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7 10:56:3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管理經濟學的理論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每個企業的運作都離不開必要的經濟理論和管理知識,商業銀行的運作也包含其中。只要通過對管理經濟學的學習,就可以了解經濟理論在企業運營決策過程中的科學理論依據,為企業實現業務目標提供經濟分析工具。如果一個企業能成功地運用管理經濟學原理建立自己的經營策略,并把它應用到日常商務管理中,將會給企業的運營帶來很大的好處。如何把企業運營和經濟理論有效的結合起來?
首先,可以將產品價格彈性結合需求規律,運用于市場。在市場條件下,一般商品需求規律是:所有其他條件不變,價格下降,需求量上升;價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但是,如果要為企業的市場戰略服務,就必須將需求價格彈性和市場需求結合起來。在一般情況下,任何缺乏需求彈性的產品,企業都應設法提高價格。需求彈性充足的產品,企業可以降價銷售,提高總收入。有效運用這個經濟原則,用低的價格,可以薄利多銷,進行更多的銷售。快速銷售可以提高市場競爭力,利潤率雖然低,但通過更多的銷售,更快的銷售可以增加總利潤,加快資金周轉。
再次,可以利用生產函數,對企業產品降低成本,增加產量。生產函數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與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又稱短期生產函數。公式為:q = f (l ,k0 )k0不變 ,l增加帶動產出增加。譬如說,康柏公司從1993年起開始改革傳統組織形式,在蘇格蘭的工廠試行“三人勞動組”制,結果證明這種組織形式大大優于流水線,每個工人的產出提高23%,實現了目標。“三人勞動組”運作情況如下:生產流水線一般由20名工人參加,每個人只干一種活。改革是將流水線的全部工種交給3個人承擔,每個人要干6種~7種活。如第一個人負責把要組裝的部件準備好;第二個人負責把那件組裝到個人電腦的機殼內;第三個人負責全部測試工作,確保所有線路暢通無阻。“三人勞動組”的優越性表現在:(1)占據廠房面積小,平均每平方米的產出比流水線提高16%。(2)流水線的方式使電腦在組裝的過程中觸摸人數多,不但延長產品組裝時間,而且增加影響產品質量的機會,因為電子產品質量的高低同被觸摸的人數多少成正比。(3)流水線一旦出現故障或其中的一個成員在操作中發生問題,20個人都要停工,而小組若出現問題,受影響的則僅限于3個人。但是“三人勞動小組”要求每個工人能夠干多種活,他們必須經過多方面的培訓方能上崗。在這個案例中還運用到了邊際產量原理,即在其他生產要素投入量固定不變條件下 ,該可變要素投入量變動一個單位所導致的總產量的變動量,公式為:mpl =q/ l,邊際產量是可變的,它涉及到固定的要素的數量,在一般情況下,單位可變要素平均配置的固定要素越多,邊際產量就會更大;由公式可知,在總產出不變時,勞動力的減少可使產量增加。
從內部因素的影響,中國理念的商業銀行及其制度的缺乏,制約了其內部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從概念上講,沒有將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這兩種關系有機統一,有一個片面的業務發展和風險規避的兩個極端片面強調的重點。也沒有真正建立全面風險管理,整個過程缺乏,品種齊全,完整的風險管理意識的概念。風險管理制度,雖然在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個現代商業銀行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往往商業銀行的初步建立只能做到“看起來像”。管理制度的發展滯后于風險的發展最終建立還沒有完全垂直,獨立的風險管理制度,風險管理部門的設置,業務流程,崗位職責,也仍然有許多違反內部控制原則的情況。
從實際角度來看,金融詐騙和其他商業銀行系列事件的出現或發生重大案件是對內部控制失控的反應。失控客觀和主觀的原因很多,外部原因是對重新審核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外部審計的不足,也沒有對商業銀行監管當局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正確的評價標準,內容,方法和措施;銀行的內部原因主要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缺乏監督和約束機制,會計,控制或管理控制失靈,信息不充分交流,有效的內部審計評價和監督缺乏。深層次的原因是中國商業銀行缺乏有效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
首先,企業在決定上要做很多市場需求的分析。市場需求,價格彈性的產品分析,以確定產品價格,來判斷什么價格可以提供最大的利益。通過定價策略,一個企業決策者,以改善企業狀況,就必須明確產品的價格彈性,價格彈性不足,不夠靈活削減下來,否則,就是自我毀滅。預測價格彈性是發展市場營銷計劃的關鍵。通過價格的營銷推廣,交易折扣,產品抽獎等,以實現利益最大化企業管理者,你必須了解不同客戶群體
和特定商品的價格彈性的喜好。也就是說,要知道是否銷售價格上漲抵消了單位收入的下降。從經濟管理角度出發,在一般情況下,一個企業從零產量開始,首先需要一個更高的價格,然后慢慢地降低價格,因為利潤最大化的輸出總是在適當范圍內的需求彈性。顯然,如果企業能夠自覺地使用和管理的理性思維的經濟原則,我們就可以得到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1問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依據研究對象來對現代西方經濟學進行分析,一般情況下可以劃分為研究經濟資源最佳配置的微觀經濟學以及研究經濟資源最佳使用的宏觀經濟學,兩個重要分支型學科,宏觀經濟學一般情況下是會將整體國民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核心內容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因為宏觀經濟學的研究角度是整體經濟運行,因此其所研究的領域當中包含的是,長期經濟穩定以及持續增長問題,短期經濟波動問題、就業問題以及通貨膨脹問題等,比方說貿易問題、國際收支問題以及匯率問題,因為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都是有關于國民生產總值、總投資以及銀行信貸總額等國民經濟領域當中發生比較大變動的法則,宏觀經濟理論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解決的問題是,怎樣才可以讓各項經濟資源得到有效的應用,具體措施是政府在對行政、經濟以及法律措施加以一定程度應用的基礎上,通過使用財政、貨幣以及產業等宏觀經濟政策,來讓整體國民經濟運行得到優化調整。
2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學科研究的對象
經濟學的產生,是為了讓人類自身需求無限性和資源稀缺性之間的矛盾得到緩解,其所面對的兩個問題較為嚴重:第一,人類的需求及欲望具有無限性。第二,資源具有一定稀缺性。不斷發生變化的欲望和需求重要程度不同,相對來說稀缺性比較強的資源也有被選擇的特征,經濟學研究的并不是資源稀缺性問題的形成原因,而是在資源稀缺性問題的影響下,出現的資源選擇及配置問題,極為有效的資源應當得到正確的應用以及有效的配置,以便于可以讓人類社會需求得到滿足,所以經濟學應當站在資源稀缺性的角度上,研究怎樣才可以讓稀缺性比較強的資源得到科學合理的應用,在此情況下就將經濟學劃分為資源配置以及資源應用兩個獨立的分支學科,分別是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將資源科學合理配置當成是前提條件,致力于研究現有的資源為何難以得到充分的應用,并逐步在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找尋出來可以讓資源得到充分應用的方法,在此情況下應當讓三個問題得到解決:第一,充分就業這個問題,因此資源是否可以得到充分的應用,產量是否可以達到最大數值,怎樣才可以讓資源閑置以及浪費問題得到解決,在此基礎上涉及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社會勞動力是否充分。第二,通貨領域中的問題,換一種說法就是貨幣的實際購買能力,無論是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問題,貨幣實際購買能力發生的變動,會對資源的配置以及應用造成一定影響。第三,經濟增長問題。和經濟增長因素之間關系較為密切的因素是經濟資源投入量以及生產率,也就是讓經濟資源得到動態合理的配置以及應用,以便于可以對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及合理性做出保證,逐步在國民經濟領域當中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個目標,在此情況下,宏觀經濟學自然應當將國民經濟當成是研究對象,針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將決定國民收入的問題作為中心問題進行研究,也應當在整個經濟運行流程當中涉及的各個經濟變量進行研究分析,具體一些來說,就是針對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以及投資總量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分析,也應當針對經濟資源應用問題衍生出來的社會經濟問題形成原因及應對措施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就可以提出可行性比較強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對國民經濟穩定性及安全性做出一定保證,這是宏觀經濟學的研究目標以及任務。
3現代宏觀經濟學理論在中國的應用
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逐漸進入到中國社會,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在這期間,經過了否定批判、部分吸收以及借鑒應用等適應階段,之所以西方宏觀經濟學理論在中國的應用十分曲折。第一,以前,中國經濟將政治經濟學作為指導思想以及理論基礎,現代西方經濟學作為一個“后進者”,如果想要在整個經濟學領域當中得到認識與接受,需要經歷一個比較長的過程。第二,以前,中國施行的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計劃經濟體制,和西方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體制之間的差異性比較強,中國進入到改革開放的嶄新社會經濟發展時期之后,雖然逐漸向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轉變,但是經濟轉型需要一定適應時間。第三,從本質的角度上對西方經濟學進行分析,西方經濟學其實具有雙重性質,既具備宣傳資產階級意識的形態性,又具有對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客觀總結性。針對宏觀經濟學宣傳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這一特征,應當秉承的是否定態度;另外,因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市場經濟”領域當中有一定共同點,西方經濟學對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做出的總結,可以將經濟社會客觀存在這一個現實呈現在人們眼前,逐漸演變為應當吸收和借鑒的內容。當然在對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進行借鑒的時候,不應當完全照搬,應學習并消化有效性比較強的部分,爭取可以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怎樣才可以讓西方宏觀經濟學理論知識得到適當的應用,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從市場經濟運行性質的角度上分析問題,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以及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下的宏觀經濟調控理論,其實都是針對現代市場經濟運行客觀規律進行科學合理的總結,通過施行科學合理的宏觀調控措施,來對國民經濟總量的均衡性做出保證,與此同時讓經濟結構逐漸得到優化調整,除去上文中所說的這些作用之外,也可以對國民經濟發展穩定性及安全性做出一定保證,逐步推動經濟社會得到全面的發展,從而也就可以在我國和國際接軌的過程中,起到一定促進性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新云.宏觀經濟預測理論及其在中國宏觀經濟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15.
