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基礎匯總十篇

時間:2023-10-25 10:19: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土木工程基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土木工程基礎

篇(1)

中圖分類號:TU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鋼結構

作為現代結構中主要形式之一的鋼結構,其形式較為簡單,它是由鋼材為只要材料,由將型鋼和鋼板焊接、螺栓連接或鉚接制成的承重結構。相比與其他結構,鋼結構的設計計算方法,和結構形式相對簡單,在處理這兩方面的工作也著顯著的特征。

1.1鋼結構的安全技術特征:

(1) 強度高、自重輕。鋼材料在承載同樣的重量條件下,所需的鋼材料要比其他建材的量要少得多。這便體現了它高強度的優越性,不僅如此,在施工建設中,鋼材料自重輕的特點,也有利于裝載運輸及施工安裝。

(2) 材料勻質性,屬理想彈性體。鋼材料質地均勻,安全性高。在生產冶煉鋼材料的生產線中,環環嚴格監控,可篩選出不合格的產品,是材料質量得到有力保障,進而保證了它在施工建設中的可靠性。此外它的內部結構均勻,各向同性好。是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學的基本理論和假定。

(3)材料的塑性和韌性好。在施工建設中,鋼結構形式所使用的鋼材都是有很好的可塑性。在承載重物的時候,可有較大的變形,所以能夠更好地承受動力荷載。在國家的重視下,我國對鋼材料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大大提高了鋼材的屈服點強度。使得鋼材在拉伸時,即使應力達到了極限,不再增加,而鋼材仍然繼續彎曲變化,但不會因此而斷裂。

(4)工業化程度高,可高程度機械化的專業化生產。工廠制造的構件不僅精確度極高,而且符合了嚴格的專業化工藝要求,制造的周期較短。

(5)構件可以在任何地方組合安裝,而且非常便利。倘若在工地上組裝的話,可以采用簡便的螺栓,然后進行焊接的連接,這樣能夠縮短建工的周期,還可以提高了整個工程的效率。使其提前投入使用,能較早的取得收益。

(6)密閉性好;

(7)耐熱性好,耐火性差;

(8)耐腐蝕性差。

1.2工業和民用建筑的鋼結構類型:

(1)大跨度結構。與其他建筑結構比較,他的鋼結構輕還且質量強硬,結構具有多樣化。

(2)高層建筑的骨架。在高層超高層建筑中鋼結構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例如:到 1998年為止,在國內300米以上的建筑有3座,其中2座為鋼架加鋼筋混凝土或勁性混凝土核心的筒結構。

(3)重型廠房結構。

(4)輕型鋼結構。

(5)塔桅結構。

2.鋼筋混凝土結構

由于混凝土硬化的原理是由不同的粗細材料配合而成的,各種材料攪拌后澆灌模型中成型的。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遠低于抗壓強度,而且自身的坑壓能力又欠缺。可是,當把鋼筋配置在其中,會產生有反彈壓應力的能力。每當混凝土有開裂的趨勢,其所承擔的拉力可由鋼筋幫助分擔,這樣的組合不僅增加了混凝土得而抗壓能力還延長了其使用壽命,充分發揮鋼筋混凝土強度較高和抗拉強度的優勢,鋼筋與混凝土兩種不同性質的材料能有效地共同工作。

2.1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優點

2.1.1取材方便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砂和石料所占比例很大,所以一般可以由建筑工地附近提供,從而降低了材料在運輸途中的費用,降低建筑造價。

2.1.2耐久性好

在混凝土中埋放的鋼筋,不易發生銹蝕,因為混凝土具有較高的抗侵蝕性,而且也有很好的耐久性,并不需要像鋼結構那樣要經常的進行維修和保養。

2.1.3耐火性好

當發生火災時,混凝土因為本身性質的原因,沒有良好的導熱性,而且鋼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在厚厚的保護層下,即使是大火災燃燒中也能保持其固有的強度,從而減緩結構遭到破壞的時間,而往往現實中火災時傷及都是混凝土表面的結構并未對里層的鋼筋造成損壞。

2.1.4可模性好

通過和砂石攪拌而凝結的混凝土是可模的,可按照不同模板尺寸和式樣澆筑成設計所要求得形式。當建造一些大規模、大體積的建筑物時,鋼筋混凝土的這一優勢更能體現,是一般木質建筑所不能達到的。

3.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缺點

(1)現場施工周期長,且受季節性影響;

(2)費工,費模板

(3)導熱性較差

根據以上的缺點,可以采用一些輕質的替代材料,通過減輕其自身的負擔并改善結構上的不可避免抗裂性。等到在實際的施工時候,可以使用鋼板模型,使得混凝土能夠鑲嵌其中,并批量化生產。

4.地基及基礎

首先,地基和基礎是兩種概念.地基:指承載建筑物的壓力的建筑物以下的部分,主要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礎的土體或巖體。作為建筑地基的土層分為巖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基礎:基礎指建筑底部與地基接觸的承重構件,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載傳給地基。因此地基必須堅固、穩定而可靠。

地基滿足兩個基本要求即可。首先地基在滿足其上面建筑物的同時要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并且要有必要的安全設施。然后再考慮到建筑物會有小幅度的變形,所以其變形的尺度得滿足正常使用的規定。

天然地基就是在沒進過處理和改進之前不就可以直接放置基礎的天然土層。而在地質狀況不佳的條件下,天然環境的如沙地或淤泥地質,即便土層質地再好也不一定就能滿足承載能力的需要,所以為使地基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就對這些地基進行人工的加固處理,也就成了所說的人工地基。

通常的說把那些埋設深度不大,僅僅經過挖槽、排水的一些普通可以建造起來的基礎稱為淺基礎。雖然淺卻可以擴大建筑物與地基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少上部分的負擔。

在進行地基設計時,第一,要計算建筑物的底面積,再通過壓力判斷出基地的面積是否能承受住建筑物的重量;第二,確保建筑物的沉降變形值在可允許的范圍之內;第三,地基應該無滑動,穩定可靠。

大家都知道,建筑離不開地基,所以建筑物建造的好與壞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地基的影響,而人工地基主要是用于改善天然地基的缺陷應運而生的,所以人為地因素還是很重要的。做好地基的基礎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劉丹.世界建筑藝術之旅.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篇(2)

中圖分類號: S969 文獻標識碼: A

土木工程基礎施工主要包括的施工內容有很多,比如平整場地、開挖基坑、管溝、人防工程,填土填筑路基、回填基坑等等。通常情況下,土木工程有著較大的施工工程量,并且有著較為繁重的勞動量和較為復雜的施工條件,在施工過程中,還會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比如氣候變化、水文因素等,這樣就加大了施工難度。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前,詳細分析各項技術資料(如地形圖、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勘察資料、地下地上構筑物情況及土方工程施工圖等)是必要的功課,反復核對數據并進行現場調查,在施工階段,還要根據實際的施工條件,制定出技術科學、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證工程質量,提高效率。在不斷的土木工程施工實踐中,人們也發現了傳統基礎施工技術的問題,因而近幾年土木工程施工涌現了不少新技術值得我們研究和應用。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要求

一是開挖基坑土方:要按照分層開挖和先撐后挖的原則來開挖基坑,結合實際情況來確定開挖的順序以及分層厚度,為了避免擾動現象出現于地基土,需要進行連續施工。在開挖過程中,需要認真檢查施工質量,如果挖土施工是在地下水位以下進行的,還需要進行科學降水工作。

