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8 10:10:0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道德教育缺失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The Lack of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from "Beauty Contest"
XIAO Jia, XING Linn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the oldest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in education, emphasis o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educated is the tradition of China's education including early childhood, however, in practice,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of the poor 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I combine a kindergarten in Changsha social activities "beauty contest" for today's nursery lack of moral education for some reflection.
Key words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subjectivity; scientific spirit; pluralistic values; sense of tragedy
1 案例描述
2 案例分析
2.1 兒童主體性的缺失
幼兒的主體性是指幼兒在其對象性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而整個教育活動過程中該老師沒有給孩子過多的自主空間,讓他們說自己想說的,做自己想做的,幼兒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也沒能得到發展。
老師煞費苦心的設計這次選美大賽以及小山羊落水的情節無非是想讓小朋友們明白一個道理:我們不要光看美麗的外表,還要注重內心的美。表面上老師讓小朋友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實際上活動還沒開始結論就已經出來了:內心美的小兔子注定是冠軍。活動的整個過程,我們看不到幼兒主體性的發揮。不管你是喜歡會捉老鼠的小花貓,還是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唐老鴨,老師都會有意見,因為它們只顧自己的事情,不想別人的事情。也不管小兔子會不會游泳,能不能把小山羊救上岸,這也無所謂,反正小兔子舍己為人,心地善良。至于你們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歡小兔子并沒有多大關系,只要把冠軍頒給它就行。
在第二輪投票之前,即使小白兔伸出美麗的雙手,演繹了一段小白兔救小山羊的美麗神話,但幼兒還是喜歡大搖大擺的唐老鴨時,老師雖顯失落,卻如圣人般冠冕堂皇的提出事先早已想好的臺詞,并不由分說的為孩子做了重要決定,我們應該把冠軍頒給內心美麗的小兔子。從而實現了對幼兒的精神洗禮。
2.2 科學精神的缺失
周作人在《夢想之一》疑問中有這樣的話:“中國人拙于觀察自然,往往喜歡去把他和人事連結在一起。最顯著的例,第一是儒教化,如烏反哺,羔羊跪乳,或梟食母,都一一加以倫理的附會……”“烏鴉無家庭,無從反哺,凡自然界之教訓化的故事其原意雖亦可諒解,但其并非事實也明白的可以知道了。”①為了讓孩子明白內心美比外表美更重要的道理,老師將原本很難扯上關系的小白兔與小山羊安排在一起,并導演了一出手足無力、不善游泳的小兔子去救落水山羊的戲,實在是顯得牽強附會,就是這樣一個膚淺而又不靠譜的虛構情節,企圖讓懵懂無知的幼兒知道內心美比外表美更重要的道理,似乎有點讓人難以接受。道德教育固然重要,但不應該把道德判斷置于科學之上,也不應將價值判斷置于事實之上,黃全愈在《素質教育在美國》中說過:“如果我們只重視孩子的道德教育,而忽略對孩子的科學常識的教育,他們一方面會變得‘少年深沉’;另一方面,到他們年紀大了又會變得‘老年無知’。”②
2.3 多元價值觀的缺失
唐老鴨和小白兔的評比,實際上是藝術和倫理的較量,一個事物,從藝術的觀點看,有美丑之分;從倫理的觀點看,有善惡之分。朱光潛曾對美丑與善惡有著經典的闡述。就狹義來說,倫理的價值是實用的,美感的價值是超實用的;倫理的活動都是有所為而為,美感的活動則是無所為而為。比如仁義忠孝都是善,問它們何以為善,我們不能不著眼到人群的幸福。美之所以為美,則全在美的形象本身,不在它對于人群的效用。
在第二次投票中改投小白兔的孩子崇尚倫理的“善”,在他們的眼里兔子是善良的,值得表揚和嘉獎的,而依然選擇唐老鴨的孩子崇尚藝術的“美”,這些孩子覺得選美大賽就應該要將外表美作為主要的判斷依據。善和美都應該受到保護,而從本案例的組織與實施過程可以看出,老師將一元價值觀傳授給學生,即內心美的小兔才是選美大賽的冠軍,即使幼兒的第二次選擇結果仍然不符合老師預期的標準時,老師此時不是從幼兒的角度去思考為什么幼兒會做出這樣的選擇,而是生吞活剝的將干癟的道理塞進幼兒的腦袋里。這種單一的選擇既表現為對兒童差異的不尊重,又與現代多元價值取向相悖。這種灌輸式的德育方式容易使幼兒形成服從、懦弱、保守、恪守本分的人格特征,不利于幼兒自主、自尊、個性自由、寬容的人格特征的形成。
2.4 悲劇意識的缺失
人生的悲劇性現象不是偶然的現象,而是與一種必然。雅斯貝爾斯說:“悲劇在人類生命中是基本的,不可避免的。每當意識超越了能力,悲劇就會產生。”③而我們常常聽到的故事大都是這樣的敘述:善良美麗的主角遭到邪惡狡詐的壞人攻擊,主角在經受苦難之后仍不改善良的本性。故事的結局是,正義終于戰勝邪惡,從此善良的主角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選美大賽的結局也向我們傳遞著丑小鴨最終會變成白天鵝的信息,在善良的小白兔奮不顧身的去救落水的山羊之后,本來已經塵埃落定的選美大賽不得不重新翻盤,在重新投票的結果顯示小白兔不占優勢的情況之下,教師給我們制造了內心美麗的小兔子最終獲得冠軍這樣皆大歡喜的結局。
錢鐘書在《讀〈伊索寓言〉》中指出:“盧梭認為寓言會把純樸的小孩子教得復雜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認為寓言要不得,因為它把純樸的小孩子教得愈簡單了,愈幼稚了,以為人事里是非的分別、善惡的果報,也象在禽獸中間一樣的公平清楚,長大了就處處碰壁上當。”④道德教育的童話精神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忽略的現實社會的實然狀態,缺乏對現實生活的全面辯證地感知與理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注釋
① 周作人.兒童文學小論[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1.
