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0 23:37: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報裝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商品包裝最直接的目標是激發消費者進行購買。制定商品包裝計劃時首先考慮的就應該是這一目標。其次,即使消費者不準備購買此種商品,也應促使他們對該產品的牌子、包裝和商標以及生產廠家產生好的印象。
消費者決定花錢買東西的行動是在某種動機推動下進行的。人們的行動一般都是由一定的主觀內部原因即動機支配進行,而動機又與需要密切相關,動機是在一定條件下的需要的體現,是由人的需要轉化而來。換言之,人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才行動的。消費者到商店購買某種商品是因為他們需要這種商品。如冬季來臨、人們就會到商店購買羽絨服或大衣等物來抵御寒冷。
動機是由需要轉化而來的,但是人的需要不一定全都能轉化為推動人去行動的動機。需要往往以愿望的形式被人體驗到。例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皮膚健康美麗,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沒有出現抗皺美容霜之類的化妝品,這種愿望并不能推動人們購買化妝品的行動,而僅僅以愿望的形式存在人的心中。只有當某廠家生產了這種產品,并且通過廣告宣傳,使消費者了解到有滿足自己美容愿望的化妝品,此時,消費者才會去商店購買此類化妝品。這是在滿足愿望的動機推動下的購買行動。只有這時,需要才真正轉化為動機.成為人購買行為的動力。
人的需要是有層次的,不少心理學家對此做了深入的探討。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就是其中之一。他把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層次:
(1)生理需要:吃、喝、空氣等;
(2)安全需要:在危險和恐懼中對自由的需要;
(3)歸屬相愛的需要:得到親友愛,成立家庭需要;
(4)尊重的需要,對榮譽成就需要;
(5)自我現實需要。
其中自我現實需要包括求知需要;審美需要;對自己成長、發展的需要;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需要等等。有些消費者購買商品,一方面是為了使用,另一方面還要借此顯示自己的地位、教養和鑒賞力等等。例如,"大哥大"(手機電話)剛進入我國市場時,很多購買"大哥大"的人除了使用,另外,在談生意的時候或在公共場合顯示自己"經濟實力"滿足其虛榮心。可以說這是一種滿足精神需要的購買動機。因此。在擬訂不同商品包裝設計定位時,應對消費者的需要和動機類型作調查研究.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包裝設計。
2購買行為特征
(1)消費者購買行為既有購買能滿足生理和物質需要,也有購買能滿足社會和精神需要。例如,購買煙、酒、菜、奶粉、服裝、鞋帽等物,基本上是為了滿足充饑、營養、保溫等生理需要。購買各種書籍,訂閱各種雜志、購買彩電、VCD等是為了工作的需要或是為了滿足精神上的需要等等。
(2)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有時是由一種動機支配的,有時是由多種復雜動機綜合支配的。這些動機往往交織在一起構成購買行為體系。滿足精神、社會需要的動機常常伴隨滿足生理、物質需要的動機。例如,經濟收入低的消費者往往只注重商品使用價值,對商品的要求是價廉物美。這是由一種購買動機支配的購買商品的行為。而經濟收入豐厚的消費行為往往對商品包裝品質更為講究。這部分消費者的購買動機就是相當復雜的,是生理、物理需要與精神、社會需要交織在一起,其中精神、社會需要占了主導地位。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的需要不斷變化,在確立包裝設計的目標和定位時,就應多從滿足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精神需要著想。
(3)消費者的需要是由低級的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滿足后向高級的精神、社會需要發展的。對于多數人來說:"衣食足然后知榮辱",這反映出需要的發展。但是高級的精神、社會需要不會自發產生,而是在社會現實環境和教育及市場發展規律的影響后才能形成。消費者高級需要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包裝設計的指導和影響,即消費者購買動機是受商品包裝指導的。例如,礦泉水的包裝設計,如果只宣傳解渴的作用而忽視其水中所含人體需要的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衛生健康的介紹,效果一定不會很好。因為現代消費者對飲用水的需要不僅解渴,而且還耍補充人體內所需的一些物質元素。設計應主要體現其水質來源(天然礦泉水),含合有大量人體所需的各種礦物質,以及保證飲用安全健康等。這樣,消費者就會被感染,就會按照包裝設計的指導購買礦泉水,從而滿足人們生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和追求。只有做到知己知彼,了解消費者購買動機的規律,然后才能使包裝指導消費的作用得到體現。
3設計中的心理因素
(1)引人注意是增強包裝效果的首位因素。注意是人的認識心理活動過程的一種特征,是人對所認識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現象不是一種獨立心理過程,人們無論在知覺、記憶或思維時都會表現出注意的特征。從心理學研究分析,一件包裝設計要想使消費者注意并能理解、領會、形成鞏固的記憶,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感覺器官的包裝中的文字、色彩、圖形以及聲音等條件的新奇性特征分不開的。
在人們的視覺認知活動中,不是被動接受客觀刺激物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觀刺激物和人的主觀內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進行的。商品包裝的文、圖、色及造型形態,對消費者來說,都是一種"視覺元素"的刺激物,而這些刺激物必須具備一定的新奇形象特征才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2)情感與聯想。設計師對包裝做到醒目并不太困難,但要做到與眾不同,又能體現出商品文化內涵和貢獻點(需求)是設計過程中最為關鍵的。
在商品包裝設計元素中,色彩沖擊力最強。商品包裝所使用的色彩,會使消費者產生聯想,誘發各種情感,使購買心理發生變化。但使用色彩來激發人的情感時應遵循一定的規律。心理學研究認為,在繪制食品包裝時,不要用或少用藍、綠色彩。而用橙色、桔紅色則使人聯想到豐收、成熟,從而引起顧客的食欲促使購買的行動。就象我們現實生活中,消費者購買補品商品,大多會對大面積暖色調的商品包裝感到滿意。而對洗潔用品則對冷色調包裝感興越。這既是商品主觀原因又是消費者情感聯想的作用。
(3)成功的商品包裝不僅能引起消費者情感和聯想,而且還應當使消費者"過目不忘"。
心理學認為記憶是人對過去經歷過的事物的重現。記憶是心理認識過程的重要環節。基本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其中,識記和保持是前提;回憶和再認是結果。只有識記、保持牢固,回憶和再認才能實現。
2加強包裝企業銷售管理的措施
2.1培養科學的營銷觀念,奠定良好思想基礎
