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匯總十篇

時間:2023-11-15 10:04:1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文化產業發展模式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文化產業發展模式

篇(1)

文化產業是 21世紀極具潛力的朝陽產業,其發展態勢備受世人矚目。按照《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十二五”期間,我國文化部門管理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速度要高于 20%,2015 年的文化產業增加值比2010 年至少翻一番,從而實現倍增的奮斗目標。

文化產業要得到大的發展,必須有好的商業模式。世界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今天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和服務之間的竟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竟爭”。商業模式是一種可盈利的方法,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源泉。文化企業經營需要重視商業模式的發現和改進,有必要探索和借鑒新型商業模式。

一、全產業鏈的內涵、特征和啟示

“全產業鏈”最先是由中糧集團提出的一種商業模式。該模式具有“整合上下游資源”、“多個產品整體運作”、“鏈條式管理”、“各環節銜接,產業鏈貫通”的特征。由于它整合上下游資源、多個產品整體運作,所以公司各產品的發展成為一個整體,且下游產品具有高附加值;由于它實行鏈條式管理,各環節銜接,所以關鍵環節能夠有效掌控,且創新與品牌發展貫穿始終。因此,全產業鏈模式有很強的競爭力,尤其是,在帶來較高、持續、顯著性盈利的同時,能夠快速反映消費者的信息,促進上游環節的創新與改善,使企業對市場的反映更敏感、更安全。

中糧集團率先提出的這個發展模式現如今已被文化產業借鑒。全產業鏈商業模式是最能反映文化產業特性的商業模式。目前比較成功的案例有《武林外傳》。《武林外傳》文化產業鏈具備文化和影視基地、相關劇本、合適的導演和演員、市場推手、穩定的消費群體等一系列構成要素。“武林外傳”全產業鏈運作的成功啟發我們或可將此模式推廣,不僅是影視產業,更應該擴大到整個文化產業。

全產業鏈的商業模式給河北省文化產業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啟示和發展空間。

首先,河北省文化產業規模以上企業較少,文化個體戶較多的問題非常突出。2004 年,全省共有文化個體經營戶59828 家,從業人員 14.8 萬人,實現增加值 34.6 億元,占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的29%,規模小、分布散、整體實力弱,影響到了河北省文化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如果能夠實現產品整合、產業鏈貫通,將極大節約資源,提升產品價值含量,推動文化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其次,文化觀念滯后,產業意識欠缺。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門對依照市場經濟規律開拓文化市場缺少研究,一部分文化產業經營者自身的市場意識也很淡薄。目前國辦文化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者不少是來自于演職員隊伍,對產業經營往往是從實踐中摸索得出的樸素管理方法,缺少必要的現代管理、營銷理論修養。市場經濟需要有經濟的頭腦和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尤其全產業鏈商業模式是一種新型商業模式,需要產業鏈各個環節的運作和掌控,務求悉心學習和實踐,而非一朝一夕之功。

再次,文化產業管理體制不順,尚未從“ 大文化”的角度理順管理體制。文化產業按行業不同,目前是由多個部門分頭管理。此種政出多門、職能重疊的狀況不利于對文化產業進行統一的規劃和資源的整合,已經成為束縛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社會健康發展的根本之一,在于制度和體制。文化產業概莫能外。河北省委、省政府越來越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河北省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關于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尤其是 2010年 3月 8日河北省政府出臺了《河北省文化產業振興規劃(2010~2015年)》,為河北省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

二、文化產業商業模式的特點和構成要素

文化產業是指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服務的經營性行業。必須同時認識到,一方面,文化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商業屬性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必須按照一定的商業模式運作才能獲得市場價值;另一方面,文化產業是先進文化建設的載體,文化產品和服務要符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因此之故,文化產業商業模式就有著與其他產業商業模式不同的特點和構成要素:

1.價值主張更明確,具備價值觀傾向性

任何企業,只要想做長遠,就要將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有效的傳達給消費者。這首先需要確立一個價值主張,然后一切營銷活動必須圍繞此價值主張來進行。文化產業在傳遞思想方面比其他產業更突出。同時,文化產業的產品大多是無形產品和服務,由于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這一重要原因,因此,文化產業的價值觀傾向性愈加突出。

2.消費者群體層次分明,目標群體明確

任何產品都有自己的消費群體。區別在于,有的產業消費群體分層不明顯,比如油鹽醬醋茶類似的生活消費品的消費群體層次模糊,有的產業如文化產品作為一種特殊的產品,消費者群體層次相對明晰得多,比如有的消費者愿意花百元左右到電影院看3D電影,有的消費者更傾向于電腦下載看片。文化產業目標群體必須明確。試圖占領所有的目標群體,試圖生產目標消費者需要的所有產品,試圖進入所有的產品渠道,試圖用廣泛撒網的傳統促銷方式讓所有人知道產品,都是不符合文化產業發展理念的。

3.人脈鏈條依賴度高,創意人才需求大

文化產業比其他產業需要更強大的合作伙伴、分銷渠道和人脈資源。在企業運營過程中,為了更有效地向消費者提供價值,順利完成商業運作而與其他企業之間建立合作關系是文化產業得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 文化產業的發展尤其需要“金點子”,因此創意人才是文化產業得以生存和延續的最有價值的資源。

三、河北省全產業鏈商業模式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

“全產業鏈”作為一種整體的、系統的、有機的商業模式創新,它為文化產業自身的產業升級,實現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較為合理的解決方案。但是,文化產業“全產業鏈”的形成和完善需要具備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河北省來說,實現文化產業全產業鏈商業模式發展,必須從以下幾點著手充實條件:

1.整合人才和資源,解決創意人才不足、文化個體戶多、規模以上企業少的問題

如果用可持續成長眼光來評估全產業鏈的文化企業,“人才”在可持續成長的企業構成中顯得非常重要。全產業鏈的運行需要各種人才集聚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配合,包括研發人才、創意人才、數字技術人才、營銷人才等等,特別是需要既懂文化又懂市場的經營管理人才來實現各種因素的操控。我省文化人才現狀是,人才資源潛力充足,各高校與文化產業相關的專業相繼設立,但多為培養技術制作型人才,營銷、創意及復合型人才極缺,這在將來勢必制約文化產業提升。要著手以自己培養和引進的方式聚集人才,只有首先解決“人”的問題,才能使文化產業“活”起來。

同時,全產業鏈商業模式的成功運作,需要資金資源、內容資源、創意資源、傳媒資源等各種資源的支撐。這些資源的獲得,可以是現有資源的利用或者轉化,可以是通過合作的方式從別處引進,也可以在可能的情況下自已創造。例如,我省有著歷史悠久的燕趙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比如唐山皮影、蔚縣剪紙、武強年畫、曲陽石雕等,這些都可以用動漫形式開發加工。對這些文化資源進行利用和再創造,使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不僅能夠為動漫創作提供源泉,尤其是可以保護民族文化遺產。

河北省整合人才和資源已有好的范例。近年來,邢臺市工筆畫藝術異軍突起,以寧晉縣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縣市的、以農民為主力軍的工筆畫從業人員達 6000 余人。邢臺大力扶持工筆畫產業,以寧晉縣 393 藝術區、工筆畫市場、工筆畫學校為依托,形成了集培訓、展覽、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在北京潘家園、琉璃廠兩大市場,寧晉工筆畫占到總銷售量的 80%,全市工筆畫暢銷全國,遠銷日韓和東南亞。除了工筆畫,邢臺市藝術玻璃、老粗布、邢白瓷等文化產業項目也勢頭良好。2011 年,邢臺文化產業產值達 55 億元,占全市 GDP 的 3.86%,同比增加 41%。

2.樹立寬廣的文化視野和明確的政策導向,解決文化觀念滯后、管理體制不順的問題

全產業鏈商業模式的顯著特征是使得一個公司各產品的發展成為一個整體,上游產品通過往下游延伸以增加附加值。同時產業目標是設計多環節、多品類、多功能的產品并與上游產品有機結合,目的主要是創新與品牌貫穿始終。以承德市為例,該市抓住“清朝夏都”這個文化元素,投資 2 億元,邀請中國實景演出創始人梅帥元,創作了大型實景演出劇《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此舉不僅彌補了以往承德缺少夜間旅游項目的缺陷,更為游客提供了了解我國多民族融合歷史的機會,加深了游客對文化遺產內涵的認知。

全產業鏈首先是一種企業管理經營思想和理念。從理念——經營過程——企業文化——產業發展,需要通過企業經營者具備寬廣的文化視野和超前的戰略思維,并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例如,近年來,承德市積極為文化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先后出臺了《承德市建設文化大市實施綱要》、《承德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等多個文件,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區域布局、重點行業等做出統籌安排。特別是在投入上,市本級每年不低于 1000萬元,縣區不低于 300 萬元,并隨著財政收入增加而增加。同時,還積極引領民營資本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目前,承德旅游人數已由 10 年前的 300 多萬人次增長至 2011 年的 1700 萬人次,2012年承德旅游接待目標人數力爭突破 2000 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 150 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增長 12%以上。

3.支撐核心企業,輔佐配套企業,解決文化產業基礎薄弱的問題

全產業鏈要素在產業鏈條中展開,需要廣闊的運行空間。比如影視產業集聚園,可以通過影視制片公司總部的集聚,建設集影視創意、拍攝制作、交易發行、影視教育、動漫、影視體驗、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它本身必須擁有廣大的空間,才能使這些要素充分展現出來。同時,全產業鏈要求所有業務、產品和產品線以及各項活動,有一個統一核心,比如都服務于一個市場或都服務于一種共同的文化創意。因此,全產業鏈結構中的企業一般是若干個企業作為龍頭,加上其他企業配合,帶動整個產業鏈良性運轉。這些龍頭企業就是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其他企業則是此產業鏈中的配套企業。

以唐山遵化為例,現已形成“一區”“一城”“一廊道”“兩基地”的文化旅游鏈條。其中,清東陵大旅游區是龍頭,目標是建設集山水休閑、溫泉度假、文化觀光于一體的皇家山水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同時,實現打造城市游憩地、鄉村文化旅游廊道,建設南部創新型鄉村旅游基地和東部紅色旅游基地的文化產業鏈式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篇(2)

麗江文化產業的發展是麗江民間、政府、社會等多方力量各自發力、形成合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麗江文化產業發展的歷程中,上述主體在不同的階段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按其主導性劃分,可將麗江文化產業的發展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民間自發探索階段、政府聚力引導階段和社會廣泛參與階段。