二是土方填筑和壓實:要合理選用土料,碎石類和沙土往往可以作為填筑土料,如果豁性土在含水量方面符合要求,也可以作為填筑土料。對于那些淤泥或者膨脹性土,以及土中含有超過百分之五的硫酸鹽,是不適合進行填筑的。有很多的方法都可以進行壓實,比如振動法、碾壓法以及夯實法等等。在壓實過程中,需要對土的含水量、每層鋪土厚度等特別注意,從低處開始填土,然后逐漸碾壓和夯實。要分層進行填方,填筑時,盡量選用同種類型的土。要同時回填兩側和四周,填筑的當天,需要做好壓實工作。

二、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基坑開挖技術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有以下開挖技術:

一是淺基坑的開挖及其支護技術:首先,需要對當地的土質進行充分調查,還需要結合開挖的深度以及開挖方法和邊坡的留置時間等因素來對土方的邊坡進行確定。其次,如果在開挖過程中,有正常的濕度和均勻的土質,并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或管溝地面的標高,沒有很長的敞露時間,那么放坡以及加支撐工序就可以被避免掉,但是要嚴格依據相關規定來確定開挖深度。如果有著比較適宜的濕度和土質,并且有著較好的地質情況,開挖深度在5米以內,支撐也可以不加。

二是深基坑的開挖及其支護技術:通常需要將臨時支檔設置于深基坑的開挖過程中,這樣基坑土壁才可以穩定,一般來講,在透水擋土支護結構方面,預制樁、雙排灌注樁、工字鋼樁加橫擋板是比較經常采用的;在止水擋土結構方面,包括的結構主要有地下連續墻、化學注漿樁、深層攪拌水泥土墻等等;而懸臂、錨拉式支護以及土層錨桿等通常會用于支撐部分的結構。

三、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土壤的穩定:要想實現土壤的穩定,就需要保證土體內粘結力平衡與摩擦阻力;如果土體的平衡性無法得到保證,那么就會出現塌方等事故,影響到工程的正常施工,延長工期,還可能會危害到周圍的建筑以及人身安全。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放足邊坡,按照相關的要求來留設邊坡,保證土壤穩定。另外,在確定邊坡坡度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土壤特性、地質條件、施工方法等等。比如如果邊坡是粘性土質,那么就需要設置較陡的邊坡;如果需要人工挖土,并且是明溝排水,那么就需要設置比較平緩的邊坡,不能夠太陡;如果有建筑物存在于基坑旁邊,需要控制邊坡比例在1比1之間。如果工作區域內沒有地下水,那么只需要留設直槽,不需要放坡,那么就需要控制開挖的深度,一般有這么個要求,如果填充物選擇的是砂土,那么就為1米以內;如果是亞粘土或者可塑的輕亞粘土,就不要超過lt25米。此外,支撐也是應該設置的,這樣土壁穩定才可以得到保證,并且還可以對施工面積進行減少,對土方量進行降低,這樣場地因素就不會限制到放坡。盡量不要將大量的材料、土方或者機械設備堆置在坑槽邊緣。坑槽挖好之后,需要立即構造地下和基礎結構。如果是下雨時期,盡量不要將挖方工序在滑坡地段進行,需要首先進行必要的整治,然后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開挖,如果對于可能出現的危險還不是確定,應該及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進行妥善處理。

排水技術要點:在土方施工該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因素是土體干燥,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尤其注意排水工作。通常情況下,可以有兩種方法來進行排水,也就是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明排水法主要有截、抽、疏等關鍵詞,截住水流,在對基坑開挖時,需要將集水井和排水溝留設于坑底,將積水疏干。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指的是在對基坑開挖之前,需要將足夠數量的濾水管設置于基坑的周圍,將水抽走,完成工程施工之后,保證地下水位不會超過坑底。通過實踐研究表明,采用這種方法,坑基土體的干燥可以得到保證,流砂也可以有效防止,對施工條件也可以有效改善。盡管如此,在降水之前,需要對原有工程建筑物可能產生的各種情況進行充分考慮,比如附加位移、沉降等等,從而導致開裂、倒塌、傾斜現象的出現,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就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進行防護。

填土及壓實技術:為了保證填土的強度和水穩性,就需要對填方邊坡進行合理設計,對土料以及填筑方法進行合理選擇。如果在土壤中含有較大量的有機物,或者石膏含量在百分之二以上,那么就不能用于填土。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分層進行填方工程的鋪土,然后進行壓實,在填筑的時候,最好選用同類的土壤。如果在填筑時,采用的是類型不同的土壤,那么應該將有著較大透水性的土壤放置于下面,將有著較小透水性的土壤放置于上部。盡量需要保證不能混合不同類型的土壤,并且不能夠不均一使用,否則就會有水囊形成于填方內。

結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土木工程基礎施工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它是涉及到諸多方面的系統工程,需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選擇最為合適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保證施工質量,提高土木工程整體工程質量。但是,通過調查發現,目前在土木工程基礎施工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影響到工程施工質量,那么相關技術人員就需要不斷努力,總結以往經驗,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增強綜合素質,保證整個土木工程質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要點,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 陳洪華. 淺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的實施策略[J]. 科技創新導報. 2008(10)

篇(3)

2.名詞對應上存在的問題

二級學科對照完成后,將兩邊的土木工程名詞按學科及英文分列對照。基礎研究階段共收錄4516條名詞進行對照。此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4種情形:(1)英、簡、繁可完全對應。兩邊同一英文名詞的簡繁體中文名詞形式也相同。(2)簡繁中文名詞不同,或單邊對應。即大陸《土木工程名詞》中列出的名詞具有簡體中文和英文形式,但該英文在臺灣的詞典中并未收錄;抑或相反,臺灣的詞典中名詞具有簡體中文和英文形式,但大陸《土木工程名詞》并未收錄。(3)簡繁中文名詞無法實現對應。海峽兩岸對英文一致的專業名詞進行翻譯時,有可能出現兩岸對一詞的翻譯都僅有一個,但卻并不相同的情況。出現這種分歧大部分是因為習慣用法產生的差異[3]。例如“工程施工”(對應臺灣“土木施工”)中的“腳手架”(scaffold),在臺灣叫“鷹架”,這是兩岸建筑界各自多年的習慣用法。(4)中文名詞不同,但能部分對應。即兩岸定名重疊詞。臺灣所收取的專業名詞存在一詞多譯現象,而大陸基本是一詞一譯(大陸在詞頭上基本采取此原則,將不同譯法放在解釋行文之始),這就使得英文一致的專業名詞的翻譯可能存在無法完全對應的情形。例如“approach”,大陸譯名為“引橋”(橋梁工程),臺灣譯名為“引道,引橋”(交通工程)。

