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7 14:41: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2理論性和邏輯性強,內容抽象難懂微觀經濟學的屬于專業基礎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雖然在本科階段的微觀經濟學是針對初學經濟學的學生而設立的,教學內容主要涉及的是學科中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原理,但是微觀經濟學是屬于西方經濟學的課程體系,有大量的知識是對西方國家該學科的發展過程中理論成果的總結,內容比較艱澀、難懂,學生難以產生學習的共鳴。
1.3對數學知識要求較高,有一定學習難度新古典經濟學的代表人物馬歇爾綜合了“邊際三杰”的成果,提出了流行于西方的系統的微觀經濟學理論的同時,微觀經濟學也開始大量使用數學方法,大部分理論表現為圖形、數理實證分析以及經濟學的特有概念去理解,許多經濟變量之間的邏輯性很強。即使是在本科階段的初級微觀經濟學也已經大量的涉及到數學推導和幾何模型的證明,學生對微觀經濟學課程的雖然表現出較大的興趣,但由于數學基礎相對較差,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難,出現了教師難教、學生難懂的尷尬局面。
2微觀經濟學教學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中存在的問題
結合我院在微觀經濟學教學的實踐過程,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2.1教學內容貪大求全,缺乏針對性微觀經濟學內容十分豐富,雖然在我院的教學中安排了72學時,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選擇高鴻業教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作為教材。雖然該教材在不斷再版的過程中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內容體系,網上相關的教學資源十分豐富,堪稱西方經濟學教材的經典。但是,從該書在本院的使用過程中我們發現,該教材案例較少,注重理論體系的全面性和一定的深度,對于本院非經濟類專業且數學基礎不太好的學生而言,理解較為困難,學生課后復習難度較大,習題注重數學推導和相關數學方法的使用,相當一部分學生早早放棄了本課程的學習。
2.2課程考核方法比較片面微觀經濟學課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閉卷考試的形式。試題通常側重基礎理論的理解和識記,名詞解釋、計算題和簡答題所占比重較高,學生運用所學的經濟理論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開放性問題所占比重相對較低。而這恰恰正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所在。在這種考試方式下,成績較高的往往是擅長死記硬背的學生,而善于思考的學生不一定能得高分。
2.3教師缺少必要的實踐機會和經歷,阻礙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應用型本科的微觀經濟學教師,大部分都是從學校畢業后就直接到學校教書,缺乏在企業和社會中運用經濟學知識的具體實踐經驗,教師自身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比較欠缺,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自身概念就比較模糊,因此就更無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3基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微觀經濟學的教學目標
3.1為專業課程和職業課程奠定經濟學基礎微觀經濟學作為經濟和管理類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為我院各專業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和相關職業課程,如運輸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證券投資學等,提供理論基礎,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微觀經濟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將直接決定后續課程的學習效果。教師在課堂講授中,不能對各專業采取相同的教學模式,應結合各專業的特點和后續專業課,有意識地引入專業課程和職業課程中的相關概念、理論和案例,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微觀經濟學和其他相關專業課。
3.2培養運用經濟理論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微觀經濟學的最終目的并不是掌握相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而是在于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思維方法,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對生活中所遇到的現實經濟問題進行分析。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可以針對學生關心的身邊的事或者新聞,運用經濟學的方法進行分析。
4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4.1基于夠用的原則合理選擇教學內容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對微觀經濟學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取舍,盡可能讓學生在有限的學時內掌握與未來工作密切相關的經濟學知識,盡可能減少經濟理論的數學證明過程和對模型的講解,結合案例闡述清楚經濟學模型的理論涵義就可以了。在教材的選擇上盡可能選擇適合非經濟學專業的、數學推導較少、案例較多的教材,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可以組織相關教師針對我院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出創新、注重實踐的微觀經濟學教材。
4.2采取相應措施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微觀經濟學涉及到的知識內容比較多,在我院以青年教師為主的教學隊伍中發現雖然青年教師自身基礎知識較牢固,但缺乏相應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較單一。為解決這一問題,學院鼓勵集體備課,相互取長補短。在此基礎上,應繼續加大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微課、慕課等網絡教學方式,改善教學方法,鼓勵青年教師“走出去”,參加相應的培訓和社會實踐,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4.3豐富微觀經濟學的教學方法要微觀經濟學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及方法。
4.3.1實施案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理論聯系實際,盡可能利用一些貼近日常生活、淺顯易懂的案例和事實,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盡量選取近期發生的、與中國本土經濟貼近的案例,加之大多數學生對經濟和金融有一定的參與程度,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討論中鼓勵學生各抒己見進行討論,使知識得到激發和升華,例如,在介紹機會成本這一概念時,可以從上大學或投資股票的機會成本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4.3.2引導和鼓勵學生將微觀經濟學知識用于社會實踐中學院要求學生利用假期時間開展社會調查,通過社會調查,學生需要對所關心的經濟現象展開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這是將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良好的平臺,需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將微觀經濟學知識用于社會實踐中,如學生在描述一家三代生活水平提高的現象時,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恩格爾系數進行描述,對在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嘗試使用經濟學原理提出相對合理的解決方案。
4.3.3嘗試實驗教學法實驗教學法是在可控實驗環境下,模仿自然科學實驗,針對某一現象或經濟理論,通過控制某些變量、觀察實驗過程及分析實驗結果,以檢驗某些經濟理論來為經濟決策提供依據。比如,在介紹消費者剩余這一概念時,可以設計一次拍賣會或者買賣雙方討價還價的過程,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消費者剩余=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消費者實際支付的價格”這一基本概念。實驗教學法趣味性強,這樣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較直觀、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枯燥的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
4.3.4舉辦專家講座課堂教學之余,學校可以邀請知名的經濟學專家和學者、知名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給學生介紹和分析當前的經濟理論熱點、前沿問題,以及所學理論知識如何運用到實踐中去,以達到開拓視野,激發興趣的目的。例如,目前我國的房地產行業的風險問題以及未來房價可能的走勢,企業如何進行成本的分析和控制問題。
1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的重要性
