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與文化的關系匯總十篇

時間:2023-11-08 10:46:1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法律與文化的關系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法律與文化的關系

篇(1)

本世紀初的中國正在進行著一場深刻的法治現代化革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已成為新世紀我國的治國方略和目標。

1傳統法律文化包含很多優秀成分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禮法兼治”的社會綜合治理模式;成文法、判例法共存及制定法與民間法并列的“混合法”模式;“無訟”價值觀下節約成本的社會矛盾調解機制;“法不阿貴”、“刑無等級”的守法觀念;司法中“親親相容隱”的人倫主義;“慎刑恤獄”的司法人道主義;“實質正義”的司法價值取向;法律的“集體主義本位”;“為政在人”的人治觀;“親民”的政治道德觀;法律語言的簡潔;司法人員的人文素養;古代行政立法、監察制度及廉政建設及歷史上“變法”的經驗等等,這些都包含著符合現代法治的成分,經過改造,完全可以為當前的法治建設服務。

2中國法治建設離不開傳統法律文化

2.1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包含著許多先進的成分,例如前述的“禮法兼治”的社會綜合治理模式,將法律建立在民族的倫理道德之上,通過禮法互動來保證國家機器的有效運轉。實現法律的妥當性價值,更好地穩定社會秩序。傳統法律文化中這樣的內容還有很多,它們都是我們當前法治現代化建設的現成的本土資源,西方學者龐德曾說過,中國在尋求“現代的”法律制度時不必放棄自己的遺產。西方學者能有如此真知灼見,對于這些優秀的遺產,我們更沒有理由不繼承。

2.2法治現代化進程中不能割裂歷史傳統。文化建設不是一項空中樓閣的事業,文化自身有歷史延續性的特點,任何一國文化的發展都是在既有的歷史文化的基礎上進行的,今天的一切與歷史傳統都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文化的發展決不能割裂歷史,不能完全擺脫傳統。

2.3移植的法律必須經過一個“本土化”的過程。任何外來文化進入一個國家之后都必須經過一個“本土化”的過程才能被消化、吸收,從歷史上看,中國對印度佛教的改造,日本、韓國對從中國傳入的儒家文化、佛教、道教的改造都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這種改造是對外來文化進行過濾、吸收和選擇的過程,如果沒有這個過程,一種文化是不可能輕易地移植到另外一種文明里的。

對于所謂的“本土化”,按照學者的解釋,一方面是指“按照本民族的特質而發展”,還指“與本國(本民族、本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傳統以及風俗習慣等密切相結合。”其主要原因是只有經過“本土化”的過程,才能使民眾對移植的法律產生親和力,便于民眾接納,減少推行的阻力。

3法治建設中要利用好傳統法律文化

篇(2)

作者簡介:馬健敏,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東陽支公司經濟師,主要從事財產保險利益研究。

一、法律有效性解析

所謂有效性,是指達到人們心里預期所設想結果的特性。法律的有效性,指法律有權威,能夠得到貫徹和實施并得到普遍遵守的特性。從立法上講,要求法律反映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順應時展的潮流;法律有操作性,可以解決社會矛盾糾紛。從法律適用上講,就是法律得到很好執行,被社會公眾普遍遵守。與之相反則稱法律無效,法律不能得到很好的實施和遵守,這些情況都可認為是法律的失效。

法律具有有效性,在于得到公眾的普遍遵守并成為人們內心的崇高信仰。如果法律僅僅是停留在文本上的規則,與其說是法律規則,還不如說是毫無用處的只言片語,法律就會失去其應有的約束力。道德與法律相形下,法律有其與眾不同的魅力,從文字表面上凸現出來的法律約束力,不出什么特別情況會得到公眾的普遍遵守并把它視為衡量是非善惡的最重要的標準。因為種種原因,法律僅僅停留在文字層面,沒有達至立法者預期的約束力。為了解決影響法律權威性的問題,實現法治這個宏偉目標,需要總結影響法律有效性的因素。理清這些因素的運作規律,運用至實踐中,解決法治困境,提高法律的有效性,并且我們應當將增強法律有效性作為法治建設的重要目標。

先賢亞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學》中明確提出:“我們應該注意到邦國雖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實現法治”。從此文中發現亞里士多德的法治應該包含兩重含義:一是大家所服從的法律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二是已經制定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這表明最終實現法治,最重要的條件是制定出來的法律是良法并得到公眾的信仰,緊隨其后的是一個國家法律有效性的實現。

(一)法律是良法

法律的有效性應遵循良法原則,但何為良法?由哪個主體去評判?評價標準又是如何?不得而知。盧梭曾言:“法律是人民公共意志的體現,是人民自己意志的記錄和全體人 民為自己所做的規定”。從這個角度出發,我認為可以從是否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衡量標準。良法即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法。一個國家制定的法律不僅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統治,還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廣大人民的利益,這樣的法律就可以貼上良法的標簽。與良法相對的是惡法,惡法亦稱不符合正義的法。有史以來,自然法學派與分析法學派有“惡法非法”與“惡法亦法”之爭論。試想“惡法亦法”又如何,如果惡法得不到公民的遵守,只是名為法律,實為一紙空文,其已經喪失法律的有效性,惡法起不到任何作用。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提出震古爍今的“主權在民”理論,人民擁有主權,人民選舉產生立法者。立法者制定的法律良法、惡法判斷,應歸還給人民。馬丁?路德曾言:每個人都有解釋《圣經》的權利,換言之,每個人都有解釋法律的權利,不同人的解釋也存在差異。對法律的解釋應置于當時的文化環境,才會有大同小異的解釋,雖然這種解釋是毫無效力的,但公眾的解釋會影響法律的貫徹實施。

