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31 19:06: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國防經濟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引言
數學這門基礎學科在經濟領域發揮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采用了數學工具,經濟管理領域從學科基礎到應用實踐都變得煥然一新,顯示了數學方法的巨大威力。近年來在實踐中行之有效的經濟、金融和管理方面的數學方法的大量涌現,以及在眾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貢獻中,數學定量方法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高技術本質上是一種數學技術”的提法,已經為愈來愈多的人所認識和接受。
大學的財經數學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全球化、網絡化、高新技術化和知識化的新經濟時代,其生存和發展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給大學的財經數學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我國加入WTO后,財經金融領域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競爭機制加強。政治經濟形勢和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科技水平的提高、財經數學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使人們對財經數學認識的日益提高,對高層次財經數學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財經數學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
傳統財經數學教育注重基礎知識的扎實掌握,強調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與創新型國家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相對照,與國外高水平大學相比,我們所培養的數學人才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還需要大力加強,培養出的拔尖創新人才還嚴重不足。我們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明顯不夠,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等。財經數學教育應該適應市場需求,積極改革和發展財經數學教學方法,緊密結合現代最新經濟科學成果,培養國際化、創新財經數學人才。
二、數學與財經科學的聯系
數學與財經科學緊密關聯,數學的許多理論與方法正廣泛深入地滲透到當代社會經濟的諸多領域。
20世紀經濟學研究的教學化對經濟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財政和金融領域,50年代初提出的投資組合理論是金融定量分析的開端,在這之前的金融學通常以定性研究為主,很少有精致的定量分析。G,Debreu以數學對一般經濟均衡理論做出的貢獻而獲經濟諾貝爾獎,數學的公理化方法成為現代經濟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在數學與經濟的結合方面,線性規劃的建立,是由生產的調度組織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現在已經普遍用于經濟活動分析的各個方面,在數學學科上形成規劃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線性規劃。70年代以后,由于衍生經濟的發展,F.Black和M.S.Scholes應用隨機分析的理論,得到著名的期權定價公式,它是數學在金融方面應用的一個突破。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莫頓和修斯,以獎勵他們在研究衍生證券價值方法方面的貢獻,即建立了可用于定量分析的關于期權定價的布萊克一修斯公式。這充分說明以計算機為工具進行數理分析,在解決財經領域問題中的顯著作用和重大意義。目前在全世界的證券市場,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投資者和交易者要用關于期權定價的布萊克-修斯公式對各種衍生證券估價。關于期權定價的布萊克-修斯公式被認為是人類有史以來使用最頻繁的數學工具,它構成了蓬勃發展的新學科一金融數學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研究新型衍生證券設計的新學科一金融工程的理論基礎。例如,如果有人在1926年1月投資1美元美國的國庫券,到1994年這1美元將變成12美元。如果把這1美元投資股市,例如購買S&P500指數,到1994年這1美元將變成811美元。如果利用關于期權定價的布萊克一修斯公式,對這兩種證券逐月作最優的組合,到1994年這1美元將變成12億多美元。該理論對未來的風險,提供了系統的、不依賴于人們主觀態度的估價方法,并且還為如何化解風險提供了完整的思路,使得這一理論還被廣泛地應用于一切帶不確定性的環境下的決策問題。例如項目投資、保險合同估價、企業管理等。上述事例表明,利用計算機數值模擬等數學分析方法,有助于進行正確的金融決策,并帶來驚人的經濟效益。
數學也對一批學科帶來極大的推動。例如,用數學模型研究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用數學手段進行社會和市場調查與預測,用數學理論進行風險分析和指導金融投資。在經濟與金融的理論研究上,數學的地位更加特殊。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當中,數學家或有數學研究經歷的經濟學家占了一半以上。應用數學方法對經濟現象進行研究,形成了數量經濟學,涵蓋數理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投入產出分析、經濟博弈(對策)論等。注重研究經濟要素之間的數量關系及其運動規律,通過定量研究去發現和證實經濟聯系與經濟規律。在應用研究方面,注重研究經濟要素的運動變化趨勢及其相互影響,運用各種經濟數學模型進行經濟分析與預測,為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和微觀經濟決策提供定量與模型支持。其他如保險業務,證券經營等方面,都廣泛地應用著數學。此外,還形成了一門新的有關經濟的數學學科一精算。實際上,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數學方法在西方經濟學中占據了重要地位,以至大部分諾貝爾經濟獎都授予了與數理經濟學有關的工作。
三、數學在經濟和金融領域的應用舉例
隨著金融業的發展,市場風險已經和信用風險一起,成為現代金融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怎樣客觀和科學地進行風險管理是金融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風險量化技術的發展與金融市場的需求密切相關。80年代初因受債務危機影響,銀行普遍開始注重對信用風險的防范與管理,誕生了《巴塞爾協議》,通過對不同類型資產規定不同權數來量化風險。90年代以后隨著衍生金融工具及交易的迅猛增長,市場風險日益突出,幾起震驚世界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危機大案(如巴林銀行、大和銀行等事件),促使一些國際大銀行開始建立自己的內部風險測量與資本配置模型,以彌補《巴塞爾協議》的不足。G30集團在研究衍生品種基礎上提出了度量金融市場風險的VaR風險估價模型。
VaR(Value-at-Risk簡記為VaR)中文譯為“風險價值”,是指在正常的市場條件和給定的置信度內,某種金融資產或資產組合在既定時期內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大小和可能遭受的潛在最大價值損失。VaR是基于統計分析基礎上的金融風險量化技術,是對市場風險的總體性評估,可以測量不同市場因子、不同金融工具構成的復雜資產組合和不同業務部門的總體市場風險。
VaR利用數學公式計算金融風險價值,利用概率與數理統計、高等代數等數學方法,量化市場風險的積累程度。例如,銀行家信托公司1994年的每日99%VaR值平均為3500萬美元,這表明該銀行可以以99%的概率做出保證,1994年每一特定時間點上的投資組合在未來24小時內的平均損失不會超過3500萬美元。通過這一VaR值與該銀行1994年6.15億美元的年利潤和47
億美元的資本額相對照,則該銀行的風險狀況即可一目了然。目前,已有超過1000家的銀行、保險公司、投資基金、養老金基金采用VaR方法作為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的手段。
壓力測試法也是一種金融風險的量化技術,主要用于對極端情景(發生概率小但后果十分嚴重的緊急事件)進行風險分析,目的是評估風險管理模型或內控流程的有效性,制定改進措施,防止出現重大損失事件。例如可以用來考慮政治(如政權更迭)、地理(如地震)和經濟環境等對企業可能造成的沖擊。壓力測試法是對VaR方法的重要補充,兩者構成了比較完整的風險管理方法,不僅能夠充分捕獲正常市場條件下的收益機會,還能適用于市場混亂的時期,反映突發事件情況下的損失大小。
總之,在當代科技、文化、社會、經濟和國防等諸多領域,數學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常常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四、結合經濟科學成果進行財經數學的教學改革
目前的財經數學學生的獨立意識增強,實用技能的要求明顯,呼吁加強師生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但教材和教法難如人意。傳統授課模式受到挑戰,學生要求教學方式、內容多樣化,要求改革教學手段和知識結構的呼聲較高。
未來的財經數學人員要求職業判斷能力強,善于運籌帷幄,不拘泥于財經數學思維。這要求我們的財經數學人員知識面廣,財經數學教育改革需要新理念,通過與其他專業、學科及院校的協作、聯合、優勢互補、雙贏的方式,打開財經數學教學的新局面。要將教學內容的基礎性與經濟科學成果前沿性相結合,在介紹數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對當今最新的財政金融科學成果等做引導性的介紹,形成了一個新穎、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教學體系結構。教學內容要能夠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發展,融合新的財政金融科學成果等。
數學教學應該吸收經濟科學的許多新技術內容,例如金融專業,既包括金融、投資、保險精算等內容,也包括數學統計的內容,數學與這些學科是難以分開的。這樣必須要求教師要開拓新領域、更新知識結構,也要求數學課程體系和結構在綜合化方面進行重組,其結果必然出現許多新的體系結合面和內容生長點,從而大大促進數學學科專業的實質性改革和建設。
開展數學教學改革,要吸收不同專業的相關教師參與。例如包括應用數學學院、金融學院、保險學院和信息學院等不同專業方向的教師,從不同學科、不同角度開展數學教學方法改革。
要確定新的培養目標,制定新的教學計劃。不同學科的課程,不是簡單拼湊的切塊,而是相互聯系、相互銜接地集于一體,要求不同學科的知識有機地集于一課,為改造和更新數學專業提出了挑戰和機遇。要營造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濃厚氛圍,通過繁榮學術活動來推動學科交叉。采取大討論、學術茶會以及系列論壇、講座等多種形式,推動不同學科之間的溝通、碰撞,為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提供強大的思想基礎。舉辦“數學、經濟、金融系列論壇”、“前沿科技大師論壇”、“多學科博士論壇”和“中央財經大學大講堂”等系列講座,為學科交叉融合營造更加濃厚的氛圍。這些系列論壇和講座將推動數學和經濟學科的交叉融合逐步走向深入。
