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8 15:54: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發展低碳農業存在的問題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農業大國,發展低碳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從2003年開始化肥農藥使用量呈不斷增加的趨勢,而化肥中氮、磷、鉀肥主要生產原料為天然氣、煤炭、重油、磷礦石、氯化鉀礦粉等,其生產過程中也要用到大量煤、氣、油,化肥大量使用直接導致農業生產的高碳化和高污染化。據調查,2003—2008年水稻用藥次數從3~4次/季上升到9~12次/季,最高達16次/季,稻田農藥成本從150~225元/hm2增加至975~1 275元/hm2,其中化學農藥占總使用量的93%。二是畜禽養殖業畜禽糞尿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溪河、魚塘、農田占97.2%;使用污水處理設施處理的只占2.8%。三是秸稈隨意丟棄現象普遍,大面積露天焚燒量占總量的10%,導致空氣中煙塵、顆粒物和其他污染物濃度的急劇增加,影響大氣和水體質量,對人民生活和自然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四是隨著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科技化發展,農業機械使用面積越來越大,在降低勞動力成本的同時,也導致石油燃料使用量的提升。
2對策
2.1降低化肥農藥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
一是推廣秸稈還田,擴大冬季綠肥種植。綠肥不僅是最清潔的有機肥源,其還能有效利用農田殘余化肥,減輕污染,改善土質,增加生物覆蓋,減少耕地裸露,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按產秸稈18 t/hm2計算,相當于尿素195 kg/hm2、鈣鎂磷肥90 kg/hm2、氯化鉀135 kg/hm2。據調查,冬季種植綠肥田翌年水稻產量可增加300 kg/hm2以上,共節本增收1 389元/hm2。推廣秸稈還田技術,能有效減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結構,促進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發育。田間試驗表明,采取秸稈還田的田塊一般可增產3%~5%。二是引導積造農家肥。農家肥積造占用場地少、簡單便捷,整個過程基本沒有碳消耗,是低成本、低污染的綠色肥源,不但能有效利用廢棄物,減少污染,美化農村環境,還能降低化肥用量。三是全面運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西方發達國家化肥利用率在60%以上,而我國的化肥利用率只有35%,盲目過量施肥和施肥方法不科學等,都會造成化肥利用率下降。通過對農田環境監測,以大量采樣數據為基礎,經專家系統探研出最優的配肥結構,減少單質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耕地質量。四是推進綠色植保。采取生態治理、農業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誘殺等生態環保安全的綜合措施,以及選用高效低毒農藥,減少農藥殘留和污染,確保環境安全和生態安全。 2.2 建設標準糧田,提高耕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整合農田水利建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等項目,以機耕路為骨架、以田間道路為網絡,平整土地,達到排灌自如和農業機械操作便利的標準糧田,提高耕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同時,積極推進耕作制度改革,采取秸稈覆蓋、免耕播種、簡單松翻等措施,減少耕地翻耕,保護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土壤墑情,同時降低勞動力成本、減少水土流失和節約能源,發展循環農業。一是推廣立體種養模式。如種植-養畜-漁業、糧菜-林糧-果蔬等復合生態系統模式,充分發揮人力、物力、空間、資源和技術作用,有效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實現一地雙收甚至一地多收。大力推廣稻鴨共棲、稻魚共育、葡兔魚共養等立體種養模式,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種養效益。二是有機廢物多級綜合利用模式。積極推廣運用雞糞喂豬、豬糞喂魚、沼氣發電、秸稈還田等模式。尤其要大力推廣“豬-沼-燈-果”模式,以山地、大田、庭院等為依托,采用先進技術,建造沼氣池、豬舍、廁所三結合工程,形成物質與能源的良性循環[2]。
2.3開發農業生產新能源,促進低碳農業全面發展
農村面積廣闊,自然資源豐富,擁有大量新能源增長點,若能利用新型能源轉換技術進行開發,對低碳農業發展意義重大[3]。一是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推進生態工程。以新農村建設為載體,將太陽房、日光溫室或太陽能畜禽舍、沼氣池和秸稈氣化等農村新能源技術與生態農業技術進行集成組裝,與農村改房、改廚、改廁、改圈、改庭院統一規劃配套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新能源綜合利用技術。二是與養殖小區建設相結合,推進沼氣工程。要求各養殖小區及規?;B殖場,都要配套沼氣工程,有效地解決畜禽糞便
[1] [2]
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和水質污染等問題,實現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三是與設施農業建設相結合,推進太陽能利用工程。利用玻璃、薄膜等材料,建設太陽能日光溫室,通過人工光、溫、濕等調節,使農業生產不受自然氣候影響和限制,促進工廠化生產;利用太陽光熱轉換技術,使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灶、太陽能取暖器等滲透農村生活;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轉換技術,將太陽能轉換為獨立的電能,用于農業機械、植保病蟲物理防治器材等,減少設施農業對石油的依賴。四是與農業生產相結合,推進生物能源工程。利用秸稈能源,將其生成的氣、液、固態燃料直接作為生活用能,或深加工處理后可替代柴油、汽油等用于生產;開發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一種優質清潔柴油,已被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大量使用,其中主要的提煉原料是油菜,因此建立生物柴油基地必須鞏固擴大油菜生產面積,保證原料供給。發展低碳農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因此,除應制定發展戰略、出臺扶持激勵政策外,還要加大低碳農業宣傳力度,讓廣大民眾了解發展低碳農業的好處,形成政府推動、市場引導、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謝立勇,林而達.適應二氧化碳肥效作用的農業技術潛力分析[J].中國農業氣象,,():-.
曾國揆,謝建.沼氣發電技術及沼氣燃料電池在我國的應用狀況與前景[J].現代農業,():-.
1.1思想認識不足,低碳意識薄弱。
在生態農業和低碳農業建設過程中,雖然農業、環保等部門不斷擴大宣傳,反復傳達國家有關的政策法規,但縣、鄉、村等基層部門思想重視程度不夠,并沒有把生態農業建設、降低農業污染物排放作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認真落實執行,缺乏統一的規劃。加之,從事農業的多是留守兒童和老人,文化水平低,對低碳農業認識不夠,農業生產仍以傳統粗放式生產模式為主,直接導致生態農業發展失衡。
1.2人均耕地占有量低,耕地缺少后備資源。
隨著人口不斷增加,衡水市人均耕地占有量呈下降趨勢,人均占有耕地面積由1996年的0.143hm2下降到2005年的0.140hm2,可開墾的耕地后備資源有限,僅占土地總面積的3.77%,且50%以上分布在水源不足的地區,開發利用的制約因素較多。此外,近幾年隨著城鎮化速度的加快,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較多,耕地后備資源少、生態環境約束大等矛盾愈加突出。
1.3耕地總體質量偏低,農業生產條件落后。
全市11個縣級市耕地總體質量偏低,90%的耕地土壤鹽化現象嚴重,20%的耕地漏水漏肥,且部分耕地地勢低洼,易受洪澇災害影響。同時,全市農業生產基本以家庭為單位,現代農業機械化水平低,且全市農業科技研究機構少,技術服務人員缺乏,農業生產仍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為主,以上均導致土地生產效率不高,嚴重制約了衡水市生態農業的發展。
1.4農業產業化仍處于較低水平,各地發展不平衡。