(二)法律信仰

對于我國長久以來廣泛存在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的回應, “法律必須被信仰, 否則它將形同虛設”。法律要有效同時還要滿足法律被信仰,假如一個國家的公民千方百計規避本國的法律規定,甚至以不遵守法律而又不用受到法律制裁為榮,那么法律的在效性便蕩然無存。法律若不被公眾信仰,將很難得到自覺遵守,法律的權威難以樹立。伯爾曼認為:法律不僅包含著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還包含了人的情感,人的直覺和獻身,以及人的信仰。法律信仰對法治的實現必不可少。所以我們必須培育公眾對法律的信仰,從思想的角度出發,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設的思想基礎,法律信仰的形成也就意味著理想法治狀態的實現,然而法律是否有效與法治狀態息息相關。所以要探討法律信仰對法律有效性的影響,如果法律具有有效性,法律必然應當成為人們的信仰。繼續追問,影響法律成為公眾信仰的因素又有哪些?我認為法律要被公眾信仰,首先法律實現目的是為了廣大人民利益,其次,法律規范要與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相適應。

二、文化環境對法律信仰的影響

法律的運行離不開社會,必須以社會為根基,置于該時代的文化背景下。文化環境對法律運行的影響不可估量,回想美國的禁酒令,除了人為制造了許多販賣私酒的罪犯,還有什么可以稱道的地方。別說美國完全禁止喝酒不可行,就是國家痛下決心禁止產酒,也不見得有什么好的效果。美國的禁酒令已經“生效”但在民眾心中并沒有得到信仰,從而導致這個禁酒令形同虛設,而且還適得其反,導致不良社會影響。其實美國也是個酒文化豐富的國家,在當時的文化環境下,美國禁酒令的失效讓人們深思得出:如果制定出來的法律在一定的區域、時間內與文化環境相一致,則法律得到普遍遵守,法律被公眾信仰;反之與文化環境相沖突,得不到普遍遵守,就無法被公眾信仰。法律的制定者在制定法律時要考量文化環境對法律信仰的影響,唯有如此,制定出來的法律才會真正有效。

三、文化環境與法律有效性的關系

任何一種法律都是特定社會的文化環境在法這種上層建筑的反映,其產生和發展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環境。法律運行不能脫離文化環境,文化環境對公眾的法律信仰形成密切相關,文化環境會影響法律是否被公眾信仰 ,從而文化環境也會影響法律的有效性。在我國這個國度里,因為制定的很多法律沒有被公眾信仰,從而沒有得到遵守,被束之高閣,這意味著法律從形式上是有效的,但實質上卻是無效的。 從社會生活中可以舉出很多現實法律與文化環境格格不入的例子。中國人一直者有著落葉歸根,土葬的傳統文化。國家出臺的《殯葬管理條例》第二條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但事與愿違,各地頻頻發生村民因喪葬事件與執法機關發生沖突,例如安徽涇縣執法機關挖墳焚尺,正因為立法與傳統文化相沖突,出現民眾不遵守法律,執法機關執法難的情況,甚至出現暴力抗法,有損于法律的權威,從而影響法律的有效性。

四、發揮文化環境,增強法律的有效性

篇(3)

旅游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是旅游資源的魅力所在,是旅游主體的出發點與歸宿,是旅游立興旺發達的源泉;旅游則有利于挖掘文化、豐富文化、優化文化和保護文化。

一、文化與旅游的關系

(一) 旅游經濟的發展最高境界乃是與文化的交融。不論是人文景觀的游覽,還是自然景觀的親近,都離不開文化的存在。旅游活動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文化活動。無論是旅游消費活動還是旅游經營活動都具有強烈的文化性。文化的本質又決定了文化的旅游功能他天然地融合和體現于旅游全過程。旅游作為當今世界最廣泛、最大眾的交流方式,必然是展示文化、傳播文化、推動文化的重要載體。正如孫尚清指出的,”旅游在發展的一定階段是經濟-文化產業,在發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經濟產業.”此言透徹地闡明了旅游與文化的融合程度。

(二) 文化是旅游發展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發展的依托。旅游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為文化的競爭。業內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個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體現著對文化的應用,旅游產品的品位,反映策劃、規劃、開發者對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旅游產品才更具有生命力。這個基本規律對于民族文化資源的旅游開發,更是表現得極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楊麗萍的原生態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運用的典型。當今世界,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旅游業已進入一個大發展的重大調整期,旅游與文化表現出了一體化的深入,共生的共同發展趨勢。

(三) 旅游可以作為文化傳播的途徑。文化學者于丹說過:文化文化,重點在“化”,不在文,在這里,我們可以把旅游作為“化”的途徑。現有的文化傳播形式已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需要,而旅游業作為朝陽產業,傳播形式活潑多樣容易被人們接受,可以作為文化傳播的途徑。

旅游在文化傳播方面旅游具有很大的優勢,很多旅游景區、景點都是各種教育基地,比如紀念館是紅色教育基地;佛寺道則可以傳播佛教、道教文化;博物館、文化館更是包含了悠久的中華文明。旅游參觀讓文化深入淺出,不再晦澀難懂,我想也是孔夫子當年帶著他的三千學生周游列國講學的原因之一,夫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告訴世人,教育可以通過“游學”的方式進行。其實,文化又何嘗不可以通過旅游的方式傳播?所以,旅游是文化尋求新的傳播途徑的突破口之一。

二、文化與旅游的發展路徑

(一)旅游的“十二頭”理論,為文化與旅游的發展提供載體。有看頭 2、有玩頭3、有住頭4、 有吃頭5、有買頭6、有療頭7、有行頭8、有說頭9、有學頭10、有拜頭11、有享頭12、有憶頭13、有回頭

