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09:16: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 F407.1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4)-3-247-2
1引言
珠海市位于中國廣東省南部,珠江口西岸,全市海陸面積約7650km2,其中陸地面積為1630km2,大小島嶼146個,海岸線690km,珠海市是一座著名的花園式海濱城市。
隨著珠海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類工程活動范圍、規模和強度不斷增大,特別是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極端性天氣增多,使得本地區地質災害呈現頻發態勢,本文分析了本地區地質災害發育成因和提出了較為系統的防治對策。
2珠海市地質災害發育現狀
珠海市屬地質災害多發區,根據《珠海市地質災害防治“十二五”規劃》調查結果,全市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208處。
按地質災害災種分類,滑坡17處、崩塌29處、地面沉降23處、潛在滑坡23處、潛在崩塌116處。
按地質災害規模分類,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15處、中型80處、小型113處,其中滑坡和崩塌以淺層為主。
按地質災害險(災)情等級劃分,中型為9處,小型為199處。
目前,全市發生的地質災害共造成1240.5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共威脅2813人和近1.9億元財產安全。
3地質災害發育成因分析
3.1地質災害基本特征
3.1.1滑坡
全市共發育滑坡地質災害點共17處,其中中型規模2處,小型規模15處;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區的公路兩側和村莊居民住宅區。
調查區滑坡微地貌基本為陡坡,滑坡平面形態主要為舌型,剖面形態多為凹形和直線,滑床形態以凹形和直線為主,滑坡體外形特征呈多樣性,滑坡體主要由松散殘坡積物和基巖碎塊組成,滑動面(帶)埋藏深度一般介于1.5~4.0 m之間,滑帶巖土體多為殘積層及強風化土。
3.1.2崩塌
全市共發育崩塌地質災害點共29處,其中中型規模8處,小型規模21處;多分布于公路沿線和切坡建房陡坡地段。
調查區崩塌基本發生于坡度為70°~90°之間的巖質邊坡上,崩塌體主要為基巖碎塊,基本發生于表層,埋藏深度一般為1.5~4.0m之間。
3.1.3潛在崩塌和潛在滑坡
全市共發育潛在崩塌和潛在滑坡地質災害隱患點共139處,其中大型規模9處,中型規模60處,小型規模70處,潛在崩塌和潛在滑坡主要分布于山坡坡腳人類工程活動強烈地段。
潛在崩塌和潛在滑坡多以小型巖土質斜坡為主,不穩定體主要由松散殘坡積物和基巖碎塊組成;該類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集中于地形坡度為61°~80°之間,通常發生在暴雨之后,大部分存在滑動和崩落潛在危險。
3.1.4軟土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珠海市規模最大的地質災害災種,軟土地面沉降共計發生23處,其中大型規模6處,中型規模10處,小型規模7處,主要分布于東部海岸帶和西部濱海平原工程建設區域。
軟土沉降主要體現于工業與民用建筑區軟土地基沉降;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及橋梁軟土地基沉降;港口、碼頭軟土地基沉降和防洪堤壩軟土地基沉降等方面。
3.2地質災害的影響因素
地質災害影響因素多種多樣,對于不同類型地質災害或不同地區的地質災害,各影響因素作用效果不盡相同。通過分析歸納,影響本地區地質災害因素主要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而自然因素又分為地質環境因素和氣象因素兩類。
3.2.1自然因素
3.2.1.1地質環境因素
斜坡不穩定因素:斜坡環境為物質的重力運動和地質災害的發生創造了動力條件,它的失穩主要孕育了滑坡、崩塌等災害性地貌過程,滑坡和崩塌邊坡類災害是調查區內廣泛發育的花崗巖丘陵和階地坡面上的主要地質災害。
地基不穩定因素:地基的穩定性主要取決于土體類型及其物理力學性質,海陸交互相的淤泥、淤泥質土等是調查區分布較廣的不穩定地基土體。
3.2.1.2氣象因素
強熱帶氣旋:廣東是熱帶氣旋最活躍的地區之一,而調查區又是受熱帶氣旋影響的主要地區,強熱帶氣旋活動過程中,伴有狂風、雷雨、巨浪和暴潮。
降雨量充沛:調查區年平均降雨量為2060.3 mm,主要集中在汛期的4~9月,一般年降雨量高的地區,地表徑流活動強烈,使土體力學強度降低并增加土體孔隙水壓力。
3.2.2人為活動因素
調查區經濟發展迅速,城鄉工程建設日益擴大,人類活動也成為強大的地質動力,其主要表現有重大工程建設、交通、水利設施的興建,改變了坡形,加大了坡角。
4地質災害防治對策研究
根據本地區地質災害發育規律和特點,本人認為該區地質災害防治主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4.1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
4.1.1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
健全和完善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體系,充分發揮現有監測、巡查人員作用,及時更新補充和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眾為主體的群測群防員隊伍,加強群測群防員培訓,加大面向基層群眾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知災、識災、防災、避災能力和臨災監測信息的準確性。
加強地質災害防災專業技術指導力度,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科學合理地確定監測范圍、監測巡查路線、監測巡查內容、險情預報預警方式、防災撤離路線、避災安置點、監測記錄檔案等。
4.1.2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建設
加強與氣象、水利、交通等部門資源共享和協作,利用互聯網技術,實時傳輸相關數據到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室電腦終端顯示、分析,自動生成地質災害預警預報信息,利用各類傳播通訊方式,準確、及時地向各級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單位、責任人以及廣大市民和災害頻發區域民眾進行信息傳遞,努力做到全面監測、準確預報和及時預警、快速處置。
4.1.3地質災害專業監測
根據地質災害的類型、規模、危害程度和危險性,對一些危險性大、危害嚴重、可能造成較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而治理難度較大或治理費用高的災害(隱患)點,建立專業監測點,利用先進的儀器設備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站網式監測,實現遠程視頻監控、監測模塊管理、監測數據自動采集、監測信息的遠程傳輸、系統通訊、自動處理、智能研判和自動報警等功能。
4.1.4地質災害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以地質災害調查和地質災害防治成果為基礎,以地理信息技術為平臺,建成地質災害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地質災害相關信息采集、查詢、統計、等自動化。通過地質災害點的年度復核,不斷更新地質災害點發展變化情況和防治管理級別,實現地質災害相關信息動態管理,相關部門能及時查詢、了解本行政區內地質災害及防治動態變化,提高地質災害主管部門決策和快速處理突發性地質災害的能力和水平。
4.2地質災害減災工程
4.2.1應急排險
對規模較小、危險性較大、易于治理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采取應急排險等簡易治理措施,及時消除隱患。地質災害應急排險本著施工簡單、經濟實用、安全可靠的原則,在專業隊伍詳細調查并提出施工方案的基礎上,采取削方減載、清除危巖、坡腳反壓、截排水、修筑擋墻、坡腳設置柵欄或種樹等簡易工程措施達到消除隱患的目的。
4.2.2勘查治理
對規模較大、危險性大、危害嚴重并難以實施避讓搬遷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依據輕重緩急,分期分批,在勘查設計的基礎上實施工程治理,并根據地質災害(隱患)點形成的責任主體和受益對象,明確治理責任主體。