近幾年,衡水市農業產業化發展迅速,尤其是特色農業已初具規模,但全市農業產業化仍處于初級階段,主要表現為:龍頭企業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數量上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對地方帶動能力仍然偏低;特色產業規模偏小,產品品種偏少,產品研發能力低,原料型初級產品多,缺乏知名品牌產品;此外,全市產業化發展極為不平衡,各縣市之間無論是在特色主導產業的數量上還是產業經營率上存在較大差距,如冀州產業化經營率為56%,而阜城僅為24%。
2衡水市發展生態農業的對策
2.1加強生態農業信息化建設,提高農民科學素質。
針對衡水市生態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情況,應采取多種方法促進農業信息化的發展。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利用網絡、電視、電臺等媒體工具擴大宣傳,充分利用本地高校、職業學校、相關企業等平臺舉辦相關培訓活動和專題講座,提高和增強農民生態農業的意識。同時,通過培養高素質農業技術人員,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為生態農業的建設提供科技服務。
2.2根據本地實際,選擇科學的生態農業模式。
衡水市生態農業的發展一定要與各縣市的實際情況相適宜,在細致調研和科學規劃下,選擇推廣合適的生態農業模式。衡水市絕大多數縣市均為平原區域,在作為平原產糧區的同時,可大力發展蔬菜產業,主要以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模式為主,要側重無公害農產品栽培技術的建設,提高優質農產品比重;景縣、安平、武強等縣畜牧業發達,應采用生態種養模式,在提高效益的同時,注重保護生態環境;桃城區、冀州兩地應充分利用國家級濕地衡水湖這一優勢資源,發掘冀州古城文化資源,利用旅游景點、休閑漁莊、鄧莊鄉特色農業園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生態旅游和休閑漁業旅游;深州、饒陽、阜城作為全市重要的瓜果生產基地,可推廣農、牧、果、林復合模式綜合發展。
2.3培育壯大配套產業,提高生態農業產業化水平。
中圖分類號 F3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5-0311-01
近年來,隨著國家綜合經濟水平的發展、相關政策對農業這一弱勢行業的不斷傾斜和支持、以及現代人們對健康、綠色、休閑生活需求的不斷提升各地符合人們多樣化需求的設施農業、采摘農業、觀光休閑農業、生態循環農業、創意農業等現代高效農業如雨后春筍般呈現出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縱觀這些現代高效農業的發展特點,不外乎動輒成千上億元的巨額資金投入;或集中現代園藝農業創新發展的新、奇、特、花、果、木的相關產品與成果的多樣化栽培與展示;或將采摘、餐飲、娛樂、休閑、養生融匯在一起……有的賺得盆滿缽圓、有的經營的有聲有色、有的慘淡經營勉強維持現狀、有的回天無力悄然轉型退出。
筆者認為,當眾多農業從業者談起自己職業而揚眉吐氣的時候,高品質、多樣化、高消費的農業發展格局將會逐漸穩步形成。當下,經濟效益不理想、保本甚至虧損、后續發展資金注入乏力、經營模式互相模仿缺乏新意,幾乎成了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瓶頸與制約因素。中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了30年,這30年是高速發展的30年,是趕赴歐美先進經濟的30年;從最初的產品制造到設計、創造、品牌等全產業鏈的發展,中國的市場經濟逐步走向了成熟;這其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好的理論、好的思路,值得農業借鑒。
1 高效農業的涵義
發展現代高效農業,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現代高效農業,高效農業應該是以市場為導向,運用現代科學理念與技術,充分科學合理地利用當地資源環境,實現各種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綜合效益的大融合,也是一種大眾接受、喜聞樂道的最佳的農業生產、經營、消費、娛樂模式。
2 發展高效農業存在的問題
當前,頗多現代高效農業園區,高投入卻未必真正“高效”。往往注重設施的投入,購買了先進的設備;加大技術的投入,引進了高技術人才;面向高端并與國際接軌,引進了有機農業的概念,產出了優質健康的農產品,優質卻不優價,市場并沒有因為優質而青睞農產品生產者。原因可能是農產品生產者運用最先進的技術去生產,卻用了最落后的思路去經營。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前提,應以市場為導向,那么首先就要研究市場。巨人史玉柱曾說過一名話“誰消費我的產品,我就把誰研究透,一天不研究透,我就痛苦一天”,因此可以好好借鑒一下其研究市場的精神。綠色農業、有機農業是消費者所青睞的,但為什么反映在市場上,卻優質沒有優價呢? 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一是消費者認知不足;二是消費者對供方信任度不夠;三是定位的消費群體面太窄,營業收入補充不了企業發展的資金鏈條;四是企業后續發展資金跟不上,致使企業發展出現斷檔現象。
3 對策
3.1 依托傳統農業,發展觀光農業
比如江蘇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沼澤洼地土地利用模式。當地先民在沼澤高地之處壘土成垛,垛田因湖蕩沼澤而生,每塊面積不大,形態各異,大小不等,各不相連,形同海上小島,人稱“千島之鄉”。至今,垛田還保留著傳統的農耕方式,用天然生態的肥料種植蔬菜。垛田獨特的島狀耕地,是荒灘草地堆積而成,土質疏松,養分豐富,加上光照足、通風好、易澆灌、易耕作,使得生產的蔬菜無論是品質還是產量,都是普通大田不可比擬的。如今,興化市人民從事大規模油菜生產,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外地人前往觀光、學習。
3.2 發展體驗農業,打造全產業鏈農業配套服務體系
發展體驗農業,為久居都市的人們提供一個回歸自然、親近土地的體驗平臺。時下被一些人推崇的網絡QQ農場,從某種意義上也反應了當代人的農耕情結、土地情懷[1-3]。比如:河北宣化傳統葡萄園——傳統漏斗架葡萄栽培體系。此種體系擁有1 3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漏斗架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架式,架身向上傾斜30~35°呈放射狀,因其架式像漏斗而得名。宣化素有“葡萄城”美譽。宣化鮮食葡萄品種,皮肉黃綠色,質脆而,酸糖比適中,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的美譽。
此種國內獨特鮮少的“內方外圓”優美獨特的漏斗架栽培的葡萄,可供游客觀賞、采摘、乘涼休閑;全產業鏈農業配套服務體系搭臺,體驗文化唱戲;通過營造特色各異的農耕文化,引導消費者體驗遠離都市喧囂的自然、清新、雅致的田園文化,在感受久違的田園文化的同時,各相關配套服務體系也在創造著各自的價值。
3.3 挖掘教育資源,讓現代農業肩負起傳承華夏文明悠久文化與傳統美德的責任
比如世界最早的栽培稻源頭——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萬年貢米體長粒大,性狀如梭,其白如玉,光潔透亮,早在明朝時期,就欽定為“代代耕作、歲歲納貢”之珍品。在此的仙人洞、吊桶環古文化遺址,經中美聯合農業考古發掘,認定為當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栽培稻遺址。據考證,萬年吊桶環遺址為早期人類的獵物分配和貨幣交換場所。這凝結了農業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痕跡。
3.4 企業攜手,強強聯合開發,規避風險,實現共贏
借鑒旅游景點的協同發展理念,相關園區攜手,共同開發,跟隨農業科技的發展,把農業的創意產品或活動引入企業的軌道上來。
3.5 拓寬融資渠道,建立企業發展基金
農業產業是一個投資期限長、回報慢的行業,合理引入和注入企業發展基金,可以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增加企業資金流動性、提高收益、降低風險等,為高投入、回報慢的農業行業注入發展動力[2,4-5]。
農產品生產者已不單是一個農產品供應者,還要打造食品安全生產教育基地,讓現代農業肩負起弘揚誠實守信、良心為農的職業美德;在宣傳自己、教育引導消費者的同時,又創造了額外的收益;更是一個感受現代農業發展魅力的觀光點、一個陶冶情操的休閑好去處、一個接受傳統農業熏陶的世外桃源。這時所制造的就不僅僅是農產品了,而是以農產品為載體的一種文化(就像可口可樂販賣的不僅僅是一種飲料,更是一種文化)、一種健康、一份情懷。
4 參考文獻
[1] 鄭建初,劉華周,周建濤,等.江蘇省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目標與模式研究[J].江蘇農業學報,2009,25(1):1-5.
[2] 唐于銀,魏國平,張曉青.我國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0(4):480-482.
