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匯總十篇

時間:2023-11-20 09:52: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可持續發展是人們對傳統發展模式和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形成的發展觀和新的發展模式,是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一種主張,是人類走出生態危機的一種理性選擇。布倫塔蘭提出的可持續發展定義是:“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思路,概括起來有三條:(1)改變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傳統發展模式;(2)由資源型經濟過渡到知識技術型經濟,綜合考慮社會、經濟、資源與環境效益;(3)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與合理布局,開發應本文由收集整理用高新技術,實行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提高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減少廢物排放等措施,協調環境與發展的關系,使社會經濟的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影響后代人的需要,最終達到社會、經濟、資源與環境的持續穩定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鼓勵人類經濟活動的發展。經濟發展是我們辦一切事情的物質基礎,也是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根本保證。無論是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是資源和環境的利用及保護都有賴于經濟的發展。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意味著經濟增長不能只依靠擴大生產要素的投入來取得,而必須是通過提高總要素生產率,走內涵式擴大再生產的道路。

可持續發展要以保護自然為基礎,要求經濟發展能與自然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經濟發展除了要求經濟增長以及經濟結構的轉變之外,還要求人口、資源和環境三方面的協調發展,也就是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沙掷m發展不僅影響到我們這一代人,而且是一種會影響到子孫后代的大事,是跨越幾代人利益的選擇。

可持續發展既要求經濟上的持續發展,也要求取得社會持續和生態持續。生態持續是發展的基礎,經濟持續是發展的條件,而社會持續是發展的目的??沙掷m發展是能夠使人類長期利益最大化的道路,是在強調經濟發展的目的時,也要保持經濟、社會、生態的良好發展和建設。

二、科技創新是確保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

(一)科技創新在資源可持續利用中的作用

1.科技創新可以增加已發現資源的儲量。伴隨著科技創新,技術進步,人類對資源的勘探水平不斷提高,資源的后備儲量也在不斷的增加。以石油資源的預測量來說,20世紀40年代預測的石油資源量為500億噸。1983年在倫敦召開的第十一屆世界石油大會上估算的全國石油的資源量為2460億噸,2000年在加拿大卡爾加里召開的第十六屆世界石油大會上估算的石油資源量為4138億噸。如果技術不提高成為資源勘探的限制條件,那么資源的儲備量就很難再有所增加,技術達不到,又如何能勘察出新的資源儲量呢?只有不斷科技創新,促使技術進步,才能不斷增加已發現資源的儲量,解決資源耗費帶來的短缺問題。

2.科技創新可以降低資源的使用成本。從世界范圍看,很多自然資源的使用價值盡管早就已經被人類所認同,但是由于技術的限制卻得不到大量的開發和使用。例如金屬鋁所具有的優良特性雖然在很早以前就被人類所認識,但是就是由于當時冶煉技術的限制而不能被大量開發和利用,直到電解法的發明才使得金屬鋁的大規模使用得以實現,而且使用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3.科技創新能夠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通過技術創新產生的新工藝、新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從資源的生產工藝方面來看,新技術的應用既能夠降低能源的消耗,又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從資源的回收利用上來看,技術的提高可以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延長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時限。資源的短缺將制約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其解決途徑不能過度依賴于國外資源,只能是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利用科技創新在資源的利用效率上減少資源的浪費,提高資源的產出效益,緩解資源短缺帶來的經濟增長約束。

篇(2)

自20世紀開始,世界茶園面積開始銳減,造成茶葉產量持續降低,1950-1910年增長率僅為54.00%,平均年增長率僅為1.20%。而到了20世紀以后,茶葉產量開始有所增長,平均增長比重為6.18%。而在20世紀末,平均年增長率已經為9.60%左右,這種增長速度與當時的科技發展密切相關,是科技進步帶動了茶產量的增長。由此可見,茶產業的發展和茶產量的提高與科技創新有密切聯系。

1我國與世界主要產茶國發展存在的差異

1.1單產量較低,夏秋茶資源利用率

較低一直以來,我國茶葉總產量都居世界首位,但茶單產量依然非常低,僅占世界茶葉總單產量的30.00%,單產量僅為1205.00kg/hm2,在世界平均產量上也占較少比重,僅為56.00%。由此可見,科技、種植手段等較為落后,造成我國夏秋時節茶產量非常低,在未來將有35.00%~40.00%夏秋茶會停止生產。

1.2無性系種植比例非常低

即使我國近年來茶園種植業得到了顯著發展,我國是茶葉種植大國,但要想大面積進行茶葉改造有一定難度,截止到當前,無性系茶園面積占茶園總面積的38.90%左右。無性系茶品種的產生與發展極大改變了當前茶葉種植格局,推動了我國茶園建設,提高無性系種植比例顯得尤為必要[1]。

1.3茶廠加工規模小、裝備老舊、生產效率低

當前,我國大型的茶廠僅為5.9萬家左右,每年這些茶廠的平均生產量約為14t左右,并且大部分生產所需的設備、工藝條件非常老舊,生產年限已經超過了15a以上,而與印度相比,印度只有不到1200家茶廠,平均卻能夠生產出800~1000t茶葉,相差非常多。

1.4茶葉生產的規范化程度低

雖然我國的茶產品種類非常多,但是生產的規范化與規?;^低。英國某中高檔茶葉銷售量占世界總銷售量的15.00%以上,其生產特點是滋味清新、香味獨特,其產量高是因為在生產中遵循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從我國當前的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程度上看,只有提高出口率,加強生產上的規范化管理,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獲取優勢。

1.5人均消費量低據相關組織統計

顯示,我國茶葉消費量年平均增長率僅為1.50%,而進口茶消費量年增長則為3.80%。本國茶葉年消費量僅為0.76kg,而國外茶葉年消費量則為5.50kg。由此可見,只有進一步提高茶葉消費水平,才能推動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與進步[2]。

2未來我國茶產業科技創新的方法

科技是推動生產進步的發動機,而創新則是科技生產的原動力,21世紀的中國只有通過創新茶產業,增強科技實力,才能使茶產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2.1生物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的結合,使育種速度得以提升

現代化生物技術是推動茶產量不斷增長的前提,近年來我國大力支持自然科學研究的開展,不斷鼓勵自然科學試驗研究,進而在生物領域取得的成果非常豐碩,而茶葉科學作為現代化生物技術的一種,在未來發展上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研究:1)使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對茶的全基因進行排序,能夠及時發現茶的遺傳基因,減少生產與演化上的盲從性,提高配種概率;2)使用生物技術對茶基因組進行深入研究,及時將茶的性狀與茶型研究清楚,并做好輔助育種,進而提高育種的生產效率;3)使用生物技術來增強抗逆性、抗倒伏性、抗蟲性,可以將茶素基因轉入到茶樹中,改良傳統的茶樹基因,提高茶樹育種效率[3];4)使用生物技術構建出優良的茶樹細胞株,利用生物工廠對茶葉中各種有效的輕基衍生物、茶氨基酸、TF、TFz、TF3等進行組合,能夠增強茶葉功能性效果,提高人工生產效率。

2.2將環境科學、生態科學引入到茶

種植中使用化肥、農藥開展的負荷型茶葉生產在引入了環境科學、生態科學以后將不再出現。進入20世紀50年代后,茶生產基本上以綠色、環保為主,日本研究出了一種高產、高成本、高環境負荷的茶產業,即使能夠提高產量,卻使環境遭到了污染,農藥殘留過于嚴重,影響到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土壤惡化是造成茶葉污染的重要表現,造成茶葉的鉛含量過高,也會造成水、土壤污染,由此要加強環境負荷型茶葉生產模式的轉變,積極引入環境保護型生態發展模式,開展友好型的茶葉生產模式[4]。大氣污染、汽車尾氣等都會造成茶葉中的鉛物質過高,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視,由此要控制茶園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減少氣體排放,將防治工作提上日程。當前茶園中使用的肥料非常多,并且施劑量在不斷增加。因此,要使用緩釋劑對過去共用型的模型進行改造,將粗放型改為環保型施肥是未來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3結語

該文主要對我國茶業生產與國外相比存在的差異與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幾點通過茶葉科技創新帶動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由此可見,通過科技創新是徹底改變過去單一型、粗放型茶葉生產模式,提高茶葉產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馮景璽 張德靜 單位:貴州省印江自治縣茶產業發展中心茶業局

參考文獻

[1]何學菊.基于茶葉深加工的信陽茶產業可持續發展問題及對策.河南農業科學,2014,43(8):146-148.

