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企業的行業特點匯總十篇

時間:2023-10-23 09:50: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礦產企業的行業特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礦產企業的行業特點

篇(1)

1 礦產資源現狀及尾礦開發利用情況

1.1 巴彥淖爾地區礦產資源現狀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地處聞名全國的狼山――渣爾泰山和“蒙古弧”構造帶等重要的成礦帶,地質成礦條件優越,是礦產資源富集區域之一。轄區內礦產資源具有礦品豐富、分布相對集中、儲量規模較大的特點。目前巴彥淖爾地區已發現68種礦產,其中50種礦產已探明儲量,硫、鉛、鋅、錳、鎳、鈷、金(巖金)、珍珠巖、沸石、紅柱石、藍晶石、晶質石墨、瓷石等13種礦品資源儲量位居自治區首位,鐵、銅、銀、鉻、鎘、膨潤土等礦品資源位列自治區第二位,鉬、白云巖等資源位列自治區第三位,特別是有色金屬礦產構成自治區西部重要的礦產集中區,截止2009年12月底,查明鐵礦資源儲量達6.04億噸,銅金屬資源儲量180萬噸,鉛金屬資源儲量300萬噸,鋅金屬資源儲量1156萬噸,鉬金屬資源儲量38萬噸,鎳金屬資源儲量3萬噸,煤炭、巖金、硫鐵礦資源儲量分別為37.62億噸、54噸、4.69億噸。有色金屬的采選能力達600多萬噸/年。依托特有的區域優勢和豐富的礦產儲量,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2009年度巴彥淖爾市全市礦產總產值完成43.68億元,礦產業已成為巴彥淖爾市經濟發展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

巴彥淖爾區域內金屬礦床中,礦石成分較為復雜,共生、伴生礦產中有益金屬成分較多,普遍存在不易采、選礦石難的特點,目前雖然有部分礦山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達到國家產業規定及規范要求,但共生、伴生礦產中有益金屬成分綜合采、選仍然達不到應選盡選條件,同時因一些采選企業受有色金屬價格上漲的利益驅使,為追求利潤的制高點,或多或少的都存在采易棄難的現象,同時受限于選礦技術低、高水平選礦技術人員缺乏等原因,有色金屬的伴生礦無法被充分回收利用,導致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較同行業偏低。

1.2 巴彥淖爾市地區尾礦利用情況

基于巴彥淖爾市區域內金屬礦產資源的礦石成分的復雜性,目前礦產行業對于尾礦的處理方法通常采取直排方式,對采選產生的尾礦廢渣進行簡單回收處理后直接排入尾礦庫。而尾礦庫則一般是將廢棄的河槽或是山澗兩頭封堵建壩后依山而建,在企業看來這種依山建庫方式不僅在經濟方面減輕了礦山企業的資金壓力,而且在安全生產方面也能將尾礦壩潰壩造成的損害及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點,同時也可以減輕尾礦廢渣、廢水對環境的影響,一舉數得。

目前,巴彥淖爾地區的尾礦綜合利用率較低,屬于“低循環、低效率”的粗放型方式。因巴彥淖爾地區原礦中含硫量高的特點,部分尾礦被二次利用生產為硫精砂,剩余少量的鐵礦尾礦被水泥生產企業代替部分粘土質原料生產硅酸鹽水泥,大量的尾礦資源仍受限于有益金屬元素成分提取技術有限及伴生元素分離困難,礦山企業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不愿將資金投入到尾礦綜合利用研發上,同時政府對尾礦綜合利用項目政策扶持力度小等多種原因,大量的尾礦資源被企業棄而不用被排入尾礦庫。巴彥淖爾市地區尾礦具體利用情況如表1所示。

巴彥淖爾地區尾礦資源儲量已有數百萬噸,隨著市場對金屬原料需求量的增加,易選礦日趨減少,對于低品位、伴生礦的綜合開發利用已迫在眉睫,礦山企業通過不斷的技改和加強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加大了對伴生礦的綜合開發利用。因此,產出的尾礦相對儲量將會越聚越多。因大量使用浮選,導致這些無法處理的尾礦中均含有的大量有害物質,隨著未被綜合利用的尾礦儲量的逐年增加,尾礦帶來的環境問題以及潛伏的生產安全問題將日趨嚴峻。

2 巴彥淖爾市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的發展現狀

2.1 加強伴生礦和難選礦、低品位礦的綜合利用

政府應強化礦產資源綜合勘測和評價,科學測算出重點礦種及其伴生礦的綜合開發利用條件,依靠科技創新,政府引導,促使礦山企業提高對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效率。政府應當在礦山前期開發設計以及實際生產過程中,加強監管力度,要求礦山企業必須做到對伴生礦的統籌兼顧,通過大企業主導核心產業推動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形成,促進尾礦綜合利用產業鏈。促使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基本實現的零排放,做到無廢或少廢生產。

2.2 強化尾礦資源的綜合利用

巴彥淖爾市應提高尾礦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努力實現尾礦的無害化和減量化,達到環境效益、資源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

近年來,隨著尾礦回填技術的發展,尾礦回填法作為一種高效的開采方法和尾礦處理方法,越來越多的被礦產企業所采用,這種技術不僅有效的解決了尾礦排放問題,而且極大的緩解了因礦山開采所帶來的環境壓力,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礦山開采對環境和人民生活的影響。

巴彥淖爾市的尾礦具有存儲多、增量大、分布廣、成分雜、管理難度大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安全隱患的特點。因此,在尾礦資源的綜合利用方面,應當及時轉變思想,提高危機意識,充分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以技術創新和發展循環產業為突破口,推動巴彥淖爾市的尾礦資源綜合利用形成規模,延伸礦產行業的產業鏈,實現巴彥淖爾市礦產經濟的可持續循環發展。

3 巴彥淖爾市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的建議

極大程度的加強伴生礦和低品位礦的開發利用,強化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率,真正做到物盡其用,變廢為寶,為巴彥淖爾市轉變產業結構、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的雙贏。

3.1 積極貫徹和確保國家和自治區對于發展循環經濟政策的具體落實,對利用《綜合利用目錄》(2003年修訂)所列的以礦業廢棄物為主要生產原料的生產企業,在稅收方面實行所得稅的減免,對生產原料中摻用不少于30%礦業廢棄物的建筑材料產品免征增值稅;對于尾礦綜合利用企業應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提供政府貼息或無息貸款。

3.2 努力完善巴彥淖爾市關于礦產資源綜合勘查、評價、開采、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和實施。建立以縣域為單位的尾礦綜合利用數據庫信息管理系統,及時掌握全市范圍內礦山企業的動態,環保、安監、科技等職能部門除了加強監管力度外,還應發掘自身技術、人才優勢,加強引導,提高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3.3 實現以市場為導向,以提升礦產資源利用率為目標,積極鼓勵礦產企業依靠自主科技創新或引進新技術提高礦產領域的經濟增長,發展礦產資源循環經濟,促進巴彥淖爾市礦產行業整體走一條良性循環之路。

參考文獻:

[1]2009年巴彥淖爾市礦產行業發展調研報告-百度文庫[R]. 巴彥淖爾: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國土資源局,2010.

[2]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國土資源局.巴彥淖爾:西部有色金屬富集區西部資源[R].巴彥淖爾: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國土資源局,2011(2):12-13.

篇(2)

(一)我國礦產企業的特點

1.礦產資源不可再生,企業是按照開采、開發、枯竭、報廢的運營過程發展的。

2.產品無差別,由供求關系影響價格,企業無法定價,影響利潤的實現。

3.投資風險高,資源分布不集中,品質、產量地區差異大,所以企業開發之前勘探研究投入會很大。

4.勘探結果不確定,前期投入不保證能帶來資金回報或因開采成本和難度太高而放棄。

5.工作環境艱苦,安全隱患復雜,很難吸引高級人才。

(二)我國礦產企業發展現狀

1.礦業企業發展規模小,數量多。大型企業少、中小礦企多,行業集中度低。較多的民營或者個體礦產企業資金少、技術弱、裝備簡陋,無法保證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礦產資源浪費嚴重。

2.礦業企業技術落后,國際競爭力不強。加入WTO后,企業對原有生產技術雖進行更新改造。但在機械化、自動化以及管理手段等方面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在國際市場上處于劣勢。

3.礦產企業資源浪費現象頻繁,可持續發展前途堪憂。由于生產中無法滿足環保要求,同時開采方法和選礦工藝落后,造成資源破壞與浪費,成本增加,不利于企業長久發展。

二、全球礦產行業發展形勢簡析

(一)礦產行業國際競爭形勢的分析

1.國際礦產業結構性問題突出。從礦產資源儲量看,經濟高速發展、經濟波動、次貸危機、歐債危機和礦產投機活動的影響,全球礦產市場上的礦產品價格上下波動劇烈,經常發生供不應求或供過于求局面。從市場集中度看,發達國家跨國礦業公司利用特有的經濟優勢在全球范圍開展礦產勘探活動,能夠對全球礦產資源掌控。從市場主動權看,全球經濟高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提高,礦產資源生產者有更多的控制權,礦產市場由買方市場逐漸向賣方市場轉變。

2.國際礦產市場競爭重心轉移。從對礦產資源的實際控制轉變為對礦產市場規范制定的掌控、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以及政府參與對其他國家礦業公司進駐市場設置障礙??鐕V業公司憑借資本市場、金融制度、金融手段,操控資本流向,決定全球礦產市場資源分配,價格制定,從而主導全球礦產資源市場。

3.全球礦業政策不斷調整。國際金融危機、礦產資源的稀缺,使各國政府重視礦產行業法律法規,以適應新形勢。發達國家制定環保能源和低碳經濟政策,引導礦產企業發展清潔能源。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注重制定礦業政策,實施本國礦業企業資源儲備戰略。經濟發展較落后的非洲國家有豐富的儲量,制定開放優惠的礦業政策,吸引外資推動本國產業快速發展。