3.對分歧名詞建議的處理方法

(1)英、簡、繁可完全對應,可直接收錄,分二級學科按字母順序平行列出。(2)對于存在分歧的三種情形:簡繁中文名詞不同或單邊對應、簡繁中文名詞無法實現對應、能部分對應的詞條,參照我國科技名詞定名工作的基本原則,依據概念對科技名詞進行定名。由于概念和知識之間的同一關系,在“概念—術語”之間建立起類似“內容—形式”的偶對關系,可實現對隱性領域知識的顯性歸類,從而保證單義對應[4]。為確保對照的權威性與說服力,應由兩邊分別根據現行規范、法律條文、科技文獻等權威出版物的給出定義,由此形成對照藍本[5];在此基礎上,組織兩岸專家研討會議,將對照藍本上需經討論與統一的詞條征求意見并進行修改整理,給出共同推薦名并做說明。4.名詞對照的成果應用(1)出版物。定稿的對照藍本將提交兩岸的學會進行校稿,作為行業手冊出版使用。(2)查詢應用。由于網絡平臺應用便捷及易于推廣,可將兩岸土木工程科技名詞的對照成果數據庫建置于相關網站平臺,提供兩岸學者及從業者查詢使用。閩臺建筑資訊網與兩岸營建資訊服務GIS平臺是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與臺灣金門大學、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先期開展的兩岸營建業合作交流研究項目的成果,其中集成了土木工程科技名詞對照模塊,并同步名詞對照進展不斷擴充更新。

篇(4)

引言

通常土木工程的施工中,常見的基礎施工內容包括場地的平整、基坑、路基與管溝的開挖、人防工程開挖、地坪、路基等的填土填筑以及基坑回填等,還包括降水、排水、土壁支撐等輔助工程。土木工程施工通常以工程量大、勞動相對繁重、條件復雜著稱,而且,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受氣候、水文因素、地質、地下障礙、場地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很嚴重,繼而加大了施工的難度。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前,詳細分析各項技術資料(如地形圖、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勘察資料、地下管道、電纜和地下地上構筑物情況及土方工程施工圖等)是必要的功課,反復核對數據并進行現場調查,在施工階段,還要根據實際的施工條件,制定出技術科學、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證工程質量,提高效率。在不斷的土木工程施工實踐中,人們也發現了傳統基礎施工技術的問題,因而近幾年土木工程施工涌現了不少新技術值得我們研究和應用。

一、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的要求

土木工程的基礎施工工藝內容主要包括:開挖、支護、土壁穩定、排水、填土與壓實以及基礎混凝土灌注等。

基坑的土方開挖是要遵循“分層開挖,先撐后挖”的原則。先合理確定開挖順序和分層厚度,以防止對地基土的擾動,接下來才能連續施工。開挖過程中,檢查控制工作必不可少。在進行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時,應采取科學降水措施。在填土壓實過程中選擇土料石時要注意在碎石或砂土及含水量相同的條件下,可以選用建筑涂料作為與壓實要求相同的黏性土,并注意必須壓實,填土由高到低進行,由上到下對整個寬度圖層分層壓實,當天建筑當天壓實,必須符合規定壓實。

二、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要點

1、基坑基槽上方土開挖技術

施工場地土質,建筑開挖深度,降水排水狀況甚至氣候條件都會影響土方邊坡。在圖紙正常的情況下,并且淺基坑挖土深度不超過規定,可以不放坡或加以支撐。但深基坑挖土時,為了保證穩定性通常臨時支擋,或采用預制板、雙排灌注樁等來擋土,以保證透水擋土支護的穩定性,用懸臂或錨拉式支護結構支撐止水擋土結構。要由上至下開挖,嚴禁先切除坡腳和在滑坡體上棄土。

挖土時運用機械也有一定要求和技巧。推土機適用于場地清理和平整、開挖深度在1.5m以內的基坑,填平溝坑以及配合鏟運機、挖土機工作。通常采用下坡推土法、并列推土法、槽形推土法、多鏟集運法、鏟刀附加側板推土法等方法。而鏟運機適用于大面積場地平整,開挖大型基坑填筑堤壩和路基。最適宜于開挖含水量不超過27%的松土和普通土。采用環形路線和“8”字形路線。常用下坡鏟土法、跨鏟法、助鏟法等施工方法。

2、土壁穩定的技術要點

在開挖后基坑土壁的穩定性對后續的施工很重要。基坑土壁穩定的要點在于平衡土體內粘結力與摩擦力,一旦失去平衡嚴重,會導致基坑塌方造成嚴重事故。因此穩定土壁是要保證放足邊坡,按要求留設邊坡。土壁支撐方法:橫撐、板樁、灌注樁、深層攪拌樁、地下連續墻等。邊坡的坡度設計還要基于施工場地的實際情況而定,參考當地土質,施工條件等多因素而定。例如,粘性土的邊坡要陡些,明溝排水、人工挖土或機械在坑上邊挖土時邊坡應平緩些;當基坑附近有主要建筑物時,邊坡應取h1.0~h1.5;在工期短,無地下水的情況下,可留設直槽而不放坡時,其開挖深度不得超過下列數值:密實、中密實的砂土和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砂土)為lm;硬塑、可塑的輕亞粘土及亞粘土為1.25m;硬粘、可塑的粘土和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粘性土為1.5m:堅硬的粘土為2m。降低土方量,減少施工面,要在基坑處設置支撐。不良氣候如遇雨季不宜對滑坡地段進行挖土,一旦發生危險必須即刻停止挖土,采取應對措施妥善處理。

3、排水技術要點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保持土體干燥最為關鍵。一般施工排水可分為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兩種。明排水法即用截、疏、抽的方法進行排水。截住水流,疏干積水,并在基坑開挖時,在坑底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使水流經排水溝進入集水井,即可用水泵抽走。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是在基坑開挖前,事先在基坑周圍埋填埋濾水管,用水泵從中抽水,始終保持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下,直到基礎工程施工完畢為止。排水后不僅改善施工條件,又使基坑土體保持干燥狀態,防止事故發生。需要注意的是,要在降水前考慮降水是否會影響原有建筑物可能發生的附加沉降、位移,從而引起開裂、傾斜甚至倒塌。所以,事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4、填土與壓實技術要點

為保證基礎施工能滿足填土強度及水穩性的要求,必須設計科學合理的填方邊坡,并配合使用正確的土料填筑方法。一般填土時不用有機物含量大的土壤、石膏或水溶性硫酸鹽含量大于2%的土壤、凍結或液化狀態的泥炭、粘土或粉狀砂質粘土等,用同類土壤填土填筑最好,填方時應分層鋪土壓實。如采用不同土壤填筑時,應將透水性較大的土壤置于透水性較小的土層之下。嚴禁將不同土壤不均勻地混雜在一起使用,以免在填方內形成水囊。

5、混凝土灌注施工技術要點

挖土施工之后將要進行基礎混凝土的澆筑,澆筑方法主要是集中攪拌,運用混凝土運送泵或混凝土車運輸等。加工鋼筋籠時所用的鋼筋需要提前在實驗室進行多次試驗,實驗結果可信后還要在施工現場進行外觀及質量的檢測評價。對于低溫焊接鋼筋,要在室內操作,完全冷卻后再拿出室內。焊接完成后集中下料,用吊車整體吊裝運送。灌注過程在清孔一小時內開始,采用導管法,并用剪球法將混凝土封頂灌注。

三、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的創新

傳統的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貫穿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包括地基基礎施工技術、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和鋼結構施工技術。然而對于現代建筑提出的更高要求,新型施工技術在土木工程基礎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逐漸發展起了新型深基坑支擋技術等眾多新的基礎施工技術,在樁、樁-錨支擋體系建立和支擋與承重結構一體化等方面取得較大發展。例如還有新型預應力技術,形成了有粘結體預應力體系和無粘結體預應力體系,對工程經濟效益有積極影響。未來基礎施工技術的經濟技術合理性都將得到更大的提升。

