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7 10:56: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態農業發展思路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業經濟是我國立國的根本,目前農業經濟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了實現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目標,各地農業部門應積極探索加快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思路,從而有效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綠色化、現代化以及技術化發展。
一、增強農民群眾的農業綠色生態循環經濟意識
由于我國大部分的農民群眾受教育程度水平偏低,整體的農業資源的利用和環保等公共意識較為淡薄,因此在增強農民群眾的農業綠色生態循環經濟意識時,可通過展示一部分典型示范項目等形式,指導農民群眾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從中進行相關內容的培訓,使農民群眾親身感受和掌握農業資源和環境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提高其對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的認知度。同時,還可以積極宣傳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給農業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運用可預見的經濟收益以激發出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增強其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主觀能動性,做到自覺了解循環經濟原理,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生態循環農業的建設過程中來,從而營造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良好氛圍,進而取得理想的經濟成效。
二、立足農業生態環保推進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的建設
首先,加大生態循環農業建設方面的投入力度,一要制定有利于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財政政策,安排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專項資金,規劃好生態建設、技術培訓、經驗交流和試驗示范的補助方案,同時減免相應的稅費,提高發展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的補貼;二要拓寬投入渠道,建立多種形式的投入機制,積極引導、鼓勵社會資本對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進行投資,以此來保障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具備充足的資金;三是金融部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金融部門應制定優惠的生態循環農業信貸政策,增加對生態循環農業的政策保險險種和覆蓋面,在有效解決農戶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資金需求的同時,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此外,建立健全綠色生態循環農業建設發展的激勵體系以及獎懲機制,要積極倡導、鼓勵開展植樹綠化與水土保持等農業領域的綜合性開發,加大對大型農業生態工程以及農業資源保護區的投入。
其次,強化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當地農業部門要綜合分析、研究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積極倡導、引領農民群眾依據當地生態資源環境來有效發展綠色生態循環農業,嚴格控制化肥、農藥等各類化學物質的使用,加強有機肥、無毒性生物肥料的引進和施用力度,進而有效降低各類農業生產污染源,同時還要注重對水土流失的治理。此外,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還必須強化農業領域的標準化建設,充分發揮標準化建設的導向作用,從而保證綠色生態循環農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三、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管理體系的建設
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管理體系的建設,明確農村生態環境建設與管理之間的關系及職能,做到管理和建設同行。故此,應當建立健全引領機制,有效指導農村生態環境的建設發展,積極引導各地方政府以及農民群眾的行為,有效配置及重新組合城鄉資源,并不斷進行改進與優化,全力扶持與鼓勵環境友好型措施的具體實施。與此同時,還要建立政府資金與金融資金之間的相互聯動體系,并充分發揮市場的積極作用,有效形成社會資本引領機制,拓寬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所需資金的投資渠道。另外,各地政府要設置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專業機構并組織與協調農業生態環境取得可持續發展,做好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統籌兼顧工作。
四、強化農業技術體系建設以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一)加大生態循環農業技術開發力度并加以支持,有效提高生態循環農業的技術水平。目前我國不斷加大對生態循環農業技術發展的財政投入,各地政府在此基礎上應不斷地吸引社會各方資金,形成多元化生態循環農業科技投入機制,致力于生態循環農業科學技術體系的建設和研發上,逐步形成投資與收益相掛鉤的新機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我國生態循環農業的技術創新提供了相應的基礎。一是為了進一步促進生態循環農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要加快生態循環農業科技成果的應用率和轉化率;二是加強推廣應用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測土配方施肥、畜禽排泄物治理、秸稈還田等行之有效的技術措施,促進生態循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深入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示范點和示范工程,推廣立體養殖、生態種植以及物質循環多級利用的生產養殖模式,擴大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空間,達到資源循環發展以及節約的目標。
(二)現階段我國農業種植的間作套種、休耕輪作以及精耕細作等技術與經驗已十分成熟和豐富,因此綠色生態循環農業技術的創新應在充分汲收傳統農業技術之精華的基礎上有效進行。但現代社會是新技術、新設備層出不窮的時代,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還需要高新技術的支持,部分發達國家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已開始廣泛應用生態工程技術、生物技術、現代信息技術以及遙感技術等,有效實現了生態循環農業的信息化、技術化以及標準化生產,這需要我們學習和借鑒。
五、結束語
建設生態農業是促進傳統農業轉變成現代農業的有效途徑,其自身不但與我國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相符合,還能夠增加廣大農民的經濟收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現階段,上思縣已經被列為我國國內建設生態農業的示范縣,這為上思縣區域生態經濟以及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一次難得機遇。為了促進該縣生態農業可以得到進一步發展,根據上思縣的農業發展現狀,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思路,具體如下。
