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7 14:42: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效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今后,我市農業綜合開發將按照“拓寬思路、創新方法、提升能力、融合發展、增加效益”的思路,大力推進“藏糧于地”戰略。
推進“藏糧于地”戰略,需要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來夯基立柱。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提高全市糧食生產能力、推進“藏糧于地”戰略的根本途徑。我市將以建設1000萬畝高標準農田為己任,以確保核心產能為目標,圍繞10個國家級產糧大縣(區)、20個市級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區),規劃布局五大糧菜核心產能基地,建設若干特色效益農業標準化基地。
推進“藏糧于地”戰略,需要廣開投資渠道來提供支撐。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上,我市農業綜合開發將堅持“政府引導、多方投入、標準統一、共同打造”的原則,廣開投資渠道,吸引金融、社會和外資投入,合力共建高標準農田。按照這樣的方式,預計今后每年投入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可超過20億元,可以穩定推動50萬畝以上耕地建設高標準農田。
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是我國土地整治改革領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1-2]。國家高度重視對高標準基本農田的建設工作并頒布一系列相關文件,充分體現了基本農田建設任務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如:制定了建設全國高標準基本農田的相關專項規劃和總體規劃;開展農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設,促進農田在受自然災害的影響下仍能產出高質量的糧食[3]。本文以廣東省為例,分析在政策的支持下具體地區是如何因地制宜進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
1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意義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是通過土地整治的措施使農田達到集中連片、高量高質、設施配套、抗災能力強等要求,體現了運用現代化經營方式和技術的新型基本農田,是保證糧食與人均占有量相均衡的基本途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是保證糧食高產量和優質量的前提,同時對因自然災害造成糧食不可預計的損害起到較強的抵御作用,為農田的安全形成一個“保護網” [4]。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科學手段。廣東省因地勢、天氣原因每年出現洪澇災害次數較多,造成廣東省的水土流失現象嚴重。為此,多次針對水土流失問題開展了治理工作,但取得的效果不明顯。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是對水、村、林、路進行綜合治理,整體改進交通、水利、環保等設施,主要目標是保護農田建設,能有效抵抗災害所帶來的影響,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5-7]。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是創建新型農業模式的前提,是加快新農村建設的先決條件之一。自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實行農田責任制,將農田承包給個體。這種經營方式是土地利用結構較為零散,阻礙了農田規模的壯大。隨著科技的進步,農業應該利用現代化科技和新型的管理模式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進程,建設集中連片的農田模式。
2 廣東省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概況
2.1 廣東省建設區劃定形式
2.1.1 劃定原則
廣東省針對高標準基本農田的劃分原則是以國家土地資源部頒發的關于《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范》文件為方向,結合廣東省的實際情況將劃定原則劃分為:集中連片、將農田進行集中化管理;重點整治土地潛力較大、取得效益較為明顯的區域;將國家及各地區基本農田示范區作為參考標準與之相銜接;以不打破行政界限為前提進行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
2.1.2 構建指標體系
結合廣東省的實際情況,開展相關專家咨詢交流會。其主要內容是將廣東省的糧食生產能力、財政支持力度、基本農田的連片性、土地開發價值4個因素作為廣東省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的重要考慮范圍,并合理劃分了這些因素的在工作中具體比重。農田連片性占重點建設區劃分指標體系的40%,財力支持占25%,糧食生產能力占15%,耕地政治潛力占20%(潛力因子分為潛力一級、潛力二級、潛力三級跟別對應的量化標準是100、80、60)。
2.1.2.1 連片性
連片性農田進行集中管理,是我國基本農田建設的重要方面。該研究以廣東省2010年1:10000土地利用變更數據為參考,結合縣域行政界線與相鄰基本農田融合起來[8]。在融合的過程中要進行2次操作,第1次是將帶有公共邊的農田圖斑進行融合后,再將空間距離100m范圍內的基本農田圖斑進行第2次融合,每1次的操作過程的前后都要仔細核對面積、圖斑個數等相關數據,保持數據正常化。
2.1.2.2 糧食生產能力
高產量、優質量的糧食出產是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基本要求。因而,將地區糧食的生產能力考慮到劃定重點建設區重點范疇內。廣東省于2009年將其中的40個縣(市、區)評為糧食大縣。
2.1.2.3 財政支持
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需要重新整治土地資源,依靠現代化農業技術來發展,所以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在資金投放之前要充分考慮并結合廣東省近幾年對建設高標準農田資金安排。
2.1.2.4 耕地整治潛力
確定耕地整治潛力級別可以直接引用廣東省頒布的整治規劃文件中的結果數據。
2.2 基本農田劃定技術方法
基本農田劃定技術方法首先以土地整治的現狀對土地利用的調查信息為基礎,結合土地的實際情況,將土地利用的總體規劃結果對其進行評估、核實;要對基本農田保護片邊界進行綜合確定并將其編號、記錄,提取農田保護片的地類圖斑目前存在的信息;根據農用土地的分等成果提取基本農田質量相對應的等級信息,并按照規定錄入基本農田圖斑屬性與基本農田保護片;建立有效的數據庫并落實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達到基本農田的劃定成果。通過對廣東省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舉措的具體分析,在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發現并解決這些問題對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有著深遠的影響。
3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中應注意的要點
3.1 探究地貌地形、水文地質特點
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因素直接關系到高標準基本農田規劃方案的可行性和成效性。廣東省位于南方,其丘陵地帶與北方的平原地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一定要進行地質條件的勘察。只有在全面掌握和了解這些基本情況之后,才能更加順利的開展工作。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質等這些條件的觀察和分析,是為農田施工建設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據的途徑。在施工前,相關設計工作人員一定要深入到施工現場,做好規劃。要在實踐中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勘察結果采用不用的施工方法,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總之,在高基準農田建設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基礎條件的分析和研究,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應該充分結合項目的施工特點,嚴格按照施工標準要求開展工作。
3.2 農田建設要積極對接其他的基礎設施
農田建設與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聯系。水利工程建設是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礎。農田建設項目和水利工程建設的最終目標都是為農業生產和發展服務。在農田建設過程中,應該根據地方擁有的水利工程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建設,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水利工程,盡量避免對其造成不良的擾動和影響。在高基準水利建設和土地整治過程中,將“最后一公里”的任務落實到位,取得最為理想的成績。
3.3 注重施工工程質量的監督與管理
農田建設施工質量控制和管理非常重要。只有確保工程施工質量,才能保障施工安全。在工程質量控制中,應該做好工程驗收以及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與項目以及立項等方面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系,調動全體管理以及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在工程實施的過程中,應該實施同步的監督與管理,將施工方與監理方的質量檢驗資料分類建檔進行管理。對施工過程中發生的一些工程變更問題進行嚴格的審核。工程變更一定要堅持以工程質量為中心,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進行工程變更。質量控制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在實踐中,一定要注重各種細節的管理,及時進行備報案等整理工作,將工程內業管理和外業管理相結合,確保工程質量的總體達標。
參考文獻
[1] 沈明,蘇少青,陳飛香.廣東省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重點區域劃定[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20).
