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3 10:46:4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從資金流配置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看,我國區域經濟呈現“相對差距略有縮小、絕對差擴速放緩”的發展態勢,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與阻力并存,資金流協調區域經濟發展進退交織。分析國內區域資金流動和經濟發展的動態演變過程,評估資金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成效,是探索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目標的前提。
(一)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宏觀基本面1.持續強效的宏觀經濟政策支持。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央就提出將縮小地區差距作為長期堅持的重要方針,并相繼推出了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系列戰略。“十一五”時期,中央首次提出推進主體功能區形成,并根據各區主體功能定位作出了調整完善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的戰略部署。十六大順應我國經濟發展客觀形勢,調整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四大板塊”的區域條狀化分布,打造“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大類主體功能區。2013年,中央進一步細化區域政策,制定和實施了珠海—西江經濟帶、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等區域規劃,不斷加大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力度。當前,中央又進一步提出“一帶一路”的重大戰略構想,將區域協同發展作為我國經濟新常態的重點,從點到面力推涵蓋我國所有省市區的“一弓雙箭”的戰略布局。2.持續向好的區域經濟發展局面。隨著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深度落實,我國區域經濟格局由“東快西慢”向“西快東慢”轉變。2008年,中部GDP增速反超東部;2010—2013年,中、西部地區GDP加權平均增速為11.8%和12.7%,分別高出東部地區1.1個和2.0個百分點;截至2013年年末,中、西部地區GDP占全國比重為44.4%,比2010年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王小娥,2014)。⑦區域經濟增長需要外部拉力和內在推力的相互作用,無疑,資金配置管理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內外部資金整合利用的過程。從外資使用看,2014年上半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33.3億美元(折合3899.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⑧從內部投資看,2014年1~6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1277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3%),地區經濟內生動力明顯增強。⑨
(二)資金流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盡管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宏觀基本面勢態良好,但區域經濟發展始終明顯受到資金供給、區間資金流動和外資流入方向的影響。資金流協調經濟發展遵循的是市場價值規律,要素報酬率直接決定資金流向。1.資金流動總量與區域差距。自改革開放以來,資金分布不均衡現象在我國持續存在。東、中、西三個區域之間資金總量不均衡,整體呈現東部流動集中,中部、西部分散的特點。社會融資方面,東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偏快。數據顯示,2013年,東部地區社會融資規模達8.5萬億元,占各地區社會融資規模的52.2%。⑩信貸規模方面,東、中、西部資金流動規模、更迭速度差距明顯。2013年末,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分別為42.2萬億元、11.1萬億元、14.6萬億元和5.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5%、15.7%、17.2%和14.0%。瑏瑡外資利用方面,2014年上半年,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26億美元,同比增長2.8%,占比83%;中部地區61億美元,同比增長9.6%,占比9.6%;西部地區46億美元,同比下降11.5%,占比7.4%。瑏瑢2.各資金流動項與區域差距。在我國階梯式的區域經濟現實中,發達地區、中心城市的市場成熟度相對較高,更具資金吸引力;中西部地區雖然資金需求量大,但資金獲得率相對要低。就融資成本而言,東部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個數約占總量的40%,市場競爭較激烈,企業議價能力較強,資金使用成本較低,而中西部地區則相對較高。2013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全年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7.03%、7.69%、7.70%和7.44%。瑏瑣就資金通融而言,發達城市總部經濟效應突出,資金融通量大。2013年,北京資金凈融出42.4萬億元,是最主要資金融出地區;江蘇、廣東、上海、山西和吉林位居資金凈融入前五位,合計凈融入資金22.6萬億元。
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資金流管理策略
資金流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目標能否實現,客觀上反映為區域經濟發展是否處于理想狀態。圍繞區域經濟發展的科學內涵,制定相應的資金流管理策略,是“十三五”期間深入實施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整體戰略,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路徑。
(一)區域經濟發展的理想愿景按照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科學內涵,結合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實際,在資金流配置管理的視角下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理想愿景可以表述為:在全區域生產要素無障礙流動的大環境中,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四大板塊”按照自身在區域分工中的精準定位,突出競爭優勢,在全國乃至全球經濟舞臺中找準位置,確定各自的區域產業結構,發達地區依托良好的資源優勢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實現支柱產業錯位發展,并以產業轉移及技術擴散帶動大批與之相關的落后地區,實現生產要素區域互濟以及資金運作效能最大化,將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其中,區域分工精準定位是發展前提,支柱產業錯位發展是基礎支撐,資金最優效能運作是增長動力,生產要素區域互補是增效措施,國民收入合理分配是內部目標,參與全球市場競爭是外部目標。
(二)區域資金流配置管理策略“十三五”期間,在有效抗擊經濟下行壓力的同時重點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從資金流配置與管理著手,堅持“公平、協調、共享”的指導思想,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確保目標的可觸及性,把握措施的可操作性,以增強區域微觀主體市場活力。
1.加強全國區域資金布局計劃。區域資金布局計劃是為維持全國資金的流動性和適當的資本結構,以有限的資金謀取最大效益的資金籌措和使用的計劃。制定“十三五”期間以優化資源配置和協調區域發展的全國區域資金布局計劃,關鍵是要以“十三五”規劃為指導,縮小資金布局單元,提高資金投向的精準性與有效性,保持區域發展戰略與資金系統管理目標的一致性。(1)合理安排主力資金,梯度承接產業轉移。“十三五”時期,全國資金布局計劃需要突破資金局部的分塊管理思想,將國家產業政策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以開發姿態打開互濟通道,綜合利用生產、運輸、銷售一體化的綜合網絡,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等梯度轉移與承接產業,引導資金流向和投資重點,安排一定規模的資金投入到對區域經濟發展更具協調力的優勢產業,帶動東、中、西產業結構升級。(2)開展資金聯姻,謀求跨區共贏。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轉變資金區域分割、各自為用、統收統支、投資單一的局面,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以企業聯合為基礎、以項目合作為紐帶,增加內部資金相互調劑的可能性,開展合作跨區域性多種資本聯姻,促進物資生產與資金流動的良性循環,以投資謀求區域經濟共贏、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2.落實全國重點項目資金。在經濟轉型發展的攻堅期,把握發展脈搏,“軟硬”兼施,聚焦項目,招募資金,是促進區域經濟聯動、協調、均衡、和諧發展的根本。(1)以“硬手段”落實重點項目。首先,在對“四大板塊”產業總體布局和結構足夠調控的基礎上,以加快項目建設作為突破口,抓住區域經濟發展的敏感點,積極開放跨區域合作的全國性項目。其次,從產業方向、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集約用地等方面對擬落戶項目實施綜合評審,杜絕規避或違背區域分工及主體功能區建設要求的大型項目立項。再次,大力開發易于形成產業聚集、產業升級、形成新經濟增長極的全國性制造業項目;高度重視事關全國整體發展的總部經濟、金融、電商等三產類項目落地生根;重點關注科技含量高、財政貢獻大、對區域產業平衡有重要調劑作用的現代服務項目的引進和培育。(2)以“軟實力”保障資金到位。“軟實力”關系到重點項目立項后的發芽生根與壯大成長。為保障全國性重點項目的落實力度,最需要增強區域經濟發展的“軟實力”,加強資金配置與管理機制建設。一方面,建立項目資金招標機制。公開項目的計劃、可行性、利潤率等指標,選擇資金實力雄厚、資產狀況優良的區域內外投資,通過市場化篩選支持項目資金的運作;另一方面,建立項目聯動配合機制。多方管理部門聯動配合就所開發的重點項目實施全程跟蹤服務,監督項目資金流向與使用效率,及時予以公示,實現項目規模效益。
3.全面開發金融發展潛能。地方金融與地方經濟共生共榮是客觀存在的規律。地區金融機構的市場定位決定其與區域經濟發展更具目標一致性,客戶結構決定其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更具調節性。以政策支持挖掘地方金融潛能是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資金管理策略。(1)統一全國金融戰略目標。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出發,強化宏觀調控與微觀指導作用,從全國的視角統一區域經濟與金融發展戰略目標,避免出現資金流向偏離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目標或過度競爭等問題。一方面,引導分散的地區金融市場統一到全區域金融大市場之上,通過規模效應聚集資金有目標的支持重點區域內項目的建設,加速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京津冀經濟圈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相對薄弱地區的資本流動,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金融監管部門的橋梁與平臺作用,通過對各區域發展目標的精準定位,協調金融機構與政府、企業以及廣大居民的關系,引領金融機構服務統一目標,積極服務區域經濟協調發展。(2)構建有效的金融服務體系。在良好的競爭環境中,挖掘全國性金融機構以及地方金融兩方的優勢潛能,是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一方面,應實施差異管理,有針對性的對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做出金融貢獻的金融機構調整存貸比考核標準,降低金融機構運營成本,單列重點項目信貸專用額度,通過諸如沖銷壞賬和資本金補貼等措施,打開金融信貸資金支持區域經濟發展的釋放通道;另一方面,培養良性競爭。適度放開區域性金融機構網點規模限制,鼓勵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或參股建立中小型銀行,與全國性金融機構良性競爭。通過市場競爭機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及資本運用效用,集聚區域內外可用資金,增加增量資金投入,促進區域間金融資本的合理流動。
4.拓寬社會資金融資渠道。鑒于財政性扶持的財力有限,商業銀行“惜貸避險”以及外資對高資本收益的追逐,因此在協調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中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金融市場,拓寬適合各地區經濟發展的資金流動渠道。(1)培育高效性資本市場。順應區域經濟多元化投資與企業多樣化融資的大趨勢,加強對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培育,建立超前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中、長期債券市場,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通過制度創新與管理完善,積極引導市場主體參與資本市場活動,規范市場運用資本融資工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2)創新市場性金融產品。結合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豐富金融工具與產品供給,形成涵蓋股票、債券、票據、期貨、理財的多次產品體系,為區域項目合作提供資本市場融資服務。強化資本市場主體要素建設,實現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有機對接,支持實力強、發展前景好的大項目利用市場性金融產品直接融資;幫扶中小科技型企業以知識產權與股權、債權轉化的融資方式,緩解資金短缺癥狀。(3)建立融資補貼機制。結合各區域資本市場結構特點與發展層級,以政府推動與專家評估相結合的方式,建立重點項目名單。堅持“產業相關、行業相近”的原則梯次推進資源整合,分類給予融資指導,對列入名單的重點項目給予補貼。對資本市場融資項目前期工作給予費用補貼,加大對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工作力度。同時,對引進上市公司的獎勵補助加大,以增強對上市公司的培育。