微觀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及研究方法是財經管理類諸多專業課的基礎。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可以啟發學生對經濟現象進行分析和判斷,并指導他們如何做出理性的經濟決策。微觀經濟學不僅是規范學生學習和運用現代經濟學理論的基礎課程,也是致力于培養學生具有現代經濟思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專業素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主考課,關系到學生考研的成敗。
2二本院校微觀經濟學教學中面臨的困難
2.1學生素質整體下降,學習的主動性不強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普及化背景下二本院校學生的平均素質降低。中學教育中高密度、被動式接受教育的過程使學生們逐漸失去了獨立思考意識,課程學習完全依賴老師講解。過早地文理分科,使學生們沒有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理科生怕文字描述、懼怕記憶基本概念和理論,對經濟常識的了解較少;而多數文科生不具備簡單的數理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2高校對教學不夠重視,教師教學水平相對較弱
二本院校在人才引進方面也越來越看重學歷與科研,引進的幾乎都是來自研究型大學有較強科研能力的博士研究生。這些教師理論知識比較扎實,科研能力較強,但實踐教學經驗和教學能力明顯不足。雖然二本院校重視日常教學管理,但多數留于形式,教師只要完成教學的基本任務,嚴格考勤,保證不出教學事故即可,學校找不到合理的指標體系去衡量和監督教學效果。學校的教學獎勵與職稱評定等也與日常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不掛鉤。在這種體制下,教師既沒有努力鉆研教學的動力也沒有提高教學能力的壓力。
2.3微觀經濟本身的特點
微觀經濟學具有理論性強、教學內容繁多的特點。教師要在短短的課堂時間內講清楚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模型、圖形等理論已經很不容易。微觀經濟學中假設條件太強太多,很多原理只有在嚴格的假定才能存在的,這些條件的假定與現實的經濟世界相差甚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很懷疑理論對實際生活的指導作用,在理解消化模型上有一定難度。
2.4現有教學方法和教學條件
二本院校經濟學課堂中主要采用講授式教學方法授課,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基本上就是教師唱獨角戲,教與學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和溝通,沒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逐年擴招使得各高校師生匹配比例嚴重失調,生均教學資源數量在減少。教師通常一學期要上幾門理論課,每門課的人數又非常多(課堂人數一般在九十人以上),基本上只能采用大班上課,這種條件下不僅教師上課辛苦、課堂紀律很難控制,而且師生討論和互動時間少,教學效果差。
3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對策
3.1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有區別的選擇教學內容
為解決微觀經濟學教學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專業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內容,而不是不顧學生的專業需要一股腦的灌輸全部理論。比如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主要講解一些基本的理論、注重理論對實際生活的指導,使學生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求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模型,并運用模型分析經濟現象;而對于經濟類的學生要求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模型分析和內容更全面,而且要配套各種類型的考題進行學習。對于考研的同學,可以考慮建立一個群,除基本理論之外還要補充一些經濟思想史,讓他們對不同流派的理論體系有個初步認識。
3.2多種教學方法配套使用以提高上課效率
在教學中對概念性的內容教師可舉一些生活中每天會接觸的商品進行解釋,而對于基本原理比如彈性、消費者均衡、生產者均衡等理論需要引導學生運用基本知識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可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從而提高課堂學生的興趣和效率。
3.3改變單一的職稱評審模式,有效激勵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新時代對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為了改變高校教師教學能力不足的狀況,二本院校在職稱評定和教學獎勵的過程中要更多的體現教師日常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教師應轉變思想觀念,把教書育人作為根本,考慮個人發展的同時也要對學生負責,對教育事業負責。
3.4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及其他網絡資源
微觀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及研究方法是財經管理類諸多專業課的基礎。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可以啟發學生對經濟現象進行分析和判斷,并指導他們如何做出理性的經濟決策。微觀經濟學不僅是規范學生學習和運用現代經濟學理論的基礎課程,也是致力于培養學生具有現代經濟思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專業素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主考課,關系到學生考研的成敗。
2二本院校微觀經濟學教學中面臨的困難
2.1學生素質整體下降,學習的主動性不強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普及化背景下二本院校學生的平均素質降低。中學教育中高密度、被動式接受教育的過程使學生們逐漸失去了獨立思考意識,課程學習完全依賴老師講解。過早地文理分科,使學生們沒有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理科生怕文字描述、懼怕記憶基本概念和理論,對經濟常識的了解較少;而多數文科生不具備簡單的數理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2高校對教學不夠重視,教師教學水平相對較弱
二本院校在人才引進方面也越來越看重學歷與科研,引進的幾乎都是來自研究型大學有較強科研能力的博士研究生。這些教師理論知識比較扎實,科研能力較強,但實踐教學經驗和教學能力明顯不足。雖然二本院校重視日常教學管理,但多數留于形式,教師只要完成教學的基本任務,嚴格考勤,保證不出教學事故即可,學校找不到合理的指標體系去衡量和監督教學效果。學校的教學獎勵與職稱評定等也與日常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不掛鉤。在這種體制下,教師既沒有努力鉆研教學的動力也沒有提高教學能力的壓力。
2.3微觀經濟本身的特點
微觀經濟學具有理論性強、教學內容繁多的特點。教師要在短短的課堂時間內講清楚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模型、圖形等理論已經很不容易。微觀經濟學中假設條件太強太多,很多原理只有在嚴格的假定才能存在的,這些條件的假定與現實的經濟世界相差甚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很懷疑理論對實際生活的指導作用,在理解消化模型上有一定難度。
2.4現有教學方法和教學條件
二本院校經濟學課堂中主要采用講授式教學方法授課,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基本上就是教師唱獨角戲,教與學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和溝通,沒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逐年擴招使得各高校師生匹配比例嚴重失調,生均教學資源數量在減少。教師通常一學期要上幾門理論課,每門課的人數又非常多(課堂人數一般在九十人以上),基本上只能采用大班上課,這種條件下不僅教師上課辛苦、課堂紀律很難控制,而且師生討論和互動時間少,教學效果差。
3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對策
3.1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有區別的選擇教學內容
為解決微觀經濟學教學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專業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內容,而不是不顧學生的專業需要一股腦的灌輸全部理論。比如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主要講解一些基本的理論、注重理論對實際生活的指導,使學生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求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模型,并運用模型分析經濟現象;而對于經濟類的學生要求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模型分析和內容更全面,而且要配套各種類型的考題進行學習。對于考研的同學,可以考慮建立一個群,除基本理論之外還要補充一些經濟思想史,讓他們對不同流派的理論體系有個初步認識。
3.2多種教學方法配套使用以提高上課效率
在教學中對概念性的內容教師可舉一些生活中每天會接觸的商品進行解釋,而對于基本原理比如彈性、消費者均衡、生產者均衡等理論需要引導學生運用基本知識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可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從而提高課堂學生的興趣和效率。