[2] 沈明,陳飛香,蘇少青等.省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重點區域劃定方法研究――基于廣東省的實證分析[J].中國土地科學,2012,26(7).
[3] 鄧建中,周惠紅.基本農田保護分布圖的編繪及標志牌的制作――以廣州市花都區為例[J].地礦測繪,2012,28(3).
[4] 張滿紅.廣東省基本農田保護工作20年回顧與展望[J].廣東農業科學,2010,37(1).
[5] 吳曼喬.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制作的技術質量實現[J].科技信息,
2013,(13)
[6] 王增剛.GIS在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中的應用研究[D].江西農業大學,
中圖分類號S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11-0245-01
東港市地處遼東半島東端,南臨黃海,東依鴨綠江,隔江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土地總面積24.47萬hm2,耕地9.07 萬hm2。擁有水田總面積5.33萬hm2。2008年糧食總產量47.37萬t,是全國800個產糧大縣之一。東港市作為國家和遼寧省重點產糧大縣,糧食產量徘徊不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2]:糧食成本呈逐步上升的趨勢,而糧食價格漲幅低于成本增幅,種糧比較效益長期偏低,影響未來糧食增產潛力發揮;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薄弱,中低產田比重高,抗災能力弱;糧食單產不穩定,年際間波動大;灌排設施老化失修、工程不配套,水資源利用率不高,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項目區屬老水田區,地方投資有限,與農業生產建設所需資金相比差距甚大,致使農田灌排能力較弱,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農業發展后勁不足。因此,通過加大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實現糧食增產目標是當前的首要任務。
1項目區實施內容
東港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從2008年開始實施,現已完成三期工程,主要針對中低產水田進行改造,采取渠道襯砌等節水措施,配套田間建筑物,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2009年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包括椅圈鎮1個鄉鎮,涉及于家村、康家村等9個行政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計劃建設高標準農田1 333.33 hm2,計劃興建田間配套橋、涵、閘等建筑物549座(其中分水斗門26座,渡槽2座,分水農門248座,路涵265座,渠涵8座),灌溉渠道襯砌80.865 km(其中支、斗渠現澆砼襯砌25.165 km,農渠預制砼U型槽襯砌55.7 km),疏浚渠溝65 km。通過綜合改造后,達到水、土、田、林、路綜合治理,加強中低產田改造,集中力量打造高標準農田,真正做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林網建設適宜、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的示范效應[3-4]。
2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在項目區內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是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長久安全的物質基礎,有利于解除制約該區農業生產的關鍵障礙因素,有利于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可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確保國家糧食生產安全。
項目區土壤肥沃,水質清澈,水源充沛,宜發展水稻生產和蔬菜種植及水產養殖業,發展高效農業、設施農業、綠色農業、生態農業、訂單農業、觀光農業前景較好;發展綠色無公害水稻栽植,發展稻田養蟹、蝦、魚等,農民積極性普遍較高。因此,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培育主導產業,發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導向性、示范性和帶動性作用,可以取得“建一點、帶一片、成一線、富一方”的效應,把項目區建設成為增加糧食產量的支柱、標準化生產的楷模、現代農業建設的亮點。
3項目區節水措施
項目區節水措施主要是對現有斗、農渠進行硬化防滲;在農渠進口增設分水斗農門,在斗渠分水口處設置量水設施。渠道襯砌方案的確定:項目區水稻生產供水損失較大的環節是輸配水過程中的滲漏損失。渠道的滲漏損失是渠系水利用系數不高的決定性因素。為解決這一問題,擬采用襯砌防滲技術對渠道進行防滲處理。采用襯砌防滲技術,可以大大減少渠道滲漏損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同時,還可提高渠道的抗沖能力;減小渠道糙率,增加流速,加大輸水能力。初步選擇2個方案,即漿砌石防滲方案和混凝土防滲方案,現將各方案優缺點比較如下。
3.1漿砌石防滲
結構形式:500 mm厚漿砌石護坡、護底。優點:抗沖流速較大,漿砌石抗沖流速可達3.0~6.0 m/s;抗凍和防凍害能力較強。由于漿砌石襯砌厚度大,大于凍深,采用漿砌石襯砌等于基礎采取了部分置換,且加大了抗力,從而減輕了凍害;具有較強的穩定渠道作用,漿砌石屬剛性材料,本身即具有固渠和穩定渠道的作用。缺點:不易采用機械化施工,需要勞動力較多,施工質量較難控制;厚度大,方量多,勞動強度大,造價比較高。工程造價約為86元/m2。
3.2混凝土防滲
結構形式:面層為80 mm厚混凝土,下設400 mm厚砂石墊層。優點:混凝土襯砌強度高,耐久性好;混凝土襯砌能防止動植物穿透或外力破壞,在正常情況下,混凝土襯砌渠道可運用50年以上;過流能力強,允許流速大,一般為3~5 m/s。便于管理,渠道采用混凝土襯砌后,除解決渠道坍塌、沖刷外,還可防止雜草生長,減少淤積,便于管理,節省管理費用。缺點:適應變形能力差,易發生凍脹破壞,結構復雜,造價最高。工程造價約為95元/m2。
(下轉第247頁)
(上接第245頁)
經方案比較,并考慮項目自身特點、該地區實際情況、工程造價及東港地區混凝土防滲技術的成功經驗,該次施工渠道防滲采用混凝土防滲方案。
4綜合效益分析
4.1經濟效益
項目建成后可改善水田面積1 333.33 hm2,可增產3 t/hm2,每年可增產糧食2 000 t,水稻及副產品的現行價格按2.0元/kg計算,則年可新增產值400萬元;項目竣工后灌溉水利用系數由0.43提高到0.53,節水量為3 420 m3/hm2,全區共節水456萬m3,可用于椅圈鎮居民生活和工業用水;項目竣工后,有利于形成稻養蟹、蟹助稻、稻增產、蟹豐收的稻蟹共生、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高效、立體、生態種養模式,成蟹平均產量為300 kg/hm2,每年可產河蟹400 t,按12元/kg計,每年可新增產值480萬元。項目區新增農產品生產能力2 400 t,農民收入總額增加,純收入增加400萬元,項目區人均增收256元。
4.2社會效益
項目區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后,改善了灌溉渠道的輸水狀況,提高了用水效率,做到了適時、適量的計劃供水,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有利于當地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村經濟實力、增加農民收入,可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確保國家糧食生產安全。
4.3生態效益
項目區開發后,營造防護林可增加林網覆蓋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積,減輕了水土流失對土地的破壞,既減輕了對溝壑的割切,又避免了土地的石化和砂化,明顯減輕河道的洪水、泥沙危害,減輕了風蝕和風沙的危害。同時可使農田防護林網內的溫度、濕度、風力等發生變化,減輕了霜、凍和干熱風的危害,更加有利于農、林、牧副漁等各行業的健康發展。
5結語
東港市水稻主產區為老水田區,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經過改造后綜合效益十分明顯。但是因資金有限,有部分水利設施尚未配套,不能充分發揮效益。建議在今后農業綜合開發中加大投入,并且可以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多家單位緊跟開發步伐治理一大片的局面,開發和其他部門相互配合、聯合治理,以創造更好、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6參考文獻
[1] 劉曉春.東港市現代農業的發展策略[J].新農業,2010(11):60.