總結

土木工程工程量很大,基礎施工又必須在其他分部項工程施工之前完成,掌握施工中的基礎技術要點至關重要,是降低工程成本、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的重要前提。雖然在基礎施工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研究的理論還不能完全適用于土木工程實踐的需要中,缺少一定的建筑驗收標準,管理體系和相關規范還存在漏洞等等,面對這些問題,相關技術人員還要不斷努力發展基礎施工技術,不斷研發新技術并應用到實際土木工程施工中,大量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從中得到新的啟示并予以靈活運用。相信隨著工程建設行業的發展,基礎施工技術也會不斷的完善和成熟,并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給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帶來更多的創新和巨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篇(5)

土方邊坡應該對邊坡留置時間、開挖深度、開挖方式、地區土質、排水降水、坡頂荷載情況等進行分析。如果土質均勻、并且濕度在標準范圍內,管溝或基坑地面標高高于當地地下水位、敞露時間短,確定挖土深度后,可以選擇不采取支撐和放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將開挖深度控制在規定范圍內。除此之外,地質情況較好、土質溫度和適度適宜,并且管溝或基坑底面的標高比當地地下水位高,不但不能進行支撐加護,還要將開挖深度控制在5米內。永久性邊坡挖方,按照標準要求適當放坡。最后一點,山體整體處于穩定狀態,臨時挖方中邊坡使用時間比較長,高度不超過10米,應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坡度,淺基坑支撐土壁技術一般有:橫撐、地下連續墻、板樁、灌注樁和深層攪拌樁等。

1.2預應力技術

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中,可將預應力進行創新,發展成為體外預應力,體外預應力是將預應力筋設置在混凝土的截面外一種預應力,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跨度大、預應力混凝土和特殊結構工程施工中。其施工方法如下:與傳統預應力筋截面布置相對應,將體外預應力用在混凝土界面外部,使其形成梁柱結構體系,也就是無粘結體外預應力體系和粘結體外預應力體系兩種。前者施工操作較為簡便,單根的無粘結筋不會造成大量摩擦損失;后者一般設置在管道外部,預應力摩擦損失小,便于管道鋪設控制和后期工程維護。與傳統預應力技術相比,體外預應力技術施工方法科學、經濟效益高。

1.3深基坑技術

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技術是在建筑地基周邊環境中進行支擋措施和加固。隨著社會經濟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層建筑在民用建筑中占有絕大部分,并且具有很大的優勢發展。深基坑支護包括:土釘墻、地下連續墻、排樁、水泥土墻等。其中,土釘墻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特點,但是深孔應控制15米范圍內,對周圍環境要求較低,并逐漸成為深基坑主流技術之一;地下連續墻普遍用于深度基坑,有嚴格環境要求的深基坑土木工程中;支撐工程包括混凝土支撐和鋼管支撐兩種,布置方式應按照基坑的形狀選擇圓環式、框架式和角撐式,以及混合方式。在土木工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技術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工程地下結構與基坑周圍環境安全,即保證了民用建筑工程基礎地基質量。

2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2.1排水技術要點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土體干燥是施工關鍵因素,需要做好排水工作是施工的前提保障。施工排水一般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明排水法,利用疏(疏干積水)、截(截住水流)和抽(水泵抽出引流坑底水)相結合的方法;第二種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即基坑開挖前,在基坑周圍設置濾水管,抽走多余水量,從而使得地下水位在坑底標準下。這種施工技術不但可使基坑土體干燥,還可防治流砂問題,改善施工環境,但仍需注意的是,降水前需要采取一定措施避免建筑物沉降傾斜、倒塌、附加位移、開裂。

2.2填土和壓實技術

土木工程應該嚴格根據現場地質情況,設計填方邊坡,并選擇適宜填筑方法與涂料,保證填土水穩性與強度。如果土壤中含有大量石膏、有機物,其含量超過2%,不能用于工程填土。如果采用不同土壤填筑類型,應注意土壤透水性分層放置,透水性小土壤應在上方,并注意不可混合使用不同類型、混合不均一的土壤。

2.3穩定土壁

土壁穩定是指平衡土體內的粘結力和摩擦阻力,當土體失去其平衡性,工程就會發生塌方,最終影響施工工期,甚至會影響周圍建筑與人身安全。保證土壁穩定性,需要放足邊坡,邊坡留設一定要符合要求。并且,根據土壤特性、施工條件和地質條件設計邊坡坡度大小。例如:如果粘性土質邊坡較陡,在進行明溝排水和人工開挖應當適當控制坡度;基坑周圍存在主建筑物,應當將邊坡比例控制在1∶1.0-1:1.5范圍內。

篇(6)

引言: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事關土木工程的建設質量,也事關社會的整體發展和安全,提高土木工程施工中對技術的運用能力,在實際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加大技術這一要素的加速和提升作用,從而實現土木工程施工更好、更快、更高質量地完成預期目標,完成土木工程建設對社會和經濟進步的總任務。

1 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中對一些關鍵點的要求

1.1 對基坑土方的開挖的要求

在基坑開挖前應當先確定施工順序和分層的厚度,然后再進行施工。為避免地基土出現擾動現象,施工時要做到連續施工,切勿中斷。在開挖過程中要隨時檢查,并對地下水位進行觀測,如果到達水位以下,就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來進行降水處理。

1.2對土方填筑與壓實的要求

首先要選用合適的土料進行填筑,有些土料是不適合作為填筑土料的,比如像淤泥、膨脹性土、凍土等,還有土料里若有機物含量(>8%)、硫酸鹽含量(>5%)過多,同樣不適合做填筑土料。因此選擇土料時應當選用一些碎石類、砂土類和符合壓實要求的粘土類為主。壓實的方法包括振動法、碾壓法、夯實法及通過工具進行壓實等方法。壓實過程中必須注意壓實度、土的含水量以及每層鋪土厚度。填土應由低到高,由下向上整個寬度分層鋪填碾壓或夯實。填方應分層進行并盡量采用同類土填筑,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回填與夯實。當天填筑應在當天壓實,填土壓實質量應符合規范規定。

1.3 土方施工常用機械的適用范圍和施工方法

1.3.1 推土機

推土機開挖的基本作業是鏟土、運土和卸土三個工作行程和空載回駛行程。鏟土時應根據土質情況,盡量采用最大切土深度在最短距離(6~10m)內完成,以便縮短低速運行時間,然后直接推運到預定地點。(1)適用范圍:用于場地清理和平整、開挖深度1.5m以內的基坑,填平溝坑以及配合鏟運機挖土機工作。(2)常用施工方法:下坡推土法、并列推土法、槽形推土法、多鏟集運法、鏟刀附加側板推土法。

1.3.2 鏟運機

鏟運機在施工中,由于挖填區的分布情況不同,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應根據不同施工條件(工程大小、運距長短、土的性質和地形條件等),選擇合理的開行路線和施工方法。適用范圍:用于大面積場地平整,開挖大型基坑填筑堤壩和路基。最適宜于開挖含水量不超過27%的松土和普通土。常用施工方法:下坡鏟土法、跨鏟法、助鏟法、交錯鏟土法。

2 土木工程基礎施工的施工技術

土木工程的基礎施工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基坑開挖技術包括淺基坑的開挖技術和深基坑的開挖技術,以下分別對其進行闡述。

