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文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9-20 10:57: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國外文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國外文學論文

篇(1)

目前,我們可搜集到的中國研究者與茶愛好者完成的圖書與著作有3000余種(包括茶具類)。通過“讀秀”搜索引擎,以“茶”為標題關鍵字,可得到1832種圖書(截至2011年3月22日),說明多于一半的圖書被一些學術引擎納入其中,促進了傳播與利用,但也有少數仍處于沉默狀態。總體而言,這些圖書可分為以下類別:綜合茶文化類(如《茶海之夢足痕心跡:茶文化、茶生態、茶經濟研究》,張順高、梁鳳銘著,2007)、茶的種植加工類(如《種茶和制茶》,劉佩娥等編,1983)、茶貿易類(如《官營茶馬貿易研究》,王曉燕著,2004)、經營管理類(如《茶業經營管理》,姜愛芹編著,2005)、茶道茶藝類(如《非常茶非常道》,林清玄著,2008)、茶具類(如《圖說茶具》,唐譯主編,2009)、養生保健類(如《中國茶與養生保健》,朱永興、張友炯、黃永生編著,2008)、工具書辭典類(如《中國茶典》,中國茶典編委會編,1995)、小說散文類(如《國茶恩仇記》,趙宗琳著,2007)、人物介紹類(如《回甘人生:世界茶王李瑞河傳奇》,蔡慧菁著,2003)、茶館文化類(如《中國茶館的流變與未來走向》,劉清榮著,2007)、茶馬古道類(如《茶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木霽弘著,2003)、古代典籍介紹、翻譯與選讀類(如《中國茶文化典籍選讀》,陳文華主編,2008)、生活哲學類(如《一杯茶的生活哲學》,池宗憲著,2005)等等幾大類。

從交叉學科的視角開展的研究涉及到了美學、管理學、營銷學、經濟學、貿易學、生物化學、文化學等諸多方面。主要的代表作品有:《中國茶美學研究:唐宋茶美學思想與當代茶美學建設》(朱海燕著,2009)、《茶葉生物化學》(宛曉春主編,2003)、《茶業經濟學》(楊江帆主編,2010)、《茶業管理學》(楊江帆主編,2010)、《茶葉市場營銷學》(姜含春主編,2010)、《茶葉經濟管理學》(陳椽著,1992)、《唐宋茶業經濟》(孫洪升著,2001)、《茶文化學》(徐曉村主編,2009)、《茶文化學》(劉勤晉主編,2001)、《茶葉經濟管理學》(楊江帆、管曦編著,2004),等等。

社會學與茶、茶文化相關聯的著作并不多,主要有《茶文化的傳播及其社會影響》(王家揚主編,1992)、《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林滿紅著,1997)、《杭州茶館:城市休閑方式的社會學分析》(徐明宏著,2007)、《茶與宋代社會生活》(沈冬梅著,2007)等。

《茶文化的傳播及其社會影響》是一部研究論文集,收錄了1992年5月在湖南常德召開的第二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論文40篇,內容涉及茶文化的內涵發展、社會功能、飲茶習俗與茶藝、茶道等諸多方面,從社會學視角的研究特色并不明顯,主要集中于對個別性的茶與茶文化的社會功能的分析。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是一本從茶、糖、樟腦業研究臺灣社會和經濟變遷的作品。1860-1863年,臺灣在及其附屬條約下,正式對外開放淡水、基隆等地,1895年,臺灣被日本人統治。在此期間,茶、糖、樟腦是臺灣的三大出口品。該書分析了1860-1895年間三者的出口市場、生產及產銷組織,探討了三項產業對晚清臺灣社會及經濟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社會學特色。

《茶與宋代社會生活》對茶與宋代政治、社會生活、宗教文化、中外交往等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對宋代茶藝做了系統梳理與歷史比較,對宋代貢茶和賜茶的政治意蘊、茶與宋代社會生活、茶與佛教、茶與中外文化交流、宋人茶觀念、宋代茶書、茶與宋代詩詞書畫等都進行了細致的考辨和剖析。全書更注重社會史的研究,并在其中穿插社會功能分析。

《杭州茶館:城市休閑方式的社會學分析》以杭州茶館作為切入點,從社會學的視角較為詳細地描述了“茶館”作為一種休閑方式在杭州市的存在狀態,考察了茶館在社會生活中所扮演的各類社會角色及發揮的社會功能,同時分析了茶館休閑中存在的社會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杭州茶館休閑的未來,社會學研究特色明顯。關于從社會學視角來研究茶產業與茶文化的論文情況,我們在“中國期刊網”上進行了搜索。以“茶”為“主題”字,可得到115400多條記錄(截至2011年2月28日),其中包括了碩博論文與報紙文章。但以“茶社會學”為“主題”、“題目”、“內容”進行檢索,均未得到有效的文章。可見,茶與社會學并沒有在學術論文中被直接聯系在一起,至少在論文題目中反映了這一情況。但這也并不能說明我國研究者沒有開展社會學視角的茶產業或茶文化研究,相關的論文主要涉及:茶的社會功能研究(成青,1995;徐永城,1997)、茶文化的社會特征研究(鄒明華,1994;沈海寶,2006)、茶與社會機體關系(盧祺義,1994)、茶與精神文明的關系(朱云松、江平,2007;鄒躍光、余玉榮,2006)等。總體而言,中國的研究者更多的是關注茶產業的發展與茶實體的應用、茶文化的傳統視野(茶藝、茶道、茶療等等),這與茶產業、茶文化實踐情況相匹配,為中國茶產業與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與現實基礎,是中國茶產業在世界茶產業競爭中站穩腳跟、立于不敗之地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我們討論的研究中(著作與論文),社會學視野已經有了明顯體現,多以文化分析的方式表現出來,并未形成系統的研究。隨著社會的發展,茶產業與茶文化應該具有更為廣泛的視野與包容力。尤其在中國社會建設的關鍵環節中,茶與茶文化必須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職責。因而,從社會學與茶產業、茶文化的交叉視角開展深入的研究勢在必行,意義深遠。