企業要想開展有效的銷售管理,首先必須要具備科學的營銷理念,雖然營銷并不完全等同于銷售,但是科學的營銷觀念是銷售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條件。企業要針對銷售人員開展營銷培訓,讓所有銷售人員意識到,企業營銷不但包括推銷,還包括營銷管理、戰略計劃、市場購買行為、定價決策、廣告策劃、銷售渠道選擇等多方面內容。銷售人員要深入了解企業的具體情況,明確市場定位,不斷豐富市場營銷知識儲備,為銷售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另外,銷售人員要重視自己的競爭對手,分析對方的優勢和劣勢,找出自己的優缺點,積極了解客戶的情況,根據客戶的需求制定有效的銷售方案,不斷提高客戶滿意度。
2.2開展系統的銷售隊伍管理,提高銷售有效性
銷售人員在進行銷售工作之前要接受專業、系統的培訓。銷售人員一定要熟悉本企業產品的特性及優點,對產品的顧客群特點以及競爭對手的特點全面分析,開展針對性的推銷展示。銷售人員就必須要重視客戶訪問標準,制定特定的推銷時間,以免對市場開拓工作造成阻礙。重視銷售人員的激勵工作。一般來說,工資是最常見的激勵方式,其次是職位提升以及口頭表揚。當然,不同銷售人員對于企業激勵方式的渴望程度不同,有家庭的銷售人員重視物質獎勵,部分年輕人則認為表揚是價值度最高的激勵方式,對此,企業就應該根據每個銷售人員的具體特點制定針對性的激勵方法,真正發揮激勵作用。
2.3增強團隊意識,培養團隊學習精神
團隊銷售是企業銷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方面,企業要根據市場的發展形勢,建立學習型的銷售團隊。首先,銷售團隊要具備共同的工作目標;其次,銷售團隊的建設要重視角色定位;再次,團隊成員間建立良好的友誼,培養團隊精神;最后,堅持民主原則,重視團隊學習并鼓勵大家學會共享。學習型銷售團隊成員之間要進行心得交流和經驗總結,重視共享,不斷吸取教訓,優化銷售流程,提高銷售技巧。銷售人員要將團隊利益放在第一位,積極主動地挖掘團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工作中要注意對員工灌輸團隊作戰意識,促進銷售團隊的發展壯大,實現收益的最大化。
綠色設計的概念經始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隨著全社會對環境與生態保護意識的增強,設計機構從對人類的切身利益與持續發展的考慮出發,將生態保護引入到新一輪的設計思維過程中。最早的綠色設計是由英國一家生產洗族用品的公司所研制,在產品設計中采用了"天然可回收的原料,可充式的包裝"等環保理念:便于清潔、經久耐用、可反復充裝的包裝設計有效地解決了一次性產品對其包裝資源的惡意耗費,因而,也從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該產品一經推出,立刻在市場上引起消費者的注目、他們踴躍接受了新的環保消費概念。
在廣大消費者積極歡迎環保商品的同時,包裝設計師們的社會責任感也被激發起來。在消費者與生產廠家之間,設計師擔任了協調合作的角色。他們倡導"綠色消費指南"、使社會各界了解與支持綠色設計;引導"綠色資本家"如何在保護環境的情況下獲得利潤。到90年代,德國、荷蘭、丹麥的企業投入了更多的資金用于綠色設計。"ReUseReFill"的呼聲逐漸在世界各地得到響應,許多大型企業都隨時代的發展而更新生產方式,將產品設計中的環保意識提到了戰略地位。例如:Philps和IBM在公司的管理體制上建立綠色設計的運作措施,并貫徹到實踐中去。"德國藍天使"這一標志從1978年開始實施,它象征著綠色設計的環保標準;在生產.市場和社會輿論的多方作用下,現在已有了幾千種設計獲得了這一資格認證。
為了確保自然界維持其正常運作免受人為的破壞,除了采用可重復使用的包裝之外,包裝設計師開始構思利用純正天然的材質對包裝設計進行革命化的改良,使之能融人生態系統的大循環之中。有似于生命系統的新陳代謝,大自然的生態系統也在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循環;一旦這種循環失去平衡乃至遭到毀壞,則為我們生命提供物質基礎的生態系統本身也將失去平衡乃至崩潰,到那時地球上的生命離煙飛灰滅也就不遠了。因此,這不僅僅是審美的問題,而是根本意義上的生存悠關的問題。于是設計師們設想,如果能將人造物——包裝納入到大生態系統的循環過程之中,使其材質能以系統接受的方式取之于自然,又回歸于自然,從而可獲得再利用或再生的機會;而不是強索于自然,又以垃圾的形式拋回給自然,最后以毀壞我們生存質量的悲劇而告終——如果能以這種方式使得包裝真正地美化我們的生活并隨著生活的發展而生長,那么不僅是設計事業的幸事,也是人類的一樁幸事。于是就包裝而言,這種生長的概念、這種與環境的親和力的理念,便成為設計師們自覺的使命,成為其進行包裝設計時所考慮的焦點。
基于這樣的設想,利用易于溶解的天然材質是設計師最初的選擇。粗纖維的植物在作加工處理之后,可以立即成為方便的包裝。這些天然可用的材質蘊藏豐富,再生能力強,其本身有時便是最好的包裝、例如:蛋殼在造型上有最好的承重能力,它開啟了設計師的靈感。在發展中國家,利用椰子殼設計出的碗型容器,可以巧妙地設計成為食品的優秀包裝;并且,由于這些材質的相對穩定性,確保了貯存與運輸的安全。這種返樸歸真的設計也給生活在e時代都市里的人們帶來浪漫的感受。
生態保護的觀念雖經大力弘揚并已廣為人知,但要將包裝設計中的環保意識貫徹始終卻有賴設計師、廠家以及全社會繼續共同的努力。綠色的包裝設計從材料的獲取到加工都與現存的渠道和生產程序截然不同,在起步階段毫無疑問地會占據更多的資金、提高產品的成本,使企業面臨一定的風險。但從長遠的觀點來看,隨著環保意識在整個社會中的提高并逐步成為公眾日常生活和消費行為的一部分,綠色商品及其包裝無疑將對企業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為企業的生命就在于投合公眾的消費行為和欲望。在凝聚著希望與成功的路途上,環保的包裝設計可謂任重而道遠。
2包裝設計與商業道德
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取利潤,一些商業欺詐現象泛濫成災,不但未能受到遏制反而因技術的現代化而愈趨隱蔽。以低質低價的產品混充優質產品在一些業主看來似乎永遠是一條致富的捷徑。但無疑這同時也是一條損人利已,從而最終損害社會利益的"捷徑’,故而社會逐漸加大了對這種行為的譴責和打擊力度。如果說設計藝術不單純是為了美化我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我們日常生活的質量的話,那么,設計師就有義務推動和促進公平交易的實現。
在只能現察到產品的外包裝條件下,包裝設計業已成為引導消費行為的重要手段。包裝的質量表現、設計的視覺效果能誘導或抵制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為了使優質產品能以清晰的面貌顯現在消費者面前,設計師開始越來越頻繁地采用水晶般透明的玻璃紙進行包裝設計:這與90年代后期歐美等地的產品在選材中流行采用半透明的塑料做法如出一轍。利用包裝中的透明性是產品生產廠家表白自己誠實與對產品自信的坦然態度,也雖能有效避免和消除消費者對產品質量所產生的困惑。包裝在表面采取透明的效果不但使產品的優良品質一目了然;而且在空透與封閉的交織中,包裝設計最可能達到亦真亦幻、虛實相間的動人效果。經由這樣的設計陪襯,優良產品就會脫穎而出。
除了傳統的銷售渠道以外,網絡經濟的發展正在以令人目眩的速度飆升。網絡的廣泛運用使其觸覺伸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在不遠的未來,網絡生存將成為主流的生活方式。由于網絡的普及、中間環節的削減,網上銷售的業績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商場買賣。這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設計師的反思:在無法見到實物的網絡上進行交易,如何通過包裝設計防止商業期詐現象的出現、以維護商業道德?
