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環境衛生監測匯總十篇

時間:2023-11-29 11:02:5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醫院環境衛生監測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醫院環境衛生監測

篇(1)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28-0142-04

醫院是患者高度集中的場所,病原微生物會在醫院環境內通過各種途徑侵入抵抗力低的易感人群而造成醫院感染[1],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醫院感染管理已成為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感染控制以科學監測為依據,感染管理為手段,能進一步達到提高醫療質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2],目前我國的醫科院校中尚無醫院感染管理專業學科[3],本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也沒有醫院感染管理專業人員,目前本院已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消毒技術規范》等進行醫院環境衛生監測多年,現將日常環境衛生監測結果與醫院感染率進行比較,判斷監測是否有意義、監測手段及監測頻率是否合宜等因素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2015年環境衛生監測項目、數量和合格率以及醫院感染監測例數、感染例數和感染率均來源于本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主辦的《醫院感染管理簡訊》。

1.2 標本采集

由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專職人員依照《消毒技術規范》等規章制度的操作程序,對相應部門的采樣點進行采樣。

1.3 方法

監測方法和結果判定,按照原衛生部《醫院消毒衛生標準》、《消毒技術規范》和《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執行,空氣采樣用平板暴露法(沉降法),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和無菌物品用棉拭子涂抹法,濕化液、消毒液、透析液、水(污水)用傾注法。

1.4 診斷標準

根據原衛生部2001年頒發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對醫院感染病例進行診斷。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2008~2015年醫院環境監測合格率

共監測標本20179份,其中空氣14526份,占72%,合格率最高的是消毒液(100%),最差的是濕化液(76%),具體的監測情況見表1、2。

2.2 2008~2015年醫院感染率

共監測234160例,感染3096例,平均感染率1.32%,其中以2009年感染率最高(4.64%),2013年最低(0.70%),見表3。

3 討論

醫院感染情況:共監測234160例,感染3096例,平均感染率1.32%,低于劉開琴等[4]報道的1.73%,更低于楊金燕等[5]報道的2.66%,2008~2015年醫院感染率依次為3.09%、4.64%、1.33%、2.22%、1.44%、0.70%、0.80%、0.78%;均低于國家原衛生部三甲醫院感染率

醫院環境衛生監測合格情況:共監測標本20179份,合格18634份,平均合格率為92.34%,高于徐北霜等[11]報道的90.50%;空氣平均合格率為94.00%,均高于陳淼等[12]報道的78.00%和張月紅等[13]報道的92.72%,醫務人員手平均合格率為86%與李六億等[14]報道的干預后醫務人員手的衛生可達的85.17%和趙愛華等[15]報道的87.82%相近,物體表面平均合格率為83.00%,低于趙麗仙等[16]報道的98.3%,卻高于劉芳菲等[17]報道的58.14%;濕化液平均合格率為76%,高于朱小玲等[18]報道的使用24 h合格率60%,卻低于此報道的一次性吸氧裝置中濕化液合格率100%,無菌物品平均合格率為99%,與杜江等[19]報道的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效果監測合格率為98.87%相近,消毒液合格率高,幾乎達到百分之百,與劉娟等[20]報道的100%相近。2008年和2009年進行透析液監測,2010年至2013年卻停止監測,2014年又開展了監測;監測期間平均合格率為97%,低于曾玉輝等[21]報道的98.79%,卻高于于明明等[22]報道的87.3%;水(處理后的污水)平均合格率為91%,高于黃金波等[23]報道的75%,8年中經統計:χ2空氣=786.55,χ2醫務人員手=79.08,χ2濕化液=76.34,χ2物體表面=15.19,P均0.05;說明醫院環境衛生監測中空氣、醫務人員手、濕化液、物體表面的合格情況變化有差異。2009年醫院環境衛生監測項目中的空氣、 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濕化液的合格率是最低的,而當年醫院感染率卻是8年中最高的,2010年以后明顯加大了空氣、 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監測頻率,逐步調整監測方案后,醫院感染在2010~2012年波動中明顯降低,證明調整監測是合理的、有意義; 2013~2015年合格率維持較高水平,經統計χ2醫務人員手=1.14,χ2物體表面=5.46,χ2濕化液=0.35,P均>0.05,空氣χ2=86.69,P

總之,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目前的監測均明確了監測目的,確保了監測質量,保證了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人群的監測,發揮了監測作用,但是本文認為醫院環境監測工作還可以在節約資源的情況下發揮其更科學的作用,所以仍然有需要完善的方面,建議停止無菌物品的監測或者改善微生物室達到監測條件時再進行此項監測;停止物體表面、濕化液的常規監測,改成目標性監測;空氣和醫務人員手可以適當減少監測頻率,消毒液需保持現在監測頻率;透析液每月至少用量化法對其進行一次細菌學監測;提倡對處理后的污水進行監測并加大監測頻率。疑似醫院感染暴發、醫院感染暴發調查以及工作中懷疑與任何環境和用品等有關時,應立即進行其目標性監測。

[參考文獻]

[1] 周慧,白麗霞. 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結果分析[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4,31(1):78-79.

[2] 鐘振鋒,蕭幗穗. 醫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與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2):179-180.

[3] 李六億,郭燕紅,趙艷春,等. 全國醫院感染管理專業設置的調查[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3):309-311.

[4] 劉開琴,孫莉,范九波,等. 2010―2012年住院患者醫院感染調查分析[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4,13(8):497-499.

[5] 楊金燕,索繼江,許玉冰,等. 綜合醫院兩年醫院感染情況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8):1898-1900.

