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6 10:28:4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統計學的性質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1 研究對象 2008年3月―2010年1月期間性病門診的就診患者。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梅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和生殖器皰疹診療規范(試行)。
1.3 納入和排除標準
1.3.1 納入標準 ①年齡18周歲~60周歲;②明確有性生活史者;③臨床體查有生殖器部位皮膚粘膜潰瘍及水皰表現者,同時,有梅毒和生殖器皰疹確診證據者;或明確排除梅毒和生殖器皰疹診斷者;④知情同意后,自愿參加本研究者。
1.3.2 排除標準 ①診斷尚不明確者;②妊娠期婦女;③知情同意后,不愿參加本研究者。
1.4 分組
1.4.1 病例組 按照診斷標準,臨床體查有生殖器部位皮膚粘膜潰瘍及水皰表現者,同時,有梅毒和生殖器皰疹確診證據者,則納入病例組。本研究共納入76例受試者。
1.4.2 對照組 按照診斷標準,臨床體查未發現生殖器部位皮膚粘膜潰瘍及水皰者且明確排除梅毒或生殖器皰疹診斷者,則納入對照組。本研究采用同期對照,選擇同一時期同一門診就診的未患生殖器潰瘍疾病者,共納入185名受試者。
1.5 實驗室方法
1.5.1 主要試劑 ①TRUST試劑 上海榮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②TPPA試劑 日本富士瑞必歐株式會社(FUJIREBIO INC,TOKYO)。③單純皰疹病毒抗原(ELISA法)英國Dako公司。
1.6 調查方法
1.6.1 調查問卷 對兩組受訪者使用相同的自行設計問卷進行現場調查;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個人特征和個人史及既往病史等。
1.6.2 現場調查 采用無記名問卷調查,以面對面、一對一的協評形式進行現場調查。
1.7數據處理和分析 使用EpiData3.0軟件按獨立雙錄原則錄入數據,建立數據庫,采用單因素x2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一般人口學資料 見表1。
2.1.1 婚姻現況 病例組中未婚占23.68%,已婚占76.32%;對照組中未婚占30.27%,已婚占69.73%。組間比較x2=1.1503,P=0.2835,組間婚姻現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1.2 職業 病例組的職業構成以商人(38.16%)、工人17(22.37%)和干部(21.05%)為主。對照組則以干部(38.92%)和工人17(30.27%)為主。組間比較x2=23.6211,P=0.0000,組間婚姻現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3 文化程度 病例組以中專或高中和初中或以下為主,各占38.16%,大專或以上占23.68%。對照組以中專或高為主,占44.32%,其次是大專或以上(29.73%),初中或以下占25.95%。組間比較x2=3.9087,P=0.1417,組間婚姻現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人口學資料
對照N (%) 病例N (%) x2 P值
婚姻 1.1503 0.2835
未婚 56(30.27) 18(23.68)
已婚 129(69.73) 58(76.32)
職業 23.6211 0.0000
工人 56(30.27) 17(22.37)
干部 72(38.92) 16(21.05)
個體 25(13.51) 29(38.16)
商貿服務業 10( 5.40) 7(9.21)
司機 12( 6.49) 2(2.63)
其他 10( 5.41) 5(6.58)
文化程度 3.9087 0.1417
初中或以下 48(25.95) 29(38.16)
中專或高中 82(44.32) 29(38.16)
大專或以上 55(29.73) 18(23.68)
2.2 特征因素 見表2。可見初次性生活年齡、性生活史年限、近3個月性伴數、性伴數總和、有無史和安全套使用情況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研究對象的性為特征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對照 N (%) 病例N (%) x2 P值
初次性生活年齡 13.5413 0.0011
< 20 10(5.41) 8(10.53)
20-25 166(89.73) 55(72.37)
25- 9(4.86) 13(17.10)
性生活史年限 9.0280 0.0110
< 5 52(28.11) 15(19.74)
5~10 68(36.76) 19(25.00)
>10 65(35.13) 42(55.26)
近3個月性伴數 37.8214 0.0000
1 130(70.27) 22(28.95)
≥2 55(29.73) 54(71.05)
性伴數總和 24.8438 0.0000
1 20(10.81) 3(3.95)
2~4 136(73.51) 44(57.89)
5~10 28(15.14) 21(27.63)
>10 1(0.54) 8(10.53)
有無史 34.2784 0.0000
無 139(75.14) 28(36.84)
有 46(24.86) 48(63.16)
安全套使用情況 37.6380 0.0000
從不使用 40(21.63) 41(53.95)
有時使用 134(72.43) 24(31.58)
每次都用 11(5.94) 11(14.47)
2.3 既往性病史 見表3。單因素分析結果:既往性病史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 24.9951,P=0.0000),而配偶既往性病史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0754,P=0.0243)。
表3 兩組研究對象既往性病史的單因素分析
對照 N(%) 病例N (%) x2 P值
既往性病史 24.9951 0.0000
無 164(88.65) 47(61.84)
有 21(11.35) 29(38.16)
配偶既往性病史 5.0754 0.0243
無 174(94.05) 65(85.53)
有 11(5.95) 11(14.47)
3 討論
國外在該方面研究開展較廣泛,并發現GUD發病促進了HIV感染的發生[5],亦有許多研究表明女性病人、口服避孕藥的使用[6]與GUD發病聯系密切。本研究采用病例對照研究對性病門診的GUD患者和其它種類性病如衣原體、支原體感染、尖銳濕疣等患者共261例進行調查,其中76例GUD患者作為病例,185例非GUD患者作為對照,并保證病例與對照人群為來自同一地,同一段時期就診的病人。研究結果表明:職業:本次研究發現職業為商人者發病危險性高,OR值為4.605,即該人群比其它職業者發病危險性高3.605倍,因此GUD發病的高危人群為商人,應對該部分人群加強篩查,并宣傳教育,積極采取防護措施;經濟收入:本次調查發現,經濟收入高者(>1000元/月),其發病率相對較小,OR值為0.502,可能經濟收入高者較經濟收入低者生活水平高,衛生條件,醫療條件好,減少了發病的危險性。另外經濟收入與文化程度成正相關,通常文化程度高者防病意識強,有助于主動采取防范措施;安全套的使用情況:單因素與多因素分析發現,安全套使用情況與GUD發病關系密切,OR值為0.527,為保護因素,經常使用者比不使用者危險性小47.3%,不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易導致與病原體的接觸而發病,使用安全套將有利于與病原體的隔離而減少發病機會;皮損時的行為:單因素和多因素均發現皮損時行為與GUD發病關系密切,相對危險性為16.811,為危險因子,即皮損時有行為比無行為者發病危險性要大15.811倍。有皮損時病原體直接能進入人體,發病危險性大大增加;本調查單因素分析發現一些不良特征如多,及性活動年限均與高發病率有關,不當的往往導致病原接觸機會的增加。
建議:GUD作為一種性傳播疾病,發病原因錯綜復雜,即有個人行為因素又有社會因素,而GUD一旦發病而又未及時治療,會給病人造成身體與經濟上的嚴重損害,尤其是生殖器皰疹,目前世界上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給病人造成終身的痛苦,因此GUD的積極防治極為重要,尤其是有目的的針對一些GUD的發病危險因素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極為重要。應加強群眾的性知識教育,尤其是高危人群應提倡安全的方式,并對其給予經常性的篩檢與隨訪。
參考文獻
[1]Mertz.KJ, Weiss JB, Webb RM,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genital ulcers in Jackson,Mississippi, with use of a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high prevalence of chancroid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J Infect Dis.1998;178:1060-6.