同時,作為面向全校各個專業開設的基礎課,數學課程應該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增強師生互動,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強調教學內容基礎性和前瞻性的結合,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改變部分學生對數學基礎課程不感興趣的現象,在教學過程當中,采取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打破原理性課程枯燥無味的傳統局面,要改變“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把課堂搬到多媒體教室,利用多媒體教學形象、生動的特點,制作動態演示課件,讓學生對抽象的理論性內容能夠有一個直觀接觸。此外,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分組合作排練,對多個教學內容進行分角色模擬表演,以此來加深他們的理解和記憶。在實驗安排上,選擇典型的實驗,到專門的微機實驗室內完成,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能夠將理論課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
五、結束語
一、前言
高速鐵路是在高新技術推動下的一種新型交通方式,它是社會和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當代高新技術的系統集成,它的建設和運營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因而有“大國技術”之稱。中國高鐵起步較晚,但憑借后發優勢和強大的技術后盾作支撐,用了5年時間走完國際上40年高速鐵路發展歷程,一躍成為全球高鐵大國之列,其發展速度令世界震驚。特別是在新時期“一帶一路”背景下,為高速鐵路走向國際市場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遇,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
二、“一帶一路”政策與中國高速鐵路產業之間的關系
(一)“一帶一路”概念的內涵
“一帶一路”戰略是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最綜合戰略。 它是以經濟合作為核心的跨領域戰略,對亞歐大陸的眾多國家和地區實現貿易繁榮和經濟互補創造了條件,在這個過程中必然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一帶一路”理念包括眾多要素,涉及地域經濟發展、文化理念的碰撞,與地域間的政治、外交和國防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從內涵上來看,“一帶一路”體現了“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五通的戰略方向,成為人類共同體和諧發展的共同理念。其中,政策溝通是基本手段,貿易暢通是核心目的,道路聯通是“一帶一路”得以實施的的基礎。要實現“道路聯通”,高速鐵路的發展會帶來強大的推動作用,是實施過程中的重要手段,為“一帶一路”政策的擴散和推動相關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二)高速鐵路的特征
作為一項新技術,高速鐵路與傳統的運輸方式相比,具有多方面的優勢。1. 運輸速度快。速度是其重要的特征,之所以被稱為高速鐵路與此有重要的關系,目前的實際運行速度可達300公里/小時;2. 運載能力強大。一次運行的運載能力可達公路運輸的數十倍;3. 外部因素影響小。高速鐵路在專用的線路上行駛,通過智能技術進行控制,氣候、外部條件等因素對運行幾乎沒有影響;4. 單位運載量的能耗低。與普通鐵路、公共汽車、飛機等傳統的運輸工具相比,每人每公里消耗能源極低,符合綠色節能的理念;5. 行駛過程中污染小。高速鐵路的運行不會產生粉塵、煤煙或其他形式的污染;6. 占地少。相對于強大的運能來講,高速鐵路的用地占地面積相對較小。
三、“一帶一路”政策對中國高速鐵路國際化發展帶來的機遇
中國政府首倡的“一帶一路”戰略,符合沿帶、沿路國家的共同需求,為區域的很多國家互通有無,促進貿易發展,引導經濟繁榮創造了機遇。同時也為我國高速鐵路的發展及向國際化邁進帶來的機遇。
(一)推動高速鐵路相關技術更加成熟
高速鐵路是一個系統的概念,涉及眾多技術層面的內涵。高速鐵路技術的起源來自國外,但是最近幾年我國在吸收國外技術和經驗的基礎上,已經取得多項核心技術的突破,逐漸達到國際領先的狀態。從技術層面來看,包括鐵軌鋪設、機車制造和系統管理等領域。其中列車是構成高速鐵路技術體系的核心,高速運行狀態下,對列車制造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具有智能化、舒適度、安全性及優美的外型等方面的要素。這對列車研發和制造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列車制造能力和技術也能夠體現一國技術的高度。目前我國在此領域已經取得較大突破,國內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充分發揮智力優勢和技術優勢,分工協作,在動車組總成和列車牽引控制等領域取得9項重大突破,相關技術日臻完善。在高速鐵路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適應不同國家的需求,我們會不斷研究,促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二)擴大了國內外的市場的需求
高鐵是在新技術推動下人們交通方式的一種創新性革命,它改變了人們的交通習慣,使遙遠距離的流動更加迅速和廉價,擴大了人們的活動半徑,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相關國家和地區要發展貿易必然要建立交通設施,因此市場需求將迅速擴大,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能夠使產業發展具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市場需求的擴大是產業發展的推動力,必將使國內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以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高鐵產業獲得更多的產業利潤,提高國際競爭力,中國高速鐵路大踏步地走向國際市場,未來的市場需求空間極為廣闊。
(三)對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具有推動作用
高速鐵路的發展能夠減少環境的污染,目前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是交通運輸,特別是汽車在運行中大量消耗汽油,排出包括二氧化硫在內的污染物,形成空氣污染。高速鐵路的普及勢必減少汽車的使用量,從而對環境保護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高速鐵路的產業帶動性的特點也表現非常突出。這是各類產業的的集成,促進了鋼鐵工業、加工制造業的發展,而且在流進社會流動性的基礎上,為經濟的繁榮、貿易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四、“一帶一路”政策下促進中國高鐵國際化發展的對策
中國高鐵走向國際市場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一帶一路”的理念對高鐵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盡管在過程中可能會面臨重重困難,但是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不會有大的改變,為此大環境下,高鐵國際化路徑應當遵循理念。
(一)在政策層面實施“高鐵外交”
通過外交手段促進中國高鐵走出去。高速鐵路的建設給國家帶來強大經濟收益的同時,也具有十分深遠的戰略意義,高速鐵路可以把陸路上遙遠的距離接近,把國內眾多城市和生產基地與西亞、中亞、南亞甚至歐洲各國相連,擴大了市場空間,使我們的產品能夠在更加廣闊的范圍內尋找市場,也可以把海外廉價商品運輸的國內市場,使國際分工進一步擴大,提高了經濟的效率,為促進國內繁榮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增加我們在世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所以,對待高速鐵路應當以發展的眼光和戰略的眼光來看待,成立國家級的專門機構推動高鐵外交的發展,積極推動高鐵走向世界。
(二)積極參與高鐵領域國際標準的制定
在中國高鐵向海外進軍的過程中,應當促進技術層面的國際接軌,相關機構應當努力提升我國高鐵的國際聲譽,突破海外標準壁壘,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通過國際合作的方式,不斷細化技術標準規范,積極與發達國家合作,實現該領域技術層面的國際一致性,參與到各種國際標準的制定環節中,在這個過程中無形地使中國高鐵的品牌國際影響度得到提高。
(三)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高速鐵路是技術密集型產業,集中涉及了計算機控制、加工制造、調度與管理及市場推廣等各個領域,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人才作為支撐。因此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通過研發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形成核心競爭力。在高校和科研機構中應當加大相關培養的力度,形成大量高水平的專業人才,才能從根本上為我國高鐵的國際化發展創造條件。
(四)鼓勵民間資本投入到高速鐵路領域
高速鐵路從研發到生產,所需要資金強度大,所以在產業發展的初期,應當擴大資金供給來源,提高投入力度。從融資渠道上來看,應當采取各種手段,在政府投入的基礎上,擴大民間資本的投資方式,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使民間資本的投入能夠得到合理的價值回報,從而調動投資的積極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通過BOT、PPP等手段,擴大資金供應渠道。
五、總結
“一帶一路”政策是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提出的宏觀發展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必將給我國及相關的周邊其他國家經濟繁榮帶來新的機遇。特別是對我國具有國際領先的產業高速鐵路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在這個大好環境下,應當充分認識高速鐵路發展的新機遇,采取政策手段、技術手段和有效的融資手段,促進行業健康迅猛發展,通過占有國際市場來擴大發展空間。未來中國高速鐵路行業將占據世界領先地位,對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繁榮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劉楚楠.“一帶一路”背景下高鐵出口原因分析[J].北方經貿,2017(01).
[2]萬D,祝經緯.“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東歐高鐵建設研究[J].企業經濟,2016(12).
[3]宋喜斌.高鐵時代包頭在“一帶一路”中節點優勢[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4).
[4]謝海燕.“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高鐵走出去的現狀、風險及對策[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5(20).
[5]郭學堂.“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高鐵外交[J].唯實,2016(02).
[6]杜瑞.“一帶一路”背景下蘭新高鐵對西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 經營與管理,2016(06).