(一)民間自發探索麗江文化產業萌芽于麗江民間藝人,成形于宣科、和長紅、蘭偉等人的商業化運作。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麗江古城里就出現了一群演奏納西古樂的民間藝人。這些藝人年逾古稀,隨身自帶干糧,演奏多是自娛自樂,不以營利為目的。與此同時,麗江當地的一些書畫家市場意識初顯,嘗試著將東巴字畫推向市場。1986年,宣科先生從內容到形式對納西古樂進行了提煉與包裝,運用商業化運作的手段將其推向市場,一舉獲得了成功[1]。1997年,麗江國營企業原職工和長紅借力麗江旅游業發展,自主創業,充分挖掘麗江當地秀美的自然資源和豐厚的文化資源,將生態旅游與納西文化相融合,打造了精品旅游景區——玉水寨。1998年,離退休干部蘭偉發起成立東巴宮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以民間藝術團體和民間博物館為主干,兼有傳承和展示納西族東巴文化的雙重功能[2]。除此之外,個體老板黃泰設立洛克故居陳列館、臺灣學者于涌興辦私人收藏博物館、吉鑫宴舞落戶古城玉龍花園、個體經營者李根勇興建東巴萬神園等,麗江民間力量均對麗江文化產業的早期發展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自發探索。

(二)政府聚力引導2003年,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將麗江列為全國改革試點地區之一,這標志著麗江文化產業的發展步入政府聚力引導發展階段。文化體制改革是這一階段麗江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內容,旨在破除束縛麗江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性、機制,解放和發展麗江文化生產力。為了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麗江市首先成立了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其次,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麗江市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總體方案》。該方案不僅確定了麗江市民族歌舞團等七家不同類型的國有文化單位為改革試點單位,還提出了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第三,針對人們思想上的保守性,有關部門開展了大量的思想動員工作,例如,通過開會反復學習中央文件精神、積極組織人員參加云南省舉辦的研修班、舉辦麗江文化論壇、邀請省委領導作動員、請宣科等民營文化企業負責人現身說法等[3]。第四,制定改革配套政策,助力改革順利進行。主要表現在設立麗江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事業發展的專項資金,確保改革成本不會轉嫁給企業職工,從而保證了有關職工的利益。最后,招商引資,內外聯合。從麗江以外引入資金、技術和人才,通過與外來優勢資源的互補,促成本地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印象•麗江》、《魯般魯繞》、束河古鎮、雪山水城、國際會展中心、國大商城等文化項目都是其中的杰出案例。有關數據顯示,2006年,麗江文化產業經營戶已由2001年的840家增加到3100多家;文化產業增加值由2.4億元增加到6.6億元,實現稅利從2001年的2900萬提高到8000多萬元,所形成的增加值占了整個GDP的9.8%[4]。

(三)社會廣泛參與2004年12月,麗江的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順利通過了云南省文化體制改革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的驗收,這標志著麗江文化產業在政府文化體制改革的成功實踐下取得了階段性的豐碩成果,也預示著麗江文化產業發展的嶄新局面的開始。通過文化體制改革,一方面破除了長期禁錮在人們思想上的牢籠,喚醒了更多人開發民族文化資源的意識和決心;另一方面,麗江大量國有文化資產內在的活力被激發,紛紛走入市場。在隨后的發展時間里,麗江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百花齊放,涌現出了更多享譽海內外的文化精品,逐漸形成了社會廣泛參與的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到2007年為止,麗江已擁有藝術演出、電影、文物、藝術品、文化娛樂、音像制品、圖書報刊、藝術培訓、對外文化交流、網絡文化以及印刷業等11個文化市場,20多個經營項目,1697戶文化經營單位,從業人員6000多人[5]。到2011年底,麗江文化產業增加值達21億元,是2005年的3.3倍,占GDP比重達11.8%,比全國的2.75%、全省的6.1%分別高9.05、5.7個百分點。觀看《印象麗江》的人數再創新高,全年共計演出905場,實現營業收入23164.09萬元,同比增長26.50%,實現凈利潤9756.31萬元,同比增長41.65%。《麗水金沙》演出980場,接待游客52萬人次,實現收入8000萬元,實現稅收510萬元[6]。到2012年,麗江擁有的文化經營戶已經達到3100多家,其中,以演藝娛樂業、影視制作、民族文化體驗,文化旅游產品加工銷售四大產業為主,涉及20多個經營門類、16000多名從業人員[7]。

二、麗江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

(一)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是指在特定時空和條件約束下,文化產業發展取得一定的成果后所形成的經驗、路徑、機制的總和[8]。目前學術界對于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研究成果頗多,但并未達成一致的分類認識。因為從不同的視角出發,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分類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本文從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體切入,將現有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概括為三種:非政府主導型、政府主導型、社會共建型。1.非政府主導型非政府主導型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是指在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非政府力量占主導地位的發展模式。其中,非政府力量包括民間藝人、藝術家、文化愛好者、非政府文藝團體及社會組織等非政府個體或組織。在世界各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早期進程中,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往往都是非政府主導型。這種模式更多體現的是藝術家們對于文化的熱愛,而并沒有將文化真正意義上作為一種產業來加以發展,因此在時空上具有離散性。相比政府主導型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這時的文化產業化所生產的文化產品類型單一,數量稀少,市場導向不明顯,大眾文化傾向尚不成熟,社會的文化創造力、生產力均未得到很好的激發。以紐約SOHO藝術聚集區和北京798藝術聚集區為例。位于紐約曼哈頓下城的蘇荷區本是二戰后紐約大量工廠倒閉后所剩的工業廠房遺址,然而因為租金低廉從而吸引了大量藝術家的入駐。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蘇荷已成為紐約全城藝術家高度集中的藝術社區。位于北京朝陽區的798藝術聚集區前身是798聯合廠的一個廠區。國有企業改革使這里遺留下了大量的閑置廠房。一批實驗派和前衛派藝術家的入駐使798藝術聚集區逐漸成型[9]。2.政府主導型政府主導型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是指在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力量占據主導地位的發展模式。該種模式中,政府往往把文化產業提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并從資金與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本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英國、韓國、日本文化產業的發展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例如,1997年,英國首相布萊爾就將創意產業作為國家重要產業加以扶持,成立了“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并親自擔任小組主席。在政策方面,英國政府出臺了包括培養文化產業消費市場、支持文化藝術產業發展、鼓勵企業和個人向文化企業捐贈或資助在內的一系列政策,并由此形成了國際上產業結構最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1997—2005年間,英國共培育了12萬家文化創意企業,投入資金超過1.5億英鎊,創意產業為英國GDP的貢獻率達8%,已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10]。韓國也自1997年金融危機后將文化產業確定為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并向外主打游戲、電視劇、電影等文化產品,由此掀起了席卷亞洲的“韓流”。日本在20世紀末期提出了“文化立國”的發展戰略,隨后增加了對文化的財政預算投入。1993年,日本文化產業產值就已經超過汽車產業,僅次于制造業。2010年,日本經濟產業省了《面向文化產業立國》白皮書,進一步提出將文化產業作為21世紀的主打產業。3.社會共建型社會共建型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是指在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力量和非政府力量都參與其中,很難對兩種力量的大小進行比較的發展模式。美國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是其中的典型。作為當今世界文化產業發展最為發達的國家。美國文化產業發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與其先進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分不開的。不同于“非政府主導型”和“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美國文化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既體現了政府的有關管理職能,也充分激發了民間致力于文化產業發展的熱情。在政府層面上,美國沒有設立文化部等專門的文化產業管理機構,但美國會從資金、政策、法律、教育、科技等方面對本土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簡而言之,美國政府在文化產業發展中所體現的職能就是營造文化產業發展所需的良好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法律等環境氛圍。在政府營造的良好環境里,美國民間的各種力量各得其所,得以大顯身手,從而在實際執行層面真正推動美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由此看來,社會共建型模式很好地平衡了政府力量和民間力量的關系。在這種模式中,政府力量和民間力量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相輔相成,共同服務于文化產業發展這一目標。

(二)麗江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早期麗江文化產業的發展更多依賴于民間力量的自發探索,因此是一種非政府主導型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在經過二十多年的緩慢摸索后,麗江文化產業的發展迎來了文化體制改革的重大機遇。在有關政府部門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下,麗江文化產業的發展步入了政府聚力引導的新階段。此時的麗江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向政府主導型模式轉變。2004年12月,麗江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圓滿落幕,麗江文化產業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解放,隨后,麗江文化產業呈現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蓬勃發展態勢。麗江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由此蛻變為社會共建的新形態。由此可見,麗江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種極具生命力的動態的發展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麗江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歷久彌新。多方力量匯聚交融,賦予了麗江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更多新的特點與內涵。

三、麗江文化產業的實現路徑

鑒于麗江文化產業發展所處的獨特環境,麗江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因此具有不可復制性。但麗江文化產業從無到有,從零散的個體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化發展,其背后卻有一定的規律和經驗可循。總結麗江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實現路徑,主要有以下四條:

(一)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文化自覺”這一概念由先生首創,源自他在少數民族實地考察研究中對少數民族文化存續性問題的思考。先生當初提出這個概念時試圖回答的是,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碰撞的過程中,各民族文化如何保存自身以及如何獲得更好發展的問題。后來,有學者將“文化自覺”這一概念引入我國文化產業領域,開始思索民間的文化自覺力量在發展文化產業中的重要作用。應該說,“文化自覺”不僅是一個概念,更代表文化產業發展的一種有效思路。這種思路是,在文化成為一種競爭力和生產力的當下,通過民間的文化自覺,利用民間力量充分挖掘既有文化資源的內在價值,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麗江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就充分體現了文化自覺在發展文化產業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推動力。麗江文化產業最早就來自民間力量的自發探索,這是民族文化自覺的直接體現。一群民間老藝人自發聚集演奏納西古樂,不以營利為目的,樂此不疲。他們的民族文化自覺在于意識到了納西古樂的文化、藝術、生活價值。宣科先生的民族文化自覺則在于不僅意識到了納西古樂文化、藝術、生活價值,還看到了納西古樂潛在的市場價值,亦即經濟價值。相比之下,宣科先生的民族文化自覺要比民間老藝人更加徹底。因為宣科先生的商業化運作模式激發了納西古樂的生命力,提高了納西古樂的知名度,擴大了納西古樂的影響力,使納西古樂得以在麗江以外更廣闊的范圍內傳播開來。從納西古樂的傳承性來講,這是自娛自樂式的小眾傳播無法比擬的。除了納西古樂這一典型案例,麗江文化產業的許多文化精品都體現了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覺。比如上文提到的玉水寨、東巴宮股份有限公司、洛克故居陳列館等,都是麗江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覺作用下文化產業發展的成功實踐。

(二)政府部門的有效領導從地理位置上看,麗江地處云南省西北部云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地形錯綜復雜,道路交通閉塞。與東南沿海地區相比,麗江雖然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但缺少區位優勢。另外,作為一個少數民族聚集區,麗江經濟發展方式單一,在基礎設施、人才、科技、管理等發展文化產業的關鍵因素方面較為欠缺。這些劣勢都是麗江文化產業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從麗江文化產業的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出,麗江文化產業在早期發展中雖然有民間力量的自發探索,但是這種“單打獨斗”、各自發力的文化產業發展方式進展緩慢,難以形成合力,顯得不盡如人意。面對這種局面,有關政府職能部門適時發揮了領導作用,始終將麗江文化產業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不斷致力于麗江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的探索。例如,早在1996年,云南省政府就率先確立了建立麗江文化大縣和麗江文化大區的目標;1997年又順利推動麗江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高了麗江古城的知名度和認可度;2001年,在麗江召開的第五屆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年會又以民族文化開發與市場經濟對接為內容就麗江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探討。同年,麗江政府又從深圳招商引資,促成麗江地區民族歌舞團與深圳能量實業有限公司的合作,從而催生了《麗水金沙》這一文化精品;2002年,麗江市政府又舉辦了首屆“麗江文化論壇”,使發展文化產業和文化體制改革的思路廣為傳播,并為麗江文化體制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3年,麗江被確定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城市之一,麗江政府更是以空前的決心和力度開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保證了麗江文化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通過此次文化體制改革,麗江文化產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麗江文化產業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通過政府部門的有效領導,麗江文化產業的發展避免了許多彎路,得以凝聚各方力量,有的放矢,形成合力,從而實現了較快較好發展。

