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產教融合匯總十篇

時間:2023-11-17 09:40:2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等教育產教融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產教融合仍停留在口頭上,沒有沖破傳統教育觀念、體制、模式和內容的束縛。

(2)部分院校產教融合模式單一

沒有結合學校實際,認真思考和探索可行的產教融合模式,沒有與相關企業積極進行廣泛深入的聯系與合作。

(3)部分院校產教融合實施效果較差

未能依據國家關于開展產教融合的政策,制定相應可操作的規定辦法和實施細則。實施時沒有明確的預期目的和措施,且缺少監督和評價。

(4)許多院校產教融合仍然套用傳統的安排學生實習方式

合作伙伴跳不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圈子。

(5)不少企業參與合作的熱情不高。

由于企業尚未獲得合作教育帶來的利益,對產教融合認識不足,把培訓學生視為額外負擔。有些企業產教融合只盯住名校、名專業,對高職學校不感興趣。

2構建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原則

(1)堅持產教融合,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產教融合是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滿足行業企業工作崗位需求,是人才培養目標內在要素優化和建設的終極目標。首先,科學定位人才目標,開展專業調研。其次,培養方案制定后要有動態跟蹤,通過及時調整解決人才培養周期與行業企業即時需求的矛盾。再次,堅持人才培養目標的導向作用,在改革實踐中堅持學生主體、能力本位,以學生成長成才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最高理念。

(2)堅持以校為本,尊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規律。

高等職業院校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主陣地,是在中等教育基礎上培養學術性或職業性高級專門人才。專業教育表明高等教育的性質,中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點或基礎,學術性或職業性是對專業教育類型及產教有機結合要求的進一步揭示。因此,高等教育的本質是立德樹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而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堅持理實合一,積極推進工學結合。

實踐決定認識,認識指導實踐,這是一個雙向過程。教育心理學理論認為,學習者的知識和信仰廣泛地存在于對工作和生活多方面的解釋中,其中最有效率的學習是在一定社會實踐環境中,學習者為自身生存和發展需要進行的積極主動性學習。這種基于工作和生活實踐的體驗對學習者的刺激最強烈,能夠充分激發學習者的能動性,使學習帶有明確的目標和針對性,從而扎實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教育部教職成[2006]4號文件提出:職業院校推行工學結合是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是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有效促進學生就業的需要;是幫助學生,特別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的需要;是關系到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的一個帶有方向性的關鍵問題。

3構建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策略

(1)以崗位(群)任職要求確定人才培養方案。

按照“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職業教育目標,學校各專業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指導下,在進行充分的市場、行業、企業及畢業生調研分析基礎上,根據行業和區域經濟特色,確定專業方向,并由專業教師與行業、企業專家一起分析,得出職業崗位(群)相對應的技術能力、關鍵核心能力以及從業者基本素質,根據生產過程確定培養方案。

(2)以職業活動為導向,設計真實的企業生產情境。

遵循為職業而學習的原則,讓職業成為學習的動力和起點。根據工作任務精心設計,以企業生產的具體產品的質量控制全過程來設計檢測項目,進行項目化教學。按照崗位任務,循序漸進地組織學生進行能力訓練,以職業崗位能力為目標,構建“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所有“教學做”活動均在校內或校外實訓基地完成,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引導,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主體。

(3)以工作過程為中心,理論實踐有機融合。

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依據崗位實際工作過程,通過歸納、抽象、整合,按照實際生產順序來設計課程體系的每一項任務。學生通過一項任務的學習就可以完成一個崗位對應的全部任務;通過若干個任務的學習,學生便可以獲得所在崗位的職業能力和資格。以情境教學為主,任務驅動,按職業崗位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來訓練和傳授相關技能,使學生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學習相應理論知識,訓練各項技能,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融合。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扮演組織者、協調者、評價者角色,應及時提供咨詢、幫助。

4我院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路徑

(1)健全組織機構。

為保證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有序進行,必須建立健全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組織機構,并明確各機構職能。除了校內正常教學組織機構外,還設立學術委員會、校企合作辦公室、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等機構,構成完整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組織體系。

(2)構建服務平臺。

構建服務平臺是實現校企合作從“一頭冷一頭熱”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贏”根本轉變的有效途徑。通過構建平臺,開展一系列對外服務和項目對接,為教師和學生創造更多的科研、學習機會,形成人才培養、科研開發、技術服務、對外合作交流多層面、多方位合作。

(3)建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強化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鼓勵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校企聯合開展實訓,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崗位訓練,營造職場氛圍和企業文化;鼓勵將課堂建到產業園區、企業車間等生產一線;在實踐教學方案設計與實施、指導教師配備、協同管理等方面校企密切合作,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4)建設“雙師”結構教學團隊。

“雙師”結構教學團隊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的實施者,擔負著學生職業技能、職業素質和技術應用能力培養3項職責。因此,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是提高辦學效益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為了做好“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出臺相關管理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終取得了良好效果。

(5)創新教學管理與評價制度。

為規范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工作,提高人才培養實效,學校修訂完善了教學(實訓)管理制度和科研管理制度,對人才培養的組織、實施、評價做出規定,明確科研、教研的重點是人才培養和應用技術開發,從制度上保障了產教融合工作的開展。

篇(2)

當前,在我國內陸近3000所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重視對學生的理論教育、輕視學生實踐能力的現象。導致我國在校大學生動手能力不強,缺乏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自主創新能力,這也從側面放映出我國高等教育的不足之處。我國工程教育呈現出較為嚴重的區域化現象、從事工程教育行業的教師非工化現象嚴重。我國工程教育發展比較晚,高校缺乏工程教育觀念、缺乏可靠的理論指導。

2 工程實踐對當代大學教育的意義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櫝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13.html" title="社會論文" target="_blank">社會培?出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每一個大學生必須要面對就業問題,之所以要進行高等教育,就是為了讓每一位受到過高等教育的人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并在工作中充分運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當前,一些企業在招收新員工的時候,往往對有工作經驗的人才比較青睞,就是因為他們具備一定的工程實踐經驗,能夠更好地滿足企業的工作崗位需求,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可見,在當前在校大學生教育過程中,工程實踐環節具有其獨特的意義。

3 我國工程實踐教學所暴露出的問題

在我國工程實踐教學推行的數年時間里,取得了很多成就,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首先是師資問題,雖然我國擁有數百萬的高等教育工作者,但是比起學生群體,我們的教師數量很明顯有些捉襟見肘了。我國從事工程實踐行業的教師普遍存在著工程實踐知識認識不清、實踐經驗不足、缺乏自主的創新能力等問題。其次是由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因素,導致我國高等教育資源不均衡,一些西部高校在工程實踐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遠遠不及東南沿海地區。另外,我國由于工程實踐教育起步晚,致使工程實踐教育經驗不足,這也是制約我國工程實踐教育的關鍵因素。

4 對于加強工程實踐教育的若干意見

4.1 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

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高等教育事業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國的教育體制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在傳統的教育體制下,高等院校的地位越來越尷尬,高校已經不能充分發揮其為社會輸送人才的職能,教育體制改革迫在眉睫。自從2000年大學擴大招生以來,我國有約300多所高職專科院校被提升為地方本科高校,這些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背景不同,有的是工程技術類專業院校,有的是師范類專科院校。此類院校目前又處在由“地方性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院校的過渡。

我國社會因為人才與崗位的不均衡,造成了許多大學畢業生處于待就業的現狀。巨大的就業壓力下催生出應用型大學的發展,我國研究型大學占到絕大多數,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科研人才,然而企業更樂意接受一個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的員工,這就是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空前嚴峻的原因。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推行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有利于為地方本科高校尋找新的定位,有利于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企業的加入會幫助高校重新煥發活力,有利于高等院校的長遠發展。高等院校參與到企業的發展中來有助于為企業培養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人才。同時,企業也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了優良的工程實踐平臺,有助于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自主創新能力的成長。

新形勢下,如何處理好高等院校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成為了推進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的關鍵。當前我國的校企合作模式還不夠完善,普遍存在著企業因為教育行政部門等第三方的參與下,被動地與高等院校進行校企合作。這樣一來,肯定會致使部分企業失去對高等院校的興趣,最后的結果必然是校企合作模式的自然破裂。在產教融合的過程中,要想充分讓高等院校和企業實現強強聯合,充分的利用各自的優勢,就需要改善彼此合作的模式、深化合作的內容,調動企業的活力,主動為企業尋找合作伙伴,主動與高等院校進行校企合作。從校企合作完全過渡到產教融合,需要國家、政府、企業、高等院校之間統一思想、協調行動、深化合作。如此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產教融合。

4.2 加強工程實踐教育師資力量建設

加強當代大學生工程實踐教育的關鍵在于建設一支專業知識豐富,實踐技能過硬的教師隊伍,杜絕工程教育教師非工化。就教師的教學質量來說,不難發現,我國的高等教育教師隊伍一般是由本科畢業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組成。這些教育群體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從事工程實踐教育知識匱乏、實踐經驗的不足、缺乏主動創新的能力。現如今,全國各大高校都在爭先建設特色型專業,建設特色型專業的前提就是建設一支出色的教師隊伍、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加以培養、鼓勵創新。在實際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注意強調理論性教育與工程實踐相結合。

高等院校應該加強對從事工程實踐教育教師的培訓工作,設置專門的工程實踐考核標準,定期組織工程實踐教師赴企業考察學習。同時高等院校應該經常與企業溝通,聘請一批經驗豐富的工人師傅作為臨時教師,指導在校大學生參與工程實踐。主動吸收一些擁有企業工作經驗的人才加入到教師隊伍當中,組織在校大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赴企業參觀實習。

4.3 加強工程實踐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參差不齊,在工程實踐資金投入方面教育部直屬高校和一些省屬地方高校差異巨大。尤其是一些西部高校,在工程設施建設方面與東南沿海地區差距巨大。西部地區由于區域條件的限制,致使其經濟發展緩慢,這也導致了西部高校在教育條件方面在于其他高等院校的競爭中處于劣勢。

國家應該加強在工程實踐教育方面的資金投入,高等院校應該致力于發展工程實踐教學示范中心,確保每一位在校大學生在在校學習期間能夠接受良好的工程實踐教育。

4.4 吸收借鑒國外工程實踐經驗

篇(3)