3.3改變單一的職稱評審模式,有效激勵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新時代對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為了改變高校教師教學能力不足的狀況,二本院校在職稱評定和教學獎勵的過程中要更多的體現教師日常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教師應轉變思想觀念,把教書育人作為根本,考慮個人發展的同時也要對學生負責,對教育事業負責。
3.4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及其他網絡資源
微觀經濟學內容多,原理、圖形、理論模型復雜,加之大部分學生數學基礎不好,教師要想在有限的課堂完成教學任務,必須要借助多媒體設備。此外教師也應利用網絡資源為教學服務,比如在網上尋找最新案例讓學生分析,利用網絡給學生布置作業,并在網上批改作業等都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對于難掌握的模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傳輸給學生推導過程,指導學生課外學習。
3.5注重對學生的理論運用能力考察
二本學校為提高課程的過關率,對教學的考核通常是期末考試成績與平時成績按一定比例折算期評成績。平時成績的評定主要是依據學生有沒有到課、有沒有按時完成作業及上課有沒有違紀,這種考核方式過于形式化,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經常出現學生為了撈到平時成績,人在心不在,作業自己不做抄襲別人的,甚至還有請人代課和作業交差的情況。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投入理論的學習,應該通過理論運用能力的考察來評定其平時成績。
【經濟學博士論文參考文獻】
二、影響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效果的因素
與微觀經濟學傳統的講授方式相比,案例教學的難度很大。從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的實踐來看,其教學效果會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一)案例的質量
案例的質量是保證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一個高質量的案例應具備以下特點:
1.案例內容應貼近現實生活。一個能激起學生探宄問題的興趣與熱情的案例是案例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礎。因此微觀經濟學課堂中選用的案例最好能夠緊扣時代脈搏,案例涉及的內容最好是社會生活中近期發生的重大事件,這樣才能激起學生探討案例的熱情和興趣。比如在講授資源稀缺性時,許多老師直接使用教科書上“大炮”與“黃油”的案例,“大炮”與“黃油”這兩種商品離我們學生的生活較遠,學生對這兩種商品很陌生,這種案例無法調動學生分析案例和研宄案例的興趣。又比如,在講授“機會成本”這一概念時,可以結合當前社會“出國留學熱”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習的機會成本的概念分析當前出國留學的機會成本。這樣的案例貼近學生的生活,具有時效性,能夠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通過這個案例的分析不僅幫助學生鞏固了機會成本的概念,而且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當人生面臨選擇時應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考察,才能做出明智選擇的道理,從而改善了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
2.案例內容應具備問題性。要取得良好的案例教學效果所選用的案例本身要隱含著問題。問題是學生思維的起點。這里的問題可以由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當不能脫離案例。教師設計的問題常有兩類:一類是結構良好的問題,也就是有求解方法,有統一的正確答案的問題;另一類是劣構問題,也就是有多個解決方案,需要學生表達個人觀點的問題。微觀經濟學案例設計的問題不僅要有結構良好的問題,更需要有劣構問題。劣構問題具有開放性和挑戰性。學生能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進行探宄辯論,從而從多個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確保案例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設計的問題均為結構良好的問題,自然無法形成激烈的討論場面,討論時也有可能出現冷面,從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自主參與的程度
與傳統的教授法相比,案例教學以學生的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為前提。再好的案例教學活動,如果學生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就不可能在教學中有所收獲。學生自主參與的程度是案例教學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微觀經濟學的案例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參與程度實際上很低,在課堂的集中討論中,部分同學始終不發言或者隨便發言,積極主動參與其中的總是那部分相對固定的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有些同學也是無所事事,只是觀望與等待,從案例研讀到分析到總結與陳述觀點常由小組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學生完成,存在嚴重的搭便車現象。學生參與程度如此之低,嚴重影響到案例教學效果。
(三)教師的能力與責任心
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模式所提倡的現實性、互動性和開放性要求任課教師具備相當的能力和責任心。同時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既能夠時刻關注社會現實的經濟問題,掌握最新的經濟學動態,又能夠了解學生日常生活所思所想,具備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需要進行量體裁衣地整理案例的能力;要求教師能夠研宄透教材中的理論、原理,具備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既能及時分析和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又能夠對學生的分析方法和結論進行客觀、科學的判斷,這樣才能流暢地駕馭課堂。由此可見,要活的案例教學的成功,教師必須做大量的工作,付出幾倍于傳統教學的精力。因此教師的能力和責任心是影響案例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提高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鼓勵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編寫微觀經濟學案例集
我們的師資隊伍中有的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多年的教學中積累了大量的深受學生喜歡的案例;有些教師具有企業的實踐經驗,而且承擔了相關的課題,對問題的分析很深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運用集體的智慧來編寫案例集。來自教師的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的案例不僅能夠快速地激起學生探宄案例的興趣而且為制定有效的案例教學方案奠定了基礎。因為教師熟悉案例的背景,能夠有效地引導案例的討論,能夠自信地對學生的討論進行評價,更能夠由淺入深地進行案例的總結。
(二)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實踐中要選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
根據案例本身和課堂教學要實現的目標,靈活采用案例穿插、集中討論和分組討論的組織形式,不斷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提高案例教學的效果。對于蘊含了單個概念的案例可以采用穿插式加深學生對單個概念的理解;對于與單個經濟學原理密切結合的案例,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不僅掌握相關的原理,而且能應用原理去解決實際問題,通常采用課堂集中討論的形式。在經濟學原理講授之前由教師引入相關的案例,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進而由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結合案例本身總結出其中的重要的原理。對于涉及到眾多章節內容的綜合性案例,則采取課堂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通常將學生分為若干組,要求各小組成員人人參與,團結合作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參加相關的討論,了解討論的全貌,引導討論的進程,然后又各小組的代表陳述評論結果,最后由教師總結各小組代表的觀點并進行評價,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三)微觀經濟學成績的評定方式和考試內容應進行改革
1.微觀經濟學內容多,難度大
微觀經濟學需要學生學習和掌握的內容和知識點較多,許多概念和術語比較抽象和晦澀,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本科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學習熱情不高。在學習消費者理論的核心概念效用時,一部分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效用本身實質上是主觀心理分析,無法數量化,因而不能簡單通過數量進行比較,而消費理論又要計算比較效用程度大小,從而推導出消費規律和特征,在這一點上學生感到難于理解和分析。在整個微觀內容體系中,這樣的抽象概念還有很多,諸如均衡分析、邊際分析等經濟學中經常使用的分析工具和專業術語,學生理解起來也存在一定的難度,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往往認為微觀經濟學不好學也學不好,進而不愿意學,久而久之就產生了無法令人滿意的學習效果。