二.國外研究概況

在茶、茶文化和與茶相關的研究領域中,除了中國的研究者外,英、美、日、韓、印等國的研究者開展的研究也相對較多,研究成果豐富;同時,這些國家都具有較為深厚的飲茶文化與習俗,飲茶的歷史也較為久遠;另外,考慮到英語在學術研究中應用的廣泛性,一部好的研究作品勢必會有英文版本。所以,我們在進行外國文獻的梳理時,更多的是注重英文作品。在梳理過程中我們也發現,許多日本、韓國、印度以及其他國家研究者的著作均有英文版本,這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我們選擇的可行性。另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的梳理是相對的,是對茶學及以其他學科視角開展的對茶與茶文化的研究的一種總體把握,在此基礎上發現國外對茶與社會關系研究的總體情況,尤其是茶研究與社會學的關系。我們首先對國外與茶、茶文化有關的圖書、著作進行大致分類,并列出一些主要代表作品,進而再對這些研究中與社會學有關的著作進行簡要介紹。

第一,科普類。主要介紹一些茶的種類,茶飲(餐)知識與方法,不同國家的茶文化,茶具、茶道、茶俗等等,如《Tea》(LydiaGautier,Jean-FrancoisMallet,2006)、《AlltheteainChina》(KitBoeyChow,IoneKramer,1990)、《TeaandEtiquette》(DorotheaJohnson,JamesNorwoodPratt,2002)、《TeaforAllSeasons》(ShellyRichardson,BruceRichardson,1996)、《TheTeaCompanion》(JanePettigrew,2004)、《Japaneseteaculture:art,history,andpractice》(MorganPitelka,2003)、《TeaandCeremony》(DianaSaltoon,2008)、《TeaCuisine:ANewApproachtoFlavoringContemporaryandTraditionalDishes》(JoannaPruess,JohnHarney,2006)、《CulinaryTea:MoreThan150RecipesSteepedinTraditionfromAroundtheWorld》(CynthiaGold,LiseStern,2010)、《Theteaceremony》(SenōTanaka,SendōTanaka,2000)、《Chadō:thewayoftea:aJapaneseteamastersalmanac》(SanmiSasaki,ShaunMcCabe,SatokoIwasaki,2001)、《TeaTimeEntertaining:ACollectionofTeaThemes&Recipes》(DoloresSnyder,2004)、《AnintroductiontoJapanesetearitual》(JenniferLeaAnderson,1991)、《TheUltimateTeaDiet》(MarkUkra,SharynKol-berg,2007)、《ThebookofKoreantea:aguidetothehistory,cultureandphilosophyofKoreanteaandtheteacere-mony》(Yang-SeokYoo,2007)、《TheSpiritofTea》(SenSoshitsu,SōshitsuSen,2002),等等。

第二,專業性較強的對茶的發展史及茶文化影響的形成和擴散過程的研究類。如《Tea:thedrinkthatchangedtheworld》(LauraC.Martin,2007)、《Atimefortea:women,labor,andpost/colonialpoliticsonanIndi-anplantation》(PiyaChatterjee,2001)、《Tea:cultivationtoconsumption》(KenC.Willson,MichaelN.Clifford,1992)、《PassionforTea:ItsHistory,ItsFuture,ItsHealthBenefits》(BeverlyRorem,2008)、《Theempireoftea:theremarkablehistoryoftheplantthattookovertheworld》(AlanMacfarlane,IrisMacfarlane,2004)、《ForalltheteainChina:howEnglandstoletheworldsfavoritedrinkandchangedhistory》(SarahRose,2009),等等。

第三,以茶為名、主題或線索的文學作品和紀實作品類。如詩集《Tea》(DouglasA.Powell,1998)、《TeaPartyToday:PoemstoSipandSavor》(EileenSpinelli,KarenDugan,2006),小說《Tea》(StaceyDErasmo,2001)、《Thetea-planter》(FEPenny,1906),紀實作品《Threecupsoftea:onemansmissiontopromotepeace———oneschoolatatime》(GregMortenson,DavidOliverRelin,2006)、《TheMeaningofTea:ATeaInspiredJourney》(ScottChamberlinHoyt,PhilCousineau,2009),包括了歷史、宣傳、文學作品介紹的《Anecessaryluxury:teainVictorianEngland》(JulieE.Fromer,2008)、《DrinktheTea:AMystery》(ThomasKaufman,2010),等等。

第四,從不同視角對茶的諸多功能進行專門研究與介紹的著作類。如關于茶的醫藥功能研究的有《Tea:bioactivityandtherapeuticpotential》(Yong-suZhen,2002)、《Greentea:healthbenefitsandapplications》(YukihikoHara,EbooksCorporation,2001)、《Protectiveeffectsofteaonhumanhealth》(NarenderKumarJain,MaqsoodSid-diqi,J.H.Weisburger,2006),關于茶與人生修養和人生智慧的《MeditationswithTea:PathstoInnerPeace》(DianaRosen,2006),關于茶與宗教的《TeaTimewithJesus》(LauraSanders,2008),等等。