我們看到,網絡的優勢在于它能快速地將產品全方位的信息動態地傳達到消費者面前;消費者或使用者無論身在何處.都能通過網絡進行方便地瀏覽、比較和選擇,在購買前還可以在網上進行咨詢。為了發掘網絡優勢,設計師應利用網絡的數字化手段,在包裝設計中展示圖像、標注設計的細節,突出獨具匠心的設計技法,使商品生動地、更為立體地顯示在屏幕上,并配以商品的圖片資料,以防范網絡購物時可能出現的欺詐行為。
3包裝設計與贗品防范
中小型包裝企業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都遠遜于大型企業,面臨著諸多難題。
1.資金瓶頸
中小型包裝企業融資難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因為沒有錢,所以做不大,因為做不大,所以更沒有錢,這是很多中小型包裝企業面臨的一個難解的困局。中小型包裝企業因為大多處于起步階段,經營風險較大,加上制度不健全、財務不透明等原因,銀行不愿放貸,而國家又沒有相關政策予以支持,中小型包裝企業只能依靠自身資金滾動發展,于是很慢很艱難。
2.管理瓶頸
應該承認,家族式管理在中小型包裝企業發展前期是有它特殊作用的。中國人傳統上講究“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做什么事都覺得自己人更可靠,實質上是有一個“情”字在里面維系著。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利”的作用就會超越“情”的影響,再簡單套用家族式管理模式無異于作繭自縛。此時,如果不按照現代企業的經營理念管理企業,不逐步淡化家族式管理,實現企業的經營者同管理者分離,企業的競爭力將面臨削弱的危險。
3.人才瓶頸
中小型包裝企業招人難,留人更難,留住優秀的人才難上加難。許多中小型包裝企業對人才的管理要么不重視,要么是辦法不夠,形不成一個良好的人文氛圍,這樣往往會留不住人才,畢竟好的人才都在向往跨國公司或大的集團公司,在那些地方有好的工作氛圍、競爭氣氛、合理的提升制度、誘人的薪水,同時會給人一種成就感。要知道,中小型包裝企業對于大部分人才是不具備什么強的吸引力的,這樣招到好的人員的概率就會降低,在千辛萬苦招來人才以后,還必須花大力氣讓他適應企業,對他進行培訓,如果讓他白白流失掉,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是無形的,卻是巨大的。
但是,中小型包裝企業也有很多大型企業不具備的優勢:機動靈活、反應靈敏、危機感強烈、富于進取等等。因此,中小型包裝企業應積極打造核心競爭力。
二、專業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實現特色經營
目前在包裝行業,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中小型包裝企業經營形勢嚴峻,要走出困境,求得生存和發展,一個重要的、有效的途徑就是不斷地開發新產品。中小型包裝企業應如何進行新產品開發呢?
(一)針對企業特點和市場形勢,在改革經營機制的同時改革新產品開發機制。
一般來說,中小型包裝企業自身能力有限,技術、裝備力量遠不如大型企業,資金緊缺。而目前市場需要功能適用、美觀方便、成本低、質量高、設計新的包裝產品,因此企業必須改進傳統產品,必須縮短開發周期。不論現在和將來,各企業都不得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發展。針對這些特點,企業應采用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開發機制。
⑴成立專門的新產品開發機構,把新產品開發作為企業領導和各相關部門的重要職能任務,作為考核領導、工程技術人員業績的主要依據;
⑵把新產品開發與相關部門及個人利益直接掛鉤,提高開發項目提獎比率、新產品銷售額提成比率,重獎新產品工藝攻關人員和發表信息情報人員;
⑶不斷改進,全力提高新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盡可能降低銷售價格,讓利于用戶,并加強售后跟蹤服務;
⑷以優惠政策大力引進適用的技術人才和開發項目;
⑸調整產品結構,實施主導產品多元化戰略。
(二)改進和簡化傳統的新產品開發程序
為適應市場形勢,工廠需要全面修訂新產品開發的質量控制程序和進度管理辦法,采取遞滾式環鏈型程序模式,主要抓住策劃、決策、設計、試制、設計確認、產品定型幾個步驟和市場調查等13個環節,并通過調查研究報告、可行性分析報告等技術文件來約束、評價開發進展情況,從而使開發工作扎扎實實地快速高效進行。
開發過程的13個環節是:⑴市場調查;⑵決策層和科技人員專題討論;⑶試制決定;⑷計劃任務書評審;⑸方案設計;⑹方案評審;⑺產品圖、工裝圖、工藝設計;⑻設計評審;⑼樣品試制;⑽樣品評審;⑾改進(在此環節中又按設計、設計評審、改制、改制評審,整頓技術文件的環鏈運行);⑿產品鑒定;⒀正式生產、投放市場、再調查。
程序約束技術文件有:⑴調查報告、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⑵計劃任務書;⑶設計方案;⑷輸出試制技術文件;⑸樣品質檢報告;⑹有效技術文件;⑺鑒定證書。
(三)發動職工進行全方位市場調研,通過互聯網等現代化媒體廣泛捕捉信息、優選開發項目
⑴采取全員調研——工程技術人員重點專項調研——領導決策的三段式調研法。全員調研就是策動企業領導層、工程技術人員、營銷人員和全體職工利用各種機會進行市場調查,廣泛收集信息情報;重點專項調研就是由工程技術人員有重點地對用戶、同行業、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寫出開發項目調查報告和可行性分析報告;領導決策就是在組織專題論證(必要時企業領導親自調研)后,由企業決策層當機立斷,做出立項試制的決策。既要避免議而不決,丟掉有利時機及挫傷職工的積極性;也要避免盲目拍板,開發失誤。
⑵全方位調研。企業要不拘泥于傳統產品,而以主導產品為主,兼顧開發市場急需的相關產品。
⑶重點建立與用戶、科研院校的合作開發關系,要肯讓利于合作伙伴。
(四)重點抓好開發項目的論證和評審,保證開發項目質量
為了防止片面性,充分發揮群體的技術能力,要嚴格論證和評審,保證開發項目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⑴抓好立項、計劃任務書、方案、設計、樣品、改進等環節的論證和評審,其主要評審點是:
①市場開發的時機及其經濟性;
②開發研制的組織、分工、進度的可操作性;
③產品結構、參數和科學性、適用性;
④加工工藝的合理性、繼承性;
⑤輸出技術文件的正確性、齊全性;
⑥樣品質量的先進性。
⑵組建高水平的評審專家組。按照開發項目的特點,有目的地聘請企業內部的主要科研人員、非參項目的設計工程師、營銷工程師、企業領導、生產調度、關鍵工序操作技師及必要的用戶、工程技術人員,分別組成各類評審小組。重要評審由總工程師主持。在評審中廣泛聽取與會人員意見,有分歧時充分尊重主要研究設計師的意見。
(五)抓緊設計和試制進度,確保新產品盡快投放市場產生效益
尋找一個好項目不易,但研制成功更難,因此,要抓緊設計和試制等主要環節進度的落實,保證開發項目按策劃時間要求盡早實現,其主要點為:
⑴要做好各環節接口的組織協調工作,主要接口點應指定資金投入、新材料購買、工序銜接、外協加工、工藝試驗等部門和人員,確保人員到位、責任明確,并規定完成日期;
⑵由主管領導和主管部門定期檢查、及時總結和解決存在問題。
新產品的開發是有一定難度的。困難既是壓力,又是動力,只要認真研究新產品開發和對策,采取適當措施,一定會給企業帶來美好的前景。
三、保持中小型包裝企業長期旺盛的生命力,使企業利于不敗之地。
中小型包裝企業如何做強并保持長期旺盛的生命力成為人們不得不思考的現實課題。
面對諸多困境,中小型包裝企業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傾力打造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以專業的形象去贏得市場,市場運作采用三大策略:
(一)定位準確
作為中小型包裝企業,不宜將產品線拉得過長。一則中小型包裝企業資源有限,若過于分散,難以保障每個產品發展的正常需要;二則中小型包裝企業管理能力相對較弱,產品太多往往顧此失彼,造成失控局面。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型包裝企業必須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爭取成為“小池塘”里的大魚。
(二)把握時機
一是企業要善于把握市場和緊跟市場,善于在市場上捕捉機會,果斷決策。市場是巨大的,機會隨處可見,關鍵是要求企業的決策者能獨具慧眼,把握好時機,當斷則斷,否則機會稍縱即逝。
二是企業要善于拾遺補缺。中小型包裝企業要審時度勢,既不向市場領導者挑戰,也不白費精力追隨其后,而是選擇不大可能引起大企業興趣的市場空白點。這些空白點,可以是大企業不愿干的或干不了的那部分產品市場,也可以是其它企業尚未顧及的那部分市場。采取補缺策略,中小型包裝企業既可以開發一個或若干個有利可圖的“角落”市場,同時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與較大企業直接較量的風險,使自己獲得一個快速長大的環境。
(三)加強宣傳——參加展會
參加展會的必要性
1.市場的需要
當今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都在努力擴大自身產品的市場份額及范圍。企業經常選擇在展覽會中展示新產品和新產品信息,以激發目標消費者和潛在消費者的消費欲望,達到產品促銷的目的,為今后的市場營銷鋪平道路。消費者則通過展覽會直接感受到不同廠家不同產品的性能,了解產品價格,從而選擇出適合自己的商品進行購買。