1上思縣生態農業發展的基本狀況
上思縣位于廣西南部,被外界稱作天然的氧都。該縣工管轄4個鎮、4個鄉,總面積為2816km2,耕地面積高達5.87萬hm2,其中有3.26萬hm2種植甘蔗,種植作物品種非常的單一,且每年都使用大量的農藥及化肥,致使上思縣面臨著嚴重水土流失以及生態破壞等眾多問題。所以,當務之急應該制定一套合理的農業發展方案,以促進上思縣農業持續發展。
2上思縣農業發展中的問題
2.1沒有建立先進的農機基礎設施
很多蔗區都不存在灌溉設施,有的蔗區雖然建立了干渠網絡,但卻沒有支渠通向各個田間地頭,且干渠的利用率也非常低,因此甘蔗種植效益一直都得不到提高。加之農戶本身沒有較高的水利化程度、不具備先進的農業設施以及較大的高產農田建設比例、較高的耕地產出率以及質量。同時,甘蔗的實際生產未實現機械化,依舊應用人工進行施肥、除草及種植與噴藥,且應用機械收獲甘蔗還在試驗的階段。此外,由于上思縣在基礎設施方面不能抵御較強的臺風及干旱等眾多自然災害的能力,所以這些問題的真實都阻礙上思縣生態農業的發展腳步[1]。
2.2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大型企業不但少且還不是非常強
就上思縣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投資方面不具備良好的投入渠道,投入和需求間存在的差距較大,尤其是市及縣政府在農業方面的投入較為有限。再加上這些年農藥以及肥料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使甘蔗種植成本逐漸升高,農民負擔越來越重。而在上思縣范圍內,只有上上糖與昌菱公司具有較大的規模,其余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且還沒有充足的生產資金及先進設備和技術人才的支持,因而只能生產一些初級產品[2]。同時,很多企業都未與農業產業之間建立起良好的聯系,并且與農戶間一直是買賣關系。所以,企業便沒有較強抵御風險的能力,也沒有充足的精力應對市場競爭,慢慢地就被市場所淘汰了。
2.3調整農業結構較慢
2015年上思縣農林牧漁業之中,農業產值占總產值的65.83%,比2013年下降了1.36%,筆者對上思縣近3a的農業結構進行了調查,詳細變化趨勢見表2。由此可知,農業結構的實際調整速度相對較為緩慢。長久以來,廣大農民一直都應用傳統的模式進行種植與養殖,且還沒有充分應用當地的特有資源,依舊使用單家獨戶以及分散式的方式進行生產經營[3]。農業生產主要把農戶分散經營作為主體,且規模不大,節約化程度也非常低,致使現代化的生產方式以及科學技術難以得到進一步推廣和應用,進而促使農產品單價和效益得不到明顯提升,生產能力無法提高,難以形成規模化的經濟效益。
2.4農民沒有較強的生態農業生產意識
上思縣生態農業的建設才剛剛起步,因此還未向廣大農戶宣傳生態農業的發展政策保障、法律法規與科技支持等眾多體系,且投入機制以及市場機制也沒有完全建成,生態農業對于農業增效以及經濟增長也沒有較大的貢獻。所以,社會對其未加重視,導致農業生產者不能樹立起節約生產及安全生產與清潔生產的意識。再加上農業人口大多數都是50~60歲的人,且他們還沒有較高的文化素質以及較強的專業技能,極容易被傳統觀念所約束,不能順利進行生態農業生產。
2.5農業產業化化相對較低
現階段,上思縣的農業生產模式依然在使用較為傳統且粗放型的模式進行生態經營以及管理。其實際專業化與標準化水平都相對較為低下,市場占有率不足,缺少能力強、輻射范圍廣的龍頭型企業對其進行帶動。現階段上思縣中還不具備能夠具有良好競爭力農業加工企業,農業產品等加工產值長時間得不到上升,在農產品深加工方面還存在嚴重的欠缺,使上思縣大部分農產品都是以原料的形式進行交易。再加之農業合作社會社水平相對低下、資金鏈支撐不足、農民自身組織化欠缺、生產加工技術嚴重不足等,這些問題都會使農民和市場以及農產品加工企業之間聯系不貼切,進而使生態農業連接機制較為不完善,不能將產業有效的轉化成經濟優勢。
3發展思路
3.1發展生態農業
加強對沼氣、發電以及測土配方施肥等農機具研究和開發,并將其納入農業發展規劃之中,農業技術研發人員還必須重點研究生態農業的實際應用技術。同時,將提高資源的具體應用效率作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核心,將節水、節種及節肥與節地作為發展重點,向廣大種植戶推廣節約型播種、耕作、施藥、施肥、沼氣利用、養殖、灌溉和廢棄物利用等眾多技術的應用與實際示范[4]。加強生態農業技術的服務以及培訓工作,定期組織開展生態農業技術發展的服務、推廣、信息與交流等一系列活動,保障在發展生態農業的基礎之上獲得更高的社會以及經濟效益。
3.2生產“三品一標”農產品
大力支持由發展產業帶動高技術含量及生態效益明顯與強動力的生態農業發展企業。倡導各大企業應用工程與生物等眾多高新技術,開發、加工農產品、有機廢棄物與農副產品等,擴大其加工規模,增加生產總值,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建立以生態農業發展為依托的企業,使生態農業可以持續發展。應用先進的環保以及節能技術,提倡節能、綠色生產,把以前污染后期處理生產模式轉變為生產全過程的嚴格控制,真正做到“零”排放生產[5]。同時,政府應用大力支持生產基地的建立,從產品的生產源頭進行有效控制,打造綠色、無公害、有機與具有地理標志的農產品,既“三品一標”產品,進而促進產業帶動力得到提升。
3.3建立生態農業的激勵機制
加強生態農業發展的政策以及體制環境建立,應用政策來帶動生態農業不斷向前發展。同時,要對生態農業技術的具體開發以及示范與應用加強重視,倡導農民購買能夠進行施肥與秸稈還田等先進機械,并給予他們一定資金補貼,引導一些農村金融機構制定貸款制度,以使各大企業和農戶能夠獲得充足的貸款資金來發展生態農業。針對那些需要建立大規模生態農業發展基地的企業,必須給予他們充足的資金補貼或者投資,同時對于一些節能產品還需要制定相應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以使上思縣生態農業可以得到良好的發展。
3.4大力宣傳生態農業發展
集中全縣所有的力量,應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以及方法,對有關政策、法規以及知識進行全面宣傳,營造一個良好的農業發展氛圍,一一解決廣大人民在農業方法方面存在的眾多認識問題。把生態農業的發展企業以及生態示范農戶與農產品生產基地作為有機載體,豐富生態農業的宣傳內容,擴大眾多典型影響的范圍,讓廣大人民可以實實在在的看到生態農業給他們帶來各項收益,真正積極主動的沿著明確的生產方向進行農業生產[6]。對于生態農業的教育宣傳應該重點向農戶介紹以下內容:處理畜禽的糞便及農藥空瓶與塑料薄膜等農業廢棄物的知識與方法;指導廣大農戶對垃圾、沼液及秸稈和糞便進行再利用,并把它們當作成農田肥料,進而促進生態農業穩定發展。
3.5建立健全的市場以及土地經營制度
一直以來,規模經營的問題都為阻礙上思縣生態農業發展主要因素之一。循環經濟為規模性的經濟,如果沒有相應的規模,那么就不會獲得到良好的經濟效益。所以,根據依法、自愿及有償的原則和聯產承包責任制度,倡導一些種植大戶、養殖大戶、經濟能人、大型企業及農民合作社與工商企業等眾多的經濟主體,應用轉租、轉讓、轉包和互換等方式來流轉農村的土地,促進土地快速集中。最主要的就是應該對村上的干部進行培養,使他們成為林場主或者是農場主,并通過集中示范,全體農戶參與的方式,形成“由一戶帶動全村,由一村帶動眾多村,再由多村構成一個完整的生產基地”的新生態農業發展格局。與此同時,根據“共同承擔風險,一同分享利益”的發展原則,建立農戶與大型企業的利益關系,使農業市場的實際經營水平得以快速提升。
4結語
上思縣生態農業的發展才剛剛開始,其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所以,應該重點開設典型的培育模式,并從種植、養殖等單向產業向多業組合的生態農業方向上發展,最終促使整體朝著生態農業方向不斷發展。
作者:黃志勇 單位:廣西上思縣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
參考文獻:
[1]王歐,張燦強.國際生態農業與有機農業發展政策與啟示[J].世界農業,2013(1):48-52.
[2]季凱文,彭柳林.地形地貌多樣型地區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探析——以江西省為例[J].江西農業學報,2014,26(4):125-128.
[3]黎振強,楊新榮.生態農業投入產出的經濟利益誘導機制研究[J].經濟問題,2014(12):104-110.