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是各行各業特別是會計行業的立業之本。但縱觀近年來國外的安然事件、施樂公司事件和國內的銀廣夏、三九藥業等上市會計造假事件,說明會計行業正面臨著嚴重的“誠信危機”。會計信息失真,會計誠信缺失現象已成了全社會面臨的課題。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很多,比如受利益驅動,失信成本低,監督機制不完善等,這些都是導致會計誠信缺失的外在因素。而導致會計誠信缺失的內在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會計從業人員的道德和素質。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讓我改變會計自身的缺陷,去健全監督機制和監督體系,我覺得有點好高騖遠。但有一點,我能切切實實地做到、做好,那就是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從主體抓起,從源頭抓起,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改善會計誠信缺失的現狀。
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一、大力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我們可以利用學校的宣傳欄,公布和展出有關會計職業道德方面的資料、圖片和案例,還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校園活動來提高學生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視程度。比如,可以舉辦會計職業道德方面的演講及辯論會,觀看相關的電視、電影,以及召開主題班會。通過這些生動形象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以及誠實守信等良好品質。所謂“好土出好苗”,我相信,經過良好校園文化和氛圍的長期熏陶,學生耳濡目染,就能養成堅守會計職業道德的良好品質。
二、合理組織教學,全面滲透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道德的教育,并不一定只在會計職業道德課上進行,可以在所有相關的會計類課程中滲透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內容。例如會計基礎課,在講授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時候,新《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要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教師可以重點強調這一點,因為客觀性是會計質量最重要的要求,是會計信息的生命。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刻意設計一些有助于加強學生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比如,在會計報表的分析中,可以教授學生如何注意可能存在的會計造假等技巧,還可以舉一些會計造假的反面案例,讓學生進行討論。“潤物細無聲”,經過長期的、全方位的職業道德教育的滲透,學生自然就會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
三、對學生嚴格要求,讓“誠信教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作業、考試、實習中都以誠信為本。如果存在抄作業、考試作弊等現象,不管平時表現如何,都取消成績,并予以嚴厲批評,給予相關處分。這種“從小事抓起,從身邊做起”的以誠信為本的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每一位學生都特別重視自己的誠信度,生怕自己成為老師及同學眼中缺乏誠信的“小人”。由此及彼,在今后的會計工作生涯中,他們也必然會保持良好的操守,做會計行業中的誠信從業者。
四、聘請相關人員開講座,突擊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除了平常教學過程中的潛移默化之外,還應多聘請有關單位的相關人員來學校開講座。比如可以聘請有關會計人員來講學,用他們的親身經歷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可以聘請法院和審計部門的工作人員用翔實的案例對學生進行職業法制教育。學生對實際的案例非常感興趣,這樣可以使學生牢固地樹立職業道德觀念,在金錢和利益面前正確地把握自己。
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延續職業道德教育
除了在課堂上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外,我們還可以指導學生針對性地閱讀財經類報刊、書籍,瀏覽財經類網站,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幫助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后也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延續下去。
參考文獻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道德問題
(一)道德認識模糊
留守兒童均處在未成年階段,這一階段正是他們的道德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關鍵的時期,他們需要得到來自家長的正確道德觀念引導和教育,讓他們懂得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但是,對于留守兒童來說,他們判斷對與錯、好與壞的直接依據的來源被切斷了,他們的道德標準與行為規范是模糊的。
(二)道德情感缺失
良好的親子家庭關系是培養兒童健全情感的溫床。在和諧的家庭關系中,父母對子女表達出無盡的關愛,并尊重和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同時也鼓勵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愛心。兒童會逐漸形成較為健全的道德情感。但是留守兒童因為缺乏父母的關愛與情感的交流碰撞,他們不愿意向他人表露自己內心的情感,造成了道德情感比較淡漠。
(三)道德行為偏差
首先,留守兒童因為長時間得不到父母的教育與引導,使得自身的道德意識薄弱;其次,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因為缺乏良好的教育方式與手段,使得留守兒童們形成了一些驕縱、任性等不良習慣,在生活中不顧他人感受任意妄為;再次,留守兒童處于身心成長階段,缺乏強有力地自控能力,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
二、農村留守兒童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兒童自身因素
首先,留守兒童處在成長和發育的初級階段,沒有形成獨立的價值觀和良好的判斷是非的能力。面對光怪陸離、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很多成年人尚不具備完善的辨別能力、防范能力和抵制誘惑能力,更別提處于社會化初級階段又缺乏家人監護和指導的留守兒童。其次,由于長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缺乏有效地監督,農村留守兒童的自控能力也很難形成。
(二)家庭教育缺失
父母外出打工后,父母與孩子之間是聚少離多,有的孩子一年之內與父母聚在一起的時間也不過幾天,父母對留守兒童的道德教育基本是缺失狀態。對于那些由親戚朋友代為照顧監護的留守兒童而言,親戚朋友很難把握與處理留守兒童與自己的關系,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也大多持放任態度,對留守兒童也只是做到生活上的照顧,對其心理、道德等方面的管理嚴重不足。
(三)學校教育失當
作為家庭教育的主要補充,學校在留守兒童教育方面要承擔起主要的責任。但是,學校因為升學率的壓力,自身教育理念的束縛與師資力量的制約等因素,課程中關于德育教學重視程度不夠,有些農村學校根本沒有德育課程設置,一些學校即使安排了德育課程,但也基本上浮于形式,沒有真正落實。學校的教師由往往將教育管理的重點放在了文化課成績上面,對一些有關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美育方面的課程缺乏關注。
(四)社會不良風氣影響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網吧、游戲廳、錄像廳等娛樂場所也紛紛蔓延到了農村。尤其是學校周邊地區,網吧泛濫。由于農村地區有關部門對這些新興的產業機構缺乏有效的監管,使得網吧任由未成年人自由出入,一些學生沉迷網絡無法自拔,加劇了農村留守兒童德育問題的嚴重性。
三、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道德教育缺失的對策
(一)兒童需不斷完善自己
作為留守兒童,他們得不到正常家庭的溫暖與呵護,無法像其他同伴一樣感受父母每天的關愛與照顧,從這一角度來看,留守兒童是不幸的。但作為留守兒童自身而言,不應該就此墮落。他們應該明白家長不得已的苦衷,明白父母是為了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才離家打工的。面對父母的苦心與期望,自己應該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通過閱讀一些道德修養方面的書籍,主動與老師和優秀的同學交談等,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
(二)家長需提高自身責任意識
家長應該轉變教育觀念,重視親情教育的作用,承擔自己的教育引導責任。父母應該盡量抽時間回家看望孩子,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狀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親情的溫暖。如果因為種種的原因不能經常回家,也可以通過書信、電話、網絡聊天等方式加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定期與子女進行談心和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教育和指導孩子健康茁壯成長。
(三)學校需強化德育課程設置