2.營銷的需要
作為市場營銷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展覽會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國外大型企業非常善于選擇展覽會時機來樹立企業形象,尋求合作,建立品牌知名度,在同行業間建立橫向聯系。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習俗、文化,設計師如果不了解民族設計的文化特征、地域差異,不進行深層思考,就難以找準創新設計的出發點,難以在激烈競爭的設計市場中立足。詮釋一件設計作品,除了看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對其文化的思辨及意蘊的解讀[1]。從工業革命至數字化生存,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商品要跨國度、跨地域,尤其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跨國度、跨地域、跨文化的藝術、設計交流和貿易量成倍增長,就更需要包裝設計師對他國文化進行深入了解,無論圖形還是文本都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設計品質、文化背景、材料特質及性能。
一.商品的流通性決定了包裝文化的多元性
包裝設計作為一種文化,其實用與視覺價值意義日益為人們所矚目。進入商品社會以來,人們為自己的勞動成果尋求到了一種大眾化的鮮明生動的傳播、交換方式。就其包裝意義而言,已成為運輸商品,保障物品質量、傳達信息的重要媒體。包裝本身就是人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成果,人類又因這一成果創造出新的行為模式[2]。包裝文化以追求效益、功能,美觀為目標,是裝潢設計與包裝工程相結合的綜合形態。因此,它是技術學與藝術學相結合,同時又融合了使用過程中人、物、環境因素,尤其是包裝材料、造型、插畫的結合,體現出器物的形象。而且,由于包裝外在的界面以直接的、藝術化的形象訴諸于人的視覺,它能在商品營銷活動中,引導人們消費選擇,提高時尚消費品味。與消費者在文化心理上產生溝通。
成功的商品要在全球范圍內流通,商品的流通性決定了包裝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性是理解創造力的內核,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包攬所有最好的想法。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習俗,如伴隨著戲劇性的文藝復興浪漫主義的意大利文化,設計文化有濃郁的浪漫主義特征,深負創造力。德國和丹麥是秩序與條理的代表。目標明確、條理清楚、目的性強,同時兼具創新。而在美國的設計中則幾乎可以看到世界各國文化的影子。這是由于美國是世界各民族文明的大熔爐,具有多元文化的特性。
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地域差距,不進行哲學深層思考,不研究人民心理、人類社會學、知識甚少,對文學全然不知、找不準賣點,可想而知商品就難以暢銷,不能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立足。
西方文化從對中國和東方文化的了解中獲得了很多靈感,現在的問題是中國文化在同西方文化交流中能夠產生什么樣的具有原創性的設計靈感?從設計文化上講,中國還欠缺這方面的經驗。我們可以從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根源中汲取的東西是非常獨特的。但同時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和應用也是很重要的。
包裝文化的重點不只是強調文化的差異,而是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芬蘭設計師的思維是芬蘭式的,德國設計師也有自己的特點,意大利、英國的設計師亦然,但他們每個人的頭腦中都有國際意識。問題是我們能否從中國的語言、文化中得到啟迪,在國際化環境中產生出自己獨特的包裝設計藝術。
二.包裝設計具有與時俱進的人文特征
包裝設計具有豐富的文化意蘊,是充滿了人類心智的積極創造性成果。作為服務與人的產品包裝設計元素必須要涉及到人文思想,它就像春雨滋潤著設計師的心田,在為人類創造物質產品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從事一種精神活動,包裝不僅創造了附加值,更重要的是產生一種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提高消費者對商品品牌形象了解的同時更進一步地認知生產的國度、區域、國度傳統文化、企業文化、哲學思考、邏輯推理、審美特征、消費心理等全方位的認知、包裝既是產品的營銷工具,也是企業的商品,傳遞著更多、更高的文化信息。
包裝設計有著穩定的基本文化形態,并不斷為社會文化注入鮮活的新內容,不斷產生著與時代同步的新面貌[3]。也就是說它具有與時俱進的明顯特征。其次,文化的前進走勢成為包裝設計發展的內驅力,一是人類對物質生活的需求,即人類要不斷改善自身的生存環境和生存質量。如生產生活過程中的運輸、營銷、保鮮、盛貯等都要由包裝設計為其提供保障。這種需求促使著人們去發明和創造,促進技術、藝術的進步,其結果必然使新的包裝設計成果產生。
其次是人類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包裝設計作為文化媒介,通過包裝設計影像承載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精神,如社會意識形態、審美傾向、道德倫理、民俗風尚等。
科技的發展,造就了新的產品造型、質量標準、設計觀念及評價體系,受眾對產品設計永無止境的新要求,不斷鞭策設計者拿出更好的設計。與之相應的設計師理應具有較全面的素養與才能。
設計離不開生活的積累,它是理性與感性的交融。包裝設計師不僅要熟悉中外文化,同時還要關注當代設計的現狀與發展趨勢[4]。優秀的設計作品源于設計者具有深厚的文化、良好的心態、冷靜的思考、絕對的自信。無論藝術界,還是設計界,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大多具有深厚文化素養與功底。
要成為出色的設計師,乃至有志于成為設計家的話,設計者就決不可以滿足于技術、技巧的完善圓熟和眼前的經濟利益,使自己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這無論從目前還是從將來著眼都是極為重要的。
誠然,不能說文化學習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但是如同只知埋頭種田的農民,終究稱不上農業專家,充其量是個“種田手”一樣,一個不具備文化素養和底蘊的設計者,充其量只是一個技能高手、一個高級操作工,無法成為獨立面對設計市場的將才,更談不上在風云變幻中閑庭信步的帥才。技術訓練與文化素養的差別,將會在這個時候反映出來。文化素養的積累與發酵,潛移默化地提高著設計者的理解力,成為其堅實的地基與自信的來源。
由于時代的局限,各種設計理論難免摻合著雜質,但這不能成為放棄文化學習的借口;另一方面我們也應注意避免把設計文化神化為束縛思想與手腳的教條、戒律,需要對其進行分析、梳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正如我們吃豬肉、羊肉,不是為了使自己變成豬、羊一樣,這種消化、吸收、借鑒,絕不是外表的模仿、復制、克隆,而是為我所用,用以滋養我們的身心、我們的藝術。
信息時代多元文化語境對我國包裝設計的合圍影響下,把握和堅持包裝設計的文化性,挖掘、整理中國包裝設計中優秀豐富的文化內涵,將傳統的文化思想精髓同當代設計的要素以及全人類的精神財富有機結合起來才是包裝設計的人文發展之路。
結語
注重生活、消化和吸收中外優秀文化的精髓,發展自生的競爭力以抵制西方國家的文化和經濟侵略,這是我們當前設計師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指導藝術創作的審美意識的形成應當是設計家對設計傳統、對人類文明的歷史,對設計家所處時代的思想、情感、觀念充分了解與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礎上認真思考的結果。而這種思考是一種“人類共同情感”的交流,是人類文明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之所共有的對宇宙,對人生,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永不泯滅的情感相互交流、相互滲透、相互作用;是一種永無止境的綿延與擴展。
參考文獻
[1]田少煦.關于藝術設計教育中時代特征及民族性的思考.包裝與設計,1998,(6):38頁
[2]張立強,過山.淺談禮品包裝的文化性.包裝工程,2002,(1):23頁
[3]劉丹.包裝設計中人文思想的再思考,包裝工程,2002.(3):90頁
[4]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36頁
