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27 09:15: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總體來看,區域經過多年的快速經濟發展,已基本完成從農業區域向工業區域的演變過程。區域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和升級,是區域未來實現經濟與環境較快地健康、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

1.2工業化對環境威脅是不可避免的工業化過程不僅要消耗自然資源,而且,也必須以一定的環境為基礎;同時,工業化過程也會改變環境,即污染破壞環境,所以,環境也是工業生產必須“消耗”的一種資源,在一些情況下,或者超過一定的限度,環境甚至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我們可以看到的事實是:在一定的工業發展階段,人們寧可承受較大的環境污染代價來換取工業成就;而到了工業發展的較高階段,環境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重要。在經濟發展與增長的資源消耗的工業發展階段,工業化進程需要很大的努力從在第一發展階段主要行業發展到在第二階段(污染)行業。作為欠發達地區現在正進入工業化發展的第二階段。許多環境學家也指出工業化過程與環境質量之間存在著矛盾。欠發達地區為了發展經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勢必加快工業化進程,這就造成一場環境噩夢。

2區域環境問題及成因分析

2.1區域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有:自然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生態環境功能退化;水、大氣、土壤環境污染。

2.2區域生態環境問題成因一是自然因素:區域地質構造單元位于紹興—江山大斷裂帶東南側,屬華南地槽褶皺系,浙東南華夏褶皺,斷層密布,巖體破碎,極易發生崩塌、滑坡。區域氣候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容易出現集中降雨,這就造成區域地表流水侵蝕,并給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提供了動力,同時也導致區域土地肥分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區域水資源豐富,但山區性河流特征突出,枯水期水量較少,地面水環境容量也小;城市(鎮)均建于幾至幾十平方公里的河谷、小盆地,相對封閉的地形,氣流運行不暢,擴散條件差,大氣環境容量小,人口及生產要素集聚,極易造成局部氣候條件的改變和空氣環境的污染。二是人為因素:由于歷史上人們對生態環境脆弱性認識不足,片面強調發展經濟,森林砍伐過度,毀林墾荒種糧情況嚴重,致使植被大面積破壞,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嚴重,各種自然災害加劇,導致自然生態惡化;隨著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人工生態系統逐漸代替自然半自然生態系統,城鎮生態系統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農村村落和農田等半自然生態系統,以及林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的比例相應減少。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山區,林區發展對森林資源的依賴程度較大,森林資源增長緩慢與經濟發展對森林資源的需求矛盾比較突出。由于經濟實力的不足,發展經濟首先考慮的是木材加工業,其技術含量低、產品加值低、資源消耗高、粗放型經營是這類企業的特點。因此,導致區域經濟發展對森林資源依賴程度過大,森林蓄積量下降,林分質量明顯降低,致使生態環境退化。總之,區域的經濟發展或多或少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體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性。

篇(2)

海南省的生態環境全國一流,世界聞名。優良的生態環境是海南最具價值的物質資源。保護好生態環境,依托生態資源發展經濟、改善生活,越來越成為海南人民的共識。這種共識,隨著建省以來發展方式的轉變而形成、深化。從建省之初提出工、農、貿、旅并舉的發展舉措,到上世紀末相繼出臺的“一省兩地”產業發展戰略和建設生態省的重大決策,再到2010年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人們日益清晰地認識到,海南的發展必須充分利用熱帶海島生態這一優勢資源。開發利用生態資源,首先要保護好生態資源,實現生態資源的可持續。然而,由于發展經濟、追求富裕的愿望在不斷蝕食和淡化著人們的生態意識,甚至沖昏人們的頭腦,自覺不自覺地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在海南仍然非常普遍,非常嚴重。盡管近年來海南加大了環境保護力度,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生態保護法規措施,但海南的生態保護形勢并不樂觀,嚴重威脅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諸多因素長期存在,保護生態的任務十分艱巨。

一、海南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破壞狀況

海南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比較其它經濟發達省份,現代工業企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不顯著。不過,農業(農村、農墾)生產、旅游開發和房地產擴張等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卻有增無減,其中,來自農業生產的破壞范圍廣,危害大,不容忽視。就破壞范圍而言,農村散布全島各個角落,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所及,既包括農村周邊生態環境,也包括生態保持區,其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是整體性的。就破壞程度而言,目前海南和全國一樣,所面臨的一共性問題,如生態林地損毀、生活垃圾和化肥農藥污染等,一個都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生態環境呈緩慢退化之勢。對于諸多咄咄逼人的危害生態安全因素,遏制的力量顯得十分薄弱,對于已遭受摧毀的生態環境,促進其恢復的力度不夠。

(一)農作物違規和無序種植對生態的損毀極其嚴重

只要深入海南各地調研,親眼所見,就不難發現絕大部分生態區都已被或正被農業種植所蠶食、分割、截斷孤立,完好無損、綿延完整的生態在海南已極為罕見。幾乎所有農村周邊小山丘上的原生態植被都已被剔光,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蔥蔥的經濟林、農作物。高大一點的山嶺,也多數逃不過被圍剔的命運,只剩下頂峰、溝壑里一小塊所謂的生態林,如瓊海市官塘區的白石嶺、萬寧市禮紀鎮的西嶺等,在這些地方,山上山下,處處是檳榔,真正意義上的原生態已不復存在。在有名的呀喏噠熱帶雨林景區,實際上除山壑里還保留著原生態植物外,整個景區的山坡都已被荔枝園、龍眼園等果園團團包圍。即使是七仙嶺、五指山、吊羅山、黎母山等自然保護區,也被農業種植片片蠶食,層層分割,面積委縮、功能退化,動植物多樣性不斷減少,一些以往常見野生動植物瀕臨絕種。

海南農作物違規、無序種植在上世紀末達到高峰,有些地方因此而把生態推向滅絕的邊緣。種植的作物種類繁多,包括橡膠、檳榔、橙桔、菠蘿等,當時尤以檳榔種植最為瘋狂。由于農民認為檳榔的經濟前景較好,在東南部和中部地區曾一度出現家家戶戶種檳榔,到處墾荒種檳榔的景象。本世紀初,違規、無序種植的勢頭受到初步遏制。2005年,海南林業局提出“25°坡度以上種黃金都不行”的口號,下決心保護日趨脆弱的生態。但整體破壞格局已經形成,或明或暗的持續破壞行為仍然發生,恢復措施乏力。

(二)農業養殖和農藥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劇

農業養殖是生態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海南,近海水產養殖、陸地養殖、山區養殖等各種農業養殖并存。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水產品,禽畜產品需求量不斷增加,養殖的量和面也呈逐年快速擴大的趨勢。農村養殖幾乎均無排污設備,每個養殖場都是一個排污戶,生產的污水污物直接向外排放,注入小溝溪流,流進江河湖海。小戶小排,大戶大排,污染日積月累。農業養殖不僅是重要的污染源,而且也是導致毀林損地的一大要素。養殖所到之處,紅樹林、海防林、濕地等生態都遭受不同程度破壞,甚至完全被毀。萬寧市神州半島風豪港灣原有的一大片蔥翠美麗的紅樹林,就因水產養殖擴增而漸被砍光。

