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急診護理措施匯總十篇

時間:2023-10-10 10:26:1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幼兒急診護理措施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幼兒急診護理措施

篇(1)

【關鍵詞】嬰幼兒;靜脈輸液;心理;護理

靜脈輸液是一項有創性護理操作,常導致患兒,產生恐懼、不合作等心理應激反應。它不僅對嬰幼兒的生理、心理產生不良影響,而且直接影響治療工作的順利進行。如果患兒與護士配合不佳,更可降低護士工作效率,增加甚至激化護患矛盾。筆者通過對600例門急診輸液嬰幼兒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并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對2010年4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接受門急診靜脈輸液的600例嬰幼兒,年齡1~6歲,其中男323例,女277例,隨機分為觀察組300例,對照組30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46例,急性支氣管炎112例,支氣管肺炎116例,急性胃腸炎109例,其他疾病17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種及靜脈條件方面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均由兩位工作經驗豐富、靜脈穿刺技術熟練且善于與患兒進行溝通的護理人員完成。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觀察組采取語言、非語言交流方式對兒童在靜脈輸液過程中進行心理疏導。包括:①塑造護士美麗形象。護士的形象是護患關系間無言的、潛移默化的溝通手段。美麗形象包括儀表美、語言美、行為美,對職業操守的執著、對患兒的尊重和關愛、服務態度好、技術精湛等。靜脈穿刺時針對患兒的不同特點與其溝通,建立友善、相互信任的感情基礎,取得患兒的主動配合。②輸液前護士熱情接待患兒和家長,親切地稱呼患兒的名字,輕輕地撫摸患兒的頭或手。對于因害怕“打針”疼痛而哭鬧的患兒,護士則和藹、耐心地做他們的思想工作,與其討論動畫片中他們崇拜的英雄,同時鼓勵患兒向他們學習,告訴患兒“打針”并不是他們想象的可怕,就象被蚊子咬了一口那么疼,如果乖的話只要輕輕扎一下就好了。以此淡化患兒的恐懼、怕疼心理。③穿刺完成后對患兒的良好表現給予鼓勵、表揚。

2 嬰幼兒靜脈輸液的心理特點與對策

2.1 心理特點

2.1.1 抗拒心理 由于大部分患兒均有過“打針”時的疼痛經歷,往往一跨進醫院注射室的大門,或看見醫生護士,潛意識就感到害怕,表現為哭鬧、掙扎、逃離、拒絕輸液治療等[1]。

2.1.2 緊張害怕心理 患兒多因不了解注射的方法、經過,或者害怕注射產生疼痛,給其心理帶來巨大壓力,以至于引起不良的心理反應,甚至出現全身冒冷汗、四肢冰冷、惡心、嘔吐、虛脫等現象。

2.1.3 積極心理 多見于學齡期兒童,一般與醫護人員進行交談后,可消除不安心理,表現為安靜、愿與醫務人員交談、好奇、對治療合作等。

2.2 對策

2.2.1 誘導式教育 1-3歲患兒處于心理發育的第一階段,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周圍的事物和人的影響。所以采取誘導式的教育,用鼓勵和贊美的語言取得患兒的信任。在注射時不失時機地鼓勵和贊揚患兒,潛意識地增強患兒的意志力;同時做好患兒家長的解釋工作,取得他們的配合。

2.2.2 轉移式心理疏導 適合3歲以上的患兒,在注射時,護士有意識地轉移患兒的注意力。可用交談的方式,邊詢問患兒的生活、學習情況,并給予正面鼓勵,有意識地轉移和分散患兒的注意力,使其緊張害怕的心理逐漸緩解,達到治療的目的。

2.2.3 增強醫務人員的親和力 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的研究,兒童在就診時,由于緊張和害怕,他們對醫務人員的每一句話都敏感;所以,護士的面部表情、動作、態度和語調等也會影響兒童的情緒和心理變化[2]。在實施心理干預時,護士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有效的溝通技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對提高護理質量有促進作用[3]。因此,護士在輸液時,應和藹、耐心,即使兒童的行為比期望的要差,也不能粗暴指責,以免使其產生畏懼心理。對兒童提出的問題應以真誠友好的態度給予答復。3歲以下的兒童要盡量避免使用“強制措施”,不要給兒童幼小的心靈造成恐怖的治療體驗。3歲以上兒童,因其已有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要采用兒童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逐漸減輕他們的畏懼心理,配合治療。

3 結果

護理干預前后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較(見表1)。觀察組嬰幼兒靜脈輸液一次穿刺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 0.01)。

4 討論

有文獻報道,1~3歲嬰幼兒在面對外界刺激時,恐懼、不合作態度十分明顯,意志力、自覺性和自制力都較差,行為和情緒易受當時外界事物或外部環境的引誘而轉移。靜脈穿刺對患兒來說是接受痛苦的時刻.患兒合作程度,是影響靜脈穿刺成功與否的極其重要因素。門急診輸液室的護士每天都要面對患兒的哭鬧和家長的關注,護士在穿刺時不但要考慮,盡量做到一次成功,還須適度制止患兒的抵觸,所以對穿刺護士的心理會產生較大壓力,嚴重影響穿刺成功率。國外的護理研究表明,對門診輸液患兒進行護理干預是十分有益的,能使患兒處于最佳心理狀態,是接受治療的重要前提。只有做好護理干預,才能使患兒和家長增強對醫院的信賴感和安全感,建立融洽的醫患關系,更好地配合治療,促進疾病痊愈。國內也有學者報道,護士的表情和態度與家長的滿意度密切相關,并在護理管理對策中,提出了應加強護士關于兒童心理特點和患兒家長心理狀態的知識教育。