引言
隨著旅游業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地位的不斷提升,政府在旅游業管理中的職能問題逐漸被提上議程。而經濟學中存在兩種對于政府在公共事務管理方面的觀點:一種強調自由主義,即放任市場調配資源,由市場來決定資源的去向,尊重市場的自發力;另一種強調理性決策,如著名的凱恩斯學派所支持的國家干預主義理論在實踐中的運用,認為政府應當通過政策干預調配資源,決定資源的去向。
當前國內旅游業已經處于急速發展的狀態,相關的問題也不斷暴露出來。此時探究政府在旅游業中應當扮演的角色——是作為“旁觀者”還是“干預者”就具有了現實的意義。本文將基于部分經濟學理論分析政府在現在的旅游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建議。
政府旅游管理的經濟學理論基礎
(一)產業經濟學理論
1.產業結構理論。產業結構理論認為經濟的增長是一個產業的數量、結構和水平均衡發展、不斷提升而促進的過程,而非簡單的數量上的擴張過程。產業數量的發展即為國民經濟中產業的成長、成熟,產業相關經營者由無到有、由有到多的過程,伴隨著此過程必然會出現國民經濟某些衡量指標總量(如GDP)上的數字增長;產業結構的發展是指以產業數量的增長為前提和基礎,不同產業通過分配有限的生產要素,其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結構份額不斷優化從而引起產業逐漸興起的過程;產業水平的發展則是指存在于某一產業的生產技術、組織管理能力、經營能力等綜合指標的不斷提高過程。以上所述的產業結構三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如果這三方面中任意一個要素的發展處于低水平層次,與其他兩個要素的發展處于不配套狀態,那么此產業發展所促成的經濟增長也會是畸形的增長。
2.產業組織理論。產業組織理論致力于研究出可以促進市場有效競爭、最大化規模經濟效益的市場資源配置秩序。產業組織理論最早可追溯至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如何合理分工以節約社會成本。在其后的發展過程中,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劍橋學派、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新制度主義學派分別在產業組織理論的雛形中注入了對規模經濟效益的進一步研究和從交易費用、產權理論等角度出發對產業組織演變的新解釋。產業組織理論的探究和進步有助于政府引導產業合理發展,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效益。
在一定意義上,產業經濟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制定出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產業政策。諸多現實案例也進一步證明了,通過產業政策的相應調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市場失靈”的情況,增強本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但是在產業經濟學理論中需要注意的是,產業政策并非恒久不變,事實上它是一個動態演進的過程。各國要根據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在某種情況下,實施政府干預的硬性產業政策在另一種情況下,則需要減少政府干預度,實施干預程度較小的軟性產業政策。
(二)市場失靈理論
市場失靈理論是指市場在進行資源配置時存在局限性,由此便引出了另一個理論:政府失靈理論。由于實際中缺乏嚴格符合假設條件的“完全競爭市場”類型。而政府也并非“理想政府”。因此對于資源的配置而言,無論是單一的市場調節或是單一的政府干預均會存在不足之處。
市場失靈。在西方經濟學的論述中,市場失靈有以下幾種情況:信息不對稱,公地悲劇,負外部性。現實的經濟運行過程也證明了,完全放任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不能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經濟的正常運行既需要將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主要手段,又不能完全放任其自發運行。需要政府的適時干預,針對市場調配的缺陷制定出相應的調整政策。
政府失靈。政府的干預也不一定能解決一切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政府自身宏觀調控方式不當,力度掌控不足或過度,導致政府干預無效而無法彌補市場失靈情況。其次,政府干預引來企業尋租行為,本來存在的問題不能得到解決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最后,社會經濟活動錯綜復雜,市場瞬息萬變,決策者掌握的信息不足或決策能力的局限性都增加了政府決策干預失誤的幾率,進而導致政府決策失靈。
因此在現實中,市場不萬能,政府政策也不是“靈丹妙藥”,只有將市場調節和政府干預最優組合,才會達到更好的經濟調節效果:即經濟學家所推崇的“凸性組合”。
政府旅游管理的現存問題
本文按照政府旅游管理之前、管理過程中、管理政策制定后的順序總結了由政府管理現存問題:
(一)旅游管理實踐先于理論產生
我國政府在實施旅游管理之前,缺乏指導實施具體管理行為的理論,這就意味著政府對旅游管理的實踐是一種缺乏配套管理理論基礎的實踐,自然所執行的政策無異于“空中建閣”。與旅游產業演進發展的實際情況相比,理論研究的滯后和支撐不足直接導致了諸多難以解決的現實問題,如應對出境旅游快速增長的策略無法出臺。旅游法的規范難以快速確立等。
我國旅游法從1982年起數易其稿,很大程度上也源于薄弱的理論基礎無法支撐復雜現實問題的解決。1982年,國家旅游局召集諸多專家,組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起草小組和工作小組,希望完成旅游立法方面的初稿。但其后經歷二十余年,修改十多次,此法仍然遲遲難以出臺,直到2013年才正式頒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立法機構與法律界高層意見不一致,另一方面由于國內旅游法制研究方面的專家較少,故而旅游立法工作只好長期停留在籌備階段,然而現實中的旅游管理行為卻在不斷面臨著新的挑戰。
(二)剛性統一忽視差異化訴求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時,默認的機制為“全國統一領導,地方政府具體負責,部門互相協調,各方聯動執行”。這樣的政策內容在很長一段時間曾經促進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但隨著各地旅游資源差異的不斷擴大,曾經的“剛性統一”政策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地區旅游管理中的問題,各地政府開始發出“由統一化到差異化管理”、“由剛性轉向柔性政策”的訴求。
在我國經濟發達的部分地區,地方政府進行旅游管理時,希望嘗試造就地方特色、符合地方風格的管理模式改革,卻常常由于與中央要求有所沖突遭遇改革阻力,在諸多經濟較落后的地區也出現了諸如此類的問題。地方政府在旅游產業發展管理中缺乏自,受到的上級政策束縛較多,面臨著改革的重重困難。
(三)交叉利益難以協調
我國的旅游多頭管理模式造成了諸多部門交叉利益的存在,因而在諸多管理政策出臺之后、實施當中,部門對旅游管理的相關規定無法達成執行一致性,存在諸多爭議。事實上,由于我國國家層面下達的很多政策具有普適性,不具有直接操作性,需要其中涉及到的旅游產業相關部門經過協調后制定出具體詳細的條規,更加劇了再協調過程中的部門博弈。例如,2001年國發9號文件初時起草中提出了對入境旅游者實行退稅制度的建議,其后遭到了有關部門的堅決反對,這進一步證明了國家層面的政策有可能觸及到某些部門的利益,進而造成一些旅游管理有利政策的流產。隨著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牽涉到的利益關系也變得更為復雜,這對我國政府應當如何更好地發揮其旅游管理職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政府旅游管理的實踐路徑
(一)區域聯合推進理論研究
根據區域旅游資源的特點,促成區域聯合開發機構的形成,結合我國經濟發展和旅游業推進的現狀,利用區域高校分布優勢,邀請專家學者對不同區域在旅游產業定位、旅游市場細分及選擇、景點定價機制、景點開發策略、推廣營銷政策等相關專業理論進行深入研究,由區域聯合開發機構積極開展專家討論會,解決政府在實際旅游管理當中遇到的問題。除此之外,重點關注與我國旅游發展演變過程相似或相近的國家,借鑒其政府在旅游管理過程中的有效措施,為我國的旅游管理服務。
我國區域經濟差異化相對較為明顯,旅游產業的發展也因東部沿海、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具有不同的資源稟賦,存在著發展不平衡的特征。鑒于旅游產業原本便是一個經濟依附性較強的產業,區域之間旅游產業發展水平的差異會因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表現出較大差別。所以在對不同區域旅游產業管理理論的研究過程中,要注意結合當地的特點,研究出針對性較強的理論,以便其可以真正地指導當地政府開展旅游管理的工作,而不是制定出一些具有通用性的“紙上空文”政策,對于現實沒有較大的指導意義。除了對區域差異化的研究外,研究重點還要考慮到民族差異、邊緣地帶的管理方法,使理論具有一定的彈性。
(二)允許區域性差異化的存在
目前,我國各區域之間旅游產業發展不平衡,雖然有先天的資源優勢和資源劣勢決定的客觀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政府管理和旅游資源營銷的主觀原因。國家應當鼓勵差別化管理,允許區域性差異化的存在,推進區域旅游業差異化演進,進而協調各地旅游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國家應當適度授予地方政府對旅游管理的自:首先,在旅游產業弱勢地區、保持優勢地區、強勢地區,中央應分別斟酌對地方政府的授權范圍,對于弱勢地區可給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力度。中央需要重視自身的導向性作用,對旅游產業弱勢地區政策有所傾斜,幫助這些區域逐步建立政府旅游管理體系。而對于其他兩類地區,可在實地考察后決定授權力度。其次,中央應在優惠政策的放開上賦予地方政府更大授權。例如,在貨幣手段方面,鼓勵地方政府采取多種方式開展旅游開發融資;通過國家開發銀行的融資政策,對中西部地區的重點項目安排導向性低息貸款;鼓勵中小旅游企業的發展;為鄉村旅游經營戶以村民聯保方式實現小額融資等。
(三)促進各利益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
在旅游管理的過程中,短時間內要改革現有的多頭管理模式要觸及各方利益,基本不具有現實操作性。所以對于各利益相關部門之間的利益沖突問題,各當事方需要互助合作。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協作進步。互助共贏。旅游業的發展是個動態的過程,是整體部門共同合作的過程,不可能由單個部門的努力一蹴而就,它需要政府部門、市場盈利機構參與主體、各個非盈利機構共同協商建設,從而逐步形成多中心管理模式,并不斷對政府管理職能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政府創新其管理組織結構。
Abstrac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is a kind of investment behavior,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rovide specialized talented person, because it is a long-term and system engineering, must according to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y determine the good person talent management plan.