篇(3)

一、文化產業概念及發展概況

(一)文化產業定義

對于文化產業的定義,國內外學界尚無統一的界定,其內涵和外延的爭論一直在進行。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文化產業”的概念。20世紀80年代以前,文化產業更多的是與大眾文化和社會問題相關。20世紀80年代以后,文化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21世紀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產業的定義包括可以由工業化生產并符合四個特征(即系列化、標準化、生產過程分工精細化和消費的大眾化)的產品(如書籍報刊等印刷品和電子出版物有聲制品、視聽制品等)及其相關服務,而不包括舞臺演出和造型藝術的生產與服務。

2003年9月,中國文化部制定下發的《關于支持和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文化產業界定為:“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文化產業是與文化事業相對應的概念,兩者都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和現代生產方式的不斷進步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2004年,國家統計局對“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界定是: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所以,我國對文化產業的界定是文化娛樂的集合,區別與國家具有意識形態性的文化事業。

盡管文化產業具有不同的定義,但文化產品的精神性、娛樂性等基本特征不變,因此,文化產業是具有精神性娛樂性的文化產品的生產、流通、消費活動。文化產業在產生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創意為主要的驅動力量,以內容生產為主要的產品形態,以大眾為主要的服務對象等特點。

二、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模式

(一)國外文化產業發展模式

在經濟比較發達歐美、日韓等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基本上是以資源集聚、資本密集、人才優勢為基礎,利用創意來為生產大眾文化消費品的。這種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是對西方工業化的進一步延伸,也可以說是進入后工業化時期所采取的一種針對資本主義社會精神需要而產生的。

歐美國家文化產業發展較早。美國是文化產業的大國,其產業覆蓋面也比較寬;英國在1998年提出“創意英國戰略”,其中也包括了“創意產業”的概念。2005年11月,英國開始了“創意經濟計劃”。2007年,“創意產業”在英國的總增加值當中的貢獻占到6.2%。創意產業出口的服務達到166億英鎊,占總出口商品和服務的4.5%;法國文化產業在電影業、出版業、文化遺產業等方面優勢比較突出;德國文化產業比較發達,僅2008年,文化產業年產值達到1320億歐元,有23萬個文化創意企業,近100萬的從業人員。影視業方面擁有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柏林國際電影節,出版方面有世界最大的書展法蘭克福書展,傳媒業方面有貝塔斯曼集團。魯爾工業區已經轉變成著名的文化創意園區。

日本、韓國文化產業發展較為突出。日本動漫產業、游戲軟件、音樂唱片在全球都占有相當大的份額,其競爭力主要來自于內容的生產;亞洲金融危機過后,1998年韓國提出“文化立國”方針,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近年來,韓國在影視制作、網絡游戲、流行音樂等方面表現突出,其中韓劇風靡東南亞市場,被人們稱為“韓流”。韓國文化產業占GDP約7%左右,文化產品出口占到世界市場的5%。

總之,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的文化產業發展已經在生產制作、產品包裝、宣傳營銷等方面有一整套成熟的商業化運作體系,其文化產品采用標準化的生產方式,其產品的主要特征是可復制化,用以滿足大眾娛樂需求的同時,產生強大的經濟效益,并且宣傳西方社會的價值觀念。

(二)國內文化產業發展模式

從1978-2010年,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的文化產業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發展壯大。中國的文化產業有著自身的特點,從總體發展模式上來說,可以概括為政府主導、企業參與,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協同發展,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

國內文化產業的發展剛剛起步,還有諸多問題如:區域發展不平衡、行業發展不平衡等。因此,在中國文化產業整體發展模式下,尋找各個區域的獨特發展模式是國家及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路徑。

三、內蒙古文化產業模式淺析

(一)內蒙古文化產業概況

首先,內蒙古文化產業產值有所增加。2012年內蒙古文化產業增長速度呈現良好趨勢,產業增加值197.86億元,同比增長31.9%,具有極大的提升空間,但與北京、上海、廣東等大城市還有較大的差距。其次,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和財政收入的增長,內蒙古各區域內的文化設施得到完善,內蒙古博物院、國際會展中心等文化設施先后建成。再次,旅游業成為內蒙古文化產業發展的催化劑。內蒙古現已有118個A級景區,4條精品旅游線路,基本涵蓋了內蒙古所有以文物、史記、遺址、古建筑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層以及現代文化層和民俗文化層等。旅游業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載體,并促進其發生量變與質變。

(二)內蒙古文化產業模式分析

內蒙古地區是邊疆民族地區,其文化產業的發展根植于其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關于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孟航在其《中國文化產業的西部模式》一書,根據民族文化在其中的不同利用方式,提出了五種類型:本地型民族文化產業、外向型民族文化產業、媒介型民族文化產業、創意型民族文化產業、綜合型民族文化產業。本文依據這五種類型對內蒙古文化產業進行分析。

首先,本地型民族文化產業。這種類型當中主要是以民族文化的展示、體驗作為消費的內容,多與旅游相結合,大到民族文化體驗園如呼和浩特的蒙古風情園、呼倫貝爾的拓跋鮮卑民族文化園等,小到民族家庭的生活體驗,如草原旅游“牧民家訪”等。

其次,外向型民族文化產業。這種類型當中主要是以民族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輸出為主,包括民族歌舞演藝、民族工藝品、民族服飾、民族美術產品等。

再次,媒介型民族文化產業。這種類型當中主要是為民族文化產品或服務提供展示交易的平臺。比如大型的民族文化產品市場,在傳統民族節慶基礎上舉辦的各種文化節、以民族文化為主題的會展等。以 2007年8月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辦的第三屆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為例,其組織大型活動19項,組織分會場活動10項,簽約52個投資合作項目,成交總金額達119.06億元。

第四,創意型民族文化產業。這種類型當中民族文化作為基本元素被進行了創意的加工,形成新的產品。比如根據民族文化進行的出版、影視、動漫、游戲等文化產品的開發等。

第五,綜合型民族文化產業。這種類型當中圍繞民族文化進行多方面的產業形態,既有在本地建設的民族文化體驗園、體驗區,又進行相關民族文化產品的開發,并且在發展民族文化產業的同時向相關產業搞展,如反映民族文化的傳媒、廣告,展現民族文化風格的地產、酒店等。內蒙古綜合型民族文化產業的最典型案例,就是呼包鄂城市圈的文化產業園區。呼和浩特大盛魁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在玉泉區舊址恢復新建,以旅蒙晉商文化為依托,開發相關產業;包頭樂園文化產業園區,主打創意休閑娛樂,以圖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改善民生;鄂爾多斯文化產業園、鄂爾多斯江源文化創意園等是鄂爾多斯經濟轉型的新契機。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內蒙古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現狀:本地型民族文化產業有,綜合型及外向型民族文化產業弱,媒介及創意型民族文化產業差。

(三)內蒙古文化產業模式的改進策略

依據國內外的研究,文化產業發展的初級模式是以本地及創新型產業為依托,綜合及媒介型產業模式有利于文化產業的發展、成熟,而文化產業發展的最佳模式即是對外輸出文化產品的外向型產業模式。因此,內蒙古文化產業需經過產業集聚、品牌塑造、文化輸出三種策略平衡。

1.產業集聚

文化產業集聚發展,指的是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內,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吸引大量彼此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群和相關服務機構在空間上集聚,從而形成可持續的競爭優勢的現象。各種形態的文化產業集聚區是它們的物質載體,規范化的文化產業園區是它們的管理形態,而文化產業的集群則是它們發展的高級形態。文化產業的集聚發展,不是一個固定的模式和僵化的目標,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會經歷一個從初級到高級,不斷遞進和發展的階段。文化產業集聚發展的一個重要規律,是依托文化產業鏈的發展,而在產業鏈的前端或者后端形成產業集聚。文化產業的核心產品是以文化符號出現的價值觀念的表達,其核心是具有知識產權的文化內容創造。

2.品牌塑造

品牌不僅僅代表著一個企業的形象,也體現了一個區域的經濟實力,反映區域競爭能力的強弱。文化產業是極富有個性化特征的產業,產品的獨特性、差異性、豐富性是文化產業的突出特色。無論是電視節目、故事影片、各類電視劇,還是旅游景觀、平面媒體出版、互聯網絡的欄目設計以及各種圖書期刊等,都需要突出其品牌特性。因此,打造知名品牌建設就成為內蒙古文化產業追求的目標。

3.文化輸出

國務院于2009年審議通過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標志著文化產業已成為國家戰略性發展產業。然而,從發達國家和地區來看,內蒙古文化產業的出口份額并不高。因此,應加大對傳統民族文化資源的開發力度,加大對文化產業的資金投入,樹立文化產業的品牌意識,積極確立文化產業的支持政策,完善文化產業人才儲備,努力實現內蒙古文化產業外向型模式的轉型。

參考文獻:

[1]歐陽友權.文化產業概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陸勤毅.2010安徽文化產業發展藍皮書[C].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12

[3]孟航著.中國文化產業的西部模式[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1.7

[4]葉朗.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1[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8

[5]彭贊文.文化產業輸出與國家身份建構[J].人民論壇,2013(23)

[6]《內蒙古文化產業競爭力研究》課題組,孫國學.提升內蒙古文化產業競爭力研究[J].松州學刊,2013.6

篇(4)

《藝術評論》:很高興能有機會采訪丹增主席。現在正值“兩會”期間,會上,文化產業發展問題也是重要的討論議題。提及這個問題,人們必定會想到云南的經驗。您能否談談“云南模式”是怎樣的一種發展模式?您的總體思路、基本理念是什么?

丹增:云南是全國第一個提出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的省份。在1 998年,云南省委正式提出要把云南建設成為綠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大省,連接東南亞的大通道。綠色經濟強省是說云南要走綠色環保的發展之路,民族文化大省就是要充分開發云南的民族文化,連接東南亞的通道是說要面向東南亞開發。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標提出來后,關于到底怎么做,我們做了一些研討,云南社科院召開過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的研討會。到2000年,云南提出在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的基礎上優先發展文化產業,云南省委省政府早就看到了云南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真正把這個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標付諸實施是在2002年。當時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了三句話: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民族文化,建設民族文化大省。

文化產業的發展在認識上是要把文化的兩個屬性分清楚。文化既有意識形態屬性,同時也是一種資源,具有經濟屬性。過去我們的文化單純強調意識形態屬性,甚至將文化與政治等同起來。在這樣的觀念下文化產業很難得到有效發展。所以云南的文化發展首先是解決了認識問題,明確文化有兩種屬性。

《藝術評論》云南的文化發展能夠取得這么高成就,與您對文化產業的理論認識密不可分。學界在上世紀90年代末才開始提到文化產業,在新世紀初期才認可這種觀念,在大多數人對文化產業觀念還比較模糊的時候,您是怎樣開始關注這個問題的呢?