4.2.3避讓搬遷
對工程治理難度大、工程治理效益明顯低于避讓效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可結合新農村建設,實施有計劃的避讓搬遷。
4.2.4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研究
積極推廣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加強部門合作與交流,吸收國內外先進的地質災害防治理論和技術方法,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與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技術研究;研究制定適用于本地區的規程標準,實現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全面提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預報及治理工作新水平。
4.3地質災害應急體系建設
4.3.1地質災害預案體系建設
在地質災害全面調查和年度排查的基礎上,根據各地實際和地質災害變化、應急預案演練情況,及時修訂和完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健全預防和預警機制,落實相關責任,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和分工,加強應急物資及人員保障。對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城鎮和重點防治路段,轄區人民政府、職能部門和群測群防人員要在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內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的巡回檢查,以群測群防為基礎,重點強化臨災避險,明確撤離路線和避災場所。
4.3.2地質災害應急隊伍建設
完善市級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負責全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加強應急專業人才的儲備建設,通過地質災害應急體系建設,組建人員精干、響應迅速、協同聯動的應急隊伍,配備技術先進、高效快速的應急調查監測儀器和遠程會商裝備,全面提升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響應能力,保證突發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程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4.3.3地質災害預警應急裝備建設
根據地質災害應急技術工作的裝備要求,制定地質災害應急裝備規劃,分輕重緩急配置、改造必要應急裝備,建成基本滿足專業隊伍應急需求的裝備系統,提高地質災害巡查和應急處置效率。
4.3.4宣傳培訓與應急演練
梁建華:構建防災減災網絡體系
“目前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還存在體系不完善、應急避難場所功能不全、網絡化程度不高、節點之間聯動性不強、信息化程度不好、應急避難體系建設與發展振興需求銜接度不夠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梁建華在向“兩會”提出的提案中如是說。
他表示,防災減災措施與設施應與地區實際相結合,充分融入地區環境、文化與經濟實際,提高設施利用率。要將建設與長期運營發展相結合,科學規劃,充分考慮災后重建的人員安置、社區構建、文化保持、資金安排、產業復興,將近期需求與長期科學發展的目標進行統一。
他認為,防災減災網絡體系的建設應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同時,充分調動各類社會主體的積極參與。要在平時服務其所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在災害發生時發揮其防災減災功能。
“對于地震災區而言,應在災后重建資金中預算一定比例設立社區重建發展基金,用于社區防災減災網絡體系建設和長期運營管理等。”梁建華說。
支建華:大力促進巨災保險發展
“巨災通常指突發的、無法預料和避免的且損害嚴重的災害事故。據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由巨災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呈逐漸上升趨勢。”全國政協委員支建華建議,應大力促進巨災保險業發展。
支建華說,在國外,保險公司在巨災賠付中占重要地位,保險賠償的平均水平通常在經濟損失的30%~40%左右,一些發達國家甚至達到了60%~70%。但是我國保險業本身起步就較晚,發展水平和層次還處于較低程度,巨災保險更是近乎于空白狀態。
支建華建議,應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商業保險公司為運作主體的合作分擔機制,實際操作上可效仿交強險做法,在政策、法律和經濟多方面全力提供支持與保障,以商業保險公司為運作主體,確立巨災保險政策性與商業性運作的模式。“提高參保率是巨災保險順利運行的關鍵因素之一。建議政府、保險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對居民和企業加強引導和宣傳,讓防災減災深入人心,增強公眾對巨災風險采取主動防范措施的能力。”支建華表示。
姜其和:建設氣象災害預警終端
“防災減災,預警先行。在重大自然災害中保護民眾生命,預警是否有效往往起決定性作用。”全國政協委員姜其和則建議,建立全國性的以無線廣播為主要手段的終端氣象預警體系,構建使用具有預警功能的收音機為終端的氣象預警信息平臺。
他介紹,目前美日等發達國家已建立了氣象預警信息專用頻道和高音喇叭廣播等配套預警系統,其優點是全國民眾熟悉,便于收聽,缺點是投入巨大,且不能主動控制播放,緊急情況難以隨時隨地通知到每個地方。
我國由于同類信息傳播的途徑基礎設施投入有限,導致覆蓋范圍、溝通效率低下。
對此,他建議,建立包括農牧林地區居民以及易受災地區城鄉居民在內的預警信息發送接收體系。同時,氣象預警體系應由國家氣象部門牽頭完成布置,以利于達到快速推進的目標。
李冬玉:支持西部地區地災防治工作
全國政協委員李冬玉則在提案中呼吁支持西部地區地災防治工作。
李冬玉介紹,目前西部地區地質災害防治中存在著兩大突出問題:一是地質災害治理投入大,資金不足;二是地質災害防治裝備差,基礎薄弱。
對此,她建議,一是進一步出臺地質災害防治相關法規、制度。制定地質災害防治法,提升地質災害防治再生態文明和發展建設中的規劃紅線作用。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在工程建設等活動中,強制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地質環境安全評價工作,防止城鎮、新村和重大工程因選址不當,造成重大損失。
得益于“四個全覆蓋”湖北省地質災害分布廣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地質環境管理,初步取得明顯效果。全省已在65個地災易發區完成了“十有縣”建設,通過“五到位”培訓地災防治工作人員和基層群眾近10萬人。按照“依法管理、保治并重”的原則,逐步建立和完善“誰開礦、誰負責,誰破壞、誰治理”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機制和責任制度。湖北省探索出的隱患監測、群測群防、防災減災體系、防災信息的“四個全覆蓋”經驗得到總理“相關經驗和做法可資借鑒”的充分肯定。
2推動全省地質環境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還面臨“四個不適應”
2.1思想認識上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與突出生態
文明建設新形勢不相適應一些地方的發展理念仍未轉變,“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發展”的現象仍然存在。突出表現在:一些地方對地質環境管理的認識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位”現象較為普遍。目前,全省僅黃石、黃岡等少數市(州)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納入政府目標考核,“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的責任機制尚未建立。
2.2尚未形成高效綜合的管理機制與地質環境問題