[2] Risbud A, MD, Kirk Chan-tack, et al. The etiology of GUD by MPCR and relationship to HIV infection among patients attending STD clinics in Pune, India. Sex Transm Dis.1999; 26:55-62.
[3]Piot P, Plummer FA. Genital ulcer adenopathy syndrome. In: Holmes kk, Mardh PA, Sparting PF, et al, eds. Sex Transm Dis: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711-16.
智障兒童作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應當受到社會上更多關注,對智障兒童進行教育及教學也更加重要。在現代小學智障兒童教學過程中,數學屬于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同時對這類學生而言也是比較困難的一門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對智障兒童加強關注,通過有效方式及方法激發其學習興趣,提升其學習積極性,從而使教學效果及學習效果均能夠得以有效提升,使其得以更好發展。
一、通過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對智障兒童而言,由于其智力比較低下,在實際教學及學習過程中與普通學生相比較而言均存在更大困難,因此教師應當投入更多時間及精力。對于小學智障兒童數學教學而言,不但要使其掌握更多數學知識,同時還應當使其學習數學知識提升其智力水平,而這些均應當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能夠使學生學習興趣得以有效提升也能夠,教師應當依據學生實際特點及數學學科特點,通過有效方式創設生活化情境,從而使比較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能夠轉變成為有趣生活體驗,可使教學內容區域性以及真實性得以增強,并且能夠使學生學習由被動轉變成為主動。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可使學生興趣得以提升,使其能夠對相關數學知識更加形象、直觀地進行學習,可對數學知識及實際生活之間所存在聯系充分體驗,并且也能夠從中體會到數學學習樂趣,從而使其學習興趣能夠得以較大程度提升。但是,創設教學情境過程中應當注意所創設情境應當比較簡單、常見,這樣才能夠使智障兒童更好理解,從而進行更好學習。
二、通過直觀形象教具的運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智障兒童而言,其思維能力、認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各個方面能力與正常小學生相比均比較低。因此,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應當對學生個性特點以及實際水平充分了解,選擇與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教學方式,對于智障兒童加強特殊教育,對其潛力進行充分挖掘。對于智障學生而言,其接觸社會時間及機會相對而言比較少,所以這類學生對于很多事物并未能夠充分清晰認識,缺乏深刻印象,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直觀形象道具進行運用,使智障學生能夠將存在的心理困擾得以消除,可使其對數學知識更加喜愛,從而較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對“2”這一數字進行教學過程中,為能夠使學生更好了解及掌握,教師可選擇小動物模型充當教具,由于小鴨子模型與這一數字最相似,可選擇小鴨子模型,先讓學生摸一摸,猜一猜,然后可讓幾個學生將數字“2”在黑板上進行書寫,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對其積極鼓勵,使其能夠更加努力。這樣一來,每個智障兒童在數學課堂上均能夠認真學習,能夠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興趣,使其學習主動性得以提升。
三、通過創建良好師生關系激發學生興趣
在小學智障兒童數學教學過程中,為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興趣,創建良好師生關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真切關愛,對這類學生加強愛護,使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自身被關愛,同時,對于學生興趣愛好、知識情況以及思想變化與家庭環境應當加強全面了解,教師要多接觸學生,給予學生關心、理解,信任學生,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使學生敢于與教師進行交流,敢于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對于教師所教授知識能夠積極接受。另外,教師應當注意塑造自身良好形象,與學生積極親近,與學生多相處,對每個學生對應當公平對待,為學生提供充足機會,使其能夠感受到成功喜悅,與學生之間成為朋友,增強其自信心,這樣一來,才能夠使學生更加喜愛數學,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興趣。
四、通過加強實踐操作激發學生興趣
對于智障學生而言,其理解能力比較差,記憶力也比較差,通過使學生加強實踐操作不但能夠對學生產生感官刺激,并且有利于學生從多個方面對數學知識加強認識,使其對知識加強記憶,可進一步強化自身知識體系。所以,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盡可能多地組織開展各種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使智障兒童各種感官均能在學習知識過程中參與,這樣一來,不但能夠使學生更好掌握知識,使其記憶力得以提升,并且能夠對學生動手能力及學習興趣進行培養,使其更加主動學習數學知識。
五、結語
智障兒童屬于社上的特殊群體,對智障兒童加強教育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一項社會任務。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應當通過有效措施及方式激發智障兒童學習興趣,使其能夠更加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從而使其能夠掌握更多數學知識,進而使自身數學能力及智力水平均能夠得以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 R733.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02-0078-02