丹增:其實我對文化產業的理解不是在到云南之后才發生的,在的時候我就在探索這個問題。我從1 983年開始文化工作,當時從《日報》副總編的位置調到自治區文化局任黨組書記、局長,1984年開始兼任自治區文聯副主席。從這時起,我開始研究文化,從新聞轉行搞文化。1993年,我們以市場營銷的手段制作了《珠穆朗瑪之歌》,把的佛教音樂、民間音樂結合起來,沒有拿政府一分錢。當時的投資全部加起來只有八十二、三萬,找了企業投資,由自治區歌舞團排練了這出節目。這個劇全部是市場運作,在北京、上海、天津、廣西、云南四處巡演,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這件事情使我開始意識到,文化不一定要找政府拿錢,文化還可以創造經濟價值。在此之后,還有一部電影《紅河谷》,編劇和導演是馮小寧,上海電影制片廠想拍,但劇本審查比較嚴格。后來馮小寧找到我,我看了劇本,感覺很不錯,預感到這部電影不但會有很好的社會效果,還會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當時就拍板決定拍攝,并承諾出了問題由我來承擔責任。那時拍電影還沒有回報的概念,是每年由國家撥款給電影廠拍攝制作。電影公映后,全國轟動,口碑票房雙豐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就是在這樣不斷地摸索中,我逐漸意識到文化并不是單純的只有政治屬性,體會到了文化與經濟密切相關的道理。如果說那時還只限于一種感性的認識,那么真正到了云南之后,看到這里擁有如此豐富的文化資源,感覺到可以在文化產業方面有所實施和突破。與厚重、神秘的文化傳統不同,云南文化是以多樣性和豐富性為特色。云南有兩寶,一是綠色生態,一是民族文化,綠色要保護,文化要開發,文化在老百姓手里,村村寨寨都有,而文化開發能彌補綠色經濟的破壞。所以我想到云南要發展文化產業。

我曾提出過“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一體化”的建議,這個提法現在已經得到廣泛認同。核心意思就是將文化的兩個屬性分開,從資源方面看到文化的經濟價值。有了這個認識,我們開始做實驗,今天人們耳熟能詳的文化產品就是在這樣的思路下推出的,比如大型原生態歌舞《云南映象》、民族舞蹈詩畫《麗水金沙》、大型歌舞晚會《勐巴拉娜西》,電影有《花腰新娘》、《蠟瑪的十七歲》,受到專家和觀眾的歡迎,也贏得了市場。《麗水金沙》演出前,麗江歌舞團的演員們每個月只有800元工資,后來我們籌得投資1200萬排演Ⅸ麗水金沙》,400萬排節目,800萬整修劇場,節目演出后獲得非常大的成功,投資者獲得很高的收益回報。文化產業實際上是利潤率很高的產業,因為它是知識性的,可以復制,并且不需要多少資源,文化的資源是無形的,比如音樂、舞蹈、繪畫。所以文化產業的成本是很低的,而回報很高。

《藝術評論》:從這樣的認識出發,您在云南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績,其中最主要的經驗和體會有哪些?與此同時,我們也知道,云南也在考慮進一步的發展,建設文化強省,您認為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丹增:從云南的經驗來講,第一個難題,是領導干部的認識問題。在傳統觀念下,總是認為文化跟政治掛鉤、不可觸動,這種觀念不解決,產業發展和文化繁榮很難實現。第二,要認識到文化不同于物質的獨特價值。文化是精神性的,當溫飽問題解決后,人的第一需要就不是物質,而是文化。需要承認的是,目前我們的文化還比較貧瘠。我們需要的文化包括良心、道德、信仰,以及音樂電影這種文化具體形態。把文化僅僅理解為GDP是不對的。第三是文化資源的轉化和利用,就是文化產業的發展。第四是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對文化資源不能光利用不保護。

總的來說,中國的文化產業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不能把文化全部搞成銅臭味,這一點應該像西方學習,他們對文化的開發通常是細水長流,而非急功近利,進行理性的發展。我們有些時候恨不得今天開發文化,明天就見到錢。在我看來,現在有些晚會很成問題,到處是廣告:臺詞是廣告、道具是廣告、衣服也要標明是哪里贊助的。這種想要讓文化直接變成錢的急功近利的做法,是需要高度警惕的。云南特別強調在保護前提下的開發,首先是保護,然后才是開發轉化,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文化形態都要產業化,都要變成錢。

云南現在正在考慮如何進一步發展,學習借鑒國內兄弟省市乃至國外的成功經驗。省委省政府提出由民族文化大省向強省邁進,這是令人振奮的,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面臨很大壓力,因為我們第一個提出民族文化大省、文化產業強省的概念,又有“云南現象”和“云南模式”的光環。實事求是

地說,全國擁有像云南這樣豐富文化資源的省份是不多的,這是我們發展文化產業的巨大優勢。但是面臨的問題也很突出,比如資金的匱乏。與東部省份相比,國家在發展西部文化方面的投入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能夠將西部和東部平衡起來,充分利用西部的文化資源,引進東部的人才和資金來開發西部文化產業。而不是將東部淘汰了的高耗能低效率的產業和工廠搬到西部來,西部最應該發展的是文化產業和綠色經濟。

在云南搞文化產業的工作使我認識到,文化應當同時開拓出三條道路,一條是產業開發之路,要充分合理地利用開發現有的文化資源,這是符合老百姓利益的;第二是公益文化事業建設之路,由國家出資加強公益文化事業的建設,在二次分配中加大對公益文化的投入。公益性文化設施的建設不是產業發展能解決的問題,比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現在百姓最需要的是精神食糧,政府出資發展公益文化,是政府應盡的義務,是百姓應得的權利。國家對文化的投入還有待增加,村、鄉這一級的農村是最缺文化的,書籍、電影、電視都很難看到。三是對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的保護之路,也涉及到對文化古跡的保護問題,國家需要加大投入保護這些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遺產。這三個方面的關系如果處理不好我們就會走彎路。

《藝術評論》:您剛才講的這些經驗和認識非常寶貴,您提到了我們文化產業發展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如保護和利用的關系,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您一直強調的,即人才問題,我們缺乏兼通文化與經營的優秀人才。由人才問題進一步思考,您在一些場合也提出了呼喚文化大師。

丹增:是的,我認為我們現在處在一個大師缺席的時代。文化大師是一個時代的標桿,對于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來講,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領和榜樣示范力量,同時也能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要建立科學完善的評價獎勵體系,給人文科學和文學藝術最大限度的自由,從體制上落實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真正營造寬松的環境,從而激發人的知性、感性,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性。我們才能走進一個無愧于偉大民族復興的群星燦爛、大師輩出的時代。

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培養既懂經營又懂文化的復合型人才。云南辦了全國第一家文化產業學院,現在發展得很好,同時還成立了文化產業研究所,以及進行行業管理的文化產業協會。這三個組織結合在一起會產生很好的效果。文化產業協會團結聯絡各種企業和藝術團體,每年搞許多活動,搭建平臺,讓藝術家與企業家進行交流。文化產業學院專門研究文化產業理論,培養專家人才。文化產業研究所則是把全國乃至世界的文化產業現象和理論集合起來進行研究。我們每年要出一本文化產業年鑒,總結一年當中文化產業項目,資源利用,人才培養,文化產業的產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產業的收入,文化產業政策的出臺等等內容。

《藝術評論》:這些措施必定會促進我們文化產業人才的培養。通過前面的談話可以看出您對文化產業有著比較早且很深刻的認識,并且出版了《文化產業發展論》一書,更重要的是,這種理論認識在轉化為實踐的時候總是成功。下面您是否可以談一下您在實踐時的具體“招數”?

丹增:文化產業在前期啟動時,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扶持,一是政策支持,二是資金投入。要有大氣魄、大投入;其次,必須要有骨干企業,要有能起到帶動、示范、輻射、影響作用的國有、民營龍頭企業加入進來第三,必須要有藝術家和職業經理人結合的一批文化產業的能人帶動產業發展;第四,必須要抓品牌。品牌效應對于文化產業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云南省的文化產業品牌的樹立最為關鍵的是項目制度。2003年,云南省就建立了文化產業項目,《云南映象》是其中之一,從2004年開始,云南大部分文藝創作都納入到項目化運作的范圍中,以項目管理的方式來培育其成長,通過項目運作來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總的來說,文化產業實際上就是文化加創意、加市場,文化產業的動力是市場,創新是根本,知識、文化、創新加上市場贏利,這就是文化產業的基本規律。

《藝術評論》:這種理論和實踐上的經驗,是僅適用于像云南這樣民族文化資源非常豐厚的地區,還是也可以推廣移植到更廣大的西部地區,乃至全國?

丹增:云南所具有的豐富文化資源在某種程度上是整個西部地區共有的特征,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后,但自然環境和民族文化的資源則十分豐富。發展文化產業是西部地區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縮小與東部地區發展差距的必然選擇。西部產業文化的發展要立足于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走特色發展之路。

我認為在西部地區發展文化產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促進文化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產業優勢轉化;第二,把發展文化產業與實現文化繁榮、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結合起來;第三,把文化產業的發展與相關產業特別是旅游業發展聯系起來;第四,把發展文化產業與貧苦地區人民群眾的脫貧致富聯系起來。

《藝術評論》:你也曾提出過“走出去”的戰略,強調民族文化的國際性和中國文化在世界范圍的傳播和接受,所謂“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與全球化和現代化的發展之間您認為是什么關系呢?

丹增:我覺得中國的文化現在確實是應該走向世界的時候了。過去世界并不了解中國,對我們有很多誤解,現在經過三十年改革開放的發展,中國越來越融入世界,世界對中國也越來越了解。我們自己也越來越開放。中國現在是世界工廠,為全球提供商品,中國的商品已經走出世界了,但中國的文化還沒有真正走出去,而后者比前者價值高得多。當然我們已經在進行走出去的實踐,比如已經遍布全球的孔子學院,但還很不夠。中國的文化上下五千年,是整個人類的寶貴財富,為什么走不出去?原因有很多,包括我們自己對傳統文化的否定,民族自信心的欠缺等,還有很重要一點是我們走出去的方式不對。

我們的一些文化工作者在傳播中國文化時只注重自己的想法,即我們想宣傳什么,想讓對方接受什么,而沒有考慮對方能夠接受什么,怎樣接受,也不考慮市場的需求。這是值得引起我們注意的。

《藝術評論》:您如何理解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產業發展的關系?傳統的觀點認為應該先進行體制改革,把體制改革理順后,再發展文化產業,您的觀點似乎是相反的?

