整理編輯教材。這是實現山東大鼓進行傳唱最基本的條件。要真正實現山東大鼓便于傳唱,樂譜的精簡、分節和創新也是非常需要重視的環節。對于長篇曲目,可以效仿音樂家對于名曲的精簡方式,提取主要音符,縮減冗長拖腔,明確主旋律。或是采用小標題分節的形式便于大眾接受。山東大鼓內容和藝術形式的陳舊也造成了人們對它的放棄。這需要民間藝人,非遺傳承人和高校音樂工作者通過不斷地交流、教學、磨合,去糟粕留精華,掌握山東大鼓發展的藝術規律,舊曲譜新詞,逐步成就山東大鼓的內容創新和曲調創新。實現山東大鼓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課程內容的優化組合1、專業課程的設置。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納入專業課堂,作為技能課的訓練項目。由于音樂專業的表演和情感的個性化特征,音樂技能課都采取“一對一”的小課形式,這與山東大鼓自身的教學模式不謀而合,學生對于這種授課方式也非常適應。同時,聲樂、舞蹈和視唱練耳等課程的學習為山東大鼓提供了堅實的專業基礎。高校的音樂技能課形成了比較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音樂專業的學生也具備了基本的音樂素養,對于山東大鼓的學習必將是事半功倍。2、相關課程內容的調整。山東大鼓歷史久遠,在曲藝發展史中其地位不可小覷。全國統一的教材包括中國傳統音樂、音樂美學,中國音樂史、音樂賞析等都因為各種原因,只是輕輕帶過,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比重,幫助學生熟悉山東大鼓的發展脈絡和流派風格,了解山東的文化概貌,刻不容緩。

(三)教學科研團隊的建設1、高校音樂教師專項曲種的培養提高。高校音樂專業的教師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和敏銳的音樂嗅覺。對于他們而言,學習專項曲藝種類遠比普通人要學得快,學得好。但是受到傳統西式教育的影響,對于民族音樂的教學能力和傳承意識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高校應該加強師資培養的意識,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比如進行民間采風、藝術培訓、學術研討、與劇團合作獲得實踐經驗等,形成傳承文化良好的學術氛圍。2、教學科研的發展需要專業人才的帶動。研究人員和表演藝術家的引進給高校的非遺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首先,專業人才進入一線教學,有助于推動正常的教學秩序,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其次,引領學術方向,形成研究氛圍,建立研究中心,創新課題,推動科研方面的發展。在豐富研究成果的同時,也促進了非物質文化的發展。作為山東大鼓傳承基地的山東管理學院,與濟南市曲藝團合作,聘請山東大鼓的傳承人閆雯和山東琴書的傳承人姚忠賢等藝術家作為音樂教育的專業教師。既保證了高校音樂教育對山東大鼓的學習和研究,也推動了整個社會對山東大鼓的關注。

(四)非遺特色的校園文化有意識地將山東大鼓的傳承融入校園活動中,加強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公共課和選修課,成立社團,舉辦文化節、藝術演出,進行采風和社會演出實踐等,將地域音樂文化的價值觀、審美特點和精神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中,讓更多的學生來認識和接觸山東大鼓,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篇(9)

