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5 09:29: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分享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11-0090-01
在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這五年中,筆者與語文結下了不解之緣,經驗教訓的確不少。在這里,就將筆者這幾年來在語文教學中的一些收獲談幾點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通過這幾年的小學語文教學,我深刻地意識到,盡管語文教學內容多姿多彩,形式多樣,但總結起來只有兩點:那就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變”與“不變”。其實,小學語文教學通常包含兩方面的因素,一是相對穩定、很少改變的因素,這就是即要讓學生掌握語文工具,正確理解和熟練用運祖國的語言文字,在識字、閱讀、寫作、聽說幾方面達到合格的程度;同時,通過語文教學,豐富和提高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以及文化素養。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盡管不同的教師對這個基本任務的表述和解釋各有不同,但我認為實質并沒有多大差異。
教學實踐證明,培養小學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識字、閱讀和寫作的實踐,而這些都是在實踐中反復磨煉的結果,并沒有捷徑可言。小學語文新的課程標準和新的教材,編入了大量精選的好文章,同時在“語文天地”中還指定了課外閱讀的書目,設計了許多生動、活潑、有趣的課內、外寫作活動,這就保證了基本任務的完成。教師要在新的小學語文教育理念指導下,讓小學生認真地去識字,認真地從事閱讀實踐和寫作實踐,這是無可代替的。同時對豐富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十分有必要,而且還大大有利于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看到,許多好文章本身含有豐富的人文因素,這些并不需要教師外加太多的東西。例如六年級語文下冊人教版《景陽岡》的教學,首先要讓學生熟讀課文,并且引導學生理解“武松”這個人物的某些精彩的動作和語言,以及心理活動的體現,讓學生親身感受語文中所蘊含的“變”與“不變”。擴展開來,還可以欣賞杜甫的《春夜喜雨》,比較學習的《卜算子 詠梅》和陸游的《卜算子 詠梅》,還有《將相和》中各人物的性格特征,這些都是小學生在寫作中模仿的好作品,還有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中的《丁丁和牽牛花》,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學生學習了這兩篇課文后,丁丁和閏土的形象躍然紙上,活靈活現,這都是孩子們學的楷模。
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學還含有另一個因素,一個相當活躍、時有變化乃至重大改革的因素,這就是小學語文教育的理論和理念、小學語文教學的設計和方法等。
(1)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有“對象”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這就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學生發展是全面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發展。教師千萬不能過高地估計自己所教語文的價值,而且也不能僅把小學語文價值定位在本學科上,而應定位在對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這是教師在小學語文中把握“變”的一個關鍵。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359-01
學生寫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著重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教給學生寫作的方式技巧,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以下是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談談自己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看法。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寫作的潛在動力和前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教師而言,最難教的是作文;對學生來講,最難寫的也是作文。如果學生沒有寫作興趣,就寫不出好作文。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的開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教師就必須從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快樂自主的投入到寫作教學中,從而變“苦寫”為“樂寫”,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學中,老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接觸沸騰的現實生活,從現實生活中命題,引導他們寫有真情實感的文章。讓學生寫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寫發生在自己身邊的耳聞目睹過的熟悉的人和事,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與時代生活緊密聯系的內容。另外,根據小學生年齡小、爭強好勝心強等特點,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引入競爭機制,教師可以積極的組織一些(作文接力賽、課堂演講比賽、記故事比賽、編寫短劇等)之類的活動,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在滿足學生好勝心的同時,還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積極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的寫作也是如此,素材是文章的物質基礎,是文章的血肉,有了豐富的素材,文章才能豐滿起來。長期以來,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就是學生難寫,要么泛泛而談,東拼西湊,要么選材陳舊,單調乏味,甚至總覺得無話可寫,或干脆不寫。出現這樣的情況的原因就在于學生沒有一個充實的素材積累,學生的大腦里沒有東西,即便學生的寫作技巧在好,也不能寫出美文。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在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教師還應積極的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充實學生的大腦,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為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1、注重教材中寫作素材的積累
隨著課程改革的到來,我們的小學語文教材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課程理念要求小學語文教學重視文本,使作文教學回歸教材。課改后的小學語文教材中,給我們加入了許多的美文、好詞、名家名篇等等,很多課文中出現的好詞好句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時的素材。教學中,教師應極其的重視教材的寫作素材積累,積極引導學生從課本中提取第一手現成的寫作素材。比如,小學生喜歡用成語,就可以讓他們多積累實用性的成語,寫景物類的文章時,可以積累有關四季的成語,如,春意盎然、秋高氣爽等。