Key words: economic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F279.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是一個投資與收益比例的關系問題。企業在人力資源上的投資是為了獲得利益的最大化,但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投資時將面對一系列的風險,這就使得企業必須最大限度的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風險評估和回報預測,然后采取相應措施降低風險,以期達到利潤的最大化。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風險
人力資源管理對于企業而言是一種投資,既然是一種投資就必然會有一系列的風險。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由于對人才的依賴更大,就更需要重視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風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對于企業而言是一種投資,既然是一種投資就必然會有一系列的風險。
(一)核心員工流失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出現的最大的風險后果就是核心員工、骨干員工的流失。這部分員工的離職至少帶來三大方面的負面影響:一是帶走了企業發展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術,特別是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離職往往伴隨著一個精英團隊地流失,造成一定時間段內的崗位人才空缺,影響到企業生產與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二是會對士氣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使得產效率降低,導致員工不配合企業后續的人力資源安排;三是對于一些掌握了企業技術、客戶資料的核心員工,他們的流失將對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帶來嚴重威脅。
(二)管理低效或無效
人力資源管理的目的是實現員工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所相匹配的員工,是一個企業與員工雙贏的過程。員工的知識與技能未能得到提高,或者是員工未能將其獲得的知識與技能服務于企業,從而導致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沒有實現預期目標,但可以從實行人力資源管理前后員工的工作態度、工作效率及其他企業生產經營指標的變化間接的反映出來。
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的成因
(一)外部環境的風險
由于人力資源管理周期較長,而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是快速變化的,且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因此企業在制定及實施人力資源管理方案過程中,始終會面臨著政策的規范與管理、知識與技術的更新變革、行業的變化調整、人才的競爭等方面所產生的影響。如果企業沒有認真研究外部環境的變化情況,并以此為依據,及時調整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就會導致管理滯后乃至管理不對路,造成重大損失。
(二)零管理的風險
零管理是指企業對員工的職業培訓和管理不做任何投入的做法。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許多企業只是對員工進行相應的崗前培訓,而不考慮員工上崗后的培訓和管理。一些企業家往往將管理成本轉嫁給社會和員工個人更多的是傾向于從外部人才市場聘請,對員工進行一種掠奪性的使用,僅僅支付其勞動報酬,而不考慮員工的職業發展、人員的結構優化,這就造成一方面員工的崗位技能未能得到提高,相應的工作效率直接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員工的職業危機感加強、對企業的認同感減弱,形成了不穩定的因素。這種零管理觀念指導的管理行為很難為企業提供相應的人力資源保障。
(三)人力資源規劃不當
人才管理規劃中存在的一個最普遍問題是盲目管理,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對實際工作沒有實際指導意義。目前大多數企業都存在著重培訓輕管理、重眼前輕長遠的問題。所謂的重培訓輕管理是指企業管理手段單一,缺乏整體的管理部署,導致員工的職業方向不夠明晰;在選擇管理項目時,希望通過一兩次的管理項目就能獲得一支精英隊伍,能夠一勞永逸;在做規劃時既沒有考慮企業實際發展階段的需要、也沒有考慮管理對象的具體情況等因素,管理目標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完全由管理者一廂情愿的強制推行。這些做法的最終結果就是使員工面臨較大的壓力,且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產生的效果也不會很理想。
(四)人力資源管理的執行不力
在管理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影響到項目的落實,如工作時間、個人時間與管理時間的矛盾,管理創新與抵制變革之間的沖突,其它環境和條件的變化等。同時,由于執行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是規劃與執行之間的協調與控制不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執行人員的工作態度、專業技能等方面未達到相關要求。
(五)缺乏內部成長通道
人力資源管理除了提高員工的知識與技能,還要明晰員工的職業發展目標,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激發員工自我超越的潛能。管理知識與技能得以提高,員工會自覺主動地向更專、更精的領域去學習與探索,或者是員工意志消沉喪失了追求個人理想的執著,喪失了對工作的熱情,使前期的管理效果歸于零。這樣的結果亦會對其他員工產生一個示范效應,使他們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持懷疑態度,對企業的人力資源政策產生不滿,后期的管理工作會更難開展。
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制定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規劃
一個好的規劃應該目標明確、系統完整,可以動態調整。目標明確是指要明確企業戰略發展的方向,為企業的發展預先儲備專業人員;系統完整則要考慮管理內容、時間上的要求,從內容上來說是要根據企業發展規劃的需要有計劃地進行職業技能管理,從時間上來說是對一名員工的培養要結合他本人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長期的管理,在職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管理項目;動態調控控,意味著管理者要密切注意企業經營環境、技術環境、人才供求、管理對象等主要因素的變化情況,對管理項目的目標、內容、步驟、對象等方面進行調整,保證管理效果。
(二)簽訂保證企業權益人力資源管理合同
確定好管理對象后,企業要與之簽訂管理合同。合同條款一般包括管理內容、形式、時間及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等。為防止員工專業技能提高后另謀高就,如果在員工的聘任合同中未進行有關規定,則在管理合同中,一定要和掌握了商業秘密的核心員工簽訂競業禁止的內容以保障企業的權益,在發生核心員工離職、侵犯到企業的商業秘密時可通過法律手段進行保護。
(三)注重人才儲備
管理者要提前做好人才儲備的工作,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出現因員工流失后崗位空缺而導致工作混亂的局面。在企業內部組建工作團隊,避免出現個人控制某個工作項目的狀況,工作就不會因為個人的離開而出現中斷;在實際工作,建立員工AB崗位制度,每個職位都設AB崗,在A崗位人員離開時,B崗位的可以及時補充上去,避免出現斷檔現象;同時還應加強人才的梯隊建設,以師徒的“傳、幫、帶”方式形成同一崗位的儲備人才,當第一梯隊人員離開時,后續梯隊的人員能夠迅速補充上來,保證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管理者要注意更新用人觀念,處理好人才為我所用與為我所有的關系,積極探索各種靈活的用人機制,建立人才信息庫,在需要時可迅速與相關人員取得聯系,通過聘請兼職員工、短期工,解決企業在不同情況下出現的人員缺口。
(四)加強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的建設
通過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并進行配套的制度建設,以形成企業倡導的價值體系,從精神層面上給予激勵,增強企業凝聚力,引導員工的行為方式,降低流失率。在國有企業中,如何實現這種方式呢?在管理人員選拔任用過程中,公司采取面向社會公開選拔招聘等方法,變“缺位競爭”為“全員競爭”,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進一步拓寬選人視野,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開辟了“綠色通道”。對于考核過程中反映問題或投訴事件,各級管理者須強化快速反應意識,做好疏導、溝通、解釋工作,盡量把矛盾、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升級并引起連鎖反應。在制定干部KPI考核時,也將員工滿意度、投訴事件作為對單位領導的考核軟性指標.