摘要院生態休閑農業是我國新農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產業支柱,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如何促進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化良序發展,是當前理論界需要探討和研究的課題,本文通過分析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化的涵義,對其進行產業化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解讀,同時對其發展思路進行探討,以期指導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實施。但生態休閑農業的產業化發展模式的具體構建和實證分析等,將是筆者日后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 院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院F327 文獻標識碼院A 文章編號院1006-4311(2015)27-0033-03
0 引言
生態休閑農業是以生態景觀資源為物質基礎,以鄉村旅游為載體,滿足人們對原生態自然環境和風土人情生活的追求,是對傳統農業經營方式的創新,是將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有機結合,實現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協同發展的的新型產業模式。隨著全國各地生態休閑農業的蓬勃發展,諸如生態資源過度開發、項目重復、游客垃圾遍地污染環境等現象。想要真正使生態休閑農業成為新農村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就必須尋求一種能夠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促使農業、農村、農民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基于此,本文提出我國的生態休閑農業需要借助產業化發展思路,使生態休閑農業走綠色產業化發展之路。
1 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必要性分析
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是指以市場消費者需求為導向,以生態資源合理開發為基礎,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以生態休閑農業產業鏈中的領軍企業為核心,通過一體化、專業化、集約化經營,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的主導產業帶動相關產業共同發展,真正發揮生態休閑農業的規模經濟和產業集群效應。
1.1“農業、農村、農民”經濟改革的戰略轉型
“農業、農村、農民”(簡稱“三農”)問題一直是農業經濟改革中的重要議題。從總體來看,當前我國農業基本上仍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尚未形成規模經濟。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全面來襲,傳統的農業結構已不能適應經濟的快速發展,如何有效應對國外集約型農業的挑戰、加快產業轉型、提高農業經濟競爭力已成為當今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嚴峻事實。
于此同時,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通過實行和引進科學農業技術,部分農業經濟強縣實現了連續豐收,大大扭轉了農產品短缺的市場局面,從總體上包括糧食在內的大多數農產品的市場供給已進入充裕階段,這既反映了農村經濟建設的卓越成果,但也帶來市場的供需失衡,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場預測和規模運作,農民的收入不能得到穩定保證,因此,創新農業經營組織,積極進行市場化運作成為深化農村改革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在戶籍制度改革和農村土地征收之后釋放的大量剩余勞動力,如何解決和穩定這部分人群的生活也是“三農”問題的關鍵之一。
由此,只有實行農業產業戰略轉型、創新農業經營組織形式、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才能解決農業發展的深層次及長遠問題,而生態休閑農業的興起和蓬勃發展為農業生產與經營形式的戰略轉型指明了方向。生態休閑農業一方面可將單純生產性農業向較高附加值的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實現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有機結合,發揮產業集群效益,另一方面可借助原農業生產資源,拓展農業生產的內涵和外延,發展集農業種植、生產、加工與休閑、游覽、科普推廣、農產品展示、銷售、農家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特色農業形態,為農業注入了新鮮活力,可以為區域農業、農村、農民帶來豐厚的經濟收益。
1.2 社會休閑需求增長的市場推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帶薪休假制度的推行等外部利好,社會消費結構已由生存型和溫飽型轉向發展型和享受性,從國外內休閑旅游的人數和收益的增長數據可以看出,市場對休閑產業的需求空前暴漲,并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享有天然生態資源的生態休閑農業來說,自然而然成為都市人們休閑旅游的首選,這也為我國的生態休閑農業旅游提供了巨大的潛在市場。生態休閑農業不僅是滿足人們休閑生活需求的途徑之一,更是一種綜合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創新產業類型,只有借助于產業發展思路才能真正提升區域休閑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的競爭力,提高人們對休閑產業的市場滿意度。
1.3 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
生態休閑農業是在生態環境資源合理開發的基礎上,將農業和旅游有機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可以為農業、農村、農民帶來豐厚經濟收入,然而在經濟利益的刺激下,全國各地不顧當地生態環境條件,紛紛上馬休閑農業旅游項目,造成盲目開發,缺乏整體規劃,集約化程度低,項目重復,人工痕跡明顯,景區垃圾遍地,環境遭到破環,競爭力弱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都與生態休閑農業的本質要求相違背。
因此,促使生態休閑農業實施產業化發展是實現“三農”經濟改革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傳統農業向綜合性農業產業跨越的必然之路。
2 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可行性分析
2.1 市場需求潛力分析
從生態休閑農業的主要客源分析,一般以城市居民為主,這其中既包括向往自然風光、體驗人文風情的年輕白領階層、三口之家、退休老人,也包括滿足培訓、拓展訓練等工作需求的單位團體等。
根據相關部門的調查顯示,城市居民中有30%的人愿意到郊外體驗生后,有50%的人有去郊外旅游的意愿,生態休閑農業“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的經營模式,不僅能夠調節人與自然的平衡,實現城市和鄉村和諧共存的發展,而且能讓更多人了解和重視農業的生態綠化功能,提升農業科學化發展的創新能力。
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截止2013 年末,我國城鎮人口近7.4 億人,城鎮化率達53.73豫。城鎮人口的日益增多及城市群空間分布密度加大讓更多的城市人需要在工作之余舒緩心情,釋放壓力,這為生態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市場,同時對生態農產品的熱衷消費也成為農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2.2 產業資源供給分析
生態休閑農業產業的良性發展離不開各地豐富的生態資源,包括地域風貌、人文環境、特色農業文化等,我國地域遼闊,擁有獨特的地形風貌,且南北各有差異特色珍貴的農業景觀,并且各地的民族還仍保留著自己的風土民情、鄉土文化、農耕生活,加上我國農產品種類豐富,在滿足人們基本生活需求以外能夠挖掘更多的市場價值,這些產業資源都為生態休閑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其有利的物質基礎。
隨著人們休閑需求的不斷開發,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市場運作體制的不斷創新,生態休閑農業將不僅僅是一種旅游娛樂的方式,更是一種市場化消費時尚體驗,能夠給社會大眾和農業經營者帶來更多的價值。
3 對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相關建議
3.1 合理選擇產業化發展模式
對國內外已有的一些農業產業化運作模式進行整理和分析后發現,就國外而言,一般有專業協會模式,即是由社會團體牽頭,將分散的農場或農戶依靠市場開拓和技術、信息服務等環節聯結起來,形成利益分享、相互依賴的社會化生產和銷售服務體系;或農業企業模式,即是由一些專業化企業進行直接投資,建立大規模聯合發展農業公司,形成產供銷垂直一體化企業;或是合同制模式,即是由一些私人企業與農場主簽訂業務合同,明確雙方經濟責任和利益;或是合作社模式,即是由小、中農戶自由加入,全體社員共同協商處理事務,在生產、交易中統一決策行動,共享農業加工增值收益。
就國內而言,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主要有“4+2”模式,4 即是指“市場+企業+基地+農戶”,2 即是指“研發中心+培訓中心”,其中,市場是導向,企業是橋梁,基地是基礎,農戶是關鍵,而研發是核心,培訓是手段,或是“企業+農戶”模式,即是社會化企業與農戶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通過合同結成產加銷一體化的經濟實體,圍繞一種重點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建立優質產品生產基地,以社會化服務為紐帶,以優勢企業為龍頭,實行市場牽龍頭,龍頭連基地,基地帶農戶,或是“中介組織+農戶”模式,即是以中介組織為依托,創辦各類農產品生產、加工、服務、運銷企業,組織農民進入市場。此外,我國還有“專業批發市場+農戶”的模式。
由于當前我國在生態休閑農業方面的相關扶持政策和制度還不夠完善、市場化運作薄弱、專業指導人才匱乏,因此在借鑒國內外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的基礎上,并結合未來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化模式創新方向,我國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模式可以采取農業企業和“4+2”綜合模式,一方面優選社會化企業,與當地農戶們合作成立一個股份合作制企業,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研發技術、制定市場營銷策略、經營培訓等,而另一方面農戶則提供土地資源、勞動力以及特色文化資源、生態農產品等。由于農戶既是被管理者,也是公司股東之一,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標下,必然會與企業共同積極合理地發揮資源優勢,推動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