農藥化肥是生態環境的另一污染源。跟全國大多數農村一樣,如今海南農業生產幾乎是無作物不施化肥,無瓜菜不撒農藥。由于農藥化肥用量極大,殘留物多,時間持續,加之用法不夠科學,使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其污染范圍之廣,危害之大,非常驚人。農業養殖和農藥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劇,在海南各地鄉村的田間地頭,土質變差,水變濁變臭。昔日田溝小溪清澈見底、魚兒穿梭的景象已難覓蹤影。

(三)農村生活垃圾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加重

在全省范圍內,不論城鄉,生活垃圾的處理都是個大難題。然而,與城市相比,農村生活垃圾更難應付。城市有專門垃圾收集、運送和處理設施,而絕大多數農村卻沒有,且農村范圍廣,地區分散,垃圾不易收集和處置。雖然目前海南文明生態村數量已過萬,約占全省農村總數的一半,鄉村公路、電視網絡等基礎設施有很大改善,但在生活垃圾處理以及排污系統建設方面進展極為緩慢。在農村,生活污水橫溢現象依然普遍,日用廢舊物品、塑料袋、建筑廢料等垃圾往往是被隨意拋扔,隨處可見,阻塞河溝,污染田地,妨礙觀瞻,到了讓人難以容忍的地步。

(四)多數鄉鎮企業高耗低效治污無力直接危害環境

海南是工業落后地區,鄉鎮企業不發達,與其它沿海發達城市相比,鄉鎮企業污染環境的現象不突出,但這并不意味著其對生態的不利影響可以忽略。2010年,海南鄉鎮企業經濟單位已愈5萬多戶,其生產活動無疑與生態安全戚戚相關。海南的鄉鎮企業大多規模小,實力單薄,科技水平低,技術設備落后,高耗低效,對治污往往有心無力。其生產過程所產生廢氣廢煙、污水毒物甚至沒有經過簡單的處理,就直接排放到環境中去,成為生態殺手。在調查中容易發現,鄉鎮企業多的地方,環境污染總是相對較為嚴重。

二、促進海南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當前,海南正加快建設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的步伐,這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熱帶現代農業發展,無疑需要更多的耕種土地供給,更多的化肥農藥和扶助設施,從而對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態構成新的威脅。與此同時,熱帶現代農業是高科技的優質高效的農業,講求科學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和節能環保,因而也有利于促進環境的改善。海南應緊緊抓住文明生態村和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建設的機遇,采取有力措施,戰勝挑戰,努力促進農村經濟和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深入研究,制定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規劃

開展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在充分摸清海南生態環境狀況的基礎上,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規劃。透徹分析生態環境現狀,準確評估生態環境安全及影響因素,進一步明確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目標,提出科學可行的實行和保障措施。

特別是要嚴格劃定生態保護區和生態保護緩沖區范圍,劃分不可開發區、可開發區。在保護區和緩沖區內,堅決禁止農業、工業、旅游及房地產開發,盡可能杜絕外來因素的干擾和危害。要注意不同生態功能區的整合,避免人割斷森林、海洋、漁業、生物、河流、濕地等自然要素的整體生態功能。

(二)建立健全生態保護法規,實施更為嚴格的生態保護標準

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確立“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戰略定位。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須根據形勢需要,在現有《海南省環境保護條例》、《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海南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定》、《海南經濟特區限制生產運輸銷售儲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規定》等條例規定的基礎上,制定一部內容全面的環保標準更高的生態環境保護法規,以及制定和完善有關生態保護區管理、農村水源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法規。

(三)加強生態環境監控,加大對破壞生態行為的懲處力度

建立海陸空立體監控體系,采用衛星傳感、水質測驗等科技監測與人工實地察看相結合,職能部門專業監督與社會群眾監督相結合的辦法,既重視臨近地區和敏感地區的監控,也不疏漏邊遠偏僻地區的監控,實現環境監控全省實時覆蓋。明確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實行生態環境監控問責制。對危害環境的行為不聞不問或監管理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要嚴厲查處。

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及時依法從嚴處理,對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采取科學果斷措施盡快恢復被毀自然生態。對保護區內種植的農作物,采取政府補償、獎勵和農村自愿的辦法,堅決予以推毀。恢復生態,切不可用人工種植公益林的方法,人為干預生態區植物的生長,破壞生態的多樣性。海南雨水陽光充足,空氣滋潤,只要不人為破壞,生態恢復相對較快。

(四)實行嚴格的生態保護責任制,積極推動綠色發展

切實將綠色發展成績作為領導考核的重要內容,從體制機制上激勵領導干部不斷深化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努力推動節能增效,積極倡導綠色消費,采取有力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對于那些只顧眼前利益,急于出政績,保護生態環境不得力,甚至放縱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領導干部,要嚴肅追究其責任。

(五)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在農村深入持久地開展生態文明教育,使農村群眾充分認識保護生態的意義和重要性,掌握生態環保的基礎知識。引導農民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愛護生態環境的活動,培養講究衛生、分類處置垃圾、減少排污、節約能源資源等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習慣。特別要重視加強對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從小培養生態意識和環保理念,培養保護生態的行為習慣。

繼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加強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疏通河道水渠,修建排水道排污溝、污水處理廠、凈化沼氣池、垃圾處理場等。有條件的修建鄉村公園,綠化美化鄉村內外環境。

(六)提高農業科技水平推進綠色農業快速發展

加快科技推廣,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以農業科技為支撐,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村經濟發展方式,全力推進綠色農業快速發展。通過綠色生產有效控制化肥、農藥等人工合成化合物施用,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節約資源能源,增強農業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篇(3)

自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以及長三角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安徽經濟發展實現快速增長,經濟結構轉型成效顯著,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差距逐漸縮小。目前,正是安徽經濟實現轉型跨越的重要時期,抓好發展機遇,明晰發展思路,為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努力。

安徽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經濟總量逐年攀升,2012年國民生產總值(GDP)達到17212.1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安徽省生產總值從2005年的5375.8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17212.1億元,并保持穩定的增長率,目前仍以超過12%的增長率逐年增長。

近年來,安徽省第一產業增加值從2008的1418.1億元增加到2012的2178.7億元,第一產業增長率整體呈下降趨勢;第二產業增加值從834.92億元變為2012年的2303.91億元,第二產業增長率穩中有降;第三產業增加值從2008年的4137.4億元漲到2012年的9404億元,增長率保持穩中求升。第二產業在安徽經濟總量中占主導地位,2012年三次產業結構為:12.7:54.6:32.7,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結構日趨合理。

二、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矛盾突出

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安徽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合肥、蕪湖、馬鞍山及銅陵等皖南城市經濟增長迅速,在全省中GDP比重不斷上升;而宿州、阜陽、亳州及六安等農業主導型地區發展滯后。近年來,六安市環境保護工作緊緊圍繞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以污染減排、飲用水源保護和環境安全為重點,加強環境監管和生態保護,落實環保政策,為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六安市是淮河和巢湖重要的源頭和水源保護地,關系到省會合肥以及下游淮南等沿淮城市、鄉村和鄰省等千百萬人民生活飲用水和工農業生產用水供給,關系到巢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成功與否。為保障飲用水以及生態環境安全,六安市強力推進污染物總量減排,改造及處理大批污染偏重工程和項目。每年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環境保護和治理,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以引入環境友好型為主,放棄很多重工業發展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減慢了自身經濟增長速度。而其他一些地區的大發展卻帶來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首先,工業體系及生產技術水平較落后,生產過程中"三廢"排放量較大。目前很多產業仍然建立在對初級產品加工及對當地有限資源開采的基礎上,科技含量低,能耗大,產生廢物量多,增加了對本地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壓力。特別是地方經濟規模小,很難起到帶動效應,且生產效益低,技術水平落后,根本無力治理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物。