急性白血病是發生于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常伴有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的改變而易形成血栓或出血,尤其出血是急性白血病早期致死的重要原因。凝血及纖溶系統在不同類型的白血病及不同階段均有不同的變化。研究認為白血病細胞產生的血管活性物質促進內皮細胞損傷,誘導血小板活化,呈高凝狀態,隨著病情的進展,凝血因子被消耗,出現低凝而出血[1]。本研究通過觀察100例急性白血病患兒凝血指標的變化,探討其臨床意義,為白血病的分型和出血并發癥的發生提供有效的實驗室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 1月~2011年1月在本院兒童血液內科住院的初發白血病患者100例,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齡1~16歲,平均7.7歲。所有病例均符合《血液病的診斷及療效標準》而被確診[2],其中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58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42例(包括M2 4例,M3 15例,M4 3例,M5 17例,M6 3例)。入院時有皮膚黏膜等部位出血者63例,無出血者37例。正常對照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齡1~16歲,平均6.4歲,為本院健康體檢者。經過統計學分析,患者與對照組年齡無明顯差異(P > 0.01)。
1.2 方法
所有病例于入院第1天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以9∶1比例加到109 mmol/L枸櫞酸鈉抗凝管,輕輕顛倒混勻,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漿2 h內檢測。測定方法及測定指標:磁珠凝固法,用法國Stago公司Stago-R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所有測定值均在當日質控通過的情況下進行。測定指標有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時間(TT);同時采取EDTA-2K+抗凝血,進行血小板計數(PLT),采用SYSMEX XE-2100血細胞分析儀和配套試劑、校準品及質控物。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正態分布數據以(x±s)表示,其中血小板計數為偏態分布數據,以中位數表示。兩組間結果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三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樣本均數間的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偏態分布數據用非參數秩和檢驗Wilcoxon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急淋組、急非淋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
表1結果顯示,急淋組與對照組比較APTT:P = 0.023 0.05,差異無顯著性;急非淋組與對照組比較:PT:P < 0.01,APTT P < 0.01,TT:P = 0.01,PLT:Z = -7.446,P < 0.01,結果均有顯著性差異;FIB:P = 0.165 > 0.05,差異無顯著性;急淋組與急非淋組比較:PT:P < 0.01,FIB:P < 0.01,PLT:Z = -3.939,P < 0.01,結果有顯著性差異;APTT:P = 0.138,TT:P = 0.238 > 0.05,差異無顯著性。
2.2 急性白血病患兒出血情況
圖1結果顯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初診患兒中,臨床表現伴出血者為50%,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初診患兒中,臨床表現伴出血者為86%。
2.3急性白血病患兒臨床出血情況與凝血結果比較
表2結果顯示,100例兒童初診白血病患者中,臨床表現有出血(63例)與無出血(37例)者,兩組患兒PLT、PT與FIB結果有顯著性差異(P < 0.01),而APTT與TT結果無顯著性差異(P值分別為0.528和0.263)。
3 討論
白血病細胞的浸潤,導致血管內皮損傷,引起凝血因子的消耗,并且由于白血病細胞在骨髓內大量增殖使骨髓中巨核細胞受抑制,血小板釋放減少,從而導致出血[3]。文中表1結果顯示,兒童急淋及急非淋白血病患兒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均存在凝血功能的異常及血小板數量的減少。而急非淋組血小板降低的程度更為明顯,與急淋組比較,P
表1結果顯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組FIB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和急非淋組,結果有顯著性差異(P < 0.05)。纖維蛋白原作為凝血的重要因子,含量升高表示有血栓形成傾向,同時對白血病腫瘤細胞的血行轉移也發揮了重大作用[5]。因此認為,適當降低急淋患兒纖維蛋白原的血漿濃度對腫瘤的血行轉移及血栓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目前臨床上使用左旋門冬酰氨作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主要治療方案,左旋門冬酰氨能選擇性抑制腫瘤細胞蛋白的合成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6],但同時會引起纖維蛋白原的降低[7]。因此使用左旋門冬酰氨治療時,應定期檢測纖維蛋白原,防止出現纖維蛋白原過低而造成出血。
比較急性白血病出血組患者和非出血組患者的結果顯示,PT、FIB、PLT在兩組間均有顯著性差異,而APTT和TT在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可能是由于在凝血因子中Ⅶ在血漿中半衰期短,只有4~6 h,當白血病細胞侵犯肝臟引起凝血因子降低或是白血病細胞本身促凝及纖溶物質釋放而引起的凝血異常,PT的變化比APTT更加敏感,而TT主要與血漿中纖維蛋白原的含量及抗凝物質的存在有關,而急淋和急非淋初診患者纖維蛋白原濃度基本正常,因此TT在兩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由此可見,PLT和凝血因子降低都是引起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一般臨床上通常比較注重血小板的降低,卻往往忽視了凝血常規的異常可能帶來的出血、血栓甚至導致DIC的發生。本試驗通過比較急淋和急非淋組、白血病出血和非出血組的四項凝血指標及血小板,希望為臨床上區分兒童急性白血病的類型和出血預測提供幫助。
兒童白血病是引起兒童死亡的重要疾病,同時關注血小板異常和凝血常規的變化能更有效地對抗引起的出血及血栓,降低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瞿文,門劍龍. 急性白血病凝血功能變化及意義[J]. 天津醫藥,2007, 35(5):376-377.
[2] 張之南. 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 第2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431-434.
[3] 高艷,孫瑩. 48例兒童急性白血病出凝血檢測結果及臨床意義[J].中國小兒血液,2003,8(4):169-171.
[4] 張夏,黃傳榮. 惡性血液病凝血指標的變化及意義[J]. 蚌埠醫學院學報,2011,36(4):410-412.
[5] 趙早云. 急性白血病凝血指標的分析[J]. 血栓與止血學,2009,15(2):215-216.