三
(一)我們的經濟史研究是歷史學研究
歷史學在今天已完全是一門社會科學,其基本任務,與其他社會科學如經濟學、社會學或政治學等一樣,是理解過去和現在社會面臨的問題,增進有關問題認識的知識.歷史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不同在于:(1)前者研究社會某一事件的具體經過情況而后者則是有關事件的原理原則;(2)前者研究社會整體,需要運用多門社會科學來幫助選擇和分析史料,因而必然成為它們的公共論壇;而社會科學的原則理論探討,可以分門別類單科進行。正由于如此,希克斯在1942年的經濟學入門書中可以把經濟史學跟應用經濟學等同起來,到1969年在他的《經濟史理論》中(牛津大學出版社,1969,頁Ⅵ,2)也表示應把經濟史學作為“經濟學家與政治學家、法學家、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政治史、思想史和科技史)的公共論壇”了。
(二)我們應與社會史學家密切合作
經濟史與社會史之間的界限大概永遠難以分清,恐怕也沒有必要去勘分清楚。比較更重要的是同社會史學家盡可能合作研究問題。基于下面的考慮,這種合作尤有必要。(工)中國歷史的特點。中國是一個有悠久歷史和復雜社會文化傳統的東方國家,社會發展形態與西方截然不同。中國在漫長歷史時期里,社會主體由士農工商四個階層的人民構成。士(知識分子)是領導階層,也是歷史上社會變革的主導力量;家庭、宗族(社會制度)與國家政權同一結構體制,儒家思想和倫理道德觀念而不是理性選擇成為二千多年來政教社會的行動準則;使用價值而不是交換價值的生產是國民生產的一貫主體,因此,從中國歷史特點考慮,廣泛意義的社會學,而不是新古典或新制度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88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管理類專業日益成為大學生的熱門選擇,而西方經濟學作為經管類專業本科生必修的核心基礎課程,為學生的后續專業學習提供重要的支持,在經管類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然我國西方經濟學本科教學已經取得長足的發展,然而仍存在教學難的現象,特別對民辦高校而言,西方經濟學教學效果不理想,對民辦高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產生了不利影響。本文將從西方經濟學的課程特點出發,重點分析民辦高校西方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基于民辦高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結合教學實踐提出相應的改進路徑以期提升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效果。
1 西方經濟學的課程特點
1.1 理論體系嚴密,教學內容多且抽象
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該學科在假設的條件下,創立了一系列理論模型來分析經濟現象,整個理論體系嚴密,環環相扣,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并且教學內容多且抽象,特別是對于初學者來說,經濟思維還沒有建立起來,更難以理解。
1.2 經濟數學模型眾多
西方經濟學在理論推導過程中,通常會在剔除現實中復雜的影響因素的假設下,抽象出經濟現象中主要的相關經濟變量,使用數學工具,建立數學模型,以此來研究分析經濟問題。例如,邊際分析、均衡分析等需要借助微積分、線性代數等數學知識。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數學知識儲備。
1.3 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
西方經濟學揭示了市場經濟運行的機理和一些重要的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來解釋個人、廠商、政府和其他組織的行為和經濟現象,與社會實踐聯系緊密,而由于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現象復雜多變,要求教學時時關注現實經濟問題,并能利用相關理論進行分析。
2 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教材選取缺乏針對性
目前,民辦高校大多使用985、211名校編寫的教材,如人大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該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概念、公式、模型多,而案例相對較少,對于大多數學基礎不是很好的民辦高校學生來說,極易失去學習信心和耐心;而案例分析較少,缺乏實踐性,也使得經濟學“學以致用”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的特點沒有體現出來,與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相背離,對學生的吸引力大大減弱。
2.2 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
西方經濟學教學大多仍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課堂以教師為主,師生互動較少,很多學生覺得這門課晦澀難懂、枯燥乏味,學習熱情遞減,出現厭學情緒,教學效果不理想。
究其根源,第一,受西方濟學課程特點影響,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嚴密,知識點多且抽象,大量的公式、模型要求學生具備靈活運用高等數學知識的能力,而這些對于數學基礎一般較差的民辦高校學生而言,恰恰是他們的“短板”,這一客觀事實要求教師要進行細致的講授,加之課時限制,導致教學更偏重于理論灌輸;第二,目前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中雖然開展了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方法,但從筆者教學實踐中發現,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一方面,案例教學中更多時候是老師分析,學生聽,是另一種角度的“灌輸”,學生的參與度并不高,難以真切調動學生的熱情,學習仍然停留在理論層面,運用經濟學理論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沒有培養起來,很難達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2.3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
民辦高校的生源整體質量較差。很多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自覺性和自控性也較差,加之傳統的授課方式,更使得學生上課容易產生倦怠情緒,學習熱情不足。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盡管高校與時俱進,引入各種網絡教學平臺,但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時,這些網絡資源,如在線學習、在線測試等的效果有限。
2.4 班級規模過大
西方經濟學作為經管類專業的核心基礎課,專業涉及面非常廣,相應的學生人數也很多,民辦高校一般師資配備不足,所以往往會選擇大班教學方式,而大班上課勢必會降低教學效果。一方面,學生人數多,教師難以管理,學生學習態度不一,容易相互影響,教學質量下降;另一方面,學生人數過多導致教師很難和每一個學生都進行有效的交流,師生互動效果不佳,進一步弱化了教學效果。
2.5 考核方式單一
由于受長期應試教育培養模式影響,學生形成了學習目的在于取得好分數的慣性思維。加之目前民辦高校西方經濟學課程考核大多采用閉卷考試形式,從而使學生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學習為了分數的思維,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西方經濟學時更傾向于死記硬背,而這種學習方法無法適應經濟學數理分析和抽象理論所要求的思維方式,往往學習起來事倍功半。同時,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也使學生較少關心社會經濟現象,眼界不夠寬闊,缺乏主動研究經濟問題的動力,理論學習與實踐脫節。
3 提升西方經濟學教學效果的路徑
3.1 教材選取科學合理
民辦高校應結合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和學生質量來選取教材。民辦高校本科教育一般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因此在教材選用上,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基于實用性和適用性原則進行理性選擇,而不應該盲目的追求國家規劃教材或權威教材,同時,可以鼓勵專業教師依據教學經驗自編教材,以提升教學效果,也更好地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服務。
3.2 教學方法和手段多樣化
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提高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教”與“學”互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具體來說,要不斷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科技,豐富教學手段,并結合西方經濟學的課程特點進行優化配置。如在理論學習上,針對重要的經濟學原理和公式可以在每次課前請學生在黑板上默寫,計入平時成績,課上抽出3-5分鐘時間進行點評回顧,以不斷鞏固學生記憶,加深理論掌握程度。在調動學習氣氛,加強師生互動上,可以通過互聯網,搜集并制作教學案例、與課程相關的視頻、經濟理論背后的有趣故事等,加強趣味性,課堂上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課堂辯論、新聞熱點解讀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課下則積極利用互聯網,構建網絡學習平臺,通過上傳課件、在線測試等,加強學生課余時間的學習,而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也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等普及率高的通訊工具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及時答疑,提供課后指導。總之,通過教學方法和手段多樣化,并積極運用到課上和課下,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減弱班級規模過大帶來的負面效應,從而有效提升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效果。
3.3 教學考核方式多樣化
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客觀上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強,因此,在教W中教師要注重教學相長,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學由單純知識傳授轉變為側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有一個能與之相匹配的考核系統,而不能單純以期末考試成績來考察學生。因而,教學考核方式多樣化成為必然選擇,多樣化考核應該關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并對其進行量化考察,如學生平時小組討論情況、公開發論文情況等都應該加入到考核項目之中,按照一定的權重,再與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綜合,得出最終成績。這種多樣化考核方式不僅更能全面評判學生理論應用實踐的能力,也能形成“倒逼機制”,督促學生增加平時的學習投入,主動培養自身的綜合能力,進而提升教學效果,促進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一、引言
馬克思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是在西方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上進行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通過研究國際貿易、世界市場和國際分工三者的關系,對國際貿易現象的產生提出了深層次的原因,闡明了資本主義國際貿易的動力、利益的來源等。而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主要是更好地為資產階級的利益而服務,為了追尋超額利潤而推動國際貿易,為了更好地促進貿易發展而提供理論指導。兩者在研究方法上、側重點、內容和對象上各有不同。通過對兩者的比較研究,可以更好地為我國參與國際貿易進程提供良好的借鑒,從而促進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的提高。
二、政治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
馬克思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是在西方經濟學傳統國際貿易理論之后提出來的,應該說,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是對西方經濟學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借鑒與批判。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較為籠統地圍繞著國際貿易、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這三者展開。在西方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上,來科學地揭示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規律。因此,馬克思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主要是由國際分工理論、國際價值理論和世界市場理論組成,在國際貿易發展的背后,來統一地揭示這一現象的產生。可以說,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是源于它對資產階級國際貿易實踐的探究,不是簡簡單單地解釋表面現象。通過對現象的觀察,得出一個總體的規律。馬克思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出現,是由于資產階級追求超額利潤而產生的。對馬克思國際貿易進行研究,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參與國際貿易的進程。國際貿易的發展主要圍繞著國際分工,通過國際分工,可以使參與國際貿易的各國提高工作效率,從而獲得利潤。這也是西方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中心思想。國際分工是國際貿易的基礎,國際分工的發展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馬克思認為,科技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各國的國際分工,再加上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的不斷進步,這使得國際貿易迅速發展。要真正地了解國際貿易,就要更好地了解國際分工。