(五)提高專業人員的業務水平
統計在經濟與管理領域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能夠反映社會發展的基本狀況,通常反映的是國家或地區的資源狀況、發展階段、主要的經濟成果等等指標;二是揭示了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性質,通過分配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統計資料來說明;三是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的發展規律,比如兩個現象間的依存關系、比例關系、結構變化以及因果關系。統計信息的充分利用,不僅能對事物本身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還可以針對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行比較的分析,無論從縱向還是橫向,統計學都有用武之地。
這些企業的營銷管理中無處不滲透這統計學的知識。統計學作為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一門科學,恰能在市場營銷中的市場策劃階段的各個方面發揮科學決策的關鍵作用。
在市場營銷活動中,要想做到策劃準確,必須要廣泛的收集信息,科學的處理信息,以便結果準確、決策科學。統計學作為一門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科學,無論是在收集信息階段的市場調查之調查問卷設計與調查樣本的確定,還是在處理信息階段的數據甄別和數據分析,都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場分析實際操作中,主要包括統計整理與統計分析。
2.統計分析
"統計分析"是將統計調查和統計整理的結果通過各種對比,通過動態數列,指數指標分析等方法進行深入的總結,分析。形象的顯露事物變化的規律。從質的角度剖析事物數量的變動方向和變動程度。通過分析,與既定的指標指數相對照,從而得出內在聯系或結論。以此為依據進行工作調整,達到統計的最終目的。在市場本文由收集整理營銷之市場策劃活動中,要想做到策劃準確,必須要廣泛的收集信息,科學的處理信息,以便結果準確、決策科學。統計學作為一門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科學,無論是在收集信息階段的市場調查之調查問卷設計與調查樣本的確定,還是在處理信息階段的數據甄別和數據分析,都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當今的經濟管理發展
當代的經濟管理中,提倡以人為本的導向使管理方法進一步由定性向定量方向發展,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統計方法的使用。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調查,我國稅制的綠色化程度近年來是后退的,這就需要國家加大對生態經濟的投入、對環境的保護也要加強。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管理是件龐大的事情,國家也不可能把全部的調查報告放在一起查看,那么如何更清晰、直觀的表達出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經濟情況,就需要統計學的加入。經濟管理不是單一程序,這個過程中需要很多不同的因素來共同完成,統計經濟學可以簡潔、清楚的表達出經濟的現況,統計分析也是統計學在經濟中的一個很大作用。然而統計科學就它的實質來說,應該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并且可以認為是被應用于觀察資料上的數學。同一公式可以同樣地適用于絕對不同類型的具體對象,這是統計學的一個特征。經濟應用統計學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必然要利用數學方法。
引言
很多學者認為應用經濟學與理論經濟學的關系就是理論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的基礎,而今應用經濟學是理論經濟學的具體實踐和應用。然而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現在普遍存在著輕理論以及重實務的問題,而這一問題的存在使我國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受到了較大的局限。必須要認真的梳理清楚應用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夠與我國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相適應,并且能夠對我國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指導。
1.我國輕理論以及重應用的經濟學研究現狀
1.1出版界在經濟學研究中的片面傾向
目前出版界普遍的認為,相對于理論經濟學而言應用經濟學的成果更加受歡迎,因此現在很容易發表和發行關于應用經濟學的刊物或者論文。相比之下,大部分的出版社并沒有對理論經濟學研究成果具有太大的興趣,而且往往會冷淡理論經濟學的投稿作者。甚至還有一些出版社將一些硬性的規則和條例頒布了出來,要求作者如果要出版理論性學術專著必須要對相應的資助金進行提交,而且資助金額均有非常高的額度,這樣就導致理論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很難發表出來,造成了這一類高水平學術著作的嚴重流失,從而嚴重的影響到了經濟學的整體發展。
1.2不受重視的理論學術研究
在應用經濟學在我國的經濟研究學術界受到了普遍的歡迎,這樣就導致很多學者急功近利,對經濟利益和名譽進行片面的追求,特別是在研究和解決各種經濟實務的問題上存在著很多的人才,很多學者不惜運用各種手段從而能夠在應用經濟學的研究隊伍中加入進去。而現在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卻變得越來越冷門,由于經濟實務問題以及應用經濟學方面集中了大量的年輕的學者,因此造成理論經濟學研究嚴重的缺乏人才[1]。
2.導致經濟學研究出現片面傾向的主要原因
市場從客觀上調控的人們對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進行追求的行為,現在理論基礎研究具有見效慢以及收益少的特點,而應用經濟學則恰恰相反,因此不管是學校研究人員還是學生都對應用經濟學在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方面存在的巨大潛力具有充分的認識,因此使得應用經濟學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學校的研究基金大量的傾斜于應用經濟學,而經濟刊物編輯社和出版社也對市場效應和經濟利益進行片面追求,從而忽視了自身應該在學術研究中需要承擔的各種責任。總之,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應用經濟學占有了大量的資源和人才,最終造成理論經濟學嚴重的缺乏發展的動力[2]。
3.應用經濟學與理論經濟學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
從本質上來講應用經濟學與理論經濟學之間的關系就是實踐和理論的關系,理論體系告訴我們,實踐是理論的來源,而理論又能夠對實踐進行指導。然而現在在很多人看來理論經濟學只是具有學術價值,真正具有實際價值的是應用經濟學,只有應用經濟學才能夠將各種經濟問題很好的解決掉,哪怕不需要理論經濟學,只需要有應用經濟學就能夠對企業進行很好的管理,并且可以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建設的發展。然而理論告訴我們事物都是有規律的發生和發展,而且其規律具有不可替代的客觀意義,只有具備基礎理論上的支持,才能夠真正地解決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只有充分的認識到這一理論,才能夠將經濟問題產生的原因真正的找出來,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最終能夠有效的避免出現類似問題。因此,只有大力的發展理論經濟學才能夠將前進的動力提供給應用經濟學,并且能夠將各種經濟變化和現象的理論依據和價值找出來。
總之,要想真正的對應用經濟學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首先必須要將理論經濟學作為指導。而理論經濟學的發展和進步也能夠有效地促進經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因此,從本質上來講現有的片面化的重實務、輕理論的的思想屬于一種本末倒置的落后觀念[3]。
3.對應用經濟學與理論經濟學片面發展的問題進行解決的有效對策
3.1促進學術界研究現狀和觀念的積極轉變
現在我國的學術界過于傾向于對應用經濟學的研究,要想保證應用經濟學與理論經濟學實踐平衡發展,首先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學術界在經濟學方面研究現狀和觀念的積極轉變,并且將當前輕理論以及重應用的研究誤區扭轉過來。積極采用政策上的支持、鼓勵以及研究基金的投入措施從而將更多的動力提供給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將更廣闊的前景和發展空間提供給理論研究者,這樣才能夠使理論經濟學的研究中集中更多的學術工作者,使當前學術研究中存在的片面現象得以根本解決,并且充分的保證兩大學科之間的平衡發展。
3.2對經濟學教育觀念進行積極的革新
不管是學校也好還是教師學生也好都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應用經濟學與理論經濟學之間具有缺一不可一擊相輔相成的密不可分的關系,并且要深刻的了解理論經濟學指導應用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植根于理論經濟學的本質特征,并且要積極地鼓勵教師和學生展開對基礎經濟學理論的學習,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理論經濟學的學習中自覺地參與進來,并且致力于自身學習和實踐基礎理論的不斷加強,對理論經濟學進行積極主動的鉆研。
3.3對教學手段和學習方法進行創新
教師在對理論經濟學進行講授的時候要盡可能的避免采用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這樣很容易導致課堂學習變得十分乏味和枯燥,很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具體的理論經濟學教學中必須要鼓勵學生多交流、多思考以及多閱讀,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拓寬學生視野以及啟發學生思路的作用,同時還要對學生的寫作進行積極的鼓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在學習應用經濟學以及理論經濟學的時間和精力得到有效的平衡,最終能夠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4]。
3.4真正的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對理論經濟學的重要性進行強調,并不是要將理論經濟學與應用經濟學之間的關系分割開來,如果完全脫離實際的純理論也并不具備對實踐進行指導的作用,因此必須要密切地結合經濟社會的實際發展,才能夠保證理論經濟學研究的長遠進步。在對經濟學人才定向培養的時候也要注意到使經濟學研究人才真正的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緊密地結合經濟學實踐以及基礎理論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相關的理論,并且能夠更加有效的認識經濟實踐活動,最終能夠使經濟研究者能夠對所擁有的知識進行充分的運用,從而將經濟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解決掉。
4.結語
各種應用經濟學的基礎就是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由于理論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而具備了更強大的動力和支持,如果只是對應用經濟學進行研究,不具備扎實的理論經濟學基礎,那么其無異于紙上談兵。因此應用經濟學要想實現更好的發展,必須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學作為基礎和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促進我國的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余斌.“第二屆全國現代政治經濟學與應用經濟學創新研討會”綜述[J].研究,2011(08).
[2]程恩富,王朝科.用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引領應用經濟學創新[J].教學與研究,2012(02).