中圖分類號 F2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22-0313-01
1 潛山縣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1 科技化程度不高
在種植業方面,其突出的問題是農藥、化肥盲目施用,一方面造成浪費,另一方面給農作物造成藥害和肥害而導致減產減收,同時還造成了環境污染;在養殖業方面,其疾病的防控仍未有實質性的進展;在農產品加工方面,其加工技術也比較落后,表現為初級加工普遍而精深加工較少,所以加工轉化和增值率低;此外農業的科技成果轉化率仍然偏低;農技推廣的職能作用有待進一步加強。
1.2 農業的產業鏈短而窄,與二、三產業未能有機結合
目前農業的產業鏈基本局限于一產業,其產業鏈缺乏有效的延伸,尤其未能與二、三產業形成有效對接,因而影響了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
1.3 傳統農業觀念根深蒂固,現代農業意識模糊
時下人們對農業的認識多半是生產農產品、提高單產,以自給自足為主,多余的才投入市場。而農業的市場意識、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特色農業和可持續發展農業等現代農業的理念仍然滯后。
1.4 農業生產條件亟待改善
潛山縣的農田水利及排灌設施抗御自然災害能力、生產能力和使用效益總體不高;潛山縣的耕地質量仍然較低,全縣中低產田占耕地面積的65%,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只占耕地面積的75%;農業生產的物質裝備水平總體偏低,尤其是農機化裝備能力和水平普遍有待提高。
1.5 農業產業化經營不完善
潛山縣土地流轉速度較慢而制約了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的形成;農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偏少,農民的專業合作社也寥寥無幾。而且現有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專業合作社運作質量不高,社會效益偏低。
1.6 保證體系不夠健全
目前,雖有農業執法體系、市場體系及農業保險體系,但仍以政府保障體系為主。尤其缺乏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市場信息體系和農產品安全檢驗監測體系等。且農業保險本應主要承擔農業保障的職能,而實際上遠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仍然在賠付力度和賠付時限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2 對策
2.1 著力提高科技水平
首先應從農業科技的源頭即科研單位抓起,使其多出農業科技成果可供轉化。尤其應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向農業提前、產中、產后所需的科學技術,以及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和特色農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農業推廣部門應將科研單位所提供的科技成果迅速轉變為農業實用新技術,再向農戶大力推廣,從而為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1]。
2.2 盡快由注重農業一產業向一、二、三產業并重方向發展
一是要加強潛山縣產業集聚區建設和名特優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延長農產品加工產業鏈;二是城市與農村應互動發展。城市建設向農村延伸,農村發展向城市靠近,推進新農業社區建設,大力發展農村第三產業;三是在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的基礎上,促進農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有特色的現代農業;四是積極拓展農業功能。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和特色農業,突出抓好以品茶、賞花、采果、觀景、美食、垂釣為內涵的生態觀光游。
2.3 提高認識、更新觀念
應著重在如下4個方面有根本轉變:一是由原來自給自足的農業觀念向市場農業、高效農業理念轉變;二是由不顧環境而掠奪經營的農業理念向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的理念轉變;三是由傳統的農產品生產觀念向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多功能農業理念轉變;四是由原來農戶自發的農業生產習慣向由政府部門引導、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2.4 加大對農業生產條件改善的投入
中央和省在“十二五”期間已開始大興農村水利建設,地方政府亦應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同時還應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和市場運作的方法辦水利、搞建設。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投入:一是應加大農田水利及排灌設施、大中型水利工程和氣象保障能力建設的投入,以提高農業設施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二是應增加耕地質量建設的投入。著重抓好中低產田改造、高標準糧田建設。同時應保護耕地,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三是應加大改善農業生產物質裝備條件的投入,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要改建、擴建和興建高標準設施農業、標準化畜禽養殖場、標準化水產養殖場和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要充分利用農機補助政策,提高潛山縣農業機械化裝備能力和水平;四是增加培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應用新材料的投入,以提高農業的科技裝備水平;五是增加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投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2]。
2.5 積極擴大或不斷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
一是加快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培育。要依靠科技進步壯大龍頭企業,對現有龍頭企業要盡可能地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從單一產品向系列產品發展,從初級加工向精加工發展;二是大力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的規模效益,使種植業盡快成為產業化經營;三是加強農民合作組織建設,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四是加快家庭農場的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3]。
2.6 加強保障體系建設,由單一的政府保證體系向多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方向轉變
一是加強農業執法體系建設,維護良好的農業生產經營秩序,同時保證農業投入品及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二是應加快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首先要大力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水平,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其次要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與開發,同時要多途徑、多形式、多機制健全農技推廣體制機制;三是加大對農業科技、管理、執法人員的培訓力度,使更多的優秀人才服務“三農”,同時要加強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信息支持;四是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圍繞市場發展現代農業;五是加強農產品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著力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律、農民自覺的長效機制,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六是加強和完善農業保險工作[4]。西吉縣農業保險工作雖然在應對自然災害、降低農民損失、保護農民積極性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它是營利機構,必然受利益驅動,所以在賠付力度及賠付時限等方面存在諸多弊端。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政府必須將營利性農業保險公司改變為公益性事業單位,其性質類似于社會保障事業局。然后由政府加強監管,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從而取信于民,這樣才能使潛江縣農業保險工作富于成效,從而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3 參考文獻
[1] 陳志英,李翠霞,葛銳.勃利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問題研究[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10(10):6-8,28.
關鍵詞:設施農業;作用;存在問題;對策;江蘇蘇州;甪直鎮
設施農業是利用現代技術塑料大棚建設的農業,它能充分利用溫光資源,提高復種指數、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由此,甪直鎮在這幾年中隨著農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蔬菜面積不斷擴大,一批以塑料大棚為主的設施農業得到了較快發展。2009年已發展到46.33 hm2,應用范圍以蔬菜為主,食用菌、西瓜也采用塑料大棚栽培。
1設施農業的作用
1.1促進了增產增收
設施栽培種植蔬菜,一般1年可種2~3茬,因此不論產量和產值都能顯著提高。光輝蔬菜基地6.93 hm2都是塑料大棚。第1茬種番茄,10月育苗,11月下旬開始分批移栽,翌年4—5月分批采收,產量逾75 t/hm2,產值逾13.5萬元/hm2,純利9萬元/hm2;第2茬種植旱芹,產量逾75 t/hm2,產值逾10.5萬元/hm2,純利7.5萬元/hm2以上;第2茬或種大蒜,產量60 t/hm2,產值逾24萬元/hm2,純利逾18萬元/hm2。種植食用菌效益更高,華昌食用菌有限公司,2.6 hm2地建造36棟塑料大棚,380 m2冷庫,常年生產食用菌,總產量100 t,年產值100多萬元,平均產值38.4萬元/hm2。
1.2推進了規?;N植
由于投資因素,再加上便于管理,設施農業基本上以規模種植為主,大部分以塑料毛竹大棚為主,少數農戶分散小范圍種植。光輝蔬菜基地,通過土地流轉,6.93 hm2都建起了連片鋼管大棚,實行了規模種植。華昌食用菌有限公司,采取承包經營的方式,向農民租地2.6 hm2,連片建鋼管大棚36棟,建冷庫380 m2,實行規?;a。
1.3提高了現代化設施建設