持續開展“古夢清泉”侗族文化傳承志愿活動

古夢清泉侗族文化傳承志愿團成立于2014年7月,創始人為南京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優秀校友石賢。她帶領的團隊主要針對貴州從江的侗族文化傳承現狀開展文化志愿幫扶活動,與貴州從江團縣委、縣婦聯合作共建“大學生志愿實踐基地”兩處,以貴州省從江縣西山鎮陡寨村為主要活動地點,創辦“古夢清泉少年侗歌班”,帶領當地留守兒童跟隨老歌師學習侗歌。少年侗歌班項目激起了當地群眾重拾侗歌文化的熱情,被納入從江縣民族宗教事務局“侗族大歌保護項目”。團隊還針對留守兒童問題發起了愛心筆友計劃、援建愛心圖書室、語音故事征集等活動,并通過團隊微信公眾號開展宣傳,受到了校內外愛心人士的積極響應。圍繞侗歌班,團隊還在當地開展了系列公益活動:舉辦公益電影節、給老年人免費攝影、創辦侗族手工公益微店、修復古榕碑亭等。2016年8月,古夢清泉創始人石賢組織籌建了從江縣西山鎮民族文化傳習所,讓侗歌和侗族傳統技藝獲得了良好的常規傳承平臺,充分提升了當地的文化自覺和傳承意識。“推動民族非遺走進課堂”實踐團隊指導教師連續6年組織開展過“非遺進課堂”,2021年,團隊與南京博物院合作,持續開展“館校合作”,推動民族非遺進課堂,內容包括講座、手工藝體驗、文化研討等,并且與學校藝術教育中心合作,開設常態化課程與課堂,開展“名家進課堂”“非遺傳承人走進課堂”,到非遺傳承地開展“實境課堂”等系列活動,在學校“文體增色”戰略中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應有擔當。同時還與西部高校進行聯絡,共同開展線上課堂,開展東西部文化交流活動、文化志愿者活動,實現了互動往來與交流,共同促進了非遺文化的繁榮。

挖掘侗族非遺文化背后的故事

2021年寒假期間,實踐團隊制作了動畫故事《四艾尋歌》。考慮到嗶哩嗶哩、抖音等視頻平臺的受眾人群大都是年輕人,而他們對機械的、教條的、紀錄片式的短視頻興趣很少,這將不利于視頻的推廣和非遺文化的宣傳。因此我們團隊創新性地使用了較為幽默風趣的PPT動畫模式的短視頻,以盡可能適應社會媒體高速發展、更新換代的特征。在視頻故事制作完成后,團隊利用多平臺實時聯動視頻,在抖音、嗶哩嗶哩的視頻制作和是相互協調配合的,并且與微信公眾號“古夢清泉”的推送相一致。

為留守兒童開展“云端支教”與捐贈

“云端支教”是實踐團隊探索的創新性支教方式。實踐團隊成員大多來自外國語學院,團隊成員的語言是優勢,所以團隊將民族非遺故事收集起來,簡化成“兒童版”,繼而進行翻譯,在經過反復打磨后,使之成為適應留守兒童的簡單英語,再進行錄制、配樂。每一集原創非遺故事不超過5分鐘,以確保留守兒童能夠“聽得進、聽得懂”,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識性。“云端支教”還采用了豐富多彩的形式,如錄制一些彈唱的鋼琴曲送給這些小朋友。團隊認為音樂能夠給人帶來希望,也期待貴州的留守兒童能夠感受到音樂和文化的魅力,從而激發其學習的熱情。同時,團隊還面向從江貧困小學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捐贈。如從江縣西山鎮中心小學期待能夠得到體育用品與配套書籍,團隊便聯系了學校體育部,隨即體育部教工黨支部書記馬肇國老師采購了籃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基本體育用品寄送給小學,同時還利用自己是網球專業運動員的優勢,錄制了簡易的“網球教程”贈送給了小學的孩子們,表示了對他們認知網球、熱愛運動的期待。同時,團隊還向西山鎮中心小學捐贈了一批民族文化類和通識文化類的名著,以助力民族地區的學生閱讀文化書籍與名著,推動其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加強非遺傳承陣地建設。開展非遺傳承的中西比較研究實踐團隊收集了20個國家和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措施以及政策,在資料收集過程中,了解到了世界各國對非遺的重視,以及采取的良好舉措、文化背景等,這對于視野的開闊、專業的拓展均有益處。筆者始終以批判的眼光從不同視角去看待“抖音”等大眾傳媒,對其優勢與劣勢進行理性分析,繼而對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在文化研究的自覺中建立了文化自信。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跨文化研究團隊中的指導教師擔任商務孔子學院教師多年,利用這一優勢,團隊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跨文化研究,研究如何將“民族的”轉變為“世界的”,從而實現“用文化溝通世界”,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技術創新