因為農村留守兒童在心理、道德方面的特殊性,所以學校在進行正常的基礎義務教育課程的同時,還應該為留守兒童設置一些有關于心理、道德、法制教育方面的專門課程,以幫助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意識,培養健全的心理與健全的人格。對學校內的留守兒童建立成長檔案,深入留守兒童家庭內部,與其家長和監護人進行定期的交流與溝通。對于學生在心理、道德等各方面的問題進行意見的交流,并指導學生家長與兒童進行積極地親情溝通。學校老師還應該根據掌握的留守兒童狀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教育。
(四)社會需積極宣傳引導
留守兒童問題不僅僅是一個道德教育的問題,現在已經演變發展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與重視。首先,社會媒體等應該積極地宣傳和引導,把業已存在的留守兒童德育問題公布于眾,這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其次,一些社會上的自發組織也應該積極行動,盡自己的努力來協調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促使相關部門為留守兒童的道德教育與成長提供支持與幫助。此外,還可以倡導一些社會上的志愿者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中,鼓勵志愿者與留守兒童結對子,為留守兒童的道德教育開展活動,幫助農村留守兒童解決心理和道德意識行為上遇到的問題。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學院)
近年來,未成年人早戀、流產、性犯罪等現象與以往相比明顯增多,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這些現象不光給未成年人身心發展帶來很大危害,而且對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以及社會的和諧發展都埋下隱患。產生這種社會問題的原因很多,但性道德方面的教育缺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本文針對我國目前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現狀,對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過程中的缺失及對策進行探討,以期對當今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有所幫助。
一、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缺失
1.未成年人性生理發展現象
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是從童年走向成年的過渡時期,此時的孩子們要經歷軀體和心理上的急劇變化。首先,是身高迅速增長。其次,是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內臟各個器官也都發達起來。第三,是性意識開始萌芽并逐漸成熟。但生理的發育并不必然伴發心理的成熟,未成年人青春期是易發生性心理偏差、性道德失范和性犯罪的時期。由于目前性教育普遍不能滿足中小學生性心理發展,未成年人在性心理上存在種種困惑和障礙,如:性知識的匱乏、性道德認識模糊、性道德意志薄弱。
2.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現狀
長久以來,國人一直是“談性色變”,性對未成年人更是絕對。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學校對未成年人的性教育一直采取謹慎的態度,對性知識教育應付了事,性道德、性倫理教育則是一片空白。在學校的課程設置上,中小學開設了生理衛生課,主要講解人體結構知識,對青春期出現的性心理和性困惑解答甚少,完全沒有性道德、性倫理、性法制等內容。并且,生理衛生老師對有關性知識的章節多半不作講解,要求學生們自學,這使未成年人對自己的生理結構和性知識依然懵懵懂懂,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對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同時,中國傳統文化也使家長們對孩子羞于言性,無法坦然地教授他們性知識和正確的性道德。與學校和家長的緘默恰恰相反,科技的進步促使網絡和媒體迅猛發展,給未成年人獲得性知識提供了廣闊的途徑。 但隨之而來的是黃色文化成為互聯網上肆意蔓延的毒蟲,像烈性毒藥一樣侵蝕著未成年人的心理。未成年人處于青春發育時期,他們的心智并不成熟,當接觸到不良觀念甚至黃色毒害時,他們很難辨別和抵抗,基本上會照單全收。另一方面,家長和學校對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匱乏使他們缺少正確的引導,他們的心靈逐漸被這些不良的性觀念填滿,最終形成扭曲的性道德。一項由中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的調查結果顯示:有15.5%的高中生贊成或比較贊成婚前。贊成中學階段談戀愛的高中生占23.8%,男生占28.7%,女生占17.1%。種種事實顯示,當今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存在著極大的問題與缺失。
二、尋求符合時代需求的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對策
1.構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課程體系
在目前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性教育處于可有可無的地位,課程設置中唯一涉及相關知識的只有初三時的《生理衛生》,且介紹的也只是簡單的生理發育知識,沒有涉及性倫理、性道德等重要的內容。由于沒有基本的課程體系保證,再加上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的差異,導致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性教育發展的極不平衡。特別在絕大部分的鄉村學校性教育幾乎是一片空白。鑒于目前性道德教育的缺失,教育部門應盡快把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納入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衛生保健教育、法制教育的課程體系,逐漸完善課程的內容和評價標準。
2.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性道德教育的合力
要盡快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防護保障機制,為未成年人性道德成長提供良好和諧機制。
(1)學校層面。學校是未成年人性道德養成教育的主陣地,因為學校的任務不光是教書,更應該是育人。學校在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方面應努力做到:首先,應構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課程體系。同時配備專業的、優秀的教師擔任該課程的教學,并把該課的考核標準作為未成年人平時道德測評和評優的重要依據。其次,在性道德教育的過程中,還應注重方法。應靈活采用多種方法,如教師可以利用班會、辯論會、討論會等形式組織學生一起討論,以達到集體教育的效果。對于個別有早戀傾向的學生,教師應找其談心,做好心靈疏導工作,一定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替學生保密。再次,在性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應注重分層教育。如對小學高年級男女生進行互尊互愛的教育;對初中生在性生理、心理知識教育的基礎上,進行自尊自愛、自我保護、珍視童貞的教育;對高中生進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
(2)家庭層面。家庭的性道德教育也不容忽視,畢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面對處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不應對性教育問題避而不談。在主動給孩子講授性生理知識的同時,應當給孩子灌輸性道德觀念,幫助孩子走出疑團。同時,家長平時要注重自己的言傳身教,在愛情、婚姻方面要忠貞,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努力給孩子營造一種快樂、和諧的家庭氛圍。
(3)社會層面。當今未成年人性問題如此嚴重的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社會不良傳媒信息的影響,因此,社會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至關重要。首先,應對大眾傳媒市場加強整頓和指導,使它成為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道德觀的陣地。堅決抵制和屏蔽不良信息,幫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性道德觀念。其次,社會還應培育和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輿論氛圍,對于社會上流行的不良以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和道德健康發展的人和事進行監督和譴責。
3.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性保護法,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提供法制保障。
大力加強社會法制監管力度,大力開展未成年人性法制教育,使說理教育與法律干預相結合,嚴肅處理未成年人害事件,肅清不良社會風氣,加強網絡立法,建立綠色網絡空間。教育、行政、司法、文化等部門聯合起來,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推動和保障性道德教育的順利、深入開展。與此同時,呼吁我國盡快出臺未成年人性保護法,促進未成年人性教育早日納入法制軌道。
總之,加強未成年人的性道德教育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客觀需要,是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構筑未成年人性道德建設的和諧機制,使教育的外部規范逐漸內化為人的內在意識和自覺行為,使未成年人性的道德水準逐漸達到社會規范的標準,才能真正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人性之和諧。
參考文獻:
[1]詹文度.切實加強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從當代西方學校的經驗教訓談起.當代青年研究,2001,1.