設施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顯著標志,甪直鎮以現代農業理念,搞好農業設施建設。光輝蔬菜基地的大棚內基本上都配備了滴灌裝置,實現了供水自動控制;同時引進了電熱加溫技術育苗,有效地節省了育苗空間,縮短育苗時間,降低育苗風險,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種苗成活率。為保證食用菌生產不受高溫影響,華昌食用菌有限公司做到常年生產、常年供應,大棚內除了配備遮蔭裝置,還增設了通風降溫設備;建造了冷庫,一年四季在常溫下生產食用菌。
1.4帶動了多元化市場銷售
上規模、產量高、批量大,必須要有銷售市場,才能獲得高的經濟效益。甪直鎮在蔬菜面積上不斷擴大,尤其是大量的設施栽培生產蔬菜的情況下,十分重視市場開拓,開辟多元化市場,使產品暢銷。一是組織經紀人隊伍。全鎮有蔬菜經紀人20多名,直接到蔬菜基地批發,銷售到附近貿易市場。二是設直銷點。像光輝蔬菜基地8個承包戶,在甪直鎮農貿市場設8個攤位,蔬菜在攤位直銷。食用菌承包戶除在甪直設攤銷售外,在南環農貿市場設批發攤位,大量產品通過批發銷售。
2存在的問題
2.1設施農業發展不適應現代農業建設要求
甪直鎮現有耕地1 110 hm2(不含車坊),其中水稻466.67 hm2,蔬菜243.33 hm2,水產333.33 hm2,苗木66.67 hm2。而現有的塑料大棚設施栽培面積只有46.33 hm2,只占蔬菜面積的19%,占耕地的4.1%,遠遠不適應現代農業建設的要求,發展空間還很大;且塑料大棚設施簡陋,大部分大棚內設有噴、滴灌,微型耕作機還沒有推廣應用,還有相當面積的毛竹大棚。
2.2科技含量不高
設施農業雖然連片規模種植,但大部分仍然是農戶承包分散經營,生產模式、品種應用、栽培技術、防病治蟲等農戶各行其是,技術措施難以全部到位,標準化生產難以實行,產品安全難保證。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推廣不快,基本上還是傳統栽培技術。同時,塑料大棚內光、高濕、土壤鹽漬化、病害加重等問題,影響到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2.3產業化程度低
大棚生產以農戶為主,因此產品銷售理念上大部分仍然以肩挑手提式進市場直接銷售,存在著產品銷售不暢的風險,影響經濟效益的提高。同時,還沒有形成集產品加工、保鮮、貯藏、銷售于一體的模式,限制了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高。
3對策
3.1科學規劃
設施農業主要適用蔬菜、葡萄、草莓、食用菌、西瓜等作物。因此,根據甪直鎮現有的作物布局情況,在規劃上應重點抓好以下方面:一是擴大面積?,F在設施栽培面積僅占耕地的4%,占蔬菜面積19%,從實際需要出發,設施栽培面積可擴大到占耕地的10%以上,占蔬菜面積45.6%以上。應用范圍可擴大到葡萄、西瓜、草莓等作物。二是創造條件,建設一定規模連體溫室,實行溫、光、氣自動控制,進行工廠化生產。
3.2實行規模種植
設施農業不適宜分散的一家一戶經營方式,分戶經營難以搞設施農業建設,制約實現現代化農業。為此,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通過土地流轉或土地入股等方式[1-2],使甪直鎮現在較分散的蔬菜、西瓜等種植,向蔬菜基地集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建立起上規模、高規格的設施農業基地,生產出高檔、綠色、無公害產品,向產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3.3建設高水平的設施
設施農業的設施,總的目標是優化結構,設施配套,提升檔次,提高經濟效益。但考慮到投入能力,在當前還應以中高檔鋼管單體大棚為主,創造條件逐步向高檔設施發展。葉菜類蔬菜應積極推廣棚架防蟲網。不論哪種形式的大棚設施都需要注重設施配套。大棚內應配套滴灌、噴灌裝置,基本達到供水自動控制。還應創造條件逐步配備微型耕作機械、電動卷簾機、臭氧消毒殺菌機、空氣調質機等。這些機械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作物生長環境,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和生產效率,增加作物產量,節約灌溉用水。如加快推廣蔬菜穴盤育苗和電熱加溫技術,就能提高育苗成活率。
3.4廣泛應用現代科技
現代的設施必須用現代的科技改造發展農業,才能提高設施的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和經濟效益,推進現代農業建設[3-4]。一是良種優先。實踐證明,往往一個優良品種能“振興一個產業,富裕一方農民,占領一片市場”。設施栽培要優先放在良種引進和推廣上,從國外、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引進的蔬菜、瓜果等名特優良種。二是無公害生態種植。要徹底改變傳統的種植管理模式,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廣泛應用配方生物有機肥,全面推廣循環農業方式。同時要全面實行標準化生產,從生產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要求出發,不論蔬菜、瓜果都要按各自的標準進行生產。一律施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以有機肥為主,搭配氮、磷、鉀復合肥。嚴防水、氣環境污染。三是積極推廣包裝上市。蔬菜應經過揀、清、分類、分級進行包裝,再進入市場。瓜果要嚴格分級,按級裝箱上市銷售。
4參考文獻
[1] 姚於康,孫寧,劉媛,等.江蘇省設施農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江蘇農業學報,2009,25(6):1382-1386.
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為基礎,以現代的科學技術為手段,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為目標, 通過生態與經濟的良性循環,使農業資源得到合理利用的新型綜合農業生產技術體系。生態農業能把農業生產、農村發展和保護環境、高效利用資源等融為一體,是遏制當前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趨勢,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村經濟綜合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持續、協調、穩定”農業發展戰略的最好體現。
一、我國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意義
1.生態農業建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農業自上世紀50年代后期普遍出現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生產經營水平不高,生產規模小。其特點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破壞了生態平衡,形成了農業的惡性循環,如種植業廣種薄收,重用輕養;林業過量采伐,重采輕造;草原牧業超載過牧,靠天養畜。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態環境的整體惡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體和大氣污染,森林、草地和濕地生態功能退化等等已成為制約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
全國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資源基礎的先天不足以及人口的巨大壓力,客觀上要求我國農業必須走一條資源節約及合理利用的道路。而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使得土地等農業資源越來越緊缺。這要求我們確立生態經濟和循環經濟理念,改變粗放型增長方式,實現農業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在生態農業中延長產業鏈、提高農業的產業化水平,有助于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減輕人口問題對資源的壓力。可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走內涵式、技術型農業發展的道路,符合世界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更符合我國的國情。
1999年農業部編制了《中國21世紀議程農業行動計劃》,明確指出:“中國農業不能再走破壞生態環境、掠奪自然資源、追求短期效益的老路,必須選擇培育和保護資源、優化生態環境、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我國生態發展已進入新階段,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將是今后一段時間內的主要任務。
2.生態農業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業內外部環境的改變,我國農業目前出現了不少急需解決的新問題,如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一些傳統農產品市場占有率下降。另外,我國成功加入WTO后,進口糧食的數量和種類不斷增多,大量農產品的進口降低了我國農產品的價格,減少農民收入,加重我國農民貧困化程度。
而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它不僅有利于農民根據市場導向,增加農產品種類,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從根本上保證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展生態農業還有利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和資源利用率,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生態農業是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綜合產業,涉及種養加、貿工農多種生產經營,可為農民提供新的就業空間。發展生態農業還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種廢棄物,做到“變廢為寶”,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3.發展生態農業,可促進我國糧食增產,確保糧食安全。中國糧食生產從1998年的5.12億噸減少到2003年的4.367億噸。2004年上半年糧食出口106.2億美元,而進口糧食143.5億美元,糧食赤字37.3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人口卻持續增長,到2030年前后,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糧食和農產品的消費將大幅度增加,而耕地不斷減少,我國糧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便積極進行生態農業建設,尋求既能增產糧食等農產品,又能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目前我國已建成國家級生態農業示范縣102個、生態農業示范點2000多個。進行生態農業建設的地區,糧食總產增長幅度一般都在15%以上,單產增長10%以上??梢?,生態農業是我國在新世紀促進糧食增產、確保糧食安全的一條重要途徑。
