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09:16:1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臨床醫學兒科專業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隨著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改革工作的開展,所有新招收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同時也是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是直接面對患者的臨床一線人員。而兒科醫生不僅要面對不能正確表達病情的患兒,同時還要面對患兒家屬,因此在兒科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研究生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1],加強醫學人文教育,讓每一名兒科醫生清楚地意識到人文素質是一名醫生所必備的素質。
1人文教育在兒科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意義
加強醫學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兒科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人文素質,人文素質包括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通常是指在人的生存過程中以追求真、善、美為核心,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終極目標,以對人的整體、全面、長遠和根本利益為終極關懷的價值追求。人文精神本質上以人為中心,將人的尊嚴、生存意義、人的價值以及人的自我發展和完善作為主旨的觀念和信念。人文精神在醫學領域的重要表征就是醫學人文精神,即對患者的生命與健康、權利與需求、人格與尊嚴的關注與尊重。醫學人文精神根植于醫學實踐,其核心就是關愛生命,以患者為中心,在診療過程中融入人文關懷、弘揚高尚醫德。
2兒科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2.1加強人文教育是解決醫患糾紛的重要途徑
現代高新醫療技術的應用,在給患者帶來巨大福音的同時,也導致一些醫生崇尚“技術萬能論”,只見“病”不見“人”,把“病”與“人”割裂開來,缺少與患兒及其家長的有效溝通,導致醫療糾紛頻發,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甚至發生了一些性質惡劣的“殺醫事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與醫學人文精神的缺失有關。醫學人文精神淡化,忽視“人”的體驗,忽視“人”的存在,必然導致醫患矛盾。醫患之間的關系,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醫護與患者的關系,其次才是人與疾病的關系,這又包括兩部分:一是醫護與疾病的關系,二是患者與疾病的關系。因此,要解決好醫患之間的矛盾,就必須處理好醫生與患者的關系,即首先要解決好人與人的關系,尤其是兒科醫生與患兒家屬的關系。我國著名的外科大家裘法祖說“醫學不是一門完美的科學,但必須要有人的溫度”。加強兒科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兒科醫生的人文素質,是減少醫患矛盾的重要途徑。
2.2加強人文教育是醫學模式轉變的必然要求
當今社會醫學模式已經向生物-心理-社會現代醫學模式轉變。患者對醫院的期望更趨于理性,其更關注就醫環境、就醫體驗和生活質量。這就要求醫務人員不僅具有較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具備人文精神。尤其是兒科醫師面對的兒童是一個不斷生長變化的個體,在兒童疾病的診療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兒童不同生長階段的生理發育特點,還必須注重兒童的心理發育特點,才能更好地減輕患兒的痛苦。
2.3加強人文教育是提高兒科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質的必然需求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思想意識和職業道德、人文素質、專業知識和技能、創新素質以及身心素質。交流溝通技能是兒科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文素質的重要體現,不僅要懂得如何與患兒溝通,還要掌握與患兒家屬溝通的技巧。醫乃仁術,兒科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應對患兒有仁愛之心,樹立以患兒為中心的理念,善于把握患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生理、心理特點,了解患兒的家庭背景、社會背景,抓住問題的本質,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適當的時間、地點與患兒家屬充分溝通,建立互助互信、友善和諧的醫患關系,最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兒科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是兒童醫療服務的骨干力量,其人文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我國未來兒童醫療服務的質量。研究表明,醫患溝通不良是導致醫療投訴和醫患糾紛多發的重要原因,所以加強人文教育是培養高素質兒科醫生的必然要求。
2.4加強人文教育改善兒科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文素質現狀
我國高考制度的設置導致報考臨床醫學的本科生以理科學習為主,人文基礎相對薄弱、人文知識儲備不夠。考上大學后由于學生課業負擔繁重,對人文科學課程的學習時間很少,加之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致使部分學生趨于功利化,只重視醫學知識,而輕視人文知識。因此,很多兒科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人文課程教育,導致人文知識儲備不足、人文精神缺乏;缺乏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自身綜合素養不高;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較弱,人際溝通與協調能力不足;缺乏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
3如何在兒科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帶教中融入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手段不應局限于課堂講授形式,應拓寬人文教育途徑[2],通過帶教教師的榜樣作用,把人文教育融入臨床實踐的每一個環節中。
3.1首先提高帶教教師的人文素質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帶教教師的人文素質直接影響研究生人文價值觀的形成[3-4],所以我們積極鼓勵臨床教師參加人文培訓班,努力學習人文科學知識,包括語言學、文學、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等相關內容。身教大于言傳,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先做到。在臨床醫療實踐過程中,臨床教師除了講解疾病的診斷治療知識、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外,還要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3.2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醫學人文知識
指導并帶領學生閱讀古籍文獻。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許多思想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可以從中汲取其精髓,并將其運用到醫學人文精神的培養中去。中國傳統醫學認為“醫乃仁術”,“仁”是儒家理論的核心,其基本內涵為尊重人、寬容人、同情人、關心人、幫助人、愛護人,珍視人的生命。儒家學說認為,君子要以義為重,人的道義價值應高于物質利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履行治病救人、救死扶傷天職的前提下獲得正當的經濟收入,實現義與利的完美結合。古人云:“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加大對醫學先賢的宣傳教育,弘揚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歷史人物的高尚醫德。
3.3在病史采集中注重培養兒科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語言及非語言溝通技巧