5.完善資金價格引導機制。區域資金流動機制不健全是導致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立足于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現狀,完善資金價格引導機制,扭轉資金逆向流動是解決我國區域差距的有效手段。(1)盤活存量信貸資金。遵循資金運動基本規律,根據“四大板塊”間實體經濟長短期資金需求差異,科學核定各融資主體的資金需求量,充分發揮利率市場化在資金調節與流動性管理方面的作用,盤活存量資金,合理“去杠桿化”。逐步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有效緩解資本約束壓力,改善信貸資產期限結構,增強資產流動性,將信貸資產證券化資源配給信貸投放符合政策導向的商業銀行,提高欠發達地區實體經濟部門的資金可獲得性,改變市場上低效配置資源的問題。(2)新增差異信貸支持。結合“四大板塊”產業群體融資需求特點,整合可利用資源推進金融產品、服務手段以及技術工具創新;優化信貸增量結構,實施差異化定價,有重點的支持區域經濟發展。適當取消對發達地區的信貸規模控制,針對發達地區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內的大企業以及上下游小企業開展批量金融服務;適度安排對落后地區的定向資金支持,針對老工業區、落后地區以及新規劃區所引進的高風險且無抵押、弱擔保的新興項目、轉型項目,安排差異化的優惠定價,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6.創新銀行金融服務模式。區域經濟發展的縱深延伸對商業銀行提出了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新要求。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推進零售業務及銀行網點智能化轉型,擴大受眾范圍,提高金融服務覆蓋率,是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新途徑。(1)運用互聯網技術更新業務模式。從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高度推進互聯網技術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大產品創新應用與推廣。重點是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納入到全國銀行體系整體建設之中,將傳統銀行系統與在線金融、移動金融等新興技術模式加以整合,構建物理網點與網絡銀行相適應的業務體系。創建金融業務跨行、跨區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模式,通過突破區域的空間與距離限制的在線操作,擴展優質金融服務的受眾范圍。(2)利用外部驅動力推進網點轉型。網點是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基礎經營單元,客戶是商業銀行最重要的資源。在區域經濟變革發展的特殊時期需要引導商業銀行順應外部經濟環境與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根據區域客戶群體分布特點和流動狀況,將區域經濟發展訴求體現在商業銀行的區域網點分類、規模布局和功能設定之上,將業務重心定位于為當地的中小企業和個人提供金融服務之上,擴大區域金融影響力與輻射力。(3)挖掘內部發展力,放低服務姿態。相對于全國性商業銀行,區域性銀行對網點的依賴程度更高,挖掘區域銀行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內部發展力是升級金融服務地方經濟的關鍵。摒棄傳統的客戶營銷服務姿態,將被動的“坐商”服務模式轉變為主動的“行商”服務模式,建立直銷銀行或社區銀行服務模式。引入大數據與互聯網技術,運用遠程電子渠道實現服務升級、資源整合及網點業務配合,有針對性地實施網點的客戶服務,提高區域商業銀行在本區域內的經濟帶動力和政策執行力。
7.深化財政政策導向作用。區域財政政策是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杠桿,在收斂區域經濟差距中的作用很實用。構建一個具有自律機制的能有效運行的基層財政體制,使之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戰略性、有效性、連續性的引導作用。(1)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增強財政的杠桿性作用。建立與完善科學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是縮小區域經濟差距的重要財政手段之一。在內部操作方法上,下放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審核權,減輕基層財政配套壓力;規定資金用途,提升上級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效率與操作透明度。在外部激勵保障上,建立以量化指標為主的考核評價體系,將各種財政性轉移支付直接列入地方預算。加大對落后地區的轉移支付,重點監控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效率。(2)加大財政公共建設投入,增強財政的保障。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是配置資源的基礎性手段,改善宏微觀金融生態環境是吸引投資到落后區域,提高落后區域自我發展能力的根本。具體的做法就是將投資重心從競爭性領域轉向基礎設施建設與社會保障等非盈利性領域;開展公益性社會征信體系建設活動,解決薄弱地區的信用環境。(3)注重區域相關政策配合,增強財政協調性。任何區域的財政政策都不孤立存在的,應通過產業政策、金融信貸政策的支持,靈活運用財政投融資工具,才能有效配置資金流,提高投融資效率。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協調區域經濟發展需要靈活的金融信貸政策安排,協調全國貨幣政策的統一性與區域差異性,實施特殊的區域金融政策。通過傾斜性的金融信貸支持政策,有選擇的運用信貸資金支持落實地區改善經濟基礎薄弱的狀況。(4)加強財政資金運行監管,增強財政透明度。建立以財政資金管理為核心,以資金計劃執行為主線,以資金使用效益為重點的管理監督體系,確保資金支出的有效性。一方面,監督財政資金的數量與流向。單列支持落后地區經濟發展的財政資金,防止資金挪用與擠占;建立產業發展股權引導基金,通過市場化篩選支持項目的運作。另一方面,監督重點項目資金的使用與效率。對地方重大基建項目以及專項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實施動態監控與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在“有保有壓”的原則下進一步優化財政收支結構。
改革開放后,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我國經濟發展處于越來越穩定的狀態,各行各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區域經濟出現了不平衡現象,針對這種現象,政府必須采取措施進行改善與協調,促使區域經濟發展得以平衡,并且深入總結區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外貿易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本區域經濟的進步與發展。與此同時,也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要想使區域經濟朝著快速、平穩的方向發展,就必須構建良好的對外貿易環境,促使對外貿易的積極性、活力得以調動,使對外貿易作用充分發揮。
一、區域經濟發展、對外貿易兩者間的關系
就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而言,對外貿易扮演了兩個角色,一方面,對外貿易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對外貿易的產生導致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產生了較大變化。
1.對外貿易的負面影響
對于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而言,因各國家在經濟發展方式上存在差異,極易受全球經濟市場的影響,容易出現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從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上看,兩者的產業結構有明顯差異,導致兩者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不平衡狀態,區域對外貿易可能會發生兩級分化。在發達國家中,對外貿易活動所占比例較大,然而發展中國家則大多使用高耗能能源,伴隨時間的延長,高能耗產品會嚴重破壞區域環境,對現代區域經濟發展具有不良影響。
2.對外貿易的積極影響
對外貿易可分為兩種,分別為進口貿易、出口貿易,在對區域經濟發展進行分析時,需綜合評判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人們必須意識到,對外貿易可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隨著外部市場的擴張,本區域經濟能夠得以帶動,不僅能夠促使勞動生產率大大提升,而且能夠改造、升級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模式,促使區域經濟發展朝著科學、穩定的方向發展。其次,在區域經濟發展中,進口貿易也占據了較重比例,市場需求對進口貿易具有刺激作用,可增加進口貿易,對新經濟增長點進行培育。另外,進口貿易有利于引入外國先進技術,促使相關項目研發費用減少,使產品生產效率提升。利用進口貿易,能夠同本區域經濟產生競爭關系,采用優勝劣汰的方式,使區域產品盡快更新換代,促使產品設備變得越來越完善。通過制定合理、完善的發展戰略,有利于使區域經濟發展得以推動,對本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刺激作用,可使經濟轉型加速。
二、對外貿易、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相關策略
要想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就必須制定合理的發展方案,明確對外貿易區域經濟發展特征,使區域經濟發展得以平衡。
1.促使人力資本投入增加
目前,我國信息化進程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且工業發展迅速,若單純憑借資金投入與勞動力,則難以使現代經濟增長需求得以滿足。從目前的經濟發展情況上看,企業不僅要重視投入資金、勞動力等資源,還需進入先進的科學技術,并且合理應用新技術,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政府要制定明確的發展方針,以科教興國作為發展目標,加大力度培養優秀人才,促使資金利用率提升。就區域教學而言,需轉變傳統教育模式,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條件。除此之外,還要注重提升勞動者的專業素養,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使醫療保險制度變得更加完善。
2.調整產業結構
因受到地域特征的影響,導致我國經濟發展出現了不均衡的現象。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基礎設施也逐漸完善,政府在相關政策上對東部地區的發展有所傾斜,基礎條件較好,然而西部地區的發展卻不夠理想。上述原因的產生與政府在不同區域、不同階段所采取的措施存在關聯,目前,各地區的政府都已經對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并且開始采取措施,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進行扶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促使農村機械化水平提升,提高農產品生產效益,調整產業結構,促使工業化進程加速。
3.促使對外貿易機會變得更加均衡、平等化
目前,在對外貿易發展過程中,各區域經濟發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不過從實際發展情況上看,也存在差異。各區域在相關政策法規、基礎設施上有明顯差異,這會致使區域間貿易機會出現差異,各區域經濟發展受到約束。為此,區域政府要采取措施對區域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并制定合理方案使相關法規變得更加完善,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三、結束語
在各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對外貿易活動可起到很大推動作用,然而每個國家的不同區域在科學技術、基礎設施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定差異,區域政府必須意識到這一點,并采取完善措施,制定合理、科學的政策法規,使這種差異縮小。對外貿易中的作用機制會對區域經濟發展過程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政府必須制定協調發展策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一)以擴張經濟總量為發展主題
目前影響錫赤通地區一體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在于經濟總量太小,不足以形成區域產業發展的內在需求,不足以形成支撐區域分工的經濟流量,也就不可能實現區域有效的分工與合作。