4.人類健康、生態環境呼喚生態農業和綠色食品的出現。我國農業生產活動中大量地使用化肥、農藥,嚴重地污染了環境,破壞了自然界原來的生態平衡,影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農業污染使農產品中化學藥品殘留嚴重超標,致使產品質量下降,危害人體健康。而生態農業的生產原則是充分發揮動物、植物、微生物和人類的相互作用,采用物種或品種輪換種植的方法,注意利用天敵防治害蟲,有效地減少化肥和農藥的用量,并且生產出無污染、無公害、有益于健康的綠色產品。因而它可以保護自然資源,促進生態良性循環,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5.生態農業具有良好的生態功能、觀賞價值。生態農業以生態與環境建設為基礎,注重農業生產經營與生態狀況的協調、互補,凈化水質、土壤、空氣。所以經常處于生態農業環境條件下,人的身心狀況就會得到改善,增強抗病能力,對于減少疲勞、恢復健康大有裨益??梢酝ㄟ^生態農業旅游開發,以清新的田園風光讓游客親近農業、親近自然,從而愉悅于人,陶冶情操。如北京1998年各類農業觀光園年接待游人378.72萬人次,河南省濮陽市2000年各類農業觀光園共接待游人20萬人次。
二、我國生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生態農業理論研究、工程模式、試驗示范、生產管理以及建立植物基因庫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然而由于歷史和社會的原因,全國生態農業建設仍存在不少問題,制約著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
1.理論落后于實踐,缺乏優化、配套的農業技術體系。我國有豐富的傳統農業精華,不同地區都創建了各式各樣的生態農業技術模式。而生態農業模式本身具有較強的區域性,它必須與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相適應,只有在理論成熟的情況下,才能推動和指導生態農業向縱深方向發展。但許多生態農業技術模式仍處在經驗水平,尚未進行很好的總結。
我國還缺乏生態農業技術措施的研究,既包括傳統技術如何發展,也包括高新技術如何引進等問題。在全國范圍內仍未形成用現代農業科技裝備、支撐的生態農業格局,成果數量少且轉化率低。在技術推廣方面,因技術推廣服務體系不健全,技術引入農業經濟的速度緩慢。
2.生態意識較差,對發展生態農業的認識不足。由于農民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落后,生態意識較差,只考慮開發現存資源的具有見效快、產值高的項目,很少考慮到農業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只重視經濟利益和眼前利益,對于提倡和實施生態農業很難接受。致使那些保護資源、培肥地力、減少環境污染等技術不易在農業生產中推廣和運用。
3.服務水平不能適應要求。對于生態農業的發展,服務與技術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務體系,在一些地方,還無法向農民們提供優質品種、幼苗、肥料、技術支撐、信貸。信息服務滯后也是當前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因為有效的信息服務將十分有益于農民及時調整生產結構,以滿足市場要求,并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
4.生產規模小,影響生態農業的發展。生態農業的深度發展,必將走向農業產業化,但由于中國還是實施以為主的一家一戶分散的經營體制,使得生態農業的規模效益難以實現,也影響了物質能量信息的多級轉化利用,故農業的規模效益問題將是生態農業發展中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5.農業政策亟待完善。農業是弱質產業,如果沒有農業政策的綜合性保護,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靠掠奪資源來維持擴大再生產,更不可能使生態農業得到真正的普及和發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與保障體系。但目前的生態農業政策,還有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我國除了《全國生態農業建設技術規范》和其他一些指導性文件外,對全國生態農業的總體目標、指導思想、發展措施和保障機制等缺乏綱領性文件,這直接影響了生態農業建設的成效。
三、加速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措施
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通過電視、報刊、標語以及課堂教學等形式宣傳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宣傳生態農業建設的總體規劃和廣闊前景,形成建設生態農業的廣泛共識和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的氛圍。不斷更新觀念,把發展生態農業和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增強農業發展后勁提高到戰略高度來認識。
2.依靠科技進步,注重高新科技含量。生態農業就是科學技術農業,涵蓋了農業的工業化,特別是生物工程技術中的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生物酶轉化工程、發酵工程等等。就是一種“幫助農民科學地選擇優良品種、土肥措施、排灌方式、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措施、栽培技術、作物輪作制度、農業與相應工業的合理配置等,以降低生產和經營成本,增加農業產出,以及永續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只有加大科技含量,才能使農業生產鏈條不斷拉長,才能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數量,才能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由此而生產的產品才具有競爭力。開展建設生態農業的關鍵技術和保障體系、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技術體系的科技攻關。同時要重視生態農業技術的示范推廣,把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加快我國生態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3.強化科技培訓服務,推廣典型生態農業模式。為了提高生態農業建設的理論和操作水平,提高勞動者的整體素質,要加大對基層科技人員和農民培訓的力度,建設技術培訓的保障體系。我國幅員廣闊,農業資源和生態類型多樣,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區域分異顯著,所適用的生態農業模式各不相同。各地應根據區域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特點,遵循生態經濟規律,因地制宜,發揮區域優勢,在各種生態農業模式類型中,加以科學選擇、改造和運用,并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而更新、發展,以取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4.認真規劃決策,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根據我國各地域的氣候、水源、土壤、地質條件和生物多樣性等科學劃區,確定各區目標任務,并指導研究制定有利于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產業決策。調整優化農業內部結構,改進耕作制度,集約經營、多業結合,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協調發展,不斷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
5.制定政策法規,加強基本保障。國家農業政策是各級生態農業建設的最基本保障,目前生態農業在我國剛剛起步,生態農業的綠色食品在國內市場上獲得的利益不明顯,利潤率較低,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給農民多項補貼。國家更應抓緊制定相應法律法規,不斷調整和完善有關政策,保障生態農業建設的有序進行和建設成果能夠發揮作用。農民是生態農業建設的主體和直接受益者,更要鼓勵農戶投入。生態農業是涉及多學科、多層次的復合系統工程,也是多行業、多部門協作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因此各有關部門應密切配合、協同作戰,根據當地資源和社會經濟現狀制定生態農業建設發展規劃,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完善各項制度,從而使生態農業建設得以持續穩步發展。
6.培育規模經營的專業農戶和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推進經營體制創新。傳統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是分散性經營的農民,多數人素質不高,水平低,能力弱,難以適應市場競爭,更不符合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的要求。因此,要以組織化、規?;彤a業化為方向,推進生產經營體制創新。按照“自愿、有償、依法”的原則,合理引導土地經營權的流轉,促進土地向專業農戶集中,提高經營專業化、規模化水平。注重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大力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其推廣生態農業技術、組織生產、推銷產品的帶動和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鐵軍:生態農業建設障礙的宏觀環境探析[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6,(4):11
(2)耕地面積急劇減少。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加速了我國各地工業園的建設,其建設規模持續擴大,長此以往,我國可利用的耕地面積也日益減少,導致我國農業發展受到了一定制約,很容易引起生態失衡。
(3)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由于我國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其對先進農業技術的掌握程度較低,對于生態環境保護不甚理解,他們認為農業的發展就是以農作物產量的高低來決定,只有產量上去了,農民的生活水平才會有所提升,殊不知,正是這種錯誤觀念,導致我國農業發展相對緩慢,導致我國農業生產帶來的污染越來越嚴重。
(4)水資源相對短缺。我國工業的急速發展導致地下水開采過度,導致我國農業灌溉用水相對缺乏,部分地區采用了大水漫灌方式,不僅無法解決水資源相對短缺的問題,還浪費了大量水資源,給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2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問題
(1)分散化小規模的生產經營模式。我國農村勞動力人均擁有的土地耕種面積大約為0.28hm2,小規模發展無法滿足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一方面,小規模的農業經營方法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土地的生產效率低下。另一個方面,小規模經營的收入也極其微薄,農民無法使用生態農業技術,難以擴展土地規模。此外,小規模經營的形式導致農戶可以隨意使用農業生產資源,生態農業技術無法深入其中進行普及。
