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分析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10-17 10:45:3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企業分析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企業分析論文

篇(1)

1B2B模式在企業間應用的現狀分析

國內B2B的交易中,大型企業的采購和銷售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沒有采購方的強烈要求,許多企業不會主動進行電子化交易。小型企業的電子化采購需求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高度重視。大企業的采購對于它的供應鏈上的小企業的生存來說特別重要,因此,如果大企業需要同它的供應鏈上的小企業進行電子化交易時,小企業一般都會快速響應要求,這樣就會以這個大企業為中心,形成一個電子化的供應鏈。例如中國石化、海爾集團、聯想集團、寶鋼公司以及神州數碼的B2B交易,就形成了一個較大的電子化供應鏈,帶動了一大批業務伙伴企業把他們的業務搬上網,這對國內的B2B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這種推動力依然是國內B2B發展的主要動力。

在未來的三年內,基于互聯網的B2B采購預計將顯著地增長并且將接近于1.3萬億美元。全世界的電子商務活動將帶來1.1萬億美元的收入。世界各國公司通過因特網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貿易額到2008年可望達到4.3萬億美元。賽迪顧問認為,到2008年全球B2B電子商務規模將達到4.3萬億美元。

2企業應用B2B所面臨的問題

我國的B2B商務模式近幾年有很大發展,但總體情況仍然不如人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固守傳統的商務觀念及對B2B的認知度不高。

很多傳統企業對于電子商務的理解并不深刻認為電子商務就是“網上購物”,因而對于采用這一新技術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不很熱心。即使有些傳統企業決策者意識并感受到B2B電子商務能給企業降低成本,創造新的利潤來源。但由于這一技術的采用必然要影響甚至會破壞企業的傳統商務,存在一定的風險,同時投資巨大而收益未可預期,在戰略決策時便顯得猶豫不決。固守傳統的商務觀念,必然會使傳統企業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失去領先優勢。

(2)企業信息化整體水平較低。

我國傳統企業的信息化程度還很低,建立局域網、具有管理信息系統(MIS)或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的企業少之又少。在企業內部信息化不完善的情況下,開展B2B電子商務無疑是大打折扣。比如說客戶通過網上下定單,企業接到訂購信息后,卻無法在企業內部高效率地的流通。這樣便失去了對市場快速反應的能力。因此,必須要先完善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工作,在此基礎上來開展B2B電子商務才是最現實和有效的。

(3)電子商務環境不健全。

①法律法規環境不完善。

我國關于企業間開展電子商務的法律或法規尚不完善,缺乏一種交易的規則或協議,企業必然對這種新生事物持謹慎的態度。政府部門或行業協會應盡快制訂相關的標準或協議,完善傳統企業B2B電子商務的外部環境。

②網絡安全問題。

網絡安全恐怕是企業決策者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試想企業通過互聯網采購原材料,通過電子支付的方式來交易。最后發現供應商并未收到企業所支付的巨額采購費用,即一筆巨款“網上蒸發”。誰還敢做電子商務?因此,不斷完善安全技術,包括防火墻技術、身份認證技術、加密技術、電子簽名技術等,才能給傳統企業的決策者以信心,大大提高B2B電子商務的數量。

③電子支付問題。

電子支付是B2B電子商務發展中的一個難點,關鍵不在于技術的難關,而在于消費觀念的問題。美國長期以來的消費行為是通過信用卡來支付的,而我國的消費習慣是現金支付。不經歷這一關便很難實現到電子支付這個環節,要解決電子支付的問題,還有賴于金融機構的努力,同時也有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4)缺乏新的贏利增長點。

B2B這種運作模式所帶來的巨大市場和貿易量曾給了人們廣闊的想象空間,因此B2B一度成了股市上的明星。然而隨著投資人對高科技股的失望與大量拋售高科技股,導致納斯達克股市的持續走低,網絡股作為高科技股的代表,自然首當其沖,B2B電子商務也因此走向低迷。

3B2B電子商務在我國企業的發展對策

(1)培育網上市場。

培育網上市場,首先必須解決網絡收費太高和網絡帶

寬不足的問題。主要的措施有:引入競爭機制,改變中國電信獨家壟斷的局面,扶持現有的有線電視網和聯通電信網的發展,形成業界“競爭機制”推動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其次通過媒體宣傳B2B電子商務給企業帶來的競爭優勢,鼓勵企業開展網上商貿。如制定網上交易的稅收優惠政策措施,制定政府的網上采購計劃等。

(2)發展B2B中介服務網站。

由于中國B2B網站在發展中還存在以下問題:①重交易,輕信息。這種指導思想導致的是大量的B2B網站信息匱乏,難以聚攏人氣,陷入了交易困難的惡性循環。②重信息收集,輕信息分析。這種狀況難以為會員客戶提供全面、深入的信息服務。③信息不規范,致使交易風險大。如商品價格報價有出入。④過度看重網上結算和物流配送,追求“全能”。⑤重技術,輕經營,重名利,輕時效,運營成本比美國還高。因此制約了它們擔當起發展中國B2B電子商務市場的重任。對當前B2B網站存在的問題,可采取以下應對措施:①整頓現有B2B網站的經營行為,進行資格認證、考評。并對不符合要求的網站實行關停并轉處理。②培養有頭腦的商務人才。借鑒美國商網的運作機制,重點培養各行業的商務代表。③培育發展垂直型的B2D阿站。引入風險投資機制,置點培育專業級、縱深型B2B網站。④宣傳發展良好的B2B網站,引導企業參與。

(3)完善電子商務環境。

首先,B2B電子商務,由于其交易是發生在企業之間,通常每筆交易額巨大,在物流配送上,較易實現規模經濟,因此物流問題不象B2C那么突出。也就是說B2B的物流問題,可以象傳統商務的做法,委托“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中國物流企業的運作機制沒有像美、日等發達國家那么高效、快捷。為此,以北方交通大學張駝教授為代表的一些學者,在構建中國高效的物流體系上作了大量探索,他們的真知灼見是建設中國高效物流體系可以借鑒的財富。其次,對于B2B的電子支付(或稱網上結算)問題,隨著各家銀行的競爭機制的引入和銀行網絡化的發展,相信電子支付不再遙遠。第三,完善現有法律法規,保證電子交易的合法性。建立電子商務安全認證法律機制。電子交易由于信息的數據化和標準化.使其喪失了個性化特征,因此確保交易中信息的身份特征和安全保密是電子交易關鍵所在。最后,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寬松的經濟政策環境。遵循網上交易自由原則和不額外征稅原則。

(4)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對任何企業來說,效益就是第一位。企業采用B2B這種商業模式,如果看不到效益,再現代化的東西,它都是要慎重考慮的。而B2B能夠立足于企業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它能為企業降低資金消耗,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①利用平臺的基礎數據和交易數據,為企業的產品研發,原料采購,產品銷售等提供信息支持和決策支持。

篇(2)

義利并重,最起碼的條件是以正當經營為前提,在經營活動中遵紀守法,不損害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但我們很多企業卻連這點也做不到。在《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中所列舉的各項不正當競爭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是屢見不鮮。例如,第十二條規定: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又如第十四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義利并重也意味著企業賺錢的同時要為利益相關者帶來好處,并以某種方式回報社會,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例如廣告對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一些批評者認為廣告對社會有深刻的影響,他們認為廣告促進了物質主義的橫行,是利用人的弱點來賺錢。廣告被指責為過分強調物質擁有,如擁有某輛名貴轎車或最新的消費電器對人的重要性。

2.不誠信

誠信原則是企業經營之本,除非只想做一錘子的買賣。因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有賴于與企業利益相關者長期、可靠的合作。誠信原則要求講真話,不欺詐。例如,不做虛假廣告,不以次充好,不短斤缺兩、漫天要價,不偷稅漏稅,不做假帳,不虛報統計數字等等。誠信原則還要求一諾千金,說話算數。譬如,簽定的合同要千方百計的履行,對消費者許諾的產品和服務應不折不扣地達到等。可以說,每一項營銷倫理問題的存在都與違背誠信原則有關。例如,在市場營銷調研的幌子下進行銷售、夸大產品的功能、產品安全性、虛假廣告等都是我們經常見到的存在誠信問題的市場營銷行為。

3.不公平

公平原則要求機會平等,如消費者應該有均等的獲得產品和服務的機會,供應者應該有均等的提供資源的機會等等。任人唯親、性別歧視、種族歧視、不按供貨順序供貨、同一產品對不同的顧客實行差別待遇等都屬于違反這一原則的行為。公平原則也要求公平競爭,這是機會均等原則內在的要求。操縱價格、競爭對手信息的搜集、產品傾銷、不公平貿易、限制性供應、排外交易,這些都違反了公平競爭原則的要求。

4.沒有互利互惠

互利互惠原則的最低要求是“不損害他人利益”。例如,若是通過欺騙性廣告,竊取商業秘密等不正當手段搞垮競爭對手的,就損害了競爭者的正當權益。互利互惠原則的體現更重要的是在于,企業應該考慮與利益相關者之間利益的分享,在自己獲利的同時也要給利益相關者好處。不安全的產品、虛假的包裝、欺騙性定價、產品有計劃的淘汰、誤導性廣告等是對消費者利益的損害;競爭對手信息的搜集、操縱價格、掠奪性定價、產品傾銷等是對競爭對手利益嚴重的侵害;貨位津貼是對供應商利益的剝奪;污染環境、對社會價值觀的影響等是對社會利益嚴重的侵害。這些都違背了互利互惠的原則。

5.不尊重人

尊重人就是尊重每個人的尊嚴、權利和價值。尊重人就是要承認人的差別,承認他們的合法權益,尊重他們的愿望。尊重人就是要把其他人看作是目的,而不是實現自身目的的手段,即認真地對待他們,承認他們的合法權益,尊重他們的愿望。尊重人不僅是對企業內員工的尊重,還應擴展到對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尊重。而市場營銷人員在營銷調研中,在直接市場營銷中和網絡營銷中,卻經常的侵犯他人的隱私權。例如大多數消費者調查詢問年齡、職業和收入等分類數據,盡管多數是讓被調查者選擇年齡段或收入段,而不是要求具體的數字,但是有人認為這是對個人隱私權的侵犯。再比如電話市場營銷的時間和冒犯性,消費者常常抱怨不適時的促銷電話擾亂他們的生活。