因此,盡管從全國、全區或自治區西部的發展水平看,已進入促進結構升級和轉變發展方式的發展階段,但針對錫赤通地區目前尚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起步階段的客觀現實,“十二五”期間,必須千方百計地把做大經濟總量作為經濟工作的基本立足點。不要人云亦云地別人抓結構調整,我也抓結構調整,別人抓轉變方式,我也跟著抓轉變方式,而是要重點圍繞解決發展不足問題,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理念,通過引投資,上項目,加大資源開發力度,始終保持一個高于全區和全國的較快經濟增長速度。在政府目標考核中,GDP和固定資產投資考核指標不僅不要淡化,而且要適度加強,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地區經濟總量有一個大的突破,為“十三五”或以后更長時期內調結構、轉方式、保民生奠定足夠的總量基礎。
(二)以壯大主導產業為中心任務
盡管產業結構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錫赤通地區的主要問題并不是產業結構不合理,而是主導產業的發育不足。因此,“十二五”期間,錫赤通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中先不必過分地追求經濟體系的完整性和經濟結構的合理性,而是要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主導產業的培育和做大做強上,一是扶持已有一定基礎和苗頭的能源、冶金、化工、農畜產品加工等產業盡快做大做強,二是抓住機遇,創造各種條件接納產業轉移。三是加大區域特色資源開發,盡快形成新產業。堅持先引進、后規范,先形成、后優化的方針,通過不拘形式、不拘內容地培育和引進新產業,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骨架。待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根據不同產業的功能和定位,再通過填平補齊完善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結構,形成區域產業體系。
(三)以做大中心城市為關鍵環節
中心城市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針對錫赤通地區目前總體城鎮化水平較低、城市規模小、帶動區域發展能力不強的現狀,要把城市建設作為區域發展的關鍵環節。
首先,要構建區域合理的城鎮體系構架,依托區域內的自然生態條件、人口集聚和產業發展要求,結合區域內城鎮化發展的步驟和節奏,制定區域城鎮體系建設規劃,明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特色重點小城鎮的發展規模和功能定位,形成功能互補和區域城鎮體系。
其次,要重點加強中心城市建設。針對區域中心城市首位度不夠、集聚人口和帶動經濟發展的能力不高狀況,“十二五”期間要以做大做強赤峰、通遼和錫林浩特三個中心城市為目標,以擴大城市規模,提升城市功能為中心任務,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市產業發展,推動全民創業和城鄉就業,降低農民牧民進城門檻兒,加強環境整治和綠化美化,強化科教醫療等公共服務等措施,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宜業性、便捷性和保障性水平,形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要素集聚和服務輻射核心。
(四)以完善基礎設施為重點舉措
基礎設施的發達程度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支撐條件。近些年錫赤通地區的交通、通訊、倉儲、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雖然取得重大進程,但受經濟實力所限和歷史欠帳較多,加之區域面積巨大,目前基礎設施薄弱仍然是制約發展的重大瓶頸。
因此,錫赤通地區要按照適度超前原則,處理好經濟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的關系,創新基礎建設融資及運行管理體制,力爭通過“十二五”的建設,使區域基礎設施覆蓋面和水平有個大的提高。在具體建設內容上,一是基于提升城市功能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基于城市聯通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基于資源運輸和產品運輸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基于能源輸出的電力通道等建設;五是基于解決水源保障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六是基于信息傳輸的通訊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五)以融入周邊發展為突破路徑
錫赤通地區目前尚處于經濟發展的起步階段,經濟總量、產業體系都不足以形成自主的發展機制,必須以借力周邊作為經濟發展的突破路徑。因此,要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服務周邊、配套周邊作為基本方針,加強區域合作,參與產業分工,借助京津冀和東北三省的資金優勢、技術輻射、產業帶動和基礎保障等條件,促進自身經濟的快速發展。
首先,要突出合作重點。根據錫赤通與周邊地區的資源及經濟互補性,一是要以能源為媒介。隨著東三省、京津冀經濟能源短缺問題進一步凸顯,通過與周邊協作解決能源保障問題的合作意愿進一步顯現。錫赤通地區要充分利用好自治區出臺的資源配置政策,加強與周邊地區電力、煤炭、油氣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把錫赤通地區建設成東部重要清潔能源基地。二是以產業合作為目標。東北三省未來幾年將有數億元產值的配套合作產業。錫赤通地區要搶抓機遇,著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大企業,通過接納產業轉移植入與東北產業體系配套的新產業,促進區域特色優勢產業的形成。三是以創新體系合作為保障。依托東三省和京津冀地區的科研、人才、技術等領域的優勢,共建共享區域創新平臺,開展共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促進區域內人才資源合理流動,提高區域技術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共同打造東北地區國家創新產業基地。
其次,要明確合作方向。針對錫赤通地區的區位條件和周邊省市的不同特點。一是在能源合作方面,因目前京津地區的能源供應有山西和蒙西作保障,錫赤通地區的能源合作對象應重點著眼于遼寧省。二是在產業合作方面,根據周邊地區的產業結構和帶動能力,錫赤通地區應重點加強與遼寧、吉林和天津的產業配套協作,而與黑龍江的產業合作應以呼倫貝爾市為重點。三是在科技人才合作方面,應以北京、天津、遼寧等省市為重點。
二、錫赤通“十二五”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
(一)在推進路徑上堅持政府主導原則
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兩種路徑。一是市場主導路徑,即主要通過區域市場的自然發育和企業間的經濟聯系,形成區域自由的資源要素配置機制、合理的產業分工協作體系、共享的基礎設施建設格局和統籌的城鄉公共服務等。二是政府主導路徑,即通過政府的統籌規劃和行政化的資源配置措施促進區域協調協作發展。一般適用于處于發展起步階段的地區,政府通過統籌規劃和集中投入,促進盡快形成區域經濟增長極。
鑒于錫赤通地區經濟基礎薄弱,尚處于開發起步階段的客觀實際,為了盡快形成自治區東部增長極,建議采取政府主導路徑促進錫赤通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通過一定時期內的政府集中投入和產業政策傾斜,使錫赤通地區的經濟總量、產業體系和基礎設施條件有個較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善,為區域經濟產業分工奠定一定的總量基礎和支撐條件。
(二)在產業布局上堅持集中集聚原則
現代產業需要集中集聚發展,集聚才能形成產業集群,產生規模經濟效益和范圍經濟效果。錫赤通地區在目前的初級發展階段,可以暫不考慮產業結構的合理性和產業體系的完善性,但必須充分認識優化產業布局的重要性,盡可能地避免重復建設、布局分散和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問題。
首先,要合理優化區域的空間開發體系。要按照主體功能區的基本要求,依托國土空間的自然屬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空間規劃引導人口規劃,人口布局引導城鎮和產業布局的基本方針,對區域的生態屏障、城鎮體系和重點產業發展區域做出控制性規劃,不同區域采取不同的開發方針。
其次,要把握好區域開發的不同時間步驟。區域總體開發要堅持非均衡發展方針,按照“先點上突破、再軸線聯結、然后全面發展”的分步實施策略,在“十二五”期間以重點城市和重點園區的點上突破為主,形成帶動區域發展的增長極。
再次,針對目前區域內工業園區規模小、水平低、布局分散、產業雷同等情況,要積極推進工業園區的整合和共建共享,按照靠城不進城的原則,選擇幾個區位條件好、配套能力強的園區作為自治區重點支持和區域聯合共建的重點園區,力爭在短時期內上規模、上檔次,形成園區做大支撐城市發展、城市發展服務園區提升的良性互動機制。
(三)在內部一體上堅持利益誘導原則
錫赤通地區雖然具有地理上的鄰近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資源上的互補性等一體化發展基礎,但總體利益和局部利益、近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矛盾將客觀上影響著區域一體化發展格局的形成。
錫赤通地區涉及三個盟市級政府、32個旗縣級政府,還有若干個具有部分行政職能的工業園區或開發區,行政主體的多元化必將導致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各地區出于各自GDP核算和財政收入等利益目標的考慮,會在資源配置、產業分工和產業布局等方面以自身利益最大化進行目標選擇和政策設計,造成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沖突。這是目前區域內部出現重復建設、產業同構、布局分散和招商引資政策沖突的根本動因。
因此,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需要以利益為紐帶,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通過建立合理的GDP核算制度和財政收入分成制度,健全的資源生態補償制度和公共資源及產品共享制度,并輔之以國家和自治區的政策激勵制度和投資傾斜制度,促進區域內各利益主體變區域分割為區域統籌,變與鄰為壑為開放協作,從而形成統一、開放、協作、共享的利益機制,克服由于行政利益多元化導致的各自為政。
(四)在周邊協作上堅持甘當配角原則
錫赤通地區要實現與東北三省和京津冀地區的經濟協作,既要克服缺乏自信心理,又要擺脫盲目自大情緒,要正視發展差距,端正合作態度,采取主動方針,制定正確的合作策略。
首先,要堅持甘當配角原則。針對區域內經濟基礎薄弱,現在產業競爭力不強的實際,在產業分工上要樹立“一切圍繞周邊,一切配套周邊和一切服務周邊”的理念,先不必強調在整個產業體系中的主導地位,也不必考慮產業層次是否低端,而是重點考慮產業規模和重點企業的做大做強,關鍵是要通過產業地位的提升爭取在區域產業分工中的主動占位。
其次,要改變對外來企業開發資源模式的片面認識。要處理好近期開發與長遠發展的關系,要積極引進外省市的資金和大企業加速資源開發,不要過分強調所謂的利益流失、對地區經濟帶動不大等問題。這是所有欠發達的資源開發地區必須經歷的一個痛苦過程,關鍵是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促進資源開發盡可能服務于地方經濟,通過發展逐步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再次,要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對于區域內發展所需的人才、技術等高級要素,要堅持拿來主義原則,通過技術引進、項目合作和人才培養等多種模式提高區域的創新發展水平。
三、錫赤通“十二五”區域發展的戰略定位
(一)自治區新型能源化工及有色冶煉加工基地
錫赤通地處煤炭資源、有色礦產資源富集區,發展煤―電產業、煤―化工產業及有色冶煉加工業,具有低成本優勢和靠近市場優勢。從發展現狀看,煤炭、電力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在自治區產業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色冶煉及加工業已有一定基礎,在全區產業地位明顯提高。煤化工產業發展進程加快,多個煤化工大項目落地投產或即將投產。從發展潛力看,國家將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擴大內需政策,這為兩大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十二五”期間,在做大產業規模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產業延伸和產業升級,發展下游產業和配套產業,形成循環經濟體系,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綜合經濟效益,力爭到“十二五”末,主要產品的產能和產量占自治區的比重大幅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日益提高,產業影響不斷擴大,成為自治區新型能源、煤化工產業及有色冶煉加工示范基地,成為我區作為國家重要能源重化工產業基地的重要支撐點。
(二)國家綠色、特色農畜產品加工基地
錫赤通地區綠色資源豐富,特色農畜產品突出,具有發展綠色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錫赤通地區依托豐富的農畜產品資源,努力做大做強農畜產品加工業,確立了農畜產品加工業的戰略地位。目前,區域農牧業產業化格局初步形成,已擁有寧城塞飛亞、東方萬旗、草原興發等多家龍頭企業,具備進一步發展的條件。十二五”時期,錫赤通要進一步發揮綠色品牌優勢,提高精深加工和規模經營水平。依托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乳業、肉業、生物制藥、玉米、小雜糧等加工業,力爭成為面向東北、輻射全國的綠色農畜產品加工基地。
(三)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
錫赤通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優良的物流環境,其可直接延伸輻射到周邊多個城市,還可延伸到錦州港、天津港、二連浩特口岸和珠恩嘎達布其口岸。目前,區域物流設施初具規模。“十二五”期間,隨著連接東北、華北的物流通道延伸貫通,區域物流園區設施進一步完善,區域貨運中轉、交易能力明顯提高,有條件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區域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
