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1 09:58:3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非遺文化傳承的背景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在我國政府部門助推下,我國文化與地區旅游的可用資源有效整合已是文化領域、旅游事業今后長足進步的必然趨向。在此之前,文化、旅游二者資源開發的匹配程度差異明顯,社會各界對我國非遺保護、傳承與地區旅游開發這兩項話題聚焦重視程度同樣稍顯欠缺。但在新形勢下,我國市場經濟近年來的穩定增收,使社會大眾將注意目光落在區域旅游方面。加之我國非遺傳承力度不足,亟需大眾高度關注。因此,將非遺傳承與旅游文創產品二者緊密融合,不僅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大幅提升,還能夠讓我國認識到非遺文化以商業產品這一流動載體大規模傳播主體保護、傳承的現實重要性,使雙方收獲到較為優質的社會、經濟效益。
一、非遺與文創產品關聯性的體現
(一)文化性質。我國非遺文化簡化來講就是將傳統工藝、經驗、精神、意志通過世代相傳的流傳方式傳承至今的傳統文化的集中表現形式。趨向成熟的現代化文創產品應持有基本且濃厚的深刻文化內涵作為進步、優化導向,是可充分體現出鮮明民族、地區特征的獨有文化符號。所以,“文化”也是前沿性文創產品的核心精髓。對此,在某種程度上,二者對于“文化性質”的理解具有一定相似性。(二)特征互補。非遺文化的顯著性特點為“非物質”,主要強調屬性中的非物質性,并注重突出物質本體具備的內涵品質而非外在表現形態,對民族先輩代代傳承下的文化遺產高度尊重其“原始面貌”。然而,將非遺文化引入產品領域運作中,難免需要依托實物載體將其“具化”呈現。而文創產品歸根結底就是流通商品,擁有實際物質特性。在產業運作、發展中,非遺文化可搭載文創產品實現高效宣揚、傳播。同樣,文創產品則可通過融入非遺文化,收獲到藝術、內涵、美觀、文化、精神等多種非物質性質的優良特點[1]。
二、非遺滲透文創產品開發的實踐途徑
(一)分類——直接及間接的應用。根據個體感知事物時運用的多感官,即嗅覺、聽覺、視覺、觸覺、味覺作為判定標準,文創產品富有的文化性創藝元素多半需通過直觀視覺被受眾悉數感知,其產品審美同樣也是視覺美觀鑒賞的動態過程。對此,視覺感、觀賞性強的非遺文化項目更契合被具化為文創產品。當然,還應按照非遺文化具體現況,對其采取恰當性轉變,讓其通過創新再創造實現可利用、可開發價值的獲取。以民間傳統知識為例,創意設計師可以漫畫的表現形式完成文創產品的設計創造,將傳統知識的其他感知方式匯聚于主觀視覺,加強非遺文化的可用、實用程度。(二)定位——內部及外部的調研。非遺屬性的文創產品應兼收并蓄地將非遺文化主旨思想、地區旅游主題項目、文創產品觀賞內涵及實用功能等元素側重“一體化”整合。另外,文創產品需流通于市場,所以還應具有實物商品的性質特點。依托產品設計常規性步驟、流程,非遺文創產品的開發定位還應周全考量現實性社會需要及當地實況。根據“市場外部調研——本土內部調研——文創產品定位”這一系統性、程序化的步驟流程,高質量完成文創產品的市場定位工作。其中外部調研內容可參考以下幾方面,如市場主流浪潮、同類產品、對標消費人群等;而內部調研則需全面考慮政府是否支持、本土大眾支持基數、可用企業資源等[2]。(三)開發——三元主體及一契二融。在推進非遺文創產品開發工作中,項目實施主體應由政府部門、非遺傳承人、產品設計師三方構成。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管理,需將組織統籌、核心管理、方向把控、政策保證等責任逐一落實;非遺傳承人應“扮演”顧問角色,精準控制非遺文化在文創產品設計、開發中的文化內涵平衡點,規避其過度異化這一不良現象發生;產品設計師則應充當“智力主體”,多角度展示自身專業性現代設計主張、能力素養。非遺文創產品的設計應緊緊依靠各項實況,在設計工作中需根據“非遺契合旅游、非遺融入旅游、旅游融合非遺”這種系統方式兼顧思量具體作業方法。其中,“非遺契合旅游”核心意義為當地旅游區域項目主題與本土非遺文化應在地域性、文化性、整體發展規劃等方面持有互相的高度契合,繼而確保非遺文化可沒有阻礙、自然、通暢地結合于文創產品。如英國打造的莎士比亞小鎮,其推出的“莎士產品”就充分體現出了莎士比亞文化遺產完美契合當地旅游事業,使得文創產品可順暢地匹配于當地非遺文化;“非遺融入旅游”的關鍵所在是當地旅游事業當下發展狀態需較為成熟,將非遺文化視為“附加屬性”向地區旅游業、文創產品逐漸滲透。如我國安徽黃山旅游區主推的松樹文化,在該情況下,部分“徽州”文創產品應明確自身“點綴”意義的根本定位。“旅游融合非遺”則恰好“相反”,其基礎含義為當地非遺文化具有較高品牌性、影響力,“風頭”甚至“盛過”本土旅游業的發展。因此,應優先考慮實行資源整合工作,搭配非遺文化科學、合規地開發作業。深挖地區非遺文化蘊含的深刻內涵,將其作為文創產品開發的基本遵循原則。此外,按照當地經濟現況,可思量本土非遺旅游主題項目的多方位策劃。構造出地區專屬的“非遺生態圈”,通過非遺文化“權威性”高效帶動當地旅游事業發展。(四)推廣——單渠道及多渠道。在非遺文創產品的推廣運營方面,需靈活使用各類恰當性資源。謹慎選擇合作企業參與方,將非遺文創產品專線運營公司及時成立。構建出線上、線下兩種形式的產品營銷渠道、平臺,有效拓展產品營銷途徑。而產品營銷平臺可依托規模的實際大小劃定為“聯合營銷平臺、實體專賣店、聯合銷售商鋪、自動售賣機、線上銷售程序”等,為當地創造出結合實況可多選的售賣平臺組合條件、思路;銷售渠道的選擇可同樣可按照規模大小多元選用中間環節,即“生產加工方——產品商——產品批發商——產品零售商——產品消費終端群體”,全方位保障非遺旅游文創產品的流通通暢性,滿足消費群體、文創產品經濟利益、非遺傳承等各現實性需求[3]。
綜上所述,非遺資源作為當地的地域性關鍵文化資源之一,將其深度融合文創產品的系統化開發,實質意義就是通過生產、銷售活動保護非遺文化,面向社會進行大規模的活態傳承。另外,非遺性質的文創產品也是將我國傳統歷史文化與新時代流行主流元素有效銜接的特殊紐帶、橋梁,更是當地的品牌性文化名片。將非遺文創產品高質推廣,可增長地區的文化個性,實現非遺文化與文創產品的聯動、協同、創新發展。對此,工作人員應將深挖地區非遺文化鮮明特點作為非遺文創產品開發工作的基礎落腳點,設計出“別具一格”、非遺傳承觀念強烈、流通性高的文創產品。在保證其市場銷售量的同時,向大眾傳播非遺保護、傳承思想,助推我國文創產品、非遺文化領域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彭黎.非遺傳承與旅游文創產品開發互推策略研究[J].綠色包裝,2020(08):69-73.