近年來,未成年人早戀、流產、性犯罪等現象與以往相比明顯增多,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這些現象不光給未成年人身心發展帶來很大危害,而且對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以及社會的和諧發展都埋下隱患。產生這種社會問題的原因很多,但性道德方面的教育缺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本文針對我國目前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現狀,對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過程中的缺失及對策進行探討,以期對當今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有所幫助。
一、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缺失
1.未成年人性生理發展現象
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是從童年走向成年的過渡時期,此時的孩子們要經歷軀體和心理上的急劇變化。首先,是身高迅速增長。其次,是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內臟各個器官也都發達起來。第三,是性意識開始萌芽并逐漸成熟。但生理的發育并不必然伴發心理的成熟,未成年人青春期是易發生性心理偏差、性道德失范和性犯罪的時期。由于目前性教育普遍不能滿足中小學生性心理發展,未成年人在性心理上存在種種困惑和障礙,如:性知識的匱乏、性道德認識模糊、性道德意志薄弱。
2.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現狀
長久以來,國人一直是“談性色變”,性對未成年人更是絕對禁區。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學校對未成年人的性教育一直采取謹慎的態度,對性知識教育應付了事,性道德、性倫理教育則是一片空白。在學校的課程設置上,中小學開設了生理衛生課,主要講解人體結構知識,對青春期出現的性心理和性困惑解答甚少,完全沒有性道德、性倫理、性法制等內容。并且,生理衛生老師對有關性知識的章節多半不作講解,要求學生們自學,這使未成年人對自己的生理結構和性知識依然懵懵懂懂,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對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同時,中國傳統文化也使家長們對孩子羞于言性,無法坦然地教授他們性知識和正確的性道德。與學校和家長的緘默恰恰相反,科技的進步促使網絡和媒體迅猛發展,給未成年人獲得性知識提供了廣闊的途徑。 但隨之而來的是黃色文化成為互聯網上肆意蔓延的毒蟲,像烈性毒藥一樣侵蝕著未成年人的心理。未成年人處于青春發育時期,他們的心智并不成熟,當接觸到不良觀念甚至黃色毒害時,他們很難辨別和抵抗,基本上會照單全收。另一方面,家長和學校對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匱乏使他們缺少正確的引導,他們的心靈逐漸被這些不良的性觀念填滿,最終形成扭曲的性道德。一項由中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的調查結果顯示:有15.5%的高中生贊成或比較贊成婚前性行為。贊成中學階段談戀愛的高中生占23.8%,男生占28.7%,女生占17.1%。種種事實顯示,當今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存在著極大的問題與缺失。
二、尋求符合時代需求的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對策
1.構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課程體系
在目前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性教育處于可有可無的地位,課程設置中唯一涉及相關知識的只有初三時的《生理衛生》,且介紹的也只是簡單的生理發育知識,沒有涉及性倫理、性道德等重要的內容。由于沒有基本的課程體系保證,再加上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的差異,導致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性教育發展的極不平衡。特別在絕大部分的鄉村學校性教育幾乎是一片空白。鑒于目前性道德教育的缺失,教育部門應盡快把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納入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衛生保健教育、法制教育的課程體系,逐漸完善課程的內容和評價標準。
2.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性道德教育的合力
要盡快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防護保障機制,為未成年人性道德成長提供良好和諧機制。
(1)學校層面。學校是未成年人性道德養成教育的主陣地,因為學校的任務不光是教書,更應該是育人。學校在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方面應努力做到:首先,應構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課程體系。同時配備專業的、優秀的教師擔任該課程的教學,并把該課的考核標準作為未成年人平時道德測評和評優的重要依據。其次,在性道德教育的過程中,還應注重方法。應靈活采用多種方法,如教師可以利用班會、辯論會、討論會等形式組織學生一起討論,以達到集體教育的效果。對于個別有早戀傾向的學生,教師應找其談心,做好心靈疏導工作,一定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替學生保密。再次,在性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應注重分層教育。如對小學高年級男女生進行互尊互愛的教育;對初中生在性生理、心理知識教育的基礎上,進行自尊自愛、自我保護、珍視童貞的教育;對高中生進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
(2)家庭層面。家庭的性道德教育也不容忽視,畢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面對處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不應對性教育問題避而不談。在主動給孩子講授性生理知識的同時,應當給孩子灌輸性道德觀念,幫助孩子走出疑團。同時,家長平時要注重自己的言傳身教,在愛情、婚姻方面要忠貞,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努力給孩子營造一種快樂、和諧的家庭氛圍。
(3)社會層面。當今未成年人性問題如此嚴重的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社會不良傳媒信息的影響,因此,社會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至關重要。首先,應對大眾傳媒市場加強整頓和指導,使它成為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道德觀的陣地。堅決抵制和屏蔽不良信息,幫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性道德觀念。其次,社會還應培育和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輿論氛圍,對于社會上流行的不良性行為以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和道德健康發展的人和事進行監督和譴責。
3.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性保護法,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提供法制保障。
大力加強社會法制監管力度,大力開展未成年人性法制教育,使說理教育與法律干預相結合,嚴肅處理未成年人害事件,肅清不良社會風氣,加強網絡立法,建立綠色網絡空間。教育、行政、司法、文化等部門聯合起來,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推動和保障性道德教育的順利、深入開展。與此同時,呼吁我國盡快出臺未成年人性保護法,促進未成年人性教育早日納入法制軌道。
總之,加強未成年人的性道德教育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客觀需要,是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構筑未成年人性道德建設的和諧機制,使教育的外部規范逐漸內化為人的內在意識和自覺行為,使未成年人性的道德水準逐漸達到社會規范的標準,才能真正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人性之和諧。
參考文獻
[1]詹文度.切實加強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從當代西方學校的經驗教訓談起.當代青年研究,2001,1.
一、道德社會教育的缺失
社會教育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社會教育指的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文化、教育等機構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個人對各種社會成員所開展的教育。廣義的社會教育指的是社會發展、社會生活過程中的具有一切教育意義的一切活動。廣義的社會教育包括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狹義的社會教育。我們這里所談的是狹義的社會教育,主要指的是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對學生產生影響的教育,重點談的是以社區為主的社會教育。
