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31 10:55: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對于勞動教育的建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福建省南平市第四中學副校長紀聯昕:對未來的勞動教育課開展方式,建議教育行政部門對勞技課的開展要有一個較完善的可操作的頂層設計,建立一套可行的考評制度。針對南北不同的地域、城市與鄉村以及不同學齡的學生,勞技課的教學內容應區別對待;建議對勞動工具的配置、配套的勞動設施設備、勞動實踐活動的經費等要得到保障;建議每個區(市、縣)屬地要有一個條件較成熟的勞動實踐基地;建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一支“能文能武”的穩定的勞技課教師隊伍。
廣東省廣州市長堤真光中學校長蔡練:“用最生活的教育提高學生生命質量”是學校和美特色教育目標之一。生活教育、勞動教育是“詩意校園”的重要內容。學校以社會需要、學科體系和學生發展為基點,把勞動教育的內涵從體力勞動拓展到綜合實踐、研究性學習等課程之中。例如:學校開設的“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等系列特色課程,旨在通過自制果酒、插花與花語、茶藝等方面生活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愛勞動、會生活、懂情趣的美好情操。學校重視建立班級勞動考核制度。本學期,組織開展“課前一掃”活動,各班級在上課前,完成本班在校內公共區的包干勞動,全員參與到校園衛生保潔中。檢查勞動態度和效果,每周班級常規評比,將衛生包干勞動常規化、制度化。
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睿智學校校長盧大鋒:根據實踐性原則,學校構建了課堂教學、家校結合、定向培養等勞動教育模式。課堂教學模式:感知――實踐――導行,即通過教師對勞動技能的介紹,初步感知所學勞動技能的內容;通過教師小步子多循環的實驗演示,明確每個環節的要點;通過教師的親自指導,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相應的勞動技能;通過教師創設與所學勞動技能相關的活動,驗證學習效果。家校結合模式:學校勞動教育和家庭勞動教育相結合,各項教育內容均可利用此模式進行。比如學校在勞動課中學習做簡單飯菜,課后就可以利用家庭這一延伸的課堂,進行實踐性操作。這需要學校和家庭做好有效溝通,以達到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定向培養模式:主要用于畢業班級。每年學校對畢業生都盡可能提供就業幫助,學校主動與用工單位聯系,為學生尋找就業機會。一旦確定,學校就依據用工單位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訓,從而使學生很快地適應工作。
激發學生的自我教育
主持人提示:作為旨在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勞動技術教育,要想深入開展,必須觸動內心世界,成為孩子自己的需要,關鍵是要激發孩子的自我教育。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平安里學校校長毛展煜:勞動教育要和堅韌品質、合作能力的形成相結合。勞動實踐本身就是艱苦的,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往往會遇到某些艱難困苦和曲折磨難,非常有利于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勞動教育就是要教育孩子們自覺主動地迎難而上、敢于拼搏、戰勝困難,逐步養成堅決果斷、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同時,勞動教育還要和服務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相結合。家務勞動是每個家庭成員必須承擔的義務。孩子雖小,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有責任孝敬長輩,有義務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要培養孩子們自覺為學校服務、為社區服務的精神,承擔包干區保潔,為社區做義工等。同時,在勞動習慣養成中,培養他們服務家庭、服務社會的責任心。
江西省安遠縣三百山中心小學校長盧紅勝: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自主動手能力,培養了熱愛勞動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它加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強化了班級的班風班貌建設。同時,這對于實現中國勞動教學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重要意義。每一次活動,學生的熱情特別高,從原來不愛勞動,怕苦怕臟怕累,到如今能翻地、種植、管理,無不體現著學生勞動能力的質的飛躍。因此,學校要轉變教育觀念,提高對勞動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真正把勞動教育擺到“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位置上來;要加強勞動教育課的師資隊伍建設,努力建立一支質量較高、數量充足、專業齊全、相對穩定的勞動教育課教師隊伍;要爭取各級政府專項經費的支持,加強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配置必要的設施設備,并動員社會力量支持學校開課;還要狠抓考核評估手段建設,建立行之有效的勞教考核評估手段,考核學生動手能力,最基礎最通用的技能等方面。
廣東省廣州市長堤真光中學校長蔡練:我校的勞動教育,不拘泥于傳統的說教,以特色主題活動、特色課程設置等渠道進行,充分創設體驗情境,教育方式生動有趣,說服力強。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勞動的樂趣,品嘗勞動的成果,逐步養成熱愛生活、感悟道德、熱愛勞動、知行合一的好品格。學校秉著“行勝于言”的精神,堅持開展勞動教育,把勞動教育活動與每年的“學雷鋒”活動結合起來,按時開展,使之常規化。把勞動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合進行,固定課時、場所,開發校本教材,使之固定化、制度化。學校在“行勝于言”的探索與實踐中,使勞動教育常規化、制度化、課程化和生活化,勞動教育的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也日益成熟。
勞動教育不能止于校內
主持人提示:勞動是一堂大課,它的教室是全社會。要真正體現勞動的意義,還須到課堂之外的廣闊社會之中去歷練、感受。
勞動課是新課程中的一門必修課,是新課改的一大亮點。根據我校實際,我們充分整合各種活動,挖掘學校潛力,利用學校資源,將活動課程化,進一步挖掘并開設了校內和校外勞動基地,校內每個班級認領自己的綠化區,校外在學校周邊的果園設置勞動實踐基地,學生定期開展到實踐基地勞動的活動,體會勞動的喜悅,為學生豐富的勞動課程打下基礎。
一、在果文化課程基礎上,深入挖掘,開設特色綜合實踐勞動課程,學校在校園內設置班級勞動區域,校外設置勞動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經歷,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
二、學校開設了根雕、泥塑、十字繡等相關社團,并建立果文化展示室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
“居家小小設計師”、“變廢為寶小制作”、“ 心靈手巧我在行”等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利用各種材料做成小制作,感受紙張、布塊、針線、盒子、一次性水杯這些小物件經過巧手后發生的神奇變化,培養了觀察力、想象力、創意物化能力。
打理家務、入廚做飯、植物養殖、玩轉游戲、趣味健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顒又黝}“ 家務小達人”、 “垃圾分類我在行”,低年級小主題“疊衣服”、“每天早早起床疊被子”、“整理我的房間”等等,讓家里干凈整潔;“護綠小衛士”讓綠色凈化心靈;“我是廚房小幫手”、“ 我和蔬菜交朋友”讓一粥一飯表達對家人的愛;“一起來做老游戲”讓親情洋溢;“做時間的小主人”、“體育鍛煉我最棒”讓身體更健康。
三、實驗探究篇
“生活中的圖形”、“趣味小實驗”、“我是小小科學家”活動中,學生們在科學實驗中學會思考,培養了動手能力,激發了創造力,認識到科學就在身邊。
在進行學校勞動教育同時在家也積極開發勞動課程,開展了孝心感恩父母、我為父母端杯水的活動,體會父母的艱辛,同時也讓孩子學會感恩,融入感恩教育。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為學生教育互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雖然,勞動教育課程開展的如火如荼,但是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學生的知識面變廣,成效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勞動課并不總是有效的發揮其作用,甚至,適得其反成為師生的負擔。而這一點在農村體現的尤為明顯。
一方面農村學校條件較差,資金不足,軟硬件設施缺乏,甚至沒有專業的勞動課教師,學生有效開展勞動課成為空談。而且現階段學校開設的勞動課多是“花式”勞動課,實效性和實用性都有所欠缺。未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合力,使的教育效果未達到預期狀態。