2.學生學習熱情不高,輕視微觀經濟學的學習
雖然微觀經濟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但一些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不高,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輕視微觀經濟學的學習。微觀經濟學本身理論性較強,一些理論觀點、基本概念和分析過程又比較抽象難懂,使學生對這一理論不夠重視,認為其只是抽象的語言描述,缺乏實用性,與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學習關系不大,對其就業沒有直接的幫助。這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時間投入,使得學生消極對待微觀經濟學的學習,導致學生上課出勤率低,缺乏學習興趣,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講,只是應付考試,學習效果差。
3.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
微觀經濟學一般在大一和大二開設,很多新生的思維方法和學習習慣還停留在高中時代,不會自我學習和主動學習,往往只是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很多學生課前不預習,上課不思考,課后也不及時復習和總結,整個學習過程不努力,表現為被動地聽課和學習,更不會進一步閱讀經濟類相關書籍和進行課外拓展。
4.教師缺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
目前,高校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經常是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很難主動學習,不能拓寬知識面,更不能開展創新性學習。盡管多媒體教學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廣為采用,改進了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但在授課過程中部分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此外,部分教師備課不充分,授課形式和手段單一,缺乏創新性,教師講課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二、提高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建議
1.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吸引學生聽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適宜的教學方法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從多角度強化知識的傳授和講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第一,大量運用案例教學。案例教學的優點在于將理論聯系實際,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案例的選取和使用要注重現實性和相關性,避免空洞化,盡量選取社會生活及日常生活中與課程主要內容緊密相關的案例,特別是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實際給出案例,從而有效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增強理論現實性和應用性。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不能過多進行講解,而應主要由學生就案例分析內容、闡述觀點或提出問題,也可組織學生結合案例進行分組討論,要注重運用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第二,善于啟發教學。啟發教學可有效吸引學生聽課,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程度和學習興趣,因而要重視運用這一教學方法。在啟發式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要側重引導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啟發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列舉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象,然后引導和啟發學生就經濟現象分析其中所表現出的經濟理論和規律,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經濟學思維習慣,體會到經濟理論的重要性,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
第三,重視課堂考核,考核方式多樣。課堂隨機考核在教學過程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要重視課堂考核,并運用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可以通過課堂發言、小組討論、課堂辯論等形式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可以督促學生注重平時的學習和訓練,而不僅僅是在考試的前幾天突擊復習,使學生能牢牢掌握這門課程的主要內容體系和基本知識點。
第四,將傳統板書授課方法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法結合使用,不可偏廢一方。傳統板書授課方式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方式各有優缺點,要將二者的優點結合起來用于課堂教學活動。現代多媒體方法可以展示更多的教學內容和信息,特別適合進行案例教學和討論教學,但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使用多媒體,特別是不能流于多媒體表現形式而忽視內容講授。
2.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加強重難點和基礎知識的講授
微觀經濟學內容涵蓋面較廣,涉及知識點較多,加之教學時間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取舍,因此要重新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
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培養目標定位是培養專業基礎扎實、知識結構合理、創新實踐能力較強、潛心服務基層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高素質的會計類專業人才則需要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高端培養。在課程知識傳授過程中,注重采用探索促進學生發展的多種評價方式,考試評價的作用是有組織地提供調節教學活動所需要的信息的過程。分析會計類專業學生在微觀經濟學課程中實施動態評價考試的效果,是實踐性強的課程講授急需教學改革的創新方式,能滿足專業的實習實訓與教學研究能力培養的需求。同時近五年,我校先后組織人員到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等十余家省內外高校、深圳中聯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大型公司進行專業考察學習和走訪調查,邀請邵陽市財政局、審計局、稅務局以及部分大中型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召開兩次考試評價方案專家座談會,針對會計類專業學生的特點提出了優化動態考試評價方式的改進途徑,達到會計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微觀經濟學是會計類專業的學科基礎課,包含了政治經濟學、會計學、西方經濟學和高等數學等各方面的基礎知識。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評價仍主要采用考勤10%、作業10%、課堂提問10%、期末成績70%,實質上是將期末卷面總分作為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總評分情況,評分結果過于靜態和片面。然而,微觀經濟學課程是運用相應的經濟學理論知識解釋當前的政治社會文化現象的應用性極強的課程,若仍采取過往的靜態評價方式,將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理論基礎和研究現狀
動態評價過程中,教師通過與學生上課,了解學生的動態認知過程和隨時的認知變化,進行適當干預和互動,推動學生進步。Lantolf&Poehner認為,動態評價模式可分為干預式模式和互動式模式(2004)。動態評價在心理學、中小學教育、高等外語教育等領域研究碩果累累,彭湃,周蘭蘭(2016)發現學生反饋和自我評價是研究最多的主題,其次是評價方法以及教育測量等主題,而且更多聚焦于微觀教學過程中。在經濟管理類教學評價大多集中在實驗教學中。張夏(2016)通過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和同行評價達到經管類實驗教學互動、師生互動的目的,而對于微觀會計類理論課程教學研究并不多。有鑒于此,本研究嘗試建構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評價模式,對該課程過程性動態評價設計方案、設計方式進行探討和應用。
三、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評價模式建構
本經濟學博士論文針對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會計類學生的特點,在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以動態評價為理論指導,通過建立“課程學習檔案袋”,運用按照預先準備的案例教學設計的干預式模式,同時課程設計和答辯的互動式模式,教師評價學生,學生互評、學生自評和教師的三位評價的全方位評價,建構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評價模式,以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一)建立課程學習檔案