第五,以茶為線索的政治、經濟史的研究類。如《Tea:Addiction,Exploitation,andEmpire》(RoyMoxham,2004)、《TheBostonTeaParty》(MattDoeden,2005),等等。

第六,以社會學的視角進行的研究類。主要有:《Asocialhistoryoftea》(JanePettigrew,2001)、《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KhemrajSharma,2003)、《SociologyofIndianteaindustry:astudyofinter-ethnicrelationships》(KhemrajSharma,2005)、《Socio-economicandpoliticalproblemsofteagardenworkers:astudyofAs-sam》(ShyamNarainSingh,AmarendraNarain,PurnenduKumar,2006)、《ThetealabourersofNorthEastIndia:ananthropo-historicalPerspective》(SarthakSengupta,2009),等等。

《Asocialhistoryoftea》對17世紀到21世紀(2001年)茶的社會歷史進行了社會視角的綜合研究,尤其是對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發揮的功能以及與這些角色、功能相對應的社會背景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如茶舞蹈、茶的社會禮儀等等。該書主要談了英國和美國的許多城市的茶社會歷史,還涉及到了日本、印度、德國、意大利,對中國的城市涉及不多。該書對茶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做了較為深入的調查與研究,是一部較為綜合的從社會學視角來考查茶的功能的著作;但顯然,其主要集中于對社會歷史中這些功能發揮的考查,沒有系統化地運用社會學的視域來分析茶的社會性。

《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重點講述了印度、錫金的喜瑪拉雅山脈地區的茶農的生存狀況:該書認為,那些來自不同地域的人一旦受雇于種植園,便成為工薪階層,但從社會角度而言,他們是一種異質的結構。即使有著不同方言的兩個部族間難以達成有效互動,但尼泊爾社會的異質性有助于維持這種種植園系統的封閉狀態。該研究基于2000-2001年對TemiTeaEstateofSikkimHimalayas進行的調查。他首先進行了家庭統計(householdcensus),共設計了15個問題;然后,他又針對茶農(工人)開展了社會文化方面(socio-cul-turalaspects)的調查,共設計了60個問題。通過這些數據收集來深入考察這些茶農各方面的生存狀況。這是從社會學的視角來研究茶產業的一個典型代表,但尚欠缺交叉學科的特色與高度。

《SociologyofIndianteaindustry:astudyofinter-ethnicrelationships》主要是以社會學的視角對來自不同地區的遷移人口與當地人口在印度茶產業內的融合與整合問題開展的研究。全書共分為五大部分:介紹、背景與范圍、工人的經濟生活、工人的社會生活、外來文化群體關系(inter-ethnicrelationships)。作者首先收集了相關數據,包括對家庭情況的調查和個人情況的調查。在數據收集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相關研究。在背景與范圍部分,分別討論了勞動力的固有限制、ArunachalPradesh地區勞動力的演化、勞動力結構、工人的年齡結構、ArunachalPradesh地區勞工的遷移、工人的出生地情況、工人與出生地的關聯、工人的教育、人口統計情況等等方面。作者進而以社會學的視角研究了工人們的經濟、社會生活,并在此基礎上展開了對印度茶產業內人口融合與整合的研究。如同作者的另一部作品一樣(《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本書也是采用社會學的方法與視角以茶產業中的某一構成(人口)為研究對象。這帶動了印度學術界以社會學的視域對茶農研究的熱潮,如ShyamNarainSingh,AmarendraNarain,PurnenduKumar(2006)的研究以及SarthakSengupta(2009)的研究。我們以SarthakSengupta的研究為例再簡要介紹一下。

《ThetealabourersofNorthEastIndia:ananthropo-historicalPerspective》是一本以人類社會學視角對印度東北地區茶農為研究對象的論文集。該書共收入了22篇針對茶農的學術文章,研究內容涉及茶農們各方面的生存狀況,如生活狀況、社區、身份認同、女性工人、居住及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狀況、教育設施、童工的雇傭、發展問題、茶農的人口統計、健康衛生等等,茶農們的生存狀況與社會結構形成了一種相互的反襯狀態。該書以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對茶農開展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對印度茶產業的良性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由于該書是研究論文的集合,必要的系統性尚不具備,沒有形成交叉學科成果。

篇(2)