本文提示,根據兒童的不同心理特點,在穿刺的全過程中,綜合運用多種心理干預方式。如分散患兒對穿刺的注意力;充分調動患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克服恐懼、緊張心理;糾正患兒對護士的錯誤認知,使患兒懂得護士阿姨給他“打針”是為治好他的疾病,消除對護士的敵意等。臨床實踐表明,以上在門急診輸液室,對嬰幼兒靜脈穿刺的心理干預措施,不僅減輕了患兒穿刺時負性情緒的表現,提高了患兒的合作程度和穿刺成功率;而且進一步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 鄭菊芬.嬰幼兒靜脈輸液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護理雜志 2008 :11-12

[2] 霍世英,黃葉莉,楊桂娥,等.住院患兒過度心理反應的院內因素分析及對策.護理雜志.2007,21(7 ): 15-16

篇(2)

急診科是搶救患者生命,展示醫院形象的重要窗口。急診科的全體醫護人員,時刻樹立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從"患者要我服務"轉變為"我主動為患者服務"。隨著我院優質護理服務的深入開展,各科室 將"優質護理服務"推向一個新的臺階。急診科 推出了 特色舉措,自開展以來,全面提升了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

1特色指令服務

我們牢記"時間就是生命,鈴聲就是命令"的職責。出診任務做到"快"、"準"、"好"。做到判斷病情迅速,采取急救措施果斷,用最好的方式將患者病情控制在穩定范圍內。

1.1 針對120出診指令

1.1.1我們接到電話時做到三個準確:聯系電話準確、出診地址準確、判斷病情準確,做到一分鐘接完120指令。

1.1.2出診前做到三個就緒 人員就緒、醫療用品就緒、急救車就緒。做到有令必接,有呼必應,出診迅速。自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以來,我科累計出診車次3000余次,接診指令率100%,在群眾中擁有良好口碑。

1.2針對院外急診指令 因我科工作量大且無規律,突發事故多,還要參加政治性任務或義診等等,我科醫護人員大力倡導奉獻精神:每天手機保持24h通暢,并專門增設24h的急診備戰班,要求急診搶救到位時間不超過5min,機動休息不能離開醫院范圍,遇有重大搶救、特殊事件等突況,只要一個電話10min內必須到位,確保急診護士在第一時間拉得出、救得下、護得好。

1.3針對院內急診指令 在急診科只要撥打120,醫生護士、平車輪椅、搶救藥品立即火速趕往,提供幫助,竭盡全力為患者實施急救處置,爭取最佳的搶救時機,使其轉危為安,從而使家屬滿意、醫院滿意、社會滿意!

2特色接診服務

急診護士要求聽到救護車警笛響,立即向前迎接;看到有車停在急診室門口,主動上前詢問,針對病情立刻展開急救;輸液及平車患者,由護士全程陪同做各種檢查,以及護送患者住院等等。住院前及時與接收科室做好聯系,一來加快了住院速度,降低了轉運風險,同時為患者得到及時、妥善的救治奠定了基礎。

3特色護理服務

3.1特色人性化的護理 我們始終堅持"生命第一"的原則。急危重患者先搶救后掛號,綠色通道保持24h通暢,對于無親人在、無錢、無身份證明的"三無人員",我們做到先檢查、先診斷、先搶救治療,后補辦入院手續并通知家屬及交費,不因費用問題而延誤救治,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減少患者的顧慮,最大限度地給予關懷。

3.2特色親情化的護理 針對急診留觀輸液患者中嬰幼兒輸液占1/3的比例,它要求護士有嫻熟的穿刺技術、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我科從細節入手,主動微笑親切的與患兒打招呼,讓患兒感覺像親人一樣精神放松、放棄抵觸情緒,讓家長倍感信任;由護士幫忙扶住嬰兒,固定好穿刺部位,穿刺時做到"穩"、"準"、"快", 并采取年資高低合理搭配,保證穿刺的成功率。 結合護士分層管理,分配不同病情輕重、護理難度和技術要求的患者的責任護士,危重患者由年資高、能力強的護士負責,體現能級對應。家屬不方便時我們為患兒兌奶粉,把尿,換尿布等,整個過程體現了以人為本,熱情周到,讓家屬倍感親情般的溫暖!

3.3特色細節化護理 寒冬時節,輸液患者常感手涼,我們在走廊放了一個烤火爐為患者取暖,輸液時主動提供熱水袋,使患者在曖手的同時也溫暖了心。為方便患者的需要,還提供多種便民措施,解決患者的需求,把親情服務融入到護理程序的每一個細節,全面提高了留觀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

4創建特色護理隊伍,人人有特色

要想做好優質護理服務,必須要有一支護理水平高、技術精湛的護理隊伍。急診科護理人員以護師以上職稱為主體,占全科護理人員的4/5。其中護師12例,主管護師6例,有8例取得專科護士證書。

4.1加強對護士理論知識的培養 對五年內護士加大三基三嚴、急救知識及技能的培訓力度。每日晨會提問,每周進行專科護士培訓,每月業務學習及護理教學查房。并加強了急救知識、急救預案、急診專科護理常規、患者安全目標、護理核心制度等的學習。