持續開展“古夢清泉”侗族文化傳承志愿活動
古夢清泉侗族文化傳承志愿團成立于2014年7月,創始人為南京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優秀校友石賢。她帶領的團隊主要針對貴州從江的侗族文化傳承現狀開展文化志愿幫扶活動,與貴州從江團縣委、縣婦聯合作共建“大學生志愿實踐基地”兩處,以貴州省從江縣西山鎮陡寨村為主要活動地點,創辦“古夢清泉少年侗歌班”,帶領當地留守兒童跟隨老歌師學習侗歌。少年侗歌班項目激起了當地群眾重拾侗歌文化的熱情,被納入從江縣民族宗教事務局“侗族大歌保護項目”。團隊還針對留守兒童問題發起了愛心筆友計劃、援建愛心圖書室、語音故事征集等活動,并通過團隊微信公眾號開展宣傳,受到了校內外愛心人士的積極響應。圍繞侗歌班,團隊還在當地開展了系列公益活動:舉辦公益電影節、給老年人免費攝影、創辦侗族手工公益微店、修復古榕碑亭等。2016年8月,古夢清泉創始人石賢組織籌建了從江縣西山鎮民族文化傳習所,讓侗歌和侗族傳統技藝獲得了良好的常規傳承平臺,充分提升了當地的文化自覺和傳承意識。“推動民族非遺走進課堂”實踐團隊指導教師連續6年組織開展過“非遺進課堂”,2021年,團隊與南京博物院合作,持續開展“館校合作”,推動民族非遺進課堂,內容包括講座、手工藝體驗、文化研討等,并且與學校藝術教育中心合作,開設常態化課程與課堂,開展“名家進課堂”“非遺傳承人走進課堂”,到非遺傳承地開展“實境課堂”等系列活動,在學校“文體增色”戰略中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應有擔當。同時還與西部高校進行聯絡,共同開展線上課堂,開展東西部文化交流活動、文化志愿者活動,實現了互動往來與交流,共同促進了非遺文化的繁榮。
挖掘侗族非遺文化背后的故事
2021年寒假期間,實踐團隊制作了動畫故事《四艾尋歌》。考慮到嗶哩嗶哩、抖音等視頻平臺的受眾人群大都是年輕人,而他們對機械的、教條的、紀錄片式的短視頻興趣很少,這將不利于視頻的推廣和非遺文化的宣傳。因此我們團隊創新性地使用了較為幽默風趣的PPT動畫模式的短視頻,以盡可能適應社會媒體高速發展、更新換代的特征。在視頻故事制作完成后,團隊利用多平臺實時聯動視頻,在抖音、嗶哩嗶哩的視頻制作和是相互協調配合的,并且與微信公眾號“古夢清泉”的推送相一致。
為留守兒童開展“云端支教”與捐贈
“云端支教”是實踐團隊探索的創新性支教方式。實踐團隊成員大多來自外國語學院,團隊成員的語言是優勢,所以團隊將民族非遺故事收集起來,簡化成“兒童版”,繼而進行翻譯,在經過反復打磨后,使之成為適應留守兒童的簡單英語,再進行錄制、配樂。每一集原創非遺故事不超過5分鐘,以確保留守兒童能夠“聽得進、聽得懂”,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識性。“云端支教”還采用了豐富多彩的形式,如錄制一些彈唱的鋼琴曲送給這些小朋友。團隊認為音樂能夠給人帶來希望,也期待貴州的留守兒童能夠感受到音樂和文化的魅力,從而激發其學習的熱情。同時,團隊還面向從江貧困小學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捐贈。如從江縣西山鎮中心小學期待能夠得到體育用品與配套書籍,團隊便聯系了學校體育部,隨即體育部教工黨支部書記馬肇國老師采購了籃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基本體育用品寄送給小學,同時還利用自己是網球專業運動員的優勢,錄制了簡易的“網球教程”贈送給了小學的孩子們,表示了對他們認知網球、熱愛運動的期待。同時,團隊還向西山鎮中心小學捐贈了一批民族文化類和通識文化類的名著,以助力民族地區的學生閱讀文化書籍與名著,推動其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加強非遺傳承陣地建設。開展非遺傳承的中西比較研究實踐團隊收集了20個國家和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措施以及政策,在資料收集過程中,了解到了世界各國對非遺的重視,以及采取的良好舉措、文化背景等,這對于視野的開闊、專業的拓展均有益處。筆者始終以批判的眼光從不同視角去看待“抖音”等大眾傳媒,對其優勢與劣勢進行理性分析,繼而對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在文化研究的自覺中建立了文化自信。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跨文化研究團隊中的指導教師擔任商務孔子學院教師多年,利用這一優勢,團隊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跨文化研究,研究如何將“民族的”轉變為“世界的”,從而實現“用文化溝通世界”,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技術創新
實踐團隊所在的南京財經大學擁有經濟、管理等商科以及大數據、信息技術等理工學科,其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技術創新有著極大的支撐作用。經調研筆者發現,當前民族非遺要想走出世界,就應將“制作技術”轉化為“傳播技術”,即如何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講好非遺故事”,如何挖掘每一件民族非遺產品背后的故事,并用故事吸引市場、用故事傳承文化,而這也是筆者團隊項目的技術創新之處。實踐團隊的成員中有擅長大數據分析以及VR、微視制作的同學,而且在自身的專業之外,筆者對這些當前和未來的“必備技術”充滿熱情,希望能夠借助對該項目的探索與嘗試,真正實現學科與專業的融合,而這也是未來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綜合素養的要求。團隊從優秀校友石賢的臥松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著手,開發線上App,利用最先進的技術“說非遺、講故事、播文化”,探索先進技術融入文化傳播的新方式。
參考文獻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述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民間性、民族性、傳承性、地域性等特點,已有不少項目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1]。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的整理,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永久性的傳承下去,需要獲得更多人的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并且,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因此,藝術類院校針對本地非遺特意組織了挖掘、創新、傳承等活動。將優秀的民俗文化發揚下去,能夠促進國家的向前發展,將生活智慧、人文精神集中起來繼續流傳,其價值難以預估。
二、非遺傳承與創新中藝術類高職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一)地域特質相互契合
藝術類高職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讓他們更好的就業,成就自己的輝煌人生。學校除了培養學生就業能力以外,還要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社會責任感,指引他們更好的突破自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一般情況下,藝術類高職院校會利用自身優勢,強調文化差異以及地域特色,組織個性化的實踐活動,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與地域特質相互契合,因此,不斷穿插在藝術類高職教育教學體系中、團體活動中,就能被學生接受,使其成為實力最強的傳承者。學生們了解了非遺文化,找到了與自己專業基本一致的特色元素,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可以進一步的促進非遺傳承與創新。
(二)融合先天教學條件
以前,藝術類高職教育中的課程設計偏專業化,新課程背景下,第二課堂、選修課程的開設,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考察課程是否具有地域特色,然后,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發揚,這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的最好途徑之一[2]。與專業課程、必修課程相比較,非遺傳承與創新中,應該針對教學的內容進行補充,評價的方式進行轉變,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要比一味灌輸的效果好得多。學生們掌握了非遺技藝,通過實踐活動收集非遺素材,在不斷的考察中,就能提升審美水平,擁有藝術氣質,確保今后的發展更加順利。啟發了學生的自學意識,用非遺文化促進了教學效果的優化,專業教師不妨利用自身優勢,給予學生創作靈感,同時安排好教學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在文化繼承中求得發展,在努力創新中走向成功。
(三)獲得地方政府支持
非遺傳承屬于一種特殊的藝術表達形式,而非遺文化則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流傳下來的稱為藝術技能的東西。保護區域性非遺,地方政府必須發揮重要作用。藝術類高職院校推廣非遺文化的過程中,可以加入工藝類非遺的教學內容,或者說,建立專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體系,確立創新的目標,促進學生廣泛就業。風土人情類的非遺文化,還能帶動地區經濟的平穩增長,地方政府足夠重視它,并且起到關鍵性作用,那么,藝術類高職教育中非遺傳承與創新就會變得更加簡單,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繼而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計劃。
三、非遺傳承與創新中藝術類高職教育改革的建議
(一)充分發揮創新作用
藝術類高職教育階段,是傳播文化、傳授技能的關鍵時期,教師們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學術造詣,在實踐中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可以滿足他們更多的學習需求,從而開拓創新空間,體現創新教育的存在價值。
(二)培養大批人物主體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6)11A-0054-05
六年的學校生活,可以給兒童怎樣的影響?應該給兒童怎樣的滋養?這是我們教書育人首先要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建設的出發點與歸宿。也許,家鄉的一草一木、地域性的傳統文化是促進兒童成長最鮮活的因子。從2010年開始,常州市新北區春江中心小學就利用建在校園里的“春江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這一獨特的資源,開發實施“春江非遺文化”課程。2014年12月,課程基地在常州市課程基地評選中被評為第一名。2015年5月,“春江非遺文化”課程被評定為江蘇省小學特色文化課程。“春江非遺文化”課程的建設促進了學校課程體系的整體架構,促進了學校特色文化的彰顯,促進了師生的共同成長。
一、“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建設的緣由
地處長江之濱的春江鎮,潮平岸闊、物產豐饒、歷史悠久,如何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面的三個“如何”能很好地解釋我們建設“春江非遺文化”課程的緣由,也是我們推進本課程實施的三個導向。
1.學校培育目標如何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
學校從2009年8月建校初就確立了培養“既有民族情懷又有國際視野的有根新人”這一育人目標,課程是實現學校培育目標的主要載體。現有學校課程雖有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但這些傳統文化始終處于學習活動的邊緣,難以對學生產生全面而深入的影響,再加上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選擇適切的內容與方式有一定困難。如何讓課程“好吃又有營養”?我們認為從本地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育人資源,開發“春江非遺文化”課程,讓一屆屆的春江學子懷有深深的家國情懷,應該是可行的。
2.具有多樣成長背景的學生如何形成一種新的歸屬感?
我校的學生有三大來源:第一是原百丈地區的居民子女,他們受著農耕文化的影響;第二是原江心洲拆遷安置居民子女,他們受著漁獵文化的影響;第三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他們成長背景更加多元。三類學生方言不通、習俗不同,在六年的小學學校生活中需要進行文化融合,讓這些春江新居民從小了解春江,吸收春江人民“勤勞、善良、智慧”的品質,從知春江到愛春江,從小培養他們建設春江的情感。若干年后這些新一代春江人必然會在一種新文化力量的凝聚下開創春江美好的明天。
3.豐富獨特的課程資源如何放大自身的育人價值?