2.1 淺基坑的開挖及其支護技術

首先,土方的邊坡應以當地的土質、開挖的深度及其方法、邊坡的留置時間、坡頂的荷載情況、排水及降水狀況以及當地的氣候條件等因素為依據進行確定。其次,在土質均勻及濕度正常,基坑或管溝地面的標高高于地下水位,且敞露時間較少時,在挖土深度一定的情況下可不進行放坡和加支撐,但是,開挖深度不可超過相關規定。再次,土質及其濕度適宜,且地質情況相對較好的情況下,當基坑或管溝的底面標高高于地下水位時,開挖深度應不超過5m,且可不加支撐。此外,對于永久性的挖方邊坡而言,應根據設計的相關要求進行放坡。最后,在山體整體穩定的情況下,臨時挖方的邊坡若相對使用時間較長且高度低于10m 時,可以以實際條件設計坡度。淺基坑的土壁支撐技術一般包括灌注樁、板樁、橫撐、深層攪拌樁及地下連續墻等。

2.2 深基坑的開挖及其支護技術

在深基坑的開挖過程中,為了保證坑基開挖過程中土壁的穩定性,通常采用臨時支擋來確保深基坑土壁的穩定性。對于透水擋土支護結構而言,可采用工字鋼樁加橫擋板、預制樁、雙排灌注樁等進行擋土;對于止水擋土結構而言,主要包括了鋼板樁、地下連續墻、化學注漿樁以及深層攪拌水泥土墻等結構;對于支撐部分的結構而言,可采用懸臂、錨拉式支護,或土層錨桿、型鋼水平支撐等結構。

3 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要點

3.1 土壁的穩定

土壁穩定的關鍵在于土體內粘結力與摩擦阻力之間的平衡。如果土體失去此平衡,就會發生塌方,從而影響工程工期,也會給周圍的建筑和人造成危害。要保證土壁穩定,應先放足邊坡,并且邊坡的留設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另外,邊坡坡度的大小則要依據土壤特性、地質條件和施工的條件和方法等多種因素而定。比如,粘性土質的邊坡應陡些,人工或機械挖土、明溝排水時邊坡不宜太陡,應平緩些;基坑旁邊有主要建筑物的情況下,邊坡比例宜在1∶1.0~1∶1.5范圍內;無地下水且工期較短,可不放坡而留設直槽,開挖的深度不能超過以下數值:以砂土為填充物的密實、中密實砂土及碎石類土為1m;可塑、硬塑的輕亞粘土和亞粘土為1.25m;以粘性土為填充物的可塑、硬粘粘土及碎石類土為1.5m:堅硬粘土為2m。此外,為了保障土壁的穩定,還應設置支撐,這不僅可以降低土方量、減少施工面,還可以使放坡不受場地限制。在坑槽的邊緣應盡量不要堆置大量的材料和土方或者機械設備;在挖好坑槽后應當立即進行地下和基礎結構的建造;雨期不宜對滑坡地段進行挖方,應先整治,然后開挖,開挖順序為由上至下;如果發現有危險或不穩定的情況時,應先進行妥善的處理后,再進行施工。

3.2 排水技術要點

土體干燥是土方施工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排水工作一定要做好。一般而言,施工的排水作業可分為兩種:

明排水法,即運用截、抽和疏的排水方法。截指截住水流;抽指開挖基坑時,在坑底留設集水井和排水溝,使水流順著排水溝匯集到集水井中,之后用水泵將水抽出;疏指疏干積水。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在開挖基坑之前,在基坑的周圍安設足夠數量的濾水管,將水抽走,在工程完工之前,保證地下水位始終在坑底之下。保證了坑基土體的干燥,可以有效的防止流砂,并改善施工條件。盡管如此,在降水前,一定要考慮原有的工程建筑物可能產生的附加位移和沉降引起傾斜、開裂、倒塌及地面塌陷。因此,在施工必要時,要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

3.3 填土及壓實技術

設計合理的填方邊坡,選擇合適的土料及填筑方法,可以確保填土的強度和水穩性。土壤中如果有機物含量較大或石膏含量超過2%,則不能作為填土所用。施工時,填方工程宜分層鋪土然后壓實,若用同類的土壤來填筑效果最好。如采用了不同類型的土壤填筑時,應當把透水性較小的土壤放置于透水性較大的土壤之上。為了避免填方內有水囊形成,嚴禁將不同類型的土壤混合且不均勻的使用。

4 結語

土石方工程的特點是工程量較大,而且又必須在其他分部分項工程施工之前完成土石方開挖,因此土方工程施工應盡量選用先進的施工機具和合理的施工方法,并力爭土方調配平衡,以降低工程成本,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

參考文獻:

[1]鄧壽昌.土木工程施工[M].科技出版社,2006.

篇(7)

中圖分類號:TM5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2-0164-01

引言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量大、勞動相對繁重,且工程條件復雜,在施工過程中又經常受天氣、地質等因素的影響,繼而加大了施工的難度。因此,基礎施工時保證整體項目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的關鍵,加強對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的研究是降低工程成本、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的重要前提。

1、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關鍵點的要求

1.1 對基坑土方的開挖的要求

在基坑開挖前應當先確定施工順序和分層的厚度,然后再進行施工。為避免地基土出現擾動現象,施工時要做到連續施工,切勿中斷。在開挖過程中要隨時檢查,并對地下水位進行觀測,如果到達水位以下,就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來進行降水處理。

1.2 對土方填筑與壓實的要求

首先要選用合適的土料進行填筑,有些土料是不適合作為填筑土料的,比如像淤泥、膨脹性土、凍土等,還有土料里若有機物含量(>8%)、硫酸鹽含量(>5%)過多,同樣不適合做填筑土料。因此選擇土料時應當選用一些碎石類、砂土類和符合壓實要求的粘土類為主。壓實的方法包括振動法、碾壓法、夯實法及通過工具進行壓實等方法。壓實過程中必須注意壓實度、土的含水量以及每層鋪土厚度。填土應由低到高,由下向上整個寬度分層鋪填碾壓或夯實。填方應分層進行并盡量采用同類土填筑,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回填與夯實。當天填筑應在當天壓實,填土壓實質量應符合規范規定。

1.3 土方施工常用機械的適用范圍和施工方法

1.3.1 推土機

推土機開挖的基本作業是鏟土、運土和卸土三個工作行程和空載回駛行程。鏟土時應根據土質情況,盡量采用最大切土深度在最短距離(6~10m)內完成,以便縮短低速運行時間,然后直接推運到預定地點。(1)適用范圍:用于場地清理和平整、開挖深度1.5m以內的基坑,填平溝坑以及配合鏟運機挖土機工作。(2)常用施工方法:下坡推土法、并列推土法、槽形推土法、多鏟集運法、鏟刀附加側板推土法。

1.3.2 鏟運機

鏟運機在施工中,由于挖填區的分布情況不同,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應根據不同施工條件(工程大小、運距長短、土的性質和地形條件等),選擇合理的開行路線和施工方法。適用范圍:用于大面積場地平整,開挖大型基坑填筑堤壩和路基。最適宜于開挖含水量不超過27%的松土和普通土。常用施工方法:下坡鏟土法、跨鏟法、助鏟法、交錯鏟土法。