道德是在人的關系中產生的,源于人的生活,所以它應滲透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學生嘴上能說一套大道理,可是一旦面臨現實道德情景,卻難以付諸有道德的行為或不知所措。長期以來,我們把德育從完整的教育體系中割裂抽離出來,僅僅靠單獨的課程(公民課、思想品德課等)、配備單獨的教師、設立單獨的機構(如政教處、德育處等),來實施德育。德育是培養學生品德過程,品德由知、情、意、行四個因素構成,所以德育過程也就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德育要發揮知、情、意、行整體功能。德育既不能從人的活動中分離出來,也不能限定德育的空間范圍,德育應滲透在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脫離活生生的人際交往,脫離生活世界的德育課,學生是很難對它產生興趣的,也就很難形成道德體驗,并進行道德判斷、選擇,進而產生道德行為。因此道德教育必須強調學生的社會實踐,如果離開了社會實踐,所教的道德只能是空洞的說教,德育也就缺乏實效性。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的社會教育事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建立更新或完善了一大批與社會教育有關的法律和行政規章;建立了一支龐大的社會教育工作者隊伍;獲得了社會教育方面的豐富經驗。但是這些在很大程度上仍處于一種形式化的狀態,如果說結合的比較緊密的話,那也就在時期,況且還做得過了頭,在現實的教育體系中,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在社會的大環境下,德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仍然是紙上談兵。作為社會教育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社區教育漸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承擔了社會教育的主要功能。
在21世紀不會外語、計算機的人被列入功能性文盲,那么,從社會能力來說,不能與人友好相處、不能與環境協調一致、情感缺失、生命價值意義缺失的人都可能成為21世紀的新文盲。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不再是一個地域概念,它是架在不同經濟收入不同政治地位和不同教育水平的全體成員之間的一座橋梁,從而使各個文化素質的群體和個人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成為一種可能。社區教育包括學校教育的社會化、社區活動的教育化和居民教育終身化。社區教育在打破教育封閉狀態上,在擴大教育與社會各界聯系上,在建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社區教育便于統籌社區內的教育資源,密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的關系,形成教育網絡,便于德育的實踐和落實。社區教育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強大生命力。以社區為依托來發展道德教育,使學校、家庭、社會趨于一體化,已經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化社會的重要途徑。我國德育的發展方向應當由學校道德意識的培養和社區的實踐結合起來。
二、國外道德社會教育的成功經驗
目前世界各國學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道德教育的社會化。所謂社會化,就是全社會各個方面都要重視做好道德教育工作,因為一方面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途徑很多,小說、電影、錄像、電視、音樂、體育、青年團體、宗教團體和社會活動等各方面的信息每時每刻都在影響學生,而學校不可能成為阻斷這些影響的獨立的教學機構。另一方面,世界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光靠學校是不夠的。學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是學校、全社會各個部門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不能只靠思想政治工作和少數德育工作者去做。
美國中小學普遍開設“公民教育課”和“法制教育課”,全美建立了中學生社會服務網,服務范圍不斷擴大。具體服務內容,如為窮人募捐,在貧民收容所幫廚,為低能兒童當家教,到社區或學校自助餐廳無償服務,幫助無家可歸者,自愿教跑步、游泳、體操等。全美現有志愿服務人員6000萬,中學生占很大比例。教育機構認為,引導中學生盡力而為地貢獻自己的時間和才能,做力所能及的無償服務工作,有利于培養他們對自己公共社區的責任感,一個人年輕時就做好事,往往一輩子都做好事。
在新加坡,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開展的“忠誠周”、“禮貌周”、“孝順周”、“睦鄰周”、“清潔運動周”、“國民意識周”等特別周活動,培養中小學生的公民意識和道德意識。新加坡1999年頒布《共同價值觀白皮書》,提出了各種族都能接受的價值觀:國家至上,社會為先;家庭為根,社會為本;關懷扶持,尊重個人;,協商共識;種族和諧,宗教寬容。
英國學校的社會活動有兩種,即社會政治活動和社會服務活動,英國大多數青年參與到各種社會活動中去,例如,
(1)組織中的年輕成員從1988年的1300人增加到1995年的15000人;(2)在申請參加社會志愿者的全天之員工人員當中,18歲以下占60%;(3)綠色和平組織中年輕成員從1987年的8000人增加到1995年的420000人;(4)一份來自英國志愿者中心1991年大報告中顯示,在1990年,有55%的18~24歲青年參與到一些志愿者行動當中去。通過社會活動,使在校學生能夠了解不同社會群體人們的需要,增加他們對社會結構和過程的認識,有利于他們的個人與社會道德價值觀的發展。
國外的道德教育切切實實的與社會教育結合起來,通過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他們的道德意識,使他們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之處。
三、社會教育———我國道德教育亟待補充的一課
當今社會,尤其像我們這樣一個正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民主的社會,正確而靈活地做好德育工作,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要想有效地達到德育目的,必須遵循德育規律,掌握德育方法。但重點要落實在德育過程,德育過程的本質是造就德育主體或再生產德育主體的過程。我們不能僅僅把學校德育過程看作是學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而應看成以學校和社會雙向互動的教育和受教育過程,學生主體德育的養成過程。在社會轉型期,學生處在道德觀、價值觀逐步形成時期,加上受當今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影響,他們對社會周圍的人和事進行道德評價時已經不再輕易的將其簡化為二元對立、非此即彼的好壞、善惡的對立。對于學生自己來說,道德評價的結果和道德評價體系不僅會促使其依據一定道德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還會促使其依據一定的道德理想來激勵自己的行為。因此,在這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形成一個自我的良好的道德評價體系,科學客觀的道德評價對產生正確的道德行為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對社會來說,有德無才的人是脆弱的,有才無德的人則是危險的。#p#分頁標題#e#
學前教育也就是幼兒教育,在我國長期以來往往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將學前教育進行了錯誤定位。表現出來就是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會背古詩、會認讀很多字、會進行口算就是聰明的好孩子,而“貪玩兒的”、調皮的孩子就是壞孩子。孩子們的“知識量”成了家長間的攀比的重點,成了評價孩子與學校的標準。這當然錯誤的,那么怎樣才能正確解讀我們的學前教育呢?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又有那些策略可以讓學前教育回到正確的定位呢?
一、教育者更新理念
1.尊重孩子
幼兒教育的教育教學對象年齡很小,相對于教育者來說他們還處于“不懂事”的年齡階段,所以在學前教育階段往往出現了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現象。兒童是教育的主體,無論哪個教育階段的學習者都應處于主體地位,不能因為幼兒年齡的關系而錯誤地認為其在教育中是成人的“跟班”,甚至是附屬品。幼兒作為學習者、受教育者,但是其最為根本的屬性是人,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存在。所以,必須將幼兒作為平等的個體而看待,他有自己的自由、尊嚴以及選擇的權利。當下教育要回歸本質,就要解放兒童,就要將兒童從成人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就要把兒童作為人,然后才將其視為一個兒童,一個學習者,從而使其始終處于教育的中心地位。幼兒教育以幼兒作為對象,就要反映幼兒的特征和需要,承認其主體地位,而不是把成人的意志強加給兒童。盧梭就曾說過,“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應當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因此,正是當前不正確的教育理念導致兒童主體地位的缺失,最終出現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