(二)“六個一”工程,促進文化旅游的結合。1、一個好的廣場;最好是能夠體現當地的風情特征,民俗文化。2、一條好的街道;最好不要低于500米,每一個門面都要精心設計,切記不能賣農藥、農具,要有咖啡館。3、一個好的博物館;比如體現現代與遠古的橋梁,體現生活方式的變遷等,核心是文化。4、一個好的購物中心:可以展示當地的紀念品,特別是能代表地方文化的紀念品。一個紀念品就是當地文化的濃縮。5、一臺好的節目:這臺節目一定要代表當地的文化特色,比如遵義的《魂》、江西的《紅歌會》、陜西的《夢回延安保衛戰》、廣西的《印象劉三姐》等。6、一個好的宣傳片:體現當地的風俗、風光,用多種語言,一定要有英語,時間一般控制在八分鐘左右。

(三)旅游“四個化”,促進文化與旅游全面發展

1、全城全域旅游化:全城全域旅游化是在有條件的旅游城市或目的地提出的具有戰略性的一種發展思路和理念,即將整個城市或區域作為旅游吸引物,整合、提升和創新一切能為旅游所用的資源和要素,發展成為一個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獨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要以旅游產業為核心和主導性產業,引導空間布局、產業體系、功能配套等規劃和建設。

(1)以全城全域旅游化的規劃理念為引導。要確立“城市即旅游”的新理念,以全城全域旅游化的規劃理念和手段把旅游發展全方位地融入城市和區域整體發展,把城市作為最大的景區、最好的旅游產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來建設和經營。(2)以旅游功能的提升和完善為抓手。一流的城市不僅僅是經濟發達的城市,一定也是高品質生活、高品位休閑的旅游城市。(3)以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和營造旅游環境為保障。一是注重軟實力建設,建設完善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二是注重服務品質,樹立“中國服務”品牌。三是要大力提高民眾好客度。(4) 以綠色田園城市建設作為旅游發展的有力載體。將田園城市作為旅游發展的整體吸引物,全面體現生態化、人性化、生活化、個性化和和諧化等現代城市特征,倡導旅游發展與城市環境的完美融合,以實現旅游發展的綜合效益。

2、多種資源旅游化:旅游資源是一個動態概念,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不斷外延,是無極限的。要整合資源、挖掘資源,創新資源,采用拿來主義的方式,不為所有,但為所用,轉化和開發可利用資源為旅游所用,以超旅游資源觀的理念,跳出資源看資源,滿足當前大眾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3、各行各業旅游化:各行各業旅游化是指通過各部門、各行業的通力協作,推進區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向滿足旅游需求和實現旅游功能轉化,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產業集群,提升旅游產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篇(4)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跨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古老神秘的中國文化每年都吸引著大批的外國游客到中國旅游, 帶動了我國旅游經濟的發展。而旅游資料的翻譯也就成了旅游文化交流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旅游資料的翻譯是跨國界、跨文化、跨社會的宣傳活動。翻譯工作者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又面臨各國文化與語言差異所帶來的各種困難。譯者需具備語言、社會文化、民俗、美學、心理學、市場經濟學、廣告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識。目前, 我國旅游資料的英譯情況仍存在很多問題。表現在以下幾點:拼寫語法錯誤;措辭不當;濫用漢語拼音(中式英語);文化信息處理不當等等。

旅游資料是一種宣傳資料, 其功能就是向讀者亦即游客介紹旅游目的地的地理歷史背景, 文化特色,引起游客參觀的興趣,達到傳播本地文化的目的。同時,旅游資料中所蘊涵的信息以文化為主,涉及文化的各個方面,從歷史考古到風土人情,無所不有,極具獨特的中華民族特色。因此,翻譯旅游資料就是要把含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信息轉換到譯文中,這才是旅游資料翻譯的重點所在,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卻給這種文化的轉換帶來極大的困難。有的譯文讓外國游客不知所云,有的譯文的語法雜亂無章,錯誤百出。有的譯者強行按中文的句法進行翻譯。那就無法達到其英譯的目的——吸引游客。比如用hang foot building 來翻譯吊腳樓讓人無法想象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建筑物。下面就旅游業相關的幾方面內容進行探討。

旅游資料的翻譯

雖然旅游資料的翻譯應該以讀者的文化為主,以譯文為重,但是外國游客感興趣的是旅游資料中與其不同的文化, 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還應在讀者接受范圍內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如果譯文不作任何改變照直翻譯,不但令外國游客不知何意,而且還會失去閱讀的興趣,達不到翻譯的目的。那么譯者應適當地增減文化點來讓讀者更容易接受, 所以采用刪減、釋義、類比、改譯等方法。

典故是旅游資料中一種常見的文化現象,出自歷史事件、寓言、神話、傳說、諺語、某些作品等。其特點是源遠流長,富含較濃厚的民族色彩,因結構固定,義在言外,已失去指稱意義,只有語用意義,在直譯以后讀者無法理解典故含義時,要對典故作適當轉換。采取直譯加注其背景知識和解釋原文含義,避免損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聯想意義。 意譯向譯文讀者忠實地轉達原文信息,有時要作適當的文化轉換。如:“玉兔”為什么英譯成“Moon Rabbit ”而不譯成“Jade Rabbit”?讓人誤認為是玉做成的兔子。