篇(3)

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急診手術患者作為參考組,男52例,女28例,年齡5-62歲,平均年齡(35.66±5.27)歲,手術類型:骨科35例,普外科21例,產科11例,泌尿科13例;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80例急診手術患者作為觀察組,男50例,女30例,年齡6-61歲,平均年齡(36.07±4.63)歲,手術類型:骨科33例,普外科24例,產科10例,泌尿科13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手術類型及床護比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對參考組患者護理隱患發生情況進行分析,觀察其護理風險發生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建立完善全面的管理制度,加強安全管理。比較觀察組與參考組患者急診手術中輸血、用藥錯誤、延誤診治、手術部位感染、輸液等發生情況。

1.3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安全問題發生率為6.3%,參考組患者護理安全問題發生率為30%,數據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一:

篇(4)

兒科急診作為醫院接待重病兒童患者的重要部門,兒科急性病通常具有發病急、來勢猛、病情復雜且變化快的特點。同時由于嬰幼兒抵抗力低且多為高發人群,在看病時,通常有多位家屬陪伴,因此兒科急診室也具有人流量、大,常聚集就診等特點。兒科急診護理工作通常需要根據患兒的病情特點進行護理,但多為靜脈用藥,穿刺難度大,要求護理人員穿刺技術高,應急能力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風險管理是對護理工作中現有和潛在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及具體處理措施的管理程序,本文主要研究了風險管理在兒科急診護理工作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3年5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兒科急診科室進行治療的3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同時選取在我院實施風險管理前2012年9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兒科急診室接受治療的300例患兒作為對照組。患兒年齡分布為3月齡到8周歲,實驗組患兒平均年齡為5.1±1.2歲,對照組患兒平均年齡為5.0±1.1歲;實驗組男性161例,女性139例,對照組男性163例,女性137例。通過對兩組患兒基本資料進行分析,各項資料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建模成功。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而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風險管理,具體風險管理措施如下:

1.2.1 加強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

醫院定期組織兒科急診醫師對護理人員的進行專業技術培訓,整體提高護理人員的急救技能。同時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學習管理知識增強護理風險意識,進一步了解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的作用。護士長要定時組織科里護士,學習和探討關于護理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并開會討論差錯因果及對策。為了是更好的掌握對護理風險的辨別和評估,提高對護理風險的認識。通過教育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培養其敬業精神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強化急診科護士對工作中的風險意識。科室內并建立護理告知制度,嚴格執行對書寫文件封存的規范程序。

1.2.2 加強業務培訓

加強急診科的護理人員專業技術培訓和繼續教育,對護理安全管理保證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提高護理人員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能對護理操作技能嫻熟的操作,切實提高護理質量。制定并組織科內護理人員的業務學習計劃,反復訓練護理專業技能操作技術,加大對護理的執行和考核制度,真正的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要從根本上杜絕護理上的技術性差錯的發生,有效地減少失誤,要力爭做到護理到位,讓患者滿意。

1.3 評價標準

統計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以及輸液外滲、醫患糾紛、藥物錯發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1.4 數據統計

全部資料均由 SPSS13.0 軟件分析 , 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差異不顯著,不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及家屬對兒科急診護理工作滿意情況如下,實驗組非常滿意有197例,滿意的有94例,不滿意的有9例,滿意率達97%;對照組非常滿意的有146例,滿意的有122例,不滿意的有32例,滿意率達89.33%,兩組患者滿意度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

2.2 不良事件發生次數

實驗組輸液外滲發生2例、醫患糾紛發生3例、藥物錯發1例;而對照組輸液外滲發生13例、醫患糾紛發生11例、藥物錯發6例,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次數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

3 結論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只生一個孩子,因此孩子一旦生病,作為家長便會變得焦急萬分,尤其是當孩子患有急性病時,此時兒科急診室護理人員若發生任何差錯,便極容易導致患者家屬的投訴或是出現護患糾紛。而風險管理就就是針對兒科急診室可能現在或可能潛在的風險問題進行分評估析,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同時針對相應的風險與措施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以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同時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本研究通過比較我院在兒科急診室進行風險管理前后的患者滿意度和輸液外滲、醫患糾紛、藥物錯發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結果表明實驗組家屬對兒科急診護理工作滿意要高于對照組,同時實驗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要低于對照組,差異均顯著,p

參考文獻

[1]唐月琴.新時期急診護理工作的隱患及對策[J].中華中西醫雜志,2005,6(1):30.

篇(5)

1 門急診輸液的特點

1.1 復雜性

輸液室是門、急診各科病人接受治療的主要部門 ,是護患關系易產生摩擦和沖突的區域。

1.2 陌生性

輸液病人在輸液室停留時間短,患者多、周轉快,護患關系較為陌生

1.3 特殊性

門急診病人來醫院就診的時間具有不確定性,因此,也就決定了病人輸液時間的不確定

2 門急診輸液室的優化管理措施

2.1 加強護士自身素質訓練,提高服務質量,護士工作為操作過程的行為主體,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慎獨的精神,良好的語言修養等高層次的素質,護士的每項操作都關系到病人安全,加強護理人員人常見病,基礎護理操作的培訓根據年限的不同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訓模式