(四)我國北方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錫赤通地形地貌、人文歷史獨特,構成了古樸、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資源優勢。開發其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構建具有傳承性、獨特性、創新性的旅游文化,使地域文化與旅游文化共同發展,將成為推動錫赤通地區經濟發展的策動力。“十二五”時期,錫赤通在現有旅游發展的基礎上,以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歷史文化旅游品牌為目標,加強旅游合作,挖掘區域文化內涵,突出“自然與文化”旅游主題,使之成為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五)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錫赤通地處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地區,其生態質量不僅關系到人民的安居樂業,更牽系著東北、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十一五”期間,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錫赤通地區先后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天然草原保護等 8大重點生態建設工程,生態建設和保護取得積極成效,首次實現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轉,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目前,錫赤通地區生態環境正處在建設與破壞相持、好轉與退化的關鍵時期,建設和保護任務仍十分艱巨。 “十二五”及今后一個時期,要緊緊抓住國家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加大重點工程建設力度,進一步筑牢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成為國家主要生態功能區。
二、以職業標準為原則進行課程建設
職業教育課程建設必須根據職業崗位要求來設置課程,把職業標準中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融入相關課程教學大綱,全面整合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構建以考證代替課程考核的新模式。
三、以區域經濟發展為依據調整專業設置
專業設置反映了職業教育對社會的服務方向,同時也體現著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的一致性與協調發展,是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職業院校要建立主動適應人才市場需求的機制,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的變化,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專業結構,才能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時也為學生創造多元化的就業渠道和機會。
四、拓寬專業口徑,深化專業內涵
職業教育要體現人才培養的應用性特點,就必須合理把握專業能力培養的深度和寬度,即要保證過硬的基礎崗位技能,也要培養可持續發展的職業能力。要達到這一要求,需要弱化專業界限,在橫向上拓寬專業口徑,以崗位群的職業能力要求來培養人才。同時借助專業結構的調整,提高學生就業的適應性。
五、教學模式設計要充分體現職業性
在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實習實訓工作等方面,都要緊密結合學生畢業后從事的行業崗位對知識技能的要求。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緊緊圍繞職業工作需要展開,以行業崗位勝任力為基本目的,體現職業教育職業性特點。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通過項目教學、案例教學、任務教學、情景教學等方法,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和體驗教學,實現教與學的互動,提升教學的質量。
六、建立和深化“雙贏”的校企合作模式
實現校企深度合作辦學模式的關鍵在于找到校企雙方的利益共同點,根據企業的利益點來設計合作模式實現雙贏。構建“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校企雙方根據社會和市場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通過“工學交替”的方式深化學生崗位技能培養和訓練,為學生就業開辟更多的選擇道路,從根本上改進人才培養與使用銜接不暢的問題,實現畢業就業的零距離對接。
七、完善實踐考核保障體系
加強實踐教學及考核體系改革,以企業及行業的人才需求標準調整課程設置,將企業或行業內對人才的衡量與考核標準有機的融合到高職教學的課程考核體系中來。將職業資格鑒定與專業實訓相結合,使實訓、考試、職業技能鑒定三位一體,克服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鑒定相脫節的弊端,促進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的接軌。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3)02- 0030-07
收稿日期:2013-01-05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區域內高校與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的模式與策略研究”(L11AJL016)。
作者簡介:王少媛(1970-),女,遼寧凌源人,遼寧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主要從事高等教育戰略規劃與政策研究。
產業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邁克爾· 波特提出。他認為“產業集群是由與某一產業領域相關的、相互之間具有密切聯系的企業及其他相應機構組成的有機整體,是基于地緣、技術、價值鏈、同業交往等關系在特定領域形成的產業群體”[1]。產業集群是工業化過程中的普遍現象,被認為是產業質量較高、競爭力較強的標志。
“十一五”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產業集群的規劃與發展。國家發改委明確提出要“切實把產業集群發展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推進技術進步、實現節能減排有機結合起來,加強科學規劃引導,優化產業集聚環境”[2]。目前,產業集群已經成為我國整體產業布局和區域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高等教育與產業集群的互動關系,通過對高等教育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大對區域經濟和產業集群發展的支持力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等教育與產業集群的協同互動關系
根據國內外關于產業集群的研究,發育成熟的產業集群一般具備以下特征:一是“群”特征,即相關產業的企業在特定地理區域內相對聚集。二是“鏈”結構,即以一個或幾個企業為龍頭,聚集了一批分工明確、在業務上具有上下游關系的供應商、制造商和銷售商,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和極強的配套能力。三是“網絡”形態,即除主體的企業之外,發育成熟的產業集群還包括了政府、大學和科研院所、金融、科技服務中介等能夠提供政策、研究與技術、資金、信息支持的相關機構或組織,與主體的集群企業形成相互交織的網絡關系,并形成能夠滿足各種公共服務需求的公共服務平臺和一系列集群共享的規則、程序和制度。四是依靠創新。創新是產業集群發展的根本動力。集群企業依靠提升知識吸附能力、改善技術創新環境、實現產學研協同創新等手段獲得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有關研究表明,正是由于產業集群實現了各種生產要素在一定地域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推動了生產力在空間布局上的整體優化,從而改善了企業與區域的技術創新環境,贏得了企業與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優勢。
高校是培養人才、傳承知識、創新科技的重要陣地,在產業集群發展中具有獨特作用。從協同理論視角分析,產業集群的發展過程是企業的“自組織過程”,是產業鏈上各企業以及相關輔助服務業為獲得競爭優勢而緊密合作、協同發展的結果。在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高校作為一種外部能量,是推動集群企業由無序到有序發展的重要“序參量”:在產業集群發展初期,集群企業主要依托信息網絡、分工協作以及資源共享等手段獲得經濟優勢,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功能極大地滿足了集群企業對優秀的操作工人、技術人員、管理人才以及教育培訓等方面的諸多需求;在產業集群發展成熟階段,創新技術成為企業獲得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高等教育的知識創新、文化創新功能則滿足了集群企業對知識吸附、資源共享、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高層次需求。因此,在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高等教育與產業的結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實現特定區域內高等學校與產業集群的協同發展,是形成拉動效應、實現整體加強、兩者共同前進的根本路徑。
高等教育與產業集群具有協同發展的利益基礎。一方面,集群企業通過與高校的協調合作可以找到創新的源頭,大大提升其知識吸附能力,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滿足其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本能;另一方面,高校通過與企業的協調合作,能夠激發創新的動力,使學科建設獲得發展活力,教師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培養的人才更加符合市場需求。高等教育與產業集群之間的雙贏關系,不僅為實現協同創新提供了可能,更為實現協同創新提供了根本保證。
二、產業集群對高等教育結構的深度影響
(一)產業集群的“群”特征對高等教育結構布局的影響
產業集群這種全新的產業形態,相對于以往非集群化的企業發展,具有明顯的“群”特征。這種特征不僅體現在企業空間位置上的相對集聚,更體現在企業間互相合作、相互競爭和彼此依賴的專業化分工關系,以及因維持這種關系而產生的共享平臺、共性規則、共同制度等。這些特征與在非集群化狀態下的企業存在狀態不同,體現了各企業在相對獨立基礎上的整體性和不可分割性。產業集群對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會打破以往“點對點”服務模式的需要,體現出一種“群”服務的特征。這種特征對高等教育結構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產業集群可以推動高等學校向集群所在地理空間的集聚,進而改變高等教育的區域結構布局。產業集群各生產要素在一定地域內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作為一種強大的外部需求引力,會極大地促使高等學校培養的人才以及科技力量,以各種方式向集群企業靠攏與集聚。而且,由于企業的“群”結構存在,高等學校在向產業集群的集聚過程中,為縮短和減少高校與企業之間溝通、交流的成本,往往會通過設立分校、建立企業實習實訓基地以及共建科學技術研究院、產業技術研究院、行業研發中心和研發基地等多種形式進駐產業集群所在地,進而引發高校集群的產生。
以我國傳統的高等教育中心為例,自“一五”時期開始,圍繞著國家整體的工業基地布局,我國逐步形成了一批行業特色鮮明、服務指向明確的高等學校集群。如以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為核心的東北地區高等學校集群;以西安為核心的西北高等學校集群;以武漢為核心的華中高等學校集群等。這些高校集群奠定了我國高等教育區域結構布局的基礎,與老工業基地有著不可分割的共生和互動關系[3]。但是,近年來,伴隨著市場經濟以及區域經濟的崛起,我國傳統的以省級行政區域為核心的高等教育區域結構布局正在發生著新的變化,部分高等學校的辦學資源、畢業生以及科技力量開始向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流動,新的跨區域的、以服務大經濟區和產業集群為指向的高校集群正在形成,展現了高等教育結構布局除了行政力量動因之外的經濟推動因素的影響。而且,新的高等教育的區域結構也正在成為產業集群形成的重要推手。如北京的中關村、武漢的光谷等,就是因為大學資源在某一地區的匯聚,通過知識中樞和科技創新的帶動作用,拉動了區域經濟發展、相關產業的集聚。這充分說明,產業集群與高等教育之間的影響并非單向的,而是雙向互動的。
第二,產業集群的“群”特征使高等教育的服務方式發生著改變,進而深度影響著高等教育的學科專業結構。在產業集群中,企業已經不僅僅是以個別企業的形態出現,而是突出地以眾多相關企業和機構所組成的集群形態出現。因而,高校對產業集群的服務,將突破“點對點”、“點對多”的服務形態,更突出對“群”服務的特征,呈現出“多對點”、“多對多”的服務模式,出現不同類型層次高校之間、不同學科之間的有機配合與相互融合。如此狀態,將會促進跨區域、跨學校、跨專業等大跨度的高校集群、學科專業集群的出現,進而深度影響高等教育的學科專業布局狀態。
所謂大跨度的學科集群,是根據產業集群的性質和需要,不同高校、不同學科(群)之間的聚合、結合與融合。其特征:一是聚合性,是指多種學科或多個學科群的匯集與聚集;二是關聯性,是指各學科聚合在一起的目的是為了適應和服務產業集群需求。究竟哪些學科可以聚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的學科集群,主要取決于產業集群的性質和需要。學科集群既順應了現代學科高度分化與高度綜合的演進路徑與方式,也順應了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復雜關鍵性技術解決的跨學科需求,是高等教育為適應產業集群特性而進行的重大變革。