突發高發頻發的新特點不相適應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現有26000余公頃礦山地質環境遭受破壞,有近100萬群眾受其影響。但現有地質環境管理體系尚不健全,集中反映為:“政府主導、部門主管、社會聯動”的工作體系尚未形成;管理體制缺乏基層支撐,沒有形成“全社會參與、共同防災”的工作格局;應急體系仍不完善,監測預警信息和傳遞的“最后一公里”不到位,民眾防災應急知識不足。
2.3管理隊伍力量薄弱與地質環境管理專業化、技術化、常態化的新要求不相適應
湖北省地質災害監測和預警預報工作難度大,礦區粗放開采、過度開采的現象突出,地質環境管理的專業化、技術化、常態化要求高。但目前省地質環境管理隊伍存在人員不足、能力不足、裝備不足的突出問題,與地質環境管理面臨問題的復雜性、艱巨性存在較大差距。
2.4保障資金籌集困難與地質環境管理巨大的資金投入不相適應
初步估算,湖北省已閉坑礦山的治理需投入100億元以上,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全面治理和監測費用總額高達50億元以上。這些治理資金的籌集十分困難。
3進一步提高省地質環境管理水平需進行“六大創新”
3.1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切實推進思想觀念創新
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責任體系,把地質災害防治納入各級政府和主要負責人的績效考核;全面落實各部門的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并納入政府對部門的考核體系。加快構建地方重視、黨委牽頭、政府主抓、部門協同、目標明確、責任清晰、體制完善、措施具體、工作落實的地質災害防治新格局。
3.2修改完善相關法規,切實推進法制管理創新
抓緊修改完善《湖北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把地方政府對地質環境管理的責任、投入渠道、投入比例予以明確和固定,為地質環境管理投入提供法制保障。加快建立符合本省實際的地質環境管理法律法規體系。
3.3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切實推進管理工作機制創新
把地質災害防治納入到各級政府和主要負責人的績效考核,全面落實各部門的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加緊建立“權責統一”的工作機制。把設計審查、項目驗收、評估備案等工作向地方局下放。強化中介機構的建設和管理。加緊完善檢查督辦機制。實施礦山地質環境動態監測管理,建立礦山地質環境信息管理系統,對礦山地質環境數據實時更新。
3.4圍繞四個體系建設,切實推進基層管理能力創新
一是圍繞調查評價體系建設,深化隱患監測與管理的全覆蓋;二是圍繞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深化群測群防全覆蓋;三是圍繞綜合治理體系建設,深化防災減災體系全覆蓋;四是圍繞應急體系建設,深化防災信息化全覆蓋。
3.5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切實推進多元籌資渠道創新
爭取省級財政在專項撥款中逐年增加地質災害防治投入,力爭“十二五”期末達到中部省份平均水平;每年安排一定比例集中到省級用于農業土地開發的土地出讓金,用于對農村受地質災害影響的田、水、路、林及村莊進行綜合整治;各級地方政府可從土地出讓金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地方地質災害防治專項經費。在國土資源項目資金中,統籌考慮對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質災害點的治理和搬遷避讓予以支持。充分利用部省合作協議,加大對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的爭取力度。
Abstract: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gion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very important to reduce the safety of life and property in the area.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infrastructure status, data resources status, application system status,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is analyzed, and six problems are found out.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result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ctual work demand,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ramework is designed. And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s proposed from seven aspects. It will achieve data integration, result visualizatio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realize the full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service resourc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mergency) in Guangdong province, become a strong support for decision-making in the region, more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lives and property.
Key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Guangdong Province
廣東省是我國地質災害多發省份之一。據統計,2009~2014年廣東省共發生地質災害2939起,共造成121人死亡、3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63548.26萬元。其中地質災害以崩滑流地質災害為主,主要特點[1-2]:一是點多面廣、活動頻繁、危害嚴重,大范圍崩滑流地質災害易發群發。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8854處,威脅總人口35.01萬人,潛在經濟損失77.07億元,其中,威脅100人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569處,而且,每年汛期的強降雨還將增加一批新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面對此情勢,借鑒多方研究成果[3-5],全面總結廣東省已有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成果和實際工作需求,通過建立地質災害防治通信網絡系統、標準化體系、數據體系、信息服務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安全防護體系和多目標、多節點、多層次應用系統,形成支持地質災害防治綜合一體化的、可持續擴展的信息化技術框架,達到數據集成化、成果可視化、信息綜合化、系統一體化,實現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各信息資源及服務資源的充分共享,同時進一步提升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日常管理、信息共享、監測預警能力,通過快速響應和對社會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務,充分滿足各類用戶需求,成為政府各級主管部門及領導進行決策的有力支撐,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1. 信息化現狀及存在問題
1.1 信息化現狀
1.1.1基礎設施現狀