二、切勿為之而為之

1.欺騙

欺騙是指故意誤導他人,使他人陷入錯誤,并基于此種錯誤而為意思表示的行為。這種不誠實行為是違反商業倫理的最常見形式。欺騙包括對研究數據或會計數據進行歪曲或做假,做誤導性廣告,以及不真實地描述產品。它的表現還有如篡改花銷報告,剽竊其他產品的性能鑒定書,以及不真實地描述財務狀況等。欺騙的范圍從可能不產生危害或產生極小危害的小謊言到產生嚴重經濟危害或人身傷害的欺騙性陰謀。

2.賄賂

賄賂是指通過購買影響力而操縱別人。賄賂被定義為提供、給予、接受或要求有價值之物,以達到影響官員履行公共或法律職責時所做行為的目的。有價值之物可以是現金或其他資產,也可以是交易完成后的回扣。賄賂使受賄人與其所在的組織之間產生利益沖突。受賄人對其所在的組織有一種受托義務。而賄賂產生的個人利益很可能與組織利益沖突,最常見的賄賂目的是增加銷售、進入新市場、改變或規避公共政策等。雇用女郎或支付現金很容易被判定為賄賂,而送禮物的意圖有時則很難辨別。送禮可能只是在某種場合表示敬意的一種普通行為,也可能是以將來能影響商業決策為目的。關鍵問題是送禮的意圖和期望的結果。如果送禮的意圖是為了影響行為,那就是賄賂。只要禮物在事實上影響了行為,無論是否是蓄意的,禮物都起到了賄賂的作用。如果禮物沒有對未來的行為產生影響,則不構成賄賂。但是,有時候很難證明禮物沒有產生任何影響。

3.脅迫

脅迫是指用暴力或威脅控制他人,迫使某人做違背其意愿的行為。這既可以是實際的、直接的或明確的,諸如用武力強迫他人做違背其意愿的事;也可以是暗示的、合法的或推定的,諸如一方受另一方壓制,迫使其做依其本人意愿不會做的事。受脅迫的對象并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個公司,例如強迫一個零售商經營某種特定的產品后,這個零售商才能得到其想要的產品。

4.偷竊

偷竊就是拿走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偷竊包括在內部交易中把內部信息當作自己的來使用,以及制造假冒偽劣產品和價格欺詐,還包括使用一個公司的專有信息達到另一個公司的目的,這些信息可能是通過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使用該公司的計算機或程序而獲得的。價格串通也構成偷竊,因為串通價格比正常高,因此買方要為商品交換付出多于實際需要的錢。在簽定和履行合同的時候作假也構成偷竊。因為被侵害方在未予同意的情況下就失去了有價物

品。同樣,欺騙顧客、過度推銷以及不正當定價都是在未經財產所有人同意的情況下取得其財產,它同樣可以被視為是偷竊。

三、結語

企業營銷倫理是在企業長期營銷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它內受企業本身條件如企業文化、組織結構、組織制度等影響,外受宏觀環境制約,尤其還受到個人本身的道德素質高低的影響,因此,分析營銷倫理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對其治理應從這幾方面入手。本人將在其他文章中對此進行探討分析。

參考文獻:

[1]吳曉波著:大敗局[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2]陳寶庭劉金華編著:經濟倫理學[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3]陳向軍:論企業誠信營銷[J].商業時代,2003年第20期

篇(3)

企業資源基礎論的出現緣于波特產業結構戰略理論的局限和不足。根據波特的產業結構理論,適用于產業經濟時代產業結構比較穩定的階段。而在知識經濟時代,這種理論的局限性逐漸暴露出來。在知識經濟時代,新興產業層出不窮,產業之間的相對關系不斷變化。同產業內企業之間的盈利率差異要比不同產業之間的差異大得多。這種差異顯然不是由市場結構決定的而是由企業內部要素決定的。

在這一背景下,20世紀80年代以來,研究者們將探索企業競爭優勢的著眼點轉移到了企業的層面上,并產生了眾多理論:資源基礎理論、核心能力理論、知識基礎論、企業動態能力等。它們的概念雖不同,但這些理論都認為與企業外部條件相比,企業內部條件對于企業獲得市場競爭優勢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即所謂的企業競爭優勢內生論。理論界統稱為企業能力理論,其中有靜態內生論和動態內生論之分。

(二)資源基礎理論

資源基礎論是對新古典經濟學企業理論的重大突破。在新古典經濟學中,企業是“黑箱”,企業之間沒有差異。波特理論沒有突破新古典經濟學的企業理論,而企業資源基礎論突破了這個理論范疇。這一理論不僅打破了傳統的“企業黑箱論”,并對數十年居于主導地位的現代企業理論提出了挑戰,把經濟學和管理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從本質上認識和分析企業,又植根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內部事項。

新古典經濟學和企業資源基礎論的前提假設之間至少存在以下重要區別。新古典經濟學認為資源和能力(即新古典經濟學中的生產要素)的供給具有完全彈性。當某種資源或能力的需求增加時,其價格會上升,市場上的供應量也會相應增加。企業資源基礎論雖然并不否認一部分生產要素的供給確實具有完全彈性。但他們認為由于某些資源和能力所具有的路徑依賴性、因果模糊性、社會復雜性等特點,使得這些資源和能力的供給無彈性(Barney,Firm,1991)。這就意味著擁有那些供給無彈性資源或能力的企業將會獲得超額利潤,供給無彈性就成為該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一個來源(Peteraf,1993)。200多年前的里卡多也研究了此類問題。在肥沃土地的供應量有限的條件下,里卡多通過分析農場的贏利能力,研究了供給無彈性的生產要素是如何影響農場利潤的。只不過里卡多認為,只有有限的幾種生產要素才具備供給無彈性的特征,而企業資源基礎論則認為凡是滿足了上述特點的資源和能力都具備供給無彈性的特征,即除了土地以外更多的生產要素也具有供給無彈性的特征。

新古典經濟學為企業資源基礎論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1986年,Barney以新古典經濟學為基礎,提高了企業資源基礎論的核心內容,形成了著名的“戰略要素市場”理論。該理論認為,在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價格能夠反映所有的信息;而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供給無彈性的資源和能力能夠吸收所有的利潤。企業為了獲取經濟租金,就必須在不完全的競爭性戰略要素市場上獲得資源和能力。但新古典經濟學并不能用來解釋所有企業資源基礎論的觀點,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或許更有幫助。

進化經濟理論和企業資源基礎論之間有許多相似的東西。比如,進化經濟學中的規則本身就是一種資源或能力。如果將能力定義為企業使用資源以產生競爭優勢的才能,那么規則和能力之間幾乎沒有任何區別。另外,兩者都認同資源和能力的異質性是超額業績和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在這兩種理論中,從根本上來說,是企業的依賴路徑,也即企業的知識擁有狀況使一個企業和其他企業在許多方面相互區別開來,使它能夠制定出不同于其他企業的獲取租金的戰略。而且,企業資源基礎論和進化經濟理論都有一個基本的企業績效論。

與波特的戰略管理理論分析的出發點不同,資源基礎論打開了企業的“黑箱”,認為企業是由一系列獨特的資源所組成的,而大多數資源都不可能在短期內迅速完成積累,因而企業間才會產生差異;并提出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于其擁有或能支配的資源。

沃納菲爾特在其經典論文“企業的資源基礎論”中提出,資源一般包括品牌名稱,企業自身擁有的技術知識,有技能的雇員、貿易合同、高效率的工作程序等。科里斯和蒙哥馬利認為(Collis&Montgomery,1997),資源可以以多種形式存在;它可能是在競爭性的交易中廣泛存在并且很容易購買到的一般要素投入,也可能是高度差異化的、需要多年積累且很難復制的資源,如品牌。他把資源分為三類: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和組織能力。資源基礎論認為,這些資源必須“是戰略性資源”,也只有戰略性資源才是持續競爭優勢的現實來源。戰略資源必須具有4個基本特性:價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不可替代性。

資源基礎論有兩個假設:一是某個產業內的某個企業根據所控制的資源是異質的;二是企業所控制的資源不能完全流動,而且資源的異質性能維持較長的時間。巴尼認為企業的資源和能力如果具有價值性、稀缺性、難以模仿性,那么它們對于競爭優勢的創造與保持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有一些資源基礎論的代表認為:企業為了進一步獲取持續的“異質性資源”,就必須對競爭對手可能存在的模仿行為進“行隔離”“或絕緣”。即形成“隔離機制”,通過設置能夠組織或緩解市場競爭并能有效保護稀缺資源的各種形式的時滯、信息不對稱和壁壘,以獲取靜態的競爭優勢。

美國學者杰伊·巴尼是資源基礎理論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資源定義為企業的資產、知識、信息、能力、特點和組織程序,把它們劃分為財務、實物、人事和組織資源幾個種類。巴尼認為企業的資源和能力如果具有:價值性、稀缺性和難以模仿性,那么它們對于競爭優勢的創造與保持就顯得十分重要:資源的價值是由可以得到的開發資源的機會決定的,這些機會有時會變化,使資源從有價值到無價值;關系到競爭的重要資源具有稀缺性,如果競爭者也具備了相同或相似的資源與能力,該企業就失去了競爭優勢;競爭性重要資源的另一個標準是難以模仿,巴尼認為,許多實物資源容易模仿,而基于團隊工作、文化和組織程序的資源和能力則難以模仿,這些資源通常是由一段時間內企業自身復雜的歷史和難以計數的小決策造成的,它們對特有能力的發展作出貢獻。(三)核心能力理論

核心能力理論是資源基礎論為基礎的而發展起來的。核心能力理論認為,以資源為基礎的企業觀從把競爭優勢的源泉定義在具體的作為物的資源上,完全脫離了企業中人的因素,造成了資源與資源配置者之間的分離。實際上,客觀存在的物質資源能夠發揮多大的效用完全取決使用它的人,資源異質性的背后是人的異質性。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由具體的、客觀存在的資源變成了資源配置、開發與保護資源的能力。