[6] ⒄襠,金大鵬,陳增輝. 醫院感染管理學[M]. 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0:819.

[7] 朱小芳,趙霞,鄭潤菊,等. 2014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0):2239-2241.

[8] 康運凱. 某醫院2013年住院患者醫院感染情況調查[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1):60-61.

[9] 李丹,徐麗麗,王國權,等. 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1):5294-5295,5317.

[10] 李金梅,李家斌,王進. 綜合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102-104.

[11] 徐北霜,董健,郗德鳳. 2012-2013年德州市醫療機構消毒效果監測析[J]. 預防醫學論壇,2014,20(8):598-600.

[12] 陳淼,陳巖,許欣. 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結果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31(21).257-257.

[13] 張月紅,吳奕征,陸建紅,等. 醫院連續4年環境衛生學監測結果分析[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3):284-285.

[14] 李六億,袁建峰,趙艷春,等. 醫療綜合目標評估對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的影響[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5, 14(1):16-19.

[15] 趙愛華,韓書林. 泰安市醫療機構消毒效果分析[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3):222-223.

[16] 趙麗仙,王緩,錢丹,等. 2010-2014銅陵市醫療機構消毒滅菌質量監測[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3):218-219.

[17] 劉芳菲,李金娜,何小靜,等. 應用ATP生物熒光法調查醫院環境物體表面及醫務人員手清潔度[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1):52-55.

[18] 朱小玲,王華,張艷,等. 氧氣通路中連接口及濕化液細菌污染的監測與分析[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7):81-83.

[19] 杜江,劉南,朱兵,等. 重慶內部分醫療機構消毒與滅菌質量監測分析[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3):224-226.

[20] 劉娟,徐勇,于雪嵐,等. 內江市醫療機構消毒質量十年監測結果分析[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4):324-325,328.

[21] 曾玉輝,林香玉,蔡水波.血液透析室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細菌污染調查分析[J]. 醫學動物防制,2016,(1):85-86.

[22] 于明明,徐斌. 2012-2014年淮坊市各級醫療機構消毒效果監測分析[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8):756-757,760.

篇(2)

該院2007~2009年環境衛生監測具體情況如下:

1.1 監測科室 手術室、儲血庫、口腔診療室、產房、新生兒洗澡間、外科換藥室、臨床科室治療室、檢驗科、人流室等重點科室。醫院每月不定期對上述重點科室進行空氣消毒、室內環境和物品表面消毒效果進行抽樣監測。

1.2 采樣時間 消毒處理后、操作前。

1.3 空氣采樣方法

1.3.1 布點方法 室內面積小于30 m2,設內、中、外對角線3個點,內、外點布點位置距墻壁1 m處;室內面積>30 m2,設4角及中央5點,4角的布點位置距墻壁1 m處。

1.3.2 平板暴露法 將普通營養瓊脂平板(直徑9 cm)放在室內各采樣點處,采樣高度為距地面1.5 m處,將平板蓋打開,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 min,蓋好立即送檢。

1.3.3 環境、物品表面采樣方法 用5 cm×5 cm滅菌規格板,放在被檢物體表面,用浸有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棉拭子1支,在規格板內橫豎往返均勻涂檫各5次,并隨之轉動棉拭子,剪去手接觸部位后,將棉拭子投入10 ml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試管內,立即送檢。

1.4 監測方法 按照《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1995執行。

1.5 結果判定 Ⅱ類環境空氣消毒細菌總數≤200 cfu/m3未檢出致病微生物為合格;物品表面細菌總數≤10 cfu/cm2 為合格。

1.6 監測結果

1.6.1 空氣消毒采樣384份,合格368份,合格率為95.84%;不合格16份,不合格率為4.16%。詳見表1。

1.6.2 物品表面消毒采樣157份,合格139份,合格率為88.53%;不合格18份,不合格率為11.47%。詳見附表2。

2 監測結果分析

2.1 監測空氣消毒采樣384份,合格368份,合格率為95.84%;物品表面消毒采樣157份,合格139份,合格率為88.53%。監測結果合格的原因:堅持每天用1:500的“84”消毒液消毒室內所有物品表面,2次/d。各室地面拖二次,拖把、抹布分室專用,標記明確、懸掛晾干、定時消毒,遇有污染立即清潔。

篇(3)

當前,醫院感染已引起全世界各國醫學界的高度重視,而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是保證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的重要內容。為了系統評價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結果及存在的問題,現將2008年——2012本院重點科室的空氣、物表、醫務人員的手、使用中的消毒劑、壓力蒸汽滅菌監測結果進行分析、總結,找出主要問題,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以進一步減少醫院感染隱患。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醫院感染管理科專職人員及科室兼職監控護士按常規對重點科室供應室、手術室、產房、口腔科、換藥室、檢驗科的空氣、物表、醫務人員的手、使用中的消毒劑、壓力蒸汽滅菌等項目,在消毒后,進行診療前進行監測。

1.2監測方法采用《消毒技術規范》與《微生物污染監測技術》,判斷標準按照《消毒與滅菌效果的評價方法與標準》(GB15981-1995)、《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1995)、《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標準》(GB18466——2005)執行。

2結果

2.1各類監測項目監測結果2008——2012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合格率(見表1)根據結果可見:空氣、物表、醫護人員手的平均合格率分別為95.1%、97.6%、91.6%,使用中的消毒劑、壓力蒸汽滅菌合格率為100%。說明經過長期不懈的醫院感染管理,使五大監測項目合格率逐年穩步上升,但部分監測項目重視程度仍不夠。