1.美國產教融合發展實踐。美國產教融合發展的代表性高校及地區有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高校,對硅谷、波士頓乃至整個美國經濟、科技、社會的發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以斯坦福大學為例,該校為硅谷的興起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成立之初,斯坦福大學經歷了美國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加上政府對斯坦福大學的財政支持有限,該校曾遭遇了嚴重的財政危機。為了解決辦學經費問題,斯坦福大學教授弗里德里克·特爾曼(Frederick Terman) 提出建立斯坦福科技園,對外出租斯坦福擁有的土地資源。這一措施不但吸引了柯達公司、通用電氣公司、惠普公司等世界知名公司進駐科技園,為學校籌集了辦學所需經費,而且為斯坦福大學的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促成了美國高科技集聚地——硅谷的形成。斯坦福大學堅持開放辦學,從教育教學到科學研究到社區生活都與硅谷緊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斯坦福大學與硅谷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解決了大學自身經費不足的難題,另一方面,大學通過雙方合作培養和鍛煉了適應市場需求的高技術人才,為硅谷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的科學技術和創新能力。斯坦福大學與硅谷的這種協同融合發展的模式為雙方的未來發展創造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斯坦福大學對教授辦公司非常支持,只要教師完成了學校規定的教學、科研任務,就可以到公司兼職或創辦自己的公司。斯坦福大學校長約翰·漢尼斯(John Hennessy)在發明了MIPS后,便合伙創辦了公司,在此后的幾年時間里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公司運營中。幾年后,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后期將公司出售給SGI公司后,約翰·漢尼斯(John Hennessy)又回到斯坦福大學擔任工學院院長,并于2000年起擔任斯坦福大學的校長至今。斯坦福大學與硅谷的協同融合發展成為城市與高校合作發展的典范。 

2.英國產教融合發展實踐。英國產教融合的代表案例為牛津大學與牛津郡的融合發展。60年代的牛津郡以農業為主,隨著牛津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其對牛津郡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力和貢獻度不斷提升。目前,牛津郡地區80%的高科技企業由牛津大學的畢業生創辦,科技創新及技術成果的轉化促進了牛津地區的快速發展。據牛津大學校長約翰·胡德(John Hood)介紹,牛津大學技術轉讓中心平均每6到8周就能創造一個新企業,科技成果的廣泛應用為牛津及周邊地區的科技創新及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牛津大學不僅帶動了牛津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還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成為牛津城中僅次于健康服務部門的最大雇主。據相關學者的測算,牛津大學對地區經濟影響的基本凱恩斯指數為1.34,即牛津大學每支出1英鎊,就為地區增加0.34英鎊的額外收益,可見牛津大學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影響力非常明顯,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也為牛津大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國內產教融合的發展實踐 

1.北京產教融合發展實踐。北京產教融合發展的典型案例是中關村的建設及運營。中關村是我國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擁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知名高校40余所,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200余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67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學科技園等各近30家,留學人員創業園30余家。目前,中關村聚集了聯想等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家,形成了以移動互聯網等優勢產業集群以及集成電路等產業集群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和高端發展的現代服務業,構建了“一區多園”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成為首都跨行政區的高端產業功能區。2014年,實現企業總收入超過3.5萬億元,同比增長17%。對首都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除了國家政策、基礎設施建設等保障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對中關村的科技創新和快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人才、科技支撐。截至2014年10月,北京地區中央和地方高校、科研機構技術轉讓項目1709項,收入超過百億元。高校與中關村乃至北京經濟社會的發展實現了深度融合與共生協同發展。在高校與中關村的協同發展中,政府發揮的推動作用是兩者實現合作發展的基礎。 

2.上海產教融合發展實踐。上海擁有高校67所,其中教育部直屬高校8所,“211工程”高校9所,“985工程”高校4所。高校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科技支撐,上海雄厚的經濟實力、超前的高等教育發展政策等也為高校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以復旦大學為例,正如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所說,上海與復旦大學在度“蜜月”,并且日后也將越來越“蜜”。上海為復旦大學提供了有力的財政支持,并且在土地等辦學資源的配置上,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復旦大學憑借得天獨厚的優勢獲得了飛速發展,辦學規模和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截止2014年,復旦大學有15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數量位居全國第二,理工科有3個學科進入了世界前100名。復旦大學也一直視服務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大量的高端人才,憑借自身強大的科研優勢幫助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和成果的轉化應用,增強服務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2014年11月,復旦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成立,研究院立足上海,聚焦城市發展的重大問題,研究和總結發達國家在城市發展、城市治理方面的經驗教訓,尋求解決我國城市發展現實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探索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路徑。 

3.深圳產教融合發展實踐。深圳經濟的發展位居全國前列,但是高等教育規模、辦學層次及其對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并不明顯,距離深圳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的要求差距明顯,成為深圳城市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發展的軟肋。針對這一問題,近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高等教育的政策、資金投入,進一步強化高等教育合作。一方面,重點扶持深圳大學等本土高校向更高層次發展。在2015年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中,深圳大學有光電技術與材料學科群、智能信息處理學科群、特區經濟與中國道路學科群等,3各項目被確定為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為深圳大學的學科建設注入了新的政策和資金保障。另一方面,不斷強化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合作,由深圳市政府、國外知名高校、國內知名高校三方合作,共建高水平大學,例如深圳市政府與清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建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深圳市政府與吉林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共建深圳吉大昆士蘭大學,深圳市政府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共建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等。 

三、國內外產教融合實踐的啟示 

篇(4)

作者簡介:劉宏(1966-),男,湖南隆回人,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精細化工產品教學與研發。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劃課題“綠色化工視域下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探索”(編號:XJK013BZY010),主持人:劉宏。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6)33-0084-03

國務院頒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1],各職業院校一系列的專業建設改革關鍵在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實施,而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平臺。職教集團是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共同組建的教育團體聯盟組合,是一個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組織[2],通過外部保障、內部凝聚、互惠服務、自身協調等途徑[3],拓寬集團化與集約化辦學思路,創新職教集團的體制[4],發揮各自的優勢,學校與企業互利共贏、資源互補,近年來已成我國職業教育辦學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陳友年等[5]闡述了產教融合的內涵與實現途徑,方春龍[6]介紹了產教融合物流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情況,但職教集團框架下產教融合型精細化學品生產實訓基地建設研究較少。探討如何加強產教融合型精細化學品生產實訓基地建設,是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推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環節,也是精細化工專業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具有重要意義。

一、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特征

對于產教融合的定義,學術界目前尚未形成統一標準,如Michael D. Santoro[7]提出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ventures(產業-大學合作)、Kaufmann, A.& T?idtling, F[8]提出的Science-industry interaction(科學-產業互動)、Annamária Inzelt[9]提出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hips(大學-企業-政府關系)等,作者直觀理解產教融合就是產品(企業)與教學(院校)的融合,也就是職業教育與產業深度合作。產教融合型的生產實訓基地建設依托職教集團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是通過專業建設共建共管生產實訓基地,企業融入學校人才培養過程,使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標準、實訓基地、教學團隊、人才質量評價、專業文化六個方面建設實現與企業的有效對接,構建與精細化工企業一線操作與管理崗位“零距離”的人才培養平臺。為此,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一)實習環境真實化

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特征要求學生通過專業訓練場所生產出典型精細化工產品,因此,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項目的選取必須來自于企業的生產項目,設備與生產廠家設備完全一致,按照企業真實的生產車間進行設計與建造,實訓過程嚴格根據企業生產的操作規程來進行,控制工藝生產操作參數并能生產合格的精細化工產品,產生經濟效益,實訓過程就是產品的企業生產實際過程,生產環境真實化。

(二)基地功能多元化

校企雙方籌資共建的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必須具備多功能性。選擇區域內典型化工產品的生產工藝建設實訓基地,營造真實的職業環境與職業氛圍,學生可真實操作、真實生產。讓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成為實踐教學和生產的主要場所,成為企業培訓、技術交流與服務的平臺,成為全國技能大賽項目訓練場所,成為學生進行創業創新的基地,真正實現學校與企業互利互惠。

(三)生產工藝綠色化

化工產品是典型的“易燃、易爆、有毒”產品,精細化工產品也不例外,隨著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對環保認識重要性,加深對現代化工的了解,建設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的生產項目工藝必須綠色化。如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精細化學品技術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項目之一苯―丙乳膠涂料生產,是典型的綠色化生產工藝。它是根據涂料行業的發展趨勢及國家涂料產品環保的要求,以水代替有機溶劑,降低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真正做到了涂料產品綠色化。

二、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建設問題

湖南化工職業教育集團由省內80多家化工、醫藥等企業及院校組成,近年來我院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特色課程開發模式、專任教師企業實踐制度、實訓基地建設、產學研結合以及畢業生就業等方面成效凸顯。目前該專業依托職教集團開展校企合作,建立了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如與湖南湘江涂料有限公司共建的綠色環保的水性苯-丙乳膠涂料生產車間,為學院師生提供各種階段的教學實踐平臺,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同時也為湖南湘江關西涂料有限公司等企業培養了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后備公司員工隊伍,實現雙方互贏互利。

但是目前高職教育中真正做到的產教融合生產實訓基地建設的較少,企業參與基地建設的程度不高,主要表現在四個不協調:

(一)國家政策與企業發展需求不協調

政府的引導、政策支持力度較弱,尤其是稅收減免、專項資金補貼等方面,與職教發達的國家如德國相較相差甚遠,而企業是以生產產能與效益求生存的,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因此,不論基地是建在校還是建在廠,在既無法律規定,又無利益驅動的情況下,容易導致企業不愿深入進行產教融合生產實訓基地的建設工作。

(二)商業機密與學生求知需求不協調

一方面企業生產需要不斷補充優秀人才,通過“訂單培養”“生產實習”等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就能較好地培養所需人才,企業希望學生掌握新知識新技能;另一方面,如精細化工生產企業大量采用配方技術,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與保密性,不希望學生進廠實習實訓,即使進入企業生產實習操作通常只能集中在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生產崗位(如包裝),與所學的專業知識關聯度不大。

(三)資金投入與基地建設需求不協調

盡管國家提倡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但相對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而言,國家財政對職業院校教育經費支持力度要小得多。馬寬斌[10]發現普通高等教育經費中本科占80%以上而高職教育不到20%的投入,而發達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的2.64倍。經費投入的不足,使職業院校在實際辦學過程中很難具有真實企業環境與氛圍的實訓場所,現有的實訓O備簡陋陳舊,落后近被淘汰的生產工藝不能及時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基地建設中產教的實質融合。