例如目前全國知名的“多利”品牌,便是上海多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上海、北京等全國10 多個省份的當地農場、農戶進行產業戰略合作的行業先鋒。
一方面多利農業公司以綠色有機農業和生態休閑農業為核心,通過網絡信息平臺,超市直銷等營銷方式宣傳自身品牌特色,吸引潛在客戶,并在有機農莊園區基地開發一系列特色休閑項目;同時在綠色農產品加工和銷售過程中自組車隊,與優質冷鏈服務商結成合作同盟,從綠色農產品生產源頭直至最終客戶的整個過程加強控制,構建綠色農產品的高效供應鏈運作體系。
而另一方面各地農場(如北京大興留民營生態農場)則利用十余年有機認證的基地和豐富的有機種植經驗,結合多利農業公司現代化企業管理優勢,先進的蔬菜加工、包裝、冷鏈配送系統及物聯網、互聯網的深層次應用,為市場提供品質優異的有機農產品。多利農業公司聯合農場產業化運作生態休閑農業的這一經營理念和模式必將推動我國生態休閑農業向規模化、現代化發展。
3.2 統籌協調產業鏈利益相關方
根據分析,傳統農業產業化發展只是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對農產品加工、銷售等,是產業鏈的上下游直接延長,而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不是或不僅僅是產業鏈的簡單延長,它不僅具有傳統農業產業化的所有功能,同時還具有觀光、體驗、休閑等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功能的實現都依賴于農業生產。
所以,生態休閑農業的產業化發展離不開產業鏈利益相關方的共同協作,具體來說,就是要從全局出發,既要綜合考慮產業鏈上下游中的農業資料供應商、休閑農業園區、(種植和經營)農戶、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銷售商、消費者(游客和農產品購買者)等,又要考慮旅游公司、冷鏈服務商、有機食品餐飲服務商等并行利益相關者,進行一體化管理。
3.3 積極儲備和建立產業化發展人才庫
在生態休閑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中堅力量,只有擁有優秀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才能為產業化運作的實施和深度開發帶來新鮮理念和創新途徑,因此,為保證生態休閑農業發展有足夠高質量的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需要積極儲備和建立產業化發展人才庫,具體來說,一方面是要深入基層,廣泛調研,確切掌握解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人力資源需求,為各部門建立系統、真實的人力資源現狀數據庫提供決策依據。并為從業人員的培訓、招聘信息及時公布提供可靠依據與高質量服務;另一方面是通過以中職、高職為核心的職業教育,設立與生態休閑農業發展相關的對口專業,逐步建立生態休閑農業專業人才的培養鏈條,并構建人才開發、考評和激勵機制,形成系統開發、層次鮮明、重點突出的人才培養機制。
3.4 積極發揮政府在產業化發展的主導作用
生態農業經濟是在農業再生產中生態和經濟有效聯系和相互結合。在農業生產中,需要先進行自然生產,然后在人們有目的的農業技術操作及各種農事活動中,將活勞動和物化勞動作用到農業生態系統中來,在相關技術的指導下,有效的將生態和經濟結合起來,從而實現自然能量和物質的轉化循環。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耕地資源短缺、資源利用率不高、生態環境惡化及農產品污染等堵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我國需要加快發展生態農業業經濟,走出一條與我國國情相適宜的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之路。這就需要們在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生態保護意識,有效的解決當前農業生產存在的問題,使用綠色肥料有效的改善土地的質量,確保農產品質量的提高。同時利用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理念,能夠有效的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有效的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生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農業生產技術落后。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但相較于城市而言,當前我國農村地區普遍落后,農業生產技術低下,農業生產技術及生產工具相對落后。由于農業技術水平不足,從而對生態環農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制約影響,在農產品轉化和農業資源循環利用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另外,當前農村技術人員缺失,農產品產量和質量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農業經濟在發展上存在著后勁不足的問題。
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雖然近年來我國農業經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與生態農業的目標還存在較大的距離。當前我國農業生產結構十分單一,而且部分地區由于受制于地理位置和傳統種植方式的限制,多以種植業為主,畜牧業、林業和漁業的發展十分滯后,所占比重也可以忽略不計,存在著產業結構嚴重失衡的問題。
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當前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大量農民涌入城市,這就導致當前留在農村從事生產的人數越來越少,多以老弱病殘為主,這些人勞動素質普遍偏低,而且自身文化水平十分有限,信息閉塞,這就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提升,不利于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政府扶持力度不夠。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農業生產技術較為落后。我國生態農業起步較晚,再加之當前在生態農業發展中,政府扶持力度不夠,從管理、銷售、價格體系、資金及技術等方面都需要加大扶持的力度,從而有效的擺脫傳統農業經濟發展之路,加快推動生態農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思路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是發展生態農業的關鍵。積極促進傳統糧食作物向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共同發展的轉變,重視農
林牧副漁的全面發展。充分利用和享受惠農政策,結合當地資源條件調整生產布局,不斷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力度,實現產業結構優化。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各地發展生態農業的重心有所偏頗。要根據自身的資源與氣候條件,發展特色農業,建立特色產業帶,增強本地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規劃中要因地制宜,在種植中要因優取勝,積極開發優質化的產品。提高土地利用率,發展優勢產業、特色農業,緊緊圍繞特色資源的開發,培育發展支柱產業和龍頭產業,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
努力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投入是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關鍵所在。發揮農業科技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對其進行相關培訓。第二,大量引進高科技人才,對農業進行有效指導。發展生態農業必須將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和先進的科技優勢相結合,以科技為支撐,用現代技術改造農業,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優勢,不僅僅能提高農民素質,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和競爭力。
發展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要求循環利用資源,是將廢棄物轉變為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模式。循環經濟要求減少環境污染,合理利用污染物,防止資源浪費。也就是說,生態的整合效應就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中之重,通過建立一系列的循環機制,來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這樣既可以降低資源消耗,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進而實現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建設新型農業社會服務體系。政府積極建設新型農業社會服務體系,完善信息服務、質量監管、產品市場、金融服務體系,促進農業生產協調發展。推進農業信息化、產品優質化的發展,拓寬無公害農產品市場,加大對農業的經濟支持與技術扶持力度,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建設生態農業經濟環境。隨著當前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需要有效的控制農業環境及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趨勢。加快推動生態農業示范基地的建設,進一步對農業環境保護進行監測,嚴格控制和治理鄉鎮企業污染及農業自身污染問題,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利用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有效的實現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為農業打造良性循環及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經濟發展環境,更好的推動生態農業的實現。
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以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和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因地制宜地利用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和現代科學技術來規劃、組織和進行農業生產的一種農業,其目標是實現農業的高產、優質、安全、高效,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增長,并最終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發展生態農業,要立足自身優勢,協調促進發展與環境之間的和諧。
一、鹿泉市農業基本現狀
鹿泉市地處冀晉交通咽喉,區位優越,自然條件良好,農業基礎扎實。全市山區、丘陵、平原各占1/3,擁有耕地42萬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3萬畝,地形條件優越,水利條件較好,農業機械化水平較高。