其次,農業生產運作模式落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顯著。農業生產在施肥結構上,以氮磷化肥為主,土壤中氮磷富集會加劇土壤流失的危險性。農肥經雨水沖擊后會流入河流,形成水污染,影響生態環境良性循環。養殖業迅速發展,但布局架構不合理,管理不善,影響當地環境衛生。雖然政府已限制秸稈焚燒,但是仍有大量的秸稈以田間丟棄、焚燒為主等方式處理,造成資源浪費嚴重,同時還污染了大氣水體。

三、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不協調發展原因分析

1.經濟方面的原因

經濟發展水平就是生產力水平高低的重要表現。經濟發展落后,是難以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主要障礙。對于環保工作來說,往往存在著資金投入量大、技術要求水平高、見效慢、收益不明顯等特點。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認識有限的制約,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各企業單位都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人力、物資來發展環境保護事業。

2.傳統GDP指標加劇資源損耗和環境破壞

以國內生產總值為主要指標的現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只重視經濟產值及其增長速度,而忽視資源基礎和環境條件,因此人們只單純追求產值,相互攀比速度,不顧資源損耗及環境惡化的重要根源。

3.環境保護中的"市場失靈"

我國雖然逐步地利用市場手段保護環境但利用市場機制的力度和深度則遠遠不夠。環境具有正外部性,個人可以毫無付出的利用環境,因此,我國在經濟發展中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包括從局部區域到全而區域的環境問題,深層次經濟根源都是環境問題的"市場失靈"。

4.公民環境保護意識不強

環境保護不單是靠政府、企業的就能夠真正實現的,所有的環保措施都需要每個公民的參與。每個公民不僅可以參與其中,還擁有監督的權力,確保政府和企業提供的環保措施符合實際,切實有效的執行。

四、對策建議

1. 健全資源與環境生態補償機制

堅持經濟和行政手段的結合,按照誰污染誰賠償,誰收益誰補償的規則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以經濟和行政相結合的手段,建立相應機制和措施,不斷完善對破壞環境的收費、懲罰措施。保障生態補償機制的資金來源,完善現行保護環境的各項稅收政策,對重要自然資源征收資源開發補償費,同時要注意資金要有重點地投入。

2.推行排污交易許可證制度

在實行污染總量集中控制的區域,由政府向排污企業發放排污許可證,排污企業根據排污許可證向特定地點排放特定數量的污染物,在特定條件下,排污許可證所代表的排污權可以在市場上轉讓。

3.經濟發展目標由單一目標型向綜合目標型轉變

傳統的發展戰略,是以追求國民總產值的增長為目標,單純追求經濟高增長,必然加劇生態條件惡化與環境質量下降;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根據發展實際,將生態環境保護及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協調發展納入到經濟發展的目標中,形成經濟發展目標由單一目標型向綜合目標型轉變。

4.推行綠色GDP核算體系

在傳統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基礎上,加入資源與環境指標統一測算而生成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增長率,稱為綠色GDP核算體系。積極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使國民經濟的發展建立在對生態環境與資源進行必要補償的基礎上,引導人們從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逐步轉到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協調發展上來,促進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5.提供優惠的財政政策

對于規模小、污染嚴重的工業項目,在貸款上予以限制、提高固定資產調節稅率、制定外貿出口標準和清單,施加較大壓力使其失去市場競爭力。對于環保產業給予政策傾斜或優惠,主要包括對清潔生產、綜合利用、環境產業、綠色技術等方面給予貸款支持。

6.建立使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制度

篇(4)

(一)遵義市經濟發展狀況評估1.遵義市經濟產業發展現狀從宏觀經濟變量來看,“十一五”期間遵義市經濟產業發展協調度有所優化,見表1。雖然遵義市的第三產業比重不斷上升,但在產業結構方面仍然存在著明顯的不合理現象,大部分地區都以發展第一產業為主,第二產業效益不高,而第三產業發展水平低下,見表2。盡管2010年遵義市第二產業約占GDP的比重為41.8%,但投入和產出不協調,仍不能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此外,自“十一五”以來,雖然遵義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白酒、能源、材料、“兩煙”、裝備制造、名優特色食品、制藥、化工、竹及竹加工、新興產業等十大產業為主導的產業格局,但新興產業起步晚,發展緩慢。第二產業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水平,對遵義市資源開發、消耗和供需都有巨大影響。產業結構只是從宏觀上體現了遵義市經濟發展狀況,為更客觀評價其經濟發展狀況,需構建總體經濟發展水平評價模型。2.遵義市經濟發展水平評價模型本研究遵循“可操作性、可測性、可行性、綜合性”的基本原則,從遵義市經濟發展實際狀況出發,在要素層方面選取了生活質量、經濟效益、經濟增長、經濟結構和經濟總量五個指標層,在指標層方面共選取了12項指標,分別為基尼系數(B1)、農民人均收入/元(B2)、資金稟賦系數(B3)、波動系數(B4)、工業產值增長水平/%(B5)、GDP增長率/%(B6)、二元結構水平(B7)、霍夫曼系數(B8)、工業結構系數(B9)、經濟密度/元.km2(B10)、財政收入/萬元(B11)、人均GDP/元(B12),用以構建遵義市經濟水平評價體系。(1)權重賦值信息源矩陣為保證評價結果的合理、可信,本研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權重賦值。[4](P88~94)該方法是直接根據客觀環境中的信息進行權重賦值,所以需要掌握各項經濟發展指標對總體經濟水平的貢獻量,權重與貢獻量呈正相關。要獲得不同指標的貢獻量,就需要對各時間或空間經濟發展因子原始數據建立矩陣,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從各指標中提取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和貢獻,對交互指標的貢獻進行定量描述,最終在識別貢獻量大小的基礎上,對各指標進行權重賦值,從而讓權重取值盡可能地客觀、合理,有可比性。[5](P63~68)遵義市共有13個縣級(縣、市、區)行政單元,各行政單元的經濟水平評價指標原始數據不同,根據指標的原始數據。

(二)遵義市的生態環境質量生態環境是環境管理、人類開發活動、自然條件背景共同作用的結果。區域自然條件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種類的自然生態系統,同時不同生態系統下,適應人類生存的程度,人類開發利用方式也有較大差異,由此帶給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就不盡相同。[7](P21~27)在選取評價指標時,要綜合考慮各項因素,以確保評價的全面性、客觀性、可靠性。本研究的要素層選取了環境污染、資源占有量、環境破壞、地貌、氣候5項。并從要素層中提煉出了11個評價指標(D1~D11):水污染負荷、大氣污染模數、水土流失占比、石漠化占比、森林覆蓋率、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積、喀斯特面積占比、山地面積占比、年均降水量、氣溫高于10℃活動積溫。由于前5項主成分的Ed值達到了91.291%,大于一般標準(>85%),所以主因子取前5項,計算特征向量并得到主因子荷載矩陣,再采用EOF法求出因子荷載矩陣。最后根據回歸方程,并作歸一化處理求得各指標的標準權重,見表6。最后采用模糊隸屬度函數求出指標隸屬度,并應用評價指數計算模型計算出遵義市生態質量評價指數。通過表7,可以看出遵義市大多數年份的生態質量評價指數在0.5以上,表明其生態環境質量整體良好,在今后的發展中,遵義市具備一定的生態環境優勢。