所謂大跨度的專業集群,是對應產業集群產業鏈條上的崗位需求,不同高校、不同專業之間的有機聚合。專業集群的特征:一是與產業鏈上各工作崗位的對應性;二是各專業之間的相關性和相近性。高校的哪些專業能夠聚合到特定的專業集群中,同樣取決于產業集群的性質與需要。而且,這種需要與集群產業鏈的人才需求直接相關,并具有上下游的互補性。專業集群的存在與產生,順應了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從業人員在相近職業中的流動性需求以及教育系統內部對相同、相近性質專業課程配置的調整與優化。
(二)產業集群的“鏈”結構對高等教育結構布局的影響
產業集群除明顯的“群”聚現象之外,同時也體現出“鏈”狀結構特征,即集群企業通過專業分工,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進而使產業鏈的上下游供應商、制造商之間形成優勢互補的整體,達成整體競爭優勢。這種“鏈”狀結構,要求高等教育的服務必須追蹤產業鏈條的發展,促進產業鏈條的成熟。其對高等教育結構的影響同樣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產業集群的鏈狀結構催生了高等教育的鏈式服務,進而影響著高等教育的學科布局和科研組織結構。產業鏈無疑是創新鏈的載體,技術創新必須附著在產業鏈上進行。學科作為知識的基本單元,從理論上講,每個產業鏈的關鍵技術都能通過學科來組織攻關并實現突破;每個學科都可以為產業鏈提供服務,并在每個環節上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的高度融合。但是在現實中,產業鏈的形成往往涉及到多個學科領域。以汽車制造產業為例,其產業鏈涉及到研發—銷售—售后服務—汽車文化賽事等多個領域,更涉及到了汽車制造、機械、電子信息、新材科、軟件、交通工程管理、市場營銷、藝術設計等多個學科。這種鏈式結構和多學科需求,使企業的技術攻關,不僅需要高校內部突破單個學科、單個項目的單打獨斗現象,凝聚形成與產業鏈緊密結合的學科群和學科鏈,更需要多所學校緊密配合,形成大跨度的學科匯聚和協同,形成交叉優勢和群體優勢。這必然會對高等學校的學科布局、科研組織機構與科研攻關形式產生深度的影響。
第二,產業鏈上各技術節點間的高度協同性,客觀要求技術創新主體間的高度協同,這將對高等教育的組織結構形態產生深遠的影響。由于產業鏈上各關鍵技術節點具有內在的聯系,使附著在各技術節點上的科技攻關項目也不可能是獨立的、互不相關的,客觀上需要建立起能夠推動各項目間有機聯系、互相銜接與良好結合的結構體系。這對高等學校與高等學校之間、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之間、高等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模式與合作方式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破除人才、學科、科研、企業、經濟、社會之間的壁壘,大力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而產學研協同創新,作為一種管理制度創新,又有可能引起高等教育組織結構的變革。近年來,我國企業、大學、科研機構或其他組織機構,以企業的發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為基礎,以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為目標,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契約為保障所形成的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技術創新合作組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一定程度上可視為高等教育傳統組織結構上的一種新型的變革形式。
(三)產業集群的“網絡”形態對高等教育結構布局的影響
產業集群除了具有鮮明的“群”特征和“鏈”結構之外,更呈現出一種“網絡”形態,即集群企業與相關的政府、教育與科研機構以及金融、科技服務中介等,彼此聯系、相互交織成為一種頻繁互動、不能分割的網狀結構。許多學者認為,“集群產業發展中將各個企業聯系在一起的紐帶是一種資本”[4],資本是聯系集群企業與相關機構交錯成網的結點。在這種資本構成中,企業的人力資本和技術創新資本作用明顯,而且“在資本充裕的產業集群中,專業知識的傳播與創新速度更快,也逐漸地引起企業對教育的重視”[3]。由此可見,產業集群的“網絡”形態與高等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突出體現在教育是聯結產業集群網絡結點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在產業集群發展初期,教育作為企業工人、技術人員、管理人才的供給方,發揮著人力資源開發、供給與培訓的重要作用;在產業集群發展壯大和發育成熟期,高等學校作為專業知識的承載體和知識溢出體,為集群企業的創新優勢、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提供著重要支持。因此,高等教育作為產業集群網絡結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以適合的方式發揮自己的功能與作用。而這種功能與作用,取決于高等教育的結構狀態,包括是否能夠為產業集群提供合適的人力資源支持和技術創新支持。這必將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結構、學科專業設置與布局以及創新要素的集聚方向、配置結構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與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的區域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新思路
(一)原則與目標
基于產業集群發展需求,區域高等教育結構布局調整應遵循的原則:一是將產業集群的需求作為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重要依據,根據產業集群發展的特征與性質,綜合調整與優化其各個方面的結構與功能;二是將區域高等教育對產業集群需要的滿足程度以及推動產業集群服務區域發展的作用發揮程度,作為高等教育結構是否合理的評價標準;三是把區域高等教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規劃和調整,目標是實現1+1>2的綜合效應。評判個體高校結構的合理與否,既要看它作為個體對產業集群發展的作用與功能,也要看其在區域高等教育整體結構中的定位與作用的發揮。
區域高等教育結構布局調整的目標是:以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推動區域社會發展為根本追求,建構與區域產業布局特別是產業集群布局相適應的、充滿活力的、宏觀有序的高等教育系統。實現區域高等教育結構布局調整目標的關鍵:一是高等教育系統自身要以層次、專業、類型上的多樣性來適應產業集群以及區域社會復雜多樣的需求;二是建立高等教育系統的自我調適機制,通過對市場變化的靈敏反應,實現學校培養人才與產業集群需求之間的動態平衡和基本適應;三是依據高等教育結構與產業結構之間的互動關系,適時探索以高等教育結構的超前布局和前瞻性調整,引領區域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的路徑和手段。
(二)基本思路
學科是科學知識劃分的基本單元,是高校組織結構、教學科研活動的基本載體;專業是高校根據學科設置進行人才培養活動的基本單位。高等教育宏觀結構的變化必然以這些基本元素結構的改變為基礎。產業集群的“群”特征、“鏈”結構與“網絡”形態,要求區域內不同類型層次的高校之間、學科之間、專業之間有機配合、相互融合,形成符合集群產業鏈條上各技術節點需求的結構體系。基于此,區域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基本思路是:打破校際壁壘、學科壁壘和專業壁壘,以組建大跨度的學科集群、專業集群為核心,以建立有效的合作載體和完善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為重點,著力優化高等教育的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區域結構和形式結構,形成充滿活力的、宏觀有序的區域高等教育體系。
(三)主要措施
1.依據產業集群布局組建相對接的大跨度的學科集群與專業集群,優化高等教育的學科專業結構
根據我國以及各區域產業集群發展的態勢,不同區域對產業集群的發展規劃不同。如遼寧圍繞兩大基地發展優勢產業,按照“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專業化、集中化、網絡化、地域化”發展的原則,重點培育了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等12大類產業集群[5]。“十二五”期間,遼寧省將重點培育90個200億以上的產業集群。預計到2020年,全省百億以上產業集群將達到100個以上,每個市將有一個千億產業集群,每個縣將有一個百億產業集群。而且,不同地區的產業集群依據其各自的資源稟賦條件,在性質與特色上也將各有差異。
以遼寧的精細化工產業集群為例。遼寧的石化產業基礎雄厚,擁有煉油、乙烯、三大合成材料、橡膠制品等主導產業,擁有油氣開采、農用化學品、基礎化學原料等傳統產業,以及化工新材料、新領域精細化工和生物化工等新興產業,具備了上下游產業鏈延伸、配套的基本條件。目前,遼寧已在沈陽、大連、撫順、遼陽、盤錦、葫蘆島和阜新等地形成了不同方向的精細化工產業集群。這種布局狀況,需要遼寧在區域范圍內打破產學研分割壁壘,充分整合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沈陽化工研究院等科研機構,省內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催化劑技術重點實驗室和農藥、染料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單位,以及設置了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等專業的高等學校等各方資源,分別與省內石油化工產業集群、精品鋼材產業集群、菱鎂新材料產業集群、醫藥產業集群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等對接合作,定向服務全省精細化工產業集群產業鏈各節點上的技術需求、人力資源需求,對口組建跨區域、跨校際的學科集群、專業集群,高效地提供科技服務和人才服務。
當然,構建相關的學科集群、專業集群需要建立相應的學科專業篩選機制,更需要依據協同創新、合作雙贏的目標,建立產業集群與學科集群、專業集群對接合作的有效載體——科研聯合體、教學聯合體,并形成各科研聯合體、教學聯合體之間的長效合作機制,以及各科研聯合體、教學聯合體與產業集群之間的深度合作機制。
2.引導高等教育資源以多種方式向產業集群匯聚,優化高等教育區域結構
我國各省份的高等教育結構布局是建國以來多次動態調整的結果,也是政府行政干預、市場自主調節和高校自我調節的綜合結果。其中,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整體布局是基礎框架,改革開放后以管理體制改革為背景的大規模院校調整、大眾化背景下新建本科和高職院校的迅速發展,以及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的局部調整,是形成當下我國高等教育區域結構布局的重要誘因。產業集群這種新的產業形態,在我國各區域迅速發展,已經構成了一種強大的外部誘導因素,引導高等教育資源以多種方式向產業集群集聚。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現有高等教育區域結構狀態,形成更符合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布局需求的高等教育資源的區域結構布局。
以產業集群為導向優化高等教育區域結構,主要措施是推動區域高等教育資源向產業集群的傾斜與流動。由于特定產業集群的形成依賴于特定的資源稟賦條件(如美國的硅谷、中國的中關村等新興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的生成,往往處于大學、科研院所等創新資源比較集中的地區),但是,自然資源驅動型、龍頭企業牽引型、招商引資型等其他類型產業集群的形成,仍然依賴于自然資源的稟賦條件、區位優勢等因素,這些類型的產業集群所處地區的科教基礎并不一定很好。例如,遼寧本溪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營口大石橋鎂制品及深加工產業集群等,都不具備相應的科教優勢。為此,需要以產業集群的科教需求為導向,引導高等教育資源以多種方式向產業集群匯聚。
高等教育資源向產業集群的匯聚方式,既包括組建大跨度的學科集群、專業集群,并依托學科集群、專業集群與企業共建技術研究院、行業研發中心(基地)和各類人才培養基地,同時也包括對高等教育的區域結構進行局部的調整。如,在政府主導下推動部分高校整體搬遷至產業集群所在地,或在產業集群內新建高等學校、設立大學分校,等等。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資源向產業集群所在地理空間的集聚,將必然改變高等教育的傳統區域結構,形成與產業集群關聯度較高的新的區域結構布局。
3.組建技術產業創新聯盟,探索符合產業集群需求的高等教育形式結構
產業集群的“群”特征、“鏈結構”以及“網絡”形態,不僅對集群企業間的協同互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更對圍繞其形成的科技教育支持體系、公共服務體系也提出了協同創新的共性要求。如前所述,近年來我國企業、大學、科研機構和其他組織機構,以企業的發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為基礎,正積極探索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技術創新合作組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這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為高等教育傳統組織結構的一種新型變革。
有關學者研究表明,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組織形態,是“以企業為主體,以創造知識產權和重要標準為目標,通過產學研聯盟成員的優勢互補和協同創新形成的一種長效、穩定的利益共同體”。作為產業集群背景下高等教育形式結構的新型探索,“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鮮明地體現出產學研結合中學科集群與產業集群的良性互動、協同創新優勢。在這種結合中,產業集群與學科集群的戰略目標相同,創新任務一致,聯結形式緊密,行動計劃周密,因而就更有利于實現各方之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信息共用、相互啟發、相互激勵、合作攻關,創造出創新效果倍增的局面”[6]。