旅游景點的翻譯

旅游景點的翻譯在旅游文化的介紹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譯者對景點的歷史文化背景進行充分的學習,有條件的最好作實事求是的實地考察。想辦法拉近外國游客與中國文化的距離,使他們產生親近感,激發他們的游興。中國悠久歷史中有許多著名事件,英雄人物,典故傳奇等, 旅游資料中經常提到的許多風景名勝往往與他們有關。不增加說明,一般外國游客就無法理解。有時候在翻譯旅游資料中刪減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大多數外國游客閱讀這些資料都是為了了解中國的風土人情,增加一些旅游興趣。

值得一提的就是漢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在翻譯選詞時更應該慎重。比如說“樓”在英語中有許多個對應語,并不是可以隨便調用的。浩然樓譯為Haoran Mansion,是因為這是一座公館大樓式的建筑,岳陽樓譯為Yueyang Tower,因為其形狀類似塔, 而天安門城樓是眾所周知的類似檢閱臺、主席臺的建筑,故譯為the Tian An Men Rostrum。

飲食文化的翻譯

我國由于歷史和地域的不同,形成眾多菜系,在翻譯時充分考慮它的中、西文化差異、其原料成份及烹調方法等。如將韭菜合子譯成Chive Box就會讓人費解,何為“Chive Box”?看到“盒子”就直接對應了“box”? 可見譯者在翻譯菜單時對這種傳統小吃本身還不夠了解。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筆者不禁想到了“dumpling”一詞,其所指不僅限于“餃子”,還可以指其它食品,如:粽子、水餃、鍋貼等,蝦餃可譯為Shrimp Dumpling,素菜鍋貼可譯為Vegetable Dump1ing。此類英譯名現已廣為接受,而韭菜合子的形狀與餃子相似,體積較大,看似扁平,dumpling一詞也可適用。綜合考慮韭菜合子的制作方式,制作原料,筆者建議譯為Fried Leek Dumplings。

在對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翻譯時,可采用直譯:烹飪方法+原料名,如:清蒸桂魚Steamed Mandarin Fish、回鍋肉Twice-cooked Pork、燉牛肉Stewed Beef 。音譯+意譯:麻婆豆腐 Bean Curd Sichuan Style、西苑飯店 Xiyuan Hotel。意譯:紅燒獅子頭Braised Met Ballswith Brawn Sauce、棕子Pyramid -shaped Dumpling 。

公示語的翻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際化語言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舉辦奧運會、世博會都需要良好的國際化語言環境。然而,當海外旅游者來華發現“Entrance Visa”(憑票入內)、“FeePark”(收費停車場)、“Ticket Office For”(補票處),Off Limits(旅客止步)等非規范英譯的公示語時又會作何感想呢? 在北京,各街道路口都設置了路街名牌, 如“長安街”。路牌上漢語“長安街”置于漢語拼音“CHANG'AN JIE”之上組合共用。像這種路標中國人只看漢字就一目了然,而無看拼音的必要;海外旅游者不懂漢字,看了標注的漢語拼音也不會明白這“J IE”意味著什么。如能將拼音CHAN G'ANJIE 的“JIE”改用“AVE”或“AVENUE”豈不更恰當。公示語的應用功能特色公示語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也直接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公示語應用功能的不同直接導致英譯公示語的語言風格、語氣的差異。

突出服務、指示功能的公示語廣泛應用于旅游設施、旅游景點、旅游服務、商業設施、文化設施、衛生設施、街區名稱、旅游信息咨詢等方面,如:International Departure 國際出發、InternetCafe 網吧、Drinking Water 飲用水、Shopping Mall 購物商城、Information 問詢服務、CarRental 租車服務。突出提示、限制、強制功能的公示語廣泛應用于公共交通、公共設施、緊急救援等方面, 如:Turn Right 向右轉彎、Slow 減速行駛、No Parking嚴禁停車。嚴格禁用生僻詞匯,英語公示語的詞匯選擇非常重視公眾化, 嚴格避免使用生僻詞語、古語、俚語、術語。

公示語的漢英翻譯必須在漢英兩種文化中對相同使用場合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語進行一對一的漢英對譯。一些具有中國本土意義的公示信息經確認實有必要保留,在暫時無法找到對應譯法的情況下應當參照實際功能需要選擇適宜形式風格進行試譯,然后在部分海外旅游者中進行檢驗。在確認不會產生任何誤解的情況下才可廣泛應用。

總之,中國要實現在2020 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家的目標, 必須重視旅游英語翻譯的作用。分析其中、西語言文化差異,靈活運用各種翻譯技巧,恰當翻譯旅游資料,注重語言文化上的差異。旅游英語翻譯得好,會喚起外國游客心中的美感和向往,有助于他們領略華夏千古文明的醇厚魅力,譯得不好,則會破壞游客的興致,影響我國旅游事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篇(5)

雖然如今旅游業迅猛的發展,政府及相關部門不斷推出新的旅游模范點,評選最佳的旅游單位,但政府及有關部門從始至終都沒有對旅游業實行一個有據可循的管理機制,較少考慮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提供一個有價值、有高質量的旅游中心,缺少了系統哲學的理念思想。政府沒有對旅游業進行一個系統的投資和建設,任其自由的發展,沒有一個系統的規劃。當國家旅游局成立“中國旅游研究院”直屬機構時,就表明相關部門已經認識到了旅游的發展有了阻礙。

現在人們的觀念與之前大有不同,不再愿意隨團游玩,而是更加傾向于自駕游和自助游。所以旅游地應該退出一些與顧客理念相同或相似的旅游套餐,提倡一站式旅游,不再浪費游客時間和經歷去找酒店和餐廳。

二、旅游文化的概述

文化滲透在我們身邊的許多行業,,旅游是一種娛樂的形式,旅游中旅游者可以將自己置身于全新的一個文化的環境,也許目前的這種文化與之前生活的城市的文化類型和風格并不相同,可以將自己置身于一個陌生的文化環境中。放下芥蒂去接受一種陌生的文化。