國際分工的出現,促進了各國的生產效率,使得各國的勞動力資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國際分工超越了社會分工的界限,如果沒有了國際分工,就不會有國際貿易和世界市場的出現。一直到今天,國際分工在國際貿易中也起到巨大的作用。通過國際分工,使一種商品可以在各國利用各國的優勢,比如技術、勞動力、土地、資源等,從而使成本較低,獲取更大的利益。雖然國際分工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但是從歷史的角度看,有些落后的國家參與國際分工是被迫的,資產階級為了取得利潤,通過戰爭等方式攫取落后國家的資源和勞動力,迫使落后國家參與國際分工。而這一現象,也是不合理的國際分工,這一點,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卻忽視了社會和歷史原因,只停留在經濟手段上。除了國際分工,國際貿易的發展還與國際價值與國內價值有關。國際價值與國內價值的差異也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又一重要原因。馬克思認為,價值是商品交換的依據,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該商品的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這一原理,可以體現在國內市場,也可以體現在國際市場。在國際市場上交換的商品,其價值,就是要通過國際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體現。國際價值與國內價值的不同,使得資產階級國家通過開展國際貿易來獲得差額。資產階級通過國際分工產生的成本較小的商品,因為國際價值與國內價值的不同,將商品放在國際市場上售賣,所取得的利潤,要遠遠大于國內取得的利潤。在國際經濟關系中,或者是由于商品的獨特性,使其擁有國獲得商品的壟斷權,競爭規律受到限制,壟斷價格取決于國際市場的需求量,這使得擁有國大大受益。因此,國際價值也是推動國際貿易發展的因素之一。國際經濟的發展,需要一個巨大的舞臺。而這個舞臺,就是世界市場。
西方的資本主義,以殖民擴張的形式,將東西方國家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西方的經濟可以不僅在國內發展,還可以在世界范圍內更大程度地獲益。因此,可以說,世界市場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和關鍵,世界市場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養分。只擴大市場,這對資本家的生產和銷售都是不可或缺的。世界市場的聯結,可以將國內分工擴大到國際分工,可以提高商品的國際價值。而在馬克思世界市場理論中,需要提到的理論家是盧森堡,她首創了世界體系論,認為資本主義是一種世界體系。她在世界體系方法論的指導下,提出了內部市場和外部市場。這一理論拋棄了傳統的國際政治領域,而是把市場延伸到不同性質的經濟成分間的交換。資本主義間的交換,只屬于內部市場的交換。而資本主義和被其剝削的非資本主義經濟體之間的經濟交換,就屬于外部市場的交換,這屬于不同經濟成分之間的資本輸出,這對馬克思世界市場理論作了更深入地展開和論證。因此,從盧森堡的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出,資本主義是不能獨自存在的經濟成分,資本主義如果沒有同非資本主義交換,就不能生存。也可以說,國際貿易,是資本主義得以發展的首要條件。通過這一系列的研究,可以說,國際貿易在社會生產下的作用,既是有利的,也是有弊的。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通過國際貿易,可以實現各國的勞動力、資源、技術等要素的國際交換和合理配置,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促進了一國的國民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福利的擴大,促進產業結構和社會結構的調整。但是,從社會的角度來說,國際貿易的產生,并不是一個自愿和不流血的過程,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獲得超額利潤,擴大世界市場,必然要迫使落后國家參與國際分工。另一方面,如果生產的無限擴大和需求的有限減少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產生矛盾,這必然會產生經濟危機,這在歷史上也已經證明了。
三、西方經濟學中國際貿易理論
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從重商主義開始,經過各個時代經濟學家的補充,直到現在,已經大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西方國際貿易理論主要可以提及的是傳統國際貿易理論和新國際貿易理論。西方經濟學在國際貿易中,雖然提及的是自由貿易,但是在這些理論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都是由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聯結在一起的。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和新國際貿易理論雖然有一定的保護主義,但主要著重的是自由貿易。而比較著重保護主義的有漢密爾頓的保護關稅論、李斯特的幼稚工業保護論和凱恩斯的對外貿易乘數理論等等。西方經濟學從早期的重商主義開始,這是資本主義早期的國際貿易理論,呈現出國際貿易理論的萌芽,但不可避免地在實踐中暴露出很多問題,接著亞當•斯密提出的絕對優勢和大衛•李嘉圖提出的比較優勢對此進行完善,要素稟賦理論是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完成的,是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新開端。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越來越無法滿足新的國際貿易的需要,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了新國際貿易理論,主要有規模報酬遞增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等,這些理論可以解釋當代國際貿易發展產生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但相對的每個理論都有其弊病,而需要應對新問題,需要多者統一起來討論。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國的距離已經無法阻擋國際貿易的發展,一些發展中國家也漸漸地融入國際貿易的潮流,而面對這一情況,西方經濟學也相對應地提出了保護貿易理論,如普雷維什的中心-論。從而更好地為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貿易的實踐提供了理論指導。西方經濟學的國際貿易理論,從重商主義開始,都是圍繞著資產階級的利益這一中心來思考和研究的。如何在國際貿易這一浪潮中獲取更大的利潤,通過世界市場和國際分工來更方便地為資產階級提高效率,這是西方經濟學永恒不變的主題。從早期的重商主義貿易學說開始,其主張認為一國積攢財富的手段,就是要增加貴金屬貨幣財富,而為了獲取貨幣,需要發展對外貿易,促進本國商品輸出,實現本國貿易順差。早期的西方國際貿易理論已經有了貿易順差的意識,擴大一國的出口,可以增加一國的財富,這為以后的國際貿易實踐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然而早期的重商主義存在著較大的局限,資本主義只是把眼光局限于貨幣上,而沒有注意到國際分工和貿易的發展可以帶來多大的財富。基于這一思想,絕對優勢理論和比較優勢理論就把國際貿易注重在國際分工上,各國參與國際分工,可以通過各自的優勢,而提高經濟效益,從而實現雙贏。之后,相互需求論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新的貿易分析模式,它提出了國際貿易是建立在兩國的需求強度上,需求強度如果發生變化,則貿易條件也會隨著發生變化。
綜合以上的理論,在20世紀30年代,瑞典科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稟賦理論,認為不同國家商品的相對價格的差異決定了比較優勢和貿易模式。這一理論,也為日后的新貿易理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戰之后,新形勢下,國際貿易出現了新的特點,如何來解釋這些變化,新國際貿易理論試圖用多方面多理論來研究,比如規模報酬遞增理論,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單位成本的遞減而取得成本優勢,以規模報酬遞增為基礎的貿易分工可以使一國擴大產業規模而獲利,從而更好地參與國際貿易。與規模遞增從而成本遞減不同,產品生命周期理論通過技術的創新和擴散,來解釋新形勢下的國際貿易。新技術的創新,可以使一國在參與國際貿易中率先獲利,但是隨著模仿時滯的克服,新技術傳播到各國,一些落后國家也擁有了該項技術。這一理論也符合當代國際貿易的新形勢。這些理論都為國際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指導意義,但是都具有片面性,無法解釋全部的新特點。因此,新國際貿易理論只能解釋表面現象,卻不能挖掘國際貿易新形勢更深層次的原因。在參與國際貿易的進程中,總有率先崛起的大國,也有落后的國家。
如何讓這些稍顯落后的國家,如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德國在國際貿易中獲得利潤,西方國際貿易理論還相對應地提出了保護貿易理論,其主要的論點有漢密爾頓的保護關稅論,李斯特的幼稚工業保護論,凱恩斯的對外乘數理論,這些貿易理論為一個稍顯落后的國家如何在國際貿易中獲利提供了理論支持,但是各個主張仍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幼稚工業保護論中,在具體操作上對保護對象的選擇并沒有做深層次的分析。如果保護手段選錯,也難以達到預想的效果。而對于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經濟進程,中心-論提供了新的方向,發展中國家應該擺脫發達國家控制的體系,但其發展并不理想,中心-論拋棄了市場機制,想要爭取新的國際經濟秩序,但是對于現在的經濟狀況來說,是很難做到的。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雖然組成的理論龐大,但是各個理論都有其優勢和不足,各有其側重點,不能一概而論。傳統國際貿易理論主要是對國際貿易理論的主體和分工上進行綜合的研究,新國際貿易理論又是在新的形勢下產生的新問題和新特點的不同解釋,每一個理論雖然不同,但都有相關的關系。一個現象,可能是由多個理論來解釋的。西方國際貿易理論并沒有對背后的經濟現象作深層次的研究,只將研究的重點集中在如何通過國際貿易取得利潤,這與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研究的重點不同。但是,西方國際貿易理論又值得我們好好研究深思,它為各國參與國際貿易提供了理論指導,每個國家的國際貿易實踐或多或少都借鑒了西方經濟學,它對我們的影響重大。
四、比較與評價
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是在西方傳統國際貿易理論之后誕生的。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在深刻地研究了西方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了其國際貿易理論。兩者的相通之處都看到了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國際分工是國際貿易發展的主動力,國際分工發展較快時,國際貿易發展也較快,國際分工還影響著國際貿易的利益分配,在傳統的國際分工中,資本主義國家和落后的國家的分工是不平等的,資本主義國家剝削落后的國家。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在西方國際貿易理論中,并沒有把社會差異和歷史范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而只是假設于參與國之間貿易位置的平等,通過這一方面來推導理論公式。可以說,在國際分工上,兩者都注意到了,可是側重點卻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國際價值上,馬克思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因此,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是由國際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可以獲得的利潤更大,因此商品就更青睞于放到國際市場上去賣,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這一思想,又與西方國際貿易理論中的要素稟賦理論類似。要素稟賦理論的一般均衡框架為不同國家相對價格的差異決定了比較優勢和貿易模式。兩者互相類似卻又不完全相同。馬克思揭示的是國際貿易商品交易的一般規律,是為了了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而要素稟賦則是通過了解各國商品相對差異,來更好地為國際貿易服務,出口該國相對富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進口該國相對稀缺而昂貴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可以這么來說,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和西方國際貿易理論都有其可以借鑒的地方。兩者相互關聯,西方國際貿易理論的提出為西方的國際貿易實踐提供了理論支持,并且在時代的進步中不斷完善,而馬克思通過研究這些西方的具體實踐和相對應的技術,更概括地揭示了資本主義參與國際貿易的基本矛盾和一般規律。
參考文獻:
[1]蔣雅文,耿作石,張世晴.西方經濟思想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馬克思.資本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張彤玉,張桂文.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9.