二、走進童話世界,指導課外閱讀方法
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一個又一個溫馨的童話故事是這個世界送給孩子們的珍貴禮物。每年在漢語拼音剛學完我就將這樣一個又一個好聽的童話故事帶給孩子,起先是繪聲繪色地講,等孩子們興趣濃厚時帶孩子閱讀整本童話故事書。
三、開展多種活動,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1、開展“我是讀書小明星”的評比活動。我們寄宿制學校每大周(兩周時間)放假前我都安排“我是讀書小明星”評比活動。先小組推薦,再班級評比的方法,評選本大周的讀書小明星。再把這些孩子的照片張貼到班級黑板報“我是讀書小明星”的版塊中來,等到家長送孩子到班級的時候,獲獎的小朋友都會很開心地把家長帶到自己的照片前,此時孩子的臉上寫滿了興奮和驕傲。我清楚地知道孩子們此時的興奮將換來更加濃厚的閱讀興趣,比任何獎狀、獎品都管用,是對他們課外閱讀成績的最高肯定。
目前關于意識障礙者可否接受溶栓治療尚無充分證據,各國指南亦均未明確指出意識障礙者可否接受溶栓治療。臨床中常采用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及腦梗死面積來指導溶栓患者選擇。美國指南未明確提出NIHSS評分上限,指出評分>22分者多預后不良。歐洲指南不推薦NIHSS評分>25分者接受溶栓治療,且大多數臨床試驗排除了NIHSS評分<4分者。
綜合上述指南,考慮對NIHSS評分在5~25分的患者可予溶栓治療,而此范圍包括了一部分輕度意識障礙的患者。輕度意識障礙可能不是溶栓禁忌,而對昏迷患者一般不行溶栓治療。臨床應根據指南推薦的溶栓適應證、禁忌證選擇患者。
心源性卒中是溶栓禁忌證嗎?
心源性卒中患者入院時病情更重,大面積腦梗死或出血轉化更常見,預后更差。目前并無證據支持心源性卒中是溶栓禁忌證,指南亦未指出心源性卒中是溶栓禁忌。需注意,如患者病情太嚴重或神經影像學提示大面積梗死,則不建議溶栓治療。
心源性卒中急性期是否抗凝,何時開始抗凝?
目前,歐美指南都不推薦缺血性卒中(包括心源性卒中)急性期抗凝治療。我國指南亦提出,對大多數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來說,不推薦無選擇地早期進行抗凝治療(Ⅰ/A)。
心源性卒中急性期處理原則與其他卒中亞型一致。急性期過后可開始二級預防(如抗凝治療)。而目前對急性期的定義尚不統一(一般為2周,輕型為1周,重型1個月)。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或小卒中后,可較早開始抗凝治療。而對重癥或神經影像學顯示大面積腦梗死的患者,應于數周后開始抗凝治療(如4周),對不同患者給予個體化處理。
進展性卒中急性期是否應抗凝?
進展性卒中的定義和診斷標準尚不統一,目前國際上大多數專家認為,進展性卒中概念的提出并未改變醫生的臨床決策。
現有研究結果未提示抗凝治療可使進展性卒中患者獲益,指南亦未提及進展性卒中的抗凝治療。進展性卒中與一般缺血性卒中處理原則相似,是否應予抗凝治療還需要更多臨床研究證實,除非有充分理由(如高凝狀態等),一般不予抗凝治療。
后循環梗死溶栓時間窗是否需要延長?與前循環梗死有無不同?
部分學者認為后循環梗死患者預后不良,病死率高達70%~80%,目前沒有更好的治療手段,故提出對后循環梗死需要延長溶栓時間窗。然而,目前(自磁共振成像廣泛應用后)研究證據顯示,后循環梗死和前循環梗死在危險因素、病因、預后等方面并無很大差異。
臨床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女性患老年性癡呆即阿爾茨海默病(AD)的危險性高于男性,65歲以上婦女患AD的通常比年齡相匹配的男性高2~3倍〔1〕,且女性AD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比男性重。提示女性AD患者的發病可能與女性更年期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水平降低有密切關系〔2,3〕。研究發現用雌激素替代治療(ERT)可降低或延緩AD的發生〔4,5〕,提高患者的學習記憶能力〔6〕。但長期應用雌激素易產生高血凝狀態、高血壓、水腫等副反應,并增加患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而限制了其應用。目前已有不少研究顯示,更年期后婦女若長期服用植物性雌激素,可有效降低老年性癡呆癥的發生率,由此推測該物質可能預防和治療AD,但對其中樞神經系統作用機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旨在觀察植物雌激素——葛根異黃酮對衰老模型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改善作用,并檢測大鼠海馬內乙酰膽堿酯酶(AChE)活性,進而探討葛根異黃酮的作用機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 選用健康雌性Wistar大鼠55只,3~4月齡,體重(180±20)g,由河南醫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許可證號:410117)。
1.2 實驗藥物試劑及儀器 D半乳糖由上海試劑二廠提供,批號20050422;葛根異黃酮由南陽張仲景現代中藥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提供,批號20080722;AChE試劑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號20081116。大鼠跳臺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制;V1200型可見分光光度計由上海棱譜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提供;FSHⅡ型高速電動勻漿機由江蘇金運市環宇科學儀器廠提供;SSW型微電腦電熱恒溫槽由上海博迅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提供;AE100型電子天平由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提供。
1.3 動物分組及給藥 將大鼠隨機分為生理鹽水對照組(生理鹽水組),衰老模型組(模型組),用藥(低、中、高劑量)組,每組11只。造模時,模型組、藥物組每天頸背部皮下注射1%D半乳糖100 mg/kg,生理鹽水組每天頸背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鹽水,連續6 w。造模成功后,第2天開始灌胃給藥,藥物(低、中、高劑量)組每天分別給予(40、80、160 mg/kg)葛根異黃酮灌胃,模型組、生理鹽水組每天給予80 mg/kg生理鹽水灌胃,連續8 w。因為有動物流失故各組大鼠數量均有減少。
1.4 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測定(跳臺法) 跳臺裝置為80 cm×16 cm×40 cm的被動回避反應箱,箱底鋪有銅柵作為刺激電極,內設高4.5 cm,直徑6.5 cm的橡皮墊作為大鼠回避電擊的安全平臺。先放入大鼠適應5 min,隨后通以36 V交流電,大鼠遭到電擊后跳上安全平臺,如從臺上跳下,雙足接觸銅柵為錯誤反應,記錄3 min內出現的錯誤反應數,作為學習測試成績,24 h 后重復上述試驗,記錄每只大鼠第一次跳下安全區的時間(潛伏期) 和錯誤次數,作為記憶測試成績。