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網絡框架構建基本形成了包括互聯網、政務外網、國土資源主干網、數據專網等內外網物理隔離的多級多節點網絡結構,國際互聯網出口帶寬提升至50兆,建立了廣東省地質環境監測站與省國土資源廳的專用網絡連接(4兆光纖),接入國土資源主干網,實現國家、省、市、縣國土資源系統的多級節點互聯互通;建立了廣東省地質環境監測站與省氣象局的專用網絡連接(4兆光纖),實現數據同步共享與視頻會商;依托前期項目實施建立了基于GSM/GPRS的地質災害監測數據通信網絡,實現了動態監測數據的實時傳輸和管理。在網絡信息服務方面,構建了地質災害應急決策支持系統,面向各級領導提供地質災害應急信息保障,建立了廣東省地質環境信息網,面向社會地質災害及其應急防范知識、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等。
基于地質災害信息管理,在總站建立了獨立機房,實現內外網數據物理隔離,配有專門屏蔽柜放置數據存儲服務器,基本滿足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建設的數據存貯、系統建設和安全保障需求;在會議室建設了大屏幕視頻會議系統,實現音視頻雙流信息傳輸,可基本滿足視頻會商、應急指揮等功能需求。
1.1.2 數據資源現狀
廣東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在長期的地質災害調查、監測、研究工作,已經完成建立的基礎數據資料主要包括:全省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綜合研究數據庫、全省1萬∶20萬分幅水文地質空間數據、1萬∶50萬全省環境地質數據庫、1萬∶10萬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數據庫、1萬∶5萬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數據庫、全省地質災害及群測群防數據庫等;成果類數據包括近5年來全省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成果(一級)。此外,通過各種渠道收集遙感影像、基礎地理等空間數據。其中:全省各比例尺基礎地理底圖和SPOT-5影像數據等。這些數據為全省地質災害預警、地質災害防治,礦山地質環境保護以及土地利用規劃工作等提供信息服務,需要進一步通過數據集成和完善地質災害信息化建設對各應用領域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務。
1.1.3應用系統現狀
目前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建設,以地質災害預警與應急為起點,已初步建立集全省地質災害數據庫管理、區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警成果、視頻會商為一體的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省級地質災害應急平臺作為省政府應急平臺體系的第一批專業應急平臺試點也正在逐步建設與完善之中;地質環境管理業務審批已納入省級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臺實現網上審批,具備一定條件,其它業務管理系統也納入金土工程,開始啟動建設。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可分為以下三大類型:
地質災害信息采集處理系統:主要有地質調查野外采集系統、縣(市)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管理系統等。
地質災害數據庫管理系統:主要有全省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數據庫系統、全省地質災害群測群防信息系統、地質災害防治成果數據庫管理系統等。
地質災害預警與應急指揮系統:主要有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系統、地質預警系統、地質災害預警系統、地質災害信息反饋系統、地質災害應急決策支持系統等。
1.2 存在問題
1.2.1海量數據分散無序、數據集成度較低
目前地質災害數據覆蓋面較廣、種類繁多、有大量的觀測數據及成果數據。但這些數據比較分散,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匯總,難以聯合應用、協同工作和動態更新。現有的地質災害數據庫標準都是以項目為基礎編制的,專業性強,沒有健全的數據標準和規范,難以聯合使用。除此之外,數據采集、匯交、檢驗的標準不同,致使不同數據源獲得的數據質量既無法保證,又不能保證異構地質災害數據的有效兼容,進而影響業務的進展和綜合分析的進行。
由于缺乏相關的規范,數據不能保持及時的更新。尤其在環境發生變化或災害發生后,相關地質災害數據不能保證實時動態更新,使分析人員在進行災害分析或災后數據解析時,不能第一時間使用最新的數據,影響分析的準確性。不能滿足地質災害監測管理和地質災害防治對數據時效性的要求。
1.2.2缺乏數據共享及服務機制
由于地質災害數據的信息動態更新維護及交換機制尚未建立,在積累大量數據的實際條件下,卻沒有一個權威的數據共享及服務機制,造成了各種數據之間關聯性差、應用系統之間無法互通的情況,嚴重制約了各業務部門的數據共享、服務和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工作的開展。
1.2.3綜合分析能力不足
現有的系統無法滿足相關業務部門的需求,基本上處于“外行人看不懂,內行人不解渴”的尷尬處境,既無法服務于社會公眾,又無法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有力的決策支持。數據挖掘深度不足,沒有相應功能輔助數據的“二次或多次開發”,生成應用決策所需的“數據產品”和“信息產品”。
1.2.4信息服務能力不足、可視化程度低
現有系統基本為面向專業人員的“內部”系統,數據及分析成果空間展示度低,缺乏基礎信息,更沒有災害影響范圍、防災減災方案、避難路線模擬、自然資源分布利用等綜合研究成果的展示。
1.2.5急需加強數據及信息安全保護
隨著信息系統使用的越來越頻繁,信息系統的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由于地質災害防治本身對信息服務需求的緊迫性,系統及數據安全顯得格外重要。也就要求我們在進行信息系統安全建設整改技術方案設計時,應以《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為基本目標,可以針對安全現狀分析發現的問題進行加固改造,缺什么補什么;也可以進行總體的安全技術設計,將不同區域、不同層面的安全保護措施形成有機的安全保護體系,落實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等方面基本要求,最大程度發揮安全措施的保護能力。
2. 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平臺建設
2.1 系統總體設計
2.1.1系統邏輯結構設計
從系統部署和運行的邏輯結構上看,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圖1)包括省級地質災害信息平臺和區縣級地質災害信息系統采集和業務終端,以及地質災害數據采集終端系統,地質災害動態監測網絡和傳感器,系統基于區縣―省市―國家的3級全國地質環境信息網絡及地質災害動態監測網絡,實現了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預警分析業務信息和動態監測信息的互聯互通、綜合管理、瀏覽查詢、統計分析和信息服務。
從數據流程角度,地質災害防治數據的采集、處理、維護由不同的地環節點進行,邏輯上數據是由區縣地質環境監測站地州地質環境監測站省市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監測院傳輸和匯總。
從信息服務角度,不同級別節點信息服務內容有所不同。省市級節點提供了全方位的地質環境信息服務,區縣節c提供了轄區內的地質災害信息服務。
從系統開發和構建的邏輯結構上看,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自底向上可分為:基礎設施層,數據資源層、信息服務層,信息應用層,標準體系及安全防護體系組成(圖2)。
基礎設施層是支撐平臺運行的基礎,主要包括:互聯網/國土資源政務專網/內部網絡、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移動通訊網絡、物聯網,以及地質環境野外監測儀器、傳感設備、監控視頻設備、數據存儲設備和計算機服務器、大屏幕顯示設備等。
數據資源層是平臺服務的內容,由數據采集系統、基礎數據庫、操作數據庫構成地質災害數據中心,為“系統”提供數據資源。其數據主要包括:地質災害調查、動態監測、群測群防等,以及基礎地理空間數據、基礎地質、對地觀測遙感影像等。數據資源層的資源通過數據中心統一組織和管理。
圖2 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構建的邏輯結構
Fig.2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