2.2 加強對藥物知識學習

門診輸液室的藥品種類繁多,且用藥指導已成為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遇到新藥及時向藥房要說明書,了解藥物配伍禁忌,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等,同時在工作中不盲目執行醫囑,而是主動參與,才能防止或減少藥源性疾病和事故的發生,保證藥品使用的安全性[2]。

2.3 告知服務:

接待護士要認真核對藥品并告知病人具體的瓶數,輸液所需的大致時間,使病人心中有數;叮囑病人記住治療時間及治療期間每天需帶的藥品及醫囑治療單,以便于治療。

2.4 設置合理的輸液流程

將輸液流程輸液過程分為5個環節,即:接單核對、擺藥、加藥、輸液、巡視觀察。每個環節相互關聯,每個程序人員相對固定,既明確分工,又相互配合。

2.5 個性化指導

對年老,體弱、嬰幼兒嚴格控制好滴速,尤其是特殊藥物,我們會在輸液瓶上寫“慢”字,以提醒護士及病人注意并告知病人不要擅自調速。

2.6 巡回制度落實到位

排班以科學合理動態調整、優化組合為原則,安排業務能力強、經驗豐富、責任心強、有愛心的護士擔任巡回護士,專門負責輸液巡視,注意輸液過程中的反應[2]。

2.7 注意語言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護士輸液前與病人及時溝通,達到語言安撫的作用,介紹輸液室的環境,使其產生信賴感,同時,使用安慰性語言詢問其病情,有無過敏史和特殊的要求,如對患兒,護士可通過哄、抱等親密接觸使患兒消除恐懼心理,適時對其進行鼓勵、表揚,與患兒建立良好的關系。對于年齡偏大的老年病人,要注意禮貌稱謂以及談話語調和語速,消除緊張情緒,達到心理舒適。輸液中必須沉著、穩健、熟練,快、準、穩一針見血,盡可能減少穿刺中的疼痛刺激帶給病人的不適,達到生理上的舒適感[3]。

3 總結

我科對輸液室進行優化管理后患者的滿意度由91.5%上升到98.2%。只有我們嚴格護理操作規程,嚴格護理查對制度,嚴格的環節質量管理才能確保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繼而提高了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篇(6)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9(c)—0153—03

護理質量管理倡導“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和“零缺陷”理念,但因急診患者發病急、病情重、心理著急等特點,急診科護理人員很難達到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目標。通過及時、主動的服務補救能將服務失誤給醫院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限度,有利于提升患者所感知的服務質量并重新獲得患者的滿意和忠誠[1—2]。本科根據急診服務失誤的類別、患者家屬的反應、補救的效果等實施相應的補救方案[3],有效防范和處理患者及家屬的不滿,收到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3月~2012年6月本科共有護士30名(含規范化護士6名)。年齡22~48歲,30歲以下23名,40歲以上7名;職稱: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7名,護師5名,護士17名;護齡:< 3年17名,3~10年5名,> 10年8名;學歷:碩士1名,本科9名,專科18名,中專2名。2011年3~10月,本科急診患者3.230 2萬人次,搶救689人次,留觀1 798人次,僅采用傳統護理管理;2011年11月~2012年6月,本科急診患者3.120 5萬人次,搶救706人次,留觀1 865人次,在傳統管理基礎上應用護理服務補救理論指導護理質量管理。將2個時期內急診患者數量、搶救人次、留觀人次、護士數量及結構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服務補救的方法

1.2.1 預防補救 (1)建設急診護理安全文化。護士長利用晨會、業務學習、護士會等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侵權法》,分析急診醫療糾紛案例,交流工作中的經驗與體會,加強護士的法制觀念,增強法制意識與風險意識,培養護士的慎獨精神[4]。(2)健全質量控制體系,加強急救儀器設備、藥品的管理。在醫院三級護理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上,科室成立護理質量控制小組,科學分工、團結協作,針對每月存在的安全隱患認真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重點完善急診護理管理制度,設置專人負責急救藥品、器材的維護、保養與管理,確保各類急救藥品、器材數量充足、性能完好。采用APN排班,高職稱、高年資負責危重患者的搶救及檢查每班次護理質量。(3)找出影響護理安全、引發護理糾紛的薄弱環節,鼓勵護士主動報告不良事件,分析急診護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護理隱患,完善多途徑、多渠道的信息反饋途徑,如:通過調查患者、醫生、駕駛員、其他部門人員、“120”指揮中心的意見和建議,加強缺陷控制,加強重點環節(患者的交接、患者檢查、途中轉運、醫囑查對、交接班)、重點人員(新護士、進修護士、實習生、輪轉護士)、重點時段(夜班、交接班、節假日)、重點患者(急危、嬰幼兒、三無人員)的管理。

1.2.2 即時補救 護理服務補救效果的好壞與補救者的補救能力、采取的補救措施以及補救是否主動、及時相關。實施即時補救時,護理人員首先應敏銳地感知是否發生了服務失誤(最好在患者及家屬感知服務失誤之前),分析服務失誤的類型與程度;其次,需評估患者及家屬對服務失誤的感知程度以及對服務補救的期望水平;第三,護理人員應主動、及時實施補救措施(最好不讓患者及家屬感知到護士在實施服務補救)。在實施補救服務時,護士長根據護理人員的性格特征、溝通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等對不同服務失誤類型、程度實施服務補救。一般要求補救能力較強的護士及值班醫師甚至護士長、科主任協助完成難度較大的服務補救。護理人員在補救服務過程中,需與患者及家屬保持良好的溝通,給予患者及家屬充分的理解、尊重,讓其體會到醫務人員在實施急診服務過程中已經盡了最大努力。