1.5 AChE活性檢測 最后一次行為學跳臺法測試結束之后,將大鼠斷頭處死,在冰凍手術臺上迅速取腦,分離兩側大腦半球,取出海馬組織,測定其AChE活性。AchE活性檢測按試劑盒提供說明書進行。
1.6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軟件包,數據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用方差分析。
2 結 果
2.1 葛根異黃酮對衰老模型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 在跳臺實驗學習記憶測試中,與模型組比較,葛根異黃酮低、中、高劑量用藥組均能使衰老模型大鼠的潛伏期延長,錯誤次數減少(P
2.2 葛根異黃酮對衰老模型大鼠海馬AChE的影響 造模后,大鼠海馬中AChE的活性增高,且模型組(0.64±0.10)與生理鹽水組(0.50±0.02)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 論
膽堿能損傷假說認為中樞膽堿能系統損傷是導致衰老功能性缺陷的關鍵性因素,該假說已經得到神經化學、病理學和藥理學的充分驗證,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7〕。中樞膽堿能遞質在學習記憶中有重大作用,保持其正常的功能是維護動物學習記憶能力正常的必要條件。乙酰膽堿(ACh)是中樞神經系統中重要神經遞質,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和抑制雙重作用,以興奮為主,參與大腦皮層的喚醒、情緒和運動的協調等功能的調節,特別是學習和認知等方面被認為是關鍵環節之一〔8〕。ACh由膽堿、乙酰輔酶A等在膽堿乙酰轉移酶(ChAT)的催化下合成,以囊泡泡吐形式進入突觸間隙;在突觸間隙內,AChE作為ACh的水解酶,通過水解ACh控制膽堿能神經元突觸間的信息傳遞而實現對腦功能的調控。大量研究證實,衰老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ChAT、AChE和ACh合成、釋放、攝取等功能障礙,并伴有膽堿能神經元的變性和缺失。隨著衰老病程的進展,患者大腦皮質和海馬的膽堿能神經元的數目和ChAT的活性明顯下降,并與癡呆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9〕。本研究表明,通過增加膽堿能受體的數量及增強膽堿受體的功能或提高大腦神經遞質ACh的濃度可改善衰老患者的病情。因此認為動物大腦膽堿能神經系統的功能退化是學習和記憶能力減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大腦內,AChE和ChAT共同維持著ACh的動態平衡,而升高ChAT活性,降低AChE活性則是保持體內ACh水平的唯一途徑。由于ACh性質極不穩定,容易水解,極難準確測定其含量,因此檢測其水解酶AChE活性的方法來間接反映ACh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造模后,大鼠海馬內AChE活性升高,用藥后,大鼠海馬內AChE活性降低,這可能是葛根異黃酮改善學習記憶功能的機制之一。
參考文獻
1 Handerson VW.The epidemiology of 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logy,1997;48 (Supp17):S2735.
2 Schrauzer GN.Anticarcinogenic effects of selenium〔J〕.Cell Mol Life Sci,2000;57(1314):1864 73.
3 Henderson VW,Buckwalter JG.Cognitive deficits of men and women with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logy,1994;44(1):906.
4 PaganiniHill A,Henderson VW.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risk of Alzheimer disease〔J〕.Arch Intern Med,1996;156(19):22137.
5 Gibbs RB.Impairment of basal forebrain cholinergic neurons associated with aging and longterm loss of ovarian function〔J〕.Exp Neurol,1998;151(2):289302.
6 袁 琳.老年癡呆的病理、病機及臨床診斷〔J〕.現代康復,2001;(1):68.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63(2011)04-0052-03
0 引言
人類社會為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培養人才,一直在不斷探索與嘗試運用新技術、新方法來改進教與學的方法和手段。同時也希望能實現因材施教,即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特征進行差別化教育。但限于教師資源不足和教學效率的要求,尚未做到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智能教學系統的提出為實現這一目的提供了可能。智能教學系統(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ITS)是計算機輔助教育與人工智能的結合,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教學上的應用,其由人工智能、認識科學、教育理論等多門學科交叉產生。ITS通過研究人類學習的思維特征和過程,尋求學習認識的模式,同時以個性化教學為目標,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水平、已有的知識基礎、認識結構和學習習慣、學習風格、動機等個性化特征進行學生個人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確定,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從而為學生提供與其學習特征相符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學生通過個性化、自適應的學習,既獲得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智能教學系統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是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的新方法、新途徑。
人工神經網絡(Artifieial Neural Network,ANN)是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領域,也稱為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s,NN),是由大量處理單元(神經元)廣泛互連而成的網絡;這是一種模仿生物大腦的結構,并且模擬人腦信息處理過程的信息處理系統。神經網絡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即通過訓練可抽象歸納出訓練樣本的主要特征,因而有較強的容錯能力和記憶聯想能力,能夠并行處理信息,因而有較快的信息處理速度。將神經網絡應用于智能教學系統能有效提高系統的智能水平、適應能力及反應速度。