4.我國礦業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缺少主動權。大型跨國礦業企業在礦產資源儲備、礦產品生產以及礦產市場交易份額上居于壟斷地位,操控全球礦產交易市場、主導全球礦業市場,制定交易規則,使我國礦業公司進入國際市場需面臨許多貿易壁壘,在礦產品價格和數量的協商過程中我國礦企缺少話語權,處于市場劣勢和戰略被動地位,承受巨大的風險和損失。

(二)國際礦業行業現狀分析

1.礦業融資總額大幅下降。據2013 年加拿大勘探開發者協會年會的礦產行業相關資料,2011 年全球礦業公司融資總額為1080 億美元,2012 年比2011年融資總額下降17%為896 億美元,2013 年經濟低迷,全球礦業融資的最佳場所加拿大多倫多股票市場受經濟影響嚴重。

2.礦業股票市場普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不斷沖擊著各國的礦業股票市場,例如歐洲礦業股票板塊普遍疲軟。

3.礦產并購交易持續下滑。全球礦業企業并購重組在2011 年達到黃金時期,從2012 年開始全球礦業企業的兼并的收購金額不斷下降,企業兼并重組的數量也不斷減少,并購交易額是自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受此影響2013 年年初開始,全球礦業企業并購交易持續下滑。

4.礦產品價格下跌導致礦企資本大幅縮水。全球大宗礦產品價格自2011 年以來持續走低,但是礦業企業不能避免的需要面對產能增加和庫存壓力的激增局面,礦產品廉價出售使得礦業企業利潤降低,投資者紛紛拋售礦業股,使得礦產企業資本不斷縮水。

三、影響我國礦產企業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我國礦產企業發展中需考慮的風險因素

1.決策風險。由于美國經濟復蘇緩慢,歐債危機尚未解除,國際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使得我國礦業企業進行項目決策的難度加大。

2.資源獲取風險。礦產資源的稀缺導致全球礦業競爭激烈,跨國礦業公司在全球頻繁并購,礦產行業新進入企業不斷增加,使得當前我國礦產上市公司資源獲取成本的不斷提高,國內外獲取資源難度不斷加大,資源獲取風險不斷提高。

3.海外經營風險。受西方“中國”輿論影響,不利的政治環境導致我國礦產企業海外經營風險較高,同時海外經營項目時間長、資金多,“國際化”經營風險大。

4.市場風險。產品價格受市場供求、資本投機以及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同時原輔材料若被某些企業壟斷,則無法議價簽合同,材料成本會居高不下,企業將承擔市場風險。

(二)當前我國礦產企業發展的環境分析

1.我國礦業企業高成本時代的來臨。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2013 年8 月比2008 年8 月增長了240.7%,導致礦業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包括職工薪酬、用房用地、融資費用、原輔材料等成本的上升。

2.礦業企業利潤空間不斷縮小。我國礦產企業面臨產能化、庫存化和金融化的多重壓力,另外還有履行社會責任和環保要求的環境保護修復成本,改革開放以來的礦產企業高利潤時期已逐步消失。

3.國內礦產勘察市場大幅度下滑。全球性經濟危機的持續蔓延,我國中小型礦產企業出現資金鏈短缺、融資困難,無法進行礦產勘查,而大型礦業公司出于謹慎,不能將大量資本投入到勘探中,使優質礦山開采項目擱置。

(三)我國礦產企業當前經濟形勢下的發展機遇

1.創新企業管理水平的機遇。嚴峻的經濟形勢往往是促進企業加強企業管理的動力、調整企業發展模式、投資者能夠支持企業管理者對企業進行改革和創新,為我國礦企上市公司改革轉型提供動力。

2.提高產業集中度并購機遇。金融危機引發的不利經濟環境,加劇了上下游產業鏈矛盾和礦產企業的優勝劣汰,但也能促進礦企兼并重組,參與國際產業重新布局的機會,運用資本運營,在國際礦產市場上占有更多的份額。

3.我國城鎮化進程帶來的機遇。我國正處于城鎮化高速發展時期,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我國國內消費者對住房、汽車、電子產品等高檔消費品的需求會不斷上升,能夠有效的為我國礦業企業提品消費市場。

四、我國礦產企業的經營發展戰略

(一)組成礦產資源企業集團企業集團是生產和資本集中的一種基本形式,由于礦業公司投資項目資金量大、建設周期長,利用集團內部資金等各種資源進入礦產市場、各子公司分層次進入市場,并通過跨國投資獲得海外礦產資源項目,更多的參與國際礦產市場。

(二)制定恰當的融資戰略

一般的公司主要重視股票上市、銀行貸款、風險投資等融資方式,但對礦業企業還可以積極利用能帶來財務杠桿利益的債券融資,同時債券的融資成本低于股票的融資成本,且能保障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此外可以設立集團財務公司,可以發行證券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來募集社會資本,充實本企業的資金鏈,便于進行礦產資源的戰略儲備。

(三)通過合作開發擴展海外礦業

在資源國當地成立礦產公司,共同出資、按當地規范共同開發資源,以便分擔資金壓力,風險共擔、利潤共享,提高各參與方的積極性,同時便于提高產品附加值,延伸了雙方的產業鏈。

(四)實行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的戰略

1.加強成本計劃和管理。我國礦企經營內容不僅有初級礦產的開采和提煉,還有相關礦產品的加工生產,所以應結合工藝流程和技術,加強全過程的生產成本的計劃和管理工作。

2.對成本指標層層分解進行控制。我國礦企應運用成本倒算方法,在企業內部明確成本指標,通過目標利潤反向計算全年目標成本,之后根據各部門實際情況分解為各成本項目指標,然后分層傳遞,明確責任,嚴格考核,并與工資獎金掛鉤,提高控制成本的積極性,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分析,及時反饋、發現異常并及時解決。

3.加強供應鏈簡化經營模式。礦企通過供應鏈管理分擔成本、工藝運籌實現核心業務協同,職能部門的流程優化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從而更好地管理庫存、生產和流動資金。此外我國礦企可以尋求與行業內企業合作,通過共享雙方的基礎設施和產業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從而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標,實現產業上下游生產成本的協同效應。

基金項目:

本論文是長春市市社科項目《自然資源價格和成本核算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思德. 現階段礦業投資形勢分析[J].中國礦業網,2014(03).

篇(3)

與發行規模相對應的是收益率,2011年礦產資源信托產品平均期限為1.81年,平均收益率為9.8%,且有不斷提高之勢——第四季度上升至10.55%。

今年一季度發行的產品平均期限為1.83年,收益率更高,達到了10.68%,其中不乏預期收益率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產品,例如“聚信泰和·煤炭股權投資基金”第三期,其預期收益率在24%~53%之間。

在2011年參與發行礦產資源信托的36家信托公司中,中信信托以118.12億元摘得發行規模冠軍,而中融信托以22款產品名列發行數量第一。同時,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開始瞄準這一領域,以期從中分得一杯羹。

能源礦產類信托領跑

事實上,在國際市場上,礦產信托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一個品種。目前,國際礦產信托業務多集中在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領域,而中國大多集中在能源礦產類企業。

2011年發行的157款產品中,有123款產品投向了能源礦產,資金規模達到了436.4億元,占總發行規模的90.67%;投資于鐵礦、金礦等金屬礦產的有31款,共募集資金41億,占總發行規模的8.52%;而投資于石灰巖等非金屬礦產的僅有3款,資金規模占比僅為0.81%。

在能源礦產信托中,煤炭信托最受熱捧,這與十二五規劃中提及的鼓勵煤炭資源整合政策直接相關。去年8月,中信信托就推出了國內最大規模的煤炭信托“中信·聚信匯金煤炭能源投資基金4號集合信托計劃”,規模達到了35億元。

2011年礦產信托融資企業主要分布在山西、內蒙古、陜西、山東、新疆、廣東、貴州、云南等礦產資源蘊藏豐富的地區。157款產品中,投資于山西礦企的有31款,募集資金達到201.12億元,占總發行規模的41.79%;投資于內蒙古、陜西和山東的分別有17款、14款和13款,募集資金占比分別為12.69%、14.08%和3.29%。

高風險、高收益

作為向礦產資源商提供資金支持的產品,礦產資源信托產品與其他信托產品相比具有四大特點:

1.融資規模大。礦產資源的勘探和開采均需要投入大額資金,從初探、詳探、取得探礦證和采礦證,到建設礦井巷道、購置開采設備、引進技術乃至后期的加工費用,再加上資源整合政策對企業提出的新要求,礦產能源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2011年,單個礦產資源類信托的平均發行規模為3.07億元,與當年信托產品平均發行規模1.76億元相比高出了74.4%。

2. 預期回報率高。行業整體投資回報率較高是此類產品預期回報率高的主要原因,而信貸規模緊縮、企業融資成本不斷提高則是重要推手。

以煤炭行業為例,去年下半年,煤炭行業加快了重組步伐,許多煤礦企業急需大量資金來完成對中小煤礦企業的兼并重組和技術改造,產生了大量的融資需求。煤炭企業利潤向來豐厚,還款有保障,因此吸引了不少金融機構。同期,銀行信貸資金緊張,只有少數企業能夠從銀行獲得貸款,而信托公司憑借融資額度高、審核時間相對短的優勢贏得了煤企的青睞。即使通過信托融資的成本略高于其他融資方式,煤炭企業也樂意接受。

3. 融資條件限制多。礦產行業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無論是投資者還是信貸機構,對礦產能源企業的融資行為都十分謹慎,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資金安全,在設置礦產資源信托時通常會附加較多的條件或限制,包括提供資金安全墊等。

4. 融資時間緊迫。根據我國《礦產資源法》以及《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探礦權和采礦權都有一定的期限:勘查許可證有效期最長為3年,但石油、天然氣勘查許可證有效期最長為7年;采礦許可證有效期按照礦山建設規模從10年至30年不等。同時,礦產企業在登記的礦區內必須完成國家規定的最低投入,因此,礦產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對時效性要求較高。