實踐團隊所在的南京財經大學擁有經濟、管理等商科以及大數據、信息技術等理工學科,其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技術創新有著極大的支撐作用。經調研筆者發現,當前民族非遺要想走出世界,就應將“制作技術”轉化為“傳播技術”,即如何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講好非遺故事”,如何挖掘每一件民族非遺產品背后的故事,并用故事吸引市場、用故事傳承文化,而這也是筆者團隊項目的技術創新之處。實踐團隊的成員中有擅長大數據分析以及VR、微視制作的同學,而且在自身的專業之外,筆者對這些當前和未來的“必備技術”充滿熱情,希望能夠借助對該項目的探索與嘗試,真正實現學科與專業的融合,而這也是未來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綜合素養的要求。團隊從優秀校友石賢的臥松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著手,開發線上App,利用最先進的技術“說非遺、講故事、播文化”,探索先進技術融入文化傳播的新方式。

參考文獻

篇(10)

中圖分類號:E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1-0050-02

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彰顯區域文化特色,培育地方文化品牌,增強區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為此,近期我區緊緊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開展專題調研如下:

一、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及現狀

自2005年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以來,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精神,按照省、市文化行政部門的統一部署,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成立了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開展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通過調查整理,基本摸清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分布、生存環境、傳承狀況等。據初步統計,我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有九大類30余種,主要包括:

民族語言類:宿遷方言;

民間文學類:項羽傳說、乾隆在宿遷的傳說、埠子龍潭傳說、陳集九龍潭傳說、中揚成子湖傳說、黑漁汪傳說、宿城民間歌謠、宿城民間諺語;

民間音樂類:宿城霸王鑼鼓;

民間舞蹈類:龍河董王高蹺、雙莊鎮前庵舞龍、宿城的抬閣架閣;

傳統戲劇類:淮紅戲、柳琴戲;

曲藝類:蘇北大鼓、蘇北琴書;

民間雜技類:宿遷雜技;

民間美術類:埠子、羅圩剪紙、宿城石上影雕、刺繡、雙莊的烙書、烙畫;

傳統手工技類:黃狗豬頭肉、丁家湯包、水晶山楂糕、宿遷三園甜油、宿遷煎餅、宿遷粉皮、洋河、埠子車輪餅、宿遷五香大頭菜等;

民俗類:宿遷婚俗、宿遷喪俗、正月十五廟會、正月十六走北邊等。

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主要分布在城區及各鄉鎮村落,有的在全區普遍流布,有的僅在某個鄉鎮或周邊幾個鄉鎮流布。為了做好分類保護,2007年,我區建立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普查的非遺項目進行挖掘整理,確定39個項目為區級非遺保護名錄項目,通過積極申報,已有17個項目被列入市級保護名錄,2個項目被列入省級保護名錄。

二、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面臨的困難及成因

在調研中了解到,我區民間文藝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前,民間文藝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活動頻繁。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許多傳統的民間文藝漸漸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環境,民間藝術門類逐年減少,有的正瀕臨消亡。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藝術形式單調、內容陳舊,缺乏時代氣息

民間藝術多源于農耕時代,大部分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單調,內容陳舊,而且許多內容嚴重落后于時代,未能及時反映社會變化和人們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未能關注現代社會人們的道德倫理、志向情操以及日常生活中充滿樂趣、哲理的人文情懷,未能走出以戲院、書場為中心的小圈子,面向社會來思考生存與發展的問題,致使風靡一時的淮紅戲、蘇北大鼓、蘇北琴書、霸王鑼鼓、前庵龍舞、戚圩高蹺等民間藝術形式隨著社會進步、時代變遷,正瀕臨困境,逐步失去觀眾。