學校有一座全省唯一建在校園里的鎮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提供了較為豐富獨特的地域性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如果開發一種綜合性校本課程,將極大提升場館的育人價值。春江鎮本是一個由原來五鄉鎮合并而成的新鎮,鎮政府在2009就提升出“文化興鎮”的建鎮策略。在“文化興鎮”過程中,學校應該有所作為,以一種新文化實現學校培育目標,助推春江鎮的文化發展。學校骨干教師都是原春江五鄉鎮居民,對本地優秀傳統文化理解深刻,為開發實施校本課程提供了強大的師資力量。
二、“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建設的目標
“春江非遺文化”課程雖然只是一門綜合性校本課程,但我們在定位課程建設的目標時卻對它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從本課程的學生核心素養的達成到學校整個課程體系的建構,期望站得高一些、看得遠一些、做得實一些。具體的課程目標為:
一是形成課程實施機制。形成較為規范、成熟的春江非遺文化課程開發、實施和評價的機制。
二是打造課程實踐基地。打造一個全鎮學生學習、傳承春江非遺文化的體驗實踐基地群。
三是彰顯課程整體育人功能。實現學校課程的有效整合,彰顯課程整體育人的功能。
四是實現學生素養提升。實現學生情感素養、人文素養、藝術素養和科學素養的提升,幫助學生實現由知春江到愛春江的情感升華,從而形成建設春江的內驅力。
五是促進教師團隊發展。成就一支具有“春江非遺文化”傳承能力和創生智慧,同時又具有較強課程開發與實施能力的教師團隊。
三、“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建設的舉措
由一個場館到一門課程再到一種特色,這是我們兩年課程建設的歷程,也是對課程建設緣由中三個“如何”的回應。
1.由一個場館的展示到一門課程的建設
學校的育人目標是培養“既有民族情懷又有國際視野的有根新人”,“有根”就是指具有民族情懷和家鄉情結,讓每一個春江學子將來不管身處何地,都能“望得見山、看得到水、記得住鄉愁”。這需要傳統文化的滋養,但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從何處入手?剛開始,我們從常州的歷史文化入手,從中優選具有教育意義的文化元素作為學校“植根”課程的內容,與班隊課、品德與生活課和學生德育活動結合。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由于沒有具體物化資源的支撐,教師說教太多,學生體驗太少,實施效果不理想。2010年初,春江地區進行大規模拆遷安置,我們聯合鎮文化中心把拆遷安置過程中遺棄的體現春江地區特有的農耕、漁獵文化的典型物件收集起來,按照“人文春江”、“兒時玩趣”、“春江人家”、“人生禮俗”、“民間藝術”、“春江農耕”、“長江風情”、“春江故事”八個主題建成了春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從常州歷史文化聚焦于春江非遺文化,重點打造了小講解員社團、舞龍社團、打連響社團、方言社團、唱春社團……。2016年暑期,學校又耗資50多萬,進行了非遺館的升級改造,使之由展示館變為體驗館,同時新建了與非遺課程教學匹配的“開心農場”和“快樂廚房”,創設了非遺體驗長廊、非遺運動區域……,實現了非遺課程資源的傳承與創新。
2.由社團活動的組織到課程整體育人的實現
“春江非遺文化”實現由場館展示、社團活動上升為綜合性校本課程,并與其他課程共同來推動“有根新人”的培育,這是我們推進特色文化建設項目的核心目標。2014年初,學校承擔了區課程頂層設計的實驗項目,圍繞“有根新人”的培育目標,學校整體架構了“閱讀與表達”、“思維與探究”、“品德與生活”、“藝術與審美”、“體育與健康”五大課程群。但如何在課程頂層設計中體現學校特色?學校先后邀請了成尚榮、彭鋼、董洪亮、郝京華、駱冬青、高峰等一批教育專家和高校教授,與全體教師一起進行專題研討,確定開發建設“春江非遺文化”課程。隨后,專家又圍繞“春江非遺文化”課程與學校整個如春課程體系的關系,以及課程的核心素養、性質、內容體系、實施方式、課時、評價等進行了具體指導。學校以課程綱要的撰寫為抓手,對春江非遺文化課程進行整體性架構,為一線老師具體實施本課程提供了明確的路徑。“春江非遺文化”課程綱要的主要內容為:
3.由活動的開展到課堂教學的深入研討
一門課程的教育影響最終要通過教學活動才能輻射到學生身上,這是學校教育的特殊性――教學性所決定的。“春江非遺文化”課程是一門全新的綜合性校本課程,如何突顯它的教學特性?無論是一開始點狀的活動討論還是后來每月一次的全校性系統教學研討,每次活動都提前確定好主題,邀請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市教科院、常州市鐘樓區教育局等單位的課程專家與學校24位非遺課程骨干教師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每次至少由一位教師進行非遺課程教學,以課例研究的方式圍繞非遺課程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的關系、各類課型的教學結構、如何備課、如何開展課堂交往、如何評價等方面進行系統的研究,為課程的育人實效發揮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4.由一門課程的創生到學校特色文化的彰顯
“春江非遺文化”課程是學校的特色課程,只有與其他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相融合才能實現它應有的育人功能。我們除了每周利用地方課程中的一課時進行專門的非遺課程教學外,還向所有學科課程滲透:春江童玩課程向體育課滲透,春江故事向品德與生活課滲透,春江人文地域向綜合實踐課滲透,春江農耕副業向科學課滲透,春江民風美食向德育活動滲透……。同時,我們還努力用春江非遺元素提升改造整個校園環境,學校“春曦園”地面有顯示農耕文化的二十四節氣圖,墻上有體現春江過去與未來的青銅浮雕“長江之春”,“春暉園”和“春華園”景觀中點綴著本地特有的漁船、漁網、石磨、涼亭……這些既是校園非遺景觀,也是兒童們課間休閑玩樂的場所。這樣,“春江非遺文化”就不只是一門校本課程,而且還成為了一種特色、一種文化。
四、“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建設的成果
從2010年10月開始,“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已經實施了6個年頭,從一個場館到一門課程到一種特色再到一種文化,本課程的實施已經滲透到學校課程頂層設計、課程整合實施、課程評價、學科教學、德育活動和課程資源建設的每一個環節之中,春江非遺文化深深影響著每一位師生成長,促進了學校的整體、持續發展。
1.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課程體系
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是課程,在推進“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建設過程中,我們不斷地調整優化整個學校的課程體系,如今學校圍繞“有根新人”的培育目標,構建了“閱讀與表達”、“思維與探究”、“品德與生活”、“藝術與審美”、“體育與健康”、“世界與未來”六大課程群。其中“世界與未來”課程群包括“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和夢想課程,共同指向“有根新人”培育目標的達成。學校課程結構合理,具有鮮明的校本特色,初步形成了“潤澤和融”的課程文化。
2.明晰了“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實施的具體路徑
為了讓“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實施路徑更加清晰,我們邊實踐邊思考,在相關專家與一線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圍繞本課程指向的學生核心素養――情感素養、人文素養、藝術素養和科學素養,形成了“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實施綱要。明確了課程的性質、課程實施的理念、課程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和內容設置,同時也較為詳細地提出了七個方面的課程實施具體建議。為課程的規范實施、科學評價提供了較為具體的實踐路徑。
3.架構了“春江非遺文化”課程的內容體系
我們把“春江非遺文化”化為一個個故事、一次次親歷,每一節課按照“讀―說―試―問―評”的結構進行設計與呈現。還把教材分為長課時教材(40分鐘)和短課時教材(20分鐘)兩類,形成了涵蓋一至六年級的教材內容序列。我們還把“春江非遺文化”課程的實施與學校各類學生活動相整合,形成了全學年共九次的春江非遺文化學生活動序列。
4.積累了課程實施的具體策略
我們通過每月一次的系列教學研討,逐步生成了非遺課程課堂教學模型――“誦、學、議、唱”,初步提煉出了認知互學課型、游學感悟課型、品賞體驗課型、技能展演課型、視頻賞析課型六大課型,同時在非遺課堂教學觀課議課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嘗試。在具體實施中,我們已經成功把“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向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進行滲透;每周三、四、五下午第三節課,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分別上選修課,學生按年段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項目去自由體驗;彩陶、方言、春江美食、傳統游戲、唱春……,這些課程都由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校內教師、民間藝人、家長義工施教,既保證了非遺項目建設的專業性,又充分發揮了學校、社區、家長、校外實踐基地的教育合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豐富了課程評價方式
課程評價的設計是決定一門課程能走多遠的關鍵環節,在具體實踐中,我們從三個維度設計了本課程的實施評價:(1)對課程建設的評價。從學生喜愛程度、課程實施規范性、課程實施成果等方面進行優秀校本課程評選,并給予相應獎勵。(2)對教師發展的評價。通過過程性評價與階段性評價,每學期評出若干“非遺種子教師”并給予相應獎勵,通過評價促進教師專業發展。(3)對學生發展的評價。通過每月、每學期、每學年的“非遺金牌解說員”、“非遺小能手”、“非遺小達人”、“非遺故事王”等評選促進學生四大核心素養的提升。為了充分發揮過程性評價的作用,我們也形成了三個較為成熟的展示性評價平臺:第一是每周五的“如春舞臺”,學生自我申報、自主展示;第二類是與社區和媒體共建的舞臺,挑選精品項目定期展示,旨在弘揚“春江非遺文化”;第三類是每學年一次的“春江非遺文化節”,與六一兒童節整合,全面展示一學年來的課程實施成果。通過三類活動平臺的創設,有力推進了本課程的高質量實施,兒童們也在知非遺學非遺過程中獲得不一樣的成長體驗。
6.提升了課程資源的育人價值
“春江非遺文化”課程項目的實施不僅優化了學校整個課程體系,促進了課程整合實施的深度推進,而且也徹底顛覆了學校硬件建設的理念,學校硬件建設不再隨意、不再被動。目前利用非遺元素建設整個校園,讓景觀含情、讓墻壁說話、讓場館育人,使整個學校成為一個大的春江非遺文化體驗中心的理念正得到切切實實的執行,課程資源不斷優化,更重要的是資源的育人價值得到不斷提升。
一是場館育人。新建了一千多平方米的地球村,這是一個集科技體驗、特色社團活動、標本展示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場館,與“非遺館”相呼應,通過多種多樣的體驗活動促使學生成為既有民族情懷又有國際視野的“有根新人”。把校門口陳舊的櫥窗改換成了具有春江民居風格的文化展示墻,以學校課程建設、學生發展、教師發展三個板塊的內容展示如春教育的自信與自豪。
二是墻壁說話。把原來的陳舊的電子顯示屏改換成為“長江之春”大型青銅浮雕,展示了春江的過去與未來,既體現歷史的厚重又有現代的多元開放,與學校的育人目標相呼應。把原來的鵝卵石路面改換成刻有“二十四節氣圖”的時光大道,展示春江地區“春種秋收”的農耕文化,每個節氣圖都刻有圖案與諺語,學生樂于觀察樂于朗誦,體現了與學生對話的兒童立場和課程資源意識。
三是景觀含情。在校園綠化帶中刻著“仁、誠、勤、孝、善、禮”經典故事沙雕――季札掛劍、程門立雪、臥冰求鯉、鑿壁借光、張良搭鞋,生動演繹著學校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把正對校門的花壇改建成黑色大理石浮雕,一群具有“愛心、善心、慧心”的教師引領著“向陽、向善、向上”的如春學子在長江之水的滋潤下共同成長,隱含了學校師生發展目標。
五、“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建設的困惑
在取得成果的同時,“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建設還存在一些困惑,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如何取舍?