病史采集是診斷疾病的主要依據之一,也是兒科臨床實踐的基本技能。兒科患者年齡小,認知能力有限,往往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痛苦。病史采集大多來源于患兒家屬,而患兒家屬則因對孩子的過度關愛及對醫學知識的一知半解而過度擔心、焦慮不安,導致其對患兒病情夸大或隱瞞而表述不準確。因此,良好的醫患溝通是兒科醫生獲得患兒真實病情的重要渠道,也是患兒及其家屬信任醫生、配合診斷治療的基礎。在臨床帶教中教育學生采集病史時,做到著裝合體、舉止大方、態度和藹,同時還要善解人意,尊重患兒及其家屬,并要求對所有患兒一視同仁。
3.4在體格檢查中融入“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理念
體格檢查的異常發現是疾病診斷的重要線索和依據,是醫生與患者零距離接觸和情感交流的一個重要途徑,但隨著大量高精尖儀器設備不斷應用于臨床,致使體格檢查被年輕醫師日益忽視。兒科醫師面對的患兒易哭鬧,不配合體格檢查,家長亦不愿意讓年輕醫生檢查患兒,導致兒科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有畏難心理,不愿意給患兒進行體格檢查。因此,帶教教師不僅要讓研究生認識體格檢查對診斷疾病的重要性,還要在體格檢查中融入人文關懷。在進行檢查前準備一些兒童喜歡的玩具,與患兒適當游戲,減輕其恐懼心理;檢查時動作輕柔、靈活、規范、準確、全面;檢查后幫患兒整理好衣服、蓋好被子并對患兒家屬表示感謝。
3.5在輔助檢查選擇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醫德醫風
適宜的輔助檢查有利于疾病的明確診斷,但如果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不顧患者的實際情況,盲目選擇檢查項目,不僅浪費了醫療資源,也增加了患者的負擔。因此,帶教教師在指導研究生選擇輔助檢查項目時要根據患兒的病情需要,從實際出發,正確選擇檢查項目,做到有的放矢,培養研究生的醫德觀念。
3.6在疾病的診斷中培養學生科學的臨床思維
1根據職教理念調整教學內容
兒科學屬于臨床醫學二級學科,研究對象包括新生兒、嬰幼兒、青春期的兒童。圍繞兒科學的教學宗旨“保障兒童健康,提高生命質量”,結合現代職教理念,從四個方面改革教學內容:首先,根據小兒生長發育的規律性和影響因素,不斷提高小兒體格、智力、適應性、綜合素質;其次,根據小兒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以及臨床診斷和治療的理論技術,最大能力的降低兒童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提升兒童疾病的治愈率;再次,普及教育做好兒科知識的宣傳,例如先天性疾病的篩查、免疫接種、兒童膳食營養、兒科保健知識的普及等;最后,對小兒疾病的康復可能性及具體康復治療方案進行研究,盡最大可能幫助疾患小兒提高他們的日常生活質量,乃至恢復健康。為此,本次課改主要進行以下五個方面教學內容的增加、合并或刪減。
(1)根據兒科學發展趨勢和對疾病的臨床研究,將“風濕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在授課計劃和教學課件上進行整合,統一為“免疫性疾病”。這一章內容整合后重新進行分節,包括小兒免疫系統發育特點、免疫缺陷病、風濕熱、幼年類風濕性關節炎、過敏性紫癜、川崎病,共六節內容。
(2)根據我國兒童感染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的現狀,增加了麻疹、水痘、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內容,將這部分內容與結核病、寄生蟲病,三部分內容整合為“感染性(傳染性)疾病”。這一章內容整合后重新進行分節,包括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兒童結核病、寄生蟲病,共六節內容。
(3)根據人們對健康兒童保健意識的增強,對這章內容的講解進行拓展,增加課時量[2]。例如,增加兒童日常膳食營養素的攝入量部分內容;配方奶粉兒童每日攝入奶量的計算;嬰兒撫觸;嬰兒主被動操等。
(4)將新生兒窒息的復蘇方案進行修訂和更新,以更好的適應當今臨床實際和應用;新生兒尤其早產兒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新生兒敗血癥,因此將新生兒敗血癥的教學內容在原有基礎上補充完整,增加敗血癥的診斷指標,使新生兒疾病的講解更加完善。
(5)為適應基層助理醫師的執業能力范疇及其實用性,刪掉了兒童急性白血病、兒童急性壞死性小腸炎、兒童癲癇等內容的講解。將節省出的課時添加到實踐教學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尤其是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適應醫學教學模式的改變,弱化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限,提倡人體整體化,以適應整體化醫學的理念。堅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則,滿足“三個需要”。注重教材的整體優化,處理好不同內容的聯系與銜接。
2進行學情分析更新教學方法
分析我院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結構,來源包括三個部分:(1)高職大專(理科)生,這部分學生具有較好的中學化學和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具備學習臨床醫學的基本條件;(2)高職大專(文科)生只具有中學化學和生物學的初步知識,學習醫學基礎知識有一定的差距;(3)單招生在中專階段已經學過生理學和生物化學,部分學生已具有學習臨床醫學的基礎,但知識相對偏少,實踐技能有待提高。
針對這樣的學情,顯然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和達到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筆者教學團隊從以下三個方面更新教學方法,適應學情。
(1)以兒童對健康的需求為中心,改革教學方法。兒科醫護工作人員對小兒的健康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感,不斷地提高兒童體格、智力發育、社會適應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理論教學外應不斷的給學生滲透“責任感和使命感”,保障小兒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和諧狀態[3]。
(2)任務驅動以學生為中心實現角色扮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目標,要求高職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從醫學學生的角色轉變為準醫療工作者。由于年幼的小兒不能自訴病史,年齡又偏小,缺乏明確的定位癥狀和體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強調作為兒科醫護工作者,臨床診斷時務必詳細詢問家長小兒病史,并嚴密觀察病情發展,必要時結合實驗室檢查等。課堂上學生科角色扮演為疾病防治的執行者、兒童保健知識的宣傳者、兒童營養膳食的指導者、患兒代言者、患兒知心者等多重角色。
(3)CBS教學法在兒科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CBS,Case-BasedStudying,基于案例討論的學習。即基于案例的教學方法,“以案例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在講述新課前可先提出典型案例,將學生分組有針對性地進行討論,在實際案例分析中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CBS教學法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形象性、動態性,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針對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1)理論知識的傳統考核法。按照本課程的授課計劃和教學目標,教研室內進行輪流說課,統一每章重難點知識的講解方法和考核方法。在每章節講授完畢時,結合近年執業助理醫師和執業醫師考試,應附有相應的目標檢測習題,包括A型、B型、C型單項選擇題、X型多項選擇題、簡答題等;學期末時,以閉卷考試的形式,考察學生對兒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這部分考核占期末總成績的50%。
(2)CBS教學考核方法。這種考核方法是本次課改的特色和核心。將每個教學班的學生按照4人一組分成若干小組,并指定小組長。由組長抽取教師之前準備好的相關案例,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小組調研,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小組激烈討論、結合課本理論知識形成案例小結,最終以實驗報告的形式上交,教師進行點評打分。這種考核方式可在學期初、期中、期末各進行一次,每個案例10分。這部分考核占期末總成績的30%。
(3)實踐操作技能考核[4]。實驗操作技能考評包括現場操作考核和實驗報告考核兩種形式。由教師根據課程標準,選定考試范圍及操作要求,同時在固定時間內開放實驗室為學生動手訓練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考試時教師將考題編號分組由學生自己抽簽,學生根據考題內容獨立完成操作,考試完畢進行評委現場打分。對于復雜實驗(例如新生兒心肺復蘇),也可將學生分成小組,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機會,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全面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教師在學生實踐操作過程中認真觀察并記錄學生的表現,進行現場打分。這部分考核占期末總成績的20%。