信息服務層基于SOA框架建設,主要包括兩個層面的功能:一是管理功能,如:用戶注冊管理、單點登錄與權限認證、數據匯總集成與更新維護;二是應用功能,如數據查詢瀏覽、空間化服務、以及地質災害的業務應用模塊,例如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
信息應用層是在信息服務層的支持下,根據地質災害防治需求,建立的面向業務管理及面向決策支持的信息服務。
2.1.2系統架構設計
圖3 平臺總體架構設計
Fig.3 Platform architecture design
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平臺體系結構(圖3)包括數據采集層、數據中心、信息系統和信息系統4個組成部分。系統基于各類地質災害信息,通過數據采集子系統,采集各類地質災害信息業務信息,構建統一的數據中心;基于數據中心提供的統一數據模型和數據服務,構建地質災害業務應用子系統,通過信息系統為地質災害防治業務提供一張圖服務,為政務辦公系統提供各類信息服務。
(1)數據采集層
數據采集層獲取的數據主要是各類專業屬性數據、基礎地理空間數據、專題空間數據、災害點(體)空間數據及其他數據。專業屬性數據通過入庫工具或傳感器自動導入到屬性數據庫中;空間數據經過標準化處理及保密處理,通過專業的入庫工具或GIS工具導入到空間數據庫中;由調查、綜合研究或其他活動獲取的未建庫或初建庫的數字化文件/數據庫,通過入庫工具直接進入到數據中心層。
(2)地質災害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是構建與網絡和硬件存儲環境之上,基于關系數據庫和GIS技術,面向地質災害業務應用和信息平臺構建的統一的數據存儲、管理、應用和服務平臺,是業務系統與數據資源進行集中、集成、共享、分析的軟硬件設施及其數據、業務應用等的有機組合。
數據中心在已建設完成的國土資源數據中心基礎上,面向地質災害業務應用和信息平臺建設需求,構建統一的數據存儲、管理、應用和服務平臺,兼容基礎地理、基礎地質、地質災害調查、綜合研究、動態監測、業務應用系統等各種來源的多源、多尺度海量數據,實現各類地質災害數據的一體化存儲、管理和服務。基于元數據和數據查詢檢索系統,實現數字化資料的管理、查詢、檢索和一體化服務。
(3)信息系統
信息系統層構建于數據中心之上,提供了面向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和決策支持的一體化信息服務。其中業務應用系統面向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穩定性評價、預警指揮等專業領域,實現了業務應用的專業軟件和工具。
地質災害信息系統及“一張圖”基于業務應用系統,集成各個業務應用及其成果數據,展示數據中心內的本底數據、業務數據、數據產品和信息產品。地質災害防治信息一張圖的基礎是一個統一的、多分辨率的三維地理環境,實現從宏觀、到區域、到局部地理環境的三維可視化;在三維可視化環境下,基于GIS技術,應用不同的圖層,集成地質災害位置、分布、動態監測、群測群防等多種來源的數據和信息;基于這些信息實現不同的業務應用,例如災害信息的空間分布、信息查詢、統計分析;動態監測信息的可視化;監測預警成果的展示以及與災害點、群測群防點的疊加可視化和分析等應用。
(4)信息系統
基于政府和業務支撐部門具體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業務流程,建立各類信息(例如地質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的工具。實現面向公眾的信息系統和面向政務系統的信息模塊。
2.2 信息化平臺建設
基于以上系統設計目標和任務,平臺建設內容主要分為網絡及機房建設、基礎軟硬件采購、標準體系建設、數據中心建設、應用系統建設、安全防護體系建設以及系統集成與咨詢7個方面(表1)。
3. 結論
本文從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基礎設施現狀、數據資源現狀、應用系統現狀3個方面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1)海量數據分散無序、數據集成度較低;(2)缺乏數據共享及服務機制;(3)綜合分析能力不足;(4)信息服務能力不足、可視化程度低;(5)急需加強數據及信息安全保護。結合廣東省已有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成果和實際工作需求,設計地質災害防治系統邏輯結構和系統架構,并從網絡及機房建設、基礎軟硬件采購、標準體系建設、數據中心建設、應用系統建設、安全防護體系建設以及系統集成與咨詢7個方面提出建設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平臺的基本內容,最終實現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各類信息資源及服務資源的充分共享,同r進一步提升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日常管理、信息共享、監測預警能力,通過快速響應和對社會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務,充分滿足各類用戶需求,成為政府各級主管部門及領導進行決策的有力支撐,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魏平新,李秀娟. 廣東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實踐[J].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15, 26(1):138-144.
WEI Pingxin, LI Xiujuan. The meteorologic early warning research of sudden geo-hazard in Guangdong province [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2015, 26(1): 138-144.
[2] 龔民,陸顯超. 廣東省地質環境分區研究[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06, 17(3):167-169.
GONG Min, LU Xianchao. Study 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zon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2006, 17(3):167-169.
[3] 徐巖巖. GIS 支持下的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平臺建設[J]. 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 2012, (1):57-59.
XU Yanyan. Construction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GIS [J]. 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2012, (1):57-59.
[4] 王小平, O仁先, 江鴻彬. 省級地質災害防治管理信息化建設探討[J]. 資源環境與工程, 2006, 20(3):295-300.
WANG Xiaoping, SUN Renxian, JIANG Hongbin.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aliz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at provincial level [J]. 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2006, 20(3):295-300.
[5] 張像源. 基于ArcGIS Server的天津市突發性地質災害信息網絡平臺建設設計與實現[J].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12, 23(2):111-115.
ZHANG Xiangyuan.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sudden geologic hazard information system in Tianjin base on Arc GIS Server[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2012, 23(2):111-115.
[6] 祝桂峰. 廣東對占用征收林地實行定額管理[J]. 西部資源, 2014(4):59-59.