近年來,鹿泉市充分發揮緊鄰省會的區位優勢,著力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業產業化。一是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得到推廣,建成了東辛莊、臺頭兩個特菜基地和大河、永壁等無公害蔬菜基地,認證面積達到6.5萬畝。二是建成了上寨、白鹿泉、宜安3個萬畝優質大棗生產基地,4萬畝優質小麥基地和羊角莊、南寨等6個集生態觀光、農事體驗、休閑采摘于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觀光農業園區,特別是全力扶持滹沱河都市農業、上寨休閑采摘等特色園區建設。全市17個農產品注冊了商標,農產品生產逐步走上品牌化、標準化、產業化的發展軌道。先后被農業部和省政府確定為糧食、小雜果、瘦肉型豬和肉牛生產基地,是省城郊型農業科技推廣生產示范基地,中國農科院農業科技綜合示范市。
二、鹿泉市生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技術體系有待完善
生態農業是農、林、牧、副、漁和某些鄉鎮企業在內的多成分、多層次、多部門相結合的復合農業系統。在一般情況下,農民群眾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對這一復合系統進行科學設計,而是簡單地照搬另一個地方的經驗,盲目跟風,這往往在本地難以取得成功。目前在鹿泉市生態農業實踐中,農民群眾素質不夠高,用地不夠合理,導致土壤肥力下降、資源浪費,同時,缺乏技術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傳統農業技術如何與時俱進,也包括高新技術如何引進及在本地如何廣泛推廣等問題。
2.機制缺乏
(1)缺乏必要的政策激勵機制。生態農業的推廣普及和發展需要政府的支持,這種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必要的政策激勵機制。激發農民群眾的正確動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智力效應,從而保證生態農業能有效的存在和發展。雖然我市的農村經濟改革比較成功,但是對于生態農業政策的貫徹落實,還存在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有些地方的土地、水等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地保護和利用。
(2)缺乏有效的能力建設機制。生態農業的發展建設,需要廣大基層農民群眾的積極參與。有效的能力建設機制就成為必要,以使農民群眾自覺自愿參與這一活動,并能夠自力更生地通過生態農業發展經濟,謀求科技致富之路。但是目前我市并沒有建立比較有效的能力建設機制,廣大基層農民群眾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訓與學習的機會,生態農業的整體推進存在障礙。
(3)生態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但是目前在農村地區,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只有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發展經濟才能更好地了解、尊重農民群眾的意愿,使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生態農業要在農業經濟中發揮主要作用,必需延長產業鏈,促進生態農業的產業化水平。目前,我市的生態農業產業化龍頭還不夠強大,輻射帶動能力弱,生態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
三、加快鹿泉市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
1.形成與鹿泉市實際協調的農戶、企業、地方政府和諧協作的整體
強化生態農業真正意義上的綜合性和多元性,根據生態、自然、經濟、社會、市場條件,發展高效實用的生態農業模式。農民群眾是生態農業發展的基礎,農民自身的積極性是發展的前提;地方政府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手段引導扶持農民發展生產,是推動發展、保證發展的力量;企業既可創造就業機會,又可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生態農業發展。
2.充分發揮農民群眾在生態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農民群眾不僅是糧食和飼料的生產者,而且是農業資源的重要保護者和管理者,在制定各項農業政策時要將這一點充分考慮,通過政策措施的激勵,發揮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農民群眾自覺采取保護農業資源措施,從事現代化的生態農業生產,改善服務,成為推動生態農業發展的力量。
3.加強教育培訓,加大推廣力度
生態農業的發展不僅需要農民掌握先進的現代技術,而且需要認識理念的提高,因此應高度重視教育培訓的作用,增強生態農業發展理念的認識,提高農民實施生態農業實踐的技術水平,造就一批農村科技人才。建立起聯系學術研究者、農業管理人員和農民的網絡,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部門之間的合作,促進有益于發展生態農業的技術和方法的引進和推廣,加速生態農業的發展。
4.推動生態農業產業化
提高生態農業產業化的科技含量。積極引進和推廣關鍵性實用技術,及時解決生態農業產業化中存在的技術難題,這就要通過高等院校、科研推廣部門的技術人員與農民結合,在生產實踐上不斷創新。
重視區位優勢。區域優勢的最終體現是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應控制和減少化肥農藥的危害,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提升生態農產品品牌效益,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扶持龍頭企業,促進優勢農產品產業化發展,帶動千家萬戶推進技術創新。
一、引言
農業在我國的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三大基礎產業之一,它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工業生產等都提供了大量的農產品和材料。由于其地位特殊、作用關鍵,因此在新形勢下,我們應該轉變農業發展的理念,堅持我黨提倡的科學發展觀為農業的指導思想,不斷改變經營管理方式,促使農業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真正的實現農業生態化、科學化等。就我國農業的現狀來看,仍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發展水平、規模都無法得到最好的發展,要想確保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繼續發揮作用,我國就應該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改變傳統農業發展道路,實現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進步。
二、生態農業經濟
(一)生態農業經濟的特點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業這一重大產業也有了新的發展理念,我國對生態農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首先生態農業有著開放性和局限性并存的雙重特點,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不斷改進農業技術,吸取國外先進的經驗,但是在發展生態農業時要注意合理的開發、利用我國土地資源;其次生態農業的發展可以促進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生態農業的發展可以有效的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從而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此外,生態農業的發展進步需要將很多資源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有機結合起來,確保資源和技術的相輔相成,也就是說強調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自然環境,只有這樣農業才能真正得到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生態農業經濟的現狀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是傳統農業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弊端很多,僅僅依靠勞動力和資源投入來獲得產量的方法無法促進經濟的增長,因此我們需要改變農業的生產模式。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新機遇應勢而生,這一新機遇將面臨多方面的挑戰,比如說農業產業結構的不合理、農民素質不高、社會環境嚴峻等等。
(三)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黨提倡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確保農業得到可持續健康發展。在這樣一種社會背景下,應該構造生態農業系統,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科學、合理的調整農業結構,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可以有效的提高自然資源使用率、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保證對環境的保護、提高農民的收入、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等。
三、新時期如何發展生態農業經濟
(一)提高農業科學技術水平
有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做支撐,生態農業系統才能有極高的生產力。由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因此我們要重視科學技術對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水平推動農業生產力的進步,這就是“科技興農”,這就需要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素質,不斷向其灌輸科學知識、為其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培養出一批有著極高素質的勞動生產力;此外,發展生態農業還需要不斷引入新人才,加大對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視力度和相關知識宣傳力度,做好對生態農業的指導工作。只有這樣提升農業的科學技術水平,積極實現科技創新,才能真正發揮生態農業的作用。
(二)合理調整農業生產結構
生態農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及時了解國家制定的惠農政策,充分使用當地資源,保證生態農業的發展有足夠資金支持,這樣才能有發展的動力。此外,要尊重生態農業的發展規律,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制定科學的農業發展方案,合理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確保自然環境不被破壞的前提下實現生態農業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三)完善農業社會服務體系