篇(3)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11009702

1 引言

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理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現階段,我國的林業科技創新能力還較低,嚴重制約了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步伐,因而對林業科技創新所具有的重要特點以及發展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進行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 林業科技創新的重要特征

2.1 科技創新動力源較單一

科技創新的主要動力來源有多種,主要有以下幾點:①科技創新的主體;②科技創新所需要的投入;③科技創新所需要的渠道。這些動力來源能夠對科技創新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林業科技創新服務的基礎在于林業發展的需求,林業產業能夠向社會提供出一些有形的、無形的產品或者是環境產品。而對于那些具有公益性質的林業則需要為社會提供非經濟性的產品,所以,在社會交換中林業經營者難以獲得科技投入所帶來的補償,這就使得經營者的科技創新所具有的動力源有所喪失,基于此,國家通常都會采取政府干預的方式,補償那些非經濟產品的科技創新,加大在這方面的經濟投入,使得國家成為科技創新成果的需求者以及供給者,因而這就會造成林業的科技創新動力源變得較為單一。

2.2 林業科技創新成果具有一定的限定

在實際應用林業科技的創新成果時,通常這些創新成果都存在著一定的限定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同的氣候、不同的地形、地貌以及地勢上森林的實際分布狀態也會有所不同,而正是由于這些差異性的存在,使得我國的林業生產活動具有明顯的地域性,這從某種程度上對林業科技創新成果的實際應用形成了一定的限制。而將預約的工業技術跟通用技術的科技創新成果相比后,林業科技成果在市場需求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定。

2.3 應用林業科技創新成果具有特殊性

林業經營者要想有效實現森林資源向經濟效益轉化的目的,務必要先購買并積極開發更為先進的技術,研發更多新的林業產品,培育出更多的森林資源,才能夠有效的對科技方面所投入的進行有效的補償。但是在實際經營過程中,有些經營者由于難以從市場上獲得對科技方面的投入補償,進行林業經營時需要依靠政府或有關部門的扶持,因而其對于科技創新的投入工作的積極性就較差。在應用林業科技成果過程中,還會受到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①森林采伐制度;②資源管理體制;③林權問題。

3 林業科技創新能力狀況

3.1 缺乏對林業科技創新重要性認識

有些林業經營者在長期經營過程中,普遍會將營林業當作是“靠天吃飯”的產業,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挖坑栽樹”就可以了,不但老百姓存在這樣的觀念,甚至一些林業企業的決策者以及管理者都存在著不夠重視營林科技投入的問題,因而這些思想觀念作為林業經營的主導觀念,直接降低了林業科技的創新能力,大大降低了科技的貢獻率,而正是這些不足,使得林業科技發展的整體水平難以提高。

3.2 林業科技創新投入不足

跟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整體科技投入水平都較低,而林業在整體科技投入中的水平更是少之又少,并且由于林業的科技創新是一種較為單一的科技創新動力源,更多的是依賴于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扶持,缺少相對的資金投入,使得我國科技的整體創新能力難以得到提升。

3.3 科技經費結構不合理

我國從事林業科研體制的主體是一些高等的院校以及科研機構,不是企業,因而這就使得企業在生產以及開展相應的科研活動時出現脫節的問題,使得林業科技在創新方面出現供求錯位的問題,而這些不合理的科技經費更是決定了國家是科技經費主要投入者,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就更少,此種傳統的體制也就使得林業科技創新轉化為科技創新成果的效率較低,科研成果的數量也就會變少,這使得我國林業科技創新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高。據有關研究預測,我國在農業方面獲得的科技獎項的轉化率只占了總獲獎率的一半,跟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遠低于其70%的轉換率,并且我國林業科技成果方面的轉化率遠遠低于農業成果的轉換率,只占了34%,林業技術的儲備不夠充足,缺乏有效的林業科技人員,特別是在高效技術研究方面的人才較少,高層次的經營管理者較少,這些都對高新技術成果的研究以及轉化工作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在林業方面所具有的科技創新能力水平則更低,并且現階段所實施的法規、政策以及經濟市場等外部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林業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約。

4 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科技創新對策建議

為了使得我國的林業能夠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務必要加強對林業科技的創新,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4.1 加大對林業科技投入,提高林業科技貢獻率

就我國實際國情而言,我國的林地面積小,林業資源也十分的有限,并且對于林木以及林地的浪費也十分嚴重,因而為了能夠有效實現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關鍵要從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并不斷改善生態環境,進一步滿足人們對于林業產品的需求,使得林業的科技水平有所提高。而長期以來,我國營林者對于林業科技所具有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林業科技人員的數量也較少,導致科技的整體素質較低,難以投入較多的資金用來經營林業,所以,務必要對林業科技的創新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有所認識,加大科技的投入,從而使得林業科技的整體貢獻率有所提高。

4.2 促進林業科技創新體制和機制創新工作的開展

為了進一步促進林業科技創新體制以及機制創新工作的開展,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抓住動力機制,此機制的核心就在于能夠充分調動企業工作者的積極性,使得企業能夠從被動創新轉化為主動創新,究其根本在于市場所具有的競爭力以及需求的不同,并且對企業創新產生影響的最為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企業的所有制形式,通常而言,具有較強依附性的一些國有企業在主動創新方面還有所欠缺,動力不足,跟那些依附性較弱或者沒有依附性的個體企業、私營企業以及股份制企業相比要差很多。與此同時,林業發展的最為關鍵措施在于能夠建立起員工激勵制以及分配制,在區域社會環境、創新環境、利益分配和激勵等方面制定傾斜政策,為林業創新人才提供更為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及工作條件,從而更好避免人才的流失,為后續對人才進行教育以及培訓奠定基礎。

4.3 優化林業科技資源配置

我國林業科技創新工作的開展以及科技創新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高最為重要一個因素就在于沒有合理的配置好林業科技資源,所以,為了有效提高林業科技的創新能力,務必要建立起具有公益性質的科研機構,并將高等院校作為科研基礎以及應用研究基地,同時加大林業科技總體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對林業基礎研究以及應用研究的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效實現林業科技創新資金在政府、企業中發揮作用,使其在實驗研究和應用研究等活動中進行合理配置。

4.4 加強林業信息系統的建設

就我國現階段的實情而言,我國“數字林業”已有了一定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①在林業調查以及監測綠化動態中成功的運用了遙感技術,并且合理的應用到了衛星圖像輔助計算機,對所采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并輸出數據,在這一過程中有效的實現了自動化。②按照森林火災跟氣象條件之間所對應的管理,通過計算機技術,創造出了國內首個預報森林火災等級的標準。③為了有效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監控和監測,合理地運用了GPS、GIS以及RS技術,有效地加強了對森林資源的監控和監測,使得森林資源的管理邁向了現代化的發展道路。

4.5 加強林業科技推廣力度

林業科技創新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子體系就是科技推廣體系,在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成生產力時務必要借助這一科技推廣系統,因而如果科技推廣體系不夠健全,勢必會導致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所以,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林業科技的應用水平,使得林業科技的創新效益有所提升,務必要加強對林業科技的推廣力度以及應用力度。

5 結語

為了能夠有效實現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務必要推動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并健全林業科技創新發展的體系,對現階段林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造成影響的原因進行分析,并以此作為參照,不斷提高林業科技創新的能力,將林業科技創新的成果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從而有效實現科技創新轉化為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的目的,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篇(4)

中圖分類號:F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04(2008)01-0018-05

20世紀90年代以來,技術預見的研究及其應用逐漸受到各國的廣泛重視,并成為一股世界潮流,這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要求。技術預見活動不僅在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發達國家在政府的組織下大規模開展,而且在印度、泰國、土耳其、愛爾蘭和南非等發展中國家的影響也不斷擴大。目前我國正處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中,要求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向可持續的方向轉變。通過廣泛開展技術預見活動,促進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識別和優先支持一批對國家可持續發展具有長期重要影響的戰略技術,開發一批對重要產業、區域有重要影響的技術群,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從而為國家科技發展和創新提供互動平臺,為應對我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提供有力支撐,其意義十分重大。

1 技術預見是制訂和實施技術創新戰略的重要手段和基礎

1.1 技術預見的內容和特點

科技進步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巨大貢獻舉世公認,但任何國家為其科技發展所能提供的資源總是稀缺的,必須集中在對社會經濟發展最有效率和最重要的方向上,而技術預見為這種方向的確定提供了一個工具和作為決策的戰略信息。技術預見的興起緣于對這樣的認識,即是技術發展和社會發展相互作用而不只是技術發展的內在邏輯決定技術發展的軌跡。技術預見活動的假定條件是:未來的技術發展存在多種可能性,最后是哪一種可能會變為現實,則要依賴于我們現在的選擇。