雖然資源學派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競爭戰略理論的不足,然而并非所有的資源都可以成為企業競爭優勢和高額利潤的源泉,競爭優勢與大多數資源之間不可能都存在因果關系。針對資源基礎論的不足,一些學者開始透過資源這個表面現象從企業配置和利用資源的能力方面來分析競爭優勢的源泉,發現隱藏在資源背后的開發利用和保護資源的核心能力才是企業競爭優勢的深層來源。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由具體的資源變成抽象的核心能力,即企業核心能力理論。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公司核心能力”一文,掀起了圍繞企業核心能力的研究熱潮(PrahaladandHamel,1990)。認為核心能力有3個主要的特征:一是核心能力具有充分的用戶價值,可以創造價值降低成本;二是核心能力具備獨特性,難以被競爭對手所模仿;三是核心能力具備一定的延展性,能為企業通向多個市場提供支持。在取得競爭優勢的過程中,企業內部能力的培養和各種能力的綜合運用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核心能力理論認為,積累、保持和運用核心能力是企業開拓產品市場的決定性因素。其核心能力的不同造成了企業間的效率差異,這種差異又使不同的企業產生不同的收益;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是核心能力,它來于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形成的各種技能的有機融合。

企業資源基礎論的一般邏輯推理也可用于表述與持續競爭優勢有關的核心能力分析。核心能力應當具有:(1)價值性。核心能力應該能夠提高企業的效率,或者說核心能力可以使企業在創造價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競爭對手做得更好,從而給最終用戶帶來新增價值或提供根本性的好處。企業環境的改變會威脅到核心能力的價值性。(2)異質性。核心能力不是創造價值的充分條件,價值的創造還以企業比競爭對手更有效地運用不同種類的其他資源為基礎。(3)不能仿制性。核心能力通過兩種獨立機制阻止仿效,一種是與資源的特殊性質(如社會復雜性、因果關系模糊等)有關;另一種是通過采取多種戰略措施(如專利、品牌、保護性合同條款、商業秘密等)來保護其有價值的資源。核心能力一旦被仿制,與此有關的企業競爭優勢就會減少直至消失。(4)難以替代性。替代品常常會威脅到核心能力,使企業間競爭優勢重新定位。

(四)知識基礎理論

企業擁有核心能力時而會出現核心剛性(LeonardBarton,1992)。核心剛性指快速的環境變化中,核心能力常常無法隨之改變,企業原有的核心能力非但不能成為企業的競爭優勢,反而成為企業競爭發展的桎梏。因此許多學者進一步研究企業能力與環境的融合進化,在此基礎上產生了企業知識基礎論。

能力基礎理論所指的核心能力主要是指企業配置、開發和保護資源的能力。這些能力可以概括為不斷創新的能力。企業各種資源發揮效用程度上的差別、創新能力的差別,都是由企業現有的知識存量所決定的,能力差別的背后實際上是知識存量的差別,能力是知識存量的顯在表現。

知識基礎理論認為,企業所具有的知識應是難以模仿的,即企業的默會知識(tacitknowledge),它具有3個特性:一是過程性,如果競爭者沒有參與這個過程,是很難體驗到這種知識的存在,更是難以模仿的;二是完整性,企業中明晰的知識是與默會知識結合在一起共同發揮作用的,競爭對手只能模仿明晰知識,而沒有認識到默會知識;三是不明確性,在模仿過程中,競爭對手總希望發現并模仿核心因素,但默會知識往往起關鍵性的因素使那些想模仿的企業不能確切知道模仿什么,如何模仿。企業知識基礎論還認為,知識具有路徑依賴或歷史依賴性。

核心能力理論認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于企業配置、開發利用與保護資源的能力。但隱藏在企業能力背后的又是什么?研究表明,隱藏在能力背后并決定企業能力的是企業掌握的知識。隨著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知識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知識基礎論認為企業是一個知識積累的組織或者說知識的集合體,企業間的績效的差異來源于知識的不對稱和企業能力的差異。知識基礎理論認為,企業的規模效應的實現是取決于企業管理者擁有的知識和管理能力,所以組織的知識以及相應的企業能力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企業的知識存量決定企業培植資源等創新活動的能力,從而在企業最終產出及市場力量中體現出競爭優勢。知識又具有難以模仿性,具有很強的路徑依賴性。所以知識是企業競爭優勢得以持續的重要原因,是競爭優勢的根源。由企業知識決定的企業認知學習能力是企業開發新競爭優勢的不竭源泉。

(五)動態能力理論

當核心能力被定義為“組織中積累性的學識”時,也就是強調了核心能力是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旦形成則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企業知識同樣如此。然而企業面臨的環境是動態的,現在擁有的核心能力、知識可能并不適合企業未來競爭的需要。環境的變化以及新技術的出現可能會使企業精心培育的核心能力隔夜之間變得一文不值。核心能力的穩定性和企業資源、知識的剛性與環境的動態性之間的矛盾致使核心能力、知識理論陷入了困境。

在這種背景下,蒂斯、皮薩羅和舒恩提出了動態能力的概念。將動態能力定義為“整合、構建和重置公司內外部能力,以適應快速的環境變化的能力”。“動態”是指不斷更新自身的能力、公司內外部的組織技能、資源和職能能力進行適應性調整、整合、重置,使之能跟上環境不斷變化的需要。動態能力理論旨在企業培育其能力的同時,更加強調關注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以便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的資源與能力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提升、更新,是一種競爭優勢“動態內生論”。

篇(4)

(一)企業財務被公司大股東左右

在現代股份公司里既然有眾多的股東,就有大小股東的分別,而大股東利用其絕對的控制權,棄其他股東利益于不顧,玩弄財務管理這一“工具”使自己的利益達到最大化。在我國的上市公司中,就有ST猴王和三九醫藥這兩個典型。ST猴王,上市7年以來一直扮演著從證券市場中“拿錢”的簡單角色,而拿回來的錢都交給了在其上市半年多后才組建的猴王集團,據估算,與ST猴王“渾然一體”的猴王集團近年來從上市公司提款的“額度”在13億元以上,通過猴王集團之手,猴王股份變成了提款機,并最終被“玩”死。同樣,三九醫藥的大股東三九藥業及關聯公司占用三九醫藥資金約25億元,被占用的資金甚至包括了三九醫藥未使用的及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25億元欠款相當于三九醫藥當時26.5億元凈資產的96%,達到了三九醫藥上市實際募集資金16.7億元的1.5倍。通過財務處理,使這些行為得到掩蓋,而結果都是一樣的,即小股東,乃至經營者的利益受到嚴重侵害。

(二)企業財務被經營者左右

現代企業股權要么高度分散,例如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中的股份制企業,要么股權高度集中,像我國的上市公司中的國有股一股獨大。但不管哪種情況,似乎都患了“流行病”,即資本所有者主體地位缺失或控制乏力,從而導致經營者控制企業財務,并“充分”利用財務工具使經營者利益達到最大化。美國世界通信公司把投資者蒙在鼓里,在2001年和2002年的頭3個月里,該公司的資本開支分別達到30多億美元和7.97億美元,但是這些開支在階段收入核算中沒有反映出來,隱瞞開支從而虛增利潤達38億美元。法國媒體巨子———維旺迪集團企圖在該公司2001年的賬目上“增加”已經出手的15億歐元股票交易額,但在這一取巧手段被法國有關財務管理機構及時發現并下令制止后,不得不放棄了“做假帳”的陰謀。而我國上市公司中的“績優股”藍田股份是這樣被經營者造出來的:1999主營業務收入年實際是2千4百多萬元,虛構為18億5千多萬元,凈利潤是負的2千2百多萬元,虛構為5億1千多萬元,每股收益是負的0.0049元,虛構為1.15元;2000年主營業務收入實際不到4千萬元,虛構為18億4千多萬元,凈利潤實際是負的1千多萬元,虛構為4億3千多萬元,每股收益實際為負的0.0239元,虛構為0.97元。通過財務這一靈活工具,藍田股份在資本市場上大肆圈得巨額資金,坑害了無數的投資者,可以說是其雙手沾滿了投資者的“鮮血”。諸如此類還有:桂林集琦披露的2000年中報包含虛假利潤和未披露為控股子公司擔保事項;ST鑫光公司未予披露存在的大量可能形成呆、壞賬損失的應收款項和大量的關聯方擔保,在審計報告中未作說明與評價。即便在制度非常完備和先進的西方國家,這些事例也不是鮮見。總之,這些例子不勝枚舉,而有一點可以肯定:在經營者的控制之下,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使經營者的利益得到最大化,而股東的利益早已被棄之如敝屣。

(三)企業財務被國有股的者所左右

國有股一般是通過委托人經營的,而人通過控制企業財務來達到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標。“瓊民源”的原任董事長馬玉和伙同公司聘用會計班文昭欺騙股東和社會公眾,通過財務“運作”,在公開披露的1996年年度報告中虛構收入和虛增資本公積共計10余億元,從而達到操縱其股票漲跌并獲取私利的目的。在我國很多國有企業中,像“瓊民源”把國有企業當成最后的晚餐,一下子把企業搞跨的還不多,更多的是講究策略的,讓國有企業資產細水長流,使大量國有資產神不知鬼不覺的流向個人腰包。

總之,企業財務不管為誰控制,財務管理都已異化,而且已經系統化,這可從ST黎明造假案例中略見一斑:首先,公司的造假系統工程從年初開始啟動,造假項目在年初就有了準備,然后再一一推出,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其次,財務造假系統工程的手續齊全,如假購銷合同、假貨物入庫單、假出庫單、假保管帳、假成本計算單等原始憑證一應俱全;第三,造假系統工程點多面廣,覆蓋與公司經營業務相關的各個方面;第四,公司對于會計核算,以假原始憑證為依據,按照規范的核算程序,認真進行核算,假帳真算,一絲不茍;第五,造假系統工程突出以“提高效益”為中心,以取得顯著“成效”。

二、企業財務異化是產權主體分化的結果

(一)現代企業產權主體分化

現代企業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圍繞企業財產權出現所有者與使用者的分別,亦即企業財產權主體分化出所有者與經營者。企業財產權的基本內容包括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處分權和剩余索取權等,其中剩余索取權是所有權所派生的,經營權與處分權是使用權所派生的,因此,產權的核心內容是所有權和使用權。產權主體分化之后,所有者掌握所有權,包括剩余索取權,而經營者掌握使用權,包括經營權與處分權等,其實質是二者對企業財產權的分割。當然,現代企業制度并不意味必然出現所有者與經營者相互分離,董事長仍然可以兼任總經理,特別在中小企業里,所有者與經營者多為一個人。但隨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加深,經理階層的逐步形成,現代企業產權主體分化的趨勢已非常明顯。我國現階段,一方面家族型企業大量存在,另一方面所有者與經營者也不斷出現分化。