(一)在題材和思想內容上的影響

縱觀歐美各國的文學創作,不少作家都從民間文學中吸取題材,創作出傳世佳作。這類例子可謂不勝枚舉。例如,古希臘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希臘神話故事。普希金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安徒生童話、王爾德的《快樂王子》、讓•拉封丹的寓言、克雷洛夫的寓言、莎士比亞的戲劇《雅典的泰門》、高爾基的《鷹之歌》《伊則吉爾老婆子》等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從民間文學中吸取素材營養。正因為如此,這些作品都充滿了濃郁的民間文學色彩。有一些民間文學的題材,歷經不少作家的引用、整理、再創作,推陳出新,使民間文學的題材和作品中的人物以另一種面目出現,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在西方文學中,像唐璜、浮士德這些民間傳說中的人物,一經作家之手進入文學創作領域,往往會成為不朽的藝術典型。詩劇《浮士德》是歌德以畢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杰作,從構思到創作完成,歷時六十年之久。作品取材于德國16世紀的民間傳說。浮士德是當時一個跑江湖的魔法師,懂得煉金術、星相術、占卜等。他死后,在德國流傳許多關于他的傳說。1570年開始就已經有人記載這些傳說。1587年,德國出版了故事書《約翰•浮士德的一生》,敘述浮士德與魔鬼訂立盟約,漫游世界,滿足各種欲望,享受各種人間歡樂,最后慘死魔鬼之手的故事。浮士德的形象表現了宗教改革時期資產階級思想的要求,深受人們歡迎。文藝復興以來,不斷有人用這一傳說作為創作題材。歌德在少年時期就看過有關浮士德的木偶戲和故事書。上大學時,有了創作《浮士德》的想法。1773年開始構思,幾經中斷,幾經提筆,創作時間長達六十年,貫穿于歌德的全部寫作生涯。《浮士德》以詩劇的形式寫成,共分兩部。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以主人公浮士德的思想發展為線索,寫他探索真理的一生。詩劇通過浮士德的一生探索,反映了文藝復興以來資產階級進步人士思想探索的歷程,也通過他的一生總結了人類發展的歷史經驗。可以說,民間傳說中的浮士德,成就了歌德的不朽巨作《浮士德》。在歐洲文學中,唐璜也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他原本是西班牙民間傳說中一個只會追逐女性的好色鬼、登徒子、紈绔子弟、浪蕩兒。法國的古典主義喜劇家莫里哀、英國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都以民間傳說中的唐璜作為藍本,創作出獨特的藝術典型。在莫里哀的喜劇《唐璜》(又名《石宴》)中,唐璜是一個貪好色的貴族,引誘不少名門閨秀,還要誘騙救了他性命的兩個農民的未婚妻。他花天酒地、揮霍無度、寡廉鮮恥,作者借這一人物反映了17世紀法國貴族的經濟開始衰落和他們的道德淪喪。拜倫未完成的優秀長篇敘事詩《唐璜》同樣也取材于民間傳說中的唐璜的故事,被歌德譽為“一部天才無窮的作品”。長詩通過西班牙貴族青年唐璜曲折離奇的冒險故事,展示當時歐洲各國的社會生活和道德風尚。在詩中,唐璜已經不是一個只會追逐女性的花花公子形象,而是一個勇于追求愛情、積極上進、奮發有為的青年。作者贊美了純潔的愛情和為自由而斗爭的英雄氣概,抨擊統治者的專橫、御用文人的無行和商業資本的猖獗,廣泛評論了歐洲的社會現象。情節驚險動人,富有吸引力,充滿了異國情調。唐璜與的戀情、海上漂流、與少女海甸的田園牧歌式的愛情、海盜劫掠的刀光劍影……離奇驚險,引人入勝。在藝術上也表現得多姿多彩,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二)在藝術形式上的影響

在外國文學中,很多作家學習民間文學,從民間文學的藝術形式中吸取養分,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例如,在借鑒民間文學的結構形式上,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人文主義作家薄伽丘的創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的代表作《十日談》就是模仿了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框型結構創作而成的。《一千零一夜》又譯作《天方夜譚》,是一部流傳甚廣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它以濃郁的東方情調和瑰麗的傳奇色彩受到人們的喜愛,是世界文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據阿拉伯原文版統計,全書共有大故事134個,每個大故事又包含若干小故事,組成一個龐大的故事群。這部民間故事集以宰相女兒山魯佐德給國王山魯亞爾講故事作為發端,把大大小小不同主題、不同背景、不相關聯的故事組織在一個框架中,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十日談》的開端寫10個青年男女,為逃避黑死病在鄉下住了十幾天,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10天共講了100個故事(祈禱日不講故事)。通過這些故事表達了反教會、反禁欲主義的主題。很顯然,《十日談》在結構上效仿了《一千零一夜》,使用框形方式,由一個故事串聯出另外一個故事,每十個故事形成一組,由一定的主題來統領。該作品開歐洲近代小說之先河,為不少作家所效仿。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小說家喬叟也從《十日談》的框形結構得到啟發,寫成了《坎特伯雷故事集》,可以說這也是不同國家的作家對《一千零一夜》學習和模仿的連鎖效應。在學習民間文學的創作方法上,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小說家拉伯雷的《巨人傳》就運用了民間文學中奇特的想象、夸張的手法。在神話、傳說、故事這一類的民間文學作品中,巨人往往就是一種自然力或超自然力的象征,幻想、想象、夸張等都是民間文學慣用的手法。高爾基就曾經指出:“在故事里,人們坐著‘飛毯’在空中飛行,穿著‘千里鞋’走路,用死水和活水向死人洗一下,就會使他復活,一夜之間會把宮殿建好。”[3]《巨人傳》中講到巨人國國王格朗古杰的兒子卡岡都亞從母親的耳朵里出生后,每天喝一萬七千多頭牛的奶,穿一萬七千多米布做的長袍。體形高大,體魄強健,能文能武,智慧超群。長大游學巴黎,把象征天主教信仰的巴黎圣母院的大鐘,取做馬鈴以為笑樂。為了反擊侵略,他隨手拔起千年大樹作兵器,放一泡馬尿淹沒無數敵人。作者借助巨人形象,歌頌了新興的人文主義者反宗教禁欲主義,勇于追求知識,追求理想,追求愛情,具有樂觀開朗、開拓進取的時代精神。