另一方面,在多數家長的認知里只有文化課成績完成的出色那才算是“好孩子”。尤其是在勞動方面現在的孩子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尤其是農村從學校,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好好學習就行,干什么活?!鞭r村家長觀念滯后,認為孩子不用學習也能夠種地、做小買賣,上學就是為了考學,為了跳出農門。致使孩子缺失了最基本的自我自理能力,并且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有普遍的降低。
針對這樣的狀態我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開展工作,推動此項工作的進行。首先,學校解決勞動課教學資源的配備,根據文件要求配齊配齊全物資,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協調教師,在現有的基礎上挖潛,拿出經費和時間來,讓老師走出去學習相關的勞動教學方法、理念。解決教的問題。其次,做好全體教師的宣傳推進工作,讓全體教干教師在思想上統一認識,真正從根源上接受勞動教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從而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潛移默化的把勞動思想、理念、做法等等,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去影響孩子,讓他們建立起最基本的勞動觀念。從而解決想不想的問題。三是召開家長會,進行家校溝通,提高家長對勞動教育的認識,不要停留在舊觀念上,勞動是每個健康的人必備的技能,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也讓家長認識到,勞動并不是之前簡單的體力勞動,而是需要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的更高層面。解決家長認不認可的問題。通過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全方位的推進,保證勞動教育在學生、家長層面全面開花結果。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支持保障。
對于鄉鎮學校中,勞動的資源并不缺乏,只是在于勞動資源課程的開發與配置上。
以我們鄉鎮為例,學校處在全國聞名的紅富士之鄉,學校周邊勞動資源配置完善,學校利用校園的空地開發出適合本地風土人情的果勞動課程。學校建立自己的果園,讓孩子們經歷蘋果成長的過程點粉-疏果-套袋-摘帶-采摘等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及能體會到勞動的不易,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同時也能夠體會父母勞作時的辛苦,做到感恩父母。多讓孩子走出去,經歷勞動的艱辛,同時體會勞動的樂趣。
勞動教育不單單是學校教育,正式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才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家庭教育是不可獲卻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學生的勞動教育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可以建議家長給孩子多一點時間和空間: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參與家務勞動;給孩子一定的物質基礎,自主勞動;給孩子良好的空間,享受勞動;給孩子一個方法,學會勞動;給孩子一些要求,堅持如一;給孩子一個規則,體味勞動。
經歷了勞動教育,學生在照顧果樹、照顧花草、整理洗漱自己衣物過程中,學生掌握了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習的急積極性有所提高。學校舉行的感恩父母活動在同期進行,在活動中許多的孩子在學校和家里的表現都令人刮目相看,家長也反應孩子回家與父母的話題也多了,能夠在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也融洽了許多。
我們都已經意識到勞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尤其對于鄉鎮學校,勞動為所有孩子的明天,勞動也是所有孩子的明天,真正的讓我們攜手共進,讓勞動教育真正融入我們的學習生活。
案例中教師的思想糾結點,主要是要個體價值實現,還是要集體價值的實現。以教育的眼光看,案例中勞動教育的實踐存在兩個或許不妥當的地方,由此造成了勞動中“個體、集體、社會”三重價值實現上的沖突性。簡要說明如下:
1.班級勞動任務個體均等分,由學生獨立完成,這種組織方式是否合適?
教師在活動中,較為重視的是勞動任務的完成本身,而忽視的則是這是一個教育實踐活動。這或許是潛意識行為。
這次勞動分工還有第二種組織方案:把學生根據自愿和能力均衡原則分為若干勞動小組,三五人為宜。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切分勞動任務。
與個體分工比較,小組為單位的組織形式具備幾個優勢:(1)減緩教師在該勞動中的管理壓力,提高管理效率。試想,一個班級幾十人,每一個人都等著老師劃分拔草的區域,這個過程是比較耗時的,客觀造成怠工。(2)小組編制,容易形成小組內的個體分工,兼顧到每一個人的能力。而且便于形成互助機制,會干的可以教不會干的,形成帶動力。(3)教師的監控和評價相對容易。教師一人對幾十人,監控過程,這非常困難;而以小組單位勞動,教師的關注點就減少了。在個體化勞動組織中,在教師發現問題時,做出糾正和補償,例如讓快的去幫助慢的,看到態度不積極的還要進行思想教育,這讓教師工作負荷很大,照顧不過來。(4)在小組內,客觀形成一個教育體,在其中有人消極怠工,也會被同學指正、批評。這似乎兼管了教師的教育工作。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教育工作不是他一個人的事,形成一個教育共同體是非常重要的。
小組勞動分工的方式,主要的意義在于讓個體勞動價值與集體勞動價值的實現統合在一起了。之前教師存在糾結的問題迎刃而解。
2.怎么看待學生在等分勞動任務之后的差異化表現?
案例中教師看到的個體化差異主要體現在:態度上的差異和能力上的差異。
教師最耿耿于懷的是,勞動態度比較消極的學生,他們的表現是“溜奸?;?。要看到,勞動教育的重點關注,也是這部分學生,以及他們好逸惡勞的思想改造。
思想的形成總是有特定的環境養成,學校教育應該營造普遍熱愛勞動、熱心助人的集體環境,以此來感染學生,激發其積極的心理因素。主要實現途徑,建議如下:
(1)在勞動之前,應該賦予本次勞動以充分的積極的意義詮釋,讓學生認識到,他們的勞力付出對于全校師生享有一個美好的校園環境,是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的。于是,在學生心理激發起勞動的熱情,以及他們對于建設美好校園的責任感。這件事就是勞動教育,把這件事做好很考量教師本事。一定不要空洞地說教,需要以生活里有說服力的事實來闡釋。
(2)勞動分工時教師刻意把勞動任務有輕重差異體現出來,以小組招標的方式,讓學生以多為班級作出貢獻為榮。這就是勞動競賽的組織方式。應用好的話,可以激勵學生爭先勞動,不計較分工的不均等。在勞動過程中,也要做好鼓動和宣傳工作,形成勞動競賽的熱潮。這有助于引導大多數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勞動中。
(3)勞動教育是一個全過程,在勞動之后也一定要有針對本次勞動的個人和小組評價、總結,對于在勞動中表現良好、樂于助人的,要以班集體的名義給予表揚。如此,讓一次勞動從前期動員到過后總結成為一個教育流程,發揮最佳的教育效益。
案例中,教師思想上還有一個焦灼的地方是,現在的孩子普遍缺乏勞動觀念,“溜奸?;钡默F象不是個例。
這是現實社會環境與教育價值偏離共同造成的結果。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還屬于關門經營,與社會的聯系很少,社會提供給教育的資源,包括生產勞動的機會不多?,F實條件下勞動教育的開展自然帶有局限性,學生很難走出校門,服務社區。
國外在解決相類問題的時候,有兩個基本做法:
一是,教育與社區是文化共同體,學校有責任要服務社區。因此,社區會提供很多公益性勞動機會,或有生產實習的崗位。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深入到生產一線,或者在勞動實習中增加生活體驗。這一類勞動價值的實現,是不講回報的,強調奉獻精神。
二是,學生利用假日,到適宜的崗位上打工。這是一種最為真實的參與社會化勞動的形式。學生需要考慮的是,用自己的勞動來贏得相應的回報。這個價值實現是看得見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勞動的艱辛,以及在勞動中需要建立的良好的人際關系等。這種獨立處境下的勞動對于學生的教育是必要的。
社會化勞動,凸顯出勞動的服務社會的價值。本案例中,勞動為學校環境里的勞動,與社會化勞動不同。
關鍵詞 體育 家庭教育 功效
2010年,我國成功舉辦了第16屆廣州亞運會,“激情盛會,和諧亞洲”的亞運口號日益深入人心,崇尚體育運動、體育精神的呼聲,繼北京奧運會后在我國又掀起了一個。廣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對廣州、廣東乃至全國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以亞運會為契機,在體育精神飽滿人心的時刻,深入研究體育盛會洗禮下的家庭教育,筆者關注到亞運期間許多體育競技中的感人故事,以及比賽中運動員表現出的競技體育精神都是全人類的一筆精神財富,而這更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質。