在課程目標的確定上,泰勒早就提出要區別“適合教育滿足的需要”和“適合其他社會機構滿足的需要”。如“唱春”不僅是春江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但對于小學生來說傳承有一定難度,傳承一定要在學校以課程的形式進行嗎?傳承一定是學校教育的責任嗎?我們是不是應該把體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探究學習能力作為課程實施的育人目標?還有其他如春江曲藝的學習、春江方言的學習等,從課程建設角度去思考我們應該放棄什么?突出什么?……學什么從某種意義上講比怎么學更重要,對于課程育人目標的舍取需要一線教師的智慧判斷。
2.如何包容?
(一)京劇視覺元素
京劇是集文學、音樂、美術等多個領域于一體的綜合表演形式,其視覺藝術形象多種多樣,可以分為服飾以及舞臺道具、裝飾這兩種類型。其中服飾涵蓋了服裝和化妝這兩個方面,主要涉及京劇人物的臉譜、服裝以及附屬用品,用于表現京劇角色的人物身份以及性格特點。舞臺道具以及裝飾物品包括文房四寶、燭臺、船槳、馬鞭、各種武器等,同時也涉及到整體的舞臺擺設。例如桌椅是最常見的舞臺裝飾道具之一,結合不同的戲劇情節可以充當不同的用途,像桌、山石、床等。這些視覺元素是組成京劇的重要部分,也是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載體。
(二)非遺文創產品設計中的視覺形象
綜合非遺文創產品設計中的視覺形象來講,主要指的是當消費者針對這一產品進行初步瀏覽時,第一時間可以通過視覺捕捉到的相關元素,例如構圖、形狀、顏色、文字搭配、背景畫面等(張琦、周楊靜、曹藝馨:《中國傳統紋樣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創新應用探索――以南京博物院文創產品為例》,《大眾文藝》2019 年第19 期)。這些元素能夠為消費者評價這款文創產品提供依據,同時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產品設計融合的主要橋梁。通常來講,這些視覺形象可直觀反映該產品的實際用途和設計意義,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再現。近些年,國家大力推動非遺文創產品研發,故宮博物院以及各地的博物館和文化機構均進行了文創產品設計。結合具有歷史文化氣息和底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設計具有實用性的文創產品,不僅能夠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力度,也可以使消費市場內的產品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
(三)京劇視覺元素與文創產品設計的聯系
在京劇表演過程中,蘊含了多種多樣的視覺元素,這些元素具有極強的個性化和獨特性特點。視覺元素和視覺形象之間有著本質上的聯系,在設計非遺文創產品的過程中,為了凸顯京劇的實際內涵和文化寓意,需要將京劇表演中的諸多視覺元素轉化為視覺形象,并且與文創產品的實體結合起來,通過視覺形象來體現產品的實際功能和想要表達的內涵,當這樣的產品流通到消費市場后,不僅能夠提升文化產品的實際價值,也可以有效實現京劇文化的傳揚和發展。在設計文創產品的過程中,挖掘京劇表演中的文化元素,并且將其轉化為視覺形象,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文創產品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京劇視覺元素在非遺文創產品設計中的形象轉化方式
(一)常見的京劇視覺元素
常見的京劇視覺元素通常有以下幾種。首先是京劇臉譜。臉譜是京劇的代表元素,也是觀眾在觀賞過程中能夠非常直觀感觸到的。當人們看到色彩多樣的臉譜時,第一反應便是京劇,因此對京劇來說,臉譜是應用價值最高的視覺形象符號。其次是京劇服飾。京劇服飾按照其功能可以分化成蟒、靠、帔、褶、衣這5 種形態。京劇服飾不僅沉淀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韻味,也表現出極為強烈的視覺美感。再次是京劇頭飾。京劇頭飾也分為多種類別,例如旦角的頭飾有正鳳、偏風、六角花、包頭簾、串蝴蝶、蝴蝶頂花以及泡條等。京劇頭飾涵蓋了繁復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以及極為豐富的文化底蘊,集技藝和精巧于一體,已經成為京劇的主要代表元素。
(二)京劇視覺元素在非遺文創產品設計中的形象轉化方式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15-0199-02
2013年6月,云南紅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國成為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非遺”大國,目前共有45項遺產成功入選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國的“非遺”之路開始于“申遺”,近些年碩果累累,獲得了國際性的廣泛認可。但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起步時間比較晚,大眾對“非遺”這一概念還不熟知,這對我國的“非遺”保護與傳承極其不利。提升大眾對“非遺”的認同度,走由學校影響社會的發展路徑,藝術院校因其專業設置的獨特性而扮演著重要地位。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國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及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我國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它在成為“知識”之前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飲食文化、民間工藝、節慶習俗等,特別是手工技藝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與歷史上先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是先民們在生活中創造的先進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著重要影響。
“非物質文化遺產往往比物質遺產更加重要,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植根于人們所處的時空、周邊環境和人類活動之中,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人類的文化命脈。它包含著人類的情感,蘊藏著人類文化的根源,保留著某種民族文化的原生狀態以及各民族特有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所以,不同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和價值。”可是大眾對“非遺”的不了解,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帶來重重阻礙。我國的“非遺”之路要穩步前進,必須讓“非遺”概念深入人心。相較于國家層面的世界“申遺”,民間的“非遺保護”任重而道遠。國務院從2006年起設定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可看到我國對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的重視日益增強。總理也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結晶。”
二、了解“非遺”是實現“非遺”保護的有效路徑
今天,珍惜和保護文化遺產的境界與能力,已成為國際社會對國民素養的評價標準之一,民眾在生產、生活中不斷加強對文化遺產價值和意義的了解,增強自覺保護意識,進而影響和帶動更多的民眾來關注、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至關重要。今天文化與社會的公共性日益加強,文化遺產不應只是少數專業工作者呵護的對象,不應“鎖在深閨人未識”,而應當融入文化和社會,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進一步詮釋和豐富它的歷史科學藝術和社會價值。作為傳承文化途徑之一的學校教育,在提高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度上肩負著重要的作用。以學校為中心,進而影響社會,這是提升公眾對 “非遺”認同度的一條有效路徑,也是積極響應國家層面對“非遺”保護的號召。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決定:“由文化部牽頭,建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統一協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同時,廣泛吸納有關學術研究機構、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各方面力量共同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三條規定:“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傳統的家族式等非遺傳承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下社會的發展,將非遺傳承納入學校教育體系是必然選擇。藝術院校因專業設置的需求而與非遺文化不謀而合,在普及“非遺”知識方面承擔著重要作用。
“2002 年10月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中國高等院校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研討會’,首次提出了非遺的教育問題。這一時期非遺主要為學界所關注,并開始逐步推進非遺的學科化探索。2004 年,中國簽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國正式進入該組織非遺保護工作體系,意味著非遺開始走出學界,為官方所認同,從此掀起了非遺研究的熱潮。”關于教育在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過程中的作用與意義問題,學界的研究成果已蔚然可觀,如《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當代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新途徑》、《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教育策略》等,但是大部分都是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理論研究,而實踐教學方面的參考內容則知之甚少。
三、提升藝術院校學生非遺保護意識的方法