4小結與展望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603(2015)01-0051-03
1998年,教育部下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草案),臨床醫學由原來的五個專業調整為臨床醫學一個專業,兒科醫學專業即停辦。但隨著經濟的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及醫療體制的改革,醫學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越來越側重于以優質及特色取勝,塑造新世紀高素質的復合型、應用型醫學專門人才。為適應社會需求,分設兒科醫學專業,培養專門人才尤為重要。
一、兒科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一)走訪調研
我院針對目前兒科醫師缺乏的實際情況,通過調研國內兩所開設兒科專業的醫科院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重慶醫科大學),學習其成熟的培養經驗及管理模式,并參觀其兒科技能實訓室,為我院兒科專業開設相關課程借鑒并積累寶貴的經驗。
(二)專科醫院人滿為患,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兒科診室萎縮
由于兒科醫師高風險、低回報的就業現狀和教育部對兒科醫學專業停止招生政策的實施,近年來,醫學院校畢業生鮮有人愿意從事兒科診療工作。以天津市為例,在53所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有20所不設兒科床位,3個醫學中心有兒科床位82張,5個區域醫療中心有兒科床位110張。此外,兒科的二級學科只有內科。綜合醫院兒科萎縮,專業人才斷檔,高水平兒科醫師匱乏,兒科診室設置不全,診治能力下降等因素,嚴重阻礙了兒科衛生專業的發展。
二、兒科專業人才培養現狀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導向失衡,致兒科醫師缺乏
1998年,國內醫學院校陸續撤銷兒科醫學專業,只在研究生培養階段設有兒科專業方向。統計顯示,在停辦的十余年間,全國兒科醫師的數量只增加了5000人。最新研究表明,中國0歲~14歲的兒童超過3.2億人,而每千名兒童有0.2598個兒科醫師,美國則為1.4588個。參照美國的標準,中國兒科醫師的缺口達20萬。
目前,我國本科培養階段對于臨床醫學不設專業方向。現僅重慶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等十余所兒科教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的醫學院校繼續以臨床醫學專業(兒科醫學)的模式堅持兒科專業人才培養,每年共招生四百余人。天津市的醫科院校暫無本科層次的兒科專業招生,這說明天津市培養兒科醫師的任務更加緊迫。
(二)現實因素影響,致兒科醫生缺乏
綜合醫院出于經濟效益、醫療風險等多方面因素的考慮,忽視兒科診療方面的建設,造成人員梯隊斷檔,二級以上醫院兒科醫生人才隊伍日益萎縮。具體原因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兒科專業教育介入晚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于2013年開始在臨床醫學專業三年級學生中按照專業動員、自愿報名、擇優錄取的原則,篩選出60人左右重新組班,作為兒科專業的特需人才進行培養。現已有兩屆在校生,共計105人。但這些學生在進入兒科專業學習之前,沒有接受過兒科專業思想教育,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認識到兒科學研究目的是保障兒童健康、提高生命質量,對兒科專業的特殊性缺乏認識。
2.缺乏完善的培養方案
隨著國內醫學院校陸續在本科階段取消兒科學專業,其培養方案也隨之調整。多數醫科院校對于課程設置本著突出重點、保持特色的原則,對專業性強、適用面窄的小兒外科學和小兒傳染病學學時大幅度削減,同時將小兒內科學與內科學中交叉重復的內容進行整合,增加內科學的課時數。
3.缺乏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
考核評價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引導著醫學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兒科專業切實有效的考核體系不健全,內容多側重臨床醫學專業,由于實驗條件有限及實踐中具體因素的制約而沒有兒科專業特色的考核。
4.獨立學院學生就業難
獨立學院是我國20世紀90年代末興起的教育機構,是本科第三批次錄取,即大家常說的“三本”。學生心理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自卑感,這種負面情緒從在校就讀一直延續到就業競爭中。同時,由于獨立學院在社會上存在時間短,大眾認可度不高,也加重了學生擇業時不自信的心理。如此,獨立學院學生就業難日益凸顯,在擇業時如果沒有一技之長,找到工作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
三、兒科專業人才培養的對策
(一)政策引導為首要,加強兒科專業人才培養
我國兒科專業人才缺口大,現行培養體系與兒科特征脫節。在2012年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世界健康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兒科住院醫師培養研討會上,專家呼吁醫療行政機構應當正視兒科醫師緊缺和培訓體系建設所存在的問題,醫改政策應向兒科傾斜,支持兒科從體制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加以完善。
2014年11月,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加快構建標準化、規范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統籌各類醫學專業協調發展,特別要加強兒科、精神科等臨床急需緊缺人才培養。
可見,國家已開始關注兒科專業人才缺乏的現實。作為醫學院校,我們要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盡快制定相關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兒科專業人才培養力度。
(二)院校聯動,醫教協同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作為獨立醫藥院校,為適應社會需求,應積極開展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院現有2010級和2011級兒科專業學生共計105人。2014年與天津市兒童醫院簽署教學醫院合作協議,由該院對我院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中有志從事兒科工作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
1.早期介入兒科專業教育
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大學一年級即開展有關兒科專業的系列講座、社會實踐活動等。如聘請我市兒童醫院專家來學院進行專題性質的專業講座;或從學生中選拔對兒科專業感興趣的代表,利用寒暑假去兒童醫院開展早期社會實踐活動,從而使學生對兒科專業有深層次的理解,為三年級的兒科專業儲備優秀生源,避免以往學生盲目選擇專業的現象發生。
2.調整培養方案,積極改革兒科培養模式
課程設置上采取“前期趨同,后期分化”的原則。即在本科五年制的教學計劃中,三年半為理論學習,一年半為臨床見習、實習。三年半的理論學習時間分配上,前兩年半與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教學內容趨同,后一年逐步向兒科專業方向分化,開設小兒內科學、小兒外科學、小兒傳染病學、兒童保健學及兒科技能實訓課等專業性強的課程,使兒科專業學生打好扎實的基礎,拓寬知識面,加強就業的適應性。
3.建立本科生導師制,完善考核評價體系
本著醫教協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原則,在我院三年級兒科專業學生確定后,從教學醫院的兒科臨床科室為每位學生配備一名臨床醫師作為其導師,即本科生導師制。這是目前我國高校探索育人的新模式,真正實現以人為本、教學相長的教育理念。導師要對學生學習期間的各個方面負責,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特別是臨床技能訓練。同時,向兒科專家請教,共同完善考核評價體系,細化考核內容,制訂詳細的評分標準,為兒科專業學習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4.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拓寬就業渠道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醫學教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考試即是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手段。目前僅有研究報告影像學專業或醫學檢驗學生學習成績的相關性,或是關于臨床醫學專業基礎課程學習成績的相關性,但是關于臨床醫學本科生臨床課程學習成績的相關性分析尚未研究。為了解和評價臨床醫學本科生對于臨床課程的掌握程度,進而為臨床教學提供參考,本研究對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臨床主要課程學習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并了解各科成績的相關程度。