[4]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國際經濟學》作為經濟專業的一門傳統課程,教材版本眾多,選擇余地大,但是由于理論發展迅速,內容龐雜,各版本教材的內容差異較大,選擇不同的教材可導致學生學到的理論差異很大。比較經典的國內教材是人大版和高教版的21世紀系列教材,也是國內眾多院校選擇的教材,這類教材中規中矩,盡量選擇的是國際經濟學中的傳統理論,去掉旁枝末節,只對核心部分加以闡述,基本能滿足教學要求。缺陷在于這類教材一般理論性較強,知識更新速度慢,實例和練習題較少,導致教學手段也比較單一,不能很好的舉一反三。國際上關于該課程的經典教材也比較多,像克魯格曼和薩爾瓦多的版本,都是一版再版,受到許多國內985和211院校教師的追捧。這些教材內容全面,知識新穎,一般都配以大量實證分析和習題,并有網絡教學資源加以利用,教學效果更好。但此類教材一般難度較大,計量模型類分析較多,基礎差的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容易放棄。對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學校,我們建議還是以國內學者編撰的教材為主,以國外經典教材為參考書或課外閱讀書籍,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淺出,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國際經濟學》教學內容的調整
《國際經濟學》與其它課程由淺入深的內容編排不同,一開篇就是難點,關于西方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難度較大,不好理解,依賴于較好的微觀經濟學基礎,否則部分學生會覺得霧里看花,對該課程首先留下了晦澀難懂的印象。比如相互需求理論和提供曲線,不結合微觀基礎理論分析會覺得理論突兀,結合基礎理論部分學生又無法理解,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的主張是保證課堂教學的緊湊性,只講解核心部分內容,并提供整個理論分析的參考資料供有基礎的學生課外閱讀,并把相關曲線的分析編入習題中,讓學生熟悉它的推導過程。《國際經濟學》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國際貿易理論部分,分成不同的流派,形成不同的觀點,許多派系直到現在仍然在發展充實。教師在進行這幾章內容的備課時,一定要注意分類整理,避免邏輯混亂,并且在同一派系中還有不同分支,觀點不盡相同,一定要注意分析和比較,讓學生在思考中掌握問題要點。其中有幾個理論,諸如貿易保護理論和生命周期理論等,在現代國家的發展中有很好的運用,所以適合結合實際來分析,避免就事論事。否則,學生也會在其它課程里面從另外的角度再次學到這些理論,那么他們就會心存疑慮,認為這些理論描述不一致,很難對理論信服和認可。我們建議教授《國際經濟學》的教師和教授《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師必須有集中備課的習慣,以便于知識的傳承和銜接。關于國際金融理論部分的知識也在講授中的一個難點,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是需要進行講解的,但是該部分與《金融學》和《國際金融》的理論都有所重疊,許多教師甚至直接把備課的內容在這幾門課上重復運用,沒有做到嚴格區分,容易讓學生覺得這些課程重復太多,學起來沒用的假象。在講授該部分內容時,應側重金融知識為貿易知識服務的重要性,國際經濟活動是多重性的活動,實體貿易經濟最終需要貨幣結算和資金流動等一系列的活動來配合完成,這才是《國際經濟學》中編排金融知識的目的。所以金融理論知識的講解一定要跟前面的貿易理論知識結合起來,主要貿易領域資金結算和投融資活動的分析,這樣才能把《國際經濟學》兩部分的內容更好的融合,保持整體性和連貫性。開放經濟政策下的宏觀經濟政策是該課程的又一個難點,這部分內容是宏觀經濟學的延伸和運用,同時也是近幾十年來經濟學者比較集中研究的內容。要引起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布置一些課堂任務,讓同學們下去查詢相關學者取得的成就和經濟政策在不同國家的運用,讓他們主動發現這部分內容的重要性,有了心態上的主動認識再加上課程的講解,對經濟政策的運用和不同國家的比較就可以學得更加透徹。《國際經濟學》的內容眾多,需要選擇和取舍,分清主次,這就需要任課老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因材施教,有的放失,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國際經濟學》教學習題和案例分析的甄別
(一)教學習題方面
《國際經濟學》是一門承上啟下的重要課程,必要的練習是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教學內容,掌握解題思路的手段之一,國外眾多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較多參考資料,但是難易程度不一,需要選擇。諸如在講解提供曲線時,許多教材都在習題中對這個問題以習題形式來分析,但難度比較大。教師可以把這部分內容編入課堂教學中,以課堂思考題的形式直接提出并進行分析解答,可根據課堂反應來判斷講解的深入程度如何。縱觀國內教材,習題編撰比較單一,一般都以簡答或名詞解釋的形式呈現,沒有任何新意,這就需要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習題編寫,融入選擇、判斷以及計算分析等多種題型。比如在講述區域經濟一體化內容時,往年習題集中于問答題型,但講授時可以把中國關于自貿區的政策介紹進去,那么習題編寫時就可以考慮到時事部分,把關于自貿區的內容變成填空、選擇或判斷題,來考察學生在課后是否認真了解了這些經濟時事政策。在講述外匯和匯率時,可從貿易角度講述金融結算方面的知識,那么習題就可以出一些計算分析題,國際經濟活動中不同情形需要用什么匯率結算,怎樣計算和分析等,這樣學生就可以對該問題的應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模型設定
(一)數據性質的選擇
為避免數據收集產生的誤差,本文選取了中國除臺灣、香港、澳門、、上海等以外的29個省份的截面數據來建立模型。并在時間上進行了拓展,采用了《中國統計年鑒2009》《中國統計年鑒2010》《中國統計年鑒2011》中三年全國各省商品房的相關數據。
(二)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以各省商品房平均價格作為被解釋變量Y,選取以下幾個解釋變量作為其影響因素:首先,商品房價格成本的主要構成因素之一就是土地購置費用,當今土地的稀缺性導致了住房價格的不斷上漲,兩者之間為正相關關系。其次,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對商品房價格的影響也是顯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居民的購買能力成正比。經濟適用房以微薄的利潤保障了相對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是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房,因此其對房價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商品房的施工和竣工面積反映了該省商品房市場供應量,由一般需求理論可知,實際需求量是由供給和需求函數共同決定的,與房價在理論上呈負相關關系。最后,由于經濟、社會和政策等方面的差異,使得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房價明顯高于中西部,故引入虛擬變量D1,代表宏觀區位因素。將其它影響因素歸入隨機擾動項μi,設定模型如下:
其中Y為各地區的商品房平均價格(元/平方米);X1為土地購置費(元/平方米);X2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3為經濟適用房銷售面積(萬/平方米);X4為商品房施工面積(萬/平方米);X5為商品房竣工面積(萬/平方米);D1為虛擬變量,中西部取0,東部取1。
二、模型估計
假定所建模型及隨機擾動項ui滿足古典假定,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計得如下回歸結果:
三、模型檢驗
(一)經濟意義檢驗
模型回歸結果說明:在假定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土地購置費、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房竣工面積的增加,會帶來商品房平均價格的上升;經濟適用房銷售面積、商品房施工面積的增加,會使得商品房平均價格下降。虛擬變量的t值顯著,說明區位差異對房價有顯著影響。其中X5的系數與預期不符。
(二)統計檢驗
(1)擬合優度:修正可決系數=0.920616,說明模型對樣本的擬合很好。
(2)F檢驗和t檢驗:由于F=167.2239值較大,說明回歸方程顯著;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為n-9=78時得臨界值為1.991,其中X5不顯著,表明可能存在嚴重多重共線性。
(三)計量經濟學檢驗
1.多重共線性的檢驗與修正
利用Eviews軟件,得各解釋變量的系數相關矩陣,其中X1與X2,X4與X5的相關系數較高,其他不高。采用逐步回歸法來修正,結果得到:
2.異方差的檢驗與修正
首先利用圖示法進行檢驗,從中大致看出e2i隨X1,X2,X4的變動呈增大趨勢,因此模型可能存在異方差。然后采用White檢驗,根據回歸結果得nR2=22.376226,在α=0.05下查x2分布表得臨界值x20.05(4)=9.48773,因nR2=22.376226>x20.05(4)=9.48773,說明原模型存在異方差。最后選用加權最小二乘法進行修正,經過反復嘗試發現以為權數效果最好,結果得到:
3.自相關的檢驗與修正
對樣本量為87、4個解釋變量的模型、1%顯著水平,查DW統計表可知,dL=1.44178,dU=1.58141,模型中dU
綜上所述,根據多重共線性、異方差、自相關的檢驗與修正,得到最終的結果為:
四、政策建議
(一)調控住房供給
房價的供給彈性并不大,反映出我國的房地產供給問題在結構而不在數量。因此,要著力于優化住房供給結構,一是要使住房供給適應需求,二是要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健全住房保障體系。
(二)規范土地供應,合理確定地價
國際法學界一致公認國際法學起源于荷蘭人胡霍·格老秀斯。他把國際法歸入兩個不同的淵源:自然國際法的淵源是理性,實在國際法的淵源是締約國的意志;自然國際法與實在國際法處于兩個不同的體系,它們通過自然法中要求國家遵守條約的唯一橋梁聯系在一起。格老秀斯在國際法研究路徑方面是二元論的研究方法,形成格老秀斯二元論的學派(費德羅斯,1981)。
(二)自然法學派的研究方法
格老秀斯以后國際法學分為純粹的自然法學派和純粹的實在法學派。穆埃爾·普芬道夫是純粹自然法學派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普芬道夫采納了霍布斯的理性自然法學說。他們認為國際法不是實在法,而是自然法,由純粹的理性原則構成,否定條約和國際習慣的效力(費德羅斯,1981)。在法學方法論上自然法學派采取價值判斷的方法和演繹的方法,即從道德、理性、法律良知、自然法則的基礎上推演出整個國際法的體系、規則。自然法學派構建整個國際法體系時運用的是唯心主義先驗的演繹方法和路徑,其致命弱點是整個法學體系的基礎是不可靠、不清晰的。在這種研究方法中,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其想證明的國際法原則和規則。
(三)實在法學派的研究方法
實在國際法學派與自然法學派的理論完全相反,在批評自然法學派的國際法理論的不確定、含糊不清的懷疑聲中,實證主義國際法路徑、方法適應了國際社會發展的需要,逐步取代自然法學派。實在國際法學派繼承了英國學者蘇支的觀點,習慣國際法是國際法中最重要的淵源,它否認自然國際法本身的存在(勞特派特,1989)。實在國際法學派將意志作為國際法理論的基礎,將國際法建立在國際法主體的國家同意的基礎上;它把聯合國《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的規定確定為國際法的淵源,以此徹底與自然法學派劃清界限。各國明示承認的一般或特別國際條約、各國默示承認為法律的國際習慣、各國公認的一般法律原則才能成為國際法原則、規則和規范,實在國際法已經將各國在法律上的確信作為國際法的基本前提;而法學家的理論學說、國際法庭或國內法庭確定的某項規則的司法判例未獲得各國的確信,因此不是國際法的淵源,至多是解釋國際法規則的輔助資料。
(四)第三世界國際法方法
根據占統治地位的實在國際法學派的方法論,發達國家只要堅守以同意和確信為基礎的實在國際法,就可以維持原來的國際法體系,發展中國家提出國際法的新建議,發達國家只要不同意,就沒有新規則產生。為了打破這種不公平、不合理的國際體系和秩序,建立新的國際體系和秩序,發展中國家的國際法學者提出了發展和研究國際法的第三世界路徑和方法。國際法第三世界方法側重于對現代國際法的歐洲中心論進行研究,對其不公平性進行批判,并試圖構建公正、公平的國際法律秩序。國際法第三世界方法是國際法學界的一種新的研究路徑和方法,同時它也是國際法律制度中的一種思想政治運動(李洪峰,2011),其主要特征是它的批判主義方法論。
(五)國際法研究的其他新方法
1.法律的經濟分析方法