英國技術預見專家馬丁(B.Martin)在1995年給技術預見下了這樣的定義:對未來較長時期內的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發展進行系統研究,其目標是要確定具有戰略性的研究領域,以及選擇那些對經濟和社會利益具有最大化貢獻的通用技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給技術預見也下了相類似的定義:系統研究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在未來的長期發展狀況,以選擇那些能給經濟和社會帶來最大化利益的通用技術。

在技術預見的發展觀中,包含了以下要點:①系統性發展。即強調超越局部利益,實現資源整合、多元互動。如英國第一輪技術預見,強調技術與市場的互動;第二輪預見計劃,強調技術與社會經濟的全面整合。當前的技術預見不僅應重視未來發展中科學技術的能力推動,更應重視未來發展中的經濟、社會、市場對科技的需求拉動。②戰略性發展。強調超越傳統的常規發展模式,集中力量,推動跨越式發展。聚焦發展中的關鍵問題,特別是戰略優先領域、關鍵技術和通用新技術,是技術預見的關注焦點。③可持續發展。強調超越科技發展可能產生的新的問題,關注未來技術可能產生的社會效益,包括對環境的影響,而不僅僅著眼于技術的經濟效益,從而促進可持續發展。

本文認為,當代技術預見是一種技術發展的整體化預測、系統化選擇和最優化配置。簡而言之,就是在對科學、技術、經濟、社會和環境較長期的未來進行整體化預測的基礎上,系統化選擇具有戰略意義的研究領域、關鍵技術和通用技術,利用市場的優化配置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來最終實現技術發展推進的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的最大化。而本文所討論的技術預見,是指由政府系統組織的國家層面的技術預見活動,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把技術預見或關鍵技術選擇作為政府科技管理部門一項重要職能定期開展;二是通過采取科學的方法和程序,把來自社會各領域專家的分散智力綜合起來,從而形成整合的戰略性智力,以正確把握未來技術發展的趨勢,尋找適合本國發展的技術和發展方向,有效應對相關挑戰;三是從各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出發分析未來科學技術,重視預見基礎上的綜合分析,實現從預見到選擇的認識上的跨越。

1.2 技術預見與技術創新戰略的關系

自1971年日本完成第一次大規模的技術預見活動至今,技術預見已經取得了深入的發展。第一代技術預見只考慮技術內在推動力;第二代技術預見加入了對市場因素的關注;第三代技術預見則不僅關注市場,而且將整個社會納入了考察范圍,各種利益相關者均被加入到技術預見活動中,預見結果包含解決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的政策建議。

技術預見成為世界潮流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國際競爭,技術創新能力已成為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而一般企業無力單獨承擔相應技術研究開發的成本和風險,客觀上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技術預見恰好提供了一個系統的選擇工具,用于確定優先支持項目,將有限的公共科研資金投入到關鍵技術領域。同時,技術預見提供了一個強化國家或區域科技創新體系的手段。國家技術國家或區域創新體系的效率高低,不僅取決于某一個創新單元的績效,更取決于各創新單元之間的耦合水平。技術預見過程本身就是加強各單元之間聯系與溝通的過程,使人們對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達成共識。預見未來技術發展動向是一項復雜的、高成本的系統工程,政府組織的國家技術預見活動有利于中小企業把握未來技術發展機會,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此外,現代科學技術往往是一把“雙刃劍”,在創造繁榮機會的同時也可能會帶來一系列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由政府組織的技術預見可以引導人們對技術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給予更多的關注從而起到一定的預警作用。因此技術預見為政府、企業、研究者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協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公共服務平臺,為技術創新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是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結合。我國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制定就應用了技術預見的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技術預見雖然能為政府制定科技發展戰略、選擇優先領域、確定研發資金投入等方面提供廣泛指導,但其結果不能代替綜合決策。影響未來科技發展的因素有許多,在科技管理決策中,不僅需要考慮科技身的發展,還要考慮本國的科技能力和經濟實力,以及社會經濟發展對技術的需求等諸多方面。制定技術創新戰略,要

在把握世界技術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提出技術發展的戰略目標和實現方案。技術預見代表了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前景分析,因而是制定國家或區域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規劃的重要基礎,是制訂和實施國家或區域技術創新戰略的重要手段,應當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在技術發展水平上處于劣勢、處于技術趕超階段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技術預見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它不僅是識別技術發展機遇的重要手段,為超前部署提供有效支撐,而且能夠顯著降低超越成本,因而在國家的技術創新戰略中居于重要地位。

2 可持續發展與技術創新理念的融合

現代經濟增長的理論與實踐業已表明,技術創新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經濟持續增長也同樣以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為重要前提。自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技術創新理論以來,雖然技術創新的理論體系有了較大的發展,但要點始終體現在通過對生產要素、生產條件和生產的組織方式進行重組,以建立效能更高的生產體系,獲得更高的利潤。將技術創新作為經濟增長的促進力量和有效配置資源的手段,是傳統技術創新理論的基本特性,它與可持續發展存在顯著的差異性:①在本質內涵上,可持續發展追求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良好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努力使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得到全面提高。傳統的技術創新則注重生產要素、生產條件、生產組織進行重新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生產體系,獲得更大經濟利潤;②在行為主體上,可持續發展是政府、企業、國際組織和公眾通過系統論證的、充分運用經濟、公約、合作、行政和法律的手段,采取的是系統戰略。傳統技術創新的主體最終的行為主體只能是企業;③在追求目標上,可持續發展追求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大目標的協調統一,而傳統的技術創新所追求的最直接、最根本的目標就是經濟目標。

傳統的技術創新理論與實踐的著眼點主要是實現經濟效益而非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它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沖突的,這是造成當今各種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重要原因。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整體的發展觀,是經濟、社會、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的協調發展過程。技術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技術創新都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因此,適應當今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的技術創新應該追求的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有機統一和動態平衡,應當是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只講經濟效益、忽視新技術的應用對社會和環境可能帶來不利影響,是一種短期行為,最終會阻礙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僅強調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而不講經濟效益,技術創新就失去了內在的動力,導致整個社會創新的萎縮,最終使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無法實現。因此,應通過市場機制和社會管理機制的結合,把可持續發展思想貫徹、融匯到技術創新過程的各個環節,維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之間適當的張力,達到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這是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所要達到的目標。當前我國正處在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的歷史階段,可持續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建立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體系對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實現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3 基于技術預見的關鍵技術選擇戰略研究

3.1 技術預見與關鍵技術選擇的關聯

未來國家間競爭的一個集中表現是戰略性關鍵技術領域的競爭。如何合理配置國家或區域的科技資源,有效地選擇本國或區域科技發展戰略和確定重點發展領域,已成為政府面臨的重大問題,開展技術預見和關鍵技術選擇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核心手段之一。

一般而言,技術預見與關鍵技術選擇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其相似之處在于強調科技與經濟的一體化,強調技術的市場實現,都是通過構建官產學研互動平臺和建立溝通、協商與協調機制來強化官產學研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使各方對于未來技術發展趨勢及其作用形成共識,并據此相應調整各自的戰略。技術預見活動為關鍵技術選擇提供了基礎和條件,關鍵技術選擇是在技術預見活動的結果之上,在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環境發展戰略目標的約束下進一步開展的技術評估和篩選工作。技術預見的范圍較廣,從一國的科技政策與產業政策的相互協調的宏觀層次到區域或產業協會的中觀層次,直到單個公司和研究組織的微觀層次。而國家關鍵技術選擇則突出技術發展的戰略性、前瞻性、宏觀性和綜合性,強調國家目標的實現。技術預見和國家關鍵技術選擇應從未來10年或更長時期的技術發展情景出發,圍繞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技術升級,通過識別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保護和國家安全具有關鍵作用的重大技術,從而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戰略性的技術支撐。目前,許多國家已將技術預見、關鍵技術選擇與科技規劃工作進行整合,作為確保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實現的重大舉措。

前已述及,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預見,除了考慮技術自身因素外,還要系統地考慮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人口和文化等社會需求因素。例如,清華大學開展的以節水、節能和COD削減為目標的工業技術優選決策綜合咨詢平臺建設,采用“自底向上”的技術預見方法,對典型行業未來10-30年各技術發展情景開展了技術評估和預見,提出了優先發展的確保國家COD削減、節水、節能目標實現的關鍵技術,具體回答了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新型工業化轉型的途徑,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