二、遵義市區域經濟與生態環境發展的協調度

在對遵義市的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狀況進行定量分析的基礎上,筆者將構建協調發展度、協調度模型來對遵義市區域經濟與生態環境發展的協調度進行分析。

(一)協調發展度與協調度模型本研究選用了離散系數表示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度。離散系數表示的是組間數據的離散(或變異)程度,比較的是多組數據的變異度。由于觀察值在數值含義、單位方面的不同,所以比較不同觀察值的大小無實際意義,但是變異系數表示的是沒有單位的比值,所以可對不同單位的觀察值離散程度進行比較。離散系數(C)為標準差(S)與均數(X)的比值,代入標準差計算公式得出離散系數計算公式。

(二)遵義市協調發展度與協調度分析將計算出的經濟發展評價指數、生態環境評價指數代入協調度(CV)、協調發展度(H)計算模型中,即可計算出遵義市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質量的CV、H及綜合評價指數,見表8。

篇(5)

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相生相伴,人類生產活動在對自然環境進行改造開發的同時,人與自然也呈現出一定矛盾。在國家提倡開展新農村建設的浪潮下,依托農業經濟發展,我國綜合國力及民生狀況得到迅速提升。但在看到農業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針對一體兩面的生態環境破壞,土地過度開發,水污染嚴重等問題,不應視而不見。只有保持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的協同發展,才能收獲金山綠水。

一、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的內在關系

首先,農業生態環境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石。生態文明建設在黨的十后被提到新高度,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及治理在各地深入開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農業經濟的屬性決定了農作物必須處于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下才能提高豐產率。農業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農業經濟的效益表現。其次,農業經濟發展為農業生態環境提供保障條件。農業經濟發展在不破壞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性的基礎上,可以降低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環境發生矛盾的概率,農業發展帶來的廣泛關注及農業經濟產生的大量經濟價值,可以為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提供資金及技術上的支持,使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環境始終保持在協調狀態。最后,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帶有相對性、約束性及均衡性。從相對性及約束性上看,人類可以根據自身的利益訴求,在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中給出戰略選擇,兩者都具有不同歷史時期的被選擇性,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有其相對性。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是對生態環境施加影響的過程,農業經濟出于對生態環境加以保護的目的,通常會選擇在生態環境可承受范圍內開展,特別是農業生態環境有其自身客觀發展規律,在考慮發展農業經濟時,約束性特性是平衡兩者關系的重要原則。從均衡性上看,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不應被片面理解,兩者均有價值,過度發展農業或因生態環境保護而阻礙農業發展都有偏頗性,應把握兩者的均衡性。

二、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性

(一)新農村建設及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人們的生產生活活動產生了供人們消費使用的物質,這一生產過程是在生態環境下進行的,可以說,生態環境是生產實踐的必要條件。新農村建設倡導農業經濟生產生活要與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使用及農業農村生態保護相依相存,一方面,這是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在于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已經串聯起了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再生品的整個過程,使原有的粗放型農業經濟模式轉變為現代可持續農業。

(二)改善農村環境

因生態環境惡化而帶來的后果是觸目驚心的,不僅僅會對農業生產,還會波及到社會政治、社會經濟、社會民生等諸多方面。有鑒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國家提出了既要金山銀山也要青山綠水的戰略。自然災害的發生與生態環境的惡化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做好生態環境保護,是抵御自然災害的重要手段。農村在發展致富的道路上,以往伴隨著大量的生態環境破壞行為,如濫伐樹木、濫墾土地等,農村水漬化問題屢見不鮮。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業發展及農民居家樂業的基礎保障,而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能夠通過創設舒適的農村生存空間,借助環境資源換取農村發展資金資源,為新農村建設掃除后顧之憂。

(三)助力農民創收

生態環境的多樣為農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諸多基礎資源,如清新空氣、干凈水源、肥沃土壤等。通過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的協同發展,農業生產實踐中為了給農作物生長提供綠色環境空間,會減少農藥及化肥的使用量,從而生產出真正的綠色高質量農產品。當綠色農產品投入農業市場,受供需關系影響,其價格必然一路上漲,如此能夠幫助農民創收。從農業實踐中看,因綠色農業而使農民增收致富的案例并不鮮見,概括其優勢經驗,主要在于生態環境保護在先,農業生產跟進在后的策略,如擴展林地及草地面積,發展林下產業等,逐漸成為農村經濟提高的路徑。

三、常見農業生態環境問題及其帶來的不利影響

從農業生產實踐中看,簡陋粗放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對農業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并在農業生態環境問題影響下,使農業經濟發展受阻。這主要是由于部分農民群體受傳統思維影響,在耕作方式上較為傳統,延循舊法,不注意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如一些農戶出于經濟效益考慮,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在農作物種植中大量使用農藥及化肥,帶來了土壤板結硬化,地下水污染等問題,在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的同時,也減低了農產品的品質及經濟附加值。從宏觀層面看,生態環境帶有系統性,在農業資源,如土地,水源面臨問題后,農業用地的質量會下降,農業種植產量提升緩慢,外加上農業人口基數的增加,從而形成農業發展惡性循環。當農業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到一定程度,自然災害發生概率提高,進一步降低了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為此,在農業經濟發展及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上,要避免走入竭澤而漁的困境,尋求以生態農業為中心創新農業經濟格局。

四、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的相關思路措施

(一)以農業生態環境評價為依據,確定現代生態農業經濟模式

農業經濟發展應首先依循自然生態規律,對自然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及應用,然后結合農作物的生長規律特點,在對農業生態環境進行綜合評價后,確定適宜的農業經濟模式。農業經濟模式的選擇需要與生態環境調研為依據,農業生產活動要突出生態環境指導下的因地制宜屬性。相關要點有:第一,對農業經濟中農作物生產結構過于單一的情況加以改變。可根據農村所處區域及農村土地的具體特點,對農業種植結構進行劃分,增強可利用的生態資源的利用率。第二,結合農業資源,將農業產量因素與生態環境因素加以結合,打造立體農業生態系統養殖模式。農業生態系統具有多層性,各個層次都能夠為農業經濟發展所用,通過多層次立體化農業生態系統的構建,串聯起各類農業生態系統要素,如人、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在具體實踐中,在高層種植區或農用地邊緣區域,以植物種植為主;對馬鈴薯、花生等低種植植物,采用混種法,降低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上,由農業防治改為多樣化防治,如遵循生物規律,構建避害生物鏈,增強農業生態系統內部防病害能力,盡量不采用化學防治手段。第三,以農業現代化為思路,優先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對農業生產布局進行調整,采用信息化手段分析生態農業所需資源,確定農業發展適宜模式。