法律的經濟分析方法是二戰后法學家將制度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引入法學而產生的,它以效率為中心,分析法律制度的交易成本,論證法律制度的性質、必要性、合理性,將一切法律制度和法律活動納入資源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的價值判斷標準之下,以達到效率最大化的目的(錢弘道,2006)。國際法學者將經濟分析的方法引入國際法的領域(DunoffandTrachtman,1999),使用成本收益分析等經濟學研究方法,使得國際法研究得到技術規范的支持,考慮國際法規則在合理化選擇時,法律經濟分析方法可以集中在相應變量上,提出假設,然后對假設進行合理性論證,這樣使得經濟分析方法可以成為締結條約與國際組織、確定國際權利與義務的互動性的工具。當然,經濟分析方法仍然存在著很多缺陷,這種方法的應用研究尚待深入,但是在國際司法權設置、國際環境保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適用經濟分析方法出現難以量化的困境(潘德勇,2010)。
2.建構主義方法
建構主義是當今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的3個主流學派和主要方法之一。建構主義學派認為:國際結構和國際體系是由一系列的身份和利益的要素組成,如身份、知識、規范、觀念、意識、文化等等,其功能的發揮需要從行為體身份和文化的要素中推導出其“機制”;國際結構(國際體系)就是社會結構、文化結構(劉志云,2009);國際法是一種社會規范,是國際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國際法學派認為,國際法的約束性和合法性來源于自身,來源于道德、理性、人類良知。實在國際法學派認為,國際法的約束性和合法性來自于國際社會成員的認同與確信,來源于制裁。國際法的制裁是非常軟弱的,因此,實在國際法學派有時懷疑國際法是否是法律。自然國際法學派的觀點是先驗主義、形而上學的,缺乏客觀的依據。而實在國際法學派走上了另一個極端,一個國家不能采取功利主義的立場區別對待國際法規則的確信問題。建構主義主張國際結構機制需要從文化要素中推導出來,它有一定的缺陷:正如它的反對者提出的那樣,任何人都能虛構合意的原則和美好的未來,關鍵在于國家如何確信國際法具有法律約束力。建構主義認為國際法的約束力產生于一系列文化要素,如果這些文化的要素,比如羅爾斯的“社會公正”、資源優化配置的“帕累托最優”等規范,能夠被各國所認同,受其約束,那么國際法規則的產生、遵守就不會產生問題。建構主義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它的整體主義的方法,即國際社會整體高于個體。建構主義學派認為,作為“國際機制”的國際法不僅僅規定了國家原則,還規定了國家作為國際行為體的身份,為其設置了國際體系中處理與成員關系的行為規范、判斷標準,提供了外交語言。二是國際法的社會功能(劉志云,2009)。作為“國際機制”的國際法由文化要素推演產生,這個過程需要經過價值判斷和文化比較學習。當今世界是一個由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形成的社會,多元文化與多元價值觀是平等的,應當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以達成共建和諧世界的目標。建構主義學派的整體方法和社會功能對于普遍國際法原則、規則、規范的建立和實施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國際經濟法的研究方法
經濟的全球化使得國際關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國際經濟關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成為國際關系中的重要方面,國際競爭逐步成為經濟的競爭和科技的競爭。而國際經濟交往活動主要通過自然人和法人開展,法律對國際經濟關系的調整出現了很多新情況,因此在國際經濟法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1.國外關于國際經濟法的研究方法
國際經濟法是法學領域的一個新的法律部門,突破了國際法主體只是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范圍,因此出現了經濟的國際法和跨國經濟法的區別。以斯瓦增伯格為代表的經濟的國際法學派,即國際經濟法“狹義說”學派,屬于實在國際法學派,因此其研究方法是實證主義的方法,是歸納方法。20世紀50年代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杰塞普提出了跨國法的新概念。國際經濟法的“跨國說”學派采用經驗主義、實用主義、現實主義、比較法等研究方法,突破國際法與國內法的界限,以跨國法或第三法律秩序的概念概括國際經濟法的研究范圍。
2.主流中國國際經濟法的研究方法
中國國際經濟法的“狹義說”學派秉承國際法規范研究的傳統,在20世紀國際法領域將經濟方面的原則、規則、規范納入傳統的國際法體系,將國際經濟法概括為經濟的國際法。中國國際經濟法學主流學派持“廣義說”,盡管其主張的研究范圍超過“狹義說”,但是中國國際經濟法學,不管是“狹義說”還是“廣義說”,主要采取國際法第三世界批判方法和路徑對國際經濟法律關系進行研究。中國國際經濟法的“狹義說”和“廣義說”均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確立的以布雷頓森林體系為特征的國際經濟秩序是不公正、不公平、不合理的,它建立了以美元為世界通用貨幣的國際貨幣體系,以世界銀行向成員國提供貸款的國際金融體系,以及以無條件、無差別的最惠國待遇和互惠待遇的自由貿易體系;該體系雖然結束了國際經濟的無法律狀態,但是布雷頓森林體系是在絕大多數亞非國家未參加的情況下建立的,未考慮大部分殖民地、附屬國人民的利益(王鐵崖,1981);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美元享有國際貨幣的霸權,對發展中國家緩解國際收支逆差的貸款申請提出苛刻的條件限制,美歐國家通過加權表決制操縱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決策權,市場出現以富欺貧的現象,以無條件互惠、大幅削減關稅的自由貿易體制對于經濟發展水平懸殊的發展中國家顯失公平,往往導致發展中國家國內市場的丟失、民族工業的受害和對外貿易的萎縮,長期殖民主義形成的不合理的國際生產分工體系,使得新獨立的國家仍是畸形經濟的原材料產地,極不公平的國際交換體系使得它們繼續遭受發達國家“賤買貴賣”的掠奪(陳安,1998)。這樣建立的屬于舊的國際經濟秩序是和殖民主義經濟體制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嚴重地妨礙著發展中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它應當為新的國際經濟秩序所替代。因此中國國際經濟法界,包括“狹義說”和“廣義說”均主張主要通過聯合國大會一系列決議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汪暄,1982)。由于“狹義說”試圖建立的國際經濟法體系存在法律淵源的問題,①同時也由于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實力尚不足以舊的國際經濟秩序,因此新的國際經濟秩序仍然停留在文字上,并沒有得到期望的結果。
3.中國國際經濟法研究需要新的路徑和方法
國際法著名學者斯瓦曾伯格在談到國際法的研究方法時說:方法只不過是一些工具,而工具則應該考慮到它們所應用領域的特殊性而采用;考慮不同的研究任務,應考慮對不同的研究任務采用不同的方法。斯瓦曾伯格研究國際法學科的思路在今天對我們研究國際經濟法學仍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20世紀60年代以來,77國集團在聯合國大會、貿發會議等范圍內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與美歐發達國家發生了長期的對峙,國際社會已經出現了南北關系的高度分裂。雖然美國次貸危機、歐債危機之后,西方發達國家維持原有國際經濟體系已經力不從心,權利逐步從7國集團轉向20國集團,但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三駕馬車的舊的國際經濟體系依然占據統治地位,金磚五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實力還不足以撼動現有的國際經濟秩序,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國際經濟格局和國際經濟實力對比的現實需要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采取合作博弈的新路徑,改造現有國際經濟體系和秩序。中國國際經濟法學不能一味地采取批判主義立場,這種方法不能有效地解決現有國際經濟體系中存在的南北嚴重對立,美國和西方國家主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中國不僅僅要批評,更重要的是正面提出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的觀點、體制和方案,以及提出適當的策略、路徑和行動方案,主導國際經濟體制和秩序的發展方向。當代國際法的產生有3條路徑,其一由締結國際條約的方式產生,其二由國際習慣的方式產生,其三由公認的一般法律原則而產生。在當前國際經濟關系面臨南北觀點嚴重對立、國際社會嚴重分化的情勢下,通過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產生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均能接受的新的國際經濟法規則是不可能的。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應當運用西方國家慣用的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國際經濟倫理,占領國際倫理道德的制高點,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體系的建設性方案,走一條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新路徑——建構主義的道路。這條建構主義道路就是依據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國際經濟倫理、各文明國家普遍承認的一般法律原則,建立新的、普適性的國際經濟法規則。
三、中國國際經濟法學的建構主義道路
只要國際經濟法以同意作為唯一的國際法產生的基礎和依據,發展中國家倡導的國際經濟法新體系和新秩序就不可能產生,而原有的國際經濟體系依照一般國際法規則還要繼續適用。建構主義的方法論也許能夠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一條解決以上難題的路徑和方法。建構主義方法論并不否認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有效性,同意和確信應當是當今國際經濟法的基礎,它是物質的、客觀的;建構主義方法論從行為體身份和文化的要素中推導出其“機制”,它是思想意識的、主觀的,但是它能夠構成國際社會普遍同意的思想基礎,在國際社會存在高度分歧的情形下,是國際社會進行溝通的最佳方法和路徑;建構主義不同于自然法學派,其演繹和推理基礎不是虛構的道德、理性、法律良知、自然法則,而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國際經濟倫理;建構主義方法論不同于批評主義方法論,不是一味地批評,不是破壞者,而是合作博弈者,是建設者。
(一)用共同價值觀和國際經濟倫理作為先導占領道德高地
1.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是構建中國國際經濟學的最基本的評價標準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不僅僅是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價值取向,而且它應當成為國際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價值取向。國際經濟規則應當分為兩類,一類是權利界定規則,另一類是交易規則。國際經濟法的權利界定規則已經基本確定:國際社會各國家是平等的、獨立的,它們擁有國家經濟,擁有航行自由、交易自由,擁有平等參與制定國際交易規則的權利。各國開放門戶、自由貿易及自由投資政策、國際貨幣體制等都是交易規則,各國家可以自由選擇參加或不參加。各國參加國際經濟體制,取得經濟利益最大化是主要動機,因此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應當是構建國際經濟體系和秩序的基石。在國際范圍內,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會產生效益,但是由于各國生產要素的分布不平衡,自然稟賦不同,各國在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過程中取得的利益不盡相同,甚至在極端情況下還可能存在不利益的情形,所以,自由的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應當是一般原則,但是還是有必要對個別情況進行調整。按照自由貿易與自由投資的規則,在生產要素和自然稟賦方面具有優勢的國家占領了國際市場,在國際市場交換中取得了較大的收益,而發達國家的政府則通過征收本國企業海外貿易和投資的稅賦獲得巨大收益。但是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對于一般勞務輸出和一般自然人流動是例外,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沒有權利到發達國家就業,沒有資格享受發達國家的高福利,同時發展中國家政府從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征稅取得的收益也十分有限。由于國際社會沒有一個世界政府,不能通過稅收的二次分配機制對國際收益公平分配進行調解,因此國際社會的第一次分配以市場為原則,實行效率優先,而第二次分配就需要以公平來調節。這就是聯合國大會多次通過決議要求發達國家將其國民收入的0.7%援助發展中國家的法理依據。這也是世界貿易組織呼吁其成員在提高產品環保標準、服務貿易等方面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援助和技術支持的法理依據。這就是著名倫理學家羅爾斯的人類社會正義的理論必然的邏輯結論。為了修正國際社會的上述“不公正”,各個國家不能將所有的交易機會交給國際市場,它們需要有所保留,需要在開放市場方面進行利益的平衡。各國遵循“靜態比較優勢”的國際貿易理論,以優勢產業建立國際分工,同時又根據“動態比較優勢”的國際貿易理論,實行保護國內幼稚產業和產業扶持政策,開展國際競爭。各國貿易與投資的市場開放與國民經濟穩定有序發展之間的合作博弈,需要價值倫理標準。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應當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在貿易談判中立場正義性的評判標準。