作者簡介:彭建祥(1972—),男,山東濟南人,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包裝設計研究。
MODERNPACKAGEDESIGNAFFECTEDBYDIVERSIFIDCULTURE
一、網絡保險的特性及主要業務內容分析
(一)網絡保險的特性分析
與傳統保險方式相比,網絡保險主要有以下特性:(1)可以降低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的運營成本。據美國布茲艾倫與哈米爾頓計算顯示,通過因特網向客戶出售保單或提供服務要比傳統營銷方式節省58—71%的費用;(2)可以拓展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的業務范圍;(3)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營銷手段;(4)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交互式交流工具;(5)提供了較高水平的信息服務;(6)為客戶提供了一種便捷的工具;(7)使客戶能夠享受個性化服務;(8)降低了保險公司的風險;(9)能更有效地保護客戶隱私;(10)虛擬化的交易方式。
(二)網絡保險的主要業務內容分析
1.宣傳和推介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和業務員。通過網絡保險站點,不僅能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實現在因特網上進行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的形象宣傳、產品推介等功能,還能展現業務員的個人形象,布置個性化的保險櫥窗,展示業務員的個人特長。
2.提供信息咨詢服務。通過網絡保險站點,不僅能向客戶提供本公司的歷史介紹、財務狀況、保險產品種類及費率等信息,而且還能及時地給他們提供國內外全面、豐富的保險新聞、政策法規、監管機構要求等信息;也能給他們提供豐富的保險入門知識、國內外保險課題的深入探討以及豐富的保險相關院校、機構的培訓資料。
3.提供分析、選購保險產品的服務。在網絡保險站點上,保險公司或保險中介機構應開發專業的保險需求評估工具。通過點擊它,客戶便可以輕松地獲得從初步到精確、從綜合到分險種的需求分析。在充分的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客戶既可自行比較、選購各種保險產品或套餐,也可簡單描述個人情況,讓保險需求評估工具為其分析,度身定制投保方案,從而使客戶全面享受個性化的服務。
4.提供在線投保服務。在客戶選定需要購買的保險產品之后,網絡保險站點還應提供在線投保服務,即提供客戶通過網絡完成在線購買申請、在線核保、在線支付保險費用和在線獲取保單等。
5.提供在線理賠服務。通過在線理賠服務,不僅應提供理賠作業流程、注意事項、爭議解決辦法以及查詢理賠所需單證和出險聯系電話地址等服務,而且應提供方便快捷的網絡報案服務系統,及時反饋客戶投訴,并提供劃撥賠款到客戶指定賬戶的服務。
6.提供在線交流服務。通過在線交流服務,客戶不僅可就任何有關保險的問題,向保險專家請教并得到及時解答,而且可以在BBS論壇上暢所欲言,發表對保險的各種看法和投保的心得體會,結交朋友,尋求幫助;保險業務員也可以及時與同行交流專業經驗,結識新的朋友。通過在線交流服務,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還可以通過它征求客戶就某種保險產品的意見,以及在某些市場上推出新的保險產品時進行市場調查。
7.提供在線導航服務。作為一個好的網絡保險站點,還應提供到保險有關站點的鏈接。這不僅有助于客戶獲取豐富的保險信息,也便于客戶“貨比三家”,從而堅定客戶購買保險產品的決心。
二、網絡保險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一)國外網絡保險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網絡保險最早出現在美國。美國國民第一證券銀行首創通過因特網銷售保險單,僅營業一個月就銷售了上千億美元的保單。1997年初,81%的美國保險公司至少有一個網址,其他末設網址的保險公司也計劃盡快設立。但絕大多數網址只提供有關保險市場和購買的信息,并幫助客戶決定他們購買保險的內容。為了提供更多的服務,保險公司需要把它們的網址與其經營業務的計算機系統連接起來。不過,只有10%的保險公司做到了這一點。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保險公司正為具有非常廣闊前景的網絡直接銷售保險做積極的準備工作。1997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網絡保險服務公司INSWEB用戶數是66萬,1999年增加到了300萬。Forrester調查顯示,1997年,美國家庭購買的汽車、住宅、人壽保險金額是3.91億美元;1999年大約有70萬戶美國家庭在網上購買了價值5億美元的汽車保險;2003年,美國家庭購買的汽車、住宅、定期人壽保險金額將達到41億美元;2004年,美國家庭購買的汽車保險金額將達到118億美元,還有300戶的美國家庭購買價值12億美元的家庭保險。
1997年,意大利KAS保險公司用微軟技術建立了一套造價為110萬美元的網絡保險服務系統,并在網絡上提供最新報價。該公司月售保單從當初的170套上升到了19四年初的1700套。英國于1999年建立的“屏幕交易”網站提供了7家本國保險商的汽車和旅游保險產品,用戶數量每個月以70%的速度遞增。
1999年6月,日本的AmericanFamily保險公司開始提供可以在網上申請及結算的汽車保險。同年9月底開始推出電話及因特網銷售汽車保險業務的日本索尼損害保險公司,到2000年6月19日通過因特網簽訂的合同數累計已突破1萬件。日本朝日生命保險公司于2000年4月7日宣布,該保險公司決定與第一勸業銀行、伊藤忠商事等共同出資設立網絡公司,專門從事保險銷售活動,并于2001年1月開始正式營業。
IBM對全球160位保險公司資深董事,特別是對40多家保險與金融服務公司及客戶群體的調查顯示,到1999年末只有不到3%的保險公司允許投保人通過因特網進行咨詢或更改保單,但到2004年此數字將上升到49%。
(二)國內網絡保險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從1979年12月恢復辦理國內保險業務至今,我國大陸保險公司已經由1家發展到26家,險種由30多個增加到1000多個。雖然我國保險業務的全面開展和發達程度遠遠落后于美國等一些國家或地區,但是我國的網絡保險幾乎和國外同時起步。1997年11月28日,國內第一個面向保險市場和保險公司內部信息化管理需求的保險行業的中文專業網站——中國保險信息網誕生,2000年7月1日更名為中國保險網。
目前已有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營業部、泰康保險公司和平安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在中國保險網上,通過在線投保、實時核保或延時核保的方式銷售保險。據統計,共收入保費近200萬元用信用卡支付的占實時核保的30%以上。
2000年末,我國已有近80家保險網站,經營險種涵蓋了人壽保險、財產保險、意外傷害保險、旅游交通保險等近100個險種。2000年8月16日,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宣布其全國性電子商務網站全線開通。它是我國保險業界第一個貫通全國、聯接全球的保險網絡系統。據介紹,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計劃在3年內將電子商務業務量提高到整體業務量的10%至15%。2000年9月22日,由泰康人壽保險公司獨家投資建設的大型保險電子商務網站——泰康在線正式全面開通,它是我國第一家由壽險公司投資建設的、真正實現在線投保的網站;也是國內首家通過保險類CA認證的網站。2001年9月,泰康人壽完成了國內第一例網上保險理賠案。據計算機世界市場研究中心調查結果顯示(2002),目前國內已有60%的保險公司開通了自己的網站;24%的保險公司計劃在近期內開通。在這些已經開通了網站的保險公司中,有20.8%的保險公司已經實現了某些險種的網上銷售;8.3%的保險公司正在建設中;41.7%的公司計劃實施;只有29.2%的保險公司近期沒有實施網上保險的計劃。
而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最近對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武漢和哈爾濱等城市作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公眾對于網絡車輛保險的態度是:47%的被調查者希望嘗試網絡保險;而被調查者希望通過上網保險的險種主要集中在機動車輛保險(40%)、人壽保險(31%)和兒童保險(19%)。另外,有人預測,到2005年國內的網絡保險業務量將達到總業務量的5%。而占據重要份額的車輛保險在因特網的運用和發展前景將是最為看好的,保守估計,網絡車險的總成交額將可能達到50億人民幣。
三、網絡保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1.關于加快推進保險業信息化進程的問題