家庭是人類生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種社會組織,是孩子成長教育的第一所學校。古往今來,關于家庭教育的書籍及文獻至少有二三千年的歷史,我國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家庭教育文明古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一系列的子女教育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諸如:家庭教育普遍缺乏現代科學理性的指導;家長期望值偏高而家庭教育的內容、方法不當的現象;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失調現象等,因此如何減少或避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不良影響,正確而科學的家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一部分,它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后天的習性是跟父母的言傳身教密切相關的。近些年來,關于家庭教育的書籍層出不窮,但還比較缺乏專門結合體育來培養孩子的家教叢書和文獻,筆者嘗試以體育為媒介來教育和引導孩子,讓孩子在體育活動中領受到快樂的同時培養孩子的各種優良品質,為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價值觀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家庭教育釋義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發生的,以親子關系為中心,以培養社會需用的人為目標的教育活動,是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對個體(一般指兒童、青少年)產生的影響作用。其中,教育者是家庭中的長者,受教育者是家庭成員中的年幼者[1]。家庭教育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上一般指“學齡前家庭教育”,即指子女從出生到入學前(0—7歲)這一段時間的家長對子女實施的影響教育;廣義上是指子女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家長全程陪伴的全部教育和影響,它包括家長對孩子的直接或間接、有意或無意的影響,又稱“終身家庭教育”。而本文所要詮釋的正是這樣一種終身家庭教育的理念,旨在以體育為教育手段,全程培養孩子各方面的品質和能力的教育理念。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是塑造靈魂和品質的發源地。孩子在未來和社會生活中必須具備的各種品質和能力,都是首先在家庭中得到培養和訓練的[2]。孩子的健康成長是要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多種渠道相互交叉來培養的,而家庭教育占據著基礎地位,夯實家庭教育在確保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方面則顯得尤為重要。
三、體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功效
(一)體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意義
體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環。同志早年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奔粗笍娊〉纳眢w是實施德育、智育、美育與勞動教育的基本條件。據研究表明: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應主要側重于孩子身體協調能力以及智力的開發與培養。而科學合理的體育活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不但有助于孩子身體的健康成長,還對孩子的智力開發及道德情操的培養有很大的積極作用。長期的體育鍛煉有助于增強孩子的心血管功能;有助于骨骼肌的生長,促進長高;有助于全身動作協調,反應靈活敏捷;有助于陶冶情操、愉悅身心;有助于形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及組織紀律觀念等。
(二)體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勞動教育功效
在人的各種品質中,“德”是重中之重的必須品質,一個人德行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其成就與貢獻的大小。好的德行不但有助于學習和事業的發展,對社會發展也有所益處;而壞的德行不僅有損自我更有損他人及社會。正確的德育是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將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從“有才無德,其行不遠”這句話中就可看出道德在一個人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孩子的道德品質是在后天形成的,這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社會生活和受教育過程,它是受社會制約的比較穩定的思想素質和行為模式的反映和表現。對于德育的培養,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可以結合體育來對孩子施加影響,例如:通過開展體育競賽小游戲,教導取得勝利的孩子要主動擁抱比賽失敗的孩子,從而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尊重對手及他人以及“勝不驕、敗不餒”的道德品質;通過設置專門的體育勞動小游戲,來教育孩子熱愛勞動、愛惜勞動成果的道德品質,這也正是我們倡導的勞動教育;合理而恰當的體育活動,還可以培養孩子助人為樂、待人誠懇、正直的道德品質。這樣一來,在體育活動中通過嚴格要求孩子,長此以往使孩子逐漸形成穩定的道德品質和勞動品質。
(三)體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智育功效
中外許多教育家認為“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孩子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是通過動手操作物體、材料得以實現的,手“巧”會使心“靈”[3]。體育鍛煉可以明顯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和學習效率,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良好的作用。早期的智力發展對孩子以后學習效果的好壞有著顯著的影響,因此可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設計一些有助于孩子智力發展的體育小游戲,如:一些抓、拿、爬、拖、走、滾、轉的小游戲來促進孩子運動智力的發展,從而為孩子智力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體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美育功效
美有具體的、外在的,又有抽象的、內在的。如:用眼看、用耳聽、用鼻子聞、用手摸到的美,即是具體的美又是外在的美;如:心靈之美、精神之美,即是抽象的美也是內在的美。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培養和發展孩子欣賞美的能力、感受美的能力以及創造美的能力。例如,在亞運會上通過回顧體操運動員的精彩視頻,可以讓孩子領受體操運動員的肢體美、動作美;還可帶領孩子參觀體育建筑、雕塑來增強孩子感受美的能力;通過觀看殘運會及給孩子講述殘運會上的感人故事,讓孩子感受堅強的生命之美、心靈之美。通過這樣一個方式來打開孩子心靈的窗戶,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寬泛的理解美的內涵,并注意增強孩子在“美與丑”面前的判斷力,使其能夠正確的判斷美與丑,從而遠離丑、摒棄丑,去積極的接近美、創造美。
(五)體育在家庭教育中塑造個性特點的功效
一個人所具有的比較穩定不變的經常反復表現出來的性格、風格即謂個性特點。個性特點與道德有差異也有聯系之處,區別在于道德品質要受社會道德規范的制約,而個性特點不受其制約;相通之處為兩者都是在社會生活和長期受教育過程中形成并反復表現出來的。積極的個性特點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如:剛毅、爽朗、樂觀、吃苦耐勞、善于交際、待人誠懇、能言善辯、足智多謀、謙虛謹慎、虛懷若谷等,一旦形成則有利于孩子的學習以及將來的發展;而消極的個性特點,如:沉默寡言、悲觀憂郁、孤僻、謹小慎微、斤斤計較、不合群等,則不利于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在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的前提下,通過設計科學合理的體育活動,使孩子在體育運動中快樂的成長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能夠做到堅持鍛煉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形成積極的個性特點,并且堅持體育鍛煉還有助于孩子擺脫憂郁、孤僻、懦弱等消極的性格,從而形成樂觀、開朗、堅強、自信等積極的個性特點。由此可見體育對孩子個性特點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四、結論、建議與聲明
(一)結論
21世紀的家庭教育要緊密結合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并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使其不斷發展和健全,才能使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長,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通過系統闡述體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五大功效:德育功效、智育功效、美育功效、勞動教育功效、塑造個性特點的功效,即:科學的體育鍛煉有助于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個性特點的協調發展,給人們灌輸了一種以體育為切入點,協同其他教育手段,來培養孩子全面發展的理念。在科學設計體育活動的基礎上促使孩子各種品質及能力的培養,以體育來為家庭教育注入新的動力因子。