(四)高職教育與產業轉型需求不協調

目前高職院校整體師資力量較弱,大多年輕教師從高校畢業就來到學校,沒有企業的一線生產經驗,不能較好把握產業轉型升級對人才的需求,不能把握行業動態與生產技術前沿,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不能對“產”進行實時掌握,當然難以建好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

三、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建設對策

針對當前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根據我院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基地建設實際,總結并提出了生產性實訓基地產教一體、課程體系產教融合、基地協同運行產教互惠、師資隊伍產教兼容等四個方面的對策。

(一)建立產教一體的生產實訓基地

以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需求和專業建設發展要求為依據,根據“專業+F(Field,指具有職業情境的技能訓練場所)+F(Fruit,指學生作品)”的專業建設模式,營造企業真實氛圍,選擇典型化工產品的生產工藝建設實訓基地,學生可真實操作、真實生產。同時,充分利用職教集團的優勢,選擇技術先進、區域影響大、人才供需關系穩定的企業建立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積極探索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保證每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單元操作、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踐教學環節,能在濃厚的職業氛圍中得到鍛煉,及時掌握先進的設備和工藝,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適應社會生產的能力,為學生就業和發展奠定基礎。

(二)建構產教融合的專業課程體系

為了有效對接湖南省“十二五”規劃中的石化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在職教集團框架下,深入企業調研,及時了解行業及企業發展的動向,較好把握產業轉型升級對人才的需求狀況,形成具有典型行業背景的化工職業教育特色。構建了“以典型精細化工產品為載體、以生產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其主要特色有:(1)課程內容與企業實踐緊密結合,形成工學結合的高職特色。(2)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開發課程教學內容,將知識點、技能要求與具體工作任務聯系起來,突出知識與技能要求的崗位針對性。(3)強調實踐性,制定工學結合特色的高職化學品生產項目化課程的教學標準。

(三)建設產教互惠的協同運行機制

校企共建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學院充分利用其師資、技術、實驗研發條件等優質資源,企業以其資金、設備、生產技術指導等優勢,不但為學院的師生提供了“工學結合”的實踐操作平臺,而且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也為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職工培訓、技術研發服務、職業技能鑒定等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此外,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是以企業典型的生產產品為項目設計開發組織生產,工藝成熟、安全,在實現提高學生專業知識與操作技能的同時,其生產產品還能創造經濟效益,保證校企合作的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能長效良性運轉。

(四)建造產教兼容的校企師資隊伍

師資力量是產教融合型生產實訓基地建設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必須打造一支“專任教師精技術、兼職教師懂教育”的產教兼容的教師隊伍。首先培養1~2名造詣深厚、有突出技術特長的專業帶頭人;然后落實“雙師工程”和“碩士化工程”,完善其知識、能力標準評價體系,促進教師及時掌握化工技術的發展前沿,使教師既能解決教學實際問題,又能解決生產實際問題;最后加強專兼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互相取長補短,提高雙方業務水平,以形成整體師資“合力”,根據各專業教師的專業特長,合理配置師資資源,實現整體優化,提升專業(群)的整體師資水平。

參考文獻:

[1]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與規劃綱(2010-2020年)公開征求意見稿[Z].2010-02-23.

[2]趙昕.職教集團發展的制度困境與對策[J].職教論壇,2013(1):12-14.

[3]胡堅達,王孝坤.職業教育集團化體制改革路徑探索[J].教育研究,2013(1):154-158.

[4]丁曉昌.理清思路加快發展,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J].中國高等教育,2013(6):50-52.

[5]陳年友,周常青,吳祝平.產教融合的內涵與實現途徑[J].中國高校科技,2014(8):40-42.

[6]方春龍.產教融合,強化校外實訓基地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4(14):74-75.

[7]Michael D. Santoro. Success breeds success: the linkage between relationship intensity and tangible outcomes in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ventures[J]. 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11(2), 2000, 255-273.

篇(5)

隨著產教融合概念的逐漸推廣,近年來,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2017〕95號)精神,各級政府也在積極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發展。這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探索無疑是帶來了機遇,為推動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提供了更好的發展路徑[1]。審議通過《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這對深化產教融合,發揮企業重要的主體作用,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應是如何的走向?目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在制度規范、服務創新、項目培養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所培養的人才不符合社會用人單位的要求,這是一個瓶頸。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充分抓住此次產教融合所帶來的機遇,理應在教育改革發展中實現內涵式發展及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

一、產教融合的內涵

2013年“產教融合”出現在教育部的文件中,“產”是指產業,“教”是指教育。“產教融合”與以往的“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區別。“校企合作”的主體是學校和企業,而“產教融合”的主體則是產業、企業、教育。“融合”也更能反映出合作主體是合為一體的關系[2]。在合作主體方面,產業、企業人才培養的作用定位與院校是平等的,不再是配合和支持的地位。通過政府搭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3]。產教融合的目的并不是本身,而是為了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人才的培養質量。產教融合是資源之間全方位與全要素的集成整合和一體化的合作,相互補充與融合,是利益與發展的共同體[4]。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新時代里,高校的創業教育也應打造產教融合的教育新態勢。目前,產教融合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在“互聯網+”的時代,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5G、VR、AI等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日益更迭,人類已經不再局限于享受工業革命時代所帶來的效能,而是在技術革命的時代里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也相對應地對高校的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計劃提出了新的要求[5]。高校的創新實踐、科研活動和人才培養計劃需要讓校企合作達到新的高度,需要以整個產業和整個行業的發展需求為目標,以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解決科技革命、產業變革與高等教育系統之間的結構性失衡問題,推進轉變教育和產業的發展模式,推進產業系統與高等教育系統的系統性變革[6]。

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意義

教育部在2015年將創業教育更名為創新創業教育,并出臺了《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創新創業教育是教育發展、國家創新型人才需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育發展、不斷完善教育體系的新階段,如今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時代迫切需要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迫切要求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走在時代的前端,跟上時代的步伐,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與創新性,教育方法盡可能地體現多樣性和實踐性,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綜上所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變革無疑對于社會、國家、高校、學生都具有重要意義,而人才的能力不能達到相關行業的要求,理論知識與實踐不匹配,技術運用等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可以說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面臨著瓶頸。而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探析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模式和路徑,對高校創新創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現狀

(一)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與實際相脫節

高等教育旨在為社會培養高水平與高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地方院校培養的大學生應該具備區域企業所需求的知識和能力。而在現實中,大多數高校制定的學生培養方案不符合企業的實際需求,也沒有從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導致學生只是為了取得學分而失去了學習新知識、接受新鮮事物的興趣;學生的創新創業課程注重理論的灌輸而忽視了實踐的演練操作,課程體系不規范且不統一,導致創新創業教育與需要培養的專業技能相脫節;學生課程的實驗內容過于注重完成任務卻與企業不接軌,學生學習的內容無法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中加以運用。教學模式單一,習慣采取傳統教學模式,2020年肺炎疫情的暴發確實助推了線上教育的發展,線上的微課、翻轉課堂、MOOC等掀起了熱潮。但也伴隨著許多問題的出現,如線上內容繁雜沒有重點,教師線上授課能力差,學生純粹打卡簽到,課程內容多但學而不精等。這些問題帶來的后果是高校培養的人才不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造成畢業生就業難、企業勸退率高等問題。總而言之,目前大部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和教學還沒有與產教融合發展體系相融合,教學模式與手段還不符合新時代的新要求,創新創業教育與信息技術結合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

(二)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匱乏

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團隊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專職教師資源可以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存在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匱乏的問題,也是亟須解決的問題。目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很大一部分是由高校的輔導員或行政人員擔任,缺乏傳授創新創業知識與技能的經驗;教師沒有親身到企業中去體驗與鍛煉的經歷,缺乏實踐經驗,也沒有具體去了解行業發展的狀況和前景,對學生授課泛泛而談,注重理論的傳授而忽視了實踐操作,甚至從未指導過學生科研及創新型項目,無法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指導,無法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科研實踐活動。

(三)高校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平臺建設不完善

高校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平臺是學生的一個實踐平臺,對學生在校期間培養創新意識、鍛煉創新能力,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平臺基礎設施不完善,基本的實驗器材無法滿足學生的使用需求,學校在基礎設施方面投入的資金嚴重不足;第二,創新創業實訓基地沒有完整規范的管理制度,照搬其他學校的管理機制,不考慮本校的實際情況,沒有從本校學生出發,忽視了學生的需求;第三,創新創業實訓基地無法實時提供創業動態信息和知識,或提供的只是浮于表面、司空見慣的創業案例,無法成為一個創新創業的交流平臺;第四,創新創業實訓基地沒有實現高校與企業的資源整合,沒有注重開展產教融合與企業共建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

四、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新路徑

(一)教學模式從用人單位出發

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與實際相脫節,而這些問題要想得到合理的解決,高校應該從用人單位的需求出發,制定符合企業用人需求的學生培養方案,當其應用效果不顯的時候更不能操之過急,教育本身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教學效果并不能立竿見影,應該及時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其方案及時定期進行評估。學生的創新創業課程、實驗內容要注重質量的提高,學生必須自主完成實踐操作,不能帶有只為了完成任務取得學分的思想。高校的創新創業教學模式應與時俱進,融入信息技術,創新線上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讓創業名師走進大家的視野,讓創業經驗植入學生的心中,讓學生開闊視野,接受更多的新鮮事物,但不能把線下的傳統教學模式照搬到線上,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要有所創新,更要突出重點地講解,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導企業以多種方式參與學校教學設計、專業規劃、課程設置、實訓實習等,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環節。高校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應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以企業、產業的需求為導向,培養高水平與高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服務企業、產業,拉動經濟的增長。

(二)建設創新創業實踐教師隊伍

在多媒體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對創新創業實踐教師隊伍有了更高的要求。缺乏實踐經驗的輔導員和行政人員去擔任創新創業專職教師,不符合崗位職能的要求,反而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高校應實施專職教師優勝劣汰的機制,增強專職教師的核心競爭力,改革質量評價監督機制,并設置獎勵機制讓教師在名譽和地位上有所提高,切實讓創新創業教育落實到位。高校可讓教師走進創業孵化基地,去親身體驗感受實踐所帶來的沖擊,開展產學研合作,讓教師走進企業,學習經驗并傳授給學生,對參加培訓提升技能等級的教師予以獎勵或補貼,以調動積極性。對于高校存在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量不足的問題,高校可從企業入手,在產教融合的作用下,讓企業導師真正地走進校園。