一、對象和方法
1.對象。選擇武漢大學臨床醫學專業2006級五年制本科生為研究對象,因各種原因缺考、重考或補考者的成績除外,共計131名學生的成績列入分析。
2.方法。收集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的主要臨床課程成績,主要包括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精神病學和影像學等六門課程。其中,兩次平時成績各占15%,期末考試成績占70%。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成績進行統計分析,用Sperman秩相關分析法分析主要臨床課程成績之間的相關性,r為相關系數。
二、結果
(一)主要臨床課程成績統計學分析
內科學、外科學和兒科學成績的平均分在70~80分之間,婦產科學、兒科學和影像學的平均分在80~90分之間;只有內科學成績服從正態分布;內科學不及格人數最多,為6人,占總人數的4.6%,外科學、兒科學成績全部及格。見表1。
(二)主要臨床課程成績的相關性分析
主要臨床課程成績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P
表1主要臨床課程成績統計量
表2主要學科成績相關系數(r)比較
三、討論和建議
(一)進一步重視內科學、外科學和精神病學的學習
研究表明學生平均成績在75~85分之間,為中等偏上水平。說明學生對于臨床醫學主要課程掌握程度較好。但是從平均成績來看,外科學、精神病學和內科學平均成績很低,并且精神病學和內科學不及格人數較多。這可能與試卷難易不同有關,但同時也反映出學生對這些學科不夠努力和重視。因此,在以后的臨床教學中,學生需要加強對于內科學、外科學和精神病學的學習,努力提高學習成績,老師在上課時要把握好課堂節奏,做到細致耐心,循循善誘。
(二)端正學習態度,加強教學投入
結果顯示r值在0.2~0.4之間,呈弱相關的課程有:兒科學與內科學;r值在0.6~0.8之間;呈強正相關的課程有:影像學與婦產科學;其余課程的相關系數均在0.6~0.8之間,呈中等強度正相關。所以在今后的臨床課程中,學生在學習婦產科學的同時,亦需要掌握扎實的影像學知識。此外,兒科學和內科學相關程度較弱,這與兩者的知識體系差異較大有關,內科學研究的對象主要為成人,兒科學的研究對象為兒童。因此學生需要端正態度,對不同學科一視同仁,同時學院也應在硬軟件設施上給予充分支持,確保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氛圍。
綜上,我院臨床醫學本科生的培養質量是可以給予肯定的,但是與此同時,我們需要加大人力和物力資源投入,確保學生達到培養要求,進而促進臨床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何青萍,舒鳳鳴.醫學影像學本科學生各類課程學習成績的相關性分析[J].成都醫學院學報.2009,4(3):232~234
臨床實習是臨床醫學本科生由學生身份向臨床一線醫師身份轉變的關鍵時期,具有雙重身份性質,既是帶教教師眼中的學生,又是病患眼中的實習醫生。臨床醫學本科生在臨床實習時存在很多問題。兒科又成為“啞科”,小兒表達能力差,診治不配合,家屬情緒焦慮,這給本科實習醫生帶來了壓力和挑戰。通過總結實習帶教經驗,解決臨床醫學本科生兒科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困境,讓其充分了解兒科、喜歡兒科,選擇成為兒科醫師。
一、臨床醫學本科生兒科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1.對兒科不感興趣或不重視。兒科用藥、手術、基礎與臨床科研均與其他學科有較大差距。兒科病情復雜,病情變化快,對病情變化的觀察及判斷有較高要求,許多綜合性醫院取消兒科急診及門診輸液,導致兒科住院患者多,周轉率快,在綜合性醫院兒科醫生要承擔產嬰室、新生兒、兒科住院部及夜間急診等繁多的臨床工作,因此臨床醫學本科生對兒科不感興趣、不重視,導致他們在考研、規培及未來職業規劃計劃中,大部分不選擇兒科,因此兒科醫生生源大量流失。
2.考研或就業的影響。由于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農村及城鎮醫療保險的普及,群眾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醫療單位對醫療人才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臨床醫學本科生畢業后找工作越來越難,考研成為大多數臨床醫學本科生的選擇,因此在實習階段,本科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復習考研,兒科也是考研的冷門專業,因此臨床醫學本科生不能將精力和時間用于兒科臨床實習,甚至在實習期間請假復習。我國推行住院醫師規培制度,本科生大部分不會選擇兒科規培,因此實習生不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不遵守科室勞動紀律的問題時有發生,將實習工作看成自己的負擔而抵觸實習工作,甚至會在加強監管后質疑管理[1]。
3.實習醫生角色轉換障礙。臨床實習讓本科生由學生向臨床醫生的角色轉換,本科生尚未進入實習醫生的角色,實習時會潛意識地把自己當作學生、當作旁觀者,把臨床實習當作理論學習,不主動參與到問病史、查體、解讀報告、分析病情、與家長溝通病情等臨床工作中。實習醫生從校園走向醫院,從書本走向實踐,面臨將理論知識運用于臨床工作的困難,會有焦慮、畏懼等心理。
4.兒科醫患溝通問題。兒科又稱“啞科”,兒童不能自我表達自身存在的問題,需家屬提供病情,而家屬帶有自身情緒,往往不具有客觀性,兒童查體和治療均不配合,沒有經驗的實習醫生經常會束手無策。目前兒童患病住院,全家出動照顧,面對眾多家屬的詢問,實習醫生由于臨床經驗少、缺乏溝通經驗而無法回答,而家屬要求經驗豐富的醫生診治,在心理上排斥年輕的實習醫生,甚至輕視實習醫生,拒絕實習醫生的問診和查體,實習醫生極易產生對兒科的厭煩、脆弱、自卑、畏懼等情緒,打擊實習的積極性,使得無心于兒科臨床實習工作[2]。
5.團隊協作問題。臨床診療是一個集體性的工作,并不是僅僅只要醫生發揮作用,醫療及護理團隊、醫技檢驗、后勤保障、行政等多個單元集體發揮作用,而良好的團隊協作、良好的團隊溝通是保證醫療運轉的基礎,需要醫護人員各司其職。實習醫生會被安排比如測血壓、做心電圖、測血糖、記錄出入量、換藥、打印病歷資料等看似與學習臨床知識無關的事務,甚至科室事務、搬東西、跑腿等,因此實習醫生會對自己實習所做的事情感到困惑甚至懷疑,會推諉或拒絕上級醫生的安排。
二、解決方法
1.引導實習醫生正確認識兒科現狀及發展機遇。我國兒科醫生數量增長緩慢,且每年都存在流失的現象,為了緩解兒科醫生短缺的狀況,部分高校已恢復兒科學本科專業招生。在國家補助下,兒科規培醫師待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兒科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也贏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引導實習醫生正確認識兒科現狀及發展機遇,糾正其對兒科的偏見,改變其對兒科固有的觀念,樹立對選擇從事兒科行業的信心。
2.加強兒科臨床基礎知識的培訓。實習過程中,查房主治醫師、住院總醫師、住院醫師應在臨床帶教中發揮好臨床教學工作。查房主治醫師重點講解疾病分析與診斷思路,疾病概念診斷的標準、分類及治療原則等,查房時以問題為導向,促進實習醫生主動學習,掌握疾病基本的診療思路。住院醫師負責帶領實習醫生掌握收治病人的流程、病情觀察重點以及一般臨床問題,如發熱、腹痛等常規處理措施。住院總醫師主要負責理論教學,講課內容需貼合實際,比如肺炎、補液等基礎知識的講解,加強基礎知識儲備,而病例討論需討論疑難病情,加快臨床思維的形成。實習醫生需認真書寫病歷,帶教教師要及時糾正病歷書寫錯誤,提高書寫醫療文書的效率和質量,并對其進行常用診療技術的培訓,讓實習醫生熟練掌握腰椎穿刺、骨髓穿刺、胸腔穿刺等基本操作技術。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603(2019)31-0184-02
近年來,兒科患兒的數量明顯增多,加之家長對疾病治療效果要求的提高,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難度顯著提升。與成年人相比,兒科患兒具有機體免疫力低、藥物耐受度差等特點,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必須在牢固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臨床操作能力,方可使患兒的預后得以改善。有研究指出,培養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兒科學臨床思維,對人才專業能力的增強具有積極意義。本文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實施“兒科學臨床思維培養模式”期間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中隨機選取82例作為樣本,闡述了兒科學臨床思維的培養方法,觀察了培養效果。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以2017年9月—2018年9月實施“兒科學臨床思維培養模式”期間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41例作為觀察組,性別:男/女=10/31,年齡(21.15±3.59)歲。