課程學習檔案記錄的是學生的基本信息和該課程的每次課的學習情況,包括課前學習、課堂學習、課后評價,以及這門課的課程評價、自我反思。另外一方面,也記錄著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干預和課程反思等。
(二)干預式模式———案例教學設計
干預式教學模式可運用案例教學的方式進行。一般操作程序是:“教師課前選編典型案例→學生自主解讀案例→師生就案例進行課堂討論→教師總結理論提升→學生交流推廣”的思路展開研究。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案例,教學全過程師生應該是全程參與的。案例教學的優點是一箭雙雕的,不僅滿足了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各方面的應用能力。但是案例教學中的“案例”是需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理解能力和課堂大綱共同決定的,需要將這三個因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教學案例置于為教學目的服務作用,若應用不當,案例教學就會像“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三)互動式模式———課程設計和答辯
互動式動態評價模式強調學習是教師、學生和學習任務三者之間不斷相互影響的過程;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內容有意圖的安排和設計相關知識點,適度放開教學范圍,喚起學習者的求真意識和追求知識的想法,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進行多方面的評價和指導,最終實現學生學習潛能的評價,使學生在獲得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獲得專業能力,擁有人文、科學和專業素質。
(四)全方位評價
(1)教師評價學生。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評價過程中運用干預式模式時,每章節的主要知識點,教師在網絡社交平臺通過在線測試的形式或在上課的時候通過課堂測試和課后作業的方式,了解該課程的運用情況和學習效果。運用互動式模式評價時候,適度給學生設置積分獎勵,鍛煉學生的各方面的應用能力。(2)學生互評。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評價過程中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將一個班分成若干3人左右的小組,小組之間的合作與互相學習是以學習任務為主題開展的。以PPT或WORD的方式向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答辯。在這些課前討論和課堂答辯的過程中,學生不再僅僅是學生,更是合作伙伴。學生在伙伴式互動學習中內化知識結構的同時可以進行打分。學生合作撰寫課程論文或PPT答辯是打分的主要依據,學生在與其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注重各類專業知識的積累、專注相關知識,同時培養自己團隊合作的精神。(3)學生自評。從學生的角度結合制度建設、學習內容及課程收獲等多個因素進行調查問卷,設計評價教學效果的指標,培養學生反思學習的能力和自學的意識。學生自評過高或過低都將引起師生的重視。(4)教師的三位評價。在嚴格執行學校教學質量監控的各種規章制度基礎上,學校堅持“評教”、“評學”與“評管”“三位一體”的工作方針,建立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在學校領導和督導聽課查課的同時,學院領導聽課、教師同行評教、學生網上評教已經實現了常態化,學校每年公布評教結果,加強課程主講教師的被評價效果。
四、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評價模式應用
(一)每個學生建立課程學習檔案
作者選取了本校會計學院17級會計1班和會計2班共計99人,運用了動態評價法作為動態評估的推行對象。17級會計3班和4班作為參照組,仍采取過往的考試評價方法。本校教師讓實驗班學生登記好課程學習檔案的基礎資料,并讓學委統一匯總。在參照組仍讓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結果表明,建立了課程學習檔案組的班級學習效果更佳,師生互動效果更好。
(二)采用案例教學方式加強干預式模式
由于本校是武陵山片區的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生源質量以及學校品牌效應較東部地區和省會城市高校較低,學生理解力不強,干預式模式的應用要注重不要設置的太復雜深奧,因此,在講授第三章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概念和應用這一節時,課前選取了與學生日常生活相互融通的“請客吃飯”案例教學,讓干預式評價更接“地氣”,學生更容易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師要求學生對該案例進行衍生和拓展,上課時該小節的內容是由一名學生講授,5名學生代表進行點評,使得學生明白了效用的不同計量方式和方法,若講課學生講的不夠好,則要求其他的學生進行補充和解釋。最后,教師對學生自己講授的內容和方式進行打分,明確學生的不足和優點,并將學生自評的部分計入到個人課程學習檔案。
(三)采用課程設計和答辯加強互動式模式
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習情境進行課程設計和答辯。在講授第二章供應和需求理論時,課前在社交平臺上組織學生明白該章節的知識結構圖,因為該章節比較特殊,屬于學生過往已經學過的內容和知識,因此,在具體問題的探討和理解時,就會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在講授第九章市場失靈的時候,該章節的內容從未講過的陌生章節,有些學生由于理解力較差或個人原因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不太明白,因此就會針對性的先鼓勵成績優異的學生和表現一般的學生組成項目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探索感興趣的微觀經濟學的專題,主動查閱資料和搜索信息撰寫課程論文和進行答辯。答辯的時候,每個人就自己各自所作的工作和內容進行闡述,教師將根據答辯內容計入到個人課程學習檔案。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評價評分準則現在調整為考勤10%、作業10%、課堂提問10%、課程設計40%,期末考試30%。
(四)扎實推進全過程評價,教學評價全覆蓋
在學校質量監控處的統一領導下,學校建立學校督導、二級學院督導、教研室三級教學督查制度。會計學院建立了由教學副院長牽頭、各專業教研室主任、實驗室主任、教務秘書、學管秘書、教師代表組成的教學質量保障工作小組,對教學中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保證制度的順利執行。會計學院對教案、教學文件、課程PPT、學生課程檔案進行檢查。在學校領導和督導聽課查課的同時,會計學院領導聽課、教師同行評教、學生網上評教,作者講授的微觀經濟學公布評教結果時,評教等級達到優秀,學生對動態評價方式反應較好。
【經濟學博士論文參考文獻】
2雙語教學在中外合作辦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
雙語教學即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需要同時使用兩種語言進行教學。根據雙語教學過程中母語(即漢語)和外語(通常為英語)的使用比例大小,可以將雙語教學分為三種方式:即維持式、過渡式和沉浸式。(1)維持式。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學的大部分過程使用中文來進行,對于課程涉及的一些專業術語則進行英語注解和說明。這種方式是雙語教學的最初級階段,即中文講授加英語注解,它對教師的英語水平要求相對較低。(2)過渡式。過渡式是從維持式向沉浸式的過渡階段。在這種教學方式中,英文的使用比例相對較大。課程的教材、板書、作業等一般使用英語,課堂講解則根據需要交叉使用中英文。這種方式的雙語教學對教師的要求較高,要求教師同時熟悉國內國外兩種教學方式,能夠熟練使用中英文兩種語言。(3)沉浸式。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從授課、討論、作業到考試全部使用英語,只在講授個別重難點時才用中文。沉浸式對教師的中文要求較低,一般外教都能夠勝任。在合作辦學的雙語教學中具體采用上述哪種教學方式取決于課程性質、難度及學習目標。以“微觀經濟學”為例,該門課程屬于專業基礎課,理論性強,學習難度較大。該門課程雙語教學的目標有兩個:一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微觀經濟原理,并學會用所學知識分析現實經濟問題;二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聽說能力,逐步適應用英語進行專業討論。根據這門課程的性質及目標“,微觀經濟學”的雙語教學實踐應該按照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合理選擇教學方式。具體來說,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中,可以按照課程內容的難易分別使用上述三種雙語教學方式,具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維持式,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對于“微觀經濟學”來說,該門課程的前兩章分別是引論和供給需求原理,屬于微觀經濟學的概述和入門知識。這部分內容主要用中文講授,有助于學生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結構框架和基本問題,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在用中文講解的同時對于基本概念和術語進行英語注解,可以為后面兩個階段的雙語教學打下基礎。第二階段:過渡式,中英文并用,逐步提高英文使用比例,降低中文比例。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根據內容的難易,在講授、板書、課堂討論及課后作業中中英兩種語言并用。具體來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課程重難點內容使用中文講授,圖表、案例等其他內容可以盡量使用英語講授。這樣安排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又可以逐步讓學生適應英文授課環境。“微觀經濟學”的效用論、生產論、成本論、市場理論、生產要素理論、一般均衡理論等可以采用這種方式。這一階段的教學要注意既要講授課本知識,又要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簡單的課堂討論。第三階段:沉浸式,英文為主,中文為輔。通過前兩個階段的鋪墊,這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課堂講授、板書、課堂討論、作業幾乎全部使用英語,只在個別難點部分輔以中文講授。這個階段的目的是訓練學生聽懂英文授課,并逐漸能夠用英語討論及答題,最終目標是適應全英文的學習環境。在“微觀經濟學”中最后一章“市場失靈和政府政策”可以采用這種教學方式。這一章是前面所學理論的運用,內容相對簡單,討論性話題較多。另外,這部分內容與現實經濟生活聯系密切,學生容易理解,也便于參與各種討論。在這一章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多組織學生用英語進行課堂討論,鍛煉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3“微觀經濟學”雙語教學的教材選擇