(2)農業生產者的經濟偏好。對于小規模經營的農戶來說,獲得經濟效益是首要目的,所以,在生產的過程中,經濟偏好起到了引導農戶生產的重要作用。農戶在農業生產中,不僅是一個生產者,而且還是一個消費者,從生產者的角度來看,農民必然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出的方式來最大化自己的收入。由于當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還不盡完善,農產品產量的提高意味著收入的增加。由于尚未全面普及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態農業生產技術,農民更加偏向于提升農產品的產量,依靠這種低效率的方式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3)支持力度不夠。當前,我國政策在生態農業發展方面尚未大面積、大范圍落實,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生態農業不論在科技研發方面,還是政策支持方面,都稍顯滯后,特別是在我國的邊疆落后地區,還無法有效地向農戶提供種養殖技術、病蟲害防治以及動物疫病防疫等方面的服務,忽視土地、水源等自然資源的科學利用,破壞日益嚴重,最終導致導致生態農業發展障礙重重。
3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
(1)增加生態農業資金投入,形成產業化規模化。要建設一批功能齊全、服務配套、機制靈活、催生產業的國家級科研孵化平臺,融合。聚集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和高端技術。一是以農業科學院為主體,聯合國外有關科研單位,建設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現代農業研究院,集成農業科技資源,承接國家級創新團隊和重大項目,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建成農業科研基地、人才培育基地、成果轉化基地、國際合作基地。二是繼續推進中科院生物技術中試研發基地建設,新建生物活性肽研發中心、分離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海洋藥物企業重點實驗室,孵化東營市的高新技術企業,引進和建立穩固的高層次研發團隊。三是打造農業專利數據庫,致力于發展成國際性的農業專利技術、科技成果搜索、查詢、導航專業平臺,促進農業科研技術的進步,避免低水平重復科研和專利侵權。培育發展“第六產業”,塑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按照“圍繞一個目標、搭建三個平臺、培育三個體系,強化兩個保障”的總體發展思路,培育發展信息公共平臺和文化公共平臺支撐下的一二三產融合的第六產業。
(2)健全生態農業服務體系,實現專業化全面化。要突出要素聚集、功能配套,采取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方式,通過市場化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機制,吸引聚集國內外創新資源,建設示范帶動能力強的區域性創新創業平臺,打造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創新源、服務源、輻射源。以根本性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方式為主攻方向,以支撐中國現代農業健康發展為目標,依托每一個區域的生態、農業、資源優勢,搭建專業特征明顯、應用方向具體的綜合科研創新平臺,吸納世界優秀科技資源與人才,重點針對現代農業研究、原生地野生種質資源保護與優秀品種創制、無生態功能未利用土地的生物改善、農業智能設施裝備開發等方面展開深入的研究和攻關,加快發展我國農業科技,增強我國生態農業的科技實力。在農產品、生產流程過程中,要積極采取互聯網信息技術,結合使用當前先進的云計算技術,推動農業物聯網電商平臺建設;加快現代農業信息技術在設施蔬菜、特色林果、設施水產、設施畜牧生產基地中的應用,營造農產品生產的訂單交易與訂單轉讓環境,創建優質安全信譽品牌,培育農產品期貨交易環境與現代市場,創造新型農產品交易融資工具,試點特殊農產品交易模式,構建以電子商務為主導的互聯網經濟格局。
(3)推動生態農業技術創新,實現科技化、技術化。關注世界生態農業先進科技,圍繞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強大自主創新和科技研發,在農業生物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設施農業技術重點研發領域,充分體現學科交叉、技術集成、全球一體、資源高效利用和科技產業化,使農業科技成為農業現代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進一步將國際國內技術、人才等科技要素進行融合,明確科技創新源建設、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提升市場對技術研發各方面的引導,保證研發的方向、路線、價格等要素科學合理,努力形成資本技術融合、技術成果轉化通暢、服務配套完善的科技創新服務環境。
(4)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通過重點建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合作共建產學研基地、中試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研發中心、院士專家工作服務站、博士后流動站等,完善政府、院所、企業產學研緊密結合機制,建立各類技術創新聯盟。通過無償資助、貸款貼息、融資擔保和投資入股等方式支持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支持企業專業性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開發項目。增加企業研發機構在研發資金方面的投入,依靠科技創新獲得更高的成果轉化效益。
設施農業屬于高投入高產出,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使傳統農業逐步擺脫自然的束縛,走向現代工廠化農業生產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農產品打破傳統農業的季節性,實現農產品的反季節上市,進一步滿足多元化、多層次消費需求的有效方法[1-2]。發展設施農業是提高土地效益的重要方式之一。
忻州市地處東經112°,北緯38°,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在4.3~9.2 ℃,年降水量為345~588 mm。境內地形地貌復雜,海拔高差懸殊,氣候差異性大。70%的農業耕地為旱地,農業產出較少,農民增收的困難較大,但從各地設施農業發展成功經驗來看,又是設施農業發展的適宜區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忻州市近年來大力扶持設施農業發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生產、銷售等環節還存在種種問題,影響今后設施農業的健康發展和產業壯大。
1忻州市設施農業發展現狀
從2009年開始,忻州市委、市政府每年撥款2 000萬元對新建設施農業進行獎勵性補貼,掀起了忻州市設施農業建設。以節能溫室和移動大棚為主要建設內容的設施農業迅速發展,到2009年年底全市設施農業總面積為2 700 hm2,其中僅2009年1年新發展設施農業436.4 hm2,占設施農業總面積的16.2%,相當于過去20年的1/3。
1.1推廣標準模式,凸顯規模效益
忻州市此次發展設施農業吸取了2代溫室磚混結構不保溫的教訓,預先編制了溫室和大棚的建造模式與標準。主要推廣新型下凹式厚土墻節能溫室模式,技術上強調田面下凹、厚土墻、厚后坡,從而免加溫的目的。大棚主要引進長治市長子縣“生貴式”移動大棚,成本較低,建設簡便。在推廣標準模式的基礎上,財政扶持資金向規模建設片區傾斜,鼓勵引導各地開展規模建設,力求形成“一村一園、一村一品”。目前已建成設施農業示范園區92個,其中節能溫室示范園區61個,塑料大棚示范園區31個,初步形成了規模效應。
1.2提升科技水平,凸顯經濟效益
忻州市設施農業發展推行標準化建設,強化管理技術的培訓服務,使科技水平明顯提升,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忻府區北義井鄉安邑村、解原鄉佐城村的移動大棚示范園區,實現春提早、秋延后,種植的甜瓜回茬茄子,收入逾30萬元/hm2;原平市生貴式移動大棚,第1茬種植的薄皮甜瓜比露地栽培的早上市20~30 d,收入近15萬元/hm2;第2茬種植的西紅柿比露地栽培的延后30~40 d,收入9萬元/hm2,2茬合計收入20萬元/hm2左右。偏關縣老營鎮小營村全村建設日光溫室134座,戶均2座,戶均收入達2.5萬元,成為全縣的小康村。
1.3吸納農村勞力,凸顯社會效益
培植管理溫室大棚蔬菜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能充分吸納農村勞動力,1個農戶1~2座大棚,就可全家上陣;同時也為不能外出打工的人找到了盡早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3]。此外,農民種植管理溫室大棚時,為安排適銷、價高的好品種需要掌握先進的技術與經驗,需要了解市場變化情況,這就促使農戶買資料、上網絡、求知識、問商情的積極性提高,而迷信、賭博、盜竊、吵嘴等現象得到抑制,社會風氣秩序逐漸好轉,農戶生活更有生氣。
2設施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產業體系尚未形成,標準化生產有待加強
表現為信息、技術、流通設施等配套不健全,服務功能不強,標準化生產技術水平還不夠高,產品檔次較低,品牌帶動能力,市場開拓份額小,流通體系不健全,尚未形成大基地、大市場、大流通的發展格局。流通組織和農戶沒有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傮w來看是產業基地擴展與流通發展不均衡即生產發展速度快、流通體系建設進展慢。由于受傳統種植的影響,農戶沒有認識到推行設施農業標準化的重要性。許多農戶對設施農業標準化不了解,按照標準化生產還沒有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影響設施農業的發展壯大。
2.2檢測體系建設不完善,市場機制不健全
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檢測體系建設還非常薄弱,檢疫率較低,異地查證、認證較困難,影響了標準化的發展。專業合作社發展群體小、服務滯后、銜接松散,龍頭企業規模小、實力弱,帶動能力不強。盡管已有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十多個,但都是剛起步、經濟實力差、服務功能弱、真正捆綁起來形成合力運行的少。從事產前產中產后系列服務的合作社少,沒有從事農產品包裝加工流通的龍頭企業,沒有真正形成外引內聯、穩定活躍的營銷平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產品銷售的問題。
2.3應對自然災害能力欠缺,種植品種單一
2009年11月忻州市遭遇歷史罕見暴雪災害,對設施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設施農業受災面積217.5 hm2,其中溫室85.4 hm2,大棚132.1 hm2。2010年4月遭遇大范圍降溫霜凍造成大多數大棚室內最高氣溫8~10 ℃,最低氣溫5~6 ℃,有的棚內氣溫僅2~3 ℃,全市設施農業受災面積66.7 hm2。目前,忻州市設施農業種植品種主要集中在常見根莖類、葉菜類蔬菜上,種植作物品種單一,隨著設施農業面積的增面積的增大,必然會對市場需求產生影響,造成效益下滑。
3發展對策
3.1建立和完善產業體系
主要圍繞設施農業產業,根據國家、行業已有的標準以及國際先進標準,結合忻州市設施農業的實際特點,制定適合忻州的產地環境、生產技術、質量安全等設施標準,指導設施農業由經驗種植向標準化種植轉變。同時,在保證按標準生產的前提下,對設施農業制定適宜的采收標準、分級標準、加工標準、包裝標準、貯運標準,在生產和營銷各環節形成完整的技術標準。
3.2加大設施農業標準化技術推廣力度