以2019年9月前實施“傳統教學模式”期間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41例作為對照組,性別:男/女=9/32,年齡(20.16±2.84)歲。兩組學生具有可比性(P>0.05)。
(二)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方法教學,教師需通過口頭講解的方式,為學生灌輸兒科學理論知識。觀察組實施“兒科學臨床思維培養模式”,將理論教學、臨床帶教相結合,全面培養學生的兒科學臨床思維,為人才專業素質的提升奠定基礎。“兒科學臨床思維培養模式”的應用方法如下。
1.理論教學
為培養兒科學臨床思維,加強理論教學是關鍵。教師可將多媒體應用到教學過程中,與此同時,充分利用案例教學法以及提問式教學法展開教學,為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奠定基礎。具體教學方法如下:(1)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圖片插入理論知識中,可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如當講解早產兒與足月兒的外貌特點時,教師便可利用多媒體播放圖片乃至視頻,使學生所學習的知識更加接近臨床,使其臨床思維得到培養。(2)案例教學法: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到教學過程中,通過為學生介紹臨床真實病例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樣可達到培養學生臨床思維的目的。如講解新生兒黃疸的相關知識時,可為學生提供如下病例:“產婦30歲,產前使用催產素10.0U肌肉注射,第二產程68min,胎兒娩出后可見皮膚、鞏膜、黏膜黃染,測量血清總膽紅素提示黃疸。請分析該患兒黃疸的高危因素,并為其制定治療方案”。病例介紹完成后,學生需分為不同的小組,對臨床病例進行分析,在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培養臨床思維。(3)提問式教學法:教師可將提問式教學法應用到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其臨床思維。如學習小兒肺炎知識時,教師可提問如下問題:“小兒肺炎的誘因?”“患兒的臨床癥狀?”“疾病的治療方法?”“患兒的預后”等。采用上述方式提問,可使學生在臨床實踐中自然而然地對上述知識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問診的全面性,提高疾病治療方法的針對性,改善患兒的預后。
2.臨床帶教
為培養兒科學臨床思維,教師同樣應對臨床帶教問題加以重視,以增強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臨床帶教過程中可采用“情景教學法”“病例匯報模式”進行教學。具體方法如下:(1)情景教學法:以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為例,教師可首先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由教師扮演“患兒”,由小組成員分別扮演“臨床醫生”“患兒家長”“護士”等角色。“醫生”應對“患兒”及“家長”問診,并為其提供診斷意見,根據診斷結果,對疾病進行治療。上述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使學生充分了解兒科學臨床實踐的流程,了解臨床實踐中常見的問題,這對其臨床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價值。(2)病例匯報模式:將病例匯報模式應用到兒科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兒科學臨床思維的培養同樣具有重要價值。病例匯報模式應用的過程中,教師應首先帶領學生接觸典型病人,要求學生從解剖、生理、病理、藥理等多種角度出發,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分析,并進行病例匯報,培養其兒科學臨床思維。
(三)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采用筆試的方式評價,總計0~100分,≥80分視為優秀,60~79分視為合格,<60分視為不合格。理論知識掌握率=(優秀+合格)/41×100%。同時觀察兩組學生的臨床思維評分以及教學方法滿意度。
(四)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
觀察組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率為97.6%,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二)學生臨床思維評分
觀察組學生臨床思維評分中,診斷、治療、康復、預防分別為(94.8±2.3)分、(95.6±1.0)分、(97.4±1.9)分及(98.0±0.4)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三)學生教學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教學滿意度95.1%,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3:
三、討論
所謂臨床思維,指運用醫學、自然科學、人文及行為科學知識,借助“以人為本”的理念,與患者溝通,制定個性化的診斷、治療、康復與預防方案,并對方案進行執行的過程[1]。培養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臨床思維,對其臨床實踐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價值。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素質教育也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環節,而典型案例教學法是素質教育的主要體現。臨床醫學是建立在解剖學、細胞學、分子生物學之上的,屬于自然科學,但它的實踐對象是人,人最大的特性是社會性,又屬于社會科學,這就決定了現代醫學不僅僅是技術的載體,還是一組范疇構成的精神張力的生命感,它是科學與人文的交織與沖突。醫學生的教育有著其特殊性,需要理論結合實際,隨著教學觀念的不斷改變,教學評價體系也較之以往不斷進行著改革。臨床醫學的教師必須不斷地去優化臨床教學方法,才能使臨床教學不枯燥,一直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這就需要教師善于探索、發現、總結一種生動活潑、科學合理、淺顯易懂的教學模式,從而賦予傳統教學模式以新的內涵,典型案例教學法是這種探索、發現的總結,是素質教育的具體實施。
兒科學是臨床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兒科學的學習以基礎課、專業課、見習及實習后畢業的形式進行[1]。隨著社會發展,在傳統的 “粉筆+黑板”的單調的教學基礎上,增加了幻燈片制作,通過多媒體,運用圖像、聲音、視頻等,使理論知識更加形象和生動。但其專業理論教學仍采取以教師為主導,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理論教學與實踐容易脫節,學生自我思考的機會極少,只能被動地、填鴨式地跟從教師的思路去理解,使學生在臨床思維能力、判斷能力的培養方面有很大的欠缺。但現實中醫生最為重要的技能恰恰就是獨立自主的分析病因,從而采取對應的治療手段。隨著兒童患者及其監護人法律意識的不斷加強,醫學生在兒科見習、實習期間個人或者自主學習的機會越發減少,實習質量得不到保證。
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醫學院校的教學形式比較靈活、科學,典型案例教學法就是歐美發達國家很多學校紛紛采用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采用和推廣讓枯燥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和豐富,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思考、歸納和總結。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預選一些本專業的典型案例,在理論課結束后即給予學生,并開出相關參考書目,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仔細地分析研究這些典型案例,結合理論教學和相關的參考書目,重點解決診斷、診斷依據及鑒別診斷、治療原則等問題,自我歸納、總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將更多時間用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討論,教師不再完全充當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幫助學生分析病例。最后對討論案例進行概括和總結,分析學生討論過程中的亮點和不足,以更為互動的形式讓學生理解消化書本知識。