(二)認識狹隘,自我封閉,難以廣泛傳承

由于傳承人的認識不到位,存在保守思想,擔心技藝外傳,導致自我封閉,傳承技藝的熱情不高。有許多民間藝術在傳承方式上只能采取傳統的口傳身授,淮紅戲、蘇北大鼓、蘇北琴書、霸王鑼鼓、雜技等一些民間藝術門類的傳承采用師傳徒、父傳子、傳男不傳女、家族內部傳授等,也有的是帶有一些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沒有和現代教育方式相結合,以適應現代知識傳授方法的變化,難以在更廣泛區域和環境中,使民間藝術得到傳承發展。

(三)知識匱乏,缺乏藝術創新,技藝難以提高

隨著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審美層次不斷提升,對傳統藝術表現形式也提出新要求。部分民間藝術由于傳承人的知識層次不高,限制了技藝的創新與發展,他們不善于借鑒和汲取其它藝術門類的經驗,缺乏溝通。如我區民間民歌、民謠、兒歌、童謠趣味性和地方特點突出,那些生動有趣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軼事奇聞、掌故佳話一直在流傳,但在戲曲、曲藝等門類藝術中很少看到借鑒的實例,同時對外來的藝術門類缺乏認識,在創新觀念上不能推陳出新。

(四)老藝人年事已高,年輕人忙于生計,樂于傳習的人越來越少

民間藝術的技藝擁有及表演者多為中老年人,據初步調查,我區現有的民間演藝隊伍中,人員平均年齡63歲,最大的已經超過80歲,最小的也超過50歲,偏于老化。年輕人有都疲于忙活生計,進廠務工或做生意,認為這些傳統的民間藝術難以支撐家庭生活,去愿意學習的人寥寥無幾,這也是時展形成的一個共性的問題。

(五)政府投入不足,引導不夠,也是民間藝術艱難發展的重要因素

民間藝術多源于民間,是老百姓自發組織、自我娛樂、自我教育而逐步形成和不斷傳習的一種藝術形式。由于長期沒有政策性鼓勵措施,政府經費也無法投入到這些民間藝術項目或組織,長期處于資金短缺狀態,有許多隊伍因為資金問題導致無法開展活動。這些民間藝術組織或者傳承人長期找不到組織,得不到關心幫助,疏于管理,長期處于松散狀態,各行其是,也是民間藝術難以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

三、當前我區非遺工作情況及建議

近年來,區文廣新局按照上級部門的統一部署,緊緊圍繞非遺中心工作,立足我區實際,推進各項保護工作的落實。一是拿出專項保護資金,建立非遺傳習所;二是發動省級保護項目傳承人,整理傳統書目,已出版了60萬字蘇北大鼓傳統書目《高懷德兵下河東》上冊,下冊待出版,整理了58萬字的蘇北大鼓傳統書目《一門忠烈羅家將》待出版;三是征集光盤、磁帶、唱片等音像出版物;四是在城區黃河公園免費開設周末曲藝書場,讓民間藝術回歸百姓之中;五是推進民間藝術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培育傳習基地等。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頒布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將更加常態化、系統化。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建議如下:

(一)完善機構

以區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相關部門,建立區非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區文廣新局設立非遺保護中心,專人負責具體工作(宿豫區非遺保護中心3個編制,3人;邳州非遺保護中心3編制,3人)。

(二)開展培訓

對非遺工作者開展非遺法律法規及專業知識培訓,提高指導非遺保護工作能力。對傳承人加強技藝培訓,對優秀的傳承人進行跟蹤業務指導,幫助提高技藝。在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開設興趣班,向青年人滲透,有計劃地培養一批新人。

(三)加大投入

非遺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財政需要提供經費支持,出來日常工作經費外,在項目及傳承人保護上應設立專項基金,鼓勵傳承人開展傳習傳承活動。

上一篇: 醫療質量管理核心 下一篇: 計算機爬蟲技術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 亚洲人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特刺激大片 |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Ⅴ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 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