(二)不同產權主體對企業財務的不同要求

一旦所有者與經營者分化,并且確立了各自對產權分割的內容,各自經營的目標也會出現分化,從而對企業財務的要求也不同。對于所有者,掌握著企業產權的所有權和剩余索取權,因此,必然要在財務上體現其對所有權和剩余索取權的要求。依據所有權和剩余索取權,所有者在財務上要求獲得最大的企業剩余,即要求股東財富最大化或每股收益最大化。依據經營權和處分權,經營者在財務上要求獲得最大的經營和操縱能力,并使經營者的福利達到最大化。因此,不同的產權主體在財務管理活動中,具有不同的目標函數。

(三)財務異化是產權主體分化的結果

由于所有者和經營者在企業的財務活動中具有不同的目標函數,所以企業財務活動必然在財務管理的目標、職能和內容等方面產生分化。在實際經營中,由于無視這種財務分化,要么忽視所有者在財務上的要求,導致財務管理完全為經營者控制,使得所有者的權益在財務上得不到保障;要么忽視經營者在財務上的要求,導致財務管理完全為所有者或少數大股東控制,使得小股東和經營者的權益在財務上得不到保證。而不管出現哪種情況,都導致企業財務的異化。

三、企業財務異化的對策

(一)確認產權主體的經濟理性

現代股份公司的產權結構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財產最終所有權和法人財產權(董事會)結構;第二層次是法人財產權(董事會)與和公司經營權(經營者)結構。在這兩個層次中產生三個主體,即出資人、董事會和經營者。一般條件下,董事長與董事會成員同時也是出資人,因此董事會與出資人都歸為所有者,所以產權主體一般只有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分別。但在國有股的經營中,董事長與董事會成員不構成對國有股的占有,因此董事長與董事會成員有相對獨立的利益,所以就有出資人、董事會和經營者的分別。

出資人、董事會和經營者這三者具有密切的關系,出資人與董事會之間是委托-關系,而董事會與經營者之間又是委托-關系,但三者又各自形成獨立的經濟主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三者都具有經濟理性,有各自的經濟目標。在實際經濟活動中,認識與處理這三者的經濟理性和經濟目標時往往顧此失彼,這實際是對部分產權主體地位的否定,因而是對產權主體分化的現實的歪曲。由于不能明確這三者的經濟利益邊界,往往導致產權主體之間在經濟利益上的相互侵蝕,財務異化也就不可避免。因此確認各主體的經濟理性和各自的經濟目標,從而肯定其經濟利益的所在是避免財務管理異化的關鍵。

(二)尋求產權主體之間的利益均衡

1.所有者利益的調整。在傳統條件下,所有者利益是企業存在的唯一理由,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目標完全體現于所有者利益。而隨產權主體的分化,根據權利與責任的對稱性,其利益也必然被分割。繼續強調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或者不可侵犯是無視其它主體的利益,甚至是對其它主體利益的侵犯,其結果是所有者本身的利益也變得不可靠。因此,所有者利益的調整是對產權分割現實的認可。

2.企業家利益的實現。企業家利益是企業家精神在價值上的實現,企業家精神則通過對其經營權和處分權的行使而得到體現。因此,企業家利益的實現是產權主體分化的內在要求。

3.人利益的規范。現代企業的董事長與總經理等,都可能是人。人和委托人(所有者)之間始終存在一種博弈關系,因此解決人利益是一個不斷發展與完善的動態過程。只有通過不斷的規范,才能確保各種主體之間保持合理的利益邊界。

(三)建立所有者財務與經營者財務的共生關系

由于產權主體出現分化,導致財務管理活動分野,并出現相應的所有者財務與經營者財務,但這兩種財務活動又統一于企業整體財務活動。如果產權主體之間發生權力失衡,財務管理活動就會發生偏差,最終出現所有者財務與經營者財務形成相克關系,并出現異化問題。因此,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確保產權主體之間的權力均衡;其次要強化財務管理的外部校正機制、特別是財務監督機制。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所有者財務與經營者財務的共生。

[參考文獻]

[1]干勝道。所有者財務論[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1)。

[2]周吉。關于出資人財務管理的幾個問題[J].財會通訊,2001,(2)。

[3]于長春。彌補國有企業出資人財務監督缺位的幾個問題[J/OL].中華會計網校

[4]胡霞。出資者財務淺論[J].財會月刊,1999,(7)。

[5]李芳芳,彭嵐。出資者財務風險和經營者財務風險比較分析

篇(5)

從企業自身所處的地位看,主要體現在以滿足社會和顧客的正當需求和欲望為導向的企業經營哲學。它要求把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看作是一個不斷滿足社會和顧客正當需求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簡單制造或銷售某種產品或服務的過程。從企業構想,到商品服務的設計、定價、促銷、分銷的規劃與實施的全過程,不僅要努力滿足社會和消費者的正當需求和欲望,并由此獲得利潤,同時還要求整個經營全過程都要與消費者和全社會的長遠利益一致。正確處理企業自身利益與消費者的正當需求和全社會整體利益之間的關系,做到統籌兼顧,全方位考慮,求得三者利益的平衡、統一。當三者利益關系發生矛盾和沖突時,企業首先考慮和保證的是社會整體利益,其次考慮和保證的是消費者的利益,最后才是企業自身的利益。也許,企業會因此暫時犧牲一些眼前的利益,但是企業也必定會因此獲得長遠和更大的利益。這種規劃與實施包括了產前與售后的一系列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它不僅僅限于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流通領域,而且還滲透到生產和消費領域之中,即決定生產和銷售產品的在于三者的共同利益與全社會長遠利益的協調和統一。其具體內核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與生態文化有機的結合,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生態文化是一種新型的管理理論,它包括生態環境、生態倫理和生態道德,是人對解決人與自然關系問題的思想觀點和心理的總和。生態文化屬于生態科學,主要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體現的是生態精神;而企業文化則屬于管理科學,主要研究人與人的關系,體現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質上二者都屬于一種發展觀,運用系統觀點和系統思維方法,從整體出發進行研究。在世界日益倡導“綠色”的社會里,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態文化融入企業文化后不僅可擴大企業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業樹立良好形象。

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融和,提升企業文化品質

1.企業與顧客的關系

從價值鏈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到兩個啟示:第一個就是企業的價值鏈從供應商開始,到終端用戶結束,只有每項活動都是有價值的增值活動,才能為最終用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因而企業必須摒棄無價值的活動;第二點就是在價值鏈上,下一個活動的執行者是上一個活動的客戶,在企業內部也是如此,這樣客戶的含義就突破了一般意義上的客戶概念,從“外部客戶”(即一般意義上的客戶)擴展到“內部客戶”。

要深入理解客戶導向,還有一個關鍵的概念需要弄清楚,那就是“需求”。就最普遍的理解而言,“需求”就是客戶需要什么。但我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要滿足客戶需求,不僅需要了解客戶需要什么,也需要了解“客戶的客戶”需要什么。換言之,就是不僅要了解用戶的顯在需求,也要了解用戶的潛在需求。

2l世紀,企業競爭除了人才與科技的競爭以外,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誰最先發現消費空擋,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據消費之心,誰就能占居市場,不斷擴大經營效益。

創造財富的人比財富本身更具價值,人才是創新的關鍵。“如果把我們公司20個頂尖人才挖走,微軟就會變成一家無足輕重的公司。”比爾·蓋茨如是總結微軟成為世界級企業的秘訣。所以,處理好企業內部領導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2.企業內部人員之間的關系

(1)領導與員工之間的關系

企業文化作為微觀的文化范圍,構成了企業內部的心理環境,企業領導者怎樣避免企業文化建設流于形式,關鍵在于領導者按照心理學規律,采取相應措施,營造適宜內部的心理環境,使全體員工在感染熏陶中形成共識。在企業文化建設應注意遵循運用心理定勢、重視心理強化、利用從眾心理、培育認同心理、激發模仿心理和化解挫折心理等心理機制。(2)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關系

企業只有具備一流的素質,才能創造出一流的產品。凡是人本企業都有它明顯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員工的基礎上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和能動性;二是倡導員工進行有效學習,推動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三是培養有利于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價值觀。為此,企業應以品牌文化建設為契機,帶動企業綜合素質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綜合素質的提升。企業品牌的培育過程必須是一個全面提高企業整體素質的過程。

培養企業整體意識與企業團隊精神是企業文化管理的實質。儒家學說中“禮之用,和為貴”的思想,以維護社會穩定和群體和諧為宗旨,強調個人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自覺把個人融入群體之中,以求保持整體的和諧與穩定。這充分說明了以“和為貴”的價值觀在培養企業整體意識與團隊精神過程中的作用。在當代企業文化管理中,其目的無外乎是謀求內外團結的氛圍,員工之間相互了解,關系和諧共融,員工歸屬感強,愿意參加企業活動并承擔工作中的相關責任,維護企業利益和榮譽,企業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通過以“和為貴”價值觀培育為主的各項有效措施來塑造企業團隊精神,激勵群體意識,構筑員工與企業的命運共同體,強化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鼓勵職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企業要培養員工良好的敬業習慣:操作認真的習慣、負責任的習慣、使命感和事業心的習慣。號召員工為實現企業目標同心同德,開拓進取,為企業發展形成強大的“合力”。要培養員工樹立起“以企為家”的思想,企業的命運與自己的利益息息相連,自己努力工作就會有好的回報,進而激發他們的勞動熱情。

確立職工的主人翁地位。依靠職工群眾共同辦好企業,使職工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從而想主人事,操主人心,干主人活,真正把自己和企業融為一體。同時鼓勵職工積極參與企業管理;重大決策廣泛征求職工的意見;廣泛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職工加強自我管理。使企業上下和和睦睦,相親相融。

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要努力培育“生死與共”的價值觀,使企業全體員工增強主人翁意識,能與企業同呼吸、同成長、同發展、共生死,做到企業精神與企業價值觀的人格化,實現“人企合一”。價值觀是關于價值的一定信念、傾向、主張和態度。價值觀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是員工心中的燈塔,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設都是以某種價值觀的傾向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也不例外。經營思想的革新、企業綜合素質的提高都要以某種價值觀為指導,中外企業概莫能外。