2.2不同科室監測結果2008年——2012年各重點科室環境衛生學監測合格率(見表2)根據結果可見:產房空氣監測合格率最高,口腔科最低;手術室物表監測合格率最高,口腔科最低;手術室醫務人員手監測合格率最高,口腔科最低。說明口腔科相對為重點科室的薄弱科室。

3討論

從連續5年的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的結果顯示,醫院重點科室環境衛生學監測結果不合格率較高的科室依次為口腔科、換藥室、檢驗科;不合格率較高的監測項目依次為手、空氣。醫務人員的手合格率最低,平均合格率為91.6%,最高合格率為96.2%,其次為空氣,合格率為95.1%,最高合格率96.6%。

原因分析:監測使用中的消毒劑、壓力蒸汽滅菌合格率為100%。說明各重點科室重視對使用中的消毒劑、壓力蒸汽滅菌工作管理,相關醫院感染管理措施落實到位。

本報告5年來環境衛生學監測結果表明,手衛生學監測合格率較低。而醫務人員的手是醫院相關性感染病原微生物傳播的主要媒介,手衛生又是預防醫院相關性感染發生最重要、最簡單、最低價和最有效的方法。

在醫療活動中,醫務人員頻繁接觸患者清潔或污染的醫療用品,手容易被污染成為傳播媒介,手上的病原微生物通過診療和護理過程傳播給患者容易造成交叉感染[1]。

臨床上部分醫務人員未認識到洗手的重要性,未養成洗手習慣,對手部清洗消毒的依從性低,不能正確實施手部清洗消毒方法,洗手設施差,洗手液與擦干毛巾污染嚴重以及工作繁忙等諸多因素均造成臨床醫務人員手的衛生學監測結果合格率低。

另外臨床中也出現因水源細菌超標而造成醫務人員的手帶菌率較高的情況。肖秀麗等報告外科洗手用的熱水器的水沉積過久造成細菌滋生,水源污染[2]。

因此建議對醫務人員手的衛生應加強全員管理,強化洗手訓練。養成職業衛生習慣,宣傳洗手的重要意義,培訓洗手的正確方法。嘗試與醫務人員簽署有關手衛生的協議,增強醫務人員的洗手意識,在全院各洗手池均張貼洗手示意圖,強調洗手重要性。對醫務人員應加強每月監測力度,使各項消毒監測制度化、科學化[3],將監測結果及時向醫院反饋。

對于空氣項目,口腔科未達最低標度,分析其原因為:口腔科、檢驗科,換藥室房間不能相對獨立,布局不夠合理,密封性能差。而口腔科由于其專業特點空氣中飛沫細菌微粒含量相對較多,空氣消毒又主要是通過紫外線等輻射消毒,需要在無人情況下進行,但醫務人員很快因醫療活動流動性大,醫務人員出入頻繁,工作中紫外線燈關閉,增加室內空氣細菌量。使空氣中微生物恢復到較高水平,空氣消毒時間和次數難以保證,空氣消毒難度大合格率低。而象手術室、產房環境較好,房間相對獨立,布局合理,密封性能好,醫務人員進入室內必須嚴格洗手、消毒、更衣、換鞋,空氣消毒要求高,除定時用臭氧消毒,還加用紫外線燈即時消毒,若遇感染性手術或特殊病例手術結束后即用過氧乙酸熏蒸,進行通風,方能使用,科室每周定時進行徹底清潔物體表面、地面等工作。因此手術室消毒工作做到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手術后及時消毒。進一步減少室內空氣含菌量[4]。

張宇等[1]建議醫療機構引進多功能空氣消毒凈化機,可在有人的房間內進行消毒,或采用活性炭吸附凈化消除煙氣異味和揮發性化學氣味。

梁偉平等[5]調查研究顯示每年3-10月是夏季炎熱,在空調環境下,空氣相對密閉,所以環境的細菌數及感染率相對偏高,因此建議夏季紫外線消毒延長至60min/分,特別強調定期清洗及消毒空調濾網1次/1-2周,對空調過濾網進行徹底清洗后用含有500mg/L,消毒夜擦拭,設本登記。

因此對于口腔科、檢驗科,換藥室應針對監測結果,加大對高危科室和高危監測項目的管理,嚴格落實醫院感染各項工作措施,確保醫療安全,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宇,林玲,徐燕,等.醫療機構消毒滅菌監測結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3):392-393.

[2]肖秀麗.外科洗手后微生物采樣超標原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24):3445.

篇(4)

(1)專業設置不盡合理,專業規模和布局分布不均衡,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不能緊跟市場潮流,教師未能及時掌握企業的最新技術和行業信息,教材內容和信息不能及時更新和優化,人才培養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2)在行業中有影響力的領軍人才、教學名師、技能大師數量不足,教學科研團隊有待進一步培育,人才問題已成為制約學校發展的最大瓶頸。

(3)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質量不高、特色不特、合作的程度不深,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強。故在工業4.0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系統的高職院校專業校企共建模式,對高職院校專業的良性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有效指導校企合作實踐,提高校企合作績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校企共建專業模式

根據以上的不足,在國家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的三年行動計劃的引領下,秉承立德立新,樂學樂業的校訓,結合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與職業一體、學業和崗位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學校的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具體如下:

1、要明確把握學校教務工作的目標和方向,凸出頂層設計學校的工作目標和方向應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學校的特色來把握,從企業需求、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就業發展三方面需求為出發點,按照五年、三年、年度的節點進行系統的謀劃,明確重點開展的任務清單,理清學校內涵發展的思路。