(二)建議
該理念要求家長在實施過程中,必須做好自我培訓工作,能夠確保體育活動的順利實施以及各個環節的安全工作;并建立濃厚的體育鍛煉氛圍,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以及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從而有針對性的培養孩子各方面的品質或能力,以達到促使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目的。
(三)聲明
值得聲明的是:本文只是一種以體育來協助家庭教育的理念,旨在能夠引起家長和家庭教育研究者的注意,使家長有意識的利用體育來教育和培養孩子,而不是一種培養孩子的方法和模式,它是家庭教育理論的話語拓展,是對該領域的豐富和發展。另外,體育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的功效并不是全面的,它不是對其他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抵觸和忽視。我們期望廣大家庭教育研究者,在本文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使得體育和家庭教育能夠有效而深入的結合,以期能夠有力的推動家庭教育更加科學、完善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隨著國力不斷發展,人民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國家政策不斷變化,我們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得到了不斷進步。
但現在出現的“421”家庭(即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及一個子女),給八零、九零后新生一代的成長教育帶來了很多不足,體現在家庭對孩子的溺愛,使孩子從小就有了很強的依賴性,獨力生存能力較差,學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這種家庭教育的影響,教師遇到問題不太敢管,又不得不管。這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困難,特別是給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要搞好教育,就要嚴加管理,在此筆者對班主任如何從嚴教育教學提出一些看法。
一、嚴格制定班規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對本班學生做大量而細致的工作。在學校的《日常行為規范》《校規校紀》的基礎上還要結合本班的具體情況,制定一套符合本班實際情況的班規。
班規必須是由班委會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的,班主任再加以完善即可。由學生自己來制定班規,有助于今后班規的實施,有助于班主任的規范管理。
二、嚴格抓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
這里講的養成教育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例如,儀容儀表、衛生習慣、個人的語言和品行等方面的習慣養成和綜合素養的提高。早讀時筆者經常守在班級門口,對儀表儀容不符合學校規定的學生提出建議,對遲到的學生問清楚原因后給予提醒,平時和學生相處時,自己的語言和行為給學生樹立一個標準的形象和范例,在講評作業、班會課時,灌輸正確的意識和世界觀。
在班級管理中,筆者體會到作為一名班主任在處理班級事務時,要用一些必要的手段,只要是對學生有良好發展的,哪怕是善意的謊言,也是可以的。
三、嚴厲處理學生的違紀行為
在班級管理規范中對學生的違規行為班主任要嚴格監督執行。班委能處理的事情就讓班委獨自去處理,教師最好不要去參與,讓班委會管理班級有一定的權利,否則班委的工作就難以開展,班規也難以實施。如果不聽從班委會處理的,教師就親自來處理,在班級管理中一定要“嚴”,特別是對違規的處理要嚴格公正、以德服人,在學生心目中樹起真正的威信,也給班委增強自信心。
四、對違紀學生嚴厲中還要注意批評的藝術
學生是否接受批評,跟教師批評藝術的高低有直接的關系。教育者要學會“贊美中的批評”“個別批評”“啟發式批評”“對事不對人的批評”“直接批評”等批評藝術的運用。
批評中還應注意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嚴”管相結合,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從嚴教育要經過班主任認真細致的調查
筆者就遇到這樣的一名學生張某,是個后進生,為了幫助他,筆者進行了家訪才知道,他小時候父母就離異了,一直跟著母親過,母親就把他當做全部,事情不讓做,要啥就給啥,不問原因,到了高中階段,他的母親一點都管不了他了。他要錢就必須拿到,不然就不上學、不回家。當他們母子發生矛盾時,他母親常常打電話給筆者,讓筆者幫忙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叫他快回家,只要回家,什么條件都答應他。為人父母的到這樣的地步的確可悲呀。經過詳細了解,筆者決定從“心”下手,和他交朋友,不談問題,只聊興趣,在交流中慢慢地感化他,在班上讓他當勞動委員,樹立他的自信心和責任感,最后他考上了大學,人也變好了。這可能就是平時所說的——愛孩子要用“心”去愛,否則不是愛而是“害”。
六、教師要注意以愛為從嚴教育的基礎
我國近代教育學家夏丏尊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苯處煂W生有誠心、有愛心、有真心,才能換取學生的熱心,贏得學生的信心。
所以,在此談到的“嚴”必須是在愛的基礎之上“嚴”,處罰手段也要注意以“愛”為基礎。例如學生違紀除了批評教育外,還要處以寫3000字的檢查,要求檢查必須寫得有文采才行。此做法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錯誤,還可以提高其寫作能力。還有對于一些好逸惡勞,拈輕怕重,做值日馬馬虎虎、敷衍了事的學生就應該進行勞動教育,讓他們在勞動中接受教育,直到改正壞毛病。
其實勞動教育也是一種重要的德育工作方法,它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我校定期組織大掃除目的就很明確,是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勞動能力,靠他們自己來創造舒適整潔的校園環境。我們雖然給予了學生一定的處罰,其實都是在進行不同方式的教育,讓學生能健康、快樂、良性地發展。
一、目標任務
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促進教育系統干部職工、教師隊伍作風轉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在教育改革發展中的獲得感,努力辦好更加公平、更有質量、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則
1.堅持規范辦學。將2021年定為辦學行為規范提升年,將基本辦學行為作為立校之本。依據教育部、省教育廳辦學行為規定,逐條逐項對照標準找差距、改問題、促提升。
2.堅持問題導向。多渠道聽取民意,查實找準突出問題。自始至終著力解決問題,以整改行動開局起步,以問題整改完善提升注入動力,以整改成效交出答卷。
3.堅持精準發力。聚焦工作細節,精準提升,分類包保要精準、逐人施策要精準、家訪備課要精準、問題整改要精準、家訪成效要精準、學生信息要精準、家校溝通要精準。
4.堅持領導帶頭。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參加活動,親力親為,上級帶下級、主要領導帶班子成員、領導干部帶一線教師,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三、主要內容
(一)、辦學規范大落實
認真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法律法規和教育教學管理規范,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落實國家和地方課程方案,落實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和管理規章制度。
1.嚴格落實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嚴格落實《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1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意見》(魯教基函〔2021〕9號),科學劃分學校招生片區范圍。對于招生片區范圍有調整的,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提前進行研判分析,綜合制定工作方案預案。嚴格按照公布的招生片區或范圍進行登記入學,不得通過筆試、面試、面談、考察或擅自附加其他任何條件招生,不得跨區域、跨范圍招生,不得在開學前后采取考試方式分班。
2.嚴格落實辦學條件標準。通過均衡師資配置,實現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升,全面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消除大班額。嚴格按照規定班額招生,堅決杜絕新入學年級產生新的大班額現象。