2、土木工程基礎施工的施工技術

土木工程的基礎施工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基坑開挖技術包括淺基坑的開挖技術和深基坑的開挖技術,以下分別對其進行闡述。

2.1 淺基坑的開挖及其支護技術

首先,土方的邊坡應以當地的土質、開挖的深度及其方法、邊坡的留置時間、坡頂的荷載情況、排水及降水狀況以及當地的氣候條件等因素為依據進行確定。其次,在土質均勻及濕度正常,基坑或管溝地面的標高高于地下水位,且敞露時間較少時,在挖土深度一定的情況下可不進行放坡和加支撐,但是,開挖深度不可超^相關規定。再次,土質及其濕度適宜,且地質情況相對較好的情況下,當基坑或管溝的底面標高高于地下水位時,開挖深度應不超過5m,且可不加支撐。此外,對于永久性的挖方邊坡而言,應根據設計的相關要求進行放坡。最后,在山體整體穩定的情況下,臨時挖方的邊坡若相對使用時間較長且高度低于10m時,可以以實際條件設計坡度。淺基坑的土壁支撐技術一般包括灌注樁、板樁、橫撐、深層攪拌樁及地下連續墻等。

2.2 深基坑的開挖及其支護技術

在深基坑的開挖過程中,為了保證坑基開挖過程中土壁的穩定性,通常采用臨時支擋來確保深基坑土壁的穩定性。對于透水擋土支護結構而言,可采用工字鋼樁加橫擋板、預制樁、雙排灌注樁等進行擋土;對于止水擋土結構而言,主要包括了鋼板樁、地下連續墻、化學注漿樁以及深層攪拌水泥土墻等結構;對于支撐部分的結構而言,可采用懸臂、錨拉式支護,或土層錨桿、型鋼水平支撐等結構。

3、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要點

3.1 土壁的穩定

土壁穩定的關鍵在于土體內粘結力與摩擦阻力之間的平衡。如果土體失去此平衡,就會發生塌方,從而影響工程工期,也會給周圍的建筑和人造成危害。要保證土壁穩定,應先放足邊坡,并且邊坡的留設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另外,邊坡坡度的大小則要依據土壤特性、地質條件和施工的條件和方法等多種因素而定。比如,粘性土質的邊坡應陡些,人工或機械挖土、明溝排水時邊坡不宜太陡,應平緩些;基坑旁邊有主要建筑物的情況下,邊坡比例宜在1∶1.0~1∶1.5范圍內;無地下水且工期較短,可不放坡而留設直槽,開挖的深度不能超過以下數值:以砂土為填充物的密實、中密實砂土及碎石類土為1m;可塑、硬塑的輕亞粘土和亞粘土為1.25m;以粘性土為填充物的可塑、硬粘粘土及碎石類土為1.5m:堅硬粘土為2m。此外,為了保障土壁的穩定,還應設置支撐,這不僅可以降低土方量、減少施工面,還可以使放坡不受場地限制。在坑槽的邊緣應盡量不要堆置大量的材料和土方或者機械設備;在挖好坑槽后應當立即進行地下和基礎結構的建造;雨期不宜對滑坡地段進行挖方,應先整治,然后開挖,開挖順序為由上至下;如果發現有危險或不穩定的情況時,應先進行妥善的處理后,再進行施工。

3.2 排水技術要點

土體干燥是土方施工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排水工作一定要做好。一般而言,施工的排水作業可分為兩種:

明排水法,即運用截、抽和疏的排水方法。截指截住水流;抽指開挖基坑時,在坑底留設集水井和排水溝,使水流順著排水溝匯集到集水井中,之后用水泵將水抽出;疏指疏干積水。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在開挖基坑之前,在基坑的周圍安設足夠數量的濾水管,將水抽走,在工程完工之前,保證地下水位始終在坑底之下。保證了坑基土體的干燥,可以有效的防止流砂,并改善施工條件。盡管如此,在降水前,一定要考慮原有的工程建筑物可能產生的附加位移和沉降引起傾斜、開裂、倒塌及地面塌陷。因此,在施工必要時,要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

3.3 填土及壓實技術

設計合理的填方邊坡,選擇合適的土料及填筑方法,可以確保填土的強度和水穩性。土壤中如果有機物含量較大或石膏含量超過2%,則不能作為填土所用。施工時,填方工程宜分層鋪土然后壓實,若用同類的土壤來填筑效果最好。如采用了不同類型的土壤填筑時,應當把透水性較小的土壤放置于透水性較大的土壤之上。為了避免填方內有水囊形成,嚴禁將不同類型的土壤混合且不均勻的使用。

4、結語

土石方工程的特點是工程量較大,而且又必須在其他分部分項工程施工之前完成土石方開挖,因此土方工程施工應盡量選用先進的施工機具和合理的施工方法,并力爭土方調配平衡,以降低工程成本,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

參考文獻

篇(8)

一、 引言

當代社會,在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土木工程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成為發展所需的空間和物質的供給源之一。人們對土木工程的要求已經不僅僅徘徊在實用性上,與此同時土木工程的合理性,人性化以及其本身的發展空間和品質直接影響了一個城市的硬件基礎和可投資潛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土木工程的基礎建設,正是衡量這些指標的一個重要標準,由此可見土木工程中基礎建設的重要性。

本文將結合多年土木工程基礎建設經驗,從幾個方面對現代化城市中的土木工程和工程中基礎建設的獨特地位進行分析,闡述在土木工程中基礎建設的重要性。并且根據土木工程在現實中的進行步驟 ,對每一步中保證基礎建設質量給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二、 土木工程基礎建設的重要性

如果我們把一個城市看做一個生命體,那么基礎建設就猶如維持生物生存的基本生理系統,交通和通訊是這個生命體的脈絡和神經,給排水系統就是為生命體運輸營養和排泄廢物的消化道和泌尿系統,電力則是當人不讓的提供動力的血液循環系統。這樣的比喻在業內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同。而這幾大方面都要倚仗土木工程為其提供物質載體,可以說,土木工程就是城市這個龐大的生命體的血肉骨架,承載了所有的系統組織和器官,為城市的生機勃到了重大的貢獻。基礎建設,就是每一項土木工程的生理系統,對一項工程是否能夠有效運轉提供了重要基礎。

基礎建設在土木工程的重要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想要富,先修路”

可見,基礎建設可以有效的帶動一個城市乃至國家的經濟發展,并且也能有效的體現該地區的經濟現狀和發展潛力。根據現有的經驗,一個地區的物質富足程度與基礎建設的完備程度往往成正比。基礎建設的完備可以為人民的生活提供便利的條件,這往往是社會經濟和文化進步的一個表現。具體到每一項土木工程,基礎建設的質量和合理性體現了該項目是否能夠達到人們居住和使用的要求,以及是否能夠為增強該城市發展潛力做貢獻。基礎建設優秀的土木工程累積起來就能夠創造整個城市和地區的高品質的基礎建設,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持力。

2. 基礎建設是衡量現代化的有效指標

現代化的程度是由先進的生產力所標志的,而當代的生產力必定是由電氣化產業和科技產業帶動的。而這些產業都必定要由基礎建設支持,由此可見,基礎建設對生產力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支持作用。可以說,想要提高城市的現代化水平,就要從提高基礎建設水平入手,打好基礎,逐步提高,使土木工程中的基礎建設真正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