2、采取措施營造濃厚干事創業的科研學術氛圍提高積極性和濃厚氛圍,應做一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要尊重教師的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成果,要尊重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的老師,使他們得到認可,有種自豪感和歸宿感。

(2)要定期的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到校進行學術講座和工作交流,形成常規性的文昌論壇活動。

(3)逐步在條件成熟的學院建立教學團隊,同時制定必要的激勵機制和考核辦法,使它們多出成績,出好成績,利用教學團隊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吸引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濃厚學術科研氛圍。

3、要建特色、樹品牌、凸內涵,打造學校核心競爭力要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開展工作,以適應學校的三年行動計劃規劃目標和培養名專業、名課程、名教師、名學生、名企業、名文化的要求,做到內涵提升,外延拓展。

(1)加強品牌和特色專業建設。鼓勵二級學院走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和內涵發展之路,實現一院一特色、一院一品牌

(2)重視孝文化和創新創業文化的育人特色,營造立德立新、樂學樂業的育人氛圍。

(3)積極提升專業層次和課程轉型升級:積極把國家精品課轉型為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和在線公開課程,提升學校的軟實力和知名度。

4、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構建動態優化機制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校工作的良性發展,需要創新一套科學、合理、系統的教學管理辦法,行之有效的教學改革思路和措施,構建專業布局和專業結構的動態優化機制。具體做法如下:

(1)強化五表聯審制度

這五個表分別是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體系制定的教學計劃進程表、每個學期有相應的教學安排表、每門課有對應的授課計劃、每個班有一個課表、教學實施過程中每節課有一個授課登記表,常規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能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教學質量的診斷和改進。

(2)深化專業的課程改革和專業建設

專業建設的市場化、社會化,促進專業建設和企業的共同發展,提高教育教學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這種企業參與的專業建設方式,有利于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緊跟市場潮流,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高新技術的學習和推廣通過校企共建把企業的最新技術和行業信息傳遞給學校,專業教師可由此獲得最新的信息資料,進而轉變教學,并加大對行業信息的收集用于指導教學工作,大膽拋棄滯后的教材,與企業技術人員編寫適合校企共同發展需求的專業教材,不僅優化了教材,推廣了新技術,提高了學生的素質,同時也促進了學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

(4)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節約資金,解決學校專業教學場地和設備不足問題,實現辦學的創新學校的教育資源(設備、技術等)往往落后于企業生產一線,許多學校花巨資購置實習和生產設備,但學校設施設備的使用受教學進度的影響,具有很強的階段性,因此使用率普遍降低,如果不添置設施設備,又會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校企合作化解了這個矛盾,提高了現有資源的利用率,避免了重復投資。

(5)建立以學院為主體、多方參與的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健全各類規章制度。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引入第三方評價,構建由社會、企業、學校、學生四方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立質量反饋機制,由校企雙方人員共同實施校中廠、廠中校和校外實訓基地教學質量監控。

(6)建設專兼結合、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采取有效舉措促進教師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通過內培外引、校企互融、以老帶新、技能競賽等措施提高老師的專業技能水平。通過企業實踐、技術研發、技術服務、國外培訓等途徑,培養在本專業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專業骨干教師,并完善兼職教師的選聘、培訓、使用、考核制度。

(7)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實現校企共同育人,共同發展企業通過簽訂學生培養訂單協議,協助學校制定教學課程和授課計劃,使學生在校即可接受企業文化,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術并達到熟練。企業不僅免除了社會上招工的麻煩,避免了招收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等不利因素,同時還省去了對新職工的入廠教育和培訓等工作。

(8)校企共建多功能實訓基地。在數控實訓基地內,與武漢金石興機器人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共建院級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和校中廠。與馬勒三環氣門驅動(湖北)有限公司、武漢神龍汽車集團等企業合作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和廠中校。

三、校企共建專業良性發展的建議

校企共建專業良性發展關鍵因素是人的因素,為促進校企共建專業良性發展,必須采取綜合激勵措施調動廣大教師員工的積極主動性和專業技能水平。

篇(5)

ICU;環境衛生;醫院感染

作者單位:459000河南省濟源市人民醫院

ICU是醫院內的一種組織結構,是治療各類重癥及多系統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場所,它以嚴密的臨床監護、分析手段對危重患者實施 “集中/強化”治療和護理,從而達到挽救瀕死患者,使重癥者轉危為安,病情趨于正常穩定的臨床效果。由于ICU患者病情嚴重度高,免疫力差,接受侵入性診療多,監護措施多,使用廣譜抗菌藥物量大及時間長,其醫院感染發生率較普通病區高[1]。因此,如何預防和控制ICU醫院感染已成為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本文就強化ICU環境衛生對降低醫院感染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ICU標本來源如下:①吸氧裝置:包括濕化瓶、濕化水、吸氧管道;②呼吸機裝置:包括濕化瓶、霧化器、連接口、管道。③氣管切開用物:包括套管、吸引器接頭、氣管切開盤內部分用品。④急救器械:包括喉鏡、氣管插管、咽導管、氣囊接口。⑤其他用物:包括聽診器、監護儀指套、病歷夾、計算機鍵盤、鼠標等。⑥醫護人員手指。⑦空氣。

1.2 方法 按照國家衛生部頒發的《醫院消毒衛生標準》、《消毒技術規范》中相關章節進行采樣、培養、計數和鑒定微生物類型。結合調查方法將環境衛生改善前后3次與醫院感染發生率比較。