“在當前中國社會正經歷著重要的經濟轉型,民族民間文化傳統面臨急劇流變和消失的時期,高校作為專門向社會輸送人才的基地,應當繼承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整理、傳承和保護方面,充分發揮大學教育的重要作用。”
如何提升藝術類院校大學生對非遺的認同度,如何提升藝術類院校的大學生對非遺文化的實踐性運用,將切實影響到非遺保護能否行之有效地繼續推行。要提升學生對非遺文化的認同度,就必須提高學生對非遺文化的實踐性參與。因為文化認同不可能建立在抽象的文化共性上,它應當是一種存在于具體的社會生活中的精神上的共鳴,只有在具體的人際交流和情感親和的心理基礎上,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認同。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秘書處負責人塞西爾杜維勒女士曾指出:“《公約》所提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是活遺產:它必須不斷地被相關社區、群體或個人創造、延續、再創造并保存保護,否則就說不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活遺產,源于過去,并在當今和未來予以繼承”。由此可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成離不開其在民族或地區的民眾中代代相傳。要提高學生對非遺文化的感知度,不能僅僅依靠書本知識的“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融入非遺文化之中,唯有親見親歷親感受,才能讓學生切實提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同度。
“大學應當積極創建國家及社會文化遺產事業急需的新學科,為國家文化遺產事業服務;要倡導面向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方位教育傳承的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不僅是一種被長期忽視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進入主流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態文化存在的認識過程。”
(一)構建完善的學科體系,普及非遺基礎知識
藝術院校的課程設置更講求實踐運用,如設計藝術系、音樂舞蹈系及廣播影視系等更加注重學生在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攝影等方面的實際技能。這些專業的知識內容恰好與非遺知識不謀而合。從非遺中汲取相應的知識,將為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帶來極大益處。如音樂專業的學生可以從中國民樂中獲取營養;舞蹈專業的學生可以從各少數民族舞蹈中獲益良多;工藝美術專業的學生也可從傳統的水墨畫、刺繡、織錦等作品中獲取靈感。藝術院校可以從專業課程的設置入手,開設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舞蹈、民間音樂、民間戲劇等非遺基礎課程,為學生了解非遺知識奠定良好基礎。
為提升學生對非遺知識的認同度,授課老師需有良好的專業背景知識,可以邀請有代表性的非遺傳承人為學生授課,組建由高校教師和傳承人構成的非遺教學團隊,結合專業設置的實際需要,編寫適合藝術院校使用的非遺教材,建立非遺課程體系共建機制,開發非遺傳承與保護系列課程,構建完善的非遺教學體系。
(二)充分利用各種校園宣傳平臺,形成獨特的校園非遺文化
藝術學院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可以深入挖掘非遺文化因素,充分調動學院各系部、學生社團以及學院網站、廣播電臺、電視臺、宣傳欄等各種宣傳平臺,對非遺知識做有針對性的專題宣傳。學院網站可開辟非遺專欄,及時更新與非遺相關的國內外最新動態,便于師生及時了解最新的非遺訊息;廣播電臺可充分發揮其校園覆蓋面廣的特征,定時播報非遺領域的相關知識;學生社團活動也可與非遺因素相融;學院各系可針對一些代表性的傳統佳節,打造校園節日文化氛圍,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傳統民俗活動的過程中真切體會非遺魅力。
(三)推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提升學生非遺感知力
充分利用藝術院校的學校資源,挖掘非遺因素,推進可供學生實踐操作的工作室,推行“課堂教學和工作室教學”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搭建校內學生實習實踐平臺,將非遺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融合,為非遺保護與傳承探索可行性發展道路。如川音綿陽藝術學院組建了“陶藝工作室”和“中國繡工作室”。“陶藝工作室”主要開設陶藝傳習課,通過陶藝制作傳承人向設計藝術系學生傳授陶藝制作工藝,為學生提供學習平臺,學生在掌握傳統技藝的過程中,融合現代化理念,設計出新產品,讓古老的陶藝綻放出新的生命力。“中國繡工作室”則通過收集整理國家、省、市各類有代表性的非遺刺繡織錦,為學院師生了解我國民間工藝提供平臺,并聘請各類代表性的刺繡織錦傳承人為學生講學授藝,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感知繡花針的魅力,為培養出刺繡織錦類的設計型應用人才做準備。
(四)立足本土非遺文化,拓展地方性非遺平臺
藝術院校可通過加強與地方政府、文化事業單位及非遺保護中心的溝通交流,整合各種非遺資源,建立合作項目,將學院教育培養目標與地方需求進行有機結合,開展地方性的“非遺活動進校園”,讓藝術院校為地方文化服務,為地方非遺文化保護做貢獻,也帶動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同時以地方文化為中心,逐漸輻射周邊省區文化,讓學院師生深入各省市非遺文化集中地,進行詳盡的田野考察,并搭建相關合作平臺,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實踐平臺。
四、結語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大精深,但大眾對非遺的認識度還急需提高。藝術院校承擔著非遺保護與傳承的重任,完善非遺課程體系建設,普及非遺基礎知識;實現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切感受非遺魅力;提升學生的非遺感知力,同時讓學生將專業知識與非遺知識相融合,為非遺傳承提供新的生命活力;以學校為中心的非遺教育將間接影響社會對非遺的認同度。提升藝術院校學生對非遺的認同度,不僅利于非遺的保護,更能為非遺傳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參考文獻:
[1]鄒啟山.如何認識“非物質遺產”[N].人民日報,2004-05-25(16).
[2]周興茂,周丹.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幾個基本問題――以土家族為例[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7(1):60-65.
[中圖分類號]J52 [文獻標識碼]A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乃至國家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活態遺存。傳統手工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體現了人工造物的智慧與內涵,在發展、傳承中具有自身的獨特價值。
脫胎漆器作為福州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工藝之一,突顯了傳統工藝文化的造物精神。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是在繼承幾千年中國髹漆技藝的基礎上創立的。憑借脫胎成型和表層髹漆的鮮明技藝特點,福州脫胎漆器自1898年以來,先后在五屆世界博覽會上獲獎。2006年,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作為一項傳統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遺讓國人重新認識脫胎漆器技藝,但是申遺不等于有效的保護與傳承。在當今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傳統手工藝如何適應現代的生產生活方式、如何在保護中傳承、如何在傳承中創新,一直是福州脫胎漆器申遺后不斷探索的問題。而在表演藝術、節慶活動類非遺活態化傳承中頗有成效的文化創意旅游,如果與非遺傳統手工藝相融合,是否能找到對雙方都大有裨益的發展模式,這是本文力圖探究的內容。
一、福州脫胎漆器傳承現狀
脫胎漆器出現在清代乾隆年間,它是福州工匠沈紹安還原失傳已久的“夾”古技法,并在手法、材料上有所創新的一種新型漆工藝。福州脫胎漆器以木、泥或石膏塑造器物模型為“胎”模,然后層層裱布刮灰,陰干后打碎或脫離“胎”模成型,故名“脫胎”,接著繼續在胚面上完成髹飾藝術效果。這樣制作而成的福州脫胎漆器,堅固、耐溫、耐腐蝕、不變形干裂、色澤光鮮經久不褪。[1]福州脫胎漆器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輕。不論器物造型如何,其體質都以輕、薄、巧、精取勝。由于大受市場歡迎,一時間福州成為全國漆器的生產中心,“福州脫胎漆器”自此聞名全國。
福州脫胎漆器曾歷經很長時期的輝煌。一方面,舊時作為當地民眾鐘愛的必需品,脫胎漆器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吉祥陳設及宗教造像,都有過較高的產量和銷量;另一方面,外貿的需求也為脫胎漆器的生產提供了頗多發展機會。[1]但隨后,現代化的生活方式讓民眾漸漸遠離傳統民俗,工業化大生產讓塑料制品等新型材料,憑借其低價和便利,占領福州原來的日用品、手工藝品市場,給脫胎漆器帶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工藝產品、工藝技術和傳承人是民間傳統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可或缺、緊密相連的三個必要元素。從這個角度來看福州脫胎漆器的發展現狀,大致呈現以下情形:
(一)產品嘗試推陳出新,但市場化程度不夠
福州脫胎漆器的傳統產品大致可分為實用和欣賞兩大類,包括花瓶、屏風、餐具、茶具、盤、碟、罐等。據20世紀80年代的統計,當時的脫胎漆器共有18類2987種花色品種。脫胎漆器產品門類雖然較全,但由于器形和紋飾的設計缺乏現代感,且造價較高,90年代末期以后,脫胎漆器的生活必需品價值被廉價的現代文化衍生物所代替。福州的兩家國營脫胎漆器廠相繼停產倒閉,脫胎漆器產業開始轉向私人經營,并以小作坊生產形式為主。大部分漆器生產者對自我定位不準,缺乏品牌意識,導致同質化競爭嚴重、精品出產率低。[2]
近年來隨著專業院校對漆藝專業的復興,學院派藝術風格為漆器的現代化轉型帶來一線生機。以“80后”為主的脫胎漆藝新生藝術家、美術院校畢業生為主力軍的工作室,跳出福州脫胎漆器一味的仿古傳承,結合文化創意,迸發出漆與現代生活融合的O計新思路。但是,由于脫胎漆器的制作周期長、工序繁復的特點,再加上藝術創作的時間和智力成本,其價值和價格目前仍只能在小眾的文化圈先流行起來,市場化的道路還舉步維艱。