關鍵詞:蘄春縣;優質稻;生產現狀;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6.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19
得利于各項優惠政策實施,蘄春縣水稻種植面積恢復到歷史較好水平,單產逐年提高,到2015年水稻種植面積達到5.94萬hm2,占糧食總面積的76.23%,產量46.95萬t,占糧食總產的87.48%[1],糧食實現了“十二連豐”。優惠政策特別水稻收購“最低保護價”實施,保證了種植戶收益,近10a蘄春縣種植業以水稻收益最穩,面積和產量得到穩定發展;可帶來的弊端是種植戶以高產為主要目標,對品質缺乏足夠重視[2],歷經市場考驗的優質稻發展又滯后了;確保“最低保護價”實施的國家儲備庫,由于水稻品質問題,“儲備糧”無法及時調出,“賣糧難”的問題不時顯現,水稻種植戶的收益得不到保障,多年努力的成果毀于一旦,歷史證明只有發展優質稻才能很好地化解這個矛盾。透過蘄春縣優質稻生產現狀、發展形勢,總結發展對策,為地方發展優質稻提供參考。
1 蘄春縣優質稻生產現狀
1.1 優質稻發展現狀
1.1.1 引進推廣優質稻品種
在農業部門和加工企業牽頭帶動下,蘄春縣引進推廣了一批米質在國標3級以上品種:兩優陪九、珞優8號、Q優6號、內5優8015、天優華占、鑒真2號、黃華占、鄂香1號、鄂中5號、兩優287、中九優288、兆優5431等,地方優質稻品種“蘄春珍稻”、“水葡萄”及部分粳稻和優質加工稻品種。
1.1.2 優質稻種植有了一定規模
在國家優質稻板塊建設等相關項目示范輻射帶動下,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對優質稻需求增加,以及加工企業訂單刺激,蘄春縣優質稻種植面積逐年遞增,2015年優質稻面積達到3.27萬hm2 ,占水稻面積的55.1%,產量23.33萬t,占水稻產量49.7%[1]。
1.1.3 加工能力上升
經過多年發展,蘄春縣省級稻米龍頭加工企業有湖北中健米業有限公司、蘄春銀興米業有限公司2家,縣境內日加工能力在200t以上的有3家,小型加工企業多家;加工地理標志產品“蘄春酸米粉”企業有5家。
1.1.4 組裝水稻增優提質生產模式
在農業技術人員和種植戶共同努力下,蘄春縣組裝了多個水稻增優提質生產模式,得到專家和農民認可。“中稻―再生稻”模式,再生稻少施肥,不打藥,灌漿時晝夜溫差大,稻米品質提升;利用地方獨特小氣候生產特色優質稻,如蘄春“水葡萄米”生產,“宏源農業有限公司”等發展有機優質稻;發展油菜、綠肥―水稻模式,通過秋冬作物種植促使農民推遲播種期,特別一季稻,避免灌漿時高溫降低米質,通過模式生產減少施肥、用藥量提升米質。
1.1.5 能力較強的農業技術推廣應用隊伍
通過多年優質稻板塊、水稻高產創建、水稻增產增效模式、農民培訓等項目實施,示范片建設,蘄春縣建起了一支有能力的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隊伍,有指導專家,有實施的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中稻―再生稻”模式的成功推廣應用已證明了這支隊伍的能力。
1.1.6 有較好的優質稻發展模式
2016年海南神農基因公司在蘄春縣示范“一站式糧食生產供應鏈管理”模式,通過本地幾家稻米加工龍頭企業抓“兆優5431”單生產,第1年種植面積就達到2000 hm2,種植戶和加工企業都取得較好的收益,特別是2016年農業災害頻發,農業受災嚴重,許多水稻種植戶虧損較大,而“兆優5431”種植戶因價格和較成熟栽培技術保障,取得較好效益。
1.2 優質稻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2.1 品種多、濫、雜
種植戶采用的優質稻品種多,每年種植的優質稻品種都在10個以上,每個品種的面積都不大;水稻的種植面積多,蘄春縣境內每年種植的水稻品種在120個左右,單個品種面積不大。由于品種的多、濫、雜,帶來水稻授粉、收獲混雜,稻米品質下降;收購分類難度、成本加大,大部分加工、收儲企業干脆不分類,人為致稻米品質下降。
1.2.2 優質稻種植效益不佳
由于優質稻品種在豐產性、抗逆性、抗病性上普遍存在不足,單位產量低于常規稻3%左右,而生產成本高于常規稻5%~10%[3-4],收購上沒有區別對待,種植效益反不及那些米質較差、豐產性好的品種,影響種植戶的積極性。
1.2.3 種植戶素質普遍不高
蘄春縣農村勞力資源有45.83萬人,其中從事種植業12.72萬人,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9.32萬人,占73.3%[1],而且年齡偏大。優質稻因品種特性,栽培應注意的環節比普通抗性、豐產較好的品種多,一些種植戶會因栽培技術不足的原因,導致水稻品種優,而稻谷品質不行。
1.2.4 部分地區農田設施不配套
近幾年通過相關項目建設,部分地方農田配套設施得到改善,可還有較大面積田塊靠老舊設施排灌,年久維修不善、洪澇等自然災害損壞,部分地區農田設施不配套,“望天收”田塊生產的水稻很難保證優質高產。
1.2.5 組裝的優質稻生產模式有缺陷
蘄春縣目前推廣面積較大的種植模式“中稻―再生稻”,年種植面積在1.34萬hm2以上,再生稻的米質是提升了,可產量更高的中稻,由于灌漿期與7月中下旬―8月初高溫相遇,米質相反下降了。
2 蘄春縣發展優質稻有利條件
2.1 自然條件優越
蘄春縣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地理條件十分優越。蘄北為中、低山地,中部為低山丘陵,蘄南為平畈湖區,北端有山峰作屏障,南部依托江湖大水體調溫。日平均氣溫16.8℃,全年≥10℃的生物學有效積溫達5328.3℃,年日照時數2026h,無霜期259.4d,年降水量1347mm,年日平均相對濕度81%。溫、光、水等自然資源條件完全可以滿足水稻的正常生長發育。是湖北省雙季優質稻優勢產業板塊和水稻“一種兩收”高產高效優勢板塊的重點縣市。
2.2 交通通訊發達
蘄春縣的交通便利,“京九”鐵路橫貫全境,客、貨兩站位于縣城;長江“黃金水道”、“滬蓉”高速公路和“柳界”公路平行過境,橫貫東西,縣內“蘄太”公路、“嵐洗”公路縱穿南北,形成了蘄春縣的水陸交通網絡。“京九”光|程控電話全面開通,衛星數字通訊覆蓋全境,數字電視已全面普及。