丹增:這個問題很好。從云南的經驗來看,我認為應該先搞產業發展,再搞體制改革。產業發展了,體制不用人為地去進行改革,就會自己跟著產業發展而變革,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繁榮。體制改革的措施是轉企改制,解散歌舞團等文化事業單位,不讓國家的錢再養活白吃飯的人,但實際上如果產業先發展了,人會自然流動,會主動到演藝公司尋求更好的待遇,那些傳統的文化單位也會自然進行改革、精簡;反過來說,如果產業不發展,即使單位轉企,不需要的職工被下崗,但沒有合適的位置,還是需要國家養活。文化體制改革必須要有個氛圍和環境,這就是產業發展。文化的價值明確了,文化企業繁榮了,傳統單位里的人會自然流動。《云南映象》中有個打鼓的小伙子,以前在家里種地,來演出是希望干兩年之后買一頭牛再回去種地,但現在,他一個月的工資就可以買兩頭牛了。他的生存狀態發生了根本改變,這是產業發展帶來的自然結果。

《藝術評論》:在您看來,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作用或者說最終目標是什么?

篇(5)

縱觀古今名岳,佛道儒三家的文化傳承和文化交融能夠獨集于一地者,非南岳莫屬。而此特點也應運中華民族最為核心的“和諧”“中庸”的思想綱領。隨著旅游業拉動經濟發展的作用愈來愈明顯,如何進一步開發利用好南岳的旅游資源,找準其文化定位,非常重要。

毫無疑問,文化產業必須充分挖掘景區的文化底蘊,只有找到其獨一無二的文化個性,才能提升其與眾不同的核心競爭力,從而獲得良好的旅游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

一、南岳多元文化的特點解讀

文化多元,猶如百花盛開,各展其姿。秀山南岳不僅有佛、道、儒教共生共榮的宗教文化奇觀,更有書院文化點綴其間,是南岳旅游多元文化更顯其與眾不同的特色。

(一) 佛教文化是南岳旅游文化之核。佛教在南朝梁天監年間傳入南岳衡山,其在南岳奠基者是慧思大師,他在南岳弘法十年期間不斷創新理論,成為中國第一個佛教宗派天臺宗三祖,宗派的創立,標志佛教開始中國化,唐朝是南岳宗教發展的鼎盛期,唐禪宗六祖慧能的“頓悟法門”開創南禪后,其弟子南岳懷讓、青原行思及其再傳弟子石頭希遷,均以南岳為中心,大力弘揚、傳法,成為著名的禪宗南岳、青原兩大系。南岳有佛教禪宗“一花五葉”、“五葉流芳”的美譽,五葉正脈源頭幾乎都可以追溯到南岳,其中以臨濟宗、曹洞宗最盛,當時佛教界盛傳“臨濟臨天下,曹洞曹半天”之說,而臨濟、曹洞兩宗都發脈于南岳。南岳佛教一千多年來長盛不衰,直至今天,仍然香火鼎盛,人才輩出。祝圣寺、福嚴寺、南臺寺、上封寺均被國務院公布為漢傳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主要佛寺還有鐵佛寺、高臺寺、廣濟寺、方廣寺、湘南寺等,這些佛寺文化內涵深厚,宗教活動不斷,既是重要的弘法利生場所,也是著名的人文景觀。可以說,佛教文化是南岳成就名山的基礎和核心。

(二)道教文化是南岳旅游文化之氣。南岳道教文化比佛教興起更早,被稱之為道教洞天福地。東漢時五斗米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曾來祝融峰拜謁道家第二十二福地光天觀和二十四福地青玉壇,之后著名的道教人物有上清派第一代宗師魏華存(尊稱南岳魏夫人)。她撰寫了《上清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理、教旨,成為道教上清派的理論基礎,被上清派尊稱為開派祖師。南岳道教在其發展過程中,留下了許多建筑、習俗、典籍,成為南岳旅游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南岳道教宮、觀及地址有:玄都觀(現為湖南省道教協會所在地)、黃庭觀、朱陵宮、九仙觀、南岳大廟東八觀等。南岳也是道教養生保健之地,道教養生之術中的外丹、內丹、吐納、服氣等,對于當今追崇以養生保健為主題的生態文化旅游,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三)書院文化是南岳旅游文化中之象。衡湘地區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書院眾多。在《重修文定書院記》中說:“天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南岳衡山先后有岳麓、石鼓、城南、文定、鄴候、集賢等幾十所書院;眾多的書院形成了活躍、暢達的書院文化,既而南岳衡山名山文化更顯得厚重、多彩多姿。

當然,南岳的抗戰文化也有其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歷史意蘊。充分挖掘南岳忠烈祠的抗戰文化價值,結合衡陽保衛戰等抗戰歷史的探討,也可以作為一種附加于名山的文化特色。進一步輻射抗戰在衡陽乃至在湖南的重要歷史文化意義。

二、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南岳旅游產業定位

所謂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根據南岳旅游文化發展的實際,將南岳旅游業細分為神廟朝拜產業、南岳“壽文化”產業和觀光旅游業及其他旅游業,似為恰切。

(一)南岳神廟朝拜文化產業。南岳歷史悠久,作為中華五岳之一已深深地根植于民眾之心。“南岳圣帝”在民間的名望很高,信徒很廣。神廟朝拜作為目前南岳旅游的主體,對引領旅游產業的發展具有龍頭作用。香客主要來自本省邵陽的武岡、隆回、洞口,婁底的雙峰、漣源,郴州的安仁,外省江西的萍鄉也占一定比重。香客以求神許愿為目的,人數多,以農民為主,來岳的動機是排憂解惑,問神祈福,并具有某種自發性特點。

(二)南岳“壽文化”產業。壽岳之美名。人們常用“壽比南山”祝福長輩。“南山”指的就是南岳衡山。自古以來,南岳就享有“主壽之山”、“中華壽岳”的美譽。“祈福上名山,求壽到南岳”、“衡山五岳獨秀,南岳名山主壽”。 祈福長壽是我國先輩留下的傳統民俗,也是人類長期孜孜以求的生存目標,這種原始的欲望融合于名山旅游中,“撫萬壽寶鼎,求長壽秘訣”已成為當今中外游客的共同心愿。南岳政府借助壽文化節這樣極具傳承性大型活動載體,傳揚了“中華壽岳”千古名山的形象,已得到中外游客的認同。南岳衡山以壽命名的道路、寺廟有:延壽路、壽澗橋、萬壽宮、延壽亭、百壽亭、萬壽廣場、萬壽大鼎、中華壽壇公園等。

(三)南岳觀光文化產業。觀光旅游業又可分為宗教觀光、生態觀光和活動觀光等類型。宗教觀光主要觀賞南岳寺廟道觀等宗教景觀和宗教朝圣祭祀活動場景;生態觀光以觀賞或考察南岳自然生態景觀為目的,主要是賞雪、避暑、秋觀日出等;活動類觀光多與某些大型文體活動有關,如近年開展的高空走鋼絲、山地車越野賽吸收了大批這類游客。觀光游客成份以城鎮居民為主,消費能力較香客高。除此之外,南岳還存在極少部分的科考實習、宗教學術文化交流等旅游活動。

三、南岳旅游文化開發策略探討

綜合南岳多元文化特點,在南岳旅游文化開發策略上,建議從以下幾個路徑進行探討。

(一) 以神廟朝拜為主體引領旅游產業發展。應繼續重視神廟朝拜旅游的基礎地位,并在新的時代賦予其新的內涵。南岳是我國南方重要的宗教文化活動中心。多種宗教與文化共存一山,甚至共享一廟,這是一種在我國仍至世界也絕無僅有的文化現象,其對省內、江西、兩廣、港澳臺等省市(區)和以日本、韓國、新加坡等為主的東南亞宗教信徒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因此,以宗教文化為主體,深度挖掘歷史抗戰、壽岳、民俗、湖湘、儒家和古鎮等文化遺產,并物化為可供游覽者鑒賞的旅游吸引物和相應的旅游產品,大力發展宗教文化性觀光和休閑度假旅游是完全可能的。

(二)以觀光旅游為基礎提升旅游產業價值。南岳以“秀”著稱,其地形、氣候、生物、土壤等方面的自然生態景觀頗具特色,加上其地處省內和瓊粵港澳等城鎮密集和經濟發達地區交匯地帶的有利區位,發展自然生態型觀光、休閑、度假和康體娛樂旅游條件十分優越。如能圍繞這個主題,充分發揮優勢,衡山將成為城鎮居民休閑度假康體娛樂的集中地,將會形成南岳衡山旅游產業新的生長點。

(三)以“壽文化”為特色提升旅游產業附加值。自古以來,南岳衡山就享有“主壽之山”、“中華壽岳”之美譽;“祈福上名山,求壽到南岳”、“衡山五岳獨秀,南岳名山主壽”。祈福長壽是我國先輩留下的傳統民俗,也是人類長期孜孜以求的生存目標,這種原始的欲望融合于南岳衡山名山文化旅游中,“撫萬壽寶鼎,求長壽秘訣”已成為中外游客的共同心愿。基于此,進一步挖掘南岳壽文華內涵更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健康長壽是當今人們提升生活質量的最高理想。順應這一現實需要,充分彰顯南岳“壽岳”文化特色,讓游客感受其所包含的天人合一與和睦祥瑞的精神,體驗“珍愛自然”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妙享受,獲得心靈的洗禮與凈化,達到修身養性、健康長壽的目的。

四、結語

文化產業與旅游業聯動發展,互相促進互相帶動是南岳發展的重中之重。以旅游為代表的文化傳播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已經接近瓶頸,而隨著網絡這一新媒體的甚囂塵上,文化產業的課題得到了新的詮釋。南岳應有計劃有步驟地結合自身特點,不斷創新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才能真正做到彰顯優勢。對南岳旅游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已是一個歷史的必然。南岳屬復合性旅游勝地,其資源的多樣性決定了其開發的多樣性,因此,通過不斷整合各種文化元素,將神廟崇拜產業、壽文華產業與觀光文化產業有機結合,力爭實現南岳旅游產業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綜合效益的優化,南岳將更加煥發青春,步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新時期。

參考文獻:

篇(6)

中圖分類號:G1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1-00-02

美國密執根大學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1970年以來先進工業國家發生的變化稱為后現代化。他認為,后現代化的核心社會目標,不是加快經濟增長,而是增加人類幸福,提高生活質量。以韓國為代表的后現代國家普遍采取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順應了這一社會發展趨勢,結合自身產業特點與資源環境優勢,找到了契合自己的文化產業發展路徑,實現了本國的文化產業發展。

一、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模式研究

韓國自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國”的戰略以來,各屆政府先后確立了《內容韓國藍圖21(Content Korea Vision 21)》(金大中政府)、《C韓國戰略(C―Korea 2010)》(盧武鉉政府)、《內容產業振興基本計劃》(李明博政府)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產業發展計劃,大力調整韓國產業發展布局,有力促進了韓國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2007年韓國文化產業產值已達650億美元,占全國GDP的6.5%。游戲、電影、出版、服飾、動漫、音樂等主要產業部門保持著相當高的增長率,構成了韓國的核心文化產業,產值已占整個文化產業的60%以上,“韓流”現象在中國以及東亞地區形成了廣泛的影響。