3.落實五育并舉。堅持德育為先,將德育內容細化落實到各學科課程的教學目標之中,融入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全過程,建立心理健康問題學生的篩查、識別和干預機制,健全完善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提升智育水平,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實施教學,確保全部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各學科學業質量標準,加強因材施教。強化體育鍛煉,保護學生視力健康,每年至少舉辦1次學生運動會,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校園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確保學生達到體質健康合格標準,掌握1至3項運動技能。增強美育熏陶,每年至少舉辦1次學生全員參與的校園藝術展演活動,培養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加強勞動教育,落實勞動教育課時,開展勞動教育和勞動實踐,建立學生值日制度,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4.嚴格規范日常考試。一律不得組織入學分班考試,嚴禁劃分重點班、普通班或快慢班,全面推行零擇班、陽光分班。每學期不超過2次統一考試。全面實行等級評價,不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成績及排名。
5.加強作業布置管理。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分年級統籌作業布置。平均不超過90分鐘,初中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周末、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也要控制書面作業時間總量。鼓勵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科學設計探究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教師要對布置的學生作業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強化作業批改與反饋的育人功能,通過作業精準分析學情。
6.加強學生手機管理。落實“濟寧市學生手機管理規定”,學校應當告知學生和家長,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校應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具體辦法,通過設立校內公共電話、建立班主任溝通熱線,解決學生與家長通話需求。
7.加強學生睡眠管理。初中生應達到9 小時;初中一般不早于8:0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個別學生經努力到就寢時間仍未完成作業的,教師應有針對性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加強學業輔導,提出改進策略,如有必要可調整作業內容和作業量。教師要關注學生上課精神狀態,對睡眠不足的,要及時提醒學生并與家長溝通,指導學生統籌用好回家后時間,堅持勞逸結合、適度鍛煉。指導家長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就寢環境,確保學生身心放松、按時安靜就寢。
8.規范教材教輔和進校園讀物管理。堅持在國家和省定目錄內選用教材和教輔,堅持“一科一輔”原則,不以任何形式強迫學生訂購教輔材料。不使用未經審定的教材。不得強迫學生和家長購買課外讀物,嚴禁問題讀物進入校園。
9.嚴格規范課程開設。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有關課程設置要求,開齊課程,上足課時,要保障開全開齊音樂、體育、美術、綜合實踐、安全教育、傳統文化等課程。
10.嚴格學校安全管理。加強平安校園建設,建立健全風險防控、隱患排查、應急處置等機制,嚴格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深入開展校園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完善學校安全責任清單,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及時整改各類問題隱患。義務教育學校全部開設安全教育課,落實“每日一提醒”“1530”安全警示教育制度,每月開展一次應急疏散演練,推進“法治進校園”,加強預防欺凌宣傳教育,持續開展防溺水安全宣傳教育,并通過家訪、家長會、家校微信群等形式,經常向家長宣傳學校開展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的情況。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推動專職保安員、封閉化管理、一鍵報警和視頻監控配備、護學崗建設“4個100%”達標。
11.嚴格治理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將教師簽署的《拒絕有償補課責任書》在學校、班級醒目位置公示,在學校門口設置有償補課舉報電話公示牌。對所有在職教師進行全面排查,一經發現,立即制止,嚴肅處理。對認識不到位、工作不力、出現嚴重問題造成惡劣影響的,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
(二)、突出問題大整改
1.整改教育公平方面的問題。農村學校管理水平落后,教師流動性大,師資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2.整改教育精準扶貧方面的問題。對適齡兒童失學輟學的,要及時有效地組織勸返;嚴禁殘疾兒童教育關愛工作不到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未資助或未資助到位的現象發生。
3.整改學校管理方面的問題。嚴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亂收費、強制或變相強制、指定訂購教輔材料,收取贊助費或贊助物品、對轉出學生收取管理費等現象發生。根治學校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
4.整改家校溝通方面的問題。整治學校、教師未按規定進行家訪,或以電話訪、到校訪代替登門訪,溝通方式少、頻次低、態度差、實效性差,家校溝通機制不暢通,家長的意見、建議得不到及時反饋、教育政策和學校工作未能及時充分地傳達給家長,家長對學校和教育工作存在誤解等現象。
5.整改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整治學校存在的安全“一崗雙責”責任制不完善,安全制度及安全檔案還不標準、不健全、保安配備不足,物防、技防配備不達標,防火、用電、校車隱患整治不徹底。
6.整改教師管理方面的問題。在職教師組織或參與有償補課、對學生尊愛關愛程度不夠、敬業心不強、備課不充分、上課不認真、課后輔導不及時、作業批改不全面、教育理論素養和教學技能水平有待提升。
7.整改教師紀律約束的問題。學校對教職工紀律約束不嚴,教師通過課堂或網絡等公開發表不當言論。
(三)、教師全員大家訪
1.健全工作制度。學校要建立“校長帶頭、中層示范、育人導師為主體、全員參與”的家訪工作機制。落實家訪工作方案,開展家訪培訓。結合全員育人導師制建設,推動非班主任教師對所聯系學生和所任教學科學習困難學生進行家訪。明確家訪工作的周期和次數,實現每名學生每學年內至少接受一次入戶家訪。
2.做好訪前準備。要根據學生個體情況,明確家訪目的,精心設計家訪內容。要通過任課教師及班級同學,廣泛收集學生在校情況,包括課堂表現、完成作業、參與活動、學業成績、同學相處等日常表現。對于特殊情況的學生,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家訪策略。根據家長的工作和居住狀況,提前與家長商定家訪時間。
3.科學設計內容。家訪時要全面了解學生在家表現、家庭情況和家庭教育情況,給予學生發展指導和家庭教育指導,特別是對學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勤儉節約、體育鍛煉、勞動教育等方面進行引導,形成家校共育合力。要對學生在校情況進行客觀評價,向家長介紹學生取得的成長與進步。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與不足,從關愛學生的角度出發與家長一起商討解決方案和改進措施。
4.落實普遍家訪。家訪方式應根據實際,尊重家長意愿靈活確定,注重集中家訪與日常家訪、全面家訪與重點家訪相結合,加強家校溝通。在此基礎上,靈活選擇家校溝通方式,班主任每年入戶家訪一次。
5.突出重點家訪。在對全體學生有基本了解的基礎上,篩選重點家訪對象,“一生一案”制定重點家訪工作方案。對單親家庭、留守兒童家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失學輟學學生家庭、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家庭、對學校有個性化訴求的家庭等,要列入重點家訪對象,每學期至少入戶家訪1 次。必要時,應邀請相關部門人員進行聯合家訪。
6.客觀做好記錄。家訪記錄是學生成長檔案的組成部分,反映教師育人的痕跡,是做好學生工作的基礎。家訪人員要及時整理家訪記錄,通過多種形式對家訪效果進行持續追蹤,評估家訪效果是否明顯、改進措施是否落實,并及時調整和改進培養方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家訪管理、創新家訪形式、做好家訪記錄,努力實現家訪高效化、實效化、科學化。
7.保護家庭隱私。家訪是對學生和家庭的深入了解,對于學生身心疾病、家庭收入、父母婚戀等相關隱私必須嚴格進行保護,不得在任何場合隨意議論學生家庭隱私。在作為家訪案例介紹或典型經驗交流時要隱去學生家庭隱私信息。
8.守好廉政底線。家訪是學校教育活動的延伸,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合作的重要內容。家訪工作人員要帶著真心、愛心和耐心走進家庭,讓學生和家長感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關愛。家訪教師要廉潔自律,不得向家長推薦、推銷教輔材料或其他收費服務,不得收受或索要財物,不接受家長的吃請,時刻保持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