占據天時地利

在收益率高企的背后,是社會資本對礦產能源行業的看好。礦產資源產業是國家的基礎性產業,與其它眾多產業,尤其是鋼鐵、水泥、發電等關乎國家經濟命脈的產業密切相關。礦產企業處于這些行業的上游,在產業鏈中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同時礦產能源產業還受國家政策的扶持,具有相當的行業壁壘,因此產業的整體盈利能力強,且較為穩定。

從政策角度來看,國家對礦產能源行業未來的規劃趨向于集中化、大型化。我國煤炭“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建設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建設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大型現代化煤礦”,重點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培育大型企業集團。這對于煤炭產業來說是一個良好的發展契機。

我們認為,礦產能源行業的集中化、大型化有利于行業的資源合理配置,產業結構優化,同時能夠造就一批技術先進、規模龐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礦企,這對于投資者來說是優良的投資標的,未來一段時間內礦產能源類信托仍將具有“另類”投資價值。

篇(4)

一、礦產資源資產會計主體的確定

(1)礦產資源的所有者――國家,擁有礦產資源的法定所有權,因而其享有所有權權益;(2)礦產資源管理者擁有礦產資源的管理權,對礦產資源進行管理,享有管理權收益;(3)礦產資源的勘探單位,申請取得探礦權,享有礦產資源的發現權權益;(4)礦山企業經營者,從地質勘探單位購買礦產資源發現權,并支付礦產資源所有權價值后,取得礦產資源的采礦權,這時就擁有了礦產資源的控制權,礦產資源的產權交易已經發生,表明礦山企業已經取得了礦產資源能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能力,符合資產確認的條件,就可以確認為資產――遞耗資產,從而對其進行會計核算。

二、礦產資源會計核算的特點

(1)會計確認特點。首先是資產確認。礦產資源企業所擁有與控制的主要資產是礦產資源儲量資產,需要通過采用一定的技術手段經過勘探、開發、開采、生產等不同階段獲取。這樣,礦產資源資產在計價時,要注意按各生產階段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其次,礦產資源企業成本與費用的確認與其他企業相比,存在著特殊性。普通行業所發生的成本費用總是與一定的收入相配比,而礦產資源企業發生的主要成本與費用卻不一定帶來收益。(2)會計計量的特點。礦產資源企業會計的計量以歷史成本原則為基礎,但與其他企業又有所不同。有兩種方法計量實際發生的支出。一種是成果法,一種是完全成本法。成果法只對找到具有商業價值的礦產資源儲量發生的取得成本和勘探成本進行資本化;完全成本法是對所有的取得和勘探成本都加以資本化。資產價值補償方式的特點。一般企業資產價值的補償方式可采用直線法和加速折舊法,而礦產資源資產的價值不隨年限的增加而減少,它的遞耗與地下儲量密切相關,所以礦產資源資產的價值補償應采用單位產量法。(3)會計報告的特點。礦產資源企業除了正常的三張報表及相關附表外,還需要披露大量的表外信息來補充表內信息的不足。

三、礦產資源資產計價方法

1.成果法。成果法是在采掘業廣泛采用的一種以歷史成本計量采出的礦產資源的會計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與探明儲量相關的成本費用才予以資本化,在按照一定的標準以折舊、折耗和攤銷的方式計入開采出來的礦產資源產品成本之中。如果發生的成本費用不能直接導致探明儲量,這些成本費用就要作為當期費用處理。(1)勘探成本的處理。在沒有確定發現具有商業開采價值的礦產資源儲量之前,把發生勘探費用暫時資本化,記在“礦產資源勘探和評價資產”科目。如果勘探未成功,對于探、采一體化的礦產資源企業,把沒有直接發現礦藏的勘探支出記入當期損益;如果勘探成功,直接導致探明儲量發現的成功勘探成本作為資本性支出處理,從“礦產資源勘探和評價資產”科目轉入“遞耗資產――礦產資源資產”科目,按照一定的標準折舊、折耗和攤銷進入己開采出礦產資源的生產成本。(2)開發成本的處理。在成果法下,所有開發成本都應該作為企業井、設備和設施的成本加以資本化。在礦產開采后,按照一定的標準折舊、折耗和攤銷進入已開采出礦產資源的生產成本。(3)開采成本的處理。在成果法下,所有開采成本都直接或間接地進入當期所采出的礦產資源的生產成本。

2.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當今世界上與成果法并駕齊驅的又一種以歷史成本計量礦產資源資產的會計方法。這種方法的觀點是,礦產資源經營活動中的所有努力,不論結果如何,都是為了最終找到和開采出礦產資源,并最終取得經濟效益。與成果法相同,開采成本采取直接或間接的方法進入當期已采出的礦產資源的生產成本。在完全成本法下,是以較大的地理政治成本中心,如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來資本化所有取得礦區、勘探和開發成本,并在此成本中心開采礦產資源時進行攤銷,但資本化的成本不能超過這些儲量的價值。此方法主要特點是:(1)使收益與費用更好的配比。如果一個企業采用成果法會計,尋找新儲量發生了巨大投產前支出時,如果這些成本不能發現新儲量就會作為費用處理,直接減少利潤甚至造成虧損。這種由于投產前成本費用化導致利潤變化的現象在完全成本法下將不會發生。(2)在完全成本法下,礦產資源資產賬面價值為大、凈收益為高,從而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風險、股東權益、籌資能力和經理人員報酬。

參考文獻

篇(5)

在西方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的國家,地勘企業的組織形式相對穩定,這主要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產業分工長期自然演進的結果。雖然有些國家由于其礦產資源管理體制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原因,地勘企業的組織形式也有所差異,但絕大多數國家的地勘企業的組織模式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大型礦業公司屬下的地質勘查部,公司的地質勘查部主要由地質技術人員組成,找礦和勘查所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大多數是發包給相應的公司來完成;如果某些技術手段長期需要,公司也可以自己設置專業隊伍,直接隸屬礦業公司。二是獨立的小型勘查公司。該類公司由少數地質人員發起,自籌資金,自己選區租地,從事初級的地質找礦工作。一旦發現很有遠景的礦點或礦區,需要較多的資金繼續工作時,可以與大型礦業公司合作開發,合作方式可以是入股、凈收入分紅,也可以是一次性轉讓;也可以借助資本市場融資或上市。三是專門承包地質勘查技術勞務的服務公司。這類公司的優勢是專項的勘查技術手段。他們通過合同與礦業公司或勘查公司合作,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只對工程的數量、質量、工期負責,不承擔找礦風險。

各類地勘公司都是獨立的企業法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在分工基礎上,不同類型的地勘企業又在市場的推動下,逐漸形成產業分工和協作體系。以礦產勘查為例,這個系統的核心一般是少數探采一體化的大型礦山企業或企業集團,周圍是一批中小型礦山企業和獨立的勘查企業,是一批專業技術服務公司。它們通過合資勘探、承包合同、相互持股、礦權轉讓等經濟手段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由三個圈層組織起來的系統。各企業既保持自身活力,利用各自條件參與競爭,又相互協調配合,保持地勘工作整體正常運行。

二、國外地勘行業的管理模式

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和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地勘工作逐漸從找礦擴張到地質災害調查、水環境地質調查等公益性領域,地勘工作更加面向社會需要,服務領域不斷擴大,大地質概念逐漸形成。絕大多數國家也因之對其地質勘查管理模式進行了的調整和改革,由此形成了公益性地勘項目和商業性地勘項目的劃分,這是地勘行業分工的重要原因和標志。

一般作法是,國家設立專門的地勘機構從事公益性地勘項目,其費用由國家財政撥付,而商業性地勘項目則由地勘企業來完成。國家地質調查機構職能主要包括:①區域地質調查;②礦產調查與勘查;③水環境地質調查;④地質科學研究;⑤地質勘查技術方法研究;⑥地質科學信息收集、處理、分析和傳播;⑦地礦工作管理;⑧國際合作和國際(國外)項目的實施。

在公益性地勘項目的運作上,各國大都引入了市場機制,即主要通過市場手段進行資源配置,只是在具體操作上與商業性地勘項目略有不同。公益性地勘項目一般都實行項目管理辦法,國家地勘機構和地勘企業都可以通過招標方式獲得公益性地勘項目,從而形成了地勘行業內部的分工和協作體系。

對于商業性地勘,政府僅充當市場管理者、監督者和服務者的角色。政府一般通過四個方面對地勘行業進行管理:

1.以法律手段保障商業性礦產勘查活動有序進行。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探礦權行使一級管理,通過礦業法或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探礦權的征用制度;探礦權取得實行低準入門檻和低準入成本,主要體現在對探礦權人的勘查資質不進行嚴格的限制,既可以是法人企業,也可以是非法人企業。國家規定的低租金成本,讓探礦權人既享受權利,又要履行義務;通過探礦權轉讓和常見的買賣選擇權協議、聯合風險勘查協議和證券市場等手段,實現商業性礦產勘查的合理退出機制。

2.以公益性地質調查成果作為基礎,為商業性礦產勘查提供有效服務。通過地質調查獲取勘查信息,研制地質調查礦產勘查和環境地質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為商業性礦產勘查提供信息和技術支持,部分信息和技術需要支付一定費用才能取得。

3.以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調控措施,彌補商業性礦產勘查在市場中的不足。財政措施依據商業性礦產勘查的高風險進行補貼,補貼形式多種多樣,但都是對礦產勘查的支持;稅收調控措施主要通過勘查費用的資本化來完成,提高地勘行業經濟實力;金融政策主要體現在政府對礦業融資給予政策性支持。

4.通過規范探礦權市場,對商業性礦產勘查活動實施適度監管。通過商業性礦產勘查探礦權制度信用體系、商務信用體系、管理信用體系和礦政基礎管理信用體系,營造誠信環境,鼓勵行業自律。同時,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讓商業性礦產勘查信息更加充分、準確,完善政府的適度監管作用。

三、地勘行業的融資模式

地勘行業與礦業密切相關,從產業鏈角度看,地勘行業是礦業開發的上游產業。同時地勘又是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許多地勘成果可以通過轉讓和股權投資進入礦業開發產業。地勘和礦業開發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因此,礦業融資就成為地勘和礦業發展的關鍵環節之一,從發達國家的實踐來看,地勘和礦業企業的融資越來越依賴于礦業資本市場。