優秀的企業文化,應該以人為本,以顧客為中心,努力服務社會,同時,平等對待員工,平衡相關者的利益,提倡團隊精神,并鼓勵創新。企業文化絕對不是片面的發掘職工體力,更重要的是發掘職工的智力資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況且,企業文化理論的本質特征是倡導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學。所以企業不能再受商業化的束縛,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強“人”的建設,努力構建和諧一體的企業文化。

參考文獻:

[1]王文元:企業文化探討[J].中國經濟快訊周刊,2001(30)

[2]秦在東:現代企業管理新方略[M].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篇(6)

一、熊彼特的“創新”理論

“創新(Innovation)”一詞誕生于1912年,由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A.Schumper)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首次被提出的。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其目的是獲取潛在的利潤。誰來“創新”?創新的承擔者,即創新的主體只能是企業家。熊彼特把“創新”活動的倡導者與實施者稱為企業家。認為靜態中的經濟主體是經濟人,而動態中的經濟主體則是企業家或創新者。但發明者不一定是創新者,只有那種敢于冒風險,把新的發明引入經濟中的企業家,才是“創新者”,企業家與普通的企業經營者也不同,前者為資本主義靈魂的企業家,其職能就是實現“創新”,引入“新組合”。經濟發展是指整個社會不斷地實現這種“新組合”。熊彼特的“創新”理論對企業發展,建設企業家隊伍很有可取之處,特別是“對有靈魂的企業家創新”的論述,對企業能力創新具有很好的理論指導與實踐借鑒意義。

二、“能力”的釋義

美國學者查特·保亞提斯對能力作了創新,他將能力廣泛地定義為人的潛在性格,它可以是動機、特性、技能、人的自我形象、社會角色的一個方面或所使用的知識整體。從心理學角度看,“能力”是指為順利完成活動而在個體經常穩固地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也指某個社會主體(組織或個人)對客觀世界可發揮的作用力。“能力”其內在結構由知識、智力、技能和實踐及創新能力構成。知識,是人的認識能力的體現和結果;智力,是知識轉化為智慧的能力;技能,是智慧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能力;實踐及創新能力,是以知識、智力、技能基礎的改造世界的能力。由知識到智力,再到技能,最后到實踐及創新能力,呈現為由認識能力到改造能力,由低層次到高層次的發展過程。

三、“能力創新”及其功效

“能力創新”是指居于核心地位并能產生競爭優勢的要素作用力的創新。具體地說就是學習能力和集體知識創造能力。它的功效是:(1)企業創新的關鍵。任何一個企業都想成功,但成功的企業都不會墨守成規,都在變化中求生存,在創造中求發展,而企業創新的核心,不僅是產品、市場結構,更多的是行動反應能力。對企業來說,能力創新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能力,更多的是立足于過去實踐的改造能力,打破原有的固有思維定勢,產生新的活力。在筆者看來,能力創新是:過去的實踐+生產學習積累=未來的創新,用數學模型來說,1+1永遠大于1的過程。(2)企業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一個學習型的企業是具有后發優勢的企業,一個善于在實踐中總結歸納,進行創造的企業是一個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能力創新是企業在危機感中用無畏的勇氣和魄力打破常規和條框,承擔的一種使命與責任,它不只是某一杰出人才的單個表現,對一個企業來說,能力創新是一個集大成者,是一個整體效應,集中了數十位乃至整個企業能力創造性成果。它外似無形,內卻有形,是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用智慧與靈感,用激勵與競爭開創新的企業活力。(3)企業保持持續發展的動力。創新包括資源創新和能力創新,筆者認為后者更為重要,資源對于一個企業來說,畢竟是有限的,而能力是靠學習實踐培養出來的,是用之不完、取之不盡的東西,具有可持續發展性。對相同行業同等水平的一般企業來說,資源在某個時候可能有差異,但資源可以通過等價交換獲得,而能力不一樣,它是企業競爭的源泉和核心,含有企業競爭發展的底蘊,是帶動企業前行的動力。

四、“能力創新”的途徑及建議

1.在危機感中培養企業創造性思維。

根據企業生命周期論,企業如同人一樣,也有成長、衰老的過程。通常人講究延年益壽,同樣企業也講究持續發展。一個成功的企業要時刻具有危機感,有危機感才能激發員工用更高的激情去開創新的領域,才能使員工深切意識到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也觸發了員工對企業現狀的反思,使其具有潛質的能力創新概念和創新的主動性。

2.在“學習型組織”中造就能力創新。

(1)“學習型組織”及其作用。所謂學習型組織(thelearningorganization),彼得.圣吉把其定義為“可以不斷地加強創造未來能力的組織”。筆者認為學習型組織是在學習的基礎上創造自身的組織,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企業培養持續競爭優勢的保證。在市場經濟日益競爭的今天,“學習型組織”是企業能力創新的有力保證。它為企業:①尋思路。通過向同行、客戶及他人學習,了解標桿企業的精髓及戰略,改進產品及性能,激發創新的靈感。②找規律。溫故知新自己的過去,認清有價值的失敗(ProductiveFailure)與無意義的成功(UnproductiveSuccess),分析、提煉使其上升為理論或規律。③做試驗。面對未來創造的新知識進行有效的檢驗活動,在試驗中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學與用結合,達到在用中學,并學以致用的目的,滿足企業發展需要。④解方程。找出解決問題的最高杠桿解,利用科學的方法收集數據,系統地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把握不同因素之間的聯系,獲得最有效問題解決方案。⑤播知識。通過組織內知識傳遞,促進組織內知識擴散,建立開放自由的文化氛圍。

(2)“學習型組織”的組建:在學習型組織中我們要學習主導市場的能力,學習快速應變的能力,學習關注未來發展方向的能力,從而保證企業的長久生命力。怎么組建“學習型組織”?關鍵因素有:①硬件平臺,主要指組織成員進行生產、學習及信息交流必備的工具、設備、生產條件,它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硬指標。②軟件支架,主要是指組織成員的素質、求知欲及企業對未來的愿景,它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軟指標。③整合力與環境,整合軟硬件的能力是組織能力創新的內在條件,環境是組織與外界進行有效信息交流的

外在條件。

3.用企業文化理念鑄成能力創新。

(1)企業文化理念及其作用。企業文化是企業組織及其員工在一定的歷史環境中,在企業經濟活動和各種文化因素影響下,通過生產經營管理實踐逐漸形成的具有企業特點的群體意識。而理念是一個統合個體價值觀差異的一個共享價值觀。企業文化理念是企業核心價值觀在企業文化上的體現。其作用在于指導和激勵,通過根植企業核心價值觀,創造強有力的協調機制來激勵創新思想的可靠性、約束性及一致性。一個企業創新發展的具體體現就是一種員工創新理念的成功實現。如果一種創新理念被企業員工共同認可并接受,這種理念就會像“粘合劑”一樣,把全體員工團結在創新理念之下,并產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企業創新文化理念的形成。企業文化理念不僅包含企業價值觀、品牌形象,更多的是個性與特色的精髓。如何形成企業創新文化理念?筆者認為:①要有一個“以能為本”的能力創新觀念,培養合作、集體創新思維。②要縱觀全局,著眼企業發展等諸多方面,將能力創新根植于企業精神精髓,科學地確定企業創新文化的內容。③不失時機地宣傳倡導企業創新文化,貫徹落實企業核心理念。④要在學習過程中反復強化,激勵創新。

4.用激勵機制激發能力創新。

(1)“激勵”及其功效。創新是在知識共鳴下產生新的智慧,激勵是解決創新問題的根源。激勵包括外在的和內在的,外在激勵來自員工外部世界,它是通過“迫使”員工為得到某些東西和回避懲罰而形成的工作動力,外在的激勵主要是物質激勵,但當人們感覺到他們被收買或受控制的時候,物質激勵并不絕對有效。作為激勵因素的另一方面是精神激勵,這種激勵是要與學習型組織的企業文化結合起來,因為只有當一個人覺得他的價值不僅僅是個人利益,更多是組織和他人需要時,才會覺得個人對于組織的意義,這種積極性才使能力創新持久。

(2)“激勵機制”的組建。怎么建立能力創新型的激勵機制?主要有這么幾點:①在學習互動的基礎上,實行“績效管理”,通過績效計劃、績效實施、績效考核和績效反饋與面談,推動團隊和個人作出有利于目標達成的行為,形成組織目標所預期的利益和產出。②在“人本管理”管理的基礎上,通過對能力的測評、使用、分配和開發等,進行“能本管理”。③在生產學習相互交替中,實現員工的自我價值。

5.用即時交流反饋信息系統實現能力創新。

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憑個人努力是難以實現的,構建創新網絡,進行創新合作是企業創新發展的主導模式,企業的效率會通過“學習——工作——創新——學習……”循環進行,螺旋上升。

(1)即時交流反饋信息來源與系統組建:即時交流反饋信息主要來自于“學習型組織”,因為該組織是由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各部分構成,通過組織成員的學習與交流,會使組織內部信息更加豐富;并且組織的分層決策、員工授權管理也將促使組織更具協調性和創造力。怎么建立即時交流反饋信息系統?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依靠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另一方面是靠“學習型組織”自身。因為:①“學習型組織”本身的有序性,從而能保證能力創新的連續性;②“學習型組織”的即時動態性,從而能保證能力創新的跳躍性;③“學習型組織”信息源的廣泛性,既有組織內部的,也有組織外部的,從而能保證整個網絡的發散性。

(2)即時交流反饋信息系統的作用:系統的即時交流、信息反饋,激活了企業各個神經元,使技術創新、經營創新等多方面時時處于領先地位,同時既保證企業在快速成長中對信息的處理和利用,也保證了組織及時不斷地與環境信息交流。因此,依靠技術革新與“學習型組織”建立起來的即時交流信息反饋系統是能力創新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我們學習、工作、創新的途徑與來源。

參考文獻:

篇(7)

西部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資金短缺,融資困難,這已成為我國西部地區企業發展的瓶頸。世界銀行一份研究報告表明:中國有81%的民營企業認為“一年內的流動資金不能滿足需要”、60%的企業“沒有中長期貸款”。國家統計局的《民營企業發展問題研究》表明,在生產經營上,融資比較困難和很困難的企業仍為68%和14%,資金不足成為企業經營困難的重要原因。