文化產業競爭力來自于三個方面:文化產品在國際體系的影響力;文化企業在世界市場的營銷能力;文化生產在國際分工中的資源整合能力。 韓國在實現文化產業興國的過程中,采用了私人興辦為主,政府積極主導的模式,政府在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主要從宏觀上進行管理,杜絕微觀上成為文化的主角,既讓文化快速發展又防止偏離既定目標和方向,在文化產業的管理、生產、融資、人才培養等方面體現了自己的特色。 韓國文化產業立國戰略大體由5個領域構成,即法律法規的制度完善、創作力度品質的提高、產業基礎環境的營造、專門人才的培養、海外市場的開辟等。1998年韓國政府頒布的《新文化政策》提出通過文化力量創造經濟性高附加值,凝聚國民力量;追求文化占據社會所有領域中核心價值地位的知識信息社會;通過文化主義建立成熟的文化公民社會與民族共同體基礎;確立韓國文化追求體現普遍化世界主義等四項主要內容,強調文化是通過與社會各領域的直接互動而積極奉獻于國家發展的核心因素。《內容韓國藍圖21》也提到培育文化內容產業是激發經濟活力、促進社會發展的具有國家性和時代性的重大課題,并制定了支持開發高品質文化內容、最大限度地擴大文化內容產業之問的協同效應、集中培養戰略內容產業領域等三大推進戰略和改編相關文化產業振興法令、建立內容中心基礎建設、設立文化產業振興院并擴大財源、內容專業專門人才培育、開辟海外市場等五大核心項目。《內容產業振興基本計劃》也制定了韓國2015年進入國際內容產業5大強國行列的具體計劃,以及創建國家化的內容產業培育體系、提高國家創造力以實現青年就業、擴大國際市場、構建協同發展生態系、加強核心基礎建設等5大核心促進戰略和15大重點項目。

韓國文化產業創意支持模式主要包括創意支持政策與創意環境營造政策支持。創意支持政策主要圍繞創意孕育階段展開,既包括以教育與藝術教育等方式培養創意主體,也包括了通過傳統文化保護和信息資源提供等方式為創意主體提供創意素材。創意環境營造政策則主要涉及創意潛能實現與創意呈現兩個階段,法律制度和競爭政策保護激發創意主體的創意動機,使得創意潛能得以轉化;而多元的環境與技術的支持保障創意主體的創意內容轉化為實在的創意行為與形式,進而影響現實生活。這種支持模式,并不是個別單一的政策,既是眾多政策的集合,也是政策間相互關聯所形成的政策系統。 韓國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除了政府的重視與推動外,從業人員也特別重視市場的作用,能夠自覺以高標準進行市場調研、發現機會、形成創意并進行表現,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特點主要體現為創意多元開花、重視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強調創意的擴散性,以及集群創意等。

二、文化產業發展一般路徑探索

除韓國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及經驗以外,其他文化產業的發達國家如美國、法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在發展本國文化產業過程中也非常重視將本國的文化產品與核心價值觀進行有機融合與創意傳播,依靠“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的方式打造本國文化軟實力,并全面滲透到文化產業鏈之中。 關注文化的大眾化傾向,實現文化的經濟價值;拓展文化產業的人才視野,拉長文化產業的人才鏈條;關注文化產業的持續發展,注重金融體系、法律保障、高科技元素的運用等;相關業態切實融通,打通產業鏈條;打牢公共文化基礎,培育大眾文化消費群體;找準政府作用的著力點,體現政府作為的有效性等。這些基本上是文化產業發達國家發展本國文化產業的共同經驗。

基于上述分析,文化產業發展的一般性路徑可以體現為:

1、培育本土文化創意環境,這是孕育和激勵本土創意人才生成和創意產業發展的前提,需要從政策支持、資金支持、空間支持、金融體系、法律保障、人才保障等方面打造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持和激勵環境,一方面培養本土的文化企業與文化人才,一方面吸引外來的文化企業與文化人才,激活文化產業的創新機制;

2、培育本土文化消費環境,這是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和創意土壤,需要從社區營造、文化體驗、展會活動、文化教育、文化消費等方面使文化產品與市民的生活需求接軌,讓文化產品真正滲透與再現在市民生活中,孕育出“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的文化產品,體現出文化本質上的生活活力;

3、打造基于市場的文化產業鏈條,這是整合文化資源與市場需求的根本保障和實現途徑,需要從分析需求,整合資源,合理定位,提升服務,提高文化產業發展的可衡量要素值等方面實現文化產業的有機健康發展,這里的產業鏈條可分為多級層次,既包括面向國內市場的產業鏈,也包括面向國際市場的產業鏈;

4、對外交流,國際視野,這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然之路和衡量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的內容之一,參與文化國際競爭與國際合作,提升該國或該地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文化產業份額,拓展本土文化市場的國際實力,提升本土文化產業發展層次,促進本土文化產品的有效傳播。

三、結語

在借鑒以韓國為代表的后現代國家和其他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和經驗的基礎上,可以發現,一國或一地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本土文化創意環境的培育、本土文化消費環境的培育、基于市場的文化產業鏈條的打造和參與國際競爭、交流和合作的需求,其中政府和市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各自明確的分工,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更需要在政府激勵和支持下、民眾參與和營造下大力發揮市場的主體作用,打造面向國際國內多層級的文化產業鏈條和文化產業發展體系,培育文化產業發展整體環境,激勵本土的創意與創新活力,開發本土文化創意品牌,實現本土文化競爭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崔麗娜.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J].山東紡織經濟.2011(3)

[2]樊琦,張麗.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產業競爭力分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2(8)

[3]韓虹新.韓國文化產業管理與發展模式探析[J].前沿.2011(20)

[4]向勇,權基永.韓國文化產業立國戰略研究[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3,52(4)

篇(7)

目前高校科研的發展現狀存在很多問題,如研究方式落后、科研精神缺失、成果轉化能力有限、為社會服務意識單薄等方面。本文就如何使地方高校科研更好地服務地方文化產業發展闡述如下觀點。

一 地方高校應成為地方文化產業發展的研究基地

隨著“知識經濟”理論和實踐的不斷成熟與升華,文化力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深層動力,而文化產業這一具有強大生命力和無窮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也被經濟界和文化教育界視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一種巨大推動力。

1.文化產業發展離不開高校資源

文化產業具備兩個屬性。一是文化性,一是產業性。從文化產業的屬性便可窺見高校教育對文化產業發展的直接功效。高校既是人類文化集中傳播的地方,也是新文化的誕生地,同時也是新的文化消費和時尚的傳播中心。高校還具有豐富的文化資源,是一個人才智力庫,在很大程度上承擔了滿足人們提升個人素質、工作技能等需求的重任,高校普遍擁有較為完善的文化設施,如體育館、圖書館、演播廳、博物館等,重點高校一般還擁有圖書音像社、出版社和部分面向社會的學刊、報社,眾多高校還活躍著一批社團組織,大都擁有傳承文化的熱情,擁有服務社會的主動意識。

2.高校成為地方文化產業發展的引領者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大學已由傳統意義上的學術研究及人才培養的基地轉為智力與經濟的綜合體。大學參與地方文化產業建設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首先,在產學研合作中大學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之間的互動,把智力資源與生產要素結合起來,使高校的新技術和新思想能及時移植到企業,從而幫助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建立和保持競爭優勢。其次,地方高校應積極從地方文化中獲取稀缺性的資源作為培育自身特色文化的主要手段,以地方院校衡水學院為例,衡水學院充分利用地理人文資源,大力開展對衡水湖生態文化的研究,建立董仲舒文化研究基地,傳承老白干酒文化的歷史研究等等。地方文化產業是推動高水平大學跨學科研究、培養創新型人才、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催生力量,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不斷提出新問題,有利于高水平大學建設中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迅速崛起,可以說二者的結合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但通過實踐調查來看,高校科研在服務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很大問題,重理論、輕實踐的課題較多;應用型課題成果應用率低,比如教育教學方面的課題,即使是課題負責人自己都很少應用于實踐,大都是課題結項之后就把相關材料束之高閣,根本不會再去考慮科研成果轉化的問題;科學研究的方式比較封閉,科研人員大都是圍繞自己的專業各自為戰,缺少協作意識,高校特別是研究型高校和研究教學型高校及教學研究型高校都應立足國家創新體系的需要,從中找準自己的位置。

二 高校科研服務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探索

高校科研工作要打破自我封閉體系,突破學校與社會的壁壘,改變科研工作與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相脫離的狀況,一個根本的措施就是要盡快地把高校科研工作推向社會,從高校內部和社會環境兩個方面來改善。

1.加強地方高校內部科研體制改革,建立科學的運行機制

高校科研工作要想達到一個質的飛躍,加強內部科研體制改革,建立科學的內部運行機制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在科研方向的選擇上,應以本地資源為根基,向社會資源輻射,根據自身科研優勢和特色,明確科研主攻方向,合理規劃學校的科研結構體系。

首先,確立高校科研發展為地方文化產業服務的思路。從學校科研主動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以及地方經濟發展對于高校科研的需求和推動的角度考察確立地方高校自身科研發展的方向。例如,通過建立教育集團、組建出版集團、舉辦獨立學院、組建和優化校辦產業集團等一系列舉措,主動參與城市文化產業建設與發展。

其次,建立高校服務文化產業發展的績效評價機制。高校進行績效評價,把高校服務文化產業發展納入整體評價范疇,定期予以公布評價結果,對服務文化產業效果較好的高校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和其他獎勵,促進高校主動開展服務文化產業活動,并在服務過程中發展和完善自己。再次,高校科研發展要加強主動服務意識,將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貼近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主動為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創意策劃和技術支持。高校還可與企業聯合建立實踐基地、研究所或開發中心,逐步形成科研、開發、生產與經營一體化的經濟文化實體,這種合作方式有利于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例如,河北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策劃、組織了一系列大型文化創意項目,如旅游文化產業——河北易縣狼牙山4A級風景區——狼牙山風景區全案策劃(策劃實施第一屆狼牙山山花節、第一屆狼牙山柿子節);影視文化產業——洪金寶國際影視培訓基地全案企劃(策劃實施了洪金寶國際影視培訓基地開學盛典、星光璀璨大型慈善義演晚會、第二屆東方美少女全球賽總決賽);城市文化產業——保定市電谷之春新年音樂會、民族音樂會、市委市政府新年賀卡策劃設計、《尋寶》走進易縣。

2.優化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政策環境

科研成果轉化需要建立成果市場,從而有利于盡快改變地方高校存在的重技術,輕市場,重科研,輕轉化,重鑒定,輕應用的傾向。具體地說,就是要把尋求技術接受單位的工作放在科研工作之前,使研究項目有明確的方向,科研成果形成后有比較可靠的歸宿。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和市場運行機制,對科研成果予以評價、鑒定,并且據此給與權利人相應的回報。地方政府為求地方文化產業的繁榮興盛,必須要重視高校科研工作,要充分發揮科技文化管理部門的統籌協調職能,這主要通過在政策、資金、人才三方面的扶持來完成。