地勘和礦業資本市場上的融資方式主要有風險投資、股票私募債券私募、公開上市、貸款、公司間聯合風險經營或戰略聯盟,此外還有項目融資與租賃融資。礦業融資方式與融資階段礦業的融資方式,依據礦業活動的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而有所不同。

1.礦產勘查階段融資??辈殡A段融資的特點是融資風險高,資金需求量特別是早期勘查階段相對較小,勘查成功收益回報率高,可供選擇的融資方式相對較少。主要有以下幾種融資方式:一是風險投資,主要針對儲量尚未查明的勘查礦地和初期勘查階段。依靠個人、基金會或企業的自有資金,針對地質專家的找礦設想,募集少量資金進行勘查,按事先約定分享權益。二是證券融資,以有一定找礦前景的礦權,經咨詢公司認定其找礦價值,按風險資本上市的要求,通過證券市場融資,這是勘查階段融資的主要方式。三是聯合風險經營,即出讓部分礦權,換取相應的現金,繼續進行礦產勘查。四是租賃融資,大型勘查項目進行時,與專為礦業服務的租賃公司、勘查設備制造公司和經銷商合作。

2.礦山開發階段融資。礦山開發階段融資是資金需求量最大的階段,風險程度比勘查階段有所降低,資金回報率有所下降,可選擇的融資方式比較多,其融資方式主要包括:一是股票和債券私募,資金來源包括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感興趣的個人和機構投資者,適于未達到上市條件也貸不到款的初級礦業公司,不愿將全部信息公開的籌集大額資金的大公司。二是公開上市,達到相應證券交易所要求的門檻、需要大量資金的成長中的礦業公司,成熟的礦業公司,國有礦業公司的私有化均可公開上市。三是商業貸款,經有資質的咨詢公司證實或查明儲量可靠,滿足銀行可承兌的可行性研究的項目可貸款融資。四是項目融資,項目融資是國際上大型礦業開發項目的一種重要的融資方式,該融資方式是指以項目本身的財產權益,即大型礦床的礦權價值作為借款保證責任來融資。五是出口信貸和設備租賃。礦山開發需要大量設備,可通過出口信貸和設備融資解決。六是與礦產品掛鉤的貨款融資,用預售產品還貸,按規定的時間、數量提供礦產品。

四、借鑒與啟示

發達國家地勘企業的組織模式、行業管理模式及融資方式很值得我國地勘單位借鑒:

篇(6)

中圖分類號 TD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08)04-0173-05

行業生產資源配置效率是指在特定社會生產資源配置機制作用下,生產資源在產業內部合理分配程度。據科內爾德短缺與滯存同時存在的原理,行業微觀組成部分――企業可通過積極進行瞬時調節和長期調節達到生產要素最佳組合,進而實現企業或行業內部生產資源有效配置。研究企業或行業的生產資源配置效率有利于顯化企業或行業的資源配置狀況,從而發現企業或行業的資源配置問題,提出對策,實現行業內部的生產資源的有效配置,節約生產資源,提高企業或行業的整體經濟效率。

河北省是一個資源消耗大省,社會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依賴程度高,萬元產值耗礦量高達6.64 t。據有關部門統計資料表明,99%的一次能源,87%的工 業原料,70%的農業生產資料都取自于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已成為支撐河北省社會經濟發展重要的物質基礎。因此研究河北省礦產資源行業的資源配置效率,有利于顯化河北省礦產資源行業的資源配置效率,發現問題,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優化礦產資源的利用效率,以期促進河北省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

1 河北省礦產資源行業生產資源配置效率測度及其均值動態分析

1.1 樣本行業及其投入產出指標選擇

在國內礦產資源形勢嚴峻和環渤海經濟區經濟發展急需大量礦產資源的背景下,文章選取河北省12個與礦產資源直接相關的行業,包括: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制品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上述12個行業前5個是礦產資源的主要產出部門,而其他7個是礦產資源的主要投入部門。因此,分析其生產資源配置效率,有利于透視河北省礦產資源的利用效率。

生產要素的投入指標要求較全面的反映行業的實際生產經營狀況,而組成行業的微觀企業,其投入由流動資本、固定資本、勞動力和土地等可以量化的要素構成?;跀祿目傻眯?,文章選取流動資產年平均余額、固定資產凈值年平均余額和銷售成本3項指標作為生產要素的行業投入指標。

產出指標要求較好體現企業的經濟效益,再考慮數據的可得性,文章選取工業增加值和利潤作為產出指標。工業增加值指標中已剔除了中間產品價值,能較好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而利潤指標代表了企業或行業的生產收益狀況,更是我們不能忽視的重要指標。

1.2 投入資源的配置效率測度方法

根據以上四個效率測度函數,我們可以得出投入資源的規模效率、投入資源可處置度、投入純技術效率和投入綜合效率。投入綜合效率是某特定行業相對于其他樣本行業的整體效率,其值由各行業投入規模效率、投入可處置度、投入純技術效率的乘積得出,因此綜合效率的值實際受前三個分解效率的影響。規模效率是某一生產點與其規模有效點比較,規模經濟性的發揮程度;投入可處置度是與要素的自由處置狀態相比存在要素擁擠現象時生產效率的發揮程度;投入純技術效率則反映了企業或行業的經營管理和生產技術相對于其他樣本行業的水平。

投入規模效率函數為Si(xk,uk)=Fi(uk,xk│C,S)/Fi(uk,xk│V,S),如果規模效率為1,則投入壓縮后得到的技術有效點規模收益不變或者說該點在規模收益不變且要素自由處置的等產量線上,即規模完全有效;投入資源可處置度函數為Ci(xk,uk)=Fi(uk,xk│V,S)/Fi(uk,xk│V,W),如果可處置度等于1,則說明對于(xk,uk)不存在要素擁擠現象,相反,小于1,則存在擁擠現象;Fi(uk,xk│V,W)剔除了規模和處置能力的變化對生產效率的影響,因此等于投入純技術效率。投入綜合效率為Fi(uk,xk│C,S)=Fi(uk,xk│C,S)•Si(xk,uk)•Ci(xk,uk)。

1.3 樣本行業投入資源配置效率的非參數測度及其均值動態走勢

2 樣本行業投入資源配置綜合效率的動態變化分析

2.1 宏觀政策影響分析

政府部門的宏觀經濟政策影響并決定著企業或行業的投資規模以及經營行為,而企業或行業的投資規模以及經營行為又直接影響了行業的投入資源配置效率。從這一邏輯推論,1997年以前,我國經濟在1994年實現軟著陸,此后,國家的整體宏觀調控政策較穩定,企業或行業處于平穩的發展期,在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下,河北省的行業效率處于較為穩定時期。而從1998年開始,國家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誘發了河北省企業投資的積極性,但眾多大型項目的同時期上馬引發經營成本的增加,而項目的建設需要一個過渡期,在過渡期內不能為行業貢獻利潤,而使得行業的投入效率發生急劇下降,與此同時,行業投入的迅速增加不可避免的會引發管理和技術水平的滯后效應,這也是行業投入配置效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如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其流動資產年平均余額和固定資產凈值年平均余額分別由1997年的27.61億元和29.54億元迅速增至2000年的45.3億元和45.3億元,但同時其利潤也由4.55降至-2.35。該行業的投入效率也由1下降為0.383 515 64。此后,伴隨新建項目的投產和管理技術水平的逐步提高,行業的經營狀況逐步回歸到正常水平,如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的綜合效率在2003年到達了0.827 466 23的水平。

與上述原理相同,2005年之所以河北省礦產資源行業綜合效率再次發生大幅度的 下降,主要政策層面原因可能是伴隨河北省一號項目――曹妃甸工程的開工建設和建設沿海經濟強省的戰略提出(將冶金工業和石化產業建設成為省支柱產業),河北省開始新一輪的礦產資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熱潮。項目的投資收益在短期內并未顯現,所以引發了2003-2005年礦產資源行業投入效率下降。

2.2 中觀行業效率結構影響分析

對1997、2000、2003和2005年四個典型年份12個行業的綜合效率進行逐年對比后發現: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物制造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7個行業的綜合效率走勢在四個典型年份與總體走勢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說此類行業是決定礦產資源行業整體綜合效率走勢的決定性行業,文章將其定義為a類行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制品業3個行業,在四個典型年份的綜合效率走勢呈現出前三個時期的效率基本維持不變,但在2005年都出現了較大跌幅,這種趨勢與總體趨勢具有半一致性,文章將其定義為b類行業。至于其他兩個行業,文章作為特例暫不予分析。

2.2.1 a類行業效率結構分析[FL)]

從表2的數據中可以看出,a類行業的典型行業為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和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

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的投入資源配置綜合效率之所以會在2000年和2005年發生變化,從效率結構上來看,主要是由于該行業的投入規模效率發生了巨大變化。該行業屬于國家基礎設施行業,其規模經濟性受國家產業政策影響較大。由于其價格政策剛性的原因,該行業在1997-2000年雖然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同時其利潤的增加相對其它產業卻較慢,出現了相對的不規模經濟性,所以出現規模效率的下降。隨后的上升則是因為相反的原因。

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的投入資源配置綜合效率之所以會在2000年和2005年發生變化,從效率結構上,1997-2000綜合效率的變化,是因為投入資源的可處置度的下降。 分析其投入產出數據,該行業2000年的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分別比1997年增加17.69億元和47.51億元,但同時其銷售成本卻增加了88億元,可見該行業隨著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投入的增加銷售成本急劇提高,形成伴隨生產規模擴大的生產成本的擁擠現象。2003-2005年綜合效 率的變化主要是由于投入純技術效率的下降,該行業盡管在此期間,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投入繼續迅速增加,但其經營管理和生產技術并沒有得到有效改進,銷售成本的迅速增加和利潤總額的迅速下降,與其他行業相比,該行業通過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改善,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和資源配置的有效性的潛力還很大。其他五個行業出現效率波動的制約因素也主要是在于以上三個分解效率的變動,其變化原因分析類似。