(二)融資方式單一

在我國民營企業中,融資的方式非常不對稱,95%以上都是向銀行貸款,還有5%的是采用直接融資的方式。尤其是西部地區的中小企業融資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于銀行貸款,然而,壟斷了信貸資金達80%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卻將發展戰略定位于“大行業、大企業”,使中小企業在借款時,與國有大中型企業相比,不僅很難獲得優惠利率,而且還要求支付比國有大中型企業借款多得多的浮動利息。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多采取抵押或擔保方式,不僅手續繁雜,而且中小企業還要付出擔保費、抵押資產評估等相關費用,融資成本偏高。

(三)非正規的融資現象嚴重

西部地區大部分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數量不足,在無法獲得各種正規融資渠道的前提下,中小企業不得不采取拖欠貨款、私募股本、向親人借貸和內部職工集資等民間借貸行為,在西部某些中小民營企業的資本構成中,民間借貸的資金占相當大的比重,有些小型的企業基本上是采取這種方式融通資金的。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大約有60%以上的民營企業發生過這種民間借貸行為。對于通過內部集資的企業來說,集中和聯合社會資金的目的是為了分享其資金經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但如果集資活動中缺少了必要的管制,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和糾紛。以非正規方式獲得資金也很困難,即使獲得了也往往資金成本過高,最終影響到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二、西部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一)民營企業自身的制約

民營中小企業由于其基本屬性決定了自身的素質較差,這是造成其融資難的根本原因。

1、民營企業管理制度不規范,管理水平低

西部的多數民營企業是從家族企業或者鄉鎮企業發展而來的,管理制度不規范,財務制度不健全,企業信息透明度差,導致其資信不高。許多企業缺乏足夠的經財務審計部門認可的財務報表和良好的連續經營記錄,甚至部分民營企業在貸款前才草率制作企業經營情況記錄,弄虛作假。部分民營企業的管理人員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專業教育,憑借經驗管理企業,管理水平很低,甚至在利潤最大化面前違規操作,這種做法使銀行對企業真實的組織結構、法人素質、經營狀況及運行體系等背景資料難以準確判斷和把握,增加了銀行審查、監管難度,同時也增加了銀行的信貸風險,從而銀行拒絕給其貸款。

(2)民營企業未實現規模化經營

大多數民營中小企業由于規模較小,產品技術含量較低,經營決策者素質有限,經營管理無序和粗放,許多企業仍然停留在勞動密集型和一般工業品加工領域,技術研發能力差或者根本就沒有研發組織機構,引進先進技術的能力不強,產業升級換代進展緩慢,經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較高的失敗率。金融危機爆發后,民營企業融資風險加大,出于風險考慮,銀行更加謹慎貸款的發放,對于經營前景不透明,預期收益低的西部民營企業來說,獲得貸款的難度進一步增加。

(3)民營企業缺乏足夠的資產可擔保抵押

根據《商業銀行法》規定,銀行發放貸款,貸款企業應提供擔保、抵押,而民營企業自有資產較少,負債能力也相應較低,加之企業與企業相互之間不愿意擔保,彼此之間拆借的能力差,由于無法提供必要的資產擔保,無法符合銀行的貸款條件,最終無法獲得銀行貸款。

(二)企業外部環境的制約

1、民營企業融資的外部環境差,引資能力弱

我國西部所處的地理位置欠佳、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經濟基礎薄弱,積累不足,對外開放程度較低,加之西部地區在思想觀念、人才素質、政府效率、市場和法制狀況等軟環境上都落后于東部地區,導致對外資缺乏吸引力,引資能力弱。民營企業發展的基礎差,發展速度緩慢,獲益能力和大型企業及東部地區同類企業相比都比較差,國家雖然有了西部大開發和東部支持西部等利好政,但大多數資本的投資都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國有大中型企業上,民營企業獲得的投資少得可憐。對西部不僅利用外資數量少,而且地區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重慶、四川、云南、廣西、陜西五省市,利用外資最少的是青海、、新疆三省區。每年西部利用外資約占全國4%左右,增幅有限,與全國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

2、金融機構貸款更加謹慎

隨著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商業銀行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資金運用堅持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原則,由于西部地區的預期收益率低而投資風險相對較高,從而出現東部銀行資金流入少,西部銀行資金流出多的局面。金融危機爆發后,國有商業銀行在借貸資金時更加謹慎,不僅考慮利潤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考慮資本回收的安全性。出現了民營企業與政府及國有企業貸款不同的條件要求,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幾乎全部都是短期貸款,而且貸款數量有限,無法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資金以及其他金融服務的需求,“惜貸”、“慎貸”已經成為金融危機時期銀行的普遍做法,作為資金來源主渠道的銀行卻并未向民營企業提供足夠的融資支持。

(三)資本市場不健全

資本市場是企業籌資、運作的場所,但是它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尚無通道可以進入,主要是缺乏一個場內與場外交易市場相結合、私人權益資本與公開權益資本相結合、一般投資公司和投資者與風險投資公司和投資者相結合的規范的、適于各類中小企業融資需要的“小資本市場體系”。西部企業的競爭能力由于種種原因,往往趕不上東中部企業,從而造成資本市場融資能力低下,證券化和票據融資受阻,使得西部地區資本發展相對滯后,股權、債權直接融資占的比例較小,上市公司少,說明資本市場的利用能力還處于較低水平。

(四)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

信用缺失、擔保體系的不健全是西部地區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重要原因。在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剛剛出現,但是至今沒有一部完整的規范信用的法律,特別是規范民營企業信用的法律或法規。基層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發展又緩慢,遠不能滿足眾多中小企業貸款擔保的實際需要。雖然政府部門有貸款擔保機構,但大多數管理分散,規模過小,分布極不平衡,而且缺乏科學的管理和風險補償機制,因此作用十分有限。在西部幾乎沒有擔保公司愿意涉足這個高風險的領域。即使能夠拿出好項目,民營企業也往往因自身存量資產不足而找不到合適的擔保機構,得不到信貸的支持,轉而向民間非正規渠道借貸,其面臨的風險過高。

三、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在金融危機時期,要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既要提高民營企業自身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也要創造民營企業生存的良好外部環境,既要從制度上解決問題,更要從機制建設上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達到內外并行,合理規范,形成民營企業融資的良性循環體系。

(一)提高民營企業自身素質,增強融資能力

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企業制度和經營機制。健全的財務制度是提高企業融資能力的重要條件,民營中小企業必須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財務制度,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為提高其融資能力提供可靠的保證。強化管理者素質,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改善資信狀況,構筑良好的銀企關系。民營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加強學習,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知識,熟悉行業發展狀況,做好市場分析和預測,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同時要著眼于企業的長期發展,遵守誠信,建立良好的銀企關系,為融資創造條件。加強融資管理,拓寬融資渠道和領域,增加自有資金。民營企業應牢固樹立市場觀念、成本效益觀念、風險觀念和法制觀念,增強財務杠桿意識和融資責任意識,拓寬融資渠道和方式多樣化,改變完全依賴銀行融資的思維方式,努力增加自有資金和企業資產。

(二)建立健全民營企業金融服務體系

民營企業要拓寬直接融資體系。通過股份制改造,既可以快速籌集資金,又可以明晰產權,增強企業凝聚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展高科技風險基金,提高企業技術等級,開發高科技產品,加大技術含量,調整民營中小企業的產業結構。建立上市門檻較低、監管制度靈活的二板市場,為高新技術民營中小企業籌集資金提供有效渠道。完善民營企業間接融資體系。一方面通過轉變觀念,拋棄國有銀行對民營企業的偏見,研究和采取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加強國有商業銀行對民營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另一方面,通過大力發展多種形式和成分的地方性、行業性和混合型的中小金融機構,專門服務于民營中小企業。完善民營企業信用制度。民營企業必須完善信用制度,提高信用度。建立一批為民營企業服務的具有權威性的信用等級評估機構,同時要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法律法規體系。

(三)政府要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支持

完善和健全民營企業融資的法律保障體系。通過法律法規明確民營企業的重要地位,維護其合法權益,促進民營企業經營和融資走上規范化、法制化軌道。由于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特殊地位和自身存在弱點,需要政府進行適度干預和支持,加強宏觀指導,制定發展戰略,幫助解決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的困難。通過政府引導,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民營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在政府支持下建立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發揮其在信用擔保方面應有的作用,可以大大降低銀行貸款的金融風險,消除其對民營企業貸款的后顧之憂。

參考文獻:

1.李娜,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當代經濟研究[J],2007(2):42-44.

2.李毅,解決中國西部中小企業融資難路徑選擇,經濟與管理[J],2006(4):63-66.

3.田歌,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道路探究,商場現代化[J],2007(10):183.

篇(8)

DVD壓縮碟現象

早在1999年,我國正版音像制品企業在企業內部,研究運用新制定的MPEG4壓縮技術國際標準,試生產過壓縮碟。然而這項顛覆傳統贏利模式的技術,并沒有為我國音像企業所采用,反而使得我國整個音像行業都處在極度恐慌之中。DVD壓縮碟為何使音像企業如此驚慌?