信息技術在保險行業的廣泛應用,即網絡保險的出現包括美國在內也只是近幾年的事情。在如何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方面,外國的大保險公司不會比我們有更多的經驗。因此,我們應當抓住時機,加快我國保險公司信息化進程。筆者認為,在推進保險公司的信息化進程上,政府也可采取諸如信息技術方面的投資可以部分抵消稅收、稅前可以預留部分資金用于信息技術改造等一系列措施,激勵和推進保險公司的信息化進程。
2.關于同時推進企業內外部網建設的問題
網絡保險不僅應包括面向客戶的網站建設,還應包括構建公司內部的信息系統。一般來說,企業建設面向客戶的網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介本公司、銷售保險和了解客戶需求,因此面向客戶的網站建設應始終以向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為宗旨。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網站的設計上,應注意以下問題:(1)在網站中不僅要有保險產品的信息,還應有公司自己的詳細信息。因為只有客戶對你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和你建立業務上的聯系;(2)在網站中不僅要有公司自己介紹的信息,還應提供有關保險行業的新聞、保險案例分析、專家的專題講座以及保險基本知識等;(3)在網站中不僅要介紹公司自己的保險產品,還要對各種保險產品的利弊進行客觀分析。如果有可能,還要把它與其他公司的同類保險產品進行客觀對比,讓客戶真正地感覺到你在設身處地地為其服務;(4)在網站系統中,客戶不僅應能夠完成保險的購買,還應能夠完成退保、索賠、投訴以及提交反饋信息和建議等。
國外的研究表明,只有公司在進行大量的信息技術投資的同時,并對企業的業務管理、財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予以調整,才能真正降低企業內部活動的成本,并提高企業內部活動的效率。因此,在構建內部信息系統的過程中,應對保險公司的組織結構予以調整。
3.關于選擇合適的網絡解決方案和容易記憶的域名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網絡解決方案大體上有三種:(1)自建。對于安全性要求很高、信息技術人員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內部網和外部網都可以由自己建立。但它需要從接人服務商那里租用專用線路,因此成本較高;(2)專用型虛擬主機服務。對于企業不是很大且技術人員比較缺乏的中小企業來說,把自己的服務器放到接入服務商的機房或租用接入服務商的專門服務器,是一種比較安全、經濟的最佳方案;(3)共享型虛擬主機服務。對安全要求不是很高、經濟實力有限的小型企業,可以選擇和其他多家公司共同租用接入服務商的服務器。
由于網絡保險直接涉及到資金的劃撥,因此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筆者建議大中型的保險公司最好選擇第一種方案;對于雖然涉及到保險買賣的中小保險公司,可以選擇第二種解決方案;對于不在網上進行保險買賣,只是通過網絡對外宣傳的保險公司來說,可以選擇第三種方案。
對于選擇好網絡解決方案的網絡保險公司來說,下一步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選擇一個好的域名。好的域名標準,首要的是容易記憶;其次是應和企業名稱或業務有一定的關聯。
4.關于高度重視網絡安全的問題
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的調查顯示:66%的被調查者最關心投保后支付保費的轉賬安全性。安全問題是阻礙網絡保險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對網絡安全造成的威脅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來自公司內部的不當使用。對于這類威脅,目前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是建立“信息系統審核”。它的主要功能是記錄下每個使用者在系統內做的任何事情,以供將來查證使用;另一類是來自外部未經授權的存取。對于這類威脅,目前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有在內部網絡與因特網中間架設防火墻、采用加密技術、密鑰管理技術、數字簽名和安全協議等。防火墻主要是通過監管網絡安全協議、通訊包、網絡服務及網址等方式來確保網絡安全;通過加密技術實現信息交換過程中的保密;通過密鑰管理技術實現密鑰交換安全可靠,防止密鑰泄密和非法更改密鑰;通過數字簽名技術實現對原始報文的鑒別和不可抵賴。SET和SSL是最常用的兩種安全交易協議。SET協議安全性高,但其復雜程度高,因此應用較少;SSL協議安全性較差,但實現容易,應用較多。不過,為了保證網絡保險公司和客戶之間交易的安全性,筆者建議網絡保險公司應盡可能地選用支持SET協議的系統。
5.關于選擇恰當的保險險種的問題
如前所述,我國公眾希望通過上網投保的險種,主要集中在人壽保險、機動車保險和兒童保險;而對于諸如家庭財產保險、醫療保險、意外傷害保險、企業財產保險等保險金額比較高的險種,仍希望得到專業保險人士的技術咨詢服務,通過更為穩妥的傳統的投保方式進行投保。因此,網絡保險公司在網絡上推出保險險種時也必須考慮到這一點,先把客戶愿意通過網絡購買的小額險種搬到網上,而對于一些大額險種等時機成熟時再推出。
6.關于培育網絡保險集市的問題
網絡保險集市就是在網絡上提供一個場所,使客戶能在這里找到大量的保險公司,方便地了解各個公司的基本信息或查詢各個保險公司的某一險種的有關信息,并對該險種的優劣進行對比分析,選擇最。佳的公司進行投保。網絡保險集市不僅會給客戶帶來方便,同時也會擴大保險公司的影響和業務量。因此,我國務保險公司應在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或中國保險學會的組織下,全力支持并在網絡保險集市上展示自己,進一步推動我國網絡保險集市的發展。
7.關于全力開發國內市場和積極地開拓國外市場的問題
我國保險市場潛力還很大,因此我國保險公司應以網絡為手段積極地深挖國內市場潛力。另外,由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保險公司將不得不在世界市場上和國外同行展開競爭,所以與其等著幾年后被動挨打,還不如主動出擊,積極地利用網絡保險遠距離作戰的優勢,盡早建設公司自己的英文站點或在國外設立鏡像站點,到國外市場上積累與外國競爭對手進行競爭的經驗。
8.關于吸納優秀人才和對已有員工在職教育的問題
網絡保險的發展和國際市場的開拓,不僅需要大量的業務人員,還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據筆者所知,我國的許多保險公司有一個規定,即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技術人員都必須完成一定的保險任務。似乎這條規定能為公司增加一點業務量,但是它無形之中就把一些優秀的保險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拒之于門外。筆者認為,這肯定是我國保險業從業人員知識水平低于其他金融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此,我國保險公司要吸引到一流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必須破除這條不成文的規定。
除了應在引進人才上下功夫之外,還應該重視對已有員工進行保險專業知識、外語知識和信息技術知識再教育,通過再教育提高公司員工綜合素質。與此同時,規范公司的管理,讓公司員工各司其職。
參考文獻
[1]韓艷春。1999年各大洲及國際組織保險業務情況統計[J].保險研究,2001,(5)。
[2]陳丹宇。談美國網絡保險及其啟迪[J].保險研究,1999,(11)。
[3]王文祥。同外資保險業較勁——中國保險業絕對差距與相對優勢[J].武漢金融,2000,(3)。
[4]楊萍,田志龍。網絡時代給中國保險業帶來的啟示[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0,(11)。
[5]古齋。中國網上保險:猶抱琵琶半遮面[J].中國保險,2000,(6)。
[6]何琳。網絡保險——全新的保險營銷方式[J],中國保險,2000,(3)
[7]董巍,趙虹。網絡保險商機無限[J].北京:中國保險,1998,(11)。
[8]胡穎。面向新世紀的保險創新[J].中國保險,1999,(12)。
[9]東民,文強。網絡保險誰人青昧[J].中國保險,2000,(9)。
[10]龍武,海強。網上保險:走出深閨待人識[J].中國統計,2000,(5)。
[11]王福新。中國保險業如何應對網絡時代[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0,(8)。
[12]袁兵兵。國內保險業:快快打開通向互聯網之門[J].四川金融,1998,(11)。
[13]張勇。網絡保險的風險及管理[J].上海保險,2000,(3)。
[14]石衛星。正確認識和積極應對網絡革命對傳統保險模式的沖擊[J].上海保險,2.000,(7)。
[15]莊宏獻,等。網絡時代的保險經營——發展我國網絡保險的思考與建議[J].上海金融,2000,(12)。
[16]黃奇,等。數字經濟2000[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00.