一、古希臘古羅馬和中世紀時期:倫主經從
這一時期的經濟倫理關系可以概括為:倫理居于主導,經濟受制于倫理。在古代社會,經濟學、倫理學都包含在哲學之中,沒有得到獨立化的發展。對于經濟思想的思考主要都散見于思想家的著作中。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色諾芬、亞里士多德和托馬斯·阿奎那等。雖然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堅持不同的政治立場,但在經濟與倫理的關系問題上,卻都有著相同的觀點:
第一,財富是幸福的基礎,但財富不等同于幸福,同時德行高于財富。色諾芬的財富觀以物品是否有用作為衡量財富的標準,亞里士多德則提出商品有兩種用途,既可以用,又可以交換。在對財富認識的基礎上,他們強調人的德行以及靈魂的追求在人生幸福中的地位,認為“最高尚的靈魂一定比我們最富饒的財產或最健壯的軀體為更可珍貴”。
第二,關注公平和平等。教會代表人物阿奎那提出了“公平價格”的概念,他認為服務于公平利益的交換必須公共地進行。他肯定生產生活必需品的商業活動,卻貶低為謀利的經商活動。在具體的經濟交往中,亞里士多德主張遵循“平等”原則,對于那些“沒有名分從某些人手里獲得錢財”,卻“取得過多”的高利貸者,應受到鄙視。
通過對古希臘古羅馬和中世紀經濟學和倫理學關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的“聯姻”是不公平的,因為作為其中一方的經濟學并不具備獨立性。我們可以簡單把產生這種關系的原因理解為財富在此歷史時期沒有獨立地位,哲學家和神學家僅僅把財富看成是一種幸福生活的補充,把人生的目的設定于對靈魂的拯救。
二、古典經濟學時期:經主倫從
這一時期的經濟倫理關系可以概括為:經濟居于主導,倫理為經濟服務。這一時期古典經濟學家提出了類似自由主義、最小程度政府干預等等思想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代表人物有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他們把經濟學的研究與倫理道德哲學的研究結合在一起,促成了經濟學和倫理學的“聯姻”。
亞當·斯密的經濟倫理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當中,核心是“無形之手”。“無形之手”可從三個方面理解:第一,“無形之手”的基礎——利己心。斯密根據自利是人的本性的邏輯前提,推論出互利是人們在市場經濟中遵循的最基本法則。從市場角度來看,首肯利己心等于尊重人權,等于保護個人發揮自身才能的權利;從人性角度來看,利己心為個人充分發展創造了一個寬松的社會環境,在道德和倫理的指引下利己同時利他。第二,“無形之手”的表現——提倡經濟自由,反對國家干預。斯密認為,在自由的市場體系內部,無形之手會在法律的基礎上解決經濟人之間以及經濟人與社會之間的經濟利益決定問題,從而使個人和社會的利益都能夠同時實現“自然秩序”,無須政府干預。第三,“無形之手”的影響——公平分配和效率。斯密關心經濟效率提高對于改善社會大多數人生活狀況方面的結果,將大多數人能夠分享到經濟增長的結果視為公平的重要內涵。正是無形之手促進了每個經濟人對于改善自身境遇的動力,進而提高了市場的效率,提高了對于公平的關注。
斯密的思想包含了對經濟行為的描述,也包括了對經濟活動的規范研究。一方面,他試圖擺脫倫理的干擾,為經濟學謀得合法的科學地位,把政治經濟學視為可以通過純粹的經濟要素來分析財富的科學;另一方面,本身就是倫理學家的斯密不可能擺脫經濟學和道德倫理的聯系,他更多地將倫理因素引入到對經濟行為的解釋之中,而不是重點對市場中的道德因素作出論述。
三、新古典經濟學時期:經倫分離
這一時期的經濟倫理關系可以簡單概括為:經濟與倫理相分離,道德因素最終被排除到經濟學分析之外。新古典經濟學堅持三個基本假定:理性經濟人假設、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的嚴格劃分、價值中立。這些假設充分體現了新古典經濟學“經倫分離”的特點,即人是自私自利的,是追求自己欲望的滿足的“完全理性”的經濟人,以這一行為模式出發所形成的自由市場經濟乃是最成功的經濟模式,是追求經濟發展的最有效的方式。
新古典經濟學建立在邊際效用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和最大化行為之上,新古典經濟學家以此為基礎試圖將經濟學打造成為“精確的社會科學”。如約翰·穆勒在《邏輯體系》中解釋了經濟科學的性質,主張經濟學是獨立的科學;米爾頓·弗里德曼在其名篇《實證經濟學方法論》將經濟學嚴格劃為實證科學的范疇實證經濟學是獨立于任何特別的倫理觀念或規范判斷的,在這一點上,它同自然科學沒有任何區別。因此,經濟學只須研究和解決“什么是”、“是怎樣”之類的問題,不用分析解決“應該怎樣”之類的帶有倫理色彩的問題。
新古典經濟學定義下的經濟學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與倫理道德“劃清界限”,對于純經濟化因素(例如財富、收入和效用)的關注,使得經濟學留給自由、權利的空間越來越少。象征著衡量經濟效率準則的帕累托原則更是忽視了分配和平等問題。正是因為有如此多問題的存在,才為經濟學內涵的豐富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為其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機會。
四、現代經濟:經倫復歸
這一階段經濟學與倫理學之間逐漸出現了復歸的趨勢,這個趨勢的產生不僅有福利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等經濟學內部因素的發展推動,也有政治哲學領域出現的羅爾斯的正義論和諾奇克的權利論的外部壓力。兩者都試圖恢復古典經濟學家曾經有過的對社會、政治、法律和文化制度的廣泛的興趣。
面對主流經濟學帶來的諸如環境污染、貧富差距等嚴重的社會和倫理問題,許多社會學家和經濟倫理學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福山于在《信任:社會道德與繁榮的創造》一書中,從經濟社會學的角度,以信任為主線,強調了文化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對新古典經濟學進行了批判。阿馬蒂亞·森則“冒著風險觸動主流經濟學神圣不可侵犯的‘價值中立’原則,推動現代經濟學回歸到奠定經濟學學科基礎的傳統動因上,進而重建了經濟學之中的倫理緯度。”在《倫理學與經濟學》中,森著重強調了經濟學和倫理學之間的互動關系:“通過更多地關注倫理學,福利經濟學可以得到極大的豐富;同時,倫理學與經濟學更緊密的結合,也可以使倫理學的研究大受裨益。”
當然,經濟學與倫理學的復歸并不是說經濟學一定要“吃掉”倫理學,或者說倫理學一定要“吞并”經濟學。二者的平衡發展和相互影響才是發展的主流和趨勢。經濟學只有重建倫理道德的思維,才能更好地解釋現實經濟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并為之提出解決方法。也許這樣,它才能真正成為一門“科學”。
五、結論和啟示
在與倫理學關系的演變過程中,經濟學不僅在自身學科建設和理論創新方面不斷進步,并且也與其他社會科學發生著聯系。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的發展永遠是產生二者關系演變的動因。另一方面,經濟與倫理的復歸本身就說明了二者不可分的關系,只有將二者統一起來考慮,才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經濟學的繼承與發展。從西方經濟倫理思想演變過程中我們可以獲得許多有益啟示:
第一,尊重個人的正當利益、肯定個人的正當物質需求是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在保證二者實現的基礎上通過倫理道德的引導方能實現市場交易的有序進行,保持“經濟人”的積極性,進而促進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
第二,擴大人的自由選擇是經濟發展的價值目標。市場經濟是自由的商品經濟,政府扮演的只是“守夜人”的角色。在中國,一方面需要提高人們的“自由”意識,另一方面也要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從管理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由“大政府”轉變為“小政府”,這樣才能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第三,公平分享發展成果是經濟發展的倫理原則。經濟發展的目標不僅僅是總量的增加,更是社會財富在成員中的合理分配,否則貧富差距將帶來社會的動蕩,進而影響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近期中國提出了實現包括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內容的“中國夢”,這就要求加快公平正義的制度建設,發展制度這一“生產力”。
二、稅收征管工作中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分析
稅收領域中的信息不對稱具體表現在政府與稅務機關、稅務機關與其他部門、稅務機關內部、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本文主要研究征納雙方以及稅務機關內部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以及稅務工作人員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一)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稅收信息本身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稅收法規的復雜性以及納稅人作為“經濟人”追逐利潤的本性,決定了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天然存在。