在政策方面,地方政府要提供寬松的學術研究環境和產業經營環境,政府可以根據學校的類型整體規劃,分類指導。

在資金方面,地方教育、科技文化行政部門政府應重視文化產業發展研究,制定相關研究課題,多渠道籌措經費設立創新基金。2010年,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獲得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社科基金、中科院開放課題、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教育部高校社科文庫項目、河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項目等各類縱向項目共計100項,學校的科研團隊整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且為社會服務意識不斷增強,學校在計算機、自動化、材料、環境、旅游管理、物流等方面承擔了地方的一些項目,也為秦皇島及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在人才方面,政府首先,要引進和留住人才,制定優惠的政策措施,創造良好的生活及學術條件,吸引國內外優秀人士到地方工作;其次要人盡其用,即鼓勵和支持高校教師承擔各種科研項目,參與地方文化產業建設,培養一批為地方發展服務的科研實踐精英。

三 結束語

高校科研應把服務地方文化產業作為發展的立足點,這不僅是高校職能決定的,也是高校自身謀求發展的必然,作為人文社會科學與管理學科教育研究基地與培養高層次建設人才的學府,高校的責任在肩,應努力為我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與人才培育貢獻出綿薄之力。

篇(8)

 

一、城市休閑文化及休閑文化產業

在城市生活領域中,休閑已經成了基本和主要的組成部分,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事務之余,以文化創造、文化享受為出發點,以身心放松、消遣娛樂和個人拓展為利益目標,選擇娛樂、運動、社交和學習等方式,體驗和實踐著個性化的生命狀態和行為方式,追求快樂,完整、全面、健康地發展自己、實現自身的價值。各種休閑消費在城市產業中的市場份額最大,休閑市場已成為城市產業市場的主流,具有最大、最現實的市場價值。據美國權威人士預測,休閑、娛樂活動、旅游業將成為下一個經濟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專門提供休閑的產業在2015年將會主導勞務市場,在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中將占有一半的份額,新技術和其它一些趨勢可以讓人把生命中的50%的時間用于休閑[1]。

“休閑文化”是指與“休閑”密切相關的一切人類活動及其表現。它包括休閑的方式與內容、休閑的民族特色、休閑的作用和功能、休閑的歷史走向等等。而休閑文化產業發展方向,是指與人的休閑生活、休閑行為、休閑需求(物質的、精神的)密切相關的文化領域,特別是以娛樂業、服務業等文化產業為龍頭形成的經濟形態和產業系統,一般包括國家公園、博物館、體育、影視、交通、旅行社、餐飲業、社區服務等多方行業的綜合產業群。

二、休閑文化產業的價值和產業發展模式

休閑文化產品消費掉的并非單純的物質性產品,隱含了“消費同時產生體驗”的消費過程。消費轉型引起的文化需求是休閑文化產品商業價值的重要來源。在當今社會物質產品極大豐富,人們的物質訴求易于滿足,而情感訴求則需要深入的探究和開拓。因此休閑文化產業的價值就在于極大地發掘這種內在的訴求,滿足人們情感需求,從而達到引導消費的目的。

休閑文化產業是以文化為原材料的。它有自己的一套實現商業價值的產業模式。休閑文化還具有較強的產業牽動性和“波及效果”[2]論文的格式。發達國家休閑產業發展模式是在物質產業獲得根本性發展后,文化產業緊隨其后發展起來的。當前我國物質產業比較發達,但是文化產業沒跟上。如何把中國歷史悠久的文化資源提升為文化產業的要素,值得深入研究。文化產業的發展,必然要依托新的產業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就是文化傳承與時尚的有效組合[3]。通過組合文化資源樹立國家的文化形象,進而帶動一國文化與非文化產品出口貿易的大幅增長。

三、金華市城市休閑文化產業的狀況及基礎

金華市文化源遠流長,積淀深厚。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金華市著力打造文化精品,發揮產業優勢,營造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文化產業又得到新的發展,目前,文化產業已成為金華市的主要產業之一,并正日益成為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根據第一次經濟普查數據測算,2004年金華市休閑文化產業增加值53.06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5.7%,分別比全國和浙江省平均高3.5和2.5個百分點;休閑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達到18.5萬人,占二三產業全部從業人員的7.6%;2007年金華市休閑文化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從業人員近三十萬人,休閑文化產業增加值達85.26億元,比2004年凈增32.2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5.8%,比2004年上升0.1個百分點發展方向,比浙江省地級城市平均值高3.3個百分點,占浙江省休閑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3%,比GDP占浙江省的比重高6.5個百分點。

 

指標

2004年

2007年

增加值(億元)

從業人員(萬人)

增加值(億元)

占全省

比重%

金華市

浙江省

金華市

浙江省

金華市

浙江省

核心層

11.20

95.66

2.87

18.47

19.66

142.84

13.8

外圍層

4.11

48.61

1.55

12.72

7.88

83.15

9.5

相關層

37.75

233.34

14.08

78.90

57.72

369.94

15.6

文化產業合計

53.06

377.61

18.51

110.09

85.26

595.93

14.3

GDP

925.58

11648.70

/

/

1465.75

18780.44

7.8

占GDP的比重%

5.7

3.2

/

/

篇(9)

中圖分類號:F121.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取得的成效與問題分析

(一)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取得的成效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文化產業的發展并受到的國家的高度重視(如表1所示)。在此期間,中國轉變了經濟增長方式、以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并試圖提高文化凝聚力和認同感。在劃分公共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邊界的基礎上,開創性地提出了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的計劃,將文化產業確立為支柱性產業,也因此,使文化產業成為十一五后炙手可熱的發展主題,并在如下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第一,文化行業的市場開放度明顯提高,市場準入的政策門檻有所減弱,文化生產力空前活躍。在一些文化領域和一些文化產業環節,改變了政策限制,使各種社會資金、社會企業參與文化產業的熱情高漲。這一點,在電影、動漫、電視劇產業等領域表現尤其明顯。民營影視企業華誼兄弟甚至成為國內第一個上市的影視內容生產企業;華策影視、盛大以及一些新媒體網站也都通過各種管道上市,成為我國文化產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國有文化機構開始轉企改制,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邁出了第一步。轉企改制盡管還沒有解決資產自由流通、現代企業制度等深層次問題,但卻為下一輪文化產業在市場基礎上進行資源重組奠定了基礎。新一輪集團化改革將通過市場逐漸從行政行為轉變為市場行為,從簡單的合并同類項發展為通過資本市場完成優勢互補的兼并重組。

第三,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等聚集區的出現風起云涌,文化生產的條件得到改善。文化產業園區不斷涌現,影視拍攝基地四處開花,許多城市都在建設動漫中心、漫中心、演藝中心、展覽中心、影視中心、媒體中心等,文化熱度升高,也改善了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

第四,文化產品數量倍增,文化服務更加豐富。電影產量從年產40多部發展為 500 多部,位居世界第三,直追美國;每年數千萬小時電視節目量和年產1.4萬部集的電視劇在世界上更是遙遙領先;年產超過 20 萬分鐘的動漫產量也居世界前茅;圖書、報刊的品種數量居世界前列;每年舞臺新增劇目的數量也相當驚人,我國已然成為文化產品產量大國。

(二)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中還存在的問題

在總結以上繁榮的成績后,當前我國文化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曝露出許多問題,主要體現為如下方面:

首先,我國文化發展以追求 GDP 為優先的模式,與文化產業發展規律不相吻合。文化產業是以版權經濟為基礎的行業,最小的邊際成本和最大的邊際效益特點決定了文化產業主要應“以最少的產品獲得最多的消費者從而產生最大的效益”為發展模式。而目前,我國文化發展主要評估仍是以 GDP 為優劣判定標準,在各省追求數量、追求項目、追求文化工程等利益動機下,文化產業的某些領域出現了只追求數量不求質量、只重視生產而忽視市場,只求快速而不求精致的情況,導致我國成為文化產量大國但卻是文化效益小國,文化精品十分缺乏。

其次,我國文化產業的市場化水平不高。在現行政策框架下,我國文化產業的環節之間、行業之間、地區之間、所有制之間,仍然存在眾多的體制和利益障礙,導致市場很難真正發揮資源配置、效益優化的作用,甚至某些文化產業相對落后的省份,過度地依賴行政手段來求發展。分散經營、同質生產、惡性競爭、效益低下、積累緩慢,造成中國文化企業難以分工合作地做大。由于我國在國內缺乏真正具有市場主導性的綜合性文化企業集團,在國際上當然就很難出現跨國性的文化企業,這必然導致我國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不足。

再次,我國文化產業硬實力發展過熱,軟實力發展滯后。目前各地區在建文化園區、基地、聚集區等方面體現出極高的熱情,但這些園區不少缺乏文化資源,生產流通能力不足,同質化現象嚴重,難以長期經營,對文化產業的發展幫助有限,反而流于浪費國家稅收資源和土地資源。而另一方面,應由政府支持的文化人才專業化、國際化培養卻投入不多,在市場規范、信息服務、發行管道疏通等軟建設方面,政府的支持卻不到位。軟硬失衡,使得文化產業的續航力不足,硬件園區若無產業人才控管,將有淪為蚊子建設的可能。

二、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轉型與對策建議

(一)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轉型的整體思路

基于上述轉型模式,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轉型,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基于中國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的特點,來因地制宜地推進文化產業轉型發展。

目前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有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東部發達地區,以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城市圈為主,即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這樣的城市構成了文化產業的第一梯隊。第二梯隊是中部的發展中地區,以武漢、鄭州、長沙、太原、沈陽、合肥、長春等城市為主體,構成了中部的文化產業發展地區。第三梯隊是西部欠發達地區,以西部的云南昆明、青海西寧、新疆烏魯木齊、蒙古呼和浩特、廣西南寧、貴州貴陽、甘肅蘭州等城市為主,構成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第三梯。

(二)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文化產業轉型發展的具體路徑

基于上述我國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文化產業轉型發展的模式與思路,為了打造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文化企業,生產有影響力的文化產品,形成文化產業良性發展的結構,要構建起如下方面的我國文化產業轉型發展的具體路徑:

第一,建立文化產業市場體系,逐漸促成政府退出,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和提升效益的功能。真正的市場體系在行政方式的干預下難以建立。

第二,改變重生產不重消費的文化產業發展方式,通過需求帶動供給,提升文化產品的整體質量。在產業聚集區、產業園區等政策方面,政府應多加評估考量,而非一面倒支持。政府更應減少資金直接投入文化產品的生產線,而應該將投資重點放到消費平臺、消費場所、消費市場的培養上,規劃完善的消費體系,并縮小政府采購文化產品的規模,將跨行業、跨媒介、跨區域的消費市場重組和整合,避免產業重疊。真正用內部消費來帶動生產,完整建立供求關系,通過市場的良性競爭而非單純的政府扶持來提升中國文化產品的競爭力。