[17]黃楚新,張鵬。無限風光在“險”峰[N].計算機世界報,2000—04—3.
[18]人民日報網絡版編譯。日本即將設立第一家網上保險銷售公司[N].人民日報網絡版,2000—04—07.
[19]中國公眾如何看待網絡保險[N].國際金融報,2000—09—20.
[20]關晉勇。三年后保險限制將被撤消競爭箭在弦上[N].中華工商時報,2001—11—13.
2我國網絡技術安全立法現狀
2.1過分強化政府對網絡的管制而漠視相關網絡主體權利的保護
雖然我們認識到立法在維護信息網絡技術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仍然忽視了信息網絡技術安全產業的自主發展。如我國有關政府部門頒布的各類法規和規章都不約而同紛紛只強調規范秩序、維護安全,而忽視了各網絡主體的權利保護。
2.2立法主體多、層次低、缺乏權威性、系統性和協調性
有關我國目前具體的網絡立法,一方面,近年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另一方面又相繼頒布了一大批有關網絡方面的專門立法、司法解釋和其他規定,甚至還有數量相當龐大的各類通知、通告、制度和政策之類的規范性文件。政府管理性法規數量遠遠大于人大立法,這種現象導致不同位階的立法沖突、網絡立法缺乏系統性和協調性。
2.3立法程序缺乏民主的參與
法律、行政法規、部門來源:()規章、地方法規和規章大都為社會所有領域信息網絡技術安全所普遍適用,沒有一部專門的信息網絡技術安全保護法案能夠廣泛地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可以認為,我國早已認識到了信息網絡技術安全立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但是,從國家戰略的高度看,僅靠傳統的和現有的法律體系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信息網絡技術發展的需要。而且,由于立法層次低,立法內容“管理”的色彩太濃,且多是行政部門多頭立法、多頭管理,形成執法主題多元化,更不可避免帶來了法律的協調性不夠,嚴重影響了立法質量和執法力度。因此,盡快將信息網絡立法問題做通盤研究,認真研究相關國際立法的動向,積極參與保障信息網絡技術安全的國際合作,統一我國信息網絡技術安全的法律體系,完善信息網絡技術安全保護機制,已是刻不容緩。在具體的立法模式上,則可以參照世界上信息網絡技術發達的國家,如德國、美國、法國以及新加坡等國家的立法模式。可以說,計算機網絡法律涉及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是一個內涵與外延非常豐富的概念,它并不是單靠一個部門法就可以解決的。就我國立法的傳統習慣和司法的現狀而言,將信息網絡技術立法在人大統一立法的前提下,可授權各個部門制定一定的部門法,在立法上成本更低、司法上更易操作。計算機網絡法律的實質是由眾多法律部門中有關法律、法規集合構成的法律法規群。在這方面,我們可以采用我國《立法法》來解決各法律部門之間的沖突,《立法法》明確規定了法律、法規的效力等級,規定法律的效力高于法規和規章。
我國立法的滯后決定了司法要先行一步,對于目前所產生的網上知識產權糾紛又不能坐視不理。因此,許多業內人士都在為此問題來積極想辦法,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但是我國法律對于網上行為的界定還非常模糊,這也造成了司法實踐的困難。
3知識產權理論中的版權、專利權、馳名商標在網絡下的侵權行為
也許有些人認為網絡本身就是資源共享的,而且是開放型的狀態,其可供進入的端口很多,只要愿意誰都可以在網上發表言論或從網上拷貝下那些根本不知道署的是真名還是假名的文章。但是,須知網絡只是信息來源:()資源載體的一種形式,其本質與報紙等傳統媒體沒有任何區別。網絡經濟也同現實中的經濟規律是一樣的,同樣要遵守共同的游戲規則,這其中就包括對網上的資源的利用問題。否則,無論對誰都是不公平的,因為,任何有價值的創造都應當獲得其相應的報酬。
侵權行為集中化在網絡環境下,行為人侵犯的知識產權主要集中在對版權的侵害上。一旦版權人的作品進入網絡空間,網上用戶便可以自行瀏覽、自由下載,輕易復制。版權人對其財產權甚至人身權都可能受到侵害。我們常說的網絡侵權實際上經常指的是侵犯版權,但實際上網上侵犯知識產權的形式還是多種多樣的。
目前網絡侵犯知識產權的形式主要有:
第一,對于版權的侵犯即對于我們常說的著作權的侵犯。版權的無形性與網絡的開放性特征相一致,所以導致了這種侵權方式。一方面,一些網站把別人的文字作品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在互聯網上公開發表,另一方面,一些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從網上直接拷貝下來別人的文章而發表。這兩種都屬于侵犯版權的行為。
第二,利用網絡搞不正當競爭。
(1)域名搶注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因特網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加速和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經營者在因特網上進行交易的前提是其必須注冊擁有自己的因特網地址——域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域名的價值性體現得越來越明顯。因此,將知名企業的企業名稱、商號、或者企業的商標作為域名進行搶先注冊或進行使用,或者是待價而沽,進行轉讓、出租等行為越來越多。1998年10月12日,廣東省科龍(榮聲)集團有限公司在海淀區法院吳永安搶注域名糾紛案拉開了搶注域名訴訟的序幕。由于域名的法律性質尚無明確的界定,對因域名搶注而產生的糾紛按商標侵權,還是按不正當競爭處理,至今沒有一致性的意見。
(2)利用網絡進行虛假宣傳構成不正當競爭。
因特網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媒介,其方便、快捷、廉價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點,越來越受到重視。許多經營者通過網絡對自身及經營活動進行宣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不少的經營者并不是本著誠實、講信譽的原因則利用因特網對其經營活動進行宣傳,而是進行虛假宣傳來抬高自己,貶低其他同類經營者。
第三,商標侵權。
根據《商標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2)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3)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4)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4存在問題
首先,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網絡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傳統知識產權的無形性,專有性,地域性,時間性等特點,但在網絡環境中基本已經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網絡環境下的作品數字化,公開公共化,無國界化等新的特征。傳播形式發生很大變化,速度更加迅捷,而且作品一旦在網上被公開,其傳播,下載,復制等一系列的行為就很難被權利人所掌握,即使發生侵權,也很難向法院舉證。網絡傳輸的普及和應用,為權利人實現自己的權利帶來了困難。權利人無法知道自己的作品被誰使用了,如果使用了,使用了多少次,很難主張自己的權利。
一、前言
農村養老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以及建設新農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改革完善同農村養老保障制度和農村人口養老問題緊密相連。考慮到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 加速發展的城鎮化進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大背景, 面向大多數人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如何在新時期防范風險、防止農村老年貧困、調節農村人口年齡和性別結構,就必然持續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至關重要的政策議題。
二、中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
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健全不僅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而且也是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保證。目前,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實踐上是不完全成功的。
1.法律層次低,缺乏約束力
各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法律法規層次低,缺乏約束力。特別是對養老保險金流失和挪用等行為,未規定有效的懲罰措施。目前農村社保基金管理中的違規行為相當嚴重。正是這種不穩定的制度和屢見不鮮的違規行為挫傷農民投保積極性,開展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困難重重。
2.自給來源少,吸引力不足
現行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個人交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予以政策支持”。集體補助不到位或數額少行政管理畢業論文,或只在部分地方或人身上得到體現;國家政策扶持,僅限于通過對鄉鎮企業支付集體補助予以稅前列支,除此,再無其他的扶持政策;地方財政,除經辦機構費用,也沒有其他扶持政策。在缺乏強制性的情況下,僅靠這些政策,難以發揮吸引作用。
3.基金增長慢,難以為繼