1.3 強化干預措施

通過改進ICU環境衛生設施,快速干手噴消毒劑,感應式水龍頭,液體洗手液替代固體肥皂;病房物體表面每日用含氯500 mg/L消毒劑擦拭;監測消毒劑濃度,定期空氣培養,定時空氣消毒;加強醫護人員手衛生意識,規范七步洗手法,督促及監測手衛生依從性;減少探視人員。

1.4 診斷標準

醫院感染依據衛生部2001年頒發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進行診斷。

1.5 微生物學監測結果判斷

①合格:培養結果無致病菌生長或細菌數量≤5 cfu/cm2;②不合格:培養結果有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生長或細菌數量>5 cfu/cm2。空氣培養結果按2類環境標準,即≤200 cfu/m3為合格,反之為不合格[2]。

1.6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3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ICU內微生物檢測結果顯示,醫護人員手和物體表面均是混合污染條件致病菌的載體,從ICU環境、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檢出細菌多為芽孢、革蘭陽性等非致病菌,但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雷氏菌和腸球菌等條件致病菌亦廣泛存在。醫院感染與環境監測結果的關系見表1。由表1可看出,3次的環境衛生學監測合格率逐次增加(P

3 討論

ICU是危重患者的集中區,也是醫院感染高危區。醫院感染的發生不僅給患者帶來治療費用增多、并發癥增加等諸多不利因素,而且病死率增高,因此控制醫院感染已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關注[3]。

3.1 強化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的認識

強化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相關知識的培訓,增強醫護人員預防意識,制定考核標準,讓醫護人員從提高認識到掌握醫院感染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規范醫療行為,防止和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保證醫療安全。

3.2 改善ICU進出通道,安裝空氣層流裝置

①改善ICU進出通道。區分患者進出通道與家屬及工作人員的進出通道,同時在各通道入口處應有雙重門的鎖氣室,開一重門入鎖氣室后等關閉該門后再打開另一重門。在ICU門口安裝兩道“風淋房”,按照“進一出二”的規定,凡進入ICU者必須在有紫外線燈、強風的“風淋房”里呆幾分鐘,然后再穿上隔離服進入病房,出來按“風淋-脫隔離服-沐浴-風淋”的原則[2]。每間病房上下墻面裝碩大的風口,風口在送新風抽濁氣的同時制造“負壓效果”,使帶有病菌的室內空氣不能隨便滲漏出去。②安裝空氣層流裝置,用層流的凈化空氣進行通氣。

3.3 吸氧裝置及呼吸機裝置消毒處理

對于持續使用的吸氧裝置應按《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和《消毒技術規范》的要求,每24 h消毒、更換濕化瓶和管道1次(含一次性吸氧管道),濕化液用無菌蒸餾水或無菌生理鹽水,并采用500 ml包裝以免存放時間長被污染[4]。吸氧裝置使用后及時清洗消毒并除去濕化瓶內水垢,以免在使用中影響水量的觀察和因水垢脫落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機率。呼吸機裝置應由專人負責,使用后先用自來水徹底清洗有機物質,再用含有洗滌劑的熱水和清水沖洗干凈,瀝干水分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沖洗后懸掛晾干備用。

3.4 加強ICU環境管理

配備必要的消毒設施,安裝空氣凈化器進行空氣消毒,地面、墻面、物體表面使用有效氯消毒劑進行擦拭消毒和定期終末消毒;安裝非手接觸式開關,避免洗手后污染雙手造成交叉感染[5];嚴格ICU探視管理制度,控制醫療廢棄物的處理環節,加強患者皮膚的清潔消毒,做到多重耐藥菌患者須單病間安置,床頭明示隔離標記并專人護理;醫護人員應做好自我防護,防止體液接觸暴露和銳器傷。

總之,改善ICU的整體環境要“以患者為中心”,從有助于患者康復的目的出發,創造出真正優良的ICU整體環境,從而控制ICU醫院感染,降低感染率。

參 考 文 獻

[1] 姚小紅.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環境因素監測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3):376-377.

[2] 陳濤.強化ICU病房環境衛生對醫院感染的影響.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87-88.

篇(6)

醫院感染與醫院的建立相依并存,是當前公共衛生領域的一個重要問題,它直接影響著醫療質量和病人的安全。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與發展,尤其是日新月異的精密儀器的不斷涌現,大量介入性診斷、治療方法的開展,放療、化療以及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使醫院感染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1]。它不僅給臨床治療帶來了棘手問題,給病人康復帶來了危害,更加重了社會和個人醫療經濟負擔。因此,控制醫院感染勢在必行,而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的管理水平、業務水平和主觀能動性又直接影響著醫院感染管理的成效,所以專職人員在控制和預防醫院感染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1 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的素質要求

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不僅要具有廣泛的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業務知識,還應在內、外、婦、兒、公共衛生等學科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由于醫院感染管理的涉及面很廣,所以感染管理專職人員要具有愛崗敬業,慎獨精神與高度責任感,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堅持實事求是,嚴把各項監測質量關,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保障醫療安全,比如必須能吃苦耐勞,特別善于組織工作,精力充沛而有較強的事業心,能主動開展工作并具備獨立決斷的能力,能團結協調各有關科室及各級各類人員。

2 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重要性

2.1 承擔著全院有關感染的組織管理和宣傳教育工作

專職人員依照制定的全院培訓計劃,根據醫院各層次人員知識水平不同,采取多途徑、多形式的方法(如舉辦講座、短期培訓、書面考試、不定期考核等)對全院各科室的醫、護、技人員分期分批進行有關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對新上崗人員發放培訓教材,通過崗前培訓合格后才能進入科室從事工作;對高危部門如:重癥監護病房(ICU)、口腔科、內鏡室、手術室等的醫務人員重點培訓。通過培訓,不斷提高全院職工對醫院感染的認知水平和參與意識,不斷了解醫院感染新進展,國際動態及最新研究成果。