2、注重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這就自訴我們作文的素材問題。生活是作文的源頭,小學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都來自現實生活。如果學生生活豐富,接觸事物多,見識廣,視野開闊,感受就會深刻,寫起作文來就會左右逢源,觸類旁通。因此,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的引導學生融入生活,觀察身邊的點滴變化,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周圍的人、觀察身邊的事、觀察社會生活中的點滴現象,讓學生從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提取寫作素材,寫出自己內心真實感受的文章。
3、注重引導學生從閱讀中積累素材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廣泛閱讀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多接觸一些課外讀物(如報刊、雜志等),擴大學生知識面,豐富學生詞匯積累,充實學生的寫作素材。學生閱讀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情感、經驗、眼光、角度去體驗作品,尊重學生新鮮的閱讀感受,珍愛學生富有個性的理解,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學生閱讀欣賞讀品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養成隨時摘抄詞佳句、精彩片段、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有效的積累。
三、教給學生寫作的技巧,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不是簡單的文字組合,更不是簡單的素材堆砌,也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教學中,教師在激發學生初中興趣,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同時,教師還應積極的傳授學生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引導學生將文字、素材進行有效的加工、組合,從而寫出好文章。寫作技巧的傳授與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師長期、有意識的滲透。教學中,我們的課文教學就是一個很好滲透寫作技巧的方式,在教學時,我們不要只忙著分析,而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向學生分析課文的寫作特點、方法、技巧等,并讓學生在課下閱讀作者的其他文章,或者不同體裁的文章等,在比較中來進行分析,讓學生有效的掌握寫作技巧,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積極的組織一些(寫作方法技巧討論課等),讓學生們積極的分享自己的寫作技巧,促進全班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搞好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教師教學的需要,是學生全面提高的需要。教學中,只要教師不斷的總結教學經驗,并不斷的探究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我們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就一定會提高。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想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不能單純的紙上談兵,要緊跟當今社會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特色教學,讓學生在較短時間掌握所學知識,并運用到實際的生活和學習當中。這是當前教學的目標,也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措施,需要小學語文老師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創新,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一、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在九年義務教育的今天,如果說九年義務教育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那么小學語文可以說是基礎之基礎,因為小學語文的學習,對學生來講是提升知識量,提升理解能力,提升寫作能力等必備的學習技能。小學語文課對于學生而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同時也是學習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同時也是培養人與人溝通和交際的語言工具,小學生在學習好語文后,不僅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和審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可以在學習其他學科的時候,能夠通過學習語文,提升自身思想邏輯思維,就會更容易掌握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而提升整體的學習成績,可見學習小學語文的重要性。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小學語文教師素質不高
我們知道,由于大多數的小學師資力量薄弱,小學語文教師收入較低,加上近些年更多的學生不愿意報考師范專業,導致師范專業的學生日益減少,優秀的師范畢業生更漸缺少。更多的小學語文教師都是從業多年的老教師,相對而言,在教學方式和教學思維上跟不上社會的發展,很多方面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可以說,整體而言,小學語文教師綜合素質不高,不能適應當前教學的發展和要求,因此,教學效果不明顯,不能達到相應的教學要求。
2.忽視學生合作學習
現在的素質教育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生開展教學,而更多的小學語文老師認為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弱,還是以老師為主體開展教學比較合適。其實不然,在以老師為主體開展教學的時候,老師更多的是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思維走,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只能提問老師,學生之間沒有討論,其實很多問題,幾個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遇到問題時進行合作學習討論,老師進行相關的指導,這樣學習效果好。但是老師往往忽視學生的合作學習,只是一味的進行“填鴨式”教學,讓學生不能再合作學習中得到成長和提高。
3.教學中師生之間缺乏互動
小學生天生愛打鬧,缺乏學習的自主性,甚至在課堂上許多學生還愛搗亂,小學語文老師為了防止學生搗亂,影響教學秩序,往往以嚴厲的姿態出現。這樣讓很多學生對老師有一種敬畏感,很難主動和老師進行溝通,而老師為了樹立自身嚴厲的形象,也不會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在課堂上師生之間沒有互動,只有課程的傳授,整個課堂氣氛沉悶。因為缺乏溝通和互動,老師也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狀態,不能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教學效果較差。
4.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主動性