3. 基礎建設提高了社會的福利效應

基礎建設不是為了某一個個人或者某一單獨的利益團體所建設的,而是為了惠及整個社會,不會為了給一部分人提供服務就影響另外一部分人享受福利,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增大受益者群體。這樣的準公共物品性質,可以提高整個城市乃至國家的國民生活質量。可見,基礎建設,對社會福利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幸福度具有十分突出和特別的作用,應當是一個城市或地區乃至國家建設的重中之重。而在每項土木工程中,基礎建設正是使這項工程的福利效應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除此之外,土木工程中的基礎建設具有經濟帶動作用。因為基礎建設涉及到的關聯產業多,例如建材業,原材料業等等施工相關產業,以及后期采購中所關系到的多個產業。而且基礎建設往往規模較大,需求量較多,可以帶動多項產業共同發展。并且其為勞動密集性建設,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的產量和剩余勞動力,為社會提供了就業機會。這也是從另外一個角度體現了土木工程中的基礎建設的社會福利性。

三、 進行土木工程建設的基礎建設的注意事項

1. 在設計方面應重點突出,統籌兼顧

在一項土木工程的設計中,應有意識的將基礎建設設計作為工作中的重點之一來進行規劃。在對周邊環境有良好的考察的基礎上,要使基礎建設的布局和施工要求根據周邊環境做出盡量詳盡切實的計劃,并且能夠在與周圍相融合的基礎上發揮其自身的特色作用,保證提高整個土木工程的實用性和協調性。另外,一個優秀的設計要在設計中從施工材料和方法以及達到的效果上體現對環境、意境和使用者的效益的關心和周到。一項真正優秀的工程必須要兼顧實用性,美觀性,合理性和可發展性等等各個方面,這是在基礎建設的設計要特別注意的。

2. 在資金預算和使用方面,要做到預算合理,分配科學

在工程的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經費預算是一個必備的項目。基礎工程作為一項重要的建設部分,其預算也必定會成為經費支出運算的一部分。在這項預算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和設計中所限定的材料和方法做系統,真實的運算,既不能偷工減料減少支出而留下安全隱患,也不能一味的鋪張浪費充場面。要做到,樸實,得當,合理,科學。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基礎建設要在設計和預算中考慮到使用抗磨損的材料,以免在高頻率的使用中形成龐大的維護費用。

3. 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范操作

一些開發商為節約開支或減短施工周期,而偷工減料或者在基礎建設環節草草了事,不尊重原本的設計方案。使土木工程在施工過程走了樣,失去了基礎建設優勢,嚴重破壞了一項工程的整體設計思路,影響了其實用性和效用性,使基礎建設品質嚴重下降。這種投機取巧,目光短淺的行為必須要在施工中杜絕,這就要求必須要對開發商作出明確的要求,禁止其對設計的任意篡改。

4. 成立專業機構,進行實時監管

為保障基礎建設的質量應成立由土木工程和基礎建設的專業人士組成的專門的監管機構,從設計、預算到施工以及后期審核等各個環節全程有專人負責,進行實時的監督和知道。首先,在設計階段就要著重的對方案中的基礎建設進行可行性和實用性評估,并且對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時進行糾正。另外,在施工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標準,從施工質量,是否尊重原設計,是否適當使用材料,合理分配資金,杜絕中飽私囊和偷工減料等行為,保證工程施工的規范性。最后,要在施工結束后對施工質量和效果進行檢查評估,如發現在使用中可能存在任何隱患,要積極進行討論,研究改良方案或對使用中應注意的事項給出合理化建議。

四、 總結

通過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基礎建設在現代化土木工程建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僅是一項土木工程是否成功的一個衡量指標,甚至已然成為一個城市、地區乃至國家的發展水平的一項重要的標志,并且為社會提供了有效的社會福利。總之,土木工程中的基礎建設已近在不經意間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中,方便人們的生活,惠及整個社會。因此在土木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必須從設計到完工,層層把關,確保基礎建設質量,為土木工程錦上添花。相信在相關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土木工程中基礎建設會取得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馨,袁星侯 論公共基礎設施投資多元化[J]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

篇(9)

課程建設和教材編寫定位應符合學院的培養目標。獨立學院的培養目標是服務地方、服務基層,培養為地方經濟服務的應用型人才。一般而言,課程內容設置和教材內容改革應該針對學院的培養目標,保證夠用、適用、好用。力學課程對于工科學生,特別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是很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習的力學課程有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土力學、彈性力學等。基礎力學課程則包括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課程。因此,文章的討論主要針對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這兩門基礎力學的課程內容改革和教材編寫定位進行討論。理論力學[2]和材料力學[3]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力學課程,通過課程的學習,構筑工程技術力學知識基礎,建立物體運動與受力狀態的關系,掌握質點、質點系和剛體的平衡,機械運動及動力學問題的基本規律及其研究方法,使學生明確桿件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問題的基本概念,掌握構件的基本變形及其應力應變的求解方法。通過力學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并具有比較熟練的力學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力學素質和定性、定量分析能力,以及分析解決某些實際工程問題中的力學問題能力。通過力學實驗課程,掌握測定金屬材料性質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了解實驗應力的基本概念并初步掌握驗證材料力學理論公式的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實驗能力,為學生學習相關專業課程及進行結構設計奠定良好基礎。通過力學課程的學習,為一系列后續專業課程,如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建筑施工等課程打下必要的基礎,也可為學生在今后工作中解決所碰到的力學問題提供理論依據。因此,獨立學院的學生,必須掌握基礎力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2010年,土木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就土木工程專業中各知識點的需求和各個知識點的學時建議,頒布了《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4],對力學系列課程知識點的需求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但是,該規范所給出的只是對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所需知識點的最低需求,并沒有明確各類高校的最低知識點的理論深度及其應用要求。遵照規范建議,結合獨立學院的教學實際,基礎力學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的定位應為“緊扣最新規范,體現區域特色,強調工程實踐,服務人才培養”。在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中,教學內容的設置和教材內容的改革都應該符合規范中對各門課程的基本要求,緊密結合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理論上高于高職學院,實踐上強于重點本科母體學校。力學課程教學內容和教材內容應在保證理論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加入力學知識在實際中應用的工程實例,以便學生在掌握力學理論課程的同時,了解力學在工程中的實際應用,同時培養學生應用力學知識和原理解決工程實際中的力學問題的能力,以使學生在今后專業課程學習和工作中,力學知識夠用,并且會用。在教學內容設置和教材內容的改革中,還應該加入最新科技發展的新知識,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基礎力學課程內容和教材編寫內容選取

篇(10)

【基金項目】安徽省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3zdjy088);安徽理工大學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3zdxm19);安徽省質量工程項目―精品視頻公開課(2012gkk023)。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號】2095-3089(2016)35-0203-02

《基礎工程》是土力學課程的后續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課程,其主要內容為地基基礎設計理論和施工方法,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專業性、實踐性和應用性。隨著我國土木工程發展和國家對土木工程應用人才的需要,很有必要對該課程傳統教學進行改革。如何在有限的學時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對教師和學生都有一定難度,給教學工作提出了挑戰。

我校土木工程專業源于學校1945年建校時創辦的礦井建設專業,1955年開始招收本科生。經過70余年的建設和發展,土木工程專業現設有巖土與地下工程、礦山建設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建筑工程等4個專業方向,成為安徽省本科教改示范專業和“教育部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擁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授予權。