(二)技藝保護力度不夠,傳承環境有待加強
福州脫胎漆器產業在21世紀以前一直有一套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從生漆煉制、胚胎制作到髹飾工藝,完整的生產鏈和持續的傳承發展使民間工藝保持旺盛生命力。可惜現今脫胎漆器產業鏈幾乎被完全破壞,各個生產環節都面臨著空前的危機。[2]
首先,脫胎漆器所使用的天然大漆原料,要經過加工或精煉才能滿足漆器制作不同工藝需求。目前福州生漆原料制作工廠僅有一家,煉制技術因條件艱苦且耗時,正面臨后繼無人的嚴重危機,一旦煉制技術失傳,脫胎漆器髹飾技術將無法施展。其次,脫胎漆器器形設計制作的技藝缺乏傳承和發展環境。計劃經濟時代,國營的脫胎漆器廠設立設計室和大師工作室,保證專人負責產品設計開發。[2]改革開發初期,也曾經采取獎勵制度來鼓勵技師進行設計創新。市場經濟時代,取代國營企業成為漆器產業主角的私營企業顧不上抓產品設計,很快,大量舊產品器型遭到淘汰,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現在的漆器工坊雖然意識到解決福州脫胎漆器滯銷,必須設計出新,但因為缺乏胎型設計的技術,在器形變化的嘗試上仍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脫胎漆器髹飾技藝雖然相比器形設計,保護和傳承的效果更顯著,然而隨著行業的衰敗、從業人員的不斷分散,全行業工藝水準大大倒退,許多只能運用于漆器髹飾的獨特技法紛紛失傳。而福州的藝術院校漆畫專業的發展則成為髹飾技藝傳承保護的最后一塊圣地,藝術教育者們研習傳統脫胎漆器髹飾技法,并將之運用于漆畫創作,這使福州脫胎漆器髹飾工藝免于全軍覆沒的慘狀,而在漆畫使用范疇外,差不多其他所有髹飾技法種類都面臨極其嚴重的傳承危機。
(三)傳承人培養機制體制改善,傳承人群數量逐年攀升
非遺的保護和傳承說到底,還是人才培養的問題。單靠個別藝術家單薄的力量是不足以讓脫胎漆器技藝傳承并發展的。福州脫胎漆器的制作工序和髹飾技法十分繁復,培養一個漆器工匠至少要五六年時間,使其技術純熟則要十幾年。人才的產出效益低,投資回報周期長,傳承人群的培養的發展必須依靠相應的機制體制,顯然,政府的重視能起到不小的作用。2004年,福州的脫胎漆器從業人員不足2000人,福建工藝美術學校取消了漆器專業,而福建工藝美術研究院也僅存一名漆藝研究專家,幾乎無力生產和研發新的漆器品種。2006年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入選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后,政府的扶持政策使得脫胎漆器行業得到一定發展。2012年,福州獲得“中國脫胎漆藝之都”特色區域榮譽稱號,全市漆藝產業從業人員上升至5萬人。在政府的倡導下,藝術院校也在脫胎漆器傳承人的培養上擔負起重任。閩江學院、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相繼開設漆藝專業,并通過文化部、教育部主辦的脫胎漆器非遺傳承人群培養、漆藝大師班等項目對漆器從業人員進行技能提升。福建藝術職業學院自2015年7月首次舉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培訓班以來,已開展三期培訓,共畢業學員180人。
時至今日,福州脫胎漆器的保護和傳承相比申遺前的狀況,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政府的支持和保護只能是一種助力,脫胎漆器在新時期的傳承和發展還要憑借市場的力量,漆器重回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審美生活、休閑生活才能贏得市場,而旅游文創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產業,與脫胎漆器非遺的發展方向有極高的契合度。
二、旅游文創產業是非遺活化的有益(創新)途徑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其特點是活態流變;突出的是非物質的屬性,更多的是強調不依賴于物質形態而存在的品質。因此,福州脫胎漆器作為一種活態的文化遺產,在對其開發、利用、創新時應保持其與社會同步進化的過程,找到它與當代社會的契合點,發揮其在當代社會中應有的作用,這既是對它最有力的保護,也是保證其發展創新的機會。[3]
旅游文化創意產業也稱旅游文創產業、旅游創意產業,是文化創意在旅游領域的傳承、延伸、集成和重組,代表著高端旅游業態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旅游文創產業的三個特點與脫胎漆器非遺活態化傳承的宗旨是完全契合的:1.文化是創意旅游的根基。[4]文化為創意旅游提供資源,也是創意旅游者出游的動機、消費和體驗的對象。[4]福州脫胎漆器的造物精神是建立在福州先民日常社會文化生活基礎上,是與福州地域的自然、經濟、社會、風俗習慣等有著密切關系的產物。福州脫胎漆器存在于人們的物質、社會和精神生活,脫胎漆器生活器具和仙佛塑像的創造本質上是對福州本地文化的釋與表達。因此,根植于福州文化和民俗的脫胎漆器技藝,可以依托文化創意旅游的形式載體,在旅游活動的文化傳達中實現脫胎漆器傳承的目的。2.互動式學習與體驗是創意旅游的實現路徑和形式。[4]創意旅游強調參與的重要性和交互式的體驗過程,主張旅游者積極參與創造過程,在與從業者、目的地居民的互動中形成獨特的旅游體驗。[4]傳統手工藝類非遺的核心組成部分――制作技藝及其實踐過程,恰好是能實施互動式學習體驗的內容。將脫胎漆器髹飾技藝設計開發為游客的互動體驗項目,能夠擴大脫胎漆器知識技能的受眾面,不失為非遺文化傳播與保護的有益嘗試。3.實現自我發展和目的地社會經濟發展是創意旅游的目標所在。[5]創意旅游能激發旅游者的創意潛能,促進個體個性塑造和自我發展。[4]非遺的保護和傳承需要全民關注和努力,例如,脫胎漆器髹飾技藝非遺文化內涵豐富,創意旅游者在脫胎漆器文創旅游的過程中,可以透過技藝體驗、作品設計或是主題式策劃參與的形式實現自我發展。與此同時,漆器產業與旅游產業經濟效益的同步提升,能夠實現目的地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保護雙贏。
三、脫胎漆器與旅游文創產業融合模式
(一)跨界資源多元整合,打造非遺綜合旅游產品
旅游產業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產業,不框限于六要素的行業范圍,而用創意吸納轉化各類產業資源為旅游資本。跨界融合是創意旅游的普遍特性,為非遺文化與旅游產業的整合滲透提供了基礎。[5]“旅游+非遺+”能突破傳統旅游業和非遺文化產業的各項要素,多元創新、融合發展,實現奇妙的組合變化,多產業形成合力,創造新經濟形態。
例如,“旅游+非遺+博物館”,整合實體博物館空間、虛擬博物館平臺和VR技術,建設展示脫胎漆器髹飾技藝的活態展示館。展示館可在互聯網線上線下同時開放,由器物展示、制作展示、技藝參與體驗、脫胎漆器衍生銷售等幾部分組成。器物展示展現從原材料到成品的脫胎漆器物質形態;制作展示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脫胎漆器制作工藝及其原生態環境;線下技藝參與體驗可讓游客現場參與制作,線上體驗則可借助動漫游戲形式實現;衍生銷售憑借工藝品銷售產生經濟效益,推動脫胎漆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保護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旅游+非遺+教育”,非遺項目本身即承載著遺產文化教育的使命,旅游則可以實現遺產地與非遺傳播對象的對接。由此,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非遺文化資源可以針對不同教育對象,推出多種主題游線路。例如,針對高校的美術專業學生推出“脫胎漆器技藝修學之旅”,從修習專業技能的角度出發,安排大師講座、技藝學習和福州文化行旅等活動項目。針對中小學生推出“脫胎漆器非遺文化體驗游”,組織他們參觀脫胎漆器活態展示館、展示脫胎漆器非遺文化,宣傳非遺保護的途徑和方法,激起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崇敬與熱愛。
“旅游+非遺+互聯網”,互聯網與旅游和非遺的產業融合,可以創造出無限的可能。例如,旅游產業對互聯網、大數據的有效利用,可以實現龐大的旅游消費者客戶資源的分類管理。旅游經營者可以通過網絡渠道集結對非遺文化、脫胎漆器傳統手工藝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人群,并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媒介發展脫胎漆器同好社群,搭建交流的平臺,組織脫胎漆器非遺主題旅游、沙龍活動。其次,脫胎漆器非遺可以與旅游電子商務運營模式融合,在旅游門戶網站建立非遺旅游商品、藝術品商城,在旅游中體驗脫胎漆器非遺文化的魅力,旅游之后還能在線延續購買周期。
(二)依托旅游文創,創造脫胎漆器未來文化遺產
旅游文創產業強調在對現有遺產類旅游資源開發保護的同時,重視創造力的發揮,著眼于未來,創造新的旅游吸引物。福州脫胎漆器在恢復和保護古老技藝的同時,也要關注當下科技發展和人文環境,在設計、技藝和功能領域運用創意,延續文化遺產的生命,給它鮮活的生命力。
我們對脫胎漆器傳統工藝文化的造物精神進行剖析解讀,可以將其內涵詮釋為功用、質美、技藝、本土、傳承、原創、體驗和人本等精神,而這些精神永遠都不會與時代相沖突,只要在秉承它們的前提下,就能不斷創新發展脫胎漆器髹飾技藝文化,并同時為未來儲備當今文化遺存。至于承載的形式,不妨嘗試開發脫胎漆器相關節慶主題旅游產品,把節慶活動培育成展示地區特色的文化名片,既能保證造物精神的延續,又為未來創造出綜合形式的未來非遺。
(三)回歸生活,引領脫胎漆器生活方式旅游消費潮流
創意旅游注重對潛在旅游需求的激發和市場消費潮流的引領,創造新型旅游市場、培育旅游消費群體是創意旅游發展的基本導向。[5]脫胎漆器曾經源于民間生活,又被新的民俗所淘汰。在脫胎漆器蓄勢待發、準備再次回歸生活的時候,旅游文創正是強有力的推手。旅游文創與非遺文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以文化為依托。最新型的旅游產業不僅僅要提品或服務,更要創造一種生活方式,創意旅游的發展思路是以旅游產品創造有效的休閑方式,引領生活方式。脫胎漆器使用的大漆原料天然無毒,制作過程環保節能,成品器皿可持續使用,完全體現環保生態的現代生活理念,古典與當代設計的碰撞嘗試剛好符合中國人新中式的審美訴求。由此可以設計脫胎漆器生活體驗館,展現福州本土生活文化,從衣食住行體驗漆器物質生活,成為旅游看福州的另一扇窗口。
綜上所述,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作為一項寶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保護和傳承應該走活態化傳承的道路。旅游文創產業與福州脫胎漆器在本質上都以文化為依托,且旅游文創產業的三個核心特征與脫胎漆器非遺活態化傳承的宗旨是完全契合的,故我們在此基礎上嘗試提出以脫胎漆器為代表的非遺傳統手工藝與旅游文創產業融合的模式,即通過打造非遺綜合旅游產品、創造脫胎漆器未來文化遺產、回歸生活,引領和塑造旅游消費潮流,為脫胎漆器非遺傳承開辟一條新的路徑。
參考文獻:
[1]陳磊.從民俗文化看福州脫胎漆器[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6(01).
[2]張慧萍.福州脫胎漆器產業困境分析[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3.