2.國際經濟倫理是構建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體制的理論先導
國際經濟倫理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觀,是判定跨國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體制道德價值和正當性的標準,是協調各國參與國際經濟活動行為和國際機制正當性的依據。正當的國際經濟體制和機制應當符合以下的國際倫理標準:(1)平等、不歧視平等原則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原則,同樣的原則、同樣的標準必須適用于任何一個國際社會的成員,必須一視同仁。美國要求中國人民幣利率市場化,那么貨幣市場化就應當貫徹到底,其貨幣發行利率也須市場化。各國匯率市場化而貨幣發行和利率無須市場化原則的實質是:美國倚仗美元的實力,通過自由發行美元、控制利率以及強制各國匯率市場化,就可以綁架和操縱國際貨幣體系,違反國際通行的平等和不歧視規則。另外,美國要求其他國家開放市場,卻頻頻向外國企業市場準入痛下“國家安全”封殺令,這種只要本國國家安全、不要他國安全的做法是典型的歧視政策。(2)合作博弈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各國都可以有其合理的訴求,都可以參加國際公平的競爭;各國通過國際分工形成規模經濟而取得競爭優勢,通過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取得比較利益(周鐘,2002)。按照“帕累托最優”和“帕累托次優”的原則,各國展開合作博弈,包括跨國經濟活動和國際規則制定的合作博弈。按照“帕累托次優”的原則,市場主體在尋求利益最大化時可以損人利己,但是不能損人不利己。按照“帕累托最優”的原則,在制定國際規則時,反對國際合作的行為應當受到譴責。(3)投資貿易自由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市場準入是經濟全球化的基本要求,是在世界范圍內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是全世界利益最大化的明智選擇。這個原則不能由于某些國家市場競爭力強時就要全面實施“自由貿易”規則,而某些國家市場競爭能力減弱的領域就要改弦更張,實施所謂“公平貿易”。“貿易投資的自由化”不能為發達國家量身定做。(4)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在國際經濟關系中,市場交換是國際經濟交往主要方式。在自由貿易投資的國際環境中,競爭力較強的國家在跨國經濟活動中取得的比較利益將大于競爭力弱的國家。按照羅爾斯正義論的觀點,競爭力弱的發展中國家同意采納的自由貿易體制為發達國家競爭優勢的企業和產品提供了市場,提供了機會,否則沒有這樣的機會,發達國家就不能從跨國經濟活動中取得巨大的效益和利益,因此發達國家有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經濟技術援助,國際經濟體制和機制的建立,必須重視和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周鐘,2002)。(5)公平競爭自由的國際市場競爭可能產生壟斷,同時市場主體也可能通過卡特爾協議合謀形成壟斷,從而妨礙和消除競爭,阻礙科技進步和損害消費者利益,造成壟斷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國際社會利益的最小化;市場主體也可能通過不公平競爭的手段擾亂國際市場秩序。國際社會必須超越個別大國利益,實行全面的公平競爭的秩序,制定國際競爭規則。
(二)中國關于改革國際經濟體制和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立場和策略
1.改良現有的國際經濟體系或國際經濟秩序
現有的國際經濟體系有重大的歷史進步性,雖然它還存在一系列不公正、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還不具備建立國際經濟新體系和新秩序的實力,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中國的立場不是選擇建立國際經濟新體系、新秩序,而是團結其他金磚國家、其他發展中國家對布雷頓森林體系進行改良。中國可供選擇的目標是:(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當擴大金磚五國和發展中國家的份額,美國和發達國家應當縮小其份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發展中國家救援制定優惠待遇,如果中國的訴求沒有得到滿足,中國可以與其他金磚國家協商成立金磚國家基金,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作為的合理補充;同時美元作為國際貨幣量化寬松政策以及利率政策應當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監督;如果美國同意美元接受國際監督,中國可以同意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如果美國不同意,中國則可以團結其他金磚國家或其他發展中國家伺機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議將特別提款權提升成為真正的國際貨幣。(2)世界銀行應當增加資本金,擴大發展中國家份額;發達國家不同意的話,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有理由成立亞洲開發銀行和金磚銀行。(3)世界貿易組織應當進行改革,不僅把紡織品納入自由貿易的行列,而且農產品、一般勞務輸出、一般自然人流動都應當納入自由貿易、自由流動的行列;對高技術產品不能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自由貿易,否則發展中國家有權將能源、資源、金融、信息產業列入國家安全考慮的范圍;世界貿易組織應當確定一個全體成員都能適用的市場經濟的定義,不能為發達國家量身定做。
2.支持貿易自由化和投資自由化
中國支持貿易自由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國家安全不能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工具,應當將其納入法律約束的范圍;“非市場經濟”的認定不能作為濫用“反傾銷”手段的工具;知識產權保護應當與人類科學技術進步相適應,反對過度保護;支持投資自由化,反對以任意的“國家安全”為借口拒絕外國投資。
3.公正、合理地分配人類的共同財產
在國際經濟法的領域內,我們主張制定交易規則,應當適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而在權利界定方面,則應當適用公平優先的原則。不屬于任何國家所有的海洋(包括北冰洋)、空氣空間(包括溫室氣體排放)、陸地(南極)、外層空間(包括月球、空間軌道)等應當界定為全人類的共同財產,任何國家不能占為己有。人類應當以公平為主兼顧效率的方式予以分配。分配應當“以人為本”,不論膚色、種族、宗教、性別,應一視同仁。國際海底資源、溫室氣體排放額度等方面的分配,應當按照世界人口人均分配。對于地球同步軌道等稀缺資源,應當為后起的發展中國家預留發展的空間。
提高教學質量、改革教學方法是教學中永恒的主題。為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質量和素質的要求,必須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以及創造、創新能力,為自身的持續發展打下基礎;為適應市場經濟對人才的要求,必須培養學生業務經營的實踐能力,以適應工作后面對市場經濟的沖擊和壓力。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教學方法改革的背景和意義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需求強勁,高校人才培養競爭日趨激烈。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國參與國際分工日益廣泛,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我國的經濟已經與世界經濟接軌、融合,市場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強勁。一方面表現在隨著我國入世后外貿產業的蓬勃發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近六年來外貿總額翻了三番多;另一方面,自2005年7月1日我國貿易企業準入實施備案制,外貿業面臨全新的發展機遇,這意味著原來集中在外貿企業出口的大量業務會分散至各生產企業,由各生產企業自營出口,從事國際貿易人員將會有較大需求;同時外國企業的本土化,本國企業的國際化特征已經凸現,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也將大幅度增加,這樣就對相關的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提供了機遇和挑戰,相互間的競爭亦趨激烈,進行教學改革也是適應市場變化的必然選擇。
近二、三十年來,國外職業教育界興起的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模式獲得了新的發展。該模式強調適合給定的職業、職責或任務而言的綜合能力,換言之,就是適應就業的能力。要求產業界參與職業教育的過程,由他們而不是教育部門來決定教育與培訓的內容和方式。能力本位的核心就是根據產業界需求而開發能力標準,采用完全不同于傳統教育的實踐性學習方式,它的課程開發、教學、評價和證書頒發完全是以此為基礎的。而實踐恰恰是這些職業能力形成的基本條件。實踐教學環節能夠為學生提供情境性,一方面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理論再認識,另一方面,幫助學生進行價值體驗和價值判斷。
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課程,采用全過程的模擬,仿真和全真實踐訓練,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一般到特殊,逐步提升學生的外貿業務應用能力,正是我們按照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所做的教學改革努力。
二、當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學生培養標準與社會職業標準存在偏差
順應經濟全球化要求,國際經濟與貿易成為一門被系統化和理論化的專業,學校教育成為了教育的主流,現代企業需要的外貿業務人員主要來源于接受國際經濟與貿易教育的高校畢業生。為此,職業標準成為學生培養標準的主要參照。但由于與社會實踐在某些方面的脫節,目前我國國際經濟與貿易教育的學校培養標準與現代企業要求的職業標準存在相當程度的偏差。
(二)人才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的相互關系問題
不同的大學由于人才培養的目標不同,必然在課程設置的結構和布局上相差很大。按照現行的課程設置,學生得到的大多只是書本知識和離散的技能。不少學生對學校的課程設置感到不滿,認為有些課程內容陳舊,與現實需要嚴重脫節;教師的教學模式過分偏重基本理論的講授,而輕視或忽視應用性的東西。現代社會的人才標準更加強調人才的能力素質和創造性,要求人才具有獲取新信息的能力,具有創新能力、社交能力,還要有協同工作和組織管理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需要由系統的、合理的課程設置來完成。現行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的課程設置一般分為國際貿易理論、實務以及外語能力的專門訓練,這對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是合適的。但是,根據現代教育思想的要求,以訓練學生的技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標準來對照,其課程設置往往是對知識的割裂。在這種課程體系下訓練出來的學生往往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專業英語能力欠缺。有的學生英語八級都通過了,可一張信用證只能看個一知半解。基礎英語能力很強,專業英語能力嚴重欠缺,不能夠在實際業務中正確使用英語工具。