1.2.3 事后補救 當護理服務失誤發生后,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服務失誤的嚴重程度向患者或家屬提供事后性補救措施。首先是當事人及補救人員應認同患者的感覺,表現出能從患者的角度看待問題,采取積極溝通而不要過多地同患者、家屬爭論,真誠向患者及家屬道歉,善待患者及家屬;其次,闡明服務失誤后解決問題需要的步驟,醫患雙方隨時保持有效溝通,讓患者及家屬感知服務補救進展等;第三,護士長、科主任或醫院領導根據服務失誤給患者造成的損害給予一定的賠償甚至超值補償;第四,全科護理人員認真總結經驗與教訓,預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1.3 評價方法

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不良事件數量、患者投訴次數、患者滿意度、護士滿意度及同事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篇(7)

中圖分類號 R47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7-0096-02

doi:10.14033/ki.cfmr.2016.27.050

高熱驚厥在兒科急癥中屬于臨床常見病癥,其發病人群多以1~4歲幼兒為主,且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由于臨床中對驚厥病癥的發病時間沒有準確的范圍,長則能達到數分鐘,短則有數秒,一旦發生反復發作狀況,則會使幼兒腦部出現缺氧現象,從而能嚴重影響患兒的智力發育[1]。在臨床治療中,因患兒的年齡較小,對陌生環境會產生排斥,易哭鬧,因此,在救治期間將護理工作應用其中非常重要[2]。為進一步探究小兒高熱驚厥急救護理中應用針對性護理的臨床效果,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急診科接收治療的高熱驚厥患兒84例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時間順序先后對其分組。對照組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齡0.6~3歲,平均(1.8±0.6)歲。觀察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1~4歲,平均(2.2±0.5)歲。在所有患兒中,有36例患有上呼吸道感染,22例患有支氣管炎,26例患有扁桃體炎。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予以對照組常規護理,若患兒出現驚厥發作現象,則需要指導患兒側平臥位,把褲子與衣服迅速解開,讓身體不再受到束縛。此外,急救室內要保證空氣通暢,對患兒的病床予以選擇時,應當盡可能選擇有較高床檔的病床,這樣能避免患兒發生墜落現象。及時清除患兒呼吸道與口腔內的雜物與分泌物,保證呼吸通暢,并把患兒的頭部偏向一側。針對抽搐較為嚴重患兒,則需要在患兒口中放置干凈紗布,防止舌頭被咬傷。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觀察組針對性護理,具體內容如下:由于患有小兒驚厥高熱病癥患者的年齡相對較小,如果發現自身處于一個陌生的環境,則易發生害怕和緊張等負性情緒,再者因身體產生的疼痛,則容易對治療產生排斥。這時,醫護人員可對患兒做摸頭或者輕拍等動作給予患兒安撫,加強與患兒家屬的溝通交流,提高患兒及其家屬的配合度。應用物理降溫等方式,比如溫水拭擦等,對患兒進行皮膚護理。若患兒體溫降低效果不顯著,則需要對患兒予以退熱劑等藥物治療。由于發熱階段能加快患兒體內新陳代謝,而且還會使患兒發生大量出汗現象,針對此現象,在臨床治療期間,需要對潮濕衣物給予及時更換,而且還要對患者采取補液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護理后的臨床效果,護理3 d后檢測兩組患兒的體溫變化,出院后隨訪1年觀察患兒復況。

1.4 評價標準

以小兒高熱驚厥急救護理的相關標準為依據[3],對所有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予以評價。顯效:患兒體溫已恢復正常,且驚厥病癥完全消失,未出現并發癥狀;有效:患兒體溫處于正常狀態,驚厥病癥得到改善,且無并發癥狀;無效:患兒的臨床病癥未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護理后臨床效果比較

經護理,對照組患兒的總有效率為76.19%,明顯低于觀察組患兒的92.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459,P

兩組患兒體溫變化和復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護理3 d后平均體溫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兒科病癥中,高熱驚厥屬于臨床常見且多發病癥,它是指因感染等疾病,導致患兒體溫上升,從而產生驚厥[4]。由于此病癥具有病情重和起病急等特點,易導致患兒出現一系列并發癥,例如:反復抽搐和呼吸困難等,從而能嚴重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所以,針對小兒高熱驚厥病癥,予以有效及時的急救護理與診治尤為重要。

針對性護理的實施,不僅能對驚厥病癥的發生予以抑制,而且還能使患兒大腦神經損傷的發生率降低,所謂針對性護理主要是通過以下幾方面對患兒進行護理,即:飲食和給藥、吸痰和吸氧等,這樣不僅能將患兒腦部供養不足狀況改善,還能避免患兒腦神經因缺氧出現損傷現象,把口腔和呼吸道內的雜物與分泌物清理干凈,可使呼吸保持暢通狀態,降低窒息的發生[5]。為了能改善患兒的病癥狀況,醫護人員可予以患兒應用鎮痛藥。若患兒出現驚厥發作現象,醫護人員可以灌腸方法對患兒應用水合氯醛治療,1 g是最大限度,可使用50 mg/kg。此外,醫護人員還可以建立靜脈通道的方式對患兒予以治療。將急救期間需要使用的藥品準備完善,用留置針實施穿刺時,所選擇的血管要有較好的彈性,以便輸液更暢通[6]。針對病癥反復發作患兒,則需要將20%濃度的甘露醇,以靜脈滴注的方式注入患兒體內,