從種類的標準化抓起,抓好種子標準的制定實施,按照“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供藥、統一管理技術、統一收購產品”的要求,重點抓好產地環境的標準化建設,建設一批有規模的無公害、綠色、有機標準化生產基地。生產中重點抓好病蟲害防治和施肥標準化,杜絕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使用高效,低毒農藥、生物農藥和綜合防治措施[4];制定施肥標準,合理施肥,控制氮肥施用量,防止硝酸鹽含量超標,確保食用安全。產后重點抓好分等定級標準,推行市場準入制,提高商品率,確保優質優價,提高經濟效益。
3.3加快設施農業質量檢測和標準監督體系建設
根據國家檢測工作法規,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檢測網絡和監督體系,組建設施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在各批發和流通市場設立檢測點,嚴格質量監控,全面檢測指導,促進設施農業標準化建設發展。同時,加強對設施農產品的質量認證和認定工作,以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為重點加強知名品牌建設,開展國家無公害設施標志產品、設施產品原產地域產品的標識注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環境質量認證工作,取得進入市場的合法身份,不斷提高設施農業標準化建設水平。
3.4逐步建立健全市場機制,加強設施農業技術服務
鼓勵和扶持投資者成立、發展壯大各類專業協會組織、中介機構,培養形成蔬菜瓜果營銷、貯運、出口大戶,為其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促使其能夠把當地的優勢產品帶出去,把先進的經營理念、技術、品種引進來。加強設施溫棚及其配套設施標準化建設的技術指導,確保建設質量,同時聘請有經驗的專家和菜農進行指導,抽調技術人員下鄉包村蹲點指導設施農業建設,蹲點承包抓好技術服務;對從事設施農業生產的農民進行種植、平衡施肥、節水灌溉、病蟲凍害防治等專業技術的培訓,積極引進試驗示范推廣設施農業種植新品種,提高設施農業生產水平。
4參考文獻
[1] 王宇欣,段紅平.設施園藝工程與栽培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21-0366-02
無公害農業即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的過程。無公害農產品指產品的生產環境應符合生態環境質量,其生產過程應與規定的農產品質量規范與標準相符合,并經過專門的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識的產品。無公害是食品最基本的市場準入條件,是人們對食品質量安全最基本的要求[1-2]。
沈陽市無公害農業起步于2002年,至2009年12月,全市無公害生產基地369個,面積39.93萬hm2,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產品數190個,申報企業數64家,無公害農產品151個,主要產品產量占同類產品的比重逐步提高,糧食類產品和蔬菜類各占40%左右,各年度相比,隨時間的推移,無公害農產品所占比例有了大幅度提高,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1 無公害農業發展現狀
經過8年的發展,沈陽市無公害農產品由一個朝陽產業逐步成熟,進入穩定期。2002—2010年沈陽市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情況見表1。由表1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沈陽市無公害農業發展呈現以下3個特點。
1.1 綠色食品種類全
截至2010年12月末,沈陽市綠色食品已涉及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共5大類23小類。
1.2 數量發展迅速
沈陽市企業的無公害產品認證積極性大大增加,無公害農產品數目平均每年以約40%的速度增加,2005年,認證企業的數目已達到30個,是1997年認證企業數目的30倍;2009年底,認證企業的數目增加到64個。
1.3 綠色食品覆蓋面廣
沈陽市的綠色食品實物的年產量為129萬t,其中15%產品銷往南韓、日本、歐盟等國家。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面積達到82 667 hm2,已覆蓋了全市8個縣(市)、區,每年的產值近28億元。
2 存在的問題
2.1 扶持力度不夠
作為一項新興的支柱產業,綠色食品的發展需要資金的扶持。自2004年,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生產積極性,沈陽市就開始對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企業給予補貼50%。但與其他地方相比,該市的扶持力度還遠遠不夠。
2.2 產品流通環節問題多
無法實現優質優價,在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必須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規程實施,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農藥、肥料等要求嚴格,生產成本必然增加,但銷售價格并不比普通農產品高。
2.3 政策不到位
近幾年,沈陽市出臺了一系列農業發展方面的扶持政策,但是對生產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及無公害農產品的政策不明確。如有些區縣雖將綠色食品作為主導產業提出,但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辦法。因此,要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的發展,必須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明確的政策扶持,以為企業進行綠色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個明確的方向。
3 對策
3.1 加大扶持力度,創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一方面要面向廣大消費者宣傳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消費意識,使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成為消費時尚;另一方面,要針對生產者辦好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培訓班,通過印發技術資料,推廣綠色食品生產技術,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法規,幫助企業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全過程控制”技術規范,提高企業和農民的質量安全自律意識,把治理“餐桌污染”的關口前移到生產源頭。所有這些,都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對綠色食品生產者給予適當的補助,營造出優質優價的健康消費環境,為綠色食品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3]。
3.2 健全領導機構,促進綠色食品發展
實行項目立項、建設、申報及服務全程包保,建立領導相應的責任制。將綠色食品擺在農產品發展的突出位置,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建設綠色食品大市”的農村經濟發展戰略,并納入議事日程。各縣、市應配齊綠色食品的專職管理人員,由編委正式定編,成立綠色食品辦公室。主要負責轄區內綠色食品的產品申報、規劃制定、技術培訓、組織協調、基地建設及監督管理等[4]。
3.3 提高對發展綠色農產品的認識
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對促進農產品出口創匯及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我國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及重要的現實意義[5]。因此,應加強對環境、資源,特別是森林、耕地、水面(江湖海)、草原及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從生產方式及生產技術上保證綠色食品的開發,以適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并應從整體上提高全民對可持續農業發展及綠色食品開發的認識。
3.4 建立和完善市場營銷體系,加大綠色食品市場開發力度
加大綠色食品市場的開發力度,一是籌劃組建綠色食品集團公司。資本的運營采取兼并、聯合、股份制及收購等方式,以吸納相關綠色食品生產企業,逐步實現企業聯合,創出名牌,統一品牌,增強市場的開拓能力,提高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二是積極開拓本地市場。建立管理嚴格的綠色食品銷售區及綠色食品銷售專柜,選擇條件符合的農貿市場及大型超市,通過配送服務、連鎖經營,對綠色食品生產的輻射范圍進行擴大。三是組織綠色食品企業參加各種宣傳活動,建立沈陽市綠色食品網頁。為了提高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擴大沈陽市綠色食品在消費者中的影響,可通過各種媒體對沈陽市的綠色食品進行宣傳,還可以利用農業信息網,實現綠色食品網上銷售。四是建立綠色食品配送服務機構,主打外埠市場。及時對國外綠色食品市場的信息進行了解,努力對綠色食品國際市場進行開拓,積極地組織和引導企業從事綠色食品出口貿易。5年內爭取實現在省外大城市及省內大中城市建立起沈陽市綠色食品銷售窗口。
3.5 實施依法行政,加強監督管理
開展綠色食品安全執法是綠色食品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綠色食品越來越多地進入普通消費者的生活,假冒偽劣現象時有發生,因此開展相關安全專項執法工作尤為重要。一是開展農業投入品執法檢查,加強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管理;二是開展農業生產用藥執法檢查,檢查農業生產記錄和農產品檢測制度的落實;三是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監督抽查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大宗食用農產品;四是開展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監督檢查,監督檢查綠色食品的標志使用和冒用綠色食品等質量標志的違法行為。
3.6 實施綠色食品開發工程計劃,加大發展力度
一是完善六大體系建設,包括農產品質量監測、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農產品安全標準、農產品生產技術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及農產品市場信息等。二是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普及和宣傳,做到人人依法生產,依法經營,依法消費。三是以全國各?。ㄊ?、區)中心城市為試點,定期或不定期地在蔬菜食品批發市場開展食品質量監測工作。四是擴大綠色食品的發展規模,促進綠色食品生產的快速發展。五是制定綠色食品生產、加工、流通等方面的相關政策,以利于綠色食品的發展,重點對先進科技的運用、高效低殘農資的推廣及質量標準和監測體系的建設等方面進行大力扶持。
4 參考文獻
[1] 劉建馥.綠色食品導論[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88.