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可以說學習沒有長久性,經常坐下不到十幾分鐘就開始有小動作甚至打鬧,這是這個年齡段的特征,心里就是想著玩,根本就沒把學習當回事。尤其是語文,更多可能是背誦和學習新的語法和詞語,很多學生認為沒有意思,加上老師缺乏相應引導,導致小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更沒有學習主動性。
三、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途徑
1.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
要想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就必須從教師方面入手,因為教師是施教者,只有高素質的小學語文老師才有可能提升教學效果。因此,需要學校加大引進高素質教師的力度,提高老師待遇,解決老師一些問題,引進優秀的師范畢業生給小學語文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同時加強在校老師的培訓工作,灌輸先進的教學理念,讓小學語文教師整體素質有一個大的提升,那么基礎打好了,教學效果自然較快提升。
2.開展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要想提升教學效果,除了老師方面,更多是在學生方面,只有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才能有學習的動力,那么教學效果自然提升。因此,老師應該開展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可以放手讓學生自由形成學習小組,自主合作學習,老師進行監督輔導。可以在課堂上進行PK,也可以在考試中進行PK,最終那個小組成績好,那個小組就可以獲得“流動紅旗”,最終在一年后看那個小組保留的流動紅旗時間長,那個小組就是最佳學習小組,這樣讓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學習自然更加主動,教學質量自然提高。
3.注重教學中師生間互動,增進感情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教學中,老師需要經常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同時在課堂上增加更多的師生互動環節,增強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更加喜歡老師,從而喜歡上語文課,這樣學生喜歡上課了,自然就提升了學習主動性,那么學習效率自然大大提升。
4.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果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教學資源,不僅有校內的教學資源,還有校外的教學資源,這些教學資源都可以充分利用起來,提升教學效果。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開始進入學校,那么語文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視頻、音頻等,讓學生可以直觀了解相關的語言不能表達的知識。同時,還可以利用學校外的關系,聘請一些知名教師進行現場授課,讓更多教師能夠獲得寶貴的教學經驗,還可以同其他友好學校進行教師互換,相互學習和分享好的教學經驗,以便為今后更好開展教學活動打下良好教學基礎。
四、總結
總之,要想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計劃,經常與學生溝通和互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利用一切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活動,教學效果自然明顯提升。
對課程進行改革是小學語文新的開始,也是小學語文學科發展的新希望,尤其是近幾年來,各小學的語文教學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為了更加適應新課改提出的要求,為了在新時期取得更大的語文教學成績,以及為小學語文教學者提供更寬廣的發揮舞臺,各小學校必須結合語文教學實際,對語文教研工作計劃做出創新,從而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提供條件。在新課改背景下,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研活動之一的評課活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小學語文教研的新方向和新思考。
一、目前小學語文教研活動中評課活動存在的不足
從許多小學語文教師的評課情況來看,很多都存在對評課內容缺乏深入分析的現象。首先是評課內容空洞,教師從空洞的大道理開講,針對各種新理念和語文教學目標泛泛而談,但很少結合實例對這些理念進行分析如何才能實現教學目標。這不僅沒有實際意義,同時對聽評課的教師也沒有太大的借鑒作用,評課只流于形式。其次是評課內容追求全面,在實際行動中卻是蜻蜓點水,教師從導入到拓展,最后到結尾面面俱到,然而對實際的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情況卻沒有過多的講解,評課內容仍然停留在理論上,沒有從實例上升到教學思想。最后是評課內容盡顯完美,忽視缺陷,許多教師評課用語太多華麗的溢美之詞,對存在的一些需要改進的缺陷卻不了了之,忽視了評課的診斷功能。
二、新課改背景如何定位小學語文教研的新思考
1.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轉變教師教學觀
各小學要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解讀新課程中蘊含的思想觀念,從而武裝教師的頭腦。學校組織教師定期開展語文教研學習,讓全體語文教師學習語文新課程標準,通過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讓教師掌握和熟悉小學各年級段的語文教學目標,開展校本研修活動,讓各語文教師明確學校的教學要求。同時,促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教師終身學習的思想,通過加強教師自身的學習,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開展小學語文教師間的互動交流
學校在組織語文教師進行教研活動時,要明確時間、地點和內容,并開設多種形式的課程交流活動,比如常規課、示范課和學術研討等,讓每個語文教師都能夠參與其中,通過聽課或者評課的方式進行經驗交流,在總結成果的同時,互相討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共同探討解決方法,從而真正實現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另外,要通過競爭的方式,加強語文教師之間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上的專業切磋、產生思維碰撞、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教學經驗,彼此支持,共同成長。
更重要的是,學校領導要發揮帶頭榜樣作用,以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參與到語文教師間的交流活動中,基于自身的教學經驗指導教師改變教學行為中的不足,并將新的教學評價觀融入教師的語文教學評價中。
3.加強語文教學常規檢查,保證語文教學質量