在旅游活動中,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游客與旅游目的地之間的一系列行為和不可分割的關系。人們通常是被某一旅游地的文化內涵所吸引,若是沒有旅游活動中的吸引人的因素,那么當地的旅游業也就不可能發展起來。

旅游是一種比淺顯的更要深一層次的精神層面的文化活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眼界在一點點的打開,不再是能輕易被旅游城市的植被和綠化,那些美麗的景色而滿足的了,人們都在追求更加深一層次的寶貴的精神。旅游者會很自然的將旅游城市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去追尋最為寶貴的文化內涵。

(一)旅游活動-旅游資源

城市旅游業的發展一個必需的條件就是旅游資源的存在。旅游資源的界定面是很廣泛的。一般情況下,包括自然的資源和人文的資源兩大類。自然資源就是城市的植被、綠化、特有的地形地貌等大自然賜予的“禮物”,人文資源是人類歷史文明的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是人類文明史上猶如鉆石般璀璨的珍寶,它的文化內涵是從舊時里開始出現并流傳下來,一個民族的不成文的規定,它與自然不同之處是,人文資源會比自然資源有著更為重要的開發和延續的意義。

三、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概述

可持續發展是在《關于可持續發展的聲明》中提出的,是指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后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并且很明顯的是,這會一直處在一個動態的變化當中。

世界旅游組織將可持續發展的如下定義“旅游可持續發展在保持和增進未來發展機會的同時,滿足旅游者和東道地區當前的各種需要。這被正視為導致對所有的資源進行管理,以滿足經濟、社會和審美需要,同時保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生態過程、生物多樣性和生命支持系統”。

(一)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將我們要時刻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全方位的推廣。只有使得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才能保證旅游城市不是曇花一現,能夠長久的發展,給子孫后代留下這一寶貴的社會財富。

使各個城市的旅游業公平的發展。在旅游城市的建設中,不能著重只單單的發展某個一線城市或者二線,要將所有有不同文化內涵的城市聯通起來一起的發展,使各個城市的旅游業能夠做到均衡的發展。可以使得旅游目的地的居民的生活水平整體提高。在國外的有些貧困的城市,當地的旅游業的比重排在支柱產業的前幾位,旅游業可以大大提高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提高整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讓旅游者感受到旅游目的地的高質量的旅游經歷。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供游覽的水平,旅游者心甘情愿的接受旅游所帶來的消費。

四、旅游文化與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研究

用旅游可持續發展來推廣旅游文化,觀點如下:

(一)整體觀:旅游文化是旅游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所以在踐行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兩者在旅游管理中的關系是息息相關,他們是一個整體。

(二)持續觀:旅游文化和普通的文化一樣,都是具有持續性的。我們有權利使用文化,但我們并沒有權利消耗它。旅游文化應該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而非成為我們的犧牲品。

(三)全球觀:旅游文化應該是以全球的視角來學習,旅游可持續性應該促使我們一同保護人類旅游文化,使旅游文化能長遠的發展下去。

五、總結

篇(6)

1.非物質文化遺產

1.1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所有的創造來自社區的文化,在傳統的某些團體或個人表達的基礎上,并被認為是符合社會期待是一種形式的文化和社會特征的表達,通過模仿或其他口頭傳播傳統的價值規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應涵蓋五個方面的項目:口頭傳說和表述;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它包括民間傳說,語言,文字,音樂,舞蹈,禮儀,慶典,食品和傳統醫學。

自我國04年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來,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與保護。2006年6月10日中國設立了第一個“文化遺產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自己的標志,用于研究、收藏、展示、出版等領域。中國最早一批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昆曲、中國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截止到2009年9月30日,又新增22項。

1.2內蒙古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其具有少數民族色彩的非物質文化資源更是豐富多彩。中國一貫重視對少數民族的扶持與保護,因此對少數民族的文化也同樣重視,尤其是對逐漸有消失危機的非物質文化也都進行了保護,并設立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自治區特別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9年 1月經自治區辦公室批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自治區成立,在2009年3月正式運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要承擔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和聯絡交流。已在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十六個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治區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蒙古包、蒙古象棋等關于民俗、傳統手工等方面均有涉獵。

2.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旅游開發

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帶動了旅游業的發展與繁榮。然而我們應當看到在旅游發展不可避免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影響,二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的的關系值得去探討。

2.1旅游開發的積極影響

內蒙古地區少數民族眾多,但在中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受交通和信息的通暢度,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完全在人們面前展示,當地人也并未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寶貴與特殊性。出于對自身經濟利益和生活質量的考慮,許多人離開居住地前往經濟繁華的地方打工,越來越少的人會對傳統文化與技藝進行學習、傳承,使得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瀕臨滅絕和失傳。近年來,國家重視力度的增加,媒體傳播的介入,使得區外的人對內蒙古地區特殊的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增強當地人的重視與傳承自身傳統文化意識。旅游業的興起,人們向往看到不同于自身文化背景的新奇事物,特別是來自于工業發達和現代化水平高的大城市以及國外的游客,內蒙古地區的傳統文化有著獨特的魅力。游客對當地各色文化的喜歡與熱衷使當地人逐漸意識到,自身傳統文化與技藝是獨一無二的,是具有經濟價值的,從心理和經濟上對當地人都是一種鼓勵。當地人重拾忽視已久的技藝與傳統文化,并對本民族充滿民族自豪感。