(二)多手段發展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結合了傳統農業技術及現代農業技術,然后遵循生態學及生態經濟學等基本規律,實現對自然資源及社會資源的高效利用,達到農業、生態、社會、經濟的共同發展。在農業經濟邁向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生態農業因具有環保優勢突出的特征,廣受關注并得到實踐。在生態農業發展中,一是要結合農業區域的自然資源狀況,因地制宜地進行農業規劃,對農作物的生長特點、環境氣候因素、農業經濟重心等因素充分考慮,凸顯出生態農業優勢,為農業生態環境與經濟的協同發展做好鋪墊。二是生態農業發展中,要確保其環保性得到充分展示。這一環節可以借助農業信息技術手段,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打通及共享農業生態信息,為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在構建生態農業信息系統及共享平臺時,要注重農業信息的溝通傳遞,借鑒引入城鄉一體化經驗,在農業生態新技術的研究推廣上互通有無。

(三)做好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農業經濟發展及現代生態農業模式的創建應用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需要借助農業資源才能開展實施。在農業生態環境及農業經濟協同發展中,突出的兩者的協同,而不是偏重某一邊。農業資源作為農業經濟基石,在開發利用時一定要突出合理性,而衡量合理性的標準就是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這一環節把握如下幾點:第一,保護性利用農業耕地。在耕地的利用上為達到高效化,應多依靠農業科技,在滿足農作物正常生長需求的基礎上,盡量提高畝產量。第二,在農用物資的使用上,掌握經濟性及綠色環保性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農用物資應物盡其用,另一方面,在制定農業生產計劃時,根據農作物種類應確定施肥及地膜管理方案,以對生態環境最小化影響為前提,促進生態環境與經濟協同發展。第三,對農業生產所需的水資源進行高效利用。在這一方面可以推廣先進的農業灌溉技術,如滴灌,噴灌技術等,在滿足農業需求的同時,將水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

(四)控制農業活動污染源

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需要對影響及破壞生態環境的污染源進行控制,阻斷污染源傳播鏈條。通過對污染源的控制,能夠起到農業資源,如土地、水、生物的保護作用。一是借助先進技術手段,大力開展農業清潔生產。在對農業生產區域的環境指標進行分析評估后及檢測后,確定農業生產活動的具體時間,避免無序生產勞作而對環境施加破壞。二是在立體農業發展中,在林下經濟產業中,要以畜禽潔凈化養殖為思路,采用環保性能好的飼料,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構建農業循環經濟產業格局。三是做好農業生產再生品的加工利用,美化農村環境。如農業生產中產生的秸稈,不能放任其在田間燃燒,可以將其進行回收再加工,使其用于工業生產。

(五)普及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宣傳

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的協同發展,除了在制度框架、模式選擇及生產資源利用上做好相關工作外,還需要對從事農業生產的群體開展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明確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宣傳力度,通過法律法規入村,上墻等方式,對農戶的農業生產實踐進行引導,加強其環保觀念,實現對農業資源的高效開發利用。

五、結語

農業是國之大計,在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保持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的協同發展至關重要。在對兩者的內在關系加以認知后,應從農業生產模式的構建、生態農業的推廣、農業資源的利用、農業污染源的防控、現代生態農業宣傳教育引導等方面齊抓共管,使農業經濟能夠在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農,劉寶存,孫約兵.我國農業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與未來科技創新的思考[J].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20(01):1-5.

[2]王繼東.優化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經濟發展[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4):47-48.

[3]于耀義.生態農業資源環境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20(11):218+220.

篇(6)

中圖分類號: X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3)-12-09-2

1 生態環境的含義

在闡述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之前,首先了解一下生態環境的含義。

生態環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組成的各種生態系統所構成的整體,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間接地、潛在地、長遠地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生態環境的破壞,最終會讓我們的生活環境逐漸惡化,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因此,要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就必須保護生態環境。

2 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人類對其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尤其是黨和政府將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列入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生態環境的內容大體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第一,要加強對生態環境的改善與保護。保護生態環境主要包括: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鄉村生態環境的保護、禁止廢棄物進入環境,保證生態環境本身的凈化能力,保證自然物種的多樣性,從而使生態系統得以良性循環,所以人類不僅要保護生態環境而且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自然是人類的朋友,只要保護生態環境才能給我們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第二,防治生態環境污染。環境的污染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如何防治環境污染是世界性課題。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工業污染,建設中的建筑污染,人們生活中的生活污染都不同程度地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危害。第三,保護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近些年,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在環保方面我國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保護環境形勢依舊非常嚴峻,在發達國家積攢上百年的環境問題,在中國20年里就具有體現,因此,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發展是我國現階段的重要工作之一。

3 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的關系

3.1 經濟與生態環境資源的和諧發展

自然界是世間萬物的生存基礎,是生產力發展和人類賴以生存的保障。和諧發展理論提倡健康、適度發展,反對濫用科學技術,制止對無法彌補的自然生態破壞活動。經濟要發展,生態環境也要保護,所以經濟的發展不能建立在損害自然資源的基礎上,要發展經濟就需要走一條與自然資源和諧發展的正確道路,如果一味地索取,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受到自然的反作用力。所以要改變觀念,轉變思想,不要以犧牲自然資源來換取經濟的發展,要時刻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保證經濟發展、生態平衡的基礎上為子孫后代造福。從人類自身發展角度來講,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家園。人類的一切生產、生活行動都要尊重自然規律,徹底轉變以犧牲自然環境、破壞自然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型增長方式的思想。不要總是停留在眼前利益而損害長遠利益。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充分考慮自然的承載能力,建立和維護經濟發展與自然相平衡的關系,這是經濟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重要特點之一。

3.2 保護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存在著對立統一的關系,要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忽視環境的保護,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不能忽視經濟的發展。在經濟發展初始階段,環境污染的程度也較低。經濟發展至今,工業所需要的資源已經超過了自然資源所能提供的數量,自然環境的再生速度也難以追趕經濟發展速度。如果繼續索取,那么自然本身就會出現問題,不但不能為經濟發展提供能源,而且還危害到人類的利益和生存環境。在經濟發展的最高階段,經濟結構開始發生轉變,污染行業慢慢縮減或者直接被取締、轉移。經濟發展帶來的積累可用來修復和改善自然環境,同時,人類的生態保護意識逐漸增強,環境質量狀況逐步改善。

由上可見,經濟的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對立統一的,二者存在著必然聯系。兩者的協調統一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發展要以環境保護為條件。環境系統的生產力是社會勞動生產率和價值增值的基礎。自然資源是社會經濟活動發展的物質基礎,換言之,沒有自然資源作為基礎,社會經濟就沒有了發展的動力和基礎。只有環境基礎源源不斷的為經濟發展提供物質能量,才能使經濟的不斷增長成為現實或者可能;二是保護生態環境亦離不開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只要在適宜經濟結構和經濟秩序下才能達到。不適宜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秩序必然會帶來水土流失、過度放牧、濫砍濫伐等現象的產生,導致生態系統失衡,自然資源枯竭。同時,治理污染和保護良好的生存環境需要技術和資金的支持,所以需要經濟發展作為其支撐。

當然,經濟與環境也存在著矛盾的一面。經濟增長對資源的需求是無限的,而自然資源能夠給經濟提供的生產基礎是有限的;只要是經濟發展必然會帶來環境上的污染,而治理污染需要一定的資源,這樣在某種程度上又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4 我國的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協調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采取有效的政策,發展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已是新時期我國發展的標志。通過環境保護來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趨勢。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其實質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在發展生產力。協調環境和經濟之間的關系,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文明。我國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綠色GDP、可持續的發展觀、發展循環經濟、發展生態農業,改變走先發展后治理的工業老路,轉變這種思想觀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對于我國來說,經濟的高速發展時期要晚于發達國家,他們的有關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例子可供我國借鑒。為了緩和自然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由此產生了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是一種以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的經濟模式,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理念和經濟增長模式。