衡量一所學校質量的標準之一便是觀察學校的常規管理工作,為抓好小學語文教研工作,學校必須重視對教師教學常規的檢查,鞏固教學基礎。通常情況下,學校的常規檢查是由教導處負責,而語文學科則需要學校語文組提供配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領導也要參與語文教學的常規檢查。常規檢查的內容涉及兩個方面:一是針對語文教師的備課、教學案例等教學行為進行隨機檢查,二是針對學生的課堂行為及語文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查看,對存在的不足要及時反饋,對成功的教學案例要進行全校推廣。除了常規檢查外,學校還應該對常規課進行隨機檢查,通過隨機聽課和評課的形式加強教學質量的監控,從而促使教師在日常的教學行為中能夠做好本職工作。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各小學語文的教研活動都取得了一定成績,尤其是新教師基于新課改理念敢于創新。但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各教師也必須正視其中存在的不足,小學語文教研工作在S多環節方面過于隨意性,形式缺乏新意,許多教師對教研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不高。但我們相信,只要全校教師能夠樹立新觀念,認真學習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就能夠在新課改中找到語文教學的新方向。
參考文獻:
二、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問題思考
前面我們分析了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總體處于一個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的狀況,主要表現在教學理念上、教學內容上和教學方法上與新課標的標準和要求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我們認為應該從小學語文教學的主客觀條件進行綜合考慮,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有效的思考和研究。
1.教學理念和師資力量落后。新課改實施以后,教育行政部門不斷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許多教師的課堂出現了可喜的局面。但是,陳舊的教學觀念和落后的師資力量仍是小學語文教學難以取得成效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盡管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較為明確的努力方向,但是農村小學的師資大都比較薄弱,處于“兩低一高”的狀態。一是學歷較低,很多教師大都是中師和高中畢業;二是文化素質相對較低,課堂講授缺乏創意和吸引力;一高指的是他們大都年齡較高,對新事物缺乏興趣,努力工作的后勁不足,很多教師處于熬日子等退休的狀態。鑒于上述因素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仍沿用過去單純注重知識的積累,忽略能力的培養;過分注重成績結果,忽略了人文情感的培養和塑造的傳統教學理念,小學生成為分數的奴隸和考試的機器。
2.教學的模式方法單一。筆者調查發現,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的課堂仍是教師自編自演的獨角戲,小學生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體作用。教學的模式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學生沒有掌握課堂的節奏,課堂氣氛沉悶壓抑,扼殺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活力。不難發現,“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逐步使得學生的思想不斷被模式化和格式化,導致學生懶于動腦,不善思考,厭惡開放性問題,使得學生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不能與年齡階段特征適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鍛煉,各種情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養,課堂教學的育人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3.教學效果整體不佳。教學理念、師資的落后和教學模式方法的單一直接導致了教學效果整體不佳的后果。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往往流于形式,教學模式和方法故步自封,缺乏豐富多彩和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成為教師進行個人表演的道具,教學效果不佳也就不足為奇了。因此,面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弊端,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努力實現教學方式的多樣化,特別是要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多進行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多設置一些豐富多彩和生動活潑的教學游戲活動,把具有生機的教學形式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使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再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而是一種增長知識、提高技能和培養情感的輕松愉悅的享受。
三、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的對策探尋
面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現狀,我們認為應該正視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認真對照學習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追求效率高、成效好、氣氛活的合作啟發式教學。在我30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少問題和改善措施進行了整理歸類,積累了大量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在此和廣大同仁分享。
1.提高教師整體素質,轉變教學觀念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是教學活動主要實施者和指導者,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開展,教學活動效果好壞與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教學理念密切相關。因此,要解決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必須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鼓勵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學習,積極參加各類交流調研活動,不斷提高業務素質水平和管理教學能力。同時,教師應該逐步培養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的意識,自覺通過各種形式給自己充電,不斷提高文化素質和學歷層次。同時,教師要認真對照新課標的各類要求,繼承優良的教學方式,改善不良的教學習慣,逐步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以教師的講解為中心向教師引導學生發散性思維轉變和教師高高在上的教學姿態向平等、開放、合作的教學觀念轉變的三大轉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1-102-01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重要基礎課,對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鍛煉綜合素養意義重大。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努力改進教育教學方式,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出幾點建議。