朱麗萍等[9]的臨床研究報道顯示,針對小兒高熱驚厥病癥,在臨床護理中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急救護理的實施:處理驚厥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驚厥時間長導致患兒顱內出現高壓現象,從而發生腦細胞損傷現象,防治并發癥的產生。醫護人員應當對診斷予以及早明確,實施降溫方法,這樣降低驚厥現象的發生,使患兒的痛苦有所減輕。第二,患兒呼吸保持暢通狀態:如果患兒出現驚厥現象,則需要立即將患兒放平,讓其平躺在床上,并將患兒衣領解開,向一側偏頭,這樣能避免患兒出現嘔吐時,氣管內吸入唾液與污物,導致窒息現象發生,必要時,則需要對患兒實施氣管插管,使其呼吸保持暢通。若患兒的抽搐較為頻繁,則需要在嘴部放置牙墊,避免因抽搐使舌頭被咬傷;若患兒伴有牙關緊閉癥狀,為了能對患兒牙齒予以保護,不能將其牙、嘴強力撬開。第三,對驚厥病癥予以控制:首先,醫護人員可對患兒的人中穴進行掐捏,或者對患兒的涌泉穴和百會穴、合谷穴和內關穴等進行針刺,然后對抽搐患兒及時建立靜脈通道,先是將0.3~0.5 mg/(kg?次)西泮原液注入患兒體內,需要注意的是,此藥物的最大注入劑量不能>10 mg,如果輸液無效,則將灌腸保留,予以水合氯醛10%,可交替使用上述兩種藥物。如果患兒的高熱驚厥病癥是由病毒和細菌導致,可實施抗生素治療,能有效控制感染的擴散。上述研究報道與本次研究報道相符,從結果中可看出,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由此可見,實施緊急有效的護理方法與急救措施,不僅能使急診小兒高熱驚厥病癥的臨床療效提高,而且還能加快患兒病癥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韋|.針對性的急救護理措施在小兒高熱驚厥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醫學信息,2015,28(11):326.

[2]甘軍俠.80例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觀察及護理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1):104-105.

[3]劉雪貞.小兒高熱驚厥的急診護理措施探討[J].吉林醫學,2015,36(15):3373-3374.

[4]房玉輝,付言美.小兒高熱驚厥的急診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299-300.

[5]張春香.56例小兒高熱驚厥患兒臨床分析及護理干預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2):130-131.

[6]張鳳偉,郭秋菊,陳小萌.階段性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0):29-30.

[7]王朝媛.個性化護理預防小兒高熱驚厥復發的效果觀察[J].西南軍醫,2010,12(4):782-783.

篇(8)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4-0184-01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不同創傷成為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成為人們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車禍的發生率在明顯提高。據調查,兒童意外傷害事件中車禍傷占到60%。這對創傷急救技術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做為一名急診科的護士,對病人實施快速、準確的評估與處理是從事危重病護理的護士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但如何對創傷兒童進行處理,這使習慣于成人工作的護士面臨的挑戰【1】。

1 病歷資料

選擇2010年至2013年我院急診科共收治兒童車禍至多發傷16例。年齡2-14歲,平均4.0歲。男性11例,女性5例。其中腹部損傷8例,骨折傷11例,其它外傷3例,其中兩個以上臟器損傷8例,三個部位以上損傷4例。

2 急救原則

2.1 創傷患兒的急救處理步驟:(1)快速初級評估(傷情判斷、初期評價);(2)穩定生命體征(急救處理、緊急復蘇);(3)再次詳細評估(二期評估、再次檢診);(4)初步治療及確定治療[2]。

2.2 評估:嚴重創傷患兒送達急診后,醫護人員立即對意識、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進行監測,評估意識狀態[3]。患兒來診后立即呼叫患兒,判斷意識、頸動脈搏動、生命體征、雙側瞳孔大小,光反射是否存在,面色,末梢循環。經過初步評估,若患兒病情屬急危重癥,應立即進行搶救。如患兒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2.3 心肺腦復蘇:依據美國心臟協會2010版心肺復蘇指南,進行心肺復蘇。對患兒立即進行心臟按壓,位置兩連線的中點,下壓深度胸廓前后徑的1/3,頻率至少100次/分。迅速清理氣道,使用兒童簡易呼吸器支持呼吸,吹氣量以胸廓起伏為準,與胸外按壓比例雙人復蘇15:2,單人復蘇30:2,氧流量10升/分。同時進行氣管內插管,選擇3.0號帶氣囊導管,經口插入10cm,使用簡易呼吸器進行人工呼吸。迅速建立2條靜脈通路,按每公斤體重20ml生理鹽水30-60分鐘輸入,并給予腎上腺素按每公斤體重0.01mg靜脈推入。

2.4 再次評估與治療:在搶救同時,呼叫兒科、ICU、相關科室醫生緊急會診,參與搶救。患兒出現自主呼吸和心率后,在監測生命體征的情況下,迅速提升血壓,補充血容量,做交叉配血。取血進行患兒的血氣分析,如PH小于7.35,說明存在代謝性酸中毒,應給予患兒碳酸氫鈉按每公斤體重1mmol靜脈快速輸入,糾正酸中毒。多科醫生會診與嚴密監測,完善B超、CT、化驗等相關檢查,確定診斷,并提出治療重點。需要立即手術者,在急診科完成術前準備,如完成備皮、胃管、尿管的置入,直入手術室。