1.從稅收政策方面看,稅務機關是信息優勢方。
稅務機關作為稅收法規的參與制定者和解釋者,其對稅法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必然高于納稅人。同時,納稅人經濟能力與知識水平的不同也會影響其對稅收法規的掌握與理解。如果納稅人長時間地不能獲取充分信息,就會對稅務機關缺乏信心,對納稅行為產生抵觸,導致納稅遵從度和納稅人滿意度的降低。由于信息的獲取和處理需要付出成本,因此在獲取稅收政策方面投入大的納稅人比投入少的納稅人掌握更多的信息,這時不對稱信息可以被看作是對信息成本的投入差異。具有信息優勢的一方可以憑借信息優勢獲利,這些納稅人利用掌握的信息進行稅收籌劃,少繳稅款正是為了補償先前付出的信息成本,是利用信息投入差異獲取利潤,實質上是資本的獲利性在另一種層面上的體現。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這種行為可以激發其他納稅人學習稅法的積極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稅法的完善,促進整體稅收征管水平的提高。
2.從納稅人生產經營方面看,稅務機關是信息劣勢方。
稅務機關獲取納稅人的信息主要通過要求納稅人申報的各種報表及相關資料,一方面由于納稅人稅收知識的欠缺,可能會存在非主觀錯報的情況;另一方面有些納稅人為了少繳稅款,可能會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提供虛假信息。稅務機關掌握的信息越少,就越難發現納稅人的偷漏稅行為,納稅人違法成本很低,在利益驅動下這些納稅人傾向于提供更少的信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這種行為不僅造成國家稅款源流失,而且嚴重破壞了公平公正原則,降低了依法納稅的納稅人的市場競爭力,由于稅務機關很難區分誠信納稅人與非誠信納稅人,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納稅人會選擇隱瞞信息或提供虛假信息,出現阿科爾洛夫在《檸檬市場》中描述的“劣幣趨良幣”現象,造成納稅人整體質量的下降和誠信納稅人的減少,這就是信息不對稱引起的納稅人逆向選擇。
(二)稅務機關內部的信息不對稱
在稅務機關內部,由于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不同人員掌握的資源不同,也會出現信息不對稱現象。
1.從不同層級方面來看
上級稅務機關掌握本地區的宏觀數據,但是不能完全掌握某下屬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稅源分布情況,同時也不能完全了解下級稅務機關征稅的努力程度。這種信息不對稱會造成下級稅務機關從本位主義出發,出現應征未征或者收過頭稅的現象。
2.從不同部門方面來看
稅收管理部門掌握納稅人的基礎資料,收入規劃核算部門掌握納稅人的繳稅情況,稅政部門掌握稅收政策,信息部門雖然掌握的數據比較全面,但是缺乏稅收業務知識。這種信息不對稱會造成信息利用效率降低,有時還會存在多頭采集的現象,加大稅收成本,也會造成納稅人的不滿。
3.從稅務機關與稅務工作人員方面來看
稅務工作人員更加了解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情況和納稅情況,同時稅務機關不可能完全了解稅務人員的家庭情況以及工作能力。這種信息不對稱會引發稅務人員的“道德風險”,具體表現在稅務人員不努力工作,或者利用信息優勢尋求信息租金。
三、解決稅收征管工作中信息不對稱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良好的信息傳遞機制
1.主動對外提供信息。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認為: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過向信息貧乏的一方傳遞信息獲益。所以稅務機關應該率先共享信息,加強稅法宣傳,創新納稅服務手段,以此來換取更大的納稅遵從。例如可以對納稅人進行分類,根據納稅人經營規模、行業、性質的不同,提供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稅收專業服務,有針對性地解決困擾納稅人的稅收難題。
2.減少信息傳遞環節。
在信息科學研究領域,著名的美軍傳遞有關哈雷彗星命令的案例說明信息在一級級傳遞的過程中,從上到下不斷發生變化,最終得到一條面目全非的信息。也就是說信息傳遞的環節越多,出現消減、誤差或者變形的概率就越高,減少信息傳遞環節是實現信息準確傳遞的關鍵要素。所以在稅收征管體制上可以嘗試進行機構扁平化改革,合并內部機構,減少中間層級,重點抓住兩頭,即基層工作人員的信息采集和總局、省局的信息。
3.加強信息共享。
整合不同部門掌握的信息,消除信息孤島,特別要重視整合后的信息應用,讓所有部門共享統一信息。統一操作標準,規范流程,努力將一線稅務工作人員掌握的納稅人信息全面納入管理系統作為征管依據,同時還可以防范信息不對稱背后隱藏的道德風險。
4.加強培訓。
通過對納稅人和稅務機關數據采集人員進行培訓,強化數據質量意識,減少由于非主觀因素形成的信息不完整和不準確。
(二)設定合理的獎懲機制
1.建立納稅信用等級制度。
對失信納稅人采取在社會上公告、增加檢查頻次等方式,引導和提升納稅人信用意識,營造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社會信用環境。對信用等級較高的納稅人,開辟綠色申報通道,享受更多的納稅服務和一定的稅收優惠,簡化辦理涉稅申請的手續。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納稅人申報納稅的積極性,確保申報資料的真實、準確;另一方面稅務機關也減少對他們的稅務檢查力度,降低征稅成本。
2.建立考核機制。
主要針對稅務機關內部,包括信息質量考核、績效考核、風險點考核等。例如:對按照規程操作,數據采集質量高的工作人員給予獎勵,反之則進行教育與處罰;對稅務人員執法過程中容易出現風險的關鍵點定期審核、公布,防患于未然。對稅務人員的激勵考核機制應以鼓勵稅務人員努力工作為目標,同時防范道德風險。
(三)加快信息化建設
推行征管手段現代化、全程化,建立涵蓋稅收各項工作,貫穿數據采集、審核、加工、分析、應用各個環節的信息系統;為納稅人提供多渠道、便捷、高效的辦稅系統,提高納稅人獲取、申報信息的能力;使用先進工具簡化信息采集,例如建立電子影像系統,保證信息一次采集,永久使用;建立規范統一的數據交換標準和平臺,積極獲取第三方信息,加快全社會的信息共享。
(四)強化信息甄別
運用審計技術對納稅人信息進行分析審核,包括兩個方面:
1.對稅務人員采集信息的審計,測重于審核采集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
根據數據采集標準,對不完整信息進行提示或,根據數據內在邏輯,查找可能不準確的數據,根據工作規范要求,排查超過時限未辦結的任務。例如:稅務人辦理稅務登記后,在一定時限內要求稅務管理人員對其進行納稅限定,可以定期對超期未限定的納稅人進行篩選,防止漏征漏管。
2.對納稅人申報信息的審計,側重于審核申報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通過對納稅人申報的各種資料,如納稅申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基本信息表等進行比對,尤其是要和第三方信息進行核對,如從工商部門獲取的股權轉讓信息、國土部門獲取的土地信息、建交部門獲取的立項信息等,同時還要對本地區相似企業進行橫向對比,甄別納稅人申報信息的真實性。
二、對內部勞動市場起源的考察
對內部勞動市場的起源,研究者們提出了多種解釋,主要包括:(1)工會化。作為工人的組織,工會被傳統經濟理論認為是勞動市場的壟斷者,經常通過對勞動價格和數量的控制,來滿足會員對福利和就業的需要。結果,工資高于勞動市場完全出清時的勞動價格,就業人數卻少于完全競爭勞動市場可以提供的最多數量的就業崗位;借助工資剛性,勞動市場由此被分隔開來,加人工會的工人就業和收入得到了保障,沒有加入工會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和婦女則被排斥在外。(2)大企業。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工業轉向了大批量生產,許多行業出現了寡頭壟斷。大批量生產需要大規模的固定資本投資,因此只有大量銷售才能夠降低產品的單位成本從而實現規模經濟。寡頭壟斷的存在使得企業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既變得至關重要,也變得非常謹慎,因此,大企業首先追求產品銷售市場的穩定,進而,這種對穩定性的追求泛化到生產要素市場的控制上,其中自然包括勞動市場。(3)專門化的人事管理。在工業化初期,西方許多國家一段時間普遍存在勞動力供給過剩的情況,因此企業的勞動用工并不像后來那樣正式和規范,加之許多現代工廠是在以前的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場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社會上沒有勞動立法,企業里也不存在專門管理人力資源的職能和相應的機構設置,大量的家長制作風和行會慣例導入都實際影響著企業的經營管理。然而,隨著企業的發展、競爭和社會約束的增強,將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獨立出來,成立專門的機構,聘請專業人士來實施逐漸成為必要并最終變成現實。(4)特殊的歷史和文化。雅各比(jacoby s.1979)認為,日本企業中的長期雇傭、年功工資、內部晉升和福利項目等內部勞動市場特征,與日本工業化之前技術工人的以技藝為基礎的雇傭體制移植到后來的寡頭企業有關。企業規模的變化增加了管理穩定性的重要性。隨著惡性競爭威脅的減輕和融資能力的增強,企業由此能夠對經營進行長遠規劃,以充分利用已經發生的大量投資,這就需要相應的穩固和嚴密的管理控制。(5)勞動市場的供求狀況。勞動市場的狀況往往對應著產品市場的狀況。如果企業長期面臨合適的工人短缺的情況,就會從長計議,建立自己的勞動儲備。而當經濟不景氣,勞動力供給過剩,則企業更多地采用靈活的用工策略,以充分利用外部低工資勞動力供給,降低生產成本。這樣看來,內部勞動市場的興衰不過是勞動力供給緊張和松弛狀況的反映。