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投入,不再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有效、高效的教學,也必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提供動力保障。在現如今的小學語文中,都面臨一個尷尬現象:我們的語文課越來越不受學生喜歡,甚至連語文老師也讓學生討厭。好多小學生都把精力和興趣轉移到其他科目或事物上,沒有一點學習語文的熱情。教師費盡心思的教,學生“費盡心思”的玩,教學效率一直提不上來。經調查發現,出現這樣尷尬局面的原因是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沒有濃厚的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想意識還未成熟,很多的有意識和無意識行為都是受到興趣的驅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效率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積極地根據小學的各方面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去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樂學,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有許多,其中創設情境是最為常用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有意義的情境,引導學生快樂的學習。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為了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優美的詞句,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欣賞漓江優美的風景,并相機提出問題:漓江的水如此秀麗,如果你蕩漾在漓江你將怎樣表達它的美呢?課文中又是怎樣描寫的呢?請找出文中描寫山水“靜”、“清”、“綠”特點的語句,并加以閱讀體會。有了這樣的情境,學生們就來勁了,并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在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課堂氣氛也異常的活躍。
二、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課程改革以來,我們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式方法都得到了有效的轉變,不在是傳統“注入式、灌輸式”的教學。處在課程改革的今天,為了學生更有效的學習,提高教學效率,作為教師的我們,應不斷的探究教學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給學生最有效的培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教師還要如實的把握實施好以下幾種教學模式,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學效率。
1、自主探究式
自主探究式教學是課程改革大力提倡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教學中應充分的發揮好引導者、參與者和組織者的作用,積極的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探究式教學,讓學生充分經歷問題的發現、問題的研究、問題的解決的全過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等各方面能力,提高教學效率。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自學預習提綱,引導學生獨立學習,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或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先提出問題,然后將學生分析探討,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及時表揚參與探究活動中的學生。這樣,在有效教學策略的指引下,學生的學習會更有效。
2、合作交流式
所謂的教學,說白了也就是一個師生、生生不斷交流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這種交流更為重要。現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課堂,特別是公開教學,都可以看到小組合作學習。這樣的學習模式,有效的拉近了學生、師生之間的距離,和諧了師生之間關系,學生不在害怕、畏懼老師;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能有效的促進高效課堂教學的實現,教學中,也應引起教師格外的重視。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多交流,進行有效的交流,或是組建一些交流小組,讓他們和教師一起研究,交流分享,在使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對他們的合作意識等進行有效的培養,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共同提高。值得教師注意的是,雖然合作交流有利于集思廣益、優勢互補,但是,也要講究個“度”,我們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如果過于頻繁,就會適得其反。另外,學生交流的過程,不是教師放手不管的過程,教師應積極的全程參與,在適當的時機給予點撥和幫助,促使學生的合作交流學習更有效。
三、聯系生活實際,提高教學效率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語文知識是我國五千多年的文化結晶,語文知識即來源于我們的生活,也在我們的生活中得到實際的運用和傳承,具有較強的現實生活意義。教學中,為了加強教學,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教師應積極的將語文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經常引進社會資源、自然資源以及人文資源等;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知識無處不在的魅力,實現語文教學生活化,讓學生在貼近生活、聯系實際中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語文知識,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同時也是他們明白學有所用的道理。
總結:教有千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方法還有許多許多。作為語文教師,只要我們如實的從教材與學生的實際出發,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想法設法優化課堂教學,我們的教學效率就會不斷的提高。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什么才是根本?我認為,習慣培養是根本。新的課程改革使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充滿了活力,但是應當看到,農村學校對新課程的理解和感悟還處于探索階段,如何去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還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許多城市里的教育觀點表面看很獨到,很新穎,但在農村操作起來,很多是不好把握的。最近通過聽一些課,我隱隱感覺現在的農村低年級語文教學開始走向新的極端:一味地課堂對話,一味地強調小組合作,表面看很熱鬧,但這不一定是農村學校語文教學的好方式。