2.3 具有一定的農田基礎條件
蘄春縣利用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國土土地整理和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以及小農水項目的建設的有利條件,狠抓了全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維修,改善了農田排灌條件,高標準農田面積在不斷擴大,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強,具有高標準生產水稻的基礎條件。2006―2016年,縣農發和國土部門2部門已完成28個片區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總面積1.461萬hm2,共涉及14個鄉鎮辦172個村[1]。
3 發展優質稻對策
3.1 引進合適的優質稻品種
品種是優質稻生產的先決條件,一個好的品種是發展優質稻產業的基礎。蘄春引進過很多優質稻品種,地方品種也有幾個,可這些品種都存在較大缺陷,很難形成產業。地方推廣部門應與相關科研單位協作,加大相關品種試驗示范力度,選出抗性較好的合適優質稻品種,只有抗性好,才能擴大優質稻品種對不同生態環境的適應性,并促進優質稻品質與產量平衡,延長單個優質稻品種應用期限,形成王牌品種,從而打造優質稻品種的核心競爭力和著名品牌,保障優質稻產業持續穩定發展[5]。另外政府應對較好地方優質稻種子提純復壯給予扶持,協調技術與生產部門共同做好種子的提純復壯工作,保證優質稻生產的長效與活力。
3.2 組裝配套的栽培模式
合適的栽培模式是優質稻保質、增效重要方式。各項米質指標中,稻米較高的堊白粒率、堊白度和直鏈淀粉含量是導致稻米食味較差的主要因子,其中堊白除品種特性外,與栽培有密切關系。據陳建林等研究表明高溫對稻米外觀品質、加工品質、營養品質、蒸煮食味品質都有較大影響,在栽培時要刻意避開高溫。另外利用海拔,合理的配施化學肥料和有機肥,合理的節水灌溉可改善水稻的堊白,在組裝優質稻栽培模式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
3.3 開發加工專用優質稻
“蘄春酸米粉”是蘄春名優土特產品,是地理標志產品,?起始于清代嘉慶年間,曾作皇宮御食,史上久負盛名,傳承200多年的傳統工藝是其長盛不衰的”秘訣”。加工所使用的大米必須是直鏈淀粉含量較高的加工稻,可利用高溫不適宜種植食用優質稻時段種植加工優質稻,增加種植效益。
3.4 搞好優質稻生產區域規劃
蘄春屬丘陵地帶,境內有山區,有平原,有獨特小氣候,搞好優質稻生產區域規劃,可充分發揮各地獨特優勢。在蘄春南部地勢平坦,溫光水熱充分,土壤肥沃,可發展兩季優質稻模式,早稻以加工稻為主,晚稻以食用優質稻為主;或發展蝦(魚)―優質稻模式。蘄北發展油菜(馬鈴薯)―優質稻模式,部分水源獨立,土壤肥沃的山區可發展高級優質稻或有機稻。
參考文獻
[1]蘄春縣統計局編.蘄春縣統計年鑒[M].蘄春縣統計局,2015.
[2]趙正洪,余應弘,熊朝曙,等.湖南優質稻(米)品種及標準體系的評價和分析[J].湖南農業科學,1998(2):6-9.
[3]陳慶根.優質稻生產投入對經濟效益的影響研究[R].中國作物學會水稻產業分會成立大會暨中國稻米論壇,2003.
又是一個豐收年。今年河南省夏糧總產量達618.14億斤,同比增長0.8%,夏糧連續八年增產。從去年的大早,到年初的低溫,面對頻繁災害,河南糧食增產的底氣從何而來?小麥“八連增”后,潛力還有多大?記者走進產糧大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采訪。
集中資金打造高標準農田,讓適宜種糧地方多產糧
7月27日,大雨初霽,史莊村玉米苗精神抖擻,農民張廣州邊鋤地邊說:“要不是新修的橋涵、渠道,這么大的雨,玉米肯定全淹了。”
老張說,史莊村地勢低,過去渠道淤積,機井破舊,“春怕旱,秋怕澇”,盼水引不來,下雨流不走,小麥、玉米畝產只有600來斤。
2006年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落戶陳曹鄉政府出錢、農民投資投勞,打機井、修橋涵,讓陳曹鄉21個村的4萬畝農田實現了旱澇保收。
“現在旱能澆、澇能排,一畝地頂過去兩畝地。”張廣州說,去年大早,今年抗低溫,小麥都澆了三次水,畝產超過1100斤,產量有保障,農民種地得勁!
史莊村的變化正是河南糧食核心產區的一個縮影。中原熟。天下足。河南小麥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4,中原糧倉怎么保?河南省副省長劉滿倉說,強基固本抓關鍵,河南瞄準產糧大縣,集中投入,大規模實施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把這些糧食核心區打造成高產穩產的永久糧倉。
河南是糧食主產區,為啥還要搞核心區?“支農資金最怕撒胡椒面,集中資金才能辦大事,讓最適宜種糧的地方多產糧,發揮最大的政策效應。糧食核心區以縣為重點,產量都在10億斤以上、耕地百萬畝以上,是糧倉中的糧倉,更有利于產生規模效益。”劉滿倉說。
從2005年起,全省整合70%的農業開發資金,集中投入27個產糧大縣,600多萬畝中低產田改造成了高標準農田。
“項目數量少了,但規模大了,標準更高了。”陳曹鄉黨委書記王豐偉說,灌溉保證率達到了75%,防洪標準達到了10-20年一遇。
集中投入,規模出效益。今年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夏糧總產占到全省夏糧的一半,項目區小麥單產平均達到1049斤,比全省平均單產高291斤。
站在“八連增”的高起點,糧食增產潛力還有多大?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辦主任井劍國說,目前全省糧食核心區還有5000多萬畝中低產田,據測算,改造1畝可增產糧食300斤。到2020年,通過中低產田改造建設高標準農田,還能新增糧食產能167億斤。
科技手段綜合發力,讓好種子長出好麥子
“畝產1450.4斤!”