(三)完善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平臺

首先,開展產教融合,與企業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企業提供的資金可以很好地解決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平臺的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也可對其進行改革重組以滿足需求。其次,應建立符合本校實際的創新創業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方案,如與企業合作開辦特色班,請企業專家走進校園授課,企業導師與學生交流經驗與想法,讓實訓基地成為一個創新創業的交流平臺,學生可到企業去進行實訓、實習等,這也會讓畢業生就業率得以提高,注重開展產教融合與企業共建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最后,特色班的培養計劃、教材開發或選用、實訓實習、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均由學校與合作企業雙方共同協商、聯合指導。

(四)共建創新創業數據共享平臺

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的教育體系中,多媒體教學、實驗培訓、人工智能、校園進出管理智能監控等都與其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高校與企業可共同打造數據共享平臺。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建設專業化的開放共享產教融合共享平臺。依托平臺匯聚區域和行業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項目研發、技術服務等各類供求信息,為高校規劃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參考。高校與企業間可通過共建數據共享平臺分享優質的創新創業資源,高校之間可互相開放實驗室、網絡教學平臺與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高校與企業之間可以互相學習,通過線上觀摩學習創業競賽路演活動與企業實訓活動,深化創新創業教育載體及內容,促進教育信息化建設。

(五)注重科研成果轉化與評價體系的完善

學生科研成果的轉化是指學生利用專業知識研發新產品或新技術完成知識和技術的轉換。成果轉化能鍛煉學生更強的創業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實踐創新能力,有助于優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首先,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以企業為主體推進協同創新,推進科研成果技術的轉化。高校可以從企業的需求出發,讓學生自主選擇研究的課題,并與企業簽訂成果轉化方案,讓企業給予指導,參與到科研活動中來,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其次,要注重完善科研評價體系。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科研評價體系還處于初步探索的階段,應積極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讓評價體系質量得到提升,也更加公平公正。支持社會第三方機構開展產教融合效能評價,注重質量,完善評價體系。強化監測評價結果的運用,作為績效考核與表彰激勵的重要依據。

五、結束語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推動人才培養面向產業需求的創新創業型轉變,解決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之間的矛盾。及時找出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瓶頸,聽取各行各業專業人士的建議,試點推行,有針對性地探索出新的路徑,以培養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趙娟.產教融合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9(22):58—61.

[2]石偉平,郝天聰.從校企合作到產教融合———我國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革的思維轉向[J].教育發展研究,2019,39(1):1—9.

[3]劉建平,宋霞,楊植,等.“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高校實踐教學體系[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4):230—232.

[4]陳年友,周常青,吳祝平.產教融合的內涵與實現途徑[J].中國高校科技,2014(8):40—42.

[5]謝家建.高校“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系統的內在邏輯與建設路徑[J].當代教育論壇,2019(5):108—114.

篇(6)

日本第四次產業革命借助信息情報技術驅動,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物聯信息系統(CPS)實現人機一體,大規模減少制造業成本,實現制造業個性大量定制的轉型升級,第四次產業革命是安倍經濟學目標實現的關鍵。

(一)聚集日本經濟新增長極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是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核心技術,是所有產業實現革新發展的技術基礎。物聯網通過互聯網使所有產業信息聯通,實現數據化,并可自由提取應用,大數據可使收集到的數據實現即時便捷的深入分析,人工智能使機械具有超乎人類的智能判斷能力,機器人使復雜高難度操作實現自動化,由此數據化、智能化、信息化成為日本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技術特征。經歷“神武景氣”、“巖戶景氣”、“奧林匹克景氣”、“伊奘諾景氣”、“泡沫景氣”等經濟增長階段后,日本即將邁入“迷失的30年”,經濟增長面臨長期停滯的危機。日本第四次產業革命以技術更新為源動力,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優化要素稟賦結構,開創消費新領域(如空中食客Airbnb等),安倍政府以“第四次產業革命”為中心,成立“未來投資會議”,制定《日本一億總活躍計劃》,提出到2020年經濟總量增加100兆日元的?目標,要求第四次產業革命相關產業創造出30~40兆日元的附加價值。第四次產業革命被賦予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是日本經濟逆襲增長的關鍵。

(二)促進雇傭環境的技術化、女性化和能力化

根據經濟產業省的預算,第四次產業革命背景下,因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投放使用,將會減少735萬低技能就業崗位,而因第四次產業革命技術革新將創造574萬個工作機會[1],職業結構更新速度加快。根據2014年5月日本勞動政策研究?研修機構的“面向全員參加的技能勞動者確保與育成”調查數據顯示,58.1%的企業認為高技能人才短缺,56.2%的企業認為高技術人才短缺,50.8%的企業認為技術管理人才短缺[2],雇傭環境的技術化傾向明顯。安倍“女性經濟學”提出創造“女性活躍社會”,增加女性公務員、職員、管理崗位供給數量,到2020年女性管理崗位數量達到30%左右,雇傭環境女性化特征逐步明顯,女性就業比例增長提高對女性教育數量與質量的要求。伴隨雇傭環境多樣化,非正式雇傭比例逐步增加,“人力云”等新型彈性工作革命開始活躍[3],勞動者就業觀多樣化,結果本位、能力薪金制成為日本新雇傭思想,更加注重對技能、經驗、素養等軟實力以及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大學畢業生短期離職率提高,無業青年增加,對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職業教育與培訓提出更高要求。

(三)引發通信情報業與醫療、福祉業就業需求增加

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第四次產業革命技術革新為先導,日本政府《第5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首次提出“社會5.0”(Society 5.0)的概念,即通過信息通信技術(ICT)的最大限度活用,實現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融合,使人類達到生活質量高、精神世界富足的自由和諧的“超智慧社會”。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到2025年日本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是老齡人口,少子老齡社會形勢加劇引發養老、醫療、社會保障壓力過大等“2025問題”,繼而引起醫療、福祉產業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并呈現持續大規模增長趨勢。2002年醫療福祉業就業474萬人,2015年增加到784萬人[4],依據日本勞動政策研究?研修機構預測,到2030年將增加到962萬人。第四次產業革命本身促進情報通信業大發展,2002年情報通信業就業158萬人,2030年預計增加到242萬人(見表1)。與此相對,傳統制造業、建筑業、批發零售業等低技能就業需求將急劇減少。面對新形勢,學校應及時更新專業設置,提高各類型人才培養質量,以適應第四次產業革命及“社會5.0”需求。

二、第四次產業革命推進日本教育結構適應性變革

第四次產業革命是日本經濟增長的關鍵推動力,日本政府高度重視第四次產業革命人才供給,文部科學省提交《面向第四次產業革命人才培養綜合提案》,推進“產業?雇傭?教育”一體化改革,以培養適應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發展需要的各級各類人才。

(一)依產業變遷,適時增設“專門職業大學”

二戰后日本建立起美式單線“六三三四”學制,將不能滿足升為大學條件的工業、農業、商業等短期專科學校暫定為短期大學,1950年短期大學設立,1964年短期大學制度化。伴隨著以制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大發展,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企業需要大量技術技能人才,1961年高等專門學校應運而生,以工學、商船學科為特色。進入20世紀70年代,日本第三產業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為謀求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專修學校建立,開設醫療、衛生、福祉、服飾與家政等學科,適應第三產業的發展需求。進入21世紀,日本繼續加強對高等教育機構的改革,為培養旅游觀光、IT、信息技術等領域具有“即戰力”的實踐職業人才,實施實踐的職業教育,謀求建立新的職業教育機構“專門職業大學”,于時值短期大學制度化55周年的2019年開始實施招生,重視校企合作,新機構并舉實施4年制大學課程與2~3年制短期課程,畢業相應授予學士學位與“短期大學士”學位。40%的專任教師是具有5年以上企業實踐經歷的實務教師,30~40%的課程為實習實訓課程,接受社會人士入學,為更廣泛群體提供多元靈活學習環境。加強學校辦學質量多方評價,根據學生就業狀況、畢業生滿意度等辦學實績給予資金政策支持[5],滿足第四次產業革命與“社會5.0”等日本社會新形勢要求。

20世紀50年代短期大學設置,20世紀60年代高等專門學校設置,20世紀70年代專修學校設置,進入21世紀日本政府謀求設置“專門職業大學”,分別滿足女性教育、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發展以及第四次產業革命需求。日本高等教育辦學形式多元化,各類型教育機構各司其職、自由競爭,呈現出靈活、開放、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二)建特色制度,完善現代教育體系

伴隨著日本各類型教育機構的設立,畢業生升學出路問題逐漸受到關注,為促進終身學習社會構建,日本通過制度設計,加強不同層級、不同類型教育之間的銜接,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現代教育體系。主要制度設計包括“專攻科制度”、“大學編入學制度”、“科目履修生制度”和“學分累計加算制度”等。(1)“專攻科制度”。1992年大學評價?學位授予機構開始實施“專攻科”制度,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設有專攻科,招收高職院校畢業生,修完大學評價?學位授予機構認定的專攻科課程,獲得大約62個學分,并滿足大學評價?學位授予機構規定的其他要求,可向大學評價?學位授予機構申請學士學位,獲得與大學畢業生同等的社會待遇,并獲得碩士入學資格。(2)“大學編入學制度”。“大學編入學制度”是通過編入學考試編入大學學習,畢業可獲得學士學位的制度。大學編入學對象包括高等專門學校、短期大學、專修學校(專門課程)等專科畢業生。(3)“科目履修生制度”。1991年文部省重新修訂《大學設置基準》第31條,規定在大學實施“科目履修生制度”,即大學在規定的地點,提供給本大學以外學生一科或多科課程,給予考試合格者一定學分。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專修學校(專門課程)等專科畢業生通過“科目履修生制度”,修得一定學分,經過大學評價?學位授予機構的審查認定,可獲得學士學位。國立大學科目履修生費用大致相同,私立大學課程費用則由學校自定。“科目履修生制度”擴大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升學通道,也提高了大學教育資源的活用效率。(4)“學分累計加算制度”。為促進日本高等教育個性化、高度化發展,促進學生生涯學習體系延長,文部科學省實施“學分累計加算制度”,學生可申請在多個高等教育機構學習課程、獲取學分,滿足一定條件可獲得大學學士學位的制度。伴隨日本第四次產業革命推進,這四項制度的參與度、活用度都不斷提高,為培養第四次產業革命需要的各級各類人才奠定基礎。