2008年,科技部下發了《關于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的指導意見》,其指導思想就是以國家戰略產業和區域支柱產業的技術創新需求為導向,以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企業為主體,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鏈,運用市場機制集聚創新資源,實現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等在戰略層面上的有效結合,共同突破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目前,我國已經組建了鋼鐵可循環流程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36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試點單位。區域高等教育結構的調整,也應圍繞支柱產業和重點產業集群的布局,探索組建區域性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并從組織管理機制、績效評價機制、利益分配機制、資源共享機制和信息溝通機制等方面完善其組織架構,以作為產業集群背景下傳統高等教育形式的發展與補充。
4.對接產業集群人才需求狀況,優化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結構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人才培養的合理性取決于其所培養人才的規模、類型、層次與外部社會需求的匹配程度和滿足程度。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預測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再加上學校人才培養的周期性,使任何組織和部門都難以提供社會需求在層次、類型、專業和數量上的準確信息。因而,追求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間的宏觀有序、大體平衡,同時用人才資源的流動與替代機制補償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結構的差距成為一種非常現實的選擇。
產業集群發展背景下,推動高校人才培養與產業集群人才需求的對接,一方面需要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層次、專業、類型的多樣性,以提高對外部社會需求的適應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并賦予高校充分的辦學自,以提高其進行自我調整的靈活性。為此,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區域人才市場網絡體系,通過匯集和各產業集群人才需求信息以及各類人才短缺、過剩的市場信號及擴大高等學校從社會上獲取資源和信息的渠道;二是要在專業設置和辦學管理上給予高校更多的自,允許各個高校按照人才市場需求信號及生源情況自主設置和調整專業,并確定相應的辦學規模和收費標準;三是政府要組織社會力量加強對各高校同類專業的評價,并定期向社會公布排名情況,推動高校辦學、辦專業實現優勝劣汰。這樣,在產業集群人才需求導向和政府宏觀管理下,區域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類型結構和層次結構將逐步趨于宏觀有序和大體平衡。
總之,產業集群作為產業經濟發展到相對成熟階段的必然產物,是現代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程度地影響和改變著區域的經濟結構和公共服務結構。這種新的產業形態,對高等教育的支撐能力和服務方式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新要求,必須結合其發展趨勢與特征,構建符合其發展需求的高等教育結構新布局。
參考文獻
[1] 陳柳欽.波特的產業集群競爭優勢理論述評[EB/OL].價值中國網,2007-09-13.
[2]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關于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若干意見(發改企業[2007]2897號)[Z].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2007-11-13.
[3] 魏小鵬.高等教育區域中心建設的理論與實踐[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0:9.
在區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把帶有前瞻性的、關系到區域經濟總體發展的綱領性設想和謀劃,稱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戰略,把實現發展戰略的具體安排,稱為區域經濟規劃。所謂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是指在特定的區域空間范圍內,對未來經濟建設發展的總體部署。它是經濟、社會、科技和環境的空間統一形式,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地域空間上的落實和體現。一個完備合理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應包括在充分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先期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思路的確定,并以此為指導進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全面系統地分析、制定、評價與落實。
一、針對所研究的區域經濟進行深入廣泛的調研,確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指對區域經濟長遠發展的全局性的謀劃。它是一個地區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中,區域經濟發展的總目標、總任務、發展模式、發展重點,以及為此所采取的重大的規劃布局與對策措施。
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研究未來時期內區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構想,它有許多自身的特征。在深入調查研究中,把握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基本特征,對于進一步認識調查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本質、要求和編制方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體而言,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具有地域性、綜合性和動態性、預見性和可操作性。
地域性是區域經濟發展規劃中最重要的特征。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不同于國家的整體發展戰略,而必須根據區域的具體情況制定,一定要從本區域的自身特點出發,發揮地區優勢,制定符合地區實際情況的總體發展戰略。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全面進行資源評價等區域國力的分析,研究區內外自然的、地理的、歷史的、經濟的、社會的聯系,找出本地區的比較優勢,確立主導產業,以及空間的重點布局,使區域的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等在空間上合理分布,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一個完善的系統,它涉及區域內的城鎮、鄉村、產業、部門、資源、環境,以及社會發展、政府行為等方方面面的情況,可以說具有極強地復雜性和綜合性。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系統要求各組成部分整齊有序,各個分支系統協調合理,在結構層次上,在時間序列上,在空間區位上,在運作過程中協調發展。區域經濟不僅是一個綜合復雜的系統,而且也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系統,區域經濟系統與全國經濟、其他區域經濟系統之間、區域經濟系統內部各個子系統之間,隨時都在進行著要素的流動和能量的交換。由于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各種因素在空間轉換中不斷發生變化,因而作為依據區情制定的區域經濟規劃也必須是動態的區域經濟規劃的反映。
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指導區域經濟發展的科學依據,必須有較強的預見性和前瞻性。在對現實區域發展狀態的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準確估計未來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做出科學合理的有實現可能的預測。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現在目標的可實現和采取策略的可應用性,要求制定者必須深入實際認真調查研究,分析地區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和解決的路徑。
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系統方法原則
將所研究的區域經濟看作是一個大系統,用系統理論思想指導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制定。首先應把區域看作是各個子系統組成的有機體,但決不是把各個子系統簡單相加。系統理論的目的是系統整體的最佳運轉狀態,并根據這一目的去要求和規劃各個子系統;
區域經濟規劃是區域整體發展規劃,現代的經濟發展概念,既包括經濟增長,也包含社會進步。區域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不僅在于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而且在于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水平。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某些經濟增長是以破壞資源、污染環境、社會秩序混亂為代價取得的。這種經濟增長嚴重損害了當代和后代人們的可持續發展的利益。因此,區域經濟規劃必須注意經濟、社會、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堅持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相結合的原則。
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微觀結構中,區域經濟發展要求經濟增長速度與效益的協調統一,也是現代區域經濟規劃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標。在制定區域經濟規劃的指導思想上,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轉變講求速度與效益相協調的集約型增長方式上來。其中的關鍵是立足發揮本地優勢,選準主導專業化部門,以主導產業為核心,延伸和擴展產業鏈,優化配置產業結構,并以此提高區域經濟的整體素質,提高區域經濟的質量和效益。
在區域經濟發展的調研中,運用上述方法與原則,明確研究對象,合理劃分區域內部結構,詳盡了解區域內部經濟發展的優劣勢、產業結構、資源分布等表現區情經濟發展現狀的重要指標,為下一步的統計分析做好準備。
三、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所調研的資料與成果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確定區域經濟發展的模式及指標評價體系
首先,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要求的是區域經濟和社會綜合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這種發展戰略模式是將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生態環境的發展結合起來綜合考慮,以經濟發展為手段,以社會進步為目的,以滿足最廣人民的利益為最終訴求,消除貧困,使整個國家或地區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由此針對所研究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做出判斷,趨利避害,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可持續協調發展模式。
現代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大特點,針對這一狀況,我們必須強調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劃必須從實際出發,發揮優勢,降低劣勢,充分運用系統理論,分清主次,找準規律,逐步達到整個區域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其次,確定區域經濟發展各系統的指標評價體系
在上述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模式的分析確立之后,選擇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價。由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生態環境四個子系統分解為眾多具體指標組成協調發展指標體系框架,主要包括:其中,社會子系統主要包括的狀態指標:人口勞動力、平均壽命、人均居住面積等,主要控制指標有:人口自然增長率、消費品價格指數等;經濟子系統包括的主要狀態指標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工業資金利率、人均社會商品零售額等,主要控制指標有: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地方財政支出等;科教文化子系統包括的主要狀態指標有: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每萬人口科技人員數等,主要控制指標有:科技經費占GDP的比重、教育事業費點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等;生態環境子系統包括的主要狀態指標有:工業廢物凈化處理率、城市人均用水量、各類資源再生率、森林覆蓋率等,主要控制指標有:人均環保經費、各類資源年采伐量等。在此基礎上,對其眾多細化指標進行綜合評價,運用大系統的綜合思想,在具體方法上通過對若干統計指標的綜合計算形成一定的標志數值,以得到直觀的、整體的評價,力求全面、準確的反映區域經濟的總體發展及某方面的基本特征。