9.落實全員育人責任。各校要認真制定全員育人導師制方案,以育人導師為主體、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分組,明確家訪注意事項、時間節點、責任分工和家訪內容,提高家訪質量,覆蓋學校所有學生。
四、實施步驟
活動共分四個階段。
(一)啟動實施階段(6月16日-7月6日)
結合我校教育實際,制定“三大活動”方案,召開全?!叭蠡顒印眲訂T會,對“三大活動”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全員育人導師制,指導家訪培訓;開展自查自糾,制定問題臺賬,明確整改措施、責任人、整改時限等。
(二)整改落實階段(7月7日-8月31日)
“三大活動”推進家長教育和家庭教育,凝聚家校合力;加快學校建設,均衡配置學位資源,確保招生入學工作有序進行,不產生新的大班額,做好家訪工作。
(三)集中沖刺階段(9月1日-10月31日)
以育人導師為主體,以學科老師為補充,分類別進行重點家訪,進一步細化措施,家訪前充分備課,確保家訪對象信息精準。
(四)鞏固提升階段(11月1日-12月31日)
進行查缺補漏、完善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突出問題,形成一系列規范辦學行為、加強學校管理的制度性成果。同時,制定下一年度家訪方案,完善全員育人導師制方案,助推家訪工作常態化的進一步發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學校成立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同志為第一責任人,切實擔負起對本單位“三大活動”的領導責任。
(二)精準制定方案。結合校情、生情,細化落實措施,明確辦學規范,精準制定活動方案,確保每項工作有人負責、每個學生都有老師包保、每個問題都能跟蹤到底。
一、調查的具體內容和方法
(一)具體內容。
(1)建立與學生進行道德談話的制度,靈活把握評價的“度”。
(2)分層管理、因材施教:偏愛問題生,博愛中等生,嚴愛優等生。對每一個兒童的評價“底線”不一樣。
(3)注重對兒童勞動能力的評價。
(4)重視小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測量。
(二)調查方法。
(1)抽樣調查法:隨機抽查班級,觀其文檔建設,作業評語,素質報告手冊評語,激勵機制等。
(2)個案調查法:以一些典型事例佐證,提倡方法學優棄劣,因而提升班主任對兒童的評價能力。
(3)座談法:組織座談會,班主任交流心得體會,群策群力,解決問題。
二、調查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一)個別班級的班主任沒有形成新的評價理念,漠視學生心靈的成長,沒有對學生恰當的激勵評價,認為分數才是硬道理,分數就是學生的全部。這種做法,源于當前對教師的評價重在教學業績,忽視育人環節,而班主任本身的教育理念也很陳舊。
(二)有的班級的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呆板,沒有伸展性。比如“該生成績一般”、“該生團結同學”、“該生守紀律”等等無關痛癢的評價,在學生心目中是不會激起浪花的。這種現象,源于班主任缺乏熱情,對學生認識片面,對學生的評價應付了事。
(三)有的班級,評價方法值得稱道,但未留下教育筆記,尚未形成評價體制,這種做法,不利于事后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我們提倡班主任制定一套適合于自己的、適合于本班班情的評價制度,從根本上提高自己對學生的評價能力。
三、解決問題的措施
(一)班主任評價能力的措施建議。
1.規范主體,善待個體。
班主任可以通過班級活動、勞動、課堂表現等觀察了解學生,“聽其言,觀其行”是了解學生的最基本方法,特別要注意學生在自然狀態下流露出來的言行舉止。規范化管理的優勢在于給班級提供一套具體的行為標準,讓學生知道怎樣約束自己的行為。而對于個別問題學生,要善待寬容,和其商定“底線”,以期待其跟上班級。
希望小學四年級四班鄭老師就是這么做的,效果很好。班上大部分學生遵守同一制度,根據學生表現獲得公正而鼓勵式的評價,其中的A同學因習慣差,自控能力差,顯然是跟不上其他同學的步伐了,鄭老師就對A訂做了一套評價機制,目前,A正在努力做一個不打擾別人,懂禮貌的孩子,鄭老師給予了A這樣的評價:“你的點滴進步讓我看到了你的希望。我很高興,因為你的改變,教室里更安靜了。你一定會做得更好的?!?/p>
2.評價因細節而美麗。
我們發現班主任的評價能力已突破了傳統的填鴨式評語,長樂小學一年級四班蔣老師采用了日記式評語,給每個孩子記錄一個片段,老師在評語中集敘事、表揚、建議于一體,令人眼前一亮,為之一振。現摘錄一段:
5月17日,星期一,雨
“六一”快到了,我們在努力地練著舞,玲玲,你的舞跳得真好,臉上掛著美麗的微笑,手腳靈活,像你的名字一樣有靈氣,我為你感到高興,也有些不明白,一個舞臺的精靈,怎么在課堂上老是走神?真希望你也能成為課堂的精靈。
原來,蔣老師這學期的素質報告手冊評語,是為每一個孩子寫一則日記,記錄孩子一個典型的生活片斷,從而贊美孩子的優點,適時給孩子提出建議。他的心愿是讓孩子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努力做得更好,老師在看著你們成長呢?!皬男W會努力”,多么樸實的真理啊,學生多么希望看到自己是老師日記中的主人翁啊,而且還是那么優秀?。?/p>
這別具一格的評語,不僅僅是評價學生,它作為一面鏡子,無聲地折射出對教師的評價,反映出教師的學識、素質、師德。
3.對學生個體評價常用的方法。
通過對班主任評價能力的調查,我們認為以下方法是些有益的嘗試:
(1)畫像法。
B學生的評語是:“你是一條一天到晚自由游泳的魚,游過狹窄的江面,向大海奔去。希望你是一個真正勇敢的水手?!边@既是指出他紀律松懈,又肯定他學得主動,知識面廣,閱歷也較普通同學豐富。形象的比喻中有善意的諷刺和含蓄的批評,也有教師的誠懇和激勵。
這種方法使人過目難忘,印象深刻,耐人尋味,又不傷“感情”,從而達規勸之效。
(2)淡化處理法。
我們來看兩則不同班主任對同一位學生的評語。
評語一:該生較關心時政,較遵守紀律;學習成績一般,勞動一般;對工作負責,對老師禮貌。但進取心不足,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強。
評語二:老師與你相處了一個學期,你在運動場上的形象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那疾馳的身影,漂亮!那壘球的姿勢,漂亮!何必老在日記里擔心自己成績平平而看不到出色的個人特長呢?請你鼓足信心,一步一步上臺階,老師相信你在學習和其它方面也能不斷“漂亮”起來!
很顯然,評語的對象是位中等生,但體育相對突出。而且這位被評的學生在兩位班主任心目中都有同一的不夠理想之處:成績平平。對此,前一位班主任予以特別強調,且用語刻板,缺乏熱情,并將其歸咎于進取心不足所致;而后一位班主任則將此生不足之處進行淡化處理,而淡化的目的顯然在于鼓勵學生揚長抑短,且語言流暢、親切暖人,充分發揮班主任的引導功能,其評價功能也就不言而喻。
(3)隨機點撥法。
這種方法一般出現在學生作業本里,或老師對學生面對面的口頭鼓勵。評價學生,班主任一定要抓住時機,才能使肯定的評價發揮其激勵的作用,使批評的評價達到催人猛醒、讓人接受教訓的效果。那種時過境遷再回頭算老帳、話舊事的做法不僅難以發揮出評價的教育效果,而且往往會使學生反感。
(二)班主任評價能力的制度建設。
1.建立與學生進行道德談話的制度表。
在抽查希望小學六年級四班時,發現班主任李老師每一周都找兩個同學談心,并附有談話日志,這有利于班主任掌握學生的心靈成長動態,及時給予中肯的真誠的評價。
老師以母親的眼神看待學生,師生間會有很多溫馨,因為老師的博愛,少了一顆蒙蔽的心靈,多了一份安寧的和諧。這是道德談話制度帶來的教育評價詩篇。建立評價制度,能使班主任的班級建設工作一步一個臺階,不斷進步;使學生的發展各盡其能。
2.勞動教育花兒紅。
蘇赫姆林斯基明確指出,沒有勞動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勞動教育有兩個目的,一是社會目的,即勞動要為社會創造財富。二是思想教育目的,就是在勞動中獲得精神快樂,培養創造性的勞動態度。
從小就參加各種力所能及的勞動,于手與腦結合中鍛煉思維能力。制度上墻,評價到位,各班每月評選一次“勞動之星”,給予真誠的精神獎勵,以便形成張力,讓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加勞動。
3.小學生自我評價能力測量。
班主任評價能力的關鍵是讓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揚長避短,奮發圖強。我們從以下內容來對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進行測量:
(1)對自己感覺的評價。
(2)對與別人相處信心的評價。
(3)對自己才能的評價。
(4)對自己是好學生的評價。
(5)對自己身高、體重的評價。
(6)對他人對自己依賴程度的評價。
(7)對自己免于煩惱能力的評價。
(8)對自己做決定的評價。
(9)對自己適應新事物的評價。
從這九方面入手,通過問卷法、談話法、寫作法等多種形式來測量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根據學生的表現,班主任就能知道誰的心靈偏離了正常發展的軌道――誰在自卑,誰在自大,誰在自閉等等。通過測量,學生懂得了用自我評價來調整自身的行為,班主任亦掌握了學生的發展動態,在工作中體會到職業的尊嚴和內在的快樂,從而提高了班主任的評價能力,師生相輔相襯,一起成長。
四、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3―6歲的孩子各種行為尚未定型,加強對他們的品德教育,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一環,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笨梢钥闯鐾昝赖慕逃龔膩矶际欠浅V匾暳己昧晳T的訓練和培養的。行為習慣包括許多內容,如禮儀教育、勞動、生活習慣、愛惜物品、自理能力等。由于現在的幼兒在家庭中地位發生了變化,往往是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成為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表現為寵愛多,教育少、順從多、要求少,家長經常會發現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存在著行為習慣方面的脫節現象,在幼兒園里感覺孩子較聽話,能積極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長反映孩子任性、依賴性強。在幼兒園里已養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廢止。例如:在幼兒園里小朋友堅持每天獨立地進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圍著孩子轉,你逗樂、我喂飯,孩子還挑挑揀揀的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儼然成了“小皇帝”。