[2] 劉兆麟.論綠色食品與WTO-湖北綠色食品經濟戰略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農業經濟的發展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改善我國社會秩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的形勢下,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農產品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世界環境的變化使我國農業發展逐漸走向國際化,但競爭壓力也隨之增加。另外,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利用,使得世界各國對環境保護的力度加大,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變得越來越重要。面對著諸多問題和壓力,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更應該大力加強對農業經濟全面發展的重視程度。因此,研究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采取適當的解決措施,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概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迅速。為適應國際形勢的變化,我國農業經濟體制不斷改革,還專門成立了農業經濟發展中心。從經濟學的意義上來說,農業經濟發展是指一種由長期處于停滯狀態的農業經濟向具有一定生產總值增長率的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F階段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業經濟增長速度較快,農業生產持續增長
2011年我國農作物總種植面積達到16228萬公頃,比2010年增加161萬多公頃;糧食產量57121萬噸,比2010年增加2473萬噸;人均糧食產量為424.97公斤;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81304億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6977元;農產品出口總額為607.5億美元,增長23.0%,進口總額為948.7億美元,增長30.8%。無論是從生產還是貿易方面看,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2、農業經濟發展方式
一直以來,我國農業經濟增長以粗放式為主,主要是因為我國勞動生產率低,資本和先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利用率低,農業生產一直依靠傳統方式,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農業經濟發展落后,發展方式單一。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推進,我國農業經濟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約型方向發展,這主要歸功于農業技術的進步、農產品市場的改善和國家政策體制的完善。在農業經濟的發展方式的轉變過程中,資本始終是促進發展的主導力量。
3、農業結構多元化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農業經濟逐步由自給自足向商品經濟轉變,經濟形式也不再單一化,農業結構逐步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畜牧業和漁業發展迅速,種植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園藝作物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農產品出口中水、海產品出口比重最大。
4、農業科研與教育力度加大
近幾年,我國實施了一批重大農業科技項目,例如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等。同時,加大了“211”、“985”工程院校對農業相關專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從科研和教育兩方面,提高農業經濟技術含量,加快培養專業人才。
二、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十分迅速,但是也存在諸多問題。
1、農業經濟基礎薄弱,農業生產的技術含量低
我國科技發展不如發達國家,農業經濟基礎設施比較落后,農產品生產率不高,科技含量低。我國科研項目大多以政府為主導,對市場變化的了解程度不夠,農民的經濟水平有限,農業技術推廣難。能夠真正發展起來的龍頭企業較少、規模較小,不能成為帶動其他企業發展的榜樣。我國的科研和教育資源主要集中于大中型企業,投資于農業經濟發展的科技費用較低,剩余勞動力分散不均,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農業技術人才匱乏,不能滿足我國農業生產的需求,嚴重影響了農業技術的研發與推廣,阻礙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2、農民自身素質低,勞動力數量減少
我國農民素質普遍偏低,農業經濟生產率不高。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農村剩余人口多為女性,且老幼居多,他們文化素質較低,農業生產管理水平不高,阻礙了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農村勞動力有向城鎮轉移的跡象,勞動力數量逐漸減少。
3、國家制度約束及政府支持力度不夠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行,我國已經從多個方面改進了農業經濟的相關制度,但是農業經濟的飛速發展仍然需要不斷地完善農業經濟制度。傳統的農業經濟體制占據重要地位,或多或少地損害著農民利益,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阻礙了農業技術的改進,這也導致了農業生產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政府對工業的資金投入不斷增加,而對農業的投入差強人意。我國政府未能建立一個完善的農業投入機制,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對農業的資金支持問題嚴重。
4、外資對農業投入不足以改善農業經濟的發展
外商投資大多以農產品加工項目為主,對農業基本投入很少,回報率也不高。在農業技術研發等高風險、高附加值的項目上,外資的投入就更少了。另外,農業對外資的利用不合理。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導致我國農業產業結構不夠合理。
5、自然資源及環境破壞嚴重,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低
我國人口眾多,自然資源數量有限,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均資源占有量越來越少。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耕地資源的流失以及水資源的浪費現象嚴重,導致農作物的生產率逐漸降低。濫砍亂伐導致森林面積減少、土地沙化嚴重、水土流失面積擴大,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直接威脅著農業經濟的發展。我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夠,一些發達國家對我國碳排放現象表示不滿,同時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尤其是在環境保護方面。重金屬嚴重超標、廢棄物堆積使得我國農產品貿易受技術壁壘限制,不僅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還導致農產品損失嚴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受阻。
三、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1、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技術含量,加大農業科研創新力度
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技術投入,從整體上提高農業基礎設施的技術含量,尤其要帶動落后地區的技術進步。從基本的生產工具,到水利灌溉,再到信息化宣傳一整套流程都需要高新技術支持。進一步加快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基地和農業研發中心,鼓勵企業建立農業科研中心,政府可以給予資金和技術方面的扶持,逐漸改善農業技術創新環境,加強農業知識產權方面的研究力度。從根本上來說,要針對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快農作物品種的培育、低碳農業的發展和防污治污技術的研發,提高農作物的衛生與安全水平。把農業科研投入作為資金支持的首要任務,提高科技投入中農業科技投入的比重,學習和引進國外先進農業技術,鼓勵農科教院校和企業參與農業技術的推廣活動。從方方面面實現科學技術帶動農業經濟發展,實現農作物大規模經營,增加農產品的產量,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2、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改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
我國氣候條件地區間存在差異,各地政府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具體條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農業經營主體應努力改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積極向集約型農業發展,把農業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推進農業的規模經營和科技進步上,在此基礎上推進農業向產業化、規?;同F代化方向發展,通過農業集約化來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過程中,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落后地區農業資源的特色,實行“特色型”項目,加強對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和先進設備的技術改造項目,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進一步加強農業和其他產業之間的相互滲透和融合,提高原材料工業產品和廢棄原料的利用率,提高農業產品的附加值,充分發揮服務業對農業的帶動作用,盡快形成農業經濟的新增長點。同時,要充分利用各個地區的特色優勢,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隨著農業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有助于增加農民收入,還可以緩解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斷增加的壓力。
3、提高農民素質,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農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民。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總體人民的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農民的自身素質并沒有多大改變,這跟他們的生活條件低、教育水平落后有關。加大培育適合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的新型農民,延長農業產業鏈,增強農業內部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能力,能夠從長遠角度解決農業經濟發展問題和勞動力過剩的壓力。加強農村義務教育,是重中之重。增加對農民工的專業培訓,可以提升他們的創業能力,大力發展其他產業,通過產業鏈的延伸,不斷提高農業自身對于農村勞動力的吸納能力。同時,要鼓勵和引導大學生下基層,給農村帶去新鮮血液和先進的技術,從根本上促進農業發展進步。政府應給予農民更多的自,從而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農民增收。
4、積極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改善投資環境
要培育出一批農業龍頭企業,以工業化勞動農業經濟的發展,推進農村工業化進程,促進農業經濟結構優化。應始終堅持以規模求經濟效益,不斷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要學習和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通過高新技術將產業鏈不斷拉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將我國農業品牌打入國際市場,使農產品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大力扶持農業經濟龍頭企業,可以通過強強聯合的方式,發展成為大型集團,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
5、發展綠色農業經濟,改善生態環境
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農業,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大力推進節能節水,加強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資源回收再利用,形成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農業經濟,從而實現農業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的協調。國家實施立法和行政措施,可以加速我國發展生態農業,充分利用資源,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率、土地和資源利用率,生產無公害無污染的綠色產品,可以提高農產品的比較優勢,突破貿易壁壘,增加農產品出口競爭力。
四、結語
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同的環境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影響不同。我國應加強農業經濟基礎建設、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加大農業技術投入和發展綠色農業,不斷探索發展農業經濟的有效策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郝鵬飛、劉冬蕾: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因素及建議[J].經濟導刊,2011(7).
[2] 劉玲俏:農業經濟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國城市經濟,2011(30).
[3] 劉麗偉:我國發展創意農業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2011(7).
[4] 苗春瑞: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遇到的困難及策略[J].經濟發展,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