這是今年孟州市城伯鎮岳師村創造的優質小麥單產新紀錄。
“這在5年前想都不敢想啊。”岳師村農民李恒忠說,以前種地靠經驗、看天氣,那時,畝產1000斤就是個頂了。
這個頂不斷被刷新。“高產離不開良種良技。”李恒忠說,今年罕見低溫,一度使麥苗偏弱。“穗少,就用粒數和粒重補回來。”按技術員的指導,村里人一開春就在地里忙活起來,多澆水、多追肥。打好了基礎,農民投入有底氣。
高標準農田高在哪兒?井劍國說,不光要建好“硬件”,還要配好“軟件”,讓好種子長出好麥子。去年以來,項目區安排科技推廣資金1.37億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350多項次,培訓農民118萬人次。今年實施的“糧食增產科技支撐行動計劃”,讓更多的農業科技落戶田間。
種植方式不斷改變,農民學會科學種田,增產增收順理成章。浚縣宋井固村農民趙國慶說,過去十幾年一個品種,現在三五年推廣一個新品種;過去一畝地要播30斤種子,現在才要16斤;過去肩挑牛拉,現在農機下田,每畝節支增收300多元。
在高標準農田項目區,良種普及率達到100%,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5%,良種、科技、農機等先進生產要素五指成拳,發揮出糧食生產的最大優勢。
井劍國坦言,今年小麥平均畝產776.6斤,絕對不是一個頂,科技增糧還有潛力。項目區如何示范帶動,新技術如何加快推廣,今后還面臨許多新課題。
“大糧倉”變成“大廚房”,讓好麥子賣出好價錢
產糧大縣大多是財政窮縣,戴著“糧帽子”,財政會不會越來越窮?種糧比較效益低,農民種糧還有沒有積極性?
這是許多糧食產區面臨的難題,而河南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手抓農業產業化,把“中原糧倉”變成“國人廚房”;一手轉變經營方式,扶持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加強社會化服務,提高種糧比較效益。劉滿倉說,農業產業化和集約化經營成為支撐河南堅持抓好糧食生產、穩定糧食持續增產的重要保證。
“既讓農民得實惠,種糧地方也不能吃虧,扶龍頭,強產業,讓好麥子賣上好價錢。”井劍國說,河南農業綜合開發向產糧大縣傾斜,向種糧大戶和專業合作組織傾斜,2009-2010年,投入財政資金3.79億元,吸引資金77億元,支持了404個農業產業化企業,使157萬農戶戶均增收2417元。
“訂單一簽,價格有保障。”浚縣劉井固村農民劉長付嘗到了龍頭企業帶來的實惠。他說,中鶴集團公司統一提供種子,比市場便宜1元,統一收購,比市場價多賣兩分錢,他家的15畝地,一年能收入1萬多元。
浚縣副縣長劉文合說,將糧食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全縣目前大型糧食加工企業20多家,從小麥到面粉,再到餅干、淀粉糖,附加值能增加十幾倍。僅中鶴集團一年能“吃掉”40萬噸小麥,吸引3000人就業,帶動小麥收購價比周邊高出兩分錢。
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為指導,緊緊圍繞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穩定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整體效益和農產品競爭能力的中心任務,以提高耕地質量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建設重點,因地制宜,合理規劃、集中布局,通過項目建設帶動,掀起我縣新一輪農田基本建設。
二、建設目標
通過項目的實施,項目區內耕地“跑土、跑水、跑肥”的土壤障礙因素得到徹底消除,土壤肥力穩步提高,糧食產量增加15—20,耕地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提高,農業生態環境趨于良好,將為實現農業綜合開發和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建設地點及概況
經實地勘測,項目建設地點選定在小沙壩村。
該區域年平均氣溫15℃,年均降雨量1190mm,年日照時數2024小時,海拔840米,該片區主要涉及的小沙壩1組2組和3組三個村民小組,有住戶160戶,621人,其中勞動力335人,現有耕地面積605畝,其中水田180畝,旱地425畝,20__年,項目建設涉及的三個村民小組人均占有糧食450公斤,人均純收入1692元。
項目建設涉及面積200畝,其中65畝為梯地,135畝為坡地。該片區由于田間渠系不完善,一直以旱作為主。
四、建設地點選擇依據
1、該區域在小沙壩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點旁,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
2、土地面積集中連片,有利于規模生產和綜合開發,同時能很好地起到樣榜示范作用。
五、建設內容及規模
1、建設內容
①坡改梯地建設:把現有的坡耕地改造為梯地。
②地力培肥建設:在原有和改造好的梯地內配套實施增施有機肥,綠肥種植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
③溝渠建設:把主溝的土溝部分和田間渠系修建成三面光溝渠。
2、建設規模
整個項目建設規模為200畝。
六、項目建設實施方式
建設內容中的坡改梯地建設由受益群眾按技術要求改造,按標準驗收,補助到農戶的方式進行;地力培肥建設,由受益群眾在農業生產中實施完成;溝渠建設由工程隊施工,按設計標準及施工協議進行驗收和資金結算。
七、項目建設投資概算
1、坡改梯地建設
135畝×500元/畝=67500元
2、地力培肥建設
200畝×300元/畝=60000元
3、溝渠建設
①基礎及溝幫工程:[(0.3m 0.3m)×0.5m×1350m]+(0.3m×0.1m×1350m)=445.5m3;
445.5m3×150元/m3=66825元;
②溝底工程:0.3m×0.1m×1350m=40.5m3
40.5m3×320元/m3=12960元;
③砂漿抹面:(0.3m 0.3m 0.3m 0.3m)×1350m=1620m2;
1260m2×12元/m2=19440元。
以上三項合計投資226725元。
八、資金來源
在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補助的20__年高穩農田建設項目資金100萬元中按實際建設需要進行使用。
九、實施進度安排
該項目計劃于20__年10月啟動,于20__年2月完成坡改梯地和溝渠硬件建設;于20__年4月至10月完成地力培肥軟件配套建設。
十、項目建設技術措施及質量標準
1、坡改梯地建設:按照生土搬家,熟土回填的技術要求進行改造,建成后的梯地要求達到一平二深三肥四埂牢五有溝六有路的質量標準,梯面寬度不低于1.5米。
2、地力培肥建設:積極發動受益群眾積造有機肥料,開展綠肥種植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及推廣應用,要求建成后的梯地綠肥種植達面積100,每畝施用有機肥20__公斤,按配方施肥面積達100,測土配方施肥通知單入戶率100。
3、溝渠建設:①規劃安排田間排灌溝渠7條共1350米,其中1號渠長400米,2號渠長120米,3號渠長150米,4號渠長220米,5號渠長200米,6號渠長160米,7號渠長100米。②溝渠設計為矩形斷面,溝心寬0.3米,高0.3米,溝幫寬0.3米,溝底采用C20砼澆筑0.1米,溝幫采用M5.0砂漿支砌毛石并用M10砂漿抹面(附施工斷面圖)。③對各種材料的要求:A、砼、砂漿:C20砼、M10砂漿、M10砂漿如采用人工攪拌,攪拌次數不得低于6次。B、支砌塊石選用不風化的石灰石,大小平低于30公分。C、水泥采用怒江水泥廠生產的P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出廠不超過三個月,無結塊狀。D、碎石規格:C20砼要求碎石規格粒徑為1—4公分,用不風化的石灰石或玄武巖進行破碎。E、澆筑、抹面砂子:采用不風化石破碎或山砂,抹面使用江沙。
十一、項目建設驗收及補助款兌現辦法
該項目為我縣20__年高穩農田建設項目的子項目,與全縣高穩農田建設項目一并進行驗收,項目建設經驗收合格后,由縣農業局直接將建設補助資金兌現或結算給參加建設的農戶或工程隊。
中圖分類號: F301 文獻標識碼: A
國家的土地利用規劃體系里面,土地整治規劃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子規劃,但現在隨著國家對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視,土地整治專項規劃差不多達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同等重要程度。土地整治的主要目標是“穩量、提質、增效 ”,除了有效補充耕地數量外,將更加突出提高耕地質量,提高土地效率和改善生態環境,積極促進耕地保護,從以數量管護為主,轉向數量、質量、生態保護相統一,更突出土地生態景觀建設和政策制度創新。
土地整治規劃將分類型確定土地整治重點區域,重點組織實施重大工程以保障土地整治目標的實現。以土地利用現狀為基礎,結合土地整治規劃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堅持以農用地整理為重點,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耕地質量等級,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基本農田,促進農業現代化和城鄉統籌發展,促進集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提高土地利用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達到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目的。
開展土地整理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有利于科學合理開展土地整治工作