2.2.2 b類行業效率結構分析[FL)]

由表3中數據可知,黑色金屬礦采選業2005年的效率損失主要來源于投入的純技術效率,說明與其他行業相比,其規模效率和可處置度都維持在較高水平,而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則存在很大的改進空間。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2005年投入資源的配置綜合效率的制約因素主要是規模效率,同時也可以發現,該行業前幾年綜合效率的制約因素一直是規模效率,結合行業特點,這一現象可以從資源可得性的角度上進行分析,由于受到資源約束的制約,即找礦和采礦的發展進度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所以該行業即使有強大的市場需求和政策支持,其規模經濟性短時期內也無法得到改進。同時對附表3中b類行業的投入產出數據進行分析,能很快發現三個行業的一個共性,那就是三個行業在2005年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增長率較前幾年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其利潤并沒有發生相應比例的提升,在這個角度上也可以解釋b類行業的效率波動。

3 提高河北省礦產資源行業生產資源配置效率的措施

3.1 加大礦產資源的勘探度,提高開采冶煉技術,加強區際間 聯系,進而使河北省礦產資源行業實現規模經濟

將表2和表3的效率分解數值綜合來看,行業的規模效率是河北省礦產資源行業綜合效率的第一制約要素。加大礦產資源的勘探度可以從廣度上進一步挖掘河北省礦產資源潛力,加大資源可得性。而針對河北省乃至我國貧礦多、富礦少的嚴峻現實,提高開采冶煉技術可以使原來不能開發的礦山變為有用資源,從而在深度上挖掘河北省礦產資源潛力。此外,還可以加強區際間聯系,充分利用好周邊省份的礦產資源。如山西、內蒙的煤、鋁、稀士、石膏等;遼寧、山東的金剛石等;甚至可從國外引進銅、鉀鹽等急缺礦產品,以增加河北省礦產資源可得性,實現礦產資源行業的規模經濟。

3.2 注重資本結構的合理化及要素搭配,進而提高投入資源的可處置度

綜合表2和表3中的效率分解數據可發現,在綜合效率的分解三要素中,可處置度對綜合效率的影響緊跟規模效率的影響排在第二位,說明河北省礦產資源行業近年來在資本投入迅速增加的同時,沒有處理好資本的結構和資本的高效使用等問題,造成了生產資源的擁擠現象,進而影響了綜合效率的波動趨勢。解決這一問題是解決生產資源的擁擠現象,提高河北省礦產資源行業經濟效率的重要步驟。

3.3 鼓勵企業加大研究開發投入,刺激高新技術的應用

高新技術的應用可以使企業在保持資本投入不變的基礎上,降低成本,增加利潤,進而提高行業的純技術效率,提升行業綜合效率。如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采選業在2005年的純技術效率嚴重制約了行業的綜合效率,說明該三個行業在生產技術上存在很大改進空間。

3.4 [JP3]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要有計劃性,不能搞“突擊工程”[JP]

在b類企業的分析中,該類型行業正是因為2005年突然注入了大量資本,從而引發了規模不經濟,低處置度等問題,使原本平穩的行業經濟效率發生了大的跌幅,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這就充分說明,企業投資要保證連續性和計劃性,這樣企業才能實現不同投入資源的比例合理控制和確保生產技術的可行性,進而確保行業經濟效率,最終提高礦產資源利用率,緩解國內資源形式的嚴峻局面和實現環渤海經濟區的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孫魏.生產資源配置效率――生產前沿面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社 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6. [Sun Wei.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Resource Allocation:Production Frontier Theory and Application[M]. Beijing: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Pre ss,2000:6.]

[2] 徐瓊.區域技術效率論[M].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2005:7. [Xu Qiong.Regional Technical Efficiency[M].Beijing: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5:7. ]

篇(7)

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力逐漸消退,2013年,發達國家經濟出現好轉跡象,美國、歐元區、日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2.5%、1.1%、3.8%;巴西、印度、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經濟整體增速普遍放緩,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2013年,全球礦產品價格震蕩下行,依舊低迷,大宗礦產品需求減少,波羅的海航運指數自2008年以來持續下降,低位徘徊,并在2013年初跌至近十年的最低值,今年以來全球非燃料主要固體礦產勘查投資大幅下滑,較2012年下降29%,金屬勘查活動再創三年以來的新低,據加拿大標普/TSX全球礦業指數顯示,全球礦業指數自2010年以來持續下滑,下滑幅度高達22%。2013年,勘查投資日趨理性,區域進一步分化,傾向于法治健全、基礎設施完善、地理位置處在較大潛力成礦帶上的國家,投資位于前列國家或地區分別為北美、拉丁美洲、澳大利亞,其中北美、拉丁美洲兩地分別占全球勘探投入的23%和14%,黃金、銅、鐵依舊是礦種投資的主流,以鐵礦石為例,在西澳、南美、西非、北美四大鐵礦石主產區新增產能4.8億t,占全球增量的64%。

1.2我國境外礦產投資背景

我國近幾年雖然在重要礦產資源上儲量大幅增加,但儲量增長趕不上產量增長,產量增長幅度更是大大落后于消費量增長幅度,重要礦產資源進口額維持高位,進口依賴程度日漸提高,原油、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已超5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在逐年激增,甚至連我國極有富有的煤炭資源近幾年的進口量也在逐年攀增,2012年進口量已超過2.8億t。據國土資源部統計,2012年我國原油、天然氣的剩余開采年限分別僅為22年和45年,鐵礦、銅礦的剩余開采年限也分別僅為59年和54年。大宗礦產開采年限不斷縮減,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是至少今后5~10年的趨勢,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產生不了根本性的變化,一旦國際礦產品價格大幅度波動,就會對我國平衡健康發展的資源經濟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實施境外礦產投資“走出去”是大勢所趨的必由之路。

1.3我國境外礦產投資現狀

2008~2012年,我國境外礦業投資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投資增速明顯加快,投資模式日益成熟,投資主體更加多元,“走出去”利用境外資源和市場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進入2013年,我國境外投資受到國際礦業寒冬的影響,進入下降通道,據中國礦業聯合會統計,2013年1~11月份我國企業境外固體礦產投資項目122例,投資金額50.9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數量和金額分別下滑23%、45%;在礦種投資上,過于集中,其中銅、金、煤炭三個礦種的投資額占據總投資額的近七成;在投資區域上,前三名分別為澳大利亞、南部非洲、加拿大,三個地區的投資額占據總投資額的近六成,這與去年投資區域排名大體相近,但投資額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以澳大利亞、非洲為例,相比2012全年,分別下滑37%和20%;在投資類別上,勘查投資大多為草根項目,主要投向周邊國家及南美洲、非洲等發展中國家,面臨著較大的政治風險;礦業并購則主要出現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同時遭遇較大的法律人文差異困境。在投資下滑的背景下,民企參與境外投資熱情依舊高漲,民企投資無論在項目數量還是投資金額上,降速明顯緩于國有企業,投資項目數量是國有企業兩倍,投資金額更是占據境外總投資額60%。

2境外礦產資源投資存在的問題

全球礦業市場深度調整,礦業并購成本和競爭對手大幅減少,給我國企業難得“走出去”的好機遇。近幾年,地勘單位紛紛“走出去”參與境外礦產投資,有的省地勘局為鼓勵下屬地質隊參與國際礦業投資,提出了“一院一隊、一隊一國”的口號。民營企業同時抓住機遇,國際化經營步伐加快,逐漸成為境外礦產投資主力軍,除了澳大利亞、加拿大和非洲傳統我國投資區域之外,民營企業現今北赴蒙古,西征中亞,南下南美,“走出去”路途越走越寬,步伐越來越有力,但“摸著石頭過河”總是伴隨著失敗和教訓。據中國礦業聯合會初步統計,我國民企“走出去”80%案例均以失敗告終,梳理近些年境外礦產投資案例,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問題。

2.1資源民族主義活躍

2012年,安永的礦業部門報告將資源民族主義作為2013年礦業投資的最大風險。在礦業投資逐步下滑,各國紛紛調整本國礦業開發政策以松綁礦業投資之際,不少國家卻逆勢而為,開征或提升礦產權利金及其他礦業稅、加強對外資參與的控制、強調資源領域國有化等形式凸顯資源民族主義特征,這些舉措多集中在政局不穩定、政治風險高的不發達國家,而由于我國境外礦產投資起步晚,發達國家已搶占成熟穩定礦產資源國家市場份額,提高了我國境外投資進入的門檻,迫使我國繼而轉而投入那些投資資源民族主義活躍、風險相對高的國家或地區。如印度尼西亞于2014年起,禁止出口未加工的金屬礦石,并將吊銷違反此禁令公司的出口執照。此項禁令涉及銅、金、銀、鎳、席、鋁土和鋅,并對煤單獨頒布法令;蒙古、津巴布韋等國將礦產資源等領域確定為戰略性領域,規定戰略性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不得超過49%。即使像加拿大這類發達國家,也或多或少存在著資源民族主義的殘留,如在中海油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后,加拿大政府同時宣布對《并購法》的變革,特別是針對外國國有企業投資加拿大審批政策的重大調整,主要內容有:①今后外國國有企業收購油砂項目只有在例外情況下才會審批;②并購方有國有企業有義務證明對加拿大凈有益;③對于非國有企業,審查門檻在加拿大內閣確定的日期后被提高或到6億加元、8億加元直至10億加元(企業價值)等。

2.2礦企金融融資困難

國外礦業企業融資得益于完善的資本市場,大中小礦業企業紛紛選擇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以籌集更多資金,但由于我國資本市場本身發展不成熟,使得礦業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極為有限。在深滬兩家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礦業企業多集中在國有大型礦企,中小礦業公司、省級地勘單位上市數量極其稀少。礦業開發運作的長周期、A股擬上市的門檻過高,使得這些企業難以上市融資,紛紛轉向銀行貸款,銀行貸款一方面由于現有礦業權評估體制不完善,金融機構普遍對礦業的礦業權資產價值存有偏見,尤其是礦業權對應的礦產資源隨著開采在減少,不符合金融產品流動性的要求,不容易申請下來銀行貸款;另一方面,即使申請成功,由于礦產開發的長周期性,使得中小型礦山企業資產負債率節節攀升,加大了公司資金壓力的同時也造成了對金融體系的潛在風險。以省級地勘單位為例,2013年1~11月,地勘單位投資只占境外礦產投資總額2%,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融資困難,“走出去”的項目面臨著較高的融資“價格”。