我國還要重視建立和生態農業相關聯的法律法規,確保惠農支農政策的出臺,適當對生態農業的產品給予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重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加大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破壞和污染的監管、打擊力度,盡可能減少亂砍濫伐、圍湖造田、非法占用耕地等多種現象的發生。
除此以外,還要重視把農村以及城鎮地區的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盡可能提高自然資源的使用率,解決農村勞動力閑置的問題,確保生態環境的保護、自然資源的節約以及國民經濟的發展三位一體,走生態農業的發展道路。
四、總結
“互聯網+”戰略下發展現代農業對農業綜合性改革具有積極的意義,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農業發展對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優化具有戰略作用,傳統農業需要從農業生產角度與互聯網的深入融合,形成良好的農業互聯網發展理念,對整個農業產業化創新具有重要的影響。農業產業化運行的過程中要從戰略模式角度進行優化,確保產業現代化步伐不斷加快,形成良好的產業互動管理局面,為農業綜合性發展和產業升級營造良好的平臺和條件。
一、“互聯網+”戰略下生態農業對農業經濟效益提升的意義
1.“互聯網+”戰略下促使農業發展要從生態農業的全面發展思路出發,為農業經濟效益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實現對農業的全方位控制和綜合性管理,為農業的全面優化和綜合性創新具有積極的作用,實現農業的全面協調性發展,確保農業綜合性改革能夠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中得到全面的體現,提高農業現代化管理水平,為生態農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互聯網+”戰略下農業經濟效益提升與農業的全面創新要形成良好的互動管理局面,確保農業發展模式與農業現代化優化管理方案結合在一起,提升農業的綜合性管理效率,為農業的全面性協調性發展營造良好的條件。2.“互聯網+”戰略下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是生態農業發展之路,需要從生態農業的綜合優化角度出發,全面形成自然農業發展方式,為資源的增值創造積極的條件。互聯網平臺下農業現代化發展要從資源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角度出發,形成良好的資源可持續發展,為農業生態的良性循環創造良好的平臺,確保農業綜合發展能夠在綜合性農業改革的過程中發揮關鍵性作用,提升農業的現代化優化管理水平,為農業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實現對農業的全方位控制,為農業的全面優化和經濟的全面發展創造好的機遇[1](P41-42)。現代農業發展與開發利用保護要形成良好的互動管理局面,確保農業規范化運行能夠與資源融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資源創新管理平臺,為資源創新和資源的管理形成控制局面,提高互聯網信息化農業管理水平。我國農業經濟效益全面優化控制的過程中要從生態環境創新角度進行互聯網優化,確保互聯網平臺下農業現代化優化管理方案能夠順利實施,營造良好的互聯網信息管理平臺,提高互聯網優化管理方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水平,為農業經濟效益優化營造良好的條件,實現對農業經濟效益的全面提升,為農業升級創造新的機遇。3.“互聯網+”戰略下農業現代化發展要從綜合效益提升的角度進行分析,形成良好的生態農業發展戰略,對促進整個農業產業化運行具有積極的作用,為提升農業現代化管理戰略,確保農業進行優化升級,實現農業效益的全面發展,提升農業的綜合性發展水平,為農業的全面協調發展和經濟效益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2](P21-23)。確保農業能夠在現代產業升級中發揮關鍵性作用。農業現代化發展要從資源充分利用角度出發,形成質量優異的農產品管理方案,實現對農業的全面性協調性發展,為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和優化管理創造良好的機遇。農業經濟效益提升與經濟效益優化的過程中要從互聯網技術管理的基本思路出發,形成良好的互聯網經濟管理模式,為互聯網技術下農業現代化管理創造良好的條件,確保農業能夠步入快速化發展的態勢,形成農業現代化發展局面,為農業的全面優化和互聯網農業的全面發展創造積極有利的環境。農業生態效益和綜合效益的提升是個系統性工程,具體運行過程中要從農業綜合性發展的理念出發,形成產品多樣的農業管理信息系統,為農業效益提升創造綜合性管理平臺,積極穩妥的提高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實現對農業的綜合性效益管理。
二、“互聯網+”戰略下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效益提升研究
1.提升互聯網發展農業的基本思路。“互聯網+”戰略下農業正步入生態化發展的軌道,需要從生態農業發展的基本戰略出發,形成良好的農業基本發展規律,提升農業互聯網發展的基本思路,為農業互聯網優化和創新營造良好的條件和平臺,確保農業現代化發展能夠發揮有效的作用,提升農業生態化發展的基本思路,為農業綜合性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3]。農業可持續發展對農業綜合性改革會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在農業各項指標優化中要形成互聯網發展理念,確保農業經濟效益能夠順利實現,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創造積極有利的條件。生態農業發展與互聯網技術的深入融合是提升農業經濟效益的重要舉措,在新的發展態勢下農業發展要從內生性發展的基本戰略出發,形成農業全面協調發展的綜合思路,為農業各項指標優化創造良好的條件,實現農業的全面規范可持續發展,為農業生態經濟可持續高效運行產生良好的作用,提升農業戰略性發展水平,為農業的全面優化和組織模式創新創造新的動力。農業經濟效益提升與多層次農業需求關系要緊密結合在一起,為農業與龍頭企業與互聯網融合營造良好的環境。“互聯網+”戰略下農業發展要從可持續發展思路出發,形成良好的互聯網發展模式,確保互聯網發展能夠與農業戰略發展結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互聯網發展思路,為互聯網各項戰略目標的農業發展模式創造良好的平臺,為農業現代化與互聯網全面系統的融合,提升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為農業可持續高速發展創造新的環境,實現對農業的綜合效益管理,為農業各項指標的深度優化和基本思路的全面形成創造新的思路。2.要與新經濟協調模式緊密結合,營造良好氛圍。“互聯網+”戰略下生態農業發展要與新任務和經濟協調模式緊密結合,為創造性提升農業生態性經濟效益指標營造良好的氛圍,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為各項經濟效益指標實現創造新的條件。互聯網戰略下生態農業發展與全面協調模式要形成綜合性發展思路,為農業現代化發展與全面系統性效益機制緊密結合,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夠符合戰略性指標要求,為農業各項效益指標的全面實現創造新的條件,提升農業現代化管理思路,為現代化農業經濟效益全面實現創造新的模式[4](P46-48)。農業經濟效益提升與綜合效益實現的過程中要形成良好的生態效益管理戰略,為生態效益的資源模式創新創造良好的條件,確保農業資源優化與生態合理性結合在一起,發揮互聯網技術的綜合性作用,提升農業現代化管理水平,為農業現代化模式創新和綜合環境保護結合在一起,為形成良好的經濟效益提供重要的保障。“互聯網+”戰略下農業經濟效益需要和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長期經濟效益發展思路,為農業的全面戰略性指標的順利實現創造新的環境。農業經濟發展與生態優化要緊密融合,形成協調發展的基本思路,為農業全面生態合理性發展創造新的模式,為農業生態建設的總體思路形成和經濟效益指標的優化營造積極有利的條件。農業經濟效益發展模式要與互聯網全面協調發展融合在一起,確保互聯網能夠在農業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綜合性的管理模式,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與動態協調發展形成有效的互動。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業生態環境要形成良好的互動管理機制,確保農業經濟效益實現的基本思路與互聯網戰略進行全面的對接,形成良好的農業工程管理措施,確保農業生態管理機制與農業經濟效益進行全面的聯動,為農業經濟效益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3.優化各項經濟效益指標,提升綜合管理水平。“互聯網+”戰略下農業發展與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基本模式要結合在一起,確保農業各項經濟效益指標能夠得到優化,提升農業經濟效益綜合管理水平,為農業全面戰略目標實現營造積極有利的條件。我國經濟學家劉勁哲指出“農業或將成為我國互聯網產業的下一個風口”。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全面協調發展是緊密結合的,需要從經濟效益模式發展的思路出發,形成生態農業長期追求目標,為農業的戰略性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5]。農業經濟結構模式與經濟效益提升要形成綜合性發展的基本思路,為農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營造積極有利的條件。確保農業能夠增效,同時農民也能增收。農業經濟發展要把質量與效益結合在一起形成綜合性發展模式,傳統農業技術與農業效益要形成綜合性發展戰略,確保農業全面優化與農業的發展模式在聯合在一起,形成綜合性長期農業發展戰略,為農業經濟模式創新創造新的思路。農業發展要從建立良好的創新經濟機制,確保經濟效益能夠在資金投入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為資金和技術的全面融合創造良好的機遇。農業發展與農業經濟發展要引入多元化發展思路,為農業各項評價指標形成良好的技術管理環境創造新的機遇。建立農業經濟技術保障體系是農業與互聯網融合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從各項經濟指標體系建設的思路出發,形成良好的生態農業發展環境,為農業科學管理和全面技術保障創造新的條件。農業經濟指標與農業管理認證模式要結合,形成良好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戰略,為農業現代化技術支撐和全面的技術模式創新創造新的思路,對提升農業經濟效益和優化農業發展結構具有積極的意義。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要形成良好的互動管理局面,為農業互動化創新機制優化營造積極有利的條件。農業可持續發展與農業全面協調有效融合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確保農業生態發展規劃與農業經濟效益提升是全面的、系統的、可持續的,要建立完善的經濟效益提升控制管理機制,確保各項經濟效益指標能夠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張永杰.我國現代農業科技的發展趨勢與工作重點[J].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1).41-42.