3.2 從戰略視角把握關鍵技術選擇

世界各國根據問題的不同方面,對關鍵技術選擇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表述。美國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認為,關鍵技術是“對美國的經濟繁榮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技術”;德國研究與科技部認為是“對國家經濟有決定性影響,而且考慮到技術發展趨勢,并可在大約十年左右有重要商業應用的技術”;日本經濟企劃廳認為是“對日本90年代后期至2010年的產業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技術”。雖然認識上存在一些差異,但其宗旨都是通過產業界、學術界和官方的密切結合,制訂具有前瞻性、實用性、復合性的具有較大市場潛力和能充分推動產業升級的一系列關鍵技術計劃。我國“國家關鍵技術選擇研究組”撰寫的研究報告中,對國家關鍵技術作了如下界定:國家關鍵技術是指那些對振興產業、提高國際競爭能力、促進經濟持續增長、改善人民生活質量、保障國家安全起決定性作用的技術群。

世界各國關鍵技術選擇的實踐表明:關鍵技術選擇不是一般的單純從技術發展的層面來考慮重點技術領域的選擇,而要緊緊圍繞實現國家目標的需要;立足于本國的實際國情,把握國際科技發展的大趨勢,著眼于科技與經濟的有機結合,才能為推動本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維護國家安全的目標服務。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選擇國家關鍵技術除應考慮到國外關鍵技術選擇的一般原

則外,還應充分考慮本國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與過程性,例如,該技術的突破、創新和應用應當對促進經濟持續增長、提高國際競爭能力、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有重要作用;應用領域廣,能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其他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能夠在中短期(如10或15年)內投入應用,并且能同其他技術配套形成具有良好市場需求的產品、設備、系統或工程。

目前,我國關鍵技術選擇的目標是通過產業界、學術界和政府的密切結合,制訂具有前瞻性、實用性、復合性的具有較大市場潛力和能充分推動產業升級的一系列關鍵技術計劃,在實踐中應遵循如下幾個原則:

(1)單元技術發展與系統集成相結合原則。技術創新過程是一個集成化的系統,關鍵性、全局性的科技突破,離不開關鍵單元技術的突破,而單元技術作用的有效發揮有賴于系統集成的效率。

(2)需求與供給相結合原則。為了避免成果發育方向與市場需求的嚴重脫節,系統性的技術選擇應該從產業發展的需要和國家科技戰略目標出發,綜合國家經濟發展目標、國家技術創新能力、產業發展基礎、國際科技發展主流動向、產業國際競爭的態勢和國際分工等,來研究本國關鍵技術選擇問題。

(3)互動、反饋與優化原則。決策環境中必須累積足夠的決策用技術知識庫,以體現技術政策的階段性和動態性。創造一個能整合不同參與者意見的互動環境,使技術預見成為國家創新系統中一個很重要的協調機制。

(4)關鍵技術與通用技術相結合原則。關鍵技術是國家長期經濟繁榮及安全發展所必要的技術,往往并不一定具有高成長性的市場機會,但是在社會及環境方面意義重大;通用技術的選擇能提業在規劃研發資源時一個共通的架構,以減少研發投資的重復,促成技術擴散。特別要關注那些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必須由國家直接關注的全局性、宏觀性、綜合性問題,如有關資源、環境、人口與社會協調發展中的重大技術領域。

(5)前瞻性原則與特殊需要原則。許多關鍵技術往往是需要政府進行長期的、持續支持,需要數年乃至數十年的努力才能見效。政府應該樹立對關鍵性戰略技術的長期支持觀念,特別是對于技術投入能力相對不足的發展中國家,更需要在相對集中的領域進行持續支持。在相對落后的情況下實現技術跨越,政府的持續支持就顯得更為重要。

(6)宏觀與中微觀相結合原則。重大項目往往受制于過度分散的利益格局,在技術創新力量動員、戰略產業布局、配套技術及產業的發展以及政府與企業間的協調等方面缺乏系統有效的安排。政府必須按照國家目標和市場需求、總體規劃與分類指導來平衡部門利益,從中作出謹慎、合理的選擇,以保持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

篇(5)

一、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

(一)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廣義的“企業可持續發展”應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企業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影響;二是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前者是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和能源,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統一。后者反映企業在追求長盛不衰的發展過程中,既要考慮近期的利潤增加和市場擴大,又要考慮持續盈利增長,并且要建立和維持良好的公共關系。其基本要求是避免在可預見的將來由于效益滑坡,投資決策失誤、人力資源枯竭等因素導致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其基本前提是在持續性的基礎上,保持規模連續擴大,素質不斷提高。如資本量、人力資源量等方面的擴大,技術素質和管理素質等方面的不斷提高等。而狹義的“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指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在此,主要采取狹義上的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進行論述。

(二)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個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市場因素、宏觀環境因素(如政策、法律、社會文化等)、微觀環境因素(行業內的競爭對手、顧客、供應商等)。內部因素主要包括經營管理水平,人才技術水平、資本、信息、企業文化等。

(三)判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標準

除了廣義上的企業可持續發展應從企業對環境的影響、資源的影響及社會的貢獻3個方面考察外,從狹義上即企業自身的能否可持續發展對我國企業進行考察,目前來說更具有現實意義。

從狹義上對我國企業的可持續性進行考察,應從生產技術的可持續性、生產資源的可持續性、人員素質和管理體制水平的可持續性及技術經濟效果的可持續性等方面來考慮。

衡量生產技術是否具備可持續性可從職工和技術人員素質狀況、產品更新速度、技術的綠色程度、技術的資金投入數量等方面考慮。企業的經營管理水映在企業的管理體制、企業組織結構、經營管理者的素質及人員使用制度等因素上。良好的技術經濟效果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企業的發展是否具備可持續性與企業的技術經濟效果的可持續性有密切的關系。

(四)企業可持續發展與技術創新的關系

從上述的理論分析過程可以看出,現代企業競爭己日趨廣泛而激烈,企業要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生存,并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勢頭,必然要求企業具有持續的競爭優勢,以獲得長期的增長和經濟利潤。而競爭優勢持續性受到技術(產品)生命周期的約束,這要求企業在技術軌跡的頂峰(衰退期)到來之前,必須做出再次技術創新的戰略決策。因此,企業只有保持持續的技術積累和不斷的技術創新,才能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從另一方面講,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本質就是追求市場競爭優勢,持續創新也必然就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動力。

從辯證的角度來看,企業可持續的發展,不會是局限于簡單生存方面的意義的發展,它必然要求企業規模的擴大、組織制度的完善以及利潤的增長。這些必將對企業的再次創新提供更加良好的基礎支持。因此,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技術創新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而二者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正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

二、企業的技術創新研究

在廣義的概念上,技術創新包括研究開發與工程化、商品化、市場化、產業化等環節,也包括這些環節中所需要的管理和組織創新。從技術創新的過程上,技術創新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中間試驗、生產、銷售5個相互銜接的階段。前3個階段稱為研究開發,即R&D活動后兩個階段屬于經濟活動。而狹義的技術創新僅指生產技術的創新,即產品、工藝的創新。(本文論述主要采取技術創新這一狹義的概念)。

1、技術創新是一種使科技與經濟一體化,加速技術轉化速度,提高技術應用效率和效益的發展模式。其核心是科研活動與經濟建設的一體兩面,本質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橋梁與中介。

2、技術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個從新產品或新工藝設想的產生到市場應用的動態過程。它包括從某種新設想的產生,經過研究開發或技術引進、中間試驗、產品試制和商業化生產直到市場銷售這一系列的活動。

3、技術創新的成果通常是以實體形態的技術裝置和工具表現的物質產品,同時也包括工藝、方法的軟件及設計圖紙、技術文件等知識形態的產品。

4、技術創新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為基礎的創新活動,但它并不強調任何一項創新都要以研究開發為起點。這也就是說,從科學發現的原理找到依據,構思出可行的技術模型,設計和制造出新產品,即不直接依靠發現和發明,而利用現有的技術儲備,改進與組合已有的技術,也是技術創新;將成熟的技術轉移到新的領域,同樣也是技術創新。

5、技術創新以產生商業化的產品、工藝和服務為目的,并以實現商業價值為其成功的標志。再先進的高級技術,如果其成果不能為社會所接納,不能在市場上實現其價值,它就不是技術創新,或者說技術創新還沒有成功。從這一意義上講,知識技術的發明不等于技術創新。反之,不論某個設想或技術多么簡單,只要其成果能被人們承認和接納,實現其商業價值,那么技術創新便是成功的。

6、企業是技術創新的核心主體,企業家是企業技術創新的靈魂。技術創新是發現并抓住市場潛在的盈利機會,重新組合生產條件、要素和組織,從而建立效能更強、效率更高、生產費用更低的生產經營系統的活動過程。