基金增長速度跟不上養老金發放的增長速速,出現負增長。農保基金增值方式主要是存入銀行和購買國債。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之初,國家債券利率和銀行存款率都很高,因而給農民承諾的保險給付率也高達12%,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債券和銀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調,致使基金增值緩慢。加上缺乏穩定的投資渠道,農保基金入不敷出,出現負增長。
三、完善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對策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農村養老將呈現出新的格局:新型的家庭養老將居主體地位,社會養老保險將得到新的強化,從而與其他養老保障制度一起共同為農民養老建立一道比較可靠的屏障。
1.加快法制建設,真正體現公平與效率
市場經濟本身是法制經濟。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必須以法律的形式保證其實施。我們應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做法,根據中國實際情況,結合財政、金融和稅收體制改革,盡快制定并健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關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法律法規,對資金來源、運用方向、增值渠道甚至保障標準、收支程序等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規范其操作行為,以法制的形式將這項合法權利確定起來,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社會養老問題行政管理畢業論文,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強化政府責任,加大扶持力度
社會化養老的主體是社會,是以社會運作的方式實現的。而能夠代表社會。管理社會的主導者是政府。在實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時強調個人應承擔義務是對的,但不能以此為理由推卸政府應承擔的責任。針對目前集體補助過小,國家扶持微乎其微的狀況,應當考慮如何提高集體補助的比重,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3.發揮家庭養老的優勢,再造土地的保障能力
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和養老的優良傳統,這為家庭養老制度的實行和鞏固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礎。現階段,由于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許多原因,農民養老不可能完全依靠社會,家庭養老仍然是老年保障的主要形式。政府可以從制度上鼓勵農村家庭養老。
四、結語
從農村和整個國家現代化長遠角度看,建立農民養老制度是對農民利益最有效,最全面的保護。嚴峻的人口發展現實、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 以及有限的可供學習的國外經驗, 都迫使中國不得不用創新的思路、戰略的眼光來審視和構建農村社會養老保障乃至整個社會保障制度, 走出一條城鄉之間相對獨立而又良性互動的、有中國特色的養老保障之路。希望本文能對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近一步完善,有所啟示并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桂世勛.關于探索農村計劃生育家庭養老保險的思考[J] . 人口與計劃生育, 2008 (7) .
[2]樂章.現行制度安排下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險參與意向[J] . 中國人口科學,2004 , (5) .
[3]俞仁龍.浙江農村建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經濟可行性分析[J] .嘉興學院學報,2005 , (4) .
根據省公司要求,鄉鎮供電所必須開展綜合業務監控工作,為供電所的核心指標實時監控提供術支撐。在此基礎上,各單位在其所轄的供電所建設了綜合監控室,實現了實時監控供電所的核心指標功能。研究得知,由于大多數供電所受人員力量不足、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偏低等因素影響,難以實現供電所監控室的正常運行。在現有的供電所人力資源不變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地整合人力資源,充分發揮供電所綜合監控室功能,探索供電所管理提升新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供電所綜合業務平臺建設背景及應用評價
1.1 “大服務”機制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供電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供電所作為服務客戶的前沿窗口,在人民群眾用電需求不斷多樣化的新形勢下,如何高效解決客戶服務中的問題,建立健全問題導向型供電所綜合業務過程管控體系,創新主動優質服務的新思路,實現農電管理工作新提升,是廣大電力工作者面臨的新問題。
1.2 “五位一體”深化應用
供所業務涵蓋面廣、綜合性強,涉及營銷、生產等多個方面,各個環節繁瑣且銜接緊密,需各專業崗位密切配合,統一協作做好客戶供電服務工作。在“五位一體”工作機制深化推進中,供電所管理仍存在營銷服務、生產運維不協調、不統一,從而影響客戶用電服務的問題。僅靠所長全面協調難以滿足工作需求,亟待改變傳統管理模式,構建各專業、各業務密切配合、高效銜接的綜合業務管控模式。
1.3 供電所基礎管理信息化需求
隨著供電所信息化建設不斷深入,營銷、生產、調控等系統功能持續完善,供電所實際應用得到了推廣。而供電所結構性缺員的問題,在各個市縣公司普遍存在,部分供電所人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技術等級較低,對新知識、新技術的接受能力較差等問題,難以有效實現供電所精益化管理水平提升。
2 智能化綜合業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基于智能化供電所綜合業務平臺的設計,需要從安全性、穩定性、可擴展性、易維護性等方面進行考慮。電力系統作為重要的能源管理系統,設計中必須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性;網絡建成靈活、以擴充的彈性網絡平臺,充分留有擴充余地;采用統一的網絡管理系統實現可管理和易維護性。下文對基于智能化供電所綜合業務平臺的建設進行深入分析:
供電所綜合業務監控室是以服務鄉鎮供電所日常管理、提升班組業績為目標,圍繞依托用電采集系統、智能配電網監控平臺等信息系統,實現供電所綜合業務管控。
2.1 供電所營銷服務數據監測管控
供電所營銷服務數據監測管控包括:核心業務指標監測和業務指標全過程管控兩種。核心業務指標監測通過對供電所營銷、生產核心指標的監測,掌握核心指標實時信息,及時下載傳遞異常數據,為現場管理與消缺提供數據支撐,便于供電所對監控發現的問題進行集中梳理,根據問題嚴重程度制定整改措施和治理方案,促進業務核心指標的提升。
業務指標全過程管控工作流程圖,如圖1所示。
2.2 供電所優質主動服務提升管控
與配網搶修指揮中心對接,承擔95598接單、派單等工作,并監控“互聯網+主動服務”智能化功能的實現,達到服務全過程的可視化。利用云圖像系統與微信平臺,更好更快地服務于客戶,聯系專業人員協同解決客戶用電問題。開發低壓配網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監測系統,實現對配電臺區三級保護器的在線監測、分析、預警和干預。同時,實時監控供電營業廳人員服務行為,為客戶提供溫馨、熱情的服務。
2.3 供電所突發事件調度協調管控
遇到突發應急事件時還能承擔供電所應急調度中心職能,指導工作人員進行應急處理。從而,建立更加科學、全面、及時、有效的供電所管控機制,確保供電所各項工作可控、在控,確保供電所基礎管理提升。
3 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智能化供電所綜合業務平臺的建設,一方面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的優質性,低壓業擴報裝服務規范率100%,樹立了“我是國家電網人”的良好形象。在互聯網模式的大背景下,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客戶的需求,助力了企業發展,推動了社會經濟,贏得了客戶的贊譽。通過綜合業務平臺對異常問題的歸納和處理,包括客戶低電壓問題的分析傳遞、督導治理等,大大提升了客戶端電壓合格率,截止目前,全市低壓客戶電壓合格率達到了99.89%,客戶滿意率得到了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嶸.公司“大營銷”體系向鄉鎮供電所延伸[N].國家電網報,2016-07-21(003).
[2]劉晉達.供電所管理應做到“六加強六提高”[J].農村電工,2015(11).
[3]鄧亞亮.電力標準化作業管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D].華北電力大學,2011.
[4]Ye chun.Exploration forward of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system.China Electric Power Newspaper,2008.
[5]何曉冬,張萌.新型供電企業管理制度體系的設計與實踐[A].2014年度全國電力企業優秀管理論文大賽獲獎論文《中國電力企業管理》[C],2014.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