社區作為一定地域內的人群共同體,是人們生活和生產的基地,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每個社區自然條件、人口條件、經濟條件、社會條件及歷史文化傳統等不同,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社區文化既滿足了社區居民的需要,也為他們之間的共同活動提供了規則和約束。這為校本課程的開發提供了文化背景和課程資源。
作為傳統漁區,坎門有著豐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漁區文化,經過漫長歲月的滌蕩、沉淀和傳承,留下了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國家級非遺坎門花龍、省級非遺坎門鰲龍魚燈舞和坎門漁民號子、市級非遺坎門貝雕和船模等108項。坎門海洋非遺文化作為重要的資源,具有內涵的豐富性、利用上的便捷性、資源形態的多樣性等特點。豐富的非遺文化既是過去坎門的一個縮影和沉淀,更是今后坎門發展的一筆財富。無論是學校的德育工作還是學科教學,無論是技能的培養還是育人氛圍的營造,均可從中獲得資源的支持。坎門二中是玉環縣一所偏僻的海島農村初中,所在的坎門釣艚社區為玉環著名的漁業社區,漁區文化濃厚且具特色,擁有國家級非遺“坎門花龍”、著名的漁家女俱樂部、“魚龍燈舞”傳承人曾煥祥師傅等。學校與浙江海島特色村――東沙,僅一村之隔,所在社區的百姓長期從事漁業生產,擁有豐富的漁業技能技術,過著獨特的海洋民俗生活。歷史的積淀,使學校所在漁區和周邊社區有著厚重而多彩的海洋文化。借助海洋非遺的載體,聯合船模館、海洋氣象站、浙江省文化村東沙海島村等,挖掘多種地方資源,為學校進行海洋文化特色校園創建和校本課程的開發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二、校本課程開發要和學校特色發展相結合
教育的本質是育人,建構什么樣的學校,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是辦學理念的核心內容。學校的辦學理念是通過課程來實施的。而校本課程建設是學校發展的著力點。校本課程的實施,可以彰顯學校的文化品位,突出學校的辦學特色,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
為了傳承當地的海洋文化,坎門二中在挖掘海洋文化資源、培育海洋文化意識方面有著獨樹一幟的特點。學校圍繞“以素質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思路,從學校實際狀況出發,結合學校所在社區、漁區文化和本校學生的身心特點,積極響應“國家、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號召,深入挖掘坎門漁區的地方文化,開發校本課程,引導學生了解、學習和傳承坎門地方文化,開展傳承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文化,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增加校園藝術氛圍,提升學生綜合素養,進一步落實課改精神和強化學校辦學特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學校成功申報了“浙江省非物質文化傳承教學基地”和中國教育學會“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首批試點學校,以此為平臺,提高學校品牌影響力,擴大海洋民俗文化及相關海洋知識的普及面。
三、校本課程開發要和學校教育科研相結合
教育科研是探索和認識教育本質及規律的重要途徑。教育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只有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去了解、分析、研究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逐步探索、揭示、掌握教育規律,才能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益。教育科研是提升學校品質的關鍵,同時,也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師只有在工作中邊實踐,邊反思,邊總結,邊提升,才能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坎門二中用科研來促進學校的海洋文化特色發展,已逐步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科研管理機制,明確了以校長、副校長、非遺傳承辦公室和教科室主任為首的教育科研領導小組,由專人統一管理科研工作,并確定了每個課題的負責人與核心組成員。學校承擔的課題有浙江省規劃課題《魚龍舞動青春――坎門海洋非遺文化進校園的實踐研究》,臺州市重點課題《“坎門魚龍燈舞”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探索》,臺州市規劃課題《以坎門漁民畫為載體的初中美術地方課程開發的探索》,玉環縣規劃課題《以玉環漁民號子為題材開發初中音樂地方課程的實踐研究》。學校的科研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檢查、有總結、有行政管理和科研經費保障,檔案齊全。學校力求在課題的引領下,以科研帶動校本課程的開發,獲得更高水平的發展。
四、校本課程開發要和特色社團創建相結合
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關注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對課程的需求,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是課程建設的出發點。學生社團是在自愿基礎上自發組織而成、按照章程自主開展活動的學生群眾組織。社團活動課程化,既深化了學校社團的內涵,又豐富了課程,彰顯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興趣得到引導和升華。
坎門二中通過社團活動、特色課程雙軌并行,帶動學科的滲透,開發出相應的校本課程,實現海洋非遺文化的教育價值。學校自2012年起創建了非遺傳承特色社團,傳承海洋非遺文化。主要的非遺傳承社團有魚龍燈社團、海樂社團和美技社團。學校教導處結合豐富的坎門海洋非遺資源和地方傳統文化,制訂了校本課程開設計劃和社團活動時間安排表,一學期按18周進行。每學期,每個社團都有相應的主要傳承的非遺項目,開展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社團活動,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坎門二中實施的校本課程有“坎門魚龍燈舞”“坎門漁民畫”和“玉環漁民號子”,其中“坎門魚龍燈舞”被評為浙江省第二批精品課程。學校還編寫了海洋讀本《海洋防災》《韻味坎門――坎門鄉土文化及海洋知識讀本》和鄉土非遺傳承宣傳冊等。
“非遺進校園”校本課程的授課有相應的教學內容和進程,比如魚龍燈舞主要有五大單元組成:“魚龍出宮”“串游四海”“激流勇進”“蛟龍戲珠”“魚躍龍門”。每一單元又分龍燈舞和魚燈舞的動作要領和來源說明,集歷史與動作為一體;每節課前,指導教師都認真準備,保證教學有序進行。學校還聘請有多年“魚龍燈舞”、漁民號子排練經驗的民間藝人曾煥祥作為課程指導顧問,確保“非遺進校園”的有效開展。
五、校本課程開發要和師生實際情況相結合
學校文化是課程,教育活動是課程,教師行為也是課程,學校的一切因素都應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一部分。從教師角度看,課程是專業化發展的內、外部動力的統一體。鐘啟泉教授說:教師即課程。從學生角度來說,課程是機會――全面發展與個性成長的機會。有什么樣的課程,就有什么樣的機會。校本課程開發要滿足學生的需求,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基本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充分發揮其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作用,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特長和個性。
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為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歷史機遇,發揮好“橋頭堡”作用,在“十四五”中展現新作為,作好“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為主的非遺文化產業文章,建議發展壯大我區非遺產業良好基礎,依托位于安富街道的**陶文化創意產業園、**高新區廣富工業園將我區打造成為文、產、旅融合發展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化創意產業中心。通過做大做強“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非遺文化創意產業,吸引、輻射帶動瀘、內、榮、永及川渝周邊等地非遺資源集聚,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首個以弘揚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傳統工藝美術、現代創意產業等協同發展的百億級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推動我區逐步打造成為雙城經濟圈文化創意產業孵化中心、展示交流中心、人才集聚中心、非遺傳承中心、文旅集散中心,為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建立一條文化連接紐帶,持續推動雙城經濟圈傳統文化產業提檔升級,不斷提升成渝地區文化產業發展水平和互聯互通水平。
一、文創產業相關背景
(一)文化創意產業是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強調一種主體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個人(團隊)通過技術、創意和產業化的方式,開發和營銷知識產權的行業。
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件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創意產業作為知識密集的新興領域,已經成為當今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重要產業。
(二)文化創意產業中心是以文化根基的新園區
創意產業中心作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具體載體,其形成包括四個基本條件:一要有與文化相關聯的、產業規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區域,二要有鮮明的文化形象,三要有包括生產、發行、消費于一體的文化產業鏈,四要有集生產、交易、休閑、居住為一體的多種功能。
(三)發展理念
文化創意產業具有文化性、創意性、產業性三個基本特點。根據**的具體情況和特點,建設文創產業中心路徑的發展理念應該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即:落實以人為本的基本精神,遵循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基本規律,尋求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圍繞上述基本要求,**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的發展理念為:綠色、智慧、活力。
綠色主要是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始終要保護好當地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做到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在項目的設置和開發上走生態優美、節能低碳之路。
智慧主要是指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時代潮流與傳統技術的有機結合,在項目的設置和開發上注重搭建創意經濟的平臺,把集聚創意人才和產業作為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活力主要是指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遵循市場經濟的決定性作用,逐步形成和壯大文化創意的產業鏈,形成新的文化創意產業聚集群,為**的經濟和社會的轉型升級打造新的發展引擎。
二、**打造雙城經濟圈文創產業中心發展優勢
我區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特別是安富境內陶產業和陶文化在全市乃至川渝兩地范圍內一枝獨秀,具有建設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的良好條件。
(一) 深厚的文化優勢
**素來有“海棠香國”的美譽,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資源豐富。特色文化、特色產品、特色產業方興未艾,陶器、折扇、夏布等已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且產業鏈相對完整,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
(二) 獨特的品牌優勢
安富是中國的三大陶都,是中國四大名陶的主產地,陶業發展歷史悠久。數百年來陶文化從未間斷,是川渝兩地不可多得的陶文化重鎮。2010年,**陶制作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陶列入重慶首屆“巴渝十二品”。