兒科案例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基礎,以案例為先導。模擬現實場景,化無形為有形,將醫學理論與臨床實踐緊緊地聯系起來,重點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處理疾病的能力。典型的臨床案例充滿探索趣味,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日后良好的臨床工作習慣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典型案例的教學方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由配角轉為課堂的主角,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明顯加強,擴展了學生學習單元知識的廣度和深度。
對此,國內部分學者也進行了一定規模的試驗,通過采用傳統教學法與典型案例教學法對照試驗。在學期末,采用考試和問卷調查的形式獲得數據,結果顯示:無論是理論考試成績還是病案分析成績均有顯著性差異[2][3]。發現典型案例教學法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啟迪臨床思維、鍛煉分析能力、理論與臨床聯系和對重點及難點的理解、鞏固理論知識等方面很有幫助,對于廣大的醫學生今后進入臨床實際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在應用典型案例教學法在兒科的教學中,應注意:①典型案例教學法一般需要較多的時間,對教師和學員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在案例選擇中,應有較為完善的總體規劃,精心選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在保持案例的真實性、針對性、趣味性的同時,能準確地表達課程的理論知識,滿足教學的需要,且能達到很好的效果。②討論題要準確,富有啟發性[4]。教師要及時有效地引導,起到一種“導演”的作用,引導學生在病案復雜的材料中,運用兒科學中相關理論知識、原理和方法對病案進行分析和討論,以便獲得疾病的處理知識,使得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及掌握兒科學書本的理論知識。
我國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相對滯后,難以滿足人民群眾醫療衛生需求。我校承擔鄉鎮(社區)醫務人員定向培養任務[1],從2010年起,學校對鄉鎮(社區)定向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廣泛的調研,根據鄉鎮(社區)醫療衛生人才培養目標,并結合鄉鎮(社區)衛生服務特色及調研結果,在融合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的基礎上,對鄉鎮(社區)定向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改革和調整,以期整體優化課程體系,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為鄉鎮(社區)培養合格的全科型醫學人才。
1.整體分析
我校對鄉鎮(社區)定向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整體分析,并與非定向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比較,再次明確本次鄉鎮(社區)定向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總體設想是:按照鄉鎮(社區)醫療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原則,根據“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的教學理念,體現加強基礎、培養能力、注重素質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實施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畢業實踐分段式教學。將傳統的課內實踐教學和課外拓展型實踐教學各環節納入課程體系,共同構成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在內的、較為合理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
2.具體改革內容
2.1人文社科與公共基礎課程群的改革
以培養學生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為主要目標。在我校組織的基層醫生對鄉鎮(社區)定向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意見的調查中,大部分基層醫生對音樂、美術、高等數學、物理學等人文社科與公共基礎類課程的評價較低,而對生物醫學課程和臨床醫學課程非常重視,認為這和傳統的生物醫學教育模式[2]有密切關系。對此,我們將適當調整音樂、美術、高等數學、物理學等人文社科與公共基礎類課程的課時數,同時依據鄉鎮(社區)定向本科臨床醫學生的“扎根基層、服務農民”的職業規劃特點,加強衛生法學、醫患溝通學等醫學人文類課程的教育,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精神。
2.2生物醫學課程群的改革
以夯實專業學科基礎為主要目標,為學習后續專業課程打下堅實基礎。針對鄉鎮(社區)定向本科臨床醫學生未來基層衛生工作中常見的醫療問題,在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生物醫學課程的基礎上,重點增設鄉鎮(社區)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技術等鄉鎮及社區衛生工作適用課程,突出本區域疾病的診療,強調所學知識的適用性。
2.3公共衛生課程群的改革
以培養學生的預防戰略和公共衛生意識,樹立預防為主及為人群健康服務的觀念,強化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為主要目標,為獨立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奠定扎實的基礎。針對鄉鎮及社區常見健康問題加強健康教育學與管理學、計劃生育與婦幼保健學等預防醫學課程[3]教育,適度增加預防醫學課程[4]的學時。
2.4臨床醫學課程群的改革
以拓寬專業口徑和增強專業適應能力為主要目標。在與基層醫生的訪談和調查中,70%以上的調查對象強調中醫學知識在基層醫療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應用的廣泛性,并且對中西醫結合內、外、婦、兒科學、中醫學課程的評價也較高,因此,我們將內、外、婦、兒科學改設為中西醫結合內、外、婦、兒科學,將中醫學課程細分為中醫學基礎和中醫診斷學兩門課程。
課程計劃中必須制訂臨床畢業實綱,安排不少于70周的畢業實習,將畢業實習時間由一年增加到一年半,較非定向本科臨床醫學專業增加半年,其中50周為臨床醫學專業實習,以具備實踐教學條件的縣級醫院實習為主,20周為預防醫學及社區衛生服務實習(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習時間不少于12周),確保學生獲得足夠的臨床經驗,初步形成獨立從事鄉鎮(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的實際工作能力。
2.5全科醫學課程群的改革
以強化全科醫學知識和技能為主要目標,是集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康復醫學及人文社會學科相關內容于一體的綜合性醫學專業課程。根據鄉鎮(社區)醫療人才資源的現狀,國家極度缺乏在基層能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的全科醫生。因此,我們在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增設了全科醫學基礎、社區衛生服務管理、急救醫學等與鄉鎮及社區醫療工作密切相關的全科醫學課程。
2.6選修課程群的改革
以擴大學生視野,拓寬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為主要目標,以適應醫學科學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全面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為依據,科學配置選修課程。區別于本科臨床醫學生,鼓勵學生多深入基層,了解基層,熟悉群眾,到基層中鍛煉,在實踐中增長才干。
鄉鎮(社區)定向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改革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不斷科學地進行探索和實踐,最終整體優化課程體系,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真正為鄉鎮及社區培養學得實、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質全科型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民,甘雅芬,謝清平.農村醫學人才“訂單式”培養課程設置探討.教育與職業,2010,11:94-95.
[2]劉春苗.建立特色應用型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7):947-948.
[3]杜鵑,白雪松,宋春梅.深化預防醫學課程體系改革培養實用型公共衛生人才.中國科技信息,2012,6:136.