2.讓孩子在“玩中學”
幼兒有著不同與其他年齡段的獨特特點,他們喜歡各種奪目的色彩,各種“奇形怪狀”的物體,成人覺得毫無意義的物體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是至寶。讓他們靜幾乎不可能,他們無時無刻的處于動態中。呆坐在教室里被動地接受著不感興趣的知識,失去探索的自由無疑是對幼兒心靈與精神的扼殺和封閉。教師應該以寬容的心態,積極的引導,給幼兒獨處、交往等各種游戲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并在必要的時刻提供幫助。因此,讓兒童盡可能地去自由游戲,在游戲中去認知自我,認識他人,在游戲中去體驗世界,在游戲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在游戲中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
二、改變教學方向與教學方法
1.學會“本年齡段”的必備知識
學前教育教學該讓孩子們學會那些知識?不是小學化的知識,而是符合幼兒年齡段的知識。幼兒作為社會存在,終究要走進社會開展獨立自主的生活。幼兒階段是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重要時期,而這一時期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習慣的養成對其日后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從幼兒教育的過程與目的來看,幼兒教育所追求的既是幼兒當下的快樂和幸福,關注的也是幼兒成長的過程和一生的發展,而不僅僅是某個階段的暫時成功。很多家長認為現在把學習成績搞好,其他的長大后自然而然就會學會,其實不然。幼兒階段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很難完整地彌補,每個兒童在幼兒階段都有自主活動的能力與沖動,其中包括生活中的自主活動,例如,穿衣、吃飯、洗手等自我活動。而在這些活動中,表面上是生活能力的培養,生活習慣的養成,其實質是兒童自我發展、自我生成、自我探究欲望的滿足,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是心理與能力共同發展的過程。生活習慣養成的同時更是對兒童自我發展能力的無形肯定與促進,這才是培養兒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內在意蘊。
在高等院校實施管理的過程中,倫理道德可謂是貫穿始終。無論是管理人員涉及的具體職能權限,還是具體的管理制度及理念,抑或是管理人員關于高等院校未來發展的戰略,倫理問題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要使高等院校擁有一個和諧而穩定的校園秩序,這本身就涉及管理倫理的問題。高等院校需要處理好教師、學生及管理人員之間的關系,這必然與高等院校倫理管理問題產生聯系。我國高等院校在實施管理時會遵循倫理道德的內涵,以大眾化教育為背景,將高等院校的發展定位為提高和改善管理層面的倫理道德,因此要努力創建民主、和諧的校園環境,從文化、管理、師德素養等層面開展倫理道德教育。
一、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倫理
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體系最早是由西方實踐經驗演變而來的,從管理的發展脈絡來看,最初只是為了完成某些任務,隨著管理實踐的展開,管理者逐漸開始關注被管理人員的情感,管理也逐漸體現出對人性的認知、關注和理解,管理工作的這一轉變將倫理道德的內容注入管理層面。
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宗教種族、文化、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高等教育引導人類逐漸向和諧與共生的方向發展,人類要趨向于自由、和平的發展方向,就要借助于教育的手段,來減少人類間相互排斥、不理解等現象。承載著整個人類社會正常發展的特殊使命,這便是教育意義重大的關鍵所在,也彰顯了倫理道德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領域很多專家學者都對教育管理倫理的概念進行過專門的研究。他們認為,將倫理道德的觀念融入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這個過程便是教育管理倫理。由此可以看出,倫理道德中的規范及相應的評價標準都會適時體現在具體的教育管理行為中。這就賦予了教育管理倫理深層次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從事教育活動時應當注重倫理關系。教育活動的根本目的是讓接受教育的群體形成健全的人格,讓被教育對象在日常行為中按照公平、正義、平等、和諧的方式處理人與人、人與集體、人與社會間的關系,因此倫理關系至關重要。其次,在進行教育管理活動時要注重倫理實現的具體途徑。教育的倫理管理觀念應當體現在教育政策的具體制定及實施過程中,要將實現倫理化的可能性及實現的途徑具體化。最后,在思考和分析教育管理行為時應當結合倫理道德問題,將即將開展的教育管理活動按照既定的倫理化原則予以保障。
二、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的倫理道德缺失問題
(一)管理層的倫理道德缺失問題
高等院校的管理層主要是學校的高層領導者和一線管理者,如果他們的倫理道德存在缺失,那么在管理高校事務時必然會出現超出權力范圍的行為。美國就有教育管理學專家針對這一現象提出過專門的論述,他認為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活動中,德性是最可貴的品質。當前很多高等院校比較關注自身在學術上的權威性,卻忽略了道德上的權威性,管理者在其中的管理本質和領導過程被很多高等院校所忽略。任何一個組織的管理層都應當具備倫理道德,并且將這種精神植入管理理念中,高等院校也是如此。在高等院校的發展過程中,良好的倫理道德是學校發展進步的內在動力。但是,在當今高等院校的管理事務中,倫理道德方面的缺失比較常見,并且存在于管理層中。因為一己私利收受賄賂的現象屢禁不止,這是倫理道德缺失的最直接表現。
(二)管理體制的倫理道德缺失問題
隨著世俗化的不斷發展,高等院校作為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勢必受到影響。但是,高等院校有別于其他社會組織,可以按照自身的特殊制度來規范和控制高等院校學生道德理念的發展。對于高等院校來說,制定合理的倫理規范,根據學校發展特點和學生特點形成各種規章制度和程序標準,并按照自身的章程形成機構形態是極為重要的。如果管理組織本身存在倫理缺失,那么整個高等院校的價值取向就會發生改變,未來的發展也會陷入危機。當前,我國高等院校的管理組織通常以行政化為主。與其他社會組織機構不同,高等院校的管理體制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行政權力體系。高等院校本身是一個學術機構,其管理體系如果一味強調行政權力,就會違背最初的以學術為中心的規范模式,有礙于倫理規范的發展。
(三)具體實踐行為的倫理道德缺失問題
高等院校應當具有崇高的道德目標,這是高等院校自身管理發展中的趨向標準,學校的各項發展都應當朝著這樣的方向前進。但是,在實際的高等院校管理實踐中,倫理道德缺失現象卻屢見不鮮。例如,有些高等院校在自主招生過程中存在行賄受賄的現象,有些高等院校在經費投入過程中存在暗箱操作的現象。倫理道德的切實履行在高等院校管理實踐中是核心的價值標準,也是一所高等院校在管理中的道德底線。在教育管理實踐中有效避免倫理道德缺失問題,既有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也有助于為高等院校教師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使教師在這樣的環境中專心科研。良好的教學管理環境是高等院校所不斷追求的,也符合人文關懷及倫理道德的相關精神。現階段我國高等院校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行政制度過度化,很多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在高等院校中也存在,難免給高等院校的具體管理實踐帶來負面影響,有時甚至會導致道德理念的嚴重扭曲。
(四)具體實施制度的倫理道德缺失問題。
高等院校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勢必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制度。這些制度在現實中往往是循環使用的,并且在不斷的信息反饋中逐步完善。但是,不同的院校在具體的制度執行過程中完成的情況不一,有些高等院校的管理層甚至對這些制度的遵循情況隨心所欲。這是直接導致管理過程中存在缺失問題的原因之一,久而久之會對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產生不利影響。
在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中,應當始終以人為本,將人性化的一面作為管理的核心。管理層應當對師生員工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措施,讓師生員工不只是把管理制度看作一種約束的工具;管理者應當通過管理制度的適當調整,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如果僅僅采取較為生硬而簡單的管理方式,難免會對師生員工產生消極影響。因此,在管理過程中,不應只從自身出發,而應換位思考,多從被管理者的角度考慮問題。
高等院校在管理過程中,不僅要遵循管理制度的具體內容,還應當對管理的程序有所了解,要全面衡量所制定的制度在程序中是否合理。要將制度中所涉及的義務和權利具體化、明確化,這些管理條例不應只是理論上的擺設,而應當保證其在具體實施中能夠給予實踐工作支持。
三、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倫理道德建設的可行性對策
(一)加強倫理道德宣傳