3 護理體會

3.1 護士對急救專科技能掌握要熟練。如嬰幼兒的CPR技術、嬰幼兒的靜脈穿刺技術、簡易呼吸器的使用技術、導尿、胃管置管術及配合醫生氣管插管等技術應熟練掌握,以便在搶救中得心應手,提高搶救成功率。平時應加強急救技術的訓練,如科室組織進行心肺復蘇模擬訓練,到兒科進修穿刺技術等,得以提高。

3.2 對于重癥多發創傷的患兒,護士要掌握搶救流程,如迅速評估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路,包扎、止血、液體復蘇等,做到與醫生分工明確,密切配合。科室定期組織學習,請外科醫生、兒科醫生講解專業知識,提高護士的知識水平。

3.3 急診科護士要了解藥理學知識,如腎上腺素、多巴胺等急救藥品的規格、用法、用量等,以及副作用,療效觀察等,做到準確用藥,及時根據病情調整用量。科室利用早交班時間進行提問,提問用藥常識,并定期進行考試,使護士能牢固掌握藥理學知識。

3.4 做好物品管理,使搶救物品完好率100%。如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等,保證電量充足,性能完好;除成人用品外,還應準備好兒童用的搶救用物,如各種型號的氣管插管、胃管、導尿管、吸痰管,簡易呼吸器等,物品在有效期,并保證性能完好,以便在應急情況下能夠順利使用。急救護士每班檢查儀器設備的性能,護士長、儀器管理員每周檢查儀器設備性能的完好性,使之處于備用狀態。對搶救物品用后及時補充,定期檢查,防止過期。

在急診科,任何突發狀況均可能出現,面對的就診人群、疾病譜不確定,患者可能為男女老幼,所患疾病可能為內、外、婦、兒。在整體化急救過程中,急診專科護士發揮應有的護理角色功能,實施及時有效的護理配合,對救治成功至關重要[5]。通過對小兒嚴重創傷的救治,考驗了護士的專業技能和反應能力,為今后急救護理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具體、更完善的工作目標。

參考文獻

[1]孫惠娟.對兒童創傷的評估與處理[J].國外醫學護理分冊,2001,20(7):304~306

[2]許峰.兒童多發性創傷的急救思維和處理原則[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24(12):897~899

篇(9)

在對產婦進行剖宮產手術之后,由于手術的創傷和飲食等因素的影響,另外還受到手術造成的疼痛等影響,進而使得產婦的心理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導致產婦在母乳喂養上具有一定的畏懼心理。本文分析了對急診剖宮產術進行護理干預,旨在探討其效果:增加產婦術后的泌乳量;減少產婦產后的乳脹。以下是我的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自年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婦產科收治的20例產婦,年齡為23~37歲,平均年齡為25.6±2.8歲;孕婦懷孕的時間為35~46周,平均孕周為38.4±1.5周;經產婦有9例,初產婦有11例;所有的產婦身體健康,對產婦進行硬膜外麻醉,產婦在產后沒有母乳喂養禁忌癥;新生兒的體重在2435~4237g之間,平均為(3427.5±245.2)g;其在出生時的Apgar評分在9~10分。隨機將這些產婦進行分組,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各為10例;試驗組與對照組產婦的年齡、懷孕時間等比較,P>0.05,差異無顯著性,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對產婦進行常規的傷口抗感染、飲食等基礎護理,對出現的癥狀進行針對性的處理。

試驗組:除基礎護理和癥狀的針對性處理外,還對產婦實行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具體如下:

術前宣教: 在產婦住院進行手術之前,給產婦講解相關的母乳喂養知識,同時及時地回答產婦的各種疑問,消除產婦心中的疑慮和緊張情緒 [1]。

術中接觸: 在進行剖宮產手術時,當臍帶剪斷之后,產婦還處于神志清醒的情況下,讓產婦對新生兒進行皮膚性的親吻,能夠有效地促進產婦的腺垂體釋放相關的催乳素和催產素,進而使得乳汁能夠及早地分泌,同時也增強了母子之間的感情,讓產婦感受到做母親的喜悅性,進而有母乳喂養的欲望。

術后早吸吮、勤吸吮: 在產婦進行完剖宮產手術之后,將枕頭拿掉,讓產婦處于平臥的位置[2]。由于產婦的身體非常虛弱,同時受到和其他一些導管等影響,護理人員要對產婦進行必要的母乳喂養指導,讓產婦順利地完成第一次母乳喂養,同時護理人員要耐心地給產婦進行解釋和講解,告訴產婦不會因為手術而使得泌乳減少。

采取穴位按摩,促進泌乳: 讓產婦處于平臥位置,讓產婦全身放松,對產婦的進行熱敷,時間為5 min。護理人員在洗手之后,對產婦的進行輕柔5min,再對產婦的膻中和屋翳以及云門等穴位進行輕柔,同時對產婦的周圍穴位進行輕柔,能夠有效地促進產婦的血液循環。