目前智能教學系統已有不少研究,其中包括部分學生模型的研究,但這些學生模型普遍存在著智能性不足等問題。本論文對利用神經網絡構建智能教學系統學生模型進行了研究,以人工智能、認識心理學、教育學為基礎,分析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模型設計。
1 基于神經網絡的學生模型設計
智能教學系統(ITS)是交叉科學,由于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等相關學科仍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故ITS目前仍處于發展階段,其組成部分有不同的說法,如由三部分組成,四部分組成,五部分組成,但卻都包含三個核心的部分,即學生模塊、教師模塊和專家模塊(知識庫)。本文在三模塊架構基礎上對學生模型進行設計。
學生模型是智能教學系統的核心,是實施因材施教的基礎和關鍵。因此構造合適的學生模型是構建智能教學系統的重點。該模型應該能夠及時、正確反映出學生學習行為中的本質特征和狀態,即反映出學生對某一學習內容的掌握、理解程度和學習行為中包含的學習風格、習慣及學習能力等。學生模型目前較普遍的分類有:覆蓋模型、微分模型、攝動模型和認知模型等。
(1)覆蓋模型是將學生所擁有的知識看成是專家知識的一部分,教學目標是在現有和總體之間建立相應聯系。在覆蓋模型中,通過將學生與專家的行為差別來建立學生模型,并假設由于某種原因使學生與專家的技能差別造成學習行為的不同。覆蓋模型對學習者的描述過于簡單,認為學生知識僅是其中的一部分,沒有考慮學生的歸納和演繹訓練,即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訓練。
(2)微分模型是將學習者的知識分為預備授予和預備授予以外知識兩個部分,較覆蓋模型有了進一步的擴充,但其本質還是覆蓋模型。
(3)攝動模型考慮到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有可能與專家庫中知識的不同,但仍然是從知識角度來建模。
上述模型都是通過專家知識與學生已有知識的對比來找出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偏重于知識,不能較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特征和狀態。
1.1學習過程因素對于學習的影響
根據比格斯的3P學習模型,學習過程可以決定學生學習質量。不同的學生用淺層式學習與深層式學習在取得相同的成績評定情況下,其學習質量也是不一樣的。淺層式學習記住的是一些與原文一致的內容,沒有去思考這些內容之間的關系。深層式學習是從整體上去把握學習內容,學習者想方設法弄清學習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學習過程因素(主要是學習方式)不僅會影響學習結果,而且其本身也是反映學習質量的重要指標,因此在智能教學系統學生模型中,需要考慮學生對于知識記憶、分類、歸納總結和演繹推理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提醒學生使用深層式學習。從而對學生回答的問題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其原因,特別是對于產生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診斷,并反饋給相應的教師模型,從而對學習內容、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同時給出學習方式的建議,而不是簡單地讓學生重新學習某一部分內容。如測試中發現學生在基礎知識部分的得分很高,而綜合運用測試得分較低,學生可能應用的是淺層式學習,教學系統應給出學習方式的提醒和建議,使智能教學系統的因材施教效果能更好地體現出來。
有的學生習慣于通過做大量練習題來進行新內容學習,以期將該內容所有可能出現的題型都見識一下,通過歸納總結的方法進行學習;而有的學生則習慣通過演繹推理,用萬變不離其宗的原理,從所學內容的本質特征出發,深入理解內容的各部分之間關系,不用做大量習題也能較好掌握所學內容。
因此,在設計學生模型時,應該考慮的因素有學生學習習慣、年齡、擁有的正確知識及對這些知識掌握的程度(即已有的學習基礎),學生的學習史與學生個性特征等。在學生模型中,學生的學習行為包括學生總時間、學習某一內容或解決某一問題所花的時間。對學習內容的認知程度用布魯姆的6個認知級別,即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來標記。在學生具體學習行為中,用解決系統所提出問題的正確率來確定學生對目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以學習正確率與學習該內容的時間比值來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
1.2學生模型設計
建立學生模型采用BP神經網絡(Back-propagationNeutral Network),即前饋反向傳播網絡。BP網絡由輸入層、隱層和輸出層組成,各層神經元僅與其相鄰神經層之間有連接,同一層神經元之間無任何連接,且其輸入與輸出是一個高度非線性映射關系。輸入信號從輸入層進入網絡,經過隱層處理,最后到達輸出層;每一層由多個節點組成,同層節點間無任何關系。
神經網絡具有較強的自學習能力,利用學習實例對網絡進行訓練,通過自適應算法修改網絡結構的連接權值,使網絡逼近所期望的輸入與輸出關系,并可以根據輸入數據的變化自動調整參數,優化系統,使之能更好反映學生的學習特征。輸入是學生基本信息(姓名、學號、年級、班級、年齡等)、課程名稱及章節、學習基礎、對某一問題的得分、學習時間記錄等,輸入層節點數為5。輸出層根據所要表達的學生學習狀態和特征來設計,目前設定的輸出有對某一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學習方式、學習習慣等。隱層數則根據需要設定。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3(c)-0-02
一般來說,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學生的個性品質是密切相關的,研究表明,優秀生在學習中一般具有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吃苦耐勞、堅韌不撥的堅強意志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對學習的課程有濃厚的興趣。而后進生往往缺乏這種良好的個性品質。然而,這些結論均是僅僅停留在理論上的、定性的描述,不能令人滿意。能否給出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個性品質之間關系的一種定量的、比較精確和科學的描述呢?筆者通過對所授班級學生的數學成績和個性評分的數理統計分析,嘗試對這一問題進行初步地探討。
1 因素的確定和數據的采集
我們需研究的問題是:
⑴數學優秀生與后進生的個性品質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
⑵學生的數學成績與個性品質是否顯著相關?
⑶如果⑵成立,則能否找到二者的數量關系?