四、區域經濟規劃的詳細制定方案及實施
首先,通過上述中對收集、調研的資料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詳盡的分析,找出地區經濟發展的優勢、劣勢,并以這一認識為基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指標,進行科學分析預測,提出預案,預案應當是多個,要依據不同因素的影響,在其變動的情況下,做出幾種可能出現情況的預測。
其次,制定目標設計,在以各項指標的分析預測的基礎,提出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及目標,應當邀請專家反復論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并多方面征求公眾意見,謹慎確定。
第三,在發展目標確立之后,進入具體內容的設計制定階段。
在發展目標確立之后,進行專題研究,主要包括主要產業部門、區域內各地區及若干專門問題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區域內各子系統指標進行實地考察研究:
(1)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各種條件與影響因素,找出有利條件,列出限制性因素。
(2)分析規劃地區的經濟特征,地區經濟結構,包括部門結構和空間結構,歸納地區類型。
(3)剖析區域勞動地域分工特征和區內差異性和地區經濟發展中的矛盾及相互關系,確定主要矛盾。
(4)制定規劃實施應采取的措施。
(5)在可持續協調發展原則的指導下,要求區域內部四大子系統和三大產業結構之間協調發展;使生產發展與諸種條件和資源在空間配置上協調平衡,合理分配,加快建設步伐,提高投資效率。
經過上述步驟,制定出區域各類產業和各項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具體規劃,最終形成一個比較完善合理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
參考文獻:
[1]孫久文葉裕民:《區域經濟學教程》 [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湯兵勇張神勇楊浩等:上海城市建設的經濟社會條件協調發展指標體系研究[T].上海統計,1996
一、引言
1958年美國發展經濟學艾伯特·赫希曼在《經濟發展戰略》一書中率先提出“發展戰略”這一概念,重點討論發展中國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潛力、資源與環境,謀求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聯合國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個10年的“國際發展戰略”,它使得“發展戰略”一詞逐漸越出以發展中國家為研究對象的范圍,也廣泛運用于發達國家。
二、國外研究現狀
2.1理論貢獻
(1)區域平衡增長論。均衡增長的主要涵義是指國民經濟中各個行業和部門相互協調、共同增長。主要包括賴賓斯坦(H.Leibenstein)的臨界最小努力命題論、納爾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論、羅森斯坦和羅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進論,以及納克斯(R.Nurkse)的貧困惡性循環論和平衡增長理論。
(2)區域不平衡增長論。區域不平衡增長論認為增長過程在實質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論有佩魯(Perour)的增長極發展理論、繆爾達爾(GunnarMyrdal)的循環累積因果理論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論。
(3)區域階段發展論。倒U型理論(ReversedU-ShapedTheory)1965年,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庫茲涅茲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說應用到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方面,提出區域經濟差異的倒U型理論。他通過分析24個國家的國際橫截面數據和10個國家的時間序列數據,認為國內不同發展階段區域不平等的變化趨勢,地區間收入差異的長期變動趨勢大致呈倒U型。
(4)鐘型發展理論(BellShapedTheory)1980年。美國著名區域經濟學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鐘型發展理論”,引入了描述經濟發展過程的變化次序模式—鐘型模式。在發展初期,國家的增長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區與貧困地區。即使在某一區域內,用各人口組所占財富比例來衡量,社會不平等現象也很突出。由于某一個或幾個城市增長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長早期的特點。
2.2國外典型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戰略選擇案例。
(1)美國區域開發的“均衡”戰略。美國在開發不發達地區時,采取的是均衡戰略,其有七個主要措施:一是對不發達地區實現優惠稅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組建經濟開發區,幫助落后地區加快發展經濟;三是以交通運輸為重點,扶持經濟落后地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利用財政金融手段,鼓勵并引導私人企業向落后地區投資;五是優化產業布局,拉動經濟增長;六是有意識提高勞動力索質,注重引導人力資源流向;七是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2)前蘇聯區域開發的“傾斜”戰略。與美國不同的是,前蘇聯在區域開發上采取的是“傾斜”戰略,主要是通過建立一些科研中心來輻射周圍地區,為周圍地區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技術、人才支持,以此來促進相應地區的經濟發展。
(3)巴西區域開發的“發展極”戰略。巴西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區建立“發展極”并以此形成發展網絡,帶動整個落后地區的經濟開發。巴西“發展極”的建立是通過設立專門的開發機構來指導、組織并實施的。
(4)日本區域開發的特殊戰略。60年代,日本政府為縮小經濟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之間的差距,緩解經濟布局的不合理現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綜合開發計劃,采取了“據點開”、建設“定居圈”和“技術集成城市”等措施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三、國內研究現狀
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了經濟發展戰略的研究。劉國光(1984年)在其主編的《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中提到,經濟發展戰略是指在較長時期內,根據對經濟發展的各種因素、條件的估量,從關系經濟發展全局的各個方面出發,考慮和制定經濟發展所要達到的目標、所要解決的重點、所經過的階段以及為實現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楊萬鐘(1999年)在《經濟地理學導論》中提出區域發展戰略是在經濟區劃的基礎上對未來區域經濟發展藍圖的總體勾畫,是進行區域規劃和產業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創琳(2002年)在《區域發展戰略論》中提出,區域發展戰略就是根據區域發展條件、進一步發展要求和發展目標所做的高層次全局性的宏觀謀劃;單于廣(2003年)認為我國當前宜采取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他認為區域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指由于我國各地區發展同一產業或者同一產業投人產出效果不盡相同,在國家所掌握的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為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保證國民經濟較快增長,國家必須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采取重點開發的方式,并在資源分配和財政投入對重點開發地區的重點產業進行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的共同富裕。
四、結語
李奇澤、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演化過程三個重要的階段,均衡發展階段、非均衡發展階段、非均衡協調發展階段后,作者指出區域統籌發展戰略將是我國今后區域經濟發展將選擇的發展戰略,他認為具有很強的統籌協調力是區域統籌發展戰略的關鍵點,區域統籌發展戰略有強大的資源整合力,具有生態支撐力是區域統籌發展戰略的亮點,具有生態支撐力是區域統籌發展戰略的亮點。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理論和模式也應保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完善,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新的、適應需求的區域發展戰略將產生。
參考文獻:
[1]劉國光主編《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譚祟臺等《發展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張培剛主編《新發展經濟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楊萬鐘主編《經濟地理學導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來分析,常用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模式主要有: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模式、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戰略模式、區域經濟梯度推移模式、增長極發展戰略模式、點軸發展戰略模式、網絡型發展戰略模式等。其中,梯度推移模式、增長極模式、點軸模式、網絡型模式也屬于非均衡發展戰略模式。
均衡發展戰略的理論基礎
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的理論基礎源自于美國經濟學家羅森斯坦·羅丹(Paul·N·Resentein·Rodan)的大推進理論和拉格納·納克斯(Ragnar·Nurkse)的貧困惡性循環理論。
羅森斯坦·羅丹是最先對部門和區域經濟均衡發展做出理論分析的經濟學家,他認為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區域要擺脫貧困,實現經濟發展,就必須改變落后的經濟結構,大力發展工業,實現工業化。因為工業化是以快于富裕地區的速度來發展經濟不振地區,以提高其收入,從而使區域收入分配均等的惟一方法。但是,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區域長期為貧困所困,存在著工業落后,基礎設施不健全,勞動生產力、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低,市場容量小等缺陷。因此,小規模的、個別部門的、個別地區的投資行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主要是由部門和區域經濟活動的不可分割性與互補性決定的。羅森斯坦·羅丹認為經濟活動中存在著三種不可分割性,即生產函數的不可分割性(資本的集聚性),需求的不可分割性(需求互補性),儲蓄供給的不可分割性。所以,要讓經濟不振地區實現工業化,就必須全面地、大規模地投入資本。
大推進理論的核心是通過基礎設施的優先發展和相關經濟部門的協調配合,使落后國家或區域迅速實現工業化。根據這個核心理論,森斯坦·羅丹主張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初期應將其全部投資的30%—40%集中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因為基礎設施的完善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對其投資有著巨大的外部經濟效應,可為其他投資行為創造出更多的機會。他還主張在經濟發展之初,應將投資重點放在存在不可分割性的輕工業部門及其他產業部門,通過貿易來獲得所需的重工業產品。1953年納克斯在《不發達國家的資本形成問題》一書中系統地闡述了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區域存在著一種貧困惡性循環的理論,對人均產出水平低的發展中國家或區域的經濟為何長期停滯不前做出了解釋:“一個造成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因而使某個窮國維持其貧困的多種力量的循環集(a circular constellation of forces),這種循環集的特定例子并不難設想。例如,一個窮人也許沒有足夠的食物;由于處于饑餓狀態,他的身體可能很虛弱;由于體質弱,他的工作能力就低,這意味著他窮,反過來又意味著他將沒有足夠的食物;如此而已。對于一個作為整體的國家來說,這種狀況可以用一個陳腐的命題概括為:‘一個國家之所以窮是因為它窮’”。
納克斯認為,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區域存在兩種惡性循環:一種是供給不足所致的惡性循環,低收入意味著低儲蓄能力,低儲蓄能力導致資本形成不足,資本形成不足使生產率難以提高,低生產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復始就形成了供給不足所致的惡性循環;另一種是需求不足所致的惡性循環,低收入意味著低購買力,低購買力引起投資引誘不足,投資引誘不足使生產率難以提高,低生產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復始又形成了需求不足所致的惡性循環。這兩種惡性循環互相影響,使得經濟狀況無法好轉,經濟增長難以實現。從以上分析來看,要解開貧困惡性循環的死結,就必須實施均衡發展戰略,即在廣大范圍內對各工業部門同時進行投資,一方面可以使各個工業部門協調發展,避免供給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不同工業部門中形成相互支持的投資格局,從而擴大市場規模,彌補需求不足。