(三)在語言上的影響

語言是構成文學作品的首要因素。在外國文學中,不少作家在創作時,都有意識地運用民族民間的語言,例如意大利詩人但丁就提倡用本民族的語言進行創作,文藝復興時期的小說家薄伽丘的《十日談》中就用到很多的意大利的俗語、俚語、諺語。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語言,為各國作家的創作提供了無盡的語言寶藏。法國的拉伯雷在《巨人傳》中也大量使用了成語、諺語、格言、俚語、俏皮話、雙關語等民間語匯,使其作品詞匯生動豐富,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篇(3)

二、優化教學內容,構建注重人文素質培養和思維能力提升的教學體系

(一)詳略得當,注重人性與道德激勵。外國文學課程隸屬于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課范疇。在教學中要改變過去拘泥于文學史、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功能和知識系統性的傾向,降低理論難度,縮小教學范圍。各章概述部分內容壓縮課時,重點講解各文學思潮的基本特征、誕生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社會心理原因和文學內部的繼承發展性,這是文學史發展的脈絡和靈魂,學生必須掌握。非一流的作家可以簡單提及其杰出的貢獻,不具有鮮明特征的則完全可以一筆帶過。重點作家作品,首先需要介紹作家和代表作品中人物的人生奮斗歷程和執著的人生追求,展現崇高的社會責任感、道德操守和人格魅力,激發學生崇敬之情,促其奮發向上,樹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增強自信心,勇敢面對人生挫折,養成永不服輸、永不放棄的精神。至于其他作品不必一一介紹,統歸到創作主題下說明即可。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對人物的品評和聯系現實問題上,這部分的訓練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二)打破學科界限,寓歷史、文化、哲學于文學教育中。許多教師在講外國文學史發展歷史和具體作品時,對產生的時代背景總是三言兩語交代,這種做法看似體現了文學的獨立自主性,節省了教學時間,卻得不償失。要學好文學必須有堅實的歷史、文化和哲學功底。文學是歷史、文化和哲學的載體之一,歷史、文化和哲學是文學產生的背景,三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文學的學習不能同這三者割裂開來,否則文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不了解基督教的基本觀念和宗教在西方社會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就理解不了但丁《神曲》中人本主義思想和宗教思想的矛盾統一,領會不了處于時代漩渦中的人的復雜矛盾性,也理解不了有些作家濃厚的宗教情懷;如果不了解近現代西方的哲學思想,就理解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中善良的拉斯科爾尼柯夫為何會殺人;如果不了解西方社會的道德風俗和婚姻愛情觀念,就無法準確評價作品中的人物。

三、利用影視劇擴大學生“閱讀量”

篇(4)

二、高中語文多種對照式教學

對照式教學是指將兩種以上的材料進行對比式的學習,通過比較它們的異同促進閱讀理解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形式自由而豐富,可以進行內容的類比,也可以進行作品形式的比較,還可以做出思想感情的對照。在外國文學作品教學中使用對照式教學,主要是將外國文學作品與中國文學作品進行比較,既可以打破中外文學既有的限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外國文學作品,又能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如學習卡夫卡的《變形記》時,就可以和蒲松齡的《促織》一文進行比較,都是描寫人變成動物的主題,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同樣的主題,二者在內容和表達情感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通過對兩個文本的細致閱讀,學生就會發現,在《促織》中人變成蟋蟀是主動的,是為了改變貧苦的生活,雖然過程充滿眼淚和痛苦,但最后的結局是美好的,一家人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也是中國文學中經常運用到的大結局寫法。而在《變形記》中,格里高爾是被動的變成甲蟲,即使異化之后主人公仍舊想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生活也隨之變得更加痛苦,從始至終都充滿了無奈和悲傷,深深地表達了作者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控訴。但二者也有相同的地方,就在于主人公都背負著生活沉重的壓力,都是生活在下層的人民。通過文本內容和情感的比較,學生就可以理解卡夫卡《變形記》的思想,同時理解中國文學的內在。

篇(5)

作為日本自然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島崎藤村在1906年自費出版了長篇小說《破戒》。對于《破戒》的影響吉田精一說:“可以說反響空前、史無前例。內容新穎、技巧拔群應該是其大受歡迎的第一理由。同時也得天時之助,在需要出現新時代文學以預戰后發展軌跡之時,《破戒》不失時機地出現了。

高舉自然主義的旗幟,在日本起到法國左拉作用的是田山花袋。他從明治三十年代中期起一直堅持自己的主張,特別是在《露骨的描寫》中,積極地提倡排除技巧,在創作和評論方面都是推進自然主義的頭號人物。短篇小說《棉被》是田山花袋比較有名的作品之一。這部作品的主人公其實寫的就是作者本人。而其中的女主角則是他的女弟子岡田美知代。在小說中,田山花袋極力避免虛構,直率地表達了一個中年男子對自己喜歡的中年女性的愛慕和,大膽地表露了自己生活中最丑惡的部分,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的同時,小說中裸地描寫和人物的平面描寫也引起了文壇的矚目。

二、日本自然主義文學對法國自然主義文學的接受及突破

可見,沒有法國自然主義文學打造的牢固基礎,日本自然主義文學是很難有所成就的,甚至不會萌芽。日本是一個極善于學習與模仿的民族,在文學上亦不例外,他們幾乎完全接受了法國自然主義文學的理念,在創作技巧等方面也在大肆學習,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也逐漸融入了許多日本民族本身的特色,從而正式形成了一個獨特文學支流,在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不滅的痕跡。之后日本自然主義文學與法國自然主義文學相比產生出很大的差異性,最終發展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自然主義文學——“私小說”。