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倫理道德建設應當是核心部分。早在20世紀50年代,歐美國家針對教育管理方面的理論就逐漸形成體系,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他們在教育管理倫理道德方面的研究已經趨于完善。我國關于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理論體系研究開始得比較晚,20世紀八九十年代時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倫理道德研究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領域,專家學者對這些方面的教育理論了解較少,時至今日關于其本質和內涵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因此,對于教育管理倫理道德方面的知識體系應當大力宣傳,讓高等院校的管理層及普通師生都能了解教育管理倫理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二)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
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倫理道德建設的過程中,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可以通過法律武器運用一定的賞罰機制來規范具體的行為準則。要使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能夠健康有序地按照既定的目標發展,建立一個專門的法律法規體系來約束其中的行為是必要的。
(三)建立相應的監督和責任機制
在制度保障面前,要想讓倫理道德發揮一定的作用,離不開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同時也應當建立必要的責任劃分機制。在高等院校的范圍內,如果有高效的監督機制,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將會變得公開透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高校教育管理的健康發展。
(四)完善學校的規章制度
很多學者已經發現高等院校管理工作存在嚴重的行政化,高校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組織,如果管理工作行政化勢必會影響學術方面的發展,并且這一現象在當前我國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面對這種情況,應當及時轉變觀念,加快改革發展的步伐,將行政管理精細化,加強高等院校在學術領域的建設,促進學術與行政協調平衡地發展。因此,要加強高等院校關于章程制度方面的建設工作,將高等院校的發展定位及發展方向明確化,引導院校在管理倫理道德建設方面按照正確的方向發展。
四、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倫理道德建設的具體措施
(一)提升管理層的道德素質
要想讓高等院校按照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高等院校的管理層首先要具備較高的道德素質,只有管理層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才能以德服人。管理層在制定具體的管理制度時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具體的管理實踐中按照人性化、科學化的管理方針開展工作。
(二)建立有效的反饋監督機制
高等院校要想在教育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應當先在內部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讓師生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保證管理層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公平、公正。管理層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應當不斷深入師生員工內部,掌握管理制度的具體實施情況,重視師生對現階段管理措施的反饋意見和建議,不斷有針對性地改進管理制度,這樣才更有助于高等院校管理層開展未來的工作。
(三)制定程序化的操作規范
高等院校所建立的管理制度,實際是為了規范師生的行為。在具體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僅要有制度規范師生的行為,更應當針對制度執行過程中的實踐行為制定程序化的操作規范,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師生的權益。因此,在制定相應制度時應當盡可能地科學化、規范化,遵循相應的倫理道德規范。同時,還要廣開言路,廣泛吸收師生員工的意見,激勵師生員工主動參與到學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來,并使之程序化、規范化。
(四)確保管理工作合理合法
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事務,首先要建立在合法的基礎上,各項規章制度都應當符合高等院校的身份和地位,符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讓師生員工在高等院校這個環境中享有公民應當具有的合法權益。在制定一些行為準則時,還要讓廣大師生員工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確保管理制度具有合理性。這些管理制度應當使管理層在處理具體的教育管理事務時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并且切合高等院校自身的發展實際。高等院校要想完善教育管理倫理道德建設,必須建立集合法性與合理性于一身的教育管理制度。不論是學校的最高管理層、一線管理工作者還是普通師生,要想在學校教育管理事務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都要以學校的相關制度為準則。只有這樣,才能在高等院校中形成高效、規范、科學的校園環境,才能促進高校的可持續發展。
(五)落實以人為本的原則
建立高等院校本身就是為了人類的發展,因此在具體的管理實踐中必須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原則。管理層首先應當考慮師生員工的真實需求,切實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幫助他們實現個人價值。管理層應當學會換位思考,制定有助于師生員工共同發展的制度。在制定相關管理體制時,要充分體現出管理層對師生員工的關懷,讓師生員工具有自主意識和責任感。“以人為本”應當是每一所高等院校在制定管理體制時的指導思想,這既是管理層體現師生員工價值和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師生員工自覺遵守管理制度,以公平平等的原則對待其他師生員工。
一、教師教育課程“確定性”路徑的由來
教師教育課程“確定性”發展路徑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目標話語的缺失性。我國傳統教師教育課程的目標制定、課程設置與課堂教學在一種自上而下的預設機制中實現,不可避免地產生凌駕于師生課程認識之上的目標話語,逐漸剝奪了師生對“為何教育”“如何教育”等本原問題追問和探究的權利,直至失去課程實施中價值和意義的創造。
二是理論體系的普適性。傳統教師教育課程沉浸于抽象的教育理論體系的自足與完善,同時也滿足于這種理論體系對教育現象及教育活動外在解釋的“普適性”,結果忽視教育知識的創生和融合,喪失了教育理論博納而靈動的精神內涵。
三是教育實踐的先在性。傳統教師教育課程預設了教育實踐中具體技能技巧的先在性和教育實踐的同一性或不變性,忽視未來教師專業精神的確立、專業智慧的提升、教育思維的轉變以及對生活世界的關注。[1]
四是課程結果的排他性。傳統教師教育課程強調用標準化的方法來衡量師范生的行為和能力,突出教學技能的“可模仿性”“可言傳性”,忽視與復雜的教育主體的動態協商,忽視對社會文化情境的意會。
二、“確定性”路徑下的教師教育課程表征
1.課程體系不銜接
銜接的課程必定是包容的、能夠從整體上賦予意義的課程;它的各個組成部分在整體意義上相互關聯、相互融合。[2]“整體意義”與“相互關聯”正是我們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欠缺的品質。
首先,課程體系缺乏整體意義。它突出表現在任教學科知識與教育學科知識缺乏廣泛而深入的銜接,成為教師教育課程中的“兩張皮”。任教學科課程的重點集中在任教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而教育學科課程關注教育的大背景、泛知識,成為獨立于任教學科具體情境以外的補充,兩者缺乏本質上的輝映和貫通,缺乏課程對內的說服力和對外的張力,更談不上形成教師教育發展的合力。
其次,課程體系缺乏相互關聯。每一個學科都有著自身相對嚴格的知識體系和日益完善的發展脈絡,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個學科可以脫離其他學科的映射而得以獨立生存和發展。開展多學科、跨學科乃至超學科的教與學合作,才是個體學科得以持久發展的前提。目前的教師教育課程實施中跨學科教師合作還不多見,除了合作本身的實施難度外,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對教師課程觀念的影響也是有限的。
2.“知”與“行”不統一
“知”與“行”的統一強調知識與方法的彼此支撐,互為習得,共同發展。其必要條件是在“知識”與“方法”之間搭建屬于“個人知識”的橋梁。教師教育課程的知識體系雖然逐漸完善,但課程的實施環節強調對專業知識、教育知識等公共知識的掌握,忽略學習者對公共知識進行個人意識層面、方法層面乃至情感層面的提煉和內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他們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精神的缺失。由此,學生不加反省、不加思考的認可教學技能的標準化、可模仿化,放棄了教育思想對于教學技術情境性、適切性的重要指導作用。由于“知”得不全面、不深入,所以“行”得不準確、不得當。