因此,我們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兩個,即學生的數學成績和個性品質。
學生成績是定量因素,比較容易把握,在研究中,將數學成績作為因變量,即表示,其數據采用期末考試總評成績,它由平時成績(占10%)、期中考試成績(占20%)、期末考試成績(占70%)綜合而成。較能真實地反應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具有較高的和可靠性。
個性品質是定性因素,不易把握,需進行便于操作的量化,還要采用較合理的收集數據的方法。該文獲取數據的步驟如下:
⑴制定量化尺度。首先將個性品質分解為政治思想、學習精神、紀律觀念、勞動態度等四個子因素,再將每個子因素分解為若干個子項,然后對每個子項制定出具體的評分標準(見表1),這樣就得到了個性品質的量化尺度。由于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的每一個細小環節無不體現了他的學習興趣、態度、意志、習慣等個性品質,因此這個尺度是合理的,可操作的,從而是可行。
⑵確定測試對象。學生在一年二期(即進入學校的第二個學期)之后,其個性品質已較穩定,因此該文收集數據時,選定筆者擔任班主任并任教數學課的K1203班,作為測試對象,以減少測試
誤差。
⑶組織評分。對學生的品質進行評分,不可能通過一、兩次測定得到其準確值。因此,該文采用形成性評價方法進行評定。即對班上每位學生建立一張個性品質評分表,對每位學生進行逐一記錄登記,到期末時進行統計,算出總分值。可見,這種分值也是比較可靠的。
⑷數據整理。上面統計出的分值不一定是百分制,因為可能全班的最高分超過100(或低于100),這樣不便于統計分析,需要將統計出的數據進行整理,即轉化為百分制。
設全班最高分為,任意學生的統計分為,其轉化分數為,則它們的關系為:
通過上述公式,可將所有學生的個性品質評分值計算出來。
下面的表2給出了測試班級在2012年上學期的數學與品質評分結果。
2 結果分析與討論
2.1 優秀生與后進生個性品質的比較
為了比較優秀生與后進生的個性品質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從該班54名學生中,選出數學成績前20名作為優秀生,后20名作為后進生,計算出兩組學生的品質評分值的均值和方差,并作T檢驗,T檢驗的顯著水平,自由度m+n-2=38,結果如表3。
檢驗結果表明,優秀生的個性品質評分與后進生有高度顯著的差異。這就是說,優秀生之所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是因為他們確實具有良好的個性品質,這與我們前面的定性分析是相吻合的。
2.2 數學成績與個性品質評分的相關性
為了檢驗兩者的相關性,對作F檢驗,仍取顯著水平,結果如表4。
檢驗結果表明,學生的數學成績與個性品質評分具有高度顯著的正相關。這就是說,學生的個性品質得分增加,其數學成績有增加的趨勢。這種相關的理論背景是什么呢?一位品質優秀的學生,他期望在各個方面有所表現,這種熱切的期望就成為他學習功課的源動力,又由于他具有堅忍不拔的品性和嚴謹的生活習慣,因此在學習上就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這也許是他能在學習上取得優異成績的主要原因。這種高度相關性還表明,由于個體差異,可能存在某位學生,其品質評分高(低),而其數學成績則較低(高),但總體上看,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
2.3 數學成績與個性品質評分的數量關系
由以上的相關性檢驗表明,這種數量關系可用線性模型描述,求得兩者的直線回歸方程為:
上述公式給出了數學成績與個性品質之間的定量關系,它告訴我們,若學生的個性品質評分增加一分,則其數學成績將增加0.95分。這就是說,如果學生能認真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保持正確的行為規范,加強自身修養,就會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正所謂多一份耕耘,就會多一份收獲。
3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和討論,得到幾點有意義的結論:
⑴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優良個性品質,對學生學習數學課程有積極作用。
⑵個性品質與數學成績之間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互相提高。
⑶由于學生個性品質的形成與社會公德體系、學校教學體系、家庭環境有著重要的關系,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改善社會環境、學校教學環境、家庭氛圍,讓學生的個性品質得到健康發展。
⑷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品質,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造就他們嚴肅認真的生活態度,吃苦耐勞的堅強意志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
⑸該文的方法也適用于其他學科分析。
參考資料
[1] 郭長河.精心設計高中數學課堂 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J].科教文匯,2012(8).
糖尿病性腦血管病,其臨床類型與非糖尿病患者相同,其發病頻度各有差異:糖尿病性腦血管病腦梗塞居多,以多發性病灶和中、小腦梗塞為特點,腦梗塞是以小動脈硬化、閉塞等所致的腦組織缺血、壞死和軟化為特征。與非糖尿病性腦血管病相比,前者腦梗塞發病及死因均是后者的2倍以上[1]。對于糖尿病性腦梗塞患者應給予及時有效治療,以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臨床預后、提高生活質量水平。我院自近年來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療急性糖尿病性腦梗塞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98例急性糖尿病性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疏血通治療組)48例和對照組(單純常規西藥治療組)50例,所有患者均行頭部CT或MRI確診為急性局部腦梗塞,且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心律不齊、藥物過敏患者。觀察組48例患者中男37例,女11例;年齡46~81歲,平均58.7歲;發病至就診時間1~18h,平均7.6h;梗死部位中基底核部32例,小腦部13例,頂葉部3例。對照組50例患者中男38例,女12例;年齡43~83歲,平均59.1歲;發病至就診時間1~21h,平均7.8h;梗死部位中基底核部35例,小腦部13例,頂葉部2例。兩組患者從年齡、性別、病程、梗死部位等方面比較差異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一般處理,如吸氧,注意呼吸道通暢、維持電解質平衡等,采用脫水劑降低顱內壓,給予血小板凝集抑制劑如阿司匹林等,控制血糖、血壓穩定,給予腦代謝活化劑及腦細胞保護劑等,如胞二磷膽堿、維生素E等。觀察組患者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10100)4ml加入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兩組患者均以連續治療2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比較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評分、血液流變學指標及治療過程中發生的不良反應情況。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基本痊愈32例,顯效12例,總有效率為87.5%;對照組基本痊愈24例,顯效15例,總有效率為78.0%。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顯著(P
2.2 血液流變學指標治療前后變化 兩組患者高切、低切、紅細胞比容、紅細胞聚集指數均有明顯改善,但觀察組低切、血漿粘稠度、紅細胞聚集指數、纖維蛋白原指標較對照組改善明顯(P
2.3 不良反應 觀察組患者出現鼻出血1例,經調整用藥后消失;對照組出現惡心2例,腹瀉1例。
3 討論
目前對糖尿病性腦梗塞的發病原理尚不太清楚。研究提示可能與高胰島素血癥、脂質代謝異常、血小板功能異常、動脈血管內皮損傷、高血糖及多元醇途徑代謝障礙等有關[3]。大多數H型糖尿病患者,雖有胰島素相對血糖值缺乏,但其絕對數是增多的,采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血漿胰島素量亦較正常時大,相對于體內血糖則為高胰島素血癥,它刺激動脈內膜層平滑肌的增殖而促使動脈粥樣斑塊形成。
本研究對98例患者采用不同治療方法進行療效觀察,結果觀察組(疏血通治療組)較對照組(單純常規西藥治療組)療效理想,分別為87.5%、78.0%。兩組患者治療前血流變學各項指標無明顯差異,經過2個療程的治療后,雖然兩組患者高切、低切、紅細胞比容、紅細胞聚集指數與治療前比較均有明顯改善,但觀察組低切、血漿粘稠度、紅細胞聚集指數、纖維蛋白原指標較對照組改善明顯(P
參考文獻
[1] 邊連防,王振才,吳海英,伍愛民,張勇. 腦梗死后激素水平及血糖升高的機制探討[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01,(11):145-148
中圖分類號:F11-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2)08-0215-02