目前,國內使用的“微觀經濟學”教材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英文原版教材或中譯本,另一類是國內學者編寫的教材。這兩類教材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原版教材或中譯本通常行文流暢、語言生動活潑、注重理論的運用、實例較多,缺點是教材內容較多,篇幅太大,價格昂貴,實例與國內經濟脫節。國內學者編寫的“微觀經濟學”教材相對來說,篇幅適當、結構嚴謹、語言簡練,也包含一定的實例。缺點是語言太抽象、內容較難、案例較少。“微觀經濟學”雙語課程可以根據教學目的和學生的學習基礎選擇一本中文教材,同時選用一本英文原版教材作為參考書。如中文教材可以選擇國內知名度較高的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同時以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英文版教材作為主要參考書。在雙語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階段,有側重地運用教材和參考書。在維持式和過渡式階段,以中文教材為主,在沉浸式階段,以英文參考書為主。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又可以通過對國外經典教材的閱讀,了解國外教材的行文風格,更好地適應國外的學習。
二、理論基礎和研究現狀
動態評價過程中,教師通過與學生上課,了解學生的動態認知過程和隨時的認知變化,進行適當干預和互動,推動學生進步。Lantolf&Poehner認為,動態評價模式可分為干預式模式和互動式模式(2004)。動態評價在心理學、中小學教育、高等外語教育等領域研究碩果累累,彭湃,周蘭蘭(2016)發現學生反饋和自我評價是研究最多的主題,其次是評價方法以及教育測量等主題,而且更多聚焦于微觀教學過程中。在經濟管理類教學評價大多集中在實驗教學中。張夏(2016)通過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和同行評價達到經管類實驗教學互動、師生互動的目的,而對于微觀會計類理論課程教學研究并不多。有鑒于此,本研究嘗試建構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評價模式,對該課程過程性動態評價設計方案、設計方式進行探討和應用。
三、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評價模式建構
本文針對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會計類學生的特點,在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以動態評價為理論指導,通過建立“課程學習檔案袋”,運用按照預先準備的案例教學設計的干預式模式,同時課程設計和答辯的互動式模式,教師評價學生,學生互評、學生自評和教師的三位評價的全方位評價,建構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評價模式,以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一)建立課程學習檔案
課程學習檔案記錄的是學生的基本信息和該課程的每次課的學習情況,包括課前學習、課堂學習、課后評價,以及這門課的課程評價、自我反思。另外一方面,也記錄著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干預和課程反思等。
(二)干預式模式———案例教學設計
干預式教學模式可運用案例教學的方式進行。一般操作程序是:“教師課前選編典型案例學生自主解讀案例師生就案例進行課堂討論教師總結理論提升學生交流推廣”的思路展開研究。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案例,教學全過程師生應該是全程參與的。案例教學的優點是一箭雙雕的,不僅滿足了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各方面的應用能力。但是案例教學中的“案例”是需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理解能力和課堂大綱共同決定的,需要將這三個因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教學案例置于為教學目的服務作用,若應用不當,案例教學就會像“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三)互動式模式———課程設計和答辯
互動式動態評價模式強調學習是教師、學生和學習任務三者之間不斷相互影響的過程;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內容有意圖的安排和設計相關知識點,適度放開教學范圍,喚起學習者的求真意識和追求知識的想法,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進行多方面的評價和指導,最終實現學生學習潛能的評價,使學生在獲得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獲得專業能力,擁有人文、科學和專業素質。
(四)全方位評價
(1)教師評價學生。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評價過程中運用干預式模式時,每章節的主要知識點,教師在網絡社交平臺通過在線測試的形式或在上課的時候通過課堂測試和課后作業的方式,了解該課程的運用情況和學習效果。運用互動式模式評價時候,適度給學生設置積分獎勵,鍛煉學生的各方面的應用能力。(2)學生互評。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評價過程中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將一個班分成若干3人左右的小組,小組之間的合作與互相學習是以學習任務為主題開展的。以PPT或WORD的方式向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答辯。在這些課前討論和課堂答辯的過程中,學生不再僅僅是學生,更是合作伙伴。學生在伙伴式互動學習中內化知識結構的同時可以進行打分。學生合作撰寫課程論文或PPT答辯是打分的主要依據,學生在與其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注重各類專業知識的積累、專注相關知識,同時培養自己團隊合作的精神。(3)學生自評。從學生的角度結合制度建設、學習內容及課程收獲等多個因素進行調查問卷,設計評價教學效果的指標,培養學生反思學習的能力和自學的意識。學生自評過高或過低都將引起師生的重視。(4)教師的三位評價。在嚴格執行學校教學質量監控的各種規章制度基礎上,學校堅持“評教”、“評學”與“評管”“三位一體”的工作方針,建立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在學校領導和督導聽課查課的同時,學院領導聽課、教師同行評教、學生網上評教已經實現了常態化,學校每年公布評教結果,加強課程主講教師的被評價效果。
四、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評價模式應用
(一)每個學生建立課程學習檔案
作者選取了本校會計學院17級會計1班和會計2班共計99人,運用了動態評價法作為動態評估的推行對象。17級會計3班和4班作為參照組,仍采取過往的考試評價方法。本校教師讓實驗班學生登記好課程學習檔案的基礎資料,并讓學委統一匯總。在參照組仍讓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結果表明,建立了課程學習檔案組的班級學習效果更佳,師生互動效果更好。
(二)采用案例教學方式加強干預式模式
由于本校是武陵山片區的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生源質量以及學校品牌效應較東部地區和省會城市高校較低,學生理解力不強,干預式模式的應用要注重不要設置的太復雜深奧,因此,在講授第三章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概念和應用這一節時,課前選取了與學生日常生活相互融通的“請客吃飯”案例教學,讓干預式評價更接“地氣”,學生更容易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師要求學生對該案例進行衍生和拓展,上課時該小節的內容是由一名學生講授,5名學生代表進行點評,使得學生明白了效用的不同計量方式和方法,若講課學生講的不夠好,則要求其他的學生進行補充和解釋。最后,教師對學生自己講授的內容和方式進行打分,明確學生的不足和優點,并將學生自評的部分計入到個人課程學習檔案。
(三)采用課程設計和答辯加強互動式模式
《微觀經濟學》已經成為民辦高等院校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在筆者所在的學校,經濟系和管理系每年有1000多名學生要學習這門課程。這門課程對于學生掌握現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市場經濟運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作為專業基礎課,對于學生今后學習國際貿易原理、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等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學生只有打好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才有可能學習好這些專業課。但是,由于微觀經濟學本身的一些特性,比如在微觀經濟學中利用了大量的圖形和數學工具來分析問題,許多經濟變量之間具有相當強的邏輯關系,而對于民辦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這些內容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困難。在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明顯的問題,教師難教,學生對很多問題的理解也浮于表面,很難深入理解相關的知識點,更遑論用學過的理論解釋生活中的經濟現象了,這樣反倒使得微觀經濟學失去了本來的教學目的,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如何教好這門課,如何使得學生對這門課程感興趣,既保留微觀經濟學原本的特色和學科體系,又能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值得每個經濟學教師思考的問題。