提供了資金支持。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和當地人的收入的提高,每當旅游旺季的到來,人員流動的增加,帶動當地餐飲、住宿和各種服務業的發展。如那達慕大會期間或者是達里湖冬捕期間,游客的驟增。1991年在呼和浩特市舉辦的首次全區性那達慕,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其中也有來自國內外的商人。傳統文化的盛會也帶來了商機,良好的經濟前景和資金支持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加強。當地人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去增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與保護。

2.2旅游開發的消極影響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會有雙面作用,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資金的支持和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提高當地人民的收入,但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給非物質文化的健康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度包裝和扭曲。為了突出民族特色,以滿足游客獵奇心理,改變和夸張了旅游發展民族風俗,引導游客關注古老的、原始、奇異的,神秘的一面,甚至是殘酷的,庸俗的民風民俗。市場的商業氛圍毀了文化內涵,精神信仰與民族凝聚力的穩定性會造成的影響。有些地方呈現在游客面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是經過加工,有的甚至與傳統文化相背離,單純的追逐經濟利益,不顧傳統面貌的保持,長此以往對非物質文化的傳承是百害而無一利,失去歷史的積淀,徒有形式的活動,甚至會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消失。

當地環境的壓力增大。內蒙古地區地處中國北部地區,氣候比較干旱少雨,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旅游業的迅猛發展,流動人口的增多,對當地水資源、土地資源和植物資源等都有巨大的壓力。有些地方甚至引起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對日常人民生活的產生了有害的影響。

3.平衡保護與旅游開發的舉措

旅游業是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措施,如何利用好這一權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的順利進行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我國是依法治國的國家,要想為非物質文化的保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必須有相關的法律支持,當有不當行為出現時,才能有理有據的進行處置,對大眾也是一個警示,會減少破壞行為的發生。我們的近鄰日本和韓國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如日本1950年《文化財產保護法》對無形的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以及1964年韓國頒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于2011年6月份正式發揮法律效力。我們在完善相關法律方面可以多借鑒鄰國經驗。

政府發揮領導作用,協調各方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旅游發展需要政府各部門的協調處理好各自領域的關系,不過分單獨追求經濟利益,發揮好政府綜合領導的作用。

加強對當地民眾的教育。提高當地人民的文化素質,開闊當地群眾的眼界,喚醒群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對本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一個客觀正確的認識,鼓勵民間人士建立小型展覽館,對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系統的收納和管理。

4.結語

內蒙古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寶貴的文化財富,但也需要旅游的發展和帶動來提供資金和知名度;旅游業的穩定發展需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到位的保護與妥善的開發提供資源,二者相互扶持,各自完善,才能和諧共存。 [科]

【參考文獻】

篇(7)

二十世紀后期,國內的旅游行業才開始走向農村。今天,國內農村旅游已經進入了全盛時期。農村旅游行業已經逐漸成為了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為農村基層群眾創造了經濟效率,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

現今農村的傳統文化卻面臨著商業化的沖擊。雖然人們對文化保護的意識有所提升,但是農村旅游行業的發展還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傳統文化的流失和變質。使今天多地農村的傳統文化商業氣息過重。

二、傳統文化和在農村進行旅游開發的關系

(一)農村旅游業發展的核心推動力是傳統文化

農村傳統優秀的文化是農村開展旅游行業的基礎與靈魂。農村傳統的田園式生活能夠使游客融入自然,遠離快節奏的喧囂式生活。使游客身體放輕松的同時,能夠使游客的精神層面得到極大的放松和滿足。

(二)農村旅游業的發展有助于使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

在農村旅游業開展之前,農村處于閉塞狀態,與外界交流極少。但隨著農村旅游行業的興起,國內外的游客來到農村,體驗著農村的生活和人文情懷。這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農村的優秀文化。若去云南走一遭,能夠看到許多不同的少數民族,他們的稱呼都具有民族特色。例如,彝族男子叫做胖金哥,女子叫做胖金妹;白族男子稱為阿鵬,女子叫金花等。這些都是當地的特色文化。

三、國內旅游行業在農村的發展對保護傳統文化產生的影響

(一)在農村大力發展旅游行業能夠增強村民對于傳統的優秀文化的保護意識

隨著來到農村旅游的游客們對鄉村文化的要求越來越高,使人們逐漸意識到了傳統文化對于農村旅游行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如對農村旅游設施的建設、對于名勝古跡的保護等,都是人們意識提升的表現。

(二)在農村過度的發展旅游行業使傳統文化更加趨向于商業性質

農村旅游過快過熱的發展,使農村每一天都迎來大量的游客。原本單一的旅游線路已經無法滿足數量眾多的游客的需求。再次開發的線路中,為了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其中摻雜了許多商業化的元素,使當地傳統文化變了味,使農村文化逐漸的在流失。

四、如何進行傳統文化保護并且促進農村旅游行業的發展

(一)完善在農村發展旅游行業過程中對于保護傳統文化的規章制度

在旅游行業在農村發展增強人們對于文化保護意識的基礎上,必須在農村形成保護文化的規章制度。對于一切可能造成文化流失的行為必須進行嚴肅處理。明確的規章制度不能提醒農村基層群眾,同樣對于前來農村旅游的游客也起到了一定的約束力。開啟全民共同保護文化的模式。

(二)注重保護農村的原始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

農村的原始生態環境和質樸的人文環境是農村旅游行業發展的動力和基礎。保護農村的原始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就是在促進當地經濟的向前發展。注重農村生態和人文環境的保護,能夠保證村民和游客精神方面的滿足。保護鄉村最為質樸的一面,發展農村的特色文化,有利于國家整體文化的發展。

篇(8)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傳承;開發

1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人類以口傳方式為主,具有民族歷史積淀和廣泛代表性的民間文化藝術遺產。