在《統計原理》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通過以下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統計原理教學與專業課教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職業教育的顯著特征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為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的教育。因此我們要結合專業特點,以理論夠用,突出實用的原則去編寫有利于學生學習實用技術的校本教材來開展教學,使學生感覺到統計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統計廣泛應用于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統計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學好統計原理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專業技能和為專業服務。在教學中將統計原理教學與專業教學課有機結合起來,借助于學生對專業的熱愛,才能極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對統計原理課程學習的興趣,真正實現統計為專業課服務的目的,在講授統計數據的顯示的教學內容時,先指導學生了解不同的統計數據顯示形式其特點,然后要求學生根據所學專業知識,利用教師提供的素材,計算財務信息數據;并運用統計圖表示統計表中的數據;從統計圖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并比較條形統計圖與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使學生從實踐中、專業活動中體驗統計知識的應用樂趣;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善于選擇有關專業知識方面的內容進行統計計算能力與分析能力的訓練,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激發學習興趣
幫助學生培養非智力因素,養成良好品質,克服不良習慣,才能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可以從以下方面對學生進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一)學習動機的培養
正確的學習動機是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而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并帶有強烈感彩的因素,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最實際的一種內部動力。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是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運用有效途徑,培養學習動機,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適時地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以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記錄,看到自己的成績及存在的差距,進而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有效地評價學生是對個體學習的最高獎賞,是激勵學生繼續學習的綿綿動力。我們可以對進步大的同學及時給予表揚、獎勵等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引入競賽形式,使學生個體間的競賽和集體間的競賽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培養自信心
中職學生在中學階段大部分學習成績差,往往被老師和同學所忽視,在這樣環境下,他們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對教師也越來越疏遠,慢慢地就對學習喪失信心,甚至產生自卑、逆反等不良心理。進入中職后這些不良心理仍會影響他們的正常學習,進而影響到學校的正常教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重視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同時重視學生情感因素對學習的影響,想方設法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而學生的自信心建立,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養成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
三、加強師生間的有效溝通,創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學習興趣形成的心理條件
中職生多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失敗者,進入中職學習對他們而言是新的開始。在教學中,師生關系是教師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是否融洽,直接影響教學質量。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善待每個學生,尤其是后進生,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幫助、鼓勵與理解,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個學生,多用充滿愛與溫情的話語進行溝通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由喜歡老師到喜歡他所教的學科,對所教知識充滿興趣。此外,教學中還要善于運用身體語言溝通,據心理學家的觀察發現,在人際溝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過無聲的身體語言實現的。身體語言在人際溝通中有著口頭語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為身體語言傳遞的信息是人們內在感情的真實流露,是無法掩飾的。如果老師以嚴厲、敏銳的眼神看學生,他們的表情就會顯得特別緊張,表現得不知所措,會使學生疏離老師;當以親和的表情面對學生時,他們就會愿意主動與你親近。雖然學生表面上可能對許多事都表現得滿不在乎,其實內心是很敏感、脆弱的。有時老師一個善意的細微動作可能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縮短了彼此的心理距離。所以在與學生的交往中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表情與動作,尤其在面對有其他缺點或學習基礎差的同學時,要重視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誠的愛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通過選擇有效的溝通方式如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從而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敢于表現自己。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四、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科技飛速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中能充分體現出它的優勢。中職生學習基礎差,抽象能力也較差,常規的教學手段有時難以將抽象的知識直觀的呈現出來,而多媒體能根據教材內容,通過聲、光、影的綜合運用,化靜為動,發揮動靜結合優勢,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化、枯燥的課堂生動化,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多彩,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欲望和情緒,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感性認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五、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過程。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明確探究目標,給思維以方向;同時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給思維以動力。對于問題情境中隱含的“問題”,教師不要簡單地直接給出,應該讓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自己去發現、去提出。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更貼近思維實際,更能引發探究。
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各種手段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巧妙設計問題,帶領學生走進生活,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統計原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教學“總體變量分布特征的統計描述”這一教學內容時,為提高學生的興趣,我先利用多媒體出示國家統計局2008年2月28日公布的“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公報用了很多統計指標,把我國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情況展示了出來。以實例導入新課的形式讓學生思考完成問題:以上指標中你知道哪些是靜態分析指標?哪些是動態分析指標嗎?在靜態分析指標中,你能分清楚哪些是總量指標,哪些是相對指標,哪些是平均指標嗎?它們又如何應用呢?在教學動態分析方法時,通過以2010年梅州市統計局公布的經濟運行情況的部分調查結果簡介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對調查資料進行分析對比,計算出這些具體的數據,從而描述2010年梅州市經濟運行的情況?
總之,要激發學生學習統計原理的興趣,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哪些方式方法更加行之有效?還需要我們在嘗試與總結中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