結合我校結合土木工程專業設置特點,在前期教學改革成果的基礎上,遵循學科發展規律,以優化授課內容,改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加強實踐環節等為切入點,嘗試對《基礎工程》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精選課程教材,優化授課內容

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選擇一本合適的教材,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至關重要,往往可以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關于《基礎工程》課程的教材非常多,但主要內容基本上都大同小異。莫海鴻等編著的《基礎工程》(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趙明華主編的《基礎工程》(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周景星等編著《基礎工程》(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學科專業“十一五”規劃教材,清華大學出版社)等,都是非常優秀的教材。

根據教學大綱和課時安排,結合土木工程專業下設專業方向的不同,對上述《基礎工程》相關教材內容進行科學編排、刪減、調整、補充,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既重視基礎理論和知識的闡述,又注意反映我國目前工程實踐的新成就,給學生介紹基礎工程方面的新進展、新技術和新工藝,并與最新的勘察、設計和施工等規范或規程等保持一致,力求將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即便是同一授課內容,在給不同專業方向講授的側重點也有差別,不能一概而論。例如,我們在給巖土與地下工程專業方向講授《基礎工程》時,將淺基礎、連續基礎和樁基礎的設計理論與施工過程等列為授課重點內容,并結合《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規范》(GB51004-2015)和《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等相關內容進行詳細講述,把相關規范融入到與教學內容之中。而對地基處理、基坑工程等內容則可以進行簡要的講述,由于該專業方向后續將會開設相應的專門課程。

通過優化授課內容,保持教學內容的基礎性與先進性有機結合,不僅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所學專業方向的特色,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改善教學方法,增強授課效果

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土木工程專業需要學生具有較強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灌輸式或填鴨式教學方法既不利于工程能力的培養,又不利于創新意識培養,更容易扼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基礎工程》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則是被動接受知識。

啟發式教學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是近年來我國本科教育一直提倡的教學方法,實際上這種教學方法在很多教育發達國家已經十分普及,逐漸替代灌注式教學而成為一種比較成功的教學方法。

講授《基礎工程》課程時,教師可以根據授課內容提出相關的啟發性問題,有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簡單思考后及時回答,有的問題則可以留給學生在課后查閱相關的資料文獻,自行尋求答案。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基礎工程》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學生今后進行生產實踐無疑是幫助較大的。

例如,講解淺基礎時,因選擇基礎埋置深度受很多因素的制約,可列舉具體的工程案例,讓學生了解不同情況下如何確定基礎埋置深度。又如,講解樁基礎時,針對樁基設計中如何選擇樁基的類型,可以作為思考問題提出,讓學生課后分組討論,根據各組討論得到結果和設計理由,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這種啟發式與討論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討論中不斷加深對《基礎工程》課程的認識。

另外,建立具體工程應用案例庫,把教學內容的講解融于具體工程背景之中,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的掌握,而且把所學到的基礎工程知識與前面所學土力學等課程知識緊密結合起來,達到了傳授知識、激發興趣、啟迪創新的綜合教學效果。

3.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授課效率

選擇先進的教學手段是提高授課效果的重要途徑。為培養“寬口徑”的“大土木”應用型人才,很多高校在對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調整時通常會增設一些課程,并提高實踐教學環節的學時數所占份額,這樣勢必造成原有專業課程學時的減少。目前,我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基礎工程》理論教學僅為32學時,如何在較少的學時內完成所需講授的內容,并保證學生得以消化吸收,對教師和學生都有一定難度,對教學工作提出了挑戰。

為解決課時量不足而授課內容多的矛盾,教學中要不斷探索板書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采用多媒體教學無疑是一種提高授課效率和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因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等優點,可以將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論教學變得生動和豐富多彩,給學生以深刻的感官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過程中防止一味追求采用多媒體教學,摒棄板書演繹。若完全依賴多媒體進行教學,就很容易把授課內容變成走馬觀花式的放映,會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造成視覺疲勞。因此,多媒體教學要結構明晰、重點突出、簡明扼要。對一些重要理論和公式的推導,要應以板書為主進行講解,便于學生緊跟教學思路,能記下關鍵內容,方便理解。

對于一些利于多媒體展示的內容,可以通過多媒體圖片甚至視頻等展示給學生以形象直觀的概念。例如,講授淺基礎的類型時,可將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等不同淺基礎類型通過多媒體將圖片呈現出來;講述樁基礎施工內容時,可放映一些關于樁基施工的動畫或現場視頻,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印象,使學生能很好地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加強實踐環節,延伸課堂教學

實踐教學是對課堂理論教學的一種有效延伸方式。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要求具有獨立完成一般基礎設計的能力。通常是采取開設基礎工程課程設計作為其實踐教學環節。短短1周的基礎工程課程設計作為實踐訓練顯然難以滿足要求,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設計能力幫助有限。由于學生實踐不足,理論容易脫離實際,難以將知識靈活運用到工程中,設計結果不能滿足工程需要。例如:進行樁基設計時,很多學生不懂把地質資料與設計相結合,設計結果不會考慮現場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繪制的施工圖不符合規范要求。

基礎工程課程設計中,要以實際具體工程為背景優選設計題目,提供給學生的設計資料要盡量完備,使設計內容及步驟應與實際工程設計相符,讓學生熟悉設計理論和過程,要求學生采用手工計算和軟件計算驗證相結合,并使用CAD繪制施工圖,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方便以后能夠很快地適應生產工作。對課程設計中出現的錯誤和共性問題,教師及時進行糾正和指導。

因此,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設計能力,僅僅靠傳授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課程設置時應盡量多安排一些有助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環節,盡可能多地接觸工程實際,把學生帶到工地進行現場實地教學,加深學生對基礎的認識和理解。需要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和建設校內實習基地相結合,給教師和學生提供良好的工程實踐場所。為此,我校專門建設土木工程專業實訓中心,建有淺基礎、樁基礎、樁基靜載試驗、基坑支護、礦井巷道、橋梁隧道、房屋建筑等工程模型,在《基礎工程》課程中可讓學生進行參觀,增強工程認識,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鼓勵和指導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基金項目,或參加教師的一些科研項目或工程現場,將所學的《基礎工程》知識點融入到項目,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動力能力。

通過課程教學改革實踐,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提高,達到了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不僅促進了學生由基礎理論知識向工程實踐能力的轉化,而且促進了教學團隊素質和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無論在課堂教學還是實踐教學中,教師的自身素質和學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程的教學效果,教師的理論儲備和實踐能力直接影響培養學生的質量。教師具備了較高的理論水平和科研實力以及豐富的工程經驗,不僅能講授基礎理論方面的知識,而且能夠結合科研實際和工程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隨著土木工程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基礎工程⒒岢魷中碌睦礪邸⒓際鹺臀侍猓教師應不斷學習,與時俱進。以學生為本,貼近教學的實際,努力培養出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工程科技人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M].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1.

[2]滕延京, 王衛東, 康景文, 等. 基礎工程技術的新進展[J]. 土木工程學報, 2016, 49(4).

[3]楊冬英.“大土木”背景下基礎工程課程教學實踐與探討[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5) .

上一篇: 行政復議的特征 下一篇: 建設法規與工程合同管理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天天更新 | 亚洲中文字幕网站 | 欧美亚洲日韩一区字幕 |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 亚洲春色中文字幕我是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