其實,農村低年級語文教學,尤其要遵循農村小學的教育教學規律,盡力使學生具備各種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顯得尤其重要。習慣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農村大部分孩子的幼兒教育幾乎是空白,所以農村低年級語文教學尤其要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無論是人格上的,還是學習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努力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農村學生良好的習慣。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以下幾個方面的習慣養成十分必要:
1.細心認真的習慣
2.說普通話,大膽、大方、大聲說話的習慣
3.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
4.規范、整潔寫字的習慣
5.勤于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
6.好問的習慣
二、真情投入是關鍵
農村小學低年級階段,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有感情,學習語文有激情。而教師就應該有真情。農村小學學生學習語文過程中,要讓他們覺得語文有意思、有情趣,想學語文,這樣才有利于語文課程各個目標的達成。應該旗幟鮮明地拒絕偽讀書。這就需要引導,需要感悟,需要結合習慣養成教育來培養。如果一個學生在一節語文課中,被迫學的好像很有效果,可他從此討厭學語文,那這節課就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課。有的學生可能對教師的某些教學習慣很反感;有可能對教師要求其機械重復地抄寫很反感;更有可能對教師歧視學困生很反感。凡此種種,都可能使學生失去對語文的興趣。不難想象,如果一個小學生看到課表上有某老師的語文,眉頭緊皺,這個語文課還怎么上?我在農村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小學生對語文的真情,往往來自于激趣,要讓學生對語文有興趣,對美好生活充滿熱愛和向往。如果一個孩子從低年級開始就對語文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感情自然也就產生了。求知欲也自然就有了,學習主動性也自然強了。因此,我們說,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愛,肯定源自教師對學生的愛。就像某位專家說過:大愛播種真情!
三、學會讀書是基礎
就讀書方法來說,農村低年級孩子讀書一般都是唱讀。因此要讓他們學會朗讀。好的方法主要有:
1.學會動情地讀書
2.學會默讀,做到默讀中注意力集中,不動指、不動唇、不回視,抓住主要內容等
3.解決詞組與短語的連讀
4.學會長句子的換氣和停頓
5.解決輕聲字的快輕順的問題
當然,農村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讀書有不同的要求。學會讀書,其實就是學會學習。低年級學生需要大量的語文朗讀實踐活動,才可能學好讀好書。
1.快樂教學的概念理解
快樂教學是新時期提出的教育理念,其基本概念是指教師要保持快樂的心態,用一種快樂的教學模式來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是一種沒有批評與反感,只充滿著快樂與幸福的學習模式。
2.快樂教學的應用基礎
在良好的情緒狀況中,能夠保持學生的思維敏捷度和精力集中度,有利于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和愉快的心情,從而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感受語文的語言魅力。
二、快樂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寓教于樂,開展快樂教學
小學生還處于不成熟的年齡階段,具有比較脆弱的心理承受力和小學生應有的自尊心,教師不能因為學生年齡小,而忽略其自尊心和承受力,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從小學階段就應該重視起來,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加注重情緒教學方法。枯燥無味的長時間的課堂教學,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不利于活躍課堂氣氛,也不利于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因此,教師就需要改變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可以把語文知識與實際生活中存在的范例結合在一起,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情緒。比如,在開展《雪孩子》這一教學內容時,可以在講這篇課文之前,讓學生自由討論和發表對雪的認識,以及是否都玩過堆雪人的游戲,再勾起學生的情緒積極性的同時,再深入提問學生是否喜歡雪人,最后通過系列的談論回答引出這次的講課內容即雪孩子。學生在互相討論、分享心情的同時,會極大地促進課堂氣氛的活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2.情境教學,重視快樂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教學場地還是在教室中,學生安分地坐在座位上,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工具就是黑板、粉筆和語文書等這些傳統的課堂教學工具。學生在這種缺乏課堂教學氛圍的情況下,不利于其產生正面的心理情緒。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雖然不能改變教學場地的所在地,但是可以創新和改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營造一個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根據教學內容,大膽發揮形象力創設與眾不同的教學場景和教學模式,使學生重新認識語文的不同意義和內涵,重新恢復對學習語文價值的重視度。語文教學內容不同于其他教學內容的一大特點是,語文內容中處處包含著不同的情境想象力和情境創造力,所以,教師應發揮語文教學這一巨大優勢,開展豐富的語文教學內容。比如,教師在開展《雅魯藏布大峽谷》這篇教學內容時,為了更加直觀地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到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景觀,可以先播放一段關于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視頻片段,讓學生先進入到神奇美麗的景觀中,然后再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有圖、有聲、有字的立體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在讀、看、想的學習中,感受大自然的無限魅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課堂教學的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到的和看到的景色內容,談談自己對這節課中心內容的認識,以加深學生對這節課主要內容的了解掌握。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體,其教學質量如何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程度、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實現素質教育呢?對此,筆者認為應抓住以下幾點。
一、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以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條件。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只有在課前準備充分,明確教學目標、熟悉教材、了解學生實際,才能保證課堂教學高質量地完成。