2.3礦產投資平臺失位

在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制定法律、宏觀調控;中介機構進行行業管理、自律和服務。在政策層面,國家對中小企業國際化給予特別的支持,是國際通行的做法。國務院辦公廳曾在2012年以〔2012〕32號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8部門《關于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了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深化國際能源資源開發和加工互利合作,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積極開展境外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發揮股權投資基金對促進企業境外投資的積極作用”。但對民營企業境外投資政策指引和扶持不足,草根勘查并沒有獲得財政資金和銀行信托機構的青睞。在信息共享上,缺乏統一的礦產勘查信息服務平臺,境外投資指南和動態信息匱乏,只是散見于不同部門的書籍期刊等,現只有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出版的82個國家/地區礦業投資指南,中國地質調查局定期公布境外找礦進展,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中心出版的《世界礦情》,商務部也年度《中國對外投資合作發展報告》等少數信息獲得方式。在中介機構管理方面,作為政府與企業的橋梁,中介協會在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我國目前中介機構存在著數量少、規模小、水平低、功能不全、服務不到位等問題,缺少專門從事資源儲量估算、礦產評估以及會計核算的礦業投資中介機構,同時在制定礦產勘查技術標準及“走出去”行業規范、境外投資決策咨詢、礦產投資風險評估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

2.4礦產投資決策草率

根據2013年1~11月境外礦產投資金額統計,中國企業境外投資的主要來源為:跨行業企業、礦山企業、勘查單位,其中跨行業企業成為投資主要來源,投資額為30.56億美元,占總投資額的60%??缧袠I企業多集中在房地產、制造業和基金等行業,這類投資多表現為短、平、快的投機特征,一方面投資礦種相對集中、過于盲目,投資行為不切合地質工作規律、缺乏礦業技術和行業管理經驗,這點在2009年對加拿大巴芬島MarryRiver鐵礦投資上就得到很好體現,由于國內一家貿易公司的短視,讓近60億t的鐵礦被印度米塔爾鋼鐵公司搶占了先機。另一方面,對投資目的國的法律法規以及投資風險考慮不到位,缺乏海外風險管理體系,生搬硬套國內礦產勘查工作流程,以投資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鐵礦為例,首先投資行為要符合《公司法》和《原住民土地權法》有關的礦產資源事務管理條款,另外由于澳大利亞是聯邦制國家,各州的礦產開發隸屬州政府管轄,礦產開發要符合西澳大利亞州頒布的《礦業法1978》、《采礦規章1981》、《采礦補充法2004》以及《私人地產上的采礦法1898》等等法律規章。另外向美國進行礦產投資需要特別注意,不同地區執行不同的資源所有權制度,東部地區執行從屬于土地所有者的資源所有權制度,中部地區地表權歸屬于州政府或私人、地下礦產權歸屬于聯邦,西部地區聯邦獨家管理地表權和地下礦產權。

3境外礦產資源投資對策及建議

我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礦產投資,聯合并購優質礦產資源,既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需要,又是我國資源戰略布局的關鍵舉措。針對當前“走出去”的困難與問題,遏制境外礦產投資項目和金額雙下滑的趨勢,構建新形勢下的“政府引導、中介搭臺、基金銜接、地勘先行、民企跟進、金融支持、保險保障”境外礦產投資機制至關重要。

3.1政府引導、中介搭臺

政府引導是發揮政府公益職能。加強國家間的對話與合作,反對資源民族主義,為企業“走出去”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健全國家戰略層面的境外礦產投資頂層設計,強化企業投資主體地位,減政放權,簡化審批手續,減少政府審批范圍和環節。盡快建立境外礦產投資的風險預警和應急機制,完善制定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促進法,整合各部門信息資源,及時跟蹤更新,構建境外礦產投資信息服務平臺,正確引導中國企業“走出去”。中介搭臺是發揮中介機構橋梁導向作用。加強中國礦業聯合會、中銀國際、律師事務所等中介協會的行業管理職能,成立由地質專家、采礦工程師、法律專家和稅務財會專家組成的國際礦業咨詢機構,加強各中介機構信息共享,在不違背法律法規前提下,中介機構不僅要定期公布全球礦業的發展現狀、礦種產量及企業并購等重要礦業資訊,更要普及投資意向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法規、政治經濟、人文特點、文化差異以及原著民政策等,大體研判未來全球礦業走勢及下一步投資區域和礦種熱點,為地勘單位、民營企業“走出去”唱好戲搭好臺。

3.2基金銜接、地勘先行、民企跟進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提出的建立中央地質勘查基金,其目的本是在一定時期內一方面起到風險勘查基金的作用,主要用于降低勘查風險,另一方面還要實現國家宏觀政策對地質勘查市場的調控作用。探索地勘基金境外投資新模式,充分體現地勘單位部分公益性事業的特點,以中央地勘基金出資或與民營企業聯合出資、地勘單位承擔為主要模式進行境外風險勘查,一方面在風險投資相對較高或境外投資相對空白的國家優選試點,最大限度降低境外投資風險,為下一步拉動更多社會資金夯實基礎;另一方面,在境外投資相對成熟的國家或地區,如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創建提煉不同國家地質投資找礦經典模式,為更多民企跟進提供可實踐操作的找礦模版。鼓勵地勘單位以技術裝備入股,與民營企業與聯合投資,發揮各自優勢。引導民營企業理性選擇投資項目,優化投資結構,支持中小企業集群化抱團“走出去”。完善民營企業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在管理理念、管理機制、企業文化等方面與國際接軌,破除中外語言、文化、法律、習俗上的差異造成境外礦產投資的天然障礙,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3金融支持、保險保障

完善相關財稅支持政策,對境外礦產投資給予一定的稅款減免,試點實行部分礦種勘查投資補助金制度。加大“走出去”的政策資金支持力度,設立民營境外礦產投資專項基金,重點支持“走出去”的草根勘查。拓展境外礦產投資融資渠道,降低民營企業借貸門檻,探索以境外資產、股權、礦業權為抵押貸款模式。支持有條件的地勘單位、中小型礦業企業上市創業板融資,引導民間借貸機構向礦業投資領域傾斜。完善現有礦業權評估制度,對國外勘探實行投資保險制度,設立專門境外礦產投資保障險,鼓勵保險公司和商業銀行對境外礦產投資進行信用擔保,降低投資風險,為投資活動保駕護航。

篇(8)

一、引言

礦產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社會生產和生活中有90%的能量和70%的原材料來源礦產資源。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高速發展對礦產資源消耗需求不斷增長,尤其是近十年來主要礦產消耗增速高于GDP增長水平,由此而產生的資源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國內主要礦產探明儲量對經濟增長所需資源的保障程度不斷降低,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大;另一方面,受國際政治經濟的影響,利用國外資源風險加大、成本持續增加。但是,我國礦產資源潛力巨大,資源探明儲量只占礦產資源潛力的1/3。因此,緩解我國資源供需矛盾問題,需立足于國內,找到和發現新的資源,增加儲量,增加資源供給,增強保障能力,必須增加對國內礦產勘查投入。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財政改革向公共支出的深化,依靠財政預算支出來加大勘查投資力度既不現實,也不符合礦產勘查的特點(參見圖1)。礦產勘查投資具有風險高、投資額大、投資回收期長等特點,其特點難以通過銀行貸款來融資。

二、資本市場的重要性

在生產要素的流動中,資本的流動居于主導地位,資本流向哪里,其他生產要素就會隨之向哪里集聚。資源市場化配置,很大程度上是由掌握資本或資金權利的投資主體決定,資本的流動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的重新配置。

1、資本市場礦產勘查資金是主要來源渠道。在礦業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中,礦業資本市場是整個礦業運行基本的、重要的紐帶。礦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一個成功的礦業項目往往需要數億至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跨國公司在短期很難拿出這筆資金,也必須要到資本市場上去融資。礦業資本市場不僅是分散礦業風險、建立多元的市場化風險配置機制最重要的制度措施,它為礦業企業創造多元化融資渠道的同時,也為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供了一個市場化的平臺,還為礦業企業的國際化即跨國礦業(集團)公司的形成,提供了恰當的資本擴展機制。

2、通過資本市場并購是增加資源儲備的重要模式。近年來,資本市場不但是礦業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而且還吸引了大量國際資本投資礦業。礦業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的交易,出現了巨頭之間的并購重組,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礦業市場的控制權也進一步落入少數巨頭手中,跨國礦業巨頭控制著全球礦業市場(參見圖2、圖3)。如今許多企業的資源儲備,已從過去主要依靠增加投資進行資源的勘查、開發、儲存等儲備模式,轉化為通過資本市場收購、重組等方式來擴大生產的儲備模式。我國礦業企業要想做強、做大,較快捷的方式就是直接進入礦業資本市場,通過外部擴張迅速實現資本規模的擴大和資源儲備的增加。

三、發展我國礦產勘查資本市場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上市條款和相關管理制度的規定只適應于大中型礦山開采企業,在滬深兩地的上市公司中沒有一家是專門從事資源勘查的企業。創業板上發行股票和上市交易條件對主要從事礦產風險勘查企業來講,其門檻相對較高(參見表1)。勘查企業要通過資本市場籌集資金,這就需要建立和發展風險勘查資本市場,創建礦產風險勘查板塊。建立和發展礦產風險勘查資本市場,不僅僅是解決了勘查資金問題,還可以推動地勘行業的改革與發展,促進投資作業一體化進程,使資金和技術得到有效組合,優化資源配置。雖然礦產勘查投資風險大,但其投資回報也高,以風險投資總額回報比較,找到一定規模的經濟礦床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大高于其他行業。礦產風險勘查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也為我國投資者增加了一個投資渠道,同時也有利于投資者分散投資風險和增加投資收入。其必要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風險勘查資本市場是籌集勘查資金、分散勘查風險的必然要求。礦產風險勘查特點決定其負債融資(銀行貸款、發行債券)方式難以發揮作用,必須依靠股權融資。隨著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的深入,新增資源的勘查成本不斷提高、風險加大,分散風險和大規?;I集資金必須依靠資本市場的有效支持,這需要一個健全的資本市場體系,不但有主板市場,還應建立礦產風險勘查板塊。