三、內部勞動市場的主要特點
(1)工作特定化(job specificity)。由于勞動是異質的,知識是會意的,人力資本是特殊的,競爭力是依賴于個人的且跨企業和跨職業不可轉換的,因此,特定的工作只能由擁有特定技能的人來從事才是最有效率的。(2)在職培訓(on-the-job training)。以干中學方式,暴露于工作環境,通過旁人的示范與指點、臨時代工、作為助手工作一段時間等,形成與特定化的工作相匹配的技能。(3)工作階梯(iob lad,ders)。在一個企業內部或某一職業,全部工作是分成工作系或工作群的。工作階梯的縱向結構主要反映責任、技能和權力的變化。在更低層次上的工作經歷對將來從事更高層次的工作是有幫助的。(4)進入口和退出口。進入口是特殊人力資本積累的起點,因此往往處于工作階梯的底部。不過,這一點對藍領工作來說較為突出和普遍。但對專業勞動市場的進入可能發生在各個工作層次。此外,對工匠勞動市場來說,幾乎不存在特定的進入口或退出口。對內部勞動市場的退出是受一定規則限制的,這些規則主要用來約束非自愿流動,比如臨時的或永久的解雇、帶薪休假、因缺任務而導致的工作停止、傷殘、違紀以及強制或提前退休等。(5)工資等級(earning hierarchy)。工資與工作掛鉤,并不精確地對準個人的邊際生產力,而是采用一些拇指法則來確定。工資增長往往反映資歷增長。(6)內部晉升(internal promotion)。盡管提拔員工也考慮其個人能力和業績,但資歷常常是重要的參考因素。對工作表現的評估有時也是重要依據。(7)資歷依賴(seniority reliability)。一個工作者的資歷經常反映為其在一個企業或組織中的連續任期。(8)解雇限制(1ayoff restriction)。固定或準固定勞動成本(解雇費、招聘費、培訓費、勞動者替換造成的生產率下降和損失增加等)的存在,加之工作場所的習慣,導致雇主不能任意雇傭/解雇工作者。
總之,內部勞動市場是競爭性勞動市場的合乎邏輯的發展。如果內部勞動市場是按管理者的意愿建立起來的,而且管理者追求勞動成本最小化,工作在成本合適和能力勝任的情況下才提供給工人,那么,除非參與求職競爭的工人得到的高價格由高的勞動生產率來予以補償,否則,工作將給予要價最低的工人。自然地,在工人方面,他們則尋求將勞動服務出售給出價最高的雇主。此時,只有當其能夠降低成本時,競爭性的市場過程才會被內部勞動市場所取代。這也就是說,之所以會出現內部勞動市場,主要是由于它比競爭性外部勞動市場有更低的運行成本。
四、經濟學家對內部勞動市場的理論解釋
(一)激進經濟學派(the radical economics)
首先,內部勞動市場之所以出現,是因為資本家要掌握對生產過程的控制權。盡管生產資料和產品是屬于資本家的,但生產過程卻直接掌握在勞動者手中,勞動者最了解生產的進度、勞動的強度、勞動的熟練程度和勞動的主觀態度,而這些因素最終反映為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換句話說,由于勞動者掌握了生產過程的關鍵信息,因此,對生產過程就有了實際的控制權。
其次,除了對生產的前提和生產的結果擁有法定的財產權利之外,資本家要實際控制生產過程,抵消勞動者在工作現場的控制力,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勞動分工、產品標準化、管理職能獨立和機器生產。然而,勞動分工、產品標準化、管理職能獨立和機器生產是相對的,并且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們的顯著變化取決于大的技術更新,而大的技術更新往往是隨機發生,或者至少需要長期積累才能出現,因此,在很多時期和很多企業內,特別是在總體上面臨勞動力供給相對緊張,政府或工會施加政治壓力的時候,資本家就不得不忍受和設法改變勞動者對生產過程的控制,而旺銷的產品市場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資本家向工人妥協的經濟能力。
(二)制度經濟學派(the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首先,在企業經營特別是對勞動的定價和配置過程中,起作用的并非僅有經濟因素,其他例如習慣等非經濟因素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里,習慣就是一種有定勢的心理活動,表現為當事人穩定的預期和重復的行為。實際上,習慣本身是重復行為的結果,是一種在刺激一反應的互動中適應環境的過程,尤其是群體習慣,它會超越個人的意識閾限,并靠群體的贊賞和報復等來強化。面對超量信息,慣例不過是處理事情的“拇指法則”,即粗糙的、憑經驗的、約莫估計的方法原則。在制度學派看來,企業或機構中的各種制度安排,從本質上講,就是各種成文或不成文的習慣,它們仿佛是企業或機構機體的基因,將其生命特征從過去延續到未來。如果說各個企業是異質的(heterogeneous),那么,正是因為它們特定的習慣有差別。就內部勞動市場而言,勞動分工到什么程度,工作階梯如何分等分級,工資級差如何確定,技能傳授的方式和途徑,招聘、審查、培訓、晉升、解雇的標準和程序等,通常都不采取工作設計、動作分析、生產效率評估等的方式來進行,而是大量依照慣例來執行。
其次,就在職培訓來看,老工人之所以愿意將技術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傳授給新工人,一個重要的預期,就是意識到這樣一來新工人在得到技能之后,并不會對老工人的收入和就業構成威脅。因此,老工人向新工人暴露操作技巧的前提之一,是存在資歷承認、工作階梯和內部晉升等慣例。另一方面,新工人在就業和接受培訓之初,之所以愿意忍受較低的或不反映其邊際生產力的工資,乃是因為慣例告訴他有朝一日他會上升到老工人的地位,從而將獲得更高的或超過其邊際生產力的報酬。可見,薪酬與工作職位掛鉤,而不是根據對個人邊際生產力的測定來給付,這樣的工資結構,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一種慣例。
(三)企業專用性人力資本理論(firm-specific human capital theory)
貝克爾(becker r.,1964)提出,企業中使用的人力資本分通用性和專用性兩類。企業專用性人力資本,可以定義為一種一旦離開了其由以形成的企業,在別處就毫無價值的人力資本。企業專用性人力資本,往往是在特定的工作場合、針對特定工作任務、以意會形式存在的知識和技能,需要通過干中學和在職培訓的方式并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積累起來。而一旦企業專用性人力資本在員工身上積累起來,他在該企業的價值就與在另一家企業的價值不同,并由此與雇主對物質資本的壟斷一起,形成企業內部勞動市場的雙邊壟斷。因此,可行的制度安排,一方面,是承諾給長期雇傭的員工提供隨任期遞增的報酬,以激勵他們對企業專用性人力資本進行投資,另一方面,讓新員工從較低的工作崗位干起,然后,再沿著工作階梯逐步上升,給新老工人穩定的預期和競爭的秩序。
后來,拉齊爾(lazear e.,1979)進一步提出了向上傾斜的經驗一收入曲線,表明企業延期支付報酬的方式會誘使員工一生都努力工作。如果工人接受這樣的承諾(隱含合同),就會認為只有當他變成資深員工時,才能拿回他早期以低收入的形式給予企業的“信貸”,這樣,就非有內部勞動市場不可。企業通過內部勞動市場降低員工的跳槽率(rate of turnover),得到的是員工對企業專用性人力資本的投資,以及由此提高的勞動生產率以及員工的忠誠、活力和團隊高昂的士氣等。
(四)競賽理論(tournament theory)
拉齊爾和羅森(lazear e.and rosen s.,1981)曾經提出一個“競賽理論(tournament theory)”來解釋內部勞動市場:企業內的各個工作崗位,主要是按照工資檔次所劃分出來的階梯。雇員總是從某個層次上的某一點受雇進入企業,并立即與同伴展開競賽,當他贏得競賽以后,就會被提拔到另一個更高層次的職位上去;輸掉競賽的人則繼續留在原來的工作崗位(層次)上。在這里,兩個不同層次的崗位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可能是一樣的,就是說,報酬只與在競賽中的地位有關,很少與工作性質有關,向更高層次晉升本身構成對員工的激勵。與之相應,總是需要有一些員工從較低的層次進入,由此才能保證競賽的持續。這個模型字面上的意義似乎是:在企業的高層職位上大多是從內部提拔上來的人,工作階梯的安排,除了激勵更低層次的員工做出努力而外,沒有別的用意。這就解釋了內部勞動市場中常見的工資與產出脫鉤以及工作階梯和內部晉升現象。
(五)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y)
威廉姆森(williamson o.,1975)對內部勞動市場的分析包含兩條對經濟當事人行為的基本假定:首先,個人只擁有“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盡管個人想要做出最大化決策,但他只有有限的信息處理能力。這就使得在缺乏某種治理結構的條件下,訂立覆蓋所有偶然性的復雜的合同成為不可能。其次,個人是“機會主義的(opportunistic)”,當存在不對稱信息分布的情況下,個人不會誠實地透露他所掌握的全部信息。由此,當任務是充分分解和特定化的時候,個人將獲得有關他負責的工作信息的壟斷地位。進而,便與企業一起構成了雙邊壟斷的討價還價局面。由此,某種替代市場即時締約過程的方案成為必要。因此,一系列管理規則、組織結構和合同形式(內部勞動市場)不過是同時節制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的一種制度安排。
具體說來,工資與職位掛鉤而不與個人貢獻相連,這樣,就不再需要根據個人差異對工資進行商議和微調;使用低級職位作為雇員進入企業進入口(ports of entry),實際上為企業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篩選員工的手段,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對稱問題;內部晉升鼓勵員工與工作相匹配以及員工之間的合作,否則會引起職業生涯的中斷以致無法享受資歷優惠;延后支付報酬促使員工長期依附于企業,同時產生了剛性的工作階梯或職業生涯頂點(退出點)的強制性退休(compulsory retirement)必要,極大地減少了勞動定價和配置的不確定性。總之,內部勞動市場可以使交易成本最小化。