作者簡介:蘇苗賞,男,博士,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和兒科醫學教育。
2016年教育部批準全國八所高校開始重新招收兒科專業五年制本科生,這對兒科醫學專業本科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恢復不等于照搬從前,如何在新形勢新環境下構建適應時展需求的兒科本科教育體系,培養適應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實際需要的兒科人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對國內兒科醫學教育的歷程和現狀進行分析,以期對兒科專業本科醫學教育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一、兒科醫學系本科教育的建立
50年代初,北京、上海、沈陽等醫學院校開始籌建并招收兒科系學生,學制五年,培養方式是選擇部分醫療系學生,在第五年安排到兒童醫院實習,接受兒科醫學教育,畢業后從事兒科工作。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中國醫科大學即當時沈陽醫學院、北京第二醫學院、上海第二醫學院和重慶醫學院等院校設有兒科系,并建立兒內科、兒外科、傳染病等教研組,開始自己編寫教材和制訂教學大綱,實施有關兒科醫學生的培養計劃,為各地兒科事業的發展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1977年恢復高考后,原先的兒科醫學院校恢復兒科系,湖北、南京、溫州、青島、新鄉、河北等醫學院校也開始籌建兒科系。次年還恢復了兒科研究生培訓制度,并且開始制訂兒科學專業教學大綱,編寫《兒內科學》、《兒外科學》、《兒童傳染病學》、《兒童保健學》等教科書,統一了全國兒科醫學教育的教材,為保證兒科學專業教學質量起到很好作用[1]。
二、兒科醫學教育的發展與現狀
1998年教育部頒布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原來五個專業調整為臨床醫學一個專業,兒科學專業即停辦。該決定一方面是規定了臨床醫學本科教育的目標是為培養內、外、婦、兒并重的全科醫生;另一方面,也是對兒科醫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全科醫生的基礎上,通過畢業后嚴格、強化性培訓,才能成為合格的兒科專業醫師[2]。對于這種形勢的改變,全國醫學院校紛紛改變原有的兒科醫學辦學模式,來適應目錄調整及社會對兒科醫師的需求。至此以后,兒科醫生主要來源大致可分為三類:其一是從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中選拔,進行兒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培訓時間一般為2-3年;其二是本碩連讀醫學生,學制為7年或8年,畢業后獲得兒科學碩士研究生學歷;其三是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考取兒科學研究生,畢業后從事兒科醫療工作[3]。但由于兒科專業性強、社會家庭期望值高且兒科醫師報酬相對低下,由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后選擇從事兒科專業的優秀學生極少,再加上長學制或研究生培養的兒科醫學人才培養周期長,招生人數限制等原因,導致兒科醫師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醫療需求。為了應對“全面二孩”政策出臺后可能帶來的“兒科醫生荒”,2016年3月教育部批準中國醫科大學等八個省市醫科大學新設五年制兒科學專業,確定從7月起招收本科學生,并力爭到2020年每省或自治區至少有一所高校舉辦兒科學本科專業教育。
三、兒科本科教育目前面臨的問題、解決思路
1.培養目標。
目前我國基層醫院合格的兒科全科醫生的匱乏遠甚于三級甲等醫院兒科各亞專科醫生。沒有勝任的兒科全科醫生,我國分級診療體系的推進就會成為空談。如果沒有完善的分級診療體系,必定會影響整個兒科學專業的健康發展[4]。近年來的醫療體制改革,基層醫療機構規模的擴展,并沒有使就醫環境得到改善,基層醫務人員仍然缺乏良好的醫學培訓,因此人們寧可排長隊在三級醫院就診而不愿在基層享受便捷的醫療服務。對比內地的兒科醫學教育,香港特區衛生署鼓勵公立醫院專科醫生在社區開辦私人診所,以便充分利用衛生資源[5]。因此,緩解目前兒童就醫難的問題,需加強基層兒科醫生的專業培養。
2.課程設置。
21世紀兒科疾病譜發生了巨大變化,營養不良、傳染性疾病(麻疹等)、感染性疾病(敗血癥等)的患病率大大降低;而肥胖癥、心理行為異常、遺傳代謝病、風濕免疫性疾病、睡眠障礙等大幅度增加。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兒科醫學教學也要作出相應的改變和調整。此外,還應該注重兒童身心健康的全人教育和醫療服務。因此,要求適時改變教學內容,修訂教學大綱,增設兒童心理學、睡眠醫學、急診醫學、家庭護理、衛生保健方面等課程,使醫學生獲得更多、更新而且更為實用的臨床知識,以滿足臨床工作需要。教學內容按專題編排,如保健、生長、發育、行為、營養、防護、青春期問題、新生兒問題、常見急慢性疾病、兒科急癥等,涉及到兒童醫療服務多方面。也可以參考美國兒科教學,適當增加外科如矯形、急腹癥、兒童眼耳鼻的體檢及常見皮膚疾病等部分內容。
課程設置應注重對于兒科醫師眼界(Vision)、使命感(Mission)的培養。無論是兒科學總論或分論的教學內容,處處需滲透著“培養具有全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成為未來兒童問題專家和領導者”的塑造意識[6]。兒科醫師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疾病、疾病譜在全球范圍內的不同及產生這種差異的深刻背景,并從社會的角度來認識自己的工作。從課程選擇和數量上看,為開拓學生的視野,除學院設立的核心課程外,適當減少必修課程,增加選修課程。
3.教學方法。
對于知識量大又相對抽象的基礎課程,進行課程整合是必要的。不同課程教師之間進行合作,共同制定出醫療典型案例,將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礎知識與臨床案例有機結合,有利于學生對各科知識進行融會貫通,也使得基礎醫學知識不再顯得枯燥晦澀。在教學形式上,可采用PBL教學法等不同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此外,還應定期開展病例討論、教學查房等,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是培養臨床思維最有效的方法。
4.臨床技能。
患兒家長的不配合,醫學生在實習期間的操作機會越來越少,為克服這一困難,學校在臨床技能培養方面應該加大教學硬件設施的投入,建設臨床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技能培訓基地,模擬醫院場景,配備臨床教學使用的模擬人及模擬教具,通過模擬實習,縮小實習與臨床實踐方面的差距。在見習或實習階段,最好由固定的醫師帶教,全面負責學生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病歷書寫、診治及診療操作,以及危急癥病人的診斷與搶救處理能力的訓練,實際操作中盡可能讓學生多動手,及時發現實踐中暴露的問題,糾正其錯誤。定期講授本科診療新技術、新進展知識教育,查房時注意抽查提問,以了解學生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和臨床診斷及處理醫療問題的能力。
PBL教學(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一種在導師引導下,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討論的全新的學習形式,近年來在我國醫學院校廣泛開展。如何通過PBL教學使兒科臨床教學發揮更大的作用是兒科教學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1什么是PBL教學
我國的醫學人才濟濟,我國醫學教學的基礎知識,臨床操作技能都可以與發達國家相媲美,但是卻沒有太多一流科研成果,而追其原因其實是源于我國教學模式的一種相對落后,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讓培養出的學生過于模式化和慣性思維,缺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自主能力,特別是缺乏創新思維。