通過開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推進我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規范化、標準化,健全完善地質災害防治機制體制,進一步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工作任務
(一)有組織:區人民政府成立以區長任組長,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及辦事機構。
(二)有經費:每年有穩定的經費投入對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治理、應急處置和監測、受威脅群眾搬遷避讓等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
(三)有方案:編制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并組織實施。
(四)有預案:編制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當地政府或部門編制當地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預案。
(五)有制度:有地質災害汛期值班制度、災情險情速報制度、應急處置制度等規范性文件,有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等地質災害防治制度。
(六)有宣傳:在“地球日”、“土地日”和“防災減災日”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有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
(七)有預報:對地質災害預警預報信息有手段將信息告知防災責任人和監測責任人;發現災情險情時監測人員有手段發出預警信號。
(八)有監測:對已發現和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落實監測人員和行政責任人,有完整的監測記錄,發放“防災工作明白卡”和“防災避險明白卡”,各鄉鎮(街道)以及國土資源部門有負責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和人員。
(九)有手段:在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安裝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簡易監測儀器等,監測人員配備有簡易監測預警工作。
(十)有警示: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設有警示牌、貼有宣傳畫,地質災害隱患發生災害前兆時,群眾能及時得到預警信息。
三、工作部署
(一)準備階段
1.成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動員大會,研究部署創建各項工作。
2.收集有關資料,對照“十有縣”建設標準,盡快確定需要補充完善的資料。
(二)建設階段
認真對照“十有縣”建設標準,完成各項創建工作。
(三)自查和資料申報資料編制階段
按照“十有縣”建設標準,逐一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及時解決存在問題,完成資料的匯總。
(四)申報及迎檢階段
編制裝訂完成“十有縣”建設資料,迎接省市檢查。
四、工作要求
一、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市地處山區,丘陵與山地面積占全市國土面積的93%以上,地質環境脆弱,地層巖性復雜,地質構造發育,盆地、階地內膨脹土廣布,地質災害類型較多,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時有發生,屬省重點地質災害高易發區。根據市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全市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面積4263.11km2,占國土面積的15.65%;中易發區面積6857km2,占國土面積的25.17%;低易發區面積10239.49km2,占國土面積的37.58%;全市地質災害易發區總面積21359.6km2,占全市國土面積的78.40%,高出全省18.9個百分點。特別是受“5·12”地震及近兩年暴雨、洪澇災害的影響,地質災害隱患急劇增加。目前全市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851處,以滑坡、崩塌、泥石流隱患為主,威脅全市22851戶、94311人及78991間房屋、39所學校和多處重要工程設施的安全,潛在威脅財產損失已逾26億元,地質災害防治形勢異常嚴峻,防治任務十分繁重。因此,將認識和思想統一到國務院和省政府文件精神上來,認真做好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于促進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二、明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目標任務
根據國務院、省政府統一部署,全市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第一,大力開展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的搬遷避讓工作,要結合《陜南地區移民搬遷安置總體規劃(2010—2020)》整體部署,在“十二五”期間,爭取將具備搬遷條件的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全部搬出,最大程度的避免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第二,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提升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水平;第三、全面建成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和應急體系,使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明顯減少。
三、強化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
(一)加強調查評價。目前,全市已有七個縣完成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評價工作,漢臺區、城固縣、洋縣、佛坪縣要主動與省上溝通,爭取上級支持,盡快完成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評價工作,并將調查與評價成果作為縣(區)人民政府部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基礎依據。在科學詳查的基礎上,按照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和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抓緊編制完成市、縣《市“十二五”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全面指導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二)加快實施搬遷避讓。各縣(區)人民政府要按照《陜南地區移民搬遷安置總體規劃(2011—2020)》安排,優先將受威脅程度高、治理難度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周邊群眾,在“十二五”期間全部實施避險搬遷。對于搬遷安置點選址,必須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確保新址避開和消除地質災害。國土資源部門要做好地質災害避險移民搬遷對象的審查工作,切實做到應搬盡搬,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三)科學開展工程治理。對一時難以實施搬遷避讓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加快開展工程治理。地質災害治理要與基本農田保護、小流域治理、公路建設、環境保護、扶貧開發等規劃相銜接,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工程應遵循和貫徹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建筑節能等理念。國土資源、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要加強爭跑項目并做好指導監督;交通運輸、水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和建設單位要對交通干線、水利樞紐、輸供電輸油(氣)等重要設施及軍事設施周邊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及時采取防治措施,確保安全。
四、健全群測群防網絡
(一)提高群測群防水平。按照陜政發59號文件要求,在縣建成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的基礎上,其余各縣(區)必須在三年之內達到“十有縣”標準。縣、鎮兩級人民政府要加強群測群防的組織領導,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眾為主體的群測群防隊伍,引導、鼓勵基層社區、村組成立地質災害聯防聯控互助組織。市、縣國土資源部門每年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加強對基層站、所工作人員、群測群防員的防災知識技能培訓,不斷增強其識災報災、監測預警和臨災避險應急能力。
(二)完善監測預警預報網絡。要在今明兩年內建立市、縣級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網絡。市級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要盡快投入使用,勉縣、略陽、寧強縣的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須在今年年底前投入運行,其余各縣(區)要加大投入力度,在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國土資源、氣象、水利等部門要實行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相關信息共享,建立健全預報會商和預警聯動機制,對城鎮、鄉村、學校、醫院及其他企事業單位等人口密集區上游易發生滑坡、山洪、泥石流的高山峽谷地帶,要加密部署氣象、水文、地質災害等專業監測設備,通過聯合監測預報,確保能夠及時發現險情、及時發出預警、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三)全面開展動態巡查。要建立健全隱患排查制度,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經常性巡回檢查,每年要開展汛前排查、汛中檢查和汛后核查,及時消除災害隱患,并將排查結果及防災責任單位及時向社會公布。縣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對鄉鎮隱患排查工作的督促指導,對基層難以確定的隱患,要及時組織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核查確認。
五、加強地質災害防范能力建設
(一)嚴格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要嚴格按規定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嚴防人為活動誘發地質災害。要強化礦產資源開發的生態保護和礦山地質環境監測評估,在礦產開發利用之前,必須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對經評估認為可能引發地質災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質災害危害的建設工程,要配套地質災害防治治理工程。有關部門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時,應進行規劃區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合理確定項目選址布局,避開危險區域。