(三)據技術革新,強化數理情報、計算機編程等教育內容

物聯網、大數據、機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的高度發展是第四次產業革命的主要動力,也成為日本教育內容革新的主要依據。為適應第四次產業革命,具有國際化視野、高信息化能力的創新型人才成為人才培養目標。為此,(1)全面強化數理、情報學科教育。加強全員數理、情報學習,日本擬成立“數理?情報研究中心”,對大學中的數理、情報學院進行擴充、整頓、改革,形成“國際研究據點”。加大對數理、情報教育在資金、人員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培養第四次產業革命需要的數理、信息化人才。[6](2)將“計算機編程”設為必修課。世界范圍內將“計算機編程”設為必修課是大勢所趨。日本文部科學省規定到2020年小學必須確保為學生提供計算機編程體驗學習機會,到2021年初中必須提供計算機編程課程內容,到2022年高中必須提供情報科學習內容,制定《教育信息化加速計劃》,根據學生個性需求提供信息化教學資源,以增進學生對計算機、大數據等的理解。(3)強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第四次產業革命引發產業結構、雇傭環境變化加速,為培養學生職業認知、樹立職業自主自立意識,日本加強學校、企業、地域合作,實施連續型體驗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鼓勵學生選擇理工科以積極應對第四次產業革命,尤其是積極鼓勵女子選擇理工教育。

(四)促多資源活用,升級產教融合模式

教育與市場匹配問題是世界教育問題,日本也存在人才提供與勞動力市場需求脫節的現象。為促進人力資源供需匹配,打破省廳機構等部門壁壘,強化“產業?雇傭勞動?教育人才”政策聯結,各省廳、產業界、勞動界、教育機構、職業訓練機構聯合召開“第四次產業革命人才培養推進會議”,制定職業能力開發政策、教育政策等,實現產教融合政策制定升級;由文部科學省、經濟產業省、總務省聯合學校及相關企業等共同成立“教育官民聯合體”,增加企業對教育的投資,到2025年企業對大學、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的投資增加到現在的3倍水平,超過OECD國家平均水準,用于開發優質教育內容,派遣優質外部人才,高效活用異質資源,實現產教融合資源升級;在理工人才培養過程中,開設“產學官圓桌會議”,制定行動計劃,進行產業界人才需求預測,精準學校人才供給,加強產業界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反饋,實現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過程升級;積極導入大學、公立研究機構、企業等的橫向合作制度,促進產學研對話合作,提高技術產品轉化效率,實現產教融合效益升級。產教融合是世界教育發展趨勢,也是日本教育模式的重要特色。日本產教融合理念先進,多主體密切合作,過程精細化,效益可觀,產教融合模式不斷升級,為日本第四次產業革命推進提供人才保障。

三、??對第四次產業革命沖擊的專業設置特色

日本高等教育主要由大學、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專修學校實施,2014年共計4004所。為培養第四次產業革命適需人才的“專門職業大學”的專業設置以旅游觀光、IT、信息技術為特色,于2019年開始招生。日本高等教育機構職能分工明確,錯位競爭發展,專業設置符合社會、產業發展需求,整體運行高效。

(一)大學:專業設置多樣化,培養適應產業需要的國際化創新型人才

日本高等教育質量世界領先,大學培養國際化推進背景下的適應產業發展需要的創新型高水平人才。2016年國立大學法人化改革進入第三期,第三期改革主要強化大學的地域貢獻、專業領域、卓越性三個方面。日本擬建立“卓越研究生院”,積極推進“卓越研究員制度”,由大學、民間企業、國立研究開發法人以及海外頂尖大學聯合建立“卓越研究生院”,以滿足產業界需求,實現文理融合與多領域一體融合,為學生提供參加產學共同研究機會,促進人才、技術流動。2015年本科生中社會科學學科學生數量最多,占學生總量的32.4%;碩士生中工學學科學生數量最多,占學生總量的41.8%;專業碩士學位中社會科學學科學生人數占比最多高達76.9%;博士生中醫學齒學、工學學生所占比例較高(見表2)。專業設置多樣且較為均衡。2016年大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率74.7%,其中批發零售業、醫療福祉業、制造業、金融保險業等行業就業人數較多[7]。日本大學強調充分利用各類型資源,進行產學研合作,充分挖掘學校的科研職能,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人才,服務第四次產業革命及社會需求。

(二)高等專門學校:男生多,專業設置應對第二產業需求

高等專門學校以國立為主,招收初中畢業生,實施五年一貫制教育,重視實習實訓,培養富有創造性的實踐技術人才,備受國家重視與產業界信賴。2014年高等專門學校男性學生比例高達83.1%,女性學生僅占16.9%[8],以男性教育為特色。高等專門學校專業設置以工科、商船學科為主(見表3),培養第二產業適需人才,是服務第四次產業革命需求的主力機構。為應對第四次產業革命,高等專門學校積極進行學科再編,增設信息情報、國際商務等相關學科,提高專業設置的產業服務水平。2014年高等專門學校40%的畢業生選擇升學,60%的學生選擇就業。就業學生中,93%的畢業生從事專門技術工作,51%的學生進入制造業領域。[9]高等專門學校是日本制造業乃至第四次產業革命重要的人才供給支撐。

(三)短期大學:女生多,專業設置應對少子老齡化社會

短期大學教授學生研究專門的學藝,培養學生職業、生活所必需的知識、技能、能力,以私立為主,是日本實施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機構之一。2005年開始實施“短期大學士”學位制度,實施小規模精細化教學,學費低,就近入學,之后短期大學第三方評價常態化、義務化,短期大學的社會吸引力及國家認可度不斷提高。2014年女性學生比例高達88.4%[10],以女性高等職業教育著稱,短期大學的教育、家政、保健、人文等專業學生數較多(見表4),以教育、家政、保健等著稱的短期大學專業設置服務少子老齡化社會,實現短期大學與少子老齡化社會優質對接,是建設“社會5.0”的重要人才供給機構。隨著日本雇傭環境的女性活躍度提高,《短期大學今后的存在方式》提出,服務少子老齡化社會、提供優質女性教育、創生地域社區服務是短期大學面臨的重要課題。

(四)專修學校:強調“實務卓越性”,專業設置滿足第三產業需求

篇(7)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8-0237-02

0 引言

高職教育與區域產業有著密切的互動關系,一方面,區域產業的技術結構、勞動力結構和經濟效益宏觀上決定并制約著高職教育的層次結構、類型結構、發展速度、教育質量,微觀上影響著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課程開發、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另一方面,高職教育培養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將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高質量的人才支撐和高水平的技術服務。因此,作為區域經濟發展有機組成部分的高職教育必須牢固樹立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的辦學宗旨,堅持將區域產業發展和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趨勢作為確定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主要依據,堅持產教深度融合,實現高職教育與區域產業良性互動。

1 高職教育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區域產業的發展

1.1 高職教育的發展依賴于區域產業發展 一方面,高職教育的發展依賴于區域產業所提供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另一方面,高職教育的發展高度受制于區域產業的發展需求。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方向直接關系著高職教育的發展路徑,決定著高職教育的發展宗旨、發展規劃等。高職教育應理性分析和科學預測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實際需求,緊緊圍繞區域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自身發展方向,培養區域?a業發展所需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1.2 高職教育的專業結構受制于區域產業勞動力結構 不同地區不同的產業結構分布對勞動力的類型結構有著不同的要求,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趨向及其對勞動力類型的需求結構,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勞動力需求結構反映了產業結構對勞動力的需求狀況,而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類型不僅反映了所在地區勞動力的構成狀況,也反映了所在地區勞動力的供給結構狀況。淮安地區的高職院校應緊密結合“十三五”期間淮安第一產業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比重逐步上升的現實狀況,積極構建高職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以實現對高職開設專業的動態調整。

1.3 高職教育的層次結構受制于區域產業技術結構 生產的現代化的程度決定了區域產業技術結構。伴隨著區域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勢必會帶來區域產業技術結構的變動。而技術結構變動的的趨勢及其對勞動力層次的需求變化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層次。蘇南作為經濟發達地區。為滿足區域產業發展對人才類型、層次上的需求,其高職教育培養的技術型人才已開始延伸至本科甚至研究生層次。今后,隨著蘇北地區產業發展,高層次的技術應用型人才需求逐步增加,蘇北地區的高職教育的主體層次相應高延也將成為必然的趨勢。

2 高職教育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術服務

2.1 高職教育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高質量的人才支撐 技術人才是知識經濟的支柱,而知識經濟與高等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高等教育是培養技術人才的最重要陣地。隨著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越來越呈現出本土化、特色化,因此,對于適應高新技術產業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在這樣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追求的不再是華而不實的學歷教育,而是提供適應各類產業結構提升優化而需要的具有針對性的專門人才。高職教育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的搖籃,在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篇(8)

[

關鍵詞 ]轉型發展省屬地方高校辦學理念

[作者簡介]寇尚乾(1968-),男,山東新泰人,攀枝花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教師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川 攀枝花617000)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4年四川省新建院校改革和發展研究中心項目“四川省新建本科院校發展規劃研究”(項目編號:XJYX2 014814)和201 3年攀枝花學院創新團隊項目“省屬地方高校辦學定位與辦學理念研究——攀枝花學院建設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學的理性思考”(項目編號:SKL2013TD0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22-0021-03

省屬地方高校是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和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這類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往往簡單照搬和盲目模仿老牌大學的辦學模式,在辦學實踐中出現了目標錯位、模式單一、辦學雷同、特色缺失等弊端。從表面上看,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在于這類高校辦學歷史短,辦學經驗不足,但從深層次分析,則是辦學理念的問題,省屬地方高校辦學理念的不先進、不準確、不深刻,是制約這類高校發展的根本原因。轉型發展,首先是辦學理念的轉型。轉型發展背景下,省屬地方高校應該確立怎樣的辦學理念,是這類高校高起點繼承,高起點創新,實現向應用技術大學成功轉型的關鍵問題。本文認為,轉型發展背景下,省屬地方高校應構建“開放”的辦學理念、“融合”的辦學理念、“治理”的辦學理念。