DVD壓縮碟又稱萬能DVD或HDVD,1999年1月形成國際標準,采用MPEG4壓縮技術。以前只能借助一些播放軟件在電腦上播放,局限了其傳播范圍。從2004年開始,DVD壓縮碟解決了兼容性問題,使得其具有了音像出版物的特征,從專業軟件消費群進入大量普通音像制品消費群。DVD壓縮碟具有容量大、兼容性強、清晰度較好、進入壁壘和生產成本低等特點,一張壓縮碟可以容納10集電視連續劇或8部故事片的內容。所以,這張輕巧的DVD壓縮碟它能夠在短短兩個月內,兵不血刃地讓中國音像業至少10億元的財富化為泡沫。

對于非法使用MPEG4壓縮技術生產盜版音像制品應該嚴厲打擊。但是,如此價廉物美、深受消費者歡迎的新技術,為什么沒有被為正版音像企業采用,卻被盜版光碟生產企業發現、生產和收獲價值了呢?本文擬以此為例,分析企業抑制創新和創新滯后的原因。

企業創新滯后的原因

路徑依賴使企業抑制創新

表面上看是正版出版商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所采取的對抗行動,實際上它是對新經濟模式或者新游戲規則的拒絕,使得在這場技術創新的市場較量中全面敗北。目前音像業的游戲規則是:發行商靠發行碟片的數量收回其購買音像發行權的投資,批銷商靠每張碟片的批零價差計算利潤,出租商亦是如此。當MPEG4壓縮技術1999年成為國際標準時,我國正版音像制品企業就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并在企業內部試生產過壓縮碟。但在現行游戲規則條件下,采用壓縮技術,勢必會使整個音像制品碟片數量減少和行業利潤大幅度降低,也就是說,該技術會顛覆傳統的贏利模式。所以,即使在“音像SARS”面前,誰也不愿意主動去改變游戲規則。他們都無一例外地表示,不參與DVD壓縮碟的生產,能想到的辦法也只有要求政府有關部門全力打擊盜版和呼吁公眾支持正版。

實際上,包括音像企業在內的我國許多企業都普遍存在著技術和市場創新的“路徑依賴”問題。即當一項技術創新從發明到應用,直到技術成熟后,報酬遞增現象出現,從而形成自我強化力量,促使應用現有技術獲得好處的參與者排斥新技術,依賴舊技術。正版企業對傳統盈利模式的投資和經營所產生的既得利益,會牢牢“鎖定”技術經濟模式創新的選擇路徑和步伐。而作為技術和市場創新的新進入者比市場壟斷者有更多的創新激情,成功的技術和市場創新使新進入者成為壟斷者。成功的技術創新也使壟斷者保持新的壟斷,因此原市場壟斷者從創新中獲得的收益比潛在進入者少。通過技術和市場等創新,新進入者可替代壟斷者,但壟斷者只能代替自己,所以這些已經成為壟斷者的企業都不愿通過創新打破游戲規則。

缺乏創新精神是創新滯后的根本原因

企業家不僅需要具有創新精神,而且需要市場潛在盈利機會的敏感,在一些傳統市場領域,可能對市場潛在機會的敏感應該高于一般意義上的創新。如果說創新是將一種從未有過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過程中,而對市場潛在盈利機會的敏感,就是對技術、原料、工藝和商業組織的盈利性應用,否則任何“高科技”都不能轉化為所謂的“產業”。

從正版企業知道并在企業內部曾試生產過壓縮碟這一點上來看,目前包括音像企業在內的許多企業家們,缺乏企業家特質,不僅沒有形成崇尚創新的價值觀和創新精神文化環境,也沒有形成“以創新驅動增長”的新模式。

由于創新不僅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新技術在產業化的過程中還存在諸多暗礁,企業家們總結發現“領先半步是先進,領先一步是先烈”,所以多采取跟隨或模仿戰略。當面臨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化時,他們能想到的只有求助于有關部門全力支持和呼吁公眾支持正版,而不是通過技術、市場和渠道等創新和開拓贏得競爭。然而先進的顛覆性技術是誰也阻擋不了的,它不僅顛覆了現有行業的既得利益,也必將最終導致音像制品行業制定新的游戲規則。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從來就是推出新技術,新技術淘汰舊技術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從來都是痛苦的。舊技術的擁有者因為已經獲得市場優勢,成為這種技術的既得利益者,會竭力反對新技術拒絕推廣新技術,而新技術的擁有者則會補充以至淘汰舊技術,分享甚至取代原來技術擁有者的市場優勢,這是市場競爭殘酷性的體現。這一過程盡管無情,卻保證了整個社會技術的不斷進步,給消費者提供了越來越實惠的產品。

我國企業走出創新滯后困境的途徑

爭做市場的領先者

20世紀的中國多數家電業走過的是一條“比著葫蘆畫瓢”的模仿和跟隨的道路。就連松下幸之助在創業之初也給自己定下了“只仿造、不發明”的章程。如果說在傳統經濟形態下,企業的模仿和跟隨戰略還具有一定的效力的話,在摩爾定律發揮作用的十倍速時代,使得其市場地位、產品地位與被模仿者之間產生了清晰的差距,而當你拿著模仿的東西去和別人在同一個舞臺競技時,贏的機率將是很小的。

明確創新變革的永恒主題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董事長諾曼奧古斯丁說:世界上只有兩類企業,一種在不斷變化,另一種被淘汰出局。我國企業如果不加快速度變革和創新,必然被突然變化的大環境所吞噬,企業為了永續經營,必須變革。電子巨頭索尼的掌門人出井伸之把互聯網和寬頻稱之為劃破制造業天空,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兩顆隕石。例如:網絡點到點的傳播方式,顛覆了許多傳統實體企業關于渠道和財務體系建設的陳舊觀念。從客戶解單、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物流體系、結算體系完全是按點到點的方式建立起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進入人們生活,實際上給傳統傳媒產品帶來了一個新市場,音像企業必須跟上數字時代的步伐。

樹立創新變革的理念

德魯克說過:“當前社會不是一場技術、也不是一場軟件、更不是一場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場觀念的革命。所以說,真正的競爭對手是無形的,這些‘對手’在我們思想和靈魂的深處。”對于企業來說,決策者意識到市場發生了變化,卻“不愿變化更新”是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切失敗,歸根到底是理念和思想方法的失敗。如果我們能夠在理念和思維方式這個根本上解決問題,則無論競爭對手多么強大,最終一定能夠戰勝它。實際上,在大變革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優勢就是:必須以變革應對變革,惟一持久的競爭優勢來自比競爭優勢更快的變革,否則只有死掉,成功就是這個概念,今天做成功了馬上拋棄它,重新開始,一定要重新開始。建立新的產業游戲規則

企業競爭使用的四種成功方法包括:建立優勢層、松動的磚頭、合作和改變規則。改變規則就是拒絕遵從行業領導者制定的“游戲規則”,建立新的游戲規則。依靠改變游戲規則在競爭中崛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瑞典的宜家公司、諾基亞公司和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等一批成功的公司就是拒絕遵從傳統的游戲規則,建立新的競爭游戲規則,從而取得競爭的勝利。

現在競爭的速度和程度都已經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競爭變得越迅速,競爭者所擁有的優勢也越短暫。管理大師蓋瑞漢默在《領導革命》一書中說道,21世紀是一個革命的不連續的世紀,因此,任何一個競爭規則都將無法被長期“占有”。它只會被打破,然后不斷被新的游戲規則所取代,每一次被打破的過程,就是一次革命的過程。企業任何引以為傲的競爭優勢,都可能轉瞬即失。按常理企業成功之后產生一定的惰性,惰性其實是很自然的現象,將過去的“優勢”發揚光大更是順理成章,可是偏偏繁榮之中孕育著毀滅的因子,稍不留心,游戲規則就會被更改了,企業轉眼又要去面對“死亡的幽谷”。

DVD壓縮碟的出現,有可能促使音像企業建立市場潛在盈利機會的敏感和創新精神,打破原來僵化的體制,創建新的市場贏利模式,將技術創新開發、市場創新和渠道創新放在更為重要的地位上。正版音像出版企業如果能夠盯緊市場和技術演化的蛛絲馬跡,把握住未來的走向,打破前面的成功模式,重新調整策略,盡快實現新壓縮技術的產業化,甚至重新架構組織和企業贏利模式,贏回失去的市場其實并不是什么難事。

全面考量競爭對手

如果問一家我們的企業家:“對于你來說,最具威脅的競爭對手是誰?”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出一連串自己的競爭對手企業的名字,市場經理們常常為強大的同行而擔憂,他們認為這些同行中的佼佼者,是阻礙自身發展壯大最主要的“敵人”。

根據波特的競爭理論,在每個行業中,競爭不止是在原有競爭對手中進行,而是存在著五種基本的競爭力量:潛在的行業新進入者、替代品的競爭、買方討價還價的能力、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以及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潛在的行業新進入者是行業競爭的一種重要力量,這些新進入者大都擁有新的生產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資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場地位,所以是最重要的競爭力量之一。最終才是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這五種基本競爭力量的狀況及綜合強度,決定著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從而決定著行業中最終的獲利潛力以及資本向本行業的流向程度,這一切最終決定著企業保持高收益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黃勇.DVD壓縮碟吞噬五成正版市場[N].經濟參考報,2004

篇(9)

在知識經濟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形成了既有依托傳統和當地力量發展起來的內生型產業集群,又有依托區域的地緣優勢、政策優勢、低成本優勢等吸引外來企業直接投資的跨國公司。如下圖:

這里將產業集群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依賴于分享隱性知識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另一種是由于產業特征或資源轉移的惰性而形成的傳統產業集群。

二、產業集群創新體系——企業是核心

產業集群創新體系是指與創新全過程相關的組織、機構、創新機制和實現條件所組成的運行系統。創新體系的主要構成:創新的主體。主要由群內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各種中介機構以及地方政府組成。創新計劃。在知識信息通暢流動的環境中,在市場中介服務組織中介人和政府適當參與下,創新主體共同制定產業集群的創新計劃。監督者。由市場中的消費者及專業技術部門組成的監督者。構成集群創新體系的三大模塊分別是:參與者創新主體和監督者模塊;創新機制。主要包括動力機制、互動學習機制、競爭合作機制、激勵機制、自更新機制。創新全過程,也即主體之間的聯系和運行創新計劃模塊;知識信息流動、法律法規政策組成的創新環境模塊。

產業集群創新體系體現了主體、創新機制、環境三部分集成的網絡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內在規律性。以創新環境為依托,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它能夠以各組成部分為基礎、以創新為起點,實現創新向更高一級的循環。其側重點是調動創新主體能動性、發揮創新機制功能實施創新計劃。

產業集群創新體系的主體包括企業、研發機構、大學、政府部門、中介機構、基礎設施等,其中企業是核心。從發達國家國家集群的成功經驗看,提高產業集群整體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加強集群內外各主體間的合作和交流,為集群中企業創新提供資源,如大學及科研機構提供技術支持;金融機構、風險資本等提供資金支持;教育培訓機構提供智力保障等。

可以看出,政府的導向政策通過影響研發機構、大學和中介機構,從而促進群內企業不斷革新技術、經營模式改進,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群內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最終導致集群的創新。同時,政府政策的導向,也能促進群內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這對這對企業創新進而集群創新也不無裨益。