1.1 非物質化遺產的內涵與外延

從科學意義上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事實上是一個龐大的思想文化體系,涉及道德范疇十分廣大。廣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指前人創造出來并且流傳下來的全部口頭形態的文化遺產。但是這個范圍太廣,并不能一概而論。狹義的概念就是上文提到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給予的并且希望保護的范疇。

1.2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

首先,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綜合性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口頭文學。當然,口頭文學往往是要依靠其他形式而延續的,例如祭祀、史詩、山歌、舞蹈、戲劇等等,它們不能夠單獨地存在,要依靠各種媒介來廣為流傳。

其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集體性,它最本質的特性就是普遍的,是社會大眾的,并不只是幾個人的成果。它增強了民族的認同,在一定程度上強化著民族意識和精神。

1.3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真實性

真實性是遺產稀有價值的表現。真實性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根基。但是事實上,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保護的就是在保護文化的傳承者,也就是活生生的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不是封閉的,絕對化和靜止化的保護都是不對的。所謂保護,是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而不是僅僅上了枷鎖鉗制住。真實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說就相當于靈魂,當然這樣的真實性相應地也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所以在某一程度上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性也是相對的。

2 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價值和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區域的旅游形象、文化內涵和色彩,成為旅游策劃的重點元素。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可以宣傳和促銷地方形象品牌價值。同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區域作為非常重要的旅游資源,其基礎內容具有多樣性,而地域性就是其獨具魅力的前提。它的文化性自然而然的為自然風光的深度拓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襯托,將不可形態化的文化藝術展示給世界,達到了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這種無與倫比的杰作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代表了一個國家特有的民族文化,傳承著中國古老的優良傳統和堅毅的民族精神,通過代代相傳的模式保留著最真實最傳統的根源,所以這對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相當大的正向作用,讓人們找到真正的非物質所帶來的價值。

3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模式

3.1 開發原則

3.1.1保護第一,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像藝術品一樣,通過各種形式的維修就能夠完好如初,其濃縮的民族性、高度的個性化和傳承的經驗性導致這種文化成品相當的脆弱,稍不注意就會萎縮甚至流失,但是這樣的特性同樣也決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可取代的珍貴性,名族性越強,就越能夠被世界關注。所以,這樣脆弱且珍貴的資源就應該被重點保護,以保護為前提,以此為基準來進行開發,用科學的方式找到正確的路,在精心的規劃和管理下適度的開發和利用。

3.1.2文化原則

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其深厚的文學內涵,所以在旅游開發的同時,必須要重視文化和藝術的品味。所以,在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旅游者的同時,開發者應該具有非常強的文化意識,能夠全面了解非物質文化,并且對文化和旅游的開發的重要性有充分的正確認識。其次,在開發過程中,開發者要充分結合各種因素,從不同角度來對非物質文化進行開發并且展示,同時,旅游項目要實現出一種文化氛圍,就是讓旅游者隨時都在身歷其境,深刻體會到文化的魅力。

3.2 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模式保護框架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需要多方合作,最主要的就是政府。旅游企業和文化主體以及學者的共同力量來實現。首先,政府應該起到倡導作用,并且從中調節和平衡各種關系,以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順利得到開發和保護。同時,學者的文學意見非常重要,他們能夠找到內在的發展邏輯以及管理框架。而旅游企業作為旅游業的主體,更應該重視保護工程,不能一味為了利益而放棄對資源的保護。

3.3 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模式

開發非物質遺產旅游,要從多個方面去入手。首先,要樹立品牌觀念,提高知名度,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并且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在展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要利用容易接受的方式,例如表演的形式來主動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的人主動去了解、去認可,并且加以傳承。

4 結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凝聚下來的結晶,因此,保護非物資文化遺產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文明的繼承和復興。當代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相應地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負面影響。所以,選擇正確的方式和策略至關重要,所以,要選用新的構思框架來進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旅游開發,例如加強生態博物館的構建、建立生態旅游村等等,這些并不只是空想,實施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當然,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旅游開發問題的研究還在一個基本的層面上,很多實際操作也都并沒有去實現,并沒有發揮真正的作用。因此,要盡快將理論化為實踐,真正做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相結合,達到最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篇(9)

文化產業是指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旅游產業是指憑借旅游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游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結合已經成為當下流行的一種旅游發展模式,文旅結合促進了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共同繁榮,實現了兩大產業的共贏共生。但是旅游開發也不可避免地會對傳統文化帶來一定的沖擊,如何在經濟發展和文化保護之間合理平衡,如何更好地處理經濟與文化之間的關系,一直是業界和學界爭論非常激烈的話題之一。

1.旅游開發帶來的經濟注入有利于旅游地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旅游已經毫無異議地被公認為當今世界的第一大產業。它以其巨大的乘數效應以及出色的產業拉動能力引起了各國的重視,紛紛將其列為重點發展的產業,甚至是支柱產業。我國旅游業起步較晚,真正把它作為一個經濟性產業來發展不過20余年的時間。在這短短的20幾年里,很多地方政府已經把它納入當地主要支柱型產業。各地之所以在旅游上傾注了如此大的熱情,我國旅游業之所以取得今天喜人的發展成就,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受著旅游業背后巨大的經濟利益的驅動。