一、開放

凡是從外界吸收物質、能量、信息,經過加工改造,向外界輸出物質、能量、信息的系統,都可以用耗散結構理論加以合理解釋,耗散結構理論作為揭示復雜系統中的自組織運動規律的一門新興學科,其理論、概念和方法不僅適用于自然現象,同時也適用于解釋社會現象,對于高校內部結構的運行與變化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與引領作用。耗散結構理論可概括為: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非線性的開放系統通過不斷地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在系統內部某個參量的變化達到一定閾值時,通過漲落,系統可能發生突變即非平衡相變,由原來的混沌無序狀態轉變為一種在時間、空間或功能上的有序狀態。耗散結構理論中的“開放”是所有系統向有序發展的必要條件:一個系統,從外界吸收物質、能量、信息,是一個“耗”的過程,產生新的物質、能量、信息,則是“散”的過程,系統正是在這個“耗”與“散”的過程得到發展。

高校作為一個系統的組織體系,無時無刻不在與社會進行著信息與能量的交換:從人才培養過程來看,高校首先需要面向社會招生,按照社會需要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實現畢業生成功就業,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著與社會的互動與融合,需要與外界交換信息與能量;從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與創新來看,高校首先需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目標、內容,立足學科專業開展科學研究,產生創新性成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創新與引領社會文化,在這個過程中,高校需要與社會深入融合,實現與社會的交流與合作。從高校這個自組織的性質和特點來看,它是一個在與社會全方位開放的情況下實現自身發展的,不斷在無序和有序之間相互轉化的過程,它具備耗散結構的基本特征和規律。

既然高校這個自組織具有耗散結構的特點,那么是否可以考慮它應該按照耗散結構的特點與規律進行運行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耗散結構最大的特點是“開放”,因此,我們認為高校應該樹立“開放”的辦學理念,在與社會、市場、企事業單位“開放”的狀態下自主辦學,才能實現自身的科學發展和不斷創新。轉型發展背景下,高校更應該打破相對封閉的狀況,走開放辦學之路。轉型發展,主要是指地方高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所謂應用技術大學,相對普通大學來說,在教學上更加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而從科研和技術改進的角度來看,這類大學更多扮演的是知識、技術、信息傳播的角色,主要面向產業、行業培養從事生產、管理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而培養這類專業技術人員,學校需要與產業開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高校只有了解產業生產狀況和產業一線對技術人才的真實需要,才有可能培養出適應產業發展需要的技術人才。由此看來,高校需要面向市場開放辦學,因為只有開放,才能打破高校人才培養與產業用人需求割裂的局面,形成“高校按產業需要培養人才、產業部門參與高校人才培養過程”的產教融合機制,也才能使高校與產業之間不斷進行信息、資金、科技、人才的交換與流動,共同培養符合產業真實需求的技術人才,形成產業真實需要的科技成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省屬地方高校多數建在地級城市,其辦學宗旨在于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合格人才,其基本特質應至少包括兩點:地方性、應用性。地方性是指此類高校具有“地方舉辦、立足地方、服務地方”的辦學特點;應用性是指這類高校在人才培養上的實踐導向和職業導向,培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省屬地方高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發展,不能脫離地方性、應用性的特點,而應在遵循地方性、應用性特點的基礎上實現由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向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性變革。實現這一變革,根本突破點在于“開放”,在于高校與地方產業的全面開放辦學。首先,要樹立開放的意識,形成面向本土的辦學思路。省屬地方高校要面向區域內的企事業單位開放,與區域內的單位、組織、市場、科技開放合作,“零距離”接觸,充分了解地方需求,按地方需求培養人才,開展科學研究,發揮地方“智庫”作用,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其次,要提高開放的能力,深化產學研合作辦學模式。瞄準地方支柱產業和由此形成的產業鏈,整合辦學資源,實現與產業的交流與合作,在人才培養、科技開發等方面形成互動與參與機制,高校教師到產業部門學習、進修或調研,產業部門參與高校辦學與管理。最后,要提升開放水平,借鑒同類院校的先進經驗。要開闊視野,克服本土局限,學習借鑒省內、國內甚至全球同類高校的先進辦學經驗,疏通信息化、國際化壁壘,將同類院校的先進做法進行合理“遷移”,提高自身水平,不斷創新發展。

二、融合

開放的結果必然是融合。省屬地方高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發展的關鍵問題是產教融合,因此,轉型發展背景下,省屬地方高校應在“產學研合作”辦學理念的基礎上樹立“產教融合”的辦學理念。融合,主要是指學校的辦學思想要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相吻合,辦學思路(發展規劃)要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相協調,辦學實踐要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相一致,最終達到學校辦學與區域產業發展協調一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達到高校服務地方產業、地方產業支持高校發展的良性循環。

融合的目的和手段是合作。省屬地方高校樹立“融合”的辦學理念,應注重與地方企事業單位、產業核心部門構建合作機制,突破產、學、研、用各自為政的壁壘,融通各方利益關系,建立基于利益共享、資源共享、成果共享的多方合作體系。

1.建立互惠共贏的政產學研用合作機制。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協調職能,設立專門的產學研用合作協調機構,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與趨勢,組織、協調和規范高校與社會的合作行為。要加強高校、產業部門之間的橫向聯系和互動交流,實現人才、設備、學科等資源共享,建立合作戰略聯盟,形成相互合作、相生相長的產學研用合作生態鏈。通過協議約定的形式,將各方合作的工作要求、工作制度、工作規范、激勵機制、風險分擔等內在因素固定下來,并及時加以檢查、督促、評估。合作各方要以高素質人才培養為平臺,以市場機制驅動實現科技研發、成果轉化、人才互聘等方面的互惠互利,實現合作各方的利益共贏,促進高校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

2.建立統籌協調的人才資源共享機制。產學研用各方要建立“項目主導”的創新團隊體系,要主動規劃設置制約本部門、產業、行業創新發展的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管理創新的項目,搭建開展應用研究的橫向平臺,各方聯合研發,按照合作各方人才的學科優勢和技術專長組建創新團隊,實現學科對接與協調,促進跨學科、跨專業的協同創新,致力于形成具有創新性、使用性的高水平成果。合作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人才的實際情況、學術技術專長和性格特質,充分考慮激勵因素和激勵機制的構建,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作用。

3.建立高效互動的實踐基地共建機制。高校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離不開規范有效的專業實踐基地,實踐基地不僅是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的平臺,也是高校學科集群與產業生產集群對接的平臺,校地相融,就是要建立“政策驅動、產學投入、研學互補、學用結合”的實踐基地共享機制。要充分利用國家關于地方高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發展、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優惠政策,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定具有激勵效應的本土政策,促進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產業和高校要改變發展思路,舍得在專業實踐基地加大投入,從人才培養、科技研發、產業升級的長遠利益出發,逐步增加對實踐基地的經費投入,確保實踐基地建設逐步完善。高校要充分利用學科優勢和專業實踐基地的資源開展科技研發,帶動學生開展創新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同時,將學生的學習、研究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人才培養經過學習、研發、生產、使用的閉環系統訓練,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4.建立成果共享的科研共贏合作機制。首先要確立“需求驅動”的科研立項導向,根據合作各方的實際需要,確定科研項目,由立項部門牽頭組織團隊開展研究,研究成果供合作各方共享。其次要建立合作各方共同投入的科研實施過程,在人才資源、設備使用、經費投入上建立分擔機制,促進科研開發順利開展。最后要建立“聯合攻關,風險共擔”的科研適時調控,組建科研團隊聯合開展科技研發,合作各方應開放科技研發資源平臺,在研發過程中如出現不可避免的失敗,合作各方應按投入比例分擔風險。

在開放的基礎上走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融合的辦學之路,就是要構建產學研用合作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機制,促進與實現知識結構的應用化、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科技研發產業化,最終實現高校與地方融合、專業與產業協調、人才培養與地方需求匹配、產教融合的辦學目標。

篇(9)

二、管理機構國際化

管理機構的國際化是確保高層次人才國際化交流與合作的必要途徑。設立相應的研究機構,利用開展國際項目合作和課題的機會,積極與國外聯合建立管理機構。涉外管理機構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要設立專門的機構,成立專門的咨詢、決策部門。例如,中外合作項目設有項目聯合管理辦公室、外事辦公室,大膽借鑒國內外同類院校的管理模式和辦學體制。同時,為確保具有國際競爭力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質量,還需進行教學管理制度的創新,應建立與國外相應院校相匹配或可銜接的教學管理制度、學籍管理制度、質量評價方法等,使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參與國際認定,執行國際通用標準,從而達到與國際接軌的目的。我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教學管理行政人員每年都會分批次去國外合作大學學習交流,目前,90%的管理人員都經過國外相關機構的學習培訓。

三、農業經濟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國際化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農業領域高層次人才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目標是要培養世界公民,其實質就是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在中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的進程中,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勢在必行。經濟全球化要求人才具有全球視野,通曉國際規則。全球化不僅使得世界各地都緊密聯系在一起,而且引起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在這樣的時代,要成為一名成功的人才,就需要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語言、政治和經濟情況,在解決問題時能從全球的范圍出發考慮方案,要能在不同的文化和社會環境中生存。這樣才能提高在國際農業領域的競爭力。

(二)是增強高等農業院校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傳播方式的變革使得高等教育的內涵和手段正在經歷空前的變革,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世界各國的大學都把國際化作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戰略。高等農業院校要想在國際競爭的舞臺上立于不敗之地,爭奪未來高等教育的制高點,必須大力發展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意識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這已經成為我國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也是辦學的重要理念和內容。同時,在辦學模式、培養方案、運行機制等方面急需探索一條國際化道路。

(三)是高等教育生態系統建設的需要

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總體布局,在十報告中增加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高等教育生態系統建設的意義是通過協調高等教育的各個生態因子和環境因素使之共生、協調與發展,利用生態調節機制來提高高等教育系統的承載力,解決高等教育生態系統的矛盾和失衡,從而推動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咱們培養的人才能夠國際化、廣泛借鑒和學習國外的經驗來推進我國高等教育生態系統建設的進度。

四、農業經濟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國際化的實現途徑

根據我校與國外大學近十年的中外合作辦學經驗,尤其是人才培養方案經多次專家論證與反復修訂,并運用于實踐之后,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這對農業經濟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國際化有著借鑒和推動作用。