第三,完善文化產業基礎條件的建設,推動文化產業持續性發展。文化產業不是房地產行業,最需要的不是地皮而是人才和技術。有關政府部門應該在建立專業化、國際化人才的培養體系,建立技術創新平臺、信息服務平臺、國際傳播平臺等目前市場作用相對薄弱的領域給予重點支援,這樣才能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婧.中國文化產業經濟貢獻的影響因素[J].統計與決策,2008(3): 111-114

[2] 王夢君.中國文化產業的現狀[J].現代商業,2007(10): 14-15。

篇(10)

文化產業新業態為文化產業新增長點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契機,也為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開辟了新領地。不同的文化產業新業態具有不同的發展特點。對不同文化產業新業態形成的類別進行探討,能夠為文化產業新增長點的開拓以及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圖1所示為中國文化產業新業態形成及創新模式結構圖。

1.全新業態全新業態的產生一般通過需求創造和技術創新兩種途徑。隨著居民需求的多元化、個性化,新的資源也隨之被開發出來以滿足少數群體的需求,這一少數群體慢慢積累形成穩定的消費群體后,就預示著一種基于需求的新業態正在萌芽、成長。這種因需求細分而創造的業態從傳統文化產業業態中逐步脫離,形成獨立的全新業態。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革新背景下,企業會根據人們在新技術環境下產生的新需求特點,創造出新的內容產品,培育出一批文化產業的新業態。比如數字化技術下誕生的微信、微博等基于互聯網服務平臺的相關應用研發,開啟了文化產品的微信支付、在線實景體驗等新的消費體驗模式,為文化產業的創新性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可挖掘空間。

2.改造業態由于傳統文化產業面臨著來自新興業態和其他產業的沖擊,市場被逐步蠶食,市場份額也持續下滑,而利用新技術帶來的機遇進行改造升級是提高競爭力、實現文化產業突圍發展的途徑之一。文化產業的改造業態既包括充分運用新興數字信息技術對傳統文化產業進行改造,以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為傳統文化產業注入新的元素與功能,豐富其文化表現形式,推動業態的不斷創新,也包括從引入新載體和新商業模式的角度入手對傳統文化產業進行提升改造,如日益豐富的數字化移動終端以及以淘寶、亞馬遜等為載體的網絡商業模式等都為當前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4]

3.融合業態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產業融合是兩個產業或多個產業在內外部作用下的資源整合、活動延伸、產業鏈重組的過程。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的這種異業間融合是文化產業新業態產生的方式之一。[5]在政策扶持、技術創新、產業競爭的綜合因素作用下,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一方面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途徑,另一方面也是文化產業面臨激烈競爭的現狀而進行集約化、規模化生存之路的探索。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而衍生出的文化旅游業,既為旅游業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產品內容,也擴展了文化產業的服務邊界和品牌效應,兩者的交叉融合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雙贏之舉。

二、中國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創新模式

由于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本或內容等資源、不同類型的文化產業新業態也對發展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文化產業新業態在對資本、內容、組織等資源進行整合利用的基礎上形成了商業運作、資本運作、組織管理、表征呈現、內容創意五種創新模式。這五種創新模式既可以作為反觀不同類型文化產業新業態得以形成的參照點,也對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常態化、持續化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1.商業運作模式商業運作模式的核心在于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和融合來孕育新的文化業態。文化產業從橫向或縱向延伸出相關的產業或產品,以衍生品或延伸業務的開發來實施下一輪的商業運作,不斷創造出具有生命力的產業鏈條,使文化產業新業態不斷走向成熟化。涉及交易、買賣等活動都是商業運作的一部分,在整個商業運作鏈條中,抽離或改變其中一個元素就有可能影響整個產業形態的發展。因此,創新商業運作方式是發展新業態的重要途徑之一。文化產業中出現的虛擬交易方式正是創新商業運作的重要一環。傳統的文化產業交易是在固定場所消費有形或無形的精神文化,虛擬交易方式的出現不僅使隨時隨地的支付方式成為可能,也把消費體驗由實地實景擴展到虛擬場景的現實可感體驗。比如,“旅游虛擬體驗網”即是利用三維虛擬成像技術,使消費者可足不出戶進行類似3D場景效果的全景虛擬體驗,虛擬體驗集景區信息展示、導航導購、景區監控于一體,也有微縮地圖指引、快速切換場景等應用。[6]這種新型旅游方式對于旅游行業而言,就要求致力于電子商務的旅游業務對旅游體驗觀賞點進行技術性轉化,這樣會更有助于虛擬旅游帶動現實旅游,實現線上線下的雙重創收。

2.資本運作模式資本運作模式是在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模式中區別度不高的一種模式。它主要是通過多元化投融資的資本運作方式來發展新業態,尤其是在文化產業中,通過無形資產來進行產業化運作,力圖以更小的資本投入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由于文化產業新業態很大程度上處于培育期的初級階段,商業模式并不完全穩定,因此多元化的投融資方式既是分擔發展風險的有效手段,又是完善新業態產業鏈、拓寬新業態業務所需資金的必然要求。

3.組織管理模式文化產業新業態的組織管理創新模式包括企業內對文化產業中生產和資源組織管理方式的變革以及企業或行業內組織結構的調整和創新。文化產業組織管理模式的調整和變革可以增強產業發展的活力,使企業在產業中獲取更大的發展自由度和發展自,進而推動具有顯著發展潛力的新生業態的形成。文化產業新業態的融合與改造必然要與其他產業或元素相交融,尤其是異業間的糅合會對文化產業中的組織結構模式提出新要求。比如“文物酒店”這種集較強文化性與濃厚商業服務性的整合,使得雙方都得到充分的發展。與依托于文物而進行酒店服務業拓展的戰略不同,由于“文物酒店”是一種雙元素的綜合開發,文物是實實在在的真實性物品,而酒店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為文物的開發作出延伸,提供文物宣傳及觀光的平臺,因此在文物管理與酒店管理的兩者之間必然要進行組織管理的創新性設計。

4.表征呈現模式傳統文化產業業態包括書報刊出版、印刷和發行業,文化藝術業,文化娛樂業等,而新業態則可以在這些原有業態的基礎上,借助新技術等應用來進行多渠道、多元化的呈現,這種新的表征呈現模式可以帶動文化產業新業態在多終端的呈現、多平臺的應用過程中得以實現。隨著數字技術的興起,各種形式的內容呈現載體日益豐富,數字出版、3D動漫、會展等具有新時代氣質的文化產業帶來更有創意的表征形式。除傳統的書刊出版企業外,許多互聯網企業也在利用網絡、數字技術,創新文學作品的創作渠道,創造出一些新的形態。例如豆瓣讀書正是利用網絡平臺為大眾提供出版發行的渠道,同時出售傳統圖書的電子版以及經典網絡內容的特輯。這些方式實質上都豐富了文化產業的內容,也是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的創新性思路和途徑。

5.內容創意模式內容創意是文化產業新業態產生與發展的“源頭活水”。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內容只有具備獨創性,企業的商業運作才能獲得持續發展。文化產業的商業運作和資本運作、企業管理創新和表征呈現形式的多樣化等文化新業態創新模式必須以內容創新為基礎。與前面幾種創新模式不同的是,內容創意模式的可復制性不高,更有利于差異化的運作,是文化產業新業態創新的核心模式。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培育和發展離不開產業內容及資源,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使效益最大化是文化產業新業態培育的目標之一。而文化創意產業就是對文化產業內容進行創意性開發的“二次”加工處理,依托于具體的內容元素,開發其符號化的內涵,賦予新的價值意義,也是對文化產業內容更深層元素的挖掘和思維再現,這種挖掘和再現是新業態發展的富礦,具有發展空間的無限可能性。

三、中國文化產業新業態的發展策略

文化產業新業態有助于完善產業的組織管理結構、拓展產業鏈、開拓商業運營模式、促進資源的創新整合,而不必局限于傳統的發展思路。針對以上5種創新模式,中國的文化產業發展需要開拓思路,運用高新的技術手段、完善的組織結構,來帶動文化產業新業態不斷創新,獲得持續的、穩定的科學發展。

1.立足縫隙市場,建構分層化的創新發展模式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培育是立足于新資源或新需求而形成的,因此對消費市場進行定位是非常關鍵的第一步。隨著文化產業的消費市場由小變大、市場細分由大變小,在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創新模式下,依據市場縫隙理論進行定位,致力于分層化消費市場建構,是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的最佳選擇。在出版領域,諸如基于互聯網的豆瓣閱讀等平臺做得風生水起,是文學創作新業態形成發展的一種類別。豆瓣閱讀的成功不僅在于內容的豐富、廣大的讀者群、便捷的獲取方式等方面,也在于其實行免費與付費并行、引入內容后的再分成等商業模式。實行“免費與自行定價相結合、豆瓣與作者再分成”這種分層付費的方式也便于培養讀者的付費習慣;在引入的其他電子書方面則是與出版社按售價進行再分成。目前,豆瓣閱讀只是占據部分小眾市場,因此在發展過程中更多地集中于長尾理論下的用戶體驗、產品開發等方面,以期培育完善的、有利可圖的新業態形式。

2.實施精準營銷,培育消費定勢人們對于新業態的接受可能需要一定的過程,因此文化產業新業態在發展過程中可實施精準營銷,對消費者進行逐步滲透,以此培養人們的消費定勢、穩定消費需求。2014年,互聯網電視成為技術融合背景下發展較為迅速的產業。無論是傳統電視臺、電視制造商還是互聯網企業紛紛把目光轉向家庭客廳,尤其是一大批互聯網企業憑借豐富資源及雄厚的資金,相繼推出各自的產品,使互聯網電視(OTTTV)散發勃勃生機。諸如樂視網所推出的樂視超級電視在與百度影音推出的“棒子”、湖南電視臺推出的芒果嗨Q等一系列盒子的競爭過程中,則占有較大優勢。樂視超級電視有效利用了樂視網的巨大內容庫,并不斷優化系統性能、研發更多的應用系統,這個過程若沒有優質的樂視網內容資源作為依托,以原有樂視網巨大用戶資源作為基礎,單純憑借高性能的電視機硬件制造及應用商店是很難占據市場的。

3.整合文化產業資源,重組核心價值鏈文化產業可以借由新業態來進行資源整合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以確保企業持續的創新力及發展活力。利用數字技術、云計算等高新技術對原有優質的文化產業資源做進一步優化,以生產具備高產出價值的文化產品,并充分強化此產品的開發空間,形成固定的價值鏈條和發展路徑;對于未得到充分注意力的產品及未能較好開發的文化產業資源,可以利用多種推廣渠道,通過大數據的挖掘來開發相應的需求元素逐步吸引消費者,以此充分利用產業資源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在圖書出版行業,出版商可將暢銷的圖書轉碼為網絡資源,實行線上線下多渠道的銷售;可以分專題、分平臺進行重新編輯,以特定群體為穩定消費群;可以進行版權分銷等二次交易。而對較為零散、尚未確定銷售前景的內容,則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由免費向收費,或通過瑣碎資源的整合編制特輯來擴大售賣量。

上一篇: 國民經濟體制改革 下一篇: 設計文化的民族性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 | 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 | 午夜a影院在线2017 | 属日中文字幕亚洲精彩视频 | 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午夜福利视频100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