3.文化境遇不相關
教師教育的每一門課程應該由豐富、翔實、生動的文化史料和社會發展背景作為支撐,形成課程的發展源泉,為教師教育提供獨特的學科文化視角。教師教育文化是由無數個課程文化支點與師生的生命感受連接而成的文化境遇,可惜這些文化支點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只是被當做教學背景材料加以記憶,師生對生命意義的感受沒有被納入課程文化吸收的范疇,結果,課程文化只能作為片段游離于教師的成長軌跡之外而不能彼此獲得滋養。
4.社會化進程不連貫
道德信任及其特征
信任是交換和交流的媒介。在此基礎上,信任通常可以分為兩種:策略信任和道德信任。
策略信任的立足點主要在于交換,就是那種計較利害的信任,因為行動和兌現較之諾言和約定必然置后,所以,信任即是預測。策略信任所面對的往往是特定的熟人圈,是基于以往的相處經驗而產生的一種態度,因此,它往往是根據特定的目的對某個人的個別信任。策略信任需要具體經驗,主體常常用過去與某人或某事的交往經歷來推論當下某人或某事是否可信。正因為如此,策略信任是脆弱的、容易變更的,往往一種經驗就能改變主體的觀點,由信任轉為不再信任某人。一如商業銀行的信用卡記錄,一旦有不良數據發生,當事人即被機器視為不可信任者。推而廣之,現代生活中,許多人謹慎地與客戶、同事、鄰居乃至機器交往,目的只是為了使對方有良好的印象,保持對自己的信任。深究這種目的的背后,不難發現:策略信任者是希望得到回報的――策略信任的全部意義就是通過獲取額外的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不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信息都是如此。(埃里克?尤斯拉納《信任的道德基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25頁)
而教育語境下的信任應該是一種道德信任,至少理想中的教育如此。
道德信任的立足點主要在于交流,這也是教育最為看重的境界。道德信任主要有以下兩個特征:第一,道德信任是善的。即,這種信任是一種道德律令,是先驗的、不證自明的,不能依照經驗而裁斷。教育作為面向人人的事業,要求教師對一切學生絕對信任,且這種信任不以學生的生理、成績、經濟條件或者教師的薪酬而改變;教師一旦覺得誰有希望或依據可能的回報而打定主意信任誰,他就由道德信任轉向了策略信任。第二,道德信任是理性的。由于被信任對象行為的自由性、個體性,教學不是一種可以完全預料的活動。教學有可能失敗,信任更有可能落空,但一個理性的教育者“仍要有勇氣信任并一如既往地表現出信任,因為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一種能夠深入青年人內心的教育才會得以成功,才能真正激發內在的更強的能力。”(O.F.博爾諾夫:《教育人類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48-49頁)可以說,這種信任中洋溢的理性的光輝,是教育得以合理延續的根基。
高職教育道德信任缺失的原因及表現
當代高等教育的道德信任缺失有濫觴的趨勢,而其中尤以高職教育為重。原因及表現如下:
一是知識崇拜。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知識通常是聯系師生的紐帶,但并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紐帶。許多一線教育工作者都認為“情感”、“愛心”的紐帶更重要,因為這種在信任基礎上的互敬互愛、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并不排斥知識紐帶的建立和加強,反而會使學生因為與教師的感情融洽、深厚,而更加喜歡教師的教學。當今,在“重視教學質量”――實質上只是重視知識傳遞效果――的嚴重關切下,知識以被抬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它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標”(《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教高[2004]1號)的,知識(技能)成為能否抵達目標(就業)的關鍵要素,已被奉為高職教育教學活動的圭臬。然而,從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或者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講,僅僅以知識為紐帶來維系教學活動是遠遠不夠的,甚至是有害的,因為,這其中,我們看不到“人”的影子,看不到道德信任的支持與觀照。
二是職業傍依。縱觀世界和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歷程,一個共有的背景就是“產業大發展”和“社會轉型”,這對爆炸性增長的人口而言既是機會處處、也是危機四伏,其中,“職業(職位)更成為社會的稀缺資源,個人、企業都只剩唯一的目標:求得生存。而為求得生存必須不斷提高專業化水準,因此‘終身教育’就等同于進行終身的‘職業生涯開發’。對于生計、生存的巨大關注,已是成人教育、職業培訓的核心話語,關注職業與生計,當然有各種合理性,但是否就可以成為唯一的教育價值取向?”(楊躍:《匿名權威與文化焦慮――大眾培訓的社會學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248頁)雖然這樣的疑問始終縈繞于教育前行的車輪,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教育對職業的傍依越來越強:從課程設置到專業定位,從師資隊伍構成到人才培養模式……,而且尤以高職為甚,因為高職的辦學傾向更加具有針對性。職業傍依的結果從好的方面看是顯而易見的:學校為產業培養了學以致用的人,最為便捷地形成就業,促成勞動力的迅速轉化;但另一個方面,這種傍依加劇了教育的工具理性色彩,使高等教育的軸心越來越傾向于應用。反觀世界上普遍認同的、最為成功的猶太教育,其讓猶太民族千百年立于不敗之地的主要原因在于,猶太人把學習和受教育不只局限于功利目的,而是作為一種自覺行為、甚至作為其信仰的組成部分。
三是文化焦慮。作為一種新的高等教育類型,高職教育的主要形成和發展時間不過十幾年,要凝結出相對獨立而成熟的文化體系似乎勉為其難。但高職教育大發展的態勢和時代的深切呼喚又時刻促使高職院校催生自身的文化覺醒、構架和繁榮。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找準高職文化發展的歷史方位?在多種教育思潮的激蕩與碰撞中,如何創造高職文化的輝煌?高職文化在高等教育乃至民族振興這一偉大進程將擔當怎樣的責任?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現實課題。但正如前文所述,急于證明自身價值的高職教育將證書、崗位、就業放在了第一位,如同新東方“將英語出國培訓鍛造為工業流水線生產,滿足了出國留學市場的巨大需求”一樣,高職也“不需要形而上的哲學,它只是不停地告訴你,這個世界上成功才是唯一的目的”(盧躍剛:《東方馬車:從北大到新東方的傳奇》,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年版,262-264頁),從業才是唯一的指向。在帶有如此強烈目的性的“推手”面前,文化仍能保持一種有機體的自然律動嗎,高職文化還能堅守一般意義上大學所倡導的自由獨立嗎?高職院校更像是培訓機構,“文化”淡化為“手藝”,我們求之而不得,得之而非所得。但同時,教育的全球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又迫使我們對大學文化尤其是高職文化的應然價值進行追問,焦慮、迷惘、質疑乃至失望情緒的不可避免。成功不得,何言信任?
重建高職教育的道德信任
除政策上的相關因素(如招生批次、撥款標準、文憑檔次等),高職教育的道德信任缺失在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校之間、以及企業與學校之間表現的尤為明顯,在暫時無法撼動外因的情況下,高職教育應當內省而自強。
就業導向與人生理想相統一
就業是民生之本。高職教育強調就業導向本身并沒有錯,關鍵是不能以“導向”來取代“理想”。“導向”作為一種政策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形成個體關注,它強調客觀選擇性;而“理想”既是對現時展的可能性的把握,也同時反映了超越現實的美好愿望,甚至還不同程度地賦予了美的形象,是真善美的統一。高職教育過分強調就業導向,容易導致強烈的個人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出現。個人主義和實用主義即使是在西方,也越來越多地受到懷疑和否定,無論是在馬斯洛、弗洛依德,還是在馬爾庫塞、弗洛姆那里,一般都很難找到極端個人主義和實用主義的訴求,而多是主張通過揚棄個人主義達到他們所界定的理想(健康)人格。正如總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的,要“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突出位置。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給予社會保險和崗位補貼;到農村基層服務和參軍入伍,給予學費補償和代償助學貸款。”這段話一方面說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大學生的擇業方向,希望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放寬胸襟和視野,把個人價值建立在與社會的融合之中。
只有當就業導向與人生理想相統一時,通常意義上的職業價值與理想價值才能統一,高職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底氣不足”、“缺乏可持續性”的短板才會得以彌補,學生和家長才會在真正意義上相信高職作為大學的存在并寄予更多的希望。
掌握技能與追求真理相統一
客觀地講,掌握技能本身就是追求真理的一部分;但嚴格地講,掌握技能通常只是追求真理的第一步。如果求真之路止步于技能的掌握,高職教育強國恐怕就無從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