1.建立雙重項目管理機制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運作管理牽涉到國內外合作雙方的管理機制和管理模式。我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從2003年起與英國格林威治大學共同舉辦了會計、工商行政管理、生物科學和環境科學等專業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為推進項目的發展,雙方經多次洽談,在我校設立了項目聯合管理辦公室,并定期進行高層交流互訪。同時還與英國格林威治大學中國代表處建立密切聯系,雙方可就課堂教學、師資培訓以及專業建設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并達成共識。這種雙重管理機制確保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健康運行,推動了高等教育本土化與國際化的完美融合。

2.設置融入本土優勢的國際化課程引進國外先進的專業課程是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的重要手段之一。我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本著“大膽引進,合理利用”的原則,在大力引進英方先進課程的同時,建設自身特色課程。一方面,利用國外課程“模塊式”教學特點,改革和創新合作專業的核心課程;另一方面,積極建設富有本土特色的通識課程,如我校開設的“兩課”、《個人職業與發展》、“六求”等大學生人文素質課,在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拓寬學生視野、開闊學生思路方面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3.形成滲入式與漸進式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我校從舉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以來,高度重視英語語言教學,一方面將其作為學生進行出國深造的“通行證”來強調,另一方面是將英語作為一種學習技能來培養。在英語教學中主張文化滲入,將生動多彩的文化寓于語言教學之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拓展英語思維能力。九年來總結出了一套較為成功的漸進式雙語教學模式,即從低年級開始開設專業雙語課,在英語語言技能獲得較大提升之后再過渡到高年級的雙語直至全英語教學,這種分階段的漸進式教學模式不但夯實了學生的專業基礎,也大大縮短了學生在國外學習的適應期,實現了國內外專業學習的無縫對接。

4.設置“中西合璧”的考評模式為能在教學各環節與國外合作大學順利對接。我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建立了一種全新的考核模式和教學評價模式,即采取“3-3-4”模式(考勤成績30%、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40%)考核學生學習水平,全程監控學生的學習狀況。而教師則按照湖南農業大學現有模式進行考核(學生網上評教20%,教學督導團評教30%,領導聽課評教30%,同行評教20%),從課前準備到課堂教學全方位督促教師規范行為。“中西合璧”的良好考評機制不但促進了教學工作健康有序地開展,同時也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為國際化人才培養奠定了可靠保障。

5.建立具有國際管理理念的學生管理系統國際管理理念的學生管理系統。就是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生。我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主要在中方展開,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吸取外方寬泛的公民教育理念,挖掘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自立自律能力,彌補“放羊式”管理模式的不足。為了營造國際化人才培養氛圍,學院采取多種活動形式,如聘用英語教師擔任班主任,舉辦圣誕晚會、組織留學生文化活動月、暑期三下鄉,社會調查等,深入課堂內外,體驗生活,實踐專業技能,自我管理,自我鍛煉,全方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這種別具特色的學生管理模式既緊貼校情國情,符合本土人才培養需求,又融入了國外合作大學先進的管理理念,彰顯了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人才培養的新特點和新方向。

五、農業經濟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國際化的模式

高等農業院校要改變過去單一化的人才產出模式和精英化的高等教育。作為培養農業經濟類高層次國際化人才的搖籃,在培養模式上要現代化、國際化,應及時利用國際教育資源,加強國際交往,掌握和了解世界上最新人才需求狀況,置身于國際環境,從而有利于高等教育發展和社會進步。

(一)建立和實現融合型國際化中外合作辦學模式

根據人才培養國際化總體要求,遵照國際上普遍認可的原則,主要有三種合作辦學模式:(1)整體融合式———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把中外合作學校的教學模式完全融合在一起。采取單校園模式(在國內接受全部高等教育),引進國外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相關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等,聘請外國教師來中國講課,尤其是核心課程,派遣中國教師去外國進修。整體融合式通過引進國際合作高校的相關專業及其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原版教材、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聘請國外教師授課,全面引進國際先進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到國外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達到培養出適應國際市場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目的。(2)松散型模式———通過聘請國外教師來我校講學,借鑒國外的教學經驗,促進教學方法的國際化。為學生提供一個高起點、大范圍、多學科的學術交流平臺,啟迪思想,豐富知識,拓寬視野,推進創新。(3)分段聯合培養———充分保留雙方各自的教學模式,在學分及論文互認的基礎上,通過聯合培養使學生在合作學校分別完成申請學校的培養計劃。聯合培養采取雙校園模式(3+1模式),保留各自的教學模式、通過雙方各自對對方開設課程的評估,互認對方學分,學生獲得雙方學校規定的學分,國內3年學習期間,學校聘請外籍教師來校授課或由出國學習過的本國教師授課。國外1年的學習由國外大學老師授課。

(二)建立和完善“產、學、研”開放式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

利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以需求為導向,以敏銳的眼光瞄準市場,主動適應市場的需要,用創新思維打造名牌專業,打造與市場零距離的專業,突出自己的特色,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人才。人才培養要與市場需求高度對接,實現產、學、研的高度融合,培養在農業方面,特別是農業經濟方面既有農業和經濟基礎知識,又掌握國際化知識與技能的研究型、高層次專門人才。產、學、研結合教育一方面可以優化課程結構體系,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和綜合知識的訓練和利用;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直接參與產業的科研,從而了解更多的本學科的前沿知識動態。通過實踐,學生的創新能力會得到提高,創業方向也會更加符合實際。產、學、研結合教育培養學生將單純的傳統型教育轉換成開放式與國際型教育,將創新與學習過程緊密結合,靈活運用理論知識,積極進行思維,從而使學生在獲取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能力,也為學生以后的就業與創業提供了更好的機會和社會環境。

(三)建立和打造以人才為本的服務性國際化管理體制

為確保具有國際競爭力經濟類人才培養的質量,高等農業院校在教學管理制度方面也需要思考和創新,應建立可與國外相對應院校銜接的教學管理制度、學籍管理制度、質量評價方法等,使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得到國際認定,從而促進和加強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例如,可以大膽借鑒國外同類院校的辦學規范和體制,引進以學生為本的服務性管理體制,推行學生根據興趣自主選擇專業和學制等的彈性教學模式。還應積極引進具有國外學習和工作經歷的人才,建立高水平的國際化教學管理隊伍。結合高等農業院校的學科專業特點,以中外合作辦學為平臺并結合自身特點,大力開發全英語授課課程和雙語課程。以農林經濟管理、環境科學、生物科學、食品科學為特色和優勢,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國際型人才。同時積極借鑒和學習國內外兄弟院校在課程、教學、教材等方面的經驗,提高課程建設水平,積極探索和推進特色專業的開設,實現對高層次人才的特色培養。

篇(10)

本次年會展示了高等職業教育在密切產學研合作、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企業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加強社區教育和終身學習服務等方面所做的積極探索和取得的豐碩成果,展示了高職教育下接地氣、直接服務區域發展的實際成效,展示了高職教育在內涵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社會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活力。

在開幕式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解讀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下稱《決定》)。葛道凱從如何分析看待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形勢、如何理解領會全國職教會議精神的豐富內涵、如何認識把握今后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方向等方面,詮釋了全國職業教育會議的重大突破,指明了專科階段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方向。

針對社會上對高職院校的誤解,葛道凱分析了職成司針對2014年高職招生的抽樣調查及數據結論,鼓勵高職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方位,不為所惑”。葛道凱指出,高職教育不是基礎教育,不是其他類型的高等教育,在全社會認同的評判標準中,衡量職業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標準就是就業。多年來,無論是中職,還是高職,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就業率,并且持續向好。因此,學習全國職教會精神,就是要把握職業教育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整個教育發展中的位置,不為困難所惑,不為假象所惑,也不為自己的成績而過度陶醉。

對于如何貫徹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葛道凱提出要“把握精神,領會核心”。今年的全國職教會和高職學校直接相關的重大突破有四個方面:第一個突破,重新定義職業教育。全國職教會議前后的職業教育,雖然都是職業教育,但內涵已經發生了變化。職教會前的職業教育,主要任務是培養技能型人才;職教會后的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職教會前的職業教育,主要是高中階段的中等職業教育,和專科階段的高等職業教育;職教會后的職業教育,包括高中階段的中等職業教育、專科階段的高等職業教育、本科階段的高等職業教育和研究生階段的高等職業教育。第二個突破,企業也是職業教育的重要辦學主體。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領域最重大的突破和創造之一。之所以提出企業是職業教育的辦學主體,是要解決職業院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第三個突破,職業教育必須要推進體制機制的重大改革和創新。職業教育既是教育戰線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全社會都應該關心、支持、參與到職業教育中來,如何匯聚全社會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的合力,需要創新體制機制,綜合運用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把職業教育辦好辦強。第四個突破,必須要繼續把增強針對性作為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努力方向。關于增強針對性,一是繼續堅持五個對接: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二是在教育活動組織上,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并且要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讓實習回歸到教學環節這個基本定位上。三是推動與中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

葛道凱指出,全國職教會議的精神,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加快發展與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相適應的、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簡單來說就是“推動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這是這次全國職教會的核心內容,其具體內涵就是職業教育要和經濟社會同步規劃,職業教育要和產業建設同步實施,職業教育要和技術進步同步升級。因為職業教育是教育,更是經濟,還是民生。因此,職教工作者要確立一個理念,職業教育要想有生命力,就必須要和經濟社會發展同步;對于經濟社會各行各業和各級政府來說,也要確立一個理念,經濟要發展,社會要進步,要想走得穩,要想走得遠,必須要有同步發展的職業教育相伴相隨。

對于高職院校未來的發展,葛道凱提出要“把握方向,堅定前行”。高職院校要把握專科階段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在做好各項日常工作的同時,加強以下四項工作:第一,要科學布局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三個功能,第一大功能是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第二大功能,服務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這是技術技能積累最直接的載體;第三大功能,加強社區教育和終身教育服務,促進人才的持續增長。第二,做深做細內涵建設。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高等職業學校必定要逐步擴大招收中職畢業生和有實踐經歷人員的比例。這就意味著高職學校的學生從單一普通高中起點的學生,逐步變化為既有普通高中起點的學生,也有中職畢業生,還有具有實踐經驗的學生。因此,高職院校的課程和教學計劃要隨之發生改變,進一步增強競爭力。第三,果斷改革高職學校的招生考試。根據《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到2015年,高等職業學校通過分類考試錄取的學生要占高職院校招生總數的一半左右,到2017年,非高考形式要成為高等職業學校招生的主體形式。所有的高等職業學校都要研究新形式下的招生考試改革,實現中職和高職的雙贏。第四,要注意關注學分的積累和轉換,《意見》提出要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的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與教育,高職院校要給予關注,結合本校的實際,予以推進,為實現三個功能的科學布局提供新的依據。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陳鋒在年會上解讀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 年)》(下稱《規劃》),分析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及其總體框架的形成背景、主要內容及相關制度設計,并結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總體思路,回答了關于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應用技術類型高校發展以及普職關系、招生制度改革、院校設置制度改革、本專科銜接等諸多社會關注的問題。