旅游業的發展不僅能給旅游地帶來直接的經濟收入,同時可以改善就業,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搞活地方經濟的理想的切入點。尤其對于那些不具備工業發展條件的地區,發展旅游不失為一種理性的選擇。正因為此,旅游業業已成為許多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許多中西部貧困地區,尤其是一些老少邊窮地區,擁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極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旅游資源,具備發展旅游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許多地區也正式靠著發展旅游改善了生活,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唐雪瓊、車震宇在《哈尼村寨旅游開發的社會文化影響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描述了元陽縣箐口村旅游開發給當地的經濟帶來的影響。文中寫到,“村民參與旅游業,經濟收入增加。箐口村2001年10月開始收門票,2003年門票總收入72580元,其中的30%分給農戶,平均每戶分得144元。數目雖然較低,但對于一個人均年收入僅500元左右的哈尼村寨來說,它的分量是重的,更重要的是它激發了村民們對村寨旅游的信心,將會投入更高的熱情到旅游業中。箐口村哈尼村民經營的飯店四家,其中兩家兼營家庭旅館,阿升農家和阿略飯莊年收入都在萬元以上,是村寨中最富裕的人家,雖然旅游淡季也種田,但家庭經濟收入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箐口村有五個旅游工藝品商店,都是外來人員經營,村民通過出租房屋增加收入,每月100-150元;村民中有10人參加村寨旅游管理和歌舞表演,月收入300元;還有部分村民如盧坤榮家,勤勞的女主人充分發揮自幼學得的紡織手藝,紡紗織布,縫制精美的哈尼族傳統服飾,作為旅游商品出售。而效益最好的楊文村的工藝品商店,年利潤在一萬元以上。通過發展旅游業,這些農戶的家庭經濟收入結構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旅游收入在家庭經濟收入中占了較大比重。收入的提高帶來了村民受教育水平及生活質量的改善,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開拓了眼界。

2.旅游開發帶來的外來文化的滲透會沖淡旅游地的固有文化特色

篇(10)

河北省是我國的沿海省份,其海洋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是一種地域文化,它是生活在海洋環境中的河北省人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可以說海洋環境是其“獨特的文化搖籃”。

一、河北省海洋環境

1 海岸海洋地貌

河北省海岸線長487公里,海岸帶總面積11379.88平方公里,占全省陸地總面積的6%。海洋地貌類型主要有沿海陸上地貌、潮間帶地貌、海島地貌和海底地貌。

2 氣候條件

河北海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疾風氣候,氣候適宜,四季分明,與同緯度的內陸平原相比,具有夏季涼爽、濕度大,春季增溫、秋季降溫向后推遲等特點,有旅游避暑之利。

3 資源豐富

河北省海區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豐富的港口資源、海洋生物資源、鹽業鹽化工資源、能源、礦產資源以及旅游資源,孕育了獨特的海洋環境及文化。

二、河北省海洋環境中的人地關系

“人地關系”是指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這里的“地”是指地理環境,它既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和重要條件,也是在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的不斷影響下形成的環境;這里的“人”則不是指單個的人,而是社會的人,是指有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會組織程度的集團或集體。海洋環境是一種自然環境,其中的人地關系是提供沿海地區的居民生存的必要物質原料,它在人類的生產活動中和生活中有著不同的體現。

1 生產活動中的人地關系表現

首先,海洋環境決定人們生產活動的主要內容,它為沿海居民提供了生產活動所必須的各種物質基礎。河北海區有著得天獨厚的港口、海洋生物、鹽業、旅游、能源礦產等五大資源,開發前景廣闊,對振興河北沿海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次,人們的生產活動對海洋環境也存在著明顯的正負反饋作用。一方面人們在生產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使環境朝著有利于人類發展的方向演變,另一方面,河北省沿海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種工業污染,致使海洋環境受到各種不同程度的污染。

2 生活中的人地關系表現

首先,海鮮海產是沿海地區人們的主要食物來源,由此也形成了海鮮海產的飲食文化。其次,海洋影響著民間的交通工具與旅行,沿海居民日常的生產及生活都離不開船、港口碼頭,秦皇島港、唐山港和黃驊港為河北省三大商業港口。第三,海洋影響著民間風俗的儀式與內容。河北省的漁民習俗炮火把、祭海等,鹽民習俗敬天地等風俗都與海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第四,海洋還影響著民間的信仰,包括俗信和禁忌,如漁家生活禁忌中烙餅不能說翻個,要說“劃一下”等。

三、基于人地關系理論的河北省海洋文化旅游資源分類

河北省海洋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物質文化亞類,精神文化亞類和人文活動亞類。其中物質文化亞類主要以海洋遺存及現代海洋文化景觀為代表,代表性的旅游資源主要有海洋古遺跡、遺存文化旅游資源,如秦皇求仙入海處;現代海洋景觀文化旅游資源,如南戴河國際娛樂中心;海洋產業文化旅游資源,如秦皇島港。精神文化亞類主要體現在宗教和文化藝術領域,代表性的旅游資源主要有海洋文學藝術文化旅游資源,如海洋文學作品《浪淘沙 北戴河》。人文活動亞類,主要以人群活動為標志,表現形式為諸多文化現象,代表性的旅游資源主要海濱浴場文化旅游資源,如北戴河浴場;海洋民俗、節慶文化旅游資源,如跑火把、望海大會;海洋體育文化旅游資源,如沙灘排球、帆船、沖浪等。

四、河北省海洋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策略

1 依托地方文化創出海洋文化旅游品牌

河北省地方文化豐富,形成久遠,流傳廣,且各具特色,如燕趙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歷史文化、名人文化。可見,海洋文化作為河北省的主題文化之一,應當注重其與地方其他類型文化的結合。這樣,才能夠使河北省的海洋旅游產品的異質性更為突出,特色更為鮮明,從而增強對旅游者的吸引力。

2 利用海洋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多種產品

上一篇: 工程建設監理合理化建議 下一篇: 探究學習的特征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AV一本二本在线观看 | 天堂久久久亚洲国产一区 |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