三、企業技術創新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一)企業技術創新的基本思路

在市場上,企業提供的和消費者購買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還應當包括銷售過程中的服務以及銷售以后的服務。企業進行技術創新主要目的也必然是研究和開發新產品,迅速地將其投入市場,通過一定的銷售方式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將技術創新的成果最終轉化為效益。也就是說企業技術創新除了就產品本身進行創新外,還應當在銷售方式和售后服務等多方面尋找思路。

1、在產品方面,除了開發全新的產品之外,還可以根據市場的需要對原有的產品進行改良和組合。一方面,針對市場新的需求、科技

進步所帶來的契機,以及人的生活、生產方式的改變,適時地推出獨具特色的、技術含量高的、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新產品;另一方面,可以根據情況對仍有生命力的舊產品進行技術改造,或開發其附屬功能,或將多個產品特性優化組合為更具靈活性、新穎性的產品,從而增強其生產競爭力。 ’

2、在銷售方式方面,可以嘗試通過網絡進行銷售,即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產品的推銷。企業建立網上銷售系統,不僅可以提高銷售速度、擴大銷售范圍,還有利于溝通與外界的聯系,展示企業的技術實力,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也為及早適應網絡化、信息化、全球化奠定良好基礎。

3、在售后服務方面,除了傳統的“三包”、送貨上門等服務外,還應全面了解客戶的個性特征和潛在要求,想方設法增加附加服務項目,使客戶從產品功能中獲得滿足的同時,能享受更多的超值服務、特色服務,強化客戶對本企業產品的“忠誠度”和“依賴感”,為持久贏得市場創造條件。

(二)企業技術創新的基本措施

技術創新是企業把自身各方面的力量充分組織和調動起來,并對外部環境加以協調利用,以實現創新目標的系統工程。要切實抓好這個工程,需采取多方面的保證措施。

1、技術創新需要組織機構的保證。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應當建立一個專門部門,將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組織起來,為進行技術創新提供組織支持。這個部門應當注重市場信息方面的研究,將其所獲得的國內外有關信息進行篩選、加工和綜合處理,會同業務部門一道開展技術創新,并對擬創新的項目先開展可行性分析,再通過有關機構共同分析和論證,最后讓企業領導層做出決策。在這個過程中,技術創新的專門部門始終起著組織、實施、協調和監督的積極作用。

2、技術創新需要運作機制的保證。企業的技術創新不僅僅是單個產品或服務項目的開發,.而是提供完整的行為過程。它包括創新決策、創新實施、創新實現3個運作環節。技術創新決策,是以國家政策和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的能力為基礎,把科技進步與市場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尋求建立滿足市場尋求的最佳方向、途徑的過程。技術創新實施,是企業通過反復的市場調整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將有關創新成果轉變為新型產品的過程。技術創新實現,是通過企業新產品的銷售,使創新成果迅速進入市場,占有、鞏固并擴大市場,以實現技術創新的最終目標――即獲得利潤的過程。上述3個過程所產生的方法、手段共同構成了技術創新的運作機制,為企業技術創新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3、技術創新需要激勵機制的保證。為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應當從制度上加以保護和激勵。在企業內部,要制定引導職工進行技術創新的規章制度,對開發出適銷對路新產品的部門和個人實行重獎并給予精神鼓勵。在企業外部,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出臺激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的相關政策,切實保護新產品開發者的知識產權,并給予最佳扶持和政策優惠,從而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

篇(6)

城市在經濟全球化和知識化的背景下面臨巨大的挑戰,為保證城市的持續發展,就必須建立完善的城市創新體系,從而進行不斷的創新。城市集成創新是高層次的創新形式,對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熊彼特在提出創新的初始定義時就認為創新是一個系統總體的概念,但是一般的創新理論認為,更高層次的集成即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是由分化走向融合的趨勢,這是在美國學者納爾遜和溫特提出創新進化論后出現的觀點。納爾遜和溫特在生物進化理論的啟示下,通過對創新過程的機理研究,創立了創新進化論這一獨特新穎的理論分支,它推動了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融合,使得人們對于創新理論的研究又開始向熊彼特的初始定義回歸,即認為創新是一個系統總體的概念,它包括生產、經營、管理、組織等方面的內容。當然,這種整合性的回歸并不是簡單的定義回復,而是分析研究基礎上的一種更高層次的統一。此后,許多學者如弗里曼(Freeman)、多西等在更廣的范圍開展了技術、組織、制度、管理、文化的綜合性創新研究,從而促使創新管理的集成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集成的思想和原理逐漸在科技管理實踐中得到推廣和應用。但是,在創新管理領域中,完整的集成概念被認為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Iansiti教授1998年在《Technology Integration》一書中首先提出。集成創新的概念提出后很快成為研究與實踐的熱點。目前對集成創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業層面和產業層面上,而城市角度的研究成果比較少,本文根據集成創新理論和城市系統的特點對城市集成創新進行擴展研究。

城市集成創新概述

城市創新系統作為國家創新系統與企業創新系統的中間環節,它的集成創新形式和企業集成創新不同,本文從城市層次對集成實現機制、集成內容和集成平臺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城市集成創新的實現機制

創新機制理論主要是針對技術創新的產生過程,主要有??怂拐T導創新論、羅森堡瓶頸誘導論、“需要-資源”假說等,這些理論認為技術創新的產生源于某種不協調。我國學者趙黎明等(2002)認為,城市創新系統中各種創新也來自于系統內部的不協調,但這種不協調不再是產生要素的不協調,而是創新系統內技術、知識、制度、服務等因素發展的不協調。這種不協調來自競爭,從城市層次來看,創新的動力來自個體(團體)追逐利益的競爭行為,包括城市間的競爭和城市內部的競爭。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間的競爭導致城市間的不協調,形成城市的擠壓效應,同時在城市內部由于競爭的存在也形成內部的擠壓效應,形成創新的推動力。而實現城市集成創新的機制是集群學習。集群學習概念是歐洲區域創新環境研究小組(GREMI) 的學者們在研究歐洲高新產業區的過程中提出來的,其本意是產業區(集群) 內的成員企業為了應付技術不確定性的挑戰而協調行動,本質上是知識空間轉移的一種有效載體 。而魏江等(2002)認為,集群學習的關鍵特征有三點:一是學習主體的多元性,二是實施中的協調性,三是利益上的互惠性。協調性是集成創新的重要條件,沒有協調就不能實現集群學習,集成創新就沒有基礎。利益上的互惠性是城市集成創新可以持續的重要條件,城市集成創新的動力來源于“擠壓效應”,而“擠壓效應”來源于人們追逐利益的競爭行為,沒有利益上的互惠就沒有持續的集群學習,也就沒有集成創新的持續性。集群學習有兩種類型,一是縱向學習,以某種價值鏈連接的前后環節之間的學習;二是同一價值環節橫向的學習,即同行之間的學習。集群學習不但可以確定集成創新的方向,同時也是各個創新組織知識資源的準備,可為集成創新提供協調與合作的基礎。集群學習需要企業外的其它組織、政府的參與,形成城市集成創新組織基礎。

(二)城市集成創新的主要內容

在研究企業集成創新時江輝和陳勁(2000)認為,集成創新是技術集成加知識集成加組織集成,陳勁則認為集成創新包括戰略集成、知識集成和組織集成三個層次。結合城市發展的特點,本文認為城市集成創新包括戰略集成、知識集成、制度集成三方面。城市戰略是一個復雜的體系,它包括經濟發展戰略、社會發展戰略、環境戰略,每個戰略體系又分為不同的層次,如城市經濟發展戰略、城市產業群發展戰略、企業發展戰略等。戰略集成創新是城市集成創新的前提和其它集成創新的評價標準。城市集成創新首先應進行縱向戰略集成創新和橫向集成創新,例如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時既要在經濟系統內進行一體化集成,又要考慮城市社會發展、環境發展戰略,進行橫向集成。城市集成創新的結果評價應以城市發展戰略作為評價標準。集群學習是城市集成創新的實現機制,知識集成是城市集成的核心和基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都是通過知識創新來完成,通過知識的創新來表達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集成創新被認為是第二代知識管理。張保明認為(2002)集成創新中的“集成”,應當是與知識創新全過程匹配的“集成”,是通過體制創新使參與知識創新的各要素能集合為一個利益主體的“集成”,即它不僅是指不同學科和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的集成,而是在更廣泛意義上的“集成”,也就是說,它應當是一種集“研究開發、人才教育、知識轉移”為一體的“集成”。城市創新系統的制度創新是指改進現有的制度安排或引入一種全新的制度以提高效率,安排和協調經濟主體利益間的關系,有效刺激與規范經濟主體的行為,進而有效地創造、改進、擴散知識和技術,保證城市創新系統取得更好的績效,進而保證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研究珠三角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制度創新分析中,宋棟認為制度創新是一個由政策層次、組織層次和操作層次的互動構架而成的過程。在政策層次上,主要是形成對經濟體制轉換的一般認識及重大的戰略決策和方針。在組織層次上,主要是確定實現上述戰略決策的基本原則及政策措施。在操作層次上,主要是實施經濟體制轉換的創新活動 。制度集成創新是城市集成創新的保證,新制度經濟學派認為經濟增長的原因在于人們為減少交易成本而建立的制度,制度創新決定技術創新,好的制度選擇會促進技術創新,不好的制度選擇會將技術創新引離經濟發展的軌道或扼制技術創新。制度是約束人們社會、經濟和政治行為的一系列規則,這些規則必須進行集成,其它集成才能順利進行。