(六)信息搜尋理論(information research theory)
針對勞動市場上存在的信息不對稱,薩洛普和薩洛普(salop d.and salop s.,1976)提出了有關勞動信息搜尋的自我選擇過程理論(self-selection processes)。他們認為,一般說來,商品的出售者比其潛在 買者對商品的品質擁有更多的信息,因此,賣者就要選擇適當的方式透露商品的信息,這是一種信號行為。另一方面,買者也會密切關往賣者的信號行為,以甄別商品的品質。就內部勞動市場而言,如果企業為員工提供遞增的收入邊際,那么,就可以設想,只有較低退出傾向的人才會想要進入和留在該企業工作,這樣,求職者和聘用者的雙向選擇就造成了員工和企業的良好搭配。
后來,麥卡森(malcomson j.1984)提出了一種兩階段勞動合同模型。就是說,合同約定,在企業招募的新員工當中,只有一部分人可以進入第二階段,并且在第二階段會得到更高的報酬;這種“提拔”的依據,是企業對員工在第一階段表現進行評估而得出的員工的排名。由于這種安排可以激勵員工在第一階段就努力工作,因此,企業采用試用期等安排不過是讓其充當識別求職者素質的一種手段。另一方面,對勞動者來說,當他可能找到的工作和由此獲得的報酬的分布取決于他搜尋市場的成本時,企業的工作階梯和內部晉升的存在,使他在進入之后一般不會自動選擇離開,也就是說,使他具有了穩定雇傭關系的傾向。
五、有關內部勞動市場的反思和爭論
奧特曼(osterman p.1984)指出,從理論上講,當勞動由一個完全變動的要素,也就是說,可以隨經濟波動而隨意雇用和解雇的要素,變成一種準固定要素的時候,企業就傾向于用長期的合同來維持雇傭關系。然而,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壓力,迫使企業在內部勞動市場規則之外尋找增加利潤的途徑。導致了大量利用臨時輔勞動和分包合同的趨勢。此外,對經濟困難的另一個反應,是非工會化的侵略性增長,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又促使研究者重新審視內部勞動市場理論。如果把內部勞動市場當作短期甚至是隨機現象,與在現實中所觀察到的工作規則緩慢變化的情況不符。但是,決定和構成內部勞動市場的因素很多,其相互關系也十分復雜,因此,迄今理論家對它的大多數的解釋都是某種折衷主義性質的,“充其量不過是一張似是而非的因素的清單”。實際上,具體的內部勞動市場不僅是多樣的,而且是易變的。
庫塞拉(cucera d.1998)對比分析了歐洲、日本和美國企業的內部勞動市場情況發現:制造業比其他產業的內部勞動市場現象更為普遍;大企業比中小企業的內部勞動市場現象更為普遍;地處經濟中心區和有人事管理部門的內部勞動市場更為普遍;存在工會的企業不一定存在強勁的內部勞動市場;崗前培訓和脫產培訓對內部勞動市場的影響不明顯;培訓內容越是企業專用性的內部勞動市場越明顯。尤其是婦女,作為緩沖就業隊伍(bufferworkforee)的存在,是日本企業維持內部勞動市場的重要條件,由她們所擔任的工作通常都不在內部晉升的序列當中。在引起內部勞動市場的成因上,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雇主對稀缺的、非常熟練的、可替換的勞動力的需求。換句話說,如果熟練的、合格的勞動力在本地勞動市場是唾手可得的,那么,內部勞動市場的規則就會變得無足輕重了。
格里姆肖和魯伯里(grimshaw d.and rubbery g.1998)認為,20世紀最后10年,由于持續的高失業率、工會勢力消退、保守政黨放松管制、工資決定的分散化、績效評估的個人特色和非典型雇傭合同的大量使用,不僅藍領工人,許多白領雇員甚至管理層人員也得不到長期的就業保障,這使得企業管理中社會習俗、資歷承認、工作倫理、長期雇傭關系以及工資集體談判決定等,曾經是內部勞動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規則和慣例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影響力,整個勞動市場轉向分裂成原子式的關系,個人要更多地承擔經濟波動造成的損失和負擔,哪怕工人擁有企業專用型人力資本,或會影響企業聲譽從而損害其長期招聘和留住人才的能力,雇主也傾向于將內部勞動市場從談判能力已經下降的工人身邊移開。因此,傳統的內部勞動市場理論過于簡單化了,應該考慮根據企業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動態地分析雇主的雇傭策略和雇員在勞動市場上的地位。考慮種種因素,企業可以一方面在勞動市場的頂部采取與業績掛鉤的方式決定工資,另一方面,在勞動市場的底部則引入勞務或服務轉包的方式,將內部勞動市場與外部勞動市場結合在一起。因此,內部勞動市場應該是多樣化的。
2002年,當內部勞動市場概念提出30年以后,皮奧里回顧說,當時他和多林杰提出內部勞動市場這個概念,是為了彌補勞動經濟學理論和現實的脫節,并且將內部勞動市場局限在一個企業或組織內部,“如果我今天給出定義,我將更寬泛地定義它(內部勞動市場——引者注),不光包含簡單的管理規則,也包含社會實踐和習慣,而且我也會考慮其社會性的邊界,而不必與正規組織的邊界重合在一起。”
皮奧里認為,內部勞動市場的衰退可以理解為企業或組織轉向更為柔性的技術和組織形式的反應。這種轉折反過來加劇了經濟環境的不穩定性。柔性技術使生產過程重組。現在的工程需要結合不同的專業技能,但其中許多技能都是標準化的。為了完成工作經常要組織團隊,于是溝通和協調成為個人參與合作必需的重要能力,并且組織者和參與者需要多種專業背景知識,而不是僅僅求助于程序工程師。團隊工作實際上成為一個不同專業成員之間尋求密切配合的過程。此時,利用臨時輔助服務來挑選工人,便愈益成為企業或組織正式雇傭前的考察途徑。并且,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特別是在組建和分拆特定工作項目的前后時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1宏觀經濟學對金融危機的闡釋
每一次金融危機過后都是對宏觀經濟學理論的一次拷問,而經濟學家試圖找到對金融危機的有效解決途徑。然而面對不同學派與立場的研究中,對金融危機的形成與發展的觀點差異較大,尚未形成一個可以達到高度共識的立場。從西方主流學派的經濟學觀點中能夠明確,沿襲凱恩斯主義的傳統經濟學派認為,金融市場產生的信貸泡沫是產生經濟危機的關鍵因素,以宏觀調控不力,導致經濟行為逆向選擇,最終形成了經濟危機的爆發,并引起經濟倒退的現實危機。依據其學術觀點能夠明確,金融危機并未形成與宏觀經濟學理論的實質性沖突,而強調了宏觀調控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觀政策的調控下,并非所有政府都能承擔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宏觀調控是否有效受到質疑,而宏觀經濟學理論是否能夠預見金融危機的產生,也是需要進一步深思的問題。如果失去對金融危機的預見性,單從金融危機爆發之后采取的挽救措施來看,經濟倒退是可以避免,但從中損失的經濟效益卻無法挽回。而且宏觀調控也并非每次都能到達預期的效果,如果宏觀調控失去力度,是否意味著金融市場就此萎靡不振,而無法前行。
2金融危機的現實影響
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受到影響最為嚴重的莫過于進出口行業。一方面,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會從經濟層面拓展到生產經營環節,直接影響到國際貿易。在2007年金融危機中,美國支出的GDP總額超過70%以上,而國內消費高于10萬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消費支出也超過1萬億美元。當時國內需求無法彌補金融危機的需求減少,而相關調查顯示,美國經濟每下降1%,我國出口貿易下降6%。另一方面,次貸危機削弱了美元的金融地位,從出口產品的優勢地位下行逆轉,產生了貿易逆差。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基準利率,并未國有銀行注入流動資金,與我國當時采取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形成鮮明對比,在大量美金流入我國之后,人民幣升值而美元貶值,導致我國的出口價格優勢降低。金融危機過后,雖然對我國實體經濟產生的影響并不高,但是貿易出口額下降的事實不容忽視。雖然同比出口金額上升,但這種增長速度也受到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并非健康的經濟發展模式。而東南亞和歐美地區的海外企業頻繁毀約,也造成我國企業外部信用環境一度惡化。
3金融危機時期對宏觀經濟學理論的反思
宏觀經濟學主流學派,認為自由市場的貿易環境并非宏觀調控能夠控制,而自由市場的自我調節能力是客觀存在的。當宏觀經濟學認定金融危機屬于意外因素時,“黑天鵝事件”屬于偶爾失效,并非金融市場體系存在根本問題。這樣的思想認定政府干預的無效性,尤其對宏觀調控比喻成為扭曲的資源配置,認為其金融影響力會對金融危機產生負面的消極作用。同時也要部分學者認為,美聯儲在金融危機中的宏觀調控,加劇了金融危機的惡化,以及延長了影響時間。相對于主流經濟觀點,近些年來在非主流宏觀經濟學的活躍度異常明顯,幾乎完全傾向于政策觀點,并就主流經濟學觀點的問題深究其責。但是非主流經濟學理論也錯綜復雜,并非單純診斷政府宏觀調控有效性的實質作用。其中,奧地利學派以堅持極端市場化觀念為主導,認為政府行為的宏觀干預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了金融市場混亂,而后形成了經濟衰退的現象。而新制學派則認為,金融危機的爆發源于對金融交易市場的治理失誤。而后凱恩斯學派卻反對主流派對金融危機的解釋,也不同意其他非主流學派對金融危機的現實觀點。其經濟學觀點將金融濟危機歸納為政府干預實效的偶然性,并視金融危機為突發事件和單純意外,這樣的非對稱信息也未能觸及金融危機的深層機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