1 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合適的教材
民辦本科院校作為一個新興的高校層次,開始的時間并不長,因此,在很多課程教材的選擇上都還是沿用母體學校的教材。比如,筆者學校的微觀經濟學教材一直使用的是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該教材不論從內容上還是體例上在國內的微觀經濟學教材上都是上乘之作。但是對于三本院校的學生來說,該教材內容非常繁雜,內容也比較深,體系嚴密,邏輯性太強,除一小部分學生外,大部分學生難以適應。同時,由于生源的差異,導致課堂教學中,學生理解程度相差很多,給老師教學也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最近幾年市面上的標明針對民辦本科院校的微觀經濟學教材逐年增加起來,但是水平也參差不齊,基本內容沒有太大差別,缺乏特色和針對性。而國外的教材,如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相對于國內的教材來說,趣味性強,難度也不大,但是,相對來說邏輯比較分散,也不完全適合中國學生的特點。因此,編寫適合學生的教材對于提高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十分必要。
1.2 學生缺乏經濟學思維方法的訓練
筆者所在的高校,在江蘇省內歷年高考招生中,其錄取分數在獨立學院中始終名列前茅。但是,就學生本身而言,多年的應試教育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在課堂中更希望老師提供結果,然后記住結果,為應試做準備,從而失去了經濟學教學本身的邏輯性的培養和訓練。同時,如果教師推導了各種模型的分析過程,由于在這個過程中使用了一些數學分析方法,對于一些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講,又往往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對微觀經濟學的學習產生厭倦甚至厭惡的情緒,大大影響了學習效果。
1.3 缺乏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環境
微觀經濟學的教材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圖形和模型,和學生的現實生活距離較遠。同時,由于學生缺乏現實的生活經驗和生產經驗,從而導致學生很難理解生產論和成本論的相關內容。而我們的教材中的很多案例都是以西方國家的生產實踐為基礎的,大多描述的是西方國家的經濟生活,缺乏根據我國經濟發展、改革中出現的現實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實例。當這些例子中提到的現象和我們國家的經濟現象有所出入的時候,學生就很難理解這其中的差別,也很難理解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前提假設,甚至會對理論的正確性產生懷疑。
1.4 教學條件有限,無法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民辦本科院校由于師資力量有限,一個教學班一般都有100多個學生,從而導致教師對于課堂內容控制力有限,很難組織起規范的案例討論,教師也很難掌握所有同學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效果。另外,由于母體學校的特色,在筆者所在的學校存在著嚴重的重視工科實踐基地建設,忽視經管類實踐基地建設的問題,學校實踐教學條件有限,缺乏具有經管特色的實踐教學基地,從而導致學生只是在課本中學習,而很難具有實踐的機會。
2 改進微觀經濟學教學方法的建議
2.1 嘗試編寫切合學生實際的教材
編寫一本適合本校學生的《微觀經濟學》教材對于改善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關于教材編寫的方向,可以以現在使用的《微觀經濟學》教材為藍本,刪掉一些對于三本院校學生而言難度較大的內容,從而避免了內容的繁雜性而導致的學生的畏難情緒。例如,可以保留從供求入手,彈性的分析,效用論、生產論和成本論,市場結構理論和要素理論。而對于一般均衡、福利經濟學等相關內容可以合并成一章,簡要介紹,只要學生把握基本內容即可。從大的框架下可以增加相關的教學案例,如每個章節前面增加導入案例,引導學生思考。每章結束后,添加一兩個案例或相關的事件,引導學生用本章學過的內容來解決這些問題。每一章的內容中,大部分知識點應配有相應的簡單案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每章結束后,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并配合相應的題目加以鞏固。
2.2 實施互動式教學
相比于一本、二本學生而言,三本的學生雖然學習基礎較弱,但是,學生相對比較活躍,動手能力也比較強,一旦激發起他們的興趣,他們是有能力配合教師完成教學過程的。
2.2.1 適當分組
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組,一個班100多個人,教師很難顧及到所有的學生。教師可以把10個左右的學生分成一組,每一組設一個組長,上課時候要求同一小組的同學坐在一起,組長也可以輪流,這樣,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就會變得順暢許多。
2.2.2 把互動教學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
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在于互動式教學的設計,把互動式教學方法滲透到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作業的布置中等各個教學環節。
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把相關的案例提前發給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要求各個小組按照案例內容回答相關問題。在課堂上,按照學生對案例的理解以及對于問題的回答,給各個小組相應的分數,建立起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案例的選取,教師應該盡量選擇當下的熱點問題,因此,教師應當經常更新案例庫,保持案例的新鮮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考慮一例到底,用一個案例講述相關的知識點,這樣教師也不需要把每個知識點涉及的新的案例講述一遍,節省了教學時間,學生也對案例的印象更加深刻。另外,也可以采用短小精悍的案例來說明相關問題。如講授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時,書上吃饅頭的案例對于南方的學生來講其實并不合適,因為他們很少吃饅頭。可以用體育課后喝飲料來說明,剛開始時候喝一口都覺得很解渴,當一瓶飲料快喝完的時候,再喝一瓶就沒什么感覺了。再比如,在講授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的時候,可以舉交換商品的例子,實踐表明,學生聽了以后,直觀感受很強,對知識點的印象也很深刻。在每一章結束或者某一小節結束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相應的社會調查,這種社會調查可以是實地的調查,比如了解本校學生對某種產品的需求,考察影響因素,每一種因素如何影響了需求。也可以是查找相關的數據資料,例如,哪些因素影響了住房市場的價格?如收入因素可以查找相關的統計資料,用地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示,引導學生使用統計數據庫,使用統計工具。從互動教學的形式來看,教師可以采取分組討論,學生獨立演講,課堂辯論等形式,從而達到豐富課堂教學的目的。當然,前提是教師要提前布置好規則,做好設計。
2.3 優化考核方式
2.3.1 強化平時分的統計
筆者所在學校,幾乎所有課程都是用三七開的分值比重,即平時成績占30%,卷面成績占70%。但是在考核過程中,絕大多數老師的平時分數給的都十分隨意,學生分數較低,就把平時分提高一點,這導致了很多學生認為,只要平時不逃課,或者幾乎不逃課,老師就會把平時分都給滿,從而產生了一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混平時分的學生。這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影響了教學效果。
針對這種現象,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嚴肅平時分的計算方式,比如教師要對學生充分熟悉,這種熟悉建立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觀察和關注上。每一次課堂討論都把平時分公布出來,獎懲要嚴明,考試前公布所有同學的平時分數,增加透明度,從而避免學生渾水摸魚現象的產生。
2.3.2 對試卷形式進行調整
根據各自教學中的具體情況設計題型。傳統的考試中往往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而忽視用基本原理解釋經濟現象,忽視基本原理的應用。筆者認為,在試卷的設計中應該提高應用部分的比重,適當降低計算的部分。微觀經濟學最核心的不是要學生算,而是要學生掌握經濟學的思想和靈魂以及應用。
3 小結
獨立本科學校的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在微觀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應該針對這些學生的特點,設計相應的實踐與互動環節,編寫具有針對性的教材,調整考核方式,從而達到提高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 呂文慧.淺論微觀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改革[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7(1): 117~120.