陳鋒在講話中強調,職業教育的調整和創新,實際上是整個教育宏觀結構的調整,以期通過現代職業教育的體系建設來建立現代教育體系,通過職業教育的制度創新進一步激活教育制度創新的活力。

關于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經濟社會背景,陳鋒指出,概括起來講就是“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創新驅動。”歸結起來,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創新驅動,是今天整個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面臨的最大的機遇和最大的挑戰,也是高職院校面臨的最大的機遇和最大的挑戰。謀劃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謀劃高等教育的結構調整,就是要根據國家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來確定國家人才培養的終極格局。

陳鋒在解讀中提到,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基本指導思想為“就業導向、系統培養、產教融合、全面發展”。就業導向是方向,不管哪個層次的職業教育,最基本的職責、本位就是就業導向。用就業率、就業質量、長期職業發展潛力來評價高職院校,是其本身的特點決定的;系統培養是結構,因為技術的進步、產業的升級,對技術技能的需求是多層次的,所以人才培養也應該是多層次的;產教融合是機制,產教融合是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最核心的性質、最重要的靈魂、最根本的路徑。對職業院校來說,只要堅持走產教融合的道路,就必然是一個特色化、多樣化的發展道路;全面發展是目標,高職院校要堅持育人為本、素質教育,為學生的職業發展、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具有什么樣的特征?陳鋒指出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貫通、銜接、立交、融合。貫通是指從中職到學位研究生的貫通。銜接包括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銜接,繼續教育和職業教育銜接,搭建人才成長多樣化的路線。立交是從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角度而言,更多地體現為建立教育和就業的旋轉門,建立學習型社會里教育―就業―再教育―再就業的人才成長路徑。融合,即產教融合發展,要建立有效的機制,促進教育和經濟社會、產業,特別是學校與所服務的產業,與所在的城市,所在的社區,建立命運共同體,形成共生共榮的機制。

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有很多工作要做,也面臨很多困難,陳鋒指出,其中最難的就是思想觀念的轉變。首先,要從精英化高等教育的思維轉向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思維。其次,要從供給導向思維轉向需求導向思維。第三,要把創造價值作為評價學校的基本標準。第四,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知與行的統一。

地方本科高校的轉型發展與高職院校的關系,是當下受到很多關注的問題。陳鋒強調,應用技術類高等院校的發展,實際上是分兩個層面的,一個層面是政策,一個層面是制度。所謂政策,就是通過示范引領的辦法,選擇一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院校轉型做試點。所謂制度,即建立高等教育分類體系。政策具有當前性,制度建設則具有長遠性。轉型發展與高職院校原則上不能升格不是一個相互沖突的政策,轉型發展是根據現在高等教育目前的狀況所提出的,是結構調整的一個政策,而高職院校原則上不能升格是一個延續下來的政策。但是,不可否認,轉型發展和高職院校有關系,那就是必將強化高等教育領域的競爭,而公平競爭則有利于形成高等教育良性發展的格局。

本次年會圍繞“貫徹落實職教會議精神?創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主題,除了政策解讀外,還設置了激發高職院校辦學活力專題研討、職業教育信息化專題研討、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推進會、企業高職合作項目推介、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專題研討和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成果展等模塊。

【激發高職院校辦學活力專題研討】完善高職現代治理結構,深化辦學體制改革,激發學校辦學活力,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在分論壇上,教育部法制辦公室副主任王大泉解讀了《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的有關內容,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吳家禮通過案例的方式介紹了學校章程建設的做法與成效。韓國映像大學副校長柳在萬等參與互動交流,各位嘉賓探討了在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過程中的學校章程建設,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強化高職辦學特色,構建社會各方參與的長效機制等問題。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董圣足以“混合所有制與高職院校的改革發展”為題進行了專題報告,南通理工學院副校長唐永澤介紹了高職院校實行混合所有制的探索與思考。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執行院長勞漢生等嘉賓圍繞“混合所有制”進行了經驗交流,激勵高職院校積極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開展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試點,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引路導航。

【職業教育信息化專題研討】該模塊從國際視野、建設成效、應用創新三個方面,以國際、國內、地方、學校為不同視角,呈現了我國高職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創新教育成中心執行長廖肇弘、英特爾教育行業中國大區經理姜濤,從全球化數字化教學發展趨勢的角度,展望了中國高職教育的未來,展示了國際職業教育數字資源融入教學的方式,為資源建設與應用開拓了全新的視野。為推動教學改革帶動省校兩級資源建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魏順平分析了《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與應用》,遼寧省展示了本省的建設經驗,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以本校為例,介紹了學校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狀況。會議認為,加強信息化建設,以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帶動資源庫建設是一條有效的路徑。

【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推進會】2010年,教育部、財政部啟動“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 二期――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項目。2014年,第二批30所骨干建設院校接受教育部、財政部驗收。在本次骨干校工作推進會上,職成司高職高專處結合2014年骨干校驗收工作所反映出的問題,對第三批骨干校驗收工作進行了部署,財務司專項資金管理處介紹了專項資金監管有關事宜,黑龍江職業技術學院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主線,介紹了學院在專業、課程、人事、分配和管理方面的改革措施與經驗。高職與高專教育處就《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進行了說明。

【企業高職合作項目推介】企業高職合作項目模塊包括項目推介會和項目展示兩種形式。甲骨文(中國)軟件系統有限公司、中德諾浩(北京)教育投資有限公司等5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在推介會上,分別就合作辦學、課程建設、教育信息化等方面進行了主題發言。上海中銳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業圍繞汽車、物流、3D打印等行業進行了現場展示,促進校企共同探索合作的機會與方式。企業高職合作模塊旨在推進高職院校牢牢把握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提升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并同步提升企業價值。

【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專題研討】“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實施以來,高職教育基礎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建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高職院校。在研討中,美國兩年制學院校長培訓研究院院長唐納德?紐珀特以“優質高職院校內涵建設與啟示”為主題,介紹了美國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的先進經驗;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馬樹超圍繞“從示范高職項目到優質高職院校建設”,回顧了高職院校的發展歷程,并提出了優質高等職業院校的標準、內涵及實施路徑。來自江蘇省教育廳、機械行業、農業院校、航空院校、建筑院校和綜合性院校的專家學者,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對優質高等職業院校的建設展開了深入的交流。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成果展】本次大會在會場外集中展示了部分高職院校的風采,交流教學改革的經驗與成果,包括“不可替代的高職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方支持職業教育發展”、“高職教育出彩人生”、“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成果獎(高職部分)”等8個主題216個典型案例,較全面地反映了高職教育戰線創新發展取得的成果。

在年會閉幕式上,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主席李進代表主席團向大會作報告。李進介紹了校聯會的年度五項工作:推進高職改革項目建設;組織高職專項課題研究;組織高職質量年度報告;加強宣傳工作網站建設;開展校聯會的日常工作。李進強調,校聯會工作向公眾傳遞的總體信息是納入體系建設,貫徹現代治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治理現代化;在職業教育深化改革實踐的層面上,體系的頂層設計與治理的具體運作在現代化的高度有機地統一起來。

李進提出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治理現代化的基本內涵:一是社會共識的治理價值目標,將教育定位聚焦到國家價值,治理定位聚焦到組織價值,責任定位聚焦到個人價值。二是有效整合的治理結構要素,包括治理主體與方式、責權裁量和利益平衡,治理制度與機制、規范程序和靈活實效,治理行動與效果,有效執行和綜合評價。三是持續提升的治理綜合能力,包括決策系統的創新運行,公共事務的實施維系,人力資源的開發配置。

關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治理現代化的實施路徑,李進強調,首先要有基于國家發展戰略的組織戰略定力,應有把握方向的信力,改革發展的毅力,和制定戰略舉措的魄力。其次,要有基于現代職業教育平臺的共同治理。政府發揮主導引導作用,履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責,實現產教融合共治,自治組織團體作為紐帶支撐,充分反映社會各界的利益訴求。第三,要有基于現代職業教育開放體系的文化建設。要營造崇技重德的氛圍,實施跨文化管理,形成制度文化。

基于以上分析,在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制定實施計劃并創造性工作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要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瞄準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特征,滿足人民群眾招錄的新期盼,推動改革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在這一過程中,校聯會作為第三方自治組織團體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要充分發揮作用。

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巡視員周為在閉幕式上發表了講話,她首先肯定了年會卓有成效的工作,她指出本次年會共同深入學關于職業教育的批示,和全國職業教育會議的重要精神,分析研判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改革發展的形式和任務,共同探討創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辦法和途徑,主題鮮明,重點突出,交流深入,形式豐富,討論熱烈。

周為在講話中介紹了教育部關于職業教育工作的一些進展。在教育部層面,四個月來,教育部圍繞全國職教會做了許多具體的工作,重點是把總書記的批示、國務院的決定,以及一系列關于現代職業教育的頂層設計落到實處。總的思想是把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和督促檢查相結合,主要是從四個方面來貫徹落實:一是總體的動員和部署;二是多種形式的傳達和宣傳;三是推進重點改革,對照職教會提出的改革重點,擬定了教育部司局層面22個配套文件的制定方案,目前已經出臺4個;四是強化落實,即根據國務院決定的基本文本,進行了梳理和細化,把所有的任務點、時間節點和督促措施進一步完備,并將通過信息采集平臺及時收集各地貫徹落實的動態數據,定期公布督查結果。在省一級層面,已經有6個省份召開了本省的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有二十多個省份確定在年內召開本省的職業教育工作會。有11個省份已經出臺了省級政府印發的關于貫徹國務院決定的實施意見和規劃,各地的文件和制度都在體系建設、校企合作、教師隊伍建設和經費投入,以及引導支持社會力量辦學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各地結合本地的實際,把國務院的“普通話”變成各地可以落實,可以操作的“地方話”,使政策真正落地。

上一篇: 肌肉康復訓練 下一篇: 保護眼睛的正確方法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看片a免费人成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2021 |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 | 色就是色亚洲欧洲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按摩 | 在线看免费看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