科學編制和嚴格實施土地整治規劃,有利于整合資源、引導資金、整體推進土地綜合整治、有效補充耕地、提高耕地質量、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切實落實耕地保護目標任務;有利于有序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治,改善農民居住條件,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推動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有利于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布局和結構,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緩解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土地供需矛盾,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有利于社會主義 新農村建設
土地整治規劃的實施,能夠顯著提高村莊拆遷、整合的力度,改變村莊體系內村莊等級、規模、結構和空間分布,重塑城鄉建設發展新格局。同時,通過土地整治規劃的實施,可以增加農用地特別是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改善生態環境,為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和規模化經營創造條件。 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與和諧穩定。
三、有利于城鄉統籌發展
土地整治規劃結合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統籌研究,將有利于城鄉統籌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范農村城鎮化進程,調控土地和人口城鎮化的進程;優化土地結構,提高土地集約利用;縮減農村建設用地,為經濟建設提供發展空間。從長遠來看就是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的新平臺。
我國是世界上開展土地整理最早的國家之一,從公元前1066 年的西周時期的井田制到后來的秦漢屯田制、西晉占田制、北魏隋唐的均田制等,直到目前我國的土地整理都未間斷過。建國初期,以實現“耕者有其田”的目標,進行土地權屬變更;20世紀50 年代的化將土地收歸集體 ;70 年代,以全國農業學大寨為目標;80 年代土地整理以推行農村聯產承包制及興辦鄉鎮企業為主線,土地利用方式和用地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90年代開始以編制土地利用具體規劃來大力發掘土地利用潛力,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為主要方向進行了土地調整。
2000 年 10 月 1 日,我國土地開發整理規范、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設計規程和驗收標準頒布實施;2003年,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指導下,國土部編制實施了《全國土地開發整理規劃》,2005年該標準的研究在全國十多個省(市、區)已展開了試點,隨著工程建設標準研究的全面推行,將更有利于土地整理項目規劃科學合理、因地制宜項目區服務。 2006 年 11 月 7 日頒發的《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調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政策等問題的通知》中規定 :從 2007 年 1 月 1 日起,中央分成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分成的部分加上中央財政專項分配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專項用于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土地整理、耕地開發等開支。資金收繳使用方面,堅持“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則,在我國土地整理尚未產業化,融資渠道較窄的情況下,為土地整理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資金保障。近年來我國在村莊規劃和整治方面開展了不少工作,在經濟較發達的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驗。
例如 上海郊區對“遷村并點”的相關研究
遷村并點是將郊區縣中現有規模小、用地大、基礎設施落后的自然村居民遷入擇點而建的中心村或集鎮, 并將原居住宅基地還耕。通過遷村并點,可以解決現有自然村過多過小的問題,提高土地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以解決耕地嚴重浪費,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成本過高的問題。可以精簡農村的管理機構,形成合理的村鎮網絡結構,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流動以推動城市化進程。
婁底市國土資源局從自身現狀出發,不斷加強國土資源管理,全面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在新時期積極推進了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著力打造綠色礦業
礦業開發給婁底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貢獻,然而,過度和無序的開采破壞了當地的地質生態環境,帶來了一系列地質災害隱患。因此,強化國土資源管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應全面貫徹落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著力建設綠色礦業。
首先,對礦山環境保護實施源頭控管、過程監督、閉坑審驗的全過程管理機制,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工作與礦業秩序整頓、采礦許可證審批(含延續審批)、年檢工作融為一體,加強動態檢測。其次,逐步完善以礦山企業為主體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投資體制,將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與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政府推動、國土資源及環保等部門監督、礦山企業負責、社會各界參與、全方位治理的環境保護體制。堅持“因地制宜、分類實施、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以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驗收(含分期驗收)為契機,不斷加大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與土地復墾力度,有效地保護礦區生態環境。
同時,要不斷探索建立礦產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機制,強化資源保護、節約利用、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走綠色發展道路。要因地制宜建立生態補償標準,明確生態補償資金來源和使用的監督機制,拓寬礦產資源開發環境補償資金多元化渠道,按照“誰投資,誰治理,誰收益”的原則,建立公司化運行機制。此外,探索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的市場途徑,加大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收存力度,建立礦產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代價核算制度。如果礦產資源開發的環境代價超過開采礦產資源的預期收益,采礦權登記發證機關可直接駁回采礦權申請,不予頒發采礦許可證。
加強地質災害防治
婁底市作為地質災害多發區,每年地質災害所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較為嚴重。為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綠色發展城市,婁底市應不斷優化措施,加強對全市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強對地質災害的防治,首先必須對全市地質環境的現狀有充分了解。要充分利用地質勘查隊伍的技術優勢,對全市地質災害現狀開展系統的調查與建檔,把地災隱患點情況摸清楚,找原因、定措施、早規劃。對于一些災害嚴重的村莊、居民點,要做好整體搬遷的準備。特別是要繼續深入開展重點防治區地質災害詳查,重新確定全市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隱患點,逐一落實好監測預警和應急處險措施,為防災減災提供基礎依據。
在充分了解地質災害狀況的基礎上,全面開展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對人為引發的地質災害嚴格實行“誰破壞,誰治理”的方針。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也要嚴格執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對選址、設計、施工等環節提出指導性或指令性建議,防患于未然。
另外,要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預測。健全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做好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以村莊為單位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對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堅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與行政措施并舉,綜合治理。要按照“量力而行,輕重緩急”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治理,最大限度減少因地災造成的損失。對地質環境已經遭到破壞的地區,要盡快實施生態修復。