[2]王壽辰.農村土地流轉問題探析[J].當代農村財經,2015,(4).21-23.
[3]劉勁哲.中國還非世界第一大經濟體[J].江蘇建材,2015.
2、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
第一,生態農業是農業現代化以及農業經濟發展的趨勢。生態農業的發展可以有效的遏制現代農業生產對于生態資源的破壞,保護生態資源。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迅速,農村人口數量不斷增加,農業生態資源與農業生產的矛盾不斷突出,部分地區農業污染較為嚴重,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難以實現持續發展的目的。要解決以上的問題,就必須要對農業生產方式進行改進,大力的發展生態農業,建立以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生產率為目的的農業生產體系。與此同時,生態農業的發展也可以更好的提高農民收入,優化農村經濟產業結構。
生態農業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可以適應市場對農業產品的多樣化需求。與此同時,生態農業可以與當地特色產業進行結合,并且以農業生產為主導產業,更好的培育龍頭企業,達到農業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目標。生態農業的發展從經濟角度來看,可以更好的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經濟體系,建立良好的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局面。生態農業的發展既可以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同時又可以實現農業經濟持續發展,達到農業發展戰略性調整的目的。
第二,生態農業建設與發展是農業發展的長期目標。生態農業的宗旨是實現農業的持續發展,并且重視對農業可再生資源的利用,不以降低環境質量為代價,保證農業的持續發展。生態型農業很好將傳統農業技術精華與現代農業先進技術進行結合,并且以生態環境發展規律為基礎,形成一個經濟效益高、生態合理的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農業的發展,將農業環境改善與經濟增長進行了良好的結合,達到了農業發展的長期追求目標。
第三,對于生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要確定合理的發展思路,并且對于生態農業的區域布局進行合理的規劃。針對于生態農業發展的需求,要結合我國國情的實際特點,并且針對于自然規律與市場經濟規律,制定科學有效的發展措施,最終達到遏制環境惡化,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首先,在思路上,要以改善農業生產環境為首要目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促進農業綜合生產力的發展,以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為生態農業發展的依托。對于農業地區生產改進上,要加強對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切實的提高農民的收入。
對于農產品生產中的污染問題,需要注重改進,保障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性,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其次,在生態農業布局上,要按照重點突破與穩步推進的原則,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有規劃的生態農業試點,推進生態農業試點工作。無污染、無公害的農產品是生態農業中的重要發展內容,只有從生態的角度,對于我國畜牧業、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多個產業進行發展,才能保證我國農業產品的競爭力,建立以生態資源高效利用為主體的生態農業技術型的保障體系。最后,在新時期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建立合理的創新機制,針對生態農業的特點,強化相關技術支持,并且對于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完善,真正的使相關資金得到有效的利用。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8-0306-01
目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農業作為我國的重要支柱產業,其持續、穩定的發展,直接決定了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水平。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是現代社會持續發展中的重要內容,只有真正的做到生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豐富資源,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現階段,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核心戰略由以往提高農民收入,逐漸的加入了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任務,建立持續發展的農業經濟已經成為了重要戰略規劃。
1 生態農業的特點
1.1 生態農業兼具局限性與開放性
由于現如今,我國在生態農業方面的研究工作還處于初級階段,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技術手段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生產的要求。所以,我國必須要吸收國外先進的技術,并結合我國地廣人多的現狀,使得我國的土地面積能夠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先進的技術開發土地資源的同時,必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既要保障生態農業的經濟利益,又不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1.2 生態農業系統具有有機性
為了保證農I生態系統能夠有效的運行,在生產過程中技術與管理人員就要各司其職,合理的運用生產技術,使土地資源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所謂生態農業,就是要農業生產與保護環境同步并進,利用現有的人力資源在土地上面進行農作物生產,并且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土地資源的最大利用率。
2 生態農業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2.1 可以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通過走生態農業發展之路,能夠有效保護農業可再生資源并及時對環境質量進行改善,并確保更好地推動農業的經濟的快速發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遵循生態農業的宗旨和理念,在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及保護環境的同時,還能夠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2.2 從根本上轉變農業經濟的發展模式
近年來,我國對農業發展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在政策上加大了傾斜的力度,農業經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農村生產生活有了較大的變化,農民社會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農業人口數量的增加及農業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這是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農村水資源及耕地資源被污染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難恢復,農村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涌入城市,當前從事農業生產的多為老弱病殘人員,這對農業生產質量帶來較大的影響。通過發展生態農業,可以有效地轉變農業經濟的發展模式,通過構建可持續農業生產體系,從而實現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快推動農業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3 可持續發展觀念下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路徑
3.1 發展能源型農業經濟模式
通過深入可持續發展觀念,正確地處理好農業生產和資源環境間的關系,避免通過破壞生態環境換取經濟利益的現象發生。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減少化工產品的使用頻率,結合國外的先進經驗,發展生產技術,有效解決農業生產的問題。保證我國農業生態系統的和諧穩定發展,選擇適合生態農業的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降低能耗,減少對化工產品的依賴,在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有效發展能源型農業經濟模式。
3.2 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
從生態的角度出發,了解農業生產規律,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依據因地制宜的理念,調整和優化當前的農業生態系統,合理利用農業資源,處理好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關系,農業生態系統的各部門需用科學的態度發展經濟活動,提高生產力,促進農業生產穩定地進行。在農村地區有效發展環保產業,并且帶動其他的產業,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通過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引導,開發出更具有生態效益的高附加值產品,走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農業發展道路。政府出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政策,為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支持。
3.3 完善農業社會服務體系
建立健全的農業社會服務體系,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為保證生態農業市場的平衡,政府需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生產綠色產品,并且指導農民將綠色農產品走出國門。開展規模化的農產品經營試點,轉變農業生產結構,放寬農產品的市場準入制度。在此基礎上,強化可持續發展觀念,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維護生態平衡,嚴禁亂砍亂伐的行為。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促進我國的生態農業經濟發展。
3.4 大力發展和優化農村地區的環保產業
在農村地區建設和發展環保產業是具有優勢條件的。通過環保產業的發展,可以有效的帶動農村地區其他產業的進步。并且在發展環保產業的同時,還能夠與外部的生態環境建立起友好的關系,即“環境友好型農村社會”。這樣一來,不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改善生態環境,還能夠開發和銷售環保產品和高附加值的農產品,使農業的生態化道路更加寬闊和平坦。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與資源節約與農村環境保護相關的優惠政策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道義上和經濟上的雙重動力。
生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因素,我國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這項任務是艱巨和長久的,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和教訓,還要加強生態農業建設的法規制度約束力,保持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涂洪強.可持續發展觀的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思路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4(29):249.