安富作為川渝兩地陸路要沖,是巴蜀文化的交流融合地,生態環境優美,人文資源豐富。辛亥文化、抗戰文化、蘭草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多種文化元素相互交織,五里長街、燒酒房、寨子山、鴉嶼河、生態園等多種文化載體相輔相成,具有建設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的先天優勢。
(三) 蓬勃的產業優勢
近年來,**把非遺文化產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的保護傳承,而且實現良好的開發利用,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讓產業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成功打造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處,重慶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處、示范基地4處,重慶市級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6處、非遺傳承教育基地7處,區級非遺傳承教育基地14處。
(四) 便捷的區位優勢
**是重慶的“西大門”,正好處于成都、重慶兩個特大城市的“一小時經濟圈內”,是成渝經濟區腹心地帶的一個重要戰略支撐點,具有“東西傳遞”、“雙向開發”的獨特區位優勢,是成渝合作的“橋頭堡”,不僅可以直接輻射四川、重慶兩地,還可間接輻射云南、貴州、陜西、湖北、湖南5個省市,輻射人口3.69億人。成渝公路、成渝鐵路和成渝客運專線貫穿境內,成渝客運專線建成通車后,大大縮短了**與成渝兩大中心城市的時空距離(**至重慶20分鐘、至成都40分鐘)。
“潼榮高速公路”在**陶文化創意產業園內開設出口,**陶文化創意產業園距瀘州深水港碼頭50公里,距四川第二大機場—云龍機場僅20公里,往北可融入陜西、山西高速公路網,往南可融入云南、貴州高速公路網,往東可融入湖南、湖北高速路網,地理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與此相對的是,川渝兩地已進入文化消費井噴期,但相關產業或者說集聚產業群還未形成,周邊城市也處于各自為政階段,在打造文化中心工作方面還屬于空白,具有異軍突起的可操作性。
三、存在問題、現狀
(一)現狀
目前,全區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5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30名,區級代表性傳承人388名。吸引區外國家級、省市級大師設立工作室15個,吸引文化創意與經營管理人才1500余名,直接或間接從事文化產業共計7萬余人。非遺文化產業初見雛形,2017年底,文化企業數2500余戶,非遺及關聯產業產值突破100億元,其中三大國家級非遺及關聯產業產值突破50億元,市級和區級非遺項目及關聯產業產值近60億元。
(二)問題:
一是文、產、旅融合發展示范效應未進一步體現;二是文創產業體量小,產品體系單一,價格普遍偏高;三是集聚效應不明顯,我區范圍內的非遺產業分布都較為分散,未形成規模集聚效應;四是人才培養、傳承問題;五是文化多創意少,產品附加值低。
四、關于搶抓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全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的意見建議
1.將“在**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化創意產業中心”或“在**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產、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納入我區“十四五規劃”并爭取納入重慶市“十四五”規劃。
2.加快實現文產旅融合發展。按照筆者的觀點,文化創意產業是一個“接二連三”的產業,既可以是狹義上的文化創意設計、知識版權等相關產業,又可以是將文化創意物化制造出來的相關實體制造業,是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要搭建政企共商新渠道,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企業的主體作用,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構建良好營商環境。一方面政府要鼓勵**本土的企業走出去,組織非遺文化企業和產品亮相國際、國內的各大展會,并給予其一定的財政補貼。另一方面要鼓勵文創類的企業進駐**文創園區,吸引麻織品、陶器、折扇等“老字號”入駐,對入駐園區的企業給予各類補助。二是要創新城市形象傳播方式,要重點考慮年輕化和時尚化的受眾群體,結合年輕人喜愛的傳播方式,利用“抖音”等平臺策劃打造非遺“網紅”,同時深化與主流媒體合作,綜合發揮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作用,探索事件營銷、活動營銷及渠道營銷等旅游營銷方式,增強**文創品牌的影響力。
3.打造雙城經濟圈特色主題活動。以活動為載體,策劃組織周邊市區來榮開展特色文旅活動,提升影響力和美譽度。例如把**陶文化藝術節上升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化藝術節,并成為永久舉辦地,每兩年常態化開展;同時用好國家級綜合實踐基地,常態化開展成渝兩地文化交流、培訓活動,整合現有文化相關技能比賽、交流活動等,將每年一次舉辦的**陶職業技能大賽上升為雙城經濟圈非遺職業技能大賽,持續吸引非遺人才、文化創業產業人才來榮交流、發展。
一、地方文化開發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分析
各個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可以依托音樂教育,本地文化傳承不僅是地方政府以及相關文化部門的任務,同時也是地方教育部門的責任,這也是完善地方基礎教育的重要一環。此外,學校在進行本土音樂文化傳承過程中,需要在培養專業人才、傳承地方語言、民進藝術上發揮重要的功能。從音樂教育上來看,傳統的音樂基礎教育多是以西方音樂教學為主,傳統音樂文化更多是在少量選修課程中了解,而針對地方傳統音樂文化重視程度更是不足。[1]
音樂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自己對本地文化了解,不斷的探究本土音樂的特點,積極的將地方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學當中,積極開發音樂校本教材,日常音樂教學過程中漸漸將優秀本地文化融入到課堂當中,提升學生對本地音樂文化的了解,以實現學生自覺傳承地方文化的教學目的。
根據非遺傳承與保護的路徑來看,將學校音樂教育融入到本土音樂校本課程,這能夠使中學音樂教學的模式、目的、內容對本地非遺文化進行傳承,漸漸讓本地音樂文化成為中心音樂教育的核心教育內容,這不僅補充了中學音樂教育資源,還實現了在校園音樂教育中保護了本地傳統文化的目的,通過教育實驗表示傳承方式的創新才是對傳統文化的有效保護路徑。
我們應該在蘭州市西固區中學積極的開展“軍儺”民間藝術音樂校本課程開發,同時不斷探索本地中學音樂教育發展的創新路徑,拓展本土音樂教學的特色發展路徑,讓音樂課程改革符合地方中學音樂教學的需求,這也讓地方中學成為地方非遺保護與傳承的重要陣地。[2]
二、傳承地方文化背景下中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的策略
(一)本土音樂教材艱澀是提高本土音樂教學質量的基礎
第一,積極的收集本地音樂教材,借鑒編寫經驗,不斷的完善西固區的本土音樂教材。[3]本土音樂教學的編寫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地理環境、生活環境編寫各個類型的教材。
第二,從教學結構上來看,內容編排不單單是重視基礎音樂技能、音樂知識等,還需要包括民俗、地方文化、地理、音樂社會、歷史等更多學科內容,這也成為地方文化傳統特色音樂校本課程開發的核心原則。針對本地傳統文化的內容編制更需要重視鮮活性、易感性,這也音樂美、文化美得體現方式,讓學生更能夠接受傳統文化的新音樂表達形式。教材編寫還需要具備完整性的特點,積極的融合各中音樂類型,教材內容還需要具備多樣性,本土文化音樂表現可以多樣化,在講本地文化音樂表達樂譜話的同時,還需要做到圖文并茂,除了文本教材之外,還可以開發多媒體教材等。[4]
第三,保證音樂校本教材的實踐性與操作性,如今音樂新課標的要求之一就是重視音樂實踐,音樂課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所以不管何種音樂教育都需要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過程,積極的開展學生熱愛的音樂活動,提升學生音樂表現力,從而獲得體驗音樂美的路徑。學生還可以通過音樂藝術實踐獲得相應的音樂表現信息,還可以形成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音樂校本課程資源具備更優秀的資源,這對音樂課程改革也有著重要的作用。音樂校本課程是提升學生興趣的重要方式,而且是提升學生文化結構重要方式,最后音樂校本課程也是學校辦學特色發揮的重要體現。
(二)積極開發新的音像資料
本地文化的音樂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地方非遺音樂文化保護進入到中學音樂課堂但中,也需要重視民間音樂課程的配套建設。[5]音樂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增加更多形式新穎的地方優秀音樂曲目,這對音樂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的開發信得音像資源,但是開發過程中還是需要尊重本地文化的核心內涵,堅持貫徹非遺文化保護的整體、真實、全面原則。例如,學校可以積極組織音樂教師進行本地文化的采風,整體性的有關本地音樂演奏情況,還需要包含演奏的場地與環境,同時哈可以關注有關本地的民歌歌手,進行傳記性的整理,構建具有歷史特色的音像資料,構建網絡平臺進行記載與共享。
本地中學聯合給予校園網絡,構建西固區的音樂資源網絡平臺,不僅為教師與學生提供基本的交流平臺,還可以不斷積累本地文化資源,實現本地非遺資源傳統與保護的動態化網絡共享。
(三)培育本土音樂文化校園環境
作為校園音樂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校園音樂文化環境代表是一種氣氛與精神,這種氛圍與精神能夠很大程度上凝聚人,不斷催人奮進,培育本土音樂文化校園環境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①積極組織課外的本地文化興趣小組,通過校園內部廣播、開設專門的本地文化音樂主題專欄,此外還需要拓展類型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②逐步提升音樂教學水平,逐步形成本校音樂教學特色,提升本校音樂教師的教育水平,為推進本地非遺文化的傳承做出貢獻;③本地文化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讓其熱愛本地文化,自覺的繼承與發揚本地文化,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四)鼓勵學生自主評價
新課程規定人性化,考核標準呈現出較大的彈性和開放度,提倡學生自主評價,讓學生在自主評價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要始終以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學生的每一次過失、用期待的眼神等待學生的每一點進步、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用喜悅的心情去贊許學生的每一份成功。這能極大地激發了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習信心,提高了自主探究、嘗試創新的能力,從而最終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用激趣求異的方法喚起學生學習音樂的動機,自主探究感悟音樂的內涵;在活動中激發創造性思維,拓展創新能力;在創新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在快樂中產生學習音樂的更大興趣和自我創造的強烈欲望。
(五)利用社會音樂資源改進小學音樂校本課程
音樂教師在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組織起來走向社會,讓學生在社會中整理并且搜集大量的音樂資源或讓學生去觀賞一些社會中的演出,使學生的課余時間得到充分利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精神生活,還讓學生對音樂的實踐能力有所提高。
總之,地方文化的校本課程開發有利于調動地方和學校校長、教師的積極性,更好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校更有特色,教師的教學更有特點,學生的發展更有特長,有效地促進學生個體和社會的健康發展。因此,今后我校還要依托姜堰地方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蘊,提高認識,加快地方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和探索的步伐,認真加以規劃,從而促進地方校本課程開發的快速、健康發展,提升學生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范蔚,李寶慶,編著.校本課程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美)霍華德?加德納(HowardGardner)著,沈致隆譯.多元智能[M].新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