(三)城市集成創新平臺

集成平臺就是為集成創新要素提供支撐和運行基礎的軟硬環境,是進行集成運作的載體。集成創新是建立在一定的平臺上,從城市層次看這些平臺包括:

1.網絡平臺。網絡既是城市集成創新的結果也是城市集成的支撐平臺。城市集成創新的結果是個體組織聯系網絡化,網絡化可以使集成創新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反應更敏捷、發揮的潛力更大。同時,網絡化使城市動態集成創新成為可能,網絡是城市集成創新的重要支撐平臺。網絡化意味著個體組織處于普遍聯系之中,使個體組織不再依賴于自身內部的資源,而是更多的利用個體組織之外,蘊含于有形和無形的網絡之中的資源,它們共享資源、相互學習、交流和模仿。

2.城市產業群。產業群是為了獲得新的和互補的技術、從互補資產和知識利用的結合中獲得收益、加快學習過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制造)市場中的進入壁壘、取得協同經濟效果、分散創新所帶來的風險,關聯性很強的企業(包括專業供應商)、知識產生機構(大學、研究機構、工程公司)、中介機構和顧客通過一個附加值產生鏈相互聯系形成了網絡,這種網絡就是產業群。產業集群是產業發展演化過程中的一種地緣現象,它是城市的重要經濟基礎和競爭優勢。集聚在城市區域的產業群集成創新對城市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城市集成創新的基礎。從城市層次來看,城市的各個個體組織的集成創新都應建立在特定的產業群組織的基礎上,以增加產業群系統價值為目標,以特定的產業群為集成創新支撐平臺。

3.文化平臺。城市集成創新是在特定的城市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中進行的。城市集成創新文化平臺包括物質文化層次、制度文化層次和精神文化層次。無論是從哪一層面上看,城市文化決定城市集成創新的發生、過程和結果。城市的物質文化是城市集成創新的資源條件,是創新文化的表現層次。城市制度文化是集成創新的激勵機制和保證,是城市集成創新能發生和持續的重要條件。城市精神決定集成創新精神、活力和效率,是城市創新文化的內核。

總之,這三個支撐平臺反映了城市的三大結構形態,即城市空間形態、生產形態、文化結構形態。

集成創新促進城市系統整合

從系統論角度看,集成是指相對于各自獨立的組成部分進行匯總或組合而形成的一個整體,以及由此產生的規模效應、群聚效應。從一般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要素(單元、子系統)集合成為一個有機系統,這種集合不是要素之間的簡單相加,而是要素之間的有機結合,即按照某一(些) 集成規則進行的組合和構造,其目的在于提高有機系統的整體功能。集成創新的過程是各種資源要素尤其是知識資源要素的綜合運用過程,更是創造性的融合過程。而創新過程的集成促進了各種資源要素經過優選,并以適宜的結構形成一個有利于資源要素優勢互補的有機整體。

城市集成創新包括城市戰略集成、知識集成、制度集成。城市是一個由社會、經濟、環境組成的復雜系統,通過城市的集成創新,進行戰略、知識、制度的集成,促進城市系統的整合。圖1表示城市集成創新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系統之間的整合關系。

戰略集成既是城市集成創新的前提條件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實現城市經濟發展戰略、社會發展戰略和環境發展戰略的整合,才可能實現城市各系統的協調發展。集群學習是城市集成創新的實現機制,也是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構建以集群學習為基礎的學習型組織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制度集成是城市集成創新的激勵機制和保證,也是實施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保證。

集成創新對推動城市各子系統協調發展的作用

城市的集成創新實現城市各系統的整合,同時城市各子系統也由城市的集成創新來推動,通過集成創新促進城市各子系統的各個要素的整合,激活各子系統的要素,增加系統的動力。

(一) 集成創新推動城市經濟發展

城市集成創新通過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互動關系和集成過程提高城市產業群的競爭優勢和應變能力,促進城市經濟發展。

城市競爭的核心是城市產業群,通過城市集成創新產生集聚經濟效益,提高城市產業群的競爭優勢。聚集經濟效應顯然是一種集成效應,因為聚集本身就是集成行為的一種表現。各項元素的聚集通常是集成現象的外在表征。因此,聚集經濟的產生根源于集成行為。城市集成創新首先可以實現要素匹配、優勢互補,提高經濟效果。眾多業務相關聯的企業聚集在―起,其實質是生產經營過程中價值鏈的一體化,即價值鏈各階段內化在同一個空間區域內,從而使它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聯結方式更加靈活多樣,由此使得各項生產要素能夠達到最佳配置狀態、相互之間形成支持協調的關系,各自的優勢也能夠充分發揮,并協同作用,從而取得更好的經濟效果。由于外部規模經濟的作用而使城市產業群獲得競爭優勢。企業的交易關系通常包括面對面的接觸、生產技術的相互了解、戰略信息的詳細交流、長期或短期的轉包合同、原材料的投入產出聯系等,通過集成方式使創新各方進行長期的戰略合作,從而減少交易成本。

當代城市產業群所處的經濟環境的主要特點是變化加快、競爭加劇。各種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更新換代周期日漸縮短,市場需求越來越復雜和動蕩,變化頻率加快,企業競爭的格局瞬息萬變,競爭的激烈程度不斷加劇。在這種形勢下,城市競爭的焦點日益集中在速度上,以更快的速度應付變化。集成創新首先是通過組織的集成創新提高產業群的應變能力。隨著技術日益向極限逼近,技術開發難度越來越大,創新風險也越來越高,單個企業往往無法承擔重大的技術創新項目。即使有實力承擔,R&D周期也較長,導致喪失市場良機。組織集成可以將各企業的優勢綜合集成起來,以加速創新的頻率和提高創新成功度。城市集成創新通過制造系統集成使企業的應變能力大大加強。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對企業的生產制造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多品種、多變化的批量消費需求,企業必須具備高度柔性化的生產制造系統,在這樣的系統中,生產制造流程結合緊密,并通過計算機技術集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因此城市集成創新形成的知識共享系統、網絡平臺是企業快速反應的有力支撐。

(二)集成創新促進社會系統的發展

城市集成創新首先是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社會物質文化發展。集成創新的結果表現為人們物質生產和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集成創新推動經濟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豐富的物質財富,美化、優化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環境。城市通過不斷的創新、不斷地改變城市物質生活資料生產發展的狀況,而城市物質生活資料生產發展的狀況決定整個社會面貌和社會意識。其次是城市集成創新通過制度創新促進社會制度發展。城市集成創新的重要內容是城市制度的創新,城市制度要和技術創新集成,才能為技術創新提供保證,使技術創新能夠持續進行。城市集成創新將引起社會勞動分工和社會組織的變化,制度必須進行創新才能適應這種變化。再次是城市集成創新促進城市社會精神文化發展。城市精神是城市市民所認同和信守的共同理想、價值觀和基本信念,它經過內部孕育、外部影響、長期實踐、反復錘煉而成。城市精神對城市社會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張鴻雁(2002)認為,城市市民精神是城市發展的原“動力因”,是城市社會發展的永續動力。城市集成創新將引起城市價值觀念的更新和思維方式的變革,催生新的城市精神,促進城市社會的發展。

(三)城市集成創新與環境系統發展

從戰略層次看,城市戰略的集成使環境發展戰略、與城市社會發展、經濟發展成為有機的整體,實現協調發展。從知識和制度集成角度看,通過采用新的技術和制度安排改變資源的利用方式和效率,使城市系統最小化使用社會資源,使資源可持續利用。城市集成創新過程也是資源聚集的過程,而環境的質量對資源的聚集具有重要意義。從創新結果看,城市集成創新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產業集群,它不僅決定了資源的利用結構,也決定了產業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具有明顯地理環境特征。城市集成創新為人們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改善人們生活和工作環境,提高人們對環境質量的需求和環境保護意識,促進環境的發展。