突出資源生態管理
婁底市國土資源局在強化國土資源管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以保障發展、保護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作為資源管理的最終目標,逐步推進管理方式轉變,實施資源和生態的雙重管理,把生態管理放在更加突出、貫穿始終的位置。
堅持規劃引導生態文明建設。婁底市國土資源局結合地質地理實際和資源稟賦條件,進一步完善規劃體系,以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生產力布局、城鎮化布局和基礎設施布局,使國土規劃統籌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的優化、資源配置和生態環境管護。同時,嚴格開發準入條件,明確國土空間開發鼓勵、限制和禁止的方向,實行紅線管控,設置基本農田保護區、水源地保護區、生態功能區等紅線,保障糧食、水資源和生態安全,以實現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加大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的保護力度,修復治理被破壞的生態環境。
一是帶政策、帶技術、帶信息走村入戶向農民宣傳中央、文件精神,深入田間地頭向農民傳授新品種、新技術,面對面地幫農民分析市場,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業生產。
二是認真抓好基礎教育和加強科技培訓工作力度。本著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出發點,舉辦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以提高農民的素質和農業技術,同時以村兩委班子成員為重點,培訓他們的技術能力,進一步帶動全村科技發展,充分發揮農業服務中心人員的專長,更好的為全鎮農業生產和生活服務。自聘任以來,舉辦農業科技服務農業技術培訓班6期,無償發放技術資料6000余份,為儒林方、水西方、圈子方等農業生產基地提供科技服務,受益農民達多達1萬余次。有效地打為發展我鎮農村經濟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三是提供技術指導。組織山大的多名農技專家分期分批深入田間地頭進行農技指導,精心組織指導,面對面手把手傳授病蟲防治和新品種、新技重點指導農民當前急需的農業生產技術。通過推廣農業科技應用和農業科技服務,解決了農業生產遇到的問題,農民得到了實惠,極大地提高了農民學習應用農業新科技的熱情。加強農業科技指導。堅持深入田頭,精心組織指導,面對面手把手傳授病蟲防治和新品種、新技術的有關知識。先后組織實施了測土配方、畜禽防治等項長效與突擊活動。
同時他對我鎮的農業生產和農業結構調整提出的諸多合理化建議已被我們采納,帶來的前沿農業生產技術已使全鎮成千上萬的農民受益。下步,我們將通過徐坤教授進一步加大與山東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的溝通交流,通過其引進新技術、爭取科研項目等形式,進一步推動農業生產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使農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二、2016年工作目標
1、農業調研:以打造“世界的菜籃子”為起點,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中心任務,深入調研農業發展的特色與不足,確定適合我鎮實際的農業特色發展目標。
2、基地建設:繼續實行“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積極推動土地流轉,建設區域化種植基地、示范園區、家庭農場,形成規模化優勢。
3、配套設施建設:配合鎮黨委政府,完成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完善農田水、路、電網,為生產高產、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高端農產品提供支撐。
4、科研方面: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優勢,引入科研項目2-3項。
2010~2012年三年項目共完成更新改造泵站60座、裝機3178kW、機井111眼、防滲渠道90.86km、渠系配套建筑物5641座、疏浚溝渠土方161.35萬m3、高效節水灌溉100hm2,共計完成投資9600萬元。項目區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65,中溝及中溝以上建筑物配套率和完好率達100%,田間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達90%,抵御旱澇等自然災害的能力顯著增強,為發展現代農業、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糧食產量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
1.2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堅持農田水利建設為產業配套
不斷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助推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通過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的實施,提升了土地產出能力,全市有效灌溉面積從4.68萬hm2提高到5.55萬hm2,占耕地面積比重提高18.54%,達到70.79%;節水灌溉面積由2.57萬hm2提高到2.83萬hm2,占有效灌溉面積51%;糧食總產量由59.93萬t提高到66.14萬t,糧食畝產由509.39kg提高到565.41kg,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11%,農民人均增收178元。
1.3生態環境不斷優化
項目實施后,水利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灌溉水利用率得到進一步提高,有效緩解了水量嚴重不足的矛盾,增加了農業生產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隨著地面攔蓄工程的增加,項目區植被覆蓋情況得到進一步改善,減少了坡地沖刷及水土流失,使田間土壤能夠保持一種適宜的環境,對促進生態系統平衡、協調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4社會影響不斷擴大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有助于充分發揮項目區的綜合潛力,增強農業發展后勁,提高項目區農業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改變鄉村面貌。項目的實施不斷擴大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多的農民獲得了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實施帶來的效益,并自覺地、積極地參與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同時,項目的建設也促進了農業水利現代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擴大內需等政策的指導下,有助于引導和支持農民開展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管理維護工作,推進新時期小型農田水利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健康發展,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穩定,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步伐,促進當地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2主要做法
為真正把重點縣建設這件強基礎、惠民生、管長遠的好事辦好,確保農民長期受益,新沂市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科學設計規劃、積極籌措資金、規范項目管理、加大宣傳力度、落實管護責任,把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作為農村水利的核心工作來抓,作為民生水利建設的重要舉措來落實。
2.1領導機構完善
責任機制有效落實新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作,并將重點縣建設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推進。一是在項目建設之初就成立了由分管市長任組長,財政、水利、審計、農業、農開、國土等部門主要負責人任成員的“新沂市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項目的組織領導、關系的協調、資金的調度和籌措等工作;二是市政府辦公室及時出臺了《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導思想和建設原則,細化建設任務和目標,制定工作措施;三是各項目鎮(街道辦)主要負責人牽頭、分管負責人主抓,主要解決工程實施前的清障問題、工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問題,保障工程的順利實施;四是成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建設處,全面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技術指導等工作。這些機構的成立為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扎實推進提供了組織保證。
2.2規劃設計科學