PBL教學最早于1966年誕生于加拿大McMaster 大學,并逐漸在全球100 多所醫科學校中推廣、修正,進而推廣到其他學科領域,包括商學院、教育學院、以及建筑、法律、工程、社會工作學院等。
與傳統病案討論不同的是,PBL 教學要求學生通過討論,從病案或臨床場景中發現臨床問題,發現自身已有知識的不足,從而針對自身情況自己制定學習目標、內容和學習方法(而不是教師告訴他們應該學什么、怎么學),去學習新知識,之后分享學習成果,再次討論和合作,以解決問題。導師的角色不再是傳授知識,而是促進討論進程和觀察學生表現。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還能提高學生文獻檢索能力、對信息的批判性評估應用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問題的策略、自主學習的意識以及學會和別人分享所學、尊重他人等多方面的素質。
2兒科臨床教學的特點
兒科學是臨床醫學專業主要專業課程之一。在我國現目前的醫學教育中,跟其他醫學專業一樣,兒科學仍然分為課堂講授和臨床教學兩部分。在進入臨床教學前,學生所接受的是純理論的知識,包括病理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診斷學等,缺乏有關臨床專科的感性認識。而臨床教學則是通過真實病案和臨床分析,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生研究、創新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在臨床中的溝通、應變能力。特別是兒科臨床工作中很多問題與成人臨床工作更加復雜化,成人由于有著成熟的思維和辨別能力,可以有助于醫療研究的順利開展和問題的解決,但是由于幼兒屬于辨別和認知能力尚欠,很多臨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要比應對成人患者更加麻煩,這樣就更需要我們的醫療工作著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專業能力去觀察和了解患兒的問題,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幼兒由于體制的抵抗力和發育不成熟,治療的方式也需要更加的謹慎,很多治療方式要更加注意副作用和患兒的承受能力,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更多的去讓學生觀察和了解相關注意事項,以便在臨床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應用。另外,由于現在國人育兒較少,對兒女格外的關心,家長對病情的過度的關注,也容易導致醫患之間配合的矛盾,因此學員同樣需要關注親友的情緒和心理安撫工作,而這些都是在基本課本知識之外的可貴社會知識,讓學員可以真實的學到實在的可用信息。
隨著我國醫療環境的發展,醫患之間的矛盾突出,在兒科尤為明顯。患者年齡小,表達能力差,對治療檢查的配合度差,加上家屬情緒不穩定,都對兒科臨床教學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3兒科學在PBL教學課程中的應用
嚴格意義上的PBL教學最常用于基礎醫學和前期臨床醫學的教學。很多醫學院校為推廣并深化PBL教學法,獨立開展并設立了PBL教學課程,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這種PBL教學課程基本上都是采用來源于真實臨床、由病案編寫者精心設計的臨床病例。對于初期尚未系統學習臨床醫學理論知識的學生在PBL課程中嘗試使用基礎醫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病案中提出的臨床問題時,必然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困難,就如同模擬的臨床診療經歷。這也就促使了學生在整個過程中不斷的提出問題、尋求方法、解決問題,通過橫向整合應用已經學習到的基礎醫學知識,縱向貫穿基礎醫學與尚未系統接觸的臨床醫學,打破了傳統醫學各學科之間的界線,實現了多門基礎學科知識的橫向綜合和基礎學科與臨床醫學的縱向綜合。
兒科學作為臨床醫學的主要專科組成,所涉及的臨床知識涵蓋成年之前的生長發育全過程。兒童各個成長階段的正常生理變化、高發疾病病種、相同疾病在不同階段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預后等均各有特點,更有別于成人。這是其他任何科室所不具有的優勢,有助于學生更靈活深入的理解基礎醫學的相關知識,包括生理學、胚胎學、病理學、免疫學等。同時,學生在兒科學與基礎醫學相關學科交叉學習的基礎上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患者和疾病,更全面、系統的理解醫學知識。
這樣的學科特點使得兒科學在PBL教學課程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有的時候雖然課程安排中提出的臨床病例很少涉及到兒科專科病案,但是學生在課程運作討論過程中都會提到關于生長發育過程中的諸多問題作為學習目標。
4 PBL教學模式在兒科臨床教學中的嘗試
臨床教學是醫學教育作為一門實踐科學的最大特點。傳統模式中的兒科臨床教學更強調帶習老師的作用,結合臨床患者的特點對學生進行講授。這樣的教學方式從某種角度可以認為是課堂講授的翻版,只是簡單的將講授的地點移到了病房,對學生的促進推動作用并不大。
PBL教學法通常采用一個導師對應多個學生的團隊模式,而正好與兒科臨床教學人員安排相符合,更強調學生的團隊協作[4]。學生通過對患者的問診查體采集所需要的臨床信息,結合自己已經學習到的知識展開小組討論和研究。每個成員相互取長補短,通過活躍而融洽的討論,逐步建立協調、積極、相互尊重而充滿競爭氣氛的關系。作為學習小組的一份子,每個成員都承擔著教育同伴的責任,同時擁有分享知識的權利。當然,討論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會出現爭論和異議,同時也會發現自己在問診查體、理論知識、溝通能力的不足和缺陷。學生通過自我剖析和積極思辨,最終達成相對的統一認識,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更適應未來以合作為基礎的工作環境。
帶習老師在臨床教學中的地位角色逐漸弱化,只是作為整個臨床教學的觀察者出現[2]。帶習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提供更為靈活的臨床病案,在課前更有效的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如果患者及家屬不能配合,可以靈活的改為模擬患者方式進行,由帶習老師或教學模型模擬患者或家屬,以提高學生在臨床教學中的興趣。同時帶習老師應該更有技巧地調整和指引學生,使他們在討論和自我引導的學習中涵蓋到每個預設的學習目標;并在這個過程,促使學生學會學以致用,將以往的書面知識能夠整合并靈活地應用到實際的病例問題中去。
一般可以通過以下步驟來進行,首先布置任務,在進入兒科實習前,由專業教學組長或者教學秘書來進行學員的帶教,講解PBL的教學方式,而帶教員一般有主治醫師或者多年工作資歷的醫師來擔任;而后提出問題,每周與學員進行1次見面,實習時均進行PBL教學,對所有學員做出參與的要求,讓主管患兒的學員在帶教員的指導下進行病史、生命體征和實驗室研究結果參與要求,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讓學員帶著問題去進入到實際的學習中。最后一個環節就是教員指導學員尋找相關醫學證據,并做相關問題的證明研究工作,指導學生自主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的方式更加利于學生對問題的記憶和解決能力。同時這種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也更加易于學生的激發起興趣和主動意識,枯燥的理論教學時無法讓學生得到求知的欲望釋放,只有與實際相結合,實踐證明學生的積極性才可以被充分的調動,這也是各大院校進行科研研究的一種主要方式。
綜上,兒科臨床實踐可以形成以"學習者"、"解決問題"、"團隊合作"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在臨床教學的過程中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舉一反三、擴散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