很多國家都在嘗試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德國就是其中之一。德國的循環經濟就是建立在自然資源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中;政策的演變以及生態資源的保護中;探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我國所實行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對于補充我國經濟發展中資源不足問題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有利于促進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對于提高西部人們的生活水平,增進民族團結,保護社會的和諧問題,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但是西部大開發也存在著現實問題。我國西部雖然開發較晚,但是環境的破壞程度卻是很大,人類多年以來不斷從西部汲取所需,導致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因此,西部大開發首先要解決其生態脆弱問題,從而實現西部大開發的目標。

5 小結

人類與生態環境之間是對立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經濟才能可持續發展,環境才能得以保護。人類的進步就要依靠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必然要與自然環境存在聯系,這是二者之間的聯系,讓人類對這個課題有更深入的研究,最大限度的達到人類、經濟和環境之間的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 楊衛軍.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生態文化基礎.特區經濟,2007(1):275-276.

[2] 趙亞喬.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J].求是學刊,2007,4(30):57-61.

[3] 陸新元,熊躍輝,曹麗平.人與自然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J].環境保護,2005(4):63.

[4] 章慶民.關于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綜述研究[J].科技咨詢導報,2007(1).

篇(7)

低碳社區的建設不僅能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創建出綠色環保、和諧發展的生活空間,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運用綠色能源技術、節能建筑技術、環保交通技術,來推動城市低碳經濟的發展,進而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應鼓勵節能環保型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在生態城的應用,擴大“低碳”理念的普及推廣,加強對社區居民的“低碳”宣傳教育。在具體的操作中,推進建筑節能設計,盡可能實現自然采光、自然通風、自然漏排水等設計理念,推行建筑能耗標識制度,推廣低碳建筑的分級認證制度,新建建筑嚴格執行節能標準以達到建筑節能的效果。建立生態工業體系,在產業生產中要采用生態工藝、物料的閉路循環和多極利用的方法與“無廢料化設備”,實行廢物的能源化、資源化,實現三廢零排放,進而形成資源加工鏈。建立生態信息業、生態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生態化體系,在管理和服務等方面做到生態化管理和服務。

優化中心城市的產業結構,培育產業集群

篇(8)

[DOI]10.13939/ki.zgsc.2016.51.214

開展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研究,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應用旅游業促使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對于城市生態環境給予足夠的重視和保護。只有城市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注重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性,才能促使城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并且獲得持久的經濟發展力[1]。

1 關于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研究的重要性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開放,旅游業已經成為了很多城市發展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只有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保證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城市是人們進行生產生活的重要環境之一。隨著城市綜合實力基礎的不斷提升,各項城市設施的配置也逐步地于完善。開展城市旅游業促使城市獲得更大的發展動力的同時,城市文化也可以被廣泛地傳播。但如果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性被忽視,則城市的環境遭受破壞的同時,也會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甚至威脅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

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性,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逐漸增強,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群所關注。生態保護研究專家,也將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作為環境保護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2]。生態保護研究學者認為,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基礎內容,就是旅游經濟系統與生態環境系統協調的、穩定的統一。因此,建立生態環境友好型的旅游經濟發展模式,是旅游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

2 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基礎理論研究

2.1 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理論

(1)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概念。“協調”和“發展”的概念和含義是不相同的。

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的主要內容是指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之間能夠保持一種較為良好的關系,能夠在同一個系統下,相互調節得當,保障相互的共存性,達到互不干擾甚至是良性循環的狀態,是一個城市在發展旅游業時保持健康狀態的基本要素[3]。

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發展”的主要內容則是指系統不斷地擴張,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面、由低級到高級、由部分到整體的發展過程。與“發展”概念相對立的是“負發展”又可以稱為零發展過程。而處于中間狀態的,則是“零發展”。“零發展”意味著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環境維持現狀,既沒有互相阻礙,也沒有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

因此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是旅游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和旅游業與生態環境互相促進發展的兩個概念集合的交集。指的是城市在開展旅游業發展經濟時,能夠將經濟發展理念與環境保護理念相互協調一致,有效地保障城市發展的經濟類型為環境友好經濟。由上述分析也可知,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是一種綜合性的、整體性的經濟發展理論。因此旅游經濟和生態經濟的協調發展,要求發展過程中兩個因素“旅游經濟”和“環境保護”都能夠得到良好的保障。協調是“環境保護”概念對于“旅游經濟”概念的條件約束,發展則是“環境保護”概念對于“旅游經濟”概念的條件促進。

(2)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的概念。根據上述對于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概念可知。“協調”和“發展”都指的是同一系統內的兩種元素,可以互相影響并且彼此關聯的現象。而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的概念的主要內容技術描述“旅游經濟”和“生態發展”兩種元素互相影響以及彼此關聯的程度[4]。旅游經濟和生態發展度的概念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探究以及掌控“旅游經濟”和“生態發展”兩種元素的關系區間,做到“旅游經濟”和“生態發展”兩種元素之間的關系的動態平衡的保持。通過探究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可以有效地將“旅游經濟”和“生態發展”兩種元素保持在相對平衡的狀態內,促使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綜合兩種元素的共同特性。在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之間保持一種較為良好的關系,能夠在同一個系統下,相互調節得當,保障相互的共存性的同時,也能夠保障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保護兩種元素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探究一個城市的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可以作為判定該城市環境友好型旅游業發展程度的判定標準。一個城市的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越高,則表明該城市的旅游業的發展規模越合理,市場競爭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也便越強。

2.2 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判定方式研究

根據探究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的概念,可知判定城市的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是判定該城市環境友好型旅游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5]。因此研究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狀況,也應當從探究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的角度出發。建立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的模型以及模型計算方式則是判定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狀況的有效的、科學的方式之一。

通過建立綜合旅游經濟效益評價函數來判定城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可以促使城市經濟與生態環境的關系保持更加協調、友好、穩定的狀態。

3 結 論

探究關于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首先應當明確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研究的重要性。進而開展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基礎理論研究: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理論(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概念和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的概念)以及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判定方式研究。通過探究關于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可以促使城市建立環境友好型經濟,引導城市旅游業獲得更加生態化、可持續化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程曉麗,張樂勤,程海峰.中小城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研究――以池州市為例[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3(5):102-106.

[2]石惠春,劉鹿,汪寶龍,等.蘭州市旅游經濟與城市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研究[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108-114,120.