首先,法國自然主義的誕生有一定的自然科學基礎,左拉是在19世紀中期,歐洲的自然科學突破發展的科學背景下提出的自然主義文學理論體系。

篇(6)

二、意識形態與譯者對文本的理解

意識形態操縱外國文學經典的建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表現在對文本的選擇上,還影響并制約著譯者對文本的理解。譯者在解讀原文本的跨文化交流中,總是不可避免地受所處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的支配,同時將個人的觀念、觀點、階級立場、思維模式等因素滲入其中。尤其當源語與譯入語文化背景差異很大、或者出現文化沖突時,譯入語文化語境中主流社會意識形態會無形地制約譯者對原作的理解與闡釋,甚至會使譯者歪曲原作信息、曲解原作人物形象。由此,《簡•愛》這一外國文學經典在中國建構的過程,絕不單純是文字的轉換活動,就本質而言,它是一種主流意識形態操縱譯者,進而為本土政治、文化服務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正是因為如此,李霽野先生的《簡•愛》譯本出現在“五四”的社會背景下,簡以敢于斗爭、勇于追求自由與平等的新女性形象出現在國人面前,順應了當時中國社會的歷史潮流。總之,外國文學譯作就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的不僅是原文本的文化與信息,更能反映譯入語文化場域中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強有力的操縱。

三、意識形態重構外國文學經典的文化功能

既然翻譯是一種“文化改寫”,也是一種“文化操縱”,外國文學經典建構就是譯入語文化場域中“主流意識形態”出于某種目的而解構并重建該文學作品文化功能的過程。具體而言,譯入語文化場域既具有掩蓋和消解外國文學經典原有文化功能的力量,又能為這些作品賦予(或者強行施加)新的文化功能與社會意義。尤其在諸如民族存亡、政治動蕩、制度更迭等特殊時期,在意識形態的操縱下,譯者特意選擇那些能為某一階級或團體服務、具有政治利用價值的文學作品,并對其進行本土化傳譯,就是希望這些作品能發揮其典范作用,從而“強化意識形態話語,鞏固其在文化多元系統中的主導性地位”。李霽野翻譯的《簡•愛》譯本中體現的革命精神,以及近乎歸化成中國革命女性的“簡”的形象正符合“五四”社會環境的需要,但是客觀地說,當時譯入語場域中的社會、歷史、文化環境強加給譯者太多的內容,譯作在很多方面已經脫離了原文本。

篇(7)

1.言語責備。

2.隔離措施。

這是一種簡單的社會隔離方式,以此促使學生反思其行為的越軌性。

3.剝奪某種特權。

這常表現在被剝奪的特權必須是學校正常教學活動之外的、與學生受教育權無直接聯系的權利,如參加某種課外興趣小組的權利、出外野游的權利等。

4.沒收。

當學生的越軌行為與其特定的物品有關,這些物品的存在妨礙了學生本人或他人的學習、受教育或威脅到其健康與安全時,作為懲戒,教師可以沒收這些物品。沒收只是暫時的,教師應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后將其歸還給學生本人或家長。

5.留校。

指在放學后把學生扣留在學校里一段時間。這種懲戒方式一般由教師根據學生的越軌行為程度決定其時問長短和性質。留校通常不應超過半個小時,并應保證學生在校安全。

6.警告。

這是一種較嚴重的責備方式,屬于全校范圍內的懲戒批評方式,它可以是在全校師生大會上的點名批評,或是在學校公告欄中張貼布告予以批評,常借助于學校整體輿論力量促使學生改變其不良行為。

7.記入學生檔案

即把學生所犯錯誤記載下來,作為學生檔案的一部分。在采用這種方式時必須嚴格按事實本身記錄,并給予學生申辯機會;學生家長或年滿18周歲的學生應有權查閱學生檔案,了解有關記錄是否客觀、公正、合理。

8.停學和開除。

這是將學生排除于一定學校教育活動之外的懲戒手段,又可稱為排除或拒絕入學。前者具有一定的期限,在英國為15天,美國為10天。開除則包括明確地開除學籍和無限期的永久性排除。兩者在實施中要遵循相應的程序性限制,如告知、聽證、申辯和申訴權利的保障。

二、中西方小學教育懲戒的比較分析

(一)我國與西方主要國家教育懲戒的差異

1.認識差異。

西方的家長和公眾對學校懲戒孩子是認可的。他們認為若教師連懲戒學生的權力都沒有,教師的尊嚴將蕩然無存。在中國,公眾對教育懲戒的認識尚存在偏差,一旦孩子向父母提到在學校受到了教師的懲戒,一些家長就會立即到校長那里投訴,有些家長還會在此時提出撤換教師、嚴厲處分教師或為孩子調換班級等不合理要求,如未得到滿意答復就向上一級教育主管部門投訴。

2.程序差異。

西方人的法律意識很強,做任何事都要問法律允許還是不允許。在學校對違紀學生的教育和處理也有其嚴格的程序。而我國的懲戒程序明顯不夠具體,教師不明白什么情況下自己有權訓斥學生,什么情況下得交由上級處理。