1.3判定標準

泌乳始動時間: 主要是指胎兒胎盤娩出到乳汁首次自溢出的時間[3]。

泌乳量: 缺乳為手法擠奶,能夠看見少量的黃色乳汁溢出,在進行哺乳之后,新生兒不滿足;乳量一般,手法擠奶,有乳汁溢出,能夠滿足新生兒,產婦沒有產生乳脹情況;乳量充足:手法擠奶,產婦的乳汁呈現噴射狀,在對新生兒喂養之后,其處于滿足狀態,產婦沒有出現乳脹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采用X2檢驗,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2結果

2.1兩組產婦泌乳始動時間的比較

試驗組:泌乳的始動時間為(22.5±3.2)h;對照組:(45.5±5.4)h;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產婦術后6 d的泌乳量比較

3討論

母乳對嬰幼兒來說是一種天然的、理想的食品,它有以下優點:營養均衡;清潔衛生;安全方便等。嬰幼兒的健康成長與母乳有著直接的、密切的關系。母乳中的免疫物質可以增強嬰幼兒的抵抗力。母乳是母親與嬰兒之間培養良好敢情的橋梁,使母嬰感情非常深厚。

在對剖宮產手術產婦進行有效地護理干預之后,通過進行產婦進行宣傳和教育,消除產婦心理的各種疑慮和焦慮等情緒,不僅能夠滿足新生兒的需求,而且還能夠加速產婦的康復。在臨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篇(10)

一、兒科急診護理風險識別

護理風險識別就是對潛在的和客觀存在的各種護理風險進行系統的連續識別和歸類,并分析產生護理風險事故原因的過程,是護理風險管理基本程序的第一步。兒科急診室作為醫院的窗口,患兒流動性大,及時對護理風險進行識別,能減少醫療糾紛或差錯事故的發生。

1.1急診室夜間急診患兒多為危重癥,搶救治療活動性大,且無預見性,有時顯得護理人員相對不足。候診檢查等待的時間長,患兒家長大多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急、最重、最需要享受急診服務。此時如果未能及時有效地交流溝通,一旦護理技術欠佳,一次穿刺不成功或醫護、護技耦合性環節欠緊密等極易引起護患糾紛。

1.2用藥錯誤:兒科患兒用藥劑量小,常以公斤體重計算。對治療卡上的名稱、劑量、執行途徑等內容時要認真核對。尤其是急診護士執行各種搶救的時候,更應該堅持三查七對,防止各種差錯出現。特別在采取緊急搶救措施執行口頭醫屬的時候,護士所執行的各種操作與藥物的供給均需與醫生核對后方可實施。以免出現用錯藥、打錯針等事故。

1.3病情觀察:兒科患兒不同于成人,因其生理解剖特點,致使患兒往往起病急,病情變化快,且不能自我表達,對一些留觀的患兒,護士即使在規定時間內巡視觀察室,仍有延誤病情的可能,經常是幾分鐘前觀察時病情平穩,而幾分鐘后就會出現呼吸心跳驟停,如不及時發現,則會延誤治療和搶救時機。對正輸液的患兒若護士觀察不及時,還會有輸液外滲,嚴重者出現皮膚壞死等可能。

1.4環境與壓力:兒科急診護士常處在哭鬧、嘈雜的環境中,尤其是做各種檢查治療時。患兒的哭聲震耳欲聾,有些患兒在輸液的全過程哭鬧不休,加上患兒家長的訓斥聲,哄孩子逗孩子的聲音常使護士心煩意亂,其操作又是在家長的嚴密監督下進行,可使護士心情抑郁,心理壓力大。

且急診室又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復雜的環境,特殊的服務對象,可能對護士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尤其是在夜間,有時影響急診工作的正常進行。患兒家屬的漫罵、毆打、傷害護士的情況時有發生。

二、兒科急診護理風險的預防和處理措施

2.1加強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護理人員的素質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因素,是護理安全的重要保證。經常以各種渠道,多種方式提高護理人員的理論水平、操作技能、專業知識。加強對規章制度和法律知識的學習,培養護士良好的醫德修養和職業情感,尤其是對年輕護士,更要加強法律意識和職業嚴肅性的培訓。愛心、耐心、同情心是一個兒科護士必備的心理素質與職業情感,要以完全接納安撫的態度對待患兒家長的誤解、遷怒與不理智。對不配合治療的家長,應使用一定的語言藝術與其溝通,避免正面沖突,防止事態擴大。溝通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重要橋梁,要有主動與患兒溝通的意識,掌握語言溝通方法和技巧,這樣就可預防一些護理風險的發生。

2.2對兒科急診護士要重視他們心理的壓力源,及時疏導和關心,培養健康的性格和信念,采取科學的放松方法,提高護士的心理調適能力。教育引導護士要正確看清自己,確定一種自信、自強、自立的心態,努力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護士的職責是治病救人,應為能減輕和消除患兒的痛苦而感到愉快和驕傲,樹立只有在幫助患兒的同時才能體現自己價值的人生觀。

2.3兒科急診護士要具有在各種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具有醫學護理學、社會學及心理學知識。既要掌握各年齡患兒搶救護理的特點,熟知他們的心理特征,還要掌握患兒家長的心理變化承受能力,從而保證搶救工作忙而不亂。因此,必須加強護理人員自身的法律意識,轉變服務理念,嚴格執行工作制度,注重環節質量管理,優化各種流程,提高危重癥患兒搶救技術,全面提高護理質量,才能更好地減少醫療糾紛。

上一篇: 建設美麗新農村 下一篇: 經濟對社會的重要性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免播a视频 |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免费A√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第一页 | 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