篇(9)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3890(2008)12-0008-04

建立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預警系統,可以實現對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動態監測,并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警情,進而為制定下一步發展戰略提供依據。本文根據經濟監測預警理論,利用因子分析和BP神經網絡分別對經濟與環境協調度進行測算和預測,構建中國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監測預警系統并對預警結果進行分析。

一、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指標選取

建立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預警系統最首要的工作就是選擇經濟和環境預警指標,預警指標應能從不同方面反映經濟與環境的發展狀況。根據科學性、動態性、完備性和可行性原則,結合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相關理論,建立如下預警指標體系(詳見表1)。

預警指標體系分為三個指標層:第一個層次是將經濟與環境整個系統分成經濟和環境兩個子系統;第二個層次是對兩個子系統再進一步劃分,其中經濟子系統分別從經濟的總量、均量、結構和支持兩個方面對經濟進行衡量,環境子系統分別從環境的水平和抗逆兩個方面對環境進行衡量;第三個層次是每個方面包括的各個具體指標,兩個子系統共選取了16個指標。

(二)數據處理

為全面監測中國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動態變化情況,并根據數據可得性,本文選取1991-2006年中國各預警指標數據(原始數據均來源于歷年《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環境年鑒》)。為消除由于量綱的不同可能帶來的一些不合理的影響,在進行協調度測算和預測之前必須先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公式為:

yij=(xij-min xij)/(max xij-min xij),x為正指標(max xij- xij)/(max xij-min xij),x為負指標

式中xij為第i個樣本的第j個指標數據;yij為標準化后的指標數據,其取值范圍在0~1。

二、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度的測算和預測

(一)基于因子分析的協調度測算

1. 計算子系統綜合發展水平。利用上述標準化后數據,運用SPSS13.0軟件,分別對經濟子系統和環境子系統進行因子分析。

由經濟子系統因子分析結果可知,該子系統僅含1個公因子,累積方差貢獻率達88.67358%,包含了大部分變量信息,能夠代表8個經濟指標分析經濟子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根據公因子的解釋能力,將其命名為經濟發展因子f,由因子得分方程F1=0.8867358f,計算歷年經濟發展指數。

由環境子系統因子分析結果知,經方差最大正交旋轉后,該子系統前2個公因子的累積方差貢獻率達87.7599%,包含了大部分變量信息,能夠代表8個環境指標分析環境子系統綜合發展水平,根據公因子的解釋能力,分別將其命名為環境水平因子f1和環境抗逆因子f2,由因子得分方程F2=0.5642816f1+0.3133174f2計算歷年環境發展指數(見圖1)。

由圖1可以看出,除個別年份外,中國經濟和環境子系統各自的發展水平總體都呈上升趨勢,且兩者之間的差距呈逐漸縮小趨勢。1998年以前,經濟增長方式屬于數量型、粗放型增長,因此經濟綜合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環境發展水平高于經濟發展水平;1998年至今,經濟增長方式逐漸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化,從而體現出經濟綜合發展水平有較大提高,環境發展水平低于經濟發展水平。

2. 計算復合系統協調度。協調度是反映系統之間協調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指標,揭示出系統當時的協調程度和發展水平,它是正指標,越大越好。根據協調發展內涵,經濟和生態環境兩個子系統之間的協調關系在評價中表現為經濟發展指數和環境發展指數應相互均衡,經濟和環境之間的關系越協調,其評價值就會越接近;反之,其評價值就會相差較大。為定量描述經濟與環境系統的協調狀況,評價兩個子系統之間的發展關系,采用如下協調度計算公式:

H=1-

式中H為系統的協調度值;Fi為第i個子系統的發展水平值;F為N個子系統發展水平值的均值;N為子系統的個數。從上式可以看出,系統協調度H越大,說明系統協調發展程度越高;反之則越低。

將上述經濟和環境子系統發展指數帶入公式,求得歷年復合系統的協調度(詳見表2)。

(二)基于BP神經網絡的協調度預測

BP神經網絡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神經網絡,它是一種多層前饋神經網絡,其網絡權值的調整規則采用的是反向傳播學習算法,即一種有導師的學習算法,使用最優梯度下降技術,目標是實現網絡的實際輸出與期望輸出的均方差最小。它具有非線性、精度高、泛化性能好等優點,因此在經濟預測領域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在此,使用前面求得的1991-2006年經濟與環境系統的協調度數據,運用BP神經網絡對2007-2010年的協調度進行預測。

1. 樣本分類。1991-2005年的數據作為訓練樣本,2006年的數據作為神經網絡預測能力的測試數據。訓練樣本分別以1991-1995年、1992-1996年、……、2000-2004年數據作為輸入,相應地分別以1996年、1997年……數據作為輸出;測試樣本以2001-2005年數據作為輸入,測試2006年數據,并與其實際值進行比較。

2. 網絡設計。以5年數據作為輸入,以1年數據作為輸出的特點,設定輸入層神經元個數為5,輸出層神經元個數為1,根據Kolmogorov定理,確定隱含層神經元個數為11;確定隱含層傳遞函數為“tansig”,輸出層傳遞函數為“logsig”,使用Levenberg Marquardt反向傳播算法“trainlm”函數訓練網絡;學習速率為0.1以確保速度,動量常數為0.8;網絡最大訓練次數為5 000,網絡訓練目標為1e-6。

3. 網絡訓練、測試及預測。利用Matlab R2007b軟件的神經網絡工具箱,將訓練樣本輸入網絡,經過18次迭代訓練,網絡達到預先設置的精度,即網絡輸出的總誤差在1e-6以內,訓練結束,預測模型擬合完畢。然后將測試樣本數據輸入訓練好的網絡,檢驗網絡的預測能力。將1996-2005年的協調度擬合結果對比真實值,可以看出兩者已經十分接近,擬合的效果很好。2006年的測試結果為0.9046,而其實際值為0.902351,預測誤差為0.2492%,符合誤差精度的要求,網絡性能很好,可以用于預測。2007-2010年協調度的預測值依次為0.9288、0.9386、0.9690和0.8351。

三、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預警系統的建立

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預警系統提前反映兩者協調發展動向和幅度的指示器或報警器,它是在經濟與環境不協調到來時,能預先發出信號,為國家或地方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提供依據而建立的系統。在設計該預警系統時,選擇協調度作為反映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狀況的敏感性指標,并通過確定預警界限和類似于一組交通管制信號紅、黃、綠燈的標志,對當時的協調狀況發出不同的信號,最后,通過觀察分析信號的變動情況來判斷未來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趨勢。

(一)預警系統設計

1. 預警界限的確定。預警界限的確定是否合適至關重要,關系到整個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運行狀況能否正確判斷,因此必須慎重確定。本文利用“系統化”、“經驗判斷”、“專家確定”相結合的方法,參考前人研究成果,將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預警狀況分為5個區間(詳見表3)。

2. 預警信號的構成。預警警度預報以預警限為界,確定“紅燈”、“黃燈”、“綠燈”、“淺藍燈”、“藍燈”信號,當綜合指標超過某一預警限時就分別亮出相應的信號,通過觀察信號的變動情況,判斷經濟系統在當前的運行狀況和未來發展的趨勢。

“藍燈”表示經濟與環境系統是協調發展的,系統內因素與期望值接近或好于期望值,即系統處于無警狀態,政府和管理機構可在穩定中采取適合的調控措施。“淺藍燈”表示經濟與環境系統基本協調,系統處于輕警狀態,在短期內有轉為不協調或趨于協調、穩定的可能。由“淺藍燈”轉變為“藍燈”表示系統正在逐步從不協調向協調轉化,應進一步采取措施,使系統更趨協調;由“藍燈”轉變為“淺藍燈”,這給我們發出警告,應及時調整調控措施,扭轉系統的轉變趨勢。“綠燈”則表示系統協調不穩定,處于中警狀態。“黃燈”表示系統基本不協調,處于重警狀態,政府應高度警惕,隨時制定相應的應急政策,對警情進行隨時監控。“紅燈”則表示系統不協調,處于巨警狀態,政府應及時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促使系統趨于完善化,避免系統崩潰。