項目建設重點突出以《新沂市農田水利規劃》、《江蘇省新沂市2010~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為依據,建設處人員全面深入到鎮村,廣泛聽取項目區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經過精心調研規劃,結合當地水資源現狀和產業結構需要,委托設計單位編制建設方案和年度實施方案,按照“因地制宜、質量第一、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確保項目建設充分滿足農民的需求,重點解決農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3建設制度健全
工程建設質量優良按照省、市有關文件的規定以及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管理辦法和建設管理細則等文件要求,新沂市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建設管理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工程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項目公示制、竣工驗收制、農民義務監督制。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實施方案進行施工,嚴格履行建設程序,嚴把材料設備采購關、施工隊伍選擇關、工程質量監督關以及工程竣工驗收關四個關口,建立健全“建設單位負責、施工單位保證、監理審計單位控制、政府部門及受益群眾監督”的質量管理體系,保證項目工程質量符合設計要求,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良標準。
2.4資金管理規范
財政配套足額到位在競爭立項之初,新沂市財政就明確承諾,地方配套資金全部由市財政解決,市財政每年配套1000萬元,配套資金足額到位,不讓老百姓出一分錢,不增加農民負擔。一是資金的使用嚴格按照《江蘇省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工程補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及其補充規定要求執行,設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資金專款專戶,專戶儲存、專賬管理,保證專款專用。二是嚴格執行縣級財政報賬制,按工程進度分期分批提報,按合同約定,先由施工單位提出申請,監理工程師計量審核,建設處同意后,由國庫集中支付。嚴格按合同規定和施工進度撥付工程款,并將支付資金的10%作為保留金,待工程運行一年復驗合格后撥付,以保證工程質量。三是加大工程資金使用的公開力度,及時將工程建設及資金使用情況向受益群眾公示,接受社會監督,讓項目資金運作公開透明,以保證資金使用安全、規范、有效。
2.5宣傳工作扎實
干群參與積極性高一是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報紙、公示欄等多種形式向廣大干部群眾宣傳黨和國家水利建設的惠農政策,重點縣建設的先進事跡和帶來的好處,激發大家參與重點縣建設的積極性,確保項目的實施受到擁護;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召開項目區黨員、群眾代表座談會征求意見,提高項目區群眾對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意義的認識;三是積極推行農民義務監督員制度,聘請黨員、群眾代表作為農民義務監督員,為工程質量把關,充分調動農民參與工程建設的自覺性。
2.6建后管護到位
工程效益發揮長久項目建成后,及時移交當地人民政府,由當地人民政府委托村級管理,成立以村主要負責人、用水戶群眾代表和工程承包經營戶參加的用水者協會,支持和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灌溉管理。一是建立管護體制,落實管護責任。隨著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的實施推進,市政府辦公室及時出臺《新沂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文件,堅持“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明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護主體,落實管護責任,確定管護范圍,規范管護標準。二是落實管護資金,保障管護到位。《辦法》明確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資金的來源,即:管理養護經費中材料費、機械費、人工費由市財政、鎮(街道)財政、行政村按照各三分之一的比例承擔。市級補助實行“以獎代補”,根據市水利局每年對各鎮的考核結果撥付。鎮(街道)級資金用于鎮管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和村管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獎補,村級資金由各行政村自籌或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籌集。各鎮(街道)建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經費資金專戶,嚴格資金的使用管理,確保專款專用,保障小型農田水利管護工作落實到位。三是強化管護考核,嚴格考核獎懲。為加強全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充分發揮工程效益,提高工程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現代化水平,市政府辦公室制定《新沂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考核辦法》。考核對象為各鎮(街道)人民政府,考核工作由市水利局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考核成績作為考核各鎮(街道)農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內容,考核結果與市級補助管護經費掛鉤,確保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工作常抓不懈。四是完善基層建設,加強行業管理。早在2005年底,體與空氣充分參混,提高水體含氧量,有利于水生物生長,提高水體自凈能力。
3建筑形象景觀化
渠南灌區建設徹底摒棄過去農村水利工程建設中重視工程質量和功能、忽視景觀形象的作法,重視工程質量的同時,更注重工程形象。灌區項目建設結合生態示范鎮村建設,與時俱進,在建筑物外觀結構設計上,拓展思路,突破常規,聘請城市建筑專業設計人員協助水利設計單位,優化地上建筑物結構外觀形象設計,注重水利工程建筑物結構形象與周邊農村環境相協調,創建農村田頭景觀化建筑,如:渠首啟閉機房仿古亭化、泵站管理房仿徽式建筑風格等。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按城市公園景觀建筑物建設標準要求施工,打造一處工程一處景。
4灌溉用水科學化
渠南灌區不僅重視通過工程措施提高灌區節水能力,更注重通過管理措施實現節水目標。通過優化管理方式方法,科學調控水源,落實輪灌制度,不僅保證了水位流量,降低了灌溉能耗,而且提高了灌水效率。此外,在20世紀90年代末,渠南灌區成立節水灌溉技術實驗小組,通過實驗探索水稻生長時期不同水分需求不同的規律,總結出適用于渠南灌區的水稻淺濕調控節水灌溉技術。通過探索和推廣科學化的水稻灌溉節水技術,不僅實現了節水目標,提高了水分生產率,而且提高了水稻產量。
5管理隊伍組織化
渠南灌區實行灌區管理所和用水者管理協會分級管理體制。渠南水利管理所為淮安區水利局直屬準公益性事業單位,主要承擔渠南片鄉鎮工農業用水服務、防汛防旱、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工作任務,負責水資源調度、規費收繳、水政監察等工作。核定渠南水利管理所編制68人,實際在編60人,其中,管理人員7人,專業技術人員32人,工勤人員21人。渠南灌區用水者管理協會主要負責骨干灌排渠系和建筑物的管理,為鎮村級管理協會提供指導和技術支持,協助其完善管理制度,強化組織管理,提高基層用水者協會管理水平。鎮村級用水者管理協會負責斗渠及以下級小型配套建筑物管理,實現工程受益對象自主管理。
6工程管理信息化
渠南灌區在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建設過程中不斷嘗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在2001、2002、2003年連續三年的灌區改造項目中,逐步建立了渠南灌區自動化控制應用平臺,安裝了頭閘渠首、大興洞、岔溪洞、平橋閘、平橋洞、澗河洞、市河洞、新市河洞、漁市洞、復興洞等10座渠首的遠程無線閘門啟閉控制設備,初步形成灌區通信調度用“有線+無線”的通訊方式,實現了水情統一調度、統一管理。2014年初,淮安區水利局在河海大學技術指導下,在渠南灌區東北片的復興鎮建立視頻監控信息中心站,在復興洞、復興東干渠渠首、東干渠一支渠首、東干渠二支渠首安裝了閘門啟閉遠程控制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并鋪設專用光纜進行數據傳輸。目前,渠南灌區規劃按照大型灌區信息化建設標準對已有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和擴建,逐步建立和完善通信網絡,提高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實現干渠渠首和干渠沿線支渠首及骨干建筑物管理信息化、對其他主要建筑物遠程視頻監控;實現灌區辦公信息化、升級完善管理中心及數據庫的建設、完善灌區灌溉優化調度信息化系統建設以及管理人員專業培訓等,以提高灌區現代化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工程效益,實現促進農業生產持續發展的目的。渠南灌區通過信息化建設,在提高業務管理能力、保障工程安全運行、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降低供水成本、減少水事糾紛、改善工作環境、促進灌區現代化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