1.強調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考慮,以更好地實現課程的總體目標。
2.研究教材。教師對教材的熟悉程度直接關系到其課堂教學質量。一方面,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掌握各部分知識的結構和聯系,明確本節課在整本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做好本節課的研究,對教材進行分析,掌握重點、難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3.研究學生。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可能都一樣,不同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智力水平、能力水平、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都不相同,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不同情況,才能更好地選擇教學方法,確保人人都能獲得發展。
二、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學得輕松而有成效。但是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要靠教師的引導、啟發。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他們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提高語文素養。
1.精心設計導入。良好的開端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正如一本故事書,故事情節開頭的引人入勝,能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使之情不自禁地進入到故事情境中。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重視導入這一重要教學環節,采用多種趣味性導入方法,引領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授《荷花》一課時,我運用了謎語導入法,課前讓學生猜一猜“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綠盤上”是什么?這種導入方式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能讓學生很容易就猜到“荷花”并興致盎然地進入課文的情境。此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回憶聯想式”“游戲導入法”“實物演示法”“釋題直入式”等多種方法去導入課文,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某位教師,就會喜歡上他所教授的學科。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應形成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關系,這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一個歡樂、和諧、寬松的的環境中快樂學習。課上,教師要從講臺上走下來,放下權威的架子,走進學生,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共同探討、解決各種問題;課下,教師要與學生成為朋友,以真誠的心面對他們,傾聽他們的煩惱,和他們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樣,久而久之,師生之間的關系融洽了,課堂氛圍變好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就被激發出來了,就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精心設計課堂提問,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好的提問能夠一石激起千層浪,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引發學生深入思考。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問題的設計,使之結構合理,邏輯嚴密,重點突出。具體來說,問題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目的明確。教師所提問題不能模糊,一定要明確是為了什么而提,如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是為了發展學生的能力而提。只有目的明確,問題清晰,學生才能更好地進行思考,更輕松地掌握語文知識。二是要有深度。教師所提問題一定要能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而不能僅讓學生回答“是”與“不是”,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之深入思考。三是要有層次。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教師所提問題必須符合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語文水平。如難度較高的問題可以安排優秀的學生來回答,需要進行一定思考的問題可以安排中等生來回答,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可以安排學習較困難的學生回答,從而使所有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都能體驗到成功。
四、加強小組合作學習,促使學生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新課程改革提倡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較之以往的傳統學習方式更加開放、自由。語文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確保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積極。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學生間互幫互助、取長補短,能夠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因此,教師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那么如何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呢?筆者認為,可采取以下步驟:第一步,合理分組。教師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按照四人、六人等分為一組,讓他們進入學習情境。這種分組方式有利于以優輔差,促使學生共同進步。第二步,布置學習任務。教師應根據本節課內容布置學習任務,讓各小組成員自行制定學習計劃,并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做不同的分工,有所側重。第三步,交流、討論。小組成員既要多做交流,共享學習成果,也要針對不能達成一致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第四步,匯報。小組代表應將各小組最后得出的結論,匯報給教師,然后師生一起探討,共同做出評價。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小組討論中不能袖手旁觀,要進行巡視,發現問題及時點撥,以確保學生的思維方向始終正確。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其教學質量,我們只有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尋求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使語文教學更上一層樓,全面實現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在新課改背景下,為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未來綜合發展,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改變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提升語文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與口語教學有效性,以完成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任務。