幼兒園和家庭是培養幼兒文明行為的重要場所,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僅在幼兒園里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在家庭也應嚴格要求,這就需要家庭與幼兒園的合力,實現“家園教育一體化”。其表現是在課程領域里實現多種經驗的整合;在家庭和幼兒園的關系上追求家長與教師的伙伴關系,合作關系。要實現家園教育一體化,取得對幼兒的最佳教育效果,一方面幼兒園必需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方法,了解幼兒園教學與游戲的目的、內容及方法,運用多種有效手段吸引家長的關注和參與,使家長重視幼教;另一方面,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堅持不懈地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在幼兒園形成的行為習慣在家里得以鞏固和發展,做到家園攜手,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家園一體化教育中,幼兒園與家庭之間是一種雙向的關系,其中幼兒園應采取主動,充分調動家長這一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讓家長成為教師的伙伴,把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延伸到家庭,使幼兒的學習經驗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得到鞏固和強化。因此,在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中,我們采取下列幾種方法。
一、家園聯系表,一周活動評價表
家園聯系表的作用是在行為習慣方面,對家長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要求家長督促幼兒嚴格執行,積極鼓勵有進步的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特點和普遍存在的問題,設立的具體內容,每項文字邊上有圖示,便于家長與幼兒共同評價,用標記表示幼兒的表現情況,( )在家長的話一欄里,寫寫今天幼兒在家做的好人好事,講講有趣的事情,或根據幼兒自己的表現,增添項目,家長堅持每周給予認真的記錄,每周的情況在下周一匯總,經過老師認真細致的整理和統計工作。對在某些方面有明顯進步的幼兒,老師在集體中進行表揚。激發幼兒積極向上的愿望,抓住時機,多采用正面教育,鼓勵幼兒的進步。例如:張星皓小朋友在學校的表現很好,每次吃飯都是用筷子自己吃的,而且吃的又快又干凈,但在家里要父母、老人喂飯,依賴性強,有了家園聯系表后,變的在家里和學校表現一致多了,她媽媽說每周發放表格他回家后總是要第一個看看老師給他表格上的星星個數。家長們都說自從有了這個表后,孩子們變得懂得聽話多了,家園聯系表就像老師教給家長的神奇法寶,孩子們都一個個變了樣。
二、家教園地
家教園地是老師與家長之間溝通聯系的專欄,是反映保教工作情況的一扇窗戶,更是進行教育交流的一塊園地,加強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了解,使雙方形成合力,共同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
通過“連心橋”、“回音壁”、“請您關注”等欄目向家長介紹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科學方法,使家長了解、掌握幼兒園行為習慣的具體內容,不同階段的不同要求,更好地配合教師做好教育工作,同時家長也可以把自己的見解和要求,通過回音壁傳遞給老師。從而實現家園攜手,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搭建家園一體化教育的橋梁。
三、家教沙龍
利用家教沙龍組織家長圍繞如何培養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和育兒中的困惑等若干問題進行討論,如:在家庭中如何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通過討論,使家長知道培養幼兒愛勞動的品德是形成高尚情操的重要內容和條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長忽視這方面教育,事事處處為孩子著想,辛辛苦苦為孩子吃穿,孩子從小只想“人為我取”,不想“我為人用”家長了解到在向幼兒進行勞動教育時,首先應進行自我服務性勞動,教育幼兒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穿脫衣服,疊被子,也要為別人做一點事。如回家后,幼兒幫助爸爸、媽媽拿拖鞋,幫助爸爸媽媽擺放碗筷等。家教沙龍的內容組織也可以是讓有經驗的家長談談教育幼兒的體會,運用各種形式,使幼兒家長真正了解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究竟有哪些內容,指導家長用科學的育兒方法,循序漸進,幫助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家長開放日活動、客座老師
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可以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親眼目睹幼兒在園的表現,了解自己孩子與其他幼兒之間的差距,同時也增加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增添了樂趣。同時我們還邀請了幼兒熟悉的面孔――家長,其實家長中也匯聚了各行各業中的精英,我們每學期還會邀請班級中的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來當我們一節課的老師,教授小朋友一些平時課堂中不一樣的知識,家長教的起勁,孩子們也聽的十分有趣。孩子們和家長對于這種形式都十分的喜愛。更好的拉近了家長和幼兒、課堂、教師間的距離。
五、家長會
2、進一步明確劃分各班的保潔區,按照校園衛生管理的要求,適時打掃,做到室內無灰塵蜘蛛網,墻上無污跡,窗明幾凈,地上無紙屑,果殼,碎磚,雜草,保持整個校園干干凈凈。
二、努力做好總務后勤工作,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
1、開學初及時領取和分發好書本,根據教學工作的需要配備好教學用品和衛生潔具;學期中途,教學用品的添置,主動征求年級組,教研組老師們的意見,報請領導批準,及時采購,為正常的教學秩序提供必要的后勤保證。
2、努力辦好食堂、虛心聽取師生的合理化建議,不斷改進服務態度,注意食堂的飲食衛生,嚴格遵循《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
三、嚴格執行市局對于學校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管理好、用好學校的財物
1、征收好書雜費,認真收好點清各班主任上交的書雜費,及時解款入帳,對開學初兩周內交清全班書雜費的班主任繼續實行獎勵。
2、嚴格財務制度,年度初搞好學校的收支預算工作,所有發票、報銷憑證堅持一支筆簽字的原則,先簽字后報銷,認真搞好電算化工作,及時記帳,按時上交各類報表,保證準確無誤。
3、認真及時地做好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的結算上報工作。
4、對各班的動產使用和保管繼續施行包干的辦法,學期初由總務處和各班簽訂合同,期末按合同驗收,對保管完好無損的班主任實行獎勵。
5、開源節流,平時要特別注意節約用電、用水,教室、辦公室的電燈必要時開,不必要時關,加強管理,及時進行修理。
四、加強安全教育,注意安全檢查,消除不安全的隱患。
約翰亨利赫裴斯泰洛齊(Jon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著名的瑞士民主主義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貢獻給了貧苦兒童的教育事業,對當時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論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既是一位偉大的教育理論家,又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實踐家。他留給后世主要的教育著作有《林哈德與葛篤德》、《葛篤德怎樣教育她的子女》、《論教學方法》等。
裴斯泰洛齊從小喪父,由母親及女仆撫養成人。母親和女仆辛勤勞動的模范行為促使裴斯泰洛齊從小就形成了人道主義和樂于奉獻的精神。正因為從小親身體驗了窮苦的生活,因此“通過教育消除貧困”后來就成為裴斯泰洛齊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
中學畢業后,裴斯泰洛齊到加羅林學院深造,最初的愿望是想畢業以后從事宗教工作。而他之所以會走上教育改革的征途,是因為他在對自己兒子進行教育的時候,在困惑迷茫之中想到了盧梭的《愛彌爾》,于是他按照盧梭培養愛彌爾的那套方法來教育他的兒子,還對這一教育過程及其效果進行了細致的觀察與記錄。正是這種活動,使他對教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決定進行教育試驗。從那以后,無論多么艱難的條件,裴斯泰洛齊都始終堅持拯救貧民的國民教育。