2.2 制定監測計劃并承擔著醫院的各項監測

2.2.1醫院感染病例監測監測方法主要有:綜合性監測與目標性監測。臨床工作中,專職人員主要采用綜合性監測方法,即對全院住院病人進行綜合性醫院感染及其相關因素的監測,通過從病房及實驗室收集資料,如病人使用具有感染危險的器械或操作,出現發熱的記錄或其他與感染有關的臨床體征,查閱醫療和護理病歷發現感染病例,實驗室檢查有陽性結果者等,為醫院的感染提供了全面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為開展目標性監測提供了依據,并能及早發現醫院感染聚集性發生或暴發流行趨勢。

2.2.2 環境衛生學及微生物學監測醫院環境與醫院感染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系,做好環境衛生學及微生物學監測對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有著重要意義。環境衛生學監測,包括對空氣、物體表面和醫護人員手的監測,對手術室、重癥監護室、產房、母嬰室、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血液透析室、供應室、無菌物品存放間等重點部門應每月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結果應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要求。一旦發現監測結果不合格,專職人員立即深入臨床科室查找原因,采取積極整改措施,再次采樣,直至合格。當發生醫院感染流行,懷疑與醫院環境衛生學因素有關時,應及時進行監測。

3 做好醫療廢物管理

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健全本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及醫療廢物交接制度。對從事醫療廢物收集、貯存、運送的工作人員和有關的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應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一旦醫院發生因管理不當導致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傳染病傳播或者環境污染事件時,專職人員必須深入科室或發生感染現場,檢查督促配合科室進行監測,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污染擴散防患于未然。

4 考核、匯總、制定切實可行的感染管理措施

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每月不定期監督檢查全院院感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考核結果與質控評分、科室獎金掛鉤,無形中發揮了專職人員的鞭策、激勵、導向作用,同時負責收集、整理有關醫院感染的各種監測資料,登記、匯報及分析后,每季度在《醫院信息》上向全院各科反饋,真正做到“月匯總、季反饋、年總結”。對醫院當前存在的感染現狀,專職人員應制定感染管理方案,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并按照國家有關條例、醫院有關規定,遵照標準預防原則,對醫務人員不斷強化消毒隔離技術,以達到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目的。對醫院的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高危人群及主要感染部位重點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綜上所述,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的作用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不可低估。雖然我國的醫院感染管理組織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國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專職人員舉行了不同形式的醫院感染培訓班。有各醫院領導的重視,專職人員會發揮其作用,將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納入到規范化、科學化管理軌道上,從而提高醫療質量,確保病人安全。

篇(7)

在諸多傳染病中,有部分傳染病可以經呼吸道傳播,呼吸道傳染病占各種傳染病之首[1]。病原微生物主要吸附在空氣中不同粒徑的塵埃粒子上,以氣溶膠的方式懸浮于空氣中,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造成疾病的傳播。新生兒是醫院環境中年齡最小和易感性最高的特殊人群,王靖等報道,空氣傳播是新生兒感染性疾病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2],所以保持潔凈的空氣是新生兒病房主要的消毒隔離措施之一。本院新生兒病房采用多功能空氣消毒機與自然通風間隔交替進行的方法進行空氣凈化消毒,取得良好效果,現將監測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凈化消毒場所選擇本醫院新生兒病房中的普通新生兒病室,室內空間為203m3,安裝2臺適用面積100m3多功能空氣消毒機,該消毒機殺菌原理是:高強度紫外線及塵埃過濾兩種方法去除病原微生物,照射強度≥1800uW/cm2,消毒時間≥120min,對空氣中自然菌的殺滅率≥90%。空氣采樣用直徑9cm營養瓊脂培養基平板。

1.2方法 在同一普通新生兒病室內,室內新生兒12~19人、不限制人員流動狀態下,在開機消毒120min后進行第一次空氣采樣,停機60min后進行第二次空氣采樣,停機90min后進行第三次空氣采樣,停機95min后進行自然通風30min后進行第四次空氣采樣,關窗60min后進行第五次空氣采樣,關窗90min后進行第六次空氣采樣。采用平板自然沉降法,按要求采用5點布放平板,在室內四個角及中央共取5個點,將直徑9cm平板放于離地面80cm高處,打開平板暴露5min采樣,將采樣平板置于37℃培養箱內培養48 h觀察平板菌落數,計算細菌總數。

1.3結果判定標準 參照GB15982-1995《醫院消毒衛生標準》,Ⅱ類環境衛生標準為細菌總數≤200cfu/m3,普通新生兒病室屬Ⅱ環境,按Ⅱ環境衛生標準判定合格與否。

2結果

多功能空氣消毒機與自然通風間隔交替凈化消毒新生兒病房,消毒機停機后90min內及自然通風后90min內病房空氣中細菌含量均小于Ⅱ類環境空氣衛生學標準,見表1。

3討論

孫立新等研究證明,新生兒病房應用多功能空氣消毒機進行動態空氣消毒,在房間人數平均10.7人,且不限制人員流動情況下,開機消毒60min能達到Ⅱ類環境空氣衛生學標準;停機后菌落數持續增加,至約120min達不到Ⅱ類環境空氣衛生學標準,需再次開機消毒[2]。所以,無論凈化效果有多好,隨著時間延長和人員進入工作,空氣中細菌數會迅速升高,如何維持室內空氣的凈化效果,是減少空氣污染防止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2012年頒布的《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中指出,自然通風與空氣消毒機消毒都是新生兒病房空氣消毒方法,自然通風是根據空氣對流的特點,將室內微生物密度降低,減少微生物的致病機會,并且自然通風還可以調節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增加空氣中含氧量,從而增加患兒的舒適度,增強患兒的抗病能力。我院采用多功能空氣消毒機與自然通風間隔交替進行的方法進行新生兒病房空氣凈化消毒,約6h循環1次凈化消毒就能維持Ⅱ類環境空氣衛生學標準。