2.商業競爭意識不夠。有的學生畢業后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完成外貿業務流程,卻很少去考慮如何討價還價,如何與競爭對手爭奪市場。也就是說所謂“商場如戰場”的意識并不能夠通過常規的教學課程傳達給學生。
(三)教學模式未能適應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
教師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滿堂灌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仍未改變。而且由于不斷擴大招生,師資的缺乏,大班上課在所難免,這樣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機會越來越少。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相對滯后,學生接受信息量小,方式單一,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率低下。而實踐性課程的設置將會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自主學習過程有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改革成效與特色
由于經濟全球化,市場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不僅表現在量上的增加,也表現在質的方面要求更高。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我們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
《國際貿易實驗》是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設立的一門實踐性專業選修課程。在《國際貿易實驗》的實踐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產品出口為主線,借助網絡工具,通過一筆實際買賣展現進出口業務的全部過程與內容,將真實的交易搬進課堂,對實務課程的知識點和實訓進行了全面整合。這項教學改革先后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多屆學生中試行,效果令人滿意。
教學內容改革。在整個模擬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改變了以往只注重理論教學而輕視實踐教學,只注重單項知識點的講授而輕視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的做法。在通過網絡建立的情景模擬狀況下,把學生以往學習的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函電、貨物運輸與保險、商務談判、報關實務等課程進行融會貫通,變單項知識點的傳授為綜合業務能力的培養。同時我們也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為避免實務理論課程的紙上談兵,通過模擬的實際業務操作,真正讓學生參與其中,做到學以致用。全面的外貿知識的綜合實驗一方面加強了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另一方面又是對學生以往課程學習的檢驗,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反饋給前置課程的教師,很好地促進了教學。
教學方法改革。根據國際貿易實驗課程的特點,教學方法的改革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教師教學的組織;二是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是置于模擬的國際商業環境之下的,設定了出口公司以及經營的特定產品,學生充當出口商,教師充當業務中的其他角色,配合學生完成整筆業務,所以在教學組織上應該說是情景式教學、互動式教學、體驗式教學等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與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法相比,它的優點在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學生也實現了自主式學習、角色式學習和協作式學習的綜合運用,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學組織創新。在國際貿易實驗課程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中,教師和學生都同時具有雙重身份。教師既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又是模擬國際商業環境中的客戶方、銀行、船公司、海關、保險公司等;學生既是教學活動的的接受者,又是模擬國際商業環境中的出口商。教師與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互動的,一方面是教與學的關系,另一方面又存在著業務關系。
四、小結
隨著市場經濟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外貿業務人員要考慮外貿流程中每一個環節的具體操作、與各當事方的溝通以及意外事故的處理等。而學生在校期間缺乏這方面的訓練,使許多學生畢業后不能很快適應市場經濟的沖擊和競爭壓力。為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學生的業務操作能力、溝通能力和意外事故的處理能力等素質的培養已成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基本任務。
全球經濟融合是工業時代以來的普遍規律,英國的產業革命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經濟交融,通過英國產業革命浪潮的傳遞,法、德、美、日先后實現了工業化。但是全球經濟的融合并不總是以和平的方式進行,兩次世界大戰嚴重擾亂了正常融合進程;二戰后德國、日本經濟的重新崛起主要得益于與美國經濟的融合。
中國目前正在經歷一場波瀾壯闊的產業革命,它迅速改變著中國的面貌并給世界經濟融合帶來新的特征和動力。中國每周就會有一座新電站誕生,2004年中國當年電力的增長就相當于英國整個電力市場的總和;近20年中國已有4億人口脫貧;全球人工生產的圣誕樹每10棵中就有8棵來自于中國,1978年以來,全球消費者因購買中國的廉價產品而節省的資金達數千億美元。
中國的經濟有望在和平發展中加深國際融合。世界發達經濟體的經濟發展規律一般首先是內需得到刺激而產生發展,在內需飽和后進而尋求對外的擴張,因而其發展帶有很大的不可逆性,一旦對外擴張遭遇挫折極易引發激烈沖突;而中國相反,中國是在內需潛力尚待積聚的情況下首先發展對外出口,一旦外需飽和或出口受阻,可以回過頭來再開發國內的需求,同時可以再相機進軍國際市場,進退自如,攻防有據,緩沖余地大,沖突不致激化。
如果說發達國家早期是通過掠奪性對外擴張走向國際經濟融合的話,中國則反其道而行之,通過主動對外開放來推動國際經濟的融合,其具體路線圖是:依托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憑借巨大的市場潛力,提供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大力吸引外國的直接投資,積極承接國際的產業轉移,以此開創了國際經濟融合的新模式。
西方對中國這一發展模式的合理詮釋是:全球制造業的轉移帶來了出口訂單向中國的集中,因而推動了中國出口的擴張,同時全球制造業的這種轉移是關注于中國市場本身的長遠發展潛力,因而中國的出口擴張帶有轉向內需開發的可逆性。
二、中國需要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主流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按購買力平價公布的計算結果,中國的經濟總量已占世界生產總值的12.6%,排在美國和歐盟之后。美國和歐盟分別占世界生產總值的21.1%和19.9%;日本約占7%。美國、日本、歐盟約占全球經濟總量的48%,中國融入世界經濟主流主要是加強與這三大經濟體的融合。三大發達經濟體盡管發展模式各有差異,但通過長期的發展和融合,形成了有別于發展中國家的三大共同特征,這正是中國在與世界經濟的深度融合中需要借鑒的方面。
(一)注意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配套
發達經濟體經驗表明,增長是發展的基礎,但增長并不等于發展,發展是一個比增長更為豐富的概念,增長應當服務于發展,沒有發展的增長是沒有意義的。中國盡管經過了多年的快速增長,但是在資源節約、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區域協調等方面仍顯薄弱,全社會沒有獲得應有的更大發展。200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卻占全球的12%。中國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一是誤將增長等同于發展,“發展”這一“硬道理”被曲解。二是對市場經濟有誤解,政府忽略了應該由自己而且只能由自己承擔的“社會”責任。三是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缺乏有效表達和溝通。
(二)處理好外需和內需的關系
發達經濟體普遍重視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日本多年來實施“貿易立國”的方針更是不遺余力,同時他們也普遍建立起了收入增長、福利保障和彈性的匯率機制,內需有穩定的體制框架來保證,因而基本上實現了內外需的協調發展。
隨著全球制造中心轉到亞洲,出口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但內需的過慢增長使得出口的壓力越來越大,推動了貿易順差急升和加劇了國際間的貿易摩擦。中國國內需求疲軟的原因,一是失業人數眾多和工會組織渙散造成工資被普遍壓低,致使居民收入增長緩慢,有效購買力提升受限;二是征地搬遷補償費過低或不到位,農民用土地價差為工業化做著新貢獻,由此損失的收入數倍于傳統意義上的工農業剪刀差;三是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障體系薄弱,各項改革措施加重了人們的支出負擔和對未來的風險預期,投資渠道缺乏,老百姓不得不增加儲蓄和節制消費;四是收入分配差距大,財富有過度向少數人集中的趨勢,大眾性消費缺乏刺激。
(三)對外開放的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知識產權保護是現代經濟面臨的最棘手問題,已成為影響外商新一輪對華投資和技術轉讓的關鍵因素,這是因為,第一,以各種形式表現的知識產權是發達國家經濟最主要的成果,在數字化時代,引人入勝的電影、設計精巧的軟件、拯救生命的藥劑和突破前人的電腦芯片都很難創造,但是復制起來卻毫不費力。發展中國家如不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處于全球“食物鏈”頂端的發達國家未來經濟的發展將會面臨威脅,最終會拖累全球經濟。第二,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中國經濟走向發達的必由之路,如果耗資費力取得的知識產權得不到有效保護,社會就缺乏創新的激情和動力,企業就得不到壯大和發展,企業家精神就難以成長,經濟發展就缺乏后勁,就業增加就難以保證,對外資的依賴就會越來越大,國際競爭力就得不到提升,國際經濟融合中就缺乏主動權。
三、世界需要更好地接納中國經濟
中國是日本、歐盟和美國非常重要的貿易伙伴。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2005年中國GDP已經超過2.2萬億美元,GDP總量位居世界第四,占世界經濟份額約5%,僅次于美國、日本和德國;但人均GDP為1703美元,仍位居世界第110位,中國的城市化率只有43%,中國對海外的投資也僅相當于英法19世紀末的水平。中國的發展將為世界帶來更多機會,世界也需要理性地面對中國的發展,在競爭與合作中實現全球福利最大化。
(一)盡力緩和沖擊的前提下為中國企業提供市場準入
經濟融合中沒有永久的敵友劃分,只有永恒的利益關聯。發達國家在享受中國發展帶來的巨大好處的同時,有三條防線來應對中國經濟的沖擊,一是通過技術和勞工標準筑起普遍門檻,必要時輔之以關稅和以經濟安全為由進行限制;二是充分利用世界貿易組織所賦予的權利,在2008年年底以前繼續對中國的紡織品實施配額限制;三是不急于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以保持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自由,為從容應對贏得更多時間。各國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本無可厚非,關鍵是要考慮到他國的關切,從而實現互利共贏;談判磋商以及由此形成的雙邊、多邊和全球貿易協定是經濟融合的最大保障。
(二)更加有效地進入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