2、礦產風險勘查資本市場是促進勘查主體發展的客觀需要。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的主體是礦山企業和地堪單位,雖然目前我國已有主板市場與中小企業板市場,但中小企業板基本上延續了主板市場的規則,上市的門檻還是很高;另一方面,礦業資本市場中沒有勘查投資板塊。因此,礦產風險勘查投資缺乏退出通道,造成礦產風險勘查投資的缺失,這樣將阻礙礦產勘查企業進一步的發展,這也不利于我國資源勘查業的發展。

3、建立和發展勘查資本市場,完善礦業資本市場體系。更大程度地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利于國有礦業企業和地勘單位的結構調整和戰略性改組,提高資源保證程度。這不但是全面振興礦業發展的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也是我國金融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四、國外礦產勘查資本市場發展主要經驗與借鑒

國外發展實踐經驗表明,資本市場對礦業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而礦業發展對資本市場的發展也有重要促進作用。澳大利亞的金融業就是與礦業的聯姻才得以發展,加拿大在1890年為促進早期的資源勘探者提供開發資金而專門成立了礦業交易所,多倫多股票交易所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與之合并而成。從國外礦業資本市場的建立與發展來看,有以下幾點經驗與借鑒。

第一,資本市場是礦產勘查資金的主要來源渠道。世界上的礦產勘查資金主要來自股市,其次來自銀行。在加拿大,從事礦產風險勘查企業占風險市場上市企業的三分之一,加拿大國內有三分之二的礦產勘查公司在上市融資。

第二,勘查業的發展需要一個完整的資本市場體系。不但有主板市場,更需要風險資本市場,風險市場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上市條款寬松。如多倫多股票交易所分為主辦市場和風險市場,風險市場上市條件特別寬松。如對單純依靠技術勘探的公司無凈資產要求。

第三,成熟的資本市場不是一蹴而就,是通過不斷建立和完善市場制度而發展起來的。如加拿大的國家法規――NI43-101就是在一系列制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

第四,政府、專業性組織、證券交易所等通力合作。在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政府制定和實施礦業政策以保證礦業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經濟和社會的要求,證券交易所為上市和融資制定細致的條款,擁有眾多專門知識(如獨立地質分析師)組成的中介服務機構為資源公司(勘查企業)上市等提供大量而細致的服務,由銀行、證券管理委員會、采礦協會、金融分析委員會、其他協會組成的團體起草和制定各種管理標準。

五、結論與建議

建立和發展我國勘查資本市場,完善礦業資本市場體系,需要政府、企業、中介的大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推動。

第一,政府管理部門將建立和發展礦產風險勘查資本市場納入正式日程,確立礦產風險勘查資本市場發展目標、步驟以及相關制度改革與政策研究調整。改變政府行為方式,建立起開放、高效、穩定的礦業投資環境。

篇(9)

“中色高能藍天礦業基金”的設立再一次把高能資本推到了聚光燈下,這家以投資礦產能源為主的PE機構再一次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

高能資本成立于上世紀末,在礦產能源投資領域深耕近20年,其投資礦業的經典案例因被許多投資機構寫入內部培訓教材而廣為傳播。高能資本每次出手設立礦業基金的舉動都會被許多同業視為風向標,其對礦業投資方向的引領作用不容小覷。

經濟低谷是看清一個企業優劣的最佳時期

“市場不好的時候,才能看清楚哪個企業是真正的好企業?!备吣苜Y本合伙人徐平說,在經濟低潮期,一個企業的管理、技術、抗風險能力等各項指標都更加一目了然。因此他認為,越是經濟低谷期,越是投資的最佳時機。

近20年投資礦業的經歷,使得徐平對于礦業有著深刻認識。在他看來,像米面、蔬菜等是餐飲生產不可缺少的食材一樣,礦產資源是工業生產不可或缺的“食材”。對于工業而言,礦產資源是剛需,只要工廠在運轉就離不開有色金屬礦藏的開采。

隨著宏觀經濟進入低谷,生產不旺導致工業原料需求大幅下滑,從而影響了有色金屬的價格走勢,礦山經營效益低迷直接將礦山的價格拉到了冰點,其價格甚至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還低。當前礦山的價格明顯偏離其實際價值,從十幾年來投資礦業的經驗出發,徐平意識到投資礦業的黃金期已悄然到來,他決定立即行動,抓住這個機遇?!艾F階段,有色金屬行業整體處在盤整期,這一階段有可能會持續到明年六、七月間,從投資的角度看,這是一個最佳的投資時機?!?/p>

與一般基金先募集、后投資的慣例不同,此次“中色高能藍天礦業基金”實行募資、投資平行運行的策略。徐平解釋,礦業不同其他行業,其盡調所需時間較長,如完成募資后再去找項目就會錯過投資的最佳時期。為了提高效率,節省時間,此次募資和投資會同時進行,邊募集邊儲備項目,一旦募集完成便立即投資。

高能資本熟諳工業產品價格、礦產價格與礦山資產價格之間動態關系的變化規律。善于通過對這些變量的把握來分析判斷一段時期內礦產行業的走勢。“以金屬鋁為例,鋁產品的價格、鋁礦石的價格和鋁礦的價格三者之間有著內在的因果聯系。行業波動越劇烈,接近后端市場的價格就越容易扭曲,即被高估或低估。”徐平說,礦山資產的價格與人的心理也有很大關系,主觀因素會影響礦山資產的估值。行情不好時,原料銷售大幅下滑,礦主因現金流斷裂或擔心破產而產生恐懼心理,因而急于低價拋售手中的礦山,從而造成礦山價格跳水。而市場好的時候,礦產品價格平穩上升,由于前景一片光明,礦山的估值往往會高得離譜?!鞍凑諊H慣例,市場好的時候,會根據礦山儲量在未來30年甚至100年的價值進行定價。沒人知道100年后礦山會是什么樣子,但在行情看好的情況下就要按那時候的價格埋單?!毙炱饺绱私忉尩V產資源定價的規則。

以紫金礦業為例,兩年前紫金礦業花2億美元收購了一座金礦。而在2013年年底的一場礦業大會上,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表示,當時去收購同一樣一座金礦只需要2000萬美元。這并不是說礦山實際上只值2000萬美元,而是說2億美元的收購價中包含了許多對未來儲量價值的考量,反應的不是礦山本身的實時價值。

“礦山的價格基數大,動輒幾十億、上百億。礦產品價格上下浮動50%的價差不會太大,但礦山價格若浮動50%就是幾十億、上百億的差距?!毙炱秸f,掌握并遵循礦產行業的運行規律,是高能資本投資制勝的關鍵所在,“基金投資的秘訣就是要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踩對節拍,高歌猛進;基金最忌諱在行業發展高點時投資,因為這樣待到退出時往往會正好趕上行業的低谷期,此時基金到期只能折價甩賣。去年許多投資機構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致使資產大幅縮水。”

以高能資本的經驗,礦產行業的景氣周期一般是5~6年,時下正值低谷期,投資正當時,經過兩年投資、兩年成長,之后的兩年退出時將是行業發展達到峰頂的時候。資本隨行業一起走過的這6年,正好是礦產行業的上行周期。至于中色高能藍天礦業基金的退出渠道,按照高能資本以往的投資經驗,會有1/3項目通過回購轉讓退出,1/3通過并購退出,1/3通過買殼上市或IPO實現退出。

對于當前低迷的募資環境,徐平有著自己不同的看法:募資難是相對的,好項目永遠不會缺錢,好項目也永遠不缺有眼光的投資人,關鍵在于投資人對行業的理解和對當前市場的看法,以及個人的投資喜好。高能資本的募資對象是懂市場、懂礦產行業的人。十幾年來投資礦業積累起的人脈,使高能資本能夠精準鎖定偏好有色金屬投資并了解這一行業的投資人。

此次中色高能藍天礦業基金的募資將以機構投資者和礦產專業投資者為主。另外,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一些打算涉足風險投資行業的民營企業家也是高能資本的募資對象。徐平說:“之所以把這個人群列為募資對象,是因為他們做過實業,有過創業和管理企業的經驗,懂市場,更理解‘投資的本質是價值投資’這一投資準則,會理智對待投資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價格的波動,能耐心陪項目走過未來6年,直到最后分享增值的收益。”

投資者的敬畏之心

“高能資本的所有成員都在懷著敬畏之心來做投資。拿著LP的錢投資于高風險行業,我們時刻銘記自己身上的責任,不敢有一絲懈怠?!睂Υ耍炱骄唧w解釋道,礦產深埋地下,不像其他行業的要素和變量那樣直觀,那樣容易辨別分析。因此,每次成立新基金時,高能資本都會與國家級的專業礦業公司合作,以確保項目投資的安全性。另外,高能資本會結合自身資本運作方面的優勢,設計合乎投資規律的估值模型,控制住投資成本,避免高估值帶來的風險。

回顧十幾年來投資礦業的心得,徐平總結了三條成功經驗:

首先,是人的因素。地質勘探行業技術門檻較高,因此專業人才就成為最可貴的行業資源。一般的投資機構會按照投資的行業類別設立專家委員會,在各行業專家的指導下投資,一只基金可能會投向諸如環保、煤電、互聯網等七八個領域。而高能資本設立的基金只投礦業,這充分體現了其投資的專注。另外,高能資本會與專業礦業勘探公司合作成立雙GP基金公司。這樣,行業專家直接隸屬于基金公司,其專業優勢明顯勝過從外部聘請專家的投資機構。中色高能藍天礦業基金的GP合作方中色地科是一家有60年發展歷史的勘探公司,擁有從鉆探、勘查、地質物理、遙感到礦業經濟的完整技術鏈以及與之對應的專業人才。在勘探不同項目時,中色地科會根據礦山特點來配備相應的專家,比如位于南美的礦就找來自南美的專家,位于內蒙的礦就找來自內蒙的專家,而不是由同一批專家包打天下,這也使得高能資本的投資專業性又勝出一籌。

其次,是謹慎投資。雖然高能資本一般投的是PE或pre-IPO項目,但卻會按照投資早期項目來對待。資本運作層面的股轉債或者債轉股的設計,高能資本也會保持謹慎,嚴把風險關。與其他行業相比,礦業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比如,在預查、普查、詳查、勘探等不同階段,儲量的估值差異就很明顯;在獲得探礦權、采礦證,真正完成礦山建設,產生資金流等各個時期的價值也完全不同,其風險也會隨之變化。高能資本會在法律層面對這些風險一一進行設定,甚至會將未來可能發生的金融危機、企業倒閉等諸多可能性寫進合約,以降低風險,防患于未然。一般情況下,高能資本投資項目的法律文本會長達六七十頁。與之相比,有些看好礦業投資前景的民營企業,由于不了解其中蘊藏的風險,不懂得事前防范,往往折戟沉沙,投入幾千萬最終打了水漂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三,是估值方面的能力。礦業的估值依據有很多,包括遠景可采儲量、經濟可采儲量、工業可采儲量等。依據不同,測算結果也不同。在對項目進行估值時,高能資本是從礦業經濟角度加以考量,而地質勘探部門是從資源價值的角度進行考量。所以在每次的測算結果中,來自高能資本的估值會比地質勘探部門的估值低很多。高能資本會根據各個礦產資源的不同特點、優勢,從投資的角度反推3~5年后礦山的盈利狀況。徐平介紹:“我們會把算法模型的指標一一羅列,每個指標的變化都會導致不同的價格結果。而這些算法模型都是高能資本經過千錘百煉,在投資實踐中總結而出的。”

回頭去看,高能資本所投的礦產項目無一例外都處于盈利狀態。2010年,高能資本投資的一座稀土礦,估值5億元,到今年6月,這座位于贛州的稀土礦估值已高達30億元。雖然如今的稀土價格與當年相比已一落千丈,但是按照當時的估值,高能資本仍然獲得了較高的回報。2010年4月,高能資本投資了一家鎢礦企業,當時估值為5.6億元,僅僅3個月之后,該礦二輪投資的估值已升至12.8億元?,F在鎢礦的業績一路下滑,該礦欲進行第三輪融資,估值為10億元,雖然這個價格跌破了第二輪融資價格,但憑借第一輪投資的估值,高能的投資依然非常安全,依然在盈利。而四川盛和稀土閃電上市的案例,更加彰顯了高能資本在礦業投資領域的實力。2012年4月,高能資本與四川盛和稀土開始接觸;6月,高能資本以每股10元的價格投入1.3億元。當年12月,盛和稀土上市,復牌時的股價為30元。也就是說,高能資本投入的1.3億元,過了短短半年時間就“變”成了3.9億。

徐平說,礦業上市公司與其他行業的上市公司不同。其他行業,公司利潤越高股價就越高。而礦業公司的利潤高企時,如果儲量走低,這家公司的市值也會下降。因此上市礦業公司要不停地兼并、收購、投資項目,以確保資源儲量的增長,進而提高自身的估值。

由于熟諳礦業價值規律,高能資本在投資項目時會堅守自己估值的底線,一旦價格談不攏,項目再好也不會投資。徐平解釋,資本運作最主要有兩個階段,一個是投的階段,一個是退出階段。投資對了就等于守住了虧盈紅線,這預示著項目已經成功了60%,這當中完全依靠專業技術;而退出決定著盈利水平的高低,其中多少會有運氣的成分。

篇(10)

一、市場結構分析

產業的市場結構是指市場經濟活動中構成產業市場的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這種關系綜合反映了市場的競爭和壟斷關系,而影響市場結構的主要因素是市場集中度、產品(服務)的差異化程度以及市場進入壁壘。

(一)市場集中度分析。市場集中度描述了產業內各企業的大致市場占有率狀況,從而可知該產業的市場格局狀態。在我國的礦產資源評介產業中,實力雄厚、技術相對領先的幾家公司主要有:北京經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中宇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中商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等公司,對其中前四家和前八家的產值及資產總額進行計算后,兩者的CR430%,CR8<40%,由此判定我國的礦產資源評介產業為競爭型的市場結構。

(二)服務的差別化程度分析。所謂服務差別化是指同一產業內不同企業的同類服務,由于在質量、信息提供和消費者偏好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從而導致服務間替代的不完全性狀況。隨著礦產資源行業的發展,礦產資源評估產業提供的服務類型越來越豐富。(表1)

(三)產業的進入壁壘分析。進入壁壘是市場結構中與集中度和產品差別化并列的另一個主要因素。首先,礦產資源評估行業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礦產評估經驗的高學歷人才;其次,資源產業評估行業是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新興行業,這一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其必然是知識或者說是技術密集型的;第三,國家現在正在對礦產評估行業進行整頓,進入這個行業需要符合國家相關的制度規定。由此可見,企業進入該領域會遇到資金、技術、政策層面的壁壘,我國的礦產資源評介產業的進入壁壘較高。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礦產資源評介市場是一個企業數目多、競爭激烈的市場,在這個市場中,各個企業在提供服務中差別不大,由于行業的技術性和國家政策的要求,所以該行業的進入壁壘較高。

二、市場行為分析

市場行為主要是指廠商在市場上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和更高的市場占有率所采取的行動。下面主要從廠商的價格行為、廣告策略和礦產評介企業發展狀況來分析我國礦產資源評估行業的市場行為。

(一)價格行為。在市場結構中我們已經得出該市場是自由競爭的市場,市場中競爭激烈。經過分析我們發現,在此產業中,市場主體的價格行為主要是非合作的定價行為。在目前的礦產資源評介市場上主要是以前兩種定價方法為主。當然,在此行業中,兼并成本太高,因此較大型的礦產資源評介企業有時可能會采用掠奪性定價的手段。

(二)廣告策略。礦產評估企業采用廣告策略的目的是提高自身服務的差異化、阻止潛在競爭者進入該市場。在多夫曼-斯泰納模型中,廠商的最優廣告費用支出占總收益的比率等于廣告的需求彈性與價格需求彈性之比的絕對值。如果保持其他情況不變,廣告支出占銷售額的比例隨著廣告銷售彈性的增加而增加,隨著需求彈性的增加而減少。在達到市場均衡時,降低廣告水平會增加社會福利,即市場提供了過多的廣告,所以我們也要對企業廣告策略予以適度關注。

(三)礦產評介企業發展狀況。目前,該市場上現有的競爭者,主要是指市場評估企業、高校、社會科研單位、地質隊等事業單位普查隊等,它們的實力都很強。高校和社會科研單位擁有的是比較強的專業知識,地礦局、地質隊擁有比較先進的大型設備和有經驗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實力也很強大。但是,礦業權評估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諸如委托機制不規范、評估技術規范體系不健全、評估機構和從業人員責任風險意識不強、理論研究滯后于評估實踐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經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自由競爭的礦產資源評介市場中,企業采取了一定的價格行為和廣告策略來提高服務的差別化,提高自己的市場占有率。

三、市場績效分析

市場績效是指市場的運行效率,它是指在一定的市場結構下,由一定的市場行為所形成的收入、成本、利潤、產品質量以及在技術進步等方面的最終經濟成果。市場績效反映了在特定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條件下市場運行的效果,同時市場績效的狀況及變化反過來又影響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本文將主要采用資源配置效率和技術進步程度來衡量市場績效。

(一)資源配置效率。資源配置效率是用來評價市場績效的最基本指標。它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即市場配置效率和內部管理效率。

1、市場配置效率。狹義的資源配置效率僅僅指企業或產業的資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而廣義的配置效率還應該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根據西方價格理論的觀點,資源的最佳配置狀況應是社會總效用或社會總剩余最大。礦產資源評介市場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市場資源得到了較好的利用,因此市場的配置效率較高。

2、內部管理效率。內部管理效率,通常又稱“X效率”,如果企業管理能使廠商在每一產出水平下都達到低成本,就實現了X效率。在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的產業,X效率均較低,即存在X非效率現象。我國的礦產評介行業就存在X效率低的情況,因為在該市場中的眾多企業的機構設置小而全,單位產品管理費用高于大型企業;小而全、非專業化,企業之間缺乏專業化分工協作導致了管理費用上升;集中度較低,過度競爭現象突出,價格下跌,生產能力嚴重過剩;銷售規模增長緩慢,但企業管理費用剛性,使管理費用居高不下等。

(二)技術進步程度。技術進步滲透于產業組織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的各個方面。技術進步反映的是一種動態的經濟效率,所以也成為衡量經濟績效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國礦產資源評介企業技術創新的經費投入不足,科技創新人員的數量相對較少,技術擴散機制不健全等。

四、結論及建議

通過對我國礦產資源評介產業的SCP范式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礦產資源評介產業是一個高投入、高回報的產業,同時也是一個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其進入壁壘都很高。目前,該產業市場發展初具規模,探礦權市場也正在形成和建設中,市場供不應求。但我國評估市場發展時間短,管理經驗不足,監督制度和評估理論、方法的不完善,自律意識薄弱等。針對上述分析,參照國外的發展經驗,在促進礦產評介產業發展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行業法律法規建設。礦產資源評介行業是規范礦產資源開采的有力渠道。因此,加強對該行業的法律規范,能夠使我國的礦產資源開發有序進行。

上一篇: 德育課程體系建設 下一篇: 公共管理原理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超清 | 日本一本亚洲观看区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高清 |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二区 | 亚州十八禁免费不卡在线视颖 | 日本思思热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