3.懲戒差異。

西方國家對懲戒一般是允許的,而在我國,人們更多地尊重學生的個性、主體性和創造性,提倡通過關愛和興趣來引導學生;通過賞識教育來激勵學生。

(二)正確實施教育懲戒的具體措施

1.要制定操作性較強的教育懲戒細則

對學生的管教需要懲戒,但懲戒必須規范。雖然現行的《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義務教育法》等都涉及這方面的內容,但都較籠統,沒有將懲戒要求具體化。鑒于教育懲戒的重要性與敏感性,制定操作性較強的教育懲戒細則是非常必要的。具體來說,應借鑒國外的經驗制定出一個符合我國國情的懲戒文本,明確在不同情形的違規行為中,學生應接受的懲戒類型以及懲戒主體、懲戒的具體方式等,使懲戒措施逐步具體化和規范化,也便于學校和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正確合法地行使其懲戒權。

2.“法律公開”,使學生走進法律

我國的傳統文化崇尚師道尊嚴,少有“人權平等”“尊重”等概念,“兒童權利”更是無從談起。兒童是弱勢群體,要使他們不受傷害,最重要的是“法律公開”,讓他們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權利,知道自己有對侵權行為說“不”的權利。

3.對輿論給予正確的引導,使社會對教師懲戒權有一個公正的認識

輿論媒體導向要客觀、公正。在對待教育懲戒問題上,輿論宣傳要注意科學性和社會性,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真正為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服務。

4.應努力從制度上予以突破

如試行“小班型”策略,減輕由于學生人數過多給學校和教師帶來的壓力。現存的城市取向、重點校取向的擇校現象使許多學校班級規模膨脹,班容量過大,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反而會給班級管理產生障礙。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難以有足夠的精力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去交流、指導、監控、實施管教。這常常讓一線教師陷入兩難的困境,無疑會加重教師的管教壓力和負擔,特別是班主任老師。因此應努力從制度上予以突破。

篇(8)

1.2就業信息渠道比較獲取就業信息是大學生實現就業的基礎,通過中國大學生就業信息渠道(表2)與美國大學生就業信息渠道(表3)的對比發現:我國高校提供的提供的就業信息平臺比較少,政府部門缺乏與職業相緊密的具體信息,而美國在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與預測信息,我國大學生獲取招聘信息的主要途徑是各種招聘會,而美國則是由高校提供信息,民間機構提供針對性的就業信息,是對高校就業信息的補充。

2國內外就業指導對我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啟示

2.1構建合理的就業信息服務體系一是整合就業信息的渠道。高校要做好對就業政策的宣傳工作,以便學生能夠及時的了解各種就業政策,高校在宣傳就業政策時一定要克服狹隘的視野觀念,擴大宣傳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QQ、微博、微信等工具,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收到并且深入了解就業政策。同時也要加大服務的力度,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就業信息,增加招聘會的次數,尤其是積極開展專場招聘會;二是充分發揮社會以及校友力量提供就業信息。優秀的社會人士以及校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為學生就業提供建議,避免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錯誤,同時也可以發揮他們的社會力量將各種就業信息傳遞給學生;三是加強高校與政府、企業以及其它用人部門的合作。高校要積極吸取國內外就業經驗,發揮社會的力量,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為高校學生就業提供各種服務。

2.2樹立職業生涯發展理念一是將職業指導與生涯規劃相結合。目前由于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教育,我國每年畢業的高校生數量遠遠高于社會崗位需求,為此就形成了就業難的巨大社會壓力,在此情境下,高校就業指導的理念還是強調工作本位需求,忽視了學生本位需求,這樣對于學生的長期職業發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和學生要樹立職業指導與生涯規劃相結合的模式,實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業指導部門由管理職能向服務職能轉變;二是加強大學生的全程指導。全程化指導就是將大學生的整個生涯發展貫穿于學生的學習生涯和規劃中,每個學生遇到的情況不同,他們在不同的時間遇到的問題是有區別的,因此要深入分析不同階段的問題,并且針對不同的問題制定不同的生涯規劃。

2.3構建以學生為主的就業指導思想首先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基于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大學生要改變傳統的擇業觀,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正確觀念,合理的引導學生根據社會發展動態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職業目標和就業期望值等,讓學生懂得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在正確認識自己才能的基礎,不斷地尋求機會,發展自己;其次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社會是不斷變化的,學生要想被社會認可就必須要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因為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保證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最后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就業,因此高校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培養,學生要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就業指導者要合理的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綜合素質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進而幫助他們制定具體的職業發展規劃,實現人職匹配,這要求就業指導工作要由行政事務轉為加強培訓和輔導實踐、將學習、心理以及事業相結合等方面。

篇(9)

二、國外高校會計專業實習實踐內容與過程考核模式

1.美國模式。美國的會計專業實習實踐教學模式比較特殊,因為有很多學生都是半工半讀的,所以學校沒有像我國的畢業實習這種統一、正式的實習環節。但是,美國高校把專業實踐完全融入到了日常教學活動之中。第一,美國的教學更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地的學生即使到了大學也會有大量的課后作業,主要是閱讀書籍和課題研究。第二,模擬操作。通過模擬企業、模擬財務、模擬業務等模擬操作,真正地將理論學習成果運用到模擬企業的業務當中。第三,課題研究。美國高校更重視課題研究,在研究課題的同時,無論是獨立思考問題、歸納總結的能力,還是團隊合作、組織溝通的技能,都是在逐漸增強的。