空氣消毒機動態消毒空氣細菌培養仍有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主要是環境不清潔,清潔是進行空氣消毒必不可少的措施,可作為室內空氣潔凈的輔助手段[3],室內地面、空調、消毒機過濾網及其它物體表面保持清潔,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塵埃顆粒。

本研究結果提示,在保證環境清潔,正確運用空氣消毒機與自然通風交替進行新生兒病房空氣凈化消毒,即可減少消毒機使用時間,又可增強患兒舒適感及抗病能力。是新生兒病房一種經濟、安全、有效、理想的空氣凈化消毒方法。

參考文獻:

[1]崔樹玉,田忠梅.醫院室內空氣凈化消毒與管理[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3,30(12):1163.

篇(8)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071-01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2011年某地按照《中國衛生監督統計報表學校衛生情況年報表技術規范》和《學校衛生監督綜合評價》(GB/T18025-2000)的要求,共監測小學、中學、九年/十二年制(簡稱一貫制)和大專共計4類311所學校,1866間教室,18673套課桌椅。評價教室環境衛生監測合格率(%)主要包括人均面積(X1)、黑板與前排課桌椅距離(X2)、課桌配置(X3)、課椅配置(X4)、教室朝向(X5)、黑板尺寸(X6)、黑板反射系數(X7)、教室采光方向(X8)、玻地比(X9)、后墻反射系數(X10)、采光系數(X11)、燈管垂直黑板(X12)、控制式燈具(X13)和桌面照度(X14)等14項指標,各評價指標的實際觀測值見表1[1]。數據來自文獻,真實可靠。

1.2 統計方法

采用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區間法[2]對表1資料進行綜合評價。注意,按bonferroni法[3]調整檢驗水準:設原檢驗水準α=0.05,則調整后的檢驗水準分別為α′=2α/n(n-1)=0.00833,其中n表示學校類別數量,下同。

2 結果

2.1 編秩并計算秩和比

將14個評價指標按從小到大順序編秩(見表1觀測值后括號內的數字),按照公式RSR=ΣR/mn(R表示秩次,m表示評價指標數量,下同)計算秩和比并排序(見表2第1列和第2列),其排序結果為大專>中學>小學>一貫制。

2.2 綜合評價

按參數統計的要求,按照公式y=arcsin(RSR)0.5計算RSR的變量代換值,按照公式y±2.64Sy(Sy2=820.7/mn)計算并比較y的95%CI(見表2)可知,除中學和小學教學環境衛生質量之間無顯著意義(P>0.05)外,其他類型學校教學環境衛生質量兩兩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

3 討論

本文所述秩和比為反映不同類型學校教學環境衛生質量的一個綜合指數,由于編秩時區分高優與低優指標,因此,計算得到的秩和比越大越越好,據此可知4類學校教學環境衛生質量的排序結果為大專>中學>小學>一貫制。

從不同類型學校教學環境衛生質量的兩兩比較來看,除中學和小學教學環境衛生質量之間無顯著意義(P>0.05)外,其他類型學校教學環境衛生質量兩兩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

在計算和比較秩和比變量變換值的95%可信區間時,為了減少I類錯誤,必須對原檢驗水準進行調整。調整的方法有bonferroni法和idák法,其中比較組數較少時采用前法,比較組數較多時采用后法[3]。但是,比較組數較多時,應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檔法[4]進行聚類分析,但是這里的聚類分析是基于合理分檔數表并達到到最佳分檔要求方可,與上述利用可信區間法聚類的原理不同。

文獻[1]僅從綜合4類學校計算得到的合計(平均)合格率的角度出發,認為人均面積、教室朝向、黑板尺寸、黑板反射系數、教室采光方向、玻地比、采光系數、燈管垂直黑板布置、控制式燈具、桌面照度、教室溫度等指標的合格率均達到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黑板和前排課桌距離、課桌椅配置、后墻反射系數和噪聲為不合格,進而分析表明各不同學校類型達標率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陶曉燕,李馥宣,周麗,等.深圳市2008―2011年學校教學環境衛生監督綜合評價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2,19(6):551-554.

[2] 胡昆,孫愛峰.秩和比法在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6):390-391.

[3] 方積乾,主編.醫學統計學與電腦實驗[M].4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33.