一、工商管理類專業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特點與學生需求
1、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特點
從微觀經濟學課程本質來看,其是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核心課程,涉及到的知識點與知識面都很多,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相對較多。目前我國高校中幾乎所有與財經和管理相關的專業都開設了這一課程,而這一課程也使學生對本專業相關知識的學習起到一種鋪墊和推進作用。因此對于高校教師來說,提高教師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對課程內容知識的理解與吸收成為非常重要的問題。微觀經濟學的產生幾乎可以說是伴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從理論體系上看其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微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圍繞價格理論展開,在具體的研究對象上主要為消費者和單個的生產者,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一學科由消費者、生產者、分配等相關理論構成。而從現代微觀經濟學發展來看,其發展出許多經濟學派和經濟理論,這些理論有的互相聯系,有的卻互相對立。因此在教學過程對不同學派的基本理論,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有意識的進行不同的鑒別與分析,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從具體的教學特點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目前高校中的微觀經濟學教學較為開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鑒別分析,取長補短。其次是微觀經濟中的很多理論都是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下產生的,即產生的歷史背景有所區別。而目前很多教材都在理論背景闡述上較為欠缺,有時會使學生對于理論的理解產生很大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介紹不同理論產生的背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和探究。除此之外,現代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還有很多方面是需要我們所注意到的,在后文中筆者將一一闡述。
2、學生學習需求
大部分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的求職意向都主要為企業管理者、職業經理人等,因此學生專業素質的高低對他們尋求工作以及在工作中的實踐都會起到很大作用。
從學生素質來看,由于很多高校的工商管理類專業會招很多文科生,這部分學生在人文素養上基本沒有問題,很多學生的問題都出現在數學學習上。而微觀經濟學課程中數學是基礎性的學科,因此學生在學習需求上不僅需要掌握學科理論知識,同時也需要掌握經濟學專有的數學基礎知識。其次,對于很多學生來說,上課時往往會認真聽講,但在課后不會復習。高校的教師授課模式與傳統中學授課模式存在很大問題,因此學生的預習與復習需求往往難以滿足,這也成為高校授課模式改革急需解決的問題。而微課教學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引進后,就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在學習需求方面的很多問題。
二、微課相關內容分析
1、微課的基本概念
微課從字面意思看就是微小的課,即微型課程,最初由美國的學者在2008年提出,在此之前已經有一些美國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微型課程的相關理念,但微課的最終理論體系成熟在2008年。根據美國的微型課程理念,微型課程就是在聯系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將教學內容的核心提煉總結,將教學過程上傳到網絡之上,幫助學習者構建一個網絡學習平臺,讓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掌握課程內容的核心部分,在適當情況下,教師可以在一旁給予相應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以及對知識的理解。而在社會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微課不僅僅可以在課堂中應用,甚至可以通過不同的移動終端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上傳播,便于學習者的重復學習。
2、微課的基本特征
微課是微型課程的簡稱,因此其就具有微型的特點,即教學時間段,內容短小精悍。從我國現代教育模式結構來看,目前我國高校課堂基本上每節課控制在45分鐘左右,有的甚至可以達到50分鐘。但從微課的基本要求來看,一般的微課時間最長不過二十分鐘。有的老教師會對此產生質疑,只有傳統課堂一半不到的時間內學生是否真的可以學習到知識。但是根據科學表明,人的注意力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逐步減弱。因此二十分鐘左右的課堂教學看似縮短了教學實踐,但這二十分鐘基本上講述的都是課程的核心內容,因此對于學生加強理解知識點以及增強記憶力都是很有好處的。而且二十分鐘的教學內容,基本上都是比較重要或者比較難的知識點,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看更加具有側重點。而便利的存儲方式可以方便學生隨身攜帶,加快知識的傳播速度,拓寬知識的傳播面。
從微課自身的特質來看,微課資源具有半結構化和模塊化的特征。微課教學不像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是將所有知識一一講述,而是有針對性的通過對教學內容整合,形成模塊化的資源包,學生和教師根據不同的需要來選擇學習。同時微課資源也具有一定的活態性,尤其對于微觀經濟學來說,有時不同的國際形勢和經濟環境都有可能對課程的講述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微課資源進行適當修改,這就說明微課也具有半結構化的特征。
三、目前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微觀經濟學課程微課教學模式現狀
1、發展現狀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基本的理念來源于國外,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在我國高校教學中也逐步推廣開來。從目前發展的基本狀況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在一些工商管理類專業中一是作為一種實踐課程,供學生選修學習。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雖然引進了微課課程教學,但在學校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微課只是作為一種試點型教學模式在學校中開展,學生選修微課課程基本上只是為了體驗微課的教學過程,感受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的學習方式。
其次,對于工商管理類專業來說,微觀經濟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習內容,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較多。因此目前很多高校之中,教師為了幫助學生開拓視野,豐富知識面,有時會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微課教學,通過微課教學中不同的思路和講解方法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相關重難點。
2、存在的問題
微課引進高校之中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在真正的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因此微課在中國高校之中的發展仍舊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從學校層面來說,很多教育工作者仍舊認為微課只能作為一種輔助型教學方式存在,尤其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中,這門課程本身設計的知識面較廣,內容中的重難點都有很多,很多人甚至學生自己都認為這種看似新型的教學模式如果推廣開來,很難在課堂上學到所需要的知識。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微課在制作過程中尤其是在視頻的錄制中,所選取的都是優秀的教師以及重要的課程內容來錄制,因此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因此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微課推廣存在的最大問題。
其次,微課制作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視頻的錄制,而這些視頻構成了微課資源的最主要部分。但從目前微課資源儲備量來看,很多資源都是很久之前錄制,并沒有及時的更新。在內容上只有部分重要內容有資源供人們下載,很多學生、教師即使想要使用微課資源,卻無法下載使用,因此微課資源的匱乏也是目前微課教學模式推廣所存在的一大問題。
四、推動工商管理類專業微觀經濟學課程微課教學模式發展措施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中的微觀經濟學課程文科教學模式正在逐步發展,具有極大的潛力,但從目前所存在的問題來看,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仍需注意到。在筆者看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從微課的組成整體來看,微課教學模式推廣的基礎是微課資源的建設。但從國內微課教學的發展歷程來看,其起步相對于國外較晚。而在工商管理管理專業的微觀經濟學課程中,本身這門課的很多理論都來源于國外經濟學家的一些理論,國內教材在總結吸收國外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實際經濟情況編纂而成,因此這門課的重難點有很多。為了方便學生學習,應當培養專門的微課資源建設教師,和相關教育工作者共同構建一個完善而豐富的微課資源平臺,將資源平臺構建在網絡上,供學生、老師等下載學習。
其次,微課資源以及微課課程的教學離不開互聯網,因此應當積極發揮互聯網的作用。高校在進行微課教學時,首先面臨的就是微課資源平臺的構建。高校中應當組織專門的人員,搭建適合的網絡平臺,將微課資源傳到網絡上,及時更新,保證內容的科學性、準確性。
同時,最需要我們注意的就是需要培養專門的微課人才。很多高校中微課課程的教學過程都由本課程的教師直接進行。本課程的教師雖然在課程教學上沒有問題,但這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微課課程教學模式不僅僅由教師的講解構成,還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對相關資源的維護更新,尤其是對一些影像資源的制作、編輯等,乃至相關網站的日常維護,這些都需要專門的人才來進行操作。針對這一點,高校應當建立專門的微課教學團隊,將優秀的教師和相關技術人員都納入其中,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為高校微課教學模式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結語