2.英國模式。英國會計專業實習實踐有三種基本形式:課堂實踐、模擬實踐和為期一年的工作實習。英國最具特色的實踐就是為期一年的工作實習,即“三明治教學”。“三明治教學”的意思是大學本科生在完成兩年的在校學習之后,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工作,之后再回到學校進行最后一年的本科學習。英國巴斯大學的國際管理和現代語言、工商管理、會計與金融等專業,拉夫堡大學的銀行、金融與管理專業,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等高校都在采用這種“學習+實習+學習”的教學模式。3.澳大利亞模式。澳大利亞本科會計專業的實習實踐主要包括三種形式:小組討論和輔導、計算機實驗室練習和畢業實習。小組討論和輔導是學生的必修項目,每組人數在20人左右,每學期、每門課程要交兩到三篇研究報告,旨在培養學生的論文撰寫能力。計算機實驗室練習室通過計算機財務軟件模擬業務進行模擬操作,這項實踐在我國的實踐教學中同樣十分普遍。而澳大利亞的大學生與美國的大學生相似,很多都是半工半讀的,所以澳大利亞的大學沒有明確的、規定的畢業實習。但是,有些大學也會在學生畢業前的最后一個學期推薦一部分學生去企業進行實習。

篇(10)

二、外國文學作品中對“真、善、美”的追求

文學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藝術元素,代表著一個民族的精神內涵和思想結晶。它從某種程度上傳播著一個國家、社會和民族的文化,“真、善、美”是各類外國文學中提高文學內涵不變的追求。

(一)追求“真”

文學所追求的“真”,既有客觀的“真”,指作家要多以現實生活為本,在客觀生活的基礎上進行文學創作,對客觀環境和客觀人物的境遇進行真實描述。同時也指內在的“真”,即指作品中的人物內心的絕對真實。無論是作品的主題,還是作品中有正面效益的主人公,都表現出作者對本真的追求。文學作品追求“真”,不去刻意掩蓋黑暗或反派,不管其中所追求的是否為現實世界中的真實,只要與作品內在的邏輯相符合即可。

(二)追求“善”

無論是哪一部文學作品,都存在對“善”的描寫和歌頌。在一些作品中即使寫入“惡”,也是以“惡”來反襯“善”。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副教主,作者以他的惡來襯托敲鐘人的善。但是不是在所有作品中都是善惡并存的?在有的作品中只表現出一個主題,就是“善”。比如沈從文的《邊城》就沒有一個惡人,盡管最后沒有一個好的結局,但小說卻把“善”這一主題發揮到了極致。

(三)追求“美”

文學作品中對“美”的追求不僅僅體現在形式上,也體現在本質上。從文學作品的形式看,不論是整體的還是散落的,各種各樣地、各層次地對美進行追求。從文學作品的本質方面來看,即在文學作品的主題上追求“美”,不論是悲或喜,都能體現出其主題的美。比如《哈姆雷特》,它的主題是悲壯的美。

三、外國文學作品對外語專業學生文學涵養的提升方式

(一)對學生個性涵養的培養

在借助外國文學作品對外語專業學生進行文學涵養的培養時,首先要注意對學生個性的培養,使學生有充分的表現余地。其次,要積極發展學生的思考能力,不能過于死板,要鼓勵多元化、開放化的閱讀。再次,引導學生從作品的意境出發,發散思維,結合自身的體會去了解作品。另外,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和喜好,推薦適合的外國文學作品,這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學習中,除了要學習作品的表現內容外,還要對羅密歐和朱麗葉當時的社會制度進行講解,只有了解了故事的整個社會背景,才能對人物的性格做出正確的把握,并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去深入理解,根據自己的觀點積極探討,不求答案統一。

(二)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是文學涵養培養的重要內容,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可以很好地培養外語專業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特別是一些詩歌作品,語言精練,跳躍性大,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在幫助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通過想象和思考,去感受作品的意境,通過對文學作品的學習,可以想象出作者所表達的人物形象和畫面。例如在學習《吝嗇鬼》時,就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不同的學生根據自身的不同感受,在腦海中描繪出一個活生生的葛朗臺的形象。根據自身想象,把文章中作者要表達的內容和意境轉化成為活生生的畫面。這對文學涵養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引導學生進入到文學作品的意境中去

好的外國文學作品可以豐富外語專業學生的情感,陶冶他們的情操,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進入到文學作品的意境當中去,去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樂,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外語專業學生文學涵養的提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外國文學作品正是這個過程中用于提取的初始能量。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文學知識,如人物刻畫、描寫方法等基本文學手法,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作品,培養文學涵養。

四、培養前景展望

要想熟練掌握一種語言的精髓,除了要掌握其外在的工具性外,還要注重對其思想和人文性的感知,這包含了語言學習者對文學和文化的修為和體味深度。雖然,外語專業的學習必須要先掌握好語言。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及參與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在對外交流過程中僅僅依靠熟練運用語音、語句、句型、語調進行表達是遠遠不夠的。把文學作品中表現的思想,積極與當下的環境和熱點事件結合,就成了勢在必行的事情。例如通過對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學習,要感受這個命運悲劇,就要結合當下社會中的悲劇進行分析,這樣的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更加主動,而且對作品要表達的內容可以更好地去理解。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對外語專業學生來說,如何培養文學涵養一直是我們關心的課題。筆者相信,在我們的不斷努力下,我國在通過外國文學作品對外語專業學生文學涵養的提升道路上,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上一篇: 多元統計分析論文 下一篇: 大學生課余生活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制服丝袜第一页在线播放 | 亚洲限制级资源在线观看 | 制服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看片 |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