(二)預警結果分析

在對經濟與環境系統的警情進行診斷,了解系統目前的發展狀態的基礎上,依據預警界限來預報各個系統的警度,警情信息。本文應用前面計算和預測的經濟與環境系統協調度,根據確定的預警限,繪制出中國1991-2010年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預警信號(詳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從1991年至今,中國經濟與環境系統總體呈現不斷趨于協調發展狀況。

在循環經濟于1996年提出之前,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初,人們對經濟與環境的認識、利用都是“粗放式”的,資源嚴重浪費、環境惡化、經濟低效率增長。因而,1991年中國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水平處于“基本不協調”的黃燈區,其余年份均處于“協調不穩定”的綠燈區。

1996年以后,由于人們開始意識到循環發展的重要性,于是在經濟與環境方面提出了“集約”、“循環”、“節約”、“可再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系統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采用了“環境友好”、“綠色技術”、“清潔生產”、“零排放”、“高效生產”、“廢物回收綜合利用”等解決方式和途徑并付諸實踐,于是在1996-1997年出現一個飛躍階段,系統協調發展水平進入了“基本協調”的淺藍燈區;但在1998年由于洪水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導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該年系統進入“不協調”的紅燈區;但90年代末系統協調狀況又有很大好轉,協調發展水平再次進入綠燈區。

進入21世紀,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實施效果顯著,2001年該系統一躍進入淺藍燈區,并于此后三年始終保持“基本協調”的發展態勢,但由于2005年一系列環境污染事件的頻繁發生,系統再次運行到綠燈區。

“十一五”初期,在“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理念”的指導下,中國經濟與環境系統出現質的跳躍發展,再次進入淺藍燈區,且協調水平首次超過0.9。由預測結果可知,“十一五”后四年,中國經濟與環境系統協調水平會進一步得到提高,繼續保持良好的協調發展勢頭,大多年份將處于淺藍燈區,并有望于2009年達到“協調”的藍燈區。

四、結論和建議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和環境子系統的發展水平總體都呈上升趨勢,且兩者之間的差距呈逐漸縮小趨勢。經濟與環境復合系統總體呈不斷趨于協調發展狀況:“八五”期間,系統基本處于“協調不穩定”狀態;“九五”時期,系統協調水平出現由“基本協調”到“協調不穩定”的波動情形;從“十五”初期到“十一五”初期,系統大體呈現“基本協調”的運行態勢;預計“十一五”后四年,系統將繼續保持“基本協調”的發展勢頭。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要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統一,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加強生態建設;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清潔生產,建立監測預警評估機構,進而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志強.基于BP網絡算法的區域協調發展預測與預警研究[J].統計研究,2006,(4).

[2]張新紅.基于神經網絡的經濟周期波動監測預警模型[J].華僑大學學報,2008,(1).

[3]董文泉.經濟周期波動的分析與預測方法[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

[4]王維國.協調發展的理論與方法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Study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the China's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an Fei

篇(10)

【基金項目】2014年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411055045x);2013年常州工學院大學生實踐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A400413049);2014年常州工學院大學生實踐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A3460414065).

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熱點問題.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構成了一個復雜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兩個子系統之間存在著動態關聯關系,二者之間緊密關聯,通過耦合反饋,放大相互之間的協調效應,促進整個系統由低級向高級、由無序向有序狀態的轉變(見下圖).事實上,旅游業的環境依托、資源消耗等產業屬性決定了生態環境建設要為旅游經濟發展奠定基礎,承載并制約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經濟發展又促進并脅迫生態環境向高層次發展.因而,深入研究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促進、相互限制的耦合互動關系,反映二者的協調發展狀況對于解決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將有一定的重要意義.

實現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學者們關注的問題.本文研究分析了常州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復雜系統,通過建立耦合協調發展模型,對常州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狀況進行了定量分析,以期從定量的角度揭示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可望豐富相關的文獻.

一、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指標體系

1.指標選取與數據采集.本文以赴常游客人數、旅游外匯收入、國內游客人數、國內旅游收入、旅游總收入、旅游總收入/全市GDP、旅游總收入/第三產業GDP、全市第三產業GDP增加值、游客人數/常州市居民數共九個指標來刻畫常州市旅游經濟發展狀況;另外選取常州市生態環境水平的指標,分別為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城市綠化覆蓋率、空氣質量指數、環境噪聲、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自然保護區覆蓋率、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SO2排放量和CO排放量(數據來源于《常州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常州旅游年鑒》《中國旅游統計年鑒》等).

2.主成分分析.為避免分析結果受到測量數據不同量綱的影響,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然后得到相關系數矩陣.再通過主成分分析分別計算出兩子系統的各指標特征值、貢獻率、累積貢獻率,得旅游經濟的前2個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為96.641%,另外生態環境前3個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為93.672%.另觀察各主成分在指標上絕對值較大的載荷系數,可以判定旅游經濟提取的2個主成分分別為旅游經濟規模因子、對外旅游經濟效益因子;生態環境提取的3個主成分分別為生態規模因子、環境建設因子、空氣質量因子.

二、協調發展模型建立與分析

對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系統,建立耦合協調度模型

D=C?T,T=12f(x)+12g(x).

其中,D是子系統發展水平耦合協調度;T是復雜系統綜合發展水平,C為協調度,具體表示如下:

C=f(x)?g(x)14(f(x)+g(x))212.

計算旅游經濟子系統發展水平與生態環境子系統發展水平時,為克服主觀因素給指標賦權時帶來的偏差,因此在研究各指標聯系程度及信息承載量基礎上,采用熵值賦權法來確定各指標的重,同時利用上述模型得出2008―2012年常州市耦合協調度分別為0.974,0.797,0.449,0.779,0964.即看出,2008―2012年常州市的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狀況:2008年處于良好協調發展且旅游經濟滯后狀態;2009年處于中度協調發展且生態環境滯后狀態;2010年處于勉強協調發展且旅游經濟滯后狀態;2011年處于中度協調發展且旅游經濟滯后狀態;2012年處于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良好協調發展生態環境滯后型狀態.另外,可知常州市在整個5年間協調度和耦合協調度經歷了一個前期下降較大,中期較為平穩,后期上升較大的走向.由此可以預計,未來常州市的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狀況仍將在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基礎上呈快速上升趨勢.

總之,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共進才會促使一個城市整體進步.總體說來,常州市的旅游濟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發展狀況自2010年來由勉強協調向良好協調轉變,說明兩者能夠協調互促,共同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常州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發展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二者的發展水平有交替變化的態勢.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其一,常州市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大財政支出,用于旅游事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以提高綜合發展水平;其二,通過立法手段劃撥旅游事業的部分收入用于生態環境的改善與保護,從而確保旅游產業得以可持續發展;其三,鼓勵生態環境好的地方在合理調配旅游資源的基礎上開發特色旅游項目,以促進旅游經濟水平提高.

【參考文獻】

[1]廖重斌.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定量評判及其分類體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為例[J].熱帶地理,1999(2):76-82.

[2]崔峰.上海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18(5):64-69.

上一篇: 印刷技術經驗 下一篇: 防電防雷安全教育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的AV片 | 久久免费人成看片中文 | 亚洲欧洲自拍偷线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 亚州精品国产一线永久 | 亚洲中文乱码AV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