均衡發展戰略的內容及措施
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是指通過區域內各經濟部門和產業部門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推動區域經濟均衡協調發展的一種戰略模式。
均衡發展戰略理論主張地區間、產業間均衡協調發展,通過均衡部署生產力,以實現區域經濟均衡協調發展的目標。該戰略模式注重加大對落后地區、不發達產業的投資,以使各地區、產業均衡協調發展。
均衡發展戰略注重促進社會公平、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和維護社會穩定,有利于區域和產業的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模式的主要政策措施是,欠發達國家或區域要改變落后的經濟現狀,必須對所有的經濟部門、產業和區域同時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形成廣闊而充分的市場,產生足夠的投資引誘,為投資規模的擴大、經濟的增長創造條件。
納克斯認為,在經濟增長的初期,之所以選擇均衡發展戰略模式,一方面是由于各部門同時擴大生產規模,可以相互利用便利的生產、銷售條件,降低生產成本,從而獲得內在和外在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均衡發展戰略的實施,使各部門之間相互產生需要,避免多余生產能力的形成,并加強投資力度,促進供給和需求平衡,實現經濟穩定、均衡增長。
均衡發展戰略模式的缺陷
在一些欠發達國家或區域的局部開發中,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對工業化過程中片面強調工業化,忽視區域間、部門間、行業間、產業間的均衡協調發展的傾向起到了弱化作用。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模式強調均衡的、大規模的投資和有效配置稀缺資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場機制存在的局限性,實行宏觀經濟計劃化的必要性,為欠發達國家或區域的工業化和區域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與實踐模式,對其產生了積極作用。但是,均衡發展戰略模式過分強調計劃性和均衡增長的重要性,在現實中受到資源、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約束,使得均衡協調發展戰略很難實施。這種發展戰略模式具有明顯的局限性。
2. 關于區域協調發展內涵的研究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地區所課題組(2003)認為,區域經濟協調是一個綜合性、組合式的概念,其基本內涵由五個部分構成:一是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學、有效的發揮,形成體現因地制宜、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特色區域經濟;二是各地區之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能夠實現暢通和便利化,形成建立在公正公開公平競爭秩序基礎上的全國統一市場;三是各地區城鄉居民可支配購買力及享受基本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人均差距能夠限定在合理范圍之內,形成走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的空間發展格局;四是各地區之間在市場經濟導向下的經濟技術合作能夠實現全方位、寬領域和新水平的目標,形成各區域、各民族之間全面團結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區域經濟關系;五是各地區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整治和保護能夠實現統籌規劃和互動協調,各區域經濟增長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實現協調、和諧的發展模式。楊保軍(2004)辨析了協調的概念,解讀了協調的三個含義,即協作、調解與和諧,其中本質的含義是協作,并據此推論出區域協調發展在理論上的可能性。他把區域協調發展理解為四個方面:一是遵循區域與城市成長發展的規律;二是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和要求;三是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從自然整合走向制度安排;四是通過良性競爭實踐科學發展觀。
衡量區域經濟發展是否合理有一個系統指標,從目前我國大多數地區經濟發展的狀況可以看出,其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要考慮到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整體規劃,評估地區經濟在國家經濟發展方面所占的比重以及它所起到的作用。(2)分析區域經濟的發展是的規模和速度是否符合當地客觀條件。(3)對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的規劃設計和建設方案是否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發展需要,另外還要考慮到當地的環境保護和資源的節約。(4)地域內經濟發展模式和當地各個生產部門是否協調。(5)還要在當地適當地發展交通、能源、醫療衛生和文化教育等區域性的基礎設施。一定要合理安排好生產部門和非生產部門之間在經濟發展上的關系。
1 地理因素是區域經濟中的基本要素
在區域經濟中,要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地理便是其一個基本要素,地區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以及當地的地理環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會對當地經濟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區域經濟就是研究如何以地理因素為基本因素,并以此為起點來發展地方經濟。
2 區域經濟在低層次上存在較強的經濟互補性
當前,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次區域經濟合作的參與各方都具備一定的區位優勢,存在較強的經濟互補性,但這種互補性仍存在于較低的層次上。按照經濟一體化理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起點是特別關稅區和自由貿易區,在我國與周邊國家開展的區域經濟合作中,合作的初始目標并不是貿易自由化,而是更低層次的目標,主要包括區域基礎設施建設與銜接、消除貧困、經濟增長、貿易投資的便利化等。
地緣和人文的同源性和相似性是構建次區域經濟合作的一個重要條件,相同的地緣人文背景為雙方或多方的交流合作創造便利條件。中國周邊的次區域經濟合作在地理上都相互接壤,有著相同或類似的文化傳統,政治、經濟文化交往在歷史上就已相當頻繁。比如,圖們江地區的春在19世紀中期就成為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商品集散地;早在兩千多年前,瀾滄江一帶就是中國與東南亞、南亞經濟貿易交往的主要通道,存在著“四國五景”的傳統友好往來關系;中亞五國從前蘇聯時代就與中國新疆開展過許多合作與交流。次區域經濟合作最重要的動因是合作方在經濟上存在互補性,這種互補性促使生產要素跨國界流動,從而實現了資源在區域范圍內的合理配置。經濟上的互補性在公河流域次區域合作中表現比較明顯,在幾種區域經濟最明顯的表現為區域經濟的集團化。
進入新世紀后,中央根據我國地區差距、城鄉差距等逐漸擴大,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的區域發展實際和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明確提出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布局:“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我國的區域發展戰略已經基本完成了由“沿海發展戰略”向“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轉變,未來戰略區域的范圍已經基本明確。特別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標志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謀求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的新階段。我國區域經濟從此進入了協同發展的新時期。
在科學發展觀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指引下,當前各地區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很高,發展活力和自主性明顯增強,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整體呈現增長較快、布局改善、結構優化、協調性增強的良好態勢,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需要采取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3 當前我國的區域經濟存在的問題
(1)地區間發展極不平衡
統籌城鄉發展、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是一項帶有全局意義的重大體制攻堅任務,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十一五”期間,國家繼續推動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型,迎接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更加重視西部、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發展。2009年中國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3.5%,增速連續3年高于東部地區。中國區域經濟布局成效逐漸顯現。
連玉明認為,“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是破解中國未來發展瓶頸的關鍵所在。”“十二五”期間,必須要統籌考慮,實施區域發展的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首先,要加快推進區域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步伐。有重點、分步驟地推進區域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其次,培育多極帶動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提升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支持中西部城市群加快發展。
(2)地區經濟割據
經濟上的地方、行業、團體割據已經形成,使中央的政令法令的剛性就變成了彈性。我們不搞過去的階級斗爭,不意味著階級斗爭不搞我們。貧富分化就是在瓦解工農聯盟,最終西化為所謂的民主自由國家,就是階級斗爭搞我們。中國最大的國情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鴨蛋理論”禍國殃民,搶劫式加速階級分化、利益分化、形成地區、行業、團體和貧富不等的復雜經濟利益群體,不同利益群體很難形成一致的利益訴求,工農聯盟也就自動解體了,更形不成拳頭維護自己的政治地位。
4 區域經濟發展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注意各個區域經濟的特性研究。
就我省經濟的總體來講,是處在某一特定經濟發展階段的,但是從各區域經濟發展的情況來看,恐怕在經濟發展階段中,各區域是處在不同階段的,各個區域在全省經濟發展總體格局中的功能和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們對于區域經濟的研究一定要注意把握各區域經濟的特點。要注意研究區域發展的要素、區域發展的條件、區域發展的基礎以及區域發展的一些特點。比如,你這個區域是城市為主、還是農村為主?是在東部、還是在西部?是工業比重大,還是農業比重大?換句話說,也就是這個區域的特點是什么。
(2)區域經濟發展的主戰略研究。
對各個區域經濟而言,發展的主戰略同全省和其他區域的發展戰略應該有所不同。因為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要由各個區域各個方面的因素決定,肯定會有各自的差異;再有它的主戰略是什么,它的政策的核心問題在什么地方,都是研究區域經濟應該關注的問題,目前我們提出的題目也并不一定都是各自區域經濟發展所選擇的主戰略,在對各個市地、各個區域經濟進行研究的時候要根據本地實際有所側重,并在這個主戰略下,研究各自區域經濟發展的問題,
堅決不能重蹈過去高污染、高耗能、高投入的老路;堅決不能過分依賴房地產業來推動經濟發展,防止出現經濟剛剛起步,房價已經上天;要防止區域經濟中出現的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主義思想。
5 結束語
區域經濟發展要堅決以民生經濟為龍頭,以人文本、關注民生來發展經濟;區域經濟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大有可為;區域經濟發展要牢牢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為各地在黨政事業、經濟發展、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區域對外傳播與協作提供幫助,從而加強招商引資,促進區域合作,提高區域知名度,樹立良好的區域形象,推動地方經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萬鐘,經濟地理學導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劉國光,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