(二)加強地質災害防治隊伍建設。要主動與駐漢各地勘單位協調溝通,爭取地質災害防治專業技術指導,建立與本轄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監測、應急管理和技術保障隊伍,提高地質災害防治隊伍水平。市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充分發揮市級專家庫的作用,加強對縣、鎮地質災害防治隊伍建設的檢查指導,對長期在基層一線從事地質災害調查、監測等防治工作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務、職稱等方面給于政策傾斜,要按照行政國土面積和地質災害嚴重程度合理配備基層國土資源所人員編制。
(三)提升地質災害應急能力。要根據轄區實際進一步完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重視應急隊伍的組織和建設,保證相應數量的技術人員;按照《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陜政辦函〔2010〕142號)要求配置必要的應急車輛、通訊和監測設備,形成軟硬件齊備的高效應急工作機制;要及時組織應急調查和落實搶險隊伍,確保災害發生時能做到“出得去、查得清、報得出、靠得住”,最大限度的消除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四)強化地質災害防范。要充分發揮基層群眾熟悉情況的優勢,大力支持和推進鎮、村地質災害監測、巡查、預警、轉移避險等應急能力建設。在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內,鎮級人民政府、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的巡回檢查,對威脅學校、醫院、村莊、集市、企事業單位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重大隱患點,要安排專人盯守巡查,并適時組織應急避險演練。對出現災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區域和地段,縣級人民政府要及時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向社會公告并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要組織制定防災避險方案,明確防災責任人、預警信號、疏散路線及臨時安置場所等;遇強降雨等惡劣天氣及地震災害發生時,要組織力量嚴密監測災、險情的變化和發展趨勢,緊急情況下,鎮級人民政府、基層群測群防組織要迅速啟動防災避險方案,及時有序組織群眾安全轉移,并在危險區設立警示標志,避免造成人員傷亡。
(五)深入開展科普宣傳和培訓教育。各縣(區)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廣泛開展地質災害識災防災、災情報告、避險自救等知識的宣傳普及,增強全社會預防地質災害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地質災害易發區要定期組織機關干部、基層組織負責人和骨干群眾參加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加強對中小學學生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教育和技能演練;縣、鎮級政府負責人要全面掌握本地區地質災害情況,切實增強災害防治及搶險救援指揮能力。
六、提高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水平
(一)明確地質災害防治責任。要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分工協作、社會共同參與;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專群結合、群測群防;誰引發、誰治理;統籌規劃、綜合治理”的原則。各縣(區)、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建立完善逐級負責制,確保防治責任和措施層層落到實處。
通過開展年度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培訓,有效提高我鎮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水平,增強廣大人民群眾識災、防災、避災能力及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等技能,堅持“預防為主、避讓在先”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特別是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二、宣傳培訓對象
鎮級培訓主要對象為各鎮鎮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全鎮所有村的村書記、村主任、文書及10個預案點的組長、地質災害監測人員及地質災害危險區的群眾等。
三、宣傳培訓主要內容
(一)《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四川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涼山州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及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的學習,以及如何組織建立群測群防體系,如何指導群測群防工作等。
(二)地質災害的類型及識別。
(三)工程建設業主單位和施工單位防災體系建設。
(四)山區農村房屋、水電、公路等建設工程及礦山開采活動中的施工工地、生活營區、工棚等的選址安全,如何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有意識地預防人為活動引發地質災害。
(五)水電、交通、礦山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可能進行的切坡、棄渣堆放等安全問題的防范工作。
(六)汛期和地質災害易發、多發時段,如何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和險情巡查。
(七)如何制定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預案,臨災前如何啟動和實施預案。
(八)如何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及宣傳要點。
四、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為加強宣傳培訓工作領導、協調、監督和指導,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取得實效,成立鎮級宣傳培訓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組長:
地質災害種類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為主,我縣地理位置屬丘陵地帶,多年沒有發生,多以預防為主。在汛期(月)期間,暴雨頻發,極易造成地質災害。
據氣象部門預測,年汛期全縣降水量580mm,比去年同期1000.4mm有所減少,但仍存在局部地區暴雨和洪澇災害的可能。受降雨和洪水的誘發,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隨時可能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不可掉以輕心,加強預防,避免災害發生。
二、地質災害重點預防區域
根據我縣地質災害分布、發育特征,全縣地質災害重點預防區域如下:
(一)公路兩側因修路造成陡峭的邊坡。
(二)各礦山企業因采礦造成不穩定的邊坡。
(三)居民、學校附近的山崖、邊坡。
三、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進一步健全地質災害防治領導機構,完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住建、水利、交通、地震等部門健全完善本行政區域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搶險救援措施,充實應急機構,明確職責分工,建立預警報警系統。重點地質災害預防地區的鄉鎮、重要基礎設施管理部門要制定相應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做好相關的物資準備。發生險(災)情時,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疏散群眾,開展調查和防治工作并及時上報。
(二)進一步強化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汛期是地質災害防治的關健時期,縣國土資源局要一如既往地認真抓好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一要把防災責任制貫穿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全過程;二要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和調查工作,在此基礎上,認真編制完成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經同級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布;三要堅持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災情速報、汛期值班等制度;四要做好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擴大的覆蓋面,增強時效性;五要加強對群測群防工作的監督指導,切實落實各項防災措施,最大程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三)切實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應急能力。
地質災害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和不可預測性,各鄉鎮、各部門要建立健全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體系,加強地質災害應急管理機構隊伍建設,認真落實縣政府應急平臺體系建設要求。要因地制宜地組織對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演練,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確保災害發生時沉著應對,有條不紊開展救援工作。
(四)加強宣傳,進一步增強地質災害防治意識。
要結合“防災減災日”、“地球日”、“土地日”大力開展地質災害防災基本知識的宣傳普及,增強和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對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鄉鎮、村要重點宣傳培訓,提高基層干部和廣大群眾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認知度,增強臨災自救和互救能力,為群測群防體系的有效運行奠定基礎。
(五)加大監管力度,遏制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發生。