三、兩種集群類型創新個例分析

產業集群由于地理上的臨近和群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專業化分工、競合機制等,使得群內企業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然而,通過不同緯度比較傳統產業集群和創新型產業集群,可以發現其創新戰略存在著不少差異。傳統的產業集群屬于勞動密集型集群,其內部產品種類繁多,原料采購和產品銷售通常依托集群共享網絡。對處在這樣產業集群內的企業而言,創新源于創立自主品牌和構建銷售網絡。創新型產業集群屬于資本或技術密集型集群,由于技術變化快,導致產品更新速度也很快,群內企業動態協作生產比較常見。對于創新型產業集群內的企業而言,創新戰略依賴于企業間的競合“網絡”進行技術創新,從而創造產品差異化,通過不斷的創新使得產品生命周期縮短使產品生命周期曲線不斷向上延伸;通過產業集群內供應商與企業的互補性創新使得整個產業一直處于提升狀態。

1.傳統產業集群創新案例:虎門制衣集群

虎門,這個當年以林則徐硝煙而聞名海內外的古鎮,今天以遠銷歐美、年銷售額逾百億元的服裝產業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在服裝產業的帶動下,虎門經濟迅速發展,截止到2003,全鎮服裝銷售額達120多億元;全鎮工業總產值111億元;國內生產總值53.6億元;財稅收入24.24億元;虎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980元。虎門制衣產業集群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績,是因為群內各企業擴展價值鏈獲得了超額利潤。如下圖:

上圖可以看到,普通的貼牌生產商只獲得了價值鏈中生產部分的利潤,而虎門制衣產業集群在設計開發上注意吸引國際最新流行元素和面料,緊跟當今國際流行時尚,形成別具特色的南派風格。同時,虎門制衣集群內各企業注重品牌經營。目前,虎門服裝在國內外注冊商標達4000多個,各鎮名牌服裝在全國設有專賣店、連鎖店1萬余家,僅“以純”品牌的連鎖店就有3000多間。密布全國的銷售網絡,不僅促進了虎門服裝大批量的銷售,擴大了虎門服裝在全國市場的占有率,同時也廣泛宣傳和提升了虎門服裝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目前,虎門正為打造“四個名牌”(打造虎門服裝企業的名牌產品、著名商標;打造“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名牌;構筑“虎門服裝”品牌;打造“虎門制造”)而努力,這一舉措將會進一步擴展虎門之一產業集群價值鏈,為虎門制衣集群帶來更豐厚的利潤。

2.創新型產業集群內企業創新案例:聯想企業

創新型產業集群內企業的創新主要是基于產品的,而產品的創新又依賴于技術創新。為實現這一創新,企業需要通過“網絡”進行契約化和非正式的交流,獲得溢出效應,突破技術障礙,減少創新風險,規避高額的市場交易費用。2003年在全國高新技術百強企業中排名第一的聯想企業,其創新動力就源于包括大學、科研機構、政府機構、企業在內的創新網絡。具體分析如下表:

四、小結

篇(10)

改革開放以來,在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高校為了解決教育經費,轉化科技成果,走產學研道路,大力發展校辦企業。根據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的統計數據,2003年底,全國609所普通高校共有4839個校辦企業,2003年全國高校校辦產業收入總額826.67億元,比2002年度的收入總額720.08億元增加了106.59億元,增幅為14.80%,實現利潤總額為42.98億元,其中科技型企業占64.24%。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高校校辦企業逐漸暴露出一些不適應新的經濟運行體制的一些問題,不僅自身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還把學校牽連到巨大的風險之中。因此,結合高校校辦企業的特點和經營環境,針對高校校辦企業危機誘因分析,防范危機發生非常重要。

1戰略層面的校辦企業危機誘因

現在的企業越來越認識到戰略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因為只有戰略才能產生持久的競爭優勢。高校校辦企業也要及時發現和解決那些有關企業生死存亡、前途命運的重大戰略問題,戰略的失誤與企業的失敗緊密相連。目前,高校校辦企業在戰略層面的危機誘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戰略定位模糊。高校校辦企業很多都是由80年代的校辦實習工廠發展而來的,由最初的學生實驗、實習的基地發展成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提高高科技技術水平的重要陣地。少數高校校辦企業改制上市后迅速發展成為海內外的知名企業。但是大部分企業和學校還是行政隸屬關系,企業倒閉了職工仍然回到學校,缺乏戰略規劃,沒有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企業發展過程中急功近利,受行政行為影響明顯,短期行為過多,有時使企業在發展中蒙受重大損失,如果不能有效化解,甚至會使企業受到長期乃至永久的影響。

(2)戰略執行不力。高校校辦企業在戰略制定的過程中并沒有結合企業做很好的進行分析和規劃,很多企業發展的中長期目標都是為了例行公事,在客觀上造成戰略執行的困難。另外,在目前的情勢下,校方也沒有過多的插手企業的經營和管理,造成監管上的真空,企業的發展戰略執行不力,一些決策貫徹不下去也不了了之。戰略的執行不力使得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反映遲鈍,不僅容易錯失發展的良機,也使得企業的危機剛剛出現時候不能及時應對,放任危機由小到大,最終釀成不能逆轉的結果。

(3)戰略評價實效。戰略的實施不是在短期里就可以完成的,也就不可能在短期里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對企業戰略實施的效果應該放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里評價。現在校辦企業的戰略評價過分注重強調短期的財務指標,如投資回報率、產值增長率等,忽視中長期發展的指標評價。戰略評價不科學、不準確、不客觀,反而弱化企業的發展戰略,嚴重時會致使企業誤入迷途。

(4)外部環境惡化。迄今為止,世界500強企業己有400多家在中國投資設廠或者設立辦事機構,這些企業一般都有專門的R&D機構,高校校辦企業在科技和信息方面的優勢將逐漸改變。在國內市場里,中小民營企業的經營上更加靈活性。今年3月出臺的《企業所得稅法》中的“兩稅合一”會降低民營企業的名義稅負和實際稅負,因此未來一定時期里民營企業將更加活躍。而對于高校校辦企業來說,原來享受的稅收、匯率、土地等方面的優惠將不再延續,高校校辦企業面臨著國外和國內企業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于高校校辦企業來說,要運用戰略管理分析的模型,了解企業所處的狀態,充分挖掘競爭優勢,克服不足,以避免危機的發生。

2運營層面的校辦企業危機誘因

高校校辦企業在運營層面主要涉及財務、內部管理、人力資源、企業形象、激勵機制等方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對已經存在隱患的問題視而不見,不引起重視,很可能誘使危機的發生,影響企業正常的經營。

(1)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管理本來應在管理中起到規范企業行為的作用,財務指標也能夠反映對企業的經營狀況,便于企業調整和改進,以實現既定目標。但是,由于體制上的原因,很多高校企業存在財務監督、應收賬款以及獎懲等財務管理制度不規范,管理不嚴格等現象,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轉和經營。近年來,高校校辦企業會計人員違法操作的事情時有發生,給企業形象造成負面的影響,嚴重的還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2)企業產權不清。高校校辦企業的產權問題一直是各方非常關注的問題,

也是最難處理的問題,實踐證明,處理不好引起危機是很自然的事情。高校校辦企業成立之初,學校投入企業的資產并沒有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辦理資產劃轉、審批手續,高校與校辦企業之間的權責利沒有明確的規定,非經營性資產與企業的經營性資產混為一團,沒有合理的界定,產權不清,造成管理上的混亂。校辦企業與其他經濟實體發生經濟糾紛時,高校要承擔無限經濟責任,出現校辦企業的經濟活動中高校被告上法庭的事情。

(3)人力資源缺乏。目前大部分高校校辦企業的職工都是學校分離出來的,有很多甚至是為了安排下崗分流的人員。另外,高校并未意識到培養職業經營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依靠事業單位的標準對管理人員進行任命、考核和評價,企業人員在學校還有行政職務,與企業利益相比,更關心自己的升遷。在這種人事體制下,管理者更關注任職期內眼前且現實的經濟效益,而不是企業是否具有長遠發展的潛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4)資金鏈斷裂。校辦企業在成立時候,高校往往以固定資產和科技成果作為資本投入,缺少對企業流動資金的投入,即便有也是以貸,使得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長期居高不下。另外,由于產權關系,融資渠道單一,資金的短缺使企業難以形成規模。2003年,國家開始實施宏觀調控,銀行開始收縮貸款規模,西安交通大學校開元集團的資金鏈突然斷裂,而所有的資金都壓在企業投資建成或在建的項目上,短期里難以收回,引起投資者恐慌,一時造成債主盈門,企業無法正常的經營運作。

(5)激勵機制不全。高校校辦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對企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由于體制不順,校辦企業管理人員,特別是高層管理人員從企業發展中享受到的待遇不成比例,高校仍然參照學校的標準定薪酬,發放獎金,這嚴重挫傷了企業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和普通職工的積極性。內部激勵機制缺乏,導致企業沒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有的企業管理人員心理失衡,甚至違規操作,導致校有資產流失。

(6)公共關系危機。企業在其經營發展的過程中,都難以避免出現影響其自身發展甚至影響生存的突發事件。對突發事件進行的管理對于現代企業非常重要,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事情在企業經營中屢見不鮮。高校校辦企業要重視公共關系的應用,應側重在高校校辦企業如何借助傳播媒介張揚自身優勢,消除公眾誤解、修正自身形象等方面。公共關系的應用,并不解決組織本身經營和發展的根本問題,但是處理不當卻是可以影響企業的經營和發展。高校校辦企業不僅涉及企業的問題,出現問題還有學校的形象問題,處理得當,可以相得益彰,處理不好則都會受到損傷。

(7)資本運作困難。資金投入不足是高校校辦企業村在的普遍問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問題更加突出。目前大型的校辦企業都先后選擇上市融資,已經直接控股或參股的上市公司達30多家,但是發展狀態幾家歡樂幾家愁。缺乏監管、不熟悉市場運作規律是高校上市公司的通病,只不過公司出現虧空等重大問題時,有學校兜著,為了聲譽,再大的窟窿也得填。這種邊挖坑,邊填坑的惡性循環現象成了高校上市公司致命的弱點。總之,資本運作困難是困擾校辦企業的一個重要問題,一旦競爭壓力加大,容易成為企業危機的導火索。

參考文獻

上一篇: 離任審計發現問題 下一篇: 專業養豬技術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1区2区3区蜜桃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一区 | 日韩一本一区二区三四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影视 |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 亚洲理论在线a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