篇(9)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208{2009)13-0029-02

口腔是一個特殊的有菌環境,在診療操作中,牙科器械與患者的血液、唾液、口腔組織接觸頻繁,許多經血液傳播疾病,如乙型肝炎病毒(HB~)、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等,都可以通過沾有血液、唾液的牙科器械和醫務人員的手傳播,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切斷其經口腔器械和醫務人員手的傳播途徑尤為重要。我們于2008年2月-2009年2月對口腔門診醫療器械、物體表面和醫務人員手進行了目標性監測和分析,采取了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要措施、對引起醫院感染的各個環節分別加以管理的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口腔門診的醫療器械(手機頭、車針、拔牙鉗等)、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口外診室和清洗消毒間的空氣、使用中的消毒劑和滅菌劑。

1.2 方法 每月1次在上午9點鐘,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專職人員到口腔門診,對其環境衛生學及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測采樣。采樣方法參考《醫院消毒技術規范》。空氣培養采集口外診室和清洗消毒間空氣;物體表面采集牙椅操作臺面、門把手、電話等;醫護人員手分別采集操作后和“六步洗手”后醫護人員手指;醫療器械每月抽查4種,如拔牙鉗、拔髓針、手機、車針、牙鉆等,在消毒滅菌前后連續采樣,以觀察消毒滅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劑采集浸泡器械的84消毒劑或絡合碘;使用中的滅菌劑采集浸泡醫療器械的2%戊二醛。

2結果

2.1 環境衛生學和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空氣采樣24份,合格率62.5%;物體表面合格率41.7%,醫務人員“六步洗手”后合格率100.O%;消毒滅菌后醫療器械合格率95.8%;使用中滅菌劑合格率100.0%;使用中消毒劑合格率66.6%。

2.2 細菌學培養 口外診室空氣培養檢測出表皮葡萄球菌、草綠色鏈球菌等;工作人員操作后手指檢測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等;牙椅操作臺面、門把手表面檢測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使用后醫療器械檢測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等;使用中消毒劑檢測出枯草芽孢桿菌、真菌等;使用化學消毒劑浸泡的醫療器械檢測出枯草芽孢桿菌;其他均未培養出致病微生物。

3 討論

3.1 存在的問題 (1)部分口腔門診工作人員消毒隔離意識淡薄,造成消毒隔離制度落實不到位。(2)口腔科器械配置與就診人數不符,不夠周轉,不能按照要求進行清洗消毒和滅菌,如手機、拔髓針等。(3)使用中消毒劑配制濃度不合格。(4)部分應高壓滅菌的醫療器械仍使用浸泡消毒。

3.2 提高認識 通過監測,追根溯源,找出問題,充分發揮環境衛生學監測和消毒滅菌效果監測的監督、指導、檢查作用。將細菌學監測結果及時反饋到科室,組織口腔科工作人員充分利用每周1次的業務學習時間,學習衛生部頒發的口腔科醫療器械清洗消毒規范。落實相關規章制度,加強無菌觀念,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及無菌操作原則,在口腔治療過程中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及佩戴護目鏡。接觸患者或污染物后未洗手的帶菌率為100%,洗手是防止病原菌傳播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求口腔科醫護人員診療每一位患者后認真洗手。

3.3 改變不合理的消毒方法

3.3.1 環境的清潔與消毒 由于紫外線不能在有人狀態下進行消毒,口外診室上午就診患者較多,空氣污染相對嚴重;清洗消毒間有專人管理,可以做到定時消毒,空氣質量較好。口外診室應加強通風換氣,每天上午、下午工作結束后進行終末消毒處理,物體表面用500 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地面采用濕式清潔,避免灰塵飛揚,用紫外線做室內空氣消毒。另外,有研究表明口腔診療前患者使用消毒漱口液漱口可有效改善診室內空氣質量。

篇(10)

控制 院內感染是當前醫學界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并不斷為各級醫院領導所重視。從近期全國院內感染事例如宿州眼球事件、山西太原公交、煤碳醫院血液透析感染事件、西安交大新生兒感染事件等等,事實證明,狠抓院內感染管理就會降低醫院感染率,可以減少病人費用,促使病人早日康復,保證醫院職工身體健康,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講,控制院內感染有著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控制醫院感染不僅是醫院感染管理科的事,還需要全院職工的控制院感意識增強,更需要檢驗科的大力配合,現將檢驗科在控制院內感染中的工作報告如下:

1 環境衛生學監測

1.1對手術室、產房、消毒供應室、嬰兒室、內鏡室、口腔科、感染科、ICU、新生兒科等重點科室,檢驗室人員和科室的監控護士一起每季度做一次空氣培養,達不到要求的科室要重新消毒直到達標。

1.2上述科室和病區的消毒物品(布類、器械、奶瓶)及、桌面、病床、工作服等,應定期進行細菌培養,必要時隨時抽樣培養,對滅菌物品培養要求無菌生長,凡培養陽性者立即停止使用,重新滅菌直至培養陰性才能使用。

1.3手衛生在控制院內感染中起著關健的作用,每季度對重點科室醫護人員手監測做一次,當懷疑醫院感染與手衛生有關時應及時監測; .對上手術臺的醫生、護士的術前洗手效果監測,不定期進行抽查培養,要求培養必須陰性,凡三次培養陽性者暫停上手術臺。

2滅菌物品和消毒物品的監測

2.1滅菌物品每月監測一次,不得檢出任何微生物,不合格物品不得進入臨床使用。

2.2消毒物品每季度監測一次,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

2.3加強供應室管理,醫院消毒供應室,在預防醫院感染中占重要地位。因此抓好供應室工作是防止醫院內感染的重要環節。要求供應室嚴格區分污染區、清潔區、半污染區以及往返路線,嚴格遵守高壓消毒操作規程,每月定期做供應室內滅菌物品的細菌培養及生物監測。

3對本院醫護人員及食堂炊事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其中包括肝功能、甲肝、丙肝、乙肝五項指標及大便培養等,凡查出有肝炎或其它腸道傳染病者,及時給予治療,并臨時調離原崗位,這樣既保障了職工身體健康又可阻斷院內感染的傳染源。

上一篇: 教學素養和教學能力 下一篇: 工商管理類課題研究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 亚洲AV日韩AV高清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欧美视频 | 精品免费人成视久久久 | 中文有码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