城市集成創新是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而實現城市集成創新的機制是集群學習。戰略集成是集成創新的前提,知識集成是城市集成創新的核心和基礎,制度集成是城市集成創新的基本保證。城市集成創新必須在特定的網絡、產業群和文化平臺上進行。城市集成創新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系統的整合、推動城市各子系統間的協調發展,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寶山等.集成管理――高科技時代的管理創新[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篇(7)

創新(Innovation)的概念是著名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能波特(J.A.Schumpeter)于1912年在《經濟發展理論》(TheTheory offconomic Growth)--書中首先提出的。他把創新定義為一種生產函數的新設定、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包括5種形式:引進新產品;引進新技術;開辟新的市場;控制原材料的供應來源;實現工業的新組織。所謂技術創新就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為目標,從新產品或新工藝設想中產生,經過技術獲取(研究、開發、引進技術)、工程化、商業化生產到市場應用整個過程一系列技術經濟活動的總稱。

技術創新是浙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經濟增長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一種是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所謂“粗放型”,即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資源投入量的增長,或靠擴大生產規模實現經濟增長,不注重改進經營管理與科技進步?!凹s型”是指主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配置等內涵擴大再生產方式而實現經濟增長。迄今為止,浙江一直是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其主要特征是依靠大量增加資源投入實現數量型為主的經濟增長。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這樣的經濟增長是一種投入多、產出少、經濟效益低的增長,存在資源浪費嚴重、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產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國際競爭力等問題。通過持續不斷地進行以產品創新、工藝創新為主要內涵的技術創新活動,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到“集約型”的轉變,實現浙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浙江工業經濟狀況及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浙江工業經濟狀況分析

運用多個指標計算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是衡量一個地區工業經濟效益水平的常用方法。1997年,國家統計局等部門對1992年制定的工業經濟效益評價考核指標體系作了修訂和完善,將納入評價考核的指標調整為總資產貢獻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資產負債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產品銷售率等7項指標。表1列出了1992年以來浙江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總的來說,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呈現上升的趨勢,由1992年的103.3上升到2005年的156.6,上升幅度為51.6%。

但是若深入分析,近10多年來浙江工業經濟效益的改善并不那么令人樂觀。

首先,這10多年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在各年度之間發生過幾次波動。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經出現下降,1998年才大體恢復到1993年的水平;最近兩年由于宏觀調控后一些過度擴張的行業虧損嚴重效益下降,整個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又有所回落。

其次,工業經濟效益指數上升與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編制方法有一定關系。眾所周知,標準值作為計算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的對比基數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綜合指數的大小。而上述指數標準值,主要是考慮我國當時工業經濟實際水平和一般標準確定的。7項指標標準值大體代表了我國“八五”后期的水平,這與現階段發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特別是全員勞動生產率16500元/人和產品銷售率96%的標準值明顯偏低。由于標準值偏低,客觀上造成目前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虛高。

再次,從1998年以來主要效益指標變化情況看(見表2),除了勞動生產率增長很快之外,其他6項指標雖都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并不明顯。2005年與1998年相比,在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提高的47.6點中,由于勞動生產率提高帶來的貢獻就達33點,貢獻份額達到69.3%,其他6項指標改善對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提高的貢獻率只有30%強。事實上,2005年與上世紀90年代末相比,工業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貢獻率、資產負債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并無明顯改善,2005年資本保值增值率和資產負債率都只勉強達到“八五”末期全國應達到的一般水平。

(二)浙江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

1.“三重約束”同時并存。一是資源約束。2006、2007年電力供應有所緩解,但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和其它一些初級產品的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資源稀缺,建設用地供給將長期嚴格控制;雖然建設用地存量目前還有一定潛力,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機制和物質技術條件有待改善。二是環境約束。由于目前單位產出的排污量較大,經濟增長中污染排放總量還在增加,加上居民的環境訴求越來越高,使環境約束日益加大。三是市場需求約束。全國和省內投資增幅有所下降,擴大消費需求雖有潛力,但增長速度受居民收入及其他多種因素制約,外貿出口的高增長趨緩,部分制造業產能過剩的情況相當嚴重,表明今后幾年工業經濟的市場需求約束將會有所加大。

2.經濟增長進入成本上升期。全國從2002年開始的新一輪經濟增長中,高消耗、低成本競爭的增長模式已經受到沖擊,浙江受到的沖擊更大一些。這表明,浙江經濟進入了成本上升期。從趨勢看,可以說是開始進人“高成本時期”。一是勞動力成本上升。浙江進入人均GDP“3000美元門檻”,比全國超過“千美元關口”更意味著勞動工資和社會保障成本的上升。二是土地、能源、礦產等生產要素成本上升。浙江土地、能源、礦產資源貧乏,省外國外輸入量大,供需矛盾特別突出,因而資源性產品和運輸價格水平相對較高。三是經濟增長的社會成本上升。主要是不同群體利益協調成本、生態補償和環境保護成本等跟隨發展階段的推移而不斷上升。四是涉外經濟的成本上升,特別是貿易磨擦、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等導致出口成本上升。

三、以技術創新為動力,推進浙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2004年下半年以來,浙江經濟的運行軌跡和面臨的新情況表明,浙江經濟增長不能再主要依靠廉價資源和勞動力的粗放型投入,而必須轉向集約發展;不能再主要依靠提高投資率來拉動經濟增長,而必須轉向技術創新。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除基礎性研究仍由國家來組織外,其他領域應把企業作為整個技術創新體系的核心部分,成立企業技術中心,推動浙江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根據行業技術經濟特征和產業組織特點,分層次建立創新體系。大企業和大集團成立國家級實驗室和區域研究開發中心,加強原始創新能力和集成創新能力的培育。

(二)確立企業曲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從明確企業的產權關系入手,建立嚴格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使企業目標集中于公司和股東利益的最大化,著眼于長遠利益,成為自主技術創新的主體,確保市場開拓、技術創新和生產經營一體化。

(三)優化市場環境,加強技術中介服務機構建設。政府可為企業技術創新構筑符合實際情況的政策法律環境和基礎設施,如通過設立技術創新風險投資機構和風險投資基金,拓寬技術創新資金的籌資渠道,同時吸引社會資金參與,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資體制。實行新產品開發稅收減免優惠,增強重點企業的留利水平,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

(四)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改革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各自為政的體制,使之聯結成一個整體來共同面對技術創新活動。深化“產學研”合作模式,支持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通過聯合研究、委托開發、成果轉化、共建研究開發機構和科技型企業實體等形式,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廣泛參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產學研”聯合機制。如江蘇省從1989年開始開展以校企協作為主要內容的“產學研”結合工作,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結合的成功之路,加速了科研成果商品化的速度,使雙方都獲益匪淺。

篇(8)

中國軟件企業面臨著國際化和被國際化。國際化和被國際化表現為中國的市場已經是一個國際化的市場。根據新華網的統計,2008年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有483家在中國市場運營。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顯示,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有43.4937萬家,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企業6.3084萬家。這些數字說明中國政治穩定,經濟高速發展,已經成為全世界跨國公司非常關注的市場。中國的企業已經被國際化了,面臨著國際化的挑戰。

面臨的機會和挑戰

中國企業被國際化了后,到底面臨著什么樣的挑戰呢?首先,企業被國際化后要走出國門。就IT軟件投入而言,中國只占全球4.5%,95%的市場在歐美和日本。中國企業需要融合中西方文化,需要思考如何進行公司治理和領導力的發展,如何管理全球化人才,以及如何保證全球視野下的創新能力。

同時中國企業要注重中國市場。全球跨國公司都希望在中國獲得成長。這導致了中國企業成本的增加。中國企業面臨著與跨國企業爭奪人才和必須更快速地進行創新的挑戰。2010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對中國企業而言,最主要的要轉變方式,即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行產業升級。產業升級,創新的重要性不可忽視。而軟件對創新起到了很大的支撐作用。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在于拉動內需。這要改善民生,使中低收入水平人員的收入增加。改善民生離不開軟件和信息化的支撐。中國轉型實質就是企業的轉型,而轉型的目標是從資源占用型企業轉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以人為本,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再到中國服務。這個過程中軟件無處不在,大量的產品需要數字化技術來持續升級,人員結構的調整也離不開軟件和服務。中國轉型帶來新的軟件和服務消費浪潮。