一、小學語文識字有效教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為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使用聯想生活識字教學方法,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特點,引導學生根據漢字音、義、形展開聯想,增強學生學習記憶,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猜謎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更為清晰理解漢字字形、字義;其次,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使用再現生活識字教學方法,利用實物刺激學生感官,如在“串”字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算盤珠,如在“尖”字教學中,就可帶領學生觀察圓錐體,再次,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歸生活識字,鼓勵學生去觀察校內告示牌、櫥窗漢字以及校外車站牌、廣告牌漢字,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1]。
二、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教學
(一)合作教學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教學法,讓學生在溝通交流中完成閱讀學習任務。與此同時,通過合作教學還可以鍛煉學生基本技能,學生需在小組合作中傾聽其他成員話語,以鍛煉學生聽的能力,需要學生組織語言表達個人觀點,以鍛煉學生說的能力,需要學生有感情朗讀,鍛煉學生讀的能力,需要學生書寫整理觀點,鍛煉學生寫的能力。在合作教學法應用中,首先,小學語文教師應科學劃分學習小組,保證各組之間學習能力均衡,組內成員分工明確,組內成員需擔任組長、記錄員、匯報員等職責,其中小組長應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閱讀理解能力,可以起到帶頭作用;其次,小學語文教師應為學生布置具有討論價值的問題,保證學生合作討論興趣。例如,在《找春天》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閱讀課文,你從哪找到了‘春天’?”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活動,提高學生閱讀效率。
(二)情境教學法
小學語文教師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讓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為生動,以喚醒學生情感體驗,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生活情境,考量學生現實生活經驗、引入生活素材,以讓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為豐富,如在《傳統節日》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當地傳統節日特色活動圖片、視頻,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其次,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使用圖畫展現情境,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剪貼畫、多媒體圖畫、粉筆畫、簡筆畫,利用圖畫感受文本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再次,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音樂為學生渲染情境,讓學生在音樂氛圍中理解課文主題,體會作者情感;最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為學生構建課堂表演情境,例如,在《狐假虎威》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組織學生戴頭飾進行角色扮演,可以依照課本表演,也可以進行適當改編,以讓學生在角色代入中體會“人物”情感。
三、小學語文寫作有效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教師使用讀寫結合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無話可說的問題,幫助學生豐富個人寫作素材,以提升寫作教學有效性。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帶領學生共同揣摩文本語言表達、謀篇布局以及遣詞造句,幫助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修辭手法,并實踐應用作者寫作方法開展寫話訓練;其次,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發揮課外閱讀作用,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日常閱讀中記錄手抄本,記錄所學寫作知識;最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文本帶領學生開展段落仿寫、續寫活動,為學生提供創新思維發揮平臺,讓學生在寫作鍛煉中獲得學習成長。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形式帶領學生開展看圖寫話訓練,在具體教學中,可以引入繪本教材,以豐富的圖片開展寫作訓練,提高學生寫作興趣。
四、小學語文口語有效教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語文口語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主要任務之一。首先,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為學生營造和諧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在課堂中發表個人看法,讓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尊重,鍛煉學生敢于說話的膽量;其次,小學語文教師應借助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識字教學,帶領學生開展朗讀活動,讓學生學習口語技巧;最后,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辯論會、讀書分享會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自身的口語技巧[2]。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采用聯想生活教學法、合作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讀寫結合教學法以及活動教學法,可以切實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口語教學有效性,以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