1.1 政策機遇良好
2010年5月召開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提出“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構建生態安全屏障,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同時出臺了一系列加快發展的政策,為農業發展,特別是生態循環農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1.2 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生態循環農業以生態安全、食品安全為前提,以沼氣為紐帶,將設施農業、畜禽養殖等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實現了廢棄資源的再利用,形成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的農業經濟體系,實現了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大效益,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因此,生態循環農業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1.3 農業資源區位優勢明顯
奇臺縣氣候條件獨特,光熱水土等生態資源豐富,擁有宜農土地200萬(667m2),農作物年種植面積在163萬(667m2)。適宜生產優質小麥、玉米、啤酒大麥、裸仁南瓜、打瓜、豌豆、糖料甜菜、油葵、高淀粉土豆、各類雜糧、辣椒等各類蔬菜。糧草充裕,畜禽養殖規模大,年內牲畜最高飼養量達到310萬頭(只),出欄牲畜206.7萬頭(只),家禽1100萬(羽),是做大做強生態循環農業的天然寶庫。此外,奇臺縣距首府烏魯木齊僅200公里,具有獨特的地緣優勢、區位優勢和特色農產品優勢。
2 奇臺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發展現狀
奇臺縣現有戶用沼氣池6734座,完成“改池、改圈、改廁”配套建設4200戶,建成生態溫室3000座,生態家園生態循環經濟示范村5個,溫室沼氣生態示范戶260個,2010年將新增700戶。主要推行“畜-沼-菜”庭院經濟模式和“禽-沼-菜”種養小區模式,使沼氣、標準化養殖小區、無公害基地和沼氣“四位一體”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加快,為畜牧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了重要平臺。如金奇萬頭豬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和奇臺縣鑫源種豬場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項目已基本完工,建設總容積為1600 m3,每座大中型沼氣池年產沼氣21.5萬m3,可為300戶農民供應清潔能源,年節約煤炭585 t,年產沼液1.4萬t、年產沼渣661 t。通過加工轉化,使畜禽糞便得到集中處理。奇臺縣秸稈還田量為872 t,堆肥量為9.1 t,秸稈青貯量達到14萬t,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44萬(667m2),農作物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80萬(667m2),以上措施的實施,減少了化肥和化學農藥的使用,避免了不合理使用,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
2.2 存在的問題
2.2.1 思想認識不夠.技術體系還有待完善
目前,農戶對生態農業的認識不到位,還不了解生態循環農業的實際意義,因而,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意識和愿望不夠強烈。生態循環農業的技術體系尚不健全,還沒有建立起一套能涵蓋“生態”、“循環”全部內容的較為完整的技術體系。
2.2.2 農業面源污染嚴重
據2008年開展的農業污染源普查結果表明,現今種植業污染主要有農用地膜、化肥和農藥。地膜年用量13.7 t.殘留量1.95 t;農田化肥年使用量462 t,使用量仍然偏高;養殖業污染表現在農村人畜糞便的處理方面不到位,部分規模化養殖場的畜禽糞便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影響了環境衛生和村容村貌。
2.2.3 秸稈循環利用率有待提高
奇臺縣是農業大縣,農作物秸稈產量大,年秸稈產量為24.6萬t,因各種原因,部分作物秸稈被焚燒、隨意丟棄,造成能源浪費、環境污染,用作其他方面的有163.1 t,因此。秸稈循環再利用空間比較大。
3 奇臺縣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主要措施和建議
3.1 制定發展規劃,理順發展思路
按照奇臺縣委提出的“生態立縣,農業穩縣,旅游興縣,工業強縣”的發展思路,以培育和發展生態農產品為著力點,依托優越的自然環境、獨特的氣候、肥沃的土壤、優質的水源和無工業“三廢”污染等條件,高標準、規范化地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促進農業和環境協調發展。
3.2 加強生態農業的宣傳和技術培訓。營造發展氛圍
采取新聞媒體、農業信息網、農技110、發放資料等方式,深入宣傳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在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和保障生態安全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和意義,引導群眾樹立生態安全和資源再利用的觀念,引導農民積極參與和支持循環農業發展,營造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3.3 加強生態循環農業技術創新,完善技術體系
結合奇臺縣氣候地理條件和農業生產實際,重點在生態循環農業技術創新方面下功夫,研究總結利于本縣長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模式,合理利用資源,優化生態環境。將秸稈還田、生態沼氣工程、測土配方施肥、標準化生產等諸多方面有機結合起來,研究農業固體廢棄物堆肥無害化處理技術、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中的施肥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整合集成一套完善的技術體系,為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工作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3.4 因地制宜,多種模式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結合牧民定居工程,繼續推行“畜-沼-菜”庭院經濟模式,一次性規劃,讓牧民長久受益;結合日光溫室生產基地和畜禽養殖小區的發展,推行“畜禽-沼-菜”種養小區模式,這兩種模式都要以沼氣清潔能源利用為突破口,建立健全沼氣建后服務體系,提升沼氣池運行水平和質量,發揮其聯結畜禽養殖、溫室蔬菜種植的作用,促進人畜糞便、作物秸稈等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生產沼氣、沼液和沼渣,解決農戶炊事照明用能需求,清潔、衛生、無害化的沼液、沼渣用作農作物肥料,保證農產品品質,保護和改善農村環境衛生,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贏。此外,結合農業生產實際,探索并推行“農作物種植一畜禽養殖一畜產品精深加工一廢棄物處理再利用”生態模式、“畜禽養殖一糞便一沼氣一有機肥一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生態循環鏈、“農作物秸稈一綜合利用”生態循環鏈等多種發展模式,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節本增效。
3.5 推行標準化生產,打造生態農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