目前,國家加大了對高技術研發的投入。公共服務和民生事業的發展給中國軟件企業帶來機會。智能電網、智能交通和3G應用等主題帶來了新一輪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帶來了新一輪的IT投入,這就是新的行業增長機會。

企業創新與轉型的實踐

“微笑曲線”告訴我們在產業端的兩頭利潤比較高。蘋果公司具有創新的制造模式和商業模式。它在產品制作環節的利潤已經很高,此外蘋果產品的軟件開發是開放的,調動了所有軟件提供者的積極性,使得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為其提供相應的內容和軟件。

東軟公司借鑒了蘋果的做法,具體表現在數字醫療設備的商業模式上。東軟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軟件企業,主要有兩大業務方向,IT解決方案與服務、產品工程解決方案與服務。數字醫療屬于產品解決方案。東軟生產數字醫療設備是虛擬制造,設計、研發、銷售、品牌和服務由東軟來做,而制造走全球外包渠道。

在研發方面,東軟與飛利浦成立合資公司。飛利浦提供先進技術,東軟提供品牌和服務。數字醫療設備就是一個“微笑曲線”結合全球資源的實踐。東軟這兩年圍繞著新醫改和老百姓健康問題推出健康服務,將IT技術和有機的醫療資源結合,通過健康服務云平臺為農村、城市社區、家庭和企業提供健康顧問、健康體檢、特需的健康服務和遠程醫療。東軟通過“熙康”云平臺為各個地方的家庭、社區、農村的衛生所和企業提供遠程服務。

東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中國軟件企業面臨著國際化和被國際化,可持續發展一定要走出去,要進行全球化布局。東軟在美國、德國、瑞士、芬蘭、羅馬尼亞、迪拜、日本等地都建立了分支機構。東軟去年和今年加大了海外收購的力度,通過收購兼并快速進行全球化布局。

篇(9)

Abstract: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s the basis for enterpris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is a modern enterprise undertake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historical mission, strength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cultivate enterprise core technology of 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market competitiveness, management mo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bilit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 enterprise strateg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ideas and measures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ideas; measures; contact

中圖分類號:F279.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科技的發展,經濟一體化、市場全球化已成為經濟發展不可阻擋的潮流,我國企業生存環境變化越來越快,越來越復雜,買方市場的形成,國外知名企業涌入,我國企業面臨著很大的壓力。研究表明:企業想要長治久安的發展下去,就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此基礎上要進行技術創新戰略,因為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所帶來的核心專長,將是企業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與發展的主要支撐。在當前極具挑戰的市場環境中,現代企業若想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進行企業的技術創新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聯合進步。

二、企業技術創新戰略的內涵、基本思路和措施

(一)、企業技術創新戰略的內涵

在廣義的概念上,技術創新包括研究開發與工程化、商品化、市場化、產業化、信息化等環節,也包括這些環節中所需要的管理和組織創新。從技術創新的過程上,技術創新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中間試驗、生產、銷售五個相互銜接的階段。而狹義的技術創新僅指生產技術的創新,即產品、工藝的創新。(本文論述主要采取技術創新這一狹義的概念)。

(二)、企業技術創新戰略的基本思路

在市場上,企業提供的和消費者購買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還應當包括銷售過程中的服務以及銷售以后的服務。企業進行技術創新主要目的也必然是研究和開發新產品,迅速地將其投入市場,通過一定的銷售方式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將技術創新的成果最終轉化為效益。也就是說企業技術創新除了就產品本身進行創新外,還應當在銷售方式和售后服務等多方面尋找思路。

1、在產品方面,除了開發全新的產品之外,還可以根據市場的需要對原有的產品進行改良和組合。一方面,針對市場新的需求,適時地推出獨具特色的、技術含量高的、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新產品;另一方面,對仍有生命力的舊產品進行技術改造,或開發其附屬功能,或將多個產品特性優化組合為更具靈活性、新穎性的產品,從而增強其生產競爭力。

2、在銷售方式方面,可以嘗試通過網絡進行銷售,即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產品的推銷。企業建立網上銷售系統,不僅可以提高銷售速度、擴大銷售范圍,還有利于溝通與外界的聯系,展示企業的技術實力,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也為及早適應網絡化、信息化、全球化奠定良好基礎。

3、在售后服務方面,除了傳統的“三包”、送貨上門等服務外,還應全面了解客戶的個性特征和潛在要求,想方設法增加附加服務項目,使客戶從產品功能中獲得滿足的同時,能享受更多的超值服務、特色服務,強化客戶對本企業產品的“忠誠度”和“依賴感”,為持久贏得市場創造條件。

(三)、企業技術創新戰略的基本措施

技術創新是企業把自身各方面的力量充分組織和調動起來,并對外部環境加以協調利用,以實現創新目標的系統工程。要切實抓好這個工程,需采取多方面的保證措施。

1、技術創新需要組織機構的保證。企業應建立一個專門部門,將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組織起來,為進行技術創新提供組織支持。

2、技術創新需要運作機制的保證。技術創新包括創新決策、創新實施、創新實現三個運作環節。這三個運作過程所產生的方法、手段共同構成了技術創新的運作機制,為企業技術創新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3、技術創新需要激勵機制的保證。為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應當從制度上加以保護和激勵。在企業內部,制定引導職工進行技術創新的規章制度,在企業外部,切實保護新產品開發者的知識產權,并給予最佳扶持和政策優惠,從而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

4、技術創新需要人力資源的保證。企業要進行技術創新,必須引進一些能把廣泛的相關知識和專業知識相融合并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專業人才,同時要注意加強職工文化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培訓,努力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影響因素

(一)、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廣義的“企業可持續發展”應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企業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影響;二是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前者是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和能源,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統一。后者反映企業在追求長盛不衰的發展過程中,既要考慮近期的利潤增加和市場擴大,又要考慮持續盈利增長,并且要建立和維持良好的公共關系。而狹義的“企業可持續發展”是指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在此,主要采取狹義上的概念進行論述。

(二)、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1、企業管理者只重視近期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企業應該在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和履行社會責任的兩個維度之間保持平衡。管理者使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必須重視社會效益。企業作為營利性組織,其目標必然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企業作為社會組織,其經營行為必須要符合社會整體利益。

生態效益的忽視,也是制約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所在。企業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不惜損害環境和后代利益,結果導致企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破壞的不協調狀態。企業將陷入經濟發展與環境破壞的惡性循環中,招致自然界的報復,危及自身的生存。因此,企業必須建立一種與自然互利共生、和諧發展的新型關系,保持與周圍環境的和諧。

2、專業技術人才不合理的流失制約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才資源成為企業諸多資源中最為重要的資源。因此,企業應做好人才的留用,防止人才的流失,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專業技術人員擁有核心技術、掌握核心業務、控制關鍵資源,構成了企業核心競爭力,他們以20%的比例創造了企業80%以上的財富和利潤,如果這些人員流失,就會影響企業工作的連續性、工作質量和企業人員的穩定性,從而弱化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和競爭力。因此專業技術人員成為企業人才競爭的主要對象。

四、企業技術創新戰略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及作用

從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內容看,技術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們要通過持續不斷的進行以產品創新、工藝創新為主要內涵的技術創新活動,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來自于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又取決于企業獲得知識及應用知識的能力,這一切的基礎是如何有效地學習。學習是企業永生的發動機,為了應付不斷變化的世界,企業必須培養和提高應變能力,發展新技能和采取新態度的能力,這就是學習的能力。

篇(10)

周少杰.中廣核布局東南亞與東盟能源中心合作[N].證券時報,2015-06-02(A09)

謝瑋.中國核電挺進老牌核電大國 揭秘中英法三方簽署欣克利角核電項目協議全過程[J].中國經濟周刊,2016(42):62-64.

周景月,張培棟,徐艷,等.“后福島時代”中國核電發展現狀與趨勢[J].未來與發展,2015,39(9):42-46.

王世虎,歐陽平.全球鈾礦業動態及中國應對策略[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6,26(5):26-30.

中國核工業報.世界天然鈾發展一覽[N].中國核工業報,2015-04-16(15).

崔娜.鈾對外依存與鈾供應保障的關系研究[J].資源科學,2014,36(9):1907-1914.

熊潔,文君,胡勝,等.中國海水提鈾研究進展[J].核化學與放射化學,2015,37(5):257-265.

Huang Y,Chen C.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and organizational slack on innovation[J]. Technovation,2010,30(7-8):420-428.

上一篇: 次生災害防治 下一篇: 浮雕雕刻培訓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极品国产精品 | 亚洲另类在线一区 |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 婷婷色五月欧洲图片 |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一级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