裴斯泰洛齊先后進行了三次教育試驗,教育的對象多是貧民兒童。第一次是1768年辦的一個示范農場,幫助農民掌握農業生產技術,走致富之路,但沒過多久因經營不善而難以為繼。第二次是1774年開辦了一所孤兒院,歷時6年。主要招收一批年齡在6~18歲的最貧窮孩子——乞丐、孤兒、流浪兒,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效果很好,但命運卻和第一次試驗殊途同歸。
實驗的失敗和孤兒院的破產并沒有動搖裴斯泰洛齊的教育信念,他反而開始總結自己的教育經驗,并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教育名著《林哈德和葛篤德》,這部書實際是裴斯泰洛齊以文學的形式敘述一位農村母親教育自己孩子的故事。第三次是1800年他與友人一起建立的“伊佛東學院”,歷時24年,該學院曾在當時的歐洲盛極一時,許多國家都派教育家來此學習。正是在這所學校,裴斯泰洛齊撰寫了著稱于世的《葛篤德怎樣教育她的子女》一書,系統地提出來了一整套初等教育的內容、方法和原則。然而,遺憾的是,在走過了二十幾年的鼎盛時期以后,學院終因內部意見不統一而停辦。
這次失敗給裴斯泰洛齊的打擊很大,失落而疲憊的他回到了自己的故鄉,開始潛心著述。1827年2月17日,裴斯泰洛齊因病與世長辭,享年81歲。在他逝世以后,人們為了紀念他,在他的墓碑上寫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All for others, nothing for himself)”等字句。這正是裴斯泰洛齊一生的精神寫照。
二、裴斯泰洛齊的初等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齊最大的貢獻之一就在于他首次提出初等教育的問題,并系統的提出了一套初等教育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葛篤德怎樣教育她的子女》一書中,其中很多思想和觀點在當代仍然值得借鑒和學習。裴斯泰洛齊的教育觀是基于他的兒童觀的:首先,他認為“兒童生來是可教的”。其次,他認為教育具有階級性。最后,他堅持“人的天性無善惡”的觀點。基于他對于兒童的認識,裴斯泰洛齊對初等教育的目的、內容和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1.初等教育的目的
裴斯泰洛齊提出,初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兒童的德、智、體、勞諸方面的全面能力和諧發展的完善的個性。他曾說:“我的初等教育思想,在于依照自然原則,發展兒童的道德、智慧和身體各方面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發展又必須照顧到他們的完全平衡?!彼f的“自然”是指兒童與生俱來的本性,因此,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發展人的一切天賦的力量和能力,同時這種發展必須是全面的、和諧的。在《林哈德與葛篤德》一書中,他也說:“為人在世,可貴者在于發展,在于發展各人天賦的內在力量,使其經過鍛煉,使人能盡其才,能在社會上達到他應有的地位。這就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2.初等教育的內容
為了實現兒童的和諧發展,裴斯泰洛齊提出了初等教育應該完成以下三方面的內容,即德育、智育、體育及勞動教育。
(1)德 育
裴斯泰洛齊認為德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發展兒童對人們的愛。他把自然宗教當作最高尚的道德。裴斯泰洛齊把兒童對母親的愛看作是道德教育的“要求”。他指出,在母親胸懷里發展起來的愛,應該逐步地擴展到家人、鄰人以至全人類。
(2)智 育
基于他的要素教育觀,裴斯泰洛齊認為教學最簡單的要素就是數目、形狀和語言。他用了極大的精力探究了教學過程的心理學化。他說:“我長期地尋找一個所有這些教學手段的共同心理根源,”他的結論是:“使感覺得來的一切知識清楚起來的手段是數目、形狀和語言”。為此,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具備以下三種能力:①按照外形來認識不同的物休,并認清它們的內涵的能力;②說出這些事物的數目,指出它們是一個還是多個的能力;③用語言表達物體,表達它們的數目和形狀,并在記憶里保持它們的能力。
(3)體 育
體育的目的是發展和增進兒童的一切身體能力,即身體的力量和技巧。由于體育最簡單的要素是各關節的運動能力,所以體育應著重對兒童的各種關節進行訓練。兒童關節活動的能力是一種自然稟賦,是體力發展的基礎,也是體育鍛煉的基礎。從簡單的關節活動的練習逐步發展到復雜的、全身心的活動,使身體得到健美勻稱的發展。
(4)勞動教育
裴斯泰洛齊認為勞動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能夠和諧發展,培養勞動精神、技能和習慣,以便自力更生;培養優良的道德品質;發展智力,獲得知識。相應地,勞動教育的內容就是鼓勵和教育兒童在學校里從事紡織、種地和養護動物。
2.初等教育的方法
(1)要素教育法
裴斯泰洛齊終生都在追求初等教育中簡化的教學方法,以便使每一個母親都可以用它來教育孩子。最終,他提出了要素教育的理論,所謂“要素教育”就是要簡化教育和教學方法。他認為可以找出最基本的最簡單的要素,以便更好地適應兒童的自然本性,使兒童的能力均衡和諧地發展起來。他的要素教育思想全面貫徹到了德、智、體各方面的教育中。例如,他認為道德教育的要素是母愛,體育的要素是人體的關節活動,算術能力的要素是數目,語言的要素是詞,而各種形狀、繪畫、寫字的要素都是直線或曲線等等。但他著重探討的是智育或教學的要素方法,即數、形、詞的教學方法。
(2)實物教學法
裴斯泰洛齊主張盡量進行實物教學法,他建議或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向兒童出示有關的圖形,以幫助兒童更好的認識事務的特征。至于裴斯泰洛齊為什么會產生實物教學法的靈感,還是緣于一位學生的啟示。據說有一天,當裴斯泰洛齊拿著“窗”的圖片講課時,一個學生詢問他道:“從真正的窗子上不是能更好地學到窗的屬性嗎?”這一問使他恍然大悟,他自言自語地說:“正是如此,你說得很對……?!睆拇?他就直接讓學生觀察實物。
(3)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同時,裴斯泰洛齊也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主張。他認為勞動能“教會人蔑視那些跟事實脫節的語言”,幫助形成精確、誠實等品質。合理組織的勞動能促使兒童智慧和道德力量的發展。在《林哈德與葛篤德》一書中,作者大量地描述了葛篤德在家庭中帶領孩子們一邊紡紗一邊念兒歌、認生字、唱歌曲,氣氛愉快而輕松,孩子們既能學會簡單的文化知識,還能從小就掌握一種將來謀生的技能,也能賺取一定的生活費用,一舉多得。
(4)以愛的形式開展德育
裴斯泰洛齊主張從兒童對母親的愛開始入手培養他的道德意識,先培養他對母親的愛,然后逐漸地培養他對周圍人的愛。所以,教師應當父親般地愛兒童。在培養兒童道德的具體過程中,裴斯泰洛齊認為,教給兒童倫理規范是沒有用的,因為這樣只能強迫兒童遵守表面的、形式的規則,而無法培養兒童崇高的品德。必須先喚醒兒童內在的倫理情感,以此為出發點,才能進一步使他們對外在的事物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于是他主張利用典型的實際生活,對兒童進行品質教育。
(5)體育中滲透意志教育
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裴斯泰洛齊不忘滲透意志教育。比如他在伊佛東進行教育實驗時,為兒童們規定了嚴格的作息制度,其安排與眾不同,特別注重兒童的鍛煉問題。如他給學生規定:起床后預習一小時,然后進行冷水浴,再穿上汗衫跑步到運河邊,即使嚴冬,也依然如故。據說有一次,一個學生因為怕冷戴了一頂帽子來校鍛煉,結果被大家狠狠地嘲笑了一番,最后以至于帽子都被大家丟到河里去了。很顯然,裴斯泰洛齊把學生的體育鍛煉和意志訓練巧妙地結合起來,通過冷水浴,既增強了學生的體質,也磨練了學生的意志。
三、啟 示
雖然時隔兩百多年,但是裴斯泰洛齊的初等教育思想對當代的小學教育仍然有著很大的借鑒意義。
1.過于強調應試教育
當代的小學教育中,盡管一再強調和呼吁素質教育,但基于升學壓力,許多老師還是把學生的考試分數置于第一位,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老師家長甚至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以成績的高低來給孩子們定了性,有的孩子一輩子都翻不了身,這對孩子以后的發展勢必會造成負面影響。其實,小學教育還應該培養一些對孩子一生都有好處的事情,諸如強健的體魄,優雅的氣質,良好的教養,溫文爾雅的舉止,以及樂觀的態度。裴斯泰洛齊主張,教育應該首先幫助和教育兒童學會生存,獲得生存的技能,這是最基本的。
2.道德教育形同虛設
現在的小學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不科學,小學雖然開設了品德課程,但或者流于理論說教,或者形同虛設,被語文、數學、英語的老師們給挪用了。其實早在裴斯泰洛齊,他就已經提出了道德教育的一系列方法。他指出,道德教育應該著力于情感體驗,由此自發地產生道德行為。
3.忽視培養動手能力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學而優則仕”的觀點影響深遠,直至今日人們依然認為要想出人頭地,考學是最好的出路,對于農村而言更是唯一的出路。所以,老師、家長、孩子盯住的都是分數,而不顧孩子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便養成了許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這些孩子甚至有的在考上大學以后由于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得不讓家長陪讀以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這是何等的悲哀啊!
而裴斯泰洛齊是非常重視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的。他主張教育和勞動相結合,孩子們一邊進行紡紗等生產勞動,一邊學習文化知識。并且鼓勵學生們從小就學會一種手工技能以備將來謀生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