縣、鄉鎮政府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就嚴格依法管理,切實將《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及《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有關內容落實好。要加強對各類工程建設項目引發地質災害的監督管理,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督促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防治措施的“三同時”制度,杜絕人為活動誘發地質災害情況的發生。
(六)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必需的資金。
1、概述
地質災害指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近年來,隨著東海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類工程活動規模與強度不斷加大,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時有發生,不但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且破壞東海縣的地質環境資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東海縣的社會安定和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因此,對該地區的地質災害防治方法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2、地質背景
2.1氣象水文
東海縣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降雨較為豐沛,屬暖溫帶,以海洋性氣候為主,兼有大陸性氣候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為965.6mm,多年平均氣溫13.6℃。降水主要集中在早7~8月份,約占全年總量的50%左右。常年平均氣溫14℃,全年無霜期達225天,年平均日照2394小時,年平均降水913.0mm,主導風向為東南風。
2.2地形地貌
東海縣地處沂蒙山脈的延伸部與淮北平原的交界地帶。西倚馬陵山脈,地勢西高東低。西部與北部是丘陵地帶,中部是平原坡地,東部是沭南洼地,西部和北部多為崗嶺沙土,東部主要為黑淤土,并含有一定的鹽、堿成分。境內主要山脈,西北有羽山、北有磨山、南有牛山、安峰山、房山等。地勢北、西高,南、東低,地面相對高差最大250.0m,平均坡降約4%~5%,羽山是區內至高點,海拔269.5m,最低處位于溫泉鎮南緣劉灣一帶,海拔23.0m左右。
2.3地質構造
區域構造單元位于揚子地臺北部邊緣,與華北地臺相鄰,地處郯廬斷裂帶東側,為大別一蘇魯超高壓變質帶東段南部地區,構造形跡較為豐富。區內無較大斷裂通過,未見活斷層,地質構造較穩定。
3、地質災害現狀及成因
3.1地質災害現狀
東海縣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崩塌和滑坡。截止2011年底,通過現場踏勘,共發現崩塌地質災害點49處,占地質災害總數的85.9%,以中小型規模為主,其中中型規模2處,占4.1%。崩塌地質災害隱患點6處,占10.5%,規模為小型。滑坡地質災害點2處,占3.5%,規模為小型。從地域上看,主要分布在東海縣中西部低山丘陵地區,其中東海縣西部的安峰山、房山、平明山、磨山、羽山等地比較密集,涉及鄉鎮主要有雙店、桃林、山左口、洪莊、溫泉等。綜上統計,東海縣地質災害點具有災害點分布多、規模小、分布集中、穩定性差、危害程度小等特點。
3.2成因
自然地質環境條件是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控制因素,大氣降雨因素、人類工程活動則是地質災害發生的誘發或觸發因素。根據資料顯示:東海縣境內地質災害的發生除了受自然地質環境條件(如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巖土體結構構造條件)影響外,不合理的人類工程活動破壞了原始斜坡的自然平衡,在遇到強降雨等惡劣天氣時,引發了地質災害。據資料統計,東海縣地質災害中,有80%以上的地質災害與人類工程活動有關。
3.2.1降雨因素
東海縣境內地質災害大部分發生在雨季,主要原因是降雨對地質災害的發生及其分布具有明顯的控制作用,由于長時間的降雨會使得地下水位升高,對巖土體產生浮托作用,同時因降雨形成的坡面流水體不斷地沖刷坡腳或浸泡坡腳、削弱坡體支撐,使得土體飽水軟化,抗剪強度降低,不利于斜坡的穩定。
3.2.2人類工程活動因素
東海縣近年來人類工程活動非常強烈,建房、道路修筑等活動增強,切坡或開挖坡腳現象普遍存在,由此產生大量的高陡邊坡,在降雨等作用下易產生邊坡失穩的情況。另外東海縣中西部低山丘陵地區露天采石現象較普遍,且開采方法落后,采礦形成的采礦區和采石形成的臨空面也是產生地面塌陷和崩塌的重要原因。
4、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4.1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責任制
由縣政府統一領導,鄉(鎮)政府、村(居民)委員會層層負責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有專門常設機構,配備專業管理人員,統一負責管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建設、交通、水利等相關部門,按照各自分工職責做好本部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將地質災害危險點的監測和防治工作落實到具體單位,明確具體負責人。
4.2搬遷避讓與治理工程
對危害公共安全,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破壞地質環境資源,治理或搬遷避讓費用遠小于預期損失的災害體,進行有計劃、分期、分批實施搬遷避讓和治理工程。對東海縣域已有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點及隱患點,都采取相應的治理工作,逐點進行詳細勘察,提出具體的治理方案,徹底排除隱患。對一般治理災害點,可采用較簡便的方法,以消除較明顯的險情為基本要求。
4.3地質災害監測預報網絡體系建設
4.3.1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預警網絡建設。根據本縣地質災害發育現狀、地質災害隱患點(區)的危險性和危害性,由地質災害監測人員,根據地質災害防御培訓宣傳掌握的經驗、技術和監測設施觀測信息,逐級向上級本門每個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預警信息。東海縣地質災害防治中心接收群測群防監測點、鄉(鎮)府的、受威脅群體的預警信息,逐級。各鄉(鎮)政府將東海縣地質災害防治中心或下發的預警信息,傳輸給受地質災害威脅群體。緊急情況下東海縣地質災害防治指揮中心可直接對受威脅群體預警信息。整個群防群測災害預警網絡要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同時每年根據地質災害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完善群測群防網絡,做好監測網絡中所有監測點的維護工作,并根據運行情況,不斷進行補充完善。
4.3.2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系統和應急反應系統建設。建立科學的信息采集、傳輸、數據處理和智能分析系工作流程,提高預測預報的準確性,使地質災害防治更具針對性。建立應急反應系統,包括防災預案制度、險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災害速報制度、應急調查、應急處置制度,并落實相應職責。
4.4地質災害空間信息系統建設
**年,我縣發生滑坡一起,造成4戶民房共32間毀壞,直接經濟損失30余萬元,206國道K927+300m—K927+400m路段部分遭到破壞,交通、行人受到威脅。
根據我縣地質環境條件、氣候條件、人類經濟活動情況,以及地質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結合**年地質災害災情、隱患點穩定狀況分析預測:2007年我縣地質災害仍以河湖(水庫)災害即路橋堤壩水利工程地質災害為主,地質災害發生時間主要集中在汛期(一般在5一9月份,具體災害發生情況將受降雨量影響),主要地質災害發生地點為淮河干、支流沿岸,部分危險區段與歷年發生水害區段基本相同,災害類型以路橋堤壩邊坡失穩為主。其次是特殊巖土體災害、地質環境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由于不合理開采地下水形成降落漏斗,產生地面沉降等緩性地質災害,隨著城市發展和經濟活動的深入,此類災害的危害性也將隨之加大。各類礦山企業,尤其是采石場應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規范操作,防患于未然,防止滑坡、地面塌陷和危巖崩坍災害的發生。
二、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區域、防范重點和防范期
淮河以南重點防范區域是馬城鎮(大楊家、禹廟北官山),荊涂風景區上洪村,災害類型以山體滑坡、崩塌、地面塌陷(采空塌陷)、不穩定斜坡為主。淮河沿岸重點防范區域是淮河干流及支流水系堤壩,災害類型以滲漏、崩塌為主。
地質災害的威脅對象為上述區域內重要交通干線以及行人、住戶、農田等。
重點防范期為5一9月份。
三、地質災害監測、預防責任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有關鄉鎮政府要將本行政區域內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預防工作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并注明聯系方式。對工程建設等人為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由工程建設單位將監測、預防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當地政府要做好監督、檢查工作。
四、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各鄉鎮要切實按照《2007年度蚌埠市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要求,一是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制,主要負責同志對本行政區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負責同志具體負責。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認真做好有關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二是要根據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實際需要,在年度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的地質災害防治專項經費,用于地質災害監測、預防、應急和治理工作。三要認真開展汛前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組織制定2007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抓好落實。要制定每個危險區(段)和隱患點的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一旦發生地質災害或出現險情,相應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成立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機構,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預案做好相應的搶險救災工作。四是加強宣傳培訓,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普及,提高群眾的防災水平和自救能力。要加強地質災害監測人員的業務培訓,努力提高監測和預防的水平。要建立和完善縣、鄉、